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十篇

时间:2023-04-10 19:35:11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篇1

第1课鸦片战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2、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3、中英《南京条约》(1)时间: 1842年6月(2)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③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英国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2)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2、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3、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瑷珲条约》。4、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2)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清朝统治,太平天国派军队北伐和西征。(3)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4)1860年,李秀成在青浦痛击了“洋枪队”,是为“青浦大捷”。(5)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慈溪的战斗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华尔,严惩了“洋枪队”。第3课收复新疆1、 阿古柏侵占新疆(1)19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和俄国都虎视眈眈地想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噶尔。2、左宗棠收复新疆(1)“海防”(直隶总督李鸿章)与“塞防”(陕甘总督左宗棠)之争。(2)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讨伐阿古柏。(3)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4)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的一块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5)1884年,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6)意义:新疆的收复,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而且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同时对新疆的开发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黄海大战(1)原因: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战争。(2)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3)经过: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4)主要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5)在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牺牲。(6)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7)结果:清朝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2、《马关条约》(1)时间:1895年4月(2)双方:中国(李鸿章)和日本(伊藤博文)。(3)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2)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2000多人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7月中旬,攻陷天津,8月中旬,攻陷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2、《辛丑条约》(1)时间:1901年9月(2)李鸿章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签订。(3)内容: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知识联想: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答: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第6课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2)代表人: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他们被称为“洋务派”。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3)时间:他们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2、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如:1861年, 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的近代军事工业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3)为实现“自强”的目的,积极筹建海军,如: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4)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3、评价洋务运动(1)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3)作用:①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②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③客观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第7课 戊戌变法1、公车上书(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2)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3)时间:1895年春(4)意义: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5)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不久,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随后,他们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2、百日维新(1)时间:1898年6月至9月,前后103天,“百日维新”。(2)内容:①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④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3)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不可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4)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5)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人士,杀了谭嗣同等人,戊戌变法失败。第8课辛亥革命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2)成立中国同盟会。①时间:1905年8月。②地点:日本东京。③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④性质: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⑤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⑥目标:*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⑦革命旗帜(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机关刊物:《民报》⑧影响: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2、武昌起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晚(2)过程: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湖北独立。3、中华民国成立:(1)时间:1912年1月1日(2)地点:南京。(3)人物: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辛亥革命的意义:①*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中华民国;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没有改变。第9课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1)前期背景: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欢迎,而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倒行逆施,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后期背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2)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3)宣传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4)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5)代表人物: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胡适,鲁迅,李大钊: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扬马克思主义,这年年底,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6)主要内容: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7)意义:①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②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④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爱国运动(1)背景(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2)时间:1919年5月4日(3)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4)两个中心:北京(前期5月4日)、上海(后期6月5日)(5)口号: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取消“二十一条”③反对在对德“和约”签字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6)经过:前期:北京学生举行**(口号)大罢课;后期:上海工人大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7)领导人:陈独秀 李大钊(8)结果: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9)五四精神: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10)意义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中共的诞生(1)标志:1921年7月2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的召开(2)人物: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代表全国五十多个党员,共产国际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3)一大的内容: ①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党的奋斗目标:*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③党的当前任务:组织工人运动;④党的机构: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4)一大的意义: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5)共产党性质: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第11课北伐战争1、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创建时间:1924年;(2)地点:广州黄埔(3)领导机构: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4)性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5)目的: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6)贡献: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2、北伐战争(1)时间:1926年7月(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目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4)主战场:湖南、湖北(5)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6)北伐战争先锋:第四军叶挺独立团。(7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8)性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3、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1)事件:1927年4月。(2)后果: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4、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时间:1927年4月;(2)成立地点:南京;(3)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八一南昌起义(1)时间:1927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2)领导: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3)地点:江西南昌(4)意义: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②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秋收起义(1)时间:1927年9月(2)领导人:毛泽东(3)地点:湘赣边界(4)结果:从攻打城市到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井冈山会师:(1)时间:1928年4月(2)会师双方:朱德、陈毅和毛泽东率领的军队改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3)领导人:军长:朱德 党代表:毛泽东(4)意义: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壮大。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篇2

一、以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材。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的认知规律都是由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符合这一规律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材,这样才更容易提高课堂效率。如:可以将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三子目录“和平解放”整合到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来讲述,一方面,从时间上来说这样调整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新中国成立后是指1949年10月1日之后,调整后学生容易接受;另一方面,这样调整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有利于知识的连贯。

二、以学生的思维变化规律整合教材,突出教材重难点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常规课堂教学过程中思维变化的一般规律为:在课堂教学开始的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逐渐集中;中间的20分钟,思维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随后,思维的集中程度逐渐下降,接受知识的能力也随之下降。正因为如此,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重新整合,以突出重点,及时把握好学生学习最高效的时段,避免出现理解上的断点。

如:在讲授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告别“雅尔塔”》时,可先讲述苏联发展模式――苏联模式的利弊;再分析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模式,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外部原因是西方的“和平演变”;随后再讲述戈尔巴乔夫改革、东欧巨变两个子目录。这样整合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掌握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苏联的解体,从而突出了学习重难点,使学生在最佳时间内完成了学习内容,也符合学生的理解顺序。

三、以教材隐现的主题整合,构建知识模块

主题学习是新课标的要求,在教材中大都隐现单元的主题内容,但又分散在多节课中,因此要让学生能完整地理解教学内容,就要对教材重新整合,实现主题内容的完整性,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的结构和内涵。如:对于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在学习外交成就时可以把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外交成就――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中欧建交、中国与亚非拉等国建交,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外交成就――港澳回归,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外交成就――1991年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内容重新整合,形成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主题,实现学生对主题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的宏观和微观的认识,强调历史再现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形成主题知识模块。

