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十篇

时间:2023-04-10 18:20:52

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规划篇1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抓手,以班子和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坚持“经济强镇,农业大镇,现代新镇,和谐村镇”的指导方针,深入实施集中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克难攻坚,踏实苦干,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全镇经济总量、生态环境治理、基础设施条件、农民群众生活、社会事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在富民强镇、构建和谐____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力争到2020年,实现GDP翻一番,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亿元,比“十二五”末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比“十二五”末年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亿元,比“十二五”末年均增长25%,粮食总产量突破6万吨,比“十二五”末年均增长8%,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一)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大兴水利,搞好渠灌溉工程建设,尤其是提高三湾洼地防洪抗旱能力,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计划十三五末,新建生产桥70座、涵25座、节制闸17座,电灌站2座,机井170眼、排水渠9公里,清理塘坝43口。

加快镇区道路、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服务功能。扶持发展农村沼气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加大实施危改工程,让贫困户住上安全房。抓好农电升级改造工程。完善村级公路建设,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完成修建公路120公里,加强断头公路的连接工程,形成完整的交通网络。同时,推进文化设施建设,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利用与省体育局对接的有利时机,以美好乡村建设为契机,积极协调,争取省体育局在资金筹措、项目规划、广场设计方面的支持,建成一座2万平方米综合健身广场,争取打造颍东区最大的农民健身广场。

(二)逐步完善集镇建设

通过五年时间建设,对集镇周边危房进行改造,完善公共设施和公益设施,争取十三五末建成一座城镇综合体,对周边巷道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合理布局公厕,住宿、洗浴场所,使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完善其基本功能。并结合交通枢纽位置(连接着胡集、新乌江、杨楼孜),使之成为____对外宣传一张名牌名片。按照新一轮村镇建设规划确定的工业集中区、商贸物流区功能定位,采取招商引资等市场运作办法,有计划、按步骤、分期实施两大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 全力实施产业规划

1.搞好功能定位,充分依托我镇地缘优势,把发展工业、商贸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充分发挥好招商引资的作用,促进我镇经济跨越式发展。

(1)打造工业发展高度。依托____镇工业园区,以新型建材产业园为带动,紧紧抓住工业发展方向,围绕投资8000万元的鑫巍建材,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打造高效益、低耗能、低污染的新型建材业。利用招商引资与阜阳金盛铭建材有限公司在谈的投资项目,可年产20万吨干粉砂浆及2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总投资达到5126.7万元,年利税可达到2445万元。新增外贸服装厂正逐步投产使用,预计年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到十三五期末,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零突破,力争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亿元。

(2)提升商贸业活跃度。规划以徽商超市、好又多超市、海量家具城和潮流服尚等为龙头的商场超市,以成强、恒发农机专业合作社乘用汽车等为农机专业市场,以____木头行为木材交易市场为核心,不断做大做强以木材深加工为龙头的家具业和以原料加工为龙头的纺织服装加工业,把____木头行打造成颍东区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场。不断提高通讯、餐饮等现代服务业营业总额,

确保十三五末商贸零售业交易额在整体翻一番的基础上,寻求更大突破,对外贸易实现零突破。(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园区建设为平台,加快道路、围墙、绿化等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建设,重点围绕优势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着力引进一批带动性强、附加值高、财税贡献大的优质项目。采取“主动走出去,积极请进来”的策略,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形成招商引资的绿色通道,全力帮扶,加快落户,对其准备落户企业的资金筹集、工商注册、办理用地报批手续、进企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服务;对其在建企业的建设过程实行监管,保证企业的安全施工,促使企业尽快开工建设;对已落户的企业加大帮扶力度,落实专人,常驻化工园区,及时解决和处理各类纠纷矛盾,有效促进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2.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继续抓好“西兰花”主打品牌 ,争取土地整治、小农水治理、洼地治理等项目,立足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化、现代化、生态化进程。

(1)围绕西兰花核心种植基地,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

以土地流转为手段,以标准化建设为要求,以市场效应为带动,扎实推动万亩蔬菜基地建设进程。切实做好”政府促动、龙头带动、专业合作组织互动、基地市场联动“四篇文章。规划东片以马圩、马楼西兰花基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打造8平方公里的西兰花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同时不断向周边延伸,形成以____镇为龙头,覆盖周边乡镇的西兰花种植格局,在十三五末争取西兰花的种植面积在____镇达到2万亩,在全区范围内扩大到10万亩以上,逐步使颍东西兰花成为阜阳品牌、安徽品牌,甚至全国品牌,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颍东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三五期间计划投入400-800万元建立新型现代化的高科技恒温控温、架式连栋阳光育苗温室大棚,为育苗和保障散户种植提供种苗保障。争取与安农大农科所加强联系合作,引进现代化的深加工生产线,丰富西兰花产品,把西兰花做成速冻型、保鲜型成品,拓宽西兰花的销售渠道。

(2)围绕西瓜种植发展,建设瓜果栽培示范园。

镇政府积极提供优惠政策,鼓励致富能手、合作社负责人等带头建设西瓜基地,并给予适当奖励和扶持,西片以李土桥、赵庄、庙北为中心,以大棚西瓜种植为主导,不断扩大发展,力争3-5年内打造成为万亩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基地。

(3)建设畜牧养殖片区。积极围绕庙南、向阳、庙北等养殖场,发展特色养殖,加大对上级资金争取力度,缓解群众的资金难题,帮助群众将畜牧养殖产业做大做强,使我镇逐步形成以特种养殖、牛、羊、猪、蛋鸡等多种养殖共存发展的畜牧业,使之成为带动群众致富又一途径。

(四)规范农村建房,抓好美好乡村建设

1.严格按照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以《____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2010--2030)》为基本遵循,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展开。充分发挥农村农民建房国土所规划、市容执法的作用规范农民建房,使农民建房按程序、步骤、要求进行逐级审批,到2020年,美好乡村建设推进村要覆盖到全镇9个行政村,确保“五通”(水、路、桥、电、因特网)全覆盖,“四化”(村庄绿化、广场硬化、照明亮化、环境美化)基本完成。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投入力度,加大以人畜饮水为重点的农村安全用水工程建设,对偏远村庄的村级供水系统,按照标准进行改建,推进安全饮水工程;确保全镇100%的农户用上自来水。

2.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不断深化改革,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进一步巩固农户改厕、危房改造、棚舍整治、沟河清洁、庭园绿化等建设成果,建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综合管理、协调高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大执法管理力度,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严格落实部门单位、商业门店“门前三包”责任制,坚决杜绝乱停乱放、乱写乱画等不文明行为,按照市场代运作模式,引入保洁公司进行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卫生保洁工作机制,在全镇形成主要路段专人专职保洁、各村属地管理维护的新格局,巩固和提高沟、河、路和农村生活垃圾的综合保洁质量。

(五)办好民生工程,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1.办好民生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通过深入基层调查走访、问需于民,真正把党的好政策落到最需要解决的群众身上,把农村合作医疗、小额保险、低保五保、粮食直补、家电补贴、科技下乡、助残抚恤、农机补贴、传染病防治等各项惠农资金、信息服务贯穿到改善民生的工作实际中。其中新医合参保率五年内要达到并稳定在100%,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达到95%以上,已参保人员续保率达到100%,同时争取实现全镇范围内全覆盖。

2.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一是抓好计生工作,确保人口出生率在国家控制的范围内,实现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转变,争取2017年40%的村基本实现服务管理信息化、规范化,2020年最终全部实现;二是抓好国防教育,为国防事业提供合格的兵源,同时继续做好民兵训练和民兵预备役队伍建设;三是做好文教卫生工作。扎实推进教育工作,确保在稳定全区农村中学第一的基础上,能够走出去与其他县市区农村中学相比,甚至是与城区优质中学相比。完善医疗条件,杜绝疫情传染病的发生;四是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扎实做好排查、预警等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工作,逐步完善消防队伍建设;五是持续抓好维稳工作。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健全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六是抓好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建设,维护职工和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继续关注“留守儿童”和

“空巢老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六)提升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1.提升行政效能。实行项目细化、责任主体明确化、岗位责任具体化的“三化”机制,将工作定责、定量、定质、定时,以目标引领,效率优先,以责任问效,步步紧跟,有序推进,重在实效。把求真务实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要求。重大事项实行主要领导负责,班子成员领头,人大跟踪问效,抢抓机遇争分夺秒,用三步并作一步的赶超精神,卓有成效的完成任务。

