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法用法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4-09 01:48:08

干部学法用法心得体会

干部学法用法心得体会篇1

党的四中全会强调,要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特别是“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以及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领导干部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要认清自身角色,把握努力重点。

从长远、理性的角度看待我国的法治建设。当前,制约和影响我国法治进程的因素既有客观方面也有主观方面。从客观上看,中国的法治建设历史严格讲只有几十年的时间,我国人治文化、人情因素对法治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短期内还难以根除。

从主观上看,遇事爱讲习俗、依惯例,讲人情、怕麻烦等现象依然存在;有的认为通过繁琐的法定程序和权限议事办事,缺乏灵活和变通,影响工作效率;同时,法治思维追求的是平等,打破的是等级和权威,有的人放不下既有身份和权威,患得患失,瞻前顾后,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了法治建设的进程。应该看到,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法治建设必然与时展要求相适应、与国家法治建设相衔接、与社会法治环境相协调。

领导干部要积极顺应时展潮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带头推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这个历史进程。工作中,坚持议事先议法,吃透政策规定,做合法性论证,克服决策的随意性;遇到不清楚的地方搞好政策、法律、专业咨询,做到程序、权限、手段等全流程合法;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基层作风建设,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在思想上真正敬畏法律、尊重法治。“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当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健全,普法教育不断深入,党员领导干部不知法不懂法的情况越来越少,之所以违纪违法现象依然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一些人内心对法律缺少敬畏。敬畏,包括“敬”和“畏”两个方面。“敬”要求有所崇敬,有所指向,有所作为;“畏”要求有所顾忌,有所畏惧,有所不为。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不以位高自居,不以权重自傲,从内心深处产生对法律的崇敬和信仰,才会自觉考虑个人言行是否合法,权力行使是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才能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去想问题、作决策,自觉运用法治方式谋划、开展和推动工作。这是法律能否扎地生根,实现其应有价值的重要保证。

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法治思维是与人治思维、德治思维、礼治思维等相对应的,经常与之共生并存。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面临决策权衡,之所以有时不能坚持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并不是自己认识不清、能力不足,而是因为考虑个人利益得失而不能、迫于人情礼节而不敢、计较个人恩怨而不愿,以致法治的光芒难以普照到每个角落、法治精神难以真正得到体现。

因此,领导干部在坚持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处理问题时,要破除个人私心杂念的影响、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坚决排除对执法司法活动的干预。真正做到不因外在干扰而乱了方寸,不被外物诱惑而迷了心志,不为一己私利而失去民心。

积极助力培育文明理性的法治环境。法治的实现,必须伴随对法治的观念认同和文化自觉。党的四中全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带头学法知法守法,特别是通过自己日常运用法治语言、体现法治思维、营造法治环境、塑造自身法治形象,提高运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法治语言是法治思维的载体。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崇尚依法办事的今天,法治语言已不再是法学专家和少数职能部门的专利。法治语言应该成为全社会和各行业及部门通行的“普通话”。各级领导干部要养成引用法律条文和法律原则的习惯,积极培育文明理性的法治环境。

干部学法用法心得体会篇2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和“3357”发展战略,按照全县“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全县干部队伍作风整顿建设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特别是各部门负责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促进国土资源各项事业健康地发展。

(二)目标任务:通过强化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提高各部门负责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依法治理的自觉性;不断提高系统干部职工依法履行职责、依法服务的水平,牢固树立诚实守信、公平公正、服务为民意识;不断提高全局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增强学法用法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切实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各股(室)直属事业单位、各管理所都要建立和完善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学法专题讲座制度、集中培训制度、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制度、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学法用法档案制度等,扎实推进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学习内容和方法

(一)学习内容:各股室、直属事业单位和各管理所要以全国“五五”普法教材《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和市法治办编印的《“五五”普法学习资料》为基本教材,结合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政策,认真组织学习。

(二)学习方法:各股室、直属事业单位和各管理所要通过集中辅导、个人自学、撰写心得体会、知识讨论、心得交流、法治实践等形式,促进学法活动的深入开展。

1、建立健全中心组法律学习制度。各股(室)、直属事业单位和各管理所要将法律知识纳入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要紧密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学法的具体内容,做到单位学习有记录,个人学习有心得。全县干部队伍作风整顿建设期间,各中心学习组学法不得少于1次,单位干部职工集体学法不得少于2次,另外,每月1次学习。

2、以中心学习组为单位开展法律知识讨论。全县干部队伍作风整顿期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进行专题法制学习和讨论。局法规监察股今年安排一次中层干部法制培训班。

3、深入开展法治实践活动。各股(室)、直属事业单位和各管理所要结合工作职能和服务对象,采取发放宣传资料、法律咨询服务等形式,开展1次“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专项活动,促进公民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形成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公民意识和社会风尚。各部门干部要当好法律宣传员,向群众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时疏导、化解民间纠纷,树立良好的国土资源干部形象。

4、加大对干部职工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构建和谐*县必须以法治作保障。局办公室、法规监察股、纪检监察室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检查监督工作,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发现和总结我局学法用法的先进典型,及时报道学法用法动态,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要按照“五五”普法规划,扎实抓好我局的普法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局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

三、加强组织领导

(一)各股(室)、直属事业单位和各管理所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干部职工学法用法活动的领导,把干部学法用法纳入议事日程,齐抓共管。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责任制和工作机制。局办公室、法规监察股、纪检监察室要加强对各股(室)、直属事业单位和各管理所学法用法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并及时将情况予以通报。

干部学法用法心得体会篇3

要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就必须了解党建工作对象的基本心理状况,遵循其一般和特殊的心理及行为规律、探究其心理与行为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轨迹及根源。

心理学尤其是心理咨询基本方法对一些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给人留下的“说教为主”、“单调刻板”、“居高临下”等弊端。

应当把加强思想建设领域中的“心理疏导”、促进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和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作为当前心理学促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点任务。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全会《决定》强调,应积极借鉴并运用包括心理学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党建工作。如何运用心理学方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创新点,是运用“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

一、运用心理学方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意义

心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旨在揭示人类心理和行为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心理活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基本的心理过程和气质、性格、能力、信念、世界观等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人所从事的一切社会实践都不能脱离上述心理活动的范畴,也不能脱离支配上述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直接体现为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涉及个体或群体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要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就必须了解党建工作对象的基本心理状况,遵循其一般和特殊的心理及行为规律、探究其心理与行为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轨迹及根源。

无论是关注对象还是价值取向,心理学与党建工作都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党的建设科学化既是一种理性探索的过程,即探索政党发展及建设规律的过程,同时又立足人文关怀,始终关注人的生存、人的尊严和人的福祉。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始终以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的双重精神关注人类个体的心理健康、群体的心理和谐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党的建设各个方面都可以借鉴不同分支心理学的方法和成果,提升自身的科学化水平。

建党9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建工作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其一,社会利益关系的复杂化、社会矛盾的多样化、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对党员干部的价值观和政治信仰造成强烈冲击。表现为党员意识淡化、政治信仰动摇、政党认同感降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扭曲。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交易性强化了社会风气中的功利化、享乐化倾向,使得少数党员干部道德滑坡,生活腐化,以权钱交易为特征的腐败现象屡禁不绝。

