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散文十篇

时间:2023-03-22 22:58:03

余光中散文

余光中散文篇1

【摘要】余光中的散文,清新雅致、诗意盎然,又多元综合,在艺术特色上独具美质。

【关键词】余光中 散文 魅力

余光中是台湾著名作家,以现代诗享誉文坛,迄今已出版了十余部诗集,得到海内外一致推崇。余光中自称“右手为诗,左手著文”,意谓散文造诣不如诗。不过笔者认为,余光中散文的价值实应在其诗之上。在散文写作理论方面,余光中主张文章应感性、理性并重――即作家论述人情世理时固应明白透彻,而在景物描绘、情节叙述方面亦应鲜活生动,不能一味以成语敷衍了事,也不能干巴巴一味说理,只有在感性方面拥有深厚功力,才算得上当行本色的作家。构成散文美质的因素是多样的。而语言之美则不容忽略。余光中的散文给人以清新,舒适,自然之感。我个人最喜欢他对景物的描写,别具一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对景物精心的描摹,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充满了淡淡的乡愁。

《沙田山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居室四周海水群山变幻莫测的景色。描绘“千亩蓝田”的海,“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口”的山,“黄铜烧成赤金又化作紫灰与青烟”的晚霞,“弥漫”的云烟雾气,“咆哮翻腾”的风,以及火车的轰鸣。作者充满激情地道来,最后以诗句结尾,与开头相照应。可谓风景与人相看不厌。在作者深情款款的笔触下。山水似人、山水更亲人。拟人化的语言风致达到了禅宗“去留无踪”的化境,因而。“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经代我答了。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山还可以是高僧,山亦可以是村女,在山的厚重里潜伏着欲望的躁动和不安。而当云烟飘渺时。山又成了可与作者联袂的神仙!在此,人山坐忘,融为一体。全文以“站在阳台上看风景”为线索,将不同美景尽揽胸中,谋篇布局,浑然一体,这也为文中细致的描写和充分的表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功地表达出作品主题和作者那份乡愁。

文章的情和景融为一体,一切景语皆情语。除了直接的抒情外,那景物描写中更包含了作者的深情,作者赞美祖国河山的壮丽秀美,但更深沉的是文中浓浓的乡愁和对祖国统一的渴盼。本文发表于1987年,那时香港还没有回归,作者站在他那似家非家的阳台上,望着“大陆的莽莽苍苍”,必然会心潮澎湃,特别是结尾处的语句,“湘云之后是楚烟,山长水远。五千载与八万万,全在那里面……”那里面是什么呢?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作者那颗跳动着的心,那种爱乡,思乡,想回到祖国怀抱中的急切心情,由此带给读者的也是感情上的强烈共鸣。如果我们再看看他的那首《乡愁》,就更能感受到他那一以贯之的思乡情怀。全文不着一字乡愁,却处处是乡愁。

二、叠字叠句的音韵美,化古求新,别具一格。

读《听听那冷雨》还可以感受到余光中对散文艺术的多方面探索。他努力开拓散文“可读性”的范围。为此,他十分注意词语的音韵美,化古求新,别具一格。叠字叠句的用法在他笔下出神入化了,让人一看便不禁吟哦。余光中对李清照的词风是偏爱的,“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则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这句话师承《声声慢》,但他更注重的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这句,“譬如凭空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沦沦,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叠字连绵,表态、动态、声响三番俱出,把“雨”字的质感写活了。另外,《沙田山居》大量的叠词的运用也加强了语言的节奏感:灿灿、姗姗、碧湛湛、阴森森、莽莽苍苍、零零落落、远远近近、朝朝暮暮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善用叠字,“诗化”散句,似乎也可称作 “余光中现象”,读起来有醉人的韵味,那巧构的谐音辞格又毅出一连串的遐想。再如“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个万伞”一句,“山”、“伞”湘谐,借喻妥帖,寄寓着无尽的忧思与遗憾。桐城文人“因声求气”的观点,在余光中的散文里得到的印证和发展。

有时,作者也排出个把长句,但不累赘,仿佛如歌的行板。他拿手的还是让短语、短句参差跳跃产生出珠落玉盘的效果,读这句便知此说不谬:“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不仅可诵简直可唱了。人们得到了启示:诗句要有节奏,散句也要有节奏;而这节奏千变万幻,调度得当便是艺术。

同类语或近义词的连用在文中也不乏见。“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一下子扫过万千山水,大陆风情,如数家珍。再看这句;“大陆上的秋天,天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一字之别,入木三分。

三、语言的细腻准确,多种表现手法杂糅其间。

余光中是一位诗人,他的文章可以说是诗化了的散文。作者犹如拿着马良的神笔在绘着祖国的壮丽山河,看那“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山影黑沉沉睡去”,“千山磅礴的来势如压”,“掀翻海水,吐着白浪”等等,无不如诗如画。

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让景物都有了灵性,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与美感。“海被风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山谷是一个爱音乐的村女”、“我登上讲坛说道,烟云都穿窗探首来旁听”、“马远夏圭的长幅横批,任风吹,任鹰飞,任渺渺之目舒展来回”等等,从全文看,作者完全把笔下的景物当作有情感的人来写,表现它的喜、怒、哀、乐,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作者那份人与自然对话的真诚,那份喜悦,那份欣赏,那份赞美,那份依恋,所有景物都脉脉含情,充满了诱惑,难怪作者深入其中,尽情享受。

余光中把散文与诗比作自己的左右手,称自己的散文是“左手的缪斯”,然而这左手的写作丝毫不逊色于诗歌,我们从他的散文之中就感受到了诗的韵味,同时我们又深深地感受到那诗一般的眷恋故土,情牵祖国的民族感情。

参考文献:[1]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1)

余光中散文篇2

关键词:非线性效应;入纤功率;掺铒光纤;系统冗余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1-0000-03

Affect and Optimization of Nonlinear Effects on Submarine Cable systems

Li Xue1,Yu Chunting2,He Hongye3

(1.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Institute of Military Veterinary,Changchun130122,China;2.61068 Force,Xi'an710106,China;3.PLA Foreign Languages Institute,Luoyang471003,China)

Abstract:Nonlinearity has become a key point as the transmission distance of WDM and the power in fiber are increasing.In this paper,the influences of nonlinearity on system and optimization was analyzed.And then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performances for the 4×2.5Gbps were simulated on the platform of OptSim according the practical going of undersea optical fibre cable.Simulationn showed that transmission distence can be prolonged and system performances will be improved through optimizing the length of EDF in remote module to select the best original power.

