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协议十篇

时间:2023-03-17 15:10:24

tpp协议

tpp协议篇1

TPP是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应抓住这一契机,在亚太区域整合中发挥与自身实力相对称的作用。在TPP主导权问题上,中国可能无法直接与美国抗衡,但可以借助美国的力量,打开更多亚太市场,为中国企业开创更便利的国际市场环境。此外,美国希望通过TPP谈判,将其打造成一个所谓21世纪贸易协议的标准模式,未来中国企业可能会面临来自劳工标准和环境标准的冲击。中国应制定自己的预案,制定应对措施。

越南:关税削减促行业发展

低工资、依靠出口的越南有可能成为TPP的最大赢家。据估计,这份由12个成员国达成的历史性协议有望削减1.8万种关税。未来10年,TPP协议将让越南GDP提升11个百分点,或大约360亿美元。随着更多外国企业在越南设厂,同期出口有望激增28%。美国和日本进口关税下降将让越南服装制造商受益。另外,越南的海鲜出口也将受益于虾、鱿鱼和金枪鱼进口关税的废除,而取消越南产品的关税可能带来更多外国投资。

日本:有助于经济复苏

对日本而言,TPP最大的吸引力就是美国。在TPP框架下,日美经济关系将进一步提升,这不仅会给日美两国带来经济利润,同时也会在政治及安全上产生足够的信任。日本参与TPP协定的重要意义不但有助于经济复苏重建,更有助于日美关系进一步修好。此外,在“安倍经济学2.0”反响平平之后,TPP有助于推动日本进行结构化改革,促进安倍经济学1.0。

加拿大:巩固经济战略地位

作为目前全球分量最重的贸易协议,TPP不仅深化加拿大与亚太地区的经贸联系,还加强与美洲地区传统贸易伙伴的紧密度。加拿大作为TPP的创始成员,将在未来吸纳新成员时享有重要影响力。TPP继续巩固了加拿大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加拿大已成为G7集团中唯一与美、欧、亚太地区都建有自贸区的国家。

美国:重塑国际贸易格局

对于美国来说,TPP协议为其打开了日本与加拿大的农业市场,加强了对医药与科技领域技术产权的控制。而美国总统奥巴马将TPP视为美国战略重心重回亚洲的关键,并将此作为他剩余任期的第一要务,但他或将在未来几个月面对来自国会的挑战。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院东亚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Mireya Solis表示,TPP协议达成一致是美国打造全新国际贸易格局的里程碑。

China

专车之路仍漫漫

World

tpp协议篇2

关键词: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贸易自由化;战略考量

中图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3.2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66-03

TPP是亚太跨区域自由贸易协议(FTA)之一,所含议题广泛。其中,由于成员国承诺至少在2017年之前全部商品实施零关税,TPP具有高标准的FTA的特征。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访日时高调宣布美国将参加并扩大“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议”。随后美国借助TPP的已有协议,开始推行自己的贸易议题,全方位主导TPP谈判,这引起许多亚太国家的兴趣。2010年10月,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国会发表政策演说,日本正积极准备参加TPP谈判,以推动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此后,在多个场合,日本政府都表示日本将积极采取农业改革等措施,努力推动以TPP为中心的贸易自由化。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TPP问题也将成为5月份日美首脑会晤中重要问题而予以积极讨论。[1]TPP的持续深入,引发了全球对未来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诸多猜测。它反映了美日在当下的目标和动机?对中国的影响?TPP前景如何?本文将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一、美国介入TPP谈判的战略考量

TPP本是四个亚太小型开放经济体之间的FTA,其之所以成为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动机,关键是美国的大力推动。TPP实际上已经成为奥巴马政府主导未来亚太政治经济格局的一块战略基石。美国在TPP上面有着多层次的战略考量。

(一)TPP与美国出口战略

在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金融危机严重拖累美国经济的情况下,TPP成为美国扩大出口、重振经济的重要选择。2009年初,奥巴马政府在《2010年贸易政策议程和2009年年度报告》中提出“五年出口倍增计划”,希望未来美国出口额翻番,由此拉动就业岗位增长200万个。由此可见,扩大出口在美国削减贸易赤字、刺激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与身陷债务危机、高失业率与低经济增长的欧洲相比,亚太地区庞大的市场空间、新兴经济体快速的经济增长可以为美国实现其出口计划发挥极为重要的影响力。亚太地区还是美国实施新出口战略的核心地区,2010年美国出口亚太地区的商品价值总额高达7750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25.5%,占美国当年出口总量的61%[2]。因此,美国需要一个全面高效的FTA来确保商业利益的持续实现。在此背景下,“高质量”的TPP成为了美国亚太贸易战略的首要选择。

(二)TPP与美国贸易战略

在当前全球范围内贸易进程停滞的情况下,TPP是美国推动贸易自由化新的政策工具。亚太地区是世界上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地区,但其经济一体化程度却远远逊色于欧洲和北美洲。虽然亚太地区有APEC作为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组织,并且确定了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长期目标,但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与“911”事件后,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发展程度停留在“深入讨论和研究”阶段。由于成员国贸易自由化上的动力不一,会议议题不断泛化,APEC在推动亚太贸易自由化方面作用乏善可陈。此外,亚太地区双边或多变优惠贸易安排(PTA)众多,已有的与正在谈判中的PTA将近250个,复杂的原产地原则等错综交织的贸易安排已导致了亚太地区贸易成本和贸易行政管理成本大大提高,“意大利面条碗”效应十分明显。由于在全球背景下多哈谈判也长期面临着停滞局面,美国需要重新选择贸易战略以推动贸易自由化。即TPP谈判中几乎涉及所有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因素,符合高标准高质量的FTA的基本特征,有助于美国开创并主导21世纪贸易协议的新标准,推动美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美国可在TPP首先达成的情况下,推动更多的APEC经济体加入,最终完成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同时美国也可以借此推动长期停滞的WTO多哈谈判,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发展。

(三)TPP与美国亚太政策

TPP是美国重返亚太、巩固地区主导地位的重要举措。“911”以后,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政策,忙于反恐战争,将东亚排除其战略重心之外。随着美国严重的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国在亚洲的地位和影响力也逐渐下降。但在这10多年间,东亚地区的区域合作取得很大的进展。东亚国家以东盟为核心,在东盟推动自身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同时,构建了一系列地区合作与对话机制,包括“10+1”、“10+3”、“东亚峰会”、“东南亚区域论坛”等等。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日韩通过举办领导人峰会走上了制度化区域合作的道路,“亚太共同体”、“东亚共同体”等构想也相继提出,东亚一体化成为了地区热点问题。东亚地区区域合作的背后是美国在东亚利益的损失。除在亚太政治、安全、外交等方面的利益损失外,根据美国相关学者的研究,一个将美国排除在外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可能使美国丧失巨大的经济利益,这包括至少250亿美元的年出口或约20万个高薪岗位。[3]

中国因素是奥巴马政府亚太政策的核心。与美国忙于反恐战争并陷入严重金融危机相比,中国在东亚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上升。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积极介入东亚区域合作之中;在经济领域与东盟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积极展开与韩国和日本的FTA谈判;在政治安全领域,以东盟为中心,积极推动东亚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在东亚日益发挥着地区主导作用,因而也愈加受到美国的关注。但随着对东亚的重新回归,美国可以借助TPP阻碍正在进行的东亚一体化趋势,削弱中国对东亚的经济、政治影响力,缓解其盟友对中国崛起的忧虑,阻止东亚国家向中国靠拢,确保美国在亚洲的地位和威信。

二、日本加入TPP谈判的战略考量

TPP在美国的主导下迅速发展,但是就长远而言,TPP的成功离不开日本的参与,因而美国积极鼓励日本参与TPP谈判。出于本国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战略考虑,日本首相菅直人于2010年11月在横滨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上宣布日本将参与TPP协商谈判,引起了亚太国家的瞩目。这里有必要认真思考日本参加TPP谈判背后的战略考量。

(一)TPP与日本出口战略

TPP对日本扩大出口,促进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在2009年参与TPP谈判的9个国家占世界经济总量27.7%,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7.4%,占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40.6%,占日本出口总额的25.7%和进口总额的24.6%。[4]而且日本以贸易立国,采取出口导向型战略,除农业以外,日本产品的平均关税水平一般低于参加谈判的其它国家。可以预见TPP将有效促进日本出口的增长,刺激经济发展。根据日本官方测算,日本加入TPP后,日本出口增长将带来GDP增加2.4万亿―3.2万亿日元。到2020年,汽车和电器等主要产业将增加生产额10.5万亿日元,就业人数增加81.2万人。[5]因而参与TPP谈判受到了日本产业界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如前所述,东亚贸易自由化中“意大利面条碗”效应十分明显,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日本对外贸易的交易成本。而TPP谈判一个重要方面是打破传统的FTA模式,达成无例外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这样日本通过积极参与TPP谈判,从而能够掌握规则制定的主动权,并在美国巨大的经济号召力下,推动TPP在亚太地区的扩展,尽可能多得获得经济利益。