2.创新管理机制。建立政府工作人员绩效评估体系和机制,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行政效能管理的重要标尺,强化服务岗位管理,规范服务人员行为,实行承办事项首办人员负责制,对工作不力,造成损失的要实行问责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要做好预防和应急工作,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十三五规划篇2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其中一项重要议题便是审议“十三五”规划。11月3日,“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公布。

“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同时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十三五”规划的总体谋变布局,对于转型期的中国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经过五年的努力,中国国民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7800美元左右。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农业连续增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伴随着十二五计划的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也将走上历史舞台。

核心:改革与创新

从“十三五”规划中可以梳理出对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聚焦所在。

规划开篇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现在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是最后五年,所以“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15年8月28日,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保增长一是要创造新的发展活力,二是要巩固和维持已有的经济向好的势头”。只有经济基础面基础牢固了,国内外各种矛盾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9%。“十三五”规划提出,今后五年,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强调,未来五年经济增速不应低于6.5%,以实现两个翻一番目标。

杨伟民表示,6.5%只是制定目标的一个测算依据,并不是目标本身。至于经济增长的目标是多少,要到2016年3月“两会”时由全国人大来决定。

国务院总理在主持会议部署“十三五”规划编制时说,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突出改革创新,着力在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破解深层次矛盾上奋发有为、取得更大进展,促进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提质增效升级。按照总理的要求,“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这在规划中必然有所体现。“十三五”规划重点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五大任务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新的五年中国经济将面临何种形势?

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用四句话来概括了现阶段我国的国情:一是“黄金发展”和“矛盾凸显”相伴随。二是“下行因素”和“上行因素”在对冲。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已在“下台阶”,从10%左右下行到7%左右的区间,“新常态”已明确,但尚未完成触底企稳。三是深化改革的努力和既得利益的阻力相博弈。四是“十三五”是挑战机遇并存局面下,接受历史考验的改革新起点和争取“继续大踏步跟上时代”来引领的“新常态”的关键时期。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结2015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部署2016年经济工作,重点是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仍处在一个探底的过程中。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从中长期看这与稳增长是一致的。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则表示,如今,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强化,“人口红利”逐渐衰退,应把发展重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今后的创新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阶段,而要主动担当、敢于冒险,把创新作为自觉行动,多开展原创性的创新探索和实践。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主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一是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二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三是化解房地产库存;四是扩大有效供给;五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十三五规划篇3

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的历史平台,迈上了新的发展起点。

从经济发展看,经过“十二五”的持续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11年至2013年,在黄冈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我市连续三年排名第一,先后荣获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业科技入户、农机科普、城乡绿化、民政、职工维权、文化执法、统战宣传、烟草行业、供销合作社、科普活动先进单位。2014年前三季度,全市GDP总量达125亿元,同比增速10.5%,位居黄冈各县市区之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06.2亿元,同比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118.69亿元,同比增长22.2%;财政收入19.61亿元,同比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42亿元,同比增长13.2%。

从城乡建设看,经过“十二五”的大量投入,城乡一体化发展成效初显。以城乡一体化总揽全局,全面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市场体系、生态环境“七个一体化”发展。在全省县市级率先编制完成全市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年),构建融主城区、西部工业区、中部工业区、东部滨江区、北部生态区、生态农业和旅游特色镇为一体的“一主四区两特色一百个新型农村社区”四级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城乡总规统领、镇处规划衔接、专项规划支撑、控制规划指导、建设规划配套的一体化规划格局。成功创建了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

从社会发展看,经过“十二五”的全面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加强城乡社会保障、就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和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应保尽保。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教育收费监管和教育投入,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学校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市文化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创建全省优秀平安县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从体制机制看,经过“十二五”的全面探索,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的体制机制创新达到新境界。在工作谋划上,确定了“强工兴城、强农兴文”的“双强双兴”发展重点;在工作举措上,落实了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三大行动”;在环境保障上,推行了“520”服务模式和“四减五制三集中”审批制度改革;在实体经济上,建立了“三大园区、五大集中区”和“五大支柱产业、三大新兴产业”的基本架构;在城镇建设上,明确了“规划引领、产业支撑、功能配套、管理科学、宜居宜业”的推进抓手,进一步理清了思路举措,形成了具有____特色的方法路径。

进入“十三五”,我市将进入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建设、改革大推进、民生大改善的关健时期,同时也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

(一)“十三五”时期____发展面临的机遇

1、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带来发展新机遇。我市处于“1+8”武汉城市圈、长江黄金水道,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纵深推进,项目和资本聚焦我市的态势正逐步显现,政策、体制与资本的叠加效应将逐步释放出来,为我市发挥比较优势,全面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2、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内需型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要素转为主要依

靠内需拉动和创新驱动发展。我市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整体较适应内需型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市经济发展依然能逆势而上、稳中竞进的重要原因。学习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加快推进“四化同步”、加快跨越发展,将成为“十三五”的主旋律。3、绿色产业革命给____产业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当前,以绿色能源和环保技术为主体的“低碳经济”正方兴未艾。我们____可依托绿色产业技术、科技教育资源优势,依托田镇“两型”社会试验区园区平台,加强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科学跨越发展。

(二)“十三五”时期____面临的挑战

1、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加剧。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速放缓的影响,东部沿海地区会在继续保持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加快发展内需型经济,这将对内陆城市发展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2、资源供求矛盾和环境约束力将进一步加剧。“十三五”时期,我市能源、土地等重要资源将面临长期偏紧的严峻局面,同时,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两型”社会建没的任务更加艰巨。

3、区域发展压力将进一步加剧。我市与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合作和产业关联带动不强,与自身周边城市群间的合作还没有形成一体化,在区域发展竞争上面临新的压力。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现代港城、实力强市、城乡一体、生态____”战略目标,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兴市、科技强市、开放先导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和谐发展,注重以人为本,着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为建设现代港城和综合实力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抢抓国家和省、黄冈市正在实施的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大别山试验区、黄冈“临江四城”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上取得新突破,在生态____建设上创造新业绩,着力构建临港产业、综合交通、综合物流三大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两个同步增长”,力争到2017年初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当好黄冈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

(一)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壮大经济总量,提升综合实力。我市经济面临的最大现实仍是发展不够。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以实体经济作为支撑。发展实体经济,一靠产业,二靠企业,三靠园区,产业是骨干,企业是龙头,园区是平台。围绕“三个百亿”工程的实施,要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提升综合实力的高度,做大做实做强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促进经济增长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内生型外向型协力驱动转变。要把工作的突破口定位在放大园区效应上。把园区作为核心增长极来抓,全力以赴打好园区建设攻坚战,夯实高点起跳、高位跨越的新平台。按照建设大园区的思路,在开发上实行整合、优化、扩容“三同步”,在布局上实现集聚、集群、集约“三提高”,在功能上实现政务、商务、服务“三配套”,全面增强园区承载功能和辐射功能,进一步推进企业向园区聚集、资本向园区流动、人才向园区集结、要素保障向园区集中。大力推进园区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在培植大产业上发力,在引进大项目上攻坚,在创建大品牌上突破,使园区成为工业化的平台、城市化的载体、产业提升的基地、对外开放的窗口。

(二)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保持经济发展活力。积极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激发经济发展新生动力。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大力做好项目的规划和储备工作,谋划和实施好一批大产业、大交通、大流通、大生态建设项目。进一步减轻资源环境负荷,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促进全市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低碳化发展。

(三)坚持推进“四化同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走在黄冈前列,在推进“四化同步”上进行大胆探索,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上创新作为。要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上下工夫,以强力发展现代工业引领城乡产业发展,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支撑城乡产业发展,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融合城乡产业发展,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工夫,把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提升城镇功能,创新推进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在统筹城乡土地合理利用上下工夫,严格守住耕地红线,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着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在统筹城乡改革上下工夫,建立城乡公共财政均衡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配置,大力促进资源要素配置向农村倾斜。在加大城乡一体化试点示范力度上下工夫,努力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突破。大力创新城乡管理,倡导文明风尚,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