其二,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等问题对党员干部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党政机关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干部竞争上岗和定期考核等制度的实施,在促进行政效率的同时,也给干部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近年来的心理调查表明,党员干部的总体心理状况良好,但相当比例的党员干部存在心理紧张、职业倦怠、幸福感低,焦虑、抑郁和身心亚健康症状突出等问题。

其三,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任务对于部队伍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对党员干部的个人素质、能力和胜任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党员干部的选拔、任用、适配、培养过程提出更严格科学的标准;对干部团队建设的科学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如领导层团队的聚合力与协作力、决策力,领导班子的能力结构建设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借助心理学的方法来解决。

二、运用心理学方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实践探索

长期以来,心理学方法已经在党建工作的各个领域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总结以往运用心理学促进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可以为当前和今后更好地运用提供有益借鉴。

1.运用心理学方法提高思想建设成效。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方法,如“谈心谈话”、“座谈讨论”、“思想汇报”、“典型示范”、“参观访问”等,都包含大量的心理学元素。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如:情理结合法、个体性和层次性原则、典型示范原则、说理引导法、精神感染法、自我教育法等,都可以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中找到依据。心理学尤其是心理咨询基本方法对一些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给人留下的“说教为主”、“单调刻板”、“居高临下”等弊端。许多学校、企业和党政部门设置了专门的心理辅导室、谈话室,配备了专职心理咨询人员,心理健康和咨询技能在这些部门的思想建设中已经发挥重要作用。

2.运用心理学方法维护党员干部心理健康。当前,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一些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已经将“心理素质”特别是“心理健康”状况纳入干部选拔考核的重要指标。心理学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如用于心理健康评估的问卷调查法和临床访谈,用于心理疏导的各种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用于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课程和职业考试等。一些部门设置了固定的心理服务机构,定期进行个案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为维护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3.运用心理学方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党在长期的反腐倡廉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符合心理学规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如坚持正面典型的引导作用,强调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强调思想预防的意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等。近年来,有关腐败心理学的理论探讨不断增加,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腐败形成的个体心理机制,如侥幸支撑心理、攀比虚荣心理、失衡补偿心理等;腐败产生的社会心理根源,如市场经济发展及物质诱惑的负面效应、群体社会风气的恶化、社会对腐败现象的“习惯化”、“羡慕腐败”心理的出现等;新的腐败现象,如集体腐败的出现;腐败的心理学防治,探讨通过心理学方法,进而构建反腐败的心理防线。通过这些研究,党建和纪检工作者已经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官员的犯罪和腐败现象,并将心理咨询和教育方法有意识地纳入反腐倡廉工作体系之中。

三、运用心理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对策

在新的形势下,运用心理学方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除了继续坚持过去成功的做法,还应该提出新的对策和途径。根据心理学在党建工作中的实践基础和今后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的迫切需要,应当把加强思想建设领域中的“心理疏导”、促进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和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作为当前心理学促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点任务。

1.加强党员干部心理服务和教育平台的建设。加强干部心理服务和教育平台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对领导干部进行心理知识教育的工作机制;在党政领导机关,增加或设立专门的心理服务机构和人员配备,充实对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常规的心理健康服务;建立干部心理档案和心理健康定期追踪制度,构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监测、评估和服务的长效机制;利用热线、网络、手机等现代通信技术,建立覆盖面广、保密性强、效果可靠的心理服务平台;依托专业机构和社会力量,建立和健全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服务和预防体系;针对特殊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的特点,开发特殊的心理健康服务课程和培训体系。

干部学法用法心得体会篇4

一、注重三个“信”

1 精神上――树立积极的信念。当前,一些不良的干部观念也在影响着学校班干部,主要表现在“”、“官本位”思想等等,认为当班干部,就是为使自己有更多的优越感,有更多的特权,有些家长甚至不惜“重拳出击”,到学校“买官”。使得班干部的“职业思想”大打折扣,班干部的工作效能也大大降低。因此,我们要注重对班干部的信念教育。

2 工作上――给予充分的信任。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对孩子们莫大的鼓舞。但只要做事,错误就会如影随形。班干部因为年龄小、经验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具体工作中,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决不能轻易否定他们的工作。要走到他们中间去。了解实际情况,在公平方面,给予他们最充分的肯定。给予适当的建议。这样,既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又使他们感受到了信任。

3 “业绩”上――传递小小的信号。信号来自一种约定俗成。比如一个手势、一句暗示性的话语、一个行动。班干部工作的日常性和繁杂性特点,使他们很难做到工作方向总是正确。所以,我们可不时向他们传递一点信号。使他们明白自己短期工作的小车,正行驶在什么样的车道上,以注意适时调整自己的方向。

二、强调三个“法”

方法是提高效能的决定性因素。好的工作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班干部因为知识层次、年龄特点及其社会阅历等多方面的原因,让其在短期内掌握工作方法,具有一定的困难。我们是这样对班干部进行工作方法引导的:

1 在工作前指导方法。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在工作之前的方法指导显得很重要。比如。在组织“理想家乡”的征文活动中,我们对班干部实行“零距离”指导:首先。贴海报;其次,利用红领巾广播台宣传活动意义;第三,利用黑板报、红领巾广播台等媒体宣传家乡的有关资料,使学生们便利地获得比较丰富的素材。他们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果然使征文活动取得了较高的参与率,征文质量也明显提高。

2 在工作后反思方法。班干部的日常工作,总有这样那样的缺憾,我经常教育他们:缺憾也是一种美。只是我们要善于对待这种“美”。我们引导班干部经常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并记录在“工作日志”中。

3 在交流中获得方法。班干部工作例会。可为他们交流工作方法,提供比较宽松的舞台。每周,我们在固定的时间召开班干部工作例会。在这种宽松的氛围里。班干部定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从而在短期内很快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

三、小心三个“气”

小学生毕竟姓“小”,而且受一定社会化影响,在他们身上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的缺点,我们在培养班干部时一定要小心三个“气”。

1 “娇气”。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有不少的学生连自己的生活料理都很困难,更不要说替别人做事或管理班级的事了。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提醒班干部放下“娇气”,敢于做别人不愿做、不敢做的事,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

2 “小气”。班干部在工作中。难免有不被理解甚至是误会的时候,这就要求班干部要有谦虚豁达的胸怀,如果受不得一点委屈,那也是做不好干部工作的。

干部学法用法心得体会篇5

为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加快推进依法治市进程,根据省委、省政府批转的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在全省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培训”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批转的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个规划》中提出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级领导干部的学法制度”,“实行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和任职资格制度”的要求,以及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司法厅苏司宣[*]24号《关于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现对“四五”普法期间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以同志“*”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紧紧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市加快推进法治化进程,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契机,放眼世界、前瞻未来、以人为本,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教育干部,用宪法及基本法律知识武装干部,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日常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努力适应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为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二)目标:

“四五”普法期间,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围绕我市实现“富民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立足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立足于实施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进一步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培训,使领导干部队伍整体法律素质显著提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和日常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有效;以党校为主阵地的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等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以需求为导向,分层次重实效的领导干部学法格局日臻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

