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声音十篇

时间:2023-03-23 19:24:37

最美的声音

最美的声音篇1

有一种声音会在我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我;有一种声音会在我失去信心时,牵引着我找出有信心的我;有一种声音会在我有伤痛时,轻轻地抚摸着我的伤痛处;有一种声音经常在我的脑海回荡着,让我无法忘记这一种声音。

小时候,我就的最美的声音是妈妈的歌声,妈妈有时想偷懒不去睡觉,跑去练一练那美妙的歌声,妈妈每次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叫我起床,她的歌声在我记忆中难以抹檫掉,妈妈用她那高高的嗓音,唱出了世界上最美的歌声。

渐渐地,我背起了重重的书包上小学一年级,我觉得最美的声音是《一起来看流星雨》的歌声,每一次听到这个动听的歌声,我仿佛像只欢快的小鸟跳着优雅的舞蹈,我对这首《一起来看流星雨》的歌声,像吃了兴奋剂似的,每天都听着这欢快的歌声,听得如痴如醉,唱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歌声。

时间一分分过去,日子也一天天过去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背上书包上小学三年级了,只是懂得比一天天要多了,我觉得最美的歌声是无处不在的,现在我明白了世界上的每一样东西都有着美丽的歌声,小鸟唱歌时唧唧喳喳地声音;下雨时哗哗的声音;翻开作业本时沙沙的声音;人们唱歌时发出最美的歌声、、、、、、在每一天中有着许许多多的声音陪伴着我,让我们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

现在我上小学五年级,知识丰富的我,每天我拿着白色的空瓶子,在最美的声音旁把它“记录”下来,装进空瓶子里,好好的体会着最美的歌声,最美的声音回荡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里。没有音乐的音符,华尔兹依旧会绽放光彩,只不过低调的味道更加浓郁了而已、、、、、、

最美的声音篇2

晚上他下班回来,她照例开门,接过他的包,拿拖鞋。桌子上是热腾腾的饭菜,满屋子香味四溢。他洗手,吃饭,她坐在他的对面,不时为他夹一块红烧肉,再给他添一勺蛋花紫菜汤。他心不在焉地吃着饭,想着前天刚买的股票,已经连续跌了两天;单位里新来的小王,锋芒正渐盖过他,将成为他竞争科长的有力对手;下周考驾照,他的书还没得及翻一下……吃过饭,他把碗一推,转身进了书房,打开电脑写材料。写完后已经是午夜,洗澡上床,她已睡熟。

除了安静一些,这一天似乎和往日没什么两样。结婚三年,日子渐渐像流水线上的程序,单调,乏味,按部就班。她不是很漂亮,但是人温婉细致,做得一手好菜,除了有些唠叨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毛病。像所有凡俗的夫妻一样,他们的日子过得波澜不惊。

第二天,一切照旧。晚饭后他坐在餐桌旁抽烟,她在厨房里收拾碗碟。他看着她在小小的厨房里来来回回地打转,水龙头哗哗地响着,忽然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又想不出是哪里不对。睡觉前,他在床头柜上看到一张纸条,她纤弱的笔迹写着:明天有雨,记得带伞。他拿着纸条,兀自发笑,这事儿也值得写个条,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他呢?

他是在第三天才发现她不能说话的。他把一份急要的文件忘在了家里,回去取已经来不及,只好打电话让她送来。电话打到家里,响了三声,接起来了。他直截了当地说:“我有份文件忘在家里了,就在书房的桌子上,急要,你帮我送过来。”电话那端,没有声音。他又说:“是你吗?你在家吧?”还是没有声音。他急了:“你怎么不说话?出什么事了?……”不待他问完,电话已经挂断了。

他赶紧请了假,回家拿文件。在离家两公里的地方,他看到了她。她骑着自行车,正使劲地往前蹬着。他从车上下来,拦住她。天正下着雨,她没有打伞,衣服和头发湿淋淋的。他正要埋怨她在电话里为什么不说话,她已经从怀里掏出他的文件递过去,文件用塑料袋子封得严严实实,封面上有一张纸条:我失声了,所以不能接你的电话。

他一下子就呆了。她失声了,他居然都不知道。他只感觉这两天家里格外安静,就没问问她是怎么了,他怎么这么粗心?

是的,他嫌她唠叨。结婚三年,她越来越像个唠叨的老太婆。每天说来说去,也不过是今天吃什么饭?排骨要红烧还是清炖?热水器要开40分钟才能洗澡,这件衬衣要配那根领带……她说话的声音尖锐,凌厉,听起来总像跟人吵架。他不明白,结婚前那么温言细语的一个女孩儿,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庸俗唠叨的妇人?他曾经看到一句话说:一个女人等于五百只鸭子。他深以为然,他想哪天她要是不唠叨让他耳根清静,他就幸福了。

现在,她真的不能说话了。她在纸上“告诉”他:我到重庆爱德华去检查过了,医生诊断说是声带囊肿引发的暂时失声,只要好好调理,不久后就会恢复的。

可是,听不到她问他要喝番茄蛋汤还是青菜豆腐汤,听不到她絮絮叨叨地讲韩剧,听不到她抱怨用电太费小区的垃圾无人清理……他觉得很不习惯。每天,他自问自答,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的声音,单调而寂寞。他忽然发觉,她那让他厌烦的声音,其实才是他们的生活中最动听最和谐的音符。

为了尽快找回她的声音,他见人就问有没有治疗失声的偏方。他带着她去找有名的老中医针灸;他买了绿豆和百合,坚持熬粥给她喝;每天晚上,他拉着她的手去散步,回忆他们恋爱时的事情……虽然通常都是他一个人在自言自语,但是从她亮晶晶的眼睛里,从她越握越紧的手上,从她沉静的笑容里,他知道,那些被他丢失的幸福,又被他重新找了回来。