(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激发社会活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是我市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构筑竞争优势、推进跨越发展的第一动力。要不断改革创新科技、用人、开发式扶贫、投融资、土地增减挂钩、生态补偿、资金整合等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等各项改革,全面增强发展动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培养和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型领军人物,造就一批高素质企业家,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引领产业发展能力。推进环境创新,坚持用硬措施加强软环境建设,着力打造高质效的政务环境、高回报率的投资环境、开放包容的商务环境、诚信公平的市场环境、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让一切创造活力得到迸发、创新源泉得到汇聚、创业才能得到施展。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优服务环境,努力实现在黄冈乃至全省“审批项目最少、程序最简、办理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优”的目标。推进工作创新,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发展特色,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使____成为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

十三五规划篇4

自“十一五”以来,全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加大了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文化基础设施按照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持续推进,文化的服务功能日益完善,设施管理利用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建立健全了县城、镇(中心)、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等、村级文化活动室一大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促进我县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县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全县建有文化馆1个,与县图书馆两馆合一,位于县城人民路中段,占地面积2700㎡,建筑面积1100㎡,其中设: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信息资源共享室县级支中心)、舞蹈室、书画室、多功能室、文化活动中心及东、西两个展厅等7个功能活动室;县剧院:原__县剧院位于人民路中段,1997年由于危房已拆迁,改为他用,现另址在建。县影院:原__县影院位于人民路中段,2005年由于城区规划改造项目已拆迁,现另址重建。

(二)乡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呈现新面貌。我县下辖8镇4中心,自“十一五”末至“十二五”初以来,现已建成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按照2013年全国第一次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标准,评定一级站1个(__镇),建筑面积822平方米;三级站8个(苏坊镇、游凤镇、代家、长宁镇、河道、南仁、普集街、大庄镇),建筑面积300—340平方米;在建项目1个(普集镇);待建项目2个(贞元镇、小村镇),普集镇综合文化站因项目整合(在建),贞元镇、小村镇因“十一五”期间未列入建设之列。

(三)村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我县下辖8镇4中心212个行政村,已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广场137个,待建75个;建成212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覆盖县域全境、数字农家书屋分布5镇10村。

近年来我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县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艰巨。县级两馆建于1958年,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虽经两次修缮,馆舍面貌焕然一新,内部设施设备大幅更新,但由于场地面积所限,多功能、多形式的对外开放受到制约。县剧院1997年由于危房已拆迁,改为他用,现无剧院。目前,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强县战略,将文化馆、图书馆、剧院、数字影院建设纳入建设战略方案中,但新的建设各项工作仍停留在前期的调研阶段,尚未批准立项,这不仅不利于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严重制约了我县省级文化先进县的创建。

(二)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我县下辖8镇4中心,现已建成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待建项目3个,普集镇文化站:在建的普集镇文化站,按照“十一五”末建设标准300平米,建设资金24万元,因普集镇为县城所在地,在2013年后全国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后,乡镇文化站三级站的最低标准建筑面积为500平米以上,附设室外活动场地(含露天舞台、文化、体育设施等),所以资金缺口较大;小村镇、贞元镇文化由于未纳入“十一五”建设之列,目前只有30—50平米的文化共享室和办公室。

(三)村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全县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参差不齐。一方面,已建137个村级文化活动室是依托村级阵地建设(村委会),总建筑面积90—110平米,其中文化活动室占有10平米左右,与满足群众文化活动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未建的75个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落后,文化活动缺乏人气,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有待提高。虽然我县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总量在不断增大,但由于管理和相关配套措施滞后,导致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部分已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不高,运行状况不甚理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重在建设,坚持文化创新,全面把握加快文化建设的着力点,统筹城乡和区域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文化的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切实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魅力__、文化__、和谐__的全面发展。

(一)树立体现先进性原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的社会主义。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以增强社会凝聚力、激发社会创造力为目标,坚持文化创新,加强优秀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让群众获得切实的文化利益。合理开发我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体现区域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城市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二)把握统筹协调原则。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文化事业。统筹发展城乡文化、区域间文化,精品文化与大众文化,协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把握好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文化资源的存量改革和增量发展,全面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三)坚

持重在建设原则。文化建设是一种在积累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渐进过程。要以抓积累促发展,抓创新促繁荣。要按照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要求,围绕提升区域环境竞争力,完善城镇文化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培育,进一步发挥基础文化设施的综合服务功能。(四)贯彻执政为民原则。文化工作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加快文化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要积极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服务方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工作重点下移,文化资源下移和文化服务下移,进一步活跃基层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规划范围

__县城区、全县8镇4中心及212个行政村

(二)规划时限

以2013年为现状年份,规划期限为2014—2020年。

本规划对全县“两馆一站一室”(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剧院进行总体规划,规划新建__县图书馆1个、剧院1个、数字影院1个、镇文化站2个,社区文化活动室46个,村文化活动室75个;改扩建县文化馆1个 ,镇文化站2个。经过全县上下努力,力争基本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文化运行机制,构筑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文化生产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的文化发展环境,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得益彰,群众文化与精品文化互相依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齐头并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和综合实力居全市前列。

(一)文化馆改扩建项目。在文化馆原址上改扩建,改扩建面积4000-6000平方米,建设起止年限为2016-2020年,总投资1800万元。改扩建内容包括:群众活动用房(演艺、展览、阅览、交流、娱乐等用房);业务用房(文艺创作、研究整理、其他专业工作用房);管理用房(行政管理和会议接待用房)和辅助用房(储存库房、建设设备、后勤服务)等功能区。

(二)图书馆建设项目。在县城苏武大道北段,建筑面积4500-7500平方米,建设起止年限2016-2018年,总投资2600万。建设成为__县标志性建筑。内部设有文献流通部、综合书刊部、期刊部、少儿图书室、采编部、多媒体部、电子阅览室、视听室、展览厅、综合部、行政管理部等功能。

(三)剧院(多功能中心)建设项目。在县城苏武大道北段路东建设建筑面积为4448余平方米,建设起止年限2015-2016年,总投资4000万元。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多功能中心项目(含剧院、影院、会议等功能),剧院内部主要有前厅、休息厅、观众厅、舞台、后台等功能区,分设2层,一层354座、二层220座,座席总数574座。

(四)数字影院建设项目。在县城育才路中段北侧,建筑面积1800㎡,建设起止年限2016-2017年,总投资2000万元。内部设6厅1000座。

(五)贞元镇综合文体中心建设项目。到2015年建成贞元镇重点镇综合文体中心一级站建设项目,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面积2000平方米含舞台200平方米。建成时间2016年,总投资200万元。

(六)小村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建设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建设起止年限2016-2020年,总投资100万元。室外活动场地不低于800平方米(含舞台)的三级文化站。建成时间2016年,总投资100万元。

(七)普集镇、游凤镇综合文化站改扩建项目。进行资源整合,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室外场地不低于1000平方米(含舞台)的二级站建设项目。建设起止年限2016-2018年,总投资100万元。

(八)村级文化室建设项目。按照全市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自2016—2020年,建成100—200㎡的标准新建7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包括图书阅览室、文娱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村名单附后),总投资2100万元。

(九)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项目:新建46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建筑面积为150㎡,包括图书阅览室、文娱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建设时间为2016-2020年,总投资1380万元。

第八节 弘扬地域特色文化

(十)以__文化名人的故事为基础,创作一批弘扬正能量的文艺精品:创作以弘扬苏武精神为主题的电影《苏武》,计划总投资1.6亿;六幕歌舞剧《苏武使匈》,计划总投资1.2亿;六幕秦腔戏剧《苏武牧羊》,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东晋才女苏蕙的故事为背景,创作电视剧《苏蕙传》,计划总投资1.1亿。

(十一)以__县“六大”文化为依托,建设__县特色传承文化体验区:占地300亩,计划投资3亿元,打造“后稷农耕文化、苏武爱国文化、大唐感恩文化、苏蕙织锦文化、康海艺术文化、姜嫄母仪文化”六大传统文化体验区。

(十二)__苏绘手工布艺产业园:占地30亩,总投资1.5亿元。集产品展示,工艺演示,营销中心,设计研发,技能培训,物流配送,中国纺织历史文化博物馆,地方风味特色农家餐饮,特色文化商业街等为一体综合性园区。

(十三)__县馨绣民间刺绣产业园:建在全省历史文化名镇__镇,占地20亩,投资1.3亿元,“立足地源优势、传承民族特色、打造刺绣精品、创优地方品牌”,产业园集刺绣工艺创作、设计展示、培训。

