框架构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7:00:03

框架构建

框架构建范文篇1

关键词:云计算;物流信息;系统框架

1云计算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今社会产生的数据与信息呈爆发式增长,在科学、商业、工程等等领域都需要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意味着传统的IT架构所具有的计算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大量数据计算的要求,而常规的做法就是通过增加硬件的方式来提计算资质以便达到计算的要求。但是,原有的并行编程模型在实际应用有很多的限制,所以方便使用、容易部署、更好掌握的“新并行编程模型”应运而生—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出现能够全面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同时还可以降低运营的成本。云计算是由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并行处理发展而来的,能够向网络中各种应用提供软件服务、平台服务、储存服务以及硬件服务等等。对于云计算的定义并没有唯一的解释,总的来说就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是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的且容易扩展的虚拟化技术。目前,可以将云计算的服务划分为三个服务层次:将软件作为服务层、将平台作为服务层以及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层,其市场门槛从低到高。

2云计算下物流信息系统框架构建分析

以云计算技术基础构建物流信息系统框架,能够更好的从云端获取计算、储存等等资源,不仅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还能够提升物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更好地解决系统性能、能量消耗以及服务质量等等方面的问题。现阶段,国内很多物流企业都有信息系统,意味着无法快速的将所有内容都直接切换到云计算服务模式下,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改进。因此,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加上SaaS与SOA技术的配合,构建物流信息系统框架。(1)基础设施服务。在云计算当中,要根据不同的服务功能将其划分成为平台层、虚拟化层、应用层以及基础设施层。通过这四个平台,在用户需要物流信息时可以提供更多安全、价廉的信息服务,同时可以满足广大用户的个性化需求。(2)平台服务。平台服务主要包括认证服务、计费服务、信息储存、开发环境等等方面的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不仅能够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而且还可以通过一组OpenAPI为用户进行快速服务。通常来讲,平台服务可以在全国进行部署,也可以结合实际需求,在部分地区进行部署,主要用途是建立物流云服务中心,以求能够为不同的用户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确保用户可以在物流信息系统当中快速获取对应的资源与服务,提升用户使用的满意度。(3)SaaS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通常是直接和终端进行连接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最终的应用服务,主要包括物流需求信息的SaaS服务、政府部门之间数据交换的SaaS服务、智能配送SaaS服务等,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信息服务。SaaS服务平台的不仅建立成本比较低,而且应用范围比较广,符合现代用户信息传递的基本需求。

3云计算下物流信息系统的具体应用模式分析

(1)业务系统。云计算技术下的业务系统,能够利用所处理的感知数据、Web浏览器为广大用户与企业提供针对性的个人专业服务,包括信息查询服务、扫描服务、监控服务等等,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2)数据储存中心。云计算技术下的数据储存中心,其储存量更大,通过丰富的信息可以为用户与企业的决策提供帮助。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以业务系统为基础,对资源信息进行共享,这样可以及时的分配资源与调整资源,从而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具有价值的资源。(3)IaaS模式。以传统数据中心为基础,引入IaaS模式,能够为各种网络提供必需的网络资源、服务器等等,而且拥有与物理机类似的功能,且成本更低。同时,通过合理配置动态资源,能够完成自主化安装部署,针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及时的相应,也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提供一些更有价值的收费服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云计算下的物流信息系统,能够促进物流产业信息化发展,同时还可以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物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而使用的实际数量或者已经使用的资源进行对应费用的支付,这样能够降低很多不必要的支出,从而将精力放在业务扩展方面。同时,在云计算的支持下,使其物流企业有着更加明显的电子商业化特征,意味着可以更加高效地提供服务、交付应用程序,从而满足用户需求,促进物流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窦欣.云计算融合物联网技术的物流园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7,40(11):25-28.

[2]万娴.浅析云计算背景下物流信息系统的框架构建[J].技术与市场,2017,24(01):75.

框架构建范文篇2

关键词:再保险监管框架直接监管间接监管再保险安全性

再保险业务通常涉及到两方主要当事人:再保险人和原保险人,监管者针对再保险进行监管时,可以选择任何一方当事人作为切入点。按照监管切入点的不同,再保险监管可以分为直接监管和间接监管两种基本方法。直接监管是指直接针对再保险人实施的监管,即承接再保险业务的再保险人必须申领营业执照并遵守各项相关规定,其目的是维护公众对一国再保险市场的信心;而间接监管是指针对原保险人实施的监管,即对原保险人的再保险安排及财务状况进行监控和管理,从而间接地对再保险人施加影响,间接监管旨在确保原保险人不因再保险人经营失败而受害,进而保护保单持有人的利益。

我国再保险监管框架的选择

由于直接监管和间接监管两种方法能达到的目的各有侧重,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互斥关系或完全绝对的替代关系,而是可以相辅相成的,这就使得一个国家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方法都成为可能。但具体到我国现阶段来讲,由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再保险供给不足,笔者认为美国不注重直接监管而注重间接监管的再保险监管模式是可取的,原因如下。

直接监管模式的实质,是施加了市场进入限制,对外国再保险人来讲会增加交易成本,从而使一部分再保险人望而却步,进而抑制和减少国际再保险市场对东道国的再保险有效供给,造成东道国承保能力下降、风险聚积等后果。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再保险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膨胀而供给不足,缺乏再保险的承保能力和专门技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们都必须依赖国际再保险市场扩大承保能力,为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如果我们强调直接监管,虽然这样做会较好地保护本国原保险人,并使得保险人和再保险人在同一司法体系下解决法律争端变得相对容易,但这样做会对保险风险的分散产生显著伤害,并大大增加监管成本。随着增加的成本最终被转嫁到保单持有人身上,还会引起不必要的交易成本。因此,强调直接监管很可能会阻碍外国再保险人向我国原保险人提供服务的积极性,从而妨碍原保险人的再保险可获得性,引起原保险人承保更多更大风险的能力短缺,最终会对我国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鉴于此,直接监管为主、间接监管为辅的英国模式对我国现阶段来讲是不可取的。

相比而言,间接监管模式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势,它既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再保险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又可以顺应再保险业务自由化的国际发展潮流。以美国为代表的间接监管模式下,监管者只须监控本国的原保险人,不须直接监管外国的再保险人,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监管的难度,缩小监管的规模,减轻监管的工作量,减少监管的成本。此外,这种监管模式只是间接地对外国再保险人施加影响,与直接监管相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不容易引发别国的反感和外国再保险人的抵触情绪。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监管方式能够有效地保护本国原保险人的财务偿付能力,对于再保险市场尚不发达,需要借助于国际再保险市场分出风险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保护本国原保险人的偿付能力理应成为再保险监管要达到的首要目标。虽然间接监管方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再保险自由化,但这是为了保障本国再保险安全性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如果单纯为了绝对的自由化而牺牲必要的安全性,这样的做法是非理性的),而且影响的程度要比直接监管轻得多。因此,侧重于间接监管的再保险监管基础框架是我国现阶段的理性选择。

另外,可以断言再保险监管协调化已经成为国际上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因此我国在构建再保险监管基础框架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等国际组织颁布的各项国际监管准则。

鉴于以上原因,我国可以在美国间接监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IAIS的指导性文件,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发展一个相近或类似的以间接监管为主、以直接监管为辅的再保险监管基础框架。

我国再保险监管框架下的直接监管措施

在以间接监管为主的监管框架中,直接监管措施原则上只针对本国再保险人,外国再保险人可以不接受我国监管机关的直接监管,也即不用申领执照就可承接业务。

具体而言,在我国承接再保险业务的再保险人,应该分为本国再保险人和外国再保险人两类。对于本国再保险人,我国应该参考借鉴IAIS的第6号监管原则和第8号监管标准,实施对专业再保险人的有效监管,要求他们遵守与原保险人相同或相近的执照核发要求和偿付能力要求。但由于再保险市场的动态特色,以及合同双方的专业性,对再保险人的监管在有些方面要有别于对保险人的监管,IAIS公布的监管准则里对这些区别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定。

对于外国再保险人,尽管我国不对其实施直接监管,但是按照“母国监管原则”,他们应该、也必须在母国监管体系中受到有效监管。我们可以考虑针对外国再保险人建立一个登记备案制度,该制度不像执照核发制度那样严格,原则上,凡在知名评级机构取得一定评级以上的再保险人都可以申请登记,登记后就有权承接再保险业务。同时,由于一国监管者很难得到那些与本国保险人进行交易的所有外国再保险人的准确、及时、充分的信息,也没有足够的智慧和财力通过实施相应的财务要求确保所有外国再保险人的财务偿付能力,因此很有必要提高各国监管者之间的合作水平,以便获得充足的财务信息。

我国再保险监管框架下的间接监管措施

结合我国再保险间接监管的实际情况,为切实保障原保险人的再保险安全性,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再保险安全性应该纳入偿付能力监管框架中

再保险的安全性应该纳入偿付能力监管框架中,成为影响原保险人偿付能力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样的偿付能力监管框架下,再保险安全性要能够影响原保险人的责任准备金提取数额,进而对原保险人的偿付能力产生影响。也即原保险人的再保险安排只有满足了关于再保险安全性的标准时,原保险人才能用再保险来抵减所要求的责任准备金数额,或增加认可资产的数额。如果再保险安排未能满足这些标准,责任准备金就不能被抵减,原保险人的负债与购买再保险之前是一样的。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影响到其实际偿付能力额度状况,如果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低于法律规定的水平,就会触发政府介入,干涉修正相关的再保险安排,或增加已缴资本以保持所要求的资本充足水平。