Keywords:Nonlinearity;Original power;EDF;System margin

一、引言

随着WDM系统传输距离和光纤中光功率的增加,光纤的非线性效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陆地上的超长距离传输系统可以通过降低入纤光功率和光放大器的输出,而增加光放段的数量来避开光纤的非线性,达到超长距离传输。而对于无中继的海底光缆传输系统,延长传输距离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最大限度地增加入纤光功率和最大限度地提高光放大器的输出光功率,然而这些都将引起严重的非线性效应,从而影响系统性能。为了降低超长距离海底光缆传输系统中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延长传输距离,研究非线性效应对系统的影响及其优化成为必要。

二、非线性效应对系统的影响及仿真分析

WDM系统中的非线性效应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与折射率相关,即光纤的折射率随光强的变化而变化的非线性现象,统称克尔效应,通常包括自相位调制(SPM)、交叉相位调制(XPM)和四波混频(FWM),引起与光强相关的相移;另一类非线性效应为受激非弹性散射,如受激拉曼散射(SRS)和受激布里渊散射(SBS),表现为与光强相关的增益或损耗。这些非线性效应会引起系统的波形畸变、串扰噪声和功率代价。

(一)克尔效应对系统的影响及仿真

SPM对光脉冲的影响是使脉冲频谱展宽,产生频率啁啾。在普通光纤中传输的脉冲,由于色散系数为正,色散使得脉冲中低频分量向脉冲后沿移动,高频分量向前沿移动,所以脉冲展宽。考虑SPM效应后,SPM会在前沿产生低频分量,后沿产生高频分量,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纯色散效应引起的展宽。

同SPM一样,如果没有色散,XPM不会引起波形变化,只会造成传输脉冲频谱的展宽;但由于色散的作用,频谱的展宽会造成信号时域变形。每个信道都有可能受到共同传输的其他信道的影响,形成串扰。XPM的影响与各路信号的输入功率以及信道间隔有关。只有时域脉冲有交叠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交叉相位调制;信道间隔越小,波形在频域上交叠的可能性越大,相互影响越严重;信道功率越大,交叉相位调制的影响越大。

四波混频效应在WDM系统中导致的结果是新的频率成分的产生、信号功率向边频分量的转移和信道之间能量的转移,从而影响系统性能。对于等间隔的WDM系统,新产生的频率很可能和已有频率一致,这样就会形成串扰;对于不等间隔的WDM系统,新产生的频率多数会落在信道之间,相当于增加了系统的噪声,降低光信噪比。FWM对系统的影响主要与光纤色散系数、信道间隔以及注入光功率有关。通过增加信道间隔以及适当保留一定的色散可以减弱FWM的影响。

在WDM系统中,SPM和XPM阈值功率相当,约为5dBm左右。SPM和XPM共同作用改变各信道光信号的相位,如果信号通过强度调制传输,并且采用非相干解调的方式,如直接强度检波,非线性相位改变对系统影响不严重。而FWM门限功率最低,在0dBm左右,光纤的色散越小,FWM的效率越高。因此克服FWM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非零色散光纤或光纤的非零色散窗口。

以4×2.5Gbit/s WDM系统为例,仿真结构的基本构成如图1所示,由光发射机单元、光纤传输链路和光接收机单元组成。图中EDFA为远泵光放大器,入纤功率设定为17.233dBm,光纤线路由75+280+113km三段光纤组成,光纤损耗为0.2dB/km,信道间隔为200GHz,波长分别为1550.12nm,1551.72nm,1553.32nm,1554.92nm。

图14×2.5Gbit/s系统仿真结构图

为了研究克尔效应对系统性能造成的影响,先关闭FWM,得到最差信道眼图如图2(b)所示,然后同时关闭SPM、XPM和FWM,得到眼图如图2(c)所示。

(a) 有SPM、XPM、FWM

(b) 不考虑FWM

(c) 不考虑SPM、XPM、FWM

图2有无克尔效应时系统最差信道眼图

图(a)为考虑SPM、XPM、FWM时的眼图,误码率为2.01×10-5,Q=12.27dB,系统冗余为4.07dB;图(b)不考虑FWM,误码率为1.05×10-10,Q=16.06dB,系统冗余为7.87dB;图(c)不考虑SPM、XPM、FWM,误码率为9.11×10-17,Q=18.31dB,系统冗余为10.12dB。由此可知,不考虑FWM时,系统可以获得3.8dB冗余的改善,系统误码率降低,眼图较为清晰;当把SPM和XPM也关闭时,系统再增加了2.25dB的冗余,误码性能提高,眼图张开度更大,信号抖动幅度减小,眼图变得更清晰。由此可以看出,克尔效应对系统的影响较大,使得系统冗余度降低6.05dB。因此,有必要对传输系统进行优化,降低克尔效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二)受激散射对系统的影响及仿真

SRS对系统的影响主要有两点:一是限制波分复用的通路数,当两个相邻信道的频率差落在拉曼增益谱内,短波长信道的能量将转移到长波长信道,从而使得短波长通道产生过大的信号衰减;二是SRS效应引起串话。但对于G.652光纤,在1550nm处SRS阈值较高,约为27dBm,因此控制入纤功率可克服SRS的影响。

SBS与SRS相似,光纤中光功率一旦超过SBS阈值,将会产生大量的后向散射光波,对通信系统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消耗信号光功率;二是反向传输的斯托克斯光波将反馈给激光器,使其工作不稳定;三是如果光纤中有两个方向的传输信道,而且反向传输信道间的频率差正好满足布里渊频移时,就会引起信道间串话。SBS对系统的影响主要是附加损耗和对激光器的影响,串话可以忽略,因为只有两个信道间隔很小时(约为100MHz),才发生明显串话效应。而在此系统中,信道间隔选用200GHz,可以不用考虑SBS的影响。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先关闭SBS,得到实验仿真眼图如图3(b)所示。

(a)有SBS和SRS

(b)有SRS无SBS

(c)无SBS和SRS

图3受激散射对系统的影响分析眼图

其中图(a)所示为完整系统(即考虑SBS和SRS)最差信道的眼图,误码率为2.01×10-5,关闭SBS后系统误码率降为3.51×10-6,而且从图(b)的眼图分析来看,SBS对系统的影响很小;再者,从传输线路功率损耗来看,75km段光纤上由于SBS损耗0.022dBm信号功率,280km段光纤上由于SBS损耗信号功率达0.769dBm,而且,入纤功率越大,传输光纤越长,SBS造成的线路损耗越大。因此,选择合适的入纤功率对减小SBS造成的功率损耗有很重要的意义。