二、培训内容和要求

坚持认真贯彻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和同志“*”重要思想,把树立社会主义宪法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提高综合法律素质作为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的首要任务,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全方位推进各项事业的依法治理,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

重点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同志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学习现代社会主义法学基本原理。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牢固树立“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快推进我市依法治市进程。

学习以宪法为核心的基本法律知识。重点了解和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国家制度和政权组织及其运行体系。学习掌握我国行政法律制度及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监察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及国家公务员法律法规等。特别重点了解和掌握世界贸易组织对成员国家现代公共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的新的要求,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与水平,努力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学习国际经贸法律知识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了解和熟悉当今世界双边和多边经贸法律规则和国际惯例,培养领导干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加快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依法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学习与推进我市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区域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五大”发展战略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涉及广大职工群众权益保障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知识。此外,还要学习我国刑法中有关职务犯罪的规定及与反腐倡廉有关的法律知识,使领导干部切实按照“*”的要求,发挥表率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努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根据省有关部门意见,全市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统一使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法制思想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四五”普法干部读本》(公务员通用)等必读教材。同时,根据全国的立法进程和中心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地安排学习培训内容。

三、组织领导与实施

加强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扎实有效地实施我市“四五”普法规划,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的核心。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同志“*”重要思想的要求,切实重视并加强对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工作的领导,把这项工作摆上党委议事日程,落实具体责任部门,明确工作责任,实行目标管理,确保实效。

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采取党校主体班培训,人事部门公务员依法行政培训,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在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建立完善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校等固定培训阵地作用,把法律知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做到课程有安排,授课有教材,任课有教师,课时有保证。市委党校在“四五”普法期间,对县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培训不少于20学时,结束时进行法律知识考试,考试成绩记入领导干部培训情况登计表,存入本人档案。

(二)、建立健全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和领导干部在职自学都要把法律知识作为重要内容。每年累计学法时间不少于40学时,并把学习情况及时记录在《领导干部学法笔记本》上。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把领导干部学法作为党的宣传工作一项重要内容,落实责任,当好领导的参谋,切实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坚持好。

(三)、建立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举办领导干部法制讲座是领导干部学法的一种好形式。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法制办要根据我市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的需要,就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年举办一至二次领导干部法制讲座,持之以恒,使其制度化。

干部学法用法心得体会篇6

一、加强领导,强化认识,完善制度,从领导机制和工作制度上夯实学法、讲法、懂法、用法基础。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是提高统一战线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开展统战系统“法律进机关”活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经过认真思考,我们把统战系统内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主题定为“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做到方向明确,主题突出,坚持把维护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合法权益作为统战机关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领导,强化认识,完善制度,从领导机制和工作制度上夯实学法、讲法、懂法、用法的基础。

一是完善党支部理论学习集体学法制度。党支部集体学法制度,是“法律进机关”的最基本的要求,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法律六进”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各机关单位每年集体学法两次以上,要把法制学习纳入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制定年度学法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使学法用法活动成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该制度制定后,我部党支部每年都举办学法两次以上。

二是完善法制讲座制度。以来,法制讲座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在“法律进机关”活动中,我部将举办法制讲座作为“法律进机关”的主要内容,每年举办法制讲座两次以上。“五五”普法以来,聘请专家学者为机关领导干部举办了物权法、紧急事件应对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依法行政等专题法制讲座5次。

三是完善法律知识培训制度。按照“法律进机关”的工作要求,我部结合统一战线工作实际,突出重点,有计划地对公务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已成为对机关干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一项长效制度。我部将法制教育列为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每年机关干部参加法律知识培训达到100%。

四是完善自学法律知识制度。公务员结合自身的工作性质与特点,联系工作实际,确定学习内容,坚持自学,是“法律进机关”的一大特色。我部将《宪法》、《干部法律知识读本》作为“法律进机关”的基本教材,为机关干部每人配备一套学习资料,自学法律知识。机关干部每年撰写学法笔记和心得体会2篇(3000字)以上。经过督导检查,机关干部100%完成了撰写学法笔记的任务,自学法律知识在部机关已经蔚然成风。

五是完善领导干部学法档案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档案,是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进行的督促检查的一项有效措施。做到领导干部一人一档,由办公室根据领导干部学法情况记载档案内容。记载领导干部学法形成的相关材料,主要有:参加法制讲座情况、参加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情况、学法习题集完成情况,撰写学法心得体会和读书笔记情况,参加专业法考试、普法统考成绩等内容。

二、强化法制观念,整合资源,聚智集力,主题凸显,活动牵引,精心组织,从成效上求得学法用法的不断深化。

“法律进机关”对市委统战部来说,最终的工作目的是为了提高统战机关干部的法律意识。工作中,我们强化了法制观念,举全机关之力、聚全市之智,上上下下一盘棋,方方面面聚合力,形成齐心协力做工作的生动局面;确立了“以活动凸显主题,以主题牵引活动”的工作思路,结合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系列实践活动,使机关干部得到深刻的法制教育,营造了良好的学法用法环境。

一是提高认识,突出一个“知”字。全市“法律六进”活动开展后,我部认真学习传达了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意见》。研究制定了《中共通辽市委统战部关于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对“法律进机关”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通过动员,统一了机关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了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良好氛围;通过动员,使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更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职责,“知”晓了自己应具备的能力、该学习掌握和运用的武器是什么,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二是狠抓落实,强化一个“行”字。世上的万事万物“知”道的人较多,但是“行”动的人却较少,只“知”不“行”是说空话。在这次“法律进机关”活动中,市总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让全体机关干部职工“知”道“法律进机关”重要性的前提下,下大 气力抓一个“行”字即落实。首先成立了“法律进机关”活动领导小组,由常务副部长白永泽任组长;办公室主任王国泉任副组长。同时,成立了“法律进机关”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市委统战部“法律进机关”活动负总责,使各项工作有计划、有重点的落实。其次在学习方式上,采取集体学习、个人自学、部室之间相互学习等形式,做到了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各部室结合工作职责分头学、各党小组结合专题学、党员干部结合个人实际重点学。第三,在全员学法用法的基础上,提高全市统战干部及统战各界人士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是搞好结合,做到“知”而“行”。市委统战部党支部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合理安排。部长办公会议上部长强调机关全体人员要工作学习一起抓,主要业务部室的负责人要亲自上讲台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常务副部长在集中学习时强调了六个结合:基层干部培训与市统战机关干部培训相结合,业务学习与法律学习相结合,《宪法》《公务员法》学习与《公务员依法行政读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问答》等法律学习相结合,日常工作与培训学习相结合,时事政治学习与法律知识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通过六个结合,把“法律进机关”活动的重点放在机关干部学法用法上,把突破点选择在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上,把落脚点定位在为全市统一战线服务上。通过六个结合,以学促干,活动取得初步成效:一、干部职工学法用法意识明显增强,在“法律进机关”活动的推动下,市部机关形成了人人学法、讲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二、机关依法服务效能明显提高,通过“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市部机关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政能力,使大家在履行职责上更加规范合理,更加扎实有效,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优化了服务环境,提高了服务效能,努力做到让统一战线各界人士满意,为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通辽作出新的贡献。