那天晚上,他睡醒一觉后,看见身边的她正大睁着双眼望着他,眼角有浅浅的泪痕。他诧异地揽过她的肩,问:怎么了?她不答,泪却越流越凶。然后,她忽然开口说:“对不起。”

那三个普通的字,在他听来,简直如同天籁之音。他“腾”地从床上跳起来,像个孩子似的语无伦次地嚷着:“你会说话了?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句给我听……”

最美的声音篇3

风吹落叶,花开花谢,岁月对您的伤害仍抵不住您对我的关怀,我想再听您说一遍:‘我在’。

春天,微风拂面,吹乱了我的发丝,我仍在向前迎去,刚刚受到了春雨滋润的泥土,发出令人陶醉的香味,使我的思绪飘向远方,却不经意间被一块石头绊倒,看着摔破了的膝盖,无意间竟看到您向我走来,找到了依靠的人,我的眼泪竟留了下来,您扶起我:‘别怕,我在’。是啊,您在,有伤,我不疼。

夏天,无疑的炎夏酷热与渴望的凉爽充斥着人们的大脑。那时的我,对冷饮的渴望极其强大,与小伙伴打赌,我可以一下子吃下十份冰淇淋,结果却不尽人意,吃到第八份的我肚子已经撑得鼓鼓的了,很快便认输回家,却不知晚上会尤其恐怖,肚子的疼痛让我生不如死,这使得你当机立断把我送上医院,在知道是因为吃冷饮品引起的时候,您只是拍拍我拍的背:‘还疼吗?别怕,我在’。是啊,您在,有泪,我不流。

树抽新芽,花苞待放,岁月的伤害算得了什么,它抵不住您对我的关怀,一句‘我在’便是这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妈妈,我想再听您说一遍:‘我在’。

最美的声音篇4

在父母眼中,我呀呀学语的声音是他们觉得最美的声音,而我,却觉得米亲的唠叨声最美,它虽然不像歌星的声音那样甜美,但却包含了对我那深深的爱。

在出门玩耍之前,母亲总要对我说无数个不要:过马路时不要嬉戏,也不要打电话,不要玩危险的游戏,不要乱花钱,不要……做饭时,母亲又喋喋不休地说起了不要;用火柴和打火机时,母亲又再次滔滔不绝地说起了不要……

一天晚上,我和妹妹第一次烧木头取暖,我和妹妹都找到了许多木头,我拿起打火机,准备烧一根木头,可这时,一股风吹了过来,可我并没有管它,没有想起母亲对我的唠叨。我点燃了打火机,那股风把火吹向了我的手,我的手被烫到了,我马上把打火机丢掉,尖叫了起来。我的大拇指被烫了一个大大的。晶莹剔透的泡。回到家,我委屈地向妈妈诉说了整件事的过程,以为会换来母亲的安慰,谁知,母亲却说:“平时跟你说有风的时候不要用打火机,这下好了吧……

母亲的唠叨声,虽然不及歌星那样甜美,但在我心中,却是世上最美的声音。

最美的声音篇5

我们的课堂上,儿童最真实的声音才是最美的课堂语言。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通过有效方式保证儿童发出“原汁原味”的声音呢?笔者的实践、思考如下:

一、 让儿童有发问声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这个故事,我时常讲给孩子们听。孩子是很有灵性的,很快就能意会。所以,课堂上,我的那班孩子总是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走进教室。有时,面对他们的刨根问底,我也不得不“投降”:“你们的问题我已经回答不了了,我回去再学习、再准备,下次再来回答。你们也要再思考,去寻找答案。”孩子们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教室。

让孩子们发问,以问题为纽带组织教学,长此以往就能唤醒他们的探究意识,培养他们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他们对问题的独立见解。

二、 让儿童有争论声

现在的孩子对于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营造开放的课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孩子们言论自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牛郎织女》时,我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说一说人物的性格特点。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评价:勤劳能干的牛郎,心灵手巧的织女,知恩图报的老牛,残暴专制的王母……鲜明的人物形象让人感受到了民间故事的魅力。

突然,小飞站起来说:“吴老师,我觉得王母娘娘不能用残暴、无情来形容。我们在电视里经常听到‘仙有仙规’,王母娘娘是万仙之主,那她就必须以身作则,就算是外孙女犯了天规,她也要按照天规来惩罚。要是的话,王母她还怎么服众啊!所以我觉得,王母是个铁面无私的形象。”

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不同意小飞的观点!”小游一下子从座位上蹦起来,“如果她不心狠手辣,她干嘛要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带着那么多人闯进别人家里去抓一个弱女子呢?还把两个孩子狠狠地推倒在地上!”

“其实我觉得,织女也太鲁莽了。她第一次跟牛郎见面就决定嫁给她,她也知道人仙不可以结婚,还这样一意孤行留在了人间,王母娘娘气愤也在情理之中嘛!”小刘站起来说得头头是道。

“其实王母也不是太绝情。我在预习时看到资料说,每年七月初七,天上都会下很大很大的雨。人们都说那是老天爷看不惯王母娘娘的行为而流下的眼泪。可是,或许那是王母娘娘躲在房间里的失声痛哭呢?作为一个长辈,无法成全自己的孩子,该多伤心啊!”善良的小张面带遗憾,眼里隐隐都是伤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们于“百家争鸣”中敏锐地捕捉到了王母娘娘的难言之隐,让大家的思想从固化的文学形象中脱身而出,用灵动的心丰盈了各自对文学和生命的独特感悟。