不改变拉曼放大器中的拉曼效应,为了研究传输光纤中SRS对系统所造成的影响,系统同时关闭SRS和SBS,得到系统误码率为7.88×10-6,系统只有0.4dB的冗余,眼图清晰度基本没有改善,如图3(c)所示。与图3(a)(b)比较,系统性能并没有明显改善,所以,在此系统中,SRS对系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三、系统中抑制非线性效应的优化设计

在光纤参数固定的情况下,入纤光功率会直接影响光纤非线性效应的大小。入纤光功率增加,虽然可以增大输入端信号的光信噪比,但同时会引起非常大的非线性效应,影响系统的传输性能。出于对器件的安全以及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应根据系统实际设计的需要合理选择入纤功率。

由于发送端功率放大器前端的输入功率固定,故放大器的增益决定着系统入纤功率的大小。而放大器增益与泵浦强度和掺铒光纤(EDF)长度密切相关。固定泵浦功率,放大器增益随EDF长度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因而,存在一个对应最大增益输出的最佳EDF长度。因此,通过研究系统冗余度与光功率放大器中EDF长度(即光放大倍数)的关系来确定最佳入纤功率。当系统考虑非线性效应、色散和系统噪声时,针对图1所示模型,采用NRZ编码在有无前向纠错(FEC)技术时进行了仿真。通过改变发送端功率放大模块中掺铒光纤(EDF)的长度(即改变光放大器的增益),得到最差信道系统冗余与功放模块中EDF长度之间的关系如图4左图所示。不采用FEC技术时,系统冗余度小于0dB,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当采用FEC后,系统冗余得以改善。因此在研究入纤功率时均在采用FEC的情况下考虑。然后通过变换不同的码型得到系统最差信道(第三信道)系统冗余度变化如图4右图所示。

由图4右图分析可知,变化系统发送端功率放大模块中的EDF长度时,采用NRZ编码系统误码性能最优时对应功放模块中最佳EDF长度为5m,此时对应入纤功率为13.87dBm;RZ编码对应最佳EDF长度为6m,入纤功率为15.62dBm;CSRZ编码对应最佳EDF长度为7m,入纤功率为17.76dBm。

由此可以看出,采用前向纠错技术,可以使系统冗余大大改善。不同的编码方式对应系统最佳的入纤光功率也不相同。为此,在实验仿真过程中,可以通过选取最佳的掺铒光纤长度来改善系统性能。

图4系统冗余度与功放模块中EDF长度的关系

同理,由于系统中远泵功率放大模块的出射功率也足以引起很大的非线性效应,因此选取最佳的EDF长度成为改善系统性能的必要。将系统功放模块中的EDF长度设为上述最优值,改变远泵功率放大模块中EDF的长度,得到系统最差信道的系统冗余如图5所示。

图5采用不同编码时系统冗余与远泵功放模块中EDF长度的关系

由图5分析可得,保证发送端功放模块中的EDF长度最佳,变化系统中远泵功率放大模块中的EDF长度时,采用NRZ编码系统误码性能最优时对应远泵功放模块中最佳EDF长度为16m,此时对应入纤功率为17.87dBm;RZ编码对应最佳EDF长度为16m,入纤功率为18.24dBm;CSRZ编码对应最佳EDF长度为19m,入纤功率为19.02dBm。

由此可以看出,远泵功率放大器的出射功率很高,也会使得系统中产生很大的非线性效应,消耗系统功率,影响系统的性能。

通过上述对系统冗余度与放大模块中EDF长度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采用CSRZ编码时,系统性能得以很好的改善,系统冗余度提高。因此,在对系统进行优化时,可以通过采用CSRZ编码延长传输距离。

四、结束语

本文就非线性效应对海底光缆传输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行了仿真。从仿真结果分析,克尔效应对系统的影响很大;而散射效应对系统的影响较小,可以暂时忽略。为此,通过仿真对功放模块以及远泵功放模块中的EDF长度进行了优化,从而使得系统的入纤功率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以缓解系统非线性效应的影响。但是,由于系统仿真过程中各信道的性能相差较大,还可以考虑通过优化信道波长以及信道间隔来对非线性效应进行抑制,以改善系统性能,延长传输距离,这将在后面的工作中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长春,等.超长距离光传输技术基础及其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余光中散文篇3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 药品生产 药厂

陕甘宁边区的卫生事业,近年来渐为学者所关注,关注点多集中于卫生状况落后原因、医疗体系的建立,宣传方式,防疫体系的构成等方面。但卫生医药设备生产则未引起足够重视,相关论述较为简单,不能反映边区卫生事业发展状况。本文拟对这一问题浅作分析。

自力更生开办制药厂解决药品缺乏的困难。边区缺医少药,人口死亡率极高。这对积蓄抗战力量十分不利。边区政府从成立时就比较重视药品生产。边区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为制药业的开展提供了条件。“药材在边区出产近百余种,如麻黄、铁心甘草、大黄、党参、关参、秦椒、知母、车前子等。为补西药之不足,1940年边区就开始研究炮制成药。”[1] 1938年8月由八路军后勤总部卫生部开始筹建的八路军制药厂,是边区生产药品的开端。其厂址位于关中分区的赤水(今旬邑)县清水源吕家村, 1939年元旦举行开业典礼,正式开始生产。1939年3月又在延安城东17公里处的拐峁村筹建了光华制药厂。边区政府民政厅于1940年在安塞冯家成立卫生材料厂。下设采买,制造化验,总务三科。用本地土产药材,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半年多制造药品60余种,其中经医疗单位试用证明有30多种特效药。1941年5月,卫生材料厂与光华制药厂合并。因此,八路军制药厂和光华制药厂是边区药品生产的主要力量。

药厂开办后在辗转中不断发展壮大,机构逐渐健全。八路军制药厂开办初期有厂房12间,技师3名,工人30人,管理人员15名。分为西药部、中药部和材料部三个部门。1939年7月17日厂址迁到安塞县西口村。新厂有厂房46间,窑洞14孔。新增设制造部、教育部、管理科、化验室和仓库。并开办了制药人员训练班,从建厂到1942年5月共开办三期。“中药训练班为抗战培养了近百名合格的、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并具有实际技能的制药人才。1940年,八路军制药厂(对内称十八集团军化学制药厂)人员增至100人。” [2]并且还设立了研究室,专门负责药品鉴定和新药品的研制。1943年春,军委卫生部将药厂移交陕甘宁边区联防司令部领导。厂名改为陕甘宁晋绥边区联防军司令部卫生材料厂(内部仍称八路军制药厂)。厂址迁至延安城东50华里处地姚店子张二村。“管理方面设工务处、教育处和管理科。工务处下设药科学校。生产方面分中药、西药、材料制造部。厂成立总党支,全厂及药校学员近300名,工房36间,库房、教室、办公与宿舍90余间。”[3]至此,药厂建制基本建成。有生产有研发,各司其职。1947年7月,迁到山西临县碛口镇,全厂有职工190人。

