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3:17:28

拍摄

拍摄范文篇1

电视记者通过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将生动的、具体的、典型的画面形象的展现给观众,使人不但得到耳闻目睹,亲临现场的感觉而且得到“美”的享受。由于受时间限制和人的眼睛接受图像信息的限制,一个电视新闻画面不可能长时间在屏幕上显示或停留,观众不可能像看报纸。美术作品或照片那样反反复复地、全面地观看画面,这就要求记者或拍摄人员在选取面面的时候。选择最能反映主要内容的画面。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就能看到电视机屏幕上最能解释新闻消息的画面。因此,对电视新闻画面的精确透析是电视新闻拍摄的重中之重。

(一)电视新闻画面的技术构成

从拍摄技术的角度看,电视新闻画面是将新闻事件现场所发生的事件的各种原因和通过镜头搜集、整理后呈现给观众的一种镜头组合。从这个角度看,电视新闻画面就是由一组不同内容、不同角度、不同景别和不同长度的镜头构成的。也就是说镜头是构成电视新闻画面的基本单位。构成电视新闻画面的镜头可分为中心镜头(重要镜头)和介绍性镜头(次要镜头)。

中心镜头。是反映新闻主要内容的镜头即引起新闻事件主体的一切镜头:介绍性镜头是引导观众进入新闻主题的镜头,主要是交待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规模等新闻要素。

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归根结底就是对构成画面的重要镜头和次要镜头的合理布局和拍摄处理,处理好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就基本上确立了新闻画面的基本构架。

(二)电视新闻画面的艺术构成

从电视艺术的角度看,无论是中心镜头还是介绍性镜头,它们都是将在某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所以画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引起事件发生的主体、反映时间的光线、表达事件发生场所的背景构成了新闻电视画面的基本要素,对电视画面镜头的处理就是对这三种基本要素的处理和安排。

二、电视新闻画面中对画面镜头拍摄技术的要求

电视新闻画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运用电子光电技术与磁记录技术来记录现实图景的。在电视新闻拍摄中,对摄像机的熟练操作和对电视画面拍摄的基本要领的掌握是衡量电视新闻画面质量的关键环节,因为电视新闻节目的画面质量始终影响和决定着节目本身的质量,节目本身的质量的内涵很大一部分也是又画面质量所组成的,这里笔者就电视新闻画面拍摄的技术角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注重画面的稳定性

电视画面的“动”(指镜头技巧的运用等)是不可避免的,保持画面稳定并不排除镜头的移动变换,这里主要指镜头变换和画面显示时要确保画面稳定。如果摄像时不用三脚架,要保证画面稳定,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始终保持画面基本线条“横平竖直”。我们知道,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先是水平方向后是垂直方向这么一个逻辑习惯,因此,镜头的拍摄必须符合观众的思维方式和视觉观察规律,以便观众容易接受,这才是真正的“稳”。

2、少用推、拉、摇、移等移动镜头。电视新闻的拍摄应少用推拉摇移,多用固定镜头。这主要是固定镜头相对于移动镜头来说,每条电视新闻长度有限,为了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含量,多用一些固定镜头能使得观众在短时间内了解到自己想知道的信息。对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要用得恰到好处,根据其不同的功能,有目的的使用,增加新闻的表现力。

3、要保持画面的稳定,摄像员还必须熟练“驾驶”摄像机。在没有三角架而肩扛摄像机运动拍摄时,两腿最好走直线、迈小步,腿弯曲,要尽量使摄像机与肩保持一定距离。双臂最好展开并离开左右胸:利用三脚架拍摄时,为保证画面的稳定,首先必须选好中心机位并在试摄过程中调整机位和角度。否则,尽管利用三脚架固定摄像机摄像,也只能保证画面不晃动(机位稳定),而无法保证画面稳定。

(二)把握画面的方向性

在电视拍摄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拍摄方向的统一性,其目的在于正确处理镜头间的方向关系,使观众对各个镜头所表现的空间有完整、统一的感觉,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熟练掌握“轴线”规律。“轴线”就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间关系形成的一条虚拟关系直线或者为主体运动轨迹。电视新闻画面较之其他节目的画面更注重方向性和逻辑性,因此,在拍摄一组相连的新闻电视画面镜头时,规定摄像机拍摄总方向限制在轴线(被摄体)同一侧,不能越过轴线。如果越过“轴线”,就会破坏空间同一感,造成观众对画面的误解,即我们常说的“越轴”,这是电视拍摄的一个基本规律,在新闻节目的画面中更是重要,以便避免对观众的误导。

(三)录制现场画面的同期声

在电视新闻的拍摄过程中,声音的拾取与画面的拍摄同等重要。在新闻报道中采用人物同期声,既有助于烘托报道现场的真实氛围,又比用解说显得真实可信。有利于增强新闻的权威性,同时加大了新闻的信息量和客观性。做好现场同期声的拾取工作,笔者认为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要根据现场的情况选取最适合新闻场所的话筒(因为不同特性的话筒对声音的拾取方式、效果都不一样),要检查话筒线路是否畅通、电池电量是否充足、话筒的调试是否达到最佳状态等等,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因为新闻现场同期声是非常宝贵的。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到时候手忙脚乱。错过现场声的拾取,后果不堪设想。转

2、内置话筒始终保持打开状态

因为新闻现场突发性事情比较多,为了避免在新闻现场一些突发时间造成外置话筒线路突然中断等因素而无法录音,所以摄像机的内置话筒始终打开,这样能做到万无一失,确保现场同期声的录制。

3、用耳机进行监听

由于新闻现场的特殊性,无法预料现场声音录制环境的安静,随时会出现噪音的干扰或者话筒线路的中断,因此,摄像人员必须始终要带好耳机随时监听话筒声音的效果,出现问题马上调试解决。

(四)将后期编辑作为拍摄依据

影视界有一句行话:“不懂编辑的人就不会拍摄”。这句话有它其中的道理。我们知道,前期拍摄的画面要通过后期编辑最后展现给观众的。新闻画面的拍摄也不例外。我们可以这么说,没有编辑意识的人员就不会拍摄出好的画面,这是我们拍摄的一个常规常识。因此,如何进行前期素材的拍摄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在前期拍摄的镜头要符合后期编辑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开机关机前的充分预留

在拍摄每一个镜头时要有起幅和落幅,特别是运动性的镜头,镜头的起幅和落幅就是在拍摄一个镜头时开始和结尾时要有4秒左右的静止画面,这样对于后期编辑在制作时起到稳定画面,防止镜头跳动很有帮助。

2、拍摄足够的转场镜头

转场镜头就是指利用切换台的特技技巧。或利用特定镜头,对两个画面的剪切点进行特技处理或直接切换,以完成场景的转换镜头。利用切换台的特技技巧完成的转场,叫技巧转场镜头。而不通过特技切换,直接在两个画面之间进行切换的特定镜头,叫无技巧转场镜头。这里我们所说的就是后者,即特定拍摄的转场镜头。

最灵活的转场镜头是人或物体的中性运动方向镜头。中性运动方向,是指主体运动由画面深处向正前方行进,或从画面正前方向纵深处行进。这种垂直线运动方向,除了主体大小的变化外,主体运动感并不强,不像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横向运动主体,有强烈的运动感、方向感。因为我们不能保证摄像人员能把所有的镜头都能拍摄到,为了弥补摄像镜头的不足和电视画面的合理过渡,拍摄足够的转场镜头非常有必要。这并不是在投机取巧,而是影视拍摄的一种惯用手法,是在拍摄和编辑中是允许的。我们经常在各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会看到这么几个镜头的组合,前面是领导在会议室开会讲话的一组镜头。后面出现街道行走的人群、车辆等熙熙攘攘的这样的一组镜头,这也是一种镜头的无技巧转场方式,这样的画面不但解决了画面的合理过渡,而且也增加了画面单调乏味的感觉,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3、尽可能做好拍摄场记

