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查三比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28 05:39:08

三查三比心得体会

三查三比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电影《理查三世》;莎士比亚;魔鬼特征

一、莎士比亚与《理查三世》

《理查三世》是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围绕理查三世展开的故事情节,描述他邪恶的一生。理查三世在莎士比亚眼中是一个悲剧人物,他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想来生活,观察他做坏事时的神态,明显带着一股逼人的邪气,这正是他强烈意志的体现,从理查三世身上可以看见一种生命的张弛度。反叛是理查三世最显著的特点,也是莎士比亚的用意所在,魔鬼的特征巧妙融入他的身上,利益驱使他抛弃了人性,以伤害他人为代价来获得自身想要的东西。莎士比亚着重突出了理查三世的魔鬼特性,在剧作中使用了内心独白和旁征博引的方式。实际上《圣经》是《理查三世》的原型,这部剧作十分具有隐含意味,反面角色和理查三世的性格比起来悬殊极大,最后理查三世也是悲剧收场,作品在向观众传播一种思想,那就是邪恶的人或事永远不会超越正义、善良的人和事。无论是在现实还是虚构的世界中,邪恶和善良总有撞击的那一面,但是善良终究会战胜邪恶,这是宇宙中亘古不变的原理,莎士比亚所要表达的这点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有正面意义的。单纯从生活的视角来评论理查三世这个人,他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别人的生命对他来说毫无价值,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人性道德。但是不得不惊叹莎士比亚的人物雕琢手法的精巧,他将理查三世这个魔鬼人物艺术化,所以整体来看理查三世这个人,邪恶显得并没有那么清晰了,只能说他一直将自己保护起来,甚至有点自我超然,理查三世这个人物在莎士比亚的塑造下让人们无法真正怨恨他。

二、从欲望特征看理查三世的魔鬼性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的欲望问题,其实是对现实社会所采取的保护措施,自然意识会在此时得到超凡的表现。当人们的基本利益遭受到侵犯以及情感无法排泄之时,会不自觉想要争夺过来,对于任何阻碍自身的事物也会尽力排除。一个人生存的意义就是在挫折面前敢于反抗,而不是选择被困难打倒或就此堕落,死亡可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向现实妥协。远大的目标是指引人们超越自我的动力,现实的束缚也并不可怕,欲望的实现是指脱离了原来的生活状态。环境或自身条件都可以成为超越自我的基础,安稳对人们来说是痛苦的,梦想才会让人保持着激情,从而慢慢靠近目标。强烈的欲望在理查三世心中躁动着,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受欲望所鼓动的。

电影《理查三世》向观众在传达一种挑战困难的思想,所处的环境总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挫折或不满,我们要试图寻找其他途径来获得更为美好的生活。理查三世的童年是悲惨的,那些记忆对他来说痛苦不已,促使他萌发改变现状的想法,对未来的计划让他觉得生活是有希望的。理查三世悲惨的经历来源于很多方面,首先是他极其丑陋的容貌,甚至可以说他的外表是畸形的,这一切对他来说都难以接受,他认为上帝是极其偏心的,怎么会赐予他如此不堪的外表,英俊潇洒从未出现在他的字典中。外表的丑陋给他的人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周围的同伴都以此作为打击他的理由,理查三世仿佛背上了不可推卸的耻辱,不仅人们嘲笑他,畜生也不忘欺负他。而不堪的容貌让他得不到爱情的惠顾。现实环境对他来说是可悲而残酷的,快乐这个词从未出现在他的字典上,多姿多彩的世界仿佛和他隔了层玻璃,只能在静静看着、羡慕着,却永远享受不到。理查三世甚至不敢对着镜子正面看自己,只能在黑夜时看着自己的容貌发呆。周围人的嘲笑打击或许对他来说不是最残酷的,最残忍的事情是年轻的他却不能融入青春的追逐中,爱情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他只能渴望着,却永远得不到。偶尔在黑夜中他会觉得这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自己并没有资格怨恨,既然已经这副模样那就接受吧,每个人的出身不同也是无可奈何的,但是这还远远不够,社会对他的残忍让他又从心里开始憎恨上帝的不公平。理查三世的外表的确是很丑陋,这是他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他拥有独立的人格,从能力和意志两方面来说他都是极强的。内心隐含的欲望让他不满足现在的环境,唯有殊死一搏才有可能寻找到希望,否则将一无所有。

现实对人们来说总有那么多困难和挫折,仿佛从未停止过,这一切感觉都源于欲望的鼓动,现实和欲望永远隔着一段距离,所以才让人们产生心理落差,有追求和梦想的人生才是精彩的,否则人生将是暗淡无光的。理查三世也会有自己的欲望,那就改变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贵族生活就是他奋斗的目标。从某一方面来说,正是这种欲望让他成为一个悲剧人物,但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意识却显得那么理所当然。悲剧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所以人们务必要有这个勇气和心理准备,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必须去承受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反抗意识明显体现在理查三世的行为中,生活的困难对他来说是一次挑战的开始。欢乐的生活是指引他勇敢追求的航灯,社会地位、权势深深吸引着他。童年生活所经历的痛苦让他不再懦弱,社会的不公正待遇让他愤怒、憎恨,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演变成一个有着野兽般残忍的心性,他试图寻找某种途径来反驳这个社会的荒谬,邪恶开始在他的内心滋生,凡是对他进行嘲笑或不公平待遇的人都会遭到他的强烈报复。在理查三世的内心深处开始冒出一系列念头,凡是他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因为自己曾经承受过那些痛苦的煎熬,那就让别人也感受一下那些痛苦,这样他才会平衡,对他来说这就是一种畸形的快乐。这种思想在邪恶的环境中慢慢发芽和成长,以至于理查在后面变得和禽兽一样没心没肺,完全抛弃了善良的人性。欲望支撑他进行着这一切报复的行动,现实生活对他来说太过宁静,所以他要掀起一阵波澜,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自己邪恶的人性,但是却从未想过去改变,所以理查慢慢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三、从行为特征看理查三世的魔鬼性

《圣经》里面的天使和魔鬼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形象,天使代表一切善良的力量,而魔鬼是邪恶的化身。天使和魔鬼存在于人类之间,天使试图让人类变得更加善良和美丽,而魔鬼一心只想着让人类更加邪恶和丑陋。亚当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魔鬼怂恿亚当去吃禁果,他遭到了惩罚,不仅失去了家园,还要接受无穷无尽的谴责。总结魔鬼的特征,就是不想任何人过上美好的生活,他通过一切途径来破坏别人善良的本性,当看到别人在接受惩罚或自相残杀时魔鬼是最快乐的,邪气是魔鬼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理查三世就是一个带着魔鬼性的人物,邪恶的本性以及外表都掩饰不了他的魔鬼性,理查驼背且瘸腿,身上没有一块好肉,当他出生之时疯狗和野鸭子都在不停叫唤着,狂风在咆哮着,这一切都是邪恶的预兆。

亨利六世和安夫人的丈夫都是被理查三世杀害的,这一切都是他魔鬼性的证据,但是在安夫人的面前他却装的和君子一样崇高,安夫人质问他的时候他隐瞒得天衣无缝,仿佛杀人的事情丝毫对他没有影响,安夫人陷入极度痛苦的环境,丧失人性的理查竟然在这个时候向她表白,他的花言巧语让安夫人心动了,理查一步步把安夫人骗到手,但是理查的心思却是如此之深,他只是借助安夫人的人际关系来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王位却是他真正的目的,安夫人就这样活生生被当做了靶子。理查连自己的兄弟都不放过,兄弟情谊对他来说什么都不是,他只看到了自己的利益,并且试图用谎言来残害自己的兄弟,国王在谣言的欺骗下处罚了理查的兄弟,这时候的他高兴得不得了,可是却在众人的面前装作很生气、愤怒,王后成为他替罪的羔羊,谁都觉得这件事情肯定不是理查做的。王后被赶回了家乡,她对理查的行为感到气愤,责问他原因,可是理查丝毫不愿意承认,坏事对他来说从不会引起内心的谴责。理查不但没有悔改之意,还暗自高兴自己所作所为,他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那些恶人的形象他也会嫁接给别人,当兄弟被自己害得进入监狱以后他假装痛苦的样子,所有的恶行都可以被理查隐瞒过去,而在外人眼中他却是一个善良的人;《圣经》是他掩饰自己的工具之一,人前他是一个信奉基督教义的教徒,人后他是一个连畜生都不如的人。莎士比亚巧妙地将理查这个邪恶的人物和《圣经》里的天使形成鲜明的对比,观众也会看到理查十恶不赦的行为,里面还对他的内心独白进行了深入刻画,这是理查魔鬼性的显著体现。