光华制药厂成立时就利用边区出产的药材,用科学方法,加工制作中成药,并对中医进行综合研究并改良。药厂设有制药间、研究间、捻药间、丸药间、干燥间、包装间、提炼间等,组织机构比较健全。1941年为进一步研究医药工作,光华制药厂与卫生部医大,合作成立了中西医研究室,专门研究医药生产及用途。

生产药品种类逐渐增多,产量不断发展。据《新华日报》报道,八路军制药厂投产三个月就制成中西药品40余种,有西药盐酸纳、康福那心、鱼肝油等20余种,中药有止咳丸、红色补丸等10多种,共有40多箱。1941年,八路军制药厂秋季完成丸片剂如壮尔神、汗必灵咳利痰尽等20余种。“制药厂为了解决盛放药品的容器问题,于1944年还试验制造了第一批安瓿,到1946年底共制造安瓿8000多个”[4],1947年7月迁到山西临县,“至年底烧制玻璃棒、安瓿、比重计等10万支。”[5] 光华制药厂的产品种类繁多,有“清胃散、胜利茶、退热散、八路军行军散、调经丸、保婴丹、关节丸,目前正在研究淋浊丸、白带丸、遗精丸、生肌胶等数种。这些药治疗的范围极广,男、女、老、幼均所必需。”[6]

药品产量不断发展。八路军制药厂产量增长很快,根据《解放日报》报道材料统计,注射剂由1939年的3900盒增到1941年的6000盒,同期片剂有250磅增至6000磅,酊剂由154磅增至1600磅。中药丸剂1939年的产量为2500磅,1940年增为9000磅。药棉由1940年的1100磅增到1941年的2000余磅。1947年7月,迁到山西临县碛口镇,至年底共生产中药3万磅,年产西药1.1万磅。光华制药厂1939年3月成立到9月底,“制成胜利茶10400包,红白痢丸4000包,八路军行军散2000包,痧症丸3770包,妇科调经丸3200包,止咳散3650包,胃痛散2300包,补脑丸4000包,退热散4000包,保婴丹3000包,共计40320包,超过计划15320包。”[7] 1940年光华制药厂半年制药20万包以上,精选民间的药方,制成丸剂、粉剂、锭剂、膏剂等。这就解决了民众的一部分医药问题。此外,“还编成两册通俗药物学,叙述中药的药理,综合经验。”[8] 1941年5月,边区卫生材料厂被合并到光华制药厂为该厂分厂,药厂进一步扩大。“光华厂6月就出产药品30余种,经临床检验60%以上有功效。”[9]可以看出,边区药厂生产的药品既有西药还有中药西制的片剂酊散等多种。不仅如此,而且生产药品的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药品纯度不断提高。1942年八路军制药厂生产出酒精、硫酸钠、硫酸镁、阿托品,从马牙碱中结晶出小苏打比国外用仪器解析的还高,纯度达99.6%。

边区创办的制药厂不仅在抗日战争时期为边区军民提供了大量的药品,缓解了边区药品匮乏的状况,而且为边区及新中国的药品制造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化学工业和制药厂的部门中,可以看到边区的化学技术人材,是在发展着的。国药厂、八路军制药厂,千余种由国药炼成的药品对于边区人民的保健是大有贡献的。”[10]八路军制药厂不但为边区及晋西北提供了所需药品,而且还向前线供给部分药品。“1943年春至1944年5月,制造药品200余种。部队中历年所用药品该厂平均占86%。”[11] 1947年,光华制药厂撤离延安随战陕北,为解放战争服务。1944年6月,“土产中草药制成丸、散、酊剂等十余种,有麻樟丸、咳利疾尽、白陶土、健胃散、婴儿散、妇福灵、远志酊、陈皮酊、妇纺樟脑酊、红色大补丸、仁丹等。其中尤以麻樟丸代替阿司匹林,咳利疾尽代替托氏散、及白陶土、妇福灵等最为特效。边卫所属医院及各卫生机关所用制药三分之二为边卫自制品。”[12] 卫生机关大部用自制药品,药效不下于西药。陕甘宁边区“到1945年,药品已做到自给一半,六年来曾自制药品近十万磅。”[13] 1948年八路军制药厂改称为西北人民制药厂,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迁到山西新绛县泽掌镇,与晋绥军区制药厂合并,成立西北人民制药厂,1954年改为西安制药厂。

注释:

[1] 中国革命博物馆编.解放区展览会资料[G].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34.

[2][3][4][5][7][9][11]卢希谦:陕甘宁边区医药卫生史稿[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127、128、128、129、124、125、128.

[6]郭奇、史念海、张岂之.陕西通史革命根据地卷[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1997,214.

[8]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二辑[G].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4,196 .

[10]田方:三届工展参观记 [N].解放日报,1941-11-11.

[12]晨光:边卫所属院所大部用自制药品[N].解放日报,1944-6-26.

余光中散文篇4

祖籍――福建泉州市永春县

出生地――江苏南京

出生日――1928年10月21日

职业――诗人、散文家、评论家

身世背景――余光中父亲余超英,本籍福建泉州永春,早年随兄南下马来西亚拓植橡胶园,创办育民、益智二校。回国后,就读上海春申大学,其后历任永春县教育局局长,安溪县县长等职。虽然祖籍是永春,但余光中从不认同父亲的籍贯,也不自以为是福建人。而是在心灵上更近亲母亲所来自的江南,余光中母亲孙秀君为江苏武进人,妻子为常州人,且他自己在南京出生,故以江南人自命。抗日战争时在四川读中学,感情上亦自觉为蜀人。因生日正好是重阳节,所以自称“茱萸的孩子”。

个人经历――余光中幼年在南京秣陵路小学读书,他的少年时期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从对日抗战开始,就不断地流亡,先后流亡于江苏、安徽沦陷区,又随母亲逃往上海,居住半年,又经过昆明、贵阳,后抵达重庆与父亲相聚。余光中于1947年考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来转入厦门大学,一年后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台大毕业后出版了诗集《蓝色的羽毛》,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其间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多所台湾大学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2012年4月,84岁的余光中受聘为北京大学“驻校诗人”。