四、以联系乡土历史整合,体现历史现实感

教材一般只是提及基本的历史史实,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感受,教师可以把学生家乡历史发展实际与课本知识整合起来。渗透了乡土历史文化信息,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乡土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乡土历史的研究和探讨,达到对教材中所提到的类似情形的延伸和理解,从而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教材的感知,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如:在讲授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三子目录“对外开放的窗口中14个沿海开放城市”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立足家乡连云港看开放,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从连云港作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发展变化,来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再进一步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从而更好地利用家乡的变化来加深学生对理性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五、以历史线索整合形成专题,增添历史复习的活力

历史教材编排一般依托一定的历史发展线索,但知识点往往分布在多节课之中,如何把散落的知识点串起来,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整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对于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时可以从“近代社会确立”的形成过程着手,以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整合专题。1.近代社会确立的条件:①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②经济上――新航路开辟;③政治上――资产阶级形成。2.近代社会确立的方式:①以资产阶级革命方式;②以民族解放形式;③以改革的形式。3.近代社会确立的完成:一般认为在工业革命后基本完成,即19世纪60―70年代。又如:对于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下册,进行中国近代史复习时,可以依托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线索之一――中国近代史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史来整合复习。西方列强的侵略:可以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等历史知识有机整合;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可以将“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进行归纳整合,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理解和把握,达成培养知识与能力的目标。

六、以课标的三维目标整合,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篇3

一、利用书本上的纲目即书本的总体框架串线

美国著名教育家、结构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杰罗姆・布鲁姆说:“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圆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运用不熟练、知识结构不系统,原因是忽视了对课本知识的整合。只有强化框架复习,将散乱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具体做法是:将大纲要求的每一个知识点,利用目录的表述把其线索化、系统化。也就是把一个个的知识点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下,形成“总体框架结构――学科主体内容――具体知识要点”这样一个面、线、点相结合的知识网络体系和整体的框架结构。

例如,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目录是“侵略与反抗”,从第一单元包括的五课的课题可以知道外国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四次大的侵华战争。有侵略必然有反抗,通过整理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这一主题的理解。可以列知识结构如下:

侵略 反抗

・鸦片战争・林则徐、关天培抗击英军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洪秀全、李秀成等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黄海大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这样,通过对教材整体知识结构的梳理,就能明确某一知识点在知识结构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又如: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可以充分利用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单元的目录整合相关知识,建立框架结构如下:

二、对一些散落的零星知识还可以进行合理的联系,利用其内在的联系把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起来

我们要善于把同一时期或性质相同、相近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进行概括、比较。

进行知识联系,可以是一课内容中一个事件的逻辑发展关系,如关于长征中的重大事件及其时间,可以这样联系:1934年10月长征开始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经过这样的联系,记忆起来不是更容易、更牢固吗?

进行知识联系,也可以是一个单元内的联系,如复习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就可以通过总结“20世纪30年代日军发动的侵华事变”这样一个问题把前两课内容中的重大事件放到一起学习:“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1937年八一三事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的狂妄计划)”。通过总结侵华事变,也同时总结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更契合了本单元的课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并且可以引出本单元第3课内容,总结出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三次著名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铸就了抗日长城,我们才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如此利用“侵华事变――抗日”这一条线索,我们就轻松地把该单元内容联系起来了。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篇4

那么,作为基础教育改革下的一门全新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单元复习课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复习为例,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探索,将几点复习做法流露笔端,期望能与同仁们交流探讨。

一、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历史与社会教材与历史单科教材最大的不同是,从以往的通史编写体例变为现在的文明史主题下的中外混编体例,各个单元以主题呈现,突出的是历史阶段性特征,知识点多,且跨越的时空很大。因此,单元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单元之间的有机整合,课内知识组织与主题的实现等,就考验着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复习智慧。

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备程度,直接决定所学知识与应试内容建立正确联系的速度,即调动和运用知识的速度。给学生孤立、零散的知识与给学生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给学生一般知识与给学生学科的核心知识,其复习效果就大不相同。因此要搞好单元复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必须根据复习目标,抓住历史知识的主题,按照历史知识固有的内在联系,对知识优化整合,使之序列化、系统化、整体化。这样学生学到的就不单单是零散的历史知识,而是历史的过程、历史的规律,掌握的就是历史学科知识网络。我把这种复习法称之为“网式复习法”,具体做法是:

1.抓好目录标题,理清内在联系

目录是各章节知识的总纲,是全册课本的总体知识框架,应从宏观整体上把握。复习时要注意发挥教材目录和课文小标题的作用,探求章节、单元之间的联系,发掘隐性知识,形成某一历史阶段的整体知识体系。首先是引导学生抓住单元目录,回忆本课中有哪些子目,知道教材是通过哪些知识点来论述主题的。只有当难以回忆起书本知识时去翻阅教材,才能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其次要找出教材的内在联系,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形成知识网络。包括段落之间的联系,课与课之间的联系,每一课与单元主题之间的联系等。

例如,复习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时,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单元主题“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的内涵,知道“32业文明浪潮”的内容和时空概念,理解“席卷全球”的原因、影响。然后分析每一课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关系: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主要叙述了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这是工业文明的基石和主线;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第三课“汇人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第四课“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分别是工业革命带来的世界影响、对中国的影响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第一课和后三课之间又是总分和因果关系。最后再把每课中的子目录按上述方法进行分类归纳,使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前先掌握单元目录,就会有高屋建瓴的感觉,课上得大气,复习效果也较好。

