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方案十篇

时间:2023-03-14 03:13:13

延迟退休方案

延迟退休方案篇1

刘国年并非心血来潮,最近周围的朋友都在热闹地讨论着“延迟退休”。而话题的源起,则是6月5日的一条新闻:人保部表示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

这一表态,随后引发社会各界广泛而强烈关注。尽管在某网站的调查中,有九成的网友对“延迟退休”持反对意见,但相关部委的研究正在抓紧推进。《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围绕延迟退休与养老金领取的议题,全国多家研究机构应人保部之约,都在抓紧制定各自的解决方案并争取尽早提交。

而此番人保部主动公开抛出这一话题,更多是为了“放风试探”,以其在热议中充分听取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意见建议,以便为决策提供民意参考,并在过程中逐步达成共识。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对于“延迟退休”而言,其根本解决的是养老金的可持续支付问题。从全球范围来看,社保入不敷出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全世界国家都在面临的问题。推迟退休年龄即延期支付,或只是解决这一问题一个侧面而已。

多套方案酝酿中

一位与人保部互动密切的研究人士近期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相关机构正在酝酿关于“延迟退休”的方案。实际上,关于推迟退休年龄、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提议,在人保部及业内已经达成一致。“这个决策肯定要出台,是大势所趋,现在就是要研究具体怎么出台,和什么时间出台。”该内部人士说。

从2008年开始,人保部在公开场合便时有“延迟退休”的提法。并在2010年引发过一次类似于今年的大讨论。

“养老政策特别不同于其他政策之处在于,其时效性是延后的,所以需要提前很长一段时间做政策准备。现在我们的决策部门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并开始把它形成一个政策议题,进行充分地讨论和研究,以便未来政策的形成。”上述人士说。

人保部从几年前就开始委托自己的部委科研机构进行该提议的研究。承办项目的单位包括人保部社会保障研究所、人保部劳动保障研究院等,他们研究的方面各有侧重。

而除了人保部自己的研究院所,多家部外独立学术单位,及国外的研究机构,也在参与做“延迟退休”的方案。该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人保部的思路可能会学当年的“医改”,多家单位各做方案,最后“会师”,择优选取。

不过,对于“延迟退休”政策来说,现在还只是出于各做各方案的阶段,还没到最后汇总阶段。

该内部人士称,现在各家都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案,这个事情需要大量的数据和精算,不同科研机构对于具体实施细节还没有形成共识,提出来的方案各不相同。“我猜测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恐怕要经历艰难博弈,短期内难以出台。”

这次人保部通过答网友提问的方式,再度把这个话题抛到公众面前。该内部人士认为,目的就是引起社会的讨论,促进共识的出现。“人保部并不害怕听到反对声音,反而有立场有依据的反对意见会被吸收接纳,而只是凭着一时的感情激愤的反对,就不会去管。”

据悉,该人士所在机构的方案中用了最新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精算。并且,为了广泛全面地听取不同群体对“延迟退休”的看法,他们选取不同的社会阶层、群体,进行访谈,做个案测算。

在还没有形成成熟统一的方案之前,“延迟退休”年龄会采取部分地区的部分群体试点的方式。最有可能的是,从公务员及部分事业单位的群体着手,并且先从女性开始,以延长一两岁开始。“高级职称以上,处级以上的女性,她们更倾向于选择‘延迟退休’。上海的试点已经进行了一两年了。”

缺口有多大

人保部力推“延迟退休”,最多的解释是源于中国平均寿命的提高,原有的退休年龄已经不符合当下的社会发展需求。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1957年中国人均寿命为57岁,到了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延长到67.7岁,而到了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均寿命已提高到73.8岁。

而男性60岁,女干部和科技人员55岁,女工人50岁的退休政策,是1951年开始实行的。并且,在这几十年中,为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提前退休政策。最低标准女性40岁便可以办理提前退休。

“加之许多人违规提前退休,我国的实际退休年龄平均只有52岁。”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中提到。

根据国际惯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3.32%,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8.92%,皆超出上述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过早退休的现有制度与日益增多的老龄人口,直接造成“老年人口抚养比”不断提高,直接加大了未来养老金的支付压力,而养老金缺口是显示养老金支付压力的最直接数据。

“实际上,延迟退休年龄的根本动因是为了缓解未来养老金的支付压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都阳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显示,我国退休年龄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因此“晚退”可以说是缓解养老金收支平衡压力的“猛药”。

养老金缺口是显示养老金支付压力的最直接数据。

6月11日,由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带领的研究团队了一份《重塑国家资产负债能力》的报告,其中的测算结论是中国养老金缺口2010年为16.48万亿元,而到了2033年将达68.2万亿元。

报告一出,舆论哗然,庞大的缺口向人们展示了巨大的养老金支付压力。

业界对于这一数据的态度比较谨慎。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不同的测算基于不同的假定、指标和参数,很难判断这一测算与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

西班牙对外银行养老金和保险中国区代表胡玉玮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该报告中精算的“养老金缺口”实际上指的是“隐性养老金负债”。

一般通过隐性养老金负债占GDP的比率来看一个国家养老金的债务问题。该报告测算2010年这一数值占GDP的比率为41.4%。胡玉玮表示,目前在经合组织(OECD)的34个国家中,隐性养老金负债平均在50%左右,因此当前中国的养老金债务还是可以承受的。

令人担忧的还是未来的债务问题,如果这一数值超过GDP的60%,将给未来政府带来巨大压力。

早在2005年5月,世界银行公布了一份中国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的研究报告,在当时的假设条件下,2001年到2075年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为9.15万亿元。

虽然对于缺口数值的认定有争议,但对于中国养老金缺口的不断扩大和未来的支付危机则是业内的共识。

养老金缺口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个人账户的空账部分,另一个是基本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部分。2010年中国养老金空账规模为1.7万亿,正在逼近1.9万亿。

目前“做实个人账户”的改革推行缓慢,随着时间的推移,空账规模将不断大幅攀升。

需要更大棋局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思路,就要增加劳动力的供给。”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王延中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这就是“延迟退休”的意义所在,可降低每百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供养的老年人口,称为“老年人口抚养比”。

而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研究员蔡昉的调研,把实际退休年龄从50岁延长到60岁,到了2050年,老年人口抚养比可以从109人降到58人。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170个国家和地区中,世界各国正常退休年龄,男性集中在60岁和65岁,女性集中在60岁。1989年至2009年的20年间,有65个国家提高了退休年龄,占38%;男性平均退休年龄由1989年的60.01岁提升至2009年的61.01岁,提高了一岁;女性由57.87岁提升至59.38岁,提高了1.51岁。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延长退休年龄对于空账和基本养老保险收不抵支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它可以使人们养老金的缴费年限延长,缴费金额增加,另一方面又可以延迟人们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减少领取养老金的年限。

普通民众则更关注延长退休年龄对个体的影响。由于中国复杂的养老制度,实际影响不尽相同。

以刘国年为例。刘国年今年1月年满60周岁,从一家国有企业退休。每个月,他从社保基金那里可以领到养老金5615元。

以北京市的社平工资年增长率10%的标准计算,五年后退休,刘国年的养老金粗略估算为每月10170元。

这五年中,他需要多交社保11万5千多元,而他所在的单位要多交36万2千多元。但是如果他不退休的话,以他现在每月的正常工资就已达到1300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对于刘国年个人而言,延迟退休看来并不是一件坏事。

全国各地所交的社保缴费基数,都有上下限之分。其中,上限为当地上一年社平工资的300%;下限分为两种情况,养老、失业保险的缴费基数下限为社平的40%,医疗、工伤、生育缴费基数下限为社平的60%。而各地因社平工资的不同,缴费基础也不同。