(二)建立确保原保险人再保险安全性的制度和评价标准

现阶段我国应该建立一套制度或评价标准,对再保险的安全性和再保险款项的可收回性进行评估和反映。这方面美国的做法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我们不妨采用美国的控制再保险信用抵免责任准备金的监管理念,但监管的具体内容应有所区别。

再保险信用是原保险人由于分出业务给再保险人,而拥有的要求再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的权利。如果监管者认可这种信用,原保险人就能利用再保险信用减免责任准备金的提取金额,即进行“再保险抵免”,从而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增强其偿付能力。反之,则会对其财务状况产生相反影响。因此,再保险信用能否抵免责任准备金是原保险人关注的焦点,也进而成为再保险监管的契机。

美国专门颁布有“再保险信用示范法”,将能获得再保险抵免的情况分为几种。其中对于外国再保险人要求提交担保,以切实保证再保险安全性。美国的担保要求,虽然能有效减轻监管者的压力,确保再保险款项的收回,但是与担保安排相关的费用成本会阻碍保险风险的合理分散,并招致许多非议。由于自身市场特色决定,我国再保险市场尚不成形,缺乏再保险承保的资本实力,外国再保险人对促进我国保险市场发展,促进保险业务的稳定增长至关紧要。因此,我国应尽量避免那些带有浓重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规定,而应将监管重心放在单纯的再保险安全性上面。

因此,我们可以在借鉴美国做法的基础上作一些改进,对那些意欲在我国开展再保险业务的外国再保险人,可以实施与国际知名评级机构的评级证书挂钩的登记备案制度。我国保险公司将业务分给这些经登记备案的再保险人时,可以不要求其他担保就获得再保险抵免。

对于未备案的外国再保险人,可以考虑像美国那样提出适当的担保要求。担保要求的运用可以使得本国保险人免于陷入再保险款项不能收回的困境,也减少了再保险支付的不确定性。这也等于是对原保险人选择那些资信不太过关的再保险人进行了适当的限制,但该限制并不苛刻。

综上所述,我国应该出台相关法规,规定原保险人将业务分给以下三类再保险人时可以获得再保险抵免:本国再保险人(在我国获取营业执照的再保险人),在我国登记备案的外国再保险人,提供相应担保的外国再保险人。具体来说,对于在我国获取营业执照的再保险人,由于我国已对其实施了直接监管,原保险人分给此类再保险人的业务可以获得再保险抵免;对于按照一定的信用评级标准在我国进行了登记备案的外国再保险人,由于资信达到了一定标准,也可以获得再保险抵免;对于既未获取执照也未登记备案的外国再保险人,必须在落实担保后才允许原保险人进行再保险抵免。原保险人为了顺利获得再保险抵免,将不得不按照监管规定的安全性标准选择各类再保险人,从而有效地确保其再保险交易的安全性。

(三)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要求应包括再保险安排问题

由于保险人经营失败往往是由管理不当引起的,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提高原保险人的风险管理水平,减少财务风险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关于再保险安排的一些标准,如再保险的充足性、再保险的可回收性等,应该在企业内部控制的框架中充分予以考虑。尽管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中国最近的监管改革中已经虑及,但是并没有涉及有关再保险安排的任何细节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关于内部控制的要求应该加进去再保险方面的规定,即建立一套评估程序,评价再保险人的信用可靠度,并发展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专事测度和监控再保险合同和再保险保障的充足性。此外,在内部控制的框架中还要考虑到再保险赔款的回收问题,比如美国采用的“90天原则”。这样的制度能够提供再保险索赔的进程,能够发现并识别再保险款项回收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总结成功回收再保险赔款的经验和方法。

总之,鉴于我国具体的市场特色和再保险的发展现状,我国宜采用以间接监管为重心,辅以直接监管的再保险监管基础框架,监管者应将再保险监管的重点放在原保险人身上,通过控制原保险人的再保险安全性,达到监管再保险活动的目的。

参考文献:

框架构建范文篇3

高中地理教学对初中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对初中教学目标进行提升,对学生的要求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在该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丰富学生的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有效性效果较差,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缺乏教学框架引导。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没有对学生在初中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进行纠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幅降低。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框架认识引导,没有对学生进行高中地理学习系统性讲解,导致学生在解题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思维定式,不能灵活变通,阻碍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第二,缺乏系统教学框架。高中地理学习与初中地理学习在学习内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本质性的差异。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没有系统的构建教学框架,导致学生仍旧依照初中教学框架学习,造成学生学习效果事倍功半。缺乏完善的教学框架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从下手,造成学生对教学内容认识、学习方法认识、学习重点认识等出现偏差,导致学生无法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这对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严重的影响。

2、高中地理教学框架构建操作

2.1提高框架构建认知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对纠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要对学生进行框架式结构教学教育,提高学生对框架式结构教学操作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前对本章节的框架结构进行讲解,对框架内容体系进行分析,确保学生初步建立课堂教学体系,加深印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生动简单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框架构建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框架系统建立的重视。例如,教师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内容框架设置为能量来源(太阳)—活动类型(太阳)—造成影响(对地球)。

2.2明确高中地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作为高中地理教学框架构建的基础,对教学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框架构建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师依据新课标教学大纲要求,对教学课程标准及课程要求深入研究,依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要依照教学要求及学生需求,将人性化理念应用到教学目标设定过程中,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地方时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设置较高目标,对学生知识进行拓展。可以要求学生除进行常规地方时概念、计算教学,完成基础计算后,再做一些练习册上具有难度的练习题;可以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设置基础目标,要求学生在常规教课的基础上进行基础知识巩固,让学生做一些基础练习题。

2.3对教学内容进行框架提炼

在进行框架构建教学内容选取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地理教学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对主干知识进行框架丰富及框架结构设计,完成对框架构建的初步操作。教师要在框架构建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对高中地理主干知识加以拓展,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充实感,降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枯燥、消极现象。教师可以适当指导学生以纲带目,对教学中的逻辑关系、逻辑顺序进一步明确,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层层构建、层层递进,提高学生的系统知识梳理效果。例如,在进行《区域和区域差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作为系统内容框架,对三大系统的季风气候、海拔高度、气温状况等进行分析。通过三者相同的细化内容框架进行相似教学,降低学生对三大区域特色记忆的难度。

2.4丰富框架构建中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实施的途径,直接影响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框架构建过程中要有效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对地理框架结构构建的立体感,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感知效果。三维画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对立体地理形象的记忆,对学生学习具有非常好的辅助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地理小活动、地理制作、建立表格等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实现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进行“地球运动时区与区时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时区、日界线转盘增强学生对时区和区时计算的掌握效果。

2.5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完成教学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质量评价,对学生对教学框架建立效果、对教学内容了解状况、对教学方法掌握效果、对习题的解决效果等作出全面评价。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上述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教学操作,消除教学框架中存在的不足。与此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对教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无法理解的方面向教师说明,鼓励学生对教学优化方案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针对学生问题及学生建议对教学做出调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结语

框架构建范文篇4

[关键词]信息认证;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审计准则

一、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信息认证

审计理论框架逻辑起点的择定是审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关键。一种学科理论的逻辑起点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框架的构建起着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篇便提出了《资本论》的逻辑起点,即“商品”。然后运用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方法以商品为起点建立起《资本论》严密的逻辑体系。“列宁一再指出,马克思是从商品交换——这个最简单的现象,资本主义主义社会的这个‘细胞’的分析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萌芽)。”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亦应是该体系中的最抽象、最一般、最简单的要素,而且是体系中的直接存在物并包含体系内在矛盾的一切萌芽,应从具备这些特征的要素去寻找。从审计产生的历史看,审计的萌芽状态是信息认证。信息认证是审计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出现之初的状态特征,它既是审计活动的历史起点,也是审计理论框架构建的逻辑起点。

审计是由原始的会计信息或经济信息的认证活动发展而来的。从信息认证的产生到审计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与演进的过程。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会计及经济信息的认证开始。

会计信息,无论是在远古还是当今,都是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记录与反映。如果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准确,就会导致管理的失误,从而损害财产或资产所有者的利益。所以会计信息的记录与反映是否正确自然需要检查、验证。在人类的会计行为产生之初的原始社会,实行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公有制,在会计的萌芽阶段,所有者或所有者的代表是自己对其所管理的财物进行会计记录,并同时对会计记录与实物是否一致、相符进行核对。所以,此时的会计信息认证是由财产的所有者自己对自己实施的,是一种自我认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财产的数量不断增加,其形成的空间也不断扩大。所有者开始将自己的财产交由他人来管理,所有权与管理权发生了分离。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信息的非对称性,隐含着管理者操纵信息使所有者的经济利益受到侵害的可能性。为了防止管理者提供虚假的经济或会计信息,加强对管理者行为的控制,所有者要对管理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认证,以确定其真实性和可靠性。此时的会计信息认证是由财产的所有者自亲对他人即财产的管理者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实施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所有者拥有财产的数量越发增加,另一方面,经济活动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强,导致记录和反映管理活动、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量越来越大、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没有一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就无法对复杂的会计信息进行认证。在这种情况下,所有者难以掌握认证所需要的方法和技能,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实施认证,便委派他人代为行使认证的权力。

会计信息的认证作为社会经济监督的手段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发展为审计的。只有当会计信息的认证活动从相关活动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专门职能时,真正意义上的审计才形成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的质和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客观上产生了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需要。