2.精读单元导语,找准复习切点

“单元导语”,可视为单元复习的“眼”,一般包括某一时期的历史基本线索、历史特点、主要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或地位与作用等,提纲挈领又言简意赅,概括性、综合性、逻辑性很强。所以阅读“单元导语”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开阔学习本单元的视野,从宏观上把握单元的线索。便于我们既能清晰地触摸中外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的脉动,领悟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共性,又能对中外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不同特征和最终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

例如第六单元导语:“18、19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奠定了我们现代生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工人阶级和一切被压迫民族寻求解放的旗帜和指南。随着工业文明从西欧向全球扩散,整体世界最终形成。在此期间,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中华民族备受西方列强欺凌,在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过程中,面临着救亡图存和民族振兴的双重任务。”

做法是,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上述导语内容,指导学生归纳要点,找出关键词句,如“工业革命”、“根本性的改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中华民族汇人工业文明大潮”。然后以关键词为切人点,理清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结构和内在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我们梳理出第六单元的复习思路是:“一条主线、十大巨变”。“一条主线”是指两次工业革命,“十大巨变”是指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十大影响。

3.善用复习表格,形成知识网络

画表格、填表格,是初中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法。它能使繁杂的内容简洁化,使重点知识一目了然,实现简化复习程序,优化复习效果的目的。经过上述分析归纳,让学生按照“一条主线、十大巨变”的思路,在讨论交流中完成如下表格,这有利于“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的达成。

二、落实主干知识,全面夯实基础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篇5

一、立足文本,把课备实、备透、备精是根本

面对丰富多彩的历史课本,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教材内容,为降低难度,备课时一定要立足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并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整合,使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把课教浅讲懂,让学生真正弄明白、弄透彻,是对学生最实在、最重要的人文关怀。课堂上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教材,发掘教材中的历史线索,把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逐渐引导、深入到教材深处,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历史课堂的生动有趣。课堂的时间很有限,备课时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把握,要善于化繁为简,抓住历史发展的线索。教师在课前应就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自主学习提纲,理出主要提纲线索,为学生阅读指明方向,从而达到降低教学难度的目的。在常规教学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将梳理线索的方式让学生掌握。

二、析透题目、解读文本是核心

标题是历史教材“心灵的窗户”,它们不仅能提纲挈领,涵盖课文内容,起着统领、概括和提示的作用,而且能突出重点,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历史教材中一般有三种标题:单元标题、课标题和课文中的子目标题。单元标题是历史线索的统帅,课标题是历史研究对象的过程,子目标题是历史知识要素的构成。如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的标题“近代化的艰难探索”,每一课的标题就反映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具体过程: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揭示了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过程;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揭示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过程;第8课“辛亥革命”揭示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过程、建立中华民国的过程;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揭示了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过程。而每一课又详细地叙述了历史事件过程的背景、时间、内容、影响等基本的历史史实。建立在这样的历史框架下的阅读学习从总体上把握了某个阶段的历史发展规律,构建出前后衔接的历史体系。北师大版的教材每课标题生动、精练,对标题的解读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1课时标题是“向人性扼杀者宣战”,面对标题学生自由提出疑问:1.谁扼杀了人性?――教会和教皇。2.为什么说教会扼杀了人性?――罗马天主教会在思想上处于万流归宗的垄断地位。3.“宣战”的方式是什么?――文艺复兴运动……师生共同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读,很容易引出文艺复兴这个本课的核心概念;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核心构建知识体系即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作品、意义和实质等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真正的主人。

三、科学合理地使用历史材料、插图是获取有效信息的重要途径

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安排了“材料阅读”,每篇材料阅读都注意与课文的内容珠联壁合,保持较强的可读性。所选历史资料文字比较浅显,适合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分散在各课的历史资料不仅为教师讲课提供了方便,而且对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开阔学生视野、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起到了程度不同的作用。如在中国古代史部分,课后“材料阅读”选取了文言文资料,并配备了译文,贯彻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虽然其中有些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但老师利用这些资料可以训练学生从字里行间寻找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设置材料阅读题,培养学生材料分析作答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材中还配有大量的历史插图,包括各种图片、地图、照片。这些历史插图既可以印证教材上文字记载的内容,也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因此,历史教师在授课时应充分利用这些插图,鼓励启发学生从 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

观察是解读历史图片的第一步。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的图片“步辇图”,根据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先让学生根据注释配解说词: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描绘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节为松赞干布求婚的情景。然后让学生同桌设计对话,学生立即活跃起来。这种方法能极大地调动历史学习的趣味性。

看图叙史是解读图片的第二步。看图叙史,既解读了图片中的历史信息,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记忆更深刻,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也都得到了锻炼。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篇6

一、整体联想

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组成的知识体系。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每个单元复习一定要向学生展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图,引导其联想。

点。我们对每课或每个单元历史知识点复习的时候,通过提问复习巩固,尤其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多下功夫,运用各种手段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我们各个知识点往往是紧紧围绕中考和高考要求,复习的时候呈现这些知识点,要有时序性,或尽量体现他们的的内在联系。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可以让学生找一找本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1)春秋时期,我们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以及牛耕的出现与推广;(2)战国时期秦国太守李冰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美称;(3)商鞅的内容和意义,它的三个基本内容多方面引导学生理解,结合下面“动脑筋”理解商鞅变法意义是什么。