三、 让儿童有研究声

事实告诉我们,孩子具有与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动手的能力。课前,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孩子确立研究小课题,组织他们搜集资料,动手实验,得出结论,行诸文字。课堂上,留给孩子们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展示研究成果,体验收获的喜悦。下面节选一则四年级课题小组的交流汇报。

[课题:我们眼中的纳米科技

* 纳米是长度单位,一纳米相当于10亿分之一米。

* 纳米高科技制造强度是钢的10倍。

* 可以把图书馆的所有信息压缩进只有方糖大小的器件中。

* 纳米机器人能爬进人体任何部位进行定位治疗。

* 操纵纳米机器人改变人体细胞分子结构,重组人体细胞,延长人的寿命。

最美的声音篇6

【关键词】对外传播 小人物 故事 温度 高度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对外传播在中国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在“互联网+”的当下,内容、渠道是广播新闻对外传播的两翼,缺一不可,就内容而言,既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

浙江温州是一座具有新闻故事的城市,这里的广播新闻人坚守创新,用“小人物”的声音记录温州时代变迁的“小故事”。特别是2010年以来,主创的《温州民企老板飞赴坎昆说“碳汇”》《温州“张海迪”――王乐秋的康复人生》《温州养路工胡建立的公路梦》《温州通用锁具的底气和“牛”气》《老罗的难题和期待――中国养老模式的探索》等,这些对外传播新闻作品的发生地主要在温州,除了选题具有强烈的地域化特征外,更多的是温州小人物的故事。可以说,这些年在温州广播新闻对外传播的实践中,突出了用小人物的声音向全国传递温州改革发展的“最强音”,向世界唱响了最美温州的新乐章。

一、挖掘引领时展潮流中的“小人物”线索,考量社会现象的新趋势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是获取新闻线索后最初的想法和考虑,决定所采写新闻的方向和基调。以笔者经验,创新性获取对外传播新闻题材,具体体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挖掘重大主题新闻活动中的“小人物”线索,善用逆向思维,跳出窠臼,与众不同。要坚持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积极创新主题宣传和典型宣传,凝聚社会共识。2013年,温州启动全国新闻行动《中国梦温州情》,派出上百名(人次)记者,分赴全国各地,用声音记录温州人在全国各地生活、生产、生意的点点滴滴以及他们为梦想而努力的故事。在江西南昌,笔者采访了被医生认定终身瘫痪的温州人王乐秋,她讲述了截瘫后的这20年里,从截瘫到行走,从一个残疾人到残疾人工作者,从农村小姑娘到全国三八红旗手,从个体户到自费创办江西省首家外伤性截瘫康复中心,而今正在为建设中国首个截瘫村而奔波着的故事。《温州“张海迪”――王乐秋的康复人生》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电波,用多个语种向世界传递了温州女子王乐秋自强自立、敢闯敢创的动人故事。该作品获得了2013年浙江省对外传播“金鸽奖”。又如2010年11月,笔者和温州民营企业家白琼Z相识,得知他被联合国邀请参加坎昆世界气候大会并作主题演讲,当即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报道选题。笔者根据此线索成功采制了广播新闻《温州民企老板飞赴坎昆说 “碳汇”》,获得了2010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这篇作品跳出传统思路窠臼,获得了评委的青睐。浙江广电新闻专家评委黄同春先生评价说:“作品的题材具有很高的关注度和新闻价值。作者选取了一个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即应对气候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民企老板作为中国普通公民代表,站在国际舞台上表达中国民间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态度,发出时代的最强音,其意义和影响是很大的。”

考量社会现象的新趋势,善用比较性思维,挖掘典型,化繁为简。一则好的新闻其关键在选题,好的选题首先应该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其次,要有较多的社会内涵,内涵越丰富越好。

2010年11月中旬,作为浙江省村级组织换届试点乡镇的虹桥镇换届试点工作启动。笔者多次深入到虹桥东街、连桥等地村庄,对村民、候选人、监督员、观察员、乡镇党委领导等进行了采访摸底,将这些乡村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已经有了经济基础的富村,选举基本上一次通过,村民们侧重于对村干部履职的“考核”;另一类是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落后村,村情复杂,村干部往往需要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才能由村民大会选举出来。笔者在这两类村庄中选取了东街村和连桥村作为这59个村的典型,进行重点采写。这样处理的好处是,既体现了基层民主政治的复杂性,又真实地展现了基层民主的真实意愿。由此采制的广播重大主题报道《乐清虹桥选村官――一次民主政治的基层实践》获2010年度浙江新闻奖、浙江新闻创新奖二等奖。

整合社会公共资源的新信息,善用综合性、全局性思维。小人物的故事脉络、进程、节点和细节要一一呈现,往往是要透过新闻的线索去整合社会公共的新信息,并用广播特有的手段,去深入挖掘,才可进一步叙述和记录新闻事实,传播新闻价值。

例如,2013年1月,温州确定成为国家民政综合改革试验区后,笔者多次蹲点入驻温州红景天、温州华康老友俱乐部等社会参与养老的养老机构,最终选择以老罗(罗冠生)的养老难题和生活期待为切入点,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写成新闻专稿《老罗的难题和期待――中国养老模式的探索》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出,并获得2014年度浙江省对外传播“金鸽奖”。

前几年,浙江乃至全国广大农村由于土地难以流转,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许多农业企业、种粮大户都有发展现代农业的愿望,可是很难租到或承包到土地。温州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地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文成县作为试点县,率先启动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尤其是身处变革中的大小农户有什么反应,各界一直广为关注。笔者数十次深入文成农村蹲点采访,记录了乡镇组织发动、农户主动入股农村土地合作社、领取股东证、获得分红和种植大户及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获取成片的土地,实现有地可种的喜悦等,采录音响素材长达10多个小时,翔实记录了新时期农村耕地面积抛荒的村落、没有土地种植而烦恼的种植大户、转变角色的村干部等身上发生的变迁等。该题材内容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

