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定工作方案十篇

时间:2023-03-19 10:50:50

三定工作方案

三定工作方案篇1

(一)取消已由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事项。

(二)取消指导水务行业多种经营工作的职责。

(三)将原市规划和建设局承担的城市规划区以外的全市供排水行业管理职责划入市水务局。

(四)将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承担的城市规划区内的城市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建成后的管理工作,排水许可和供排水执法监督,排水、供水、再生水利用设施的维护,改造、自备水源管理以及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对涉水企业进行行业管理和指导的职能划入市水务局。

(五)将市国土资源局承担的地下水(矿泉水)开发许可及管理职能划入市水务局。

(六)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合理配置,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防汛抗旱工作,减轻水旱灾害损失。

(七)加强对水务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执法。

二、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水务方面和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迁建安置、后期扶持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拟定全市水务工作政策、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拟定全市水务管理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拟定移民安置工作具体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统一管理全市水资源。拟定全市中长期供水规划、水量分配方案并监督实施;组织开展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按规定开展水能资源调查工作,负责水资源调度,负责组织实施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和水资源论证、防洪论证制度;负责城市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等方面的论证工作。

(三)负责水资源保护工作。组织编制水资源保护和水源地保护规划,组织拟定水功能区的划分并监督实施,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建议,指导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指导地下水开发利用和城市规划区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

(四)负责防治水旱灾害。承担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实施防汛抗旱调度和应急水量调度,编制全市防汛抗旱预案并组织实施。指导水利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五)负责节约用水工作。拟定全市节约用水政策,编制节约用水规划,制定有关标准,指导和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六)负责水文工作。负责水文水资源监测,对江河湖库和地下水的水量、水质实施监测,水文水资源信息、情报预报、水域水质通报和全市水资源公报。

(七)指导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与保护。指导全市河道、水库、湖泊(包括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水区、滞洪区)、河口滩涂的治理和开发;组织实施全市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负责河道采砂的统一监督管理工作。

(八)负责防止水土流失。拟定水土保持规划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监测预报并定期公告,负责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监督实施及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工作,指导重点水土保持建设项目的实施。

(九)指导农村水利工作。组织协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导农村饮水安全、节水灌溉等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指导农村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十)负责全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的行业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负责制定、监督、检查全市供水行业的服务标准;负责城市的排水许可和排水接管的行政监督管理,负责城区道路排涝调度指挥工作,负责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排水设施的维护、改造、管理以及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工作;负责对临时占用河道、河堤通道的行政监督管理。

(十一)指导水政监察和水务行政执法工作;查处水事违法事件;协调并仲裁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水事纠纷;负责水利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执法。依法负责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组织、指导水库、水电站大坝等水利工程的安全监管,指导水利建设市场的监督管理,组织实施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负责城市规划区供排水执法监督工作。

(十二)负责水产渔政工作。拟定水产发展规划;负责全市渔业生产,指导水产品加工、流通和市场建设,负责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水生动物的防疫、境内检疫工作以及渔药、渔饲料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负责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实施渔业环境监测,牵头查处渔业污染事故,协调仲裁重大渔事纠纷,查处重大渔政案件;负责渔业船泊管理,指导渔业安全生产。

(十三)负责水务科技和外事工作。组织水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拟定水务技术质量标准、规程规范并监督实施;承担水务统计工作;承办水务行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等事务。

(十四)指导全市水利行业职工队伍和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水利行业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工作;指导行业学会等社团组织工作。

(十五)承担移民安置的有关工作。管理和监督全市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迁建安置实施工作,组织移民安置验收后期扶持和监督评估;负责三峡及其他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外迁(外地迁入本市)移民管理和后期扶持工作;拟订全市移民项目管理办法及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负责项目、资金、基金、物资的分配管理使用和稽查审计、绩效考评、统计监测等工作。

(十五)承担市政府公布的有关行政审批、行政许可事项。

(十六)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一)根据上述职责,市水务局设6个内设机构:

1、办公室(人事科)

协助局领导处理日常政务工作;负责对局机关各科室工作进行综合协调、检查督办;承办目标管理、文秘、机要、档案、政务信息、保密保卫、、接待、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后勤保障、资产管理等工作;组织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议案;负责重大会议和重要接待工作;负责有关综合性工作、报告的起草拟定和审查;组织编写全市水务行业大事记;负责机关规范化服务型政务建设工作;负责水务行业科技信息工作;承办局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承办机关、事业单位,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机构编制劳动工资工作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行业,中级、初级技术职务资格,水务系统内技术等级考核和社会保险工作,办理局党务、组织宣传、教育等工作。组织指导水务行业职工队伍继续教育培训及职工队伍建设;负责水务行业劳动保护工作;承办局机关、事业单位调进调出人员政审、选派、报批等工作。

2、财务审计科

负责编制全市务务行业财务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实施财务、合计专项经费的综合管理,贯彻财务税收、价格、信贷、审计及国有资产监管等方面的政策;拟定水务行业的经济调节措施并组织实施,对水务行业资金进行高度与衔接;负责局机关财务工作并指导全市水务行业财务、审计、物价的检查、监督、管理工作;负责行业价格收费体系建设,依法征收各种规费,管好用好各种专项经费和基金,负责行业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建设,搞好行业国有资产的监督与管理;承办局机关职工的失业、养老、医疗等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工作。

3、水政水资源科(市人民政府节约用水办公室)

负责全市水资源(含地表水、地下水)的统一管理工作;审核发放取水许可、排水许可;组织编制全市水资源总体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组织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查评价;组织拟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关政策和规定;负责城乡资源供需平衡和环境用水;负责拟定全市计划用水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水量分配调度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水功能区划分和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监测河流、湖泊、水库及饮水区等水域的水量、水质,监督水源保护;负责对全市国民经济整体规划、城市规划和重点项目的综合专业规划的水资源论证;年度水资源公报;负责水政监察工作。负责全市城乡节约用水工作;拟定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制定节约用水有关政策和技术质量标准、规程、规范;负责节约用水的管理与监督;负责超计划加价水费的征收管理工作;组织参与重大节水项目的设计审查与工程验收;负责节水器具的推广、运用和管理;负责城镇采水和管网节约用水工作;对不执行节约用水标准、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查处。

4、水土保持科(行政审批科)

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起草水利规范性文件草案;承担行政审批、复议、行政应诉、行政赔偿和行政调解工作;拟定全市水土保持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编制水土保持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治、监测预报;审批水土保持方案;查处重大水土保持案件;征收水土流失防治费和补偿费;负责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监督实施及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工作;组织实施国家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建设;组织全市水土保持目标考核,负责水土保持的统计报表工作;依法审批水土保持方案,依法办理取水许可、河道采砂许可;负责收缴水土保持补偿费、防治费、水资源费、河道采砂管理费。

5、规划计划建设管理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办公室)

