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诗歌十篇

时间:2023-04-06 02:46:14

余光中诗歌

余光中诗歌篇1

关键词:余光中;诗歌;土地意识

一、引言

余光中的诗歌是我国诗歌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它表达了作者对故土大陆的热爱,也突出了我国地域文化的差异,作者借着美妙的语言和细腻的感情,并且运用了精纯的技巧,最终打造出了一些列的旷世之作。余光中借着手中的比,表达出了自己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这浓浓的乡愁也是他成功的基础。余光中的诗歌风格也浓缩了半个世纪台湾的诗坛风格,他的一些经典作品也被选入了大陆的语文课本当中。乡愁诗歌成为中国人通向世界的心灵邮票,余光中对土地的记忆和地图的书写也秉承了中国传统依恋故土诗歌的艺术表现。

每一位优秀的诗人都会通过手中的笔来表现自己独特的感物,余光中同样在诗歌中以土地的记忆为内核,用地理意象的乡愁式咏叹来实现了自己对祖国故土的怀念,从而对抗现有地理秩序与空间的区域矛盾,这也是诗人追求历史和文化认同的主要通道。

二、余光中诗歌中内化的土地意识

土地的核心内容就是,一个群体的人长期在一起生活的地方。由于人长期在一个地方生活以后,对其周围环境产生强烈的依赖性,从而激发出土地意识,使得土地和人都产生现代性意义。按照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理论,我们知道“现代性”由“时空分离”、“抽离化机制”、“反思性”三个因素组成,时间和空间的纽带就是地点。这里“地点”的含义内容比较丰富,既可以表达实际意义上的土地,也有虚指土地意识的含义,但是“place”的含义多一点。

人们对故土的眷恋是一个人民族身份认同的核心价值。在余光中的《白玉苦瓜自序》这一作品中,就表达出了他在异土生活的失落心理,体现出了时空差异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地域差异对于诗人来说更是诉不尽的乡愁,故土是治疗诗人心灵创伤的良药。比如现代城市的人,虽然住在高楼大厦上,但是依然喜欢在阳台上种一些花花草草,这都是人们对土地和祖先种植的残存记忆与表征。

人们对于土地的这种记忆就是人本意义的体现,这种意义不是体现在个人身上,而是体现在族群这一群体当中。余光中也曾经说过,他也是突然意识到了他的中国情结。意识是早存在于人的大脑当中,只是由于某件事或某个场景突然触发了人的这种意识。诗人在异地生活,他的思乡之情就会触发他对土地的记忆。这就是时间与空间、人的形体与心理双方面的体现。当故土的环境已经不存在的时候,意识就成为个人意识和民族一时的纽带,也是个体身份认同的起点。余光中就把自己身体里的血管比喻成黄河的支流,这就充分展现了他的对故土的眷恋。

三、意向书写与“土地符码”

余光中在它的作品中,选择了用中国的土地影像为书写的凭借,这是独出心裁的写作手法。历史把中国的大陆和台湾分隔开太久的时间,大陆故乡在台湾游子心中很长时间只能存在于记忆当中。余光中通过中国的地图抒发出自己怀念故土之情,他怀念着大陆,怀念着过去的中国。

这样中国地图在余光中的心中就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成为作者心灵在土地上遨游、俯瞰祖国大地的象征。所以焦桐评论余光中的作品说,地图在余光中这里就是一种图腾,这种图腾表达出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含义,表现出了余光中对故土的思念之情,也表达出了他对过去的时光的怀念之情。

我从余光中的作品中感觉到,他做出这一作品之时是保持着一种平和、娴静的心态,所以他的作品也表现出了一种淡然、自由,作品中对地域的各种风情的描述,对故土的描述,更加突出了他生于斯、长与斯的赤子情怀。在很多时候,作者喜欢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流浪者,这样就更能强烈地表达出他对故土的怀念。

同样我国的田园诗人也经常在作品中体现了故土在他们心目中的重要位置。虽然说诗人对杏花春雨的故土印象比较单薄,但是他们是想在这里面追求一份熟悉的感觉,它能蚋诗人以熟悉的感觉,这种平淡与安宁往往带给作者以思想的惆怅情绪。自古诗人对故土都有着一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但是他们又不得不时刻做好离开故乡的准备。这种地域和空间上的折磨都给诗人了巨大的折磨,他们只能用文字来表达他们的悲伤。

四、结束语

余光中诗歌中的土地大概分成了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方面是人内心生来具有的地理感。二是诗人游历与异域空间上的地理感,三是拨开历史的沉淀,通过诗歌追求追寻失落的故土。总之,余光中在诗歌中以地名书写代表着他对土地的记忆,也是抵抗外域文化和构建自己文化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宋颖.“冷面笑匠”余光中――浅析余光中散文创作中的幽默[J].青春岁月.2015(03).

[2] 石丁斯.余光中的幽默[J].晚报文萃. 2014(09).

[3] 李军.余光中散文瑰奇的感性创造[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余光中诗歌篇2

论文摘要: 余光中先生以诗和散文成名,然而他学贯中西,在文学翻译领域也颇有建树。不仅译介了大量英美文学作品,同时还发展成一套自己的译论。本文以他关于翻译与创作关系的论述为主线,阐述其主要译学思想,并通过分析他翻译的英美诗歌,看其翻译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及体现,以及对于后进译者的现实指导意义。

提到余光中,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他那些家喻户晓、广为传诵的诗篇,还有那些气势雄浑、色彩瑰丽的散文。然而,余光中先生不仅是成功的诗人和散文家,同时还是优秀的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他学贯中西,在文学的教学、创作、翻译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逾半个世纪的文学生涯中,除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创作,余光中也致力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其翻译范围广泛,包括诗歌、传记、小说、戏剧;产量颇丰,至今已出版翻译集十一种;并且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译学思想。

余光中认为,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而为艺术,则必有其创造性。翻译与创作有相通之处,两者都是要将一种经验转换成文字。不同的是,作家是将自己的经验翻译成文字,一切全在自己掌握之中,是一种“不拘的翻译”、“自我的翻译”。而译者要进行翻译的这种经验,已经有了文本,有其既定的内容和外貌,容不得译者擅自变更。然而,译者在将这种经验从一种文字转换成另一种文字时,在字词的选择、句子结构的安排、整体风格的把握上,仍然有很大的空间,也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创作。他在谈自己译诗的经验时说:“翻译的心智活动过程之中,无法完全免于创作。……一位译者必须斟酌上下文的需要,且依赖他敏锐的直觉。这种情形,已经颇接近创作者的处境了。”因此,“翻译也是一种创作,至少是一种‘有限的创作’”(余光中,2002:34)。

在文学翻译中,诗歌翻译最难,也最能体现译者水平。余光中以诗人与学者的双重身份,兼具深厚的国学和西学功底,翻译了大量英美现代诗歌。凭借严谨的态度、醇厚的语言修养、天赋的艺术才能,他翻译的英美诗歌质量上乘,带给读者极大的审美享受。本文拟从余光中翻译的英美现代诗歌入手,分析其译学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和应用。

一、文学翻译需要“变通的艺术”