线,复习某一个单元时,把各课的知识点按时间顺序或历史事件发展顺序把它们串连起来,使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把某一个知识点与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加深理解,以便学生更好地记忆。如我们复习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局部的抗日战争开始了。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我国十年内战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也叫七七事变),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性抗战开始。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八年抗战胜利结束。我们把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指导学生复习联想,效果会更为显著。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出现,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十五课“宁做战死鬼,不为亡国奴”是十四课“难忘九一八”内容的自然延伸。

面: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历史线索不可能是一条,是由多条纵横交错的线索组成的面。它们是指各个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整个内容。世界近代史是由三条线索展开的,就构成了世界近代史时期的“面”。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就构 成了中国近代史的“面”。

二、纵横联想

历史学科的内容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纵横交错,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的历史画面。因 此,在历史复习中要指导学生进行纵横联想,能够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我们复习可以从细小处,引导学生纵横联想,对每一历史事件让学生分析其因果,寻找内在联系。“纵”让学生了解某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与后果。如讲解文景之治有关内容,首先让学生了解西汉初年,社会极度贫困,一片萧条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包括后面继承者文帝、景帝,吸取秦灭亡教训,千方百计发展经济,安定社会,经过几十年努力,西汉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国力富强,出现中国历史上少有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这个繁荣局面,为后来汉武帝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横”找出其他历史事件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和作用。如我们讲“太平天国起义”,起义军矛头主要是满族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起义军大多是贫困农民,从汉族地主豪手里夺回土地和财富。汉族豪强地主以曾国藩等为代表,马上武装起来,对抗起义军。帝国主义更多担心自己利益,害怕起义军发展壮大,威胁其在中国的统治利益,很快与清政府勾结起来。

三、中外联想

中外历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复习中要将中外历史融为一体,复习中国历史时联想到世界历 史,学习世界历史时联想到中国史。如讲秦朝的统一,告诉学生秦朝是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国,可以联系欧洲的罗马帝国有关知识复习,并对双方进行比较。

如复习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开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创立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提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后来归纳成三民主义,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候,就可引导学生联想这时候俄国沙皇统治也岌岌可危,正与西方列强进行军备竞赛,残酷压榨本国人民,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内资产阶级政党与无产阶级政党正在形成和发展,酝酿着革命,其腐朽统治。这时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向帝国主义阶段迈进,这些新老牌殖民主义者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矛盾日趋尖锐,正酝酿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又如复习1640年英国查理一世,为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筹集军费,召集议会开会,资产阶级与新贵族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要求限制王权,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序幕。英国封建专制制度正在走向终结,而中国呢?当时中国正处于明朝封建统治后期,李自成正在起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军队浩浩荡荡进入河南。远在东北清政权正虎视眈眈,随时入主中原,这时候明政权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样联想,就加强了学生对这一段中外历史知识点的识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篇7

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中更好更有效地开展民俗文化教学呢?上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合作的参与过程”。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历史教学也可以结合民俗文化的特点,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空间时间去体验、感悟、探究,感受民俗文化的美好,体现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开展民俗文化教学的具体策略有如下几种。

一、让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感受民俗

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已往人类活动的客观发展过程。人类的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时间和地域,时间的不重复性决定了历史不能重复再现。“这就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进入历史情境,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去感受历史的灵魂并与历史人物的心灵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参与和体验历史真实,从而实现人类理想和精神的传承,实现人本身的健康发展”。 在民俗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某一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特点,创设或再现历史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感受民俗文化。

1.用历史照片创设历史情境

时间具有不可逆性,历史已成为过去,后人无法直接感知,所以历史研究必须借助史料间接去了解已往人类活动的过程。照片是一种很好的有助于历史学习研究的载体。照片将历史发展的某一瞬间真实地记录了下来。照片所提供的信息,比很多文献记载都清晰、准确、生动、细腻。照片是凝固的历史、形象的历史、传神的历史,人们可以从中获得直接的感受。在新课程的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民俗文化方面的插图,其中绝大多数是历史照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中的《走进家庭》呈现了多幅照片和插图。在课堂上,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照片所提供的这段“凝固的历史”当中,以主人翁的角色去体验那段历史,去感受历史的灵魂,感受民俗。例如:在讲述“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时,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112页的插图《清代与民国女装》和《清代官服与民国中山装》,学生的视线随着这些历史照片慢慢进入保守的清代、开放的民国时期,感受到那些时代服装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感受到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民俗气息。

2.用影视资料和歌曲创设历史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巧妙插入相关音乐或影视资料,创设历史情境,使课堂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学生如身临其境,“体验民俗,感悟民俗”,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现以浙江省衢州市菁才中学陈小华老师的《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的教学设计为例。

(导入新课时播放《好汉歌》,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一千多年前的北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吗?

生:《水浒传》。

师:对。《水浒传》讲述的是宋朝时期梁山好汉的英雄故事。不过今天,老师可不是要你们“路见不平一声吼”,而是要去“风风火火闯九州”。好不好?

生:好!

师:那就让我们到北宋的都城汴京去闯一闯。

(结合教学内容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体验民俗)

师:汴京,也就是今天的哪座城市呀?对,就是河南开封。当时的汴京是怎么样的呢?(播放视频)大家说说看自己都看到了什么?

生:(讨论后回答)店铺、小摊、杂耍、染布、马车等。

(教师引导学生将其与现代城市进行对比)

师:这些是汴京街头繁华热闹的景象。茶馆、酒店、街头的小摊、赶车的马夫、行路的商人,人们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这是老百姓的生活,也就是世俗生活。(播放视频《蹴鞠》片断)好,再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人是在忙什么?

