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方案十篇

时间:2023-03-22 17:46:14

拍摄方案

拍摄方案篇1

展示企业产品和服务

展示企业各部门良好的工作风貌

宣传片制作具体操作流程:

1、脚本策划—>拍摄创意—>拍摄—>动画—>配音—>非线性编辑—>出盘

当客户有影视制作需求时——请和我们联系,让我们制片组、创意组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及了解您的企业、单位、产品的情况——客户确定制作方案后,我们按客户的制作要求确定制作形式及向客户报价-——确认及签定协议,付首期款后我们开始拍摄制作——我公司向客户提供创意脚本方案——拍摄完成后我们进行后期剪辑制作——粗剪毛片并请客户审查——根据客户审查后的意见进行后期修改及音效合成——请客户审查后向客户提供完成的成品播出带。

2、流程说明

****拍摄前准备的工作------就经确认的制作脚本(相当于电影的剧本)由导演向各个制作单位讲述布置,模特演员试镜、化装造型、音乐、道具、场景灯光、影调、布景方案、服装等有关拍摄的细节进行全面的筹备,以求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一、二次制作筹备会-----把拍摄中的细节向客户呈报并说明制作的细节理由;未能确认的部分进行再一次的准备,影视部提报新的拍摄方案,供客户确认。

*拍片前最后检查------正式拍摄之前,制片人员对最终确定的各个细节,进行最后的检查确认。

*拍摄------按照最终制作准备会的决议,在安排好的时间、地点由摄制组按照拍摄脚本进行拍摄。为了对客户和创意负责,除了摄制组之外,影视部的制片人员会联络客户、有关创作人员等参加拍摄。

*冲洗作业-----拍摄使用的电影胶片需要在专门的冲洗厂里冲洗出来。

*转磁-----也被称作过TC。由电影胶片的光学信号转变成用于电视制作的磁信号;转磁的过程中一般会对拍摄素材进行色彩和影调的处理。

*初剪------也称作粗剪。拍摄素材在经过转磁以后,要先输入到电脑中导演和剪辑师才能开始了初剪。初剪阶段,导演会将拍摄素材按照脚本的顺序拼接起来,剪辑成一个没有视觉特效、没有旁白和音乐的版本。

*看A拷贝------所谓A拷贝,就是经过初剪的那个没有视觉特效、没有音乐和旁白的版本。这个版本是将要提供给客户以进行视觉部分的修正的,这也是整个制作流程中客户第一次看到制作的成果。

*正式剪辑-----在客户认可了A拷贝以后,就进入了正式剪辑阶段,这一阶段也被成为精剪。精剪部分,首先是要根据客户在看了A拷贝以后所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然后将特技部分的工作合成到广告片中去。广告片的画面部分的工作到此完成。

*作曲或选曲------影视片的音乐可以作曲或选曲。

*配音合成-----完成旁白和对白。在旁白和对白完成以后,音效剪辑师会为广告片配上各种不同的声音效果,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将以上所有元素并的各自音量调整至适合的位置,并合成在一起。

*出播出带。

*交片----将完成的影视片经过客户认可后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交到客户手中。

宣传片制作配置:

1、广播级数字BETA摄像机单机拍摄(典型企业宣传片)

2、资深导演/专业摄像师/灯光师/电台专业播音员解说/片头片花

3、后期SGI工作站高端非线编辑机房

4、素材拍摄和成片比例为10:1

宣传片制作报价:版权所有

专题片、资料片拍摄制作价格

10分钟(拍摄、剪辑、配音、字幕、音乐)

元(成片)(不含特技费)(以上可单剪成1′、30″、15″、5″每次剪辑费用元)

20分钟(拍摄、剪辑、配音、字幕、音乐)

元(成片)(不含特技费)

30分钟(拍摄、剪辑、配音、字幕、音乐)

元(成片)(不含特技费)

60分钟(拍摄、剪辑、配音、字幕、音乐)

元(成片)(不含特技费)

2000张以上VCD

每盘元

10,000张VCD以上

每盘元

脚本设计

其他方式拍摄报价:

根据企业宣传片形式的不同拍摄时间长短使用设备不同是否需要三维动画等制作费用差别很大此报价仅供参考

详细报价在以上几个方面确定后给出

1)摄影机+16mm胶片拍摄

资深导演/专业摄影师/灯光组/电台专业播音员/片头片花

后期SGI工作站高端非线机房(FLINT/SMOKE/宽泰)

适合城市/开发区/旅游景点/大企业宣传片

元左右(十盘,拍1天/使用轨道)

元左右(十盘,拍2天/使用轨道1天+摇臂1天)

城市/大企业宣传片需要多日拍摄根据具体方案给出报价

2)高清摄像机拍摄

资深导演/专业摄像师/灯光组/电台专业播音员解说/片头片花

后期SGI工作站高端非线机房(FLINT/SMOKE/宽泰)

适合城市/开发区/旅游景点/大企业宣传片

元左右(拍摄1天/使用轨道)

元左右(拍摄2天/使用轨道1天+摇臂1天)版权所有

城市/开发区宣传片需要多日拍摄根据具体方案给出报价

3)广播级数字BETA摄像机拍摄(典型企业宣传片,推荐)

资深导演/专业摄像师/灯光师/电台专业播音员解说/片头片花

后期SGI工作站高端非线机房

适合标准企业形象宣传片的拍摄制作

元左右(拍摄1天)

元左右(拍摄2天/使用轨道1天+摇臂1天)

4)DVCPRO摄像机拍摄

资深导演/专业摄像师/灯光师/电台专业播音员解说/片头片花

后期专业非线机房剪辑

适合小型企业形象宣传片/展会宣传片/企业专题片等

元左右(拍摄1天/广院学生配音/摄像兼灯光)

元左右(拍摄1天/使用轨道/电台播音员/专业灯光师)

5)3CCD高档DV摄像机拍摄(SONY190P或松下180)

资深导演/专业摄像师/广院播音系学生解说/片头片花

后期非线工作站剪辑

适合小型企业宣传片/展会宣传片/企业专题片等

拍摄方案篇2

[关键词]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093

[中图分类号]G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2

建设工程声像档案涉及城建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园林绿化与交通建O等,其载体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如照片、磁带、幻灯片、光盘与磁盘等,因此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的管理难度相当大。如何妥善解决声像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档案归档、管理、使用的效率,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建设工程声像档案概述

建设工程声像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具有记录价值的声音、图像或影像材料,这些档案材料真实、全面地记录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整个进程,是城市建设成就的最直观体现,在宣传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以及城市改造修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拍摄得不到应有配合

建设工程声像档案所涉范围广、内容杂,且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拍摄,故工作量相当大。在此情况下,部分城建工程项目的实施者或建设单位对该项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制订完善的声像拍摄计划,并且不愿意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导致城建档案部门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握相关工程建设信息,白白错失了许多珍贵的拍摄机会。

2.2 档案收集、整理困难

由于城建声像拍摄的工作量非常大,城建档案部门难以兼顾所有的建设项目,因此部分拍摄工作需要交给相关单位独自完成,但这些单位大多缺乏专业的拍摄技巧或器材,所拍摄声像材料的质量非常差,还有个别单位将拍摄材料据为己有,不愿意向城建档案部门移交,导致这些档案的安全性缺乏保障。此外,部分拍摄单位不了解城建声像拍摄的工作方式和要求,对拍摄时间、拍摄人物、拍摄内容等未做详细的注释说明,经常是拍完就放到一边,又不及时移交归档,时间一长,没人能记得起这些档案的来龙去脉,给后续的整理和使用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2.3 人员设备不足

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能否长期保存并实现有效的开发利用,与拍摄器材的性能、储存载体的品质以及拍摄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城建声像拍摄不光要拍人,也要拍物,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建筑、街道、公园等,必须有配套且完善的拍摄器材,才能顺利地完成拍摄工作,但当前很多城建档案部门的设备条件并不理想,难以满足城建声像拍摄需求。其次,当前城建档案部门中专职负责声像拍摄的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多数人员属于兼职,且档案部门很少组织专业的技能培训活动,导致各项城建声像拍摄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2.4 档案编研滞后

档案编研是挖掘档案信息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能够向社会提供更加系统、条理且便于传播使用的档案信息产品。但当前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编研工作十分滞后,鲜少有城建档案部门设置专门的编研机构,即便设置了编研机构,也大多是兼职人员,缺少专业技术骨干,且组织管理也不到位,导致档案编研工作的进展不畅。