审计是由会计信息及相关经济信息的认证发展而来的,这种信息的认证活动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由所有者的自身行为转化为他人的行为进而演化为审计。信息认证是审计实践活动的历史起点,也是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从信息认证这个审计的逻辑起点出发能推论出审计的终级本质,即审计是独立的会计及相关经济信息的认证活动;然后再从终级本质出发推导出审计框架的其他要素。以此为基点构建审计理论框架的基本思路如下:

信息认证——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准则。

二、审计本质的再认识:信息转化的手段

审计本质是审计理论结构的中心范畴,决定并制约着审计理论结构其他安素,是其他要素建立的基础。从哲学的角度看,所谓中心范畴是指在辩证理论体系中,居于统治地位,规定着该体系的整体性质的那个范畴。

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是信息认证,信息认证是审计萌芽状态。审计是从信息认证这种萌芽状态不断成长,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长成今天这棵参天大树的。今天的审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信息认证,从本质上说是私人信息向社会信息转化的一种途径。

就现代企业而言,会计信息是作为私人信息在企业内部由其会计信息系统生成的,这个生成的过程对企业外部来说是一个“暗箱操作”的过程,会计信息是不是按照规则生成的、是不是真实的,企业外部的人不清楚。而会计信息又与会计信息提供者的经营业绩、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在会计信息形成的过程中,利益驱动的作用会更大,会计信息被扭曲的情况会更多。由会计信息的提供者自行的会计信息其可信性值得怀疑,难以实现私人信息向社会信息的转化。当今社会发生的大量会计舞弊案件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由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自己去认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个人成本过高,对整个社会来说更是资源的浪费;况且,信息的使用者自己认证还会遇到技术、地域、法律等方面的障碍。

会计信息记录、反映了企业在交易活动中的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这些信息是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最为关注、最需要的信息。会计信息实现了社会化,为社会上的各个利益相关者所信任并依赖,才能发挥引导社会资本流动的功能和作用。要实现社会化亦需要有专门的组织作为第三者给予认证,才能完成会计信息由私人信息向社会信息的转化。

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功能层面看,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会计信息作为私人信息向社会信息转化的手段发挥作用的。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基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其主体、依据、标准等都已为社会所认可,即实现了社会化。首先,认证的主体社会化——会计师事务所是社会中介性质的组织。会计师事务所是与信息的提供者和信息的使用者均无利害关联的独立组织。其次,认证主体行为标准社会化——审计准则是社会公认的认证主体行为标准。第三,认证的依据社会化——会计准则是社会公认认证依据。第四,认证服务的对象社会化——注册会计师服务的对象是与企业有关的各利益相关者,是社会公众,社会公众的期望决定了其审计的目标,进一步决定了审计模式和审计程序。从本质上说,从审计的社会功能来说,审计是会计信息由私人信息向社会信息转化的手段。当然,审计作为私人信息向社会信息转化的制度安排也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是在不断出现新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过程中逐步完善的。

三、审计目标的定位

审计目标是审计活动要达到的境地和结果,整个审计活动是从其目标出发,围绕其目标的实现进行的。由于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因此,研究审计目标应将视野扩展到审计系统以外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根据社会环境诸要素对审计的影响和要求来确定审计的目标。

审计产生之初,由于经济业务比较简单,财产所有者对财产经营者最关心的是其诚实性,在经济业务简单的情况下,审计也有能力通过详细检查使受托者更加诚实。审计目标是揭露会计信息账户层面的舞弊,审计模式为账项基础审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及世界资本市场的发展,证券市场的涌现,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收益表,社会公众对财务报表提供信息的可靠性日益重视,从而对财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公允表述的审查成了审计的主要目标,这个时期的审计模式是制度基础审计模式。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管理层舞弊事件越来越多,社会公众对审计人员承担揭弊查错的责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社会环境的强烈要求与自然界适者生存的法则使得审计人员不得不对审计目标进行重新思考,这样审计目标表现为双重目标:揭露中低层人员会计信息舞弊行为和审查财务报表提供会计信息的公允性。这时候审计模式是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审计期望差距越来越大,审计人员的社会责任不断扩大,仅靠财务报表的审计已无法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在大量诉讼的压力下,审计目标一方面是对财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同时,确认了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检查舞弊的责任。

安然事件后,在社会公众的压力下,审计人员开始把目标转向非财务信息的鉴证上,审计目标同时要揭露管理层舞弊,分析管理层倾向性认定,分析经营风险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审计模式发展到现代风险导向模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以揭示财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

四、审计假设

审计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审计活动一般会受到一些基本因素的引导和制约,如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主体等。审计有既定的目标引导审计活动的开展。为此,审计假设可定义为:在审计目标的引导下,为指导和约束具体审计活动的实施而设定的前提。审计假设的形成是审计人员长期审计实践的结晶,是审计行为的“惯例”。

(一)存在错弊假设

审计是以会计及相关信息为对象的认证活动,其目标是认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企业的会计及相关信息是由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系统收集、加工、生成和提供的,经营者的行为会直接影响生成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合规。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是理性经济人,会计信息的情况关系其个人利益。在利益驱动下,企业经营管理者会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有意对会计信息进行控制,使之有利于自己。如粉饰经营业绩,进而增加在薪酬问题上与企业所有者博弈的砝码。其二,当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来临而又无法有效应对时,利用会计信息控制权来操纵会计信息,通过会计信息造假来掩盖经营或财务危机。另外,会计核算过程中也会因技术性差错导致会计信息错误。所以企业会计信息存在错弊是一个基本的判断,审计人员以假设企业会计信息存在错弊为前提组织实施审计工作,才会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细查深究,进而查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实现证实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合规的审计目标。所以存在错弊是审计首要的基本的假设。审计,特别是民间审计的产生即以会计信息存在错弊为动因,长期的审计实践亦以会计信息存在错弊为前提。

(二)信息验证假设

在会计信息存在错弊的假设前提下实施审计,要通过审计获取错弊存在的证据来证明。审计要对已经存在的会计信息进行审查,要收集记录企业各种经济业务的原始凭据,还原经济活动的原始面目,以验证会计报表信息、被审计事项信息是否如实地反映了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进而作出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而收集审计证据就要以存在证据为前提,然后运用审计固有的方法获取这些证据。取得了证据,就可以依据证据所证明的事项做出审计结论。所以,审计人员是以会计信息可以验证为前提收集审计证据的,取证是审计的基本实践活动。否则,如果没有证据或无法取得证据,审计就无从实施。信息验证假设为搜集审计证据的范围确定了空间界限和时间界限。不可验证的内容、不能获取证据的内容,审计人员不可做结论,只能放弃表示审计意见。对于尚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交易、事项,审计人员不可做肯定的结论。如盈利预测审核也是依据现实的赢利水平和赢利能力对未来利润指标实现的可能性做出评价。

(三)控制局限假设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在其内部控制制度运行下生成的,所以内部控制会对会计信息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再完善、严密,也只能对员工舞弊起到控制作用,而对管理舞弊不起作用。而且,客观地说,内部控制也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滴水不漏,总会有缺陷。如果前提是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的评价就没有必要了。所以,在实践中审计人员以内部控制有局限为前提,进而对其进行测试。由于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生成有密切的联系,内部控制有问题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而内部控制的局限性是比较普遍存在的,所以审计不能仅仅审查会计信息资料,要对内部控制进行必要测试,采用相应的方法找出其不足和缺欠,并以相关的会计信息作为重点进行审查,进而提出完善的建议。

(四)审计成本有限假设

从审计主体的角度看,审计资源和审计实施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对于一个具体的审计项目不可能无限制地投入资源和时间。所以审计活动要受到审计成本和审计时间的约束,以审计成本和审计实施的时间有限为前提安排审计计划,指导审计活动。成本有限假设为在审计实务中审计计划的编制、重要性的确定、抽样方法的采用等提供前提。因为审计资源、审计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对审计对象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实施审计。采用抽样的方法,以样本的审查代替总体的审查,既可以达到审计的目的,又可以节省审计成本。

五、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是为了实现审计目标,以审计假设为前提制定的指导审计工作的规范,是审计系统的运行规则。它是联系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桥梁。

20世纪以来,审计准则建设分为两个阶段:以实用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归纳法建设阶段和以理论指导实践为主题思想的演绎法建设阶段。

20世纪初到60年代,是按归纳法建立审计准则的阶段,以实用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归纳法占主导地位。它是从已有的审计惯例出发,对大量的个别审计实务处理进行详细分析,从中归纳出普遍性认识,即主要采用归纳法建立审计准则。归纳法的特点是强调审计实务,认为审计实务是制定审计准则的基础。从理论上说,这样形成的审计准则属于描述性范畴。

在莫茨和夏拉夫出版《审计哲学》之前,没有人认为可以通过演绎法建立审计准则。莫茨和夏拉夫在其所著的被人们誉为审计理论第一座里程碑的《审计哲学》一书中,认为审计也有理论可言,在这种理论中,存在着一组基本的假设和完整的概念体系,即存在着对开展和实施审计实务有直接帮助的知识。这开创了审计准则建设以理论指导实践为主导的演绎法建设阶段。

笔者认为,单纯地运用归纳法与演绎法都不能建立科学的审计准则体系。对于审计准则的建立,我们必须遵循辩证法。归纳法要以演绎法为前导,而演绎法又要以归纳法为基础;既要防止实用主义的观点,又要反对脱离实务、空谈理论的做法,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审计准则就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的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波浪式发展的运动中不断完善的。