……

师:在宋代,大型的综合娱乐场所就叫“瓦子”,在瓦子里,一块块比较固定的演出场地就叫做“勾栏”。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时瓦子里会有哪些娱乐活动?

生:杂剧、杂技、舞蹈、“说话”等。

师:大家想不想欣赏一段呀?

(播放皮影戏《梁祝》,了解皮影戏怎么演)

师:在瓦子里,除了好玩好看的东西,还应该有些什么?

生:还有许多小吃摊点、饭馆、茶楼等。

……

师:由此可见,瓦子是当时人们娱乐的重要场所。在这里,不管是演出的人们,还是看演出的人们,台上台下都乐在其中。而当时瓦子分布如此之多,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社会经济发达,商业繁荣。

……

用影视资料和歌曲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体验了两宋时期“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

3.用角色扮演形式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课堂上的角色扮演就是“引导学生根据有关的教学内容,通过在课下收集、阅读材料,编写历史剧本,分配角色演练,然后在课堂上担纲历史角色来展示有关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活动过程,以此体验和感受历史” 。历史学科教学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它的特殊性使许多过去的历史情境已无法一一再现,学生很难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用角色扮演形式虚拟一个个历史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深入领会课文的内容,成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感受民俗文化。

例如:在教学《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四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的“生活中的变化”时,可以结合课文和教师提供的材料,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身份的人(如慈禧太后、保守大臣、开明人士、在北京读书的学生、黄包车夫等),并用动作、表情或语言反映对火车或有轨电车的态度,虚拟历史情境,体验20世纪前后“生活中的悄然变化”,体会“中国人民从误解到逐渐习惯并接受这种文明的辐射和过程”这句话的内涵。在讲述“头脑中的变化”时,可以安排四位学生,两人为一组,一组扮演清朝时期的一位地主乡绅和普通百姓,虚拟他们在街上相遇时的情景;另一组扮演民国时期的一位政府职员和普通百姓,虚拟他们在街上相遇时的情景。若时间允许,可以多叫几批学生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虚拟历史情境,让学生体验清朝时期称“老爷”“大人”和民国时期称“先生”“女士”时的不同感受。

二、开展体验民俗文化的其他实践活动

1.进行社会考察、参观和调查访问方面的体验

社会考察、参观的内容一般涉及文化古迹、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在地点选择上应是就近或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例如:在讲述《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的“中国的世界遗产”时,山西可以组织学生考察金融中枢平遥,安徽可以组织学生考察中国民居博物馆――西递、宏村古民居,广东可以组织学生考察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开平雕楼,杭州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西湖文化的考察。可以采取学生自愿组成兴趣小组,由教师指导的方式。活动时间一般安排在节假日。活动步骤一般是:集体制订考察方案─分配任务─查阅资料─准备用具─现场考察─撰写报告─汇报交流。

调查、访问活动就是通过走访当时人、当事人,了解他们目睹的历史,间接体验真实的历史和历史给他们的真实感受。例如:旧中国女子缠足的陋俗,早在50年前就已基本上消失了。到目前为止,中国估计还有100万小脚女人,她们大多是80岁左右的老年妇女。在讲述上述内容“头脑中的变化”时,可以走访这些老年妇女,记录她们缠足的悲惨经历,以及小脚给她们的生活所带来的种种不便,从而体验放足对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及生活改变的意义。开展这种教学活动时,首先要选择和确定好访谈对象,同时还须事先拟定访谈提纲。在访谈时,要如实做好文字记录,有条件的可以录音或录像。在学生做好访谈记录后,教师要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民俗文化的理解。

2.开展操作性强的实践体验活动

苏联教育家马卡边琦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动手操作,亲身参与实践可以成为学生体验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的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写春联、贴春联,从而体会过年贴春联的传统习俗文化。

民俗资料是活生生的历史,是反映历史现象的重要材料。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收集、保护、整理民俗资料,直接体验历史发展的变化过程,探索历史发展的变化规律。如:在教学《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第三课专题探究《感动不平凡的变化》中“有感于生活用品的变化”时,可引导学生收集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等票证,从中体验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生活水平低和生活资料的短缺与紧张,感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通过开展综合探究学习活动来体验民俗文化

“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指在体验过程中,敏锐地捕捉问题,紧紧地追问、探寻问题的结果,是对历史的叩问。”探究式学习是中学历史新课改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历史学习的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主动探索、发现、体验,学会对各种历史资料的收集、利用,从而作出自己的解释” 。

“探究民俗,反思民俗”的教学过程一般有这么几个环节:激疑启思(创设问题情境)─确定问题─引导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启迪反思。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的教材中,在每个单元后面都有一个综合探究活动,其中有关民俗教育的是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和综合探究六《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历史与社会》九年级教材中,每一课都配有1~2个专题探究,其中有关民俗教育的是第三课的专题探究《感动不平凡的变化》中有感于生活用品的变化和有感于休闲方式的变化。

体验民俗文化的综合探究活动形式多样,有资料搜集探究、社会调查探究、活动设计探究等,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来积极参与。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因此,在专门的综合探究课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究民俗,反思民俗”。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往往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几个探究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探究兴趣自由组合成几个学习小组,接着分头查找资料,集思广义,提出各自的观点,然后各组在课上派代表对问题和观点进行阐释,与全班同学交流。

例如:在《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春节组、元宵节组、中秋节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初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相关民俗活动,分析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所倡导的团圆之情;以小组讨论、互问互答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会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演变过程,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倡导健康的节日文化。

总之,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作为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有力载体,需要历史教师转变观念,运用智慧和艺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方式与方法,才能使民俗文化教育更有价值,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兴趣盎然,更有收获。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付堂. 对目前历史教育的追问与感悟[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5).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篇8

