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态性发言十篇

时间:2023-03-29 07:32:32

表态性发言

表态性发言篇1

今天,市委第二巡视组全体领导又亲临我局,专题反馈巡视意见,这是集中体现巡视成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广大环保干部职工认真总结、学习思考、改进工作的重要契机,接受批评后的表态发言稿范文。在此,我代表环保局党组和广大干部职工,对张组长、对巡视组全体领导两个多月来的辛勤工作和对环保工作的悉心指导,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刚才,张组长代表巡视组反馈了巡视意见,既充分肯定了局党组近几年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市环保发展取得的实绩,又中肯指出了我局在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环境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理清工作思路、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年度目标、推进全面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将认真研究,深刻领会,迅速传达巡视组的反馈意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要求上来,坚持求真务实、大气开放的作风,举一反三,落实整改,着力推进环保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代表局党组做个表态发言。

一、深化认识,正确对待

这次巡视组对我局巡视工作,深入实际,扎实有力,对我局各项工作评价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点成绩实事求是,谈问题不遮不掩,促整改严肃认真,我们完全接受巡视组对我局班子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巡视评价和巡视结果。面对成绩,我们决不骄傲自满,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委十届五次全会,以及市“两会”确定的目标、思路和工作任务,结合实际,全面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刚才张组长还通报了我们存在的前瞻性不够、横向部门和单位内部沟通不足、内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以及财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深刻剖析,认真研究,抓好整改。局机关各处室、各单位要在积极整改解决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建章立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物,促进环保工作规范管理,不断巩固和扩大工作成果。要切实增强环保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更加注重调查研究和理论思考,坚持通过组织环保课题研究,推动环保工作中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坚持通过加快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真正把整改的过程变成促进工作的过程,变成促进干部作风转变的过程,推进我市环保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落实整改,逐一解决

市委向环保局派驻巡视组,是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是对环保局工作的最大帮助和支持。局党组将和广大干部职工一起,认真学习领会张组长的讲话精神和巡视组的意见建议,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变鼓励为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发扬成绩,正视差距,改进不足,切实把整改转化为改进作风、推动工作、加快发展的实际行动。根据市委巡视组的反馈意见和提出的要求,局党组将专题召开党组会和民主生活会,各单位、各处室也要召开支部会或处室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要建立并实施整改“销号制”,对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汇总、逐项梳理归类,按各单位和处室职责,分工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整改目标、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和整改时限,强化跟踪督办,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发言稿《接受批评后的表态发言稿范文》。特别是各位局领导和各单位、处室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按照职责分工,对照意见和建议的具体内容进行调研,逐个细化整改方案,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做到整改一个销号一个,做到一抓到底、务求实效。局人事处、办公室、监察室要按照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制定出整改方案,经巡视组审核后,以党组名义上报市委和市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在半年内将整改情况向市委和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写出专题报告。

三、抓好结合,促进工作

巡视工作是监督与指导,更是教育与促进。对待巡视结果,不能就事论事,敷衍了事,更不能一阵风、走过尝流于形式,必须坚持以落实整改、促进工作为切入点和落脚点,自觉把巡视结果与业务工作、平时工作融为一体,以良好的工作业绩来验证巡视结果,以扎实的整改成效来体现巡视结果。要通过“六结合、六促进”,来实现整改工作目标。

一是要坚持把整改工作与环保发展结合起来,促进年度环保目标全面实现。要贯彻落实市委全会及环保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工作标准,认真履行职责,圆满完成确定的“两下降一提高” 的年度任务,即污染物总量下降、信访投诉总量下降、群众满意度提高,为“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坚实基矗

二是要坚持把整改工作与“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结合起来,促进环保队伍凝聚力、战斗力的提升。要建立单位、人员之间的大互动机制,通过谈心谈话、调查研究、参与执法服务、开展文体活动等形式,增进彼此了解,在全局系统逐步形成“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大气开放,勇于进缺的良好氛围。

三是要坚持把整改工作与班子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促进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探索和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评价机制,更好地体现民意、实绩和素质,要把优秀的干部挑选出去,推荐上去。要加强干部的交流力度,完善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制度,配准、配强各级领导干部,着力构建高素质的环保干部队伍。

四是要坚持把整改工作与强化现场综合联动结合起来,促进环保地位的提升。要树立“肯干事、干成事、干事不出事”的工作理念,勇于牵头,敢于负责。充分发挥半山北大桥、饮用水源保护和大气污染等环境整治办的作用,多动脑筋研究政策,多方协调联动整治,在牵头揽事中锻炼能力,展现作为,提升地位。

五是要坚持把整改工作与加强环境执法管理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和谐统一。运用交叉执法、公开执法、即时执法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执法行动,敢于动真碰硬,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

表态性发言篇2

一、加强县公司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中国现代

-

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电力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作用越来越突出,被社会的关注度也大幅度提高。在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人民群众极度关注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也日趋完善的今天,供电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已经成为电力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把党风廉政建设摆上突出位置,抓好廉政才能促进勤政,才能使广大干部始终保持一种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保持一种勇往直前的工作热情,保持一种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才能有效地推动县级供电事业的快速发展,也就是说加强县级公司党风廉政建设是县级供电企业适应市场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近两年来江苏省电力系统经济案件的发案特点分析看,呈现出低职务高发案率的特点,的涉案人员中,股级、一般人员及供电所人员占75%以上,其中多经企业人员违纪违法的比例占全部涉案人员的50%,从事基建和物资管理岗位的涉案人员占全部涉案人员的30%,而低职务发案的特点也正是印证了县级供电企业必须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盱眙县供电公司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

盱眙县供电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市公司党委、盱眙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主线,紧紧围绕省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企、从严治领导班子”的方针,建立健全了以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近年来,始终以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为着力点,重点抓住几项制度的落实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制,对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坚持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二是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和民-主生活会制度,不断提高公司领导班子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认识。

表态性发言篇3

在感到荣幸的同时,我们更感到一种压力。对我们来说,今天是一个新的起点,自己就像一个考生,面临的考题就是**经济社会发展这篇大文章,或者说就像一个参加接力赛的运动员,前任们已经把他们创造的辉煌交到了我们的手中,这是对我们的一种检阅,一种审视,一种挑战。我深感镇长这副担子的责任和使命,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但是我有信心挑起这副担子。因为我们有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支持,有班子的精诚团结,有在座各位代表和1万多名父老乡亲的信任和厚爱,更有难得的战略性发展机遇。现在**镇的发展可以说兼具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政策机遇。国家提出要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解决能源供给矛盾,要全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构筑多元化区域经济发展板块,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这必将促进我镇的快速发展。“地利”就是我镇农牧业基础条件优越,人均水浇地和牲畜占有量均居全旗前列,在率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上具有优越的条件,发展现代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同时,我镇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人和”就是我镇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软、硬环境明显改善,并且在实践中确立了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地区实际的发展思路,目标和方向已经非常明确。同时,全镇上下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统一意志,人心思富,齐心谋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已逐步夯实了快速发展的基础。兼具天时、地利、人和的**镇,是一个充满希望的**镇,也必定是一个能跨越式发展的**镇。

当然,我们也面临着较大的困难,总体概括为三句话:一是“历史的包袱”,主要是较长农耕社会和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落后观念,至今仍束缚着我们的手脚。二是“双重的负担”,鄂尔多斯区域经济已进入了工业化中期,我旗经济也步入了工业化初期,而我镇还处在农牧业产业化初中级阶段。现在,**镇的发展面临着既要补工业化发展的课,又要赶市、旗快速发展这趟列车,使得我们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难度更大。三是“成长的烦恼”,现在我们刚刚跨入现代畜牧业的门槛,薄弱的经济基础,竞争力不强的产业,在发展时更容易受到生产要素这一瓶颈的制约,和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土地、资金、人才等问题矛盾更加突出。

**镇的这个历史发展阶段,困难和机遇并存,困难很大,但机遇更加难得。这是考验我们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和破解难题、操作到位能力的时候,也是我们施展才华、奉献聪明才智的时候。今天,大家信任我们,重托于我们,我们一定在其位,谋其职,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切实推进**镇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提高破解难题这个“第一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个“第一责任”,实现**镇人民利益这个“第一标准”,带领政府一班人努力做到:

一、求真务实干实事。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市、旗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立足实际,注重实干,切实做到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以实干论英雄,坚决做到看不准的不动手,看准了的不松手,没干成的不放手。

二、坚定不移促发展。把**镇发展作为最硬的道理,最大的政治,最根本的任务。立足还处在农牧业产业化初中级阶段这一最大的镇情,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以工业化的理念管理农牧业生产,进而实现率先在全旗建成现代畜牧业强镇这一奋斗目标。

三、千方百计谋利益。要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镇人民的根本利益,要通过抓发展实现百姓的长远利益,通过抓基础建设实现百姓的直接利益,通过抓协调实现百姓的群体利益,通过抓帮扶实现百姓的特殊利益。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四、依法行政树形象。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讲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建设法制政府、高效政府、透明政府。

五、清正廉洁讲正气。公生明、廉生威。要守得住气节,耐得住寂寞;不为功名缠身,不为利禄束缚;以诚待人,坦荡处世,淡泊名利,干净干事。

表态性发言篇4

荣誉只能说明过去,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我们将以这次全县表彰大会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村情,加快发展,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以先教活动为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版权所有