负责拟定全市水务行业综合开发战略;组织编制水务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组织全市水务行业基本建设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的编制、审查、报批工作;负责全市水务工作基本建设项目的建设与管理;组织编制水域、流域或区域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协调水或、流或、开发工作;负责拟定河道、水库、湖泊等水域岸线、河堤工程建设,负责水务基本建设项目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和验收;负责水务工程质量检查和责任追究;负责全市职责范围内的地方水电管理;负责全市水电建设项目涉水事务的监督管理;负责水务行业综合统计工作。贯彻执行农田水利建设有关方针、政策,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制定全市农田水利建设中长期规划;指导全市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协调财政、水务、农业、农机、国土等相关部门进行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制定对乡镇和部门的农田水利建设考核办法;检查、督促全市农田水利建设;负责全市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审查、审批、验收等工作。

6、供排水管理科

负责编制全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城乡供水企业的资质管理,制定全市供水行业的服务标准并实施监督检查;负责全市供水、污水处理价格测算的组织管理及污水处理费的征收;负责城乡饮水安全和管网供水监督管理;指导监督供排水行业安全生产;负责对城市排水设施实行排水许可和排水接管的监督管理;组织实施排水管网的改、扩、建工作;负责指导、监督全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供水、排水等技术质量标准和工程施工的规程、规范;再生水利用等基础设施建设;负责供、排水企业、自备井的管理和指导。

四、人员编制和领导

市水务局机关行政编制22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3名;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1名(按副科级配备);总工程师1名(按副科级配备);中层干部职数7名。

纪检组长按市委有关规定配备。

机关后勤服务人员事业编制4名。

五、其他事项

(一)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的职责分工。市水务局对水资源保护负责,市环境保护局对水环境质量和水污染防治负责。两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与配合,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定期通报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有关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市环境保护局水环境信息,对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负责。市水务局水温水资源信息中涉及水环境质量的内容,应与市环境保护局协商一致。

(二)在城区河道、岸边进行集市贸易活动的职责分工。市水务局负责城区河道、岸边进行集市贸易活动的日常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发现需要进行处罚的,应及时函告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区河道、岸边进行集市贸易活动的行政处罚,履行日常巡查和监察职责,发现违法行为应及时处罚,并将处罚结果函告市水务局,发现需加强管理的,应函告市水务局。市水务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要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完善协调机制,加强配合,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三)所属事业单位的设置、职责和编制事项另行规定。

三定工作方案篇2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105-03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三化”建设是指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国家档案局在1995年11月召开的全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明确将“大力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更好地为干部人事工作和人事决策工作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确定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1996年1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暂行办法》,决定 “全面推行干部人事档案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2]。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程度有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三化”建设是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提高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水平,实现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的重要途径。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三者的侧重点及其作用各有不同:规范化侧重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标准、规范的制订,它是“三化”建设要完成的根本任务;制度化侧重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标准、规范的实施措施、组织机构的确立,它是“三化”建设目标任务实现的组织保证;科学化侧重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规范、制度的科学基础构建,它是“三化”建设目标任务的实现的技术手段支撑。三者统一于“三化”建设目标,服从和服务于“三化”建设目标。因此,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三化”建设中紧密相联、密不可分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三化”建设这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进一步深化“三化”建设认识,推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建设,努力把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更好地为干部人事工作、人事决策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规范化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三化”建设的重点和根本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是指要使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或组成部分如干部人事档案的收集、审核、整理、保管、转递、利用以及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等应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和《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等规定的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的过程。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三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和根本任务就是要实现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规范化,通过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提高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水平,为干部人事工作、人事决策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服从和服务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提供政治前提和组织保证;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科学化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规范化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规范性体系。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规范性体系是指党和国家机关制定的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经过建国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探索,在中国,已经初步建立并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规范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规范性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暂行办法》、《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标准》、《关于进一步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通知》、《关于违反〈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行为处理办法的暂行规定》等法规体系,明确规定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目标管理、档案审核、违法行为处理等方面的规则和标准,对推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制度化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三化”建设的前提和保证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制度化就是指以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各种规范为依据,建立和完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规范运行的过程。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各种规范只有转化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有效地得到贯彻实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科学化的各项任务只有在一定的制度保障下才能得以顺利完成。因此,“干部档案管理制度,是科学地管理使用档案,维护机密安全,有秩序地进行档案建设的重要保证。” [3]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制度化不仅是实现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规范化的政治前提和组织保证,也是实现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科学化的政治前提和组织保证。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既有综合性的规章制度,又有单项的规章制度;既有全国统一制定、普遍适用的规章制度,又有各地区、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制定的规章制度。在这些规章制度里面,既有法规性制度,也有岗位性制度。例如《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等就是全国统一的根本性的规章制度。它不仅是全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必须遵守的工作准则,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之外的人事档案工作如企业职工档案、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工作都必须参照执行。《干部档案工作条例》(1990年修订,以下简称《条例》),于1991年由中央组织部、国家档案局联名颁发。《条例》明确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任务、特点、体制,并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作了统一的规定。《条例》是“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都要共同遵守,贯彻执行”的“干部档案工作的法规”[3],也是各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制定具体工作制度的根本依据。《条例》有两个附件,即:(1)“干部人事档案卷皮、档案袋样式和规格”,规定了干部人事档案卷皮的规格、式样、制作材料、颜色、项目设置。(2)“转递干部人事档案材料通知单”式样,规定了转递干部人事档案的统一办法。中共中央组织部2012年6月下发的《关于做好文件改版涉及干部人事档案有关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12]28号),就党政机关公文用纸幅面采用国际标准A4 型后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目录和转递单,干部人事档案卷盒和档案袋,干部人事档案库房设备建设等问题作出了新的规定与调整。《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是全国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统一遵循的制度。它对整理干部人事档案的要求、标准、档案材料内容的鉴别、分类、整理过程、注意事项等作了详细的规定。《干部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对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范围,归档材料必须具备的条件及收集档案的方法作了具体的规定。

除以上几种统一的制度外,还有一些基本的工作制度,根据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标准》要求,各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建立和健全干部人事档案查(借)阅制度、收集制度、鉴别归档制度、转递制度、检查核对制度、保管保密制度、管理人员职责和送交档案材料归档工作制度等八项具体工作制度。这八项具体工作制度在《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等法规性文件中都有原则性规定,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应根据各自管理的干部人事档案范围和干部管理权限,制定符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具体工作制度。

三、科学化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三化”建设的基础和手段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科学化是指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原则规范、制度体系、工作方式等符合和适应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要求的过程。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科学化建设包含两方面的任务:一是要确保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各种规范以及各项制度符合和适应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二是要尽可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支撑和确保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各种规范以及各项制度的运行与实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各种规范以及各项制度是否科学,要以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否正确为基础;而人们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总是要随着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实践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地加以深化;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原则规范、制度体系、工作方式等总是要随着人们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创新;支撑和确保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各种规范以及各项制度的运行与实施的各种技术手段也总是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完善。因此,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科学化不仅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的认识论基础,也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技术支撑手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已使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200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颁布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2009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将“深化分级分类管理,健全干部人事制度体系”列为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的五大基本目标之一。要求:建立健全统一领导、科学分类、分级管理、调控有效的宏观管理体制,完善符合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各自特点的分类管理制度,形成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干部人事制度体系,实现干部人事工作的依法管理和科学管理。要加强对中国特色干部管理体制的研究探索,研究探索如何创新干部管理理念,健全干部管理体制,合理划分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分级管理与重点岗位管理相结合,提高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研究探索如何适应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完善党政机关机构设置、领导职数和编制管理,加强对领导班子规模、结构的调控;研究探索如何深化干部分类管理改革,在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对选任制和委任制党政领导干部,对企业、事业单位中不同类别人员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干部分级分类管理制度的建立,要求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在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方面都要作出相应调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实施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到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会出现一些差异,管理方式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二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运用为核心的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带来的新挑战。例如记录和反映干部个人情况的音像制品、电子文档是否归入干部人事档案,如何保存?传真文件及其打印文件大量进入干部人事档案,其真实性如何审核?以及干部人事档案如何应对信息公开化,在干部人事档案电子计算机管理的情况下如何保密等问题,都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现行的规范、制度构成了挑战。