关于翻译,余光中有很多精辟的譬喻。“翻译如婚姻,是一种两相妥协的艺术”。“如果说,原作者是神灵,则译者就是巫师,任务是把神的话传给人”(余光中,2002:55)。既然如此,这种双方之间的妥协应该达到什么程度;而“巫师”应该如何用人话传达“神谕”,既要忠于神,又要让人听得懂?这就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的“变通之道”。在翻译中,究竟应该靠近源语多一点,还是靠近译入语多一点?应该“直译”多一点,还是“意译”多一点?这也是译界中争执得最多、最久的问题。余光中提出鸠摩罗什“翻译为嚼饭喂人”的比喻,并转化译文“生”与“烂”的问题。他说:“译文太迁就原文,可谓之‘生’,俗称直译;太迁就译文所属语言,可谓之‘烂’,俗称意译。”他认为理想的译文,既不能生,也不必烂,够熟就好(金圣华,2006)。他说:“我做译者一向守一个原则:要译原意,不要译原文。只顾表面的原文,不顾后面的原意,就会流于直译、硬译、死译,最理想的翻译当然是既达原意,又存原文。”如果遇到难以两全的时候,“只好就迳达原意,不顾原文表面的说法了”(余光中,2002:126)。

在一般的文学翻译中,要把握好这种“变通的艺术”已是不易。而诗歌,作为各种文学体裁中语言最精粹凝练、艺术技巧最丰富多样的一种,其翻译更是难上加难。中英两种文字,在形、音、文法、修辞、思考习惯、美感经验、文化背景上相距甚远,而在诗歌翻译中,既要传达原诗的思想内容,又要尽量贴近原诗的形式,更要再现原诗的意境与神韵,做到“诗美再现”,这种心智活动的过程,似乎比创作更加繁复。下面,我们将通过赏析美国女诗人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一首名诗《殉美》(I Died for Beauty)的两种译本,看余光中是如何以驾驭两种文字的深厚功力,在翻译实践中贯彻自己的翻译原则的。

原诗:I died for Beauty——but was scarce/Adjusted in the Tomb/When One who died for Truth,was lain/In an adjoining Room——//He questioned softly “Why I Failed”?/“For Beauty”,I replied——/“ And I——for truth——Themself are One——/We Brethren,are”,He said——//And so,as Kinsmen,met a Night——/We talked between the Rooms——/Until the Moss had reached our lips——/And covered up——our names.

余光中译:我为美死去,但是还不曾/安息在我的墓里/又有个为真理而死去的人/来躺在我的隔壁。//他悄悄地问我为何以身殉?/“为了美,”我说。/“而我为真理,两者不分家;/我们是兄弟两个。”//于是像亲戚在夜间相遇,/我们便隔墙谈天,/直到青苔爬到了唇际,/将我们的名字遮掩。

张国海译:我为美而死了——但刚刚/安躺在坟墓里/便有一个为真理而死的人,躺下/在我的隔壁——//他轻声地问起“我为何而死?”/“为了美”,我答曰——/“而我——为了真理——两者为一体——/我们是兄弟”,他说——//于是像亲戚,相遇在夜里——/我们隔墙谈天说地——/直到青苔爬上我们的双唇——/将我们的名字遮蔽。

狄金森的短诗,风格独特,以文字细腻、观察敏锐、意象突出著称。她的诗大都采取童歌(nursery rhymes)的形式,单数诗行为“抑扬格四音步”(iambic tetrameter),双数诗行为“抑扬格三音步”(iambic trimeter),形成独具特色的“四行体”(quatrain)。她的诗中多用破折号,是因为创作时常常思如泉涌,来不及标点,便以长划代之。她的创作打破了传统,句子常常不合文法,用韵也往往是邻韵(para-rhyme)。然而看似不合章法的创作手法,产生的却是清新隽永、灵气逼人的诗作。 "

从两段译诗的形式上来看,张译似乎是对原诗的绝对“忠实”,从字词的排列,到句子结构,甚至是标点符号,几乎都与原诗一一对应。然而,诗歌是一种最感人的文学形式,诗人运用的一切语言和艺术技巧,都是为了创造一种整体的效果,而诗歌的翻译,也要努力去再现这样一种效果。张译看似与原文形式一一对应,实则没有体现出原诗的节奏感,所选字词平庸,句子结构松散,未能再现原诗那种轻盈、空灵的美感。这其实正是对原诗的“不忠”。在余光中的翻译中,为了符合中文的表述习惯,以及结构的紧凑,所有破折号均省去,在尽可能贴近原诗形式的前提下,部分字词的位置作了必要的调整,以满足音韵、节奏上的需要。每一节中双数行押韵,单数行以“四顿”代“四音步”,双数行以“三顿”代“三音步”,较好地体现了原文格律上的特征。在用词上简洁凝练,“不曾”、“安息”、“以身殉”、“唇际”,这样的字句朴实又有诗意,句子结构紧凑而有节奏感,从整体上再现了狄金森的风格,使读者完全感受到女诗人对美与真的执着追求。读他的译诗时,似乎可以想象诗人的灵魂附着在译者身上,译者“成了天才的代言人,神灵附体的乩童与巫者”(余光中,2002:177),达到了傅雷所说“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傅雷,1984:80)之境界。

二、用优美地道的中文,做英汉文学翻译

既然文学翻译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创作,那么译者就算不是作家,也要有作家一般驾驭文字的能力。表现在文学作品的英译汉中,就是要有相当的中文水平,能用地道、流畅、优美的中文来再现原作。

谈到中文的地道和优美,就不能不提到余光中先生对于中文西化趋势的关注。他在一系列文章中谈到了对于目前中文发展趋势的忧虑。他指出,从新文化运动至今,白话文一直受到西方语言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可以分为“善性西化”和“恶性西化”。“善性西化”可取,“恶性西化”则不可取。造成“恶性西化”的原因,一是读英文的直接作用,二是看翻译作品的间接影响。因此他认为,对于维护中文的简洁、优美,译者负有重大责任。

余光中认为,当今中文受到的严重污染,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公式化“翻译体”的泛滥。他举了大量实例来印证这种机械套用式的“翻译体”对中文的危害。例如,见“when”就“当”,见“and”就“和”,见“-ly”就“地”,见“if”就“如果”,还有遇到名词复数一律加“们”,不适当地套用被动语气,滥用代名词、介系词等。此外,目前中文的翻译和创作作品中,“的”字的使用可说是泛滥成灾,因此他特别提出著名的“的的不休”之说。英文形容词在词尾和语法组成上变化多端,而中文里全都交给“的”字去承担的话,则往往造成句子冗长繁杂,文意纠缠不清,失去了节奏和美感(余光中,2002:178)。

余光中不仅对公式化的“翻译体”进行讨伐,呼吁译界人士为维护中文的纯洁而努力,自己也身体力行,在翻译实践中为广大译者树立了值得效仿的榜样。下面就以他翻译的英国诗人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一首变体十四行诗《英伦:一八一九年》(England in 1819)为例,看他如何巧妙处理原诗中大量出现的形容词和定语从句,从而避免陷入“的的不休”的困局。

原诗:An old,mad,blind,despised,and dying king—/Princes,the dregs of their dull race,who flow/Through public scorn—mud from a muddy spring;/Rulers,who neither see,nor feel,nor know,/But leech-like to their fainting country cling,/Till they drop,blind in blood,without a blow;/A people starved and stabbed in the untilled field—/An army,which liberticide and prey/Makes as a two-edged sword to all who wield—/Golden and sanguine laws which tempt and slay—/Religion Christless,Godless—a book sealed;/A Senate—Time’s worst statute unrepealed—/Are graves,from which a glorious Phantom may/Burst,to illumine our tempestuous day.