3 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的有效管理

3.1 增强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管理意识

首先,要加大对城建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尤其是相关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建设工程声像档案在反映城市建设进程与历史变迁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地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城市建设的动态跟踪与管理,保证城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实施下去。其次,不同的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统一管理步调。建议城建档案部门主动加强与城建项目审批、管理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联合制定并出台相关文件规范,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为本地区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保障。

3.2 完善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管理制度

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的涉及面广、牵扯部门多,尤其是一些地方重点建设项目,通常是由政府牵头实施,涉及部门单位众多,这使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管理面临着很大的实际困难。对此,应尽快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管理制度,此外,各声像档案的形成单位也应该制定相应的规章条例,规范声像档案拍摄管理活动,确保档案能够稳定生成、及时移交,杜绝档案流失、档案私有化等现象的发生。

3.3 加大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管理投入

首先,要加大基础硬件投入,配备先进的摄录器材,满足声像档案拍摄需求,从源头上保证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的拍摄质量。其次,加强声像档案专用库房建设,购置足量的档案装具,确保声像档案专柜专放,同时要优化库房环境,做到恒温、恒湿、防尘、防蛀与避光,减缓声像档案老化,延长档案使用寿命。再次,要加大档案管理力度,定期做好巡检工作,及时发现声像档案管理问题,防止声像档案出现损坏。

3.4 培养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管理人才

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管理的工作量非常大,技术含量也比较高,这就要求尽快建立一支专业理论扎实、业务素质过硬的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管理队伍,以切实满足城建声像档案拍摄管理需求。首先,要定期组织城建档案部门及档案形成单位的声像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各种培训教育活动,通过下发学习资料、集中培训讲解、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使之掌握相应的档案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促进档案形成、保管等环节的规范化,为提高档案质量奠定重要保障。其次,相关声像档案管理人员也要加强自我学习,树立进取意识,主动接触并掌握一些声像档案工作方面的新知识、新技能。

3.5 加大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编研力度

首先,要一改当前关门编研、闭馆自守的工作模式,积极向社会征询档案编研意见,准确把握档案编研需求,拓宽档案编研思路,同时将现行的纸质编研方式向声音、影像等多种载体形式并存的多元化编研格局扩展,实现编研工作的高层次发展。其次,要积极引进信息化编研技术,利用信息网络系统辅助档案编研活动,如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数码影像技术等,促进档案编研产品的电子化、网络化,并利用网络渠道实现编研成果的传播、利用和反馈,真正通过编研活动发挥出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的最大价值。

4 结 语

建设工程声像档案是城市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针对当前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通过增强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加大管理投入、培养管理人才、加大编研力度等方式,不断提高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为现代城市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贝育芳.浅谈珠海城建声像档案工作的建设[J].城建档案,2015(6).

拍摄方案篇3

一审:东京地方裁判所2001年1月25日判决,载《劳动判例》第802号第12页(2001年6月15日)

二审:东京高等裁判所2002年7月11日判决,载《劳动判例》第832号第13页(2002年11月1日)

一、 本案精粹:

签订承包合同的承包者,在承包期间因病死亡,能否以劳动者的身份适用于劳动法规,从而获得劳动者灾害补偿?本案告诉我们,无论当事人之间签订的合同形式如何,都要依据事实上是否存在使用从属关系等要素来综合判断劳动者的性质。

一般来说,电影的拍摄制作是在导演的指挥监督下进行的,摄像师有服从导演指示的义务,虽然该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摄像师要有相当的专业技术和对艺术的理解、表现方式,但不能以这种“自由”的艺术发挥来否定指挥监督关系的存在。wwW..CoM本案也是一样,本案摄像师虽然与电影公司签订的是承包合同,但是摄像师的报酬以劳务提供的期限为基准 计算 支付,每项工作的诺否的自由受到制限,劳务提供的代替性不予存在、摄像器材基本上由电影公司提供,电影公司将摄像师的报酬作为计算劳动灾害保险费的基数,等等。从这些因素加以综合判断,摄像师是在与电影公司的使用从属关系下提供劳务的,因此属于劳动者概念的范畴,受劳动者灾害保险法的保护。本案历经16年,终以劳动者侧胜诉结案。

随着文学、艺术、影视等特殊领域就业形态的多样化,如何及时准确地界定和判断劳动者的身份成为十分复杂的课题,因此本案判决对今后实务的影响值得关注。

二、案件回放:

本案电影摄像师(1926年8月出生,当时59岁),是日本著名的独立职业者,曾拍摄过多部电影电视片并多次获奖,[1] 1985年出任日本电影技术奖审查委员,1986年出任日本电视技术协会纪录片部门审查委员。

本案电影公司欲拍摄一部反映日本东北部文化的影片,导演(兼编剧)与摄像师是故友,对其摄像技术极为赏识,且该摄像师也是出生于日本东北部,有那里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熏陶,便极力向社长推荐由其出任该片摄像师,社长表示同意。社长在与该摄像师商谈时说,作为本公司的摄像师每天的报酬是2.3万日元,本片预计拍摄50天计115万日元,考虑到拍摄前后要来公司处理一些事情,故加算5万日元,合计120万日元。另外该电影公司员工每月25日支付工资,本案摄像师提出希望月末支付或者外景拍摄完毕后支付,社长表示同意。由于拍摄实际期间一般要比预定时间长,提前结束的情况几乎没有,双方遂商定即使拍摄时间有所变化,报酬也不改变。就此双方签订了从1985年10月至1986年5月间,该摄像师随剧组在日本东北部地区拍摄,预定分三个阶段共进行50天,电影公司在月末或外景拍摄后向该摄像师支付120万日元报酬的承包摄像合同。

该摄像师在拍摄期间,曾在日本东北部严寒的寺院里连续9天长时间拍摄,有时彻夜拍摄,有时在雪中拍摄,工作环境十分艰苦。1986年2月19日早晨该摄像师在下榻的旅馆跌倒,被送往 医院 ,23日因脑血栓病亡。

由于摄像工作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所以电影公司在已经向该摄像师支付了50万日元的基础上,在其死后的1986年3月25日向其遗属支付了34万日元,总计支付报酬84万日元。

本案中,该摄像师还推荐了两名摄像助手和一名与摄像工作密切相关的照明技师。该摄像师在电影的整个拍摄过程中,只从事摄像工作。根据拍摄的日程安排,没有拍摄任务时,可以任意从事其它工作,而不必征得电影公司同意。但实际上,该摄像师并没有充裕的时间同时从事其它电影的拍摄等工作。后来其妻子说,有可能利用2、3天时间为老朋友勅便河原宏的花展摄影。

该电影公司劳动人事管理制度完备,但工作时间、休息时间、休息日、工作守则、劳动纪律等等对本案摄像师都不适用,没有约束力。

本案摄像师于过去的20年间,在该电影公司工作过5、6次,其报酬一直是按“经营所得税”来申报,电影公司虽然以文娱人的报酬名义进行所得税的事先预扣,[2] 但在1985年4月至1986年3月期间电影公司在向所辖劳动基准监督局支付该公司的劳动灾害保险费时,已经将该摄像师的报酬包含在内作为计算的基数。另外该摄像师加入了东京文化人国民健康保险。

该摄像师死后两年,其子于1988年2月17日以其父的病故是由该摄像工作直接引起为由,向管辖区的劳动基准监督署长提出依据《劳动者灾害保险法》支付 经济 补偿的请求。1989年8月28日该基准监督署长作出了该摄像师不是《劳动基准法》第九条规定的劳动者,故不予支付经济补偿的决定。

其子于1989年10月请求管辖区劳动者灾害补偿保险审查官审查,1994年11月24日请求被驳回。

其子又于1995年1月20日向劳动保险审查会提出再审查的请求,1998年6月17日又被驳回。

其子遂向东京地方裁判所提起诉讼。2001年1月25日东京地方裁判所一审判决,其子败诉。其子不服一审判决结果,上诉东京高等裁判所,2004年7月11日二审判决推翻原判,其子胜诉。当事人均未提出三审上诉,本案历经16年艰辛曲折终以劳动者侧胜诉结案。

三、判决要旨:

本案一审和二审均从以下9个相同的方面(顺次不同)对该摄像师是否为劳动者进行了综合分析判断。为便于比较,笔者在每个相同判断基准中将一、二审的判决意见同时列出。

1、 工作上的指挥监督关系

一审判决认为,虽然导演有最终的决定权,但导演与摄像师的职能是业务分工的问题,而不是指挥命令关系。具体来说:

①导演对该摄像师的工作只是给予原则上的把握,而不是事无巨细。

②从追求艺术性的角度来看,导演和该摄像师所处的地位是同等的。

③导演对该摄像师提出的建议予以采纳。

二审判决认为,作为电影拍摄来说,摄像师在拍摄过程中,理解和把握导演意图,基于自己的技术和艺术感悟将摄像具体化,但导演对电影的拍制负有最终的责任。本案也是一样,关于摄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都是在导演的指示下进行,对该摄像师拍摄胶片中的镜头的选取和编辑也都由导演最终确定。无论该摄像师技术有多高,工作的独立性有多强,都不能脱离导演的指导监督而无限制的自由发挥,该摄像师基于导演的意图进行拍摄,发挥艺术才能,虽然不是显在的具体的直接的指挥命令,但不能以此否定指挥命令的性质。本案电影拍摄的最终决定权由导演掌握,与该摄像师之间存在指挥监督关系。

2、 报酬的性质和数量

一审认为,本件报酬是完成该部电影的摄像任务支付120万日元,摄像日数有所变化报酬也不变,可见该报酬不是与劳务提供的一定的时间相等价,而是与作品的完成相等价的,因此是承包性质的报酬。

二审认为,虽然是完成该部电影的摄像支付120万元,但这是以预定拍摄日数等为基准算定的数额,与其摄像助手等的报酬形式没有本质差异。另外该摄像师合计工作了33天,电影公司虽然以完成了一部的三分之二为理由支付了84万日元,但33天也恰好相当于当初预定拍摄日期50天的三分之二。所以也是考虑到了与劳动时间等价的因素的。因此与承包性质报酬相比,更具有工资的性质。

3、 对委托的工作的诺否的自由

一审承认,合同签订后,该摄像师按拍摄日程表工作,而且要理解把握导演的意图将影像具体化,因此对每项具体工作加以拒绝的自由是受到制限的。但同时又强调指出这种制限是由电影制作的特殊性决定的,而不能认为是由使用者的指挥命令所造成的。比如按照日程安排去拍摄寺院的庙会,地点和时间事实上都是确定好了的,没有选择和拒绝的自由。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摄像、录音、演出等独立部门必须合作进行,该摄像师作为工作人员之一也必须按预定日程表统一行动,以提高外景拍摄的效率。此外,把握导演意图将影像具体化是摄像师本来的职责和应该发挥的作用。所以该摄像师所受到的限制与指挥命令没有直接关系。

二审认为,一旦签订了合同,该摄像师就必须在电影公司指示下按照日程表工作。作为摄像师必须依导演的意图将摄像具体化,所以该摄像师对每项具体的工作的诺否的自由受到制限。至于一审提到的“电影制作的特殊性质”,应该认为使用者的指挥命令更多的是通过工作内容来实现的,该工作内容已经包含了工作的“一般性质”和“特殊性质”。而且一般来说,使用方对委托的个别工作的诺否自由加以制限是共通现象,并不是电影制作行业所特有的。

4、 时间的、场所的制限性

一审承认本案摄像师的工作是按照预定的日程表进行的团体活动。工作场所(包括外景拍摄地)都是被指定的,所以存在很强的制限性。但是一审仍然坚持认为这种制限性发生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电影摄制的特殊性质”导致的必要的指挥命令所造成的,因而很难说是直接造成的制限。

二审同意一审关于“有很强的制限性”的认识。但否认一审强调的“电影拍制的特殊性质”是造成制限原因的结论。认为时间、场所的制限对电影拍制的使用者来说必不可少。

5、 劳务提供的代替性的有无

一审认为,本案摄像师向电影公司推荐了两名摄像助手和一名照明师,鉴于该摄像师的声誉,电影公司尊重了他的推荐意见(以前拒绝其他人的推荐的情况是存在的)。助手们在该摄像师指导下一同工作,但在业务上不能代替该摄像师。

二审认为,导演因为赏识该摄像师的技术才向电影公司推荐,促成了该摄像师与电影公司签约。其后该摄像师又推荐了摄像助手,所以他的工作有不可代替性,但这正是肯定指挥监督关系存在的一个要素。

6、 机械、器具的负担关系

一审认为,该摄像师使用的器材,除了一次在寺院里使用的是自己的摄像机以外,其它全部由电影公司提供,由此可见该摄像师符合作为“劳动者”的这一要素。

二审同意一审对此问题的事实认证和结论。

7、 专属性的程度

一审认为,在这20年之间,该摄像师在该电影公司只从事了5、6次摄像工作,在本案的电影摄像中,有同时从事其它工作的自由,虽然这在事实上存在困难,但该摄像师仍打算利用2、3天时间为老友勅便河原宏拍摄花展。另外从该摄像师的工作经历来看,为勅便河原宏拍摄的工作很多,最多的一年从中获得了600万日元的收入,所以该摄像师在 经济 上不必依靠本案电影公司,其专属性的程度很低。

二审认为,该摄像师在经济上不必依靠本案电影公司,这被一审认为是“专属性的程度很低”,但是,如果对照被承认的指挥监督关系,虽然专属程度低,但对判断该摄像师是否是“劳动者”并没有直接的过多的影响。

8、 劳动管理规则的适用

一审认为,本案摄像师与电影公司员工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报酬形式和报酬支付时间等不同,因此不适用于本案电影公司的劳动管理规则。

二审认为,虽然不适用于劳动管理规则,但由于本案事实上存在指挥监督关系,所以不适用于管理规则这一要素对是否是“劳动者”的判断没有大的影响。是电影公司的员工也好,不是电影公司的员工也好,在电影拍摄期间,剧组有关工作人员不适用于管理规则几成惯例。对于本案摄像师来说,不能把他不适用于该电影公司的管理规则一定看成是否定他为“劳动者”的要素。

9、 税金的负担关系

一审认为,本案摄像师的报酬被作为文娱者报酬进行预先扣税,所得税按经营所得进行申报,虽然仅以报酬的所得税申报形式来否定使用从属关系的存在是不恰当的,但是上述税金的负担关系的确与该摄像师的报酬形态相吻合。另外虽然该电影公司从1985年4月至1986年3月将该摄像师的收入包含在劳动者灾害保险费的 计算 基数内,这是对该摄影师是“劳动者”的肯定要素。但是这只不过是该电影公司的判断,不能将其作为该摄像师是否为劳动者的判断依据,因此不能以此直接判断该摄像师为“劳动者”。

二审认为,本案摄像师的报酬被作为文娱者报酬进行预先扣税,所得税按经营所得进行申报,但仅以报酬的所得税形式来否定使用从属关系的存在是不恰当的,而且作为经营所得进行申报与其他被承认为“劳动者”的摄影助手基本上是一样的,所以不能以所得税的申告形式来否定该摄像师为“劳动者”。

另外,该电影公司的劳动者灾害保险费的计算基数包含了该摄像师的收入,这正如一审判决所说的那样,是对该摄像师为“劳动者”的肯定要素,至于一审判决认为这不能作为判断该摄像师“劳动者”的依据,但事实上不能否定它已经成为判断该摄像师之所以为“劳动者”的要素之一。

从以上9个方面综合分析和判断,一审、二审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

一审判决认为,本案摄像师的业务,存在对每项工作的诺否的自由的制限,也存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的很强的制限,但这只是反映了使用从属关系的表象,电影的拍摄制作,其报酬可以看成是承包工作的报酬,所得税申报也是按经营所得税的名目申报,电影公司也以文娱人的报酬为名事先扣除所得税款,另外本案摄像师对电影公司来说专属程度很低,也不适用于电影公司的劳动管理制度。

从以上要素综合分析的结果,该摄像师从事的电影摄像工作是在考虑到工作的风险性并自己计划承担其风险的以劳动成果为目的的承包劳动,而不是在使用从属关系下向使用者提供的劳动,所以不是《劳动基准法》第九条规定的“劳动者”,[3] 因此也就不能成为《劳动者灾害保险法》上的“劳动者”。