(二)TPP与日本东亚政策

TPP是日本重要的地缘政治工具。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日经济总量上的差距逐渐缩小。虽然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但日本经济优越感逐渐丧失。近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中国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再加上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界博览会等,中国的世界影响力逐年上升。此外,由于中国积极推动东亚一体化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日本担心中国崛起排挤日本在东亚的优势地位。而且,东亚地区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状况,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朝鲜核危机、南海问题等都严重影响着日本经济、安全和外交利益,这并不是日本单独能够解决的,因此日本欢迎美国重返亚洲。鉴于普天间基地搬迁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日美同盟关系,但日本响应美国的号召积极参与TPP谈判,修复并巩固日本同盟关系,抗衡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争得更大的地缘政治利益。

三、TPP对中国的影响

TPP作为美国重返亚洲的重要工具,其在亚太地区的推进将对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自美国2009年宣布参加TPP谈判到现在已经两年有余,而且TPP谈判迅速推进,吸引了众多国家的注意力。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一直被排除在外。一旦达成实质性协议,TPP将对中国形成巨大的贸易歧视与贸易转移效应。而美国在TPP谈判中纳入劳工与环保议题,并希望达成无保留的高质量自由贸易协议,这样美国通过在亚太地区积极推进TPP,最终扩展至全球,主导全球贸易规则的改变,增加中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压力,从而迫使中国在自己利益受损的情况下加入TPP。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凭借“10+1”、“10+3”、“东亚峰会”、APEC等机制,中国在东亚一体化逐渐发挥主导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通过建立TPP机制,从新整合其在东亚的战略资源,巩固与其盟友的关系,改变东亚地区现有的合作机制,从而稀释中国的影响力,压缩中国的发展空间。

四、TPP的发展前景

作为美国重返亚洲的工具,TPP凝聚了美国巨大的希望。美国希望借助TPP谈判达成无保留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协议,从而实现自己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但是,由于谈判过程矛盾重重,TPP的达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带来了激烈的利益冲突。参与TPP谈判的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这其中有美国、日本这样的发达经济体,也有文莱、秘鲁这样的小国家,各个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而且往往是相互冲突的。如在劳工标准问题上,越南反对美国在此问题上的立场,反对将劳工标准作为变相贸易壁垒的做法。这样在短时间内就劳工、知识产权、农业等敏感问题达成高度共识并不容易。

其次,TPP具有超前性。TPP是无保留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协议,这使得参与谈判的很多国家都面临巨大的国内阻力。以日本为例,由于农业规模小,发展相对落后,日本长期对农业进行保护,其农产品平均关税为22.2%,高于美国5.2%水平,并且对花生、大麦、小麦在内的100多种农产品征收非常高的关税,而且日本长期保持对牛肉进口的限制和非关税壁垒。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估计,一旦日本开放农产品市场,将导致农业产值减少4.1万亿日元,减少340万个就业机会,而且大大降低农业自己率。[6]因此,参与TPP谈判受到日本农业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

最后,虽然参与谈判的国家都一再表示,TPP实行开放政策,欢迎其它国家加入谈判,希望TPP机制能尽快得到其它亚太国家的接受。但到目前为止,TPP谈判迟迟不邀请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没有中国的参与,TPP机制的意义将大打折扣,其成功实施的可能性也将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日本首相将于5月访美时提出“野田主义[EB/OL].中国新闻网,2012-3-23.

[2]刘中伟、沈家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研究前沿与架构[J].当代亚太,2012,(01):43.

[3]魏磊、张汉林.美国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的意图及中国对策[J].国际贸易,2010,(09):54-55.

[4]高兰.日本TPP战略的发展特征及其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1,(06):77.

[5]刘昌黎.日本参加TPP谈判的动因、制约因素与政策措施[J].日本学刊,2011,(01):68.

tpp协议篇3

 

一、TPP 的产生、发展及特征。

 

1、TPP 的产生、发展。

 

TPP 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它的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P4),是由智利、新西兰、新加坡和文莱四国于 2005 年 7 月签订的,主要是就货物、服务、知识产权贸易和投资等相关领域给予互惠提出的经济合作协定。由于初始成员国为四个,故又称为"P4 协议".

 

2008 年 2 月,美国高调宣布加入这个 P4 协议的谈判,2009 年 11 月秘鲁、越南和澳大利亚紧随其后加入,P4 就升级成了 P8,并于 2010 年 3 月 15 日正式启动了 TPP 协议的谈判。2010 年马来西亚、越南加入。2012 年 10 月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入。2013 年 3 月日本宣布开展加入谈判,P4 也就扩张到了 12 个国家,变成了 P12,同时,该组织正式更名为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这就是 TPP 的由来,也是 P12的由来。

 

2、TPP 的特征。

 

(1)TPP 最大的特征是关税减免。TPP 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关税减免,即成员国 90%的货物关税立刻免除,所有产品关税将在 12 年内免除。依据协定,相关国家间约 1.8万种商品的关税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步减少或完全取消。协议原则上采取开放的态度,欢迎世界其他国家参与。

 

该协议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建立自由贸易区。

 

(2)TPP 是经济规模最大的自贸区。TPP 各成员国均环绕太平洋,在地理范围上,连接了亚洲、北美、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地理范围跨度大。在经济规模上,2013 年,12 个TPP 协议成员国的经济总量之和达到 270968.93 亿美元,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 40%,受 TPP 影响的实际货物贸易额在全球贸易总量中仅占约 13%,成为超越欧盟的经济规模最大的区域化自由贸易区。同时还有一些国家有意愿加入 TPP,比如哥伦比亚;还有一些国家也密切关注着 TPP的动向,比如中国。TPP 覆盖范围和经济规模均呈现出增大的趋势。

 

(3)TPP 是一个全覆盖、高标准的协议。TPP 是一个"全覆盖"的协议,一方面体现在 TPP 包涵的内容十分广泛,以往大多数自贸协定主要限于降低商品关税、促进服务贸易,而 TPP 不仅规定取消或降低商品关税,还涵盖投资、竞争政策、技术贸易壁垒、食品安全、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以及绿色增长和劳工保护等,覆盖领域之广远超一般的自贸协定。另一方面体现在,TPP 协议涉及了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集团。

 

TPP 是一个高标准的协议。TPP 协议成员国的目标是为了在亚太地区提供一个 21 世纪高标准、高规则的自由贸易协议。它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劳工标准、竞争政策严密度、环境标准、争端解决机制的约束力强度等方面均制定了诸多高标准的条款。专家指出,这些高标准或许体现了国际贸易未来的某种趋势,但是考虑到 TPP所包含的国家还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些条款实际上超过了部分国家的现实情况和承受能力。

 

(4)TPP 是有弹性和开放性的协议。TPP 协议是一个有弹性和开放的协议,愿意接纳任何一个愿意签署承诺、解决新问题的新到成员。比如,日本同意就牛肉、汽车和保险行业谈判,得以成为 TPP 谈判国。还有很多国家是 TPP谈判的候选国和地区,如经济发达的加拿大、韩国,中等收入的具有经济活力的泰国、菲律宾。另外,亚太经合组织之外的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等国家和地区也对加入 TPP 表达了兴趣。

 

二、TPP 协议的达成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1、中国对某些 TPP 成员国的出口受阻。

 

tpp协议篇4

关键词:TPP协定;制造业;潜在影响;对策

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代表了下一代全球贸易和投资规则,TPP有关制造业的协定条款集中反映了美国制造业的贸易利益,并可能对缔约国之外的制造业国家造成贸易利益损失以及长期影响。目前,TPP缔约国国内生产总值、贸易总额分别占到全球的40%和26%,如此规模的高水平区域贸易协定无疑会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及全球化布局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拟对TPP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协定进行研究,并就其可能对我国制造业国际化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 一、 TPP发展历程及与制造业相关的协定特点

1. 发展历程。TPP源起于2005年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P4),由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并签署。2008年,美国宣布加入TPP协定谈判,自此开始主导并企图建成一个高标准、领域覆盖广的亚太一体化合作安排。2011年11月,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谈判中,初步形成TPP的纲要协议(刘中伟和沈家文,2012),此后形成了以美国版自由贸易协定为模板的范本。2013年7月,在TPP第十八轮谈判上,日本正式宣布加入TPP协定谈判,但是其加入增添了TPP谈判难度,美日在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等问题上存在分歧,导致TPP谈判在2014年一度陷入僵局。直至2015年10月5日谈判各方妥协后最终达成TPP协定。

2. 协定特点。TPP协定覆盖面广、自由化程度高,具体到与制造业密切相关内容看,协定内容具有以下四大显著特征。

第一,市场准入全面性。TPP关于货物市场准入章节提出,TPP协议将取消和降低制造产品关税,降低制造品非关税壁垒,并且在正常情况下缔约方不应对进口自其他成员国的货物采取任何限制。这说明缔约方应消除制造品的一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在正常情况下不应对制造品采取任何进口限制。