二、在对外传播新闻采法上,要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录制现场声

在笔者看来,在寻觅到好题材、好思路后,只有深入采访,才能开发和挖掘出真正的好作品。最关键的还是要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手段,多角色扮演、多角度观察、多设备采访,选取最佳角度表达新闻内容的温度。

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录制现场声。以声音作为唯一的手段来传播信息,影响受众,是广播的新闻特性,因此对一切和主题相关的音响必须千方百计地进行录制,尤其是现场声。没有现场音响的作品便失去了鲜活性和真实性。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记者有时无法到达现场,也要争取被采访者或者其他能进现场的相关人员配合完成现场的录制。

笔者在采制《温州民企老板飞赴坎昆说“碳汇”》时特意嘱托主人公白琼Z带上录音设备,录制他在现场的演讲声,并在当晚通过互联网发送回国。在此之前,提前到白琼Z打造的全国首个零排放市场,深入采访市场工作人员、商铺经营户以及温州林业部门领导等。国内和国外的音响、加上笔者积累的其他背景音响资料,加起来总共有8个多小时,最后的作品只有2分30多秒。

多角色扮演,多角度观察,多设备采访。采写《乐清虹桥选村官――一次民主政治的基层实践》,笔者从关注村级换届试点工作开始到发稿,整整用了一个多月时间。采集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农村特色声响,包括村干部竞岗演讲、选举现场的问询对话,以及家禽的鸣叫声、城中村的汽笛声,等等。采访中,笔者的角色也常常变化,有时候作为当事人,有时作为村民进入选举现场,有时候作为工作人员进入,更多时候就是以记者的身份,在旁边观察、记录、访谈。最后采集各类声响素材达9个多小时,最终新闻稿件长度不到8分钟。

广播新闻的采写,根据主题的不同,需要创造性地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根据报道需要,细致、完整地采集所有可能用到的音响,只有在占有大量素材的前提下才能出精品。

选取最佳角度表达新闻内容的温度。角度巧,文生辉;角度新,石变金。独具慧眼,细心观察,深入采访,反复比较,才能找准最佳角度。角度巧,也才有新意和深度。

《老罗的难题和期待――中国养老模式的探索》讲述的是孝子罗冠生在双亲人生最后的时间里,日夜不离地送走101岁的父亲和98岁的母亲。而如今,对已进入耄耋之年的老罗说,当年尽孝不易,现在的生活更难。罗冠生:“子女都在国外,六个小孩,家里留下来,就是我和老婆两个人。我老婆这两年身体不怎么好,(经常)就要住院,叫我一个人护理她,还要干家务,我很难受的。”情真意切,以深情感人。情感在新闻宣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情感是新闻的剂,没有它,新闻就会缺乏色彩,变得乏味,不能达到鼓舞人、感化人的效果。广播对外传播作品只有具备时代美、意境美、思辨美、结构美、形式美,乃至和谐美,才能赢得听众,才能有温度,才能恰到好处。

三、在对外传播作品谋篇布局上,要强调突出音响特性的展示

广播新闻对外传播作品的谋篇布局有其特殊性,除了需要满足一般新闻作品的结构要求外,更要有深度和广度。作品主线、副线交错布局,全景再现,让 “小人物”的温度恰到好处。谋篇布局要注意两点,一是为更好地表现主题服务;二是要遵循广播线性传播规律和听觉规律,作品的主线要单一清晰,材料安排要条理清楚,让人一听就懂,还能给听众带来新思潮、新内涵。

主线、副线交错布局模式。笔者在采写广播新闻专题《为温州这一家人叫好!》时,有意识地采用主线、副线交错的布局模式。专题以讲述温州商人吴永安带头和鼓动家里另外4个成员一起签订捐献器官和遗体协议的故事为主线,传递温州这一家人信奉“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活有意义,死不占地”的理念;再以其身边人反应为副线,从他们表示不解到理解,再到大家为他们的举动叫好点赞。主副线交错的布局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形成内在和外在的张力,更好地烘托和表现了主题,使报道更具时代气息。

全景再现、重点比较的布局模式。《文成十万农户入股“土地银行”获红利》原本属于非事件性的题材,报道的范围涉及文成全县农村,搞得不好极易使报道不具体、不典型,会停留于泛泛而谈。这样的题材,选择什么样的报道方式方法显得十分重要。笔者从新一轮土地流转的关键节点出发,梳理来龙去脉,采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这条新闻的主线非常清晰,笔者注重截取最能体现文成农村土地流转精髓、最能表现获得分红农民心声、最能提炼文成新一轮土地流转成果的材料谋篇布局,依据新闻价值选择了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一个是X树根村村民入股土地合作社后,土地得以流转,农民得到实惠的典型;另一个是文成县二源绿色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土地流转机制搞活后,租到了连片的土地,解决了发展高山无公害蔬菜困难的典型。在选择典型事实的同时,笔者通过采访文成县农业局对土地入股和土地流转面上的情况做了介绍。这样,通过点面结合方法,让听众对文成县土地入股以及土地流转的情况有了全面了解。

采制创新广播新闻对外作品非一日之功,绝非仅仅在采制技巧上下功夫,更取决于新闻记者创新创优意识和综合素养能力,表现在记者对新闻素材和视角的创新性选择、对新闻价值大小的创新性判断上。