(十四)__县中润桂园民族文化休闲娱乐园:占地50亩,总投资1.1亿。是一个集民俗观光、垂钓、休闲娱乐、特色餐饮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园。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是实现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物质基础。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坚持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强化县、乡镇、村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站在践行群众路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均衡发展的思想,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认识上到位、措施上落实。要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营造推动我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氛围。

十三五规划篇5

“十二五”工作总结

一、经济态势发展良好,各项指标圆满完成

“十二五”期间,我镇主要经济指标均有大幅增长,工农业总产值达16.3亿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长55%,年均递增11%;其中工业总产值90806万元,年均递增8.4%,农业总产值71731万元,年均递增9.3%;2015年可实现财政收入1亿元,年均递增30.06%;2015年可实现农村人均纯收入10453元,年均递增17.1%。

二、强化重点项目建设,城乡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城镇化项目逐年取得突破。五年来,我镇采取“重心下移,分片负责”的征地工作思路,明确了项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以及完成时限,充分调动了镇、村、组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大力做好代表和群众思想工作,使城镇化征地工作不断取得进展,2011年-2015年完成征地面积5099亩,为万隆花园、龙翔大道、翁江大道、八泉大道、德政路、卓尔服装城、新汽车站、实验学校、医院、锦绣山河等项目解决了用地问题,同时,为翁江新城、冷泉滩、东华寺扩建、气象站、江下绿道、城南污水管网、公园改造等项目积极化解矛盾和问题,确保了县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推进。武深、汕昆高速公路段征地涉及镇20个村委115个村小组,涉及征地面积近5100亩,2015年开始启动征地工作,在县高速办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镇村征地工作组的努力下,武深、汕昆高速公路段征地拆迁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两条高速的土地征收任务已基本完成,多个施工单位已陆续进场,剩余青苗清点、地坟搬迁、房屋协议签订正在进行中。

(三)“两创”和卫生镇村工作持续深入。我镇在2012年成功创建“省卫生县城”之后,又积极开展创建“省文明县城”和“国家卫生县城”,在县“两创”办的支持下,我镇不断加大宣传和资金投入力度,营造全镇上下共同创建“两创”的良好氛围,在中心小学建立了市民文化技术学校,在城东社区和青云村成立了“道德讲堂”,在镇文化站完善了综合性室内活动场所,坚持公益性开放美术培训室等;于2015年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和卫生整治工作列入了正式考核,制定了《镇2015年创建卫生镇村工作方案》,全力做好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治,实行了全镇主干道垃圾日清日运,五年来,全镇投入卫生整治资金近200万元。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条件不断完善

五年来,我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成了马山、桂竹、石背、新尧、新东、石寨等村河堤、水陂、水圳维修加固;二是完善了沙坪、李洞、岭头、民主、中坝、蓊口等村15宗小型水库的维修加固;三是投入资金700多万元完成了中心、桂竹、群陂、陂下、马墩、南浦街、沙坪、长潭、蓝青、马山、良洞、高陈等12个村的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四是建设农村垃圾收集点182个,实现了农村道路干线的垃圾集中清运;五是成功创建省卫生村8个、市卫生村10个;六是乡村公路硬底化完成90多公里;七是实施了青山、青云、联群、中心、丰山、新坪等村的文化设施建设;八是完成农村改厕2000户以上;九是投资54万元重新铺设了南浦街道并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四、科学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一)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五年来,我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扶贫“双到”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特色农业为主题,依托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社,逐步形成了三华李子、李洞蜜桃、青云扁豆、长潭百香果、群陂蚕桑、石背玉米等“一村一品”规模种植效应,到2015年,全镇三华李、鹰嘴蜜桃等种植面积分别达到7354亩、2759亩,青云村1300多亩的扁豆基地、长潭村900多亩百香果基地等也成为了最新亮点,有效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五年来,我镇充分依托地处县城的区位优势和新城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配套商贸和服务业,积极扶持引导群众加快商贸、休闲、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一大批以农家乐和观光果园等为代表的的第三产业服务体系,打造了东华寺、冷泉滩、青云山等一批特色生态旅游景点,带动全镇餐饮、商贸服务、运输的发展,提升了我镇的总体经济实力。

五、统筹各项事业建设,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综治维稳工作态势良好。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和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推行党政领导接待日、带案下访等制度,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和各村(居)工作站坚持节假日和重大会议期间值班制度,确保全年运转正常,及时处置各类纠纷矛盾;以创建“平安村居”为契机,在全镇范围完成了38个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实现全镇大部分村(居)主要路口的覆盖,五年来,我镇无重大治安案件、重大刑事案件及,持续做好重点对象稳控,未发生集体进京上访情况,全镇呈现秩序良好、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

(二)人口计生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五年来,根据省市县人口计生政策调整,我镇及时调整计生工作思路,坚持依法管理,强化计生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层级管理责任制,在全镇上下形成计生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单独二孩”、“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新政策的宣传力度,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从整体上促进我镇计生工作进一步提高,取得了积极成效,2012年、2014年评为市计生先进单位,2012-2014年连续三年评为县计生先进单位,我镇石寨村获得了2012年度全国人口和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荣誉,2014年6月,我镇还顺利通过了省计生飞行检查组的检查考核。

(三)安全生产保持历年零事故。五年来,我镇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积极实施“三打两建”和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专项整治,持续开展烟花爆竹领域、校园安全等专项检查治理,不断加大安全隐患整改力度,实现了全镇安全生产零事故。

(四)省教育强镇评估验收顺利通过。五年来,我镇共投入530万元,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育现代化,使中小学面貌焕然一新,大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为申报省教育强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系列举措,全镇教育工作达到了申报省教育强镇的要求,在2013年12月向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申报“省教育强镇”后,于2014年5月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强镇的评估验收。

(五)社会保障政策落到实处。我镇积极拓展思路,有效提高最新惠民保障政策知晓率和参与率,城乡医疗保险和城乡养老保险工作稳步推进,覆盖率达100%,到2015年,全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26368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达到86160人/年,超额完成县下达任务数;扎实做好社会民生资金的监管和发放,以及农村五保、低保动态调整和生活救助工作,严格低保申报审批等程序,实行阳光公开,社会救助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六、扎实开展党建工作,组织建设切实加强

(一)圆满完成各项党员教育活动。五年来,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实现伟大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领导干部普遍直接联系群众等一系列活动,改进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在2014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镇被我县作为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镇级示范点,其中桂竹村为省级教育实践活动示范点,青云村为全省专题组织生活会先行示范点,桂竹村还得到了中央第九督导组组长王金山等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二)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五年来,我镇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对全镇40个村(居)党支部进行分类定级,完成了34个村的“食堂工程”建设,对包括马墩、石背、沙坪、青山、良洞、群陂、岭头等15个“软、弱、涣、散”村进行了着力整治,提升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级组织软硬件建设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40个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以扶贫“双到”工作为依托,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翁山淮山、兴农水果等农业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拓宽了党组织的覆盖面。

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形成合力

我镇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硬措施、硬任务,始终紧抓,形成了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结合每年的纪律教育学习月主题,2013年在青云村设立了“三纪”教育基地,开设了从政道德讲堂等,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宣传和廉政警示教育,抓好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着力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加大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和违纪案件查处力度。五年来,镇纪委受理件35宗,办结33宗,立案18宗,共查处党员干部18人。

镇“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至2020年,是我县建设五大产业和构建三大高速公路经济增长极,加快经济发展、实现跨越赶超的重要五年,我镇将以此为契机,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为镇实现各项工作的“第一镇”而努力奋斗。

一、“十三五”期间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我县主动融入珠三角、打造“三纵一横”高速公路网建设和产城融合的战略,以打造翁中片新型服务业优化发展区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建设法治和谐新。

二、“十三五”期间发展目标

以2015年为基准,到2020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0%以上,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0%以上,农村人均年纯收入递增10%以上,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其它各项事业均有长足的进步。

三、“十三五”期间工作重点

(一)实施产城融合战略,全力保障经济增长。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以我镇周边即将建成的武深、汕昆“一纵一横”高速路互通和出口为契机,配合县委县政府加快新城区产业布局,建设绿色食品创新园;全力做好翁江大道东段、德政路、八泉大道等主要路网,以及茧丝绸基地、农商银行、客运中心、实验学校、医院等产城项目的征地拆迁和建设服务工作,确保新城建设拉开框架,取得突破;充分利用镇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优势,提升商贸、物流、旅游等服务水平,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东华寺、冷泉滩、青云山周边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带动相应的餐饮住宿消费,确保经济稳定增长。