译诗:又狂又盲,众所鄙视的垂死老王——/王子王孙,愚蠢世系的剩渣残滓,/在国人腾笑下流过——污源的浊浆;/当朝当政,都无视,无情,更无知,/像水蛭一般吸牢在衰世的身上,/终会朦朦然带血落下,无须鞭笞;/百姓在荒地废田上被饿死,杀死——/摧残只有,且强掳横掠的军队/已沦为一把双刃剑,任挥者是谁;/法律则拜金而嗜血,诱民以死罪;/宗教无基督也无神——闭上了圣经;/更有上议院——不废千古的恶律——/从这些墓里,终会有光辉的巨灵/一跃而出,来照明这满天风雨。

三、英美诗歌翻译中的格律问题

一般说来,作家而兼事翻译,难免会让译文受到自己创作风格的影响。特别是在诗歌翻译中,由于译诗是相当感性的,译者自己的格调就更容易渗透到译文中去。余光中在承认这一点的同时,又举出了“性格演员”与“千面人”这一对譬喻,来阐述对于诗歌翻译的见解。他说,如果译者在翻译各种风格的诗歌时都脱离不了自己的调调,那就只能算是个“性格演员”,演什么角色都摆脱不了自己的味道。而真正理想的译诗中,“最好是不见译者之‘我’的。在演技上,理想的译者应该是‘千面人’,不是‘性格演员’”(余光中,2002:36)。

因此,他主张译诗应尽量注意原文的格式与音律之美,译文体裁以贴近原文为依归。凡是韵律诗译出来必然押韵,译自由诗则不然。译者必须细心领会和分辨不同诗人的风格,如爱伦·坡擅长头韵,佛洛斯特爱用单音节的前置词和副词,艾略特喜好复音节的名词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译者的风格笼罩原文(金圣华,2006)。"

以下便以爱伦·坡(Edgar Allen Poe)名诗《大鸦》(The Raven)第七节的翻译为例,探讨余光中在诗歌翻译格律转换方面的技巧。

原诗:Open here I flung the shutter,when,with many a flirt and flutter,/In there stepped a stately Raven of the saintly days of yore,/Not the least obeisance made he;not a minute stopped or stayed he,/But,with mien of lord or lady,perched above my chamber door——/Perched upon a bust of Pallas just above my chamber door——/Perched,and sat,and nothing more.

译文:霍地我排开了百叶窗,忽然,以阵阵的拍翅与扑响,/一只庄严的大鸦踱进房来,那来自神圣的古代的大鸦。/他丝毫都不肯向我鞠躬,也不肯止步或驻足一分钟,/但是以贵族或贵妇的面容,在我房门的上端栖下——/在帕拉斯的半身像顶,正当我房门的上端,栖下——/栖止而坐定,更无其他。

这首《大鸦》 是爱伦·坡的代表性作品,是为怀念死去的情人丽诺(Lenore)而作。爱伦·坡特别注重诗歌的形式和韵律,这首诗也是格律严谨,节奏规整。余光中自己也在这首译诗的注释中说:“《大鸦》一诗,韵律至严,翻译最难。”(林以亮,1989:39)然而难虽难,却因难见巧,这首诗的翻译充分体现了余光中无与伦比的翻译和创作才华。全诗共十八节,每节六行,其中前五行为“扬抑格八音步”(trochaic octameter),第六行为“扬抑格四音步”(trochaic tetrameter)。译诗的前五行用八“顿”来对应原诗上的八个音节,第六行用四“顿”来对应原诗的四音节。全诗通押more韵(每节第二、四、五、六行),译诗中用“大鸦”、“栖下”和“其他”等来体现原诗中押more韵的句子。原诗每节第一行中间之字与行末之字押韵,如此段中的“shutter”、“flutter”,第三行中间之字与行末之字及第四行中间之字也押韵,如此段中的“he”,“he”,“lady”。译诗中分别用了“百叶窗”、“扑响”来对应“shutter”,“flutter”,用“鞠躬”、“分钟”、“面容”等词来对应“he”,“he”,“lady”。原诗中“头韵”(alliteration)运用极多,译诗中也将“flung”,“flirt”,“flutter”译为“排开”、“拍翅”、“扑响”,“stopped or stayed” 译为“止步或驻足”来加以体现。译诗不但准确传达了原诗的意义和精神,同时在语言形式上也努力再现了原诗的特征。余光中翻译的这首《大鸦》,可说是“形神兼备”的典范之作。

四、做文学翻译需要作家的才华和学者的严谨

著名翻译家王佐良先生曾对余光中翻译的《大鸦》作了专门分析,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余光中的译文是“译得很好的诗”,“说明了译者对所译作品研究得深,加上他本人的诗才,结果出现了这样的译文”,“这种态度是值得别的诗歌译者学习的”(王佐良,1990)。

余光中诗歌篇3

关键词:《乡愁》 母爱主题 文学作品

引言

乡愁是当代台湾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主题,在台湾的现代作家中出现了很多以乡愁作为创作基点的作家,余光中就是其中一位。余光中是台湾文坛上的一位代表作家,是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海外时对故乡的怀念成为他创作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对故乡的怀念,也是对生活在故乡中的母亲的怀念,是对祖国的怀念。《乡愁》是余光中的一部代表作品,这首诗作中,那种淡淡的乡愁不仅是感动同样离乡的游子的颂歌,更是一首对母爱进行赞扬的伟大诗篇。

一、余光中的简介

余光中是一个情感十分丰富的诗人,而且也是复杂多变的人,因此在他的创作过程中也基本是多元化的,实现了一种巨大的转变,先是西化的,然后不断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创作及乡土文学的论战中,余光中的作品都有一种十分强烈的西化的味道,他自己也是主张西方创作风格的,这与他的生活环境以及阅历有关,有一种无视读者以及脱离现实的倾向。余光中是福建籍人,在1949年时随父母迁居到香港,1950年又迁到台湾,后来又到美国进修,在海外游学以及生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比较重要的创作风格。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他开始意识到民族意识的重要性,开始意识到在创作过程中加强民族意识的运用的作用,因此将创作的基点转向了大陆,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家乡以及母亲的思念之情。乡愁诗是在这个时间中余光中进行创作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乡土文学的重视也表明了他回归到东方的一种轨迹。

余光中的文学语言十分繁复善变,他希望在中国的文学世界中获得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力量。诗歌是他的一种主要创作方式,从诗歌的艺术上来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也就是说他的创作风格比较多变,不像其他的作家或者诗人一样,他的诗歌风格也会因为题材的变化而变化,表达的是作者自己的意志以及自己的理想,对于那些表达理想的诗歌,一般说来创作风格都会比较铿锵,而对于表达乡愁或者对祖国以及母亲的思念时,一般都会显得比较委婉一些。余光中是一个驾驭文字的高手,他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对文字的运用十分恰当,一生创作了很多著名的作品,比如《乡愁》《蓝色的羽毛》《钟乳石》《敲打乐》《白玉・苦瓜》《天狼星》等,其中最著名当属《乡愁》。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乡愁》正是这样一首表达了他的创作理念以及创作目的的作品,他不仅是我国文坛上的一位杰出的诗人以及散文家,更是一位驾驭文字的高手。