四、在新常态下,加快渠道变革,提升对外传播高度和温度

用“高度”传播温州改革发展最强音。随着温州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各地商人越来越渴望了解真实的温州。而在国际互联网上,英语的使用频率占84%,中文仅占1%。我们的媒体要想向世界讲好温州故事,传好温州声音,在强调技术引领和驱动的同时,更要把内容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内容为王,突出抓好东海网、微距平台等传播渠道的建设,强化高度,向世界讲好温州故事。

用“温度”传播温州“小人物”的故事。作为地方主流媒体,要进一步壮大主流舆论的影响力才能化茧成蝶,掌握舆论主导权。推动媒介融合,既要本着用户需求,调整传播对象理念,又要针对不同载体的不同用户对象,提供不同个性的内容信息产品。在传播“小人物”故事的过程中,注重温度的把握,无论是对外传播的主题策划,还是好声音的报道,都应该善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多种媒介渠道,发出好声音,最大化实现传播效应。

最美的声音篇7

喜欢这种男性独有的磁性魅力,

喜欢字正腔圆的标准发声。

听到你的离去,突然间

心里是那么的难受,

是那样的不舍,

如今,

这个声音远离我们而去了,

对罗京老师说一声:

最美的声音篇8

【关键词】声乐 声音 美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24-02

“演唱论”是声乐艺术美的重要论据,这不仅因为声乐艺术史需要演唱的艺术;从狭义的声乐美学来说,演唱论也自然是它的核心。它的本体美所凝聚的一切美的因素,都集结在演唱之中;它的审美听觉效应,最终也是通过声情并茂的歌唱来达到的。

声音的本质是音质,它是决定发声效果的关键。我们所说的歌唱时气息是深还是浅,音域是宽还是窄,共鸣是明还是暗,音量是强还是弱,及至表现在嗓音上,是清澈明亮还是宏壮刚强,是深厚丰满还是结实稳健,是清脆纤巧还是柔美圆润,是秀丽委婉还是豪放铿锵……这都表现出了不同的音质特色。

而无论哪一种音质特色都是通过发音器官所表现出来。作为专业的声乐演唱者,必须使固有的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打破原有的活动习惯,树立起声乐的专业敏感,形成新的活动规律或条件反射功能。而所谓新的条件反射功能,就是要适应非自然的艺术化的发声要求,能使其在艺术的说与唱中逐渐形成新的自然活动反应,这也充分说明即使有好嗓子也需要锻炼的原因。这样,就必须通过各种练声的途径,如练气、练嗓、练字、练腔等全面的发声训练,从而达到音质美的目的。

判断音质的美,不仅是嗓音的质地和条件,作为有声的音质,它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观察与分析。

“气为声之本”,气是声的动力,是声的源流,是声的根本,没有气就没有歌声也就没有藉以传导的听觉审美效应。前人所云:“夫气者,音之帅也,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气为音之帅,是声音的统帅,十分形象地概括了气的地位与作用。可见音质美的前提,是以“气”作为它的根基与统帅的。这里所说的“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薄”就是指气息缺乏深度与力度,粗、是气浅而无力,缺乏底气的支持的一种表现,因此才产生了浮虚单薄的现象。而“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是指气息闷塞不畅,松散无节,既不畅通又不集中的一种现象。说明气的“粗、弱、浊、散”所导致歌声的“浮、薄、滞、竭”的弊端,不仅影响了歌声的音质美,而且也破坏了歌声的审美效应。

歌唱气息的深与浅,长与短,连与断,变与换……,总之,在气息的呼与吸中贯穿着用气的辩证法,作为声乐艺术的支柱,我们要求精巧的运用气息,是因为它不仅关系着歌唱中的整体格局,牵涉到一切生理机能,也同时与心理气质密切相关,人们在探索中国的气功作用于歌唱时就看到了气的整体功能。为此如何练气,如何用气自然是十分紧要的内容了。

总之,气巧则声优,精巧的呼吸成为演唱音质美的首要构成因素也是很自然的了。

共鸣是扩展音响,支持音高,调节声区,变化字音,美化音色的关键与枢纽,没有良好的共鸣就根本谈不上美好的歌声。演唱音质美的审美效应与运用发挥共鸣的作用至关重要是显而易见的。

音域是人体嗓音所能发出的最低音至最高音的范围。人声的音域是由于发音体声带的长短厚薄决定的。一般女人和小孩的声带短而薄,所以声音高;男人的声带比较长而厚;年老的更松弛,所以声音低。一个人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是由于声带的松紧或张力的不同,声带越紧,声音越高,否则,声音就低。

一般来说,自然音域发声是在低音声区,而歌唱的音域就要提高在高音声区的适应性,因为在扩展音域的过程中要训练适合唱或者说高音的能力。

此外,音域中的高低范围应当把它看成是一个变化中的整体。强调扩展高音声区,不等于忽略中声区与低声区的和谐统一,因为就声区的发声特点来看,中声区是声带松紧最适度的部分,因此声音比较自然圆润,没有过度紧张或压抑的现象。同时它又是通往高音或低音的换声区,所以练好中、低音声区往往为向高音扩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各声区的音色也各不相同,高音的头声区比较明亮,中音声区较柔和,低音的胸声区比较浑厚。因此,为了丰富音色的表现力,在扩展高音音域的同时,不要忽视音域中各声区的整体作用。

音质美不仅与其音域的宽窄高低有关,也与它的音响强弱相关。音响是指声音音量的大小强弱变化。说话和歌唱根据情感的表达及其所处语言或歌唱环境的不同,随时都在不断调节控制发声音响的强弱力度。日常生活语言的声音强弱变化幅度不大,而在舞台上说话或歌唱面对着成百上千的观众与听者,它的一个最基本的造型任务,是使声音的响度首先让人听得见、听得清。这样就必须适当地扩大音量,即便是轻声耳语或低吟轻唱,也必须适当地夸张。