二审判决则认为,本案摄像师与本案电影公司的专属性低,不适用于电影公司的劳动管理规则,报酬的所得按照经营所得申报,电影公司以文娱人的名目预先扣除税款等等,这些影响使用从属关系存在的因素是不可否认的。但另一方面,电影拍制是在导演的指挥监督下进行,摄像师有服从导演指挥的义务。本案也是一样,被誉为具有高度技术和 艺术 表现力的本案摄像师也不例外。此外,报酬是按提供劳动的期间算定,对每个具体工作的诺否的自由存在制限,劳动时间、场所的约束性强,劳务提供的代替性不予存在,摄像器材基本上由电影公司提供,电影公司将该摄像师的报酬作为劳动者灾害保险费的计算基数,等等。对这些因素综合分析,该摄像师是在与使用者存在从属关系的条件下提供的劳务,相当于《劳动基准法》第九条规定的“劳动者”,也相当于《劳动者灾害保险法》上的“劳动者”。

四、思考与课题:

1、 本案意义

如今的日本电影产业被称为“夕阳产业”,各种娱乐形式的丰富和手段的更新,以及外国优秀影片的冲击,给日本电影界带来了极大的生存危机。为了降低成本,各电影公司尽可能地采用承包等灵活的方式雇佣员工。这也符合电影拍制的特殊性质。因为一部电影从策划立项到播出放映,要经过较长的周期,而拍制的不同阶段又只需要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劳动者。拿拍摄阶段来说,导演、摄像、美术、照明、演员等缺一不可,需要共同合作完成。而到了后期制作阶段,则又换了另一批人马,拍摄阶段的许多人可能等待很长的周期才有机会拍摄下一部电影,这样就造成了人员的闲置,一个方面使他们的专业能力难以保持和提高,甚至出现下降,另一方面增加了电影公司的费用支出。正因为如此,特别是对专业技术较强的岗位,电影公司越来越希望使用承包等灵活的用工形式,既可以保证电影拍制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又实现了降低成本、节约费用支出的目的。

另一方面,电影拍制工作又是十分艰苦和存在一定危险性的工作。特别是当劳务提供者发生安全事故时,其是否享受劳动法保护的问题便提上日程。

本案历经16载,其审理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伴随非典型雇佣的迅速 发展 ,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对非典型劳动者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相信本案判决对影视行业的相关实务会带来一定影响。

2、 对使用从属关系的再认识

对本案的二审判决,笔者认为还是有值得商榷之处的。

劳务提供者是否是“劳动者”,其中最重要的判断要素就是与使用者是否存在指挥监督命令的从属关系。本案导演之所以推荐本案摄像师,是因为赏识该摄像师的才能,是期待该摄像师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而不是为了服从自己的指挥命令而去机械地拍摄。这种强烈的艺术要素的确有别于其它行业的劳动。这种创造性的艺术劳动,不是对导演意图的机械表现和还原,而是基于这种意图的再创造和艺术升华。有人认为这是“先行的抽象判断”[4],其实最先行的是导演的“意图”,“意图”本身就是抽象的,摄像师就是通过胶片把这种抽象艺术地记录为现实,而这一过程也同时是启迪、丰富、修正导演“意图”的过程。

导演当然有最终决定权,但该权利的行使不仅仅是对某一个具体环节,而且是对该部影片的整体性进行的,比如为形成一个统一的风格,适当的节奏,基调的旋律,等等。从这样的角度来认识,对摄像师每个具体问题的指挥监督的使用从属性就变得相对薄弱了。

另外时间上、场所上的制限也是由该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的,不存在选择上的余地。就好像一名自由职业的歌手,与使用方即使再没有使用从属关系,也必须根据合同约定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曲目和演出顺序进行演出,这是基于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决定的,而不应该认为一定是由指挥监督关系决定的。

本案一、二审判决完全是按照1985年12月劳动基准法研究会提出的对“劳动者”判断的基准[5]进行逐条对照分析的,多少有一些机械的、演绎的推导出结论的感觉。在多样化、复杂化的雇佣形态下,比机械演绎更重要的是要对照和遵循法的宗旨来对具体问题进行综合的判断和对应。

注释:

[1] 其中1962年的《陷井》一片(导演:勅便河原宏)以其大胆新颖的艺术创造给日本电影界带来很大冲击。1964年拍摄的《沙女》(导演:勅便河原宏)获法国夏纳国际电影节金奖。

[2] 根据日本税收制度,根据不同职业者的预期收入先行将所得税扣除。年终时根据一年收入所得和家庭成员、经济状况等计算出应纳税总额,对预先扣除的税款实行多退少补。

[3] 《劳动基准法》第九条规定的劳动者是“不同职业的种类,在 企业 或事务所被使用并且被支付报酬者”。

拍摄方案篇4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达成本合同,并承诺共同遵守执行。

一. 受甲方委托,乙方承接甲方电视广告的制作业务。

二. 广告完成片长度:内容大致相同的电视广告30秒、15秒、5秒(或7.5秒)各一版。

三. 广告制作费用及付费方式:广告片制作费用为人民币****万元整

(¥****元)。广告制作费用分两次付清:当乙方为甲方创作的******(产品或品牌)的电视广告创意通过甲方的认可并与乙方签订了电视广告制作合同后的3日内,甲方预付乙方广告片制作款的60%, 即人民币****万元整 (¥****元)。待乙方将电视广告片制作完成并通过甲方审查后,甲方应在3日内一次性付清乙方电视广告片制作费用剩余的40%,即人民币****万元整 (¥****元)。乙方按实收金额给甲方分两次出具发票。

四. 电视广告的制作周期:乙方收到甲方预付款后的* *天之内完成电视广

告片制作。

五. 前臵会议:当乙方完成对电视广告片制作的筹备后,甲乙双方应在电视广告片拍摄开始前举行电视广告的制作前臵会议。在制作前臵会议中,乙方将逐一向甲方汇报对该电视广告拍摄筹备的各个成果,以便甲方时了解乙方制定的拍摄方案并对拍摄方案进行审查通过。在前臵会议中,甲方应对电视广告拍摄方案中认同的文件进行签字确认,对拍摄方案中有异议的文件,将向乙方明确修改意见。乙方将形成前臵会议备忘录,详细而准确地记录甲乙双方对电视广告拍摄方案的修改意见并转发甲方签字确认。

六. 乙方将拍摄方案中甲方有异议的部分修改完成后,再次将方案提交甲方审查。甲方审查通过后在相应文件上进行签字确认。甲乙双方对广告拍摄方案达成一致认同后,乙方方可进入电视广告的拍摄实施。

七. 电视广告拍摄方案的一应文件一经甲乙双方签字确认将作为本合同的

附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该系列合同附件将做为该电视广告 的制作依据以及未来审查通过的依据。

八. 关于电视广告制作中的修改:在正式制作过程中,甲乙双方均不得擅自对已经签字确认的拍摄方案进行重大改动。若有此必要,需经甲乙双方同意签属修改书确认书后方可进行。如果涉及增加或变动拍摄内容的,乙方将有权根据增加或变动拍摄内容进行补充报价并(或)提出延迟交片日期的拍摄计划;该补充报价及或拍摄计划的延迟提议获得甲方同意后,拍摄继续进行。

九. 广告完成片的提交:乙方完成电视广告片的制作后,将完成片提交甲方进行审查;审查通过,甲方在电视广告制作通过书上签字确认并在一周之内将广告片制作费剩余40%, 即人民币****元整 (¥****元)一次性付给乙方后,乙方收到后40%制作费后,将立即向甲方提交录有该电视广告完成片的DIGITAL BETA、BETACAM广告完成带及DVD广告完成盘各壹盘。

十. 合同履行中的签字确认:

甲方指定 ______ 对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应需要签字确认的一应文件、资料进行签字确认。该签字确认的形式可以通过当面签字、电子邮件传递(打印签名)、传真签字、信函签字等形式进行。乙方指定______以同样方式对合同在履行过程中一应文件资料进行签字确认。

十一.延误:

(一) 若由于遭遇天气严重变化、自然灾害、第三方自然事故及不可抗力等因素,致使乙方无法完成或按期完成电视广告的制作,乙方将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责任。但在可能的情况下,乙方应尽早通知甲方;

