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文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1 22:45:35

粉丝文化论文

粉丝文化论文篇1

关键词:粉丝;社会化媒体;粉丝文化;粉丝特征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248-01

粉丝是英文“fans”的音译,约翰・费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中说道:“粉丝是过度的读者,其对文本的投入是主动的、热烈的、狂热的、参与式的。”[1]粉丝文化是伴随着粉丝群体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也是依附于大众文化而滋生的一种文化形式。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化媒体(贴吧、论坛、微博、微信等)的迅速发展,大量的粉丝在虚拟社区聚集互动。粉丝群体通过对共同的兴趣或者偶像进行交流,不仅形成了独特的议题,而且也生发了粉丝之间独有的语言风格和行为特征,这种粉丝之间的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都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粉丝特征

(一)组织性强。粉丝群体在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内部组织松散且没有纪律性,社会化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粉丝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加便利和频繁,有利于粉丝群体内部组织性和纪律性的提高。“随着粉丝团内部组织的规范化、严格化,粉丝的情感和思想也几乎转向了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2]粉丝为了达成某种群体愿望,会产生高度自觉和统一的集体行动。以亚洲当红团体EXO成员鹿晗为例,2014年鹿晗4月20日生日时,粉丝为其送上420万条评论。七夕情人节时,鹿晗的微博粉丝发起集结1314万封“微博情书”送鹿晗的活动,使该单条微博的评论量超过了1320万,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微博上最多评论的博文”的称号。鹿晗粉丝的这种高度统一的集体行为与其粉丝群体严格的组织性是分不开的。

(二)类型多样化。传统意义上的粉丝群体主要集中在娱乐圈内,以歌手、演员等演艺界名人明星为主,主要崇拜的是偶像的外形、声音或者影视作品等。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粉丝群体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名人明星粉丝只是众多粉丝群体中的一种。现在各行各业的尖端人士都通过社交媒体聚集了大批粉丝,涵盖科技,传媒,文化,教育等众多领域,甚至于很多品牌也利用社交媒体吸引了大批粉丝的关注。粉丝群体多样性正是粉丝文化发展多样性的体现,社会化媒体的高度开放和公开公平,使得各种文化百花齐放,每个人都能在社会化媒体上找到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人,通过彼此的交流共同学习进步。

(三)高度参与性。社会化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粉丝在社会化媒体上高度参与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粉丝与偶像之间的互动,与以往粉丝通过传统媒体了解偶像不同,社会化媒体拉近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距离。粉丝可以通过社会化媒体了解到偶像的近况,通常偶像了某些信息,粉丝会在第一时间参与到讨论中去。其次是粉丝与粉丝之间的互动加强了,粉丝不仅可以在社会化媒体上组织团体活动,还可以将自己制作的与偶像相关的东西放在社会化媒体上分享,吸引更多同类粉丝的关注,利用社会化媒体扩展自己的交际圈。

二、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粉丝文化的传播方式

粉丝文化的传播方式随着媒体形式的变化也在相应的改变,社会化媒体上的粉丝群体能够更加积极的表达对偶像的喜爱,并随时随地的注视着偶像的信息。社会化媒体为粉丝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促进了粉丝文化的发展。以下主要分析粉丝文化在社会化媒体的两种主要传播方式。

(一)相对传统和封闭的贴吧。贴吧是传统的粉丝聚集地,作为粉丝交流的平台,由粉丝自己信息,贴吧汇聚了各行各业不同兴趣的群体交流小组。贴吧强调粉丝的主动性,靠着对同一个主题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信息,交流互动。贴吧内粉丝之间的互动,也是出于粉丝共同的情感需求,群体有着统一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最求,这种共同的追求加强了粉丝文化的传播。虽然贴吧的话题讨论相对封闭,但是这种相对的封闭性又有助于话题深度的加深。贴吧无论是在组织线上活动还是线下活动,都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助于粉丝文化的迅速发展。

(二)高度自由开放的微博。社会化媒体的繁荣,尤其是微博的出现,为偶像和粉丝、粉丝和粉丝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粉丝可以通过偶像的微博对偶像进行最直接的观察,而不是单纯等着传统媒体的信息来了解自己的偶像。“微博有史以来最大限度地打破了明星与粉丝之间的森严壁垒,为两者搭建起了及时的沟通管道。”[3]通过微博这种传播手段,拉近了偶像和粉丝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像以前只是远距离的崇拜。微博的即时互动深得广大粉丝喜爱,粉丝不但可以与偶像互动,粉丝与粉丝之间的互动也颇为频繁,这些积极的互动推动了粉丝文化的发展。

三、社会化媒体对粉丝文化发展的利弊

粉丝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粉丝文化;大众传媒;受众研究;青少年亚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3-0149-02

2005年的超级女声是中国大众传媒历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事件,它不仅开启了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全民娱乐的新纪元,也将一股新鲜生猛的力量带入了人们的视野。随着“玉米”、“凉粉”等粉丝团体的成立及其为明星宣传而组织的各种活动,“粉丝”及其所代表的“粉丝文化”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早期的研究者往往着眼于“追星”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与塑形作用,强调对粉丝文化的监控和引导,趋利避害,使之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对于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的粉丝文化来说,这固然是一种不错的视角,但是未免有失片面,难以发掘粉丝文化的深层内涵和巨大潜力。因此,本文试图从媒介研究、受众研究、青少年亚文化研究等多重角度切入,对粉丝文化进行多维度的审视,以阐发这一看似喧嚣浮华的文化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文化意义。

一、大众传媒:盲从还是颠覆

“粉丝”,即英语“fans”的汉语音译,主要是指体育或表演艺术的热心观众,以及某位名流或某种娱乐消遣的仰慕者或追随者等,在80、90年代又被称为“追星族”。无论是体育明人、电视剧还是影视明星,都是大众传媒所生产和包装而成的“商品”,而作为这些“商品”的有力消费人群,粉丝不可否认与大众传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可以说,粉丝正是大众传媒的产物。大众传媒凭借其强大的覆盖率和宣传强度,可以将大量信息同时传递给大量的受众人群,迅速完成对偶像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以其吸引大量的受众,使之成为后续商品(电视剧、电影、广告、流行歌曲,甚至服装和化妆品品牌等)的潜在消费人群。事实也证明,忠诚的粉丝是媒介娱乐产品消费的主要力量。以“超女”为例,热切的粉丝团不仅大量购买所支持的明星的歌曲专辑、MV等相关产品,更主动为明星的宣传和推广出谋划策,组团到演唱会现场为明星呐喊助威等。狂热的粉丝就宛如一群被奶酪香气吸引的老鼠,在欲望和感情的支配下毫无理性地追随着由大众传媒工业精心策划和包装的“商品”(明星、电视剧集、艺人等),消耗着巨大的金钱和精力。这也是80、90年代大多数人对粉丝的看法:“着迷、冲动、不理智,甚至有点竭斯底里。[1]”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仍以“超女”为例,和以往的明星体制不同的是,这是一场“全民化”的造星运动。粉丝不再简单地迷恋大众传媒制造出来的明星,而且主动参与到这场声势浩大的造星运动中来,从众多的选秀者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而通过网上投票、宣传、现场呐喊助威等多种形式为自己喜爱的人物进行宣传推广,打造出一批“平民明星”。这一行为已经彰显出了粉丝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正如约翰·菲斯克在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中所观察到的,粉丝不仅仅是明星、剧集等传媒产品的忠实接受者,而且总是“积极地参与到原始文本的建构当中,从而将商业化的叙事或表演转化为大众文化”[2]。如朋克乐迷们热衷于组织俱乐部,穿着朋克装束去听演唱会,再如粉丝们自发组织起来要求制片公司更改不满意的剧情等等。菲斯克认为,粉丝的这种生产力是一种被统治者以“拼贴”的方式从“他者资源中创造出自己文化的一种手段”,体现了大众文化本身的颠覆性和抵抗性。

二、受众:接受者还是生产者

作为大众传媒娱乐工业的理想消费人群,粉丝的受众特性无可置疑,菲斯克就将粉丝视为“过度的读者”(excessive reader),认为他们“和其他不太过分的大众读者的差别只是程度上而非性质上的差别[3]”。然而他同时也指出,粉丝并非被动的接受者,他们不仅有较强的辨别力,而且具有一定的生产力。菲斯克指出,粉丝不仅仅满足于对明星及其产品的消费,而且热衷于通过对原文本的模仿、拓展及改写,即采用一种“拼装”的方式,创造出一套拥有自己的生产和流通体系的特殊文化。他将粉丝的生产力概括为三个方面:符号生产力、声明生产力和文本生产力。另一位粉丝文化研究者亨利·詹金斯则借用德赛都的“盗猎”概念,更加详细地阐述和分析了粉丝文化的创造性。他认为粉丝“构成了消费者别活跃和善于表现的一个社群”,他们不仅是文本的“盗猎者”,而且“将盗猎发展成了一种形式”。通过一系列“前进和撤退,玩弄文本的战术和游戏”以及某种类型的文化拼贴,粉丝“在持续地重估他或她与虚构文本的关系,并根据更切近的利益重构文本的意义”。他认为,粉丝构成了一种“参与性文化,这种文化将媒介消费的经验转化为新文本、乃至新文化和新社群的生产”[4]。通过将对原文本的消费和粉丝杂志故事、小说、表演等新文本的生产相并举,粉丝文化模糊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界限,成为了一定意义上的生产者。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虽然粉丝文化的生产力和创造性不可否认,但必须认识到,这种生产力和创造性是与其原文本,即大众传媒工业生产的商品是无法分割的。没有大众传媒工业生产的原文本,就不会有粉丝,更遑论其依据原文本而“拼装”改造出来的“新”文本?还有研究显示,大多数粉丝倾向于从传媒文化中得到经验,而不是直接参与社会生活,他们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二度创造”,或者是“影子的影子”。另一方面,粉丝对某一明星或电视剧非理性的热烈拥护也说明了其受传媒操纵的被动性。