认真开展好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先教活动为重点,结合为民服务全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的开展,切实做到加强村级组织、提高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

二、保护生态环境,创建生态示范村。版权所有

今年是我村创建省级生态示范村的关键之年,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生态村创建中来,通过生态村的建设使我村达到面貌改善、产业开发、收入增加,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

三、推行产业化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响应县委、政府号召,结合村情,大力推行毛竹、茶叶、葛根等农业产业化建设,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做文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四、加快集体经济发展,增加村级发展后劲。

解决好村级有钱办事的问题,只有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村级收入。我们将充分发挥和积极整合山区村资源优势,经营和管理好村办*场和*厂,并抓住招商引资项目*公司在我村建设的机遇,围绕资源做文章,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五、永葆党员先进性,多为群众办实事。

2006年,我们将在多为群众办实事上下功夫,我们将在全镇率先实施******,同时积极争取***单位更大的支持,努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

表态性发言篇5

论文摘要:关国语言哲学家约翰·舍尔对英国哲学家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做出了进一步的发展。言语行为的理论认为语言哲学归根结底是心智哲学的一个分支,因为言语行为仅是人类行为的一种形式,是人类将自身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心智能力的一个具体实例。意向性是研究这种心智能力的关健因素,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基础。

舍尔在《言语行为理论:语言哲学论文》一书中继承并发展其尊师J. L.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所以自1969年出版以来,一直被视为语言哲学的经典著作(有关舍尔的言语行为理论,请参考拙作《舍尔的言语行为理论》,见《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四期)。舍尔此后又连续出版了三部论著,分别解决了与言语行为有关的三个语言哲学问题;《表达与意义》解决了言语行为理论框架内的问题:言语行为的分类、间接言语行为、字面意义等;《意向性:心智哲学论文》阐明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基础,即心智哲学问题—意向性;《言外示力逻辑基础》完成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形式化,即运用当代逻辑手段,尤其是集合理论,使言语行为理论形式化。

本文着重介绍舍尔在《意向性:心智哲学论文》中阐述的意向性理论,作为对舍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介绍的续篇。舍尔的意向性理论研究开始于70年代中期(可参考Bryan Magee1978年中译本,288页)。他原打算在《表达与意义》一书中用一章的篇幅来阐述意向性问题,可是出乎他意料之外,论述意向性的手稿竟达到独立成书的篇幅,舍尔只好顺其自然了。

舍尔一向认为语言哲学是心智哲学的一个分支。他的言语行为理论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言语行为只是人类行为的一种形式,但却可以作为例证来说明人类心智(或大脑)建立人作为有机体与外部世界联系的能力。换言之,言语行为表征外部世界事物和状态的能力从生物学意义上讲是人类大脑最基本的能力,是人类大脑联系人类自身与外部世界的普遍能力的一部分或延续。这种能力是通过诸如信念、愿望等心理状态,特别是通过行为和知觉把人这个有机体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所以任何对语言的完备的解释都必须说明心智或大脑是如何确立这种联系的。舍尔认为意向性是确立这种联系的关键因素,因为语言的表征能力或表征意义不是内在的,而是来自心智所赋予或施加在语言上的意向性。所以,语言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了人的心智是如何将意向性赋予或施加给一些没有意向性的实体,如口语声音、书写符号等,使这些实体能够起到表征作用。显而易见,意向性是整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意向性的实质

意向性即针对性:意向性是许多心理状态或事件的属性;这一属性使心理状态或事件直接针对或有关外部世界的事物或状态。例如,如果有一个信念,那它一定是相信什么,或处于什么状态;如果有一种恐惧,那它一定是害怕什么或害怕什么将要发生;如果有一个意图,那它一定是想要去做什么。总之,它们都是针对或关于某事或某事物的。但是并非所有心理状态或事件都具有意向性,例如某些形式的、莫名的紧张、兴奋、忧虑、压抑等就不一定针对或关于什么事情。所以对意向性状态总是可以提出这样的间题:该意向性状态是针对或关于什么的?如到底相信什么、企望什么、想干什么?却不能够回答:仅有个信念、愿望或意图,但却不相信、企望或想干什么。而对于那些非意向性状态,却可以说,只是感到紧张、兴奋、优虑、压抑等,然而却不针对或关于什么事情。其次,意向性不同于意识。许多意识状态并无意向性.如莫名的紧张、兴奋、优虑等。而有些意向性状态却可能是无意识的,如一些无意识的信念,即迄今为止非有意识地形成或考虑过的信念。所以意识状态与意向性状态部分重叠,但却不等同。再者,意图、意使、意指只是意向性的一种形式,与信念、愿望等相同。舍尔的意向性有它的特殊哲学含义,即它的针对性。

以下是一些可以成为意向性状态的心理状态:信念、畏惧、希望、愿望、爱慕、仇恨、厌恶、喜欢、怀疑、高兴、兴奋、压抑、优虑、骄傲、悔恨、悲伤、悲痛、内疚、恼怒、疑惑、原谅、敌视、敬仰、轻蔑、尊敬、义愤、意图、幻想、羞愧、欲望、失望等。

二、愈向性与言语行为

意向性除去针对性属性之外,还有表征性属性,即在意向性状态与其针对或关于的世界事物或状态的关系中,意向性状态是如何表征世界事物或状态的。“表征”一词在哲学史中几乎没有过一致的准确后尾含义。与传统哲学、当代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研究中该词的含义不同,舍尔使用这一术语有其独特的含义。意向性的表征性即意向性有命题内容和心理方式,前者确定意向性的满足条件,后者则确定意向性命题内容的适应方向。所以舍尔认为在如此理解的表征意义上,意向性状态与言语行为虽然在表征方式上有所区别,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1)言语行为与意向性均有一类似的内在区别一F(p)与S(r)。言语行为有命题内容与言外之力的区别,如在“我命令(预计、建议)你离开”中,“命令”等表达言外之力,而‘“你离开”则是命题内容.命题内容的表述总是伴随有一定的言外之力。舍尔用F(p)来表达这种关系一F为言外之力,P为命题内容。

意向性亦有类似的区分,如“我相信(惧怕、想要)你离开”,其中的表征内容(“你离开”)总是伴随有某种心理方式(“相信”等)。舍尔用S(r)来表示这种关系一S为心理方式,r为表征内容。

F(p)与S(r)的不同之处在于:P总是用语言来实现的,而r则不一定;r可以是命题,也可以不是,但总是存在的,而P偶尔可以为零,如英语中的Ouch! Hello! Goodbye!等。

2)言语行为与意向性均有适应方向。言语行为的适应方向是词与世界,如断定式言语行为的适应方向是从词到世界、承诺式和猎令式言语行为式从世界到词,宣告式言语行为式双向适应(详见Searle,1979:3)。从某种意义上讲,适应方向亦可视为适应的责任,如一陈述是假的,那是陈述本身出了错,而不是世界;如果命令为被遵守,允诺没有实现,那么出错的是违反命令或食言的人所代表的世界,而不是命令或允诺本身。

意向性的适应方向是在心智与世界之间,如信念是适应方向是从心智到世界,所以信念可以是真或假;愿望、意图等的适应方向是从世界到心智,所以它们无所谓真假,只能被或不被遵守、实现、履行等。

与表情式言语行为一样,有些意向性状态,如悲伤、高兴等是没有适应方向的。

3)言语行为与意向性的第三点联系是在言语行为的执行中。在执行一个带有命题内容的言语行为过程中,执行者也就同时表达了命题内容带有的意向性状态,此意向性状态就是该言语行为的真诚条件。例如,作出陈述P,就同时表达了信念P;作出允诺去做某事,就同时表达了去做某事的意图;就某事作出道歉,就同时表达了对此事的遗憾。所以执行言语行为的同时就是表达相关意向性状态的存在。执行言语行为的同时却否认相关意向性状态的存在,虽然不能说是自相矛盾(因为说谎或不诚实的言语行为是可能的),但在逻辑上是怪异的,即所谓莫尔悖论:“天在下雨,但我不相信天在下雨”,“我命令你停止吸烟,但我却不想让你停止吸烟”。因此,即使是不诚实或说谎,人们在执行言语行为时也不可能公开否认相关意向性状态的存在。

4)在有适应方向的情况下,言语行为和意向性都可以用满足或成功条件作为某种衡量标准。例如,当我们说一陈述是真或假,一命令被或不被服从,一允诺是否得到遵守等,我们就是在判定言语行为在按言外之力目的所规定的适应方向上与现实的联系是成功,还是失败。所以,陈述得到满足(即达到满足条件)当且仅当该陈述是真的;命令得到满足当且仅当该命令被服从;允诺得到满足当且仅当允诺被遵守。同样的满足条件也适应于意向性状态,如信念得到满足当且仅当相信的与事实一样;愿望得到满足当且仅当愿望得以实现;意图得到满足当且仅当意图得以实施。

更重要的是,每个有适应方向的言语行为是否得到满足取决于相关被表达的意向性状态是否得到满足。换言之,言语行为的满足条件与相关被表达的意向性状态的满足条件是同一的。陈述为真当且仅当表达的信念是正确的;命令得到服从当且仅当表达的愿望得到满足;允诺得到遵守当且仅当表达的意图得以实施。