(二) 若由于甲方对于拍摄方案的一应文件的签字确认延迟、预付款延迟及其他一切因甲方原因造成的延迟,致使乙方无法按时完成电视广告片的拍摄进度,电视广告完成片的交片将自然顺延,乙方并不承担迟延履行责任;

(三) 若由于乙方的责任致使电视广告的制作完成延迟,乙方将按照制作费1%/天的比例对甲方进行赔偿;

(四) 甲方不得要求乙方在电视广告片中加入违反广告法的内容,乙方将保

证广告片拍摄内容符合广告法要求;

(五) 广告完成片的修改:甲方对于电视广告完成片的修改意见:凡属于乙

方擅自修改拍摄方案而导致甲方提出意见,由乙方无条件地承担修改费用进行修改直至甲方通过为止;但对于甲方超出拍摄方案的修改意见,应由甲方承担修改费用并推迟交片日期,由乙方完成对电视广告片的修改。

十二. 合同的解除:本合同一经签订,任何一方无权单方解除。若甲方无故

终止本合同的履行,已付费用乙方不予退还;若乙方已经完成了该广告片的制作,甲方应向乙方支付全部余款;若乙方虽未完成全部的制作工作,但甲方已付费用不足于支付乙方为此制作而支出的全部投资,甲方仍应继续向乙方支付费用,以免除乙方的经济损失。

十三.违约责任: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约定的行为均构成对本合同的违约,违约方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并承担违约责任。违约金按合同总金额的 万分之二点一/日计算。如因违约给一方造成损失,违约方应承担由

此而产生的赔偿责任。

十四. 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可向合同执行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五. 其它未尽事宜,经甲、乙双方另行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六.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 乙方:

地址: 地址:

邮编: 邮编:

电话: 电话:

开 户 行: 开 户 行:

帐 号: 帐 号:

经办人签字盖章: 经办人签字盖章: 日期: 日期:

合同附件:

附件一 ——****创意文案与创意画稿

附件二 ——****电视广告制作预算

附件三 ——****电视广告拍摄方案

拍摄方案文件明细

(1) 会议资料目录

(2) 会议内容

(3) ****导演阐述

(4) ****导演分镜头脚本及播放版

(5) 广告的影调气氛参考

(6) 场景效果

(7) 演员服装提报

(8) 演员影象资料提报

(9) 配音演员的声音提报

拍摄方案篇5

一、单选题

1.有一辆小汽车(如下图),小红从空中往下看这辆汽车,下面哪幅示意图是小红看到的形状?

A.                   B.                   C.

2.这两幅凳子图中哪一幅是从“上面“观察得到的?(

A.                                 B.

3.小明站在楼顶往下看这辆小汽车,小明看到的形状是(

A.                                 B.                                 C.

二、判断题

4.看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判断对错)

5.从A和B两个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否一样?

6.下图中,小海和小灵看到的一样。

三、填空题

7.是从那个角度看到的(填正面/左面/右面)。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如下图所示,电视台的摄像机1、2、3、4在不同位置拍摄了四幅画面,则A图像是________号摄像机所拍,B图像是________号摄像机所拍,C图像是________号摄像机所拍,D图像是________号摄像机所拍.

9.下面的图分别是________画的。

10.下面的墨水瓶,从上面看到的是________,从左面看到的是________。

11.小明在游船上连续拍摄到桂林漓江景色的一组照片.

下面四幅照片按拍摄时间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2.请你画出羽毛球从上面、正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五、解答题

13.它们是从房子的哪一个方向看到的?

14.谁看到的图形与谁连起来。

六、综合题

15.填一填。

(1)淘气看到的是________。

(2)小红看到的是________。

(3)兰兰看到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解答】小红从空中看这辆汽车的形状应该是B图.

可以用一辆玩具汽车来帮助我们理解图意.可以边看汽车边分析三幅图的形状,用逐一排除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最终得出正确的答案.从哪个角度整体地观察汽车,都不可能是圆的;这辆“长长”的小汽车,从哪个角度整体地观察,也不可能是正方形的;那么中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呢?大长方形是整体车身,小长方形是凸起的车顶,因此小红从空中看这辆车的形状应为中间的一幅图.

【分析】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想象一下.

2.【答案】

A

【解析】【解答】这两幅凳子图中第一幅是从“上面“观察得到的

故答案为:A

【分析】从“上面“观察,看到的是桌子的桌面部分,看不到桌腿,所以A正确。

3.【答案】

B

【解析】【解答】小明站在楼顶往下看这辆小汽车,小明看到的形状是一个小长方形和一个大长方形。

【分析】从上面观察小汽车时,可看到的下面的底盘是一个长方形,车厢凸起的部分是一个长方形,所以看到的图形是一个小长方形和一个大长方形,考查了学生三视图的知识。

二、判断题

4.【答案】

错误

【解析】

5.【答案】

错误

【解析】

6.【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小海站在凳子上,看到的是冰箱的顶部,小灵在冰箱的侧面看到的是冰箱的侧面,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小海站在凳子上,看到的是冰箱的顶部,即

;小灵在冰箱的侧面,看到的是冰箱的侧面

,即可判断。

三、填空题

7.【答案】

左面

;正面

;右面

【解析】【解答】从不同角度观察想象即得答案。

【分析】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并空间想象得到结果。

8.【答案】2;4;3;1

【解析】【解答】电视台的摄像机1、2、3、4在不同位置拍摄了四幅画面,则A图像是2号摄像机所拍,B图像是4号摄像机所拍,C图像是3号摄像机所拍,D图像是1号摄像机所拍.

【分析】首先找到这个图形的特点,从不同的方向会看到不同的形状。

9.【答案】

王花;李翔;宋雪

【解析】【分析】王华看到的是侧面,其中脸部向左;李翔看到的是正面,宋雪看到的是侧面,其中脸部向右。

10.【答案】B;C

【解析】【解答】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分析】墨水瓶从上面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中间有一个圆圈的图案,从左面看到的是带着两条黑色线条,没有写字的长方形。

11.【答案】

4;3;2;1

【解析】【解答】解:根据实际景色和拍摄的图片可知,4是先拍的,接着是3,接着是2,最后是1.

故答案为:4;3;2;1

【分析】先观察上面全景图,小明是从右边向左行驶,因此最右边的照片就是最先拍到的,最左边的照片是最后拍到的.

四、计算题

12.【答案】

解:从上面看是

;从正面看是

;从侧面看。

【解析】【分析】由图中的羽毛球的形状,可以发现,从上面看该羽毛球是由4个半圆组成的像一朵花(含花心)一样的图形,从正面和侧面看都与题干所示图形一样。

五、解答题

13.【答案】

解:如图:

【解析】【分析】因为房子是斜着的,所以有门的一面可以是正面,有窗户的一面也可以是正面,这样抓出房子的主要特征判断出另外的面即可。

14.【答案】解:

【解析】

六、综合题

15.【答案】

(1)②

(2)①

(3)③

【解析】【解答】解:(1)淘气看到的是②;

(2)小红看到的是①;

(3)兰兰看到的是③。

故答案为:(1)②;(2)①;(3)③。

【分析】(1)淘气能看到壶把朝右,壶嘴朝左;

拍摄方案篇6

    进行二次加工整理,并结合当前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拍摄制作出具有一定史料性、说明性、参考性和艺术性的专题片,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城市建设成就、招商引资条件、城市形象宣传等基础参考数据,使之成为全新的对外宣传窗口。

    笔者从事城建声像档案资料的拍摄与编辑工作二十多年,本文仅以我馆拍摄制作的电视专题艺术片《中国·吉林市》为例,略谈对城建专题艺术片创作的粗浅感受与体会。

    一、 专题片的选题

    一个城市的发展变化受制于本地区的经济环境。因此,各个地区、各个城市的发展速度不尽相同,其建设风格也不尽一致,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选什么样的角度去反映专题片的主题思想,是关系到专题片摄制成败的重要因素,笔者以为,选题可分为以下几点来考虑。

    (一) 选题以时空的跨越为依据来考虑。

    其中包括历史空间跨越、年度时间跨越、内容题材的时间跨越等。以时空为依据的选题,着重注意内容的连续性、真实性以及不可替代性等因素,并随时注意素材的收集、拍摄、保存,以避免后期制作时发生断层现象。