对包括刘国年所在的众多国有企业而言,给员工所交的社保都非常“慷慨”,都是按照当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上限来交。

像刘国年这样在国有企业工作的人是幸运的,而对于众多社保缴纳偏低而退休时养老金拿的也偏低的群体,还希望退休之后再找一份工作来增加收入来源,无疑盼望着能早日退休。

延迟退休方案篇2

【关键词】弹性制度 老龄化 养老保险

近几年各国经济快速发展,世界人口日联合国提供的统计数字,2002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0%。到2050年,老人数量将增加21%。其中,世界经济发达地区的老人总数将由目前的2.36亿人增加到3.95亿人,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将由目前的20%增加到33%。由统计数据我们看到各国陆续进入老龄化,而由此造成的养老金支付压力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高福利国家。为了解决矛盾,各国普遍采取是延迟退休年的措施,提高退休年龄成为缓解政府财政负担的重要手段。结合各国的背景,了解各国实施的退休方案,对河北省设计退休方案提供建议。

一、美国延迟退休方案的经验

第一方面提前退休。最早退休的年龄是年满62周岁,但是不能全额领取退休金,领取的退休金大概是全额退休金的70%,每延迟一个月退休,领取退休金的比例都会提高小部分。这项措施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了一个弹性选择,可以在领取退休金水平和享受生活之间进行选择。据统计数字显示,美国人更多是选择提前退休享受人生。

第二方面是正式退休。美国在67周岁退休时,可以申请领取全额退休金,这笔退休金能够满足退休人员的正常生活需要,并根据消费价格指数进行调整。在美国历史上,退休年龄是从65周岁逐步提高到67岁的,美国最晚退休年龄不得超过70岁。这项措施是从1983年到2017,年,共延长2岁。

第三方面是鼓励延迟退休。美国人的最晚退休年龄是70周岁,延迟退休可以拿到更多的退休金,满足更多的日常需要,与正常退休相比,大概能多拿30%的退休金,但是只有很少的美国人选择延迟退休。

由此可知,美国政府在退休政策上采取的是多样化的政策,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制度供他们选择,采取了“弹性化”的方式,缓慢的延长年龄,可以使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退休计划。

二、法国延迟退休方案的经验

法国最初的退休制度规定男女同龄退休,都是60周岁,表示60岁可以领取退休金,但是不是全额领取,要向全额领取的话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年满65周岁退休;二是缴费年限达到40年。随着法国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原退休制度已经不堪重负。

在2010年,法国政府修改了退休法案,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提高了退休年龄。把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2岁,从2011年开始,每年延长4个月,到2018年完成;另一方面,改变了领取全额退休金的条件。从年满65周岁延长为67岁退休领取,也是每年延长4个月,缴费年限改为41年。

同时,法国政府为了照顾一些特殊群体,实施了弹性政策,例如:铁路人员、经常需要值夜班的护士等职业,可以降低他们的退休年龄,而对于一些高技术人才可以提高他们的退休年龄,另外如果在职人员到70岁不愿退休,企业是无权强制退休。

三、德国延迟退休方案的经验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德国采用的是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男女的同龄的退休制度,退休年龄是65岁,德国的这一退休制度一直是各国学习的先例。这一退休制度的好处保障了养老金给付的及时性,有助于实现养老金随物价或收入波动而调整的指数调节机制,有利于规避通货膨胀,也体现了养老保险的共济性和福利性。德国现在是出生率最低国家之一,老龄化速度非常快,给德国的保险资金造成很大的压力。

在2010年,实行了新的退休制度,将退休制度从65岁延长到67岁,每年延长一个月,用12年的时间完成,实行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另外德国的公司还为员工增加了一份企业的养老保险,这样员工在退休的时候,替代率能达到75%,那么退休后的生活有了保障,并且可以留住自己优秀的员工。

四、其他国家延迟退休年龄的经验

在世界各国不同的社会经济、不同的养老模式、不同的文化背景,显现出了不同的退休政策,但这些不同的政策,都体现着一些相同的变化趋势。根据日本有关法律规定,日本女性和男性的退休年龄均为60岁。但因为从2013年~2025年可以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将被阶段性推迟到65岁,雇佣方今后就将有义务保证在受雇者满65岁以前提供返聘,将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纵观整个欧洲,目前正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而自欧债危机以来,希腊等欧洲国家的财政更是捉襟见肘,在职员工供养退休人口的压力越来越重,必须延迟退休时间,才能确保社会保险制度不陷入崩溃境地。欧盟委员会预计,到2060年欧盟成员国必须将退休年龄推迟至70岁。比利时目前男女的退休年龄均为61岁,2009年男女的退休年龄将提高到65岁。匈牙利到2009年男女退休年龄都将逐步延长到62岁。英国女性的退休年龄在2010~2020年逐步延长到65岁。新加坡政府的长期目标为把男性和女性的退休年龄从62岁提高到67岁。在韩国,正常退休年龄将在2013年由60岁提高到61岁,之后每隔5年提高1年,直至正常退休年龄到达标准的65岁。澳大利亚现在的退休年龄是,男65岁、女61.5岁,2013年妇女的退休年龄将提高到65岁,与男子相同。瑞士2005年将把妇女退休年龄从62岁逐步提高到64岁,并酝酿进一步提高到65岁。

五、河北省城镇职工退休制度的现状

(一)河北省退休年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河北省现在按照国家现行的制度执行退休,河北省的退休年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平均男性的退休年龄61.08岁,女性59.48岁,而在河北省,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而女职工50岁。可以看出特别是河北省的女职工退休年龄低于世界平均女性将近10岁。

(二)河北省的退休制度缺乏弹性

河北省现有的退休制度中明确规定,除特殊工种外,其他岗位的劳动者无论接受教育的时间长短,退休年龄都是相同的。实行的是“一刀切”的退休制度。举例来说:一般情况下,博士要比本科生晚7年参加工作,但是退休年龄是一样的,按照人力资源的管理来看,对于高学历人才培养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尤其是养老金的领取跟工作年限还有一定的关系,这种缺乏弹性的退休制度,不仅造成高级人才的浪费,同时还减低了对求学的积极性。

(三)河北省提前退休现象严重

这些年河北省的经济改革,对一些企业进行整顿:破产、清算、改制等,为了缓解各种矛盾,让相当一部分不到退休年龄的职工提前退休,实际上是缩短了他们缴费的年限,增加了他们享受养老金的年数。随着河北省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虽然河北省实施了一些措施,使参保人数达到了全覆盖,但也不解决养老保险基金压力过重的问题。

河北省的“内退制度”是经济时期的产物,它所针对的情况是指国企面向那些没有达到退休年龄但是又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活动的职工所做出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化解政策。政策的本意一方面是缓解下岗职工的压力,另一方面为一些职工提供了自己创业的机会。然而,在具体操作中,由于种种人为的因素,导致了政策与制度初衷的背离,给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支付方面,特别是给在职职工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几年河北省的内退人员数量在快速增长,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考虑,他们不仅没有创造社会财富反而在消耗社会财富,影响养老保险的正常运转。

(四)河北省退休年龄的身份差别

目前河北省的退休年龄制度在劳动者身份上存在较大的差别,一是男性与女性在退休年龄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女性职工与女性公务人员的退休年龄差异也比较大。

六、国外延迟退休年龄给河北省制定退休方案的启示

从以上的介绍看,有不少国家已经制定了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以后河北省在制定退休方案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从国外的延迟退休方案中,我们要学习以下几点:

(一)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逐步延长退休年龄

如果河北省要改革退休年龄,为了减弱各种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延长退休年龄。例如:法国从2011年7月开始每年等距延长4个月,到2018年法定退休年龄将延长至62岁;美国从2003年开始,退休年龄每年多增加两个月,到2015年延长至两年。利用充分的时间进行调整,河北省在延长退休年龄的方案上,可以借鉴,减小各种动荡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男女退休年龄差距缩小