婚姻爱情――1956,余光中与范我存结婚,范我存是他的表妹,江苏人,有着女性知识分子的韵味和气质。余光中和范我存都长在江南,不是蜀人,却用地道的川语说话。四川对两人有着特殊意义,只要是两人独处,一定讲四川话,成了不与外人说的默契。余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由范我存打理;余光中管理的,唯有一大方书案,与车子的方向盘。诗人不挑食、不挑衣,“太太弄什么,便吃什么;给什么,就穿什么!”夫妻两人琴瑟和鸣,感情一直很融洽。

主要著作

诗集――《歌》《五陵少年》《天国的夜市》《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与永恒拔河》《隔水观音》《紫荆赋》《梦与地理》《安石榴》《五行无阻》《余光中诗选》《高楼对海》《藕神》

散文及文艺批评文集――《左手的缪思》《掌上雨》《逍遥游》《望乡的牧神》《焚鹤人》《听听那冷雨》《青青边愁》《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凭一张地图》《隔水呼渡》《从徐霞客到梵谷》《井然有序》《日不落家》《蓝墨水的下游》《连环妙计》

余光中散文篇5

那日清晨,照例踏着丽江古城的石板路,穿越古城清丽静谧的晨曦,一路顺着依依垂柳逆流踯行,来到办公室。洒扫、烧水、泡茶……日子淡然如茶杯里袅袅升腾的淡淡香气,在空气中只有瞬间便即刻消融殆尽,好似从未曾有过。就在此时,突然听到通知我随领导去接余秋雨先生,刹那间,一种幸福,如同杯子里的片片绿茶,在内心深处渐渐地舒展开来。

坐车去关坡收费站的路上,目睹窗外飞驰而过的夏季郁郁葱葱的绿,高低浓淡深浅连成一条绵延的线,而我的思绪也一路起伏波动,突然想起了余秋雨先生的一句叩问:文人的魅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

余秋雨先生正是怀揣着这种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厚情感,用行走的现场体验,在山水与历史之间跋涉,追寻着文人一路走来的脚步与印迹,感受着山重水复、莽莽苍苍大地上的中国历史文化气压,去释放文化历史的生命力量,心灵的文化扣问,现象背后的文化探求来表现自己对历史、对现实、对文化的思考和发现。他用脚步走过每一个文化层层积淀之地、古道驿栈甚至是蛮荒的放逐之地,用心灵体验带着我们去找寻现实的背后,去发现历史的文化内涵,以文化人的视野,文化人的多愁善感,文化人的责任心,还原历史,还原先贤,用凭吊与探求进行着文化传承和记载。这就是我看余秋雨先生的第一本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时带来的震憾,也为这种写文化大散文的深邃、厚重、精湛所折服。印象特别深的是在以前教书的山村小学的夜里读《道士塔》,耳边响着大漠风沙中辘辘的车轮声,似乎看见被斯坦因运走那些大箱大车的敦煌文物,“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他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让我在万籁俱寂的星光下放声痛哭。

余光中散文篇6

关键词:余秋雨;电视散文;创作;借鉴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7-0141-02

一、引 言

电视散文具备浓厚的抒彩和丰富的文化韵味,是一种优雅、舒美的艺术表达形式。电视散文通过电视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双重表达和有机融合,再现和升华了文学作品中纯真至美的意境[1]。

在当今振兴文化的大背景下,电视观众在厌恶了一些低俗乏味的电视作品之后,就更加希望寻找一些深蕴有品质内涵的电视作品。众多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已经偏向于有思考内涵的节目。

电视制作者必须抓住电视散文的文学特殊性,把握电视的视听功能给这类散文带来的相应的艺术优势和特定的文学要求,把深邃的哲理,广远的意境,悠远的人生况味和深长的生命意蕴融于文字,经过文字、音乐、画面的唯美组合,才能有效地提高电视文化的品位,响应观众寻求心绪宁静、感受唯美艺术、品味生命真谛的要求。

另一方面,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提高民族文学素质的好途径,成为普及文学教育的好形式。而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独特之处在于写景与叙事之中渗透历史与文化、整合传统与现代、蕴含情感与理性,立意高远,雍容典雅,温良敦厚,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这种创作特点正符合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受到了热捧。徐志摩和朱自清的散文曾被学者称作中国散文的第一代创作代表,余秋雨的散文则被称作中国散文的第二代精髓之作。

二、立意上以深远为取向

余秋雨的散文,立意上取大求深,“以小见大”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多是以文化、人格、民族、文明、生命等为主题,表现出一种跨越历史与现实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意识,以及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层关注。在《都江堰》中他从灌溉农田千年的都江堰中看到了李冰的身影和精魂,他肯定“中国真的有过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所以,他就心平气和地向现代官场的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 余光中先生说: “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他的《文化苦旅》。

这篇文化散文一个时代的典型,他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用理性的思考融入智慧和情感,探索分析了中国现存的原始文化,去解析文化的生命,重新领悟和分析了中国文化。它摆脱了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气,而表现为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当然不是篇幅冗长之大,而是体现在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下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

同样,一部成功的电视散文,无论它是记事、写景状物还是抒情,最根本的,它要有一个好的创意,最起码要有一个让创作者感动并渴望表达的对象,能够体现创作者对生涯的感悟和情感的抒发。但须记“我手写我心”,创作者笔下一个个字符是饱含了他的思想感情的,这是散文创作的重要原则,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三、取材上广中求精

余秋雨的散文在取材上面一般采用比较广泛,比如秀丽的山河,深蕴的人文历史景观,高贵的帝王和文人,多方面显示了其散文作品的选材视野。在他的笔下,历史村落,文人墨客,遗迹废墟都可信手拈来,在与历史的面对中,在时间的沧桑流逝中,在辉煌的暗淡过程中,他总能让人感受到几分莫名可状的悲哀,谛听到心灵深处的几许久违的深深震颤,并且又能让人真真切切地感悟到天地之间那种隐约存在着的一种精气魂。

