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函询工作方案十篇

时间:2023-04-02 13:49:00

谈话函询工作方案

谈话函询工作方案篇1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是党中央、中央纪委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对当前反腐败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应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和复杂任务,中央纪委提出了拟立案、初核、谈话函询、暂存和了结五种问题线索处置方式(以下简称,五种处置方式),北方车辆集团纪委高度重视,积极运用五种处置方式,推动了纪律审查工作的扎实开展。

一、主要做法

党的十八大后,中央纪委研究制定拟立案、初核、暂存、留存、了结等五种问题线索处置标准,对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进行了规范处置。2014年7月,中央纪委根据实际情况又调整了线索分类处置标准,调整后仍为五种,即:拟立案、初核、谈话函询、暂存和了结。这五种处置方式都有相对应的十分明确的处置标准要求。

(一)明确标准,合理运用。公司纪委根据纪律审查工作的需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公司纪检监察部门受理反映问题线索处置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反映问题线索的五种处置方式。工作中,我们对通过初步核实,对照党纪政纪条规,确有违纪事实,需要追究党政纪责任的线索,处置为“拟立案类”;对所反映的问题具有存在的可能性和可查性,对照党纪政纪条规,判断其有可能构成违纪的线索,处置为“初核类”;对所反映的问题具有一般性,查清仅能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反映问题不实而予以澄清的,处置为“谈话类”;所反映的问题比较笼统,多为道听途说或主观臆测,难以查证核实的线索,处置为“函询类”;对所反映的问题失实无法开展核查工作的线索,以及经初核、谈话、函询未发现违纪违法问题,或违纪情节轻微,不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线索,处置为“了结类”。

(二)认真研判,灵活运用。工作中,我们注意把握三点:一是认真研判,防止就低不就高。拟立案、初核、谈话、函询、了结,这五种处置方式由高到低排序,适用上一层级方式处置的问题线索,就不宜用下一层级方式处置。如,可立案就不适用初核或谈话、函询方式处置。二是抓早抓小,对反映的带有苗头性、倾向性、一般性的问题,大胆、灵活运用谈话和函询的方式处置,达到抓早抓小、警示提醒的目的。三是综合运用,保证线索处置质量。根据纪律审查工作的需要,坚持综合运用五种处置方式,确保查清事实。如,在初核中发现反映的问题不存在或问题很小,达不到党政纪处分的,就转为谈话、函询或了结;在谈话、函询中,被谈话人或被函询人所讲的问题涉嫌严重违纪,或刻意回避问题、作虚假说明的,就转初核;被反映问题无法认定或核实,或虽有违纪事实,但情节轻微,不需追究党纪政纪责任,就转了结。

(三)严格程序,科学运用。认真做好问题线索处置,程序是保障,公司纪委制定了《纪检监察部门受理反映问题线索处置办法》、《谈话函询工作流程》等工作制度。在收到问题线索后,公司纪检监察部门提出初步处置建议,报纪委书记批处后,再呈报党委书记批处同意后,再由纪检监察部门组织落实。处置为初核件的,要制定具体调查工作方案,明确办案方向、目标和思路,以及调查人员组成、调查方法、调查内容等。谈话件要制定谈话提纲,明晰谈话思路,当面指出存在问题,同时要求被谈话人正确对待群的众监督,以达到警示提醒和教育被反映人的目的。函询件的一是规范通知,明确要求。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形成书面《函询通知书》,注明答复期限,一般期限为被反映人收到《函询通知书》15个工作日之内。如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答复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说明理由。反映领导班子问题的,由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亲笔答复并签名;反映领导干部个人问题的,由本人亲笔答复并签名。复函不得由他人,有关证明材料复印附后;二是规范要求,增强效果。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要对函询对象当面提出明确要求:必须对组织忠诚老实,若不如实向组织说明,今后一经查实所反映的问题,要从严处理;要提供有关证据资料,以证实是否存在所反映的问题;要正确对待群众举报,不能调查反映人或对其进行打击报复;对群众举报问题要客观看待,如果反映问题失实,应保持良好心态,今后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干好本职工作;三是规范处理,严肃执纪。根据函询对象答复情况,分三种情况处理:第一种,对所反映的问题答复清楚的,建议了结,并向主要领导进行书面报告;第二种,对所反映的问题答复不清楚或责令进行补充证据后仍不清楚的,转入初核;初核后发现问题严重,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转入拟立案;问题一般的进行组织处理,比如建议调整职务或岗位等,防止小错酿成大错;第三种,函询后被反映人答复确实存在违法违纪问题的,要及时报告主要领导,区分情况稳妥处置。

(四)落实责任,扎实运用。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运用较多的是初核、谈话和函询。对有以下情形的进行初核处置:主要是违反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廉洁纪律,以及领导批示、上级要结果、实名举报的问题线索必查。对有以下情形的进行谈话、函询处置:一是被反映人已退休、退居二线或患病的;二是反映的问题线索时间比较久远,如五年或十年前;三是反映问题线索比较笼统,多为道听途说或主观臆测,难以查证核实;四是违纪问题比较轻微,查清了只能给予警示教育、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等;五是反映问题明显不实而予以澄清的。每件问题线索,公司纪检监察部门都能认真研读信访件内容,提出初步处置建议,报纪委书记批处后,再呈报党委书记批处同意后,再返还纪检监察部门组织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公司主要领导能够听取办理情况汇报,对疑难问题共同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稳妥处理意见,有力促进了五种处置方式的落实。2015年以来,我们共收到的49件问题线索全部处置完成,针对13起违纪违规问题,提醒诫勉谈话51人次,党内警告处分2人,收缴违规资金近20万元;其中5名班子成员接受谈话,党委书记还在党委扩大会上做了深刻检讨。