一、明确内涵与特点,是开展“纲要”课专题式教学的逻辑起点

(一)专题式教学的概念专题式教学亦称“问题式教学”,是指教育者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基本要求,突破按章节体系依序授课的教学方式,把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概括和充实,形成既有前后连接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并围绕着专题确定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其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打破了通常的逻辑演绎的结构模式,教学内容的组织是按照学生的实际思维过程进行的;第二,以问题为核心,超越了知识结构的前后顺序,采取全方位、全视角的教学活动,其主体是学生;第三,是综合性教学模式,其基本要素包括教育理念、具体教学目标定位、问题设定、方法选择等。

(二)专题式教学的特点第一,实效性。专题式教学依据教学基本要求,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以及学术前沿,适时增添新观点、新材料、新信息,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第二,灵活性。专题式教学,在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体系设置上可以针对学生专业、层次、地域、民族等特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配置教学方法,使用教学案例,优化教学手段。自由度更大、更机动灵活。第三,研究性。专题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削枝强干,教师在教学过程便于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相结合的组合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懂得道理,提高能力。同时,专题式教学更加便于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学术前沿相结合,加强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变强硬灌输为探究式引导。第四,开放性。专题式教学重视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引领,以培养学生能力、素质为目标,由此形成的教育理念与工作路径是发散性、外向的;同时,专题式教学组织讲求师生之间合作与交流,更强化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二、把握原则,是开展“纲要”课专题式教学的前提条件

基于上述认识,“纲要”课作为高校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专题式教学尤其是专题设置上,就必须遵循一定原则,主要有:

(一)整体性原则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所涉及的4门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统领,以“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核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基础的有机联系、完整丰富的课程体系。因此,“纲要”课教学及专题设置,应讲求与其他几门课的支撑关系,尤其是要减少与“概论”课的重复问题。二是“纲要”课本身的整体性问题。“纲要”课程是讲述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170多年历史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既包括中国近代史(1840-1949),也包括中国现代史(1949-),因此,教学与专题设置应涵盖两大历史阶段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再从学生角度看,他们在中学阶段也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课(初中教材分为上下两册,约17万字,高中教材也是上下两册,约50万字)[1],因此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包括重要历史史实、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有了基本了解,学生所欠缺的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基本规律和主要的经验教训系统了解。因此,必须强化“纲要”课历史的、逻辑的整体感,增强教育的厚重感以及理论底蕴。

(二)科学性与政治性统一的原则“纲要”课是历史学科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教育者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指导,以求真、求是的态度去解读历史,实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史实相一致。政治性是指“纲要”课必须体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导向功能。因此,“纲要”课专题教学与专题设计,不能任意地裁剪历史,把历史变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样的历史教学,不仅不能说服学生,甚至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同时“,纲要”课不是一般的知识课或文化课,不是一家之言的学术研讨课,而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价值导向,离开这一点,有悖于思政课的开设目的,是危险、有害的。要坚决反对“纲要”课的专题教学与专题设置“去政治化”或以追求新奇特为招牌,忽视理论教学的完整性,忘记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倾向。总之,“纲要”课专题教学,应将科学性与政治性有机统一起来。

(三)目的性原则“纲要”课的教学目标就是使这门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帮助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了解国情、国史),认同“三个选择”(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进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因此,“纲要”课的专题教学与专题设置应在教学理念、整体结构、重点问题筛选、史料运用,方法配置等方面切实保证、遵循、体现目的性要求。

(四)现实性原则克罗齐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世界周围没有道路,历史周围没有道路,而只有一条穿越历史的道路[2]。这表明,研究、学习历史(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的目的和归宿是以史鉴今,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塑造精神、砥砺品行、提升境界、坚定信念。有鉴于此,“纲要”课的专题教学与专题设计必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关照现实问题,把昨天和今天连接起来,把现在和未来连接起来,从而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性。

(五)综合性原则“纲要”课专题教学作为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基础性工程,应蕴含以学生为本、尊重教学规律、讲求实效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应体现重视问题筛选的典型性、史料选取的权威性,突出问题意识;应重视启发式、研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应重视社会实践、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的配置,确保“纲要”课的专题式教学成为好用、管用的教学模式。