从前面介绍的几个国家的退休方案,我们可以看到男女的退休年龄越来越接近。例如:法国,男女的退休年龄最终要达到62岁的相同年龄;英国从2010年起,女性的退休年龄将由目前的60岁提高到与男性相同的年龄—65岁。根据2012年的高峰论坛,在228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67个国家和地区规定了男女同龄的退休年龄,占总的国家地区数的73.25%,没有规定男女同龄的国家中,也在改革缩小差距。而河北省参照的是国家的退休政策:女工人50岁,女干部55岁,男的60岁,男女之间最大相差10岁,河北省在制订方案的时候应该缩小差距。

(三)对职工领取养老金采取约束与激励相结合机制

很多国家为了延迟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要求在职职工有个最低缴费年限,还规定一个最低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达不到相关要求的,会影响到领取的水平。例如:美国的退休政策要求最低领取年龄为62岁;英国退休制度规定只有工龄不少于35年,并且只有支付过国家保险基金的退休人员才有权利获得全额养老金。河北省的退休人员只要交够15年养老保险就可以领取退休金,多交一年对退休金数额的影响很小。河北省在制定退休计划的时候,应该采取鼓励的政策,每提高一年,增加2%的养老金,并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延长领取养老保险的时间。

参考文献

[1]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李仲生.人口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张运刚.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3).

[4]钟仁耀.养老保险改革国际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延迟退休方案篇3

[关键词]延迟退休;退休年龄;养老保险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0224

1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我国劳动力总供给逐年减少,退休年龄的延迟已成为必然趋势。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曾表示,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远远低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退休年龄。尹蔚民还表示,经中央批准后,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1]

当前,我国实行的是将社会账户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统~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保险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这将损害公民的社会福利。为了预防出现巨大的资金缺口,社会各界需要对此引起关注,政府部门也应参考多方的观点,采取多方面的措施,维护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养老保险盈余,完善公民的福利。[2]

如今,延迟退休年龄已成为社会热点,其关系每一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是每一个劳动者都关心的热点话题。通过一些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本文将提出几点关于延迟退休年龄方案的政策建议。

2政策建议

基于现状,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势在必行。在其他关于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和观点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对延迟退休年龄方案提以下几点建议。

21重视延迟女性退休年龄

根据普遍的男女寿命规律,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高了约三岁,而在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上,女性的退休年龄比男性至少早了5岁。在这个规定上对男女有失公平,过分加重男性的负担,也使女性实现自身实际价值和为社会奉献的时间缩短。女性不仅无法完全主张自己的劳动权利,而且难以得到与男性相同水平的经济保障,有遭受性别歧视的质疑。增加对延迟女性退休年龄重视性,是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之一。

我国现行女工人退休年龄为50周岁,女干部退休年龄为55周岁,与多数国家的女性退休年龄对比,我国的女性退休年龄还存在很大的调整空间。对女性退休年龄进行适当上调,不仅有利于新时代女性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且对缓解中国当前养老保险支付缺口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2逐步推进退休年龄政策

中国人均寿命的延长使中国具备了逐渐落实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有利条件。同时延迟退休年龄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养老金给付压力,从而有利于维护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可以借鉴国际先进国家的经验,结合人口老龄化的规律和我国国情,分阶段逐步落实理想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逐步提高退休年龄不能一步到位,也不能过慢,否则会达不到预期的社会效果。这里所指的“逐步、逐渐”是有计划地分阶段实施。笔者可以通过探索客观规律,每次延迟几个月的退休年龄,从而在一定的限期内使退休年龄达到政策计划的预期。这样的渐进式推行,所受到的社会阻碍会大大减小。

笔者大致将延迟退休年龄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逐步改革退休制度。首先,将女职工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 岁。在此期间,女工人的退休年龄可以用几年的时间逐步延迟至55岁。而且政府也能将此作为缓冲期,逐步调整步调安排相应的社会工作。

二是从2016年开始优先提高女性的退休年龄,每2年提高1岁,直至2025年,将女性的退休年龄提高至60周岁。至此,男女实现同龄退休。在这个基础上,从2026年开始,每5年提高1岁退休年龄。至2050年,男女退休年龄达到65周岁。[3]

23探索推行弹性退休制度

弹性退休制度是在西方国家广泛实行的一种退休制度。政府制定一个退休年龄段区间,劳动者可以按照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年龄退休,领取养老金。许多发达国家已把弹性退休政策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一项有力措施。中国幅员广阔,经济社会和人口态势发展极不均衡,传统的“一刀切”的退休制度显然不能符合社会各个人群和职业的实际需求。[4]

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是存在差异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博士毕业生与体力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相差大约十年,但是若他们在同一年龄退休,他们的工作年限相差了大约十年。这不论对体力劳动者还是博士毕业生来说,都是不公平的。

同样地,脑力劳动者的退休年龄可以适当延迟;体力劳动者的退休年龄则可以适当提前。在企业、机关单位、事业单位连续工作满30年以上,但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适当提前退休;如果劳动者自身的健康状况良好,又有工作能力,家庭也具备条件,可以适当延迟退休。

采取弹性退休方式,由部分退休、部分工作的弹性退休方式逐步过渡到完全退休,不仅可以缓解劳动者退休心理压力,也可以缓解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紧张局面。[5]所以,该制度具有现实参考价值。

24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世界各国普遍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困扰,许多国家早已推行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例如美国,它所实行的是弹性退休制度。美国人退休后的收入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养老金;另一部分是工作单位支付的退休金。为了鼓励劳动者延迟退休,越迟退休就可能申领到越多的养老金。而日本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分为两部分:一是推迟退休年龄;二是完善养老金制度,从而调整支付年龄和支付水平。[6]至2013年,日本已将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推迟至65岁。国外的延迟退休方案中有许多先进的经验值得参考,如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养老金领取的奖罚制度等。但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要考虑我国的特有情况,不能盲目借鉴。在确定退休年龄上,我国的预期人均寿命普遍低于其他国家,因此如果要将退休年龄延迟至65岁,应缓步退休这一延迟退休年龄方案。

3结论

延迟退休年龄已刻不容缓,必须重视这一问题。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也是我国社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当然,延迟退休年龄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循序渐进,适应我国的国情和劳动者的需求。延迟退休年龄或许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或许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条必经之路。为了国家更好地发展,为了缓解养老保险支付缺口,希望政府在正式出台延迟退休年龄的相关政策时,能够给予群众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张玉玲延迟退休攸关全民福利[J].决策探索月刊,2015(20):4-9

[2]杨欢,袁磊养老保险资金缺口的测度与解决方案――基于延迟退休年龄视角[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4,28(3):5-12

[3]丛春霞延长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影响分析[J].中国发展观察,2009(12):12-14

[4]张丽推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

[5]李光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提高我国退休年龄的利弊及可行性分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延迟退休方案篇4

延退应对养老金缺口

近日,由人社部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养老保障”分论坛上,包括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贡森在内的一众专家,均明确支持“延迟退休”。

其中,贡森研究员指出,老龄化加剧,应对我国养老金缺口的办法,就是不断提高退休年龄。他建议,政府应下决心,并加紧启动提高退休年龄的改革。

节约有限劳动力资源

10月21日,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也向媒体详细阐述过目前官方对“延迟退休年龄”的考虑,一是为了维护养老金的长期收支平衡,但主要原因,是在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节约已开始出现下降的有限的劳动力资源。

此番论述,已从侧面印证,中央政府认为,是时候有必要启动“延退改革”了。

针对“延迟退休”引发的民间反对,专家建议,消除“双轨制”改革,尽快出台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政策,应与实施“延迟退休”并行。