(二)科学规划镇村发展,努力建设宜居城镇。以武深、汕昆高速公路的建设推进为契机,结合“两创”开展,进一步改善城乡道路交通、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做好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工作,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依法依规打击“两违”,打击整治与预防相结合,健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特别是要加强新农村规划建设力度,强化大局规划和法制意识宣传,提高美丽新农村建设水平。

(三)强化社会综合治理,畅通完善渠道。进一步深化“法治”、“平安”建设,不断完善辖区内治安视频监控系统,镇、村、组多级联防联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坚持依法治镇理念,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重点做好武深、汕昆高速公路施工建设期间的矛盾纠纷化解,畅通完善申诉渠道,规范秩序,着力解决难题。

(四)坚持计生服务导向,稳定低生育率水平。根据国家最新政策,创新人口计生管理服务体制和机制,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持续加强计生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免费婚检和孕前优生检查等,严格控制人口出生性别比和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

(五)统筹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一是抓好安全生产,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行“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战略,进一步壮大三华李、鹰嘴蜜桃、蚕桑、扁豆、百香果、淮山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并充分运用“互联网+”的经济发展新手段,建立特色农产品电商,拓展拓宽销售渠道。三是不断完善民生保障,认真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注重困难群体机制帮扶,打造阳光低保五保,继续提升新农保、低保覆盖率,新农合参合率要达到100%,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持续加大对县城周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力度。四是全力做好林业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围绕创建“生态文明县”活动,加大林业管护、森林防火工作力度,积极开展碳汇造林,不断扩大生态公益林覆盖,结合河口湿地公园、桂竹水库、青云山保护区等建设,打造绿色休闲观光产业,强化污染治理,对养殖产业严格审批、划定区域,妥善处理养殖污染、生活垃圾等。

十三五规划篇6

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落实“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的要求,充分发挥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确保全市粮食安全,搞活社会粮食流通,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粮食经济,创新亮点,做到储备适当,市场稳定,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推动我市粮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严格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湖南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落实国家最低保护收购政策,适时启动托市粮收购,切实管好各级静态储备粮、动态储备粮、临时代储粮,积极配合北粮南运的转运和疏散。进一步改善粮食仓储设施条件。建成和完善六大仓储基地。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在搞好本级储备粮收储、管理的基础上,力争市级粮储存量达到粮食主产区要求,确保存粮库点和仓库符合储存条件,全市储备粮油的储存达到“一符四无”(一符即账实相符,四无即无虫害、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标准,确保区域粮油安全。

“十三五”期间,粮食执法机构进一步健全,管理更加精细化。通过转变职能,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对全社会的粮食统计,及时为农民和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为粮食生产、粮食收储、粮情检测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全面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及省、市粮食管理办法,粮油市场管理更加规范,企业经营更加有序。到“十三五”期末,粮油流通监管系统更加完善。健全和完善粮食质量检验检测机构,进一步提高检测人员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准。重视产品质量的检验和监督,积极发挥粮食部门的监管职能,在粮食产品从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落实监管职责。

充分发挥“全国产粮大县”优势,依托自然的气候环境特点,在稳产高产的基础上,把握高品质稻米标准,大力实施优质稻米产业工程。争取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土质优良、气候适宜、水源干净的大围山、张坊等地区为基地,建立高档优质稻生产区,实施有机化种植,为市民提供优质放心米。在我市现有粮食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引导以粮食购销公司、红旗米业等粮食龙头企业为主体,主推1-2个高档优质稻品种,集中连片推进粮食种植优质化、区域化、规模化,建设和形成布局合理、优质、稳定的高档优质稻粮源生产基地,改善种粮效益。

建立和完善东盈、南丰、西满、北盛、百宜、永安六大中心储备库,完成百宜、西满粮食储备库的新建和整体搬迁,建立健全粮食储备管理科学化、智能化、机械化运转系统。普遍推广应用散粮装卸、机械通风、谷物冷却以及环流熏蒸系统,逐步推广应用自动施药系统,推广运用计算机台帐管理、电脑测温,提高我市粮食仓储管理智能化水平。严格按照《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湖南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加强市级储备粮油管理力度,每年开展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切实管好市级储备粮油,确保储备粮油安全。落实粮食应急管理预案,建立乡镇(街道)应急网络机制,应急网点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依法行政和行业指导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责。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系统的粮食行政管理体系,对全社会粮食行业实施有效的管理。同时,要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对粮食企业、粮食经营户有效服务,提高管理实效。一是加大对《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在市域范围内开展粮食流通政策法规等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法治氛围。二是加强依法管粮力度。粮食局每年与工商、质监、卫生、物价、公路等部门开展一至二次粮食联合行政执法,对全市从事粮食收购加工的企业和个体户进行执法监督检查。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的监管,确保不向农民“打白条”,确保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全市的全面落实。三是加强对经营企业、经营者粮食经营台帐的监管及全社会粮食经营企业经营情况的统计和监管,严格粮食收购资格的办理审核工作。四是加强对市场粮食销售动态的监测、购销调控力度及市场粮油质量的监测检验工作,确保粮食市场的稳定。五是加强粮油食品安全

管理。联合食安、质药监、工商、卫生等部门加强对粮食、食用油的生产、销售监督执法,确保市域粮油食品安全。

十三五规划篇7

1、科学统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十二五期间,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市委政府提出的“一中心、一枢纽、一屏障、五大基地、五大建设”的奋斗目标,全力抓经济、保增长,促和谐、保民生,抓平安、保稳定。到2014年全乡GDP达到8952万元,比2010年增长22.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3.5万元,比2010年增长162%;农村人均纯收入达6013元,比2010年增长69.7%。

2、加快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助农增收。实现页岩砖厂引资450万元,场镇新区引资1500万元。烟叶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从2011年的500亩扩大到2015年1550亩,人均单项增收400元。建烟叶生产合作社3个,建肉牛养殖合作社2个,养牛大户5户,养殖肉牛150头,发展养山羊养殖大户5户,养羊1000余只,培育家庭农场2个。

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民解难。一是道路交通建设。完成了龙井扁村、铜佛寺村、大田坝村、油坪村、月台村、桂花村、三教寺村、桥湾村村道路改建工程35公里,通村硬化率80%,青山村8.2公里正在实施,青龙咀村3公里村道公路正在选择施工队伍。重建杯子滩人行索桥1座,新建肖家口平板桥2座,新修公路3公里。新区建设初具规模,打造特色民居住房70余套,完成了场镇过境公路改道800米。二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实施了场镇、何家坝、喻家坝集中供水,农村联户建池(窖)35口;实施了2014年小农水项目,共投资802.07万元,建成了一批饮水设施,有效解决80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三是完成了2014年现代农业项目,完成田型改造70亩,整治堰渠35.2千米,耕作道路6.3千米,建设标准化牛棚1750平方米。四是完成了2012年革命老区中央公益金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实现改厨20户,改厕40户,硬化道路8.7公里,维修整治泥结碎石路4.27公里,栽植核桃树500亩。五是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完成了场镇及9个行政村的高低压线路升级改造,12月底完成青山村的用电线路改造。

4、加快推进民生及社会事业。一是完善了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机制,实行应保尽保;加强残疾人创业和就业,认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各项活动。加强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完成了乡中心校学生食堂和教师周转房建设并投入使用。扎实做好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小额保险工作,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1%,新农合参合率达95%以上。二是加强民居环境改善。五年来年共实施高山移民、地质灾害搬迁和危房改造438户。三是狠抓落实医疗卫生服务工作。2014、2015年完成了计划生育省级监测点的工作。加强医疗卫生软硬件设施建设,新建村级卫生室3 个,完成乡卫生院业务用房装修,改善了群众就医环境。加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发放“户户通”电视设备815套,解决了大田坝等3个高山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全乡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达95%以上。建远程教育站点9个,维修整治村级活动室7个,新建村级活动室3个。新建社区文化广场900平方米,农家书屋9个。规划实施生态村5个、建设生态家园150户,2015年成功申报省级优美乡镇。加快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建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2个。