言语行为与意向性状态的满足条件都是内在的,所以陈述之所以为陈述,愿望之所以为愿望,就在于它们有自己特殊的满足条件。

综上所述,意向性与言语行为在这四个方面的联系可以使我们对意向性有个大略的了解:每种意向性都是由在一定心理方式下表达的表征内容所构成的,即意向性状态(在某种意义上,和言语行为一样)表征世界的事物与状态,或者说,有适应方向的意向性状态就是其满足条件的表征。

三、惫向性与惫义

意向性与言语行为虽有密切的联系,但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1)意向是心理状态,而言语行为却是有意向性状态的行为。作为行为,言语行为与其物理实现(如口语声音、书写符号)有密切的联系;

2)意向性状态,如信念、恐惧、希望、愿望等均有内在意向性,而言语行为在物理实现层面上本身是无内在意向性的。

意向性与言语行为之间这两点差异就引出一个重要的语义问题:我们是如何从物理学到语义学的?如何从人发出的声音到言语行为的?准确地说,人的心智是如何把意向性赋予并无内在意向性的物理现象,如声音或符号的?简而言之,言语行为的意向性是如何得来的。

对意向性与意义关系的解释基于下述几点认识:

1)在言语行为的执行中,有两个层面的意向性:一是在言语行为执行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二是执行该言语行为时带有的意图,即使该言语行为成为言外示力行为的意图。前者可称为真诚条件,后者可称为意义意图。

2)言语行为的满足条件与真诚条件的满足条件是同一的。意义意图的满足条件虽然与言语行为和真诚条件的满足条件不同,但却起到确定后两者有同一满足条件的作用。

3)因为表征与交流有着重要的区别,所以表征意图与交流意图亦有重要的区别:交流意图是要对受话者产生某种影响,而表征意图则可以不考虑对受话者的影响。因此,意义意图就有表征意图和交流意图两个方面:表征和表征意图先于交流和交流意图;交流内容的一部分就是表征内容;不过人们可以意在表征而不在交流。

4)舍尔认为只有五种基本的言语行为类型(参见Searle.1979)。如果语言的表征功能是心智表征功能的延续和实现,那么这五种言语行为的基本类型就是由心智某种基本特征所决定的。所以心智的意向性既创造出意义的可能性,也限制了意义的形式。

基于这四点认识,可以给意义问题以下述简明答案:心智给没有内在意向性的客体(口语声音或书写符号)施加意向性是通过赋予这些客体以被表达的心理状态的满足条件。对于绝大多数言语行为(除去那些没有命题内容的言语行为),意义意图至少部分地是表征意图。表征意图是意使物理客体(如话语行为)构成意图部分满足条件,而该物理客体本身亦有满足条件(如真诚条件)。从表征意图到交流意图就比较简单,因为交流意图就在于意使受话者认识到言语行为的执行是带有表征意图的。

在意义的两个组成部分一表征(意图)和交流(意图)一之中,表征是意义的核心,因为表征不仅独立于交流,而且比交流更具决定性。以判定式言语行为为例:

1)发话者可以成功地作出一个并不真实的陈述,因为发话者可以表征某事(物)如何,而相信它并非如此(说谎),或相信它如何而事实并非如此(错误);

2)发话者可以表征某事(物)如何,而无意说服受话者接受这一看法,或无意使受话者认识到发话者的表征意图;

3)表征是表达意向性状态,而交流是使受话者意识到此表征意图。

其他类型的言语行为亦可以说明意义问题。如,指令式和允诺式言语行为的适应方向是从世界到词,并具有原因自指性。命令(指令式言语行为)得到服从只有当受话者去做被命令去做的事情是为了服从命令;承诺(允诺式言语行为)得到履行只有当履行此承诺是为了实现诺言。其次,命令和承诺本身就为它们的满足条件提供了原因:命令某人做某事就是某人做某事的原因;作出承诺就是实现该承诺的原因。与此不同,作出陈述本身并不能为陈述的真理性提供证据。 转贴于 再如,宣告式言语行为有两个独特属性:

1)宣告式言语行为的言外示力目的是以作出宣告而产生一种新的状态,即它有双向的适应方向一产生一种新状态(愿望)是通过表征这种新状态事实如此(信念);

2)宣告式言语行为的成功有赖于某些非语言的机构制度,它们赋予发话者适当的权力来执行宣告式言语行为,如宣战、命名、辞职等。

还有,表情式言语行为的言外示力目的仅是表达某种意向性状态一即该言语行为的真诚条件,而且这种意向性状态是有关某种预设为真的状态。例如,当我为踩了某人的脚而向他道歉的时候,我表达对此的懊悔一此懊悔包括:1)我相信此事发生了;2)我对此负有责任;3)我但愿此事没有发生。但表情式言语行为的言外示力目的却不是表达信念和愿望,而是表达懊悔,同时预设信念的真实性。预设的信念有适应方向,而表情式言语行为本身没有适应方向。所以表情式言语行为的满足条件只是该行为表达了相应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语言意义是意向性的一种派生形式.所以意向性的可能性与局限性就确定了语言意义的可能性与局限性。语言从意向性中派生出的一主要功能很明显地是语言的表征功能。言语行为的分类在本质上反映了表征的各种适应方向。如断定式言语行为符合从心智到世界的适应方向。因此这一适应方向可用真假来衡量;符合从世界到言语的适应方向的言语行为是指令式和允诺式:在指令式言语行为中,受话者负责达到方向的适应,而在允诺式言语行为中,发话者负责达到方向的适应。这两种言语行为都与意向因果关系或原因自指性有关、两者的满足条件的一部分就是要能够导致满足条件的其余部分。表情式言语行为的形式最简单,因为它没有适应方向,所以此类言语行为是非表征性的。而形式最复杂的当属宣告式言语行为,因为它有双向适应方向、需要非语言的社会机构或制度、同时表达信念和愿望。

四、意向性网络与背景

每种意向性状态(如知觉、信念、愿望、意图等)都具有各自的意向内容并确定各自的满足条件,但意向性状态并不是孤立地或独立地起作用,而是与其他意向性状态彼此相互关联的。这些相互关联的意向性状态构成一个,舍尔称之为意向性网络。如某人意图竞选美国总统,他通常必须相信美国是个共和国、美国有定期选举、两大政党的候选人竞争总统职位,而且渴望得到他的政党的提名、选民的投票等等。虽然这些意向对其竞选意图都不至关重要,然而没有这样一个意向性网络,他也就不可能形成竞选美国总统的意图。换言之,只有把此意图放在相关与其他意向的意向性状态网络里,它才能有其满足条件。

深人地研究意向性网络就会遇到一些困难:首先,意向性网络的很大一部分都沉浸在潜意识里,无法把所有意向性状态都搞清楚;其次,网络中的意向性状态并没有个体化,例如,无法搞清楚有多少个信念等。

再进一步地研究意向性网络就到了心智的最底层一心智能力。心智能力本身并非意向性状态(表征的),但却是意向性状态的先决条件。舍尔称之为‘“背景”。在舍尔的意向性理论中,“背景”指一组非表征性心智能力。正是这种心智能力使得表征成为可能.而且只有在这些本身并非意向性状态的心智能力的背景下,意向性状态才能有它们的满足条件。

这种前意向性背景可分为:

1)深层背景:即所有正常人生理构成所决定的能力,如行走、饮食、知觉、识别,以及意识到事物的固体性、物体和人的独立存在的这种前意向性状态。

2)局部背景:或称为局部文化习俗,包括开门、喝瓶装啤酒,以及对汽车、电冰箱、钱、鸡尾酒会等的前意向性态度。

意向性状态是以非表征性的前意向性能力为基础的。对背景与意向性状态之间的关系的这种表述就是舍尔的“背景假说”。舍尔并没有为背景假说提供直接的证据,而是利用间接证据来论证的。例如对字面意义的理解。不论是简单句,还是复杂句,对它们的字面意义的理解都需要有前意向性背景。只有在不属于字面意义的前意向性背景下,语句才能确定一组明确的真值条件。前意向性背景的任何改变都会使具有同样字面意义的语句确定不同的真值条件和不同的满足条件。即使是语句的字面意义也只能在一组前意向性背景下得到解释。例如:

(1) Tom opened the door.

(2) Sally opened her eyes.

(3) Sam opened his book to page 37.

(4) The surgeon opened the wound.

(5) The chairman opened the meeting.

(6)The artillery opened fire.

(7) Bi11 opened a restaurant.

(8) Bi11 opened the mountain.

(9) Sally opened the grass.

(10) Sam opened the sun.