这些年来,市委统战部在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法律进机关”为工作推动力,以学法用法为工作目标,切实抓好统战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工作,机关干部和统战各界人士学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有很大提高,统战系统人人关心普法的局面已基本形成。回顾和总结这几年所做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工作体会:

一是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市委统战部高度重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举行了“法律六进”启动仪式。市委和各县(市)区统战部结合本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实施细则,采取可行措施,认真组织落实,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普法活动。

二是培训骨干、健全队伍。充分发挥好基层法制宣传员、法制宣传志愿者在“法律六进”活动中的作用,确保普法队伍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举办了普法培训班,就依法行政等内容进行了讲解授课,为“法律六进”工作的全面开展,培训了力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在“法律进机关”中,突出加强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公职人员学法用法,坚持中心组学法、举办法制讲座、法律培训、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增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在“法律进企业”中,突出加强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开展创建“诚信守法企业”和“平安企业”活动,充分发挥普法的作用,深入非公有制企业宣讲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意识,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四是形式新颖,针对性强。根据各类普法对象的不同特点和法律需求,做到把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相结合,集中宣传教育与日常宣传教育相结合,普遍教育与特别教育相结合,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通过组织观看法制宣传影片,采取以案说法,以法释疑的生动直观形式,加入互动元素,向机关干部传播法律知识。引导他们树立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

五是整合资源,宣传造势。充分发挥各种平台,寻找各种载体,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宣传教育强势。及时宣传“法律六进”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典型经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活动中来,创造有利于“法律六进”活动不断深入的舆论氛围。

干部学法用法心得体会篇7

廉洁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社会期望教师具有比其它行更高的道德情操,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等方面,都要求教师能做出表率。不廉洁,贪欲多,就很难为人师表。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当担_倡廉心得报告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当担_倡廉心得报告一

教师的职业神圣而光荣,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会直接地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教师只有廉洁从教,教师才具备道德上的感召力,才能深刻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学生在敬仰中,默默地产生着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相反,如果教师人格不健全,言行不检点,做事粗糙,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没有爱心,为人不廉洁,则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使学生产生对人、对事、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

廉洁是教师立教之本。廉洁所持,道之所存;道之所存,师之所立。孟子认为“教者必以正”,为师不廉,师道必坏,师道坏则必误学子。教师不仅要用广博的学识,授业解惑,而且还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立身传道,成为学生求智、做人的楷模。因此,教师要“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刻刻提醒自己要实实在在求学问、认认真真当老师、清清白白干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工作中。唯其如此,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廉洁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社会期望教师具有比其它行更高的道德情操,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等方面,都要求教师能做出表率。不廉洁,贪欲多,就很难为人师表。教师清正廉明是从教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是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它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秉持一种神圣的感情和执著的献身精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面临社会各种诱惑时,严格约束自己,廉洁从教,抵制不良风气,坚守人民教师的操守。

当担_倡廉心得报告二

一、忠诚、干净、担当是领导干部的核心素养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首先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干部素养是多方面的,贯穿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可以集中到忠诚、干净、担当这三个方面。忠诚,就是心中有党、对党忠诚,保持了忠诚,关键时刻才能靠得住;干净,就是清正廉洁、一尘不染,做到了干净,才能赢得群众认可;担当,就是牢记责任、恪尽职守,敢担当、善担当,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忠诚、干净、担当,内含着正确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内含着高尚精神境界、道德操守,内含着强烈责任意识、进取精神,是领导干部理应具备的人格、品格、风格。忠诚、干净、担当,与好干部"二十字"标准、"三严三实"和"四有"要求内在一致,对于锻造党的执政骨干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强调领导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在大多数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可靠的、作风上也是好的,同时要看到,一些人对党不忠、为政不廉、为官不为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有的信仰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存疑虑,甚至求神拜佛、迷信西方;有的与党和人民离心离德,把党的宗旨、群众利益抛在脑后,信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有的台上一套、台下一套,成了表里不一的"两面人";有的热衷于"潜规则"、"小圈子",搞团团伙伙、亲亲疏疏;有的无视党纪国法,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还有的浑浑噩噩、无所作为,碰到难题绕着走,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像病毒一样侵害党的肌体。强化忠诚、干净、担当,已成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紧迫任务。

忠诚、干净、担当,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忠诚是为政之魂,干净是立身之本,担当是成事之要,三者犹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共同铸就着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共同诠释着领导干部的政治本色,共同支撑着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在,我们党正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肩负的任务艰巨繁重,需要攻克的难题也很多。同时,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也十分复杂,政治考验增多,风险挑战增多。所有这些,都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忠诚、干净、担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贯穿到改造主观世界之中,更好地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谋利。

二、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我们的干部是党教育培养起来的干部,对党忠诚应当是基本的政治要求。党章明确规定,对党忠诚老实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每个党员在入党时,都庄严宣誓对党忠诚、永不叛党。如果背离了入党时立下的誓言,党员就不成其为党员,党的干部也不成其为干部。

对党忠诚,首先要忠诚党的信仰。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是什么?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现在一些党员干部蜕化变质,说到底也是由于信仰迷失、理想缺失。各级领导

干部一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作为修身立业的压舱石。要坚持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注重理论素养这个必修课,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x思想,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问题。x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贯穿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红线,体现着共产党人"永不动摇信仰"的品格。要把深入学习贯彻x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更好地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守为政之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对党忠诚,还要忠诚党的宗旨、忠诚人民。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最大的爱就是爱人民,最大的追求就是实现人民幸福。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铸就了精神上的永恒;草鞋书记杨善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用自己的生命为大凉山百姓留下了一片绿野;一心为民的好县长高德荣,把"不忘根、不忘本"作为人生信条,长期坚守在条件艰苦的独龙江畔,一心扑在群众脱贫致富上。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像焦裕禄、杨善洲、高德荣那样,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主人,是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父母官",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感情体现立场,深入群众才能有深厚的群众感情。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本在哪里,只愿"盯上级""傍大款",不愿见群众,甚至害怕群众。还有的奉行实用主义,把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搞成"蛙水"关系,需要的时候就跳进水中,不需要的时候就像青蛙一样跳到岸上。这些都是很不正常的现象。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增进对群众的感情,不能只在大楼里讲群众、口头上谈群众,而要深入到最基层,近距离接触群众,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只有对群众掏出了真心、倾注了真情,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才能拆除心的围墙、架起心的桥梁。

对党忠诚,还要忠诚党的组织。我们党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不是松散的俱乐部。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能否做到这一点,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要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特别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x为x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与党同心同德,决不允许阳奉阴违、自行其是。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服从组织决定,决不搞非组织活动,决不搞拉帮结派。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具体到对党组织所有的纪律、规矩都要不折不扣、老老实实地执行,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如果重要决策、重要事项不请示,如果个人和家庭的重要事项不报告,如果在个人档案上搞假年龄、假学历、假履历,这样的干部哪里还谈得上对党忠诚?又怎么值得党组织信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诚信,作为共产党的干部,更要带头讲诚信,做到光明磊落、行为有矩、诚实做人,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