干部人事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运用为核心的管理信息化、现代化,要求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干部人事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带来的干部人事工作内容、干部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给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改革与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修改和制定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制度规范,使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制度规范尽可能符合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另一方面 “要不断地研究和改进档案的保管方法和保护技术”,“推广、应用干部档案现代化管理技术”[4],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逐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4] 。在做好纸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前提下,运用缩微照相技术和电子扫描复制技术,将纸质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制成缩微卷和电子档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直接查阅纸质档案的次数,防止纸质档案查阅过程中产生的磨损以及在档案查阅过程中因人为地涂改、抽取或丢失等造成的档案内容的缺损,延长干部人事档案的寿命,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运用自动控制技术对干部人事档案库房进行监控,并建立相应的防火、防盗、防潮、防湿、防其他意外事故的报警系统,可以有效地保护干部人事档案;开发运用干部人事档案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库,所管干部人事档案的有关信息全部录入计算机”[2],将档案工作人员从干部人事档案的目录制作、各种各类登记册登记、信息统计与检索等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干部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对干部队伍进行综合分析,为领导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2],提高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服务干部人事工作的质量。

综上所述,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三化”建设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化是“三化”建设的重点和根本,制度化是“三化”建设的前提和保证,科学化是“三化”建设的基础和手段。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三化”建设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既要抓住规范化建设这个重点与根本,也要重视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更要注意规范化、制度化的科学基础构建和技术手段运用,确保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目标任务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李全祥.努力把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J].兰台世界,1996,(1):20.

[2] 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暂行办法(组通字[1996]55号)[EB/OL].http:///jy/ok/show.asp?id=189.

三定工作方案篇3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为契机,实现档案馆事业的“我要发展”与“要我发展”的完美结合

2008年,宜昌市委、市政府倡导开展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在《目标考核责任书》中对市档案局明确提出了档案馆创建责任目标,湖北省档案局也对宜昌市档案馆提出了“在全省市州率先创国家一级档案馆”的高标准目标要求,这无疑成为该市档案事业发展强大的助推器,也是一次重大机遇。

但机遇和挑战并存,由于基础薄弱,困难和矛盾比较突出。为此,市档案局首先积极争取领导,充分用活、用足并有效放大各级重视的助推力量。通过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办公会、协调会,不断强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主体地位及责任,及时解决了市档案馆和夷陵、西陵、伍家岗3家城区档案馆创建部级档案馆所需的经费200多万元,为创建活动提供了组织保障和物质基础。其次广泛发动群众,进一步激发内在动力。通过宣传动员,统一思想,领导带头,鞭策激励,有效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抢抓机遇、克难奋进、争创一流的决心和信心。连续5个月,大家加班加点。特别是在最后冲刺阶段的50多天里,全体人员常常加班至深夜,但大家为了集体荣誉,毫无怨言。三是科学拟制方案,增强了落实的有效性。通过周密部署、分级负责,定人、定时、定量、定质、定责,做到人人有责任、时时有任务、事事有要求、件件有落实,提前全面完成了创建任务。宜昌市档案馆在全国市州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中第―个晋升为“国家一级档案馆”;60%的城区综合档案馆顺利晋升为“国家二级”档案馆,高标准完成了上级提出的目标任务,实现了“我要发展”与“要我发展”的完美结合。

以围绕大局、服务民生为首要价值取向,主动唱响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旋律

该局主动立足档案,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将“三农”档案工作作为服务中心、服务民生的重点,努力探索“三农”档案管理模式,形成了该市推进“三农”档案工作的基本套路和格局。一是把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涉农部门的联动作为首要前提。为此,各级和有关部门将“三农”档案工作纳入了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将档案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同步实施,建立起了覆盖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的档案工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三农”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环境条件等关键问题。二是把摸清底数、周密部署作为基础环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总体思路,制定了具体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通过试点示范,分类指导,形成了组织领导、部门配合、业务督导、落实责任的工作机制,实现了整体推进的目标。三是把规范建立“三农”档案资源体系作为基本要求。他们制定下发业务文件,将“三农”档案明确为五大层面、四大内容,即市、县直涉农部门,乡镇机关(办事处),行政村,村新型经济组织,个体经营大户(科技中心户);农村改革档案,农业科技项目档案,新农村建设专门档案,地方特色档案等,形成资源体系,增强了技术的规范性、指导的针对性和落实的操作性。四是把服务和方便基层群众作为根本目的。针对农村促和谐保稳定的需要,利用档案解决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纠纷和矛盾,为农村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针对农业促发展保增收的需要,利用期刊、报纸、展览等形式,向广大农民提供增收信息和农业科技信息等,为农民致富发挥了作用。

通过探索建立“三农”档案工作模式,全市乡镇机关档案工作规范管理省二级以上达标率达到100%;行政村建档率达到97.58%;科技户、经营大户建档300多户。实践深刻回答了“三农”档案为什么,“三农”档案是什么,“三农”档案怎么做,“三农”档案如何用等重要问题。

宜昌市“三农”档案工作的做法及成效引起了国家档案局、省档案局的高度关注。2008年11月,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现场会在宜昌召开,肯定并推广了宜昌“三农”档案工作经验。

以统筹兼顾、科学发展为终极目标。着力提升档案事业整体水平

他们在抓重点、抓特色的同时,始终坚持着力提升档案事业的整体水平。

一是致力于档案事业发展的舆论宣传。为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增强全民档案意识,他们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开办专题展览、下发宣传手册等形式宣传档案法律法规,强化了干部群众依法建档的意识。还积极利用本地各种媒体向社会大力宣传档案工作。先后发表各类文章i00余篇,使档案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

二是致力于档案行政管理效能建设。为顺应新的形势需要,加强效能建设,克服人少、事多、面广的矛盾,坚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全面有效地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把全市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档案工作置于强有力的行政监督管理之下。在业务督导方面,加强了档案法制宣传,全面开展机关、团体、经济、科技档案各领域执法检查;不断改进方式方法,加强年度归档检查;为提高业务水平,加大综合性和专业性培训力度。在重大改革、重大活动、重大建设项目以及破产、改制企业档案工作方面,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依托部门联动、制定并落实规范性文件强化督导。在“三农”、社区、民营企业等领域的档案工作方面,加大调研和试点工作力度,建立了模式、获得了经验,并全面推开。