例句(1)一(4)中“opened”一词可以说有相同的字面意义,因为它与例句(5)一(7)中“opened”一词的比喻意义不同。但它们相同的字面意义只是“opened”一词的语义内容相同,而它在例句(1)一(4)中所标示的真值条件是不同的,例如打开伤口与打开书本是有很大区别的,即相同的字面意义不同的理解。再比较例句(8)一(10),这些例句都是由一些意义很清楚的词语所组成,但“opened”一词的意义以及这些句子的意义却很难把握。所以字面意义只有在一定的文化和生理知识构成的背景下,才能得到解释,或者说,只有这种前意向性背景才能使我们理解字面意义(参见Searle,1979:117-136)。

心智能力背景包括各种技能、能力、前意向性假设、预设、态度等。意向性状态(有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一个意向性网络:但意向性状态与心智能力背景的分界却是模糊的。准确地说,前意向性背景并不是在意向的周边,而是充斥着意向性状态网络。没有前意向性背景,意向性状态就不能起作用,即无法确定满足条件,就不能有知觉、行为、记忆等这类意向性状态,也就不可能执行言语行为或解释间接言语行为。

表态性发言篇6

关键词:情态 主观化 能力 可能 言语场景

1.情态的意义及情态的分类

情态是一个语义范畴。国外从六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对词语的情态性及情态动词的研究都非常关注。语言学家对情态意义的研究达到了某种高度,代表人物有Ehrman,M.E;Palmer,F.R;Coates,J等语言学家。他们对情态意义的理解及其分类如下:

Halliday(1970:355)认为:情态是在话语过程中的参与形式。所以情态是从语言的人际功能推导出来的。――说话者使用命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情态关系到一般范畴(被认定为“说话者表达”)。情态表达虽然很小,可是负载较重要的信息(个人参与的语义上)。Lyons(1977:452)指出:情态是说话者对句子传达的命题或对命题叙述的情况所持的“观点”或“态度”。他把情态分为“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和“道义情态”(deontic modality)。Perkins(1983:8-9)把情态定义为:一个事件或命题得以成立或不成立时所处的概念语境,也就是说所谓的可能世界。他把情态分为认识,道义,动力三类。Coates(1983)归纳英国英语的情态动词的语义内涵时,采用Lyons(1977)的二分系统,即认识情态和根情态,以根情态代替Lyons(1977)的道义情态。Quirk(1985)把情态分为内在情态和外在情态,其中只有内在情态牵涉到人类对事件的掌控。如,1.外在情态:可能性(possibility),必然性(necessity)与预测(prediction);2.内在情态:许可(permission),义务(obligation),意愿(volition)。Palmer(1986:14-21)认为:情态是说话者主观的态度与观点在语法上的体现,并把情态概念分为两种:认识情态,道义情态。他还从类型学角度研究自然语言之间的情态表达的异同,寻求在自然语言的情态表达上的共性。

J.Bybee & S.Fleischman(1995)认为情态是语言传达的一种语义类型,语义范围涵盖很广,包括命令,愿望,意图,假定,潜力,怀疑,劝告,感叹等。他把情态分为三类,即:认识情态,施事导向情态和说话者导向情态。

综观各语言学家的分类,本文认为情态主要分为道义情态和认识情态两种。道义情态也就是根情态是表达实施(主语)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和状况,如能力,义务,许可,意愿等。所谓认识情态是指说话人对句子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值的主观推测,估计等,然后就某一具体的情态动词进行判定。

2.情态动词“会”的既往研究

情态动词“会”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丁声树《语法讲话》(1961),赵元任(1979),吕叔湘(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熙(1981)《语法讲义》,刘月华(1983)《使用现代汉语语法》,王力先生(1985)在《中国现代语法》,马庆株(1985)还有后来的许和平(1993),史有为(1994),黄丽华(1995),相原(1997),王晓凌(2003)都对情态动词“会”的语义进行了详尽的规类。

综其研究,我们把“会”所在句表示为:NP+会+VP,把“会”分为两个:“会1”,“会2”。两个义项和现行的一般分类是一致的,已经成了一种固定说法。这里“会1”属于道义情态,“会2”属于认识情态,而且“会2”是在“会1”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认知机制发展衍变而来的.

“会1”句中NP一定是施事,因此“会1”表示施事的本领。又可分为:“表示施事具有某种本领”和“表示施事的本领高”,如:

(1)他不但会作词,也会谱曲。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2)他这个人哪,最会看风使舵。(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例(1)的“会”表示的是“他”具有“作词”和“谱曲”这两种本领;例(2)表示的是“他”这种“看风使舵”的本领很高。

我们把“会2”句中的“NP+VP”作为一个整体,表示为“某种情况”,“会2”表示主观推测某种情况出现或存在的必然性,如:

(3)他一个劲儿地抽,不光是为过瘾,还觉得这样会抬高他的身份。(老舍《鼓书艺人》)

(4)她会不会有别的想法?(郑家学 《冬之旅》)

例(3),说话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推测,猜测“他”有“抬高他的身份”的想法的必然性。例(4)同样也是表示说话人主观推测“她”有“有别的想法”这种情况的必然性。

对比例(1),(2)和例(3),(4),我们发现例(1)和(2)表示的是一种客观事实,表示句中主语具有某种能力,属于道义情态的范畴,与情态动词“能”表示“能力”意义有大同小异之处。但根据沈家煊(2003),两者在表示“施事具有某种本领或能力”时都属于所说的行域,因为能力跟行为直接相关。而例(3)和(4),都是表示说话者对“会”后的整个情况出现或存在的一种主观推测或判断,属于认识情态的范畴。同样根据沈家煊(2003),这属于知域,这是因为说话者对所知行为的可能性作出的判断。本文试着从语言“主观化”的视角,对情态动词“会”两种意义“会1”和“会2”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的变化进行解释和分析。

3.语言中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话语交际中说话人不仅要表达命题意义而且要表达言者意义,而后者体现了语言的主观性(subjectivity)。Lyons(1977:739)指出语言的主观性是指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imprint),并特别强调,“这一概念对情态的理解极为重要”。(Finegan 1995;沈家煊,2001;吴福祥,2004)“如果这种主观性在语言中用明确的结构形式加以编码,或者一个语言形式经过演变而获得主观性的表达功能,则谓之主观化(subjectification)。”(沈家煊,2001)按照这种定义,“主观化”既是一个“共时”的概念,即一个时期的说话人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或形式来表现主观性,又是一个“历时”的概念,即表现主观性的结构或形式是如何经历不同的时期通过其他结构或形式演变而来的。前者的代表人物是Langacker(Langacker,1983;1990);后者的代表人物是Traugott(吴福祥,2004)。

3.1Traugott的“主观化”观点

E.C.Trugott是研究“语法化”的专家,她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待主观化,是最早将主观化问题纳入语法化研究框架的语言学家。她认为主观化是一个语义――语用的演变,即“意义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度”。语言中用来表达主观性的可识别的语法成分是如何通过非语法成分的演变而逐步形成的,这就是“语法化中的主观化”问题(Traugott 1995)。Traugott认为主观化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说话人要达到交流信息的目的,总要不断地借助一些表达实在意义或用作客观描述的词语,加上自己对客观情形的主观“识解”,从而把说话的目的和动机也传递给对方。

关于主观化的表现形式,Traugott提出了如下几个互相联系的方面:

由命题功能变为话语(discourse)功能;由客观意义变为主观意义;由非认识情态变为认识情态;由非句子主语变为句子主语;由句子主语变为言者主语,由自有形式变为黏着形式。(Trgugott,1995:48)

3.2Langacker的“主观化”观点

R.W.Langacker是“认知语法”的开创者(见沈家煊1994的介绍)。跟历史语言学家Traugott的侧重不一样,他是从共时的角度来看待“主观化”。他主要关心的不是语言中的主观性成分形成的历史过程,而是从认知出发来观察日常语言的使用,看说话人如何处于表达的需要,从一定的视角出发来“识解”(construe)一个客观的情景。在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体系中,“主观化”被定义为:将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从客观轴调整到主观轴。这个定义中一个关键概念是“言语场景”(Ground),实际就是指“言语事件”(speech event),包括会话的参与者和说话环境。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如果不引发“言语场景”,这种关系处于客观轴上,如果引发“言语场景”,这种关系就处于主观轴上。

为了阐释这个定义,他打了个比方:如果把戴着的眼镜褪下来拿在手里作为观察的对象,眼镜的客观性就强;如果是戴着眼镜看东西,眼镜已成为观察主体的组成部分,眼镜的主观性就强。又用“舞台”来打比方,作为观察对象的眼镜是在舞台上,是台下观察主体注意的中心;作为观察主体一部分的眼镜不是注意的中心,不在舞台上而在舞台下。例如他举如下例子来证实它们的主观性逐次加强:

(5a)Mary is sitting across the table from Jane.(玛丽对着简坐在桌子那面。)

(5b)Mary is sitting across the table from me.(玛丽对着我坐在桌子那面。)

(5c)Mary is sitting across the table.(玛丽坐在桌子对面。)

(5a)没有把说话人自我放进去,只是以Jane为参照点来给Mary定位,因此纯粹是客观描述,不涉及“言语场景”;(5b)是以说话人自己为参照点给Mary定位,但这个自我仍然以me的形式在句中出现(仍然在舞台上),因此还是客观描述;(5c)虽然也是以说话人自己为参照点,但是没有相应的语言形式出现,因为这个参照点已经成为观察主体即说话人的一部分(在舞台下),句子已由客观的描述变为主观的“识解”。按上述定义,(5a)句Mary和Jane之间的关系,(5b)句Mary和me之间的关系都处在客观轴上,(5c)句Mary和说话人之间的关系已调整到主观轴上。

4.情态动词会意义的“主观化”

本文将主要从Lagacker的主观化观点出发来解释和分析情态动词“会”的各个义项及其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我们再来对比例(1),(2)和(3),(4):

(1)他不但会作词,也会谱曲。

(2)他这个人哪,最会看风使舵。

(3)他一个劲儿地抽,不光是为过瘾,还觉得这样会抬高他的身份。

(4)她会不会有别的想法?