由上可见,粉丝的受众特性绝非简单的“主动”或“被动”可以概括,而是同时具备生产者和接受者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受众积极参与到传媒作品的建构与阐释当中,创造了具备一定独立性的粉丝文化;另一方面,他们的生产和创造又被他们所改造和颠覆的传媒产品所束缚,无法得到完全的独立。这一矛盾的特性恰好与大众文化既附属于主流文化、又不无颠覆和反抗的特性相吻合。

三、青少年亚文化研究:颠覆还是依附

虽然粉丝群体的成员可能来自各个年龄段,但大多数粉丝的年龄在15~30之间,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大众媒介铺天盖地的蔓延,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活跃在各个粉丝论坛上,通过对明星、电视剧或游戏的热衷和推崇发出独特的声音,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另外,粉丝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对主流文化的反叛、对自我声音的坚持以及对个性的推崇,都与青少年亚文化对风格的强调不谋而合。考察青少年亚文化与粉丝文化之间的联系、共通和交流,对深入理解粉丝文化大有帮助。

文化研究者大多强调青少年亚文化与父辈文化之间矛盾而又复杂的关系,赫布迪奇认为,青少年亚文化往往采用挪用、切割重组及拼贴的方式,彻底改写、颠覆和延伸父辈文化中的一些重要的话语形式,从而传达出一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和论述。而粉丝对原文本乐此不疲的改编、续写、拼贴和互文,正是青年亚文化这一充满反叛性和创造力的表意方式的绝佳体现。青少年亚文化和粉丝文化有如此多的共通之处,以至于很多研究者甚至将粉丝文化归为青少年亚文化的一种。的确,这两种文化在很多地方是如此相似,它们都体现了亚文化与之俱来的颠覆性和具有破坏性的创造力,它们无视原文本的权威,在大众文化的资源宝库中任意地切割、拼贴和改装,经历着一场异彩纷呈的狂欢。

然而不得不指出的是,这并不代表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依附着早已获得权威地位的主流文化,在这一点上粉丝文化表现得尤其明显。这不仅仅表现在大多数粉丝对大众媒介生产的原文本的推崇和追随,也表现在粉丝生产对大众传媒产品的依赖上。由于资金、原材料及天赋的限制,大多数粉丝并不生产真正意义上的“原创”产品,而是通过对原文本及其他文本的拼贴和重组来进行创作。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们的“原创性”,也显示了他们自身的局限性和依附性。此外,许多粉丝团体具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和行为准则,内部成员的组成也具有组织性和等级性,体现出了主流文化的一些特征,如对权威的服从,对某些行为规范的遵守等等。在某种意义上说,粉丝团体的活动经历对青少年是一种对将要接触的社会文化的预演,是对主流文化的提前认知。一些研究者提出要借助粉丝文化引导和教育青少年,正是看中了粉丝文化的这一特性。

四、结 语

任何文化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带有自身的复杂性和多面性,甚至不乏矛盾和冲突,粉丝文化也不例外。作为大众文化中最活跃、最独特的一个子集,粉丝文化更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了当今社会在经济、文化、青少年成长教育等多方面的特性及变迁。因此,不应孤立地研究粉丝及其文化,只有将其纳入更广泛的文化研究及传媒研究、社会学研究当中,从多角度考察粉丝文化的方方面面,才能对粉丝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而全面的了解。

参考文献:

[1] 李景瑞.听余光中先生谈“粉丝”[N].文汇报,2006-06-21.

[2] 蔡骐.解析菲斯克的大众文化与粉丝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报,2010(6).

粉丝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 粉丝文化 中学生 影响

1粉丝文化

“粉丝”一词,广为人知,使用频繁,其前身是“追星族”,后由单词“fans”直译而得,意为“迷、狂热者、爱好者。”粉丝们在追星过程中获得自身满足感、自我独立感、群体归属感的同时悄然催生了粉丝文化 。粉丝文化,是一种以青少年群体为主体处于边缘性地位的非主流文化,具有亚文化、后现代文化等特征的复合文化形态。

2粉丝文化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2.1粉丝文化对中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

2.1.1提高自我意识

中学生的粉丝理念是“追逐偶像,成就自我”。比如歌手许嵩的粉丝贴吧有关“现在的你就是未来的我”、“没有人像我一样和你做着同一个梦”等口号被转载90万次。中学生在追星过程中展示自我存在,寻求新的自我同一性,他们通过偶像来寻找自我、重建自我,逐渐提高自我意识。

2.1.2释放心理压力

中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使他们的神经时刻处于紧张状态,面对这样的压力,他们需要寻找一种途径来排泄内心的压力。中学生抗压能力较低,所以许多中学生借助了追星来释放压力,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体验。粉丝文化以备受中学生喜欢的娱乐活动形式博取粉丝的笑颜,这些活动有夸张另类的动作、诙谐搞怪的表情、风趣幽默的语言、滑稽新颖的服饰……粉丝在欢声笑语中排解精神压力,在轻松愉快中摆脱心理烦恼。

2.2粉丝文化对中学生心理的消极影响

2.2.1削弱个性自我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矛盾期,他们既希望与众不同,但又渴望融入群体;既想异乎寻常,又愿群体保持一致。在“追星”过程中,这种从众心理就更加显著。很多的“非粉丝”中学生,会在同学们的潜移默化下,渐渐也喜欢上大众明星,于是,为与偶像保持队行,服饰、语言、表情、思想等等趋于一致,盲目从众,迷失自我,个性消失。

2.2.2颠覆道德观念

粉丝文化作为一种大众娱乐文化,通俗易懂,无需理性思考,它一味排斥和消解着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崇高道德和信念,把娱乐置于非道德、非理性之上;把文化享受与道德、理性相对立;把感官刺激混同于精神享受。这些都会使中学生产生道德判断混乱、价值取向混乱,甚至颠覆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3粉丝文化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

3.1粉丝文化对中学生行为的积极影响

3.1.1学习优秀模范

近来从日本流行到港台地区的一种特殊模仿秀“角色扮演(cosplay)”很火,随之国内各种模仿秀如“王者归来”、“中国达人秀”等也在校园逐渐流行。这些模仿秀的参赛者们都有吸引中学生的优秀品质比如乐观、自信、坚韧、勇敢等。可见,粉丝文化为中学生从现实自我奔向理想自我提供了榜样示范。

3.1.2提高合作能力

粉丝们坚持“粉丝要彪悼,艺人才能常青”。中学生加入了 “粉丝”团体,因共同的偶像,无论高矮、胖瘦、臭美,便是一个团队,无论背景、身份、学识,便是一个集体。粉丝团根据粉丝的特点,分工合作,各施其职,各负其责,井然有序。李易峰的粉丝团结起来‘炒’了李易峰的经纪人和团队,为李易峰争取正当利益,维护李易峰的正面形象。看似疯狂的行为实则是团队合作的表现,是团结精神的彰显。

3.2粉丝文化对中学生行为的消极影响

3.2.1盲目消费行为

大部分的中学生“粉丝”,会以消费的方式来支持自己的偶像。他们买正版的CD,参加歌友会,看演唱会,或者不遗余力地购买自己喜爱明星代言的产品。有些“粉丝团”的成员,还会不遗余力地给偶像购买礼物,为偶像捐款,曾爆料某选秀明星的“粉丝”,因偶像无力偿还解约赔款,而集体捐款达一百多万元,这些捐款大部分来自小“粉丝”平时攒下的零花钱。可见粉丝文化给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带来了消极影响。

3.2.2极端崇拜行为

因追星造成的“阿娟事件”、“粉丝排队‘跳楼’事件”虽事过多时,但青少年追星极端行为却层出不穷。近年来,“亚洲天团”EXO影响力惊人,其粉丝用极端的语言表露炙热崇拜之情,如“EXO!除了你们,我谁都不爱!”这种过激的口号、偏激的思想会造成不少中学生非理性的行为,如以自残表忠心。不少“B宝”粉丝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崇洋,不惜“为了小贾斯汀割腕”。