三是致力于“两个体系”建设。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建设是档案工作服务中心、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在资源体系建设方面,拓宽了征集范围。按照“丰富馆藏,优化结构,体现特色,培育精品”的要求,依法编制接收计划和接收名册。在接收档案的过程中,加大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宜昌视察、外宾在宜昌活动、重大活动、重大疫情、名人、名优特产等不同主体、载体、不同门类档案的征集接收力度。此外,还实施资源整合,接收了房契、婚姻、旧政权、纪检案件、人口普查等专门档案,建立起了覆盖社会各界的馆藏资源体系。在利用体系建设方面,优化利用渠道,完善了手工检索工具,加大了档案电子信息数据库和网站建设力度,同时注重档案信息的深层次开发,着力打造编研成果精品,为建立方便社会各界查询的档案利用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定工作方案篇4

关键词:员工人事档案 “三龄一历” 审核流程 管理思路

一、背景

“三龄一历”指年龄(出生日期)、党龄(入党时间)、工龄(参加工作时间)和学历学位,是员工人事档案中的基本信息和重要参考依据。它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H公司是某大型国有企业的隶属公司,成立于1979年,现有员工1272人。对于H公司,在“三龄一历”审核工作开始之初,人力资源部已经在思考如何全面准确掌握员工基本信息的问题,特别是伴随着公司经营模式的转变,此问题亟待解决。2013年H公司决定在做好干部档案审核整理工作的基础上,对公司各单位员工人事档案“三龄一历”信息进行审核认定,以全面准确掌握公司员工基本情况,为人资管控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但是在审核员工档案时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员工出生日期不一致,学历证明材料不齐全,参加工作时间不明确等。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做好员工人事档案“三龄一历”信息审核认定工作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对其他企业提供经验启示。

二、员工人事档案“三龄一历”信息审核认定流程

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达到工作精细化、严谨化的目标,H公司人力资源部专门制定员工人事档案“三龄一历”信息审核认定工作流程:第一步,根据公司员工人事档案中的原始记载,反复对比核对员工档案材料,进行严肃、认真、准确的审查和登记,做到归档材料真实可靠、准确详实。第二步,对“三龄一历”审核信息无异议的审核工作单,填写员工“三龄一历”确认表,并由审核人、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形成认定材料,装入个人档案并留底。第三步,对“三龄一历”审核信息有异议的员工,单独进行谈话确认并做好记录,若被谈话人同意审核结果,则经双方确认签字后,填写员工“三龄一历”确认表,并由审核人、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形成认定材料,装入个人档案并留底;若被谈话人对审核结果不同意,则要求被谈话人查找最早的历史资料,报送人力资源部审核,信息审核真实无误后,经双方确认签字,填写员工“三龄一历”确认表,并由审核人、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形成认定材料,装入个人档案并留底(如图1所示)。

三、员工人事档案“三龄一历”审核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H公司地处西北地区,虽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在地市已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不规范、不严谨。在员工人事档案“三龄一历”审核认定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1.存在的问题

(1)材料不按要求填写,内容不一致,格式不规范。在审核过程中,部分员工填写每份材料时不按要求填写,出现不同材料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出生日期的填写,有的材料中填写的是阳历,有的材料中填写的是阴历,经查万年历,还存在阴阳历之差;有的填写的是出生年月,有的填写的是年龄,转换成出生年月,时间却不能吻合。

(2)基本信息涂改严重,档案记载前后不一致。人事档案记述和反映着员工的年龄、政治面貌、成长经历、学历、社会关系、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状况以及奖励处罚等方面的原始记录,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因此档案材料必须客观真实。但是在审核中发现,个别员工档案材料有明显的涂改痕迹,特别是在年龄方面,有的出于早参加工作的目的,把年龄改大,工作后又将年龄改小,导致出生日期档案记载前后不一致。

(3)材料内容不完整不齐全,所填信息与实际材料显示不一致。材料内容完整齐全是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H公司部分人事档案材料内容不完整不齐全,例如:近几年毕业的本科生虽有学位证但是档案中无授予学位相关材料证明;有的《毕业生登记表》中无毕业字样,也无学校公章,难以确认是否毕业;有的档案中缺少派遣证,有的缺少见习定级表,导致无法认定参加工作时间。在审核中,员工填写的信息与实际档案材料不一致。例如:员工填写的最高学历为大学本科,但是档案中只有大学专科的材料;有的填写的中专学历或技工,档案中只有高中或初中相关证明,导致学历确认工作比较困难。

2.问题分析

(1)员工对个人档案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从档案内容填写可以看出,由于H公司是一家成立较早的企业,40岁以上的员工占60%,这些老员工学历较低,参加工作时初始学历多数为技工及以下学历,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有的认为自己不谋高职位,档案对于他们来说没有用;有的不知道自己所填写的材料要入档,因此在填写材料时态度不认真、不严肃,特别是年龄和学历方面填写很随意。殊不知,个人档案却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与个人薪酬、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它不仅是员工享受各种社会待遇以及解决劳动纠纷的凭证,也是劳动保障部门办理退休等手续的重要参考依据,具有法律效用。

(2)员工入口管理中档案审核工作不严格、缺乏严谨性。H公司成立较早,在大批量招收本科生之前,员工学历以中专、技校、高中学历居多,由于当时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人资管控系统和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员工入口管理中对档案审核不严谨,对人事档案中缺失的材料没有要求员工及时补充,对虚假信息也没有进行严肃核查,没有及时梳理问题档案,致使目前“三龄一历”审核认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多数为历史遗留问题。

(3)专业管理人员服务效率低,档案信息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员工人事档案材料具有动态性,由于H公司重视人才培养,为员工搭建出多种发展通道,引导员工不断提高自我,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因此在学历、专业技术资格及职业资格等级等方面,入档的新材料更新速度很快。但是专业管理人员对入档材料报送不及时,导致部分材料丢失或材料积压而没有入档,出现档案材料信息与员工实际情况不一致的现象。例如档案中只有员工初始学历材料,却没有后续学历材料;员工实际专业技术资格及职业资格等级高于档案中的信息,但档案中却没有相应的材料证明。积压材料经核实后入档可以重新审核认定“三龄一历”,但是原始材料被丢失则会影响到员工人事档案“三龄一历”审核工作的准确性。

四、解决办法

从此项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问题较多,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几点解决办法,以便为后续“三龄一历”审核认定工作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1.提高专业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增强专业管理人员责任心

专业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直接关系到人事档案的准确性,而人事档案的准确性又关系到员工的利益,特别是在晋升、调动、退休等方面非常重要。例如:工龄不同、教育程度不同、专业技术资格及职业资格等级不同均会影响到在职员工或退休职工的薪酬多少。作为专业管理人员,应当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职业素养、增强工作责任心,掌握人事档案管理基本知识,熟悉工作流程,第一时间将需要放入档案的新增材料交接至档案室,缩短入档信息与员工实际情况的时间差。

2.增强服务意识,确保员工人事档案的完整性

人力资源专业管理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做到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做好与员工利益密切相关的每一项工作。例如:有的员工从外单位调入,人在本单位工作而人事档案却在原单位,出现人档脱离的现象,相关材料无法及时入档,导致档案材料不完整,影响“三龄一历”审核认定工作的进度。作为专业管理人员要恪守尽责,积极主动做好档案转递工作,一方面确保员工档案的完整性,防止员工档案材料丢失,另一方面也为“三龄一历”审核认定工作提供便利,避免遗漏对缺失档案的审核。