根据Langacker的主观性观点,例(1)和(2)是一种纯粹地对主语能力的客观描述,不附有说话人自己的任何立场、观点或感情,也不涉及任何“言语场景”。但例(3)和(4)虽然句子结构的主语是“他”和“她”,但实际上表达观点的是“言者主语”,即说话人“我”虽然没有相应的语言形式出现,但它已成为观察主体即说话人的一部分(在舞台下),已引发“言语场景”,即已变为主观的“识解”。

再看下面的例子:

(7)我根本不会踢足球。

(8)老鼠生来会打洞。

(9)她的母亲是奥地利人。曼利小姐自己是英国籍,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池莉 《运》)

(10)我一直在研究许多遗传病,我相信将来还会有奇迹发生的。(池莉 《霍乱》)

(11)听说你嫁了个造飞机的工程师,一定特有才吧?要不你也不会看上他。(王朔 《无人喝彩》)

(12)家珍当初要是嫁了别人,不跟着我受罪,也不会累成这样,得这种病。(余华,活着)(会 表示 可能)

例(7),(8)和(9)中“会”都属于道义情态动词,都表示句中主语具有某种能力,也就是说话者对句中主语即言外主语具有某种能力的客观描述,不带有任何主观色彩在其中,而且说话者和句中主语也不构成任何的“言语场景”。相反,例(10),(11)和(12)中的“会”都属于认识情态,表示的是主语――“我”或者“言者主语”对“会”后的某事件或某情况的出现或存在的必然性进行主观推测,包裹了说话人自己的感情、立场和观点在里面,而且主语“我”和“言者主语”也以成为观察主体的一部分。

5.结语

语言不仅仅客观地表达命题,还会表达说话人的观点、感情和态度。语言运用主体的主观意识不断渗入到语言的表达中,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时候,往往将自己的主观意愿、认识等投射到所认知的对象中,赋予“人”的特征,表现在语言运用上,就是使语言打上了语言运用者的主观印记,从描述纯粹的客观意义向体现一定的主观意义变化。情态动词“会”的各义项的意义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陈前瑞.“来着”的发展与主观化[J].第十二次现代汉语学术讨论会,2001.

[2]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

[3]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268―275.

[4]沈家煊.复句三域“行,知,言”[J].中国语文,2003,(3):195―204.

[5]吴福祥.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18―24.

[6]徐李洁.“Promise”词义的演变与主观化[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6―11.

[7]朱冠明.情态与汉语情态动词[J].山东外语教学,2005,(2):17―21.

[8]Finegan,E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fication:An introduction[A].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fication[C].Eds D.Stein & S Wrigh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1―24.

[9]Langacher,R.W.Subjectification[J].Cognitive Linguistics 1(1990):5―38.

表态性发言篇7

关 键 词:体态语言 声乐教学 作用

一、关于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体态势。这种特定的身体态势既可以支持、修饰或者否定言语行为,又可以部分地代替言语行为,发挥独立的表达功能,同时又能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①课堂教学是人类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有些教师可能认为自己主要是通过有声系统的语言进行教学的,但事实上自己在课堂上早已通过无声语言将许多信息输送给了学生。我们把教师用眼神、面部表情、手势、体态动作、语音变化和学生之间来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方法和手段称之为教师体态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声语言和有声语言的交流同时并存,共同承担完成教学任务。

声乐教学体态语是指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非言语的特定身体态势。这种特定的身体态势常常会有事先约定的因素,会因为教师的不同又有各自的体系,具有很强的个性特点。在声乐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歌唱艺术的连续性、形象性和情感性,教师的口语教学过多会破坏这些特性,适宜的体态语恰恰能弥补这一不足,它可以在不打断歌唱者音乐表现的情况下组织和指导声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声乐教学体态语与声乐教学口头语言相比,其传递的信息量要大得多,而且在教学上更加具有明显的效果。

二、体态语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声乐教学体态语言是声乐教师的面部表情语、身势语或手势语,它属于非语言信息,也是声乐教育的“语言”因

素,是声乐教师的身体动作姿势或姿态的一种美好表达,它具象性地显现出一个声乐教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个人综合素养。在教学中,每位声乐教师常常会存在着一套自己习惯的形体教学语言,这些教学体态语是声乐教师们对歌唱技巧通俗化的辅助性描述。学生们则会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和理解这些教学语言和辅助性体态语所表达的正确意思。

1.面部表情语言

声乐教学是复杂的,它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特异性,看不见,摸不着。很多内容无法直接用言语表达。传统的教学常采用口述、讲解和示范演唱作为常规表述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在抽象的声乐教学中显得力不从心。表情语是指通过面部肌肉运动形成的表情来交流和传递人的内心情感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教学中,教师利用表情语有效地配合有声语言,补充教学信息,增强艺术感染力。例如,为了配合有声教学语言“吸气时,要把两肋吸开,横膈膜下降拉开”,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教授授课时做出双手放在腰间,模拟横膈膜拉开的动作,提示学生做吃惊状——快吸的表情。在声乐作品表现的教学中,声乐教师往往用自己投入的表情语给学生示范,去激发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达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目的。歌唱语音是语言的发音和科学的歌唱发声相结合的歌唱表现因素,有华丽优美的声音而不能清晰、准确地表达歌词的含义是不完全的歌唱。在教学中一般声乐教师都提前作出元音的口型,提醒学生注意,在歌唱中保持规范的发音和口型,力求获得完美的歌声。

2.手势语言

手势语在声乐教学中可以说是最有说服力的一种无声语言,它可以把抽象的形象化,把非直观的直观化,有极强的表情达意功能,它同有声语言一样丰富多彩。声乐教学中手势语是指通过双臂及双手的动作变化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教师把抽象的声音感觉和看不到的歌唱器官的形态等都能通过手势语直观的、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例如,声乐教师授课时,将手掌贴在胸口时,学生明白是要求加强胸腔共鸣;教师用手臂做一个“流水动作”时,学生就会明白歌唱要流畅、连贯;当教师一只手竖起举过头顶,另一只手平放在后腰处,示意声音越往上走,气息越要保持往下走的感觉,声音上下贯通;当教师用双手握成一个“柱子”状时,则表示要唱得竖一些;用中指和闭拢状态表示声带要积极工作;用手拍、指腹部或后腰时则提醒学生要有气息的支持等等。教师一只手放在喉部,一只手放在腹部的手势语,提醒学生“控制气息和喉头稳定的”。 师生教学合作时间越长,配合越默契,对教学要求理解就愈深刻、愈明白。

3.身体态势语言

身体态势语言是指通过人体不同姿势的变化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的无声语言。实际上,声乐教师在教学中无时无刻不在有意或无意地使用着体势语言。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时而范唱,时而讲解,时而只充当伴奏,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身体态势不断向学生发出信息,提醒学生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声乐教学蕴含着更多的“身教”的内容,声乐教师是身教教育的直接贯彻者。声乐课堂中有些老师用俯下身体的姿势来协助学生体会歌唱时身体内部对抗的感觉。为了满足作品表演需要,演唱时可根据歌曲的内在情感赋予适当的动作,有的老师给学生示范歌唱表演的姿势,例如,中国音乐学院邹文琴教授授课时,示范歌唱的正确姿势。眼睛向前平视,胸部自然挺起,两臂自然垂落,小腹收缩,脖子和后背、腰部连成一线,使气息畅通无阻,全身有一种积极运动的状态。姿势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关系到发声时各个器官配合的协调,姿势正确了,发声各部分就能正常地工作。

三、声乐教学中体态语的作用

声乐教学中体态语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无法替代的调控作用,它不仅只是普通意义上的动作示范作用,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学生的体态语也可以反馈其学习状况和声乐教师的教学效果,声乐教师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教学信息,以便改进教学。更重要的是它对声乐教师素养观念的更新,对于开辟改革的新领域以全面、扎实地提高声乐教学质量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1.声乐教学中体态语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诱导性的作用

声乐教师在讲授各种声乐知识和技术动作时,会做出各种各样正确、标准、优美的示范动作。这些规范、正确、优美、一气呵成的示范性动作,可以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表象和声音形象,具象直观地了解所学发声动作的结构、要领和技术要素以及演唱歌曲的声音表现要求,为快速、正确地掌握发声技巧和艺术歌唱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是声乐教学中有些解释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在示范中直观的体态语言就可以轻松明了地将其表达出来,通过各种诱导性的行为体态帮助学生寻找到正确的发声感觉,使抽象的声乐变得具体,这样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声乐教学体态语具有突出教学重点、强化信息交流的作用

有经验的声乐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能紧紧抓住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和难点突破。遇到重点和难点问题时,差不多是神情激昂,时常伴有响亮的声音、大幅度的手势和身体姿态动作,并且善于洞察、审视学生的眼神,及时捕捉信息,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视觉获得生动、鲜明的直观的发声动作形象,逐步建立正确的发声动作概念和正确的发声动作表象。在琴房一对一特定的环境里授课,不允许学生随便以口头言语干扰教师讲课,于是,体态语就成了学生内心状况主要的表露形式。因此,正在上课的教师要想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体态语的动作,做到有言语和体态语在声乐课堂教学信息交流中的互补。