4结语

粉丝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承担着的文化传播功能,在传播过程中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中学阶段,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期,极易受各种文化形态的影响。尤其是粉丝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复杂性,扮演着双重角色,给中学生心理和行为带来双面影响。充分认识和把握粉丝文化对中学生心理和心理带来的不同影响,有利于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粉丝文化,从而利用粉丝文化的积极影响,规避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粉丝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粉丝文化;认同;精神分析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0-0143-03

“粉丝”在当今社会中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从2005年正式以“超女粉丝”的集体面貌亮相,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迅猛崛起,成为网络平台上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粉丝最初走进研究者的视线是因为他们丰沛的感情,以及作为“文本盗猎者”的强大生产力,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粉丝对媒介技术出神入化的使用固然值得描述,但作为“奇观”背后的问题更值得深思。本文通过深度访谈,结合消费社会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试图对中国社会背景中的粉丝认同问题进行探讨。

一、消费作为一种认同方式

在消费文化中,消费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及展现消费者个性的重要手段。费瑟斯通曾总结了三种研究视角说明消费文化的特征,其中两种都涉及到了消费与认同的关系。

第一种视角认为人们为了建立社会联系或社会区别,会以不同方式去消费商品。消费被当作一种社会区隔的标记,由来已久。从凡布伦的“炫耀性消费”到布尔迪厄的“趣味消费”,无不是一种生产人们“社会地位”的消费模式。同时,布尔迪厄借助“文化资本”概念重新审视了文化与社会阶级的复杂关系,使得消费方式与消费内容成为了阶层分化的外在指征,俱乐部的会员、汽车的品牌与居住的空间,不仅成为现代社会所谓不同趣味的标示,也是不同阶层身份的象征。

第二种视角关心的是消费的情感快乐及梦想与欲望等问题。在消费文化影像与审美的消费场所中,情感、快乐、梦想、欲望倍受青睐。这一视角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精英姿态不以为然,认为大众在具体的消费实践过程中往往是自我实现的主体。约翰费斯克和德赛都等学者极度美化大众消费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高举民粹主义,推崇后现代主义“无深度”的消费文化的直接性、审美投入、超负荷感觉、符号与影像的内爆以及漂浮着的能指,这种对现实的审美幻觉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它暗示着,在自恋式地让自我感到满足的同时,需要一种有节制的情感宣泄。

这凸显出消费在社会学上意义重大,它既是用于建构认同的原材料,又是认同的体现与表达。

对于前者,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自我建构的过程中更强调个人生活与消费的独特风格、品味与个性化。评论家梁文道曾说,“一个人去崇拜一个偶像,其实是在利用这个偶像的一些形象,来告诉别人‘我是什么样的人’。按照法国社会学大师布尔迪厄的说法,这代表了某种品味的选择。品味就是人赖以区分自己,并且试图在象征性领域战胜其他人的东西。[1]”虽有些牵强附会――布尔迪厄在代表作《区分:鉴赏判断和社会批判》的中心观点是:人们在日常消费中的鉴赏趣味,都表现和证明了行动者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和等级。在鉴赏趣味中,之所以流行着诸如高雅与低俗、精致与粗劣、独特与平庸、新奇与陈腐等各种类型的等级区分,“是因为背后支撑着他们的是整个社会秩序[2]”。――不过,这并不失为一种个人解读,粉丝把明星看作自我认同的重要符号资源,即梁文道所说的“品味”,只是对于不同明星的选择,并非是完全自由的,也受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主导秩序的掌控。

对于后者,粉丝文化并非单纯是工商业发展的寄生虫,事实上,它提供了一个巨大的“额外市场”。他们不仅是最忠实的购买者,而且认真地、无偿地为文化产品的生产部门提供着市场趋势的预测、产品宣传策略,以及使用情况的反馈。粉丝们数量庞大,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的意见由点及面,全面性和实用性不逊色于专业调查公司的报告。尤为可贵的是,他们被激励去生产自己的文本,他们或效仿剧中主人公的穿着打扮,或续写某部影视作品,“使自己成为其社会与文化效忠从属关系活生生的指示,主动地和富有生产性活跃于意义的社会流通之中[3]”。

二、大众文化呼唤明星崇拜

时至今日,大众文化出现了一种去政治化的倾向[4],究其背后原因,是主导意识形态的规制与市场化的商业法则对传媒的双重压力。

一方面,传媒政治话语高度一致,人们对“参政议政”的热情在公共事务的领域存在着较大的限制;另一方面,娱乐领域门户大开,媒体通过强大的议程设置在微博、贴吧等公共论坛掀起讨论,人们可以投票“民选”某部电视剧的主角,甚至肆意攻击某个明星,从而尝到道德谴责的。于是,由于这一分水岭,被压抑的大众讨论的欲望被引导宣泄在娱乐领域,人们广泛介入,习惯于在娱乐事物的讨论上“著书立说”,这可看作粉丝产生的制度性原因之一。同时,大众文化悄然转向。

大众文化本是一种顺应与抵制并存的带有悖论性的政治文化[4]。早年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主角与配角》中,人们通过认识陈的“丑”来领悟传统的道德价值观;赵丽蓉在小品中挥毫“货真价实”四个大字,其背后正是反映了人们对市场化社会的不信任……笑声背后,隐藏着大众文化打造的抵抗政治经济学。如今,一批批丧失了美学高点、甚至毫无文化内涵的明星们蜂拥而至,他们或凭借耍宝逗乐、行为出格,或凭借外貌条件的“出众”,从而拥有了一大批的追随者。人们陶醉于大众文化的享乐性中,把“感官快乐”奉为至上标准,自由地挑选明星来追随,人们对世俗文化的依赖已经使得“快乐”一词容不得丝毫的指摘,否则就是不接“地气”,就是精英主义的伪善。

当代中国文化是一个由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相互支撑的三元结构[5],大众文化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两者的渗透和制衡,在粉丝文化中也有表现。随着加入者越来越多,粉丝群的平均年龄与文化素质也在提高。在追求感官享受之余,很多粉丝群中都出现了向偶像学习的共识,他们将偶像树立为榜样,推崇偶像的内在品质,也促成了传统价值的回归。

看着他的电影、电视,听着他的音乐,了解他的点点滴滴,开始喜欢他,不仅喜欢他帅气的外表,更欣赏他温暖、平和、开朗、坚韧的性格。希望自己也可以像他一样,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继续努力,好好加油[6]。

三、传统认同力量的式微

访谈中有一问题为“从小到大,你崇拜过哪些偶像?”,并将其范围不仅仅局限在娱乐圈。80后和90后等年轻的粉丝们多半表示:他们喜欢过一些明星,也曾短时间的崇拜过某些人,但远未达到称之为偶像的地步;70后和60后等年纪较大的粉丝们则回忆起小时候买女排贴纸的岁月,称“女排”和“雷锋”是那时的全民偶像。学校和大众传媒近年来的“偶像制造”并不成功,传统榜样的力量也逐年减弱。人们对偶像的选择范围不再局限于政治、经济、高雅艺术等领域,更不会集中于某一个人,全民偶像的时代已经过去。在追星过程中“寓教于乐”,颇受人们青睐。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传统价值观的的衰落和信仰的危机,也是传统认同力量式微的明证。

粉丝圈里经常有关于”追星以来,你发生了哪些变化”的讨论。比如有玉米表示自己“变得更阳光了”“有了奋进的力量”“变得更开朗了”“人际关系变好”;赵薇的粉丝表示自己变得“豁达”、“坚强”、“笑对人生”等等。可以说,乐观、上进、对人友好这些品质,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无数次被耳提面命,可为何“质变”发生于追星之后?可见,明星偶像正在承担起教化民众的责任。

明星是否可以胜任“人生导师”?在对他们的无数溢美之词背后,粉丝也进行了一些理智的解读――首先,我们对媒体塑造的榜样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明星于我们而言是“距离产生美”,与其说向他们学习,不如说是一份羡慕;其次,术业有专攻,演艺是明星的强项,经纪公司从不会按照老师的标准来包装明星,而且老师有“教”的责任,而到明星最多是“以身作则”;第三,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明星具有比普通人更强大的倡导能力,事实上,明星们大都投身慈善,传达积极的生活态度,承担起名人的社会责任。

很多粉丝更进一步于“人生导师”,把自己的偶像看做“信仰”,认为他/她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全部想象。英国学者克里斯罗杰克指出:“随着上帝的远去和教堂的衰败,人们寻求得救的盛典道具被破坏了。名人和奇观填补了空虚,进而造就了娱乐崇拜。[7]”其实,拥有宗教的力量并不神秘,古往今来,社会始终不断地从普通的事物中选拔神圣的事物。大众恰好垂爱某个明星,认为从他/她身上可以找到打动人的雄心壮志,以及实施这种抱负的手段,这个人就会卓然出众,被奉为神明。舆论就像维护诸神一样赋予他尊严,受到时代信赖的许多君主都属于这种情况[8]。虽然,我们始终不能将粉丝文化置于宗教的语境中来思考,但是,在当今流行文化浪潮下,理论意义上的宗教概念已经开始“世俗化”并延伸到新的领域,而粉丝社群就恰好存在类宗教特征。比如《星际迷航》的粉丝社群拥有独特的世界观和信念、内部的层级组织、定期“集会”和“朝圣”等;苹果粉将苹果公司一系列传奇故事神圣化;名人粉丝收集“圣物”,“教徒”之间的联络感情更加频繁。有学者甚至推断,类宗教特征是粉丝社群发展到高级阶段后所呈现的普遍特征[9]。