第二,严苛的各类标准。TPP协议中贸易规则的制定,从传统的垂直型行业部门向跨部门横向型方向转变,而且TPP提出的跨部门横向规则对缔约国制造业做出了严苛的标准约束。这表明缔约国制造业不仅受到产业部门的规则约束,而且还需受到竞争政策、国有企业、劳工、环境等横向规则的约束(蔡鹏鸿,2013)。例如,在TPP完整协议中,TPP竞争政策相关条款规定TPP各缔约方同意通过健全或维护相关法律体系禁止不利于竞争的商业行动、不利于消费者的欺诈或欺骗性商业行动;劳工章节条款表示TPP缔约方同意制定法律规定最低工资、最长工作时间、职业安全和健康条件等;环境条款中映射TPP各缔约方必须按照最高的环境标准保护环境,并要求成员方能够对环境挑战做出相应应对,这些挑战有环境污染、非法捕捞、海洋生态保护等。

第三,对中小企业的倾斜性扶持。TPP涵盖一些新的内容,企图确保发展水平不同以及规模大小不一的企业都能获得贸易利益,尤其提醒TPP各缔约国政府关注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独特挑战。这其实暗示了TPP为缔约国制造业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譬如,TPP协议单独有一个中小企业章节,其中表明TPP缔约国认为提高中小企业的贸易参与度符合成员国利益,协议要保证中小企业对TPP带来利益的共享。又如,TPP还包含了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信息的承诺。

第四,主动适应新贸易挑战。TPP协议体现了对国际贸易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规制的尝试。譬如,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关于电子商务的公认规则,TPP则尝试推进电子商务的自由化进程,以确保最大程度的推动数字市场增长。在数据跨境自由流动方面,TPP规定禁止缔约国提出企业服务器本地化的要求,形成本地化的贸易壁垒,保证企业跨境自由传送数据。 二、 TPP对我国制造业国际化的潜在影响

1. TPP对我国制造业的短期影响。目前,虽然TPP协定已初步达成,但是需交由参加国立法机关进行审议,TPP协定国实施全面零关税仍需较长时间。TPP成员国政治制度不同,审议协定的过程将是一个不同政党和不同利益集团的政治博弈的复杂过程。即便这个过程顺利完成,协议生效也并不是所有产品即可实现零关税。美国表示对日本汽车2.5%的进口关税要在25年内可能降为零。由此可见,TPP在短期内不会对制造业的全球贸易与产业布局形成显著影响。

另一方面,在现有的12个TPP参与国中,澳大利亚、文莱、智利、马来西亚、新西兰、秘鲁、新加坡、和越南和我国签订了双多边贸易安排,可见,中国与TPP缔约国多是贸易伙伴,已经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并一直在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因此,即使TPP即刻生效,在短时期内也不大可能对中国制造业的国际贸易与投资产生重大冲击。

2. TPP对我国制造业国际化的长期影响。长期来看,TPP从国际分工、全球经济治理以及地缘政治等不同层面,对我国制造业国际化带来影响:

一是加剧东南亚相关国家对中国传统优势产业的替代。在以纺织和轻工业为代表的制造业中,中国在亚太地区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刘易斯拐点逼近和人口红利的丧失(蔡P,2010),中国以低劳动力成本形成的制造竞争优势正逐渐消退。2015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大幅下滑,而美国对东南亚国家包括越南、印尼在内进口增速维持在18%~29%之间。许多跨国公司近年来也倾向于将生产基地从中国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譬如无印良品预计可能在2018年将中国合作工程的数量减少143家,从中国的采购份额也从60%降到30%。在我国低端制造已经有向外转移的势头下,TPP协议的零关税条款和原产地规则将形成进一步的贸易转移效应。TPP协议的宗旨是缔约国进行贸易的时候,一切商品的进口关税降为零。协议签署实施后,美国对越南纺织品的进口关税将从17%~32%降至零,相对中国纺织和服装,越南产品在美国将更富有竞争力。TPP还要求纺织品除初始原料之外一切在加工过程中用到的材料和工序必须发生在缔约国,否则不能享受缔约国间零关税的福利,这无疑会加速一部分外资企业从中国搬到TPP国家(譬如越南)。

二是削弱中国中端制造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优势。以中国和日本制造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为例,虽然中日因资源禀赋方面的差异,导致中国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强,日本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强(程池超和孙江明,2006),但在中等技术含量的产品领域中国和日本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TPP协议在缔约国之间实现的关税减免可能影响中国和日本中等技术含量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相对竞争优势。例如2015年索尼、夏普等日本电视厂商因利润微薄正纷纷退出美国市场,为中国家电创造了突破美国市场的良机。但是TPP达成,包括家电在内的87%的日本出口制品将降为零关税,非关税壁垒也会随之降低,这无疑会提高日本家电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中国家电要想深入渗透美国市场将更加艰难。又如在汽车用轴承领域,中国制造主要依赖价格低,反应速度快占据优势,但是制造精度,质量可靠性、产品丰富程度还不及日本。TPP协定正式生效后,日本制造品在美国市场上的性价比优势将大幅提升并挤压中国产品的生存空间。

三是美国高技术产品进一步占领亚太市场,增加中国高端制造突破亚太市场难度。在东亚区域新兴的高技术产业依然体现产业垂直分工的主要特点。以美、日、韩为首的发达国家处于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的顶端,主要出口高端制造品和核心零部件,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相关的知识产权也都由他们拥有;中国作为新兴大国,自主创新不足,核心技术缺乏,还以低端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生产为主,全要素生产率对增长贡献不足(刘华军,杨骞,2014);其他的在中国周围的发展中国家在价值链的最低端,依靠生产简单配件和加工为生。(全毅和黄启才,2014)。与美国相比在高技术产品领域还不具备足够的竞争能力。而TPP的达成将加大中国高技术产品突破亚太市场的阻力。一方面TPP关税削减将有利于美国高技术产品在亚太市场的拓展。2014年美国信息与通信产品对TPP国家的出口达到360亿美元,TPP协定达成后TPP国家对信息通信产品的进口税消减幅度将高达35%,美国高技术产品有可能会加快渗透TPP成员国市场。美国信息通信产业的中小企业也将通过TPP对中小企业的扶助而受益,他们将是未来亚太市场的主要开拓主体。另一方面,TPP对关税的消减会提高中国高科技产品向缔约国出口的难度。2014年中国对TPP除美国外11个成员国高技能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额为17亿美元,占该11个成员国高科技进口产品总额的约五分之一。近十年中国不仅在越南、墨西哥等TPP发展中成员国的技术密集型制造品份额逐年上升,而且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份额也呈上升趋势,在澳大利亚的份额提高了十个百分点。可见,中国对TPP成员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增长潜力巨大,但是TPP协议实施后关税减免带来的贸易转移效应,可能会对中国在缔约国的出口造成显著影响,中国高科技产品乘胜追击会遭遇更多障碍。

四是知识产权、环保、劳工等高标准引领国际规则,标杆效应对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形成隐性壁垒。TPP在知识产权、环保和劳工领域都分别设置了高标准。TPP的知识产权议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更强、期限更长。其目标是为更广泛的产品提供时间更久的专利和版权保护,意欲让美国更多以专利费和许可费的形式分享缔约国的经济增长收益。TPP的环保条款确立了原则,规定缔约国需执行其国内环保相关法律规定,环保法律的力度不应以鼓励贸易或投资为理由受到削弱,并将介入成员国保护环境的制度性建设,协定成员必须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与环保产品以满足高环保标准,并对本国环保法律及政策进行调整以形成制度约束。TPP的劳工条款对最低工资、工时及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劳工标准进行设定,要求缔约国对劳动者的多项权益予以保护(罗凯天,2015)。TPP高标准的示范性将会引导缔约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为适应国际新规则而纷纷效仿。这将迫使我国在知识产权、环保、劳工等制度上做出变革,而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环保水平,以及劳工待遇距离TPP的高标准尚有一段距离,在承受巨大变革压力的同时参与国际竞争时也将面临更严苛的各种标准考量,即面临更高的隐形围墙。

五是密切美日同盟关系,对中国东亚政治地位和周边安全形成威胁,或对我国制造业国际化的外交环境产生负面效应。TPP协议的达成,强化了美国与亚洲国家的经济政治关系(陆建人,2011),团结与美国利益和价值观一致的太平洋国家,尤其是密切了美日同盟关系。具有反华情绪的缔约国部分地区本来就对中国存在怀疑和警惕,TPP协议进一步落地之后,他们在吸引外资时将更加不易接受来自中国的投资,譬如当地民众的反对会导致我投资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停建。未来,我国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开展国际合作时将面临相对更大的政治风险,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实与我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推进将会受到一定冲击。 三、 应对TPP的对策思考

综上所述,TPP协定的落实和零关税的推进仍需时日,因此短期内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有限。但是,中长期内将有可能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与国际竞争产生一系列影响,针对这些潜在的长期负面影响,我们与其被动等待和适应,不如主动的寻求突破之路:

1. 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与贸易中的地位。TPP协议推行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与高标准体现了美国引领的制造业的未来主要竞争领域与发展方向――创新制造,数字制造,绿色制造。我国应从这三个方向努力,占据未来制造业的制高点。在创新制造方面,进一步提升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与重大产业技术的开发(黄群慧,贺俊,2015)实现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推动强大创新能力成为我国制造业的支撑。在数字制造方面,我国应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制造、个性化制造、协同制造和服务化制造,加快形成制造业网络化产业生态体系,打造一批高质量优服务的高端制造国际品牌,加速渗透在全球市场。在绿色制造方面,以增材制造和再制造为突破口,推动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寻求建立一个绿色制造体系,将产品从研发到成品的产业链进行全面覆盖,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2. 国内制造业管理制度创新与制造业国际规则引领并重,为本国制造企业谋求更大利益。美国成功推动TPP达成协议的背后反应了其在WTO框架外设立满足自己优势产业利益的规则。我国也应该更加积极地推动制造业制度创新,借助自贸区窗口这样的开放经济最前沿、新高地对制造业管理制度进行变革,为制造业发展释放更多的活力。与此同时,我国应继续跟踪研究如何利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以最大化服务于本国制造企业利益,在国际舞台上从遵循适应发达国家建立的国际规则逐渐向引领国际规则转变,推动形成一个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环境。

3. 在“一带一路”战略引导下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寻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结成经贸合作的战略同盟冲抵TPP影响。“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区域合作的积极探索,体现了国际合作的全新操作路径――“对接”,不仅对接沿线国家的战略和政策,而且对接项目与企业,以及合作机制,其核心是在尊重彼此规划的基础上寻求共同利益的交汇点。这一点与美国通过推TPP推进其重返亚太战略,实现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有根本的不同。“一带一路”体现的这种和谐思想有利于增加中国与有关国家的共同利益和战略互信,为化解TPP协定可能造成的矛盾创造良好氛围,为中国制造业国际化营造良好环境。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密切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往来,实现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利共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冲抵TPP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中伟,沈家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研究前沿与架构[J].当代亚太,2012,(1):36-59.

[2] 蔡鹏鸿.TPP横向议题与下一代贸易规则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贸易,2013,(7):41-51.

[3] 蔡P.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45(4):4-13.

[4] 程池超,孙江明.中日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4):56-61.

[5] 刘华军,杨骞.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TFP增长的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J].管理科学,2014,27(5):133-144.

[6] 全毅、,黄启才.我国构建“战略性产业”亚太生产网络的路径与策略[J].发展研究,2014,(6):13-18.

[7] 罗凯天.TPP劳工条款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与应对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6):81-84.

[8] 陆建人.美国加入TPP的动因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1):43-52.

[9] 黄群慧,贺俊.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兼评《中国制造2025》[J].中国工业经济,2015,(6):5-17.

[10] 孙玮瑛,黎峰.区域分工视角下的中印增加值贸易分解[J].现代经济探讨,2015,(10).

[11] 金成勋.韩中产业分工结构及自由贸易协定(FTA)经济效应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0.

[12] 芮秉焕.韩国FTA战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3.

tpp协议篇5

关键词:TPP;影响;对策

2015年10月5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在美国亚特兰大最终达成一致意见,TPP已成为涵盖范围最广的区域自贸协定。TPP协定使得从汽车到大米等多种交易品实现了全额或部分关税减免,并在知识产权、劳工待遇等方面统一了规范,这一协定的形成必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影响。

一、TPP起源,发展及特征

(一)TPP的起源及发展

2005年,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新西兰、新加坡、智利、文莱四国发起的跨太平洋合作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旨在促进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2009年美国正式宣布加入,并邀请秘鲁、澳大利亚一同加入谈判,TPP实现了快速发展。2010年,TPP首次谈判在澳大利亚举行,共8个成员国参与谈判,此次谈判主要涉及关税、非关税贸易壁垒、知识产权等方面。随后日本、墨西哥等国都相继加入或者明确表达了加入的意愿,TPP规模上升到12个成员国。截至2015年10月,美国、日本等12国已成功结束TPP谈判,达成TPP的贸易协定。根据TPP贸易协定,贸易范围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主要包括货物贸易、服务、劳工、知识产权、技术壁垒、动植物检疫措施、政府采购等方面,旨在实现各国双边进口零关税、扩大各国间政府采购、取消国内金融及服务贸易管制、增强各成员国技术合作。

(二)TPP的特征

1、涵盖范围广。TPP协定不仅涉及货物贸易、服务、劳工、环境、知识产权、技术壁垒、动植物检疫措施、政府采购等方面;还延伸到食品安全、气候变化、政策透明度等当前世界经济与全球化发展中出现的极具时代性的议题,要求各国在透明度、行业标准、规制合作等方面做出承诺。

2、标准程度高。TPP规定其成员国逐步实现贸易产品的零关税,同时在服务、投资、金融等领域实现自由化,保障成员国在既定范围内的全面竞争,更好的保证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同步推进贸易自由化。

二、TPP对中国的挑战

当前,TPP的快速发展,推进了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进程,TPP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一种区域合作的崭新范式,更可能在未来为区域内的国家的贸易自由化发挥巨大的作用。我国作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TPP对我国经济和政治两方面产生了挑战。

(一)TPP对中国的经济挑战

TPP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外贸市场,具体体现在在贸易流向和市场份额上,无论中国是否加入TPP,还会给中国带来了制度上的挑战。

首先,TPP协议执行之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中国的发展水平相当,产品替代性较强,由于成员国之间实行零关税,贸易在TPP各成员国之间进行会降低交易成本,这就使得贸易流向发生了改变,导致中国市场份额大幅减少,降低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自从加入WTO,中国实现了快速发展,以中国为核心的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格局逐渐形成,美国失去了对东盟的绝对控制,所以美国企图借助TPP重返亚洲,削弱中国的影响力,限制中国的发展。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美国与TPP各成员国的贸易总额仅占美国与中国贸易额的小部分,TPP成员国自身市场规模狭小,并不能满足美国增加出口的需求,足以见得美国推进TPP有较强的政治目的。

(二)TPP对中国的政治挑战

TPP使中国同周边各国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中国需谨慎处理;同时,TPP也对国内政治经济形成压力,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

首先,自加入WTO后,中国积极开展同周边各国的合作,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但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使美国感到担忧,由其主导推进的TPP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平衡中国。总之,我们应该对TPP背后的政治化倾向持谨慎态度,这也是TPP对中国带来政治上的挑战的根源。

其次,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进出口中,进出口占较大的份额,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也必须调结构,转向发展国内经济,拉动内需。但相对中国庞大的经济体,调结构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目前仍依赖出口,中国目前的出口市场无法达到TPP贸易标准,严重影响了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的发展。

三、面对TPP中国的应对策略

(一)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水平无法达到TPP规定的标准,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所以必须以TPP为标准保证产品的质量水平,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促进新兴产业兴起,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加强我国的服务贸易水平,尽快实现贸易自由化,加大知识产权领域的保护。

(二)调整出口结构

根据TPP的贸易协定,贸易范围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主要包括货物贸易、劳工、环境、知识产权、技术壁垒、动植物检疫措施、政府采购等方面,旨在实现各国双边进口零关税、扩大各国间政府采购、取消国内金融及服务贸易管制、增强各成员国技术合作等。但我国目前的出口结构单一,出口产品种类较少,无法满足加入TPP成员国的要求,所以我国应根据TPP的要求调整出口结构,保障出口的产品质量。

(三)积极主动加入TPP

随着美国加入TPP,TPP给各成员国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市场,还带来了充足的资金。作跨太平洋地区最大的贸易经济大国,中国要主动加入其中,WTO的经验充分证明了只有早一步加入TPP,才能成为贸易规则的制定者,最大程度的体现自身的要求,切实维护自身的经济及政治利益。中国必须主动开展TPP领域的学习,掌握TPP谈判议题,研究参与TPP所带来的利弊,了解TPP的协商机制,根据国际形势及地区格局的变化,选择合适时机果断加入,并积极推动TPP向更广范围区域内扩展。(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张琳达.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对中国未来对外贸易影响分析.吉林大学,2013.

[2]段艳文.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进程及其对东亚区域合作的挑战.山东大学,2012.

[3]李昕,姚阳.TPP对中国外贸与投资短期内影响不大.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简报,2011

[4]须明.中国尽早加入TPP利大于弊.开放导报,2013

[5]吴颖妮.应对TPP:中国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经济观察,2013

[6]朱永刚.TPP对中国政治及经济影响研究[M].山东大学,2013.