■ 观点

每年延退几个月避免一刀切

此前有报道称,延迟退休的方案,可能是将目前的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至65岁。

消息一出,立即引发民众反对。不少人认为,自己辛苦工作几十年,熬到退休,如果政府突然把退休年龄提高5岁,就是要自己多干五年活,五年后还拿一样的养老金,“那时钱都贬值了”。还有很多在企业工作的人担心,现在企业里年轻人都用不完,自己老了,退不了休,又被待岗,将陷入既没工资又没养老金的窘境。

对于上述担心,学界日前拿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

贡森介绍,“延迟退休”并非“一刀切”式地提高退休年龄,而是“一年涨几个月”的渐进式改革。比如,现在退休年龄是60岁,今年退休的老人,可以是60岁零两个月或三个月时退休,之后逐年按月提高退休年龄,“这样对每个人的影响并不大”。

按照现行法律规定,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55岁。不过,日前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中长期测算及改革思路探讨》显示,目前,我国男性的实际退休年龄为56岁,女性实际退休年龄约50岁。

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大学郑伟副教授提出的改革建议是,从2015年开始,每年的退休年龄提高一个季度,每四年提高一岁,如此积累,直至男女实际退休年龄可以达到六十岁。郑伟预测,照此方案,大约20年后,延迟退休对弥补养老金缺口,维护养老金收支平衡,会起到一定效果。

同时,针对“被延迟退休的老人其实难以继续工作”的公众担忧,贡森建议,政府应尽快设计配套政策,对40岁以上人群开展延续就业的技能培训。

不久前,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强调,延迟退休年龄同时,国家应出台配套政策,着力开放实施中年及更大年龄段劳动力适合的工作岗位,保障这部分人群充分就业。

■ 分析

17省份去年养老金收不抵支

贡森介绍,社会关注的“养老金缺口”,主要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农保没有缺口。

当前,我国养老金存在三种缺口,分别是当期缺口、做实个人账户产生的缺口,以及隐含债务缺口。

首先,当期缺口即当年收上来的钱抵不过当年支出。2012年,17个省份当年收不抵支,缺口原因很多,如企业瞒报,也有人认为是大量农民工不参加养老保险,总之是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执行力不强,缺乏公信力。

其次,做实个人账户产生的缺口。现在,全国的缺口大概在2万亿以上。贡森介绍,多年来,我国应对老龄化的思路是积累资金,但在实践中站不住脚。因为从宏观经济角度,积累基金与先收现付,对应对老龄化,无本质区别。

第三,隐含债务缺口。贡森介绍,是指假定现在养老保险制度完全不变,未来几十年后累计的养老金缺口。

中国银行研究,2030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缺口,相当于当年GDP的38%左右;2050年相当于60%左右。贡森认为,如果养老保险是政府基本责任,政府可增加税收弥补养老金需求。现在经合组织国家的养老金隐含债务,都不低于其GDP;大多数国家的隐含债务,是GDP的两到三倍。相比来说,我国隐含债务不算高。

■ 焦点

1、养老金若不改革2048年将枯竭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对现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中长期测算。结论是如果不改革,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在2037年,出现当期收不抵支;到2048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累计收不抵支,完全枯竭。

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团队负责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副教授提出两大改革建议:放开计划生育和实施延迟退休。

郑伟认为,我国养老金的缺口,靠财政弥补已不可能;唯有改革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才能保证养老金稳定发放的可持续性。但他提醒,改革有一个时间窗,如错过未来几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期,将无法挽救。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也强调,在老龄化加剧的大背景下,对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府须有急迫意识和忧患意识。

2、消除“双轨制”应与延退并行

“延迟退休”思路一经提出,就备受民间质疑。普遍的舆论观点是,“一群不用缴养老保险的人,在研究延迟退休年龄”,由此引出养老金“双轨制”下的利益不公平,让普通百姓难以接受甚至大骂“延迟退休”,不断损害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公信力。

贡森认为,虽然“延迟退休”必须要做,也是世界各国应对养老金缺口的主要手段,但是,政府对“延迟退休”的实施方案,应讲究策略,不能让公众认为,“延退”是在现有的不公平制度下,加重不公平。

贡森的建议是,政府启动制定“延迟退休”方案同时,要尽快出台机关事业单位缴纳养老保险的制度,起码要有明确的“双轨制”改革承诺,以增强政府推进养老保险改革的公信力。

此前,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社会关注的养老金双轨制问题,中央已提出明确改革方向,即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消除养老金“双轨”下的权益失衡。

“机关事业单位不缴费,享受的养老金还很高,凭什么让普通人延迟退休?这从道义上、法理上都说不过去。政府应尽快出台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并轨方案,至少是渐进性的执行方案,表明我们(政府)的诚意和决心。”

延迟退休方案篇5

前久,清华大学公开的养老体制改革方案引发了社会数轮争议。该方案主要起草人杨燕绥表示,方案主要是于2030年前,实施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的目标,而方案内容是延迟领取养老金,并非延迟退休。这又引发社会“退休即失业5年”的质疑,近日,杨燕绥回应称,领取养老金和退休的年龄不等同在国外早有案例,如目前美国政府养老金领取年龄是67岁。

美国政府养老金领取年龄为67岁吗?该方案设计者显然并不了解欧美社保制度。

诚然,美国政府确实在社会保障计划上设定了一个激励延后领取社安金的机制,即1943年后出生的人,可领取标准社安金年龄为66岁,1960年后出生的人,可领取标准社安金年龄为67岁。但退休人员可从62岁时领取社安金,每月只能领取标准社安金的75%,63岁为80%,64岁为86.7%,而65岁为93.3%,而若70岁领取则可获得超额部分。也就是说,美国政府的激励延后领取社安金的机制,并非67岁“一刀切”。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制度的设计只针对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计划,该社会保障计划是属于美国政府公共服务范畴,其对象是面对劳动群体,且只要在退休前参加工作,并缴纳强制性的社保税,不管缴费年限,只要在法定的领取社安金的年龄段领取,都可享受到相应比例的社安金。

除政府为劳动者提供的社安金外,美国居民的退休保障还包括退休金和非金融资产等。退休金为国内熟悉的401K,即一种由雇员、雇主共同缴费建立的安全基金式养老保险制度。401K计划养老金领取条件为:年满59.5岁;死亡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发生大于年收入7.5%的医疗费用;55岁以后离职、下岗、被解雇或提前退休等。非金融资产主要指居民手中的房地产,即居民为提高退休生活质量,而可通过反住房按揭形式出售住房,以获得相应的收入。

美国居民这种多保障的社保体系,使美国政府即使有激励延迟领取社安金的政策,也不会导致退休即失业的情况,因为劳动者还拥有个人缴费型保障账户,且劳动者可在年满59.5岁后就可领取,甚至55岁离职、下岗或提前退休后也可领取。

延迟退休方案篇6

关键是,对谁好?延迟退休,每讨论一次,就是一场沸沸扬扬。从2010年起,人社部官员对此发表了“正在研究”、“暂时不会调整”、“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等一波波反复、迂回的表态。这让公众对延迟退休这事渐渐形成了心理预期。如果说政策改变是一场大手术,这种反复就有点像打麻醉针,让人最终不痛不痒地接受。有人把这种先让专家发声试探的策略俏皮地称为“放气球”,也有人说叫“放狗”。

现在,最新消息来了:多部委与养老方案设计者们开了两天的闭门会议,达成的一项共识,果然是,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比杨燕绥还狠,杨教授至少没建议让人延迟退休多交钱。