理查残忍的行为并未由此停止,反而是越演越凶,克莱伦斯得到了国王的释放,但是理查还不罢休,偷偷地把他杀害;那些有可能继承王位的人都被理查给关起来了;连王后的弟弟也未能幸免,最后被害死了;爱德华四世的儿子并没有接受理查的邪恶计划,所以理查将他杀害了;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理查利用各种途径散播谣言,威尔士等人被他说成不是王室的血脉,这是他向王位靠近的重要一步;实际上对爱德华四世身世的怀疑就是对自己母亲的质疑,甚至可以说理查比魔鬼还要邪恶,他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放过。为了顺利登上王位,理查设计了一系列环节,他的同伴勃金汉花钱请了许多人来扮演伦敦的市民,冒充民众要推选理查为国王,而市长被这一切给欺骗了,他看到理查拿着《圣经》为人民祈福,仿佛就是一个虔诚而高尚的人。当众人推选他的时候他还刻意推辞了一下以表自己的崇高,但是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中,他终于当上了国王。

四、结语

《理查三世》这部电影给观众展现了一个魔鬼形象的人物,理查三世这种十恶不赦的人物是存在于现实社会的,他给周围的人造成的伤害是难以磨灭的。但是理查三世终究逃不过正义的追究,他虽然拥有极大的权利和社会地位,但是邪不胜正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原理。里士满在和理查进行对决前在那些无数被他残害的灵魂前诅咒他,这是上帝在回应里士满正义的要求,结局可想而知,理查三世最终躲不过正义的惩罚,基督教所宣扬的善恶终有报显著体现在这个理查这个人物中,给观众一个思考的空间,同时带来内心的震撼,不得不承认莎士比亚塑造人物手法之精巧,他清晰地将人性最为本真的那一面刻画出来,莎士比亚戏剧艺术创作的高超为《理查三世》增色不少。

[参考文献]

[1]王东.《理查三世》中的魔鬼主题与艺术技巧初探[J].电影文学,2010(03).

[2]李凯平.《国王理查三世史》中暴君形象的文化表征[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06).

[3]陈柯.失控的“伊德”——再谈《理查三世》[J].山花,2011(20).

三查三比心得体会篇2

一是构建安全责任体系。始终把审查调查安全工作放在突 出位置来抓, 与执纪监督、 调查审查同部署、 同检查、 同落实。

今年以来, 县纪委常委会先后 3 次专题研究审查调查安全工作。

成立委审查调查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工 作责任,构建起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 室主动抓,上下联动、无缝衔接、人人负责的安全责任体系, 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坚持安全教 育常态化,利用县……

审查调查安全隐患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以关键信息绘制三维人像,做好监督审查调查工作基本功心得体会:以关键信息绘制三维人像,做好监督审查调查工作基本功 监察法颁布实施, 标志着纪检监察工作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依据党章和宪法监察 法,全面贯通、一体贯彻纪委监委两项职责,关键在于提高监督审查调查工作的质量 和水平。曾在《从政杂谈》中论及识别人才的方法时指出:“《吕氏春 秋·论人》中把知人之法概括为‘八观六验’。‘八观’中有‘听其言而观其行’, 这一点非常重要。

” 监督审查调查工作的对象是人, 人的复杂性决定了工作的复杂性。

强化精准思维,运用 30 条关键信息绘制“三维人像”,精准识别工作对象,是做好 监督审查调查工作的一项基本功。

“三个维度三十条关键信息”的关系和作用 每个人均以不同的基本面、工作面、生活面立足社会并区别于他人。基本面即一 个人的基本情况,好比房屋的门脸。一个人的档案履历基本涵盖了这些内容,包括姓 名、性别、年龄,出生地、成长地、相貌、体格,学历、阅历、专属身份信息 10 条 关键信息。

如身份证号码、 手机号码、 车牌号码等都属于专属身份信息。

这是最直观、 最容易掌握的一组信息。

工作面即一个人的从业情况和个人素养等综合概况, 好比支 撑房屋的大梁和立柱,是立足社会的重要依托。主要包括职业、专业、特长、业绩, 志向、担当、境界,精神、人气、规矩 10 条关键信息,与一个人社会附加值的高低 密切相关。这组信息,有外露的、也有内隐的,需要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才能获取。

生活面即一个人的生活保障和层次,就像确保房屋屹立不倒的地基。主要包括健康、 性格、习惯、爱好,婚姻、家庭、收入,信仰、修养、社交 10 条关键信息,直接影 响着人的生活质量。生活面的关键信息,犹如房屋深埋地下的根基难以一窥真容,却 对识人辨人非常重要。这一组信息最难掌握,是监督审查调查实践中攻坚的重点。

概述之,基本面、工作面、生活面,就是一个人的社会符号、社会价值、生活保 障,三个维度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又关联紧密、不可分割,较为完整地记录着一个 人的人生轨迹。30 条关键信息是三个维度的关键代码,互联互通、交织融合,互为 因果、相互印证。如,基本面的学历,关联工作面的专业、生活面的收入;基本面的 体格,关联工作面的精神、生活面的健康,等等。单个而论,不同的人可能会有相似 相近甚至相同的关键信息,但以三个维度为主轴、有机整合在一起,足以显示每个人 的与众不同。这样,全面、客观、准确描述工作对象的“三维人像”,对于监督审查 调查工作就有了实践需求和现实意义。

三个维度中的 30 条关键信息,就像钢筋、扣件等把整栋房屋铆合而起一样,完 整地显示了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少了任何一个层面、一条信息,“三维人像”即有残 缺,客观性将大打折扣。比如,打听一个陌生人时,通常都会提三个问题,“叫什么 名字,干什么的,人怎么样”。看似简单,实则涵盖了分别来自不同维度的姓名、职 业、修养三条关键信息,也是简明扼要对一个人作出判断的依据。姓名可以排他,确 认是否听说过或接触过;职业描述,可以确认其工作性质、判断其社会地位;修养的 评价,直接反映了基本素质和道德水准。得到这三条信息,即可勾勒出一个人的基本 轮廓。如果知其一或其二,而不知其三,就难以作出相对完整的判断。

人的复杂性、多面性、神秘性,决定了识人辨人绝非易事。出于人性本能,有的 人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包裹很严,有的人习惯戴面具、表里不一,绝大多数人遇到危 险时都会想办法防备。同时,人又是感性与理性的综合体,即便隐藏再深,在特定场 合、特定情景,也会宣泄情绪、吐露心声、显现本性。纪检监察干部需要尽可能淡化 感性因素,抓住基本面、工作面、生活面三个维度以及每个维度的 10 条关键信息, 通过细致的观察、详实的了解、 必要的验证,凭借缜密的思维,由点到面、 由表及里, 绘制“三维人像”,破译工作对象的“人生密码”,为监督审查调查工作打下扎实基 础。

有效整合信息,精准绘制“三维人像” 除了准确收集信息之外,还需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拼接组合、对比呼应、前后关 联,审慎加以研判分析,得出正确结论。三个维度的 30 条关键信息,既有静态的, 如姓名、出生地、成长地,也有动态的,如职业、收入、习惯;既有显性的,如相貌、 体格、精神,也有隐性的,如志向、担当、境界;既有八小时以内的,如业绩、人气、 规矩,也有八小时以外的,如婚姻、家庭、社交。不同的信息组合在一起,呈现出的 画面是不同的。信息的动与静、显与隐、内与外都是相对的,其延伸解读没有穷尽。

实践中,进行信息组合、比对、分析,虽有一定规律可循,却非一成不变的计算公式, 在真实、客观前提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角度、区分标准和组合习惯。

一是动静结合画轮廓。

用相对固定的静态信息链接动态信息, 把一个人在社会中 的身份、分工、地位等情况锁定,呈现出一个基本的轮廓,确定最基础的社会定位和 活动范围。比如,把姓名、出生地、成长地、学历等静态信息,与职业、收入、习惯 等动态信息组合在一起,该工作对象的社会地位、工作领域、文化层次、生活水平等 基本状况和范围就会十分清晰,即使动态信息发生部分变化,也不会影响整体轮廓。

据此,即可在相对固定的范围内进一步深入了解其内在和本质。

二是显隐对比画立面。

三维立体图像, 除了主轴框架还有很多立面, “三维人像” 立面同样有很多种。对比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不仅能够克服单一信息的片面性,还 可以客观了解一个人在不同场合或情景下的表现情况, 判断是相符还是有出入。

比如, 掌握一个人的相貌、体格、精神等显性信息后,与其健康、性格等隐性信息相比对, 在性格外向还是偏于内向、身体健康还是患有疾病、精神饱满还是状态萎靡、性格使 然还是后天所致等方面, 均可得到较为客观的结论。

一个人爱好书法、 字画等艺术品, 第一印象可能是有文化、有品位,但如果侧面了解到私下经常倒卖字画,就要对字画 的来源和出售收入的合理性提出必要质疑,同时也为其业余生活画个像、定个位,从 而为监督审查调查工作提供有用的思路和