三、优化专题设置,是开展“纲要”课专题式教学的重要基础

教学实践表明,“纲要”课实施专题式教学的基础是确立专题,实现专题设置的最优化。我们按照上述原则以及本课程教学目的要求,总结、综合以往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设计了如下专题。以上专题设计,紧紧围绕“纲要”课教学大纲与统编教材的基本要求,凸显专题化教学要旨,注重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坚守“纲要”课对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基本经验以及对共产党认可、对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对政府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教育的目标指向;注重全面、客观、多维度解读历史,彰显“纲要”课程的理论特色,为大学生接受、喜欢“纲要”课提供有效支撑。上、中、下三编设置的目的和意图,一是以精练、恰当的用语表达这一时期的历史走向与特征,为大学生读懂这一时期的历史主题,提供一种视角或一个“关键词”;二是进一步强调“纲要”课的整体性以及对不同阶级探索国家出路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地位及其局限性有充分的关照,旨在强调“三个选择”过程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正确性。专题一是“纲要”课后续各专题历史展开的事实基础和分析立论根基,重点阐明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衰败,正是这种衰败,才无力阻挡西方列强的粗暴相加;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本专题还要联系实际,批驳“侵略有功论”,切实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近代中国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先进阶级进行革命的正义性和正确性。第二、三、四专题是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中国社会各阶级探索国家出路几次高潮和典型代表,主要解决以下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这些救国方案与探索实践的历史地位。在此,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对此进行客观、恰当、实事求是的评析,肯定其在中国近现代大的历史变动中应有的地位与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其过度贬损或拔高都是不足取的。二是阐明这些救国方案与探索实践失败的原因,应着力分析这些阶级及其代表人物“能”与“不能”的时代原因、社会环境特别是阶级属性的局限,帮助大学生培育历史素养,增长历史智慧,积淀文化底蕴,为其理解“三个选择”提供历史的、逻辑的依据。第五至第八专题讲授的是从到新中国成立30年的历史,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和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教育的核心内容部分。第五个专题集中阐述了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五个新”。这里,还应介绍世界跨入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作为思潮、运动、制度的演变、较量与斗争的历史脉络,阐明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世界格局、世界大势变化发展的历史必然。第六、七、八专题从大的、比较史学的视野,论证“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和怎样选择中国共产党”这一重大历史主题。第六专题主要讲清楚在大陆统治时期的内政外交,并从党治、政治、经济、文化、廉政等多角度分析其失败的原因。第七个专题,主要介绍中间势力的产生、特点、作用,重点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主要原因。以上两个专题,从比较的视角说明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客观性、必然性与正确性。第八个专题集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往无前,敢于担当,领导人民开展了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艰苦卓绝斗争,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目的在于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其坚持“三个代表”的结果,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结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一条颠覆不破的真理。最后两个专题,重点讲述三个问题,一是我国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成果?如何看待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曲折与失误?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将有怎样的发展前景以及大学生的成长与责任。第九专题主要讲清20世纪50年代,历史和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全面掌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巨大成就以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积累的重要理论成果;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对待这一时期党的失误和所犯的错误。第十专题主要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伟大成就和理论成果,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基本经验。使大学生明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从而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四、理顺关系,是开展“纲要”课专题式教学的重要保障

“纲要”课开展有效的专题式教学,还必须在优化专题设置的基础上,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教学专题与教材体系的关系现在使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纲要”课教材,是国家马克思主义建设工程推出的系列教材之一,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其体系、篇幅都是比较科学、恰当的。但考虑到教学时数、学生层次、院校特点等差异,必须对教材进行必要的“二度创作”[3],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而专题式教学中教师创设的专题就是这一转化的“成果”,是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文本或媒介”,教材是专题的基础。因此,应积极鼓励教师按照一定原则开展“二度创作”,形成有效的专题教学模式,推动“纲要”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繁荣发展。

(二)专题式教学与其他教学形式的关系专题式教学是一种特别重视提升学生素质、讲求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现阶段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但它不是“纲要”课程教学模式的全部,更不是解决问题的惟一模式。其实“,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是个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仅就教师教学层面而言,要提高教学效果一定是多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科学管理方式等的综合运用的结果。因此,教师在实施专题式教学的同时,还必须研究其他教学模式理论,运用其他教学模式,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篇9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条件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你所讲的知识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集中对提高记忆水平 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你所讲的知识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注意力集中对提高记忆水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讲课生动,课堂气氛活跃,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历史课上,讲解生动的历史故事恰好能做到这点。如讲商朝历史时结合《封神榜》的故事讲,同学听的津津有味,下课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还可提供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让学生自己讲解,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要求学生掌握几种记忆方法,重点培养能力

(1)记忆示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把复杂的历史问题用示意图表示,学生易于掌握并记准。例如: 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前后各有两次工作重心转移,涉及知识很多,我用下列示意图,并要求学生记忆,效果很好 :再如中国古代用人制度变化,我设计成下列示意图,一目了然,易于记忆。禅让制世袭制军功制荐举制士族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2)引导学生将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以促进历史课的学习。现代的考试是大文科和大理科的考查,一科试题也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语文课本中大部分课文,都可加深对历史相关知识的理解。政治中的理论可指导历史 的学习,地理上的山川地形知识,英语上的词语知识,数学上的统计比例知识等都会促进历史学习。反过来,历史学科也促进其他学科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其他学科知识恰当灵活地运用到历史学习中来。前后知识的联系、贯通。

(3)要求学生历史地看问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评价人和事。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用现在的标准衡量 历史事物,就难以得出正确结论。用现在“打破大锅饭”,反对绝对平均的经济标准去衡量洪秀全的绝对平分 土地和产品的主张当然不行。用现在中学生就掌握对数和三角函数去和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比较,以为祖冲之 不伟大当然错误。平日的强调和潜移默化,学生就会有一双历史的目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这里并不是套用极左时期的“阶级斗争为纲”,而是引导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 时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即注意人民性问题。例如,地主阶级或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改革或政策调整有利于当 时人民生活和国家的发展,就应肯定。苏联牺牲波兰人民利益与德国法西斯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就应否定。 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就应否定,而主持开凿大运河、派人去西域和台湾就应肯定。

(4)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扩散思维能力。要求多思考相关问题。训练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审题能力。要求学生确定所给试题的时间、地点、人物、类别(政治、经济、文化或原因 、性质、影响等),答题技术性要求(如对比、分析、归纳、叙述、引用原文等),教师加以补充。经常练习 ,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提高学生审清题意能力。即使不会回答,也不浪费时间;若乱答一气,一分不得,却 花了不少时间,引导学生注意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以提高理论结合实际和应变能力。

三、要求学生理解与记忆相辅相成

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过程中,要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必须做到重点突出,抓住关键,解决难点。例如,在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时,简要将其归纳为三点:确立指导思想、做出重大决策、形成领导集体。讲述时板书力求简洁,纲目明了,板书繁杂反而不利于学生记忆。要巩固记忆水平,还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记忆质量。