3.制定严格的档案材料填写规定和要求,确保档案信息清晰明确

人事档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三龄一历”的原始依据,对员工基本信息的掌握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填写入档材料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对于入档材料的填写方法和格式要求,应当制定严格的规定,规范每一项内容的填写形式,并制作填写模板,让员工作为参考对象。在填写材料前要对填写人员进行培训,说明入档材料对个人的影响和重要性。材料入档前,对每一份材料进行审核,填写不规范的材料应要求重新填写,并不得涂改,待审核符合填写要求后统一放入档案。

4.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通知员工补充欠缺材料

在专业管理人员与员工沟通时,通常会出现员工不愿意配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查找历史资料或补充欠缺资料的现象,一是员工嫌麻烦不愿意查找,二是员工认为档案没有用,缺资料无所谓,这给“三龄一历”审核认定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作为专业管理人员,针对员工不配合的态度,应当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为员工做好档案保密工作的同时,要求其及时收集补充欠缺材料。例如:职工档案中关于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前后不一致、学习经历材料不齐全的问题,应当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避免员工抵触情绪,让员工提供证明材料或原始材料,为“三龄一历”审核认定工作提供有效帮助。

五、实施效果与管理启示

员工人事档案“三龄一历”审核认定工作的开展理清了全公司员工的年龄、工龄、党龄和学历,对进一步完善H公司人员信息库相关信息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提供保证,同时为人力资源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持。

1.应当创新员工信息二次检索方式,建立准确无误的员工信息电子档案

对于H公司而言,审核出员工人事档案“三龄一历”中存在的问题并不难,而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历史遗留问题并非容易的事,原因在于没有参考依据。因此,为避免今后产生诸如此类问题,H公司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应当为全公司员工建立准确无误的电子档案。首先,为每位员工建立基本信息库,包括姓名、工号、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等,建立后不能改动;其次,在基本信息库下建立可改动信息库,包括政治面貌、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奖惩等;在最后添加扫描件录入区域,将员工需入档的材料全部扫描至该区域作为备份。建立准确无误的电子档案可以作为人员信息二次检索工具,当纸质档案不能反映员工实际情况时,可参考电子档案,说明员工曾经是否有相关纸质材料,以备员工本人或专业管理人员查找、收集原始材料。

2.应当设定专职岗位,由一名专职人员负责录入并维护员工信息,以提高信息准确性,增强实效性

H公司是一个拥有1200多名员工的公司,人员信息录入工作量较大,且需随时补充信息,维护系统。由于人力资源部各专责任务较重,不能做到人员信息变更后及时录入与归档,其正确性也不能完全保证,有时会影响整个“三龄一历”审核认定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为避免因积压材料较多容易发生入档材料丢失、工作任务重不能及时录入信息并归档材料的问题,建议设置专职岗位,由专人负责录入并维护人员信息,录入完成后及时将纸质材料送至档案室入档,实现责任落实到位,协助员工人事档案“三龄一历”审核认定工作按时推进。

参考文献

[1]秦金霞.“三龄一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J].兰台世界,2011(6).

[2]林晓云.浅析人事档案的管理与利用[J]. 北京档案,2010(8)

三定工作方案篇5

关键词:三标度;总图;优选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在总图方案布置中,涉及的因素很多,但在确定的规划范围内,外部客观条件等同的条件下,真正影响总图平面布置设计方案的因素有限,只有若干几个可对比的决定因素。因此,本文就是利用这几个可对比因素从拟定的待选方案中科学合理地找出最优方案。

一、选取评价总图布置方案的决定因素

某气田拟建一个具有脱水装置处理天然气的单井集输站总平面布置方案简单描述为:

第一方案:脱水工艺区与低温集输工艺区分开设置;采用低位污水池;通讯塔布置距离仪表值班室近、信号强。

第二方案:脱水工艺区与低温集输工艺区集中布置;脱水装置重设备全部布置在填方上;采用高位污水池,可利用井场原有泥浆池;通讯塔布置距离仪表值班室近、信号强。

第三方案:脱水工艺区与低温集输工艺区相对集中,两个工艺区之间为站内公路;脱水装置所有的重设备,均处在挖方上;采用高位污水池,可利用井场原有泥浆池;通讯塔布置在山上,距离仪表值班室远,信号弱,须采取措施。

上述三个方案的定性描述评价见表1。(表1)

为了清楚地说明应用三标度法理论进行优化方案,我们选出三个方案的四个可对比因素。第一,工程地质状况。该工程尚无不良地质,但地处半填半挖状态,相对设计标高,填方段高差3m左右。设备基础须作处理。第二,对作业场地的要求。根据采气工艺的要求,在作业场地须留出足够的位置,以供修井和压裂酸化作业。第三,采用低位污水地,还是高位污水地。这主要涉及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自流还是用泵输送的问题。第四,通讯塔离仪表值班室的距离。若离得远,信号衰减过快,需采取措施。

二、三标度法进行评价(图1)

1、构建C-A2三标度比较矩阵。根据图1,以B3,B4,B5,B6关于A2构建判断矩阵为例,构建三标度比较矩阵如下:

A2=1122112200100021

3、C-A层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C-A层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同C-A1层,所以具有满意一致性。

4、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表2)

C.R.=0.022444

三、确定指标分值

通过专家根据上述十类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共分五级,用五个元音字母A、E、I、O、U表示。各级分别对应不同的分数,A=4分,E=3分,I=2分,O=l分,U=0分。评分结果如表3所示。(表3)

将指标值与对应的权重进行乘积并进行累加,计算得出方案一=3.59080,方案二=3.56180,方案三=3.77585。方案三综合评分明显高于方案一,故得出方案三为最优方案。

四、结论

由此可见,在可对比因素没有赋权重值的情况下,只从表面的定性描述很显然得出第一方案是最佳方案,但经过三标度法的定量分析,并且对可对比因素赋予权重值后计算得出――第三方案才是符合实际的最佳方案。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杨秀田.应用模糊数学优化总图方案[J].天然气与石油,1998.16.