场记就是在新闻拍摄现场对一些重要的镜头进行特别的文字记录和解释。由于新闻画面中有一些镜头有很强的学术性或者专业型的信息,或者新闻拍摄的镜头过多时,在后期编辑中容易混乱找不到,影响节目制作的及时性,摄像人员及时做好记录,一边在后期制作时能对镜头合理的利用和合成。

三、电视新闻画面拍摄中对画面镜头要素的艺术处理

纵观电视新闻画面镜头的拍摄,总体来说不是太规范、讲究,在无序的空间寻找有秩序的构成元素,所以画面不够漂亮。比较杂乱。其实,掌握基本的拍摄法则,让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得到有效的突出和表现,减少无关的构成元素:运用恰当的画面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来表现新闻主题与主体,为观众在得到及时消息的同事,得到美的享受,是我们新闻拍摄记者的一门必修课。

(一)重点照顾主体

主体是电视画面布局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要素。作为电视新闻画面布局的安排也不例外。主体就是指是电视画面中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是摄像师用语言表现主题思想,构成电视画面的主要部分。主体在电视画面中既是内容表达的重点,又是画面结构组成的中心。在电视新闻画面中主体概念的实质没有变化,只是这里的主体就是指引起新闻事件发生的最重要的人或事物。这是我们在电视新闻画面中拍摄的中心,也是新闻报道的重点。因此。在电视新闻画面镜头的拍摄时首先要确立新闻事件的主体,并通过构图处理好主体与环境、主体与背景等其他画面结构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既能很好地反映新闻事件的主题思想。又便于观众分清主次的目的。

(二)细心处理背景

在电视画面构图中背景是画面中距离摄像机镜头最远的景物,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背景可以发挥出环境表现的功能,丰富画面内容,对主体起烘托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电视新闻画面中的背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烘托作用,它其实是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和场所的投影。在电视新闻电视画面的拍摄中不但要重视新闻主体的拍摄,而且要细心的安排好新闻主体所处的环境,即对新闻主体背景的拍摄,使得观众看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特定地点和场所。对电视新闻背景的处理其实就是对新闻事件发生地点和场所的有力交代,这一点在新闻报道中极其重要。

(三)合理运用光线

在电视画面中光线是电视画面构图的基础和灵魂。没有了光线,电视画面的表现就无从谈起:光线不理想,画面的构图也会成为“无米之炊”;光线一旦发生了变化,画面的构图效果和艺术氛围也会发生改变。总之,电视构图,“光线先行”,光线的选择是决定电视摄像和画面构图质量的关键因素。在电视新闻画面中的光线不但是艺术氛围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光线从一个侧面来反映出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所。我们知道新闻事件报道的先决条件就是让观众知道在何时发生的事件,从电视画面的光线间接的交代新闻事件发生是在中午还是早上。是白天还是夜晚。晴天还是阴天等等,因此,用光线来交代时间在新闻画面中的呈现尤为重要。

拍摄范文篇2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电视剧(不含电视动画片)的拍摄制作管理。

第三条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负责中直单位制作机构拍摄制作电视剧的备案管理和全国拍摄制作备案电视剧的公示管理。

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所属制作机构拍摄制作电视剧的备案管理。

解放军总政艺术局,中央电视台负责所属制作机构拍摄制作电视剧的备案管理。

第四条拍摄制作备案剧目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拍摄制作备案剧目的内容需符合国家宪法、法律和电视剧管理法规的规定。

(二)拍摄制作备案剧目的申报机构,必须具备下列三种资质之一,即持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机构,地市级(含)以上电视台(含广播电视台、广播影视集团),或持有《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的机构。

(三)拍摄制作备案中的非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剧目,如果内容涉及重大或敏感的政治、军事、外交、统战、宗教、民族、司法、公安、教育、名人等(以下简称特殊题材),拍摄制作备案前须征得省级以上(含省级)相关主管部门或有关方面的意见。

第五条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解放军总政艺术局,中央电视台的备案管理职责和程序为:

(一)依据国家法规及广电总局的有关规定,结合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系统的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管理办法,并依法具体实施。

(二)依据第四条之规定,查验、核准、协调、办理备案剧目。

(三)查验申报机构资质,对于合作拍摄制作的剧目,只能核准其中一家机构申报备案,交叉、重复报备无效。

(四)拍摄制作备案实行月报制。每月5日前,省级管理部门统一将核准的所辖制作机构上月所有拍摄制作剧目的备案材料,以电子邮件方式发至广电总局接收全国各管理部门备案材料的专用电子信箱:gs@,由广电总局统一汇总公示。各地的报备截止时间,由各省级管理部门自行规定。

第六条中直单位制作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按月报制于每月5日前,统一将所辖机构上月拍摄制作剧目的备案材料,以电子邮件方式发至广电总局上述信箱,由广电总局负责核准备案并办理公示。

第七条全国报广电总局公示的拍摄制作备案剧目须提交下列文字材料:

(一)完整填写由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统一印制的拍摄制作备案公示表格,包括加盖对应的公章。

(二)提交不少于1500字的剧情简介,准确表述该剧主题思想、时代背景、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

(三)特殊题材的拍摄制作备案剧目,须附相关主管部门或有关方面的书面意见。

第八条广电总局按规定对拍摄制作剧目备案材料进行查验、核准,于每月5日申报截止日后的10个工作日内,通过广电总局政府网站“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专栏向社会公示。

第九条各级管理部门对于制作机构报备剧目中存有异议的,有权调审材料、商议修改、直至不予备案;广电总局对于省级管理部门申报公示的剧目中持有异议的,有权视具体情况做出相应处理,直至不予公示。对于已经公示的拍摄制作剧目,广电总局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有权调整或做出停止拍摄制作的处理。

对于不予备案的剧目,发生行政行为的管理部门需在10个工作日内向申报机构发出书面通知书。对于不同意拍摄制作的剧目,不予公示即视为通知书;对于未经备案公示擅自拍摄制作完成的,按违规处理。

第十条凡经广电总局公示的拍摄制作剧目,须按申报公示内容拍摄制作,确因创作和市场原因须对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进行大幅度调整的,须重新履行报备公示手续。

第十一条广电总局政府网站“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专栏中的公示剧目打印件是该剧目制作完成后送审的必备材料,各级审查部门需进行认真查验,未经各级管理部门备案和广电总局公示的,剧情与备案内容严重不符的完成剧,各级审查机构不予受理发证。

第十二条经过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电视剧如需变更剧名、集数或制作机构的,均须重新履行备案公示手续,否则无效。

第十三条各级管理部门、所有电视播出机构、各类电视剧发行和制作机构,以及相关机构和创作者、投资人等,均可通过广电总局政府网站“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专栏查询全国电视剧的拍摄制作动态情况,可根据需要追踪、选购、合作、核实以及投诉相关剧目,有效处理各类选题竞争、授权争议、题材撞车、重复拍摄制作等市场行为。

第十四条电视剧剧目经广电总局政府网站“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后,应当开机拍摄制作。广电总局如在自电视剧剧目公示之日起60个工作日后接到该电视剧未开机拍摄制作的举报,将对该电视剧的拍摄制作情况进行调查,该剧的申报机构须提供足以证明其开机的拍摄素材等材料,如不能出示相关开拍证据,一经查实,备案公示作废,同时取消申报机构对该剧的制作资质,并在网站上公布。

第十五条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的管理按有关规定执行;申报时间,依照本办法执行。

拍摄范文篇3

展示企业产品和服务

展示企业各部门良好的工作风貌

宣传片制作具体操作流程:

1、脚本策划—>拍摄创意—>拍摄—>动画—>配音—>非线性编辑—>出盘

当客户有影视制作需求时——请和我们联系,让我们制片组、创意组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及了解您的企业、单位、产品的情况——客户确定制作方案后,我们按客户的制作要求确定制作形式及向客户报价-——确认及签定协议,付首期款后我们开始拍摄制作——我公司向客户提供创意脚本方案——拍摄完成后我们进行后期剪辑制作——粗剪毛片并请客户审查——根据客户审查后的意见进行后期修改及音效合成——请客户审查后向客户提供完成的成品播出带。