四、精神分析理论的阐释

粉丝研究自诞生之初便伴随着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关切。桑德沃斯曾全面梳理了粉丝研究中常用的用来阐释粉丝心理机制的三种理论: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论,克莱茵的自我理论和温妮科特的“过渡性客体”理论。下文我们将沿着这个思路,并进行补充。

(一)性本能、“梦”与幻想

流行文化致力于用各种方法“烘焙”粉丝的幻想和欲望,名流要么否认感情历程,声明“单身”,维持“人尽可欲”的形象;要么详述自己爱情中的每一个细节,高调“秀恩爱”,从而引诱粉丝们的幻想。追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自我对愉悦、的追逐,它与社会其他交往形式相比,更胜一筹之处在于愉悦和幻想之间的关系。

粉都中充满了幻想的无数线索和标记:明星的贴吧里,漂浮着各种主题为“昨天晚上我梦见他/她了”的帖子,里面加工式地描述了这个美梦;另外,也存在着大量涉及性愉悦和相关幻想的同人文;在访谈中,也有粉丝称,“我觉得他那么好,那么纯洁,我那么爱他……那晚我甚至能感觉到他睡在我和我老公之间,他在看着我,我不知道如何向我老公解释,(精神出轨?)对,就是精神出轨”;除了这种以自我为主角的幻想之外,还有幻想明星们之间的情侣配,这样的粉丝也被称为“CP粉”。幻想具有多面性,于绝大多数粉丝而言,粉丝幻想不过是闲来无事的白日梦,远未达到“病态”的程度,“我有点把他当弟弟,但是同时我对他是有欲望的,这个没什么好掩饰的。我跟其他人的心态大概不太一样,(除了粉丝心态YY他之外)有腐女心态喜欢YY他的一面,也有玛丽苏喜欢YY他的一面,当然这两面都不算太极端。”

弗洛伊德认为,幻想是一种在现实中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的满足,故幻想和梦都是象征性的。于某些粉丝而言,他们将明星这一符号神话注入自己的认知世界,成为他虔诚崇拜的精神寄托,在一般情况下,这可看作是人类拥有的一种与困难情景协商的方式。相对于其他方式而言,追星是安全的,疯狂地公开地表达对明星的爱,并不会因此受到道德上的谴责。

(二)镜像和投射

拉康在弗洛伊德“自我”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镜像”理论。所谓“镜像阶段”,指的是前语言时期――婴儿出生后的6~18个月,他把婴儿在镜中看到的形象当作“所指”,即意义所在。弗洛伊德认为,“我”是在另外一个完整的对象的认同过程中构成的[10]。

克莱因更进一步,认为自我是与社会相关的客体,需要不断与周围的环境协商和死欲之间的紧张[11],并提出了内摄、投射和客体分裂等研究角度。斯泰西将克莱因的理论用于对女性影迷的研究中,她指出,“投射”类似于“观众按照自我感受和对体现这些定义的特定女星的感受,在有关女性气质的各种竞争性的界定中做出选择”[11]。粉丝投射了他们自身的优良品质,因此制造除了好莱坞电影明星的理想化表征。

说实话,他并没有真正改变我 你可能会问,“既然为他的性格所打动,为何不改变呢?”因为,他性格里面乐观的那面在我身上也有(笑),怎么说呢,乐观,低调,善良等等,这些在我性格中自认还是同样存在的,他嘱咐粉丝回家记得向爸妈报平安,每次听他这么说,心里就暖暖的,因为特别有共鸣。

斯泰西也同时指出:认同并不只意味着同一性,而是相似性与差异性并存。认同不仅仅代表着对现有身份的确认,同时也包含了对可欲身份的生产。因此,在对偶像的追随过程中,我们也在致力于塑造“超我”。

我曾经向他学习,坚持吃素过3个月,后来没坚持下去(笑)。也向他学习,寻找自己的梦想,起码是努力实现近期的目标。学会不放弃;学会珍惜家人;懂得了一个大家庭很多人是多开心的事情;学会勇敢的面对一些事;懂得了有些事有些人,你迈出那一步,他们就不再遥远。我感觉人生清晰了很多,也开心了很多。

(三)温妮科特的“过渡性客体”理论

德国古典美学有个理想,在理性(尤其是工具理性和目的理性)宰制的社会文化中,借助审美的感性功能所具有的某种颠覆性,把人从工具理性和道德的刻板压力中拯救出来[5]。韦伯将这一理论理论用于解决现代性的内在紧张。可以说,这个理论与温妮科特的“过渡性客体”理论不谋而合。

温妮科特将粉都描绘成一个“过渡性的领域”:粉丝活动为我们树起降低自我的风险和焦虑的“保护屏障”[11]。粉丝们观看明星作品、与其他粉丝进行交流沟通、或是自制视频图片。如粉丝所说,偶像是几近于唯一的话题,因此很少产生矛盾,整个气氛总是轻松愉悦的。在采访中,很多粉丝都表示追星使自己获得了“更多的行动力”,“想不到自己可以如此疯狂”,“我其实是依赖他来丰富我的青春”……这可以看作粉丝在摆脱平淡生活的一种尝试,如果不称之为一种“逃避”的话。温妮科特包容了粉丝的“小小疯狂”,认为这是日常生活所必须的。现实的任务永远不可能完成,某个中间的、不被挑战的领域能为我们提供暂时的解压。

参考文献:

[1] 梁文道.名人视角[J].看看新闻网[BD/OL].http://kankanews.

com/ICpet/web/2013-04-17/1154982.shtml.

[2]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的逻辑[M].帕洛阿尔托: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0.

[3] (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4] 夏志强.从娱乐到傻乐――论中国大众文化的去政治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 (4).

[5] 周宪.传媒文化:做什么与怎么做[J].学术月刊,2010(3).

[6] 钟汉良资讯台新浪微博[EB/OL].http:///watour.

[7] (英)克里斯罗杰克.名流:关于名人现象的文化研究[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8] (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汲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世纪集团出版社,2006.

[9] 刘伟,王新新.粉丝作为超长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社群文化与心理特征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7).

粉丝文化论文篇5

在高端论坛现场,百度贴吧运营中心负责人阎研与北京丝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捷频、M4娱乐CEO向光、OPPO社会化媒体运营总监黄琳钧、凤凰娱乐新媒体负责人周郁文等嘉宾,从“痛点、玩法、增量”三个方面碰撞出不少创新玩法和精彩观点。

痛点:针对娱乐产业各方困境,贴吧娱乐逐个击破

面对万亿级中国娱乐产业市场,娱乐产业中的各方都希望通过流量大、用户粘性高、内容优质的娱乐平台,解决现阶段在内容宣发、粉丝CRM、孵化IP等方面的难题,实现合作共赢。在高端论坛上,百度贴吧运营中心负责人阎研与参会的娱乐产业各方代表着重讨论了在当前娱乐产业状态下各方的痛点。阎研指出:“在传统营销模式中,社区平台中诞生的草根明星缺乏被继续培养变现的通道,而贴吧将提供平台为其提升影响力提供通道。”

作为高端论坛中娱乐公司的代表,M4娱乐CEO向光提出“如何精准面向娱乐用户做娱乐营销”是他们最大的痛点,他希望能挖掘贴吧中海量用户和粉丝的资源,利用贴吧娱乐这一平台,帮助娱乐经纪公司找到足够年轻、足够时尚、足够喜欢新鲜事物的娱乐用户,实现垂类内容的营销和宣传。

凤凰娱乐周郁文女士是高端论坛中唯一的娱乐大V和自媒体代表,她深入洞察娱乐自媒体领域,指出自媒体存在传播内容单一、缺乏粉丝互动等方面的问题。周郁文在高端论坛中表示:“目前自媒体与粉丝的互动远远不够,现在在自媒体上面看东西仍然是单向的,没有最大限度发挥自媒体小精悍的优势。没有自己的平台、技术和这方面的依托,还是图文形式的内容比较多。”

玩法:挖掘贴吧粉丝平台优势,实现各方共赢红利

百度贴吧娱乐基于其海量粉丝势能、优质内容等优势,在面向用户和商户行为上都具有极大的挖掘空间。无论是开放式“互动营销”,还是针对式“粉丝运营”,娱乐影视机构和媒体行业都希望借助贴吧娱乐自身的影响力,尝试更多新玩法。