音色是声音的特色。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特色,同一首乐曲用许多乐器去合奏,我们可以分辨出哪一种音是什么乐器发出的。说话、歌唱也一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色。我们平时评价一个人说话的声音:“这个人说话真好听,那个人讲话太难听!”。这种声音的好坏在日常生活中是无所谓的,然而作为声音的造型艺术,它不仅能表现美的音色,也应该能创造不美的音色,以适应声音表情的需要。然而个人的自然音色再丰富,也不可能适应舞台语言艺术的说、唱要求,这是因为舞台语言艺术的造型如果还不能突破人声的自然本色的话,也就不能称为艺术。即便根据自然本色划分出了不同声部或行当,但生活中的高音不一定能够适应舞台艺术语言的高音。尤其是唱,旋律化的本身就不是一般生活语言所能胜任的,在歌唱中一个“啊”字可作为歌的高潮,引吭高歌唱上它二、三十拍,而在生活中“啊”再怎么沉吟也不可能这么长,而且也不必要延伸这么长的音拍,更何况舞台语言的声音造型即便在一定声部或行当范围内,也还有更多的突破本色的创造任务,以符合更多具有性格化声音表现的形象塑造。

以上从五个方面概括了音质美的构成条件,主要也是从音响的形式美方面说明了它的必备因素,实际上这五个方面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辩证的统一体。作为音质美不可缺少的条件,其中呼吸的深与浅,共鸣的明与暗,音域的宽与窄,音响的大与小,音色的优与劣等等又存在着辩证的对比与有机地协调处理的因素,要发挥音质美的音响效果就必须进行系统的声音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声乐的艺术美。

最美的声音篇9

关键词:现代音乐美学;音乐表演艺术;音乐的本质

一、音乐美学和音乐表演的关系

音乐美学和音乐表演一个是理论一个是实践。具体表演过程中,表演者要依据音乐美学具体地使用声音、节奏、技术,让自己的表演富有创意,使自己的音乐再创作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好评。这也就要求现代音乐艺术表演者要精通音乐美学,或者说音乐表演艺术要符合音乐美学,要以感情为基础,科学地加入创造性元素。

二、传统音乐美学和现代音乐美学

(一)传统音乐美学

传统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的理论,主要目的就是研究如何让音乐变得更感人更好听,增加音乐意境美,提升音乐的想象空间。节奏性、技术性、创造性、艺术性、理论性,是传统音乐美学具有的特点,其承认音乐必须先有节奏,并加入一定技术性,合成声音,创造声音,使其符合艺术标准,最终形成一个理论体系。其本意是音乐艺术表演受表演者的音乐审美、音乐技术以及表演时的情感影响。

(二)现代音乐美学

现代音乐美学分成两派,一派直接否定了音乐它律性,认为其不受任何情感影响,也不会制造情感,音乐就是音乐。而另一派则秉持传统音乐美学,并加大了技术性、创造性和艺术性,使作品更加优美动人。显然,从倾向性来看,传统音乐美学是赞成音乐它律这个说法的。爱德华汉斯立克是音乐自律性的典型代表,他指出音乐不受感情支配,也不会表达感情,音乐的美就是源于音乐本身。而浪漫时期的一些知名作家都是音乐他律的支持者,他们统统认为音乐是人类情感的抒发,音乐只有符合人们听觉规律,能够愉悦人的身心,或者引导人类的情绪才会有无尽的生命力。

(三)音乐的本质

音乐的本质是真、善、美,即充满真情、拥有善良、让人产生意境美。所以笔者认为音乐是有情感的,因为制作它的人本身就是在某种情感下创造了它。不敢相信一个没有感情的人能够创造出音乐。或者说如果音乐是自律性的,那么世间的一切自然的声音都叫音乐,比如风声、水声,或者在没有情绪掺杂没有任何目的情况下发出的声音,比如刹车声、敲打声,都可以叫做音乐。自然之声还好一些,因为其产生的很多声音的确让人产生愉悦,比如蝉鸣、风声、流水声,让人心旷神怡。但是它们却不具有音乐美,完全受倾听者情绪影响,如果倾听者人逢喜事,任何声音都是那样的悦耳动听,但是如果哦倾听者烦恼愤怒,则这些声音变成了噪音。就更别提不带感情没有任何节奏的噪音,其绝对可以让人发狂。也就是说,没有经过人为处理,没有添加任何感情因素的声音,其根本就不能称之为音乐,因为它不符合音乐所具有的规律性、节奏性、艺术性、技术性、创造性的特点。

(四)音乐的结构

如果音乐是自律性的,是不以人的情绪为转移的,同时也不会表达感情和情绪,那么音乐也就无所谓结构。因为这种所谓的音乐抹杀了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不需要他的感情,他也就不会让自己的感情附注其中,自然会导致音乐作品中的乐音混杂毫无规律,也就没有什么规律和结构。因此这一部分内容涉及到的音乐结构,是建立在音乐它律性基础上的。音乐是音和声的艺术。音,指的是有节奏的声,是声的一种特别表现。而声则是物理敲打而形成的声波。因此最初的音乐便是人类高低声配合敲打器物,两者形成的有规律的声音。比如过去打夯号子声配上有节奏的夯击声。号子声和夯击声彼此搭配,形成了一种和谐听觉感受,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力量,似乎看到了劳动场景。所以说,音乐结构是建立在音和声之上,比如钢琴和吉他的和弦,就是其追求几种声音达成的最和谐的最舒适的那种听觉感受。和弦彼此搭配可以让人心情舒展,让人沉浸在一种情境当中。不过和弦也可以以几个跳跃的,不和谐的和弦组成一段音乐作品,其形成了一种紧张的感觉,往往这种音乐艺术出现在一些电影的桥段中,以辅助性推进剧情。