[7]刘中伟,沈家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研究前沿与架构》,当代亚太,2012.

tpp协议篇6

关键词:TPPRCEP一体化亚太区域

为应对TPP,捍卫在亚太区域中的地位和利益,东盟在2016年加快推进了RCEP的谈判进程,有望在年底完成协议的签订。与此同时,首先完成谈判的TPP却在美国总统大选中遭到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总统候选人希拉里的反对。就目前TPP遇阻而RECP谈判进程明显加快的情况看,RCEP或能“后来居上”提前实现亚太区域的一体化。已克服重重阻碍完成谈判的TPP为什么遭到国内民众的反对?本文希望从TPP和RECP谈判模式的视角,基于[JP]国际关系学中的“双层博弈”理论ii给予解释分析。

一、RCEP和TPP的谈判模式对比

在RCEP模式(见表1)下的区域整合,从成员国、承诺的程度到具体某项议题等的谈判都是渐进的,类似WTO。WTO从23个缔约方不断扩大到165个成员国,涉及的议题从货物关税扩大到非关税措施、从货物贸易延展到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贸易相关的投资协定等,成员国之间相互承诺的程度也逐步加深。这种谈判模式以不断磨合、循序渐进的方式接收越来越多的成员与议题,逐步塑造全球的贸易规则与秩序。

反观TPP的谈判模式(见表1),先设定准入门槛(协定内容不变),只有成员国数量可以扩大。非成员国愿意接

受协定则加入,否则就被排斥在外。与RCEP模式给予谈判国一定的适应期以培育本土企业竞争力或调整相关政策相比,TPP协定一旦签署将给成员国带来骤然的冲击,例如在美国,面对国外廉价劳动力竞争的美国工薪阶层很容易失业或接受难以维持生计的低工资。所以,在TPP谈判期间,制造业、服务业等处于价值链低端的部门以游行或罢工的方式强烈反对。为了争取选票,特朗普在总统竞选演说中多次称TPP为“最糟糕的协定”,希拉里也在总统辩论赛中称自己反对TPP或要重新谈判。TPP在国内的受挫可以用国际政治学中的“双层博弈理论”进行解释。[FL)]

二、“双层博弈”下谈判难易:RCEP更容易

TPP作为美国在亚太经贸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奥巴马政府力推TPP谈判的源动力。但在美国体制下,自由贸易协定最终生效需要得到国会的审批。在美国这样的民主制国家里,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如果不考虑公众利益,政党就无法赢得选举;如果忽视特殊利益群体,政党就无法获得竞选资金,从而拥有并行使制定经济贸易政策的权利也就无从谈起ii。所以,在参与贸易协定谈判或签订时,美国国内各利益集团的态度对协定最终能否通过影响重大。换言之,贸易决策是一种“双层博弈”,即首先在国内关于贸易谈判的目标达成共识,接着通过与他国谈判协调促使该目嗽诠际上实现,而在国际谈判过程中一般都要进行适当妥协又迫使国家决策层返回国内再次协调。在“民主的政府”模式下,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必须兼顾利益集团和选民的利益,从而使其社会福利最大化。TPP便是制定一项贸易政策时经历“双层博弈”政治过程的一个例证。

对TPP而言,虽然TPP的12个初始成员国在国际层面已于2016年2月正式签署了文本协议,但该协定的最终生效还需要各国通过各国国内的法律审批程序。TPP文本第305条第2款规定,在TPP正式签署后的2年内,若初始成员国未能全部完成本国所适用的法律程序,则TPP应在至少6个初始签署国通过审批之日的60天后生效,且这6

国在2013年的生产总值至少占全部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5%以上。有这项规定可以推测,一旦TPP无法在经济总量最大的美国得到审批,则该自贸协定将面临失败。所以,美国国内是否通过TPP对其能否最终生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内,从协定的谈判到国内的立法审批,各国的相关利益集团无不就对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贸易政策向政府施压。例如,美国的劳工和环保组织,日本的大米和汽车行业,新西兰和加拿大的乳品市场等,无不在TPP谈判及审批阶段采取各种方式抗议。

在美国大选的背景下,美国普通民众,尤其是最有可能左右大选结果的蓝领与中产阶级,通常对自由贸易协定可能对其利益构成的伤害保持高度敏感和警惕。特朗普从参选之初就公开表示反对TPP,而作为TPP曾经的支持者和推动者,希拉里为了巩固“铁锈带”ii选票,争取内桑德斯的支持者,最终决定改变立场也公开反对TPP。就目前的状况看,即使奥巴马着手在最后的任期动用所有政治资源推动国会通过TPP,2016年参众两院对TPP决议投票的可能性也很小。而不论特朗普或希拉里就任美国总统后是否会信守竞选时的承诺,TPP在美国国内的遭遇已经给外界释放了消极的信号。如今,在其他成员国(如日本)密切关注TPP在美国国内的审批进程时,美国大选两位总统候选人的反对,导致一些成员国(如越南)静观其变,基于美国大选情况决定是否推进TPP国内的立法。综合以上考虑,TPP最终能否生效的确充满了很大的变数。

反观RCEP,自2015年11月协定成员国元首联合发表加快其谈判进程的声明后,仅2016年就将进行6轮谈判,逐步扩大谈判的议题和承诺范围。虽然谈判和审批也需要进行国际和国内的“双层博弈”,但由于其采用渐进的放开关税和市场等方式,给国内企业和民众了一定的缓和期。特别是承诺对发展相对落后国家的照顾,更有利于其国内的审批通过。所以,从“双层博弈”理论的视角来看,RCEP明显比TPP更有可能提前完成亚太地区的整合。

综上,在美国大选过程中遭遇总统候选人一直反对而前景堪忧的TPP,与加速谈判中的RCEP形成了鲜明对比。从协议谈判模式来看,由美国主导的TPP受其生硬的“接受就加入,不接受就排除在外”的既定门槛,以及国际国内“双层博弈”的限制而很难推进亚太地区一体化的实现,而RCEP以其灵活、渐进、包容的特点更容易提前完成亚太地区的整合;基于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国内国际方面的“双层博弈”考虑,RCEP较TPP更易达成并实施。

参考文献:

[1]宋泓亚太区域一体化,RCEP后来居上[DB/OL] 环球网,http://opinionhuanqiucom/plrd/2016-09/9436454html 2016―9―13

[2]毕晶美国大选让TPP扑朔迷离[N].东方早报,2016―8―23

tpp协议篇7

在北京时间11月22号上午,美国还没正式上任的新当选总统特朗普了一段视频,阐述了他上任之后100天的执政计划,称他将在上任的第一天总统行政令,指示美国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特朗普在竞选时对TPP的态度已让社会各界对他当选后的TPP前景不乐观,这次又如此强势宣布退出,TPP很可能胎死腹中。

虽然TPP并非由美国最先提出,但直到美国加入才扩大了影响。TPP是奥巴马最重要的政治遗产之一,对TPP的推进几乎贯穿他的全部任期,是美国对于亚太再平衡的重大布局。在11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APEC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还没有卸任的总统奥巴马依然力挺TPP,他坚信TPP对于美国经济是一个利好,如果不继续推动,将会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和地位造成损失。

美国退出TPP,意味着美国将改变亚洲战略。

美国退出TPP已成定局,人们开始把更多的目光聚集到中国提出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上,在APEC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在发言中明确表示:我们要坚定不移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引领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

在11月22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记者提问时称:中方对所有有助于亚太经济一体化、促进亚太地区发展与繁荣的自贸安排原则上均持开放态度……中方愿意继续与各方推动PCEP谈判进程,争取早日取得积极进展。

对比特朗普的孤立主义,国际社会首次出现一个议题:中国是否会取代美国,成为自由贸易的主导者? 经济还是政治

特朗普称自己的施政纲领将项项震惊世界,其余的还不可知,但退出TPP,不仅震惊了世界,还让美国的盟友陷入困境。TPP表面上是经济协议,但实际上背后是政治考量。奥巴马希望通过TPP,能在国力削弱的情况下,强化和盟国的关系,能和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一起构筑太平洋安全防护网,确保美国的核心利益。

据CNN报道,美国的核心战略伙伴都对特朗普的决定感到非常失望。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倾尽全力在国内艰难推行TPP,即使特朗普胜选,仍于11月10日推动在国会众议院全体会议上批准了该协定。

安倍上台之初承诺要摆脱通缩,重振经济,但经济结构调整一直效果不彰。他希望能借TPP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恢复经济增长。可以说,安倍对TPP抱有很大的期望,是TPP最积极的推动者,表示为了在日本国内得到理解“将不惜一切努力”。他认为,TPP若无美国参与,将变得毫无意义。对日本来说,TPP不仅有助于经济增长,更事关日本的地缘政治。

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算,若TPP得以充分实施,日本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将会在2030年之前给日本带来1250亿美元额外收入,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

大概正因为TPP对日本来说如此重要,11月17日,奥巴马尚在任,安倍就跑去会晤特朗普,成为特朗普大选获胜以来会晤的首个外国领导人。安倍被认为是去说服特朗普实行TPP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会晤90分钟后,安倍认为特朗普是“可信赖的领导人”。但随后特朗普就了称要在上任第一天让美国退出TPP的视频。在特朗普的声明之前,安倍曾表示,如果TPP失败,将考虑加入中国的经济协定。

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称TPP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承诺”。显然,对澳大利亚来说,TPP也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协议。

竞选伊始,特朗普给人的印象便是保守主义的,结合他的政治素质和商业巨子背景,也让更多的分析认为他会更倾向于从经济利益权衡国家政策。在大选过程中,特朗普一直在抨击TPP对于美国来说是一项糟糕的交易,这应该完全是出于经济的考量。这可能是特朗普和奥巴马在TPP问题上最大的分歧。显然,安倍也并没能说服特朗普。