2、流程说明

****拍摄前准备的工作------就经确认的制作脚本(相当于电影的剧本)由导演向各个制作单位讲述布置,模特演员试镜、化装造型、音乐、道具、场景灯光、影调、布景方案、服装等有关拍摄的细节进行全面的筹备,以求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一、二次制作筹备会-----把拍摄中的细节向客户呈报并说明制作的细节理由;未能确认的部分进行再一次的准备,影视部提报新的拍摄方案,供客户确认。

*拍片前最后检查------正式拍摄之前,制片人员对最终确定的各个细节,进行最后的检查确认。

*拍摄------按照最终制作准备会的决议,在安排好的时间、地点由摄制组按照拍摄脚本进行拍摄。为了对客户和创意负责,除了摄制组之外,影视部的制片人员会联络客户、有关创作人员等参加拍摄。

*冲洗作业-----拍摄使用的电影胶片需要在专门的冲洗厂里冲洗出来。

*转磁-----也被称作过TC。由电影胶片的光学信号转变成用于电视制作的磁信号;转磁的过程中一般会对拍摄素材进行色彩和影调的处理。

*初剪------也称作粗剪。拍摄素材在经过转磁以后,要先输入到电脑中导演和剪辑师才能开始了初剪。初剪阶段,导演会将拍摄素材按照脚本的顺序拼接起来,剪辑成一个没有视觉特效、没有旁白和音乐的版本。

*看A拷贝------所谓A拷贝,就是经过初剪的那个没有视觉特效、没有音乐和旁白的版本。这个版本是将要提供给客户以进行视觉部分的修正的,这也是整个制作流程中客户第一次看到制作的成果。

*正式剪辑-----在客户认可了A拷贝以后,就进入了正式剪辑阶段,这一阶段也被成为精剪。精剪部分,首先是要根据客户在看了A拷贝以后所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然后将特技部分的工作合成到广告片中去。广告片的画面部分的工作到此完成。

*作曲或选曲------影视片的音乐可以作曲或选曲。

*配音合成-----完成旁白和对白。在旁白和对白完成以后,音效剪辑师会为广告片配上各种不同的声音效果,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将以上所有元素并的各自音量调整至适合的位置,并合成在一起。

*出播出带。

*交片----将完成的影视片经过客户认可后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交到客户手中。

宣传片制作配置:

1、广播级数字BETA摄像机单机拍摄(典型企业宣传片)

2、资深导演/专业摄像师/灯光师/电台专业播音员解说/片头片花

3、后期SGI工作站高端非线编辑机房

4、素材拍摄和成片比例为10:1

宣传片制作报价: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专题片、资料片拍摄制作价格

10分钟(拍摄、剪辑、配音、字幕、音乐)

元(成片)(不含特技费)(以上可单剪成1′、30″、15″、5″每次剪辑费用元)

20分钟(拍摄、剪辑、配音、字幕、音乐)

元(成片)(不含特技费)

30分钟(拍摄、剪辑、配音、字幕、音乐)

元(成片)(不含特技费)

60分钟(拍摄、剪辑、配音、字幕、音乐)

元(成片)(不含特技费)

2000张以上VCD

每盘元

10,000张VCD以上

每盘元

脚本设计

其他方式拍摄报价:

根据企业宣传片形式的不同拍摄时间长短使用设备不同是否需要三维动画等制作费用差别很大此报价仅供参考

详细报价在以上几个方面确定后给出

1)摄影机+16mm胶片拍摄

资深导演/专业摄影师/灯光组/电台专业播音员/片头片花

后期SGI工作站高端非线机房(FLINT/SMOKE/宽泰)

适合城市/开发区/旅游景点/大企业宣传片

元左右(十盘,拍1天/使用轨道)

元左右(十盘,拍2天/使用轨道1天+摇臂1天)

城市/大企业宣传片需要多日拍摄根据具体方案给出报价

2)高清摄像机拍摄

资深导演/专业摄像师/灯光组/电台专业播音员解说/片头片花

后期SGI工作站高端非线机房(FLINT/SMOKE/宽泰)

适合城市/开发区/旅游景点/大企业宣传片

元左右(拍摄1天/使用轨道)

元左右(拍摄2天/使用轨道1天+摇臂1天)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城市/开发区宣传片需要多日拍摄根据具体方案给出报价

3)广播级数字BETA摄像机拍摄(典型企业宣传片,推荐)

资深导演/专业摄像师/灯光师/电台专业播音员解说/片头片花

后期SGI工作站高端非线机房

适合标准企业形象宣传片的拍摄制作

元左右(拍摄1天)

元左右(拍摄2天/使用轨道1天+摇臂1天)

4)DVCPRO摄像机拍摄

资深导演/专业摄像师/灯光师/电台专业播音员解说/片头片花

后期专业非线机房剪辑

适合小型企业形象宣传片/展会宣传片/企业专题片等

元左右(拍摄1天/广院学生配音/摄像兼灯光)

元左右(拍摄1天/使用轨道/电台播音员/专业灯光师)

5)3CCD高档DV摄像机拍摄(SONY190P或松下180)

资深导演/专业摄像师/广院播音系学生解说/片头片花

后期非线工作站剪辑

适合小型企业宣传片/展会宣传片/企业专题片等

拍摄范文篇4

关键词:森山大道;街拍;艺术功能

一、森山大道心中的街拍

森山大道认为街拍摄影就是把大街小巷某个景象的瞬间化作永久记忆。在他眼中,一张张的街头照片如同“良物”,体现着某个时间或时期的特征。比如人们可以从东京街头的各种照片中感受那个年代独有的生活氛围。如果在某个时间翻开这些照片,无论是很久之前拍的或是最近拍的,观者都能感觉到其中保存着拍摄瞬间的时间、光和事象。因此森山大道认为街拍者就如同街头的猎手,对于街头出现的任何景象都不应该放过。同时他还认为街拍者也要有一颗想要表现自己的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用心聆听世界发出的各种声音,然后用相机将自己内心的各种欲望清楚地呈现出来。拍摄的过程是一个双向观察的过程,因为拍摄者通过镜头来观察自己周围的人或事物,而欣赏者通过照片了解拍摄者拍摄时的心境和所想表达的意图。

二、森山大道摄影风格的形成

童年的森山大道由于种种原因,不断地搬家和更换学校,这导致他无法适应频繁变化的生活环境,慢慢形成了忧郁的性格。他经常游走于市区的大街小巷,所以他摄影作品中的一景一物基本都来自他在街头巷尾的所见。森山大道曾把自己比作“海参”,“在平静无波的海底呼呼大睡,与人情社会隔绝,在始终模糊又懒散的海参记忆里,独自漂荡玩耍”。森山还戏称自己是一个只想拍照的老头子,无论什么时代,不管哪个年代,都跟他没有关系,而他所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定格在镜头里,让后来的欣赏者们透过他的镜头来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他认为作为街头摄影师应该正视一个现实———街头是不断变化的事物,大街小巷生动而真实,摄影师要保持客观,记录街头变化。森山大道希望世界上能有“肉眼相机”,这样他就能把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东西都拍下来并存储到芯片上。在一次采访中,有记者问他在按下快门的瞬间,是看向他所拍摄的景象还是景象“走”进他的镜头,他的回答是:“我感觉是双方的,只是迎面而来的感觉更强烈一些,外界的各类事物会闯入你的眼中,在街头的时候,包括眼睛、身体细胞在内,看与被看、拍与被拍的关系都是相对的,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照片,往往都会在拍到别人的同时拍到自己。”