在M4娱乐CEO向光和北京丝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捷频看来,贴吧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粉丝运营,怎样拉动受众是找到贴吧娱乐新玩法的关键。向光希望借鉴贴吧闭环优势,进行开放式的“互动营销”,让粉丝全程参与到产业链各个环节中,“比如一部影视剧或综艺节目,从前期的IP预热,到中间的演员海选、演员定装、拍摄过程中的直播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让粉丝参与进来。”向光举例说。而廖捷频则从针对式的“粉丝运营”角度,提出针对于同一个诉求下可以尝试把更多项目或者相关吧打通共享,向共同的目标汇集,把粉丝对产品的岁邱以及哥哥诉求重叠整合起来,从而释放贴吧粉丝运营的势能。

挖掘娱乐大V等自媒体的内容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是贴吧娱乐尝试新玩法的重要方向。凤凰娱乐负责人周郁文表示:“在贴吧上,粉丝互动是很丰富的。自媒体与贴吧合作,将会拥有更多的技术依托、行业依托、形式依托。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增强流媒体的比重。”周郁文希望借靠贴吧技术和平台的优势,来实现自身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

增量:深耕泛娱乐领域,实现流量扩容至百亿级

如何最大化发挥28亿娱乐类流量优势,做大产业增量?百度贴吧运营中心负责人阎研表示,贴吧娱乐会力图在创新玩法的基础上,实现从十亿级到百亿级的扩容。针对未来如何扩大增量时,贴吧运营中心负责人阎研表示:“百度贴吧要从泛娱乐角度,与娱乐、体育、游戏等领域进行更好的布局,先从一些娱乐机制入手,使粉丝和优质内容的力量达到最大。”

粉丝文化论文篇6

国内现在社交网络产品越来越多,而类似图片分享的移动应用也非常的多,其中有大家熟悉的instagram,还有如图钉、weico+、微信的朋友圈、微博等提供独特滤镜的图片分享应用。但是这么多应用前,企业施展拳脚的机会并不多,其原因可能有目前的成功案例不多;没有一个成熟的ROI体现;渠道太多企业还来不及去适应等等。文章中的奥迪和Sharpie的Instagram应用案例或许可以给你在这些社区里展现你的品牌,一些启发。

写在前面的话

最近,因为微信公众平台开放注册,国内社会化营销界掀起了一阵移动营销的话题热潮。移动互联网一直是科技界备受关注的话题,而作为一名移动互联网的深度观察员,我来带大家看看国外的品牌是如何利用Instagram来展开营销活动的。

有关注移动互联网新闻的都应该知道,在4个多月前扎波的Facebook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nstagram以加强其在移动终端和图片方面的实力。而Instagram也不负众望,借助Facebook的用户优势在7月尾声注册用户数突破8000万,独立访客从六月底的1650万增长到七月底的2270万,并且成为了流量增长最快互联网网点。

相关文章:

[SocialBeta专访]聚焦@爱微拍—下一个视频版的Instagram?

[解读]3个Facebook重磅收购Instagram后要面对的问题

根据SimplyMeasured的统计显示,有开通社会化媒体账号的国际100强品牌中,使用Instagram的达到40%,仅次于Pinterest的51%。那么,国外品牌究竟如何利用Instagram来达到宣传品牌的目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Audi和Sharpie的Instagram官方账号运营案例吧。

#1让粉丝参与互动的Audi

没有MTV的865k个粉丝,也没有STARBUCKS的802k个粉丝;Audi凭着约121k的数量,和粉丝展开热情互动,在Instagram上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赞许声。根据SimplyMeasured的统计显示,7月22日至7月28日期间Audi了9张分享图片,带来了超过80k的粉丝互动量。

根据我的观察统计,Audi的Instagram官方账号8月份每条Po文有约11000个“likes”和230个评论,也就是说约每十一个粉丝就至少有一个参与互动。虽然@MTV的粉丝数是@Audi的8倍有多,但“likes”和评论数也只是比@Audi多一倍(而且@MTV还整天都发一些帅哥美女明星的照片来吸引粉丝)。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Audi的粉丝数就从100k增长到现在的121k。

那么Audi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Audi不像其他的品牌商家那样,以广告和推销活动为主的图片展示方法来运营Instagram。@Audi用的每一张图片都是精挑细选出来,并结合品牌的特性和车款的故事来。同时,@Audi也会运用Instagram独有的滤镜、出色的标题文案和标签来吸引粉丝的关注。例如一款新车的时候,他会人性化地让你和他“Say Hello”打招呼,然后再简单介绍一下这款车。他还会根据车款和图片的风格,用不同的标题文案来展示不同车款的特性。

除了日常的Audi汽车图片分享外,@Audi还会举办一些互动活动来提高粉丝的参与度。例如最近为了庆祝粉丝数达到100k的#InstaAudi活动:让粉丝上传自己的Audi产品的原创图片,然后用#InstaAudi标记到各自的Instagram;@Audi会选出最受欢迎的照片并制作成电话保护壳送给粉丝。活动举行一个星期有接近1000个粉丝的参与;截止到8月26日,我搜索到了超过2000张有#InstaAudi标签的图片,而活动才展开两个礼拜多的时间。#2展示产品个性的Sharpie

说到Sharpie这个品牌,相信很多人绝对是听都没有听过(除非你是苦逼的设计师)。Sharpie是一个专注生产马克笔的品牌,并不属于国际100强品牌之列,更不用说像@Audi那样挤进Instagram粉丝榜前十了。粉丝数只有看起来可怜的30132个,在Instagram移动端上甚至还不能用数字加k来简写呢。但是Sharpie的Instagram官方账号8月份平均每条Po文却有1100个“likes”和20条左右的评论。

能获得如此多人喜爱的原因相信不用说你也都猜到了,就是利用自己的产品来说话。作为一个马克笔的生产商,品牌推广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产品来展示成果。@Sharpie每天会一张利用自己的产品来绘制的涂鸦,而这些涂鸦都是具备各种艺术情调和品牌文化的个性图案。有时候Sharpie还会以漫画的形式和粉丝分享一些搞笑的故事。

当然,除了漫画以外,@Sharpie会不定时以艺术的风格一些自己的产品照片以此来加深粉丝对产品的印象。在提高粉丝参与度方面,@Sharpie会结合图片所要表述的内容以提问的方式和粉丝展开互动;对于一些可爱粉丝的回答,@Sharpie会选择性地回复来巩固彼此的情感。

综合以上的两个案例,Instagram运营的关键在于一张有趣的图片和一段拟人的文案;也就是在内容的选取上面要做足功夫,然后再不定时地来点小活动和粉丝保持互动。因为没有转发传播图片的功能,Instagram更加注重和粉丝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品牌通过评论来了解粉丝的喜好。

粉丝文化论文篇7

一、IP动画电影“云蒸霞蔚”

IP是IntellectualProperty的缩写,汉译的意思有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智力成果权等。当IP与电影结合的时候,IP应当指的是那些具备知识产权的可供改编的创意思维或内容产品。IP电影即为在此基础之上的衍生物,或表现为在不同终端上的转化和延伸。IP动画电影则是IP内容借电影形式所实现的动画表达,本质上仍然是动画产业链当中的一环,并无偏离。所以,IP动画电影决不仅是网络IP转化而来,以前的文学IP、电视IP乃至于漫画IP、电影IP等等,皆可重新改编成为新的电影,并有可能成为新的优质IP。从《十万个冷笑话》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许多经典IP被改编为动画电影。言必称IP,也蔚然成风,而真正的原创性剧本却乏人问津。而在2014年到2015年所上映的动画电影中,八成以上是IP转化或改编而成,且有不俗的表现。动画电影在IP大潮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IP动画电影延续了2014年度的强劲势头,再接再厉,在票房、口碑、购票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度的动画电影票房前十位无一例外,被IP所染指。

二、粉丝经济“经纶济世”

IP何以如此炙手可热,粉丝经济可以道出其中缘由。而要成为所谓的超级IP,必须具备五个要素:一是IP内容具有足够长的时间积淀;二是IP的价值观是普世性的;三是IP内容可以覆盖全体受众;四是IP具有很强的认知度并有足够大的创新空间;五是IP具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及市场空间。①换言之,IP之所以被青睐有加,完全仰赖无数对其熟稔于心且情真意切的粉丝。如果一个IP背后没有粉丝,无人知晓,改编是无谓之举。粉丝会随着IP的流变而转化,换言之,有一众粉丝托底,IP大可极尽幻化之能事。

1.被动粉丝所谓被动粉丝,即按通常意义上理解,由对于某一内容知晓、关注乃至追捧的大众组成,其身份的转化起点是简单受众,尔后则为深度受众,直至自我粉丝化。被动粉丝一般较为浅层化,和“魔弹论”的受众如出一辙,对于外界的刺激,会有相应的反应,当内容汹汹时,甚而会应声而倒,乃至缴械投降,完全屈服。被动粉丝对于传播内容缺乏选择,同时也不加选择,可以很好地实现传播效果的无限化。这种对受众的界定,不可避免陷入类型化认识论的嫌疑,但是,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受众受制于人物以及社会的功能性属性,是所谓的“易受操纵的乌合之众”。根据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的功能主义理论,受众的身不由己恰恰是粉丝的合理标签,粉丝的身份认同反衬出社会结构的无孔不入,以及无所不用其极的制约。粉丝的理性判断和自我意识被逐出精神家园,取而代之的是规训顺从和俯首帖耳。