二、取得效果

(一)落实精神,适应当前形势。中央纪委提出了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抓小抓早、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等一系列新精神新要求。在当前反腐败高压态势下,特别是八项规定颁布之后,以及开展反“四风”问题之后,群众的监督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增强,信访反映问题较多,准确灵活运用五种处置方式,成为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保证公司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是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一系列新精神新要求的具体行动体现。

(二)实现了纪律审查方式多样化。工作中,纪检监察部门逐渐改变以往那种不是初核就是立案的固有思维模式,开始结合案情,认真考虑使用五种处置方式中的哪一种或哪几种能够收到更好效果的问题,进一步转变理念,拓宽思路,实现了纪律审查方式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综合采用五种处置方式,推进了纪律审查工作的深入开展。群众反映信件有虚有实、有真有假,需要认真研判,并根据研判的情况,分门别类、有的放矢地运用好五种处置方式。一方面,能够抓住主要问题线索,突出纪律审查工作的重点;另一方面,对一般性或苗头性的问题也绝不放过,及时进行处置,对被反映人能起到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三)体现了执纪监督问责的特色。工作中,我们对发现有明显违纪线索的,认真查办,严肃执纪,严格问责,绝不手软;对线索不具体、比较空泛的举报,认真对待、灵活处置,积极运用谈话函询、了结等多种方式,快进快出,快查快结,缩短办案周期,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书面答复、当面询问、自己举证,澄清是否存在问题;对函询、谈话过程中发现违纪线索的,立即转入初核程序,充分体现执纪严、监督宽、问责全的特色。

(四)提升了综合业务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五种处置方式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从犹豫不前到大胆使用,完成了从认识层面到操作层面的飞跃。在运用五种处置方式的过程中,纪检监察部门对问题线索的分析研判、组织协调、指导督办等各方面能力均得到了明显提升。

三、工作体会

(一)理解精神,正确认识五种处置方式。五种处置方式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深刻内涵,要从宏观和具体层面来把握。具体讲,就是要把五种处置方式放到当前党风廉政建设严峻形势和复杂任务的背景中考虑,放到回归“主业”的层面来理解,放到“转方式”的要求中去把握;要深刻理解每一种处置方式的使用范围和要求,正确灵活运行五种处置方式,才能真正体现中央纪委对纪律审查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

谈话函询工作方案篇2

(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要求和中纪委关于实行“局纪律书记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制度”的规定,健全党内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对全区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制定本暂行办法。

(二)实行局纪律书记同股室负责人谈话制度,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事前防范,对领导干部进行教育、保护和监督的重要措施。

(三)本暂行办法所指的谈话制度,纪委书记按照本暂行办法规定的内容、程序和要求,围绕加强班子与干部个人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勤廉效能等目标集中或单独谈话,收集相关情况,交换意见,研究问题等。

(四)被谈话的领导干部应当自觉遵守党纪政纪,主动接受教育和监督;应当如实向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认真接受批评和建议,及时纠正缺点和错误,切实总结工作、改进工作,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和履职水平。

(五)谈话的主要内容有:

1、听取被谈话人汇报本人及班子成员落实职责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

2、听取被谈话人汇报本人及班子成员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情况;

3、听取被谈话人汇报本单位、本部门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等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工作情况;

4、听取被谈话人对上级组织的意见、建议;

5、听取被谈话人对局纪委的意见、建议;

6、谈话人根据中央和省、市、区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向被谈话人转告群众对其遵守廉洁自律规定及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反映、评议和建议等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予以指出,并提出纠正和整改要求。

(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及时进行谈话:

1、职务晋升或变动时,进行必要的党风廉政教育;

2、有不廉洁行为或违纪苗头时,进行提醒或者帮助教育;

3、有群众反映或信访举报一般问题时,进行澄清或者诫勉谈话;

4、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和例行监督检查,听取情况汇报,进行廉政谈话;

5、组织认为需要进行谈话的其他问题。

(七)谈话的方式一般采取个别谈心、交心的形式,特殊情况可集体谈话。谈话人可以请被谈话人到局纪委谈话,也可以到被谈话人所在地进行谈话或根据需要指定临时谈话地点。

(八)谈话的程序及要求:

1、对被谈话人的谈话,由局纪委常委会统筹安排,区局纪律书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对被谈话人谈话时间;

2、局纪委书记做出谈话决定后,由局办公室提前将谈话时间、地点和有关要求通知被谈话人;局纪委书记进行谈话时,局办公室应派员参加,并做好谈话记录;

3、谈话人根据谈话范围和内容向被谈话人提出需认真回答的问题。其间明确要求被谈话人改进或纠正的问题,被谈话人应及时改进和纠正,并向局纪委书面报告结果;