5、强力推进扶贫攻坚,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步伐。一是精准识别。严格按照精准识别要求,把真正困难的群众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贫困村5个,贫困户746户2073人。二是精准规划。根据不同对象和

贫困类型,按照“六个一批”科学制定了“3+1”脱贫规划。三是精准施策。因村因户致贫施策,全面落实结对帮扶、资金投入、产业发展、移民搬迁、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等帮扶措施,全面推进扶贫攻坚工作。2014年实现脱贫160户462人,2015年底脱贫118户419人。一是全乡青壮年外出人口较多,劳动力资源缺乏,产业发展推进难度大。二是精准扶贫缺乏项目和资金支持,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不够,工作推进难度大。三是部分群众思想意识差,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主动作为不积极,联系帮扶效果不明显。

(一)“十三五”基本工作思路

1、基本思路:坚持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决战扶贫攻坚为核心,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民生及社会事业;优化生产结构,促进产业发展,强化资源管理,构建生态优美环境;大力推进依法治乡,不断推进依法治理。全面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预期目标:到2020年预计全乡实现GDP1.76亿元,年递增12%;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亿元,年递增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8万元,年递增12%;其它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3、重点工作计划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交通、水利和设施农业、农村电网改造、通讯等方面的建设。加大联网断头路、社道路、联户路建设力度,积极协调支持配合通(江)城(口)路(302省道)升级改建工程。积极争取项目支持,进一步加强人饮、塘、库、堰、渠的建设与整治,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业生产。全面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电网供电和服务能力。以网络建设为基础,积极推进宽带、光纤电视和无线网络覆盖,实现农村更高程度的资源信息共享。

二是民生及社会事业:加大乡卫生院周转房和龙井扁村等7个村的村级卫生服务站建设,健全医疗防控体系,着力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重大传染病例的发生。加强中心校校舍的建设,维修整治7 所村小房屋,优化配置各类教学设备设施。加快推进便民服务建设,着力完善10个村级便民代办点的软硬件设施,提高村级便民代办点的服务功能。强化环境治理,提升人居质量。加快推进场镇新区建设,不断完善功能设施。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强化林业资源管理,大力实施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继续实施人居住房改善,落实农村危房改造、地质灾害移民搬迁2000户,改水改厕改厨2500户。强力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实现村村建农村淘宝服务站,更好服务于群众。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抓产业发展:继续稳定烟叶、粮油等传统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因地制宜实施“一村一品”,大力发展中药材、干果、生态土豆等产业。加大土地资源整合、流转,培育家庭农场20个,种养专业合作社7个。

四是推进依法治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覆盖面达80%以上,深入开展法制宣传“七进”活动,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二)2016年具体工作安排、重点工作计划和创造性工作措施

1、完成青龙嘴村3公里、青山村13公里村道公路改建工程,完成时限:2016年3月31日。责任人:郭波、陈霞、李永凡。

2、实施铜佛寺村1.5公里、油坪村3.2公里革命老区整村推进项目,完成时限:2016年10月31日。责任人:郭波、何贻海、陈霞。

3、实施乡卫生院职工周转房项目建设,完成时限:2016年11月20日。责任人:陈霞。

4、实施桂花村、三教寺村、青龙嘴村、青山村农网改造,完成时限:2016年12月31日。责任人:陈霞,李永凡。

5、实施青山村活动室、关庙坝社区活动中心项目建设,完成时限:2016年5月31日。责任人:郭江、郭波。

6、实施青山村6个村民小组饮水管网入户安装,完成时限:2016年5月31日。责任人:李永凡。

7、实施铜佛寺村、油坪村宽带入户工程建设,完成时限:2016年8月31日。责任人:陈霞。

8、实施扶贫攻坚,脱贫105户421人,完成时限:2016年12月31日。责任人:桂长征、郭江。

9、发展种植烟叶1500亩,烟叶入库45万斤。完成时限:201(文秘站:)6年12月10日。责任人:郭江,李永凡。

(三)工作建议

1、推进廉租房进村社,解决贫困户、特困户住居难问题。

2、配套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扶持措施,积极引导群众自主创业。

十三五规划篇8

在“十二五”期间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五年的努力,全面提升__体育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群众体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竞技体育实力进一步增强,体育产业开发有新突破,体育设施布局、建设更趋合理,体育组织化程度不断深入,体育社会化不断提高,体育人才队伍结构更加优化。具体目标是:

群众体育

全市体育人口达到总人口的80%左右;

国民体质合格率达80%;

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每万人10名;

力争达到省级体育强县标准;

建成52个乡镇健身室,60%以上乡镇达到省级体育强镇标准;

60%以上街道达到达州市或者省级以上城市体育先进街道标准。

竞技体育

全市在训人数达800人,其中市少体校在训人数达到100人以上;

向达州市、省以上的训练部门(单位)年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10名以上,高水平后备人才队伍形成规模;

创建全省、达州市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1-2所;

确保达州市届运会金牌数和总分逐年增加,力争位次前移;

力争有__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

场地设施

全市城乡普遍建有能够基本满足健身活动需要的体育设施,90%的乡镇建有文体健身活动中心,100%的社区、60%的行政村建有健身站(点),重点抓好24个新农村体育健身中心建设工作;

社会力量投资兴建体育设施明显增多。体育场地设施有效利用和开放;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2平方米以上。发挥体育场地的避灾功能。

体育产业

建立起健身休闲业、竞赛表演业、体育培训业、体育业、体育用品业、体育无形资产等多种所有制并存、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全市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明显提高,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体育法制。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体,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体育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我市体育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体育行政执法和监督管理体系。

体育社团。加快体育社会化建设步伐,52乡镇全部建立体育总会。全市各类体育社团数量达30个以上,会员人数1万人以上(其中市属体育社团不少于5个,会员人数2000人以上)。各类体育社团(俱乐部)每年组织和参加各类活动20项次以上,参与人次5000人以上。

“十三五”期间,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牢牢把握加快西部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推动体育产业和设施建设齐头并进。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开创新时期__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1、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身体素质

继续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面向大众的全民健身体系。加快发展以乡镇体育为重点的农村体育、社区体育为重点的城市体育、学校体育为重点的青少年体育,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主导、群众主动参与”的群众体育工作新局面。

完善全民健身体系。构建完善的乡镇、社区(街道)、村三级全民健身网络和管理体系,提高全民健身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各类体育协会、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等体育组织,科学引导,规范管理,有序发展。按照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增加投入,不断扩大全民健身设施数量。建设重点向乡镇、社区(街道)等基层倾斜。实施“农村体育健身工程”,不断改善农村基层文体设施条件,实现乡镇建有一片篮球场、两张乒乓球桌(台)、一个室内健身活动室、一条健身路径,各乡镇文体站建设率达90%以上。坚持组织好每年全民健身月和全民健身日(8月8日)活动,逐步形成全民参与、具有本地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开展贴近生活、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提高群体活动的参与度。广泛开展体育进农村、社区、学校、单位活动,在社区文体建设、素质教育、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打造群众体育品牌。一是结合__市旅游业,建成在全省有一定影响力、具有特色和人文景观特点的集运动休闲、体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景观体育”胜地,形成品牌效应。二是做优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充分发挥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作用,不断扩大服务网络,丰富服务内容,

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环境,努力建成全达州市或者省示范性健身场所。三是做强“特色体育”。不断丰富“特色体育”内涵,完善考评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稳步扩展特色体育乡镇、特色体育学校数量,积极开展特色体育社区评选活动,形成“乡镇、学校、社区”并重的特色体育体系。引导市民科学健身。大力倡导“投资运动,科学健身,回报健康”的健身理念,不断加大体育科普宣传力度。通过现场咨询、活动展示、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将科学健身知识普及到社区、乡镇、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进一步提升国民体质监测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提供科学的健身处方。重视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并充分发挥作用。积极组织推广大众广播体操、健身操等深受群众喜爱、易普及的体育健身项目,大力扶持、发展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满足市民多元化的健身需求。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认真开展青少年、职工、农民、老年人及妇女健身活动,关心支持残疾人体育。按照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健身气功的推广和管理。

2、提高竞技水平,增强夺金实力

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全面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坚持以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工作重点,围绕省运会、市运会等运动会周期,加大人才输送力度。全市常年参加业余训练人数800人以上。不断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推动竞技体育科学发展。