三、坚守个人干净的为官底线

为政清廉是党的性质的根本体现,是我们党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当年斯诺访问延安,赞叹我们党的领袖廉洁奉公、勤俭朴素的作风,称之为"东方魔力"、"兴国之光".今天,坚持清正廉洁,依然是领导干部必须守好的基本底线。现在,党员干部面临的最大考验不是"枪弹"而是"糖弹",不是生与死、血与火,而是名与利、得与失。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算清廉政这本账,切实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党纪国法的执行力、为官用权的约束力,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坦坦荡荡为官。

思想上一尘不染,行动上才能一身正气。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怎样才能管住自己、战胜自己?关键是筑牢思想防线,做到自警自律、慎独慎微。一个干部,自己的病自己知道,解决自己的问题首先要靠自己。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就在于能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够自己拿起手术刀革除自己身上的毒瘤。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锤炼党性、磨炼心性,常思律己之益、常思放纵之害,认清欲望的背后是陷阱,明白贪婪的尽头是毁灭,从而勒紧心中的"紧箍咒".要经常对照"三严三实"要求检视自己,对照先进典型之镜反思自己,随时发现和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和污渍,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厉行党纪国法,既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负责,也是个人干净的重要保障。不念纲纪、不守法度,廉政上必然出问题。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筑牢廉洁从政的法治屏障。要深刻认识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关键作用,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习惯于在法律约束下作决策,在制度笼子里办事情,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公开透明地履行职责。尤其是涉及人财物的管理,涉及项目审批、土地开发、工程建设等贪腐易发多发领域,更要严格依法依规办事,不能视制度为无物、视程序为儿戏,不能搞违规操作、徇私枉法。

领导干部能不能做到个人干净,最经常的检验就是能不能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现实中,一些人权力观扭曲,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用手中权力给自己谋私利。我们党一再强调,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用之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为民用权、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不能擅自x,不能被家人利用,不能给朋友借用,也不能搞交易使用。一些不法商人拉拢领导干部,往往不是因为领导干部本人有多大魅力,而是因为手中有可以让他们牟利发财的权力;一些人向领导干部讨好、献媚,实际上也是奔着领导手中的权力而来的。作为领导干部,要牢记人情里面有原则、交往之中有纪律,决不能飘飘然、昏昏然,在别人围猎中掉进圈套。领导干部在管住自己的同时,还要管好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在他们身上打开缺口。

四、强化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领导干部肩负着重要职务,有职就有责,有责就要担当。共产党人干革命、干工作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当官图享受,而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应当说,现在我们的领导干部总体上是有担当精神的,但也确实有不少人存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能担当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敢于担当,就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x在南方谈话中最后一句话讲到,"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这句话意味深长,实际上是对我们党、对党的干部的政治交待。共产党的干部、人民的干部就应当勤政敬业、先之劳之、以上率下,用铁的肩膀扛起应该肩负的担子。现在,随着各种约束的收紧,有些人发出"为官不易"的感叹。其实,"为官不易"是正常的,做官容易了、轻松了反而不正常。做人民的公仆,就要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辛劳、多一份担当。为官不为是官之耻辱,为官有为才是官之本分。如果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是没有资格做领导工作的。

       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现在担当尽责的最大着力处在哪里?就是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落实。要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切实担当起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责任,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好地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产业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担当起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责任,勇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推动法规制度体系完善,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担当起促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认真研究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敢抓敢管、真抓真管,在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上严起来、实起来、强起来。

敢于担当,就要强化问题意识、勇于直面矛盾。现在,我国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处于矛盾和问题多发期,思想认识问题与现实利益问题交织,长期积累的问题与新出现的问题叠加,问题绕不开、也躲不过。作为领导干部,就应当敢于冒风险、敢于涉险滩、敢于攻坚克难,不能做太平官、庸懒官。要抓住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抓住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寻求x之道。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哪里困难大就到哪里去,哪里情况复杂就到哪里去,决不能有了困难就逃避、遇到挑战就退缩。敢于担当不仅体现在平时工作中,更体现在关键时刻。这就需要领导干部遇到突发紧急情况果断处置,遇到重大灾情事故靠前指挥,真正成为带领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

敢于担当,就要抛开私心杂念、树立一心为公的情怀。担当的背后是无私无畏的境界,担当精神实质上也是献身精神,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如果一事当前先为自己考虑,如果多付出一点就觉得吃亏,如果干事情患得患失,怎么可能做到担当?以为当了官就可以享受,就可以有特权,就可以与众不同、高人一等,就可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封建思想在作怪,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格格不入。做领导干部,就应当有胸怀天下、情系苍生的胸襟,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是公职、公仆,职责是公务、公干,维护的是公益、公利,坚持权为民所用、责为民所担,做到吃苦在前、甘于奉献。现在,一些干部面对错误言论不敢批评,面对歪风邪气不敢斗争,这实际上也是计较个人利害得失,怕给自己惹麻烦。作为党的干部,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就应该做"战士"而不做"绅士",要敢于亮剑、敢于站出来说话、敢于表明态度,决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

还需要指出,我们强调领导干部敢担当,既反对不作为,也反对乱作为。真正的担当是有胆有识的担当,而不是不守规矩的乱作为。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决策议事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有的拍脑袋乱决策、拍胸脯蛮干,有的急功近利搞"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还有的x职权、目无法纪、为所欲为,等等,这些都背离了担当的本意。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按制度、按规矩办事,进行决策时既要讲求效率又要符合程序,化解矛盾时既要敢做敢当又要合规合法,推进工作时既要雷厉风行又要注重实际效果,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五、营造有利于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政治生态

领导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要靠内在的自觉和自律,也要有良好的政治生态来保障。有一位老同志说:如果河水里有一两条鱼死了,这是鱼的问题;如果有一片鱼、一群鱼死了,可能就是水受污染了,水生态出问题了。现在,有的地方出现了群体性贪腐、家族性贪腐、塌方式贪腐,说明这个地方政治生态有问题,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潜规则、大大小小的关系网,这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正能量。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重要的是让党内政治生活真正严肃起来。要推动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切实解决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好人主义、个人主义的问题,解决好平淡化、随意化、庸俗化的问题。要加强忠诚干净担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忠诚干净担当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忠诚干净担当的实践要求,更好地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做良好政治生态的建设者和促进者。要以反面典型案例为教材,让领导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切实做到警钟长鸣、警惕长存。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还必须解决好选什么人、用什么人的问题。一个地方风气好不好,选人用人是一个晴雨表。忠诚、干净、担当是好干部标准的重要体现,应当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导向,鲜明确立起来,认真贯彻下去。要大力选拔信念坚定、心系人民、襟怀坦白的干部,坚决不用信念动摇、背离人民、欺骗组织的干部;大力选拔遵纪守法、为政清廉、品行端正的干部,坚决不用目无法纪、贪腐、道德败坏的干部;大力选拔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敢抓敢管的干部,坚决不用投机钻营、敷衍塞责、争功诿过的干部。只有形成干部工作的清风正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才能大量涌现出来。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严明吏治、严格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严是爱,宽是害。要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强化组织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使领导干部无论八小时之内还是八小时之外,都受到约束。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既重视考察干部的业务素养、工作能力,又重视考察干部的政治表现、作风表现;既用好组织部门考核的结果,又注意用好纪检、巡视、审计、信访等方面反馈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掌握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履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把领导干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述职述廉之中,纳入领导班子年度民主生活会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领导干部保持共产党人的应有操守,做到政治上清醒坚定、作风上清正廉洁、事业上奋发有为。