4、被谈话人针对谈话意图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可以采纳的应当采纳,如当时不能解释和答复的,谈话人可以通过一定时间与程序的研究后,将有关情况反馈被谈话人。

(九)谈话应重事实、重证据、重调查研究;谈话应注意保密,不得向被谈话人泄露信访举报人或利害关系人的单位、姓名,不得向外泄露谈话内容;谈话情况要及时向局纪委汇报,重要情况应及时向局党委汇报。

二、关于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

(一)任前廉政谈话是为了加强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管理,增强领导干部正确用权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构建预防工作机制。

(二)廉政谈话的对象:拟提拔任用的副科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拟提任的股科级以上干部廉政谈话由比照此办法执行。

(三)任前谈话内容主要包括:

1、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不断增强“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意识,自觉接受干部和群众监督,努力经受权力、名利、金钱、美色考验。

2、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规范权力行为。

3、增强党风廉政责任意识,切实承担领导干部反腐倡廉的政治职责。

4、提任干部新岗位廉洁自律方面的要求。

5、根据信访或其它渠道反映,提醒拟提拔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应重点加以注意的问题。

(四)单独任前廉政谈话一般在任前公示结束之后、正式任命宣布之前。对干部的谈话,由局纪委书记主谈,

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参加谈话。谈话记录归入被谈话人的《个人廉政档案》。主谈人也可视情况商请党委组织部门负责人一同参与廉政谈话。

(五)主谈人认为确有必要,可以要求被谈话人在谈话后一定时间内对有关问题做出解释、说明或检查。

三、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及函询制度

(一)诫勉谈话和函询制度是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教育和管理的重要举措。

(二)局纪检监察机关可视情请组织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

(三)党员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及时诫勉谈话:

1、不能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以及工作部署不力;

2、不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作风专断,或者在领导班子中故意引发无原则纠纷;

3、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给工作造成一定损失或不良影响;

4、搞华而不实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铺张浪费,造成不良影响;

5、不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用人失察失误;

6、不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若干规定,造成不良影响;

7、其他需要进行诫勉谈话的情况。

(四)诫勉谈话时,应当向谈话对象说明谈话原因和目的,认真听取其对有关问题的解释和说明,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并责其提出改正措施。

(五)诫勉谈话之后可采取适当方式,了解干部诫勉谈话主要问题的改正情况。对于没有改正或者改正不明显的,应由诫勉机关予以批评教育并督促改正,或做出组织处理直至处分。

(六)针对群众反映的党员领导干部政治思想、党性品质、廉洁勤政、内部管理和经费开支等方面的问题,也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对被反映的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函询。

(七)党员领导干部在收到函询的十五个工作日内,应当实事求是地做出书面回复。对函询问题没说明清楚的,可再次对其进行函询或者采取其他方式进行了解。对无故不回复的,可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要求实行年度一票否决。

(八)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要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九)接受诫勉谈话和函询的党员领导干部,应如实坦诚回答问题,不隐瞒、编造、歪曲事实和回避问题。任何人无权追查举报和打击报复猜想对象。违者应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十)党员领导干部的诫勉谈话记录(需经本人核实)和回复组织函询的签名材料,由诫勉谈话和函询的主体机关归入干部个人廉政档案留存备查。

(十一)凡参与工作人员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的诫勉谈话和函询内容要严格保密。对失密、泄密者,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十二)需要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适用本办法。

四、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

(一)为拓展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的作用,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履职用权的规范管理和群众监督,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述职述廉对象为局领导班子成员。党组织关系在本局的相应领导班子成员。

(三)述职述廉的主要内容有:述职人在履职期间的工作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经验、教训,今后履职设想和打算;落实民主集中制情况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个人廉洁自律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改正措施;其他需要公开说明的情况。

(四)述职述廉工作原则上在每年度末或次年初进行,可采取会议报告和书面报告两种形式。也可结合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干部绩效测评一并进行。各单位部门要适当扩大参加领导述职述廉、民主测评的人员范围,直至实行述职述廉全员民主测评。

(五)各位领导在述前要认真总结班子工作的得失,广泛征求干部群众对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并提前7天报告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派人参加述评会。述后要根据领导干部个人下一步工作打算和民主测评反馈意见分析,梳理新一年领导班子整改目标和提高领导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措施。

谈话函询工作方案篇3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

(2017年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的纪律,规范纪检机关监督执纪工作,根据《中国共产程》,结合工作实践,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监督执纪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依规治党、依规执纪,把监督执纪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落实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队伍。

第三条 监督执纪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体现监督执纪的政治性,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二)坚持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监督执纪工作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立案审查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

(三)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党规党纪为准绳,把握政策、宽严相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四)坚持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严格工作程序、有效管控风险点,强化对监督执纪各环节的监督制约。

第四条 监督执纪工作应当把纪律挺在前面,把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第五条 创新组织制度,建立执纪监督、执纪审查、案件审理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市地级以上纪委可以探索执纪监督和执纪审查部门分设,执纪监督部门负责联系地区和部门的日常监督,执纪审查部门负责对违纪行为进行初步核实和立案审查;案件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案件审理部门负责审核把关。