2.主动粉丝所谓主动粉丝,是参与到内容的制作与传播过程当中,并非单纯的循规蹈矩的受众,是有组织、有纪律、有意图的虚拟社群,用其坚定、忠贞、热情与狂热为心中的偶像搭建一座星光熠熠的桥梁,他们自始至终都在用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无怨无悔的付出为其追星行为建构合理性。②主动粉丝并不安心做一个倾听者,而是要做一个倾力者,从心动到行动,从观念性集合到群体性消费,从拜神狂热到消费激情,无不体现着美国传媒学者费斯克对之的精彩定义:“粉丝是过度的读者,其对文本的投入是主动的、热烈的、狂热的、参与式的。”③如果说被动粉丝是各种社会观念与制度所导致的“心力交瘁”,那么主动粉丝则是自我标识与意志的文化性构建出的“野蛮生长”。文本的编织和缔造经由各种媒介向粉丝滑移,最终,粉丝规定了文化产品的合法性依据。所以,美国传媒研究学家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曾直言:“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④粉丝对IP人或物的疯狂,加剧了所谓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价值宣传和考量尺度,同时也替代性地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这种感情投入不言而喻潜伏着重重商机,有力地刺激着文化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与其说是媒介、受众和广告商的联合围剿造就了粉丝经济的繁荣和勃兴,不如说是以粉丝文化为代表的上层建筑倒逼着和反作用于以粉丝为旨归的经济基础。在这个过程当中,粉丝自觉地渗透和参与了大众文化的创作,以至于形成了“人多势众”的超级IP。

粉丝对于IP的贡献自是毋庸置疑,但是粉丝在文化工业之中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因其多样性则值得商榷。通常来讲,粉丝会围绕一个核心内容为原点,主动地挖掘、创意衍生品,将文本进行跨媒介的转译与再现,从小说、漫画到影视、游戏,从模拟到数字,从影像到实物,从手绘到手工,运用创造力与想象力开发出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沉浸体验符号体系。而粉丝的自助生产行为也会渗入文化产品的内容生产环节,带来文化创意生产空间重组。粉丝创造力更会主动地参与到生产制造、产品延伸以及产业链条搭建等行动中来,将潜在的创意能量转变为强大的行动力与生产实践,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规模化、专业化、封闭性的文化生产组织格局——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多元生产主体构成的、消融了消费者与生产者边界的、专业化与业余自助交织的开放参与式生产网络。所以,简言之,粉丝经济是一种生产行为方式,而这种生产方式构成了当下后工业时代的文化图景,IP只不过是这种文化图景的另一种表达,在经济结构、生产关系以及个人意志的共同作用下,IP现象已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三、动画符号“百炼成精”

虽然IP价值有目共睹,但是IP本身并非经济活动,不会直接产生经济利益,它必须依附一定的产品或服务才能完成价值的实现。动画产业可谓IP的生产要素身份的集中体现,其生产过程便是IP符号化的过程。而动画形象作为符号的外延和结果,其意指和内涵无不体现着IP创意。根据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符号由能指与所指两个要素构成,前者指的是符号的物质载体,比如语音,后者象征的是符号的意义,比如概念。而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内在的、自然的联系。同样,IP和与之相应的电影符号之间的联系也是任意的,动画电影对IP的诠释可以是多义的,其作为象征的符号无一定之规。换言之,同一IP在动画电影的符号选择上有无数可能。具体到IP动画电影,其符号构成要素可以简单二分为:IP动画的文化特质和电影情节里的动画形象。动画的文化精髓通过动画形象传达。一方面,通过动画的情节叙事将某种文化内涵附在动画形象上,受众喜爱这个动画形象,实质是接受了动画形象传播的那个文化特质;另一方面,当这一动画形象进入衍生产品市场后,消费者正是因为需要消费那个文化特质,从而购买传播这个文化特质的动画形象产品。⑤IP与动画电影之间的符号关系因其任意性而导致同一IP可以改编成多部动画电影。这种现象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均不胜枚举。

粉丝文化论文篇8

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超级女声等赛事的成功举办,让“ 粉丝”这个新兴概念进入人们的视线,逐渐形成有组织的大规模群体。作为新兴的消费力量,粉丝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不容小觑,“粉丝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粉丝,是“fans”的中文音译,原意为:迷,狂热者,爱好者,也就是某人,特别是娱乐明星的支持者。“粉丝”一词,追溯起来,应该是2005年超级女声选秀时出现的,借助一个又一个选秀活动的强势传播,“粉丝”替代追星族,成为所有人、事、物的迷、狂热者、喜爱者、支持者的统一代名词。“粉丝”只是一个统称,为了表明自己对喜爱者的狂热程度,很多粉丝都创建有自己独有的名称,大部分都是粉丝自发的集体智慧创意,比如李宇春的粉丝叫“玉米”等。随着粉丝队伍的壮大和巨大的传播效应,明星的粉丝名称,已逐渐地成为极具影响力和煽动力的品牌。

一、“粉丝”具有显著的消费特性

1.重复性。粉丝们的消费是有目的性消费,他们的消费行为因崇拜偶像而忠实地重复着。

2.群体性。粉丝往往建立粉丝社群、后援会、歌友会等等集团性质团体进一步交流展示。

3.消费性。粉丝为了自己的偶像可以购买一切有关偶像的东西:唱片、影碟、演唱会门票和签名衣物等等。

4.职业性。层出不穷的选秀节目,培养出了众多粉丝的同时,还培养了一批“职业粉丝”。例如“嗓子嘶哑60元,泪流满面100元,昏倒一次200元,如果选手晋级还将会有奖金”。

二、“粉丝”经济的构成

1.“粉丝”消费与明星相关的一切产品。粉丝们购买明星演唱、演出的音乐带、录像带、电视剧VCD等,这是最为基本的粉丝消费行为。粉丝们还会购买明星们所喜欢或所代言的商业产品,如某种品牌的手机、电脑、饮料、化妆品等。有时,一个明星,就足以形成庞大的产业链,涉及音像、图书、媒介、玩具、饰品、服装等诸多行业。

2.“粉丝”因为支持明星而进行的消费。2009年,《十月围城》票房狂收2.9亿,保守估计李宇春粉丝“玉米”贡献1亿。小成本的《孤岛惊魂》,创下近9000万的票房,据初步估算,全国包场至少100次,仅北京就超过10场,平均每场花费2000元(按照每场50人,票价30元至35元计算得出,包括给杨幂买礼物等活动经费),而更多的小场次,还有单独去看的则无法统计。对于粉丝来说,看电影不是目的,再烂也要看,因为这是自家的东西。

三、“粉丝经济”对娱乐产业的影响

1.对互联网娱乐产业——“微博”的影响。网络达人韩寒的一个“喂”字就能吸引上万用户的“围观”。凡客借助其品牌代言人韩寒《独唱团》上市所掀起的热潮,通过微博发起了秒杀《独唱团》的线上活动。现在,大到世界五百强企业,小到名人、明星、热门人物都在重视粉丝经济对微博的影响。

姚晨成为微博女王后,片约不断,广告连连,微博女王转眼成了广告女王;方舟子和韩寒在打“方寒大战”时,没忘了推广自己的科普读物和文艺作品;罗永浩砸冰箱,也没忘了顺便做了一把英语培训班的招生广告。

各种娱乐产业通过互联网借助微博、论坛和线下活动,迅速聚集粉丝,聚拢人气,让传统的娱乐产业靠巨额销售费、广告费和渠道费用吸引用户的开支压缩到接近于零;互联网电商模式,让店面、线下仓储成本压缩到最低。当中间成本压缩到最低,互联网企业营销的产品成本优势也就显现出来。

2.对影视产业的影响。粉丝电影的特点:一是主打粉丝群体,重点消费粉丝的购买能力;二是主演多为偶像明星,尤其是人气明星;三是制作成本较低;四是票房收入高。

《孤岛惊魂》是粉丝电影的代表作。作为一部投资成本仅400万元的国产惊悚片,在上映前并没有受到业内的重视。而首映当日,该片预售票在一小时内便宣告售罄,上映一周多收获5000万票房。在上映初始阶段,为满足超预期的观影需求,不少影院只得临时加排放映场次。《孤岛惊魂》成为2011年暑期档最大的一匹黑马,同时创造了国产惊悚片的最高票房纪录。其中,女主角杨幂的粉丝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带动作用。有一位杨幂粉丝称,自己三天一共看了六遍《孤岛惊魂》,为的就是支持杨幂,可见杨幂背后庞大的粉丝团所起到的拉动票房走高的作用。可以说正是粉丝推动了娱乐业的发展,没有粉丝则完全不能考量娱乐业的影响。