三、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艺术表演的启示

音乐艺术表演是音乐在创造的过程,是通过一系列的人为加工配合一定的乐器,让音乐作品的精神内核充分释放出来。也就是说,音乐艺术表演需要表演者拥有丰富的情感以及强大的处理技术水平。不过在笔者看来,音乐自律性的积极借用,可以让音乐情感或者意境变得更加真实。

(一)音乐自律结合音乐他律

约翰凯奇是音乐自律派的铁杆支持者,他的《4分33秒》最开始只是演奏者哑剧般的表演,一次次地打开琴盒再关上,然后退场过段时间又上场,通过这种反复表演,最终使得观众出现了窃窃私语,继而质疑声,最后是叫骂声。对于《4分33秒》而言,真正的声音却是观众席上传来的窃窃私语、质疑声和叫骂声。这看起来非常不可思议,设置于笔者为听众而感到不值。不过音乐自律性也并非一无是处。笔者认为在音乐的再创作过程中,可以考虑音乐自律性和音律它律性结合,从而使得作品意境更好。当然这里的音乐自律采用是和约翰凯奇不同,音乐自律部分也是经过人特别录制的,是那些来自于大自然的声音,比如火车鸣叫、风声、海浪声、动物鸣叫等等。将这些声音有机地融入到音乐作品当中,可以增加代入感。比如张雨生的《大海》,歌曲开始前有海浪的声音,其主要就是为了先入为主,塑造一种大海的深沉感,从而紧扣主题,增加歌词内容的内涵,让整幅作品更具艺术性。又比如刘鸿的《站台》,在歌唱的过程中出现了带着苍凉之意的火车吼声,顿时让整个作品的离别愁绪得到了升华,让听众听了心里发生颤动。还有上个世纪的《雪山飞狐》主题曲《雪中情》一开始就是北风呼啸的声音,随着歌唱的推进,一种北国风雪里发生的故事不由自主地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还有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其中的那个水滴声效,一下子让整个作品变得特别静谧,充满了诗情画意。自然声音也就是音乐自律性的运用,可以让一个充满它律性音乐作品变得更加唯美。或者干脆说这是音乐作品使用自然声音而体现出来的一种情感塑造。和约翰凯奇的近乎胡闹似的《4分33秒》相比,笔者认为这种音乐自律性介入是通过制作者主观利用技术、理论,最终形成的一种音乐创造。

(二)音乐审美对音乐艺术表演的影响

凡是审美,是人与外界事物的一种情感联系。因此音乐审美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这也就是为什么说音律自律性站不住脚的原因,因为音乐制作者是人欣赏的主体是个人,制造者也是人,他们都有情绪情感,如果音乐不存在情感,试问如何让二人产生联系呢?而音乐美学中,主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音乐审美。其面对所有作品进行广泛的研究,最终形成了一系列的影响音乐审美的因素的总结。笔者认为影响听众对某个音乐作品的印象的主要因素为:第一,音乐艺术表演者以及聆听者的综合素养,或者说文化底蕴,这个主要着落在歌词上。比如周杰伦的《青花瓷》《菊花台》从意境上就比《双节棍》等好,因为前二者拥有极强的文化艺术气息。第二,音乐艺术表演者表演能力,也就是技术处理能力的高低。很难想象一个连和声过渡都处理不好的表演者能将一个好的作品升华。第三,他人对表演者的评价。也就是现代社会所说的从众性。一个原本很好的音乐作品,可能因为他人不良评价而导致主体改变评价。第四,倾听者专业知识层次,专业程度越高对作品的要求越高,层次越低对作品的要求也越低,这就是有人听不懂歌剧、京剧,却对流行歌曲赞叹有加的原因。因此在现代音乐美学之下,要结合社会大众或者既定的聆听对象的审美标准,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创造。当然,前提是音乐艺术表演者需要拥有良好的专业能力,结构处理的技术能力,最后才是创造力。没有能力的创造,那是粗制滥造。就如前文所述的翰凯奇的《4分33秒》,那是纯粹的一种行为艺术,虽然他是在表达无声也是音乐,但是其不符合音乐是声波传达的这一特性。笔者认为,音乐的创造性,就是主观上要有机融合各种利于表达情感的因素,让情感获得足够的张力。

(三)音乐结构对音乐艺术表演的影响

1.音乐结构影响因素之声音

前文说过,音乐是音和声的艺术,是处理音和声的技术,是实现音声结合的创意。音乐存在着不可视的结构,那就是音声的不同结合方式,也就是存在着不同的节奏、间奏。音,歌唱、朗诵,来自于声带的震动。声,来自于物理敲打形成的声波。故此比较完整的音乐作品不是声乐,而是歌唱、朗诵以及物理弹奏声结合的作品。现代社会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成熟,各种声音声效都可以制作出来,在很大的程度上拓宽了音乐的形式。

2.音乐结构影响因素之节奏

另外节奏和结构也有紧密的关系,一个音乐作品是声音在一定节奏基础上实现的声音相合。如果说音乐是可视的,声和音是具体的水泥、钢材等原材料,那么节奏就是设计图纸,通过它才实现了原材料的各就各位,最终达成一个雄伟建筑。节奏上主要有主要有1/4、2/4、3/4、4/4、3/8、6/8等等。这些拍子都有不同的听觉效果,让人产生不同的聆听感受。