电视艺术的生命力在于短小、活泼、清新、积极的姿态渗透到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有着非凡的亲和力。同时电视散文的选材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无论历史题材照旧现代题材,还是是古代人物照旧现代人物等,均可以体现,其创作的自由度和创作的空间都很大。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文物古迹、芸芸众生、人间万象都可成为我们表达的对象,只要我们能够发现美和体悟真谛。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背景下,小人物、小事件、小地方应该进入创作者的视野,成为极力挖掘的素材。比如我们创作的电视散文《雨中寻幽》,就是从偏处一隅的小镇,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一个重大的主题——镇巴渔鼓的变迁。由于事件地点就发生在老百姓日日生活的周围,因为地点熟悉所以有很高的收视率,又因为事件陌生又能产生更多的话题。

四、语言上求雅唯美

读余秋雨的散文,给人印象最深的当数他的语言—“总是与别人不一样”,这应该是对他语言的第一印象。“他的语言是一种创意,有才情,有风韵,有智慧,有理性,有理直气壮,有问心无愧,有生命的穿透力和悲悯情怀,真正的反思意识。

他不追求那水平如镜般的清澈,而追寻一种潮样的激情和诗意”。《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的清丽、典雅、细腻;《道士塔》、《废墟》、《都江堰》的厚重与精粹,让人第一眼就知道这是余秋雨的文章。电视散文也要如此,把美的语言做到极致。

余秋雨散文的读者都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明确的阅读目的。相同的是,电视散文也有特定的受众群,有其固定的收视范围。

其次,但凡美的事物总会吸引人的眼球,电视散文不仅仅美在精湛的文字,也在于绝美的画面镜头和优雅的音乐,虽然电视散文的受众群未必都有文学素养,但唯美的画面镜头,唯美的音乐却具有神奇的魅力,它像一首婉转动听的歌曲,激发着人的内心产生共鸣,因为对美的追求都是一样的。

五、结构上以巧取胜

电视散文短小精悍,结构自然天真,好的作品以巧取胜。情节性的电视散文,一定要增加内容和底蕴,抒情的电视散文则要注意整体的内容连续性,随感式原作在电视化上尤其要关注画幅间的信息相续。

余秋雨“故事+诗性语言+文化感叹”这种结构模式对于电视散文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六、句式上求和谐上口

余秋雨的散文体现了他扎实的语言功底,且不说他灵活跳跃的散句,就是对仗整齐的句式在文中也颇为常见:“向往颠峰,向往高度,结果颠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另外像排比、节奏等在他的文中都有很好的表现。

作为电视散文来说,它最终是要以声画的形式展现给观众,因此,整齐的句式、磅礴的气势、上口的节奏都是必须的。

七、描写上简洁传神

在欣赏余秋雨的散文时,经常发现其散文描写运用比较广泛,描写运用技巧比较娴熟,总是偶尔几笔,就可以把人物情景表现的活灵活现。意境的美需要仔细入微的描写来烘托,但在电视散文中作者又必须给观众留下想像的空间,所以,简洁传神的描绘是激发观众互动的钥匙。“漫步在苏州的小巷中是一种奇特的经脸。一排排鹅卵石,级级台阶,一座座门厅,门都关闭着,让你去猜想它的蕴藏,猜想它以前、很早以前的主人。

想得再奇也不要紧,2500年的时间,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在作者看来,那一扇扇紧闭的门,里面都有久远的绝截,这里的描写传达出作者眼里的苏州小巷,是那么的神秘而富有魅力。

在我们创作的《雨中寻幽》里,为了突出镇巴渔鼓的古老,我们特意选取了老街、老大娘、老奶奶作为我们的背景,寥寥几笔做了勾画,为后文叙事做了一个铺垫。艺术的创作永无止境,我们去用独特的眼光来发现,我们用赞许的眼光来评价。永葆创造快乐的精神,给别人带来享受,这是我们电视人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李日新,黄秋菊. 浅谈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J].时代文学,2009 (15).

[2] 张厉.冷僻与承载——试论余秋雨文化散文用语“陌生化”现象[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4).

[3] 李瑞龙. 极致的魅力—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浅谈[M].文教资 料,2007(12).

[4] 刘华.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与创作风格[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12).

[5] 白晓明.优雅而深邃——余秋雨散文语言解读[J].宁波大学学报,2003(9).

[6] 杨永敏.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艺术魅力[N].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5).

余光中散文篇7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84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7002-01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系统(OPTIMUS)是集超声和光学技术为一体的新型乳腺检测设备。我科先后运用其成功诊断乳腺癌2例,现将其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

病例一:女,49岁,因左乳外下侧反复隐痛半年余,发现左乳肿块20天入院。查体:左乳外侧扪及1.5X1cm质硬肿块,边界欠清,活动可,微压痛,余无异常。彩超示:左乳外侧可探及范围约1.5X1cm片状低回声区,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CDFI:左乳低回声区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考虑左乳低回声区性质待定:炎性?建议治疗后复查。OPTIMUS检查示:综合诊断指数:0.3943(异常);BI-RADS:等级4B,中度疑似异常,建议活检。活检示乳腺癌,行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普通石蜡切片示:浸润性导管癌II―III级。病例二:女,48岁,因发现右乳肿块并进行性增大2月余入院。

查体:右乳外上象限扪及1.5X0.5cm肿块,质韧,边界欠清,活动欠佳,无压痛。乳腺MRI意见:右乳外上象限斑块状病变,考虑良性病变可能性大,不排除不典型乳腺癌。OPTIMUS检查示:综合诊断指数:152.751(疑似异常);BI-RADS:等级4A,疑似异常,须取得组织标本检查。活检示乳腺癌,行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普通石蜡切片示:浸润性导管癌II级。2讨论

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是提高术后生存期的关键,目前常见检查乳腺影像技术如乳腺钼靶X线拍片、彩超、红外线扫描、MRI等,都属于单一的结构或功能成像,有其局限性;PET-CT作为一种分子成像技术,诊断价值高,可由于其高昂的费用,使其应用受到局限。

恶性肿瘤的形成、生长主要依赖其内部新生毛细血管的生长和增殖,血管总容量增大,血液流速减慢,而癌细胞代谢旺盛,耗氧量增加,导致恶性肿瘤内部呈“高血(HBT)低氧(SO2)”的异常状态。

近红外波段光谱通过乳腺组织时主要被腺组织中的血红蛋白吸收。OPTIMUS系统先通过二维超声探测肿块大小、形态、边界等,再采用无创性的785nm、830nm双波段近红外激光光谱扫描来测定肿块对光谱的吸收,间接地推断出肿块内HBT和SO2含量,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依据。[1]双模式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OPTIMUS)实现了将超声的结构成像与光学的功能成像有效融合,其诊断吻合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2-3],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参考文献

[1]Zhu Q,Huang M,Chen N,et al.ultrasound-guided optical tomographic imaging of malignant and benign breast lesions:initial clinical results 0f 19 cases[J].Neoplasia,2003,5(5):379-388.