建立科学的训练体制、机制。紧紧围绕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坚持效率原则,突出重点,强化基础,优化项目结构,科学调整项目布局,走学体向结合的道路。引入、完善竞争机制、风险机制、激励机制,在训练队中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强化运动员注册、资格审查等制度,创造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充分发挥体育竞赛的杠杆作用。积极探索新时期竞技体育发展的新路子,鼓励社会、学校和个人兴办或联办训练队,不断拓宽、增强运动训练工作的路子和支持力度。

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深入研究运动训练规律,不断改进训练手段和方法,努力提高运动训练的科技含量。重视业余训练成才率,坚持科学选项、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管理,加大向省级以上优秀运动队输送人才的力度。按照标准,全市争创1—2个达州市或者省级单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拓宽市场渠道,加快体育产业发展

坚持“以体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形成多业并举、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紧抓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机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逐步建立公平竞争的体育市场环境,形成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技能人才、体育场馆服务、体育等为主的体育服务业,努力培育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体育产业。

加紧开发体育竞赛市场。实施运作大型体育赛事,形成承办体育赛事的优势,提高赛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冠名、赞助等形式,拓展筹资渠道,有力补充办赛资金,承办达州市、四川省体育比赛和全国篮球邀请赛等重大赛事。按照市场规律,遵从群众需求,加快培育体育健身指导、科学健身咨询等现代体育服务业市场。

加强体育发行和管理。“体彩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高度重视体育发行工作,在新增销售站点的同时,加强业务指导和标准化建设,形成规范的体育销售市场。加强专管员队伍建设,提高销售队伍素质。引入竞争机制,健全工作考核和奖励机制,促进各销售站点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采用多种形式,精心策划,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体育品牌形象。体彩年销售收入每年递增20%。加强体育公益金管理,不断完善体育管理制度,加强政策监管,确保运营安全,促使体育健康发展。

3、增加投入,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继续加大投入,不断改善体育设施条件,完善配套设施,进一步提高体育中心的综合集聚功能。加快训练设施与农村、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力度,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改革完善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体育场馆资源的综合开发和使用效率。进一步改善业余训练条件,在官渡中学规划建设标准田径场,加大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资金扶持力度,加强新建居住小区健身设施的规划、监督和管理,农村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体育健身设施,为群众方便、就近参与健身创造条件。

4、加强体育社团组织建设,推动体育社会化进程

按照体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体育总会的作用,不断增强体育社团的社会功能。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积极倡导“社会体育社会兴办,全民健身全民参与”,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事业。

面向社会,依法健全体制机制。鼓励和扶持体育社团向民办体育的方向自主发展,改进和完善体育社团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坚持面向社会,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加入体育社团组织机构。到2020年,体育社团的负责人由社会人士担任达60%以上,有15%的市属体育社团拥有分支机构。积极探索新型体育社团发展机制,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依托社会,加快实施“五个一”工程。引导和支持市属体育社团发展好一支会员队伍(1000人以上),打造好一个实体(体育俱乐部或业余运动队),创办好一个活动基地(会所或场馆),建立好一项体育发展基金(5万元以上),培育好一项特色体育品牌活动,不断提升体育社团的整体实力及公信度,拓展体育社团的工作面和影响力。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把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的有关规定,把体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增加资金投入,把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投入,体育事业经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增加。加大政策扶持,加强舆论引导,促进体育事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深化体育改革。坚持立足广大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在群体活动各方面不断改革与创新,加快推进体育社会化、生活化、品牌化进程,大力营造政府倡导、社会主导、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加强体育市场的管理和引导,建立公平竞争的体育市场环境,不断增强体育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后劲。进一步整合体育场馆资源,全面提升体育现代服务业的整体水平。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不断强化体育行政部门公共服务职能。深化体育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营造社会力量积极办体育的良好氛围。

坚持依法治体。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快体育法治化建设进程,改革体育

行政管理体制,强化依法行政。加强体育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和创先争优活动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建立一支高效廉洁、勤政为民的体育干部队伍。继续抓好体育行政、专业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一支中心管理队伍。进一步完善人才教育培训等机制,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各类人才的综合能力。大力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积极开展教育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育一批优秀教练员、运动员等专业人才队伍。

十三五规划篇9

会议传达学习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会议认为,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阐明了党和国家的战略意图,明确了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和重大举措,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贯彻落实关于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做好能源规划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和提高能源发展质量为中心,着力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着力推进能源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努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建党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会议强调,遵循五中全会确定的“五大发展理念”,“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改革的主要任务,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谋划: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加快成熟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应用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集中攻关,争取在新一轮能源科技革命中走在世界的前列。加快能源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制约能源创新发展的体制约束。大力推动能源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需求侧管理等市场化机制。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合理调控煤炭、火电、炼油产能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着力推进能源系统优化,实施电力和天然气调峰能力提升、分布式能源和智能电网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等行动计划,显著提高能源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围绕“两增加、一提高”三个目标(即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增加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继续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进重点地区煤炭减量替代,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大力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重点领域用能方式变革。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重点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深化周边和沿线能源国际合作,推动重大能源项目落地。继续推进核电、水电、火电及特高压输电“走出去”,带动相关装备、技术与服务贸易“走出去”。

十三五规划篇10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抓牢“十大增收行动”措施,重点抓好产业培植、龙头引进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100万元以上农户8户,10—100万元农户100户,1—10万元农户 2762户。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粮食保持稳产增产,烤烟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稳固。畜牧工作有序开展,畜牧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4065万元增加到9681.38万元。林果产业初具规模,以杨梅、柑桔、水蜜桃为主林果种植面积达9000亩,全乡竹子种植面积5万亩,年产值2100万元。蔬菜产业不断壮大,建成总投资1200万元、占地7亩、每年可储运蔬菜5万吨的____高原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龙头企业的引进带动全乡蔬菜种植规模从过去的5000亩扩大到10000余亩,实现产值1500万元。

“美丽家园”建设扎实推进。整合各类资金1168.3万元,扎实开展“美丽家园”建设。打造县级示范村3个,相继完成了__山公房建设、引水工程和三面光沟渠工程,完成__山、__山、__寨等6个自然村亮化绿化工程。按照“建筑风格统一、建筑外观统一、建筑模式统一”的原则,共完成做特民居550户,其中:改造提升150户,新建或拆除重建400户。

工业经济稳步提升。2014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12147万元,比2010年增加3621万元,年均增长7.08%;营业总收入9830万元,比2010年增加2004万元,年均增长4.27%;工业总产值10862万元, 比2010年增加3020万元,年均增长6.42 %;现价增加值5338万元,比2010年增加1941万元,年均增长9.52%;实现税金118万元,比2010年减少278万元。

水利建设力度加大。全力支持__水库建设。投资679.3万元,组织实施__北水南调工程__片区项目建设。投资401万元,新建小水窖470件,小水池44个,水沟4条。累计投资1294万元,先后实施__农田水利项目,__、__、__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项目,__三面光沟和农资综合动态调整项目,__和__三面光沟,对大__、短岭等10个自然村进行人畜饮水改造,__整村推进项目,__片区综合开发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项目等工程建设。

交通建设步伐加快。累计投资1100万元,修建农业生产道路15条37公里,使连片集中地块基本通公路,自然村通车率达100%;建成__桥、__寨桥和__过河桥,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过河难的问题;修缮__公路和硬化新河公路,使两条乡村主干道的通载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群众出行安全有了更好保障。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累计投资343万元,组织群众投工投劳6368个,完成__和__2个省级重点村项目建设,完成__村、__、__等9个自然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加固300户、拆除重建15间,完成__山州级示范村建设,完成__、__等8个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完成__寨、__等25个自然村组织活动场所新建或修缮,改建或新建卫生厕所200个,新建垃圾填理场1个,垃圾堆放点2个,垃圾池15个,全乡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__镇建设进一步完善。累计投资636万元,完成__综合集贸市场改造,新建文化站、派出所办公用房和公租房,新建占地12亩的竹子批发市场1个,并将原竹子批发市场改造为农村客运站,集镇面积不断扩大,功能逐步完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电力和通信建设快速发展。投资1460万元,新建35千伏输变电站,改造、新建10千伏线路4.27管理,农村电网改造力度不断加大,供电质量明显提高。