三定工作方案篇6

五轴数控铣床方案设计

1总体方案设计

笔者所研究的五轴数控铣床,是一种针对模具加工的高速、高效率机床,并可以选配五轴功能,可使工件在一次装夹下,完成五面的加工。为了实现高性能动态特性,其基本结构考虑为工作台固定,横梁-滑座-主轴箱移动分别实现三坐标进给,具有三坐标自动定位和三坐标联动机能。固定工作台可以换成双摆工作台,实现五轴联动。主要技术指标如表2所示。

2具体方案设计

2.1第1种方案

第1种方案将该五轴数控铣床设计为龙门式,具体工作形式可以描述为:龙门架则沿床身作纵向(x方向)运动,滑枕沿着龙门架作横向(y方向)移动,主轴箱沿着滑枕作z方向的移动。工件固定在平转台上,平转台固定在立转台上。平转台绕z轴作转动,立转台又同时绕x轴转动。这样就实现了两个坐标轴的转动,如图2所示。

2.2第2种方案

该方案为立式五轴数控铣床,其底座固定,滑枕沿着底座作x方向移动,立柱在滑枕上作y方向移动,主轴箱沿着立柱作z方向移动,这样就实现了三轴联动。工件固定在平转台上,平转台又固定在立转台上。平转台绕z轴转动,立转台又同时绕x轴转动,这样就实现了两个坐标轴的转动。当给该数控铣床输入程序时就会实现五轴联动。五轴分别为3个平动轴和2个转动轴,如图3所示。

该立式五轴与龙门式五轴的运动方案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布局上有区别。龙门式数控铣床的主轴箱沿着滑枕作z方向移动,而该立式五轴数控铣床的主轴箱则沿着立柱进行z方向移动。

2.3第3种方案

该方案也是立式五轴数控铣床,床身固定在地面上,滑枕在床身上沿着y轴方向移动,支座在床身上沿着z轴方向移动,同时工作台在支座上沿着x轴方向移动,这样就实现了三轴联动。平转台固定在工作台上绕着z轴方向作回转运动,刀具固定在立转台上,立转台在滑枕上绕着y轴作回转运动,如图4所示。

基于ADAMS运动仿真

1对3种设计方案的运动仿真

应用SolidWorks三维绘图软件对每种设计方案中的数控铣床进行建模,然后导入到ADAMS软件中。在ADAMS软件中把模型加入约束、驱动并对运动方式进行编程仿真,模拟出五轴数控机床的运转情况,可以在虚拟的条件下看到机床的物理形态和动态运转情况,达到可视化目的。

在设计该机床运动轨迹时,ADAMS软件虽然可以实现五轴联动,但是五轴联动后的运动轨迹并不直观,因此决定采用三轴联动。

第1种方案中先设置床身与横梁处的Motion3、横梁与滑枕处的Motion2、滑枕与滑板处的Motion4,然后设定仿真时间为9,共为500步,结果形成的轨迹为一螺旋线。图5、图6所示为第1种设计方案的三维模型和刀具轨迹。

第2种方案中先设置床身与滑枕处的Motion1、滑板1与滑枕处的Motion2、滑板1与滑板2处的Motion3,然后设定仿真时间为9,共为500步,结果形成的轨迹为一螺旋线。图7、图8所示为第2种方案的三维模型和刀具轨迹。第3种方案中先设置底座与滑枕处的Motion1、底座与滑板处的Motion3、支撑台与滑板处的Motion4,然后设定仿真时间为9,共为500步。该方案与前两个方案的不同之处在于不是由刀具直接形成螺旋线,而是工件在工作台上作圆周运动,刀具作直线运动,由这两种运动形成螺旋线。图9、图10所示为第3种方案的三维模型和合成轨迹。

2结果分析

2.1第1种方案

该布局形式为龙门架移动式,其主轴可以在龙门架的横向与垂直溜板上运动,而龙门架则沿床身作纵向运动。如图6所示方案1中的刀具运行轨迹为螺旋线,该方案采用x,y轴的对称布局形式,提高了机床的热稳定性及加工精度。这种布局适用于加工较重的工件,可以减小铣床的结构尺寸和质量。该龙门铣床的优点是:

1)占地面积小。工作台移动式龙门铣床,整机长度必须两倍于纵向行程长度,而第1种方案设计的龙门铣床的整机长度只需纵向行程加上龙门架侧面宽度即可;

2)动态响应好。该移动式龙门铣床采用的是固定工作台,一般与床身整体铸出,龙门框架纵向运动的驱动力矩等值不变,不会因工件的承载重量的改变而变化,从而保证了加工精度和机床的响应性能。

2.2第2种方案

该机床为立式数控铣床,采用工作台转动,且主轴沿垂直溜板上、下运动。由滑枕和滑板实现x,y两个坐标的移动,主轴沿立柱上下实现z坐标移动。如图8所示的方案2中的刀具运行轨迹,主要优点在于z轴导轨的承重是固定不变的,有利于提高z轴的定位精度和精度的稳定性;但是由于本铣床的z轴承载较重,不利于提高z轴的快速性。

2.3第3种方案

该机床为立式数控铣床,工作台沿z坐标上、下移动,主轴头为转动式。图10所示为方案3的合成轨迹,该方案由工作台和滑枕实现了x,y坐标的移动。其主要优点是适用于加工质量较小的工件,缺点是机床的结构不太稳定,导致加工精度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根据表2给出的技术要求可知,龙门式五轴数控铣床工作行程要求较大,承重要求较高,因此第3种方案不符合设计要求。从机床布局的结构来看,龙门式的布局更为合理,而第2种方案设计的立式五轴数控铣床的热稳定性及刚性都不如第1种方案设计的龙门式五轴数控铣床。

结论

1)将可视优化设计与概念设计相结合,提出了数控机床概念设计流程,并应用于某五轴数控铣床的方案设计。

三定工作方案篇7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档案工作组织建设。

一是明确部门,落实责任。由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行档案日常工作管理及年度目标考核工作,研究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行领导汇报。二是配备精干高效,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专职档案人员,确保了档案工作的正常,持续开展。三是梳理档案管理制度,制定档案工作发展规划。近几年档案管理的办法制度随着业务的发展都在不断修改完善,为保证档案工作跟上业务发展的需要,我们及时对相关的管理制度、办法、操作流程进行了梳理,确保档案管理与业务发展的有效结合。上半年,按照上级行的总体安排部署,并结合我行实际,我们制定了档案管理三年目标规划,确立了“一年一进步,三年一大步,力争年我行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达到一级标准”的工作目标。四是检查监督日常化。我们按期对全行的档案工作及档案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五是努力加强档案宣传工作。我们通过各行处,部室组织员工了解,学习,熟悉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提高了员工的档案法制意识,在全行上下形成良好的档案工作环境。

(二)强化档案标准化管理,努力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一是初步建立了综合档案管理体系。按照集中统一管理原则,我们对全辖业务档案实行了集中统一管理。全行的法人客户信贷档案,个人客户信贷档案,文书、财务会计、科技、特殊载体档案等都基本上实现了集中管理;二是规范操作流程,强化管理制度。我们在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借阅使用、鉴定销毁方面,都严格遵守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收集充分、档案交接手续齐全、档案整理规范、档案内容完整、档案管理期限划分准确,做到交接有手续、借阅有审批、归还有记录、鉴定销毁有依据。三是重视全卷宗的建设。我们正在逐步建立内容充实,规范的全宗卷。四是做好档案统计工作,确保档案统计报表上报的及时和准确完整。

(三)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档案安全工作

我们自始自终把档案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一是重视对档案实体的安全管理检查。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档案实体进行安全检查,检查档案实体是否存在水浸、霉变、粘连、字迹退色看不清、虫蛀、鼠咬等现象,并做好检查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保证了档案实体的安全。二是重视档案库房设施的硬件建设。今年根据档案工作需要,增配了一台微机,并准备按档案管理标准建设档案库房以及带监控录像设备的借阅室,但由于地震原因,这些工作未能按计划进行。三是重视日常安全检查。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库房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了所配备设施的正常运行;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库房环境,定期测记温湿度变化,定期投放防虫药物,定期检查照明情况,定期检查防火防盗,确保了库房温湿度适宜,库房清洁卫生,档案无虫霉滋生现象。