延迟退休对谁好?算两笔账,一目了然。按照“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课题组的测算,退休年龄每延长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收40亿,减支160亿,一增一减200亿,美妙;就个体而言,若男性22岁开始工作,中国男性预期寿命72.38岁,60岁退休可领退休金12.38年,延到65岁,只能领取7.38年,若计发标准不提高,杯具。一对比,让延迟退休更像一种不公平的算计。麻醉针打再多,也难遮其本质。

明眼人一下就看透——养老保险是政府与公民间的契约。公民按定好的退休方案交了钱,政府就该兑现当初的承诺。若朝令夕改,尤其是这改动让公民受损,实质上就是政府违约。

提再多的理由都是违约,何况有些不过是借口。以“延长退休年龄是国际惯例”这说辞来说,真实情况是,发达国家的延迟退休,是基于劳动力市场结构与人口预期寿命的双重考量:法国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预期寿命是81.6岁,退休后可活22.2年;德国法定退休年龄为65岁,预期寿命是80.2岁,退休后可活18.2年……这是联合国公布的数据。中国人口预期寿命仅74.83岁,若延长到65岁退休,其后仅能活9.83年,这节奏,拔凉拔凉。

延迟退休方案篇7

1.1数据模型

(1)测算工具。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精算分析模型(PFA21修正版)。

(2)基础数据。以2013年湖北省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现状为基础,对2014~2061年开展长期预测分析。测算涉及的人口和宏观经济数据来自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湖北人口统计年鉴》、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总量数据来自湖北省统计和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报表,分年龄、性别数据由人口普查数据、养老保险数据库数据和《湖北统计年鉴》等整理而成。预测期内,参保率、失业率、劳动参与率、人口、参保人数及结构等根据上述统计资料整理加工得出。

(3)退休年龄。设定按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男职工60岁,女职工50岁,女干部55岁。

1.2参保人数变化情况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就业人口参保率的提高,参保职工总人数在未来16年内将持续上升。2029年前后参保职工达到峰值1102万人;但在城镇人口出生率和新增参保率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到2061年只有903万人。退休总人数在预测起始年至2057年均为正增长,2057年左右达到退休高峰1223万人,预测期末退休人数逐步下降至1210万人。预测期内制度内供养比为:2013年为2.05(即2.05名职工供养1名退休人员),2022年左右为2,2045年左右为1,2061年为0.75。

1.3基金结余变化情况

未来10年,基金当期结余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起当期结余逐步下降,2029年左右当期收不抵支,至2035年左右累计结余将消耗殆尽。

2延迟退休年龄下的养老保险基金趋势预测

2.1数据模型

(1)测算工具: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精算分析模型(PFA21修正版)。

(2)基础数据。同法定退休年龄基金预测基础数据设定。预测期内,参保率、失业率、劳动参与率和人口、参保人数及结构等基础数据,与2.1中法定退休年龄下的基金发展趋势预测所采用基础数据保持一致。

(3)退休年龄。假设男职工65岁,女职工、女干部同为65岁。

2.2参保人数趋势变化情况

男女参保人员退休年龄统一延迟到65岁后,参保职工总人数在未来16年内仍持续上升,参保职工高峰值在2029年从1102万人(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1185万人(延迟退休年龄),预测期末903万人(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954万人(延迟退休年龄)。退休总人数高峰值由2057年的1223万人(法定退休年龄)下降为1171万人(延迟退休年龄),预测期末退休人数由1210万人(法定退休年龄)下降为1154万人(延迟退休年龄)。预测期制度内供养比变化情况:法定退休年龄条件下2022年2名职工供养1名退休人员,延迟退休年龄后推迟到2029年。法定退休年龄条件下2045年1名职工供养1名退休人员,延迟退休年龄后推迟到2051年。延迟退休年龄后,预测期末由0.75名职工供养1名退休人员提高为0.83名职工供养1名退休人员。

2.3基金结余趋势变化情况

退休年龄统一延迟至65岁后,基金可支付能力明显提高,当期结余最高值由2023年推迟到2028年,当期结余出现收支缺口由2029年推迟到2036年;累计结余最高值由2028年推迟到2035年,累计结余出现缺口由2035年推迟到2050年。

3结论及建议

在参保率、失业率、劳动参与率和人口、参保人数及结构等基础数据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调整退休年龄,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延迟退休年龄对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效果显著。从延迟退休年龄后的养老保险基金预测可以看出,在预测期内,延迟退休年龄后不仅退休高峰期人数下降,在职参保人数上升,而且当期结余、累计结余资金大幅上涨,导致当期缺口和累计缺口期限分别推迟了7年和15年。二是采用延迟退休年龄缓解基金支付压力手段较单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退休高峰期基金支付问题。延迟退休年龄能够直接、快速缓解基金支付压力,但是只是延迟了基金出现缺口的时间,不能完全解决基金缺口问题,还需要通过多种措施增加基金积累,根本上解决退休高峰期基金支付困局。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有效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压力,尽可能发挥延迟退休政策的功效,笔者提出三方面的建议:

(1)实施延迟退休政策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延迟退休年龄,既关系到在职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出延迟退休政策,不仅要考虑应对远期养老金支付风险,还要统筹考虑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劳动力供求状况变化、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政策调整、社会公平取向和人口老龄化等多重因素,寻找延迟退休与上述因素的最佳契合点,充分发挥延迟退休政策的最大优势。

(2)及早研究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延迟退休年龄是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冲击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在退休高峰期来临之前,应研究制定推迟法定退休年龄方案,积极稳妥地分步实施,争取用20~30年的时间将男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均提高到65岁左右,以缓解基金支付压力。

延迟退休方案篇8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10.1%。据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老龄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30%左右。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一方面导致劳动人口总量减少,经济发展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使得社会赡养率提高,加重年轻一代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压力。更为重要的是,老龄化带来人们的退休期延长,使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不断增加,不利于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预测,2010年我国养老金缺口达1.7万亿元。巨大的基金缺口给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在老龄化及养老金缺口的双重压力下,最具影响力的变量———退休年龄成为解决基金缺口的入口,普遍认为延长退休年龄能够有效地缓解基金支付压力。国内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研究较为充分,梳理已有文献可知对延长退休年龄和基金收支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方面:是否需要延长退休年龄;延长退休年龄产生的影响包括对基金收支、隐性债务、就业等;延长退休年龄的方案设计等。部分学者反对延长退休年龄,认为延长退休年龄对我国的就业形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延长退休年龄并不一定能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且目前我国不具备延长退休年龄所必需的劳动力市场、人口预期寿命等条件(唐钧,2010;张车伟,2004;潘锦棠,2012;杨翠迎和金昊,2014;曾益和任超然,2013;徐立人,2012)。[1-6]部分学者认为延长退休年龄能够较好地解决养老金支付问题,认为延长退休年龄利于实现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邓大松和刘昌平,2001;邓大松和陈文娟,2008))。[7-8]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证得出延长退休年龄必然性(李珍,2007;郑秉文,2013;杨燕绥和张芳芳,2012;林义,2002;殷俊和黄蓉,2012;王增文,2010)。[9-14]林宝(2003)探讨了退休年龄与隐性债务之间的关系,认为退休年龄直接影响着隐性债务。[15]此外,部分学者从预期寿命及目前我国退休年龄存在的性别差异等角度提出我国应延长退休年龄(褚福灵,2013;蔡昉,2013;王海东和李珍,2013;史柏年,2001)。[16-19]国外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延长退休年龄对就业、收入分配和老年职工生活的影响,认为延长退休年龄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劳动力供给和养老基金收入(Thomas,2010;Lacomba和Lagos,2006)。[20-21]但也有学者认为延长退休年龄将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冲击且不利于实现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再分配(Aubert和Duc,2013;Weller,2005;Polackova,1999)。[22-24]国内外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文献为本研究提供了借鉴,本文以退休年龄为切入点,研究不同的退休年龄对统筹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