安然事件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下属的国际审计和保证准则委员会(IAASB)适时地对现行审计风险准则做了一系列的重大修订。与以前相比,新国际审计风险准则主要引入“重大错报风险”概念,重建审计风险模型。这不是简单地将固有和控制风险并称为重大错报风险,而是重大的实质性改进。不仅明确规定了审计工作以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作为新的正确起点和导向,抓住了审计工作的“牛鼻子”,而且与现行审计目标责任定位紧紧相扣,有利于履行审计责任,实现审计目标。

近年来,随着国内银广夏、琼民源等涉及管理层舞弊的重大财务舞弊案件的出现,亦使中国审计界加大了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关注和研讨。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审计准则,着力于增强CPA的执业能力,突出了维护公众利益的行业宗旨,同时对CPA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审计准则既是对审计实务工作的总结,又是审计理论发展的结果。对于新审计准则体现的审计理念_风险导向审计,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指导审计实践。

框架构建范文篇5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会计;课程体系;阐述

一、引言

会计专业的设置目标是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拥有良好道德素质和职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并能在进入社会后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有:成本核算、纳税申报、年报审计等专业技能。“互联网+”的时展趋势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要求会计专业所构建的课程体系能够与时展趋势紧密结合。所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不仅仅是培养单一的专业性人才,而是要向人才发展的全面性转变,能够结合时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院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除了要提升专业教学效率外,还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风险意识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等。但是根据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在人才培养尤其是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难以与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有效的结合。接下来,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详细展开分析。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标准体系框架组成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进行课程体系构建的根本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个人素养的提升,进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在现阶段的会计专业教学体系的框架构建中,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教师标准

会计专业教师之所以会被称为“专业”教师,是因为会计教师的专业标准高。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既要是一名专业的会计人员,又要是一名专业的教师,这必然需要用一个科学的标准来进行检验和判定,只有达到院校的统一标准和要求,教师才可以正式踏上工作岗位。

(二)教法标准

教法标准指的是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来对所要教学的课程进行设计,从而使课程教学效果达到一个应有的高度。就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来看,基本都是以院校既有的课程设置为载体,在课程的新颖性和时效性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发展

学生发展指的是从学生发展到一个合格的会计专业人员的过程。将会计专业学生培养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并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等职业证书作为衡量依据,这一资格的认证自然也需要有一个国家统一的评判标准。但是,当前我国对这一标准评价还仅从理论上以考试的方式进行评价,相对比较单一,导致会计专业学生整体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

三、“互联网+”发展趋势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与时展不契合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还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会计专业的课程种类不够丰富。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专业教育不同于过去,不能只通过简单的财务核算就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当前社会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人才的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还需要有能够将会计知识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能力,而目前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基本都忽略了这一点。

(二)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课程

“互联网+”时代下不仅要求教师有灵活的互联网思维,还必须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进行教学。许多教师在现代教学中还是采用过去传统的板书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教学效率低下,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所能讲解的内容有限,而且也不利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枯燥的教学课堂上难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此外,板书教学无法替代实践教学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重要作用,缺乏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注定会被时代所淘汰。

(三)忽视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中过分关注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互联网+”时代下的市场环境相较以往更加复杂,学生在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后所面临的诱惑也更多,这对学生的个人道德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同时也会直接决定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中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是一个很大的漏洞。

四、如何在“互联网+”趋势下完善会计专业标准体系的路径分析

(一)结合社会需求,丰富课程种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改变了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将会计工作的工作方向由过去传统的单一性的核算性质转变为多方面的财务审计性质。会计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内容也大大增加,比如要进行财务数据的分析,做出对风险的预测报告及决策意见等。而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的设置目的就是为社会发展输送有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想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在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保持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结合“互联网+”时展需求,丰富自己的会计专业课程种类,不能再局限于传统思维下的“核算教育”。改变对学生的培养思路和方式,制定出一套更丰富的会计专业教学课程,并与时展趋势相结合,有助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二)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最终的教学质量,因此,院校要想在“互联网+”时代提升教学水平,首先就必须要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其次,院校还需要完善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评价机制。在过去的教学评价中,基本都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而这种评价也都局限于通过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一锤定音”,这种片面的教学评价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在教学评价改革中,院校应该把学生的平时成绩列入考核内容中,比如学生到课率,在课堂上的积极性等。最后,教学评价应该由单向转变为双向,既要有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还要加入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这样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来说也会起到一种促进作用。

(三)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实践教学

第一,高职院校要完善互联网基础硬件设施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同于初高中学生在课堂上都比较听话,所以对于课堂秩序的维持和把握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高职院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实时追踪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在发现问题后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和处理。第二,增加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项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需要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来进行检验,因此,高校要满足对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就必须要根据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不同来进行方向划分,针对各个不同的方向来设置不同的实践项目。通过实践项目的锻炼,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有助于后续教学规划的制定。第三,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高职院校的教学经费毕竟是有限的,许多实践项目的开展还是需要大量经费的,高职院校在负担不了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四)强化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

会计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个人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职业生涯。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必须要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第一,把课堂教育作为主阵地,开设专门的道德素质教育课程,教导学生要时刻把握好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些现实案例的教学来完成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效结合。第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来完成职业道德教育,比如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来定期一些经济普法宣传文件,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观看兴趣,也能减轻教师的负担。

五、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是自己学习生涯中第一次接触到专业课程,因此,对于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学习兴趣,进而决定之后的学习效果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时,要结合时展趋势,以“互联网+”发展趋势为背景,抓住机遇,直面挑战,摒弃过去传统的课程体系构建理念,调整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与方式,丰富培养手段,强化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效率,从而更好地实现对人才的培养。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框架组成部分,然后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了几条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但由于本人学历以及能力的局限性,尚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希望本文能引起社会学者和广大同行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郭艳萍.影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教学标准体系框架构架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2018(8):187-188.

框架构建范文篇6

关键词:医药;连锁经营;WTO

根据中国加入WTO协议的有关条款,中国将逐步放开医药流通领域外资的进入,这对中国医药流通企业而言将会是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外资进入的冲击,我国医药流通企业都在探索合适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以组织结构扁平化、流通速度快、节约成本的连锁经营就成了众多医药企业的选择。2001年和2002年两年间,中国现代医药流通企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纵观我国医药连锁经营市场,既有许多优势条件,也存在许多问题。

中国医药连锁经营发展的现状

在过去的两年中,医药连锁经营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据有关资料显示,在2001年前后,全国大约有200多家医药连锁企业,5000多家连锁医药零售商店。由于医药零售点高达20%—40%的毛利率,许多投资者在等待市场进入的机会。另外一个特点是医药连锁经营市场出现了制药企业、老牌医药流通企业、原有医药批发企业共同竞争的现象,更多的制药企业倾向于建立自己的连锁店。

如果我们把2001年称作医药连锁经营的元年的话,2002年可以称得上是扩张年,一些制药企业和纯粹流通企业已经显示出强劲的扩张势头。三九医药集团作为50家可以跨省连锁的企业中为数不多的生产企业,2002年第一季度,该公司行动神速、不事张扬的收购了国内400多家零售药店,并且计划要花13亿元在3年内开8000家连锁要点,力争占领国家不低于5%的零售市场份额。深圳万基的目标是在未来三五年内投资20个亿在全国建立1000家药店,每年达到10几个亿的销售额。同仁堂要在2003年前建500家分店。一些纯粹医药流通企业也开始了扩张,北京金象大药房大规模吸纳特许加盟店,打算在未来3年内北京及全国范围建立500家连锁店,其中北京地区200家,预计销售额将达10亿元。

医药连锁经营存在的问题

1.连锁经营数目虽然多,但规模小,市场份额低。我国现有医药连锁经营企业200多家,拥有门店5000多家,但其中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不到5%。在较为成熟的美国、加拿大市场,前10家药店就占了整个零售市场的50%,但中国最大的200家连锁药店加起来只占了市场的15%,市场覆盖面小,不能承担起分销的重任。

2.管理体制所造成的区域限制,影响了医药连锁的发展。我国现行的地区所有制和部门所有制的管理体制,是医药连锁发展的瓶颈。由于各级医药公司的存在,许多医药连锁经营企业仅仅局限于某一城市或地区,部门分割造成的“小商店林立”现象,虽然国家药品监督局已经允许一些医药连锁经营企业跨省经营,但地方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在开办连锁经营的申请拖延或人为设置障碍的现象还屡见不鲜。

3.规范化程度不高,管理水平落后。目前,绝大部分医药连锁企业仍然为实现标准化经营,未能实现管理上的集权化和一致性。企业只注重规模的扩张和数量的增加,许多连锁店只是挂上了总部的牌子,其原来的单体店经营模式改进很少甚至照搬,根本没有达到连锁店在进货、广告、物流、形象设计等方面的独特要求和内在规律的统一,而且内部管理分工不明确、协调缺乏科学性,导致管理成本上升,不能发挥连锁经营的规模化优势和价格优势。

4.配套政策和法规滞后。我国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药品监督局为了规范药品零售市场,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对我国医药连锁市场的规范化和统一经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仍远远不能满足加入WTO后的中国医药连锁经营飞速发展的需要。再加上我国还没有成熟的针对连锁经营的法律法规,使主管部门对于连锁商业中出现的假连锁等现象束手无策,极大的制约了整个医药连锁市场的规范与发展。我国医药连锁经营的框架构建思路