    (二) 选题以表达什么主题为依据来考虑。

    主要是以点、线、面为结构。点,反映的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具有鲜明特点的、并具有见证历史作用的一个突出事件,以电视形象反映出来。线,反映的是城市建设的一个侧面或一项重点工程的建设过程,它所表现的是这一历史时期中一项或多项城市建设过程的真实记录,以纪实的形式表现出来。面,反映的是整个城市建设在一个历史时期中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它包含整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和业绩,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多角度、多方位的宏观专题介绍。《中国·吉林市》专题片是以面为主题所创作的一部电视专题艺术片,它全面地叙述介绍了吉林市自清代吉林城的兴建和建成后城市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画面之美受到有关领导的好评,众多精彩画面被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所采用。

    (三) 选题以所要反映的人或事为依据来考虑。

    其中包括以人带事或以事带人。城市建设离不开人,事是靠人去做的,但就专题片所要反映的内容而言,必须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让人看后知道他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反映的是什么。以人带事就是片中主题要以人为主线,反映城市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总之,选题是拍好一部专题片的重中之重,选题的基础工作做好了,我们拍出的作品才能主题突出、段落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二、 专题片的拍摄

    电视专题艺术片的拍摄,不同于录像资料的拍摄,它是基于一定的艺术欣赏基础之上的“以艺术的形式对某一事件或某一文化现象所做的真实的描绘”。因此,要求拍摄者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掌握一定的拍摄技巧,并在拍摄中熟知如何掌握构图和造型,如何把握光线,如何运用色彩和线条,如何能够灵活解决拍摄中遇到的问题,最终达到用镜头语言这种艺术形式传达思想和信息,充分表达出所要表现的内容和主题。

    城建专题片的拍摄,摄影师应有意识地将客观记录与创造性表现结合起来,避免画面过于单调、平淡、呆板,在再现事物本来而真实的面貌的同时,对现有事物进行理性升华。城建专题片的拍摄,笔者认为应有如下程序:

    (一)要做好拍摄前期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电视脚本的撰写、设备器材的配备、人员的分工、后勤的保障等。

    电视专题艺术片《中国·吉林市》的拍摄前期,我们首先进行了总体策划,在电视脚本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并制定了方案、确定了文本表述方式,聘请了一名具有多年撰写电视专题艺术片脚本经验的编导,来编写该专题片的脚本,在脚本的内容及质量上严格把关,这样既能通过编导的手笔把我们所要表达的内容反映出来,又能给电视专题片在文辞修饰上带来美的享受,其中最主要的是电视画面与画外语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主要因素在于电视编导在撰写脚本的同时,周密地考虑到每句解说词与画面的对应,使其完整地表达编导的艺术构思和表述意图。分镜头剧本的撰写为后期的拍摄和制作创造了便利条件。

    在设备器材的配备上,我们根据编导对专题艺术片的总体要求,达到一个最基本的质量标准,那就是 在电视台播出时音视频信号不至损耗。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新购进索尼DSR—1P数字摄像机一台,索尼DSR—30P数字录像机一台,广播级DPS数字非线编辑机一套,索尼9寸彩色监视器一台,这样,为电视专题片的拍摄及播出质量打下了一个坚实的物质基? ? 在剧组人员分工及后勤保障上,我们采取了外聘与内派相结合的

    办法,外聘就是在专题片拍摄之初,首先聘请编导为其撰写专题片的脚本及分镜头剧本;在后勤保障上,单位专门派出车辆为其拍摄工作提供方便条件,同时要求办公室为保证拍摄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一切必要的服务。根据工作需要,特定一名外联人员。由于室外场景、时间的需要,实行摄制人员不坐班制度,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拍摄工作,按时完成了拍摄任务。

    (二) 遵循构图规律 

    我们在每一次的拍摄过程中,摄像机的任意或不经意的摆放,都会使电视画面或镜头中表达的内容和信息表述不清,造成观众在理解上的混乱和注意力的涣散。

    电视摄影是在二维平面上对三维现实空间进行的表现,是摄影师以图像语言对于事物认识的描述,是摄影师将所要讲述和表达的内容视觉化的结果,因此,电视构图尤为重要。

    《中国·吉林市》电视专题艺术片的拍摄,要求摄像师对画面视觉元素的习性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中,建筑工程千方百计地在造型与整体外观上打破传统的模式与风格,追求独特、新奇与个性化,但不失整体的均衡性,以满足人们的视觉稳定感,为此,在拍摄这些建筑过程中,首先要遵循的构图规律就是画面的均衡。

    我们采取的主要是对称和非对称两种均衡态势,以求达到一种平稳的组合。我们对固定物的拍摄,既采用了对称的方式又运用了非对称的方法进行,效果甚佳。如在拍摄吉林市紫光秀苑高层住宅楼的过程中,因该建筑物高大,我们采用摄象机长焦远吊拍摄手法,运用非对称构图方式,使建筑充满画面的左侧,而画面的右侧则以一座小的雕塑作为前景,使画面景象高低错落有致,形成一个三角构图,前后景深变化有序。在运用非对称构图拍摄中,我们采取给观众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使画面在受众者的视觉中是均衡对称的,在拍摄沿江城市的建筑物时,采用了从江心以大全景的方式,镜头从江面开始,顺江水的流势摇向远方的城市、建筑,使城市岸边呈曲线顺江由近至远,给江水的运动方向、城市沿江而走的态势、观众观看的视线和想象留下空间。 

    (三) 把握静态拍摄

    作为城建声像档案工作者,我们所拍摄的对象大部分为静止不动的建筑物、构筑物等物体,所以要拍好一部动静结合、具有一定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城市建设专题片,并非一件易事。在对象处于静态时,如果拍摄主体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同时摄像机的拍摄位置也没有变化,那么,我们拍摄出来的画面就会过于呆板、僵硬,专题片《中国·吉林市》,对静物的拍摄采用了以下手法:

    第一是被拍摄的主体为一件物体时,我们采用全方位拍摄,以造成静止物体在编辑后的画面中,给人以动起来的感受。如在拍摄中级法院大楼时,对楼体进行180度分镜头拍摄,经过后期采用特效编辑效果不错。但在全方位拍摄中要注意几点:一是要测量摄像机位置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距离的不统一会使主体画面不一致;二是要在一个45度的圆弧内划分点位定点拍摄,这是依据电视的二维平面要表达三维效果来再现主体的原理,给人一种在视觉上的自然感受;三是要定焦距、定光圈、定高度拍摄,目的是使画面协调统一。

    第二是对被拍摄的主体为两件以上时,我们采用仰角旋拍的方法,也就是用摄像机的位移来替代静态物体运动,这样能使画面灵活欢畅,在使用此类镜头拍摄时,我们用了以下方法:一是摄像机的拍摄点位不动,在原点采用仰角摇拍的方法;二是采用摄象机位移的拍摄方法;三是位移与镜头推拉相结合的拍摄方法,通过后期制作达到出人意料的满意效果。

    专题片的拍摄,不仅仅只限于构图及静态的拍摄,笔者谈的以上两点,是通过实践,针对固定不变物体拍摄所积累的一点粗浅体会,而实际操作中,作为一个电视摄像师,还需要了解与掌握诸如造型手段、光线运用、色彩调整、动态场景的拍摄等技术知识,通过这些摄影技巧,来理解每个镜头画面作为电视语言的概念。

    三、 专题片的编辑

    电视专题艺术片经过策划、拍摄等工序后,还只是一些零散素材的集合,大量的整理与加工工作,还需要靠电视后期编辑来完成,它是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对电视素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其工作性质决定了电视编辑人员应具有综合性、广  泛性、时效性和艺术性的统筹能力。 (一) 画面的编辑 电视画面的编辑涉及到镜头选择、长度确定、画面组接等内容,他是一个选择与排列的过程,也是对电视内容再创作的过程。 首先,要根据最初的分镜头剧本,对所拍的影像资料进行筛选,选择最好的镜头、最好的画面、按照有利于叙事、表达思想的顺序及要求来组

    接。这是画面编辑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它要求要有认真的态度、有意识的进行取舍,并根据对电视专题内容的要求,在对编辑思想、创作意图、审美观念、编辑条件等诸多客观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前提下,对画面的价值做出不同的判断,对取舍做出不同的决定。