审查调查安全隐患心得体会_工作心得:坚持纪法协同,提升审查调查质效工作心得:坚持纪法协同,提升审查调查质效 审查调查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核心职责,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各级纪 委监委要严格落实中央纪委关于审查调查工作的要求, 将加强党的集中 统一领导贯穿于审查调查全过程,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实 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确保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经 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坚决做到对党绝对忠诚。纪检监察干部作为执纪者,必须把讲政治 的要求贯穿于履职尽责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牢牢把握“两个维护”的根本政治任务,并在践行过程中既知其然,又 知其所以然,把对党绝对忠诚体现在审查调查的每一个工作环节。要始 终坚持在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审查调查工作,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既 报告结果也要报告过程,便于党委掌握全面情况,随时了解审查调查的 工作进展和遇到的矛盾问题, 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 具体化、 程序化、 制度化。

在服从领导的前提下, 要敢于担当, 敢做 “得 罪人”的人,不做“老好人”,更不能拿原则做交易,出卖党的利益, 做到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纪法不讲关系。

坚持科学指挥。审查调查组组长要胸怀全局,提高站位,会“弹钢 琴”,善于集中全体成员智慧,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拿出最佳方案,对 审查调查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使其各尽所长。要树立团队意识,每位 审查调查人员都要心向一个目标,协作包容,步调一致,在保证质量的 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审查调查效率。

优化原纪委人员和检察机关转隶 人员两股力量,做到思想融合、业务融合、感情融合,在实战中各展所 长,互相补台,发挥 1+1>2 的效应。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无论 是相关业务部门还是综合保障部门,都要服从大局,在第一时间给予大 力支持,确保审查调查工作顺利推进。

做实初核工作。监察法对立案证据不充分或者失实,案件处置出现 失误的情形做出了“一案双查”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扎实做好初 核这项基础工作。要在依规合法保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把初核阶段 工作做细做牢,确保初核期间获取的证据合法有效、扎实充分、应取尽 取, 既为快速立案提供有力证据支撑, 也为审查调查阶段讯问创造条件。

同时,讯问工作要以初核获取的证据为依托,注意讲究讯问艺术,综合 运用讯问谋略,不断扩大“战果”,使被审查调查对象彻底、全面地向 组织交代问题。要注重信息传递工作,使信息在各审查小组之间、内审 与外查之间及时准确传递,随时掌握现有哪些证据,清楚了解取证的方 向,需要取得哪些具体证据、有何具体要求,从而不断完善证据链条, 回放事实全貌。使讯问工作同初核工作互为补充,达到最佳的审查调查 效果。

三查三比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历史剧;理查三世;莎士比亚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6-0184-02

一、国内外莎学研究

(一)莎士比亚研究在中国

中国对于莎士比亚的评论和研究是从1918年开始的。起初以介绍为主,后来逐渐深入到文艺批评等问题。1984年12月3日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在上海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莎士比亚研究在中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近年范存忠、王佐良、杨周翰、曹禺、方平、郑敏、罗益民等的集子里都包括一些关于莎士比亚的专论。这些都是晚近良好的收获。

(二)国外莎学研究

莎士比亚研究,在现代已经成为相互间沟通迅速的国际性学术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伦敦大学的Hilda M.Hulme发表的Explorations in Shakespeare's Language一书与伦敦大学Geof-frey Bullough教授的八卷巨著Narrative and Dramatic Stources ofShakespeare.这部书是认真解释莎翁作品的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另外,在美国有着世界最佳的研究莎士比亚的机构,这就是位于华盛顿国会山东街201号的福尔杰莎士比亚图书馆(Folger Shakespeare Library,201 East Capitol Street,SE ,Washing-ton,DC)及其相关的研究所和剧院。

二、国内外关于《理查三世》的研究和评论

(一)《理查三世》的中文译本

现今较权威的方重译的《理查三世》和台湾出版的梁实秋译的《莎士比亚全集》,2000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方平先生主编、主译的《新莎士比亚全集》。此外,还有黄兆杰、朱文振和索天章的译文行世。对方平先生的新译有不少褒扬、赞颂性的译评发表,而方重及朱生豪先生的胞弟朱振文等先生的译文也受到学者专家的极力推崇和赞赏,认为他们“对原作的深层内涵都进行认真的领悟,从而演绎出与原意无悖的表达形式”。

(二)主题思想与人文主义

关于《理查三世》的主题思想在学术界并无太多异议,基本上可以说一方面是描写和分析被都铎王朝创建者所消灭的暴君的面貌和下场,使都铎王朝的继承者和属下臣民有所警戒;一方面又是影射了正活跃于经济和政治舞台上、并为未来的统治地位而跃跃欲试的资产阶级个人野心家。怀有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莎士比亚,在《理查三世》一剧里淋漓尽致地刻画,因而是鞭挞了过去的暴君,以及和暴君有相似精神面貌的同时代的和未来时代的人物。这就是他的寓意所在。

国内学者对莎士比亚历史剧《理查三世》的研究比较偏重于找寻剧本中的历史因素,用人文主义这样的标签去归类与简化。除此之外,对作家本人的创造性活动和艺术世界的独特性、完整性也做了探讨。文学艺术乃是心灵的产物,他认为只有通过心灵并由心灵产生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这样才能使艺术作品灌注生气。

马基雅维里(Nicclo lo Mach iavelli,1469-1527)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政治思想家。他在政论代表作《君主论》(T he Prince,1532)中阐发了独立于传统道德的政治学思想,成为“第一个使政治学独立,同伦理家彻底分家的人。

《理查三世》剧本的实境就是它所依据的历史记载。莎士比亚把其实境转化为幻境就是把这些史料转化成舞台上这一组有声有色、光彩夺目、发人深省、永垂艺苑的舞台形象。

(三)人物形象与内心独白

很多学者把《理查三世》列为莎士比亚历史剧作中的代表作。莎士比亚从15世纪英国历史的沉渣中筛选出一个暴君的形象,从他出现在戏剧舞台上历经几百年的时间的考验《理查三世》的思想内涵已超越历史的范畴,让观众和读者的思维超越历史深入的探索。莎士比亚为理查刻造了一副不健全的躯体,从而使他无条件像自己周围那些具有健全外表的其他人那样得到成年人应有的人世快乐。莎士比亚将理查自身投入了感情世界的最低谷。理查三世对观众所作的内心独白表明他有很深的自知之明。他对自己的丑陋和邪恶有很深刻的体察,使观众对这个人物不禁产生一丝同情和怜悯。德国剧作家莱辛就在《汉堡剧评》中用了大量篇幅来阐明此点。

(四)悲剧色彩

理查的悲剧性在什么地方呢?燕山大学学报出版的《身体丑陋与灵魂罪恶――理查三世身体的文化解读》一文中,莫运平认为理查的悲剧性应当从其“身体”来加以挖掘。该文认为莎士比亚笔下的理查三世既有着生理身体,又有着交往身体。他的生理身体的畸形使其周围世界不断地将其交往身体降格为生理身体,也使理查将自己的周围世界规定为一个生物世界。他的畸形的身体相反促发了他的强烈的身体体验,在身体与灵魂的关系上展现出了与柏拉图哲学传统不同的维度。理查形象展示了文艺复兴复兴古希腊精神的尴尬处境。

三、结论

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位戏剧巨匠。在过去的四百多年里,无数学者与评论家都热衷于对他及他的作品进行细致人微的研究,有关莎翁及对其作品进行研究的书籍数不胜数。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地去探讨过去的一些莎学研究,我们便会发现对于莎翁作品的研究多集中在他的一些经典作品方面的研究,比如说他的一些喜剧作品,一些悲剧作品,还有一些历史剧方面的研究。更深一点的探讨也只不过是对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比较以及人物心理的剖析等等。毫无疑问,前人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认为对于《理查三世》的研究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莎士比亚编著本剧充分发挥了他的语言天才和优势,从本剧的开场白和本剧中的第一幕第二景与安夫人的唇舌交锋并诱娶安夫人,以及第一幕第三景他是如何对付玛格莱特寡后的咒骂的,就知道主人公理查三世是一个非常善于雄辩的人而且他所使用的言语也是非凡的,这也是当代世界各地的莎翁学者们所公认的。因此,我们还可以从语言技巧来解读剧中有关理查的辩论才能。或者可以从演讲的角度出发,讨论理查是如何利用诉求手段为自己进行出色的辩护的。

(二)目前国内《理查三世》的译本较多,但是对译本的研究却较少。从翻译理论的角度出发对不同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方面还有大量工作可以做。例如,朱生豪的译本出类拔萃,深受众多学者的推崇和广大读者的欢迎。彼得・纽马克是当今杰出的翻译理论家。他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是他对翻译理论研究最重要的贡献。其翻译理论与朱生豪的翻译观颇有相通之处。朱生豪的翻译思想是他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正是在他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他的翻译成功地体现了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高度结合。

(三)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切人未研究这个剧本也是个很好的话题。该剧中有三个关键的女性人物:安夫人,理查的母亲和两个小王子的母亲。这三个女性在剧中都有一些诅咒般的预言,而且最后都实现了。我们可以从这三位女性身上来探究女性意识的表现以及来探究实现预言的原因。

(四)在莎士比亚的笔下,他所创造的各类人物都是服务于不同的艺术目的的,但是反映的问题却是同样的――人生观。然而,在塑造角色方面,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是莎士比亚文学艺术的精髓所在;莎士比亚的写人之细腻而又不拘一格更是其艺术手法中最为美妙绝伦之处。我们也可试着超出《理查三世》的剧本范围,对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做个对比,看看他们是如何反映不同的人生观的。

(五)我们还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理查三世这种近乎变态的残暴的性格。莎士比亚在这部历史剧中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理查三世之所以成为一个野心家和阴谋家的原因和一系列具体的过程,在剧中有不少地方是借助梦的说法,这些是值得做一深入探讨的。莎士比亚对玛格莱特王后出场和冤魂入梦的设计表现了他宏大的气魄和巧妙的构思。

参考文献:

[1]Stanley Wells, Margreta De Grazia.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hakespeare[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h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3.