1.连锁经营的模式选择要适当。目前,国际流行的连锁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正规连锁、自由连锁和特许连锁。

针对我国目前医药连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竞争激烈,并面临国际知名企业冲击的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医药流通企业应采用正规连锁和特许经营相结合的方式,先取得进入市场的通行证,然后通过优化整合,逐步探索适合本企业的经营模式。同时应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总部为制药企业的医药连锁经营企业。此类企业由于要将本企业产品放于主要经营产品位置,而且要通过连锁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应该主要采取正规连锁,如为了尽快占领销售终端,也可以考虑加盟店,待时机成熟进行收购转化为直营店。

(2)总部为老字号、名牌医药流通企业。这类企业大多是区域性的连锁组织,随着区域限制的取消而逐步走向全国化,有着丰富的医药连锁经营的管理经验,而且在医药流通中有品牌效应,应该采取特许连锁方式,同时也要注意加盟店的质量,防止假连锁和不规范连锁。

(3)总部为原医药批发企业。这类企业的优势主要在于畅通的进销渠道,在传统体制下控制了大量的销售终端,医药批发企业可以带头搞自由连锁方式。各企业相对松散的联系在一起,利用总部的物流配送来降低成本。

2.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医药连锁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医药流通企业正处于重组的关键时期,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将在兼并、联合中扩大企业规模,同时也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如今电子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只有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化管理,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将扩张的规模效应发挥到最大。通过条形码和收款系统收集信息,跟踪药品销售的动态,从而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3.整合现有的医药连锁经营企业,提高其竞争力,为迎接外资的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连锁经营的最终目的市取得规模效益,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一定的分店数量才能充分发挥连锁总部的物流配送优势,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中国目前有200多家医药连锁经营企业,规模都比较小,面对即将来临的外资冲击,迅速改变我国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现状,运用整合甚至是医药联盟的方式提高竞争力是当务之急。

4.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取消地域限制,为医药连锁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国家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尽快出台针对医药连锁企业的法律法规,使医药连锁经营在我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国家药品监督局应该加大放开的力度,特别是取消地区所有制和部门所有制的限制,清除地方保护主义,为医药连锁经营的地区、跨省经营扩张扫除障碍,同时加强对医药连锁经营审批的管理,使医药连锁企业的扩张符合市场规律的要求。

5.实现保持统一和有效激励的充分结合。保持店面、广告、物流等方面的统一,是连锁经营的重要表现形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才是连锁经营的价值所在。在总部和分部之间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能只注重统一而忽视了对分部的管理,否则不能达到整体的有机结合。

6.降低药品价格,实现薄利多销,让利于消费者。随着国家对药品管理的逐步放开,特别是OTC(非处方药)的放开,医药连锁形式减少中间环节,同时资本大量流入使竞争趋于激烈,药品的价格下降已经是必然趋势。面对这种趋势,医药连锁经营企业应该尽快降低药品价格,让利于消费者。只有将最终顾客作为上帝的企业才是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

7.连锁分店的设置应该以便民为原则。医药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它的销售也应该满足人民群众的方便、快捷的需要。医药连锁企业药店店址应尽量选择在居民区、商业区中,使人们方便购买。在这方面医药连锁企业可以借鉴日常商品连锁店和超市的网点设置,而且可以考虑与它们平行设置。

8.提高医药销售人员的医学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传统观念认为,药店只是销售药品的场所。但是,随着OTC药品的普及,老百姓已经将药店当作了小医院,常常会提出一些与药品疗效有关的问题。医药连锁企业必须重视,提高销售人员的医学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

医药连锁经营在中国出现不过短短的几年时间,但是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笔者相信,只要充分利用发展机会,遵循科学的医药连锁经营框架构建思路,在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全面对外开放之后,中国的连锁经营企业还是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世谦:《连锁店经营管理实务》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2]牛海鹏:《特许经营》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3]杨文杰:“加快发展我国连锁经营的对策”(《商业经济研究》1998,(6))

框架构建范文篇7

关键词: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企业财务

一、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都处于一个探索研究的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国外关于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研究相对较早。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会计组织就对注册会计师的知识能力进行了规定。估计会计组织也在上世纪末对会计人员的职能范围进行了规范。后来,国外对会计师的职能范围的规范也就越来越具体。而我国对管理会计人才能力的框架研究则比较晚,2002年,我国财政部才开水组织相关学者就会计人才能力相关的课题展开研究。随后我国学者就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专业技术等不同层面进行了研究。

二、构建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考虑要素

(一)提高会计人才能力

二十一世纪,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在会计行业,知识的重要性也同等重要,会计人才需要把知识转化为实践才能真正发挥会计人才的作用。在会计人才评价过程中,能力是最核心的考虑因素,所以在构建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时候,应当把会计人才的能力作为一个最基本的要素来考虑。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会计人才比较注重财务管理,而会计人能的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只有注重会计人才能力,才能让会计人才更好地发挥会计职能。

(二)构建方法

常见的构建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构建方法主要有三类,即能力要素法、功能分析法以及胜任能力法。要素法是按照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三个要素来构建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这三个要素决定了会计人才的能力。功能分析法主要是根据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效果来进行能力评估。而胜任能力法是将要素法与功能分析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从业人员的层次分类来评价其职能的。

(三)环境因素

构架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时,既需要考虑到微观环境也需要考虑到宏观环境。首先从宏观层面上讲,经济、社会、法律以及会计行业发展状况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上世纪末会计行业就有责任会计体系和经营决策经济效益等评价体系,到本世纪平衡记分卡、全面预算管理等会计工具也相继出现。不同的管理和评价体系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宏观因素只管重要。微观方面主要是企业内部的财务政策和财务状况。例如,不同的企业财务目标会对会计人才提出不同的能力要求。

(四)国际经验

由于国外对于构建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相关的研究比较早,而且研究内容也相对全面。而且国外的政府机关,会计组织在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也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我过可以参考甚至用过国外已构建的框架。

三、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构建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本文研究的会计人才主要是指企业和行政单位的管理会计人才。选此作为研究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企业的管理会计人才在我国整体管理会计人才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代表性强。其次是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在不同企业中的能力和职称相对复杂,具有较强的连续性。

(二)构建流程

本文的构建步骤大致如下:首先是对会计人才的进行层次分类。将会计人才分成三个层次并分别定位为助理型管理会计人才、实务型管理会计人才以及管理型管理会计人才。其次是分别对三类会计人才的之恩个进行划分,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会计人才工作效果和职能履行效果进行评价。

(三)贯穿四大能力

管理会计人才在企业财务活动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其涉及到企业的划分、决策、控制、评估等方面的工作。所以在构架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时应该注意贯穿会计的四种能力,分别是信息分析能力、决策支撑能力、风险管理控制能力以及统筹协同能力。当今社会,会计信息化迅速发展,各种财务会计信息报告可以由计算机系统迅速完成,而会计不再需要对财务信息进行人工计算,这就需要会计人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已有财务信息的分析方面。会计人员通过对已有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可以找到企业在财务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而会计将分析的结果上交企业的管理决策层供决策参考,为企业的决策起到支撑的作用。此外,企业的管理会计人才需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这也企业才能健康发展。最后,为了提高企业不同部门和子机构之间的协同能力,企业还应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统筹和协同工作中去,这也企业才可以高效运行,管理会计人才也为企业提供了有价值的服务。

四、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内容

(一)建立管理会计师职业准入制度

西方发到国家推行的是管理会计师的等级考试认证制度,不得不承认这种认证制度为选择和培养大批优秀的会计人才提供了一个范例,而且也对推动管理会计的实践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其中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为例,它不仅实行公开管理会计师认证,而且也对管理会计师进行监督和挂你了。目前该机构在全世界超过170国家和地区拥有20多万的学员和会员。我国的注会协会也和该公会进行了合作,该公会为我国注会申请CIMA管理会计开通了快速通道,为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通过借鉴国外现金的管理会计经验,我国应该尽快建立自己的管理会计考试认证制度,对管理会计师的培训、认证等环节做好准备工作,以便我国选拔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二)完善我国会计技术资格考试内容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一套相对成熟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这项制度在我国国内运行多年,为我国评价会计人工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供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作用。同时这项制度对提高我国会计人才的能力以及素质也提供了机制保障。但是,我国会计专业技术的资格考试认证也存在这一些缺陷,其中最明显的是考试内容偏重于财务会计内容,缺乏管理会计的内容。这种现象陷入对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致使我国的管理会计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所以在会计认证考试中应当适当增加管理会计的知识。由于在管理会计人才分类时,有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会计,所以在考试中也应当增加不同层次的管理会计知识点。

(三)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它同时具有科研、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目前我国高校的开设的会计理论与企业实际需要的会计人才之间存在这明显的脱节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缺乏与企业合作交流,而且校内的社会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因此高校应当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加强校企合作,促进资源的共享。另外,高校还可以开设会计管理专业,专门培养管理会计人才。

(四)完善管理会计人才的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对更新会计从业者的知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实践过程中,管理会计的理论和知识会不断得到创新,所以继续教育也是管理会计非常必要的学习过程。在会计的继续教育内容中应该增加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与理论,如会计相关政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此外,企业要强化对管理会计人员的培训,让企业中的管理会计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让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能够的到充分的应用。

作者:刘冬霞 单位: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会君.浅议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J].商,2015(36).