四、编写口诀,形象记忆

在讲到战国七雄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准确的记住其名称与地理位置,编写了这样的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在讲述东罗马帝国的兴衰历史时,编写了这样的口诀:395年分罗马,东罗马称拜占廷,地跨三洲贸易盛,查士丁尼民法成,希腊罗马古文化,继承保存曾繁盛,1453罗马亡,奥斯曼土耳其兴。又如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可用“一、二、三、四”进行归纳和记忆,即:一条主线──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二次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三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四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既顺口,又易记。

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直观效果,强化记忆

步入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上的优势和价值更加显现出来。它可以改变传统教育手段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现状,也可以改变中学历史教学中只靠“一册课本,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的传统状态。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往往以讲授为主,比较重视历史的逻辑性,却忽视了历史的形象性。而历史学科因具有过去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特点,讲课中教师即使加上一些挂图,也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习惯于用枯燥、呆板的公式演绎历史,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动主要依靠大脑的左半球来进行,右半球常常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其结果必然是‘教者疲疲,听者昏昏’。”多媒体的恰当使用,既可以缩短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差,又能让学生眼观“景”而心生“情”。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可播放《林则徐》电影的片段,在讲《朝鲜战争》这一内容时,可播放《抗美援朝》的电影。在播放过程中,学生用眼睛看着画面,同时用耳朵听着声音,做到了视听结合,这样对于记忆历史概念有很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雄:《历史教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篇10

关键词: 历史框架 专题复习 方法指导 教学形式

历史复习课难上,因为历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内容的繁杂和考点的广博。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复习阶段又是决定考试成绩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在这一阶段总感到不知所措,或是被动地听课做题,或是漫无目的地翻课本、做模拟,往往是学生自我感觉良好,考试成绩却不佳。复习是一个艰苦的再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再提高过程,要想在短促而又有限的复习中提高效率,我认为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纲挈领,构建历史知识框架

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之一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繁多,弄不清来龙去脉,像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因此,教师要注重揭示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学会从诸多历史现象中理出知识线索。如何提高学生把握历史线索的能力呢?书前面的“目录”就是全书的纲和领,我们通过仔细研读,认真领会其内涵,就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我们以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近代化探索这一单元学习为例,此章节出现在教材第二单元,中国的近代化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的情况下,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主动向西方学习,将自己融入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之中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过程包括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目内容。这四则内容从表面上看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出现的,仔细推敲,这四者间是层层深入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器物;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经济政治体制;新文化运动则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思想,四者前后互为因果。理清了这层关系,才能说从整体上把握了这段历史。复习中,我们就要注重抓住教材中各单元的纲目,纲举目张,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搭建起历史知识的框架,这样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二、紧扣时事热点和周年历史进行专题复习

近年来各地中考历史试卷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中考命题不回避时政热点问题。试题关注现实,不回避热点和焦点问题。考题的设置往往是既注重课本的基础知识,又注重与时政热点的渗透、融合,体现了一定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对周年历史和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史实都要高度重视。这也是我们进行专题复习的目的所在。可是在专题复习过程中,教师若仅仅只是把教材中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收集罗列在一起就完了的话,学生很难提高认识水平。如何在复习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呢?首先要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一些隐性的知识,使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向深处发展。其次要引导学生区分易混淆的知识点。在复习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把同类或相近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区分其异同点,从而提高对历史的准确把握和正确认识能力。例如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了我们对其的关注,因此我们列专题复习日本的相关历史。在复习时,必然会提到对日本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两次改革――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仔细分析,就能发现其最大不同就是前者是向中国隋唐学习,后者是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两者的共性是都对日本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此外,我们还可把明治维新和中国的做对比,探究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这样的复习就不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学生在这种分析比较中历史思维的能力会得以逐步提高。

三、在解题训练中加强方法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由于初中历史长期处于副科的地位,学生缺少应有的重视。平时学生答题训练很少,大都缺少答题经验,因此要想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首先是审题方法的指导,通过指导来提高学生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的挖掘加工能力。例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所以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因为A:战争性质相同,B战争目的相同,C战争对象相同,D战争结果相同。这是一道选择题。通过审题,我们知道其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被称为鸦片战争的继续的原因,其实质就是考查学生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的掌握情况。这就是题目隐含的条件,抓住这一关键点,题目就能迎刃而解。教师通过习题讲解,使学生逐渐形成抓问题内藏的关键点的思维习惯,解题能力就能获得提高。其次是指导学生养成反思答题过程的习惯。主要是反思答题是否正确、全面,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辩证性和创造性。历史试卷从总体上看有选择题和终合题两种题型,终合题往往是学生丢分很严重的地方。遗漏、答不全或答非所问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使学生减少这种失分现象?反思答题过程是一个很好的思维方式。如安徽2011年中考历史卷中有一问题:【对话与合作的时代】2010年11月17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铜版纸反倾销反补贴案税令,美海关将从税令公布之日起开始对华输美铜版纸产品征反倾销反补贴税。(3)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摩擦与分歧?请写出你的建议。(2分)这道题学生很可能一时冲动,写出断绝往来、停止贸易往来等的建议,但是反过来想想,就能从“对话与合作的时代”这个小标题中找到解题思路。

四、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消除学生的视听觉疲劳

复习课不是重复课,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把复习课上成单一的背诵课或做题训练课。首先,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要高于普通的新授课。既要立足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既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又要着眼于提高与升华;既要有基础知识的复习,又要有拓展延伸。适当提升复习的深度和广度,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