余光中散文篇8

关键词:《乡愁》 母爱主题 文学作品

引言

乡愁是当代台湾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主题,在台湾的现代作家中出现了很多以乡愁作为创作基点的作家,余光中就是其中一位。余光中是台湾文坛上的一位代表作家,是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海外时对故乡的怀念成为他创作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对故乡的怀念,也是对生活在故乡中的母亲的怀念,是对祖国的怀念。《乡愁》是余光中的一部代表作品,这首诗作中,那种淡淡的乡愁不仅是感动同样离乡的游子的颂歌,更是一首对母爱进行赞扬的伟大诗篇。

一、余光中的简介

余光中是一个情感十分丰富的诗人,而且也是复杂多变的人,因此在他的创作过程中也基本是多元化的,实现了一种巨大的转变,先是西化的,然后不断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创作及乡土文学的论战中,余光中的作品都有一种十分强烈的西化的味道,他自己也是主张西方创作风格的,这与他的生活环境以及阅历有关,有一种无视读者以及脱离现实的倾向。余光中是福建籍人,在1949年时随父母迁居到香港,1950年又迁到台湾,后来又到美国进修,在海外游学以及生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比较重要的创作风格。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他开始意识到民族意识的重要性,开始意识到在创作过程中加强民族意识的运用的作用,因此将创作的基点转向了大陆,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家乡以及母亲的思念之情。乡愁诗是在这个时间中余光中进行创作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乡土文学的重视也表明了他回归到东方的一种轨迹。

余光中的文学语言十分繁复善变,他希望在中国的文学世界中获得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力量。诗歌是他的一种主要创作方式,从诗歌的艺术上来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也就是说他的创作风格比较多变,不像其他的作家或者诗人一样,他的诗歌风格也会因为题材的变化而变化,表达的是作者自己的意志以及自己的理想,对于那些表达理想的诗歌,一般说来创作风格都会比较铿锵,而对于表达乡愁或者对祖国以及母亲的思念时,一般都会显得比较委婉一些。余光中是一个驾驭文字的高手,他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对文字的运用十分恰当,一生创作了很多著名的作品,比如《乡愁》《蓝色的羽毛》《钟乳石》《敲打乐》《白玉・苦瓜》《天狼星》等,其中最著名当属《乡愁》。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乡愁》正是这样一首表达了他的创作理念以及创作目的的作品,他不仅是我国文坛上的一位杰出的诗人以及散文家,更是一位驾驭文字的高手。

二、《乡愁》的主题以及创作风格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从这首诗歌中可以看出,作者表达了一种对家乡以及对母亲的怀念,同时还表达了一种希望祖国统一的感情。在余光中的乡愁诗作中,表达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是一种具有民族历史感的创作方式。作为一个漂泊在海外的台湾人,面对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分离问题,作者也希望可以实现两岸的统一,也希望可以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在这部诗作中,作者用一种温婉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于自己对祖国的深深思念进行了表达。同时,在创作过程中,他积极地应用各种比喻,将乡愁比喻成为邮票、坟墓等,表达了对母亲的一种怀念以及对社会变迁过程中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作者借用不同的意象对乡愁进行具体化,有助于作者的情感表达,对于作者的乡愁以及对母爱主题的揭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余光中的代表作品《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作者自身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是十分热爱的,正是这种热爱,使得作者的情感变得日益丰富,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三、对《乡愁》中永恒的母爱主题的解读

对于《乡愁》这首诗歌,乍一看仅仅是表达了一种对家乡的怀念,是一种想念家的味道的感情表达。但是这首诗中所包含的主题远远不止这些,还包含了对目前的思念以及一种永恒的母爱。这首诗歌中母亲出现的次数最多,从年少时对母亲的思念,一直到最后母亲去世之后对母亲永恒的怀念,他想要表达的是一种永恒的母爱。

在这首诗歌中的第一段写道: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那个时候的乡愁被作者比喻成为一张邮票,一张载着他的梦想的邮票,将他带到了国外,他在国外求学与生活,但是对家里的母亲是十分怀念的,这一枚小小的邮票,包含了很多的母爱。余光中从小就离家,与家人之间的交流几乎完全是依靠书信方式,这个时候乡愁就寄托在了邮票上。在思念家乡的过程中,最想念的也就是母亲,但是由于隔着千山万水,余光中对母亲的思念以及体会到的母爱就是在那一封封家书上。他收到母亲写给自己的书信,那上面是母亲的嘱咐以及叮咛,是母亲对自己的关爱,这种母爱是一个做母亲的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余光中思念母亲,母亲在中国也一样思念余光中。他对母亲的思念就是他每次打开信箱时的激动心情,作者在描述“邮票”这个词语时采用了叠词“小小的”,叠词加强了表达效果,对于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乡愁的情感有十分强烈的体现。

在第三段中,作者又提到了母亲,这个时候他将这种愁比作是一座坟墓,生老病死是人生中的宿命,母亲去世之后,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就变成了一种永恒的思念,一种没有尽头的思念。这种思念与之前的想念是不同的,因为他再也见不到母亲。以前的怀念总还是有希望的,作者还可以回到祖国,回到家中,回到母亲的怀抱中,但是母亲去世之后,作者便再也没有希望见到母亲的面容,再也没有希望听到母亲的声音。正是那一座低矮冰冷的坟墓,让作者和母亲永远分开,这种距离是永恒的,是一种阴阳相隔生离死别的悲痛。隔着坟墓的距离比隔着千山万水的距离要远得多。在这个时候描述对母亲的思念时,他使用的叠词是“矮矮的”,通过这个叠词的运用,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悲痛的心情。他知道母亲也希望回到大陆,作者也希望将母亲的坟墓转回到大陆,但是最终没能成功,母亲去世之后,留给作者的一种乡愁,成了一座坟墓。作者的诗歌写到这里,读者也许会思考,人世间除了生离死别还有什么感情令人难过与感伤呢?作者在最后笔锋一转,将乡愁进行了升华,当时的“我”与大陆是分开的,这个时候的乡愁就上升成为了一种家国的思念,母亲去世了,但是母亲的含义却得到了升华,这不仅仅是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更是所有与大陆分隔开来的生活在台湾的人对大陆的思念以及对两岸统一的一种渴望和期盼。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母亲的一种思念,就是那一湾海峡,就阻隔了自己与大陆之间的联系,没有祖国母亲对每一个中国人的大爱就没有每个家庭的小爱,这其中的母爱不仅是针对每个人各自的母亲,还针对每个人共同的母亲,即祖国。作者在对母爱进行描述时说道:“鸟倦飞之后就有了落叶归根的愿望……浅浅的一层海水,虽然比纸都还要薄,但是就是跨不过去。”作者对祖国母亲的赞美不仅在这首诗歌中有所体现,在很多其他诗歌以及散文作品中也有表述。从诗歌的开头到结尾,作者对母爱的理解以及对乡愁的体会也得到了提升,从对自己母亲的怀念,上升成为对祖国母亲的想念。在最后一段中,作者同样使用了叠词“浅浅的”,表达了自己希望可以早日回到母亲怀抱中的一种愿望。正是这种永恒的母爱以及对母爱的体会和追求,才使得作者可以在创作过程中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强烈的思乡之情以及思母之情。