拍摄方案篇7

关键词:刑事照相;数码照相;显微照相;全光谱CCD技术

基金项目:2015年度西北民族地区侦查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心一般资助项目

1 刑事照相技术体系的构架

(一)刑事照相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刑事照相又称刑事照相技术,一般认为,“刑事照相是以光学、化学理论为基础,根据刑事案件具体需求,应用专门的照相器材与方法,显示、固定与犯罪有关之客体的影像,它以客观事实为对象,以真实、无误记录为原则,以揭露和证实犯罪为目的”。当代刑事照相技术之定义,至少应包含以下两个层面:从科学技术层面讲,它是以摄影光学、摄影化和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摄影技术;从刑事法律层面讲,是遵循法定程序,根据刑事案件的特点和侦办案件的需求,运用专门拍照方法,记录、显示和检验与犯罪有关之客体的技术。

19世纪照相技术的发明,使人类第一次可以客观无讹地记录过去时空中的现实图像,也为刑事照相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打下基础。世界上第一张永久性照片由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斯在1827年成功拍摄;法国人路易・达盖尔在1839年1月公布了由他发明的银版照相法,普遍认为,这标志着实用照相技术的发明;1839年4月,纸基负一正片照相法由其发明人,英国人威廉・福克斯・塔尔波特公布。此后,照相技术在各个领域开始被广泛应用并不断改进[1]。

照相技术发明前,对刑事诉讼中各类物证、犯罪现场的呈现,只能以证人描述、实物呈堂、现场实地勘验或者手工绘图等方式进行,这既不利于保持证据的客观性,也不利于提高诉讼效率。随着照相技术的发展普及,逐渐有技术人员意识到其在警察和司法领域潜在的应用价值,并开始尝试应用摄影术登记犯人及固定和展示证据,此即近代刑事照相技术之滥筋。在美国1859年对卢克案(LucoCase)的审判中,法庭采纳了由警方出示的一份证明涉案土地合同系伪造的照片作为认定案件的证据之一,这是有史以来法庭首次在刑事审判中将照片采信作为定案证据。巴黎警察局在1872年成立了世界上首个专门的刑事照相实验室[2]。20世纪初,指纹技术作为人身同一J定的新方法迅速大行其道,侦查人员发现,拍照是记录各类指纹的有效方法,这为刑事照相的发展提供了更大机遇。

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录音录像以及多媒体应用等新技术逐渐与刑事照相技术互相融合,并形成了“刑事图像技术”和“视听资料检验”等新概念。刑事图像技术由刑事照相、刑事录像和刑事图像处理三部分有机组合而成,“是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照相、录像和图像处理之专门方法,获取与犯罪案件有关的图像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并检验与案件有关的客体之专门技术”。刑事图像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人脸识别与人像组合技术、计算机指纹图像识别、GPS图像定位系统、道路指挥与控制图像系统、DNA图像识别、牙齿形态图像鉴定、人体动态图像识别和模糊图像信息处理。“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磁带、录像带、电影胶片或电子计算机相关设备存储的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音响、活动影像和图形等。”它能够生动直观地呈现与案件相关的事实,是一类重要的证据材料,同时它也容易被技术性地篡改、伪造,因而对视听资料的真伪进行检验在确定其证据能力和证明能力上尤其关键[3]。检验视听资料的技术主要包括摩擦痕迹检验、声谱特征检验和磁信号图检验等。

(二)刑事照相技术内容及其研究进展

拍摄方案篇8

1.前期文案沟通很重要

宣传片是要为客户服务的,所以确定拍摄之后,最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客户的需求,需要策划人员、文案和客户一起来完成。在《海》这部片子中,客户想要展现海航的整体风貌,我们在进行了几次沟通后,对影片进行了段落的划分――像书本中的章节一样。我们将这部片子分为了三个大板块――公司总体介绍、业务优势(安全至上、温馨服务、快捷之旅三个小板块)、价值和责任(追求卓越、社会责任两个小板块)。客户提供了第一版文字稿,稿件比较生涩,我们将书面的表达方式转化为更容易为人接受的解说词方式。

2.拍摄团队比拼剧组

组建团队的过程中,导演无疑是核心,他将会把文案中的文字影像化处理;摄影直接决定画面质量的高低,和导演、摄影一起将所有的镜头画成一张张参考图;副导演联系艺人经纪公司来进行演员筛选,并呈报给导演最终确定。一个小的宣传片组可能只有导演和摄影,而大规模的宣传片配备的阵容会和电影制作一样。

我们这次的队伍中还有美术指导,完成分镜头的划分和整体美术风格的考量;灯光师负责现场的灯光调度;道具根据文案的要求来准备道具(胸牌、飞机模型等)。有的道具可以直接从客户那里获取,而且必须由客户提供,比如飞机模型,如果用了别的航空公司模型就要乱套。制片很忙碌,要完成人员的订票、餐饮、住宿、保险、拍摄场地的解决等一系列工作还有化妆、服装……各工种有条不絮地按照拍摄流程表严格推进。为了保证按时交片,一定要给自己留出余地,避免意外的情况发生。

3.拍摄阶段灵活应变

我们在海南拍摄了7天,其中提前准备了3天,拍摄了4天。拍摄设备是SOnY的高清摄像机790。有了前期的分镜头脚本,拍摄起来非常顺畅。飞机内部不让上很多灯具,我们就采用各样补光方式――从机舱外面打光、使用反光板,甚至白色的机舱门都作为了补光的工具;开篇那场戏,拍摄小孩子是最费劲的事情,逗开心了才能将素材拍顺利完。在片中我们茌外景使用了摇臂来增加摄影的形式美感,但在室内使用摇臂不现实,想要实现镜头的运动就更多地靠轨道来实现,同时大量的固定镜头素材必不可少……几天的拍摄完成后,我们又赶回北京,在Tl航站楼的海航总部进行拍摄。

拍摄方案篇9

本文对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比赛进行了详细介绍,利用6讯道高清箱载EFP现场节目制作系统完成比赛全程录制任务,通过对比分析多种方案来探讨转播雪上技巧项目时各机位如何布置。

【关键词】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 高清箱载EFP现场节目录制系统 机位

自由式滑雪始于20世纪初,雪上技巧是在陡坡上设置一系列雪包并在其上完成回旋动作、空中动作以及滑降速度的比赛,在这些雪包中间有2个跳台。

高清箱载EFP现场节目制作系统具有操作方便、灵活,调整简单、直观,可以化整为零、方便快捷分散运输的特点,因此该项目采用此套系统录制。

节目现场通过运用多机位同时拍摄,现场即时编辑、声音合成及传送等多种电视技术手段和设备来完成录制。现场的录制形式、工作组人员分工、各种设备连接配置、摄像机位设置、镜头间切换、声音合成等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一宗旨展开。本文重点介绍利用箱载EFP设备现场录制雪上技巧比赛的方案。

1 场地介绍及摄像机调整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主要是运动员借助陡坡向下滑行的惯性,在设置好的跳台上进行两次不同技巧跳跃的比赛。

录制体育赛事,如同直播一样,必须一次完成无法重复,因此各机位的设置和镜头的使用对于录制方案尤为重要。机位与被摄运动员的关系是否合理,是决定画面构图、视角转换等流畅程度的关键。摄像机与人眼的视角存在较大差异,人眼视角较宽,而广角镜相对窄很多。现场录制是在多台摄像机的视频输出信号间进行切换,连续的电视图像由不同机位摄像机输出信号集合而成。因此要求所有摄像机的工作状态及性能尽可能保持一致,否则会产生环境或者人物一致性的差异。

在使用摄像机前必须仔细调整,不仅是调白、黑平衡、主黑电平,伽马校正更为重要,主要原则是以人的肤色为准。在日常节目制作中,可能更多地注重设备的自动调整功能,而忽略了手动细调。其实应该更多地运用自动调整和手动细调相结合,这样才能使拍摄的画面更加通透、清晰、更有层次感。

2 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比赛的机位布置

体育赛事的录制方案与比赛场地密切相关,而机位的设置对方案选择起决定作用。下面介绍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比赛场地的机位设置和镜头选用情况。

2.1 机位设置

如图1所示。除3号机外的其他机器均架设在由积雪堆积而成的2米×2米的高台上。1号机位于运动员出发点附近,2号机和4号机分别位于滑行区域的上半程和下半程附近,3号机设置在与跳台平行的位置,5号机在着陆滑行区,6号机位于3米平台上。