3.声乐教学体态语具有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的作用

声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演唱不仅要面对教师,还要面对其他的学生。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嗓音条件、声乐基础不同,有的学生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压力。作为教师应充分运用各种体态语对他们多鼓励,多关心,形成一个情感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以其富有个性的体态语,确实比语言更能打动学生的心。不同的体态语会向学生传递出不同的信息。例如,当教师眉飞色舞、神采奕奕地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时,学生也会因教师的情绪而显得心情愉悦、轻松,教学过程气氛也会更加活跃,学生也能够更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反之,如教师神情严肃,不苟言笑,学生大多会因此而显得紧张,课堂气氛也会变得压抑,死气沉沉。

结语

综上所述,体态语言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声乐教学中,如果只讲放松、呼吸、共鸣、支点、位置、力度、喉咙打开等常用术语,而没有丰富的、谐调的体态语言配合,就不可能有生动的、感人的课堂教学效果。如果只凭声乐教师的示范和口头讲解,形态表情呆板,这样的声乐教师绝不会成为学生敬仰钦慕的真正的声乐老师。这就对声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另一方面还要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理论的高度认识体态语存在的科学性,从教学实践的角度认识体态语的重要性,并掌握大量的教学体态语,配合运用浅显易懂、形象生动、准确精炼的语言和示范,调动起学生大脑中的表象,使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为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创造良好的条件。实践证明,合理的运用体态语,是提高声乐教学效果行之有效的辅助手段之一,值得广大声乐教育工作者认真加以总结,有意为之。

注释:

①李振村,庄锦英.教师体态语言艺术[G].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参考文献:

表态性发言篇8

关键词: 体态语 特征 功能 英语教学效率

1.引言

体态语是人类交流中最常见的一种非言语交流手段。它主要以面部表情、身势动作、空间距离和仪表服饰为物质材料,在人际交往中,凭借视读情感意义表现出来的非语言交际形式(李峻,2000)。英语是一门语言课,课堂教学主要以交流为主。体态语作为有声言语及板书的必要补充,是一种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沟通师生感情、加强师生关系的有力工具。

本文从分析体态语的主要特征着手,分别在体态语的表情、替代、调控及模仿等四大功能方面阐述其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同时针对其副作用提出一些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的建议。

2.英语教学中体态语的特征

体态语与口头语言有着共同的本质属性,都是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但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体态语又具有自己的特殊属性,其突出特征主要有:

2.1直观性

教学的直观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信息有80―90%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张铁明,1995)。而体态语言正是以它的动作、姿势、表情等直接作用于对方的视觉神经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具有视觉直观性特点,效果远胜于言语直观。利用体态语的直观性特征辅助教学,可以弥补口头语言的不足,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一种直观形象、动态和变化的感觉,增强其感性体验。

2.2真实性

语言信息是发送信息者自觉地、有意识地发出的。而体态语多数是半无意识甚至无意识地显示出来的,因而传递的信息就更为可靠些。实验表明,体态语言的交际效果是有声语言的5倍,即使当二者不统一的时候,人们往往注重于无声信息,而不太理会有声信息(薛海兵,2000)。由此可见,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是内在情感自然流露的极致。教师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不仅要特别注重自身体态语合理、恰当的运用,同时还应观察学生的体态语,既明了学生对所授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观测到课堂的秩序情况,从而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3情景性

教师的同一体态语可表达多种含义,同一含义也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体态语来表达。这说明体态语从表达形式上具有鲜明的灵活性。要想准确搞清其具体含义,必须把单一的手势、眼神或表情等放在“句子”和特定的情景中加以理解。比如,同样一个拍肩动作,当学生开小差时,可意味着提醒学生听讲;当学生做习题有创造性的想法时,则意味着鼓励和赞扬。显然,当时的情景确定着意义。教师有效地运用这一特征,可以及时、高效、自如地调节学生的情绪,创设出或活泼、或专注、或轻松的课堂气氛,把抽象的知识内容变成活生生、有趣味的教学图像,从而引起课堂教学效果的变化。

2.4暗示性

与口头语言相比,体态语的“词汇”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常常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起到某种暗示作用。正如有的学生犯了小错误,自尊心又很强,如果教师能用信任的眼光注视他,他很可能很快就振作精神,从头做起;如果教师用轻鄙的眼光看他,他就有可能沉沦恢颓下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在课堂的组织与管理中,可以少一些低效的、重复的说教,多一些示范、参与和期待等积极的体态行为影响学生,耐心细致地鼓励他

们完成学习任务。

3.英语教学中的体态语的主要功能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宾曾指出:“人们之间信息交流的总效果,7%来自语言(文字),38%来自语调,而55%来自动作和表情。”(田晓娜,1997)可见体态语作用的重要。概括起来,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具有以下功能:

3.1替代功能

体态语往往伴随着有声语言,对有声语言起补充、强调作用,甚至在不能使用或不便使用口头语和书面语表情达意的情况下,以同一思维结果为出发点,以情感意义相对应的体态语言替代口头或书面语,体现语言这种能在感情上替代口头语或书面语的功能称之为替代功能(胡德清,2000)。教学中,教师恰当使用体态语的替代功能可以大大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如教师在提问时,边提出问题,边举起右手,即使教师不说“Who can answer this question?”学生也会自动举起手并回答这一问题。答后教师为了表示自己的意见,将大拇指翘起或做个OK的手势,不说任何表扬的话,学生心里也会非常开心。错误时,教师指一下脑袋做出再思考的动作,效果要比说“No, you are wrong.”好得多,也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又如有学生在上课开始后才进教室,教师为了不中断讲课,只是将手望空中一摆,迟到者会朝手摆的方向就座。显然,体态语运用得体,可以圆满表情达意,还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3.2调控功能

心理学研究表明,单调的刺激容易使人疲劳,分散注意。而教师在授课时辅以手势、表情或改变姿势,就可丰富课堂刺激,调节气氛,消除疲劳,保持课堂的活泼、生动与和谐(杨芳,2001)。同时,教师的体态语还是有效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用和蔼的目光注视学生的同时,配以和谐的面部表情并伴以有声语言与学生相应和,给学生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从而减轻或消除了学生的焦虑感,增强了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促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大胆发言。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若把目光投向某一位或某一部分学生时,学生会感到老师在提醒自己,从而能有效地控制整个课堂秩序。当教师的目光从学生身上收回时,自然就减轻了对学生的心理压力,以使他们能轻松愉快地听课。可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巧妙运用体态语的暗示特征不但能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还能帮助学生克服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消除对英语学习的焦虑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提高教学质量。

3.3模仿功能

模仿是英语教学艺术的发端。教师若能恰当准确地把握体态语的模仿功能,英语教学内容定会显得惟妙惟肖,效果显著。在会话教学中体态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不但能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模拟情景,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比如在教elephant,penguin等这些动物名称时,恰当地模仿大象的长鼻子,企鹅走路的姿势,学生马上会会心而笑,课堂气氛随之变得活跃积极。再如笔者实习时曾见一位英语教师在教SFEC Book 1 Lesson 17“How to Grow a Plant”一课时,一边用英语叙述种菜的方法,一边做着相应的手势动作,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加浓了,跟着边做手势边说道:“First,put soil in the box;Secondly, sow the seed;Thirdly,cover the seed with soil;Fourthly,keep the box in the shade;Fifthly,in a few weeks’ time,put the little plants in rows in the field;Finally,put some powder in the soil.”这样,不但课堂氛围活跃,而且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灵活应用英语。由此可见,用简洁直观、形象具体的体态语,恰当准确地模仿相关的教学内容,能增强英语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3.4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负作用

如前文提到的,体态语具有真实可靠性的特征,当体态语和有声语言在表达上出现矛盾时,体态语则更接近真实。在英语教学中,一切不良的表情和习惯动作对教学都有消极妨碍作用。例如:教师上课时,双臂往讲台上一撑,上身略前倾,时而看学生,时而看教案;学生做练习时,教师双手插在裤兜里或站在学生桌旁双手叉在胸前,给学生一种疏远或漫不经心的感觉。又如教师的服饰太艳,款式太时髦,在教室里盲目过多地变换空间位置都会分散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故而教师在学识上、体态上要不断地探索、训练、培养自身正确高雅、富有启发性的体态语言,尤其要避免在课堂上使用生活习惯上形成的不良表情和体态动作。以下本文将针对体态语的负作用就其实际运用提出几点建议。

4.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体态语的几点建议

4.1准确、适度

所谓准确、适度,就是说教学体态语的运用要注意从课堂教学这一实际出发。具体地说,要注意特定的交际内容、教学环境、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等。然而,讲到体态语运用的准确、适度,还不能不谈量与质的问题。在量的把握上要少而精,宁缺毋滥;在质的控制上要贴切灵活,杜绝无意义的笑料。简言之,少则不足以表现,多则成信息噪音。

4.2自然、得体

教学体态语的运用是基于课堂教学中的传递或表达内心情感的需要,它应是情之所至,不由自主。只有自然得体,才能做到既满足实现诸项表达功能的要求,又符合审美原则。要如此,就必须杜绝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哗众取宠,而追求自然、得体、到位。

4.3和谐、统一

教学体态语运用的和谐与统一,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薛海兵,2000):(1)教学体态语言与教学有声语言的配合统一。(2)各种体态语言之间要求一致而协调。(3)教学体态语言与作品风格、教学风格要吻合。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和谐统一与准确得体有交叉关系。这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风格、课堂情境等有深刻领会,充分了解才能创意。否则只能求形似而神不附,缺乏运用教学体态语的真正价值,一句话,教学体态语的运用务求自然、精到,不可死搬硬套。

5.总结

总而言之,在英语教学中,有声语言、板面语言和体态语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只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才能增强课堂教学效率。而体态语应用得体,不仅能补充、阐释有声语言,还能替代、甚至超越有声语言。它给英语教学增添了想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进而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忽视体态语的特殊功能,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来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胡德清.试论体态语的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2):11-14.