结语

余光中是我国台湾文坛上的一位代表人物,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以及散文家。他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风格比较繁复,针对不同的写作背景往往会采用不同的写作风格来表现。在当前流传的很多作品中,都体现了作者的一种强烈的个人情感的表达。《乡愁》是余光中的一部代表作品,其中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一种思念。作者将乡愁具体化,在自己不同的人生阶段中乡愁都有不同的寓意,比如小时候的乡愁是一枚邮票,后来母亲去世之后,乡愁变成坟墓,再后来乡愁又转变成为海峡两岸之间的距离。余光中在创作《乡愁》时采用了比较温婉的写作手法,将乡愁这种朦胧的情感体现得十分细致。总之,这首诗歌在创作过程中一步步加深,一步步深入,使得作者的感情得到了十分细腻的描述,从距离的跨度到时间的跨度,这其中不仅是作者的人生变迁,也是作者情感的变化。语

参考文献

[1]杨帆.大爱轻言,大爱永恒――试析余光中乡愁诗中的爱国情怀[J].才智,2010(03).

[2]古远清.关于《台湾当代新诗史》撰写及余光中评价问题――回应台湾高的批评[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

[3]徐学.余光中“适度散文化”的诗歌理论与实践[A].2005海峡两岸台湾文学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4]章亚昕.漂泊的身世与超越的情怀――论台湾创世纪诗社的创作心态[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01).

余光中散文篇9

2、将刘海与左边耳朵前方的发丝一起扭转成两股辫,沿着斜向后的方向,不断扭转发丝,齐肩从下方不断的添加进新的发丝。

3、直至将左边耳朵前后的发丝都扭转进发辫中,向右边拉,将发卡覆盖住,在右边耳朵后方用发卡固定住。

4、再将右边的刘海与耳朵前方的发丝进行同样的编发,直至左边发辫的下方。

5、将右边编发的发尾用发卡固定住,藏在左边发辫中。然后用剩余的散发的左边选取一股发丝扭转成松散的发辫,向右边拉。

6、将剩余的散开扭转成同样的发辫,向左边拉。

7、将发尾继续扭转成发辫,向内固定在编发盘发的下方。用一款素白闪亮的一字型发卡戴在编发的上方。

余光中散文篇10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香港最早举办个人钱币藏品展览,是已故钱币收藏家陈健宇先生。陈氏原名陈卓伟,华侨出身,早年返国后曾担任军校教官,居北京,收藏不少古今钱币。四十年代后期定居香港,晚年藏品渐散出,由钱商收购。近年陈氏部分遗藏包括一批北京钱庄票据资料,已由嘉德国际拍卖公司拍出。

有聚必有散。“集泉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事实正是如此。笔者近年整理一批泉家藏品文字资料时,当追踪其藏泉去向,便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泉家遗藏散出后,几经辗转流传,最后百川归海,大部分已入藏国家博物馆或图书馆,或归银行收购。兹列举清・咸同年间以金石结盟的三位著名收藏家为例说明之。

李佐贤(1807-1876)号竹朋,山东利津县人,道光十五年进士,《古泉汇》作者。李氏癖泉数十载,收藏宏富,卒后遗藏渐散出。1919年李氏旧藏古泉一千余品归天津墨缘堂主罗振玉所得。其时方药雨在罗处选购一批李氏遗藏珍品,包括贞祜通宝、至和重宝背 、共屯赤金等珍泉。方氏所藏后来出让给陈仁涛,1952年陈氏藏品已为国家收购,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罗振玉于1940年在大连去世后,其遗藏(包括李佐贤部份旧藏)亦辗转归辽宁省博物馆收藏。鲍康(1810-1881)字子年,安徽歙县人,官至工部侍郎,被誉为我国第一古泉学者。鲍氏藏泉甚丰,卒后遗藏留给侄儿鲍恩绶,恩绶再传交其长子鲍鼎臣,1918年鼎臣在南昌将全部钱币变卖,至此鲍康遗藏便流散于民间,其中古钱千余品辗转归天津中国银行所得,并陈列于北京银行公会内。据报道,另有鲍康旧藏“大明宝钞”已归江西省博物馆收藏。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山东淮县人,道光进士,收藏金石之富甲海内。古泉以齐国刀币刀范及六泉十布见称。陈氏卒后其子厚滋继承家业,守先人所藏。至上世纪二十年代,陈氏家藏渐散出,大部分已入归山东图书馆,部分刀币散于市肆,其中60余品齐刀由天津大吉山庄古玩店孙华谭所得,再归方药雨、郑家相收藏,可惜郑氏藏泉在南京沦陷时全部散佚。

泉家归山,藏泉星散,不知踪影,令人惋惜。有见及此,收藏界中有识之士,早已考虑藏品日后如何处理。民国时期泉界泰斗丁福保先生,先后将藏品分批捐赠给博物馆、光华大学及震旦大学图书馆,开创捐献古泉之先河。1957年,著名钱币收藏家罗伯昭先生,将毕生收藏钱币一万五千多枚捐赠给中国历史博物馆。其后向国家捐赠全部或部份藏品者还有戴葆庭、郑家相、沈子槎、蒋伯丁⑺锒Α⒗钗跋取⒙矶ㄏ椤⑽獬镏械认壬。据报道,近二十年来已有不少钱币收藏家及钱币学者向国家博物馆捐赠藏品。

涓涓细流归大海,泉家藏品有了好归宿。藏品公诸邦国,以供国人观赏研究,充分发挥藏品的作用,此乃收藏活动之最高境界。钱币收藏家为国家保存了大批珍贵古钱文物,功不可没,他们高尚的泉德及爱国情怀可敬可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