当担_倡廉心得报告三

学校党总支多次组织开展反腐倡廉活动,从而使我更深刻感受到了在当今社会进行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对自身的思想作风,廉洁自律,遵章守纪,通过观看这些腐败分子的典型事例,我觉得我们全体党员要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通过学习观看具体心得体会如下:

一、通过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提高了我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要头脑清醒,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做到了认认真真的学,扎扎实实的学,并深刻体会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使自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工作中切实找到切入点,并做到学以致用,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起到带头和带动作用。

二、通过学习廉洁文化进校园,我们要要筑牢反腐防线,吸取他人的教训,防患于未然,坚持防微杜渐,时刻为自己敲醒警钟,要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强化自律意识,构筑廉洁从政的警世防线,是对每个党员干部地考验。我们学校党总支相应采取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使我校党员教师的廉洁自律意识明显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也日益增强,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干部学法用法心得体会篇8

增设副职的方法,即班长有正班长一名,副班长若干名,其他职位照此设置。一个四五十人的大班级,其中班干部、小组长就占据了二十多名。班干部多了本来应该是好事,班主任盼望班干部能起模范榜样作用,榜样多了,榜样示范作用就更大了。帮助班主任工作的人多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也减轻了,同学们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解决事情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可事与愿违,班干部多了,班主任对班干部的指导、管理就显得有点苍白无力,许多班干部没有起到好的模范作用,相反却损坏了干部形象。许多工作班主任无法细化落实到人,便造成小干部之间互相推诿,最终无人去解决。有的班干部还学起了成人的一套,为了去掉“副”字而互相钩心斗角,在孩子人格造型关键期受到了负面影响。

班级干部轮流法,即将学生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分组,每组中又分别抽一人组成若干能力互补的小组,而这样的小组产生任期班委会。每个小组在任期前都要接受班干部定期培训。在工作中又会受到教师的工作指导,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也会得到显著的提高,这种做法显然比增设副职的方法要科学。但是,毕竟在短短一学期的时间里,班干部换了五六次,每个人锻炼的时间不足一个月。工作缺乏连续性,会让很多学生干部感到不适应,很多事情的处理缺乏一致性和连续性,也会产生不少的问题,班主任工作得不到缓减反而会加重。

我个人觉得,班级小干部选举应遵从学生个人意愿,按照学生能力和责任心、奉献心而民主选举产生,每学期为一个任期。具体做法如下:

一、明确班干部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权利

班干部能够帮助班主任减轻工作负担,自愿为班集体办事。在小学语文第三册《我选我》中王明同学用坚定自信的态度表明选自己当劳动委员,是为了帮班级多做事,让自己心智更健康。很多班主任没有具体的班干部职责义务,让小朋友稚嫩的心灵深处认为当班干部就是做官,地位高人一等,加上成人的误导出现了对班干部工作的扭曲认识,许多小朋友争选班干部实际想法是在班上争个好的地位,不知道该用实际行动为班集体多做事。有了明确的职责和义务,学生自己会衡量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

二、按学生自主意愿参选

班主任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让有能力的孩子自主报名参加班干部的选举。学生的动机单纯了,价值观体系自然会得到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为了个人地位和名利,更不是为了实现大人的意志。我们成人可以引导孩子,但不能强行逼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否则不但事情做不好,反而会在孩子心灵深处埋上阴影,产生隔阂。许多孩子和家长的矛盾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不及时解决会越积越深,最终无法交流。我们成人的误导还会给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造成不良的影响,拉选票、传播别人的谣言……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没有好处的。

三、民主选举

民主选举对任何活动都是最公平的,孩子心目中的班干部是什么样的,只有他们最清楚,一旦民主选举产生,所有的孩子都会对自己选的班干部佩服,配合班干部的工作。学生配合了班干部工作,班级活动才能顺利开展,班级的科学民主管理才会得以实现。没有选上班干部的,内心里虽然有所失落,但他们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奋斗。

四、任期一学期

一学期对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可以做总结评价,班干部一学期的工作结束,我们班主任和全班同学也可以对他们的工作评价,好的发扬,错的改正。到了下学期,再民主选举下一届班级小干部,因为不是班干部的同学成长了,主动为班级做事了,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可以做班干部了,通过民主选举可产生新的班干部了,这实际是一种潜在的竞争机制和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很多同学都会在这种良性竞争中得到成长,而不是由我们师长主动为他们选好路,一定要让他们怎么走,最终失望大于期望。

五、注意事项

1.当好导演。班主任是导演,对任期干部工作多指导、多建议,不能横加干涩,更不能画框框、画模式,应放手让学生去自由发挥。

2.工作细致,要与学生多交流,多了解,不能对他们的工作不管不问,要从班集体一员的角度,给班干部提意见,这样班干部对工作才会更勤奋、细致。

干部学法用法心得体会篇9

一、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不动摇。

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注重实绩,就是要关心那些战斗在环境艰苦、工作困难、矛盾复杂、长期默默贡献的一线同志,就是要关心那些心系群众、勤勤恳恳、做人正派、不走门路的同志;坚持“五湖四海”,才能任人唯贤,形成良好的选拔任用风气,才能团结更多的力量一起投入到社会事业建设中去;坚持德才兼备,要注重干部的才能,更要注重干部的品德。坚持群众公认,就是要在干部工作中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注重实绩,既要看经济效益,又要看社会效益;既要看看近期效益,又要看长远效益;既要看局部效益,又要着整体效益;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因此,把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是党和人民对干部任用的一致要求。

二、要毫不动摇的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

把坚持依法办事原则贯彻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实际上就是既要使干部管理工作本身制度化、规范化,又要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内其他法规相衔接,在法律范围内行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坚持依法办事原则,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有法可依。要根据干部人事工作的实践需要,加强立法工作,不断完善干部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第二,要有法必依。在干部任用工作中,凡是涉及法律的事项,都必须严格按法律的规定来办理。凡是已有的有关干部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规,都必须依照其规定的原则、标准、程序、纪律办理。第三,要执法必严。要坚决按照规定办事,严格把关,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第四,要违法必究。对一切有法不依或违背法律规定任免干部的行为,都必须坚决纠正,对违法情节严重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干部学法用法心得体会篇10

文化与人类共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被称为“管理之魂”,文化建设被称为“管理的高级境界”,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管理潮流。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一种民族精神作为支撑,一个单位同样需要一种精神和文化理念来对自己定位,来斧正价值,规范行为,激励人心,凝聚力量,指导自己的发展。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这一论断不仅阐述了先进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也为我们如何构建先进的税务文化指明了方向。