二、人口预测模型建构及人口预测

人口因素是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变量之一。延长退休年龄通过影响参保人员的缴费和退休年限进而对基金收支产生影响。对未来人口总量、结构、分布、迁移及发展状况的预测是改进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步骤。常用的人口预测方法有灰色预测模型、年龄移算法、指数方程、矩阵方程、刚培兹曲线、自回归方程等。本文拟采用年龄移算模型,该预测方法产生时间较早,在人口预测上有广泛的应用,方法较为成熟;而且该方法对人口的预测准确度相对较高,有较为严谨的移算原理,预测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此外,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度人口数据及普查数据,以历史数据为基数,对未来人口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测。

(一)年龄移算法的原理及其描述

年龄移算法也称年龄移算预测模型,是人口预测的基本方法,其基本表达式为:式(1)和式(2)中,Mt+1(s+1)表示预测年度为s+1时t+1岁的人口数,Mt表示预测年度为s年时t岁的实际人口数,V(t)表示s年时t岁人口的存活率,V(t)=1-Dt,Dt为t岁人口的死亡率。v表示s+1年人的最高寿命,Mv-1(s+1)表示第s+1年最高年龄组预测人口数。可以看出该预测模型涉及到的两个重要变量是基期人口数及各年龄段人口的存活率(1-死亡率)。若已知当期0岁人口数及相应阶段的死亡率便能求出预测年份各个年龄段或年龄组人口数。

(二)对我国人口总数及其分性别人口的预测

本文人口预测年限为2011-2060年,暂不考虑人口的国际迁移因素。1.参数取值(1)各年龄段人口基数。运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中表3-1“全国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据,以2011年为预测始年。(2)各年龄人口死亡率。采用2005年由保监会公布的《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中养老金业务表,将各个年龄组男女死亡率加权平均得到各年龄组总死亡率。(3)各年0岁人数的确定。从2000-2014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平均值为12.4‰,考虑到我国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国家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假定预测期间我国人口保持着13‰的年增长率。2.人口预测结果将上述数据代入到公式(2)中可以得到2011-2060年我国总人口数。随着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提高以及人们受教育年限的不断延长,假定人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年龄为20岁。按照现行退休年龄,女职工到50岁即可享受养老金待遇。为测算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将人口年龄进行分组,其中0~19岁为暂未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20~49岁者为劳动力人口,50~70岁为我国可能经历的退休年龄,71岁及以上则为完全享受养老待遇的年龄,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由图1可知,我国人口总量峰值出现在2037年,达到14.65亿。这一预测值与2007年联合国人口司对我国人口的预测结果相差无几,该机构预测我国人口总量将在2033年达到14.6亿,说明本研究的人口预测结果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参考价值。2037年以后,虽然我国人口保持13‰的增长率,但是总人口仍然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到本世纪中叶,总人口下降到14.3亿,本世纪末我国总人口约为12亿。由于我国男女退休年龄不同,为更准确地测算出不同的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影响,本文将分别测算2011-2060年我国分性别人口总量。此处借别比,正常的性别比介于104~107之间。整体而言,性别比相对比较固定。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50~54岁、55~59岁、60~69岁、70岁的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05.14、102.12、103.47、101.88和101.63。假定在预测年限内,我国50~70岁人口仍保持这一比例。根据已知总人口,可以分别测算出男女人数,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三、统筹基金收支平衡模型建构及测算

(一)基本假设

1.本文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城镇企业职工,且不考虑男女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2.从养老保险制度实现自我平衡的角度,暂不考虑国家的财政补贴以及社会捐赠等收入以及制度的转制成本,基金收入主要来自于单位缴费及利息收入。3.退休年龄,由于我国正在研究实施递延式退休年龄,假定女职工可能经历的退休年龄为50~70岁,男职工为60~70岁。4.遵缴率。十一五期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遵缴率始终呈逐年下降趋势,历年分别是90%、89.9%、89.5%、87.7%和86.5%,其中2009年和2010年遵缴率下降幅度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金融危机期间困难企业数量增加所致(郑秉文,2011)。[25]随着经济的回暖及基金征缴工作日益法制化和规范化,本文假定在测算年限内,养老保险遵缴率达到100%,即不考虑参保人员未缴费现象。5.结余基金的处理。假定若某一年基金出现结余,结余部分不作为下一年的基金收入来源,下一年的收入来自单位为员工缴纳的保险费。6.假设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严格分开管理,两者之间不存在相互使用或透支的关系。7.假设由于长寿风险带来的个人账户基金额外支出由国家财政支付而不是从社会统筹基金中列支。不考虑退休人员死亡时的丧葬费支出。

(二)统筹基金收支模型

1.基金收入模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收入主要指职工所在单位为其缴纳的保险费。基金收入涉及两个重要变量,即缴费人数和缴费数额。某年的基金收入是该年缴费人数与缴费额的乘积。