政治和经济永远息息相关,但在很多时候,经济和政治是可以分开的,而经济自有其规律,想用经济手段达成政治目的,若不顺应经济的规律,往往事倍功半。很多时候,还要看政治家的政治理想和民众福祉是否一致。不管经济还是政治,都存在短期利益和长期效果,政治家的目光短浅会带来一个国家最大的损失。 特朗普“新政”

如果纯粹从经济利益上来说,美国加入TPP确实并没有多大益处。彼此的市场互相开放,显然,美国的国内市场要远远大于其他TPP成员国。一般来说,具有最大竞争优势的国家更愿意推动全球自由贸易,而美国由于希望能再造制造业,并且解决失业问题,所以在很多领域,自由贸易对美国的利益相对以前已经明显减少。

美国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可以实现封闭经济上的自给自足。这对那些体量不够大的经济体来说是不可能的,比如韩国,经济结构调整非常困难,更遑论一些东南亚小国。所以如果单纯从经济利益来说,是TPP其他成员国而非美国更对TPP的成败感到着急。

从宏观经济背景来看,首先是这轮始于二战结束后的全球化已开始退潮,其次国家干预主义再次受到欢迎。从这个大背景来说,英国脱欧和特朗普的当选,都不是偶然的。特朗普的贸易保守主义是和大趋势相一致的。

但是即使从纯经济角度考量,特朗普的孤立主义可能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金融的全球一体化早已形成,美国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有五个以上金融中心城市。如果要实行贸易保护,那么金融是否还要全球化?如果不,那么美国的经济利益肯定受损。如果美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反对自由贸易,而金融全球自由化,会是什么结果?

光大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最近的一个讲座上谈到这个问题,他认为,如果美国在自己的竞争优势下降的制造业领域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在自己竞争优势仍然维持的金融领域主张自由主义,必然增加国际摩擦,甚至更大的冲突。

根据规定,TPP将在所有12国批准60天后生效。若12国两年后未能全部通过协定,则将在至少6国(需占TPP成员国总体GDP的85%以上)批准60天后生效。显然,没有美国,TPP基本无法生效。即使生效,缺少了美国市场,TPP的影响力也将极大地削弱。TPP成员国除了新加坡等个别国家基本已偃旗息鼓。

但在APEC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如何继续推动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成为会议主题,各国明确一致提出“对抗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显然,对于中小经济体来说,全球化依然是他们致力追求的。已有更多国家寻求加入中国提出的RCEP,其中包括秘鲁和智利,而现有成员国也希望尽快达成协议抗击日益高涨的保护主义。中国不仅推出了RCEP,还有“一带一路”战略,并尝试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

tpp协议篇8

关键词:TPP RCEP 亚太 “纳什均衡”

一、“纳什均衡”是亚太整合的最佳选择

TPP与RCEP之间一直存在着“规模与门槛”的矛盾,这其实也间接反映出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迥异。美国主导的TPP更倾向于“推倒重来、标新立异”,是给贸易保护主义下的一剂“猛药”,其议题范围超越了传统FTA,包括传统议题、边界内规则的“超WTO”议题以及关于“下一代贸易”的横向议题。因此,TPP的议题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抑或是超前度都可以说是前所未有。而东方国家所主导的RCEP则截然不同,其议题主要集中在传统FTA议题和WTO框架下的议题,它更倾向于以东方的智慧寻求“和而不同”的最大公约数,兼容并蓄、携手共进是RCEP的基本宗旨。二者在思维方式上其实就存在根本的对立,一者崇尚实力至上的“个人英雄主义”,而另者则有“大同世界”的普世理想,以“发展一体化”的集体目标为主要追求。

TPP与RCEP都有着整合亚太建立FTAAP的最高理想,都是以“打破贸易保护主义、促进贸易自由化、提高贸易便利度”为共同目标。正是由于思维方式的对立,两大贸易体系便要面临着“是要门槛,还是要规模”的两难境地。

显而易见,就目前而言,TPP与RCEP都维持现状是最佳选择,优势互补,同时也给区域内的国家就自身情况不同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TPP与RCEP之间维持“非合作博弈”的状态,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时也给区域内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经济活力。TPP于2016年2月正式实现了12个成员国签署协议,中国也表达出了要加快推进RCEP的谈判进程,两大贸易体系很有可能在2016年底实现各自组织框架的构建。“非合作博弈”将会为两种体系的共存提供了一种思路,合则共存、斗则俱伤。无论是TPP还是RCEP单方面改变现状都会导致亚太经贸关系的紊乱,都不利于FTAAP目标的实现。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尤其是出于达成FTAAP的共同目标以实现亚太地区的经贸整合而言,TPP与RCEP在未来应当逐渐探讨深入合作、深化整合的具体方案。

二、“伞形冲突”的“非合作”解决方式

TPP与RCEP的“伞形冲突”主要表现在“被架空”风险的存在,尤其是同处在TPP与RCEP两大“伞形协定”下的6个国家之间采用何种协定进行正常贸易,以及在两大贸易协定的相关规则出现适用性冲突时。

当前,TPP协议签署国中有一半同时也是RCEP成员国,那么澳大利亚、文莱、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和越南这六个国家之间在“实际操作”中采用何种贸易协定,是否可能出现采取技术性回避而导致国家之间贸易纠纷的产生,又是否有可能会导致某一贸易协定在事实上“被架空”。以越南与新加坡为例,这两个国家的国营企业对于国内经济的贡献度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都在TPP谈判进程中反对就国营企业制定过为严格的标准。虽然2016年初两国签署了TPP协议,但并不代表者这两国在实际的相互贸易操作中采取标准相对较低的RCEP标准,那么TPP就完全有被架空的危险。再以澳大利亚与越南为例,一者为西方发达国家,劳工权利及工作环境都有较好的保证。而越南则为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劳工基本权利保障方面仍有较大欠缺,如果澳大利亚企业以TPP劳工权利保障标准指控越南厂商的不正当竞争时,越南则以二者同为RCEP成员国而凭据RCEP标准进行应诉,那么这样的法律纠纷将会不可避免。类似的因国情不同而区别性采用TPP与RCEP的不同标准而引起的法律纠纷,将会在未来的实际贸易操作中非常常见,成员国身份“重叠”的6个国家应当寻求妥善的解决方式。

对此,可以通过对澳大利亚与越南就“劳工标准与工作环境”而引起的不正当竞争的法律纠纷分析,来剖析“非合作博弈”对于TPP与RCEP发生冲突时的解决思路。假设TPP就“劳工标准与工作环境”有着较高的A标准,澳大利亚可以根据此标准来限制越南廉价劳动力的不正当竞争而利益不受损害,相反越南企业则会承受60%的利润损失。RCEP的“劳工标准与工作环境”是相对门槛较低的B标准,澳大利亚由于标准较低则要承受30%的损失,而越南企业则由于标准的相对较低而也只承受30%的损失。

通过表2的“非合作博弈分析”,RCEP其实是不同国情国家的一个“折衷”方案,是彼此各退让一步而维持贸易正常展开的“帕累托最优”。RCEP的相对适中的标准,实际上就是纠纷双方维持现状,保持“纳什均衡”状态下实现贸易的后续进行,从最大程度上减小了因贸易摩擦引起的损失,维护了成员国内部的团结。

三、国家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博弈需要

tpp协议篇9

原本设定于去年完成谈判的期限一再被拖延,2015年以来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对农产品、乳制品、药品、汽车零部件等多项产品各持立场,这个协定是各方多次谈判僵持不下后最终妥协的产物。

自奥巴马2009年上任以来,美国积极推动亚太再平衡战略,其中包括加强美国和亚太国家的经贸往来。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谈判始终无法突破的情况下,2010年美国选择以新加坡、文莱、智利、新西兰起草的自由贸易协定为基础,陆续邀请6个国家,将其扩大为TPP,并在2013年邀请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正式参加谈判。

在达成协定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表示,美国出口到其他11国的1.8万项商品的关税将会逐年减少。不过外界普遍认为TPP的最主要突破之一是让日本打开了相对封闭的市场。

在未来13年内,日本对美国大米的免税进口配额将从5万吨增加到7万吨,澳大利亚大米配额从6000吨增加到8400吨;未来16年,日本对进口牛肉的关税将逐渐从现在的38.5%降到9%;未来8年内,逐步将进口酒的关税从8%降为0。美国将取消对80%日本汽车零部件的关税。

除了旨在推动传统贸易协定所追求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TPP以“高标准的、全面的、面向21世纪的自由贸易协议”为目标,旨在设立更高的市场准入水平,对成员国的竞争政策进行更多规范,并对劳工、环境、知识产权和创新等施以更严格的保护。

完成谈判距离TPP达成愿景还需时日。第一道门槛就是12个成员国的国会能否如期通过。

尽管国会在6月通过了贸易促进授权法案。但美国国会议员对TPP仍持相对保守的态度。10月7日,总统候选人希拉里首次公开表示了对TPP的反对,称其并未达到此前预期的高标准,一些共和党议员也发言批评TPP。

同在选举季的加拿大也在为TPP的优缺点争论不休。新领袖马尔凯(Tom Mulcair)表示,如果其政党赢得大选,他的政府不会推行TPP协定。

美国半导体产业组织和美国企业IBM分别发表了欢迎TPP的声明,但美国企业对此尚未表现出如行政部门里洋溢的兴奋。美国商会执行总裁托马斯・多诺霍(Thomas J. Donohue)说,“我们在会员检视最后内容前,保留对此协定的判断。”他补充亚太区域内的贸易协定已经有140个之多,美国企业只能站在外面往里看,这样的竞争就像“一双手绑在背后一样”;“如果TPP的目标――消除这些贸易障碍同时建立高标准能够达成,这对美国农民、工人和企业可能是游戏规则的改变。”

更长远看,TPP只是迈出在亚太区域实现贸易自由化的第一步。在TPP领域最权威的研究机构之一――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Fred Bergsten)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TPP最终要成为整个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包括所有APEC成员,也许更多。而让美国和中国处在同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中非常重要。”

弗雷德・伯格斯滕同时还是美国总统贸易政策和谈判顾问委员会的成员、美国财政部前助理部长。 美国经济整体上受益

《财经》:从2010年美国就积极推动TPP谈判,美国为何如此重视TPP?