一、构建行为文化体系的现实意义

税收文化既是一种宏观的社会和经济文化,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行业管理文化,其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治税理念、税收精神、税收制度、管理模式、行为规范和税收形象,以及由这些要素构成的理论体系。它反映和代表了税务人员的整体精神、共同的价值标准、合乎时代要求的道德品质及追求发展的行为规范,它是增强税务人员凝聚力,保证税收执法行为合理性和规范性,推动税收事业健康发展的物质和意识形态的总和,主要由精神层面、物质层面、机制层面和行为层面构成。

税务行为文化是税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聚财为国,执法为民”这一税收核心价值观决定的,在日常税务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税收行政执法机关特征的行为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行为规范、管理制度及社会形象的总和。它包括支配和影响人的行为的观念文化、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的制度文化、表现和展示人的行为的形象文化等,是税务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税务文化发挥其导向作用、凝聚作用、自律作用、激励作用的重要载体。

人的思想观念影响人的行为,也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行为是有形的、具体的、可评价的。从当前税务系统面临的内外环境看,行为文化建设任务尤为迫切。一是行为责任的风险高。税务机关是行政执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税务干部的职务行为主要表现为执法行为、管理行为、服务行为,与权力、责任联系紧密,如果发生不作为,作为不到位,乱作为,往往要被追究过错责任甚至要承担法律责任。二是行为协同的要求高。税收政策的贯彻执行、决策的部署落实、流程的顺畅运转,任何一个环节税务干部如果不理解、不认同、不积极、不配合或出现“梗阻”,都会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三是行为形象的期望高。一方面,基层税务机关在系统内外取得了多项荣誉,这些成绩为行为形象的提升建立了很高的平台;另一方面,文明创建、软环境建设要求相当严格,社会各界对税务系统期望也很高,税务干部对人对事的表现、行为的文明程度、规范程度可能对整个单位产生很大影响。这些都要求干部进一步更新行为观念,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强化自主管理,形成工作合力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以及和谐的内部工作关系、人际关系,树立税务部门的良好形象。

二、构建行为文化体系的具体目标

构建行为文化体系的目标是在基层税务系统牢固确立“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核心价值观,打造富有行业特色的“严谨规范,训练有素,文明友善,乐观向上”的行为模式。“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税收的本质,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税务部门执法思想的重要升华。基层税务机关应以此统领税收全部工作,树立科学发展观,把为国聚财作为崇高的职责、把为民执法作为神圣的使命,使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真正成为税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行为模式是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结果,是核心价值观在行为方式上的外在表现。按照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基层税务机关应着力构建“严谨规范,训练有素,文明友善,乐观向上”的行为模式。

“严谨规范”就是要认真执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规定,按照职责、规范、标准办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在工作中严谨务实,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把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做细、做实,是税务人员行为方式的具体体现。

“训练有素”就是要在工作能力、综合素质上不断提高,在日常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中,做到业务精湛,工作高效,敬业奉献,是税务人员行为能力的具体体现。

“文明友善”就是要在言行举止、工作交往、人际交往中合乎道德、法律、纪律制度规范,坚持文明办税,优化纳税服务,讲求合作互助,发扬团队精神,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和内部人际关系,是税务人员行为协同的具体体现。

“乐观向上”就是要在各种环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健康的心态,阳光的心理,热情、主动、愉快地工作,坦然面对、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和压力,始终保持乐观自信,心胸开阔,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是税务人员行为心理的具体体现。

三、构建行为文化体系的主要内容

确立“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严谨规范,训练有素,文明友善,乐观向上”的行为模式,需要组织成员有相配套的能力体系支撑。为此,基层税务机关应致力于税务人员的“学习力”、“执行力”、“信息力”、“协同力”建设,并使之不断提升。

“学习力”是事业发展进步的源动力。围绕“学习力”,广大税务人员应着力提高知识的获取能力、岗位工作技能以及把握税收工作规律的能力等。促进“学习力”的提高,重点要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营造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氛围;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工作研讨、岗位技能练兵等,为实现征管目标提供人力支持。

“执行力”是目标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围绕“执行力”,广大税务人员应着力提高对各类制度规定的执行能力、工作的落实能力、流程的运行能力等。促进“执行力”的提高,重点要明晰岗位职责,加强管理监督,严格责任追究,提高组织行为的规范性、责任性和有效性。

“信息力”是涉税事务处理的实质性内容。围绕“信息力”,广大税务人员应增强信息获取意识,着力提高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增值利用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促进“信息力”的提高,重点要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明晰信息的采集、加工、分析利用的方法、规则和责任,充分发挥涉税信息在税收管理中的作用。

“协同力”是形成力量倍增效应的内在要求。围绕“协同力”,广大税务人员应增强协作意识,着力提高横向协调、内外沟通等能力,正确处理上下层级之间、流程环节之间、岗位和部门之间,以及税务系统内外交互等各类关系。重点要进一步优化流程和权职配置,加强层级管理和引导,优化内部分工与组合,强化目标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工作协调运转机制和互动联动的税源控管机制,提升整体绩效。

四、构建行为文化体系的方式方法

行为文化体系具体要从核心价值观、共同愿景、行为准则的确立,行为模式的构建,行为规范的制订,保障制度的完善等方面入手,达到导向明确,行为规范,激励有效,活力迸发,形象优良的效果。

(一)以观念更新为先导,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

思想观念支配人的行为,它决定着干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干部的思想观念是行为文化的核心内容。因此构建行为文化体系的首要任务是从观念层面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导向,并使这种思想观念得到全体干部认知和认同。

结合总局、省局要求,基层税务机关要大力加强以核心价值观、共同愿景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在正确的行为观念下工作,使干部的日常行为合乎税务机关期望的行为准则,在工作的过程中形成和巩固正确的行为观念,建立起良好的行为模式,使行为文化体系按照明确的方向不断向前推进。

牢固确立“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核心价值观。“聚财”、“执法”高度概括了税收工作的职能作用和基本属性,解决了我们工作“是什么”的问题,“为国”、“为民”揭示了新时期税收工作目标和任务,解决了我们工作“为什么”的问题。“聚财为国、执法为民”是税务部门执法思想的核心,我们要用这一核心价值观统领税收全部工作,树立科学发展观,把为国聚财作为崇高的职责、把为民执法作为神圣的使命,坚持以依法治税为灵魂,以税收改革为动力,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队伍建设为保证,进一步强化管理,优化服务,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把“执法规范、征收率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作为我们的共同愿景。“执法规范、征收率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既是检验税收征管水平的根本标准,也是我们一直要努力达到的目标。通过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确保各项税收政策措施落实到位;通过各方面管理和服务工作,使税款实征数不断接近法定应征数;既要降低税务机关征税成本,又要降低纳税人纳税成本;有效发挥税收作用,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使税务形象日益提升。要使这一共同愿景成为一面旗帜,通过共同愿景的建立,来团结全体干部,奋发努力,开拓进取,使每个干部自觉把个人追求与税收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做到既胸怀远大理想,又着眼现实、立足本职,自觉为税收事业发展多做贡献,以此提升全系统的凝聚力、创造力。