3.衍生的娱乐营销策略。演员徐静蕾跨届成为 “网络红人”是从“老徐的博客”开始的。2005年被称为中国的“博客元年”,而“老徐”毫无疑问地成为这场别开生面的博客浪潮中的弄潮儿之一。2006年2月13日,开通112天的博客就突破了1000万的点击量,成为中国首个点击量超过千万的博客。2006年5月4日,老徐的博客还登上了全球知名博客搜索引擎Technorati的排行榜榜首,成为第一个登上该搜索引擎榜首位置的中文博客。2006年12月23日,徐静蕾博客首页左下角的数字显示,其点击量已经超过6800万,截至2008年,已经突破亿量大关,到2008年3月,已经达到2亿多。这再一次刷新了中国互联网的历史记录。

在传统媒介领域有“静盟”追捧,而网络新媒体中又有“蕾丝”的力挺,徐静蕾在新旧媒体之间可谓是如鱼得水。当她导演的第三部电影《梦想照进现实》在全国上映时,老徐将她个人的首支同名单曲的彩铃链接也搬上了博客,以供网民们付费使用。2010年上半年,由徐静蕾导演兼主演的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再一次出尽风头,不仅票房成功过亿,徐静蕾本人也跻身“最会赚钱”女导演行列。

粉丝文化论文篇9

多样玩法,活动跟上

考虑到春节期间,大致的话题:车票、春运、团聚、年夜饭、春晚。所以,所发的微淘内容,基本都要是一些靠近粉丝,跟粉丝有密切关系的。这样一方面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另一方面能触发他们的兴趣参与互动讨论。

话题活动

年夜饭是春节必不可少的,考虑到大家喜欢晒照片,所以参与门槛低、互动率高。同时还能给店铺活动引流,增加店铺活动的趣味性。

抽红包

活动规则简单,门槛低,并且符合当时的气氛,粉丝感兴趣参与简单,互动效果好。

春节期间是淡季,所以这时候吸引粉丝关注就不是主要任务了(下文会介绍吸粉以及如何留住粉丝),这时候需要保证已有粉丝如何来关注内容。春晚,即使平时再吐槽,大多数人还是会看,因此其中的共同话题一定不会少;第二就是跟春节有关系的,比如习俗类的活动;第三就是奖品的吸引也很有效,但运营的经验告诉我,如果话题好内容好,就算没有奖项大家的参与度也很高,毕竟不能总靠奖品来吸引粉丝。

日常运营专注内容

刚刚涉足淘内,从去年11月初接手微淘。对于微淘,个人觉得它的导购性质会比微信强。但作为运营者,不会刻意去用微淘卖大量的货,或者让微淘承担多少营业额,至少前期不会。接手微淘的时候账号已有一万个粉丝,到现在22万粉丝,增长量不是特别翻天覆地,但日增长量很平稳。

虽然阿芙的总粉丝量目前没有挤入行业前十,但基本上评论评论总是在榜上前3的位置,每天的评论次数的榜单上,基本上都有阿芙。在运营阿芙微淘的时候,我会注意几点:

1.账号的个性定位:

把账号当做一个人来运营,它应该像一个“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性格,是大大咧咧?是高贵典雅?还是幽默可爱?每一个账号的个性应该很鲜明,这样才能让粉丝在众多账号中记住你。相对冷冰冰的账号,一个活灵活现的人更容易被粉丝接受以及记忆。当然,品牌账号会受运营者本身性格的影响。所以,阿芙的账号就是一个调皮、善良、可爱、卖乖、爱购物、爱八卦的小女生,但她却不失自己的专业,能够分享专业的精油知识给大家。她更像是一个活在每一个泡芙(阿芙粉丝)身边的闺蜜。

2.内容为王:

一个账号可以有很多方法来吸粉,但能留住粉丝的一定是强有力的内容。而对于内容来说,标题和封面图很重要,因为这是第一印象,也是决定粉丝是否浏览你内容的前提。现在信息如此碎片化,每个用户一定关注几个甚至十几个微淘账号,想要从feeds留里脱颖而出,首先要靠的也是标题和封面图。

标题。标题要加入一些触发器,能吸引粉丝的利益点,最简单的就是奖品。我在写标题的时候,经常会用一些当下热门词语,或者一些能刺激他们的点。例如“谁是卧底”、“最牛预言帝”等等。

封面图。颜色鲜明,有视觉冲击力。毕竟图像比文字更吸引人眼球,所以一定不要随随便便找张图po上就以为OK了。

正文内容。1.图文结合,字里行间透露出账号的个性;2.内容有趣,前期可以用A,B两种文案做测试,看粉丝接受哪种。当然,有奖活动一定受欢迎,但如何让没奖的内容也受到欢迎,参与互动率高,就要投其所好,一定不要忘了账号本身的性格。有趣的互动,即使没有奖项,也可以引发很好的互动率。在运营账号时,我也做了一些常识,比如游戏连载,一个游戏做不同期,持续引发粉丝的关注与参与度,并且是无奖项的,结果发现互动率也很高。3.内容更加人性化:考虑粉丝的感受,考虑他们想要什么,比如春节期间,由于放假没有频繁更新微淘,所以就发了一封道歉信,粉丝们不但不责怪,反而体谅,这也是拉近跟他们距离的一个方式。4.人工回复每天的内容回复我都会看,大概每页是什么内容,然后挑一些有趣的做回复。这样让他们感觉是有真的人跟他们沟通,而不是一个空荡荡的账号。

微淘运营的3个步骤:吸粉、重复记忆(让粉丝对品牌产生好感)、升华(形成购买)。

吸引粉丝。前期需要大量吸粉,让更多粉丝来关注你的微淘。用奖品来吸引粉丝一定是简单粗暴的方式,但如何来更多流量呢?和商家的联合活动,几个品牌进行”换粉丝”。

粉丝文化论文篇10

[关键词]粉丝营销;消费者行为学;花粉俱乐部

[中图分类号]F713.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4-0015-03

1引言

粉丝营销是指企业利用优秀的产品或企业知名度拉拢庞大的消费者群体作为粉丝,利用粉丝相互传导的方式,达到营销目的的商业理念。粉丝营销最为典型的应用领域是音乐,但随着粉丝营销的巨大成功,各行业纷纷引入粉丝营销作为一种新式营销手段,华为也加入其中。华为公司划分为三大运营中心(BG)进行具体业务运作,分别是运营商网络BG、企业业务BG、消费者业务BG。一般来说,从事产业用品营销的企业主要营销手段为人员营销,从事消费品营销的企业最重要的沟通方式是广告。华为的三大运营中心中,消费者业务BG便属于消费者市场。但在硬广告受抵触,软广告被“识破”的今天,将粉丝营销引入消费者业务BG,“化被动为主动”,无疑是个明智的决策。

2华为花粉俱乐部的实质――粉丝营销

所谓花粉,即华为粉丝的谐音。随着华为消费者业务BG在移动互联网终端领域的突飞猛进,加之公司早年在通信市场的巨大成功,华为实用、高端的品牌形象日益深入人心。在拥有了一定规模的粉丝群体后,得到华为官方支持的花粉俱乐部应运而生,旨在为粉丝群体提供一个优质的交流与互动平台。

华为消费者BG主要由华为终端公司、终端云业务部、消费者芯片三部分业务组成。花粉俱乐部隶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以手机作为交流的核心产品,分为“同城”和“高校”两大模块,主要纳新年轻消费者。花粉俱乐部可以由三方面来解读,即产品完善、促进销量和长期战略。

2.1产品完善:花粉不仅仅是产品的消费者,而且是下一代新产品的创造者

年轻消费者与上一辈相比,具有更独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首先,他们是彰显独立个性的一代,张扬个性、独立自我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代名词。其次,他们的好奇心特别强,对生活中非常规事件很有兴趣,对新事物愿意去尝试。同时,他们非常注重内心感受,强调对于产品消费时的真切体验,有时候优秀的消费体验甚至比产品本身更吸引人,传统的营销理念已经无法虏获年轻消费者的心。

对于企业来说,要赢得这部分群体的青睐,需要为他们创造各种体验的机会,并让消费者的意志影响产品研发,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要做出年轻消费者热爱、追捧的产品,最好的办法就是到他们的第一现场去。

为此,花粉俱乐部开展了多项活动,譬如华为原创Emotion UI设计,ID设计,ROM开发,beta测试,以及以华为产品为主题的校园营销大赛等。

以beta测试为例。华为在每一款新品前,部分花粉已经提前尝鲜。他们拿到未上市的手机做beta测评,并将评测报告反馈给公司。研发工程师会参考花粉提出的修改意见,对产品及时做出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再以营销调研为例。截至2014年5月,华为已经在全国60余所高校成立了高校花粉俱乐部。大学生群体是粉丝营销的重点对象,目前其他手机制造商又尚未在高校拥有成规模的粉丝俱乐部。因此,华为调动俱乐部成员在全国高校范围内进行营销调研,所得到的一手数据是弥足珍贵的。若非依托于高校的天然优势,此类调研付诸的人力物力不可估量,并会消耗巨大的时间成本。