[2]WILSON, RICHARD, DUTTON, RICHARD. New Historicism And Renaissance Drama[M]. 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92.

三查三比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大学生 全国哀悼日 态度 社会心理

一、三次全国哀悼日的设立以及民众反应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汶川地震破坏力之大举国震惊,全球关注。在公布全国哀悼日之前,复旦大学教授、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曾于5月16日公开建议以5月19日为全国哀悼日,“以表达全国人民对这次地震灾害中的罹难者、在救灾中的牺牲者的哀思,并向全世界昭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生命的关爱以及万众一心救灾重建的决心”。三天后中国政府顺应民意,为汶川地震遇难的同胞设立全国哀悼日。这是我国政府为普通民众设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哀悼日,我国民众对于哀悼日的设立表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和支持。《洛杉矶时报》将之称之为“越来越人性化的政府努力向民众提供精神安慰和国家支持”。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我国政府参照汶川地震全国哀悼日的设立,于两次灾难后不久分别设立了玉树地震全国哀悼日和舟曲泥石流全国哀悼日。

根据网友so晨在百度的全国哀悼日贴吧发起的对三次哀悼日的态度调查显示:总共1182名网友投票,“三次都有认真哀悼”有37人,比例为3.7%;“第一次很心痛,第二次也有点,第三次就反感”,投票人数为1002人,百分比为84.7%;“三次都很反感”有143人,所占百分比为12%。①网友纷纷跟贴表示,“第一次汶川地震哀悼日流泪了,第二次玉树地震哀悼日沉默了,第三次舟曲泥石流哀悼日无语了”。网上的调查结果到底具有多大的可信度,我们不得而知,但84.7%这样的比例却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这样的态度转变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调查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而如果这样的转变确实存在,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民众态度的转变?同样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同样是经过电视媒体的报道,网友的态度转变的原因又如何解释?

二、武汉大学生对三次全国哀悼日的态度调查结果

1、调查说明

为进一步了解民众对三次全国哀悼日的态度,分析态度转变的原因,笔者所在的调查小组通过严格的抽样,选取了武汉地区包括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美术学院、湖北青年职业学院等14所院校的900余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辨别能力,为我们较好的完成科学调查提供了便利;同时他们勇于发表对于不同事物的见解,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以及独立判断意识,不容易在网络舆论中盲目跟风,具有较好的说服力。武汉有高等院校85所,在校学生数111.04万人,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人数居全国第一,因此选取武汉所在大学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调查结果

对于三次全国哀悼日态度变化的调查,我们主要分为对三次哀悼日的了解、参与、捐款、支持度等方面;此外,我们还对影响大学生态度变化的原因以及政府政策合理性进行了调查,部分调查结果摘录如下:

(1)对三次全国哀悼日的关注程度

调查对象对汶川地震哀悼日、玉树地震哀悼日、舟曲泥石流哀悼日关注程度依次是:92.8%、73.6%、60.2%。

(2)三次全国哀悼日的“三分钟默哀”参与情况

(3)捐款的参与情况

调查对象参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哀悼日活动捐款的百分比依次是:82.8%、39.3%、16.2%。

(4)对三次全国哀悼日的支持程度

调查对象对于三次全国哀悼日的支持度依次是:汶川地震哀悼日95.4%,玉树地震哀悼日88.6%,舟曲泥石流哀悼日85.9%。

(5)对三次全国哀悼日的态度变化情况

对于三次全国哀悼日活动的态度变化情况,52%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态度有变化。

(6)引发态度变化的三个因素

1、第一重要因素(见图1)

前三位依次是灾害本身的强烈程度(62.7%)、设立全国哀悼日的频率(12.1%)、媒体的报道(8.8%)。

2、第二重要因素

影响调查对象态度转变的第二重要因素前三位分别是:媒体的报道(29.6%)、与自己的相关程度(19%)、灾害本身的强烈程度(14%)。

3、第三重要因素

影响调查对象态度转变的第三重要因素前三位分别是:周围人的态度(27.3%)、媒体的报道(22.7%)、政策规定(13.1%)。

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在总体程度上,大家对汶川地震哀悼日、玉树地震哀悼日以及舟曲泥石流哀悼日持支持态度,但支持的程度仍然有细微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参与“三分钟默哀”以及捐款的人数逐渐递减,对哀悼日的关注程度依次降低。其次,超过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对于三次全国哀悼日态度发生了转变。调查发现,灾害本身的强烈程度,媒体的报道、哀悼日的设立频率以及周围人的参与成为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政策的强制规定以及与自己的相关程度等都是引发大家对三次全国哀悼日态度变化的因素。

三、影响态度变化的因素所反映的群体社会心理

1、灾难的严重程度递减所引发的“麻木心理”

根据上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家对哀悼日的态度很大程度取决于灾难的严重程度。灾难的严重程度作为一个刺激因子作用于大家的认知,从而成为引发大家对哀悼日的态度变化最重要的因素。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种效应,是指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再施予的刺激对他(她)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也就是第一次大刺激能冲淡第二次的小刺激所带来的心理感受,被称为贝勃定律,也被称为“心理麻木效应”。②显然,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三次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是不一样的,属于依次减弱型:汶川地震,里氏8.0级,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外均有不同的震感,重灾区面积达到6.5万平方公里,严重受灾的县区达到44个,受灾乡镇1061个,人口大约2000万人,直接受灾人数1000多万,死亡人数达69227人,经济损失8452亿元;③玉树地震,里氏7.1级,受灾区域主要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称多县、四川甘孜州,死亡人数2600多人;④舟曲泥石流,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造成遇难1456人,失踪309人。⑤在大家经历了令人非常悲痛的汶川地震之后,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的灾害无疑就是在大刺激之后经历了的小刺激,尽管这两次灾害仍然很严重,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因此,大家对灾害的严重程度的直观感受决定了大家对三次哀悼日的态度。

2、媒体的报道以及政策规定下所产生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指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并与之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倾向。新闻媒体承担着宣传任务,在信息沟通、提供娱乐、提供知识的同时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在对国家哀悼日及灾难中,媒体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而且几乎每个媒体都不例外。报纸和网络媒体基本上都统一采用了黑白颜色以示悼念,电视的各个频道基本上都转播或者报道了有关哀悼日的相关新闻,让受众明显的感知到其中的宣传意图,大家更容易形成与之相对立的情绪,即“逆反心理”,成为影响态度变化的因素之一。

3、短时期内过度频繁设立的“抵触心理”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这三次大的自然灾害都集中在2008到2010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尤其是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都集中在2010年,时间间隔不到半年。三次国家哀悼日短时间内的设立难免对群众的心理产生影响,不少调查对象都对后两次全国哀悼日的设立产生抵触心理。

4、周围人的意见所引发的“从众心理”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的解释就是随大流,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在网络时代,虽然大家更倾向于公开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从众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会起作用。毕竟个体存在于群体中,个体如果想要为了避免偏离群体而失去安全感,遭人讨厌、嫌弃,就会参照周围的情况行事,遵从群体的意愿,态度和行为与多数人保持一致。因此,在对待全国哀悼日的态度上,个人的态度在某些层面会与自己身边的人相关,甚至受到来自新闻媒体的报道或者网络舆论的影响。

5、与自己相关程度不大的“冷漠心理”

冷漠,它不仅是个体的心理特征,更是一个群体的共同心理表现,是指人们对于事件的反应麻木,不予关注,也不予帮助的心理状态。中国的传统俗语里,有这样一句俗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它的生动写照。而“冷漠”这种现象却不仅仅发生在某些突发事件中,在时下被认为是热点甚至是焦点的中,它也同样存在。根据调查显示,在影响态度变化的第二重要的因素的选择上,“与自己相关程度不大”占据的百分比为19%,尽管比例不是很大,但是所反映的事实却不容忽视,那就是集体的冷漠心理。