伯格斯滕:美国从TPP的受益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经济方面,将看到出口的大幅增长。虽然鉴于美国的经济规模,这种增长体现在美国经济中的比例可能不是很明显,但仍然很重要;另一个是在外交层面,奥巴马总统提出了“亚太再平衡”,这是美国加强与亚洲经济关系的第一步。接下来还会有其他国家加入TPP,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主题,这也可以解释美国为何在TPP上投入如此多的努力。

《财经》:就具体行业来说,美国国内哪些行业将因此受益,哪些行业又将因此遭受损失?

伯格斯滕:美国的出口行业当然是最大的受益者。比如农业领域,美国的大米、大豆等农产品出口到日本等国家面临着很多障碍。那些依赖于知识产权的行业也将受益,比如制药、电影、娱乐业、媒体等。

TPP生效后,美国将会降低纺织业、制衣业和制鞋业等领域的关税,这些行业将面临更激烈的挑战并遭受一定损失。服务业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TPP对美国的冲击不会太大,因为除了少数产品和行业,美国的关税相对来说已经比较低,美国经济从整体上来说将是受益的。面对进口将增多的行业,我们会进行调整,会有一些项目帮助可能因此失业的人,例如对他们进行工作培训,为他们找到新工作提供帮助等。

《财经》:美国已经和6个TPP成员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TPP和现有的贸易协定有何不同?

伯格斯滕:这些协定中有的已经有些陈旧,比如在20年前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需要做出一些更新,加入新的议题,包括知识产权和国有企业议题,以及更进一步的市场准入。此外可以使现有的贸易协定实现进一步自由化,比如美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糖,加拿大从美国进口乳制品。

但更重要的是,那些尚未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与美国有了这份新的协议,最大的变化发生在美国与日本之间,我认为这是TPP经济影响中最重要的部分。 越南是最大赢家

《财经》:TPP成员发展程度各不相同,为了满足不同国家的要求,TPP是否降低了最初的标准?

伯格斯滕:TPP成员的发展程度不同,但唯一比较落后的国家是越南,它进行自由化的过渡时间会更长一些。我认为这方面的困难可以克服。最落后的国家通常都是贸易协定中最受益的国家。因为一旦现有的贸易障碍减少,消费者福利、收入水平都会得到极大改善。

在新协定中,对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有所改善,这也可以让落后国家受益。与中国、孟加拉国、印度等国家相比,越南将可以更优惠的方式向美国市场出口纺织品。

《财经》:但TPP所规定的高标准也会让越南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伯格斯滕:越南正在经历快速增长,但还需要在一些领域做好准备,以应对新的来自TPP成员的挑战。越南需要实现自由化的时间压力会迫使其做出需要的调整。

但终究越南会是最大的赢家,越南自己也知道这一点,因此渴望参与谈判。

越南的一个重要关切在国有企业方面,试图使一些国有企业得到豁免。谈判需要解决的是哪些国有企业可以得到豁免,豁免期又有多长。TPP其他成员不会同意永远给予越南国有企业豁免,但它们可以有更长的时间来应对,使其行为更符合市场导向。 如何走向亚太自贸区

《财经》:TPP生效后会给中国带来哪些冲击?

伯格斯滕:TPP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很大。我们的研究成果显示,由此造成的贸易转移会使中国每年损失大约1000亿美元的出口。中国能做什么?答案是加入TPP。中国加入的理由有很多,但最迫切的是以此摆脱贸易转移带来的损失。

《财经》:加入TPP对中国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伯格斯滕:有很多,比如降低关税,向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农产品出口国开放农业市场。知识产权也会是一个主要议题,TPP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提高知识产权标准。此外,国有企业、劳工和环境等议题对中国来说都是挑战。

《财经》:你如何看待中国加入TPP的可能?

伯格斯滕:中国已经表现出了很多兴趣,加入TPP符合中国的利益,美国也会同意把中国纳入TPP。他们还要就中国如何达到TPP的标准进行谈判,但如果越南、马来西亚能够满足这些标准,我认为中国也可以。

我希望中国在第二阶段会成为TPP的一员,虽然我更希望中国能在第一阶段就加入,但我想大家都认同,中国还没有完全做好在第一阶段加入的准备。

TPP最终要成为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包括所有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也许更多。让美国和中国处在同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中是很重要的。

《财经》:你所指的是否是亚太自贸区?实现亚太自贸区的建设,TPP是最可能的路径,还是另有别的出路?

tpp协议篇10

关键词:TPP;贸易自由化;自贸区

一、TPP谈判的进程

TPP全称是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也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其前身是2005年7月由新加坡、新西兰、文莱和智利四国商议签订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2008年7月29日WTO总干事拉米宣布:经过六轮谈判、历时7年之久的多哈回合谈判破产,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停滞不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美国、欧盟等多数发达国家先后出现金融危机、经济衰退、财政危机、债务危机,世界贸易保护主义迅速抬头、蔓延;美国为了摆脱金融危机,走出衰退,从TPP协定中受到了启发,由于TPP协定中倡导的高度自由化、高度开放化的自由贸易和自由投资有助于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泛滥,更有助于创造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于是在2009年,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为了促进经济繁荣和提高就业,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将参与TPP谈判。自此,美国开始成为TPP谈判的主导国家,并宣称积极扩大TPP的发展将对21世纪贸易协定标准产生重要的贡献。

截止2014年6月,TPP已经完成了20轮谈判,成员国也从原来的四国上升为12国,包括美国、新加坡、新西兰、文莱、智利、澳大利亚、秘鲁、马来西亚、越南、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但是TPP协议达成的时间一直不能确定,主要原因在于TPP协议中一些高标准难以在所有成员国中达成一致,甚至牵扯到一些敏感领域,例如日本一向在5类敏感产品关税上保留立场,但同时参加TPP的其他国家要求日本撤销包括大米、小麦等在内的所有商品关税。TPP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非常突出,也是为何协议一直未能达成的重要原因。

二、TPP谈判目标――以美国为主体

(1)货物贸易

随着TPP国家的产品对美国取消关税,包括创新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如工业和电气机械,精密科学仪器,化工和塑料。美国产品将在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中与其他TPP国家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产品进行竞争,包括中国、印度与欧盟。例如,目前美国某汽车零件进入越南面临27%的关税,其他与越南建立了自由贸易区的国家,如中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他们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到越南是免税的。通过TPP消除美国汽车零部件公司目前在越南面临的关税,将有助于提高其在越南市场上的竞争力。

(2)纺织品

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制造商在2013年向TPP国家出售价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产品,比上年增长5.4%。在一些国家加入TPP前,美国纱线、面料和服装目前面临的关税高达20%,美国在TPP谈判的目标是消除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加强其在亚太地区的生产商的竞争力。

(3)服务

服务业占美国就业的四分之五,也是美国将与其他TPP国家提高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确保服务市场的开放,服务业的公平竞争将有助于美国服务业大小型供应商在TPP市场上更好地寻求发展、开展交易。

(4)投资

随着贸易投资的发展,美国努力确保为海外投资者提供在其他市场的投资机会,同样为美国的外国投资者提供在美国境内做生意的机会。

(5)劳动

核心价值是保障工人的权利得到尊重。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在TPP中寻求相关的贸易协定规定来建立保障劳动力的可执行的规则,保障劳动力的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的权利;反对强迫劳动生产的商品贸易,建立合理的劳动机制来监控和解决劳动关系。

(6)环境

环境保护是关键问题,亚太地区是优先需要进行环境保护的地区。除了必要的保护环境的义务,国家要追求创新,以解决该地区的一些最紧迫的环境挑战问题。

(7)电子商务和电信

在过去的五年里,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激增了20到30亿,并将继续增长。互联网使用的增加,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对小企业。奥巴马政府正在通过TPP谈判制定关于电子商务的规则,保持互联网的自由和开放,促进电信供应商竞争,并设置数字贸易规则。