2.2促进销量:粉丝营销的根本目的在于销量的增长

社会化营销的观念已经渐渐被中国企业接受,虽然粉丝营销会间接增进社会福利,但其直接受益主体仍是企业本身。

消费与品牌相关的产品,是粉丝最基本的消费行为。购买华为的手机是花粉最常见的消费行为,而对于华为其他的终端产品,如路由器、平板电脑、移动宽带和家庭终端等,花粉也在显现着他们的品牌忠诚度。除直接获利外,粉丝营销还衍生出许多的隐性商机。譬如邀请忠实的粉丝去现场参加华为新品会或首销活动,无论是从扩大新品影响力还是树立长远形象的考量出发,都要优于聘请职业“掌托”。

除了粉丝团内部带来的销量提升,粉丝会成为身边人群的消费参照群体。粉丝团的特点是:人员基数大,发展速度快,传播速度广。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忠诚的粉丝成了免费的“广告商”,他们会自发地组织活动宣传华为,利用微博、微信等SNS平台,哪怕是秀一秀自己入手的新品,或向网友咨询遇到的技术难题,都会引起围观效应。经过转发、围观、再转发的往复循环,势必造成粉丝的增加。在互联网去中心化成为普遍共识的今天,最高明的营销不再是定期砸钱去做广告,而是利用碎片化营销的思维,将营销培养成消费者的一种“下意识”,做到无时无刻不营销。通过口口相传,由一个粉丝裂变为两个粉丝,最终以“细胞分裂”的方式,形成一大群品牌的忠实拥趸,其对销量的提升效果是不可估量的。

2.3长期战略:从亚文化来看华为的长期战略

亚文化是社会学中的名词,是指在较大的母文化中,拥有不同行为和信用的较小文化或一群文化,其群体成员具有和其他群体相区别的共同经历和信仰。比较典型的亚文化有宗教文化、非主流文化、哈雷文化等。

在市场营销中,人的需求是不可以被创造的,但可以被控制和管理。年轻消费者的可塑性强,容易培养消费习惯。目前华为在年轻消费者中间培养花粉文化,二三十年过后,当这一批花粉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无形中是传承了这拨文化的。届时,这一群忠诚的、实力雄厚的华为拥护者,对华为的业务、品牌、公关甚至人力资源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小米的联合创始人黎万强讲道:“颠覆创新来自边缘地带,主流文化来源于亚文化。”如果花粉俱乐部取得巨大的成功,花粉文化甚至有可能发展成为主流文化,届时,华为的粉丝营销又会提升一个档次,仅仅以价值观的表达就能达成营销的目的。那么华为品牌也会上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甚至将无法用经济指标去衡量。

从亚文化的角度看待华为的粉丝营销,不难发现,华为是在做“20年后的生意”。这是一个立足长远、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布局。

3华为粉丝营销存在的问题

3.1偶像缺失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并不仅拥有天才的发明头脑和高超的企业家才能,他同时是一位思想家、哲学家、美学家。散发着智慧光芒与人格魅力的乔布斯,被全世界果粉奉为“精神领袖”。目前,国内不少企业家也试图效仿苹果,打造“乔布斯”式的商业偶像。譬如说小米教父,有“雷布斯”之称的雷军。但深入剖析,会发现他所笼罩的偶像光环多半来自于自我标榜和媒体吹捧,包括雷军在内的国内诸多“活跃”的企业家,其魅力还远远不足以让广大粉丝为之折服、倾倒。

即便如此,偶像式企业家在粉丝营销上优势已然锋芒毕露。他们出席活动时会受到明星般礼遇;他们的号召与宣讲,总能一呼百应;他们的名言语录被广为传播;他们的微博的活跃度和影响力,也要高于企业官方微博。

但作为华为灵魂人物的任正非,处事低调,婉拒一切媒体采访,加之年事已高,因此很少进入公众视野。另外,我们不难看出,乔布斯和雷军都是与新产品同步走红的。从时机来看,任正非已经错过了树立形象的“时间窗口”。更重要的是,目前华为近八成的利润仍来自企业BG和运营商网络BG,让任正非本人倾注过多精力于消费者BG分支下的一款终端产品,显然不具有可行性。在可见的未来,华为能否打造一位“雷军式”乃至“乔布斯式”的偶像,来发挥偶像在粉丝营销中的牵引作用,进而带动产品销量,恐怕还要打下一个问号。

3.2利益真,粉丝伪

掀开粉丝营销的遮羞布,利益的底牌清晰可见。其实,大多数粉丝只是纯粹的利益追逐者,通过利益笼络而来的粉丝毫无忠诚度可言。因此,企业永远不要高估粉丝的忠诚度,潜心创造粉丝喜爱的产品“讨好”粉丝,才是维护粉丝颠簸不破的真理。

华为将高校花粉俱乐部定位为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平台,是去商业化的非营利性组织。但学生参加高校花粉俱乐部或许只是受到利益的诱使,把花粉俱乐部当作一个镀金的平台,为就业增添些许筹码,而对华为没有任何的热爱可言。如果在俱乐部不能学到知识,或者无法获得某种“认证”,可以预见这些花粉会立刻离开。

综上分析可知,尽管粉丝营销近些年风头正劲,甚至被誉为“蓝海密码”,但利益输出仍是维护粉丝的不二法门。利益缺失将直接导致粉丝的群体性坍塌,这或许就是粉丝营销背后最为残酷的业态真相。

3.3“蒙骗”粉丝是粉丝营销的大忌

绝大多数消费者不知道粉丝营销的存在,单纯地认为华为荣耀手机和小米手机一样,做的只是饥饿营销。企业实施粉丝营销,从本质上看是变相地利用信息不对称在“蒙骗”消费者。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企业自然不希望自己的营销手段被用户识破,但是,根据迈克尔・所罗门的观点,对待年轻消费者的规则之一就是“别欺骗”。年轻人喜欢直来直往,那些开诚布公的公司往往会给他们留下更好的印象。花粉俱乐部目前已粗具规模,但在制度层面上还有待完善。譬如说,活动经费发放周期过长,以及部分承诺无法及时兑现。如果华为过度地“消费”粉丝为其谋利,使这样的利用触碰到粉丝无法接受的红线时,他们就会冷静思考,理性行事,更加充分地收集信息,并利用海量的信息来“解剖”粉丝营销的本质。当粉丝们发现粉丝营销原来是企业自我膨胀的经济行为,而自己只是被这种营销手段覆盖的一个小个体时,他们就会感觉自己纵、被愚弄,甚至是人格受到侮辱。这会削减消费者的购买欲,企业的形象也将遭受打击。

3.4粉丝营销的泛滥

中国的商人,勤劳勇敢,又不乏狼性,但“跟风”思想束缚着历朝历代商贾的手脚。这种“跟风”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莫大的关系。中国封建王朝实行君主专制,并对意识形态严格管控。国民教育方面,“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如今依旧以“填鸭教育”的形式延续着。缺乏主见,便成了国人“世袭”的通病。

日本大地震后,“食盐能防核辐射”的言论不胫而走,并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一股“抢盐”风潮。回归基本的常识,这些言论根本经不起推敲。但可怕的是,这波风潮过后,国人悔不当初,而下一波谣言袭来时,人们又会丧失对常识的基本判断,继续盲目跟风,足以窥见国人跟风心理的根深蒂固。

中国市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大、乱、一哄而上。粉丝营销的走红,必将引起国内企业的争相效仿。这种短视的行为,让我们的企业显得稚嫩而缺乏安身立命之本。显然,粉丝营销也将经受“全民山寨”的考验。在可见的未来,粉丝营销的效果必然下降,不懂得优化粉丝营销,没有革新思维的企业,必将重蹈覆辙,为自己的盲从付出代价。

目前,粉丝营销已存在诸多弊病,譬如微博刷粉,商家为赢得粉丝不惜蒙骗消费者等。但随着消费者对信息的全面掌握以及消费心理的成熟,低级粗俗的粉丝营销会让人越发反感、麻木。真正着眼于未来的企业,应当对粉丝开诚布公,与粉丝利益均沾。而真正忠诚的粉丝,不只停留在情感层面上,还有金钱和精力,甚至会陪伴自己钟爱的企业发展壮大,不离不弃,力挺到底。

过去的企业,是“让消费者下跪”,现在的企业,是“向消费者下跪”,而未来的企业,应当和消费者成为朋友。企业与消费者建立黏性的伙伴关系,才是粉丝营销的趋势和真谛。在这种纽带的维系下,企业方能基业长青,为粉丝谋得更多福祉,而粉丝们的心志也会日渐成熟,汇集力量,反哺企业。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所罗门,卢泰宏,杨晓燕.消费者行为学[M].10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