(三)基本参数假定及取值

1.初始就业年龄和退休年龄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不断推进,市场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劳动力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接受教育实现。据测算,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每年新增的劳动力中,高校毕业生占有较大比例,而毕业生毕业时年龄基本在20岁左右。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于18岁开始走上工作岗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假定测算期间劳动者开始工作的年龄为20岁,即a=20。随着延长退休年龄呼声的提高,假定我国男女劳动者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可能经历的退休年龄为50~70岁,即b∈[50,70]。2.城市化率城市化是指非城市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化与养老保险制度密不可分,我国每年都要大量的非城市户籍人口流向城市,成为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扩面的主要对象。从1997-2013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到2013年,城市化率达到53.73%。本研究假定从2013年开始,城市化率以每年0.6%的速度增长,到206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82%。3.失业率近10年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基本维持在4.1%左右,考虑到统计口径的差异,假定城镇失业率在较长时期内维持4.5%的平均水平。4.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覆盖率是衡量制度完善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由制度建立之初的39.2%上升到2013年的63.2%,15年上升了24个百分点。党的十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社会保障全民覆盖,其中扩大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覆盖率是其中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养老保险制度及征缴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及广大劳动者保险意识的提高,假设从2013年到2020年我国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以每年5.26%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达到100%。5.缴费率根据国发[2005]38号文件,统筹基金收入来源于单位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0%缴费,即c=20%。6.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也称为社会平均工资。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趋向成熟,未来经济增速将逐步放缓,工资增速也将受到影响。本文假定预测年度内我国社会平均工资与经济增速同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趋势,假定我国经济在2013-2020年、2021-2030年、2031-2040年、2041-2050年、2051-2060年分别保持10%、8%、7.5%、7%和6%的速度增长。7.基础养老金平均替代率[国发(2005)38号]指出将职工养老保险的总替代率定为59.2%,其中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分别为35%和24.2%,假定预测年份统筹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为35%。即ARR=35%,其中ARR=APtSAVt。8.基础养老金调整幅度养老金调整是国家为保证退休人员养老金购买力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的制度安排,也是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举措。从2005年至今,国家已经连续11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历次调整幅度高达10%。在调整方式上以普调为主,即在上年度养老金基础上按一定比例上调养老金。上调养老金使得退休职工得到了切实的实惠,但如此大规模大幅度地上调养老金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将给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造成威胁。随着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未来的养老金调整机制将逐步完善和规范,假定在预测年限内国家经济增长幅度在每年年初上调养老金。即f=g。9.缴费工资占社会平均工资的比重按照《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等相关法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以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60%至300%为缴纳基数。近些年来,我国缴费工资基数占社会平均工资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70.4%下降到2011年的58.2%,十年内下降了12个百分点,已经跌破社平工资60%的下限,这对于养老保险费收入的增加以及养老水平的提高都是不利的。从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广大职工的实际收入考虑,本研究假定缴费工资为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100%,即d=1。10.对男女退休年龄的设定大部分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退休年龄普遍高于我国,如表4所示。表中显示,挪威、冰岛等北欧国家的男女退休年龄均达到67岁,美国为66岁,部分西欧及加拿大等国的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发展中国家如波兰、智利等国的退休年龄也高于我国。为测算不同的退休年龄对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本文拟定了11种退休方案对退休年龄与基金收支平衡之间的关系进行模拟,加上现行退休年龄共12种方案,如表5。按照现行退休年龄,即男60岁女50岁退休,女职工基金将在2015年出现收不抵支,缺口额达到2017亿元;男职工基金将在2036年出现收不抵支,届时缺口额为684亿元。将男女基金综合起来考虑,我国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将在2023年出现缺口,缺口额达到3827亿元。现实中,女职工提前退休、内退的现象较为普遍,给基金收支平衡带来威胁。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女职工的实际平均退休年龄为50.67岁,男性为58.93岁,男女职工都存在早退现象(阳义南,2011)。[26]若将早退、内退现象考虑进去,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出现缺口的时间将会提前。方案一即男60岁,女53岁退休。与现行退休年龄相比,女性退休年龄延长了3岁,随之女性养老保险基金出现缺口的时间延迟了3年,基金缺口额为375亿元。在女性退休年龄延长的带动作用下,总的养老保险基金出现缺口的时间推迟了2年,缺口额降为193亿元。与方案一相比,方案二中女性退休年龄由53岁提高到55岁,提高了两岁,女性养老基金于2022年出现缺口,缺口数额降到375亿元,缺口出现的时间推迟了4年。男性退休年龄不变时,在女性退休年龄延长的作用下,总的基金出现缺口的时间推迟了3年。方案三中,女性退休年龄由55岁提高到57岁,女性基金出现缺口的时间推迟了3年,总的基金收不抵支时间延迟了2年。方案四中,女性退休年龄延长到60岁,即男女同龄退休,与卢森堡、秘鲁等国的退休年龄一致。与方案三相比,女基金出现缺口的时间推迟了5年,总基金将在2033年出现缺口。方案五中,男女退休年龄在60岁的基础上同时提高,男性提高的幅度大于女性。此时,女性退休年龄延长1岁,基金出现缺口的时间延迟2年;男性延长3岁,基金出现缺口的时间延迟了19年。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总基金出现收不抵支时间推迟了6年。方案六与澳大利亚等国的退休年龄相同。男性退休年龄提到到65岁,在预测年份内,男性基金一直处于盈余状态。女基金将在2034年出现收不抵支,在两者的综合作用下,总基金将于2051年出现缺口。方案七的退休年龄与瑞士等国的退休年龄一致,女性退休年龄提高到63岁,较方案六提高了一岁,女性养老基金和总基金出现缺口的时间分别延迟了3年和1年。方案八是目前多数发达国家如德国、加拿大及丹麦、荷兰、瑞典、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欧国家实行的退休年龄。在男女退休年龄同时达到65岁时,女基金和总基金出现缺口的时间分别为2046年和2057年。方案九是美国目前的退休年龄,男女退休年龄在65岁的基础上又提高1岁,女性养老基金出现缺口的时间推迟到2054年,在预测年份内,总基金处于盈余状态。方案十是目前挪威、冰岛等北欧福利国家推行的退休年龄,男女退休年龄均达到67岁,此时女性养老基金于2059年出现缺口,而总基金处于盈余状态。方案十一是一种较为极端的退休年龄,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国家实行这一退休年龄。在这一退休年龄及预测范围内,女基金、男基金及总基金都不会出现缺口,即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有充分的偿付能力。

四、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1.延长退休年龄可以缓解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的支付压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退休年龄的提高,统筹基金出现缺口的时间不断推迟。当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0岁,基金出现缺口的时间是2033年,比目前退休年龄下出现缺口的时间推迟了10年;当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时,基金将于2057年出现收不抵支,比60岁退休时缺口时间延迟了24年。当男女退休年龄同时提高到70岁时,养老基金不存在支付压力。可见延长退休年龄是提高基金偿付能力的可行之路。2.女性退休年龄对整个基金的收支平衡有重要影响。女性退休年龄的延长不仅减少了女基金的支付压力,也延缓了整个基金缺口危机。在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退休年龄从50岁提高到60岁时,女性基金出现缺口的时间延迟了15年,进而带动整个基金延迟10年出现收不抵支。3.延长退休年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男女退休年龄的提高对养老保险基金都是利好的消息,但是基于我国目前的退休状况,大幅度延长退休年龄将会超出人们的承受能力,结果会适得其反。

(二)对策建议

延迟退休方案篇9

摘 要:本文针对我国将要实施的延迟退休政策对就业的影响问题,通过建立延迟退休对就业影响的指标评价模型,来预测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政策实施年份相同的情况下,延迟退休年限越长,对就业的影响越大;如果延迟退休年限相同,政策越晚实施,其对就业影响越大。

关键词:延迟退休;就业;计量模型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逐渐发展,医疗卫生水平逐渐提高,居民寿命逐步增加,而计划生育实施三十多年来,新生人口增速逐年下降,伴随而生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则日益明显,这将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负面经济影响,如长期劳动力供给不足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

因此,关于是否应该延迟退休年龄的争论逐步增多,国内学者对这个问题做了大量相关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延迟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如盛帅、张义凡(2013)从人口结构老龄化和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趋紧两个角度论证了延迟退休年龄的必要性[1];金刚(2010)则从降低养老保险支付压力,应对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从而增强经济竞争力的角度,说明了延迟退休年龄的必要性[2];同时蔡P(2010)也赞成通过延迟退休年龄方案来解决未来劳动力不足和人口红利消失的困境;邓大松、罗昌平(2001)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年龄的灵敏度,退休年龄每提高1%,基金缺口减少0.374%。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延迟退休政策对就业状况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延迟退休会导致劳动供给量增加,然而延迟退休却不一定会导致就业压力增大,经济发展是促进就业增长的最直接动力,经济的增长会明显带动就业率的提升,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需求也会逐渐增加,因此,我们比较不同年份因延迟退休引起的就业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建立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指标评价模型,对由于延迟退休所带来的对就业状况的影响进行研究。

二、研究思路

本文的思路是主要理清延迟退休与劳动力供给的关系和经济增长与劳动力需求的关系。虽然延迟退休会导致劳动供给量增加,但是延迟退休却不一定会导致就业压力增大。这是因为促进就业增长的最直接动力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可以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降低就业压力。

三、研究方法

一方面,用GDP增长率表示经济增长的程度,进一步以就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表示就业弹性系数,从中可以看出,在就业弹性系数一定的情况下,GDP的增长率与从业人数的增长率呈同向变化,用λ表示就业弹性系数,有:

GDP增长率=GDP/基期GDP,θ =λ×ΔGDPGDP

(1)

因为各产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不同,社会各产业和部门的就业弹性系数各不相同。同时需要对不同产业的GDP增长率进行区分。以λj为j行业部门的就业弹性系数,ΔGDPj为j产业的GDP增长量,GDPj为j产业的基期GDP。将就业增长率进一步表示为:

θ=∑nj=1λjΔGDPjGDPj

(2)

另一方面,从已有劳动力和对未来劳动力增长趋势的预期角度表示从业人数增长率,同样考虑不同产业部门劳动增长率和劳动需求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评估因延迟退休年龄而产生的那部分从业劳动力增量对就业的影响程度,将关系进一步限定于延迟退休年龄条件下的从业劳动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联系从业人数增长率的两种不同表达式,得到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其中ΔL′为因延迟退休年龄而产生的从业劳动力增量:

ΔL′L′=∑nj=1λjΔGDPjGDPj

(3)