三、森山大道式的摄影风格

(一)照片拍摄风格的碎片性和抽象性

森山大道的摄影风格源于他对世界“原汁原味”的观察———直白而原始,随机性也较强,也没有任何感情色彩。他的作品所折射出来的情感,往往是由后来的欣赏者所反馈出来的,加上森山大道自己更偏爱黑白对比和带有颗粒感的风格,所以他的作品大多没有明确的主题,让人看了之后,仿佛置身于迷幻般的世界,这也正反映了他作品的抽象性特征。另外,森山大道的作品无论是人物、景色还是动作都仅由一个个内容不同的照片组合,这样的风格完全打破了当时日本社会对于摄影构图的认知。因为当时很多人并不理解随机性和抽象的结合才能反映时代和人心的真实特征。虽然在今天看来很多构图能被人们普遍接受,但在当时,这受到了批评和指责。虽然相机是复制的机器,但是因为它掺杂了个人的愤怒和伤感等情绪,使得照片具有很强的记忆性。森山大道把这种粗糙的质感变成了自己的风格,在数字摄影已经成为主流的今天,他的照片依然具有独特的思考性和敏感的视觉冲击力。这种不经过设计的摄影技巧,是时代特征的彰显,正如森山大道在《犬的记忆》中所说:“作品本身所传达的是愤怒、悲哀,但在一瞬间我看到了他温柔的一面。”森山大道认为摄影是光与时间的化石。而相机的作用就是可以把这个瞬间化作永恒记录下来,然后通过相纸和印刷等产出实物,使得这些记忆在纸上“石化”。这些记忆可以告诉后来的人,关于过去、现在的很多东西,同时它也可以向人们展示很多关于未来的憧憬。

(二)照片内容的具象性和抽象性

森山大道认为摄影的作用在于向世人展示一种镜像而非折射人物或时代的历史凝重感,比如他作品中的女性常常都是匿名且不具体的,而且他会刻意把女性的脸庞和五官进行模糊处理,使视觉模糊化。正是这样的模糊感使人们觉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神秘感和故事性,留给了人们充足的想象空间,这种兼具抽象和具象的摄影内容使人们对森山大道的摄影风格又多了几分遐想,当然也有一些人对他的这类摄影内容和风格提出质疑,觉得他的摄影内容过于繁杂,没有主题。面对人们的指责和批评,森山大道有着自己独有的执着,他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信念或主义都可以被怀疑,而且相信镜头就能唤醒世人对社会问题的认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此摄影者应该形成自己独有的摄影视角,然后通过这个视角为后来的欣赏者提供一个可以认识并思考的先前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欣赏者可以用自己的思维去编织和遐想他们未曾到过的地方和未曾结识的人或实物,正如森山大道在自己的书中所说:“我表达人们对欲望的渴求通常多用黑白色而非鲜艳的彩色,因为我觉得黑白色是抽象性和具象性的统一,而且人们在最开始的时候和生命终结的时候所看到的都是黑白色,这样的摄影风格更容易让他们到达彼此象征的美好世界。”

(三)森山大道摄影的视角主题———纪实

摄影是图像对于人眼直接作用的体现,通过摄影,人们能观察到平时不被注意的事物,如哭泣的孩童、怅然若失的少女、街头巷尾晒太阳的流浪狗,再或者匆匆忙忙通勤的上班族以及形形色色的街头小贩和刚刚走出酒吧的踉跄醉汉。从地域性上来看,每个人所熟悉的事物是不相同的,而摄影恰好就是让人们看到平时熟悉事物的另一个角度。森山大道认为把生活中的人或物拍摄出来,是对这个世界最直观的感受,正如他在《日本:一个摄影的剧场》中所说,日本的大街小巷和市井生活都是他的素材内容。后来他在《新宿》作品集中描述:“夜晚,我从歌舞厅出来的时候我手上拿着照相机,从一个站走到另一站,总感觉脊背发凉,虽然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尤其是走在街道的后巷,形色匆匆的人们在路灯的照射下变成了一个个的影子重叠在一起,当我拿起相机拍摄的时候,这一个个的影子仿佛蠕虫一般挪进我的取景框。”森山大道有时会把自己比作动物,比如他曾把自己比作狗,每天自由自在地徜徉在大街小巷,他也时常把自己比作海参。然而无论是哪种比喻,森山大道都会从它们的视角静静地观察这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森山大道与寻找自己目标的行为产生了重叠,即都是在寻找自己的世界。

(四)森山大道的影调结构与画面构成

森山一直认为摄影是摄影者自己情感的体现,是摄影者透过自己的视角所看到的这个形形色色的世界。由于童年经历所养成的气质,森山的作品多以灰色为基调。森山大道认为灰色比较有张力和震撼力,这也是他作品与众不同的地方。而且在拍照的时候,一般都是朝着自己所看到的或邂逅的人或事物随手拍出来,森山认为如果要调色或调角度,那不免有些刻意了。另外,森山大道在构图方面主张用4×5比例的竖构图样式,他认为这样的构图风格最能表现他心中的情感,同时他习惯用35mm的镜头。森山大道在夜晚拍摄海报时会用傻瓜相机的闪光灯功能,他认为傻瓜相机的闪光灯亮度会在TRI-X的胶卷上呈现不一样的变化。在拍摄时,森山大道强调快门优先,他认为擦肩而过的事物,或者是突然感受到的东西,如突然出现的小猫或偶然路过的街头招牌都是摄影者需要抓住的瞬间。再者,森山大道在后期制作方面也比较随性,喜欢凭自己的感觉裁剪。森山大道还有个习惯就是他会在暗房里创作新的图像作品。熟悉他摄影作品的人会知道他拍摄的作品往往有两到三个版本,所以在森山大道的作品展览中,观者们会看到他对于同一个作品的不同赏析方向,有的时候这也会让观者产生许多疑惑。曾经有人购买了森山大道两幅相同的“流浪的狗”的照片,“两只狗”像极了古代守护家园的门神,这使得购买者好奇于森山大道的创作灵感。森山大道极具运动感、高对比度、高噪点的摄影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日本的市井生活,以及他自身对街拍摄影新的认知,同时也打破了日本当时对于摄影构图的常规要求,利用了当时日本大众对于“影像比文字更直观可信”的观念,呈现给大众真实的社会万象。森山认为摄影的本质是一种记忆而非单纯的记录,而摄影的过程是从两个视角把一系列的记忆串联起来的过程,一张张的照片仿佛时间的化石一般承载着岁月和记忆的传承与变迁,如同记录光影的神话向后人一遍遍地传递着专属于某个时代的气息。正是基于这样的立意指导,森山大道独特的摄影风格和艺术思维为后来的摄影者提供了更理性的思考空间和摄影启迪。

参考文献:

[1]森山大道.昼之校夜之校:森山大道论摄影[M].陶玲玲,译.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5:62-63.

[2]寺山修司,森山大道.剧场写真帖[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124-125.

[3]森山大道,上田义彦.森山大道[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7:16-17.