二、《乡愁》的主题以及创作风格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从这首诗歌中可以看出,作者表达了一种对家乡以及对母亲的怀念,同时还表达了一种希望祖国统一的感情。在余光中的乡愁诗作中,表达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是一种具有民族历史感的创作方式。作为一个漂泊在海外的台湾人,面对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分离问题,作者也希望可以实现两岸的统一,也希望可以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在这部诗作中,作者用一种温婉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于自己对祖国的深深思念进行了表达。同时,在创作过程中,他积极地应用各种比喻,将乡愁比喻成为邮票、坟墓等,表达了对母亲的一种怀念以及对社会变迁过程中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作者借用不同的意象对乡愁进行具体化,有助于作者的情感表达,对于作者的乡愁以及对母爱主题的揭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余光中的代表作品《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作者自身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是十分热爱的,正是这种热爱,使得作者的情感变得日益丰富,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三、对《乡愁》中永恒的母爱主题的解读

对于《乡愁》这首诗歌,乍一看仅仅是表达了一种对家乡的怀念,是一种想念家的味道的感情表达。但是这首诗中所包含的主题远远不止这些,还包含了对目前的思念以及一种永恒的母爱。这首诗歌中母亲出现的次数最多,从年少时对母亲的思念,一直到最后母亲去世之后对母亲永恒的怀念,他想要表达的是一种永恒的母爱。

在这首诗歌中的第一段写道: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那个时候的乡愁被作者比喻成为一张邮票,一张载着他的梦想的邮票,将他带到了国外,他在国外求学与生活,但是对家里的母亲是十分怀念的,这一枚小小的邮票,包含了很多的母爱。余光中从小就离家,与家人之间的交流几乎完全是依靠书信方式,这个时候乡愁就寄托在了邮票上。在思念家乡的过程中,最想念的也就是母亲,但是由于隔着千山万水,余光中对母亲的思念以及体会到的母爱就是在那一封封家书上。他收到母亲写给自己的书信,那上面是母亲的嘱咐以及叮咛,是母亲对自己的关爱,这种母爱是一个做母亲的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余光中思念母亲,母亲在中国也一样思念余光中。他对母亲的思念就是他每次打开信箱时的激动心情,作者在描述“邮票”这个词语时采用了叠词“小小的”,叠词加强了表达效果,对于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乡愁的情感有十分强烈的体现。

在第三段中,作者又提到了母亲,这个时候他将这种愁比作是一座坟墓,生老病死是人生中的宿命,母亲去世之后,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就变成了一种永恒的思念,一种没有尽头的思念。这种思念与之前的想念是不同的,因为他再也见不到母亲。以前的怀念总还是有希望的,作者还可以回到祖国,回到家中,回到母亲的怀抱中,但是母亲去世之后,作者便再也没有希望见到母亲的面容,再也没有希望听到母亲的声音。正是那一座低矮冰冷的坟墓,让作者和母亲永远分开,这种距离是永恒的,是一种阴阳相隔生离死别的悲痛。隔着坟墓的距离比隔着千山万水的距离要远得多。在这个时候描述对母亲的思念时,他使用的叠词是“矮矮的”,通过这个叠词的运用,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悲痛的心情。他知道母亲也希望回到大陆,作者也希望将母亲的坟墓转回到大陆,但是最终没能成功,母亲去世之后,留给作者的一种乡愁,成了一座坟墓。作者的诗歌写到这里,读者也许会思考,人世间除了生离死别还有什么感情令人难过与感伤呢?作者在最后笔锋一转,将乡愁进行了升华,当时的“我”与大陆是分开的,这个时候的乡愁就上升成为了一种家国的思念,母亲去世了,但是母亲的含义却得到了升华,这不仅仅是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更是所有与大陆分隔开来的生活在台湾的人对大陆的思念以及对两岸统一的一种渴望和期盼。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母亲的一种思念,就是那一湾海峡,就阻隔了自己与大陆之间的联系,没有祖国母亲对每一个中国人的大爱就没有每个家庭的小爱,这其中的母爱不仅是针对每个人各自的母亲,还针对每个人共同的母亲,即祖国。作者在对母爱进行描述时说道:“鸟倦飞之后就有了落叶归根的愿望……浅浅的一层海水,虽然比纸都还要薄,但是就是跨不过去。”作者对祖国母亲的赞美不仅在这首诗歌中有所体现,在很多其他诗歌以及散文作品中也有表述。从诗歌的开头到结尾,作者对母爱的理解以及对乡愁的体会也得到了提升,从对自己母亲的怀念,上升成为对祖国母亲的想念。在最后一段中,作者同样使用了叠词“浅浅的”,表达了自己希望可以早日回到母亲怀抱中的一种愿望。正是这种永恒的母爱以及对母爱的体会和追求,才使得作者可以在创作过程中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强烈的思乡之情以及思母之情。

结语

余光中是我国台湾文坛上的一位代表人物,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以及散文家。他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风格比较繁复,针对不同的写作背景往往会采用不同的写作风格来表现。在当前流传的很多作品中,都体现了作者的一种强烈的个人情感的表达。《乡愁》是余光中的一部代表作品,其中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一种思念。作者将乡愁具体化,在自己不同的人生阶段中乡愁都有不同的寓意,比如小时候的乡愁是一枚邮票,后来母亲去世之后,乡愁变成坟墓,再后来乡愁又转变成为海峡两岸之间的距离。余光中在创作《乡愁》时采用了比较温婉的写作手法,将乡愁这种朦胧的情感体现得十分细致。总之,这首诗歌在创作过程中一步步加深,一步步深入,使得作者的感情得到了十分细腻的描述,从距离的跨度到时间的跨度,这其中不仅是作者的人生变迁,也是作者情感的变化。语

参考文献

[1]杨帆.大爱轻言,大爱永恒――试析余光中乡愁诗中的爱国情怀[J].才智,2010(03).

[2]古远清.关于《台湾当代新诗史》撰写及余光中评价问题――回应台湾高的批评[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

[3]徐学.余光中“适度散文化”的诗歌理论与实践[A].2005海峡两岸台湾文学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4]章亚昕.漂泊的身世与超越的情怀――论台湾创世纪诗社的创作心态[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01).

余光中诗歌篇4

为人立传,难;为诗人立传,更难。

以我的理解,诗人的传记,无外乎两种作法:或以史料研究为主,须建立在资料广泛搜集的基础上,事无巨细地记录其生平,做到翔实与真实并重;或侧重于诗歌本身的评论,结合纵向的文化渊源与横向的文化生态,给予相应定位与评价。但这两种写法,无疑都分离了人与作品的关系,切断了作者与作品的之间的息息相通的脐带。

而本书则采用了“以诗证人、以人解诗”的写法,人诗合一。在作者的笔下,诗歌接通了生命的血脉,浓郁的青春气息混合着生存本身的焦迫,物质的挤压,理想的幻灭,爱情的重创,追随着英雄主义的八十年代落寞的挽歌,最终隐遁在历史深邃的暗道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海子生平的立体呈现,还有命运的日晷在诗人内心投射的阴影。

这种写法,当然不是偶然的兴之所至。作者说:“我读一本诗集,必须找到这个诗人的传记。我不承认诗与人是分离的,一个没有生活理念的人,不可能有独到的诗歌;我甚至极端地认为,人比诗更重要。这也是萨特的《论艺术》把作品与经历结合起来评价的方法影响我的原因。”我想,正是这样的观念,构成了写作此书的契机。