第二章 领导体制

第六条 监督执纪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

(一)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受理和审查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中央纪委委员,中央管理的党员领导干部,以及党中央工作部门、党中央批准设立的党组(党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纪委等党组织的违纪问题。

(二)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受理和审查同级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同级纪委委员,同级党委管理的党员干部,以及同级党委工作部门、党委批准设立的党组(党委),下一级党委、纪委等党组织的违纪问题。

(三)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受理和审查同级党委管理的党员,以及同级党委下属的各级党组织的违纪问题;未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党的基层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负责监督执纪工作。

第七条 对党的组织关系在地方、干部管理权限在主管部门的党员干部违纪问题,应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监督执纪,并及时向对方通报情况。

第八条 上级纪检机关有权指定下级纪检机关对其他下级纪检机关管辖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违纪问题进行执纪审查,必要时也可直接进行执纪审查。

第九条 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对作出立案审查决定、给予党纪处分等重要事项,纪检机关应当向同级党委(党组)请示汇报并向上级纪委报告,形成明确意见后再正式行文请示。遇有重要事项应当及时报告,既要报告结果也要报告过程。

坚持民主集中制,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案件审理、处置执行中的重要问题,应当经集体研究后,报纪检机关主要负责人、相关负责人审批。

第十条 纪检机关案件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监督执纪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履行线索管理、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督促办理、统计分析等职能。

第十一条 派出机关应当加强对派驻纪检组监督执纪工作的领导,经常听取工作汇报。派驻纪检组依据有关规定和派出机关授权,对被监督单位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监督执纪工作,重要问题应当向派出机关请示报告,必要时可以向被监督单位党组织通报。

第三章 线索处置

第十二条 纪检机关部门归口受理同级党委管理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违纪的举报,统一接收下一级纪委和派驻纪检组报送的相关举报,分类摘要后移送案件监督管理部门。

执纪监督部门、执纪审查部门、干部监督部门发现的相关问题线索,属本部门受理范围的,应当送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备案;不属本部门受理范围的,经审批后移送案件监督管理部门,由其按程序转交相关监督执纪部门。

案件监督管理部门统一受理巡视工作机构和审计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等单位移交的相关问题线索。

第十三条 纪检机关对反映同级党委委员、纪委常委,以及所辖地区、部门主要负责人的问题线索和线索处置情况,应当向上级纪检机关报告。

第十四条 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对问题线索实行集中管理、动态更新、定期汇总核对,提出分办意见,报纪检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按程序移送承办部门。承办部门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管理问题线索,逐件编号登记、建立管理台账。线索管理处置各环节均须由经手人员签名,全程登记备查。

第十五条 纪检机关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问题线索综合情况汇报,进行分析研判,对重要检举事项和反映问题集中的领域深入研究,提出处置要求。

第十六条 承办部门应当结合问题线索所涉及地区、部门、单位总体情况,综合分析,按照谈话函询、初步核实、暂存待查、予以了结四类方式进行处置。

线索处置不得拖延和积压,处置意见应当在收到问题线索之日起30日内提出,并制定处置方案,履行审批手续。

第十七条 承办部门应当定期汇总线索处置情况,及时向案件监督管理部门通报。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定期汇总、核对问题线索及处置情况,向纪检机关主要负责人报告。

各部门应当做好线索处置归档工作,归档材料应当齐全完整,载明领导批示和处置过程。

第四章 谈话函询

第十八条 采取谈话函询方式处置问题线索,应当拟订谈话函询方案和相关工作预案,按程序报批。对需要谈话函询的下一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应当报纪检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必要时向同级党委主要负责人报告。

第十九条 谈话应当由纪检机关相关负责人或者承办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可以由被谈话人所在党委(党组)或者纪委(纪检组)主要负责人陪同;经批准也可以委托被谈话人所在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进行。

谈话过程应当形成工作记录,谈话后可视情况由被谈话人写出书面说明。

第二十条 函询应当以纪检机关办公厅(室)名义发函给被反映人,并抄送其所在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被函询人应当在收到函件后15个工作日内写出说明材料,由其所在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后发函回复。

被函询人为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的,或者被函询人所作说明涉及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的,应当直接回复发函纪检机关。

第二十一条 谈话函询工作应当在谈话结束或者收到函询回复后30日内办结,由承办部门写出情况报告和处置意见后报批。根据不同情形作出相应处理:

(一)反映不实,或者没有证据证明存在问题的,予以了结澄清;

(二)问题轻微,不需要追究党纪责任的,采取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谈话等方式处理;

(三)反映问题比较具体,但被反映人予以否认,或者说明存在明显问题的,应当再次谈话函询或者进行初步核实。

谈话函询材料应当存入个人廉政档案。

第五章 初步核实

第二十二条 采取初步核实方式处置问题线索,应当制定工作方案,成立核查组,履行审批程序。被核查人为下一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的,纪检机关应当报同级党委主要负责人批准。

第二十三条 核查组经批准可采取必要措施收集证据,与相关人员谈话了解情况,要求相关组织作出说明,调取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阅复制文件、账目、档案等资料,查核资产情况和有关信息,进行鉴定勘验。

需要采取技术调查或者限制出境等措施的,纪检机关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交有关机关执行。