拍摄范文篇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也逐渐加快,当今这个社会已经进入了一种“读图时代”,逐渐的成为人们进行沟通的语言,即一种以直观性以及生动性为特点的一种视觉语言。在广告中,如何去获得更多的视觉上的吸引力,这是广告设计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平面广告中,其包含着很多要素,比如说色彩、文案以及图形等等,其中图形这个因素就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传统的图形主要是由绘画进行,但是绘画有其弊端性,比如完成的周期比较长,表现形式过于的单一,所以说,在广告设计的视觉方面,绘画形式是不能满足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摄影技术也已经出现。近几年,商业摄影逐渐的完善起来,商业摄影有其优越性,例如快捷、真实等,这是其他的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商业摄影逐渐的成为了广告中的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位广告家曾经这样说过,没有图片,广告是很难成立的,这就说出了商业摄影发挥出的表现力是文字所不能够代替的、一个好的商业照片会以它的艺术性为广告起到一个推销的作用,吸引人们对它的关注,将商品的用途、特点显示出来,进而让人们对这种产品产生兴趣。

二、商业摄影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1.商业摄影要传达广告内容。商业摄影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引起受众们对产品的购买欲望。而对于商业摄影作品的一些预测以及评价,就是根据在商品的推销中广告所起到的作用,以消费者作为中心,以市场作为基础。在创作商业摄影的过程中,对于镜头的布置,要根据产、供、销的关系予以进行,这也是其任务的核心力量。在对广告的目的以及基础所了解之后,要对广告的宗旨予以明确,并针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注重于介绍产品的形态。根据宗旨的不同,摄影也应该采取不同的侧重点,它进行表现的方法也是不相同的。此外,对于不同的消费者,其心理也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广告要有不同的注意力予以表达。

2.商业摄影不能脱离广告。摄影一般是以传递信息为主,从现代化的传播功能来说,商业摄影应该是信息进行传递的一种艺术。它应该具有一种宣传目的以及市场的目标,要注重其实效性,要综合性的考虑商业方面的因素。它作为一种摄影艺术来讲,其创意与构思应该受到商品的一种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说,商业摄影应该讲究商品风格以及个性,不应该过于突出自己的性格,要以商品的需要作为创意的基础。而对于商业摄影的作品来说,就需要通过媒介,它的效果也是要受到媒介的一种制约。它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最直接的就是要促进商品的销售,是不能够单独性的存在的,另外,商业摄影还应该考虑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来进行创作。

3.商业摄影应该有创意。商业摄影的目的就是要传播广告,近几十年来,商业摄影从无到有,从混乱向着规范不断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了一个产业。我国的商业摄影的基础相对于国外来说,差距已经不断的缩小,但是存在的问题就是我国的商业摄影在创意方面还有待进步。对于消费者的心理、对于市场,摄影师还有待进一步去了解,没有将市场的调研情况与消费者的心理进行有效的结合,也就很难形成有创意性的作品。商业摄影的创意就是指将对象视觉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形象化、视觉化以及艺术化的过程。仅仅有着明确的主题,但是却缺乏创意的作品,只能是将商品的表面予以表现,而对于商品的本质是不能表现出来的,所以说,商业摄影是否有创意,是艺术的一个问题,也是广告策划、是否达到广告的预期目标以及定位是否准确的问题。也是广告设计、摄影以及广告文案的一个分工与合作的问题。商业摄影的创意也是广告创意的一个部分,能够关系到广告策划的成与败。

拍摄范文篇6

[关键词]科技帮扶;技术视频;拍摄画面;声音采集

1科技帮扶视频片的拍摄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以及天津市委、市政府结对帮扶困难村的总体部署,自2014年10月起,天津市科委充分利用农业科技特派员体系长期服务农村的经验,开展了以科技特派员为载体,以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为依托,科技帮扶困难村的专项工作,目的是使科技在困难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困难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专项工作实施3年来,市科委共认定设施蔬菜、生猪、家禽、奶牛、果树、水产、食用菌和观赏鱼等10个产业的首席科技特派员和61名骨干特派员,组织了由833名农业科技特派员组成的61支科技帮扶团队,面向困难村开展了网格化的包村入户指导、技术观摩与培训、技术对接与服务等帮扶工作。截至2017年底,科技帮扶团队累计帮扶村庄2324个,帮扶农户29947户,解决技术问题17808个,示范新品种362项,新技术304项。在帮扶过程中,各产业技术团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多次组织农户观看技术讲座、发放技术专题片,利用音视频手段面向农户开展技术普及与培训。由于视频片通俗易懂、形象直观,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向困难村农户普及技术知识,成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推手;另一方面也能系统全面地梳理天津市农业产业的先进适用技术,拍摄形成视频合集,使之成为科技帮扶工作乃至都市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

2科技帮扶视频片分类

2.1技术讲座片

技术讲座片是指采用课堂授课形式录制,经切换、编辑、合成后的视频片。由科技帮扶团队的科技特派员为农户进行授课及技术讲解,录制场地主要选择授课现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场地,可以是办公室、演播室或示范基地培训教室等场地。录制现场要求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镜头中要避免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内容。在办公室录制时,现场可以带农户(现场听众),也可以不带农户。在帮扶村或示范基地进行现场培训并录制时,要提前做好课程编排。天津市科技信息研究所作为科技帮扶信息系统的项目承担单位,承担了技术视频片的拍摄指导和场地支持工作,具备专业的数字高清演播室。演播室的录制方式具有更好的光线条件、拍摄角度和收音效果,目前已服务多支科技帮扶团队在演播室录制技术讲座。

2.2技术视频片

技术视频片,是指以农业种养殖过程中的一个或一类技术问题为主题拍摄制作的视频片。相比技术讲座片,技术视频片需要用到多个镜头、场景,拍摄时间需要有一定的跨度,需要撰写语言流畅、逻辑清楚、发音清晰的解说词,需要拟订拍摄流程和大纲,有的专题片还需要用到采访、配乐等,相对较复杂,但能形象直观地将一个技术问题或种养殖流程讲得透彻清晰。

3科技帮扶视频片的选题要求

3.1全局统筹、不重复、不遗漏

为了最大化地发挥各帮扶产业及团队的技术优势,同时避免重复选题。视频片的拍摄要以产业为主体,首席科技特派员为总负责人,统筹安排梳理本产业内相关技术内容,各区域团队做到选题不重复、有特点,各区域团队管理员将视频拍摄选题统一交到首席团队的管理员手中,由首席团队管理员汇总整理后交首席科技特派员审核通过方可制作。

3.2选题要从困难村需求出发

结合本产业、区域的实际帮扶工作,从帮扶区域困难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要拍摄制作适合各自区域种植、养殖的品种及技术。推荐的实用技术可操作性要强,切实适合农民使用,能看懂,能学会。

3.3选题要精准实用

科技帮扶的视频技术片要求每个片子只讲一个技术点,可以是针对时节特点、种养殖节点、常见病流行病等主题,节目短小精悍、有内容,通俗易懂、好学好用,群众可以照方抓药,按图索骥。

4科技帮扶视频制作要求

4.1要客观真实地体现技术的优缺点一定要在价值取向上做到客观真实,不能对节目中所介绍的技术进行效果的夸大、渲染。涉及增产、增收的描述要客观真实,对其优缺点要公正地评论,对种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要叙述完整。

4.2技术要求

4.2.1视频时长。技术讲座片,每讲时长应在15~30min;视频技术片,每片时长3~5min。片头加统一制作的科技帮扶标识。

4.2.2视频制式及储存载体。报送2个版本,分别是高码流(清晰度高)和低码流(文件小),高码流版本原则上按照1080/50i视频格式拍摄制作,16∶9画幅,成片报送格式为MP4视频文件(码率不低于10M),低码流版本在高码流的基础上压缩、转码,主要用于网上播放,视频码率为1M,帧率为25帧/秒。所有高码流视频文件及相应的解说词以数据形式刻录在DVD光盘上,每张光盘只能刻录一个技术视频或一讲内容,并在盘面上注明标题及拍摄团队主讲教师、节目时长等信息。

4.2.3视音频技术指标。视频信号要求:图像稳定,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无明显杂波;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音频信号要求: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4.2.4对于技术讲座片中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其文字、格式规范,没有错误,符合拍摄要求。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或在后期编辑过程中通过特效合成将课件嵌入成片中。在演播室录制节目时,使用虚拟演播室功能需要用到抠像特技,因此授课教师尽量不要选择蓝色或绿色的上衣,可以选择穿白色的衬衣或T恤。

参考文献

[1]袁振宁,董成双.浅议科教片选题策略[J].新闻传播,2015(18):56-57.

[2]李旭东,董成双.农业科教片对提升农业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及对策[J].西部广播电视,2015(14):126.