三定工作方案篇8

补充协议竟在施工合同之前

2006年4月,浙江三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稱三鼎公司)承建了柳州望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稱望泰公司)在广西柳州的一处建筑工程。

双方的法定代表人原系朋友,合作意愿很快达成。

2006年4月30日双方先签订了该工程的《补充协议》,该时间早于2006年12月25日签订的备案《施工合同》八个月。

其间,三鼎公司向望泰公司交纳了500万元的工程保证金,并提前开展相关的工作。

此时,望泰公司还未进行招投标程序。双方约定待正式招投标、施工图纸出来之后,再按照新的备案合同来执行。按照行业规定,也应以备案合同为准。

8个月后,望泰公司进行了招投标。此时,建筑材料和人工费用大幅上涨,双方同意调整合同价款、工期等内容,并对权利义务作了新的约定。双方于2006年12月25日按照正常招投标程序,签订了《施工合同》,按照相关政府部门的要求进行了备案,并且在备案的《施工合同》上明确注明“无补充协议”。

两年后,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

然而,双方就结算依据问题产生了纠纷:三鼎公司要求按照备案的《施工合同》,而望泰公司则坚持按照《补充协议》进行结算。

为此双方对簿公堂。柳州市中院一审支持了望泰公司。

三鼎公司的律师认为,法院在审查补充协议是否有效时,应当参看补充协议是否改变了原合同的“实质性内容”——主要指合同价款,也包括工期和质量标准是否一致。价款变更相对于中标合同总价款变化比例较大,导致双方当事人利益失衡的情况,有关工期、收取保证金等的约定更是严重违反了建筑业的相关法律规定,应当认定《补充协议》无效。

并且,本案的补充协议与《工程施工合同》的结算差价非常大,按照一审的鉴定报告二者相差1100万元之多。补充协议约定的取费、结算、分包、让利、违约责任等内容,也与《施工合同》不同,完全改变了双方施工合同的重要条款,导致了利益失衡,对双方的基本权利义务作了颠覆性的改变,对三鼎公司基本权利和义务造成了重大影响。

在审理期间,双方还就补充协议签订的时间争议不断。

按照常理,补充协议应该是在主合同签订之后,三鼎公司之所以要在在主合同签订前8个月时与望泰公司签订违背常理的补充协议,是因为着急拿到施工工程。

在一审期间,望泰公司说,补充协议在《施工合同》之后签订;而在广西高院二审期间,又说补充协议的签订时间与备案合同的签订的时间是同一天。

柳州发改委《通知》效力大于最高法的司法解释?

最高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就同一建设工程另行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经过备案的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应当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根据”。

一审法院在适用法律上认为,根据“柳州市发改委曾颁发《关于柳州市市区内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稱该通知),明确发包方式由投资者自行决定。本案争议的建设工程不宜界定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不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的规定”。

三鼎公司的律师认为,柳州市政府尚不具备立法的权力,其下属的发改委下发的通知更不属于地方规章。然而,该《通知》却被一审法院当作审理判决本案的法律依据。

退一步讲,即使按照望泰公司提交的该《通知》内容执行,也只是说明投资者可以自行决定是否采取招投标方式,但并不是说建筑施工合同可以不备案。因此没有备案的补充协议一样不能代替备案的《施工合同》。

一审法院就本案的工程合同纠纷向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进行了咨询,该委员会在2012年7月4日作出答复:“该工程是邀请招标方式进行的,属于我国招投标法调整的范围;本案备案的合同是属于中标的合同,程序合法,如果双方签订的补充协议原则上没有改变原合同的实质内容,并有合理、客观的理由,且没有违反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应予以认可,对是否使用司法解释的21条由法院考虑。”该答复法院并未采信。

但是,一审法院却采用了该答复的附件即柳州市房地产业协会《关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补充协议有效性的行业意见书》,其稱补充协议符合法律规定:“是《工程施工合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补充协议确实是双方经过协商对合同的变更,而不是另行签订施工合同”。

三鼎公司的律师认为,望泰公司是柳州的地方企业。而三鼎公司是浙江的企业,该协会出具的意见书完全带有地方保护特色,明显偏袒一方。

备受质疑的工程造价鉴定报告

三鼎公司律师认为,一审法院依照桂众造价[2011]1421号工程造价鉴定报告(下稱《鉴定报告》)认定了本案的工程造价,但该鉴定报告既违反了法定的鉴定程序,又违反了基本的常识,内容不当,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十九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对同一鉴定事项,应当指定或者选择二名司法鉴定人共同进行鉴定;对疑难、复杂或者特殊的鉴定事项,可以指定或者选择多名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第三十五条规定:“司法鉴定文书应当由司法鉴定人签名或者盖章。多人参加司法鉴定,对鉴定意见有不同意见的,应当注明。司法鉴定文书应当加盖司法鉴定机构的司法鉴定专用章。”

但本案的《鉴定报告》的鉴定人员只有一名造价工程师,而且在《鉴定报告》的最后一页只有这名工程师的盖章,没有其本人签字,不符合《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关于最少司法鉴定人数等的规定。因此,该《鉴定报告》违反了法定的鉴定程序,应重新进行鉴定。

《鉴定报告》鉴定该工程的建筑面积为52263平方米,鉴定结果为:土建及安装工程合计,按补充协议价为30945189.07元,扣除工程逾期罚金的情况后总价为25015189.07,(即土建造价为每平方米478元左右);按《施工合同》价为36004672.02元。(即土建造价为每平方米689元左右)。

该鉴定报告鉴定的土建造价单价为每平方米400-700余元之间,这个价格完全背离了一般的建筑常识,在该地域该时间根本不可能建房,何况本讼争的工程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高层住宅,还带地下室,这个造价完全背离了建筑业一般价值规律,违反了基本的建筑常识。

另外,该《鉴定报告》严重不公,其根据补充协议和施工合同计算的结果相差1100万元。所以,望泰公司坚持要求按照补充协议来执行。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一审法院审理时,在被告没有就违约责任提出赔偿的前提下,一审法院竟为被告争取违约金。

三定工作方案篇9

一、航天行业档案工作标准概况

(一)航天行业档案工作标准建设稳步发展

航天档案工作标准建设涵盖组织管理、标准编制(含修订)、标准复审、规范编制、标准宣贯、实施效果监督等一系列活动。标准编制作为航天档案工作标准建设的中心环节,本文将就此做重点阐述。航天档案工作标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编制工作相对集中时期(1986-1990年),编制标准共计16项,实现了航天行业档案工作的从无到有。二是编制工作的稳定时期(1991-1999年),档案工作标准基本上以一年一个标准的状态实施,并开始对部分已标准进行修订。三是进入21世纪,新增标准明显减少,开始注重对现有标准的修订工作。具体而言,自1986年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档案馆编制第一项航天档案工作标准《工艺文件使用与归档管理规定》以来,截至2016年底,航天档案工作标准共24项,其中有效标准23项,作废标准1项,已修订标准8项。此外,部分其他标准中也包含对档案工作的规范要求,如《航天文献编目规则》系列标准中设置《航天科技档案编目规则》部分,这类标准共有7项。其中,有效标准6项,作废标准1项,已修订标准1项。