第二十四条 初步核实工作结束后,核查组应当撰写初核情况报告,列明被核查人基本情况、反映的主要问题、办理依据及初核结果、存在疑点、处理建议,由核查组全体人员签名备查。

承办部门应当综合分析初核情况,按照拟立案审查、予以了结、谈话提醒、暂存待查,或者移送有关党组织处理等方式提出处置建议。

初核情况报告报纪检机关主要负责人审批,必要时向同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报告。

第六章 立案审查

第二十五条 经过初步核实,对存在严重违纪需要追究党纪责任的,应当立案审查。

凡报请批准立案的,应当已经掌握部分违纪事实和证据,具备进行审查的条件。

第二十六条 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承办部门应当起草立案审查呈批报告,经纪检机关主要负责人审批,报同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审查。

纪检机关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执纪审查专题会议,研究确定审查方案,提出需要采取的审查措施。

立案审查决定应当向被审查人所在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通报。对严重违纪涉嫌犯罪人员采取审查措施,应当在24小时内通知被审查人亲属。

严重违纪涉嫌犯罪接受组织审查的,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七条 纪检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审查方案。

纪检机关相关负责人批准成立审查组,确定审查谈话方案、外查方案,审批重要信息查询、涉案款物处置等事项。

执纪审查部门主要负责人研究提出审查谈话方案、外查方案和处置意见,审批一般信息查询,对调查取证审核把关。

审查组组长应当严格执行审查方案,不得擅自更改;以书面形式报告审查进展情况,遇重要事项及时请示。

第二十八条 审查组可以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经审批对相关人员进行调查谈话,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查询有关信息,暂扣、封存、冻结涉案款物,提请有关机关采取技术调查、限制出境等措施。

审查时间不得超过90日。在特殊情况下,经上一级纪检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90日。

需要提请有关机关协助的,由案件监督管理部门统一办理手续,并随时核对情况,防止擅自扩大范围、延长时限。

第二十九条 审查谈话、执行审查措施、调查取证等审查事项,必须由2名以上执纪人员共同进行。与被审查人、重要涉案人员谈话,重要的外查取证,暂扣、封存涉案款物,应当以本机关人员为主,确需借调人员参与的,一般安排从事辅工作。

第三十条 立案审查后,应当由纪检机关相关负责人与被审查人谈话,宣布立案决定,讲明党的政策和纪律,要求被审查人端正态度、配合调查。

审查期间对被审查人以同志相称,安排学习党规党纪,对照理想信念宗旨,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促使其深刻反省、认识错误、交代问题,写出忏悔和反思材料。

审查应当充分听取被审查人陈述,保障其饮食、休息,提供医疗服务。严格禁止使用违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手段,严禁侮辱、打骂、虐待、体罚或者变相体罚。

第三十一条 外查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外查方案执行,不得随意扩大调查范围、变更调查对象和事项,重要事项应当及时请示报告。

外查工作期间,执纪人员不得个人单独接触任何涉案人员及其特定关系人,不得擅自采取调查措施,不得从事与外查事项无关的活动。

第三十二条 严格依规收集、鉴别证据,做到全面、客观,形成相互印证、完整稳定的证据链。

调查取证应当收集原物原件,逐件清点编号,现场登记,由在场人员签字盖章;调查谈话应当现场制作谈话笔录并由被谈话人阅看后签字。已调取证据必须及时交审查组统一保管。

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违规违法方式收集证据;严禁隐匿、损毁、篡改、伪造证据。

第三十三条 暂扣、封存、冻结、移交涉案款物,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执行暂扣、封存措施,执纪人员应当会同原款物持有人或者保管人、见证人,当面逐一拍照、登记、编号,现场填写登记表,由在场人员签名。对价值不明物品应当及时鉴定,专门封存保管。

纪检机关应当设立专用账户、专门场所,确定专门人员保管涉案款物,严格履行交接、调取手续,定期对账核实。严禁私自占有、处置涉案款物及其孳息。

第三十四条 审查谈话、重要的调查谈话和暂扣、封存涉案款物等调查取证环节应当全程录音录像。录音录像资料由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和审查组分别保管,定期核查。

第三十五条 未经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将被审查人或者其他谈话调查对象带离规定的谈话场所,不得在未配置监控设备的场所进行审查谈话或者重要的调查谈话,不得在谈话期间关闭录音录像设备。

第三十六条 执纪审查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应当定期检查审查期间的录音录像、谈话笔录、涉案款物登记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报告。

第三十七条 查明违纪事实后,审查组应当撰写违纪事实材料,与被审查人见面,听取意见。要求被审查人在违纪事实材料上签署意见,对签署不同意见或者拒不签署意见的,审查组应当作出说明或者注明情况。

审查工作结束,审查组应当集体讨论,形成审查报告,列明被审查人基本情况、问题线索来源及审查依据、审查过程、主要违纪事实、被审查人的态度和认识、处理建议及党纪依据,并由审查组组长及有关人员签名。

对执纪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重要问题和意见建议,应当形成专题报告。

第三十八条 审查报告以及忏悔反思材料、违纪事实材料、涉案款物报告,应当报纪检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连同全部证据和程序材料,依照规定移送审理。