拍摄范文篇7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因制作出版物、音像制品以及其它各种需要而拍摄文物的活动。

第三条因制作出版物、音像制品以及其它各种需要而拍摄文物的活动必须履行报批手续。各级政府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审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馆藏文物的拍摄申请。文物收藏、研究单位为研究和保管工作需要所进行的拍摄活动,普通观众在对社会开放的文物单位所进行的纪念拍照活动,不在报批范围内。

第四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馆藏一级文物的拍摄,由国家文物局审批,在审批同意后向拍摄申请单位颁发《文物拍摄许可证》(见附件),许可证仅适用于报请国家文物局审批的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县、自治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馆藏二级以下(含二级)文物的拍摄,由文物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审批。

特殊情况下,国家文物局可以直接审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各级馆藏文物的拍摄申请。

第五条提出拍摄文物申请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资格:

1.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2.有足够的能力可以确保拍摄文物的安全;

3.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承担由于拍摄活动而造成文物损坏的法律责任。

第六条具备本办法第五条所列资格的单位需要拍摄文物,要根据所拍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的等级,至少提前10个工作日向相应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申请内容包括:

1.拍摄文物的目的、项目及具体内容;

2.拍摄对象:文物保护单位的名称、级别、所在地及拍摄范围,文物的名称、等级及收藏单位;

3.故事性、专题性音像片有关文物拍摄部分的分镜头剧本;

4.上级主管部门的项目批件;

5.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所需的其他有关材料。

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及时批复拍摄申请。

第七条境外机构和团体需要拍摄文物,由负责接待的国家机关外事部门在征得拍摄对象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部门的同意后向国家文物局提出申请,也可以由拍摄对象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文物部门向国家文物局提出申请,由国家文物局审批。

第八条文物部门与外国机构和团体合作制作音像制品或出版物以文物为主要内容时,除了要向国家文物局报送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申请材料外,还须报送有关各方合作意向书文本一式两份,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九条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和文物收藏单位,必须在接到国家文物局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拍摄文物的批件或《文物拍摄许可证》后,方可接待拍摄。

第十条故事性影视片、商业性广告片的拍摄仅限于对公众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的外景,一般不得拍摄文物保护单位内景及馆藏文物。

第十一条确需使用文物保护单位内景拍摄者,须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经相应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与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签订《拍摄文物保护单位内景保护文物责任书》。

第十二条经批准拍摄文物保护单位内景或馆藏文物时,不得移动室内陈设物品及各类文物的位置,不得在室内置景,不得利用室内电源,不得使用强光灯,摄制人员不得接触文物。

第十三条特殊的珍贵文物及书画、壁画、丝织品、漆器等易损易坏文物一般不得拍摄,可由文物收藏单位提供有关资料。特殊情况确需拍摄的,必须报经国家文物局审批。

第十四条申请拍摄文物的单位应按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拍摄项目进行拍摄,严格执行有关协议。拍摄活动必须由文物管理单位的安全保卫人员和文物保管人员在现场指导、监督和操作,确保文物安全。文物管理单位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要求拍摄单位商请公安、消防及其他保证文物安全的人员进驻拍摄现场。

第十五条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制定专门规定和标准,合理收取因文物拍摄所发生的文物保护利用费、文物管理人员的劳务费、因拍摄文物影响正常开放所造成的门票损失费。各地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收费规定和标准须在当地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审批并报国家文物局备案后生效。经批准收取的文物保护利用费,只能用于文物保护,不得挪作它用。

第十六条对公众开放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公开展出的文物,除因文物保护的特殊需要而另有专门规定及说明者外,参观者可以拍照留念。但参观者不得以收集资料为目的对文物进行系统拍摄,如有需要,应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七条国内新闻单位以制作时事新闻为目的所进行的摄像、照相采访不需履行报批手续,但应征得被采访的文物部门同意。

第十八条考古发掘现场原则上不得拍摄。国内新闻单位因新闻采访需要拍摄正在进行工作的考古发掘现场,应得到主持发掘单位的同意。但制作专题类、直播类节目应报请国家文物局审批。境外机构和团本需要拍摄正在进行的考古发掘现场,需征求主持发掘单位的意见,经发掘地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管理部门同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十九条对不执行本办法,未经批准擅自拍摄或超范围拍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馆藏文物的行为,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可根据情节对拍摄者予以处罚并没收拍摄所得全部文物资料,情节严重者,移送当地公安、司法部门处理。

第二十条对不执行本办法,擅自接待、越权审批或超范围提供拍摄的文物管理单位,由上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责任人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

第二十一条对文物摄制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本办法或相关操作规程造成文物损坏的,由直接责任者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对造成文物损坏严重甚至损毁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拍摄范文篇8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拍摄思维创新

一、电视纪录片的概念

1.什么是电视纪录片。指纪录型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是运用电子采录设备和手段,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题材,做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它运用新闻镜头,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客观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的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形态。2.电视纪录片的两大特征。第一,真实性。电视纪录片的性质和新闻节目是一样的,都是对事实进行客观描述。真实性不仅是电视纪录片的生命,还是电视纪录片的核心思想和制作准则,所以要求电视纪录片制作者要保证记录内容的真实性,以真诚、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创作。第二,实际性。实际性是电视纪录片的另一种基本属性,也是一种创作风格,是当前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法之一。3.电视纪录片的三大类型。电视纪录片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延伸出了诸多的题材类型,其中最主要的类型依旧是以人为主。①人与社会。人与社会纪录片是当前最多、最重要的电视纪录片类型。这种纪录片主要探讨从古至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中主要包括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以及解决办法。②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纪录片主要讲述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比如,因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人的生存环境的变化、人为因素对自然的诸多影响、自然对人的帮助以及对人类的改变等。③人与历史。人与历史纪录片主要是介绍人类的过去,其内容包括人类的演变历史、古代的朝代演变以及各种历史故事。通过历史让人们更好地认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因人与历史纪录片包含大量的历史知识和故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逐渐成为电视纪录片的主流。

二、当前电视纪录片拍摄存在的问题

1.电视纪录片拍摄内容枯燥乏味,缺乏创新思维。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娱乐节目不断出现,我国电视的发展环境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让电视纪录片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差。近几年来不断出现的各种综艺娱乐节目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诸多乐趣,使人们对缺乏趣味和幽默感的电视纪录片逐渐失去了观看的兴趣,使得电视纪录片的生存环境更加艰难。各种电子游戏的普及,使得年轻人选择去玩游戏而不是观看电视,更是进一步冲击了电视纪录片产业。面对这一情况,虽然一些电视纪录片的拍摄人员在创作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创新,但是大多数人的创作思维没有得到改变,电视纪录片作品并不符合当前人们的审美。2.内容造假。要知道,电视纪录片的核心就是其内容的真实性。但是当前电视纪录片收视率非常惨淡,一些纪录片的拍摄人员为了提高收视率,增加经济效益,违背了这一拍摄原则,在拍摄过程中虚构内容,添油加醋。要知道很多电视纪录片主要内容是人与历史、人与社会,从而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历史及社会发展情况,如果内容造假,将会让受众的历史认知产生偏差,阻碍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如果学生看到这些虚假内容,将会影响其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学习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