海子的辞世,距今已经整整二十一年了,有关他的争论一直没有间断,而他倾注了心血的长诗,也至今仍未获得广泛认同。另外,关于他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定位也一直没有公论。阅读本书,我们可以基本了解海子的生活历程、写作过程、思想嬗变以及相互关系,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中,观照海子诗歌的写作资源;另一方面,则通过自己所擅长的诗歌技术层面的分析――这对诗人边建松来说,是多么游刃有余――他揭示了海子所倾心的农耕文明、原始主义、神秘主义,揭示了海子由文化诗与体验诗构成的两大诗歌主线,揭示了海子由“实体”到“民间主题”到“集体仪式”到“元素”的写作历程,从而揭示了海子为什么与中国现代化的母题格格不入的根源。作者认为海子是一位“文化诗人”和“生命诗人”,引人深思。

西川对作者说:“写完这本书,可以了结你的一桩心愿。”是啊,对于热爱海子的边建松来说,这本书不仅是对一个意气相投、气血相通的诗人的致敬,也是对开阔生命的礼赞和求索。

《海子诗传――麦田上的光芒》

作者:边建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定价:26元

浙江诗人边建松的新作《海子诗传――麦田上的光芒》是一本解读海子及其诗歌的专著,书中有大量精辟独到的分析和探讨,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诗人存在的印迹。作者在写作这本诗传的过程中,花了大量心血,寻访联系海子生前的同仁亲友,收集相关资料,努力还原海子的生活经历、写作衍进和思想嬗变。《海子诗传――麦田上的光芒》是一部独具价值的人物传记。

《和学生一起读诗》

作者:余文浩 海天出版社出版 定价:22.5元

《和学生一起读诗》是作为中学老师的诗人在中学课堂上进行新诗阅读的一种有益尝试,为拆除新诗和中学教育之间的藩篱所做的一种努力;通过作者的诗歌教育实践表明,当代诗歌是受到中学生热爱的,中学生需要接受新诗的美的熏陶和教育,青春如诗,诗如青春。

《大地红》

余光中诗歌篇5

针对目前华人诗坛作品多质量差的情况,余先生直言不讳地指出三个共同的毛病:一是句子太长,毫无章法;二是回行太多,难以断句且易引起误会;三是细节太多,从头讲到尾,主题在哪里,不清楚。余先生所指出的毛病,确实在青年诗作者中普遍地存在,所论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令人心折口服。他认为“这三个大毛病不克服的话,根本成不了气候”。

谢先生在列举了网上走红的俗不可耐、令人哭笑不得的“白话诗”(实际不是诗)后,语重心长地奉劝年轻人“要维护诗的尊严”“不能随便写,这是对诗的不敬”。其言谆谆,其情切切。

众所周知,诗歌是通过抒发强烈真挚的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它要求作者驰骋丰富的艺术想象,将生活中的事件、场面与诗人的特定感受融为一体;还要求运用简洁、凝练的语言,采用分节分行的句式章法,同时还应有鲜明和谐的节奏、韵律。

关于诗歌必须押韵的问题,这已是基本常识,不再赘述,我想说的是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应该是一种音乐性、绘画性非常强的精致语言,必须以一当十,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和穿透力。诗歌应以极少的语言表达极其丰富的内容,我们应力避毫无意义的大白话入诗。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对于作家来说,用词就是他的事业。”诗人更应精心选择和锤炼自己的语言,发扬古人“语不惊人死不休”,“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的认真推敲精神,使自己的诗作不仅没有冗词赘句,还能出现震撼人心的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好诗常以名句传,我一向认为:有传世警句应是好诗的标志之一。

余光中诗歌篇6

在中考语文阅读中,有时也会考查现当代诗歌。考点主要有:(1)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及作品的时代背景;(2)理解诗歌的内容;(3)领悟作品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析诗歌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5)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6)品味诗歌重点诗句的含义;(7)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中艺术形象的象征意义。

怎样鉴赏现当代诗歌呢?

一、关注诗题。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诗题中往往能明确诗歌的类别,进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如余光中的《乡愁》,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抒写思乡之情的抒情诗。

二、抓住意象。意象即诗中的景和物。由于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思想及感情,因而这些事物便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月”代表怀人和思乡,“雁”代表思乡和漂泊,“菊”代表高洁、隐逸,“落叶”代表悲秋失意等。余光中在《乡愁》中选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这四个意象最能体现“乡愁”的特殊内涵: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

三、进入意境。意境即诗中客观之景或物与诗人主观情感的融合,即情景交融。诗中情与景的关系,或先景后情,触景生情;或先情后景,寓情于景。因此,我们在阅读中,就必须借助联想、想象,再现诗中描绘的生活图景,让诗中描绘的声、光、色、态等像电影画面一样在头脑中显现出来,并体味诗人的主观感情,进而走入诗人营造的或优美或寂寥或悲壮或雄浑阔大的意境,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四、把握写法。(1)诗人常运用修辞来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需要注意的是,同学们应该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修辞手法对于增强诗歌表现力的作用。(2)通过联想与想象来表达诗人强烈的感情。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诗人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3)运用象征、动静结合、以小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写作手法来深化诗歌的内涵。如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中,“星星”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模拟训练

春 芽

李 岭

一觉醒来

伸出

稚嫩的手

抓住天边

那一弯

飘动的彩虹

穿进

用美梦磨成的针

将大地

织成锦绣

(选自《人民日报》2009年2月2日)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描绘的情景和蕴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发挥新奇美妙的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咏物抒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余光中诗歌篇7

“我觉得余秀华是中国的艾米丽・狄金森,出奇的想象,语言的打击力量,与中国大部分女诗人相比,余秀华的诗歌是纯粹的诗歌,是生命的诗歌,而不是写出来充满装饰的诗歌,它是语言的流星雨,灿烂得让你目瞪口呆,通过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让你的心疼痛。”余秀华的伯乐沈睿,用最真挚的话语述说着余秀华和她的诗歌。

写诗时我才是完整的

2015年年初,余秀华的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网络上“病毒般蔓延”,余秀华被许多人熟知。这让她既兴奋又惊讶,没想到自己能被那么多人喜欢。紧接着,《摇摇晃晃的人间》和《月光落在左手上》两本诗集又相继出版,余秀华感叹说:“没想到梦想能够成真。”

出版作品是余秀华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因为在这之前的十多年里,写诗的余秀华内心是孤独的,没有想要被人发现,没有想要被人熟知。孤独的创作,孤独的生活。而对于孤独,余秀华也有自己的见解:“我只是写我自己的诗歌,不孤独是写不出来诗的,它是我心理的一个常态。”

1976年余秀华出生于湖北省钟祥市区石牌镇横店村,她出生时因倒产缺氧造成先天性脑瘫,这让她走路不稳、手发抖、说话口吃,给学习、工作、婚姻都带来了影响。余秀华却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自己,没有向命运屈服,并一直不断地挑战自己。

余秀华说:“对我而言,只有在写诗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其实我一直不是一个安静的人,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我也做不到逆来顺受。但是我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得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然而余秀华的创作成绩并非一蹴而就。还在上学的时候,她就喜欢文学,各种世界名著被余秀华翻看过了很多遍,《悲惨世界》《呼啸山庄》《堂吉诃德》等都是余秀华所钟爱的文学作品。