全国哀悼日的设立是体现政府对于逝去生命的尊重,唤起民众的民族认同感。自然灾害本身的强度,短时间内的连续灾害等非主观因素虽然是影响民众心理变化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媒体报道的重复,政策制定的强制性等原因使得民众丧失了参与热情。因此,全国哀悼日的设立要既不干涉人们的日常生活,又能起到寄托哀思,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本文为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从三次全国哀悼日的民众反映比较其心理变化并解析影响因素――以武汉大学生为例》结项论文 编号:101051137】

参考文献

①百度贴吧,tieba.省略/f?kz=860685535

②百度百科,baike.省略/view/240186.htm

③光明网,《汶川大地震直接损失8451亿》,省略/content/

2008-09/05/content_832960.htm

④中央政府门户网站,《青海省:玉树7.1级地震监测和灾害损失调查情况》,省略/gzdt/2010-04

/18/content_1585356.htm

⑤北方网,《舟曲遇难遗体搜寻结束 1456人遇难309人失踪》,news.省略/system/2010/08/27/00

4971940.shtml

三查三比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心理干预;高考学生;焦虑情绪;影响研究

我国现行教育体质下,高考成了学生们的应激源,让学生们面临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而引发学生们焦虑、担心、害怕等考试焦虑表现都源于心理承受力。为此,近年来我校对高考学生实施心理干预,改善了其对考试的焦虑情绪,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XX学校高三1班5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其中男生35名,女生23名,年龄17.1~19.4岁,平均(18.5±0.2)岁;同时选取高三4班5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生29名,女生27名,年龄17.2~19.6岁,平均(17.9±0.6)岁。两组学生各方面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焦虑情绪调查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学生焦虑情绪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学生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性格、家族教育情况等等。(2)对考试的担忧、害怕等程度(分非常、一般、不)。调查前由班主任讲解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让学生在完全消除顾虑下填写调查问卷。调查由班主任对焦虑情绪进行打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焦虑情绪越严重,分数越低,焦虑情绪越轻。

1.3方法

调查后对照组学生不实施任何干预措施,进入常规学习、复习程序。研究组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其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护理两个方面。心理干预期间由心理医生进行全程开展,主要包括文体活动、康复课堂教学、认知行为疗法等等的开展。以上三个内容每周实施一次,每个内容为一节课的时间。实施期间班主任协助心理医生开展干预,与学生互动加强师生以及医生三方关系,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自我意识,尊重他们,最大限度的为他们设想,以提升其主观能动性。实施一个月后,再次对两组学生进行焦虑情绪调查,对比焦虑情绪得分的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记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t检验,P

2.结果

研究组学生通过实施心理干预后,焦虑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高三学生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面对人生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同时备受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在这些压力的迫使下,极易并发多种心理疾病,如焦虑、失眠、担心、害怕等等。而面对高考学生们是否能发挥出正常水平与其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因此,高考学生的心理问题备受各方关注。近年来,心理干预已在各大学校陆续开展和实施,其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后,抓住源头从心理教育入手,开展教育讲座、文体活动、改善师生关系等着手,以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其主观能动性为目的,着实改善其心理疾病。就本文的研究情况来看,研究组学生实施心理干预后,焦虑情绪调查得分得到了明显下降,又原来的(54.1±10.01)分下降至(30.33±10.8)分,而未实施心理干预的对照组学生变化却不是很明显。两组干预后得分对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三查三比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患者满意度调查;第三方;行风工作;满意度

便民服务,廉洁行医,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是医疗卫生行风建设的总体要求,在传统患者满意度调查方式的基础上,我市卫生系统坚持以群众评判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将全市区级医院全部纳入调查范围,参与调查的各医疗机构普遍将调查结果运用到医院绩效管理考核体系,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品质和水平。

1开展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调查是医疗卫生行风建设的需要

1.1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提升服务水平 医疗服务的持续改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为民务实的内在统一。必须规范服务行为,改善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医。必须提高服务意识,杜绝对待患者的咨询不耐烦、沟通解释不细致,检查操作不细心、责任心不强等问题的发生。同时改善就医环境,给患者提供良好的诊疗环境。

1.2以现实问题为导向,解决突出矛盾 "问题导向"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解决矛盾就是推动发展。通过调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数据分析和结果运用,对反复出现的"老大难"问题,认真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解决,努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1.3以作风建设为契机,加强监督检查 便民服务、廉洁行医是医疗卫生行风建设永恒的主题。要以满意度第三方调查为抓手,认真学习贯彻《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及《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日常工作中严格落实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医护人员自觉抵制收受红包行为,抓早抓小,加强督查。

2目前医院普遍存在的几种满意度调查方法

2.1问卷调查

2.1.1门诊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 主要在门诊区域、输液室、一站式服务中心、药房、功能检查科等窗口部门进行,利用患者在就诊、取药、检查的间隙对所接触到的医务人员进行评价。

2.1.2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 患者出院前填写调查表,患者无法完成则由家属填写,向其说明填表目的、意义和要求后,被调查者无记名打勾选择,调查表填写后投到预设的专用满意度调查信箱。调查内容包括医疗服务态度、医疗质量、医疗环境、医疗设备等四个方面,评价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另留空白处填写具体不满意内容及建议。

2.2出院患者电话回访 由各病区医生每月对自己所管床位的患者进行出院后的电话跟踪回访,要求在患者出院1w内完成回访,行风办定期对各病区回访情况进行督察。

2.3意见箱和意见簿 在门诊大厅、住院部、急诊及各病区摆放意见箱和意见簿,收集来自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2.4窗口科室电子评价器现场评价 2013年起我区卫生系统统一在医院收费、发药、检验放射等接待窗口安装电子评价器,每项工作完成后接受患者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对不满意的评价有专门人员进行分析调查。

现存的满意度调查方式对促进医院医疗服务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发现一些不足:①患者对填写调查表心存顾虑,担心反映问题会不会得罪医生护士,影响自己的治疗所以不愿填写自己的真实感受;②调查表中的条目比较多,患者往往怕麻烦,不愿填或填不全;③评价器使用中对出现不满意的评价无法追溯到具体不满意的细节以及存在患者不配合的情况。

3创新调查模式对行风的促进

3.1基本情况 2013年下半年,参加第三方调查的的南京区属医院共18所。调查公司按照医院规模,从各医院患者中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患者,采用电话调查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围绕医护人员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六个主要窗口服务、医德医风等满意度状况共14个项目,由患者对每个调查项目从0~100分进行打分评价,由计算机统计出18所医院总体排序情况、每个项目得分情况以及各医院每个项目的得分情况。根据患者打分。将具体分数转化成"好"、"较好"、"一般"、"差"、"很差"5个档次评价,"好"与"较好"相加与受访人数之比构成患者满意度。

3.2结果分析 对2013年下半年18所区属医院出院患者,第三方调查公司共调查11530人,收回有效问卷6958份,回访成功率为60.35%,同比上半年52.89%上升了7.46%;平均满意度得分为88.16分,同比上半年85.46上升了2.7分;综合满意度为91.23%,同比上半年89.12%上升了2.11%。

2013年下半年共收集表扬信意见1687条,占回访人数的14.63%;批评和抱怨226条,占回访人数的1.96%,其中医生占比62.83%,护士占比24.78%,其他工作人员占比12.39%,建议和要求2256条。占回访人数的19.57%,同时,患者对医院的总体印象评价好和较好的占91.23%

3.3医疗服务评价情况 2013年下半年,患者对18所区属医院医护人员及窗口满意度得分比较,见表1,表2。

3.4红包治理工作情况 2013年下半年共有20人反映送过红包,占回访人数的0.17%;其中有5人为医生当场拒收,4人为医生事后退换,1人为不愿告知,10人为医生收下红包。无人要求查处医务人员并愿意作证。上级主管部门已将相关情况反馈给有关单位,对拒收红包的行为进行宣扬,对收受红包未退行为认真核查,查实的必须严肃处理,信息不完整不能查实的,对科室医务人员警示教育。

4结论

第三方满意度调查能更加客观地反映患者的真实感受及对医院的意见建议,做好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对影响评价的因素进行落实整改,可以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院通过2个月的整改,医疗服务态度满意度达92%,医疗环境满意度为93%,医疗设备满意度为94%,医疗质量满意度为95.5%,使我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季晓东,刘丽.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调查的必要性探讨[J].中国市场,2012(31).

[2]刘宝军,江雪梅,汪荷.患者就医满意度调查方法的比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07).

[3]程敏,徐国彬,赵宁,等.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第三方调查表的设计[J].中国护理管理,2013(07).