(8)竞争政策与国有企业

美国的目标是在竞争政策和国有企业方面秉承公平竞争的原则,长期保护消费者,并提高透明度。美国正在寻求规则禁止反竞争的商业行为,以及欺诈和欺骗性的商业活动,防止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制定竞争规则来确保私人部门的企业和工人能够与国有企业和工人公平竞争,特别是当一些国有企业从事商业活动得到了政府支持时。

(9)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是美国经济的支柱和主要贡献者,在其他TPP国家的经济增长中,中小企业也起着重要作用。中小型企业的出口会变得越来越快,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要比同类没有国际贸易业务的企业创造更高的工资。美国希望通过该协议向中小企业提供他们在TPP市场竞争需要的条件。TPP将有利于中小企业通过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简化海关手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并制定更加高效和透明的监管制度。

(10)知识产权

作为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经济类型,对知识产权强大和有效的保护和执行是保证美国经济增长和美国工作安全的关键。美国通过TPP协议正在努力推进有力的、先进的和平衡的规则,来保护和促进美国IP密集型产品和服务在所有 TPP国家的出口,保护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利益。

(11)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

非关税贸易壁垒是亚太地区的出口商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一个有效的监管程序应起到保护公共利益的作用,例如在健康,安全,环保方面不需要更多的贸易限制。美国通过TPP谈判旨在亚太地区消除不必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并确保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在基于科学的态度下透明进行。

(12)透明,反腐败和管理的一致性

美国试图通过TPP使贸易在亚太地区更加无缝的提高TPP监管系统的连贯性,提高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并打击腐败。通过这些政府改革,以确保美国企业和工人能在更公平的环境下进行运作。

(13)海关,贸易便利化与原产地规则

消除加工贸易的繁文缛节,包括降低成本和提高通关效率,将使企业的产品在产品市场上更便宜,更简单,更快的交易。美国希望通过TPP协议寻求在亚太地区促进贸易的方法来促进美国物流的深度融合,加强制造业和其他行业的区域性供应链的结合,通过消除繁琐和不透明的关税壁垒降低美国企业的成本。

(14)政府采购

进入TPP国家的政府采购市场,政府采购市场的经济占国家经济的5-10个百分点,将为美国和其他TPP国家的企业和工人提供重要的机会。

(15)发展和贸易能力建设

美国将进一步为加强区域发展和为未来奠定经济基础而改善经济环境,改善妇女和低收入者的经济环境,鼓励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并注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设计。此外,美国认为贸易能力的建设,是用以协助TPP发展中国家实施协议来确保他们能从中获益的关键。

(16)争端解决

当美国谈判一项贸易协定时,他们希望贸易伙伴遵守规则和义务,并能同意相应的贸易协定。在TPP协议中,国家将首先寻求解决问题的合作。通过TPP的争端解决机制,美国试图给公众信心,来证明美国已经在这个协议的谈判中制定了高标准的义务。

(17)美国-日本汽车贸易和非关税措施双边谈判

日本是当前美国最大的第四家商品交易合作方。2013年美国向日本出口了价值650亿美元的货物和480亿美元的服务。然而,美国的出口商面临着日本汽车市场和其他市场的强大的非关税措施。因此,日本加入TPP谈判之前与美国汽车贸易的非关税壁垒的问题在日本加入TPP后将会得到解决。

三、TPP对未来世界贸易的影响

1、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程度更高

TPP谈判的目标在于在货物、服务贸易上打造一个全面开放,自由化的贸易环境,力求实现全面的市场准入,消除关税和其他服务与投资壁垒,通过TPP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推动整个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水平提高。TPP协议开放程度之大、开放范围之广、自由化程度之高在国际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TPP协议试图建立一个高度自由化的贸易区,同时制定了开放性的条款,无疑会给世界带来更多贸易和投资机会,有助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增长。

2、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创造新的贸易规则

由于WTO多哈回合谈判的破产,美国想通过TPP协议制定新的投资和贸易规则,而这些贸易规则的开放程度是其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所无法企及的。TPP谈判在检验检疫、完全开放市场准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等的高标准也将会为世界各国贸易产品刷新一个新的高要求。这一方面会使本来就符合这些标准的美欧国家获利,另一方面使经济发展落后的不符合标准的发展中国家增加的谈判的难度,增大贸易的成本。尤其是对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体,例如金砖五国,要达到TPP所制定的高要求贸易规则仍有较大的难度。因此一旦TPP协议签订将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3、重新划分国际经贸格局

近十多年来,新兴经济体发展迅猛,表现出了强大的发展空间和生命了,国际经贸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段时间以来,发达国家引领着世界经济的前进,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引擎。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发达国家经济体。新兴经济体旺盛和快速的经济活力给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化的主导者带来了危机感。

四、TPP谈判对中国自贸区建设的启示

中国上海自贸区的挂牌成立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缓解TPP将来可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说,未被邀请加入TPP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中国在小范围内实行自贸区建设,在贸易规则和标准上向TPP协议靠近,以此来避免TPP协议签订后所形成的更大范围的贸易壁垒对中国贸易的影响。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有四个自贸区试点,也足以显示我国愿意扩大开放程度,与世界接轨的意图。从TPP谈判中,给我国的自贸区建设也带来一些启示。为了防止中国在国际贸易中被边缘化,要加强并推进上海自贸区的建设。TPP 谈判是上海自贸区设立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应对新的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经贸格局而在上海开展自贸区试验。另外,也是中国政府为了加快中国贸易市场化全球化的脚步,加快市场经济制度转型,利用国际贸易新规则倒逼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中国经济由出口主导到消费主导转变。

具体来说,上海自贸区是一块试验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也是试验国际贸易新规则的试验田,制定切实的制度基础来培育融入国际贸易高标准高要求的贸易条款。目前,上海自贸区的试验回应着TPP可能带来的新挑战。上海自贸区就TPP关于投资的条款,积极落实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进行投资准入管理,自贸区推出的2014 版负面清单已经面世,自贸区内的外商投资项目存在在清单内的按照原有的办法进行管理,清单外的则可以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审批制监管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走备案制之后,目前在实验区新设立的外资公司只要4天就能完成审批,极大地为国内国外的投资者创造了贸易投资的便利。针对TPP关于海关的条款,自贸区也也创新海关监管模式,注重提升贸易便利化的水平,并试行了新型的检验检疫要求。在金融领域也实施了一些改革,首先推进金融监管制度的深化进行,又试点了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存款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改革,这表明自贸区为了应对接轨TPP协议而在金融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为了能够在TPP协议签订之后减轻亚太地区经贸高度一体化对中国贸易的影响,自贸区仍有许多项目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1、改善企业管理制度

真正实现全面国民待遇,对外资企业从原来的一般法+特殊法转变为与其他性质企业相同的《公司法》,可以通过对《公司法》的相关内容进行修改来灵活适应不同的企业性质。同时规范自贸区内的国有企业进行合法规范化运营,打击国有企业腐败,国有企业承担了更大的社会责任,应该有所作为,充分合理并且高效地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更多地回馈社会。更要意识到中小企业是一个行业的中坚力量,一个行业的发展更多地依靠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在自贸区内要试行给中小企业更多的发展机会,使他们能够创造更多地贸易量,为对外贸易做出更大的贡献。

2、劳工与环境标准

中国的贸易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其重要原因是中国拥有着数量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即“人口红利”,这使很多中国制造的产品价格低廉。但是随着TPP谈判的进行,国际新形势的逼迫下,中国需要制定更高的劳工标准,才能与世界接轨。首先在上海试验区内劳动力的工资必须大幅度提高,提高劳工福利。因为上海自贸区有序的外籍从业人员,因此提高劳工标准难度较小也更为必要。另一方面,不能再继续以牺牲环境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生产模式了,外部不经济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更大的社会生产成本,污染环境也会给每个公民的生活健康带来困扰。

3、电子商务和电信改革

在自贸区试行将更多信息公开、透明地分享,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更多地获取国外市场信息,及时了解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对公共信息进行分类,分清需要付费和免费的信息,更大地为自贸区内的企业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使信息更有针对性、时效性和真实性。在自贸区可以先行先试的还有中国的电信通讯,降低价格,提高服务,方便自贸区内的信息通讯更快更优的运行。

4、取消过度的优惠政策

为了适应TPP协议签订之后的贸易高度自由化的情况,国家对于出口企业的一些不必要的优惠政策可以适当地进行取消,一些出口退税和补贴等违反WTO规则的优惠政策可以现在自贸区内先试先行地减少甚至是完全消除,这也是拉近与其他国家距离,构造一个公平的世界产品贸易环境的一个有效方法。同时可以减少中国出口产品在外国市场上销售时与进口国产生的贸易摩擦,减少中国出口产品被诉倾销和补贴的贸易案件,减少了诉讼成本节约了争端解决的时间,同时树立了中国出口产品的一个新的形象,提高竞争力。

5、提高时间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