[2]蔡蕾.当代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J].品牌,2015(09).

[3]郑娟.论高速公路建设中管理会计的重要性[J].财经界(学术版),2015(21).

[4]卫强.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发展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21).

框架构建范文篇8

关键词境外投资投资模式框架构建

1我国现阶段境外投资基本情况

我国境外投资的发展历史始于改革开放之初。但当时国际收支平衡压力大,外汇资金短缺,投资主体单一(主要是国有企业),国际市场经验不足,因此境外投资主要是设立贸易公司或者窗口公司,投资规模较小。20多年来,我国境外投资由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尤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境外投资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到1998年底,境外企业数达到5666家,中方协议投资总额为63.3亿美元。从1979~2001年底,我国累计设立各类境外企业661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84亿美元。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境外投资突破了以往的单一模式,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体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投资地区多元化

中国境外投资原来都以港澳投资为主,到2005年底已经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亚、非、拉美新兴市场投资很快。截止2004年底,我国在港澳合计设立境外企业2856家,中方协议投资43亿美元。

1.2投资目标多元化

我国传统的境外投资的目标大多是以设立贸易公司并将进出口贸易环节内部化,或者设立开发公司并将原材料(包括资源)供给环节内部化。当前境外投资目标出现了明显的多元化趋势:一是市场服务性的投资,即通过投资建立完善的国际营销及服务网络。如温州的月兔电器集团公司在西班牙设立公司,为出口的空调提供零配件和售后服务。这种境外投资的目标是产品服务环节的内部化,可以视为进出口贸易环节内部化目标的延续和深化;二是出口导向型的投资,即在出口市场或者出口市场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生产基地,主要设备、原材料由国内供给,产品一般在境外销售。这种境外投资大多是我国边缘产业(也是优势产业)向其他国家的转移,符合产品生命周期规律;三是技术获取型的投资,通过投资加强与国外的技术合作,获取上游技术。如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在美国设立依斯泰克有限公司,进行CDMA技术和产品开发。

1.3投资主体多元化

从20世纪90年代起,民营资本境外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到2004年已经达到60%,其特点是规模较小但是效益普遍很好。这一点与国有企业恰恰相反。

1.4投资方式多元化

除传统的新建投资外,大多数企业在境外投资选择合资、参股的方式。这样做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各投资方在资金、技术、原材料、销售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并且不易受到东道国民族意识的抵制,容易取得优惠待遇,减少投资风险。同时,在经营上较少受到各种限制,有助于打入新的市场。

上述的我国境外投资呈现的多元化趋势并非偶然,它是在国际形势和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双重因素下产生的。如果把我国的境外投资过分简单化、或者模式单一化、或者过度强调某一种所有制形式或者投资形式都不利于我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不利于境外投资的健康、持续发展。构建我国境外投资宏观管理框架,必须从经济规律入手,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境外投资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2构建多层次的重点管理模式

境外投资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和满足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需要。目前我国境外投资基本战略目标应该以下述三个方面为主:第一,获取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资源,主要包括我国日益短缺的铁矿、石油、木材等;第二,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通过成熟技术和设备进行投资,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出口创汇;第三,向发达国家投资,获取高精尖技术,进入产业价值链的上游环节,发挥后发优势。

这三个目标应该作为构建我国境外投资政策的重点和制定境外投资行业政策、国别政策的准绳。对于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外贸、财政、金融、外汇等配套措施上不同程度的“差别待遇”。这种情况有的是历史造成的,有的是源于认识上的误区,有必要将境外投资的门槛统一到这三个基本战略目标上来,实施境外投资管理的“国民待遇”。

与此同时,应该实行区别对待、重点扶持的管理模式,这是我国境外投资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境外投资战略目标的有效延伸。我们可以按照基本战略目标将不同的境外投资项目(而不是境外投资主体不同)分类,从而确定政策支持、限制乃至禁止的对象。“一个药房抓药”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需要。适应多元化的投资目标,一是要尽快制定境外投资的行业政策,并尽快建立境外投资产业目录,明确鼓励那些资源开发型、市场服务型、出口导向型和技术获取型的境外投资。二是要把跨国并购和传统的新建投资在管理上区别开来,尽快制定通过跨国并购进行的投资适用政策和程序。三是要制定境外投资的国别政策,优先选择那些经济互补性较强、市场相对完善金融相对稳定的国家和地区,最大限度地规避投资国别风险。

实施多层次的重点管理模式,可以部分地解决资本管制带来的“一刀切”问题。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的特定背景下,我国实施了禁止购汇用于境外投资的临时性措施。这一措施对于有效遏止境外投资项下的集中购汇和资本外逃、保证人民币汇率稳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禁止购汇的“一刀切”措施虽然限制了投机性资本的流动,但也限制了正常的境外投资外汇需求。而实施多层次的重点管理模式,可以对跨径投资者进行甄别,以保护投资者,打击投机者。

3加大对境外投资的政策扶植力度和管理

目前,我国对境外投资的鼓励政策已经涉及到政策性贷款支持、贷款利率优惠、出口信贷支持、政策性投资保险、免缴利润并充实资本金、实物投资出口退税、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等,应该说是比较全面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政策支持面窄。目前上述政策主要针对的是以境外加工贸易方式进行的境外投资,即我国企业以现有技术、设备投资为主,在境外以加工装配形式,带动和扩大我国外贸出口的经贸合作方式。但这只是出口导向型的境外投资,对于同样符合境外投资基本战略目标的其他类型的境外投资,支持力度较弱;二是政策体系不够完整。境外投资风险保障等急需的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三是操作程序比较复杂。企业要获得外贸发展基金、进出口银行政策性贷款、援外优惠贷款、合资合作基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都需要经过不同渠道层层申报,耗时长,成本高,部分抵消了政策支持力度。

对本国境外投资提供促进和保护的政策措施,是发达国家的通常做法。

目前,除了完善已经建立的政策措施,扩大覆盖面,加大支持力度外,还应该借鉴国际经验,重点建立如下投资促进和保护机制:第一,单独设立国家对外投资基金。该基金应包括对外投资信贷基金和对外投资保险基金,专门用于支持和鼓励包括符合境外投资基本战略目标的对外投资,基金的使用程序和方法应简明、扼要、规范、透明,便于了解、申请和使用。第二,设立专门的政策性海外投资保险,以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是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因发生非常风险难以收回投资时,为补偿投资者的损失而设立的保险。重点保障发生战争、内乱导致不能执行合同的政策性风险;企业经营者的海外投资被没收、征用造成的风险;东道国因外汇不足而限制外汇兑换、拖延付款以及限制进口造成的经济性风险。第三,为企业创造对外投资安全环境,积极推进和签订境外投资有关的政府间协定。首先,加快与有关国家签订投资保护协定,以保护我国对外投资者,使其免受因发生战争、没收、汇款限制等非常风险而带来的损失,保障我国投资者与投资对象国企业享受国民待遇或最惠国待遇。其次,加快与有关国家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以简化境外投资的国际税收问题,避免税收摩擦,减轻企业税负。再次,我国是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的缔约国,应积极利用该公约及其条款来有效地规避风险。最后,促进境外投资服务体系建设,尤其要加强信息服务,可考虑设立境外投资研究信息咨询中心,收集境外投资相关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咨询和服务包括协助制定投资合同和章程,协助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协助对东道国合作伙伴进行信用调查等。

4我国境外投资的定位

我国境外的投资活动将围绕国内建设的总体战略规划和需求进行,通过建立国际生产体系和销售网络加快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投资建立生产性企业,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研究国际市场规则。还可以直接了解并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同时也可以增加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筹资的能力和机会,有利于加强与国内企业的合作,带动本国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因此,我国境外投资活动要处理好以下两方面的关系:

4.1企业——产业选择的相关性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境外投资的目的是要通过建立国际生产体系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这就决定了我国境外投资的目标首先要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的客观要求,反映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境外投资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重组和优化。从微观主体上看,产业的各种优势往往存在于不同的企业,企业的境外投资项目不仅要求得到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且投资项目能对国内经济发展起到辐射作用,这种辐射效应的强弱,不仅取决于企业资本的增殖程度,更主要的是在于投资项目的产业选择。因为只有合理地进行海外投资的产业选择,将单体企业的分散优势转化为产业的整体优势,才能为企业带来投资利润,同时通过技术传递和市场扩展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改造,进而推动国内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4.2产业内部贸易量的相关性

境外投资活动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发展的波及效应,但是由于这种投资发生在国外,所以其产生的波及效应大小取决于海外投资项目与国内企业的贸易量,海外企业对国内的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贸易总规模,是衡量境外投姿产业选择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其实质在于充分发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相关产业成长的波及效应。按照这一思路我国境外投资的基本方向应选择对国内相关产业具有较强关联效应的部门,这种关联效应的波及力越大,意味着国际生产对本国产业成长的外溢效益越大。产业内贸易量是由产业内各生产阶段的关联度或连锁度决定的,这种连锁关系又被区分为前向连锁和后向连锁。对于后向连锁度高的产业,其最终产品如果在国外生产,能有效带动国内中间产品和初级产品的生产扩张,通过出口导向实施为本国产业开辟国际空间。对于前向连锁度高的产业,如果选择初级产品在国际生产,则有利于为本国相关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提供资源供给。

参考文献

1冯雁秋.我国境外投资多元化发展与宏观管理框架构建[J].经济学家,2003(2)

2古今.我国境外投资政策体系需进一步完善[J].中国外资,2005(4)