2.2 镜头选用

1号机、2号机、4号机和5号机选用富士HA23×7.6BERD-SE;3号机和 6号机选用14倍富士广角镜头HA14×4.5BERD-SEB。

2.3 各机位分工职能

1号机只要拍摄滑行前做准备的选手,运动员开始滑行后由2号机、3号机、4号机进行跟拍选手腾空及滑行,5号机摄录选手回旋动作完成后着陆滑行过程,并负责选手跟踪采访,位于高台上的6号机负责大全景拍摄。由于赛道较长,3号机位置设定是比赛的关键,只有衔接好坡上机位和坡下机位,才能保证赛事的连贯性。同时,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使用分段评分法,选手的技术性转动、速度和空中技术动作难度程度是这场比赛的重点。因此重放慢动作要选择运动员滑行出台口、腾空到落地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说慢动作应该由3号机、4号机和6号机拍摄的画面组成。

2.4 切换方案

3号机作为主打机位,根据现场机位设置制定如下切换方案。

1号机抓拍运动员出发,2、3号机跟拍运动员滑行出跳台1、腾空直至落地全过程,5号机跟拍着陆滑行画面,然后接6号机大全景镜头。慢动作重放,3号机从选手跃出跳台口1到落地的整个过程。6号机稍小全景从选手出跳台口2到落地。6号机位要在大全景和稍小全景之间推拉。此方案的优势在于选手完成的一系列动作都由3号机完成,视觉上非常连贯。

3 机位切换流程

现将具体流程介绍如下:

(1)从1号机位置运动员开始出发,如图2所示。

(2)当运动员滑行至跳台1时,切换2号机,2号机跟随运动员滑行腾空跃出2号跳台口,如图3所示。

(3)切换4号机,4号机跟随运动员拍摄从跃出台口完成腾空动作至着陆过程,如图4所示。

(4)切换5号机,拍摄运动员着陆动作和在滑行区滑行至结束。

(5)慢动作回放主要取3号机和6号机两组镜头完成,分别是3号机拍摄的出台口至着陆画面,以及6号机小全景拍摄运动员从出台口到着陆整个过程的动作完成情况。

(6)5号机拍摄现场记者对比赛选手的采访画面。

4 结束语

通过全体转播人员的共同努力,2011-2012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世界杯比赛的雪上技巧比赛顺利录制完成。无论是信号质量、画面构图、镜头的衔接、慢动作回放等转播质量都达到和接近世界水平,受到了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拍摄方案篇10

红外照相

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比紫光波长更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更长的光叫红外线,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紫外线和红外线的。为了拍摄红外线所传递的一些破案信息,就需要采用红外照相机,其主要设备包括红外根源和红外感光系统。

红外照相分为红外反射照相和红外荧光照相两种。红外反射照相是记录由物质反射出来不可见的红外影像。对于有生命的物体,由于其自身可以发射出红外线,可以直接进行红外照相;对于无生命的物体,则需要红外光源才能进行红外照相,用感受红外线的专用感光片。红外荧光照相是借助蓝、绿或紫外光线的激发作用,使某些物质发出红外荧光,使红外感光系统予以记录。

红外照相能够找到一些细微的或隐藏的痕迹,比如能够将被某些物质掩盖、涂抹污染的痕迹(如被黑墨水掩盖的指纹等)揭示出来,能较好地表现出深色纺织物品上的灰尘足迹、车轮印痕和近距离射击形成的火药烟晕痕迹等,能显示烧焦纸张上的痕迹,能再现被消退的文身印痕。在拍摄被害者时,红外照相还能揭示皮肤内部的瘀血、伤痕情况、皮下异物情况,表皮下组织病变、勒痕及尸体溢血斑痕,为法医鉴定、判断提供依据;

由于每个人都会发出红外线,因此红外相机还可以作为夜视相机来抓贼。近年来,英国警方就为夜晚巡逻的警察配备了便携式红外相机,在夜晚偷偷摸摸干坏事的不法分子在红外相机的视野中无所遁形。英国警察配备的红外相机只有手掌大小,价值3300欧元,主要用于拍摄夜贼的行踪,协助警方抓贼和调查、举证。

偏振光照相

如果我们在大街上拍摄商场玻璃橱窗里的陈列品,常常会发现因为玻璃的反光而导致拍摄出来的陈列品清晰度不高。如果刑事案件发生在有玻璃橱窗的场所,警察若是像我们平常摄影一样拍摄现场照片,所拍摄出来的照片必将使破案效果大打折扣。为了解决玻璃反光的问题,有研究人员想出了用偏振光镜头来消除玻璃反光的方法。

按照物理学原理,日光和各种人造光源都属于自然光,其发光规律是光矢量的振动方向杂乱无章,光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垂直。在自然光照射到玻璃表面时会形成漫反射,如果从外面拍摄橱窗内的物品,就容易形成反光。偏振光是从自然光中分离出来的一束光,其发光规律是光矢量的振动方向有序,只会在某一特定方向上形成反射,因此偏振光照相可以消除玻璃表面的反光。这就是偏振光镜头可以拍摄到橱窗内物品的科学原理。

常见的偏振光照相方法是在普通的照相机镜头前面加上偏振镜,用自然光照射被拍物体,徐徐转动偏振镜偏光轴的角度,就可拍摄到相对较清晰的照片。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在照相机镜头上和光源前都加上偏振镜,调整起偏镜(光源上的偏振镜)和检偏镜(照相机镜头上的偏振镜)的偏光轴角度,从而拍摄出比前两种方法更清晰的照片。

法医在检查受害者或者嫌疑人的表皮损伤时,有时也会用到偏振光。法医用人造直线偏振光照射在要检查部位的表皮上,然后再用一个可以转动的偏振镜或偏光放大镜,徐徐转动偏振轴,仔细观察表皮的损伤或车轮印痕遗留在皮肤上的特殊特征,把检查的结果用照相方法记录下来。用这种方法拍摄出来的皮肤伤痕印记消除了无关干扰,十分清晰,可以可靠地认定伤痕的性质及其他相关信息。

偏振光照相在拍摄纺织物上微弱灰尘手印、鞋印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是其他照相方法所不能代替的。用传统照相方法拍摄纺织物上的灰尘痕迹时,一是图像模糊不清,二是痕迹容易受到纺织物纹路的影响而难以显示。如果用一束偏振光照射纺织物上的灰尘痕迹,偏振光在细小灰尘的退偏振作用下转化为相机容易捕捉到的自然光,从而显示灰尘上痕迹的清晰图像。与此同时,纺织纤维不会对偏振光产生退偏振作用,不会对痕迹照片产生背景干扰。

利用偏振光照相还可以分辨案发现场一些物品的材质,从而为破案提供有用线索。有些天然的或人工的透明、半透明体物质,如玻璃、透明塑料、胶片、透明橡胶等,在普通光照射下进行拍摄,很难分清它们的异同,但把它们置于偏振光下进行拍摄,就有可能根据它们各自显示的奇特花纹和色彩区别异同。例如普通玻璃与钢化玻璃二者在普通光线下拍照所得影像无异,但在偏振光下进行照相,普通玻璃的影像漆黑一团,而钢化玻璃会形成一种特异的网状花纹图案。

全光谱照相

无论是可见光照相、红外照相还是紫外照相,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会漏掉某些特别细微的痕迹。为此,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全光谱照相机,这种照相机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集成了多波段光源、紫外成像系统、红外成像系统等多种设备。这实际上是一种多功能仪器。

全光谱照相机通过计算机软件控制,能准确、快速将所需波长进行有规律排列,使多种集成光谱快速任意组合;智能化自动搜索,能即时自动显示出42幅不同光谱下的效果图像进行高速检验,获取结果。全光谱照相机还采用了电控可移动载物平台,通过计算软件控制,可以前后左右自由移动,并且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载物平台的上下升降移动功能。这种相机还人性化地安装了紫外线防护帘,在实验过程中无需手动移动被检物体,避免了紫外线对人体的直接伤害。

用全光谱照相机拍摄各种痕迹物证时,除了配光和调焦外,其他工作均可在计算机中完成。将所拍图像放在计算机中进行亮度和对比度的调整后,然后直接可以打印出来,减少了感光胶片冲洗印放等环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