三查三比心得体会篇7

摘    要:目的 评价血块形成对凝血三项[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我院日常检查工作当中所发现的存在血块的100份送检血样标本作为调查对象,设置为观察组;同期将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样标本作为调查对象的对照研究,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调查对象的血样标本进行比较,分析血块形成对凝血三项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 通过分析调查可知,观察组的血液标本D-二聚体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 <0.05;而活化部分APTT、PT、FIB明显比对照组更低,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 在血液中存在血块形成会对凝血三项和D-二聚体产生严重的影响,很多情况下一些较小的血凝块容易被检验时忽略,所以检验者需要根据异常结果来判断和怀疑是否存在标本血块形成的状态,并通过仔细的判断和检查等确保临床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可为临床检验结果提供科学的依据。关键词:血块形成 凝血三项 D-二聚体在进行临床检查的过程当中,血常规检验中的凝血三项主要包括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三项指标,这是临床进行凝血功能障碍筛选的主要项目检验指标[1]。凝血三项和D-二聚体的检验需保证检验准确性,因为检验结果会直接对临床的相关病症诊治产生影响,但是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实际检验工作存在有多种影响因素,会对相关的检验结果产生影响,那么就会使得检验存在不准确的表现[2]。如果血液当中存在有血块形成,不加以仔细辨认则会导致检验工作被忽略,所产生的后果十分严重。特别是很多急诊检验当中存在着快速和批量性的要求,那么就要求在进行相关检验的时候通过离心前的检验工作来获取相关结果,这样就容易忽略一些小的血凝块,此时需要配合相关的试验结果,根据一些结果的共同变化等来建议对临床标本进行详细的检查[3]。本文主要基于此分析血块形成对凝血三项和D-二聚体的检验结果的影响,并将主要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梗死性病例100例作为本文观察组,所有患者存在有血块形成;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身体检查的另外没有血块形成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文的对照组。观察组当中男女比例为52∶48,对照组的男女比例为53∶47,χ2=0.0201,Z=0.8 2 7 0,P=0.4 0 8 3;观察组年龄2 4~6 9岁,平均年龄(45.28±10.32)岁,对照组的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4.18±11.05)岁,t=0.7275,P=0.4678。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调查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检验,两组研究对象除病情存在差异以外,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可比较。1.2 入组和出组标准1.2.1 入组标准(1)本文所有调查对象均年满18周岁。(2)所有调查对象心肺功能正常。(3)所有调查对象的肝肾功能正常。(4)所有调查对象在采血之前12 h均禁食禁饮。(5)所有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临床的相关资料和个人信息完整。(6)对照组调查对象为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4]。(7)对照组进行纤维胃镜、X线钡餐或是螺旋CT等各项检验均未查出存在有相关病症。(8)对照组心功能检验和心电图检验结果处于正常范围之内。1.2.2 出组标准(1)有相关身体病症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2)合并有相关的血液系统病症的患者。(3)身体状况较差不能够进行相关检验、对检查不耐受、精神状况较差,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5]。(4)存在有肿瘤病症或者存在肿瘤远处转移的患者。(5)中途因各种因素无法完成本文调查而退出研究的患者。1.3 方法通过选择日本SYSMEX CA-1500血液全自动分析仪以及相关配套的试剂盒。其相配套的试剂需包括有溶血素、稀释剂和清洗剂等。质控液同样为日本生产,并且选择真空抗凝管,真空抗凝管通过美国的BD公司生产,为EDTA-K2采血管。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对所有调查对象选择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3 m L,首先对血液标本进行3 000 r/min的离心处理10 min,然后将上层血浆去除,之后通过采用血液全自动分析仪对于明确三项和D-二聚体等相关的指标进行检验,并且通过两名专业的质控人员进行质量检验和最终的数据确认,如存在有不同意见,需要经过相关的协商探讨以后确定最终的意见。1.4 观察指标主要对本文两组调查对象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以及D-二聚体等进行相关检验和比较。1.5 统计学分析本文的所有数据、资料和标本等均通过统计学软件IBM spss25.0做统计学差异性检验。选择采用自然数/百分数(n/%)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对所有的计数资料进行表达,同时采用χ2进行验证;通过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对所有的计量资料进行表达,并且选择t进行验证;等级资料选择以Z为主的表达方式进行表示,并且通过秩和检验与Ridit分析为主要的检验方案进行验证性分析。数据间有明显差异则用P<0.05表示。

2 结果通过分析调查可以得出,本文的观察组的血液标本D-二聚体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明显比对照组更低,两组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表1 两组调查对象的相关指标检验比较

3 讨论凝血常规检查的结果需要保证准确性,这能够为临床的相关病症治疗提供科学的诊断和治疗依据。保证相关血液检验指标的准确性需要由相关检查人员在进行检验时做好质量控制工作,特别是在进行相关分析以前的质量控,保证相关工作者在进行标本采集和标本送检的时候,各项工作都能稳定持续进展[6]。在临床检验的过程当中分析对临床反馈凝血功能检验的结果不满意的相关检验标本,大约超过八成的检验结果主要追溯到了标本身的质量问题,所以对此进行相关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就是分析血块形成对于凝血三项和D-二聚体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所以对相关的标本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能够得出,观察组的血液标本D-二聚体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明显比对照组更低,两组进行差异性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进行分析可看出,因为血块形成会导致凝血因子消耗,这样就会使得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延长,而本文检验所得的结果恰好相反,这主要是因为检验选择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进行透射比浊检验,那么具体检验过程中又通过对凝血酶源的一阶导数法、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的二阶导数法、纤维蛋白原阀值法等方法进行利用,所以会导致反应过程相对较为复杂。其主要过程存在有基线期-加速期-减速期和平台期4个时期[7]。在基线期凝血因子会被激活,进而生成凝血酶,而加速期和减速期的过程当中凝血酶会发挥作用,在此过程当中存在纤维蛋白凝块形成;而平台期则说明相关的凝固反应已经完全生成。通过研究调查能够得出,通常情况下存在20%~50%的凝血酶就能够满足明确的要求。所以在进行体外试验的时候有一部分凝血因子会存在消耗,那么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对同一个标本的两种不同血液状态之下的反应曲线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在基线期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别并非很大,当血液形成血凝块的时候,在反应曲线当中基线期几乎看不见相关的表现,因此可以说明在反应开始以前,存在有大部分凝血因子已经被激活,也可能已经处在血凝块的形成当中。血浆中没有参与血块形成的凝血因子也逐渐被激活,所以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明确启动过程相对会大大缩短[8]。在进行凝血的时候,主要包括启动阶段和爆发阶段两个阶段,凝血启动以后的爆发阶段发展相对迅速,但基线期所占据的时间相对较长,所以有大部分的凝血标本因凝血因子被激活而导致在基线期缩短的时间远远超过因为凝血因子减少而延长的时间[9]。所以,针对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因子浓度发生改变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出现在凝血因子被激活的阶段,也就是基线期、浓度较高、凝血因子激活较快、凝血没形成达到一定量所需要的时间就会短,那么这样血液开始凝固的时间就会大大的提早。如果血液中存在有血凝块,那么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会大大缩短,就会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更加明显,主要是因为外源性凝血刺激而导致这个过程变得更加迅速,内源性的凝血启动所激活的因子相对较多,因此所需要的时间会相对较长,这样也会导致基线期缩短对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对凝血酶原时间产生的产生的影响相对并不明显。如果纤维蛋白原减低,那么首先纤维蛋白原会在凝血的过程当中消耗,进而可能和凝血酶原时间存在大体相同的原因[10]。在血凝块形成当中,D-二聚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加,甚至能够高出正常血液的几十倍,这主要是因为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当中存在密切的联系。现如今一般认为凝血主提升伴随着纤维活性增加。在纤溶的时候,会激活多种纤溶酶原途径,至少存在两种途径和凝血的系统存在密切关联,将这两种途径可以划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血浆当中的凝血酶存在,但是因为活化因子Ⅺ、Ⅻ与基肽酶可有效的激活纤溶酶原,这就会导致在凝血过程当中出现纤维。有临床研究认为,如果缺乏凝血因子Ⅻ,这样就不会出现明显的出血倾向,反而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血栓形成,因此也可以得出这种因子存在有激活纤维的作用。如果条件允许,形成了焦连的先溶蛋白凝块,那么就会导致继续出现兼容系统被激活等相关表现,这样也导致D-二聚体出现。所以在凝血出现的时候,可以促进D-二聚体的产生与分泌。综上所述,在血液当中存在血块形成会对凝血三项和D-二聚体产生严重的影响,很多情况下一些较小的血凝块容易被检验时忽略,所以检验者需要根据异常结果来判断和怀疑是否存在标本血块形成的状态,并通过仔细的判断和检查等确保临床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可为临床检验结果提供科学的依据。参考文献[1]陈明,裴静,孔祥锋,等.急性脑梗死患者Hcy、D-二聚体检测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3):515-518.[2]邱伟.CRP、Hcy、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6):160-161.[3]李芳.血块形成对凝血三项及D-二聚体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5):110-112.[4]孙永太.D-二聚体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7):54.[5]宋慧娟,张卫军,牟锐,等.β2-微球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联合检测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及病情观察的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5):13,15.[6]黄赞鸿,刘昱,郭广锋.联合检测HCY、D-二聚体和Hs-CRP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9):176-179.[7]吕蒙,张克勤.2型糖尿病并微血管病变患者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D-二聚体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S1):126-128.[8]王伟,李彬先,艾一玖,等.D-二聚体、FDP联合检测对早期DIC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10):1160-1161.[9]吕心路.对血栓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1):112-114.[10]安冬梅,宗刚军,曹丽,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FDP及D-二聚体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6,24(8):829-832.