审查全过程形成的材料应当案结卷成、事毕归档。

第七章 审 理

第三十九条 纪检机关案件审理部门对党组织和党员违纪、依照规定应当给予纪律处理或者处分的案件和复议复查案件进行审核处理。

审理工作应当严格依规依纪,提出纪律处理或者纪律处分的意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规。

坚持审查与审理分离,审查人员不得参与审理。

第四十条 审理工作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案件审理部门收到审查报告后,应当成立由2人以上组成的审理组,全面审理案卷材料,提出审理意见。

(二)对于重大、复杂、疑难案件,执纪审查部门已查清主要违纪事实并提出倾向性意见的;或者对违纪行为性质认定分歧较大的,经批准可提前介入审理。

(三)坚持集体审议,在民主讨论基础上形成处理意见;对争议较大的应当及时报告,形成一致意见后再作出决定。审理部门应当根据案件审理情况与被审查人谈话,核对违纪事实,听取辩解意见,了解有关情况。

(四)对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经纪检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退回执纪审查部门重新调查;需要补充完善证据的,经纪检机关相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退回执纪审查部门补证。

(五)审理工作结束后形成审理报告,列明被审查人基本情况、线索来源、违纪事实、涉案款物、审查部门意见、审理意见。审理报告应当体现党内审查特色,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认定违纪事实性质,分析被审查人违章、背离党的性质宗旨的错误本质,反映其态度、认识及思想转变过程。

对给予同级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同级纪委委员纪律处分的,在同级党委审议前,应当同上级纪委沟通,形成处理意见。

审理工作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完成,重大复杂案件经批准可适当延长。

第四十一条 审理报告报纪检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提请纪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需报同级党委审批的,应当在报批前以办公厅(室)名义征求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和被审查人所在党委(党组)意见。

处分决定作出后,应当通知受处分党员所在党委(党组),抄送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并在30日内向其所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的全体党员及本人宣布。处分决定执行情况应当及时报告。

第四十二条 被审查人涉嫌犯罪的,应当由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协调办理移送司法机关事宜。执纪审查部门应当在通知司法机关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移送工作。

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后,执纪审查部门应当跟踪了解处置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不得违规过问、干预处置工作。

审理工作完成后,对涉及的其他党员、干部问题线索,经批准应当及时移送有关纪检机关处置。

第四十三条 对被审查人违纪所得款物,应当依规依纪予以没收、追缴、责令退赔或者登记上交。

对涉嫌犯罪所得款物,应当随案移送司法机关。

对经认定不属于违纪所得的,应当在案件审结后依纪依法予以返还,办理签收手续。

第四十四条 对不服处分决定的申诉,应当由批准处分的党委或者纪检机关受理;需要复议复查的,由纪检机关相关负责人批准后受理。

申诉办理部门成立复查组,调阅原案案卷,必要时可以调查取证,经集体研究后,提出办理意见,报纪检机关相关负责人批准或者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作出复议复查决定。决定应当告知申诉人,抄送相关单位,并在一定范围内宣布。

坚持复议复查与审查审理分离,原案审查、审理人员不得参与复议复查。

复议复查工作应当在90日内办结。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五条 纪检机关应当严格依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强化自我监督,健全内控机制,并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确保权力受到严格约束。

纪检机关应当严格干部准入制度,严把政治安全关,监督执纪人员必须对党忠诚、忠于职守、敢于担当、严守纪律,具备履行职责的基本条件。

纪检机关应当加强对监督执纪工作的领导,严格教育、管理、监督,切实履行自身建设主体责任。

审查组应当设立临时党支部,加强对审查组成员的教育监督,开展政策理论学习,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批评纠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第四十六条 对纪检干部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的,受请托人应当向审查组组长、执纪审查部门主要负责人报告并登记备案。

发现审查组成员未经批准接触被审查人、涉案人员及其特定关系人,或者存在交往情形的,应当及时向审查组组长、执纪审查部门主要负责人直至纪检机关主要负责人报告并登记备案。

第四十七条 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审查审理人员是被审查人或者检举人近亲属、主要证人、利害关系人,或者存在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查审理情形的,不得参与相关审查审理工作,应当主动申请回避,被审查人、检举人及其他有关人员也有权要求其回避。选用借调人员、看护人员、审查场所,应当严格执行回避制度。

第四十八条 审查组需要借调人员的,一般应从审查人才库抽选,由纪检机关组织部门办理手续,实行一案一借,不得连续多次借调。加强对借调人员的管理监督,借调结束后由审查组写出鉴定。借调单位和领导干部不得干预借调人员岗位调整、职务晋升等事项。

第四十九条 严格执行保密制度,控制审查工作事项知悉范围和时间,不准私自留存、隐匿、查阅、摘抄、复制、携带问题线索和涉案资料,严禁泄露审查工作情况。

审查组成员工作期间,应当使用专用手机、电脑、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实行编号管理,审查工作结束后收回检查。

汇报案情、传递审查材料应当使用加密设施,携带案卷材料应当专人专车、卷不离身。

第五十条 纪检机关涉及监督执纪秘密人员离岗离职后,应当遵守脱密期管理规定,严格履行保密义务,不得泄露相关秘密。

监督执纪人员辞职、退休3年内,不得从事与纪律检查和司法工作相关联、可能发生利益冲突的职业。

第五十一条 在监督执纪过程中,对谈话对象检举揭发与本案不直接相关人员并属于按程序应当报纪检机关主要负责人的问题线索,应当由其本人书写,不以问答、制作笔录方式记载,密封后交由部门主要负责人径送本机关主要负责人。