[2]李俊.态势语言论略[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

[3]马卡连科.我的教育经验中的若干结论[C].论共产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405-406.

[4]田晓娜.教师的风度仪表行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104.

[5]薛海兵.试论教学体态语的基本特征、功能及运作要求[J].常熟高专学报,2000,(6):56-58.

[6]杨芳.教学论探新[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表态性发言篇9

关键词:体态语;语言语;非语言交际;文化差异

一、体态语研究的发展

语言交际是伴随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过程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传承文化现象。语言交流能力不仅把人类和一般动物区分开来,同时也促进了人类交际能力的多方面发展。而人类交际能力的发展不仅包括语言交际能力,还包括非语言交际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得人类交际手段更为丰富和有效。美国学者Brosnahan在《中国与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一书的绪论指出:人类交际一般分为书面、口头和身势三部分,由于文化教育的偏见,绝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往往认为书面语最重要,口语次之,至于身体动作,是名列最后的。然而,无论是从不断进化的整个人类,还是从个人角度看,这些技能的习得次序,出现率以及平常所提供的信息量,都表明三者之间的重要地位正好相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国内语言学界的关注,不再成为一个被冷落的课题。而在非语言交际的研究中,倍受关注的是体态语(body language)。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不用言语,而借助于表情、手势之类的动作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有时甚至会“无声胜有声”,这就是体态语的妙用。

随着人们对体态语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语言学家对体态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早在20世纪的上半叶,就有三部最有影响的研究体态语的著作:Kretschmer的《体格与个性》(Physique and Character, 1925)和《人的体格的变化》(The Variation of Human Physique, 1940)、Efron的《身势和变化》(Gesture and Environment, 1941)。50年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Birdwhistell教授在1952年出版了《体语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Kinesics), 正式提出了身势学理论。Birdwhistell对同一文化的人在对话中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做了一个量的估计,认为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中的30%左右。美国心理学家阿尔培根甚至给出了更确切的数字,认为人的信息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55%的体语+38%的声调+7%的言词。到了80年代,体态语已成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吸引着语言学家们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庄继禹1988年著《动作语言学》,耿二岭1988年著《体态语概说》,李中行、张利宾1991年著《非语言交流――人际交际的艺术》等等。

二、 体态语的概念

究竟何为体态语?胡文仲在《英美文化辞典》中说:“体态语是指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和动作。”法斯特说:“体态语是以同外界交流情感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总而言之,体态语就是通过人体各部分来传情达意的一种非语言交际手段。它通过眼神、手势、表情、神态和姿势等无声的表达方式传递丰富而微妙的情感信息和文化信息,是一种时刻伴随人类交际的无声语言。体态语是非语言语中最丰富的一种语言。据统计,人体语的词汇达几十万个。单是一个人的面部就能表达25万多个表情和动作,用手可做出1000多个不同的姿势。瞬间的一个面部表情,可揭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细微的一个手势,能反映一个人的爱恨悲欢。神情体态的丰富表现力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具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不可比拟的效果,可谓“观其行,可知其心”。

三、体态语的语义特点

人类交际过程中,体态语和语言语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体态语是语言语的辅交际手段,其存在和变化以语言语的存在为前提,二者关系密切。通过和语言语比较,我们可总结出体态语的语义特点:

1.直观性(或形象性)。语言语利用语音和文字来表达语义,但语音和文字与语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而体态语以表情、姿势和动作作为自己的物质形式,与意义的结合是因人而异的。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比有声语言更形象。语言语诉诸人们的听觉,不具有视觉的可感性,而体态语以其立体的、可感的动态的表情、姿势和动作构成一定的立体图象来传递信息,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器官,因而具有直观性的特点。

2.多义性(或依附性)。语言语只能利用声音在时间的线性序列上展开,具有线条性的单一特点,它不能在空间的层面上铺开,所以是单纬度的。而体态语既有时间上的线性特点,又有空间上的立体特点,它的多纬度和多层面使其拥有更多的含义。人的每个举手投足,颦笑蹙展, 在不同的交际场合往往具有不同的意思。体态语的这种多义性使得一些语言语无法表现出来的含义有了更为丰富灵活的表现形式,从而使人类语言更加生动起来。

3.文化性(或社会性、民族性)。语言语和体态语是人类交际的两大基本手段,因此都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并随着文化的发展而改变。不同的社会群体就有不同的民族特性,其文化特性也各有差异,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交际方式。体态语也具有鲜明的文化性。一方面,表示同一语义的体态语在不同文化环境里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见面时打招呼的体态语,中国人用握手或点头以示问候,日本人盛行点头鞠躬,欧美人惯以招手、拥抱和亲吻的方式表示,萨磨亚人则通过互相嗅闻对方来表达问候。另一方面,同一体态语在不同文化环境下也具有不同的含义。如翘大拇指这一动作,在中国带有高度赞扬和认可的意思,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地还有要求搭顺风车的含义,而在希腊则表示要对方“滚蛋”。可见,体态语是一种带有文化特性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和应用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交流方式。

四、英汉体态语差异的文化透析

在人类的交际、交流、传递和摄取信息的活动中,人类的表情、动作和姿势提供着语言交流所无法比拟的便利,发挥着语言语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体态语就像语言语一样,是一种植根于民族、地域等历史文化传统的特殊的交流方式,是在某种文化内部形成的自身的一整套清晰、明确、模式化的符号。它虽然具有直观性的语义特点,但其同时具备的多义性和文化性的特点使它不能“放之四海皆准”。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准确有效地实现交流目的,读懂特定文化下的体态语是必不可少的。正如邓炎昌、刘润清指出:“用一种语言交际时,一般也要使用同那种语言相适应的体态语……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下面就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讨论英汉体态语的不同。

1.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形成英汉体态语“聚合型”和“离散型”的特征。

文化是一个民族活动形式的综合表现形式,一个民族的体态语反映的文化特征必然具有该民族的特色。体态语不仅包含着某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蕴藏着这个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是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

古老的中国文明源远流长,由于山隔水阻的地理因素、传统儒家思想的深重影响和封建保守统治的长期禁锢,使得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在一个相对封闭自足的环境下发展。历史学家们常把中国文明称为“华夏文化圈”,正是形象而准确地体现了中国文明的“聚合型”圈式文化。在这个内向型的圈式文化中,中国演变成一个同族家庭式国家,中国人形成了推崇以家庭伦理为中心的文化制度体系,人们崇尚统一,追求和合,喜好群聚,具有极强的家庭、种族观念。这种“聚合型”的圈式文化与西方“离散型”的点式文化是根本对立的。西方(尤其是英美)的发展史,是一部走向外部世界,寻求生存发展的扩张史。西方文明是一种“航海文明”和“游牧文明”,它不是封闭自足的圈式文明,而是纵向扩张、横向延展的点式文明。这种“离散型”的文明不认同家族观念,不理解统一集群的生活方式,更不可能想象中国人所崇尚的几代同堂。在这种文化下生长的西方人大家庭观念十分淡薄,推崇的是独立外向、自由开放的个人主义,并形成了一种“离散型”行为模式。

中西方的这种文化差异在体态语上有着明显体现。以体态语中的“个人空间反应”(或称“体距”,即body distance)为例。“个人空间反应”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不同文化下的人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不同的要求,或近或远,或密或疏。中国人和西方人(特别是英美人)对空间的适宜距离有着十分不同的概念。中国人习惯近距,讲话时主动靠近以示亲切;西方人偏好远离,对过近的体距感到不适并本能地选择后退。在中国人眼里,三五好友挤在狭小的两人座位上是亲密友好的表现,而西方人面对这种情况则宁可选择轮流用餐或分坐两处。又以“体触”为例。“体触”是指通过身体间的接触来传递或交流信息的一种体态语的交际行为。在中国,同性青年男女之间手拉手走路或勾肩搭背是可以接受的;而在英美人眼里,这种行为则会被看作同性恋。英美人从小就受到教育,避免与陌生人的身体接触,即使是无意的碰撞,他们也要表示歉意。公共场所如公共汽车或商店里的拥挤和身体碰撞会令他们感到不适;而中国人在相同的情况下对拥挤和身体碰撞的容忍度要远远大于英美人。