三查三比心得体会篇8

(贵州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心理健康普查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研究发现,贵州省高职院校对新生心理健康普查都比较重视,但仍存在对心理普查的目的存在认识偏差、普查量表的常模陈旧、普查结果存在误差、普查档案保存不当、心理普查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建议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和选修课程、开展日常心理咨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站、规范并合理使用学生心理档案、强化心理危机干预.

关键词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普查;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B849;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088-03

近年来,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受到各界关注.为能准确掌握新生心理特点,及时发现新生心理问题,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成为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从心理量表的选择、施测和结果处理等方面对贵州省15所高职院校近三年的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情况进行调查,总结了近三年来贵州省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的模式并分析探讨了有待解决的问题.

1 调研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我们随机抽取贵州省高职院校中的15所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实地走访、问卷等方式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人员进行结构式访谈,收集到了15所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的相关情况和数据.

2 调研结果

2.1 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的基本情况

本调研中的15所高职院校分布于贵州省的全省各地,其中5所位于贵阳市.调查中了解到,其中11所学校近三年来坚持了每年一次的新生心理普查,具体的普查时间有每年的新生军训之后一周的,有每年的国庆之后的,还有第二年的上半年的.有两所学校采取的是抽查,比如警官职业技术学院,他们采取的是以区、队为单位进行抽查.还有两所学校因为多种原因的影响,并未进行一年一次的新生心理普查,其中一所直到今年才开始进行该项工作,还有一所只有去年做了心理普查.

2.2 心理健康普查量表的选择与施测方式

调查的15所高职院校的新生心理健康普查都是使用自陈式心理量表.从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贵州省15所高校在近三年的新生心理普查中,问卷使用率由高到低分别是UPI,60%,EPQ,53%, 16PF,47%,SCL-90,40%.其中6所学校使用的是单一的测试量表,其余的9所均采用的是多个量表,比如SCL-90和EPQ、6PF三个结合使用的有4所学校,仅仅使用16PF和EPQ的有2所学校,UPI和其他量表结合使用的有2所学校,还有一所学校曾使用过职业倾向测试量表.总体来看,各学校都是采用的比较成熟的心理量表.

从心理量表的施测方式来看,有的高校使用传统的纸笔测试,有的高校使用电脑进行网络测试,有个别高校采用答题卡.不管是哪种方式,都采用团体施测的形式.从统计数据来看,73%的学校今年已经开始使用电脑进行测试.

2.3 存在的问题类型与问题检出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心理普查发现:近三年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人际关系、情感方面(恋爱)的处理、焦虑和抑郁以及学习与生活的不适应等.其中几乎所有的接受调查的对象都谈到学生在普查中突出的问题为:自卑、人际交往以及情感处理.

其次,在近三年的心理普查中,问题检出率各学校基本上都在10%-15%左右,只有两所学校各有一次超过20%.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心理状态还是比较好的.此外,调查中,有教师也反映,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教育对其的心理影响较大.运用SCL-90进行测试时,因子分达到4分以上的,该生都有一段特殊的成长经历,其家庭也往往具有特殊性.

2.4 心理普查结果的处理

在调查中发现,各高校对心理普查结果的处理方式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将普查结果用邮件或信件形式秘密交给每一位同学,对普查中心理异常的同学,比如UPI中的第一类和第二类同学,SCL-90中因子分大于3的,或是EPQ的T分在43.3-56.7之外的学生进行回访和约谈,属于这种处理方式的共有6所院校;二是将普查结果的总体情况向有关部门汇报,然后交由各学院自行处理,属于这种方式的有5所院校;三是对普查中有疑义的进行重新测试,有3所院校进行了该项工作;四是对测试结果束之高阁,仅仅在每年的工作总结会中公布一下数据,使用这种方式有4所学校.以上四种处理方式,有些学校是采用两种方式结合进行的.

2.5 心理普查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

在对新生开展心理普查工作时,绝大部分学校的从业者不具备心理测验及量表的专业知识.调查结果显示:从普查者的身份来看,15所高校的测试人员都是由这样的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二是辅导员或学生管理部门的思政工作者;三是学生代表,这些学生一般是学校的心理信息委员或者班干部,也有4所学校包含了心理社团的成员.教师成员中有少数取得了部级心理咨询师证,极个别心理学专业的老师懂得心理测验知识,了解心理量表的使用,但由于不是经常使用,所以在使用时也不是很熟练.而对于参与工作的学生有3所学校进行了专门的短期培训,这些学生基本掌握量表的操作,绝大部分的学校是没有专门的培训的,学生只了解基本的操作流程.

3 讨论与建议

3.1 对心理普查的目的存在认识偏差

有学者指出高校开展心理普查工作主要目的是“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包括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行为方式、个性特点、心理健康状况、职业倾向等等,是服务于全体大学生而不是少部分大学生的,是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潜能开发、心理发展的,而不是仅仅为了发现极少数的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或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1]但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贵州省的高职院校心理普查还停留在了解新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筛查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者等重点关注对象,只服务于“极少数”大学生的阶段,与真正的普查目的相差甚远.

其次,从调研结果可以发现,目前贵州省高职院校的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并未真正受到重视.一年一次的新生入校,应对其心理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所有学生有的放矢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是,调查中居然有一所学校至今为止仍未开展任何形式的心理普查工作,还有一些学校心理普查的时间、地点以及主试及数据处理人员的安排都存在随意性.

3.2 选择的量表常模陈旧,适用性不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贵州省各高职院校近三年使用的心理测量的量表主要是UPI、SCL-90、EPQ、16PF,这些量表都是自陈式量表,有些具有明确的测试时间范围(比如一周之内),有些常模过于陈旧或取样太少,有些是存在其他问题的.需要谨慎选用和把握,并尽量避免可能的失误.比如常模老化,筛查标准不一致等,以全国各高校常用的SCL-90为例,该量表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经金华、吴文源、张明园等主持的全国协作组在1987年对国内13个地区1388名正常人进行采样并制定了成人常模.量表应该有较高的权威性,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目前有适用于所测人群的当下常模,适合所测人群和所测目的.因此,再拿该常模来做比较,对当今学生的普查结果解释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也就值得商榷.

3.3 结果的解释和处理受多种因素影响,普查结果准确率不高

调查中反映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生在操作电脑时的熟练程度,用纸笔测试的,他人在将数据输入电脑时的失误等等.还有以下三种情况严重影响结果的正确性:

一是被试的合作程度.在测试的过程中,由于测验量表中有比较多的文字描述不是太明确,所以学生在理解题意时可能出现不理解题意或误解题意.其次由于多数学校心理健康普查、建档的资料是不向学生开放的,故有一些学生会不认真地填写,更有甚者,或是对心理测验重视不够或是害怕测验结果对自己不利,就胡乱填写或提供虚假的信息.还有极少部分学生本身有心理问题,害怕被人知道,于是在做测试时,隐瞒真相,比如做SCL-90时,呈现的结果是所有分数均为1.0或1.0以下,做UPI时,分数为0.不仅他们本人的测验结果是错误的,还会影响到整体的结果.

二是主试人员的专业水平.从上面的调查数据分析中可知,目前的心理普查工作人员是不具备专业水平的,因此在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失误.

三是问卷有效性的判断和处理.比如,一些UPI测试中0分和SCL-90中各因子分都在2分以下的心理健康的学生,却往往发现后来出现心理障碍或者自杀行为.这说明测试忽略了潜在的心理危机,无法解决学生出于心理防御,在作答时故意隐瞒自己症状的问题.对这部分学生,我们认为需要安排访谈和投射测验等方式重新进行心理评估.

3.4 普查档案的保存不当,未能合理使用

由于电脑测试需要投入较多的经费,因此目前贵州省的高职院校还没有全部使用,有一些正在积极的建设中.有的学校在使用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有不少学校因为服务器管理问题导致心理普查数据丢失.