第五十二条 执纪审查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查组组长是执纪审查安全第一责任人,审查组应当指定专人担任安全员。被审查人发生安全事故的,应当在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及时做好舆论引导。

发生严重安全事故的,省级纪检机关主要负责人应当向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作出检讨,并予以通报、严肃问责。

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开展经常性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督促整改。

第五十三条 对纪检干部越权接触相关地区、部门、单位党委(党组)负责人,私存线索、跑风漏气、违反安全保密规定,接受请托、干预审查、以案谋私、办人情案,以违规违法方式收集证据,截留挪用、侵占私分涉案款物,接受宴请和财物等违纪行为,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肃处理。

第五十四条 开展一案双查,对审查结束后发现立案依据不充分或者失实,案件处置出现重大失误,纪检干部严重违纪的,既追究直接责任,还应当严肃追究有关领导人员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可以根据本规则,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实施办法。

中央军事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可以根据本规则,制定相关规定。

纪委派驻纪检组(派出纪检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纪检机构,应当结合实际执行本规则。

第五十六条 本规则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五十七条 本规则自之日起施行。此前的有关纪检机关监督执纪工作的规定,凡与本规则不一致的,按照本规则执行。

相关阅读:

2017年1月8日,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在京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

,全会一致认为,制定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是纪检机关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部署,带头强化自我约束,把监督执纪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做到正人先正己的实际行动,充分表明了严格自律的担当和决心。

谈话函询工作方案篇4

?谈话是提醒警示

吴东(化名),是昭化区一名乡党委书记。去年12月中旬的一天,正在精准贫困户家中走访的吴东接到区纪委打来的电话:“吴东同志你好,请你19日上午9点到区纪委来一趟,有些问题需要和你谈话了解情况。”

吴东一下子紧张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接到纪委电话要求谈话的,难不成是犯了什么错要到区纪委检讨?

19日上午,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吴东来到昭化区纪委会议室。纪委干部跟他打了招呼后,递上一杯热茶,吴东不安的心慢慢平静了下来。

原来组织需要他说明的,是区纪委在调查该乡一名库区移民反映的问题时,户反映吴东和乡镇干部把他视为不讲道理的“缠访户”,与村组干部一起对他进行打击报复。这才使得他有问题不愿意找乡镇解决,专门到市、区上访。

该问题区纪委已调查核实结束,乡镇在处理时合规合法,也无打击报复人的行为。但乡镇和村组干部对待人确实存在抵触情绪,认为人就同一问题多次是无理取闹。从日常工作来看,这是对待群众态度问题的一件小事,但对于组织而言,却是一件不可忽视的大事。

随后的谈话并不是一团和气,纪委干部将问题逐一抛给吴东。

“在处理库区移民问题上,是否有打击报复人的行为?”

“是否存在对人有抵触情绪,对人召开群众大会的诉求不予理睬,请你说明情况。”

……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绝对不存在对人打击报复的问题。”吴东对第一个问题作出了回答。然而,关于对人是否存在抵触情绪,吴东却没有直接否认,而是解释说该人反映的问题,全部都是依规依法办理并回复的。“群众大会以前在分配资金的时候召开过,现在为他再专门召开一次,感觉不是很有必要。”吴东继续辩解道。

“情况我们是清楚的,但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你如果对群众没有耐心,认为是群众不讲道理,那下面的干部在处理问题时,可能就走得更偏了。”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你应该也看过吧,里面所有的干部都没有故意刁难李雪莲,可是事情却越办越糟,究其根本还是没有带着感情办事,干部和群众之间缺乏信任。”

“如果我们F在还是这样,只求依规依法办事,那么情况也只会越来越糟。你现在觉得自己没有错,以后就可能触犯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到时候就悔之晚矣!”

……

这次既像是批评又像是交心的谈话,让吴东面红耳赤、额头冒汗。“之前我觉得只要工作不犯错就没有失职,这次谈话让我意识到,自己与群众拉开了距离。感谢组织及时谈话提醒,为我更好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吴东表示,以后面对群众时,依规办事是基础,更要带着感情设身处地站在群众角度为群众释疑解惑。

“全面从严治党,难在责任落实,重在抓早抓小。”昭化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祝迎春表示,如果干部出现苗头性问题不及时谈话提醒、约谈批评、函询诫勉,任由发展就有可能会演变成大问题,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也是对干部的关心关爱。

2016年,广元市纪委探索出台了《纪律审查谈话函询办法》,明确规定谈话函询适用的四种情形:一是反映问题笼统,难以查证核实的线索;二是反映问题不实而予以澄清的线索;三是反映的问题具有一般性,查清了只能给予轻处分或批评教育的线索;四是其他需要进行谈话函询的情形。吴东的情况,属于该办法规定的第三种情形。于是,区纪委决定对吴东实施谈话提醒。