投资20万元,加固河堤 4000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93平方公里。完成低效林改造1490.8亩,完成森林抚育3000亩,促进了经济与生态的互动发展。扎实推进“三结合”沼气为主的农村新型能源建设,全乡沼气池数量达到1988口。推广节柴改灶、太阳能、节能灯等节能措施,大量减少了树木砍伐,有力地维护了生态环境。

投资974余万元,新建__中心小学综合楼及教师廉租房,对__小学运动场及校园环境进行改造,新建乡

幼儿园和__中学综合楼。筹资4万余元,对考入大学的大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新农合”参合率逐年上升。“新农保”参保率达72.29%(目前居全县最高),缴费率96%。社会保障方面基本实现困难群众的应保尽保。依法治乡进程明显加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__乡先后获得了“__州州级文明小城镇”、“__省卫生乡镇”、“平安乡镇”、“无毒乡镇”、“无乡镇”等荣誉称号,创建省级卫生乡1个,省级文明村1个,省级卫生村1个,州级卫生村2个,县级文明村2个。思想理论建设不断加强。加强和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制度,不断改进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四群”教育、“百村千户万元增收行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活动,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

加强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相继成立新盛锰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和__乡蔬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拓宽了党组织的覆盖面。完成全乡55个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5个。完成了乡机关、__、__村委会为试点的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建设,完成了__、__村委会“去行政化”试点工作,培养了9名明白人、带头人,认真开展“红色股份”试点工作。圆满完成第五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夯实了农村发展的组织基础。通过构建党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开展“争上党建工作状元榜”主题实践活动,2011年6月以来,乡党委连续3年被县委评为“争上党建工作状元榜”五星级党委。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和完善教育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宣传和廉政警示教育,组织学习《廉政准则》等党纪法规,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严格按照“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的要求查办案件,确保案件质量和处分决定执行到位。乡纪委初核了结1起群众反映强烈的__村上任村民小组长财务问题,受理县纪委转批案件1件,查报1件,党纪处分1人,其中1 人。

回顾“十二五”以来的工作,要加快今后的发展,我们深深体会到: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努力把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二是必须突出项目带动。要牢固树立“谋发展必须抓项目”的意识,把项目带动特别是大项目带动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下更大的力气,花更多的精力谋项目、争项目、引项目、建项目,将项目带动延伸到各个领域,落实到各项工作,依托项目,扎实加快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必须坚持执政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千方百计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

一是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缓慢,农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农产品商品率较低,农民增收步伐缓慢。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大,部分群众自我脱贫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突出。三是缺乏优势资源,招商引资难度大,四是财政增收后劲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五是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田水利化程度低,靠天吃饭状况突出。六是城镇化进展较为缓慢,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差,综合承载能力低。七是部分干部作风有待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以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改进和解决。

发展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富裕、开放、文明、和谐的__为基本目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特色产业培植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整合要素

达均衡,统筹乡域共发展”。走农业稳乡、工业富乡、集贸活乡、科教兴乡、依法治乡的路子。依靠科技,通过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开发,进一步稳定粮食基础产业,巩固烤烟支柱产业,壮大畜牧产业,引导发展蔬菜产业,大力发展林果产业,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全乡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预期目标: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63亿元,年均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7941万元,年均增长15%;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99亿元,年均增长1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734.16元,年均增长11%;“新农保”和“新农合”实现全面覆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森林覆盖率提高4个百分点。

工作重点: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严格基本农田保护,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以__绿色精品蔬菜冷链物流中心为依托,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稳定11603亩(含复种)蔬菜种植面积。积极发展特色生态林果,着力抓好发展竹子、核桃种植和以樱桃、杨梅、柑桔、水蜜桃为主的水果种植,把林果产业建成全乡继烤烟之后最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到2020年,全乡竹子种植面积达8万亩,核桃种植面积达1.5万亩,水果种植面积达2.5万亩。继续抓好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生产,致力于打造生态种养强乡,进一步抓好品种改良、科技培训、疫病防治、扶持养殖大户等工作

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突出抓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农药、新机械运用。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加大科技培训和品种改良力度。加强农民教育,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的要求,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换和循环利用技术,推行清洁化生产。防止化肥、农药、废水等造成污染,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

加大土地平整工作。__乡山多地少,耕地面积仅7984.51亩,其中水田4519.48亩,旱地3465.03亩。田块不规则,基础设施不完善,为提高土地利用率,预计投资1200万元,对4个村委会6400亩耕地进行土地平整、土壤改良、中低产田改造和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建成后大大提高耕地质量,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土地集约化水平,增加农业收入,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通过资源整合、技术改造等措施推进现有矿山的优化升级。继续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扩大地质找矿范围,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风险探矿,有效提高矿产资源的可采储量。抓好__等现有锰矿精深加工,提高低品位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

扩大产业培植力度。依托我乡丰富的竹子、水果、蔬菜、畜禽等农产品资源,采用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重点发展果蔬储运、保鲜和竹制品初深加工。认真抓好新兴竹子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努力突破交通基础瓶颈。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本着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集中后分散,谁积极支持谁的原则,推进乡村公路建设。认真做好新河公路和__公路两条主干道管护工作。认真实施__公路硬化。规划筹资450万元,硬化__村委会__村至__村至__镇一碗水道路6公里;筹资900万元,硬化锰粉厂至__至__落水洞道路12公里,途径__乡__、__乡、__镇,极大缩短村民与外界联系的距离,方便群众与其它乡镇、村子之间的相互交流;积极争取项目和筹措资金,对公路沿线的25个自然村入村道路进行硬化,改善交通网络,形成“网络全乡、四通八达、出行便利、货畅其流”的农村交通环境。

扎实推进水利农田基础建设。继续协助做好__水库建设及北水南调工程各项工作。积极做好已列入县“十二五”规划中的__水库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全力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一步加大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继续推进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确保人畜饮水安全。规划筹资400万元,新建集镇自来水厂1个,有效改善目前集镇区约3000人饮水条件,提升集镇区服务保障功能,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全力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提升土地利用率和土地集约化水平。

加快村镇建设步伐。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扩大面积、完善设施,综合开发、增强功能”的思路,不断推进__镇建设,改善提升集镇区服务保障功能,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加强集镇街道改扩建及供排水、绿化、垃圾处理、广电、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集镇发展的需要。继续申报实施一批新农村重点村建设、整村推进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促进集市贸易,增强集镇经济活力。

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森林抚育项目工作,加强天然林和生态林保护,扩大封山育林和荒山造林规模。发展林业经济,扩大林果种植规模,形成天然林、经济林、商品林相互补充的生态林木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选择适当区域发展农业生态示范基地和有机农产品种植。巩固创卫成果,继续推进以沼气建设为主的农村新型能源建设。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__河流域治理,积极争取小流域治理项目,加强__镇周边、__河流域、公路沿线绿化造林,有效调节__河流域地区的气候温度。重点加强__后山、乡政府后山、__冲地质灾害治理,切实减少和避免财物损失,确保道路畅通。继续推进以沼气建设为主的农村新型能源建设,推广各种节能产品和节能措施,提高广大群众节能和环保的意识。

盘活生态旅游发展。加强和完善__水库建成后的生态建设管理和规划。努力盘活__水库建成后的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在如何利用__水库现有资源,大力开发具有__特色的旅游景点上下功夫,不断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盘活生态旅游潜力,推动旅游与产业发展、生态发展和“美丽家园”建设相融合。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优先支持发展教育事业,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育办学条件,加快科技推广和科学普及,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充分发挥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功能作用。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运动。预计投资240万元,新建__中学学生宿舍楼,并对中学运动场进行改造;投资300万元,新建__小学学生宿舍楼;投资240万元,在__小学后山地新建乡幼儿园1个。

保障和改善民本民生。健全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推进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健全和完善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加强人口和

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关心和重视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健全城镇低保、新农保、农村低保、五保、特困户生活救济制度,努力实现困难群体应保尽保。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重视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和建议,推进政府工作的民主化、法制化和科学化。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依法从严从快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认真抓好工作,引导群众理性依法表达诉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开展文明乡、文明村、文明单位、道德讲堂和善心义举榜“六好”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

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实施“依法行政、依法治乡”基本方略,以构建和谐__为目标,高度重视、广泛宣传、精心组织,扎实开展依法治乡工作,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扭转部分群众“不信法”观念。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坚持集思广益,科学谋划发展思路和策略。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切实转变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干部职工服务意识,不断改进管理和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切实为广大群众提供平等、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