框架构建范文篇9

关键词境外投资投资模式框架构建

1我国现阶段境外投资基本情况

我国境外投资的发展历史始于改革开放之初。但当时国际收支平衡压力大,外汇资金短缺,投资主体单一(主要是国有企业),国际市场经验不足,因此境外投资主要是设立贸易公司或者窗口公司,投资规模较小。20多年来,我国境外投资由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尤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境外投资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到1998年底,境外企业数达到5666家,中方协议投资总额为63.3亿美元。从1979~2001年底,我国累计设立各类境外企业661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84亿美元。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境外投资突破了以往的单一模式,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体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投资地区多元化

中国境外投资原来都以港澳投资为主,到2005年底已经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亚、非、拉美新兴市场投资很快。截止2004年底,我国在港澳合计设立境外企业2856家,中方协议投资43亿美元。

1.2投资目标多元化

我国传统的境外投资的目标大多是以设立贸易公司并将进出口贸易环节内部化,或者设立开发公司并将原材料(包括资源)供给环节内部化。当前境外投资目标出现了明显的多元化趋势:一是市场服务性的投资,即通过投资建立完善的国际营销及服务网络。如温州的月兔电器集团公司在西班牙设立公司,为出口的空调提供零配件和售后服务。这种境外投资的目标是产品服务环节的内部化,可以视为进出口贸易环节内部化目标的延续和深化;二是出口导向型的投资,即在出口市场或者出口市场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生产基地,主要设备、原材料由国内供给,产品一般在境外销售。这种境外投资大多是我国边缘产业(也是优势产业)向其他国家的转移,符合产品生命周期规律;三是技术获取型的投资,通过投资加强与国外的技术合作,获取上游技术。如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在美国设立依斯泰克有限公司,进行CDMA技术和产品开发。

1.3投资主体多元化

从20世纪90年代起,民营资本境外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到2004年已经达到60%,其特点是规模较小但是效益普遍很好。这一点与国有企业恰恰相反。

1.4投资方式多元化

除传统的新建投资外,大多数企业在境外投资选择合资、参股的方式。这样做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各投资方在资金、技术、原材料、销售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并且不易受到东道国民族意识的抵制,容易取得优惠待遇,减少投资风险。同时,在经营上较少受到各种限制,有助于打入新的市场。

上述的我国境外投资呈现的多元化趋势并非偶然,它是在国际形势和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双重因素下产生的。如果把我国的境外投资过分简单化、或者模式单一化、或者过度强调某一种所有制形式或者投资形式都不利于我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不利于境外投资的健康、持续发展。构建我国境外投资宏观管理框架,必须从经济规律入手,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境外投资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2构建多层次的重点管理模式

境外投资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和满足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需要。目前我国境外投资基本战略目标应该以下述三个方面为主:第一,获取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资源,主要包括我国日益短缺的铁矿、石油、木材等;第二,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通过成熟技术和设备进行投资,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出口创汇;第三,向发达国家投资,获取高精尖技术,进入产业价值链的上游环节,发挥后发优势。

这三个目标应该作为构建我国境外投资政策的重点和制定境外投资行业政策、国别政策的准绳。对于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外贸、财政、金融、外汇等配套措施上不同程度的“差别待遇”。这种情况有的是历史造成的,有的是源于认识上的误区,有必要将境外投资的门槛统一到这三个基本战略目标上来,实施境外投资管理的“国民待遇”。

与此同时,应该实行区别对待、重点扶持的管理模式,这是我国境外投资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境外投资战略目标的有效延伸。我们可以按照基本战略目标将不同的境外投资项目(而不是境外投资主体不同)分类,从而确定政策支持、限制乃至禁止的对象。“一个药房抓药”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需要。适应多元化的投资目标,一是要尽快制定境外投资的行业政策,并尽快建立境外投资产业目录,明确鼓励那些资源开发型、市场服务型、出口导向型和技术获取型的境外投资。二是要把跨国并购和传统的新建投资在管理上区别开来,尽快制定通过跨国并购进行的投资适用政策和程序。三是要制定境外投资的国别政策,优先选择那些经济互补性较强、市场相对完善金融相对稳定的国家和地区,最大限度地规避投资国别风险。

实施多层次的重点管理模式,可以部分地解决资本管制带来的“一刀切”问题。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的特定背景下,我国实施了禁止购汇用于境外投资的临时性措施。这一措施对于有效遏止境外投资项下的集中购汇和资本外逃、保证人民币汇率稳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禁止购汇的“一刀切”措施虽然限制了投机性资本的流动,但也限制了正常的境外投资外汇需求。而实施多层次的重点管理模式,可以对跨径投资者进行甄别,以保护投资者,打击投机者。

3加大对境外投资的政策扶植力度和管理

目前,我国对境外投资的鼓励政策已经涉及到政策性贷款支持、贷款利率优惠、出口信贷支持、政策性投资保险、免缴利润并充实资本金、实物投资出口退税、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等,应该说是比较全面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政策支持面窄。目前上述政策主要针对的是以境外加工贸易方式进行的境外投资,即我国企业以现有技术、设备投资为主,在境外以加工装配形式,带动和扩大我国外贸出口的经贸合作方式。但这只是出口导向型的境外投资,对于同样符合境外投资基本战略目标的其他类型的境外投资,支持力度较弱;二是政策体系不够完整。境外投资风险保障等急需的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三是操作程序比较复杂。企业要获得外贸发展基金、进出口银行政策性贷款、援外优惠贷款、合资合作基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都需要经过不同渠道层层申报,耗时长,成本高,部分抵消了政策支持力度。

对本国境外投资提供促进和保护的政策措施,是发达国家的通常做法。

目前,除了完善已经建立的政策措施,扩大覆盖面,加大支持力度外,还应该借鉴国际经验,重点建立如下投资促进和保护机制:第一,单独设立国家对外投资基金。该基金应包括对外投资信贷基金和对外投资保险基金,专门用于支持和鼓励包括符合境外投资基本战略目标的对外投资,基金的使用程序和方法应简明、扼要、规范、透明,便于了解、申请和使用。第二,设立专门的政策性海外投资保险,以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是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因发生非常风险难以收回投资时,为补偿投资者的损失而设立的保险。重点保障发生战争、内乱导致不能执行合同的政策性风险;企业经营者的海外投资被没收、征用造成的风险;东道国因外汇不足而限制外汇兑换、拖延付款以及限制进口造成的经济性风险。第三,为企业创造对外投资安全环境,积极推进和签订境外投资有关的政府间协定。首先,加快与有关国家签订投资保护协定,以保护我国对外投资者,使其免受因发生战争、没收、汇款限制等非常风险而带来的损失,保障我国投资者与投资对象国企业享受国民待遇或最惠国待遇。其次,加快与有关国家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以简化境外投资的国际税收问题,避免税收摩擦,减轻企业税负。再次,我国是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的缔约国,应积极利用该公约及其条款来有效地规避风险。最后,促进境外投资服务体系建设,尤其要加强信息服务,可考虑设立境外投资研究信息咨询中心,收集境外投资相关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咨询和服务包括协助制定投资合同和章程,协助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协助对东道国合作伙伴进行信用调查等。

4我国境外投资的定位

我国境外的投资活动将围绕国内建设的总体战略规划和需求进行,通过建立国际生产体系和销售网络加快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投资建立生产性企业,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研究国际市场规则。还可以直接了解并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同时也可以增加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筹资的能力和机会,有利于加强与国内企业的合作,带动本国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因此,我国境外投资活动要处理好以下两方面的关系:

4.1企业——产业选择的相关性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境外投资的目的是要通过建立国际生产体系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这就决定了我国境外投资的目标首先要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的客观要求,反映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境外投资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重组和优化。从微观主体上看,产业的各种优势往往存在于不同的企业,企业的境外投资项目不仅要求得到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且投资项目能对国内经济发展起到辐射作用,这种辐射效应的强弱,不仅取决于企业资本的增殖程度,更主要的是在于投资项目的产业选择。因为只有合理地进行海外投资的产业选择,将单体企业的分散优势转化为产业的整体优势,才能为企业带来投资利润,同时通过技术传递和市场扩展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改造,进而推动国内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4.2产业内部贸易量的相关性

境外投资活动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发展的波及效应,但是由于这种投资发生在国外,所以其产生的波及效应大小取决于海外投资项目与国内企业的贸易量,海外企业对国内的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贸易总规模,是衡量境外投姿产业选择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其实质在于充分发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相关产业成长的波及效应。按照这一思路我国境外投资的基本方向应选择对国内相关产业具有较强关联效应的部门,这种关联效应的波及力越大,意味着国际生产对本国产业成长的外溢效益越大。产业内贸易量是由产业内各生产阶段的关联度或连锁度决定的,这种连锁关系又被区分为前向连锁和后向连锁。对于后向连锁度高的产业,其最终产品如果在国外生产,能有效带动国内中间产品和初级产品的生产扩张,通过出口导向实施为本国产业开辟国际空间。对于前向连锁度高的产业,如果选择初级产品在国际生产,则有利于为本国相关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提供资源供给。

参考文献

1冯雁秋.我国境外投资多元化发展与宏观管理框架构建[J].经济学家,2003(2)

2古今.我国境外投资政策体系需进一步完善[J].中国外资,2005(4)