遵循“法治、文明、廉洁、高效”的基本行为准则。行为准则体现着核心价值观、共同愿景,影响着干部的行为方式。要教育引导每个干部把依法治税作为税收工作的灵魂,严格执法,处理好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规范执法,处理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接受监督,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让每个干部在知法、用法的基础上正确执法,依法征税;让广大纳税人在学法、懂法的基础上自觉守法,依法诚信纳税。教育引导每个干部遵守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纪律制度规范,维护法律权威,维护社会公正,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维护税务部门良好形象,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和时代的特征。要教育引导每个干部廉洁奉公,时刻思考“人要如何做,权应如何用,法该如何执”,严守反腐败的道德防线和法纪防线,在对待权力、运用权力上增强自我约束能力,秉公办事,不循私情,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办事,公公正正执法。要教育引导每个干部尽职尽责,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敬业、精业、创业,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团结协作,讲求效率,讲究质量,使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达到高效率和高效能。

建立富有行业特色的“严谨规范,训练有素,文明友善,乐观向上”的行为模式。行为模式是行为准则的外在表现。要让每个干部对照行为模式进行自我纠偏,自我管理,通过个体行为的展示、个体形象的累积,提升税务部门整体形象。在具体工作中,可通过激励先进群体和个人,使税务干部牢固树立健康向上、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干部在工作上取得了成绩,应及时给予大张旗鼓的表彰,给予相应的精神、物质奖励。通过对干部工作的肯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前途,给他们以成就感。同时,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也是对干部形成正确行为模式的重要手段。

(二)以行为规范为重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干部对行为文化由认知认同到自觉践行,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想观念是内在约束,具有柔性的自律的特性,行为规范则是外在约束,具有刚性的他律的特性,二者相辅相成。行为规范是观念、行为、习惯产生的土壤。实践也证明,一套合理有效的规范,能够造就人、改造人。没有行为规范,行为文化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在加强观念引导的同时,必须建立一整套规范,来支撑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准则,起到约束行为的作用,使每个干部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使干部的行为符合税务机关的价值取向,把行为准则变为有形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规范,是构建行为文化体系的关键。

要重点建立基本工作规范。明确行为条件、工作程序、必须作为和禁止作为的规定,引导和约束干部尽职尽责,防止不作为、作为不到位、不规范作为。

要重点建立税收服务规范。对文明服务各项制度加以整合,并明确到重点机构、重点岗位,融入到执法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更新服务观念,创新服务形式,改进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优化服务环境,使纳税人享受到税务机关真心实意的服务、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要建立一套维护纳税人权益的规范,尊重纳税人的知情权、监督权等合法权益,约束和规范进户管理行为,减少对纳税人的不必要的干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公开公平、公正、执法,打造和谐的征纳关系。

要重点建立协调配合规范。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做到工作行为上的整体协同,团队互助,并在合作中加深理解、解决问题,增强“协同力”,防止扯皮和内耗现象。同时,围绕信息建立一套包括采集、传递、审核、、应用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处理和保密规范,增强“信息力”,提高干部的责任意识、效率意识。

要重点建立职业道德规范。恪守以“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为基本内容的税务干部职业道德规范,激发税务干部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热情,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展现税务人员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同时,要建立一套仪表语言规范,增强干部对行为文化的识别,增强社会对税务形象的认同。

要重点建立工作纪律规范。体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遵守考勤制度、接受考核监督等共性要求,又体现具有行业特征、税务工作人员特点的纪律要求。

要重点建立廉洁从税规范。针对税务人员与纳税人打交道过程中的涉税活动,以及内部行政管理工作,明确工作纪律,加强制约监督,保证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规范行使。引导干部常修为税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慎独、慎权、慎欲、慎微。

要通过教育引导,使规范深入人心。通过加强督查,促进规范的严格执行,使干部的行为强制入轨,逐步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营造良好的行为环境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要通过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形成既有激励又有约束的良好机制,发挥制度机制对行为观念、行为实施的正向引导与反向警戒作用,增强“执行力”,营造行为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不断推进行为文化建设。结合当前税务工作实际,重点要健全完善以下几方面制度:

一是教育培训制度。完善教育培训制度要把着力点放到干部思维方式的改进和能力的提高上,把着力点放到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上,把着力点放到营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上。把核心价值观、共同愿景、行为准则、行为模式、行为规范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进行长时期的灌输,达到全体干部对行为文化基本价值理念的认同。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开展岗位练兵、研讨点评、业务竞赛、考试测评,组织“税务大讲台”、“税务发展论坛”等活动,使干部认识到知识的积累只有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确立共同学习、系统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增强“学习力”。适应形势发展需求,大力开展全员分级分类培训,通过在线学习、在岗学习、内部培训、委托外部培训等方式,搭建干部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本领的平台。组织需求型、个性化教育培训,重点加强各类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加强以岗位工作技能、流程业务操作、信息分析应用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可通过探索培训积分制等形式,保证培训取得实效。

二是人事管理制度。逐步推行领导干部任期制,健全完善干部竞争制、聘任制、双选制、轮岗制、待岗制等人事管理制度,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让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岗位、有地位、有舞台,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大力营造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得到认可、受到敬佩的文化氛围。

三是团队管理制度。从团队的目标设置、任务分配、人员组合,以及运作、考核等方面明确规定,加强管理,形成目标一致、能力互补、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团结奉献的团队管理格局。把团队管理作为落实人本管理的重要途径,促进个人自我管理和团队自我管理。个人自我管理和团队自我管理是人本管理的本质特征。要通过团队目标激发团队中的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自主地做好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和潜力,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事业、当作追求去做,自我超越,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团队的所有成员对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的认知与内化,纠正和克服偏差,体现自由而不放纵,使团队中的每个人抱有积极的心态,相互信任,协作配合,个人目标趋向团队目标,形成合力,达到自我价值实现与团队价值实现的统一。通过开展“优秀团队”、“十佳团队”创建工作,增强全系统税务人员的归属感、成就感、责任感、荣誉感,实现组织活力和绩效的显著提升。

四是考核评价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对干部绩效的合理评价,使收入与业绩挂钩,形成让每人每天都勤勉工作、能动工作的机制,防止和避免做与不做、做多做少、做好做坏一个样等问题,让肯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人受到鼓励、取得收益,让少数不愿做事、少做事、不认真做事的人受到约束,感到压力,营造想干事、干成事的文化氛围,为干部自我管理,自我实现搭建平台。实行评先评优日常化,成绩、荣誉与待遇挂钩;结合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实行公务员考核日常化,为公务员考核等次确定、级别晋升等提供依据;实行监察工作日常化,强化行为规范执行情况的日常评价。要通过强化日常考核,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保证考核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

五是岗位责任制度。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强化岗位责任,让每个干部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实行领导责任制,各级领导要坚持“一岗两责”,既抓业务工作又抓思想政治工作,既做好自身工作,又要对下属人员工作进行合理安排,给予指导帮助,抓好制度落实,特别是对下属人员遵守行为规范情况要通过组织回执回访、实施质疑问责等方式加强监督检查和评价,对产生重大影响、损害部门形象的问题要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健全完善工作责任制、执法责任制,严格过错责任追究,强化约束警戒,解决不作为、作为不到位、乱作为等问题,促进广大干部规范日常工作行为和税收执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