2003年,余秀华收起游戏的态度,开始认真写诗。2005年,余秀华第一次将自己的诗用信封装起来,邮寄给《钟祥日报》,没过多久,诗歌就发表了。但她从不会把稿子给别人看,她说:“那里懂诗歌的人太少,而且我觉得诗歌是诗人化的东西,本来就不是给别人看的。”“那里”指的是她的家乡,湖北省钟祥市横店村,余秀华很少跟邻居、家人们谈诗歌,“人家都不懂诗歌,你和别人谈这个,别人也会当个玩笑一样”。

余秀华诗歌的主题多关于她的爱情、亲情、生活感悟,以及她的残疾和无法摆脱的封闭村子。此时,学会上网的余秀华也开始接触更丰富的网络世界,在其中有选择性地阅读文章、学习知识,当然,更偏爱的还是诗歌。余秀华还开通了自己的博客,拥有了大量粉丝,成名后,粉丝一夜之间从200余人上升到2000人左右。这时,她知道自己会被更多人所熟知,然而真正理解她诗歌的人却并不一定很多。她说:“懂我诗的人,全世界可能只有一两个,写诗是一个很个人的事情。”

破茧成蝶

成名之后,余秀华本身宁静的生活被打破。关于余秀华的诗,网络上有很多评论,她的作品行文质朴、感情浓烈,在微信圈中被反复传递,迅速被人熟知与谈论。过人的文字天赋加上身体残疾,更使余秀华和她的诗歌成了热门话题。然而成为焦点的余秀华同时也被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

余秀华说:“我希望我写出的诗歌只是余秀华的,而不是脑瘫者余秀华,或者农民余秀华的。这样会把诗歌给推到后面,把身体(残疾)推到前台,把苦难放在诗歌前面是不对的,本末倒置了。我不喜欢别人给我贴标签,‘脑瘫诗人’‘农民诗人’等,任何标签都有局限性,而每个人都是丰富的,写的诗也是不一样的。我不回避‘脑瘫’的事实,但希望人们更多去关注我的诗。”

2015年1月28日,有消息称“草根诗人”余秀华被选为钟祥市作协副主席。但在余秀华眼中,市作协副主席只是个虚职,而是否会利用自己这个身份为诗歌发展助力,她更是想都没想过。“我的生活仍然平淡。”余秀华说道,“我只希望我的诗歌能够越写越好,其他的我不很在意。”

余光中诗歌篇8

中国自古以来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圣人孔子就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来阐明诗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在文学形式上的重要地位。在小学与中学课堂,“诗教”也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诗作为文学体裁中的一种有着区别于其他文类的特点:集中反映社会生活,蕴含丰富情感,想象驰骋瑰丽,语言高度凝练,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因此朱光潜先生说:“诗比别类文学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微,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相较于古典诗词在学生日常生活或课程中乃至幼儿的启蒙教学中的频繁出现,现代诗可以说是初中教学中的“新朋友”。它比起古典诗词,虽本质大致相仿,在格式与韵律上却更为自由。

在“课改”形势下,根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现代诗这位“新朋友”越来越多地与学生见面,例如语文版的七年级下册就有现代诗单元(艾青《我爱这土地》、余光中《乡愁》等)。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认识诗歌的基本特点和类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心态,丰富学生情感;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激发鉴赏兴趣,提高诗歌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感受作品的意境和意象,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

现代诗语言凝练、情感丰沛、韵律自由等特点决定了它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也决定了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成为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就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来看以及受所谓的教学进度、教学“考点”的影响,现代诗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或是单纯依靠纯理论呆板的讲解将现代诗“解剖”出五脏六腑喂给学生,或是在字词和技法上过于纠缠死抠硬塞,或是走过场式地背诵与记忆,这些都大大掩盖了现代诗原有的光彩与神韵。现代诗以其形象、情感、音韵见长,最重要的是整体的审美愉悦感受,如果老师像手持一柄手术刀,机械化地将诗句切割肢解拼接组装,必然会降低诗歌教学的趣味性,抑制学生学习诗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结果当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当下现代诗的教学现状,希望尽可能地接近与达到现代诗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目的,尽可能地让现代诗作为“诗”这一美好的文体进入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学有所获。

一、现代诗教学的基础——在吟诵中初尝美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一语便道出了诵读在诗歌学习中的重要性。诵读可以先将读者的想象与联想融汇于诗歌的语言和所塑造的意境之中,初步体会现代诗的韵外之致、言外之意。而吟诵相较于诵读而言,需要加上一层情感,或是对作者情感的把握,或是自身情感的投射。在实际的现代诗吟诵教学中,笔者提议以听诵、吟诵、背诵三个步骤来实现现代诗的诵读有效性教学。

依据闻一多提出的新诗“三美”理论,“音乐美”在现代诗的审美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除了诗歌本身的音韵节奏所体现出的音乐美之外,在学习诗歌之前,让学生欣赏有背景音乐的诗歌范读,同样可以获得这种审美感受。教师需要寻找最恰当适宜的范读音频和背景音乐,甚至有声画的诵读视频,声音条件好的教师也可尝试自己范读。试想上课伊始,和着优美的音乐声,诗歌被声情并茂地演绎,必然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将学生领入诗歌的意境之中,从而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曾在一首现代诗学习之前,要求学生先闭上眼睛安静地聆听音乐与诵读进行想象,发现学生几乎都能初步感受到诗歌的美并陶醉其中。

其次,学生自行吟诵也是诵读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教师需要在范读的基础上先指出这首诗歌总体的情感基调和节奏,初学阶段还需指导学生把握每个诗句的节奏划分和重读轻读。如吟诵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情感基调是悲愤深情与激昂,节奏要缓音调要重;而在吟诵余光中的《乡愁》时,情感基调是忧愁伤感,节奏要缓音调偏轻。但要注意的是,并非整首诗表达的情感都一致且节奏没有变化,如在《乡愁》中,要让学生理解,这首诗总体情感忧愁伤感,语调轻缓,但最后一节“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需要在忧愁中带上昂然嗟叹,语调要加重、延长。

在学习现代诗的初始阶段,积累现代诗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可在教材规定记忆背诵的范围之外,教师选取适宜的诗歌让学生多作背诵积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除此之外,诵读的形式也可实行多样化,单人诵读,双人诵读,群诵等,笔者曾经尝试过二重诵读、三重诵读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朱自清说:“它的生命在诵读,它的生活在诵读里。”在诵读中学生能提前窥见诗歌的灵魂,这是现代诗美的初尝。

二、现代诗教学的关键——在诗意中感受美

诗歌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凝练与含蓄,即使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诗歌通常也蕴涵着文字之外的深意,文字的符号下附载着意象,建构着意境,跃动着情趣。诗歌这种含蓄的艺术是用形象来思维,来反映诗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的。这一创作规律决定了欣赏和学习诗歌离不开对诗歌意象的把握和理解,对诗歌意境的体会和感受。

意象是诗歌中饱含诗人感情,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诗人在从事诗歌创作时,总要从自然界、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物象用于作品中,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席慕容的《乡愁》中,“笛”、“月亮”、“挥手”等意象就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没有年轮的树”则形象的抒发了诗人割舍不断,无法用时间计算的思念之情。又譬如《我爱这土地》,作者借助一只愿用嘶哑喉咙歌唱且腐烂在土地里的“鸟”来表达情感,通过“暴风雨”、“风”、“河流”等来宣泄对侵略者的愤恨,通过“土地”、“黎明”来表达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和对养育着自己的土地的深爱。这些意象在诗歌中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捕捉到意象不难,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和理解意象的内涵,引领学生迈进作者的情感和心灵之门。