(二)编制主体的多元化

目前,我国航天行业由中国航天科技与中国航天科工两大集团公司引领,建立了“集团公司――研究院――研究所(厂、公司)”为主体的三级到四级的机构体系,与此相对应建立的航天档案馆和各级档案馆(室)是保障档案工作的专门机构,更是航天档案标准的主要编制主体。航天档案馆作为集中管理航天行业档案工作的专门机构,承担着档案工作标准建设的主要职责,共参与制定21项航天行业档案工作标准。其中,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档案馆为代表的院级档案馆,是档案标准制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参与10项档案工作标准的编制工作。

(三)标准内容建设的集中性

依据档案工作标准体系,航天档案工作标准从内容建设角度也可以分为基础标准与业务技术标准两大部分。基础标准建设方面基本一致,主要涉及档案类目划分、档案文献专用词汇、档案主题词、著录规则及数据元等方面。在业务技术标准方面,我国现有的档案工作标准主要适用主体为各级各类综合档案馆,标准内容涵盖基础业务、保护技术、信息化和数字化、系统维护、档案装具及档案馆建设等多个方面;涉及的档案类型多,文书、基建、地质、电子档案、会计、照片等均有对应标准。与档案工作标准相比,航天档案工作标准在内容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集中性:一是标准化对象的集中性。航天档案工作标准作为企业标准,其主要服务对象为企业的主要业务活动,因此围绕航天产品设计、试验、生产和制造等活动产生的各类技术文件,建立了《工艺文件使用与归档管理规定》《研究试验文件使用与归档管理规定》《设计文件使用与管理规定》《卫星、运载火箭技术文件归档规定》等系列标准。现有31项标准中,12项标准是以这些技术文件为标准化对象的,占标准总量的39%,并且这12项标准中有8项都进行了修订。二是基础业务的集中性。航天档案业务技术标准主要是对档案收集整理、分类著录、保管利用等传统管理环节的规范,较少涉及保护技术、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系统建设与维护等业务技术方面。

二、航天行业档案工作标准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标准内容建设发展不均衡

航天档案工作标准在航天产品档案上的倾斜,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标准内容建设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业务单一,主要针对档案整理保管传统的基础业务,在保护技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则主要依据现有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未发展建设符合航天特色的企业标准。二是涵盖的档案类型较少,早在1994年的《航天档案类目划分与档案号编制规则》中便划分了航天行业的12大类专门档案。截至2016年,以航天产品档案为代表的6大类档案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系列标准,并几经修订。而以经营档案为代表的6大类档案虽然已有院级标准,但是缺少行业级标准的指导。

(二)标准通用性与适用性有待提升

虽然航天标准化研究所是标准制定的归口单位,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54%的标准由标准化研究所分解到各院所,由各院所独立编制或少数院所联合编制。由于缺乏统一的交流平台与顺利的沟通渠道,标准编制时难以充分考虑各院所实际工作情况和标准需求。同时,标准编制人员往往受限于已有的工作环境和内容以及单位专业特性,容易使标准变成院所级标准甚至本单位标准,而非航天行业档案工作的通用标准,不利于标准的现实推广实行。

(三)标准实际指导效果不强

随着档案工作方式与流程、管理对象、技术手段的变化,再加上过长的标准修订周期,部分标准已与档案实际工作的客观需求严重脱节,极大地削弱了标准的实际指导效果。以航天设计工作为例,实际工作中设计方式已历经“人工手绘―CAD软件制图―三维模型设计”三个主要阶段,设计图纸也由纸质?D纸到电子文件再到现在的三维模型,而相应的标准《设计文件使用与归档管理规定》还停留在对纸质和CAD设计文件的规范要求上,无法指导三维模型数据文件的归档管理工作。此外,企业档案标准执行力有限,再加上受传统“重编轻用”观念的影响,只注重标准编制,缺乏对标准实施效果的考评办法,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效果不佳。

三、对航天行业档案工作标准建设的建议

(一)多措并举,充实标准内容建设

1.构建档案工作标准体系。航天档案工作的开展仅靠一项或几项标准是不够的,应构建档案工作标准体系,对标准内容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总体布局。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在构建标准体系时,可参照2015年国资委办公厅的《中央企业档案工作对标管理指标体系》,从组织管理、基础业务管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明确标准体系的建设内容,制定档案工作标准体系表。

2.鼓励各专门档案标准的建设。对于CAD设计文件、三维模型、试验数据等特殊格式的文件,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可以以课题研究项目的形式,将各标准编制任务分解到各院所。通过提供项目研究资金,鼓励各院所开展各类专门档案标准的研究编制工作,完善档案标准门类。

(二)加强标准研制的全过程管控,提升标准通用性与适用性

1.建立标准管理系统平台,提供各方参与标准研制的统一渠道。通过建立档案标准共享交流平台,建设标准全文数据库、档案及标准专家库,定期标准研制的动态信息,打破院所时间、地域与系统限制,为标准编制提供在线交流、互通有无的平台。鼓励各院所积极参与标准研制过程并提供反馈信息,实现标准信息及时共享与反馈,为标准适用性的提升奠定系统管理基础。

2.建立标准试点反馈机制。档案工作标准编制完成后,在标准验收和正式使用前,设置试运行周期,在航天系统内选取不同的院所进行试点检验,充分征集标准试运行意见并组织编制主体及时整改调整,将最终整改情况作为标准编制工作的验收依据,以提升标准的适用性与通用性。

3.适当采用国家和行业标准。在数字化技术、电子文件、保护技术、开发利用等航天档案标准方面,基于优先采用原则,适当的全部或部分采用国家或行业标准。比如,采用《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缩微胶片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这类通用性、适用性较高的技术标准。

三定工作方案篇10

乙方:________________

丙方:________________

丁方:________________

由于甲方办公楼装修需选择装修单位进行设计、施工,乙、丙、丁三方均是专业的装修、设计单位。各方协商,达成如下合同:

一、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乙、丙、丁三方分别完成对甲方基本要求的调查了解,甲方配合乙方的工作。

二、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乙方应完成平面图(布局)、效果图的设计方案,及工程投资概算和经济分析。

三、甲方在收齐三方的前条所述资料后_________日内决定所采纳的方案。该方案可以是一方提出的方案,也可以是两方或三方方案的结合。

四、按甲方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由设计方(或者采纳设计方案比重较大的一方)制作施工图。

五、按设计方的施工图,由乙、丙、丁三家制作工程预算及工作量清单。

六、甲方在收到三方前条所述资料后_________日内确定一家负责装修工程施工。施工合同另行签定。

如设计方未被确定为施工方,设计方同意甲方无偿使用其设计方案和施工图;同时由施工方给予设计方适当补偿,具体补偿数额由施工方与设计方自行协商。

七、甲方不另支付设计费和施工图制作费;施工方不得将其列入装修成本。

八、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本合同一式肆份,肆方各执壹份。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丙方: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