为具体确定ΔL′的量,我们假设,现存的i岁劳动者总量为Li,其相应的劳动力参与率为λi,λiLi即为i岁劳动者的总从业人数。以此类推,便可得到各个不同年龄的从业劳动力总量为∑λiLi。假设劳动者a岁开始工作,b岁结束工作,则就业人数总量为∑bi=aλiLi,记t为延迟退休年龄,并引入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影响的定量指标σ,此时可以建立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影响的计量模型:

σ=∑b+ti=aλiLi-∑bi=aλiLi∑bi=aλiLi/∑nj=1λjΔGDPjGDPj

(4)

σ为大于0的值,σ越大,表示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的影响程度越大。按照本文提出的计量模型,在既定条件下,只要将相关数值代入模型加以试算,便可找到能使等式两边达到均衡的t值,即延迟的退休年龄的年限,此时b+t值即是处于均衡点上所对应的最佳退休年龄。当该式达到均衡时,b+t就是最佳延迟退休年龄,此时σ=1。

四、结果分析

首先,我们对我国1990-2010各年度的劳动力、就业率、GDP预期等指标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处理,通过回归预测相关指标数据从2015年到2040年间每年的值。

可知退休年龄分别延长3、5、7年对于不同年份的影响指数σ如图1:

图1 延迟退休对就业影响定量指标

由图可知,不同的延迟退休实施方式,对就业影响不同。一方面,如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的年份相同,那么延迟的年限越长,对就业的影响就会越大;另一方面,如延迟退休的年限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的年份越靠后,延迟退休年限对就业的影响就会越大。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我国当前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干部)或50岁(工人),而在欧美国家普遍的退休年龄都为65岁。如今,我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从1990至2010年以来,我国劳动力供求状况保持稳定,GDP稳定增长,有必要在适当时期实施延迟退休政策。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假如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的年份相同,那么延迟退休的年限越长,对就业的影响就会越大;假如延迟退休的年限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的年份越靠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延迟退休年限对就业的影响就会越大。所以,为了缓冲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在政府决定推行延迟退休政策时,可以考虑逐步增加延迟退休年限,使就业压力处于一个可控的范围,特别是在现今经济处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2014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制造行业从业人员延迟退休年龄政策》(AH201410378305);2015年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限问题的研究》(ACJJXYYB027)

参考文献:

延迟退休方案篇10

(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81)

摘 要:随着中国人均年龄的提高及青壮年劳动力的减少,延迟退休问题已经被提上日程。促进企业职工延迟退休,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才的充分利用,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目前退休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企业职工延迟退休问题进行价值分析,提出了促进职工延迟退休的对策。

关键词 :延迟退休;养老金;退休年龄;制度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1.01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预期寿命近年来大幅提高。根据《2010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2009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共计1.1309亿,占总人口比重已达到8.5%,老年抚养比达到了11.6%。数据预测显示,中国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从2015年开始将逐渐减少,老龄人口数量加速上升。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延迟退休显得“势在必行”。

1 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及存在问题

1.1 现行制度

中国目前对退休年龄的一般性规定,基本沿用了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中对退休年龄的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1.2 存在问题

1.2.1 退休年龄没有适时调整

1950年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40岁,女性为42.3岁,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男性为72.38岁,女性为77.37岁。很明显,人均寿命在不断延长,但退休制度却“徘徊不前”。

1.2.2 退休年龄与受教育年限不相适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受教育人均年限有了显著提高,进而推迟了劳动力的就业年限。而目前的退休年龄规定,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期的缩短,这既是人力资本的浪费,也会转而抑制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阻碍人力资本总量的提高。

1.2.3 退休年龄与人口老龄化趋势不相适应

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1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5%,而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并且,人口老龄化程度在未来一段时期还有不断加深的趋势。而目前的退休政策已明显赶不上“时代的步伐”。

1.2.4 提前退休情况严重

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来看,除了正常提前退休之外,还存在着较多的提前退休情况。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众多,因而每年的提前退休人数持续增加。而提前退休行为是与退休政策有关的。目前中国关于养老金领取资格的规定是达到最低缴费年限15年,并取消了最初的延迟退休期间养老金补助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由于养老保险制度收益激励不足以及给付机制存在问题造成了提前退休的现象发生。

2 企业职工延迟退休的优越性

2.1 有利于“做实”养老金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养老金支出愈来愈大。从我国历史情况出发,现行的养老金政策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近年来随之出现的养老金空账问题也日益严重。而延迟退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金压力,把养老金“做实”。

2.2 有利于减轻年轻人“养老”负担

随着近几十年计划生育的持续推行,青年人口正在逐渐减少,两个年轻人赡养四位老人的状况日益严重,而在未来几十年内,这一趋势可能还会继续上升,年轻人压力越来越大。而延迟退休,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年轻劳动力赡养老人的压力。

2.3 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退休年龄的偏低使得我国高层次知识劳动者的能力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高层次知识劳动者层次需求的提高又延长了其受教育年限。这样一来,他们从正式工作到退休,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而延迟退休,可以利用他们丰富的社会经历和熟练的技术,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对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2.4 有利于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对于大部分的退休人员来说,养老金成为退休后的唯一经济来源,对于退休前工资水平较低的职工,尤其是又生活在高物价水平地区的职工来说,养老金可能保障不了经济需求。另一方面,退休后的职工长时间无子女陪伴,精神上的空虚则会成为生活中的主要问题。而延迟退休,无疑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为他们的晚年创造丰厚的物质基础。同时,取而代之的职工生活,也大大减少了他们的空虚感。

3 促进企业职工延迟退休的对策

促进企业职工延迟退休,激励企业职工自愿延迟退休,决不能一蹴而就。就目前社会形势来讲,在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制定强制性延迟退休政策,势必会遭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因此,要想制定合理的退休政策,增强职工对政策的理解,促进政策的落实,必须以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为前提,努力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水平。

3.1 工资几何递增制度

对于延迟退休的职工,可以实行工资几何递增制度。以每年为一个期限,延迟一年者,延迟期内的工资在其原来工资基础上翻0.10倍;延迟两年者,延迟期内的工资在其原来工资基础上翻0.15倍;延迟三年者,延迟期内的工资在其原来工资基础上翻0.20倍;延迟四年者,延迟期内的工资在其原来工资基础上翻0.25倍;延迟五年者,延迟期内的工资在其原来工资基础上翻0.30倍。针对本方法,对于延迟退休者延迟期内养老金不予发放,退休之后,养老金按正常水平发放。

3.2 养老金奖励制度

对于延迟退休的职工,可以实行养老金奖励制度。延迟期内,职工个人工资由其本人与用人单位协商并签订劳动合同;对于养老金的发放,以每两年为一个期限,延迟两年者,养老金按其不延迟退休前的每月应发数额的1/4发放;延迟四年者,养老金按其不延迟退休前的每月应发数额的1/3发放;延迟五年者,养老金按其不延迟退休前的每月应发数额的1/2发放。退休之后,养老金按正常水平发放。

3.3 养老金减免制度

对于延迟退休的职工,可以实行个人账户养老金减免制度。1997年,中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和规范了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比例。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8%,但个人账户一律按个人工资的11%记录,差额的3%由国家承担。根据本办法,对于延迟一年者,延迟期内的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7%,差额的4%由国家承担;对于延迟两年者,延迟期内的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6%,差额的5%由国家承担;对于延迟三年及以上者,延迟期内的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4%,差额的7%由国家承担。退休之后,养老金按正常水平发放。

参考文献

1 A.Samwick. New evidence on pensions,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timing of retirement[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8(7)

2 黄瑞.中国人口红利与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1)

3 肖艳.解读困境中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版),2008(1)

4 范围.退休年龄比较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