但对于意象的解析,势必要将意象从整体的诗歌中或整体的诗句中拆分出来,这往往就会碰到上文所提到的问题:因为肢解分析而破坏了诗歌的整体性,在字词上过于死抠,将理解强行灌输给学生。这是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尤其是意象的解析中要格外注意的。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在意象的分说之余更要引导学生对整体诗歌意境的把握。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语言要放到语境中来体味,意象也要放到意境中来把握。如《乡愁》中对于“船票”这一意象的解析,不能只探讨船票这一物象的内涵,而要将之放入整节的诗歌环境中,考察“一张窄窄的船票”对于相隔大洋彼岸新婚燕尔的作者和新娘有何意义,于是就能感受到成年之后作者远在他乡,当忆起深爱却又不得不分别的美娇娘时,只能小心翼翼地拿出那张窄窄的船票,对着上头的日期地点发愣思念。

如此意境的描绘,学生自然会调动自己的无限联想与想象,与教师一同畅游于诗歌所构建的环境之中,感受诗歌的美好。对单独意象的理解,进而对整体意境的把握,而非呆板的字句解析,这是现代诗教学中的关键。

三、现代诗教学的核心——在情感中体悟美

一首诗最容易感知的可以说是诗歌的情感,但最多元最难以把握的也可以说是诗歌的情感。“诗缘情”,情感总是作者传递与表达的核心与灵魂。在我们的教学参考与教材中通常会有明确的中心思想感情的描述,但依笔者所见,一首现代诗有核心有主要的情感,但没有绝对单一的情感。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首现代诗所想表达的情感必然不是单调的。

前文提到,一首现代诗总是通过意象的塑造和意境的营建来蕴含作者的情感。因此,从意象与意境中提炼探究作者的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情感的外化。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当引导学生把握了诗歌意象和意境之后就不难得出:面对笔下这些优美幽雅的景物——天边云彩,河畔垂柳,夕照霞光,水草轻摇,绿波青荇……作者“甘心作一条水草”,此时已是物我合一、水乳交融,而这景物的美好不正好衬托出作者内心愿与之携手相伴的祈愿和无限的深情眷恋吗?

对于情感的多元把握,还应“知人论世”,作者的经历和诗歌的写作背景总是息息相关的。如《再别康桥》写于徐志摩重访康桥时,而在重访康桥的前几年里,作者在情感生活和文学活动中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因此当对生活感到痛苦无奈的作者故地重游,忆起昔日的美好时,内心自然是充满了欢喜,可是转念想到只能短暂相聚,马上又要分离怎能不让人倍感神伤呢?走进作者的生活,才能更加接近作者的内心,如此学生们就不难体会到诗歌除了表达对母校的眷恋,更有对往昔生活的怀恋,对现实生活匆匆别离的惆怅,这种忽而欢喜却又立刻降至谷底的无奈想必也能紧紧揪住学生们的心。

只有通过对诗歌情感的多元性的把握,全方位的解读,才能真正使学生调动联想与想象,丰富自身情感体验,感受作品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四、现代诗教学的拓展——在比较中甄别美

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现代诗虽理解的难度并不大,但语言却是诗歌体裁体现出的精炼含蓄,因此学生在起初学习现代诗不易调动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横向与纵向的迁移,通过比较分析来提高学习诗歌的效果。如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之前所学习或接触过的关于思乡的古诗,如提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学生耳熟能详甚至朗朗上口的诗句时,立刻就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而在学习了余光中的《乡愁》这首现代诗之后,以同样的题材可进行横向迁移,如拓展席慕容的《乡愁》、舒兰的《乡色酒》等,在比较中让学生甄别不同的诗美。或是进行纵向迁移,通过余光中关于思乡的一系列诗歌,如《乡愁四韵》、《满月下》等,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乡愁情结,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和主旨,增强学生学习现代诗的广度和深度。

在实际的现代诗教学中,如若只是以诗论诗,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也会不自觉的陷入传统现代诗教学的模式和套路中。在学完教材中的现代诗后,教师如能与学生共同协作,针对有内在联系的不同诗歌去探讨其结构上、情感上、风格上、语言表达上等的异同,才能使学生跳脱出现有的诗歌学习格局,通过自主性分析,去甄别不同的诗歌之美,进而对诗歌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五、现代诗教学的升华——在活动中实践美

在现代诗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想象描述画面、对诗歌改写仿写、课外积累摘抄、诗歌朗诵比拼会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学诗写诗的兴趣。

现代诗的仿写训练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在学完余光中《乡愁》之后,即让学生大致仿造诗歌的形式,另定主题如“幸福”、“思念”等进行仿写,发现学生不仅能够抓住诗歌的形式特点,也能把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投入其中,写出了激情满怀、真挚动人的诗作,在与同学的分享赏评中,也可大大调动学生的创作激情。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充分感悟新诗语言的奥妙,无形中提高了遣词造句的能力,进而与诗歌的情感相碰撞,更加充分理解教材。

因为课堂上拓展的课外现代诗毕竟有限,所以在课外引导学生多做关于现代诗的积累摘抄是十分必要的。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爱和欣赏的诗歌,进行摘抄和简单地赏析,要求熟读或背诵,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好地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在七年级下册的现代诗教学中,笔者还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举行诗歌朗诵会,从比赛的具体事项如通知、比赛的报名、主持人的选拔到节目的安排笔者都做了精心的策划,加之学生们的积极响应和配合,使朗诵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学生不仅仅是学会了背会了几首现代诗,而是真正地走进了现代诗,走入了现代诗的学习中。这样,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欣赏新诗,从中积累、感悟和体验,必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总而言之,现代诗的有效性教学,绝非只是机械化地字句推敲分析和模式化的背诵和主题讲解。而是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根本,着力于在吟诵中、在诗意中、在情感中、在比较中、在实践中品读和体味美,引领学生至广阔的诗歌天地中去寻找一颗诗心,真正培养学生诗歌的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教无定法,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个人见解,我们应不断地探究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以真正提高现代诗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光潜.诗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朱自清.诗言志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4]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8.

[5]李建国.初中语文现代诗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黄桂红.初中语文现代诗教学探讨[J].语文天地,2010,(23).

余光中诗歌篇9

从2002年南枫出版第一部作品《爱・COM》后,南枫已经连续出版了3部作品,第4部作品目前正筹备出版。以爱情为主题的南枫作品,形成了其诗歌特色,歌颂爱情真谛,成就了南枫作品在读者心中的美好旋律。读者关注南枫,热爱南枫作品,无疑是南枫作品补养了当代人爱情观的营养不良。也满足了人们对爱情美好的渴望,从而让读者在迷惘中找到了爱情的审美尺度。南枫宣扬爱情观念,诗咏大爱成为当今诗坛乃至文坛的传说。

正因此,南枫受到当代文坛褒奖。

2005年11月5日,第世界诗人大会暨第一届中国诗人大会,在北京举办分会。在会上颁发了一项特殊荣誉:向青年诗人南枫授予了“桂冠文学家”称号,轰动了中国诗坛。这是世界诗人桂冠联盟首次向中国大陆诗人颁发的此项奖励。也是该组织对有文学贡献的作家、诗人的最高奖励,该组织很少颁发这样的奖励。