三、电视纪录片拍摄思维的创新

1.跟随时代趋势,实现思维创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影视方面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电视纪录片的拍摄人员应该顺应时展的要求,发展创新思维及创新观念,时刻与人们的影视需求保持同步。其作品一定要符合时展的需求,体现社会主旋律。可以在纪录片中适当加入一些趣味性元素,真正实现思维的创新,提高电视纪录片的收视率。2.确保真实性,做好前期调研。要知道,真实性是纪录片的基石,是最基本的拍摄原则。只有遵守这一基本原则拍摄出来的作品才可以被称作纪录片,才能真正发挥出其教育意义。所以电视纪录片的工作人员在拍摄过程中,应该遵从最基础的拍摄原则,杜绝弄虚造假,为电视纪录片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纪录片拍摄之前,需要充分的前期调研。一部纪录片的调研工作,会给一部片子的成功奠定50%的基础。调研是给一部片子的拍摄做准备,准备越充分,越节省拍摄时间,调研越准确,拍摄得就越到位。调研是为了找选题、拍摄场景、人物和他们的人际关系,并了解人物活动的范围、说话的方式。不同的题材,调研的方向也不大一样。3.关注细节。电视纪录片从某些层面来说,就是在讲故事,一个故事讲得好不好,就在于对故事细节处理得好不好。所以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拍摄者应该多关注细节,对关键细节进行强化,让其成为纪录片故事中的一个个闪光点,将这些闪光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从而让观众了解其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纪录片要求导演画面叙事的能力要强,纪实拍摄的手段要多,讲故事的手艺要高,理解生活、理解人物要准确。四、总结综上所述,电视纪录片拍摄思想的创新对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纪录片创作团队应该加强纪录片拍摄思维的创新,让更多的观众观看电视纪录片,提高纪录片的收视率。

【参考文献】

[1]杨彦翀.电视的边缘化创新——赴英影视纪录片培训的观察与思考.视听纵横,02(2017):111-113.Print.

[2]周骏,刘斌,王一帆.探析电视摄像的艺术表达方式与创新之路.传媒论坛,2.03(2019):145+147.Print.

[3]王洪飞.电视纪录片拍摄风格对民生新闻的影响探析.传媒论坛,2.06(2019):94+96.Print.

拍摄范文篇9

一、拍摄新闻时主要体现在选好角度

“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是绝对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客观性则是相对的。作为社会中的人,是无法做到完全客观的报道的。”①电视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既存在于文字稿中,又反映在镜头里,后者主要体现在如何选好拍摄角度和流畅的剪辑。在拍摄电视新闻时,电视记者一般是不能干预采访对象的,也不能让采访对象按照记者的要求做这做那,只能有选择地抓拍。但遇到特殊情况时,电视记者为了把具有审美价值的电视画面奉献给观众,适当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也是应该允许的。实际上现在的电视新闻拍摄中,为了拍好电视新闻中的人物,有时电视记者除了“摆拍”外,在技术手段上稍作些调整也是可以的。例如:某地有位领导,也许是因为工作太辛苦了,脸又粗又黑像大寨梯田一样。电视台记者在拍摄这位领导时,除了打平面光、在摄像机上装上柔光镜外,还用手动光圈锁定曝光,对他的面部曝光采取过曝半档的做EWSWINDOW法。例如:有的采访对象,左脸上有块明显的胎记,那拍摄者一般会从右面去拍摄他的头像,除了拍摄角度,有时电视记者在拍摄时还会适当提醒一下拍摄对象。笔者在当摄像记者时,经常会遇到个别同志在开会或参加活动时抽烟的情况,笔者在拍摄前就会走过去请这位同志把烟灭掉,当然同志也是很配合的。镜头语言是电视新闻的基础语言,电视新闻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充分展示镜头语言的魅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视对画面的要求更甚于文字。电视说到底还是一门剪辑艺术,剪辑的环节也很重要。因为电视画面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所记录下来的一个片段。观众所看到的电视节目是经过剪辑、修改、制作以后得到的“成品”。画面是电视节目的基本元素,合理组接才能构成有机的画面语言。如在剪辑一条会议新闻时,电视记者在领导讲话的特写镜头后面,接上一个全场鼓掌的镜头。

二、广告拍摄与剪辑中力求追求完美

对于电视广告的拍摄与剪辑来说,也有一个倾向性问题。只要对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不做假,对一些非主要元素作适当地美化,也未尝不可。前几年,绍兴市柯桥区有个企业家来我台做广告,要求我台的摄像师为他拍个视频片,并且要有他讲话的同期声。然而,这位企业家有严重的口吃,说话结结巴巴,并且头还是癞的。虽然在拍摄时他戴上了头套,但他的同期声却是“在企业开、开业十周年之、之际……”后期制作人员在广告播出前,对这位企业家断断续续的话语进行了剪辑,虽然口型对不上,但老总的话却很连贯了,一点也听不出他是口吃的。广告播出后,这位老总非常满意,后来又多次来到柯桥区台主动要求播出广告。长期以来,有的人始终把平淡、随意、无技巧甚至模糊、变形的表现手法作为电视镜头的拍摄模式。但这种“是什么拍什么”、表现出“原生态”即可的无目的拍摄方式,是发挥不出电视镜头拍摄者主观能动性的,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电视作品的思想深度,失去了电视镜头应有的影响力和社会效果。在通常情况下,选择电视镜头的拍摄角度非常重要,要用一组镜头来表现某一事物,这一组镜头就可以选用不同的角度。如想把物体拍摄得很高大,只要把拍摄位置靠近一点,用仰角度拍摄就行;如想把场面拍得大一些,使画面显得辽阔广大,只要把拍摄位置选择在高处,用俯角拍摄,就会得到想要的结果;如想把物体拍得具有立体感,除了灯光配置外,拍摄角度选择在物体的侧面,立体感就能出来。电视节目是由多个镜头组接在一起后来完成叙事和表意的,如果一组镜头中的每个镜头或者某一个镜头拍摄不到位,那必然会影响到电视作品的质量。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拍摄每个镜头时,都要认真思考,不仅要注意到画面造型的美,更要去寻求画面思想内涵的表达。在电视广告镜头的拍摄与剪辑中作适当后期加工,目的就是在不做假的前提下使视听信息更加流畅、更为简洁,让观众在收看的同时又能有美的享受。电视媒体与广告主是一种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关系,广告片的拍摄和制作要在不欺骗消费者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令广告主满意的效果。

三、画面客观性与倾向性的辩证关系

客观性和倾向性是维系电视镜头拍摄与制作的两大要素。客观反映,体现倾向,既反映了电视镜头的本质特征,又有利于发挥电视作品的影响力。就电视新闻的拍摄与剪辑而言,必须从真切的生活写照入手,揭示影响社会变革的各种现象,传递记者评价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态度,折射深刻的思想内涵,正确地表现真实,准确地把握倾向性。“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倾向性之间并不是对立的,新闻客观性的重点在于强调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新闻倾向性突出的是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的反应态度,新闻报道的事实是经过各种各样的加工最终形成的,这包含了媒介工作者的立场和媒介的指导方针和准则。”②而对于电视广告片来说,由于其所运用的表现元素和观众的关注度有着必然联系,因此广告主会非常重视与企业形象有关的各种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这时,摄像师在拍摄和后期剪辑时体现出一种善意的倾向性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在电视镜头的拍摄中,有几个关键环节要把握好,这就是:角度、取景、构图、用光、色彩,其中拍摄的角度尤为重要。人的视线拍摄是电视镜头拍摄中的基础,一般包括三种主要角度,分别为平视、仰视和俯视。仰视拍摄和俯视拍摄的镜头带有拍摄者强烈的主观色彩,也是观众的主观视线。不同的拍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画面视觉效果,能体现出不同的美学价值和心理效用,就像苏东坡说庐山的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任何电视画面,从哪个方向、什么角度去拍摄,对于摄像记者或摄像师来说都是自由的,无论是拍摄新闻还是广告,实际上都存在着拍摄者的倾向性。要想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拍摄者就会追求角度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新鲜性。电视拍摄的镜头中无论构图怎样、影调如何,它所表达的画面语言无外乎两种,即客观镜头与主观镜头。但无论如何,电视镜头的拍摄都要反映出拍摄者的审美追求,而善意的倾向性则更能体现出拍摄者认识社会、评价生活的观点和能力。

作者:高鑫明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广播电视总台

注释:

拍摄范文篇10

一、未成年人电视广告拍摄情况概述

广告中的未成年人形象,尤其是14周岁以下的儿童形象,一直是广告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母婴用品与儿童用品中,儿童往往比成人更容易获得受众的好感,也因此在激发受众购买欲上占有更大的优势。近几年来,我国未成年人拍摄广告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不仅参与拍摄的人数有所增加,拍摄范围也有所扩大。未成年人所拍摄的广告不再局限于母婴用品与儿童用品,家具用品、药品、保健品、护肤品甚至汽车广告中都出现了未成年人的身影。2011年社科院所作的调查显示,我国34个卫星电视频道所播放的电视广告中,儿童广告占据10%以上,其中包括许多与未成年人毫不相干的产品。2012年《中国青年报》则发文称,通过对民意中国网与网易的调查,有98.9%的受访者认为我国当前存在过度消费儿童的现象,其中48%的受访者认为这种现象相当严重。而未成年人拍摄广告的现象在如《爸爸去哪儿》等亲子真人秀流行后逐渐达到高潮,随着真人秀走红的“星二代”们在节目热度逐渐下降后也没有退出电视屏幕。在未成年人拍的这些电视广告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又不尽相同。有的未成年人在广告中起到的是背景板的作用,他们的出现并没有实质作用,只是为了画面的完整。有的未成年人则在广告中以成年人代言人的身份,替成年人说出不适合成年人身份的话。如,在“脑白金”广告中,小孩子拿着电话说:“爸爸,快送脑白金来。”在儿童用品广告中,未成年人是主角,在这类广告中,未成年人所扮演的常是产品需求者与使用者的身份,如在广为人知的“步步高”点读机的广告中,小女孩开心地拿着点读机说:“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电视广告中广泛出现未成年人的形象,究其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出于商业目的的考虑,广告的拍摄目的便是吸引受众购买产品以获得利益。在商家这里,电视广告中的未成年人特别是儿童,较之成年人有着更大的吸引力,尤其是涉及到儿童产品的时候。如上文提到的“步步高”点读机广告,用小女孩表演的效果显然比一个成年人干巴巴地讲述这个产品更为突出,也更容易得到儿童的关注。儿童虽不具备购买力,但孩子喜欢的才是家长喜欢的。商家在广告中使用未成年人,显然充分把握了家长的心理。且更实际的考虑是,用未成年人的费用更为低廉,即使是童星,在广告价位上也要低于当红明星。此外,家长的心态也是导致未成年人拍摄电视广告潮流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希望将孩子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人前,网上出现的晒孩子热潮便是这种心态的体现。在我国,“上电视”一直是家长认为非常有面子的事,即使没有酬劳也乐于让自己的孩子去体验一番,更不用说是广告这种报酬不菲的工作了。至于未成年人自身,他们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理性的分析与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尤其是儿童,他们参与拍摄电视广告,或许只是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玩又值得在自己朋友面前炫耀的事情,而不会考虑到其他影响。

二、未成年人拍摄电视广告行为的弊端

未成年人参与拍摄电视广告并非全无益处,这种与不同人接触的体验能增长未成年人的见识,开阔他们的眼界,而拍摄中面临的种种需要克服的困难也能锻炼他们的韧性。然而,未成年人在心理上并未完全成熟,过早、过多接触成人世界会在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对他们造成误导,并在行为上产生错误的指引。在此,分别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在观念上的误导。电视商业广告宣扬的通常是一种消费的、物质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这种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当今社会,与成年人不同的是,未成年人更容易受到这些不良消费观的影响。未成年人通常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乐于接受新事物,但同时又对世界的了解有限,缺乏人生经验,无法分辨出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在观念上极易受到电视广告的影响。未成年人参与拍摄保健品和电子产品的广告后,很容易对学习方法产生质疑,如“步步高”点读机的广告,这个广告拍得非常有趣,但在广告中将学习与点读机这个产品联系在一起,很容易让未成年人认为,只要有了点读机这样的学习工具,即使不努力也能取得好成绩。电子学习产品如今很常见,这些产品作为帮助学习的工具出现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将其当成学习好的必然条件或充分条件就有失偏颇。然而遗憾的是,为了更好的销量,商家并不在意这些广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这对观看广告以及参与拍摄的未成年人来讲,其影响之大可想而知。除此之外,电视广告中所传递的那种物化的价值观也极易对未成年人造成影响。如,在旺仔牛奶的一则广告中,小男孩的妈妈给他送来了旺仔牛奶,小男孩眼含泪水向妈妈跑过去,他的同学则用夸张的声音说:“哇!你妈妈好爱你哦!”广告中将母爱与旺仔牛奶联系在了一起,在商家看来,这固然是推销的好手段,然而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们可能会将母爱与物质等同起来。未成年人参与拍摄这种电视广告,很可能对其思想观念造成一定的扭曲。其次是容易在行为上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未成年人在拍摄广告后,很容易将广告与现实混为一体,他们无法在理智上将广告的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区分开来,于是会不自觉地将在广告中看似合理实则不符合生活逻辑的行为带到现实生活中来。如,有一则鸡精的广告,孩子在奶奶做好菜后大声说没放某某牌鸡精不好吃。孩子的行为出现在广告里是为了推销商品,然而在拍摄过这则广告后,孩子会不会在现实生活中也这样大声反驳自己的奶奶或者妈妈?此外,广告拍摄也容易加剧未成年人的攀比炫耀心理,不光是因为广告中所表现的消费欲,仅仅是拍摄广告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拍广告的未成年人向同伴炫耀的事情。这种炫耀攀比的风气一旦在儿童中间形成,若没有外力干涉,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所导致的后果便是如前文提到的未成年人广告拍摄完整产业链的形成。

三、未成年人拍摄电视广告行为弊端的应对措施

由上文可知,未成年人参与拍摄电视广告的行为总体而言弊大于利,这一做法本身应当受到限制。而要对未成年人拍摄电视广告的行为做出限制,大体上应从几方面着手,即政策上的限制、学校与家长方面媒介素养的教育与提升、广告行业内部社会责任感的增强,现逐一进行分析。第一是政策上的限制。这是遏制未成年人拍摄电视广告风气的最根本手段。2015年的新广告法明令规定禁止10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代言广告,根据新广告法的二审稿,代言人指的是除广告主以外,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做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新广告法又加大了对商家的处罚力度,这在很大程度上的确减少了未成年人拍摄电视广告的现象。然而,仍需要注意的是,法规的出台并不意味着事情已经得到了完美解决,再好的法规若是没有得到严格执行与监察,也只能沦为一纸空文。第二是在学校与家庭中注意媒介素养的教育与提升。媒介素养是人们通过对媒介的认识、了解、评价,以正确、有效的方式利用媒介的一种能力。我国公民的媒介素养普遍不高,甚至可以说在新媒体全面发展的时代,人们对媒介的认识依然局限在旧媒体之上。根据1992年美国阿斯本媒介素养协会的界定,媒介素养事实上是人们对各种形式的信息进行接触、分析、评价以及创制的能力;而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则是指培养儿童认识并驾驭媒介信息,正确理解和有效利用各种媒介,以达到健康的媒介批判和审视能力,并可以充分利用媒介来完善自我。要从根本上规避电视广告带来的价值观扭曲与行为误导,只能提高未成年人自身掌握驾驭媒介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未成年人客观地看待电视广告,能让他们对拍摄电视广告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将之看成是可以向同伴炫耀的资本。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也应当自觉提高自身对广告的理解与媒介素养,充分了解广告拍摄的利弊,并将这种观念传递给自己的孩子,未成年人拍摄电视广告的行为才可能从根本上规避。第三是广告行业内部要加强社会责任感。一味使用未成年人进行拍摄并非电视广告的长远发展之策。广告的灵魂在于创新,将未成年人用于广告拍摄,在某种意义上是广告制作的捷径。然而,过分依赖这样的捷径将会逐渐导致创意的消亡,使广告制作走向僵局。就社会责任感而言,广告行业内部人员应当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考虑到社会效益,避免使用低俗恶劣手段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