框架构建范文篇10

高等师范教育因其培养目标的特定性而在高等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就师范院校中的音乐教育专业来说,其重要职能即是向社会输送普通音乐教育的合格师资。由于音乐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将会直接关系到普通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进而对全社会的音乐教育——素质教育水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钢琴课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拓展必然成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而钢琴教学科学水平和艺术水平的提高,又将积极作用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在更高层次上的体现。本文将以现代教育理念及现代教育技术为基本依据,参照国外同类课程的有益经验,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两个角度讨论钢琴课程的教改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拓展:

一般来说,目前我国高师钢琴课程所持的教学内容大都集中在从J.S.巴赫至德彪西这一音乐史段中重要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范围之内(还包含少量中国钢琴作品,应另当别论),且主要选择独奏作品。例如:复调音乐主要选用J.S.巴赫的作品,练习曲主要选用车尔尼的作品,奏鸣曲主要选用莫扎特、贝多芬作品,等等。这些作品确为钢琴艺术宝库中不朽的经典之作,其年代亦基本涵盖了西方音乐历史中的巴洛克晚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及“印象派”风格时期,但就键盘艺术史学丰富的研究成果以及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初)来看,仅仅着重于“巴赫——德彪西”这一音乐史段便有了某种程度的局限性。

再者,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同于音乐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钢琴课程对他们而言是必修课而不是“主修”课,由于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大纲的差异,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自习时间用于钢琴练习。在这些学生之中,更有一部分人进校之前从未学过钢琴,从而使针对这部分“弱势群体”所展开的钢琴教学工作只能从“A、B、C”起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必修课程的开设年限一般仅为两年半至三年(各院校的开课年限及开课方式不尽相同)。所有这些学习程度与时限方面的不利因素,加之教师之间在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热情以及教学侧重点等方面所必然存在的个体差异,均会直接影响到高师钢琴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因此,如何积极调整和充实高师钢琴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更富有热情和效率,对知识的掌握更为主动和全面,是一项很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教改课题。

针对这一课题,以下是我的几条基本思路:

1.将教学内容的相关音乐历史时期进一步向两端扩展。

一方面,可引入巴洛克时期除J.S.巴赫之外其他重要作曲家如F.库普兰、J.P.拉莫、D.斯卡拉蒂、G.F.亨德尔、C.P.E.巴赫等人的部分优秀作品,以进一步丰富和充实这一时期键盘作品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应该使二十世纪各种风格、流派的钢琴作品在高师钢琴课程之中得到较为全面的展示——其中包括中国作曲家的钢琴作品,亦可包括诸如拉格泰姆、爵士、布鲁斯等美国黑人音乐风格的钢琴流行音乐作品。在二十世纪钢琴音乐中尽展风采的作曲家除了德彪西,还有麦克道威尔、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勋伯格、拉威尔、巴托克、普罗柯菲耶夫、格什温、科普兰、卡巴列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梅西安、布莱兹等人,二十世纪的钢琴音乐也记录下了一百年来音乐探索的所有方向,因此,任何忽视对二十世纪钢琴作品学习的钢琴课程,其教学内容都是不完整的。

2.适当增加合作性曲目。

钢琴是一件独奏性很强的乐器,因而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合作演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学生今后的工作职位而言,良好的合作能力恰恰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这一缺憾,我们应当在钢琴教学内容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合作性曲目,如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双钢琴作品、钢琴与其它乐器的重奏作品、钢琴协奏曲等等。应该看到,这类作品也是钢琴艺术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钢琴伴奏能力,尤其是声乐伴奏能力,可以说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最为实际的教学目标之一。声乐伴奏包括伴奏谱弹奏和即兴伴奏两个方面。鉴于其重要性,许多高师院校的音乐院系已将其作为独立课程另行开设,故本文不再就此专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3.加入“钢琴教学法”这一重要教学内容。

“钢琴教学法”主要研究和阐述钢琴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过程、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就高师钢琴课程而言,“钢琴教学法”内容的引入将在多个层面上起到积极作用。对于那些没有钢琴基础的学生来说,“钢琴教学法”将引导他们准确地把握钢琴学习中最基本、最具共性的知识内容,并用以指导自己的钢琴初级阶段的学习。这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习更有成效,也更有乐趣。还有些学生进校时已具备了较强的钢琴弹奏能力,对于这些学生来说,“钢琴教学法”一方面将帮助他们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掌握钢琴学习的相关要素,使他们的演奏水平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另一方面,“钢琴教学法”也会在他们今后可能从事的钢琴教学工作中起到长期的理论指导作用。

“钢琴教学法”应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立即开设。

4.增加有关“钢琴艺术史与钢琴作品赏析”的教学课题。

钢琴学习不仅只是一个技术训练过程,钢琴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相关知识。所幸的是,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各种载体获得所需的多种相关资料,例如:钢琴艺术史及钢琴文献及其研究资料;与钢琴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密切关联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资料;作曲家及其风格、作品的介绍与分析资料;其它相关艺术如文学作品、美术作品资料;钢琴演奏家的演奏录音、录像介绍与赏析资料;各种乐谱版本资料;各种相关的美学研究资料;等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有机组织和介绍,可以使学生们在某种程度上突破钢琴课程学时以及自身弹奏水平所带来的限制,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对钢琴艺术有一个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以进一步丰富自身的艺术底蕴,提高其整体的艺术素养。我想,这应该是开设高师钢琴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同时,这方面的教学内容也是对音乐史及音乐欣赏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和声、曲式等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

5.逐步建立钢琴艺术资料数据库。

电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调用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手段。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电脑技术的多媒体优势,将上述几方面的钢琴课程教学内容制作成各种类型的电脑文件,并由此逐步建立钢琴艺术资料数据库。通过这一有效途径,所有钢琴教师和学生均可共享丰富的数据库资源,方便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从而使高师钢琴课程的教学质量和现代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课程体系的拓展:

九十年代初,我国高师钢琴界曾就是否要开设钢琴集体课这一主题展开过激烈的讨论,其结果是,目前各高师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已普遍开设了各种形式的钢琴集体课。而这种全新的、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之上的教学形式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甚至波及到专业音乐院校以及其它类似课程(如声乐集体课的设立等等)。可以说,这是高师钢琴课程教改的一次有益而成功的尝试。

传统的钢琴教学始终保持着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个别授课形式。依照传统的教学观念,这种特殊的个别授课形式符合钢琴教学的客观规律,是行之有效的,无可非议。目前,在钢琴课程中引入集体课这一教学机制,应该说其目的主要在于缓解由于扩大招生而引起的教、学比例失调的矛盾,使钢琴教师能从“一对一”授课这种低效率形式所引起的教学工作量不堪重负的窘境中部分地解放出来。从这个角度来看,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实施确是获得了良好的成效。

但是,我认为,现行的钢琴集体课教学形式在本质上仍然沿袭了传统个别课的钢琴教学观念,微观地进行分析,其教学思路仍基本停留在“个别教师指导个别学生”这一传统的、单一线条的思维模式之中,学生的学习仍处于一个较为被动的地位,且还可能受到多种客观不利因素的制约。

为了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目标,也为了配合新的高师钢琴课程教学内容的贯彻,我们有必要在不增加钢琴课程总学时的前提下,革新教材教法,在原有的个别课与集体课基础之上构建更科学、更完整、更富效率、更具有立体感和交互性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体系。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授课。

我们可以使多种授课方式有机地并存:

个别课沿袭几百年钢琴教学历史传统的个别授课形式,至今仍具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通过个别教学,教师可以十分细致而深入地观察并解决每个学生在钢琴弹奏中所存在的不同问题,在技术和艺术这两个层面上展开极具针对性的钢琴教学工作。个别课适用于各种程度的钢琴学生。

小组课小组课即指现行的钢琴集体课这一教学形式,以几人、十几人甚至几十人为一教学单位,主要依靠交互性较强的电钢琴集体课教学系统,高效率地实施钢琴教学。在小组课的教学过程中,须统一教材,并基本统一学习进度。小组课主要着眼于传授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解决在钢琴学习过程中较易出现的、又较具普遍性的问题,因此,适用于数量较多、且钢琴程度较低的教学对象。

大班课大班课是钢琴集体课在另一概念意义上的拓展和延伸,一般可以行政班级为教学单位。在大班课上,主要讲授“钢琴教学论”、“钢琴艺术史”、“钢琴作品赏析”等以知识性、理论性为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课题。大班课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生动地展示渊源流长、精彩纷呈的钢琴艺术,开展多层次、多侧面、立体感、全方位的教学活动。

2.讲座,公开课;座谈,讨论。

作为对授课形式的一种有益的补充,我们可以针对钢琴教学中的各项内容不定期地开设系列专题讲座和公开课,亦可经常举行各种范围、各种形式的座谈与讨论活动。讲座或公开课可以是理论研究、学术探讨性的,也可以是教学示范、经验交流性的;座谈与讨论可由教师命题,也可由学生自由选题,并在轻松活泼、畅所欲言的开放性学术气氛中进行。

3.演奏会。

这里所指的演奏会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我们应该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去音乐厅欣赏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音乐会(这里尤指钢琴独奏、重奏、协奏等音乐会),使他们能够在现场切身感受钢琴演奏艺术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起更高的钢琴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经常性地安排、组织学生自己的各种形式的钢琴音乐会,促使他们走出琴房和教室,步上钢琴演奏的舞台,展示自己勤奋学习的丰硕成果。这类音乐会可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开展其必不可少的艺术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为学生乃至教师提供了相互观摩、交流和学习的良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