来自世界各地的12个诗人大会组织和40余位著名诗人、引领中国诗坛潮流的30余位国内著名诗人,以及中央和地方各有关媒体记者、诗歌爱好者2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南枫继2002年出版中国首部爱情摄影诗集《爱・COM》。2003年出版歌颂抗击非典英雄的爱情摄影诗集《爱・Angel》之后,2005出版的《爱・NET》是他的第三部爱情摄影诗集。至此,南枫仅用三、四年时间,就完成了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诗歌3部曲。以诗歌形式歌颂永恒爱情,用诗歌呼唤着人们对爱情的良知,表现了诗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南枫的爱情摄影诗集,因为撕心裂肺般地表达了爱情的悲欢离合,被喻为中国诗坛的“廊桥遗梦”,引起了诗坛的极大关注。

《爱・NET》是一部描写和抒发爱情感悟的作品,这部诗集没有出版时。就已经被拍摄制作成诗歌电视艺术片,进行了探索性的电视与诗歌艺术结合尝试,2004年10月2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三套“岁月如歌”栏目播出。国内著名朗诵艺术家乔榛、丁建华的真情朗诵,使得这部诗歌电视艺术片播出时在诗歌爱好者中产生极大影响。

2004年1月2日。中国作家协会和《诗刊》社,为南枫召开了作品研讨会。对南枫作品和南枫的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南枫诗歌运用的影像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时尚化特点,具有全新的视觉,南枫为中国当代时尚化诗人。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炯在南枫诗歌研讨会上赞誉到:“诗人将自己的体验和人类爱情和普遍感受都融进了自己的诗篇,有些诗更能够抒情与写景结合起来,让读者从衷心的爱情诉说中也感受到画意,从画意中领略到更深、更丰富的爱的情韵。”

最近,南枫又创作完成了第4部爱情诗集。不久前,笔者见到南枫时,他说从三亚回来,专门为诗歌摄取南国风光配诗。

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评论和赞扬说:“南枫写的是当代年轻人的一种爱情观。我觉得他的可贵之处,就是在相信爱情,并在情感上表达出对爱情的强烈渴望。从南枫的诗里能够看出,他始终相信爱情是非常美好的东西,这很重要。现在有很多年轻人的爱情观跟我们这一代人不一样,受到西方浪潮的影响,不太严肃。比较随便。这样的东西不应该歌颂。我们还是要歌颂美好的东西,比如对爱情的忠贞。”

中国煤矿文联主席李士翘评论:“作者以曲折百转的爱情波澜,激昂悲壮的炽热情怀,执著地宣传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社会观。作者道出了什么是爱,什么是爱的真谛、爱的忌讳、爱的企盼、爱的誓言、爱的基础、爱的责任……作者以激情和感悟,揭示了爱的规律,说出了爱的本质和爱的归宿。我坚信,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一个把爱奉献给人民的作者,必然会受到读者的喜欢,社会的尊重。而南枫先生正是这样的人。”

南枫的《爱・COM》、《爱・Angel》作品相继出版后,《北京晚报》、《战友报》、《燕赵晚报》、《环球纪事》、《中国发展周刊》、《赤子》、《今日中华》等上百家媒体对南枫和其作品进行了报道。

付出了就会有收获。迄今。南枫作品已先后获中华“八喜杯”诗歌大赛奖、首届中国长城文学奖一等奖、第世界诗人大会(首届中国诗人大会)铜奖、桂冠文学家称号。2007年12月24日,《时代人物》为南枫颁发了“2007年度时代人物奖”。

极为可贵的是。南枫并不是职业诗人,他是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的。他在大型企业作宣传管理工作。工作量很大。诗歌爱情三部曲的诞生完全靠牺牲了大量工作之外的休息时间完成的。南枫已不知放弃了多少节假日、周末时间,也数不清用了多少星夜良辰。南枫不仅用诗歌内涵感染读者,还用新的形式改变诗歌市场。给每一首诗配上一幅图片。3本诗集,近300首诗,每一幅图片都要一个场景、一个人物、一段故事。请了100多位模特,选择了100多个场景,拍摄一本书就要用一年时间。摄影师实在请不起,南枫就亲自拿起照相机,自己完成了第3本诗集《爱・NET》的拍摄。南枫还和中央电视台合作把诗歌拍摄成MTV,拍摄成诗歌电视艺术片播出。在读者中产生强烈震撼和共鸣。这一切投入与实践,不是靠说。要靠做;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努力,而是连续几年的奋斗拼搏。对于南枫个人来说要付出巨大的经济投入、精神压力。但南枫始终没有被困难压倒,没有被坎坷挡住,没有被周围异样的目光和冷嘲热讽所左右。南枫用无限的激情与满腔热血。用永不言败的勇气与志气,成就了诗歌理想,收获了诗歌业绩,叙写了一段中国诗坛的神奇故事。

链接・南枫诗歌欣赏

爱情链

不知你到没到过山海关

那里有长城的起点

也有一个闻名的爱情链

很久以来让高山与海水相连

不知有多少朋友在此加了爱锁

把钥匙扔得好远好远

不知有多少朋友许下心愿

祝福自己的爱情海枯石烂不变

如果你相信这些灵验

就一定去一趟长城的起点

带上一把最好的爱锁

咔嚓一声把爱锁上百年

我怕我会喜欢你

其实你不必生气

不是我置之不理

只是不敢有更多的关怀

因为怕喜欢你

不是你没有魅力

更不是缺少甜美

也不是我心如死灰

只是想保持距离

要知道一旦友情逾越界限

就会改变交往的主题

承诺眼神和举止

都会赋予特别的含义

如果你真的渴望

内心为我留出天地

那就耐心地等候

因为我并没有说要放弃

绝版的今天

当翻开发黄的相片

才知道过去一年又一年

过去的时光已经无法回转

无法回转的每个日子都成了绝版

当再看自己的容颜

才知道岁月无情的摧残

逝去的永远无法找回

无法找回自己的青春浪漫

当数着年龄的改变

才发现一天天走向中年老年

想起无法挽留的是时光

年轻的时光越来越远

当明白今天已经绝版

才更加珍惜美好的情感

余光中诗歌篇10

诗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星,是悠久的华夏文化的一朵奇葩。漫步诗苑,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领略祖国秀丽的山川美景,感受诗人博大的胸怀气度,体悟深邃的自然理趣和人生哲理。阅读诗歌,能够让我们从中得到美的熏陶,感悟到生活的哲理。对我们刚刚步入初中的同学而言,要想独立地创作出一首诗歌,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们可以在学习诗歌的基础上,仿写诗歌。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仿写诗歌呢?

一、充分调动回忆,捕捉诗歌意象。所谓意象,是指作者在诗歌中所描写的具体对象。它是作者抒发感情的载体,也就是说,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就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来进行的。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是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所喜欢的人、事、物、景。因此,我们在仿写诗歌之前,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回忆,想一想自己所喜欢的、最熟悉的、能给自己带来深刻感悟和启迪的东西。然后,对这些意象进行生动而又细腻的描绘,并融入内心真挚的感情。

二、展开合理想象,营造优美意境。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作者在行文中运用想象,就能够创造出优美的意境,使诗歌内涵丰富,意蕴深刻,表达形象、生动。在想象中,我们可以把平常的事物呈现出不平常的一面,让平凡的人物变得与众不同,让熟悉的景物成为独特的风景。如余光中的《乡愁》一诗,诗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乡愁具体幻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从而丰富了乡愁的内涵,化抽象为具体,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