3.音乐结构影响因素之时代

现代音乐美学受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影响,普遍认为那些快节奏的音乐更有市场,或者说现在的音乐人受现实生活影响,将现代急躁心理折射到了创作中导致了作品的快节奏。对于音乐美学当中涉及到的结构进行研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音乐艺术表演能够更加遵从音乐结构,或者说能够打破传统音乐结构,形成一种比较有创意和突破的结构,使再创作的音乐作品较比原作品更具有时代感。比如《梁祝》,在古代自然是古代乐器古代人能接受的节奏,而到了现代则出现了现代乐器以及现代人喜欢的节奏,导致同为《梁祝》但是表达出来的意境不同。

四、结语

最美的声音篇10

在声乐表演中,音乐美学是其最重要的基础和指导原则,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需要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创造力,这样才能将表演中熟练的技巧、表演艺术体现出来。另外通过音乐美学,还能将声乐作品的特征、风格用独特的视角演绎出来,并引起观众的认可,因此,对声乐表演而言,音乐美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音乐美学的概述

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音乐和美学的结合体,同时音乐美学也是音乐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音乐美学的本质是对音乐的美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音乐形式、音乐特征、人类想象、情感、感知等与音乐的关系。音乐美学是一种社会科学,是通过理性的方法对音乐艺术进行探究,音乐美学涉及到的范围很大,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中的研究成果,都可以对音乐形式进行探究。利用音乐美学,能极大的促进音乐艺术的发展,提高音乐艺术的欣赏价值。

2.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的重要作用

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的作用不言而喻,首先音乐美学是声乐表演的基石,声乐表演不仅仅是对技术的一种表现,更重要的是将声乐作品的内涵展现出来,这才是音乐的本质。在声乐表演中,最重要的是将作曲家创作作品的情感、意图、利用作品传达的思想表现出来,同时还需要表演者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表演效果。通过音乐美学的应用,能实现声乐表演过程中的音乐创作,并从音乐美学的审美特点出发,将节奏、音高、音程、音色等声乐的基本形式体现出来。在具体的声乐表演中,往往对表演者的审美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不仅需要对作品本身进行鉴赏,还需要结合自身的感触去演绎作品,可以说声乐表演是表演者内在感触和外在感知有效结合的审美活动,这就需要利用音乐美学来提升声乐表演的审美价值,从而提高声乐表演的欣赏性。由此可见,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

在声乐表演中,表演者在与观众互动过程中会形成审美对象,对于表演者,也就是声乐表演的主体,其表演有演唱、外在形式两种情况,表演者的表演是构成审美对象的基础,而观众的视觉、听觉、意识是审美意识形成的基础,因此,在对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进行分析时,需要从表演主体和观众两方面进行。

3.1 声乐表演中表演主体的审美意识

对于声乐表演,其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具体的过程,其表述的内容是表演者内心活动的外在体现,因此,表演者在实际表演中,承担着声乐作品二度创作的任务,是声乐作品首次创作(作曲家创作作品)和作品三度创作(观众对声乐作品的欣赏)的连接桥梁,表演者不仅需要将作品本身的内涵表现出来,还需要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在声乐表演中,是通过视觉、听觉共同实现的,声乐表演本身就是表演者个人[文秘站:]审美情感的外在体现,因此,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与表演主体的审美意识有很大的关联。

在声乐表演中,人们经常会发现这种情况,不同的表演者,即便演唱同一首歌,演绎出来的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就是表演主体的音乐文化修养有一定差异,导致其审美观念也存在一定偏差,最终造成演唱效果不同。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只是将没有灵魂的音符书写在乐谱上,作品的情感、内涵都需要表演者自己体会,并赋予作品生命力。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还是很喜欢真人演唱表演,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在欣赏表演者个体的创作性表演,这里面渗透着表演者的智慧、情感,这是非真人表演无法代替的。

人们之所以普遍喜爱音乐,其主要原因是音乐表演经过不同表演者的创作,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并且会引起不同观众的共鸣。有很多优秀的表演,会超出作曲家的预想,让作品的情感、内涵更加形象,因此,表演主体的审美意识是声乐表演中音乐美学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声乐作品二次创作的重要环节。

3.2 声乐表演中观众的审美意识

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有其历史风格,不同时期演绎出来的声乐作品有不同的效果,同时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在不同表演者手中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很多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会在作品一次创作的基础上,注入自己的理解、风格及情感,这就造成了不同的审美价值,但是表演者的审美并不能代表观众的审美,表演者必须结合所处时代进行作品演绎,这也就是音乐美学中的“尊重作品历史背景,用当代人的眼光进行表演”。只有用当代人的眼光,对作品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元素,这样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情趣,实现作品的当代性与历史性相结合,获得最佳的声乐表演效果。

对于不同民族的观众,其音乐审美观念有很大的差异,这也导致当前声乐表演中,作品的旋律、节奏、音阶、曲风、结构等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拉丁民族的音乐,其风格注重热情,并且带有一定的轻浮气息,这种风格有很多观众难以接受,但对拉丁民族来说,这是最优美的音乐;而对于日耳曼民族的音乐,其风格典雅含蓄,含有深刻的哲学含义;嘻哈音乐充满了乐观、积极的精神。因此,声乐表演必须从观众的角度出发,结合观众的审美意识,演绎满足观众审美要求的作品,这样才可以获得观众的认可,获得预期的表演效果。

在声乐表演中,“情”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激发观众想象的重要元素,优秀的表演者会在对作品进行处理时,注入自己的真是情感,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唤醒观众内心最深处的情感,给观众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因此,对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而言,情感体验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最能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元素,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必须将注重自身的情感体现,对作品进行再次发现、再次创作,挖掘作品每一个情感元素,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并利用优秀的情感表现能力将其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很多时候表演者的情感投入过于虚假,往往会引起观众的反感,因此,声乐表演必须注重情感的真实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