2.中西方传统文化下产生的不同的民族性格特征和社会风俗,是造成汉英体态语差异的重要因素。

民族性格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特性,这种特性犹如鲜明的烙印,使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相互区别。社会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传统文化的积淀,是世代沿袭的文化现象。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同时也是封建中央专制集权统治时间最长的国家,在这个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下,中国社会形成了具有完备的纲常观念、严谨的等级秩序、系统的道德规范等内敛特色的文化氛围,培养出中国人谦虚、含蓄、从众、重礼节、尚伦理等内敛的民族性格,并逐步发展成尊老敬长、爱幼怜弱和“男女授受不亲”等传统保守的民情风俗。与之构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国家由于其较为发达的地理交通、频繁的异族入侵和民族迁徙,古老文化难以保持强劲的历史延续性,因而呈现出富于变动性和扩张性的多元文化混杂的格局。同时,西方国家较早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体制,受封建专制统治的禁锢时间较短,“民主”、“共和”、“平等”等思想早已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在这样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状况下,西方人富于冒险挑战精神,逐步形成崇尚独立平等、自信、直率、随意的外向型民族特征,并造就了西方社会追求自我价值、推崇人体美和个人美、轻视礼仪等级体制的开放自由的民俗文化。

中西方的民族性格和社会风俗截然不同的特色,在体态语交际中处处可见。以体态中的目光接触(eye contact)为例,中西方目光接触的方式和频率因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中国人在交谈时,双方不一定要不时地直视对方,有时还有意地回避不断的目光接触,以表示谦卑或尊敬。而英美人交谈时,双方往往是相互直视。正如英语有句著名的格言:“Never trust a person who can’t look you in the eyes.”(不要相信不敢直视你的人)。在他们看来,直视对方意味着正直与诚实,而缺乏目光接触则意味着没有兴趣,心不在焉,或不信任。在英语国家,即使是在演讲或作报告时,发言者也要与听众进行频繁的目光接触,以便审视听众的反应,获得反馈信息,同时表示对听众的尊敬。此外,中国人,特别是女子,习惯于目光下垂,以表现一种谦逊、尊从或恭敬的态度;但英美人对此却感到难以理解,他们甚至认为女子目光下垂是“中国大男子主义文化的间接凭证”。同样,中国人对英美人在交谈时目不转睛的盯视也感到十分不习惯,甚至把这种眼神的专注理解为对自己的某种冒犯。

再如体态语中的姿势(gesture),中西方人在表情达意、彼此交流时的动作也因文化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在坐姿上,中国人被传统文化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常常喜欢正襟危坐,尤其是下级在上级面前或学生在老师面前,坐姿通常比较拘谨;背靠椅子、歪着身子坐或架起二郎腿等都被认为是无礼、轻浮的举止。在英语国家中,人们的坐姿往往比较随便。在一些非正式场合,美国人甚至爱将脚放在桌子上,表示放松和不拘礼节。在演讲或报告会上,中国演讲者大多是在台上站者或坐着不动,表情严肃,动作少而拘谨。英语国家的演讲者则不同,他们大多在听众面前不停地来回走动,常常借助手势来加强演讲效果,动作幅度大、频率高。推至课堂,中国教师上课时,除板书外,大部分时间是站在讲台的中心位置,举止庄重。英美教师却大不相同。他们习惯于在教室里来回走动,有的英美国教师甚至坐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中国教师有时觉得英美教师过于随便,英美教师则认为中国课堂太沉闷、呆板。而在回答教师提问时,中国学生与英美学生的姿势也不相同。中国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按要求要先举手示意,被老师允许后再从座位上站起来回答问题,表示对教师的尊重。英美学生通常是坐着随时直接回答问题,显得随意自由。

五、结束语

体态语作为一种非言语交际行为与文化密切相关,汉英体态语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传递信息方式。与语言知识的学习相同,英美文化中所使用的体态语也需要学习,否则学习者就会在与英美人的交际中遇到困难甚至失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交往的日益增多,跨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体态语的使用也将更加广泛。掌握和研究体态语,不但可以增强语言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而且可以丰富语言的文化底蕴,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姚亚平.文化的撞击――语言交往.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0.

[2] 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 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5]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表态性发言篇10

无论课内还是课外,教师在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相应的表情、体态、动作等,借以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和缺陷。这种通过人的表情、体态、动作的变化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示态度的无声语言,就叫做体态语言。体态语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 用身体姿势来传递信息、表露情感、表明态度的一整套符号系统。 这套符号系统“既可以支持、修饰或者否定言语行为,又可以部分地代替言语行为,发挥独立的表达功能,还能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所谓教师体态语是基于对体态语分析,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特点提出来的。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经过多年实验,于1968年总结出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十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与动作。这个公式告诉我们,人们在利用有声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配上一些体态语言,使话语不仅有“声”,而且有“色”,因此,体态语言在师生交流中对言语行为的辅助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体态语重要分以下几类:

1.1表情语言

表情语言是体态语言中最基本的一种,它可以把某些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准确地表露出来。因此,教师的面部表情应表现得亲切温和,这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助于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且学生接受有用信息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1.2目光语言

眼睛具有出色的表情达意功能,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目光进行心灵的沟通。通常正视表示肯定、鼓励或期望;斜视表示景仰或思虑;俯视表示羞愧或内疚。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使自己的目光与全班学生的目光保持交流,对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可用眼光盯住一段时间,以制止其违纪行为;对认真听讲、思维活跃的学生可投以赞赏的目光以资鼓励;对老抢答问题的学生,可投以使其保持冷静的目光;对回答问题胆怯的学生,则应给予鼓励的目光。

1.3仪表语言

仪表,就是人的外表,主要包括一个人的相貌、衣着、发式、装饰等,同时还与人的性格、气质、品质、文化修养有着密切关系。“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仪表是自身综合素质与个性情感的外在表现,是外表和内涵的统一,它对学生有较强的示范作用。教学中,教师的仪表要整洁大方、庄重典雅,给学生以朴素之美。过于花俏的打扮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引起视觉疲劳,使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所以,教师不要过分追求衣着的华丽和装饰的新奇,穿着打扮应该符合年龄、性别、性格、体态等特点,力求做到活泼而不失庄重、时尚而不张扬。

1.4姿势语言

教师的姿势语言主要有站姿和走姿两种:第一,站姿。“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教师在学生面前应表现出优美、自然的站姿,给学生一种正直挺拔的感受,这将有利于稳定学生的情绪。第二,走。在讲课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走动,这时要做到步速适中,步履以慢、轻静为宜,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不同姿势会向学生发出不同的信号,无论是站着还是走动,教师的姿势都应表现得精神饱满。

1.5头部语言

通过头部运动可以表达特定的含义,一般分为点头、侧头和摇头三种:第一,点头。这是一种表示肯定意义的体态语言,教师可以此来表示对学生的称赞或同意。第二,侧头。通常表示“感兴趣”或“怀疑”的意思,教师侧头并配以微笑的表情可表示对学生的谈话感兴趣,用侧头和皱眉等表示疑惑的表情可表达怀疑的含义,这可以委婉地表达出对学生的否定。第三,摇头。其基本含义是“不”,教师应慎用这一体态语言。

1.6手势语言

手势语言,指通过手指、手掌和手臂的姿势动作进行传情达意,在师生交流中使用范围极广。赞许用大拇指,蔑视用小指,肯定用握紧的拳头等。教师亲切温和的招手,恰到其时的带头鼓掌,与学生谈话时配以适当手势,都会使学生感到亲切与真诚。在使用手势语言时,应注意手势与表达内容的有机结合,要轻松自然,不要给人以做作的感觉。此外,教师要注意手势的文明,背手、双臂交叉于胸前、用手指直指学生的鼻子、讽刺性地鼓倒掌、宣怒的拍桌子等消极性的体态语言都应该尽量避免。

积极体态语是指有助于教师驾驭课堂、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提高授课效率并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体态语言,如鼓掌、亲密注视、颔首、微笑等。 消极体态语不仅影响教学进程,而且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精神面貌和服饰仪表,是学生对教师感性认知的逻辑起点, 也是对课程教学认识的开始。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理解和掌握丰富的体态语词汇,熟练掌握和运用体态语。

2 教师体态语言的意义

正是因为教师的体态语在我们教学工作中得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我们在思想政治课上使用恰当的体态语,利用积极的体态语去活跃课堂,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利用积极的体态语可以有以下几点优点:

2.1帮助组织教学

教师体态语言的使用,大部分不是取代有声语言,而是辅助或替代口语表达以引起学生注意,增强语言表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2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饱满的精神、端庄的仪表、大方的举止,都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了解,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课堂上,老师真诚而善意的微笑,会使学生倍感温馨、愉快;亲切而赞许的眼神,能给学生喜悦和鼓励;轻轻的点头,可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这些都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发展学生思维

体态语言所隐含的信息,需要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再创造。在这由“语言信息 ──体态语言 ──语言信息”的加工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学生的潜能也得到了开掘。

2.4优化教学效果

教师和谐、自然的体态语言有助于促成生动、感人的教学效果。教师鼓励的眼神、亲切的微笑、充满激情的手势,都可以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催化剂,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宝臣.教师体态语运用初探[J].教师园地,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