此外,每年经过紧张的安排和工作,新生心理普查、访谈工作完成后,对于普查数据便少有更新.接受调查的学校只有2所学校在大二大三时还做过抽查.心理健康普查只是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第一步,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人员编制的限制以及经费的紧张,贵州省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经费进行全部学生心理档案的更新,往往只有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主动求助或出现危机事件时才查阅档案,或进行档案更新.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获得的普查数据,往往就此成为“死档案”,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2]甚至还有一些学校因为特殊原因,比如学校或办公地搬迁,主要管理人员的更换,出现档案遗失的问题.

3.5 测评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

开展心理测试的工作者需要具有相应的资质和能力.包括具备心理健康和心理测试等方而的专业知识,熟悉各类量表,正确使用指导语,熟练掌握spss,SAS等统计软件.但调查结果表明,很多高校的心理测评人员缺少专业的培训,对测评的过程及结果无法进行正确的分析.测试过程中不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对心理测量的作用和意义不能正确地认识,严重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高职院校的新生心理普查虽然还存在诸多问题,但目前心理测量仍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和选修课程、开展日常心理咨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强化心理危机干预,结合高职院校“实践性强、动手能力强”的办学特色,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建档工作的理性思考[J].应用心理学,2009,15(1).

(2)蔡宝鸿,罗云星,桂莉娜.广东省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模式研究[J].教育导刊,2011(10).

(3)孙昊哲,王红.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

三查三比心得体会篇9

三季度开始以来,根据x党委工作的具体安排部署,公司重点围绕以合规管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xx”大讨论等活动的开展,对基层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了走访调研,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状况,掌握员工的思想脉波,进一步做好员工思想教育,进而深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充分调动起员工积极性,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现将公司支部三季度员工思想动态分析结果具体汇报如下:

员工思想动态分析

1、员工队伍思想稳定,工作积极努力,通过前期“xx”活动的持续开展,大部分员工能够充分认识到公司所面临的形势,在思想上能够拧成一股绳,保证各项工作任务持续稳定开展。

2、持续加强现场合规检查的排查力度,对前期开展一系列合规管理工作进行认真梳理总结,积累经验,反思不足,对突出常见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员工合规管理的意识普遍提高,同时也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认真开展工作,在劳动纪律方面,员工能严格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支部党员能起到带头作用。

3、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公司党支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使全体干部员工深刻理解“三严三实”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以及“三严三实”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在各项工作中,党员干部能按照“三严三实”的具体要求,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体现党员模带头作用,落实“三严三实”的具体实践要求,对“不严不实”的问题,积极落实整改。

4、开展主题为“xx”的重塑形象大讨论活动,组织全体员工大力开展学习讨论活动,营造出了良好的活动氛围,员工普遍认为“重塑形象”活动的开展十分有必要,要继承提升员工的自豪感,荣誉感。

5、xx党支部积极开展“xx”主题劳动竞赛,始终把“比质量”,“比进度”,“比安全”,“比效益”,“比作风”,“比合规”,“创佳绩”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员工中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员工工作热情普遍提高。

二、员工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1、个别员工责任心不强,制度落实力度不够,现场巡视检查不仔细,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跟踪整改,工作被动应付,反映出部分员工对合规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忧患意识不强,存在得过且过的心理。

2、部分员工对公司开展一系列检查考核工作不理解,存在一定的怨言,认为检查考核频率高,没有必要,配合检查不主动。

3、个别员工对学习活动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些活动的开展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以至于主动学习的热情不高。

三、解决问题采取的措施

1、公司开展管理学习讨论活动,同时要求全体员工围绕此次讨论撰写心得体会,提高全体员工对于合规管理的再认识,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相同问题的再次发生。

2、针对员工对检查考核工作的一些不满之处,公司加强了与员工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多种渠道及时了解员工的内心想法,通过多沟通,多交流,强化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员工从内心理解检查工作,认可检查工作的必要性,为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在生活、工作上关心员工。落实责任人,严格按照考核制度执行。

3、加大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力度,积极利用晨会,项目部例会,专题讨论等形式,使员工深刻认识到学习活动开展的重要性,从而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同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树立典型,挖掘员工的闪光点。激励 教育员工,提高 思想政治工作说服力、感召力、渗透力。加大新闻报道的宣传力度,使公司上下形成学先进,比干劲,比奉献的良好风气。

三查三比心得体会篇10

一、清理情况及整改措施

1.整治、检查评比泛滥问题

经排查,市体育局不存在、检查评比泛滥的问题。

整改措施:一是文件会议由局办公室牵头严格审核把关,发文开会前,各科室要深入调查研究,遏制发文开会冲动;二是建立文件会议管理制度。对文件会议实行计划管理和集中集体审核,坚决遏制临时动议的发文开会现象。三是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专项整治,全面清理、严格规范、从严控制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四是9月底前形成《公文审批制度》。

2.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及办事效率低下问题

经排查,市体育局不存在“吃拿卡要”、“慵懒散拖”问题;不存在在项目审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等工作中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的问题。

整改措施:一是严禁迟到早退、擅离职守;严禁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炒股、玩游戏、看电影、吃早餐或者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二是认真解决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三是坚持查改并举。针对工作作风和服务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立行立改,对发现问题要认真剖析及时整改。制定并完善员工手册规定,让每一位职工都清楚地知道自己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坚持行为底线,慎用权,恪尽职守。

3.整治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问题

经排查,市体育局不存在在公务活动和节日期间赠送、接受礼品、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的问题;不存在公款大吃大喝、参与高消费的问题。

整改措施: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禁在公务接待中赠送或接受礼品、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严禁在节日期间用公款送礼,严肃查处索取、接受或以借用为名占用管理或服务对象以及其他与行政职权有关的单位或个人的财务。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或安排与公务无关的宴请。不得用公款支付高消费娱乐活动。

4.整治超标配备公车、多占办公用房、新建滥建楼堂馆所问题

经排查,市体育局领导干部没有超标配备公车、没有多占办公用房、没有新建滥建楼堂馆所。

整改措施:严禁超编超标配车、违规换车和借车、摊派款项购车、豪华装饰公务公车以及公车私用,严禁领导干部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使用配备给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及时修订《市体育局车辆及驾驶员管理制度》,规范一般公务公车管理。严禁领导干部超面积占用、使用办公用房,豪华装饰办公用房、配备高档办公家具及办公用品。

5.整治“三公”经费开支过大问题

2013年全年“三公”经费支出391407.70元,2012年全年“三公”经费支出826129.11元,2013年比2012年全年节省434721.41元,下降比例为52.62%。2014年1至4月“三公”经费支出48177.35元,2013年1至4月“三公”经费支出85343.70元,2014年比2013年同期节省37166.35元,下降比例为43.55%。自“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未安排一次超标准公务宴请,公务用车管理严格,“三公”经费大幅下降。

整改措施:完善《公务接待有关规定》,严格公务接待范围、内容和标准,不得接待无公函的公务活动,不得以举办会议、培训等名义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开支,严禁私客公待,严格规定用餐地点。公务接待中应贯彻节俭原则,不得安排名贵菜肴和高档酒水。严格控制因公临时出国(境)团组数量和规模,不得安排照顾性、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出访,不得安排考察性出访,不得摊派、转嫁出国(境)费用。规范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支出管理,加强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

6.整治“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问题。

经排查,市体育局不存在“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问题。

7.整治侵害群众利益行为。

经排查,市体育局不存在“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问题。

8.整治突出问题。

经排查,市体育局不存在突出问题。

9.整治群众办事难问题。

经排查,市体育局不存在群众办事难的问题。

10.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

经排查,市体育局不存在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

11.整治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问题。

经排查,市体育局不存在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问题。

12.整治拖欠群众钱款、克扣群众财务问题。

经排查,市体育局不存在不按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征地拆迁补偿款,侵占挪用各种补助资金;对群众欠款不付、欠款不还、“打白条”、耍赖账等问题。

13.整治“会所中的歪风”问题

经排查,市体育局没有设会所,党员干部没有违规出入会所。

14.整治培训中心的腐败浪费

经排查,市体育局没有自建培训中心。

15.整治奢华浪费建设

经排查,市体育局不存在奢华浪费建设。

16.清理调整“裸官”

经排查,市体育局不存在“裸官”,没有需要调整岗位的人员。

17.整治干部“走读”

经排查,市体育局不存在“走读”的领导干部。

18.整治“吃空响”

经排查,市体育局不存在领导干部“吃空饷”的情况。

19.整治收“红包”及购物卡

经排查,市体育局领导干部不存在收“红包”及购物卡的情况。

20.整治党员干部参赌涉赌

经排查,市体育局不存在领导干部参赌涉赌的情况。

21.整治领导干部参加天价培训

经排查,市体育局不存在领导干部参加天价培训的情况。

22.清理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兼职

经排查,市体育局不存在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兼职情况。

二、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专项整治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要按照中央对专项整治工作提出的“狠、准、韧”的要求,把专项整治工作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以更严的要求、更严的标准、更严的纪律,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推进专项整治工作,一项一项整改、一个一个攻坚,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周密部署,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