在昭化乃至广元,这样的谈话提醒、咬耳扯袖正越来越多地开展。2016年,昭化区纪委共受理举报106件,谈话函询67件。同年,广元市纪检监察机关谈话函询1644次。

?谈话是当头棒喝

万军(化名)是昭化区卫子镇板石沟村的一名老党员。

2017年1月的一天,他突然接到卫子镇党委书记王尔锐的电话,要求他下午到镇纪委书记办公室座谈了解情况。

原来,当时正值昭化区村(社区)换届期间,因对现任村党支部书记不满,于是在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候选人后,万军就在村内部分党员家中走动,游说党员在本次换届选举中不选现任书记,另选他人。

镇纪委在知晓该情况后,第一时间向镇党委书记进行了汇报,于是就出现了之前这一幕。

当天下午3点,万军来到镇纪委书记办公室,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已经在办公室等候他。面对这样的情形,万军一下子就慌了神。

“老万啊,镇纪委接到群众反映,说你存在干扰换届选举工作的行为,请问是否属实。”镇纪委书记先发了话。

“也许我们之前在严肃换届纪律方面还有宣传不到位的地方,今天借这个机会,我们再共同学习一次市委‘十个绝不允许、十个坚决查处’纪律要求。”说完,工作人员当着万军的面,严肃宣读了市委《十个绝不允许、十个坚决查处》纪律要求,并逐条对纪律要求进行了解读,要求万军立即停止拉票行为并消除影响,最后让他在严肃换届纪律明白卡上签字承诺。

“作为一名老党员,犯这样的错误确实不应该,请组织给我一次机会,我马上消除影响。”这次谈话虽然没有严厉的词语,但对万军而言犹如当头棒喝,起到了悬崖勒马的作用。万军随即到党员家中,表示之前的行为是错误的,请大家按照自己意愿公正投票。

?谈话是关心关爱

2016年7月,虎跳镇毗鹿村村主任刘国远因违纪被镇纪委立案调查,鉴于情节轻微被免于党纪处分,在全镇通报批评。

“被立案调查时,我觉得再怎么努力也没有希望了,马上要换届,可能也就没有机会为毗鹿村群众服务了,思想上很迷茫,工作上也没有动力。”刘国远坦诚地说出自己当时的想法。

在了解到刘国远有这样的思想包袱后,虎跳镇党委及时会同镇纪委将他约到镇上进行谈心谈话,向他讲解了党规党纪,鼓励他正视错误,树立勇于担当的勇气。

“有了上级党委、纪委的关心鼓励,让我重新有了干好工作的信心。”刘国远如是说。

谈话函询工作方案篇5

第二条监督是指县委组织部门认为接到的人民群众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举报信件内容,不构成违纪,或虽已违纪、但情节轻微,不需要追究党政纪责任的问题,由组织部找单位主要领导或被举报人进行谈话,或发《谈话通知书》等形式对被举报单位或被举报者进行的警示,以达到澄清问题、纠正错误、严格教育的目的。

第三条监督的对象是: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各乡(场)镇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县直各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

第四条监督的内容和范围:

(一)反映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问题,组织部门认为不构成违纪的信件;

(二)反映领导干部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一般问题,组织部门认为不及时纠正和制止,可能发展成违纪行为的信件;

(三)反映领导干部的违纪事实比较具体清楚,但组织部门认为情节轻微,构不成追究党政纪责任的信件;

(四)反映领导干部存在的一般不正之风问题,但尚未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信件;

(五)组织部门认为有必要实施监督的件。

第五条监督遵循的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

(四)以自我教育为主的原则。

第六条监督的主要形式:

(一)领导谈话。对群众举报的问题,认为事实清楚,明显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对被举报者当面提出批评指正、责其改进的,由组织部领导或组织部干部监督室主任找其进行谈话。谈话后,被谈话者要写出书面说明材料,十五日内报组织部干部监督室。

(二)发《函询通知书》。对群众举报的问题只有现象,没有明确线索,需要在工作中引起注意的,或反映的问题有一定线索,可信度较高,但调查难度大,查实可能性小的,由组织部干部监督室向被举报人或其所在单位发《函询通知书》,将被举报的问题摘转告知本人,由其自我对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于十五日内将检查情况书面反馈给组织部干部监督室。

(三)发《诫勉通知书》。对经考察班子整体效能发挥不好的,问题较多,群众意见较大,领导班子应予诫勉谈话;对领导班子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有违纪行为的,应予诫勉谈话;对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应予干部本人诫勉谈话;对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达1/3以上的,应予诫勉谈话。经组织部领导批准后,由组织部干部监督室向被举报人或单位发《诫勉通知书》,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限期落实,并于十五日内以书面形式报组织部干部监督室。

(四)组织上认为合适的其它形式。如:责成单位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通报警诫、与纪检监察机关进行沟通、在考察领导干部时注意对群众反映问题进行了解等形式,对被举报者进行监督。

第七条实施监督的程序:

(一)对科级领导干部进行组织谈话或发《函询通知书》的程序。由组织部干部监督室提出和审定后,报组织部部长审定。与副科级干部谈话,由主管干部监督工作的副部长或干部监督室主任进行;与正科级干部谈话,由组织部部长进行。

(二)对科级干部发《诫勉通知书》的程序。由组织部干部监督室调查了解后提出整改意见,经组织部领导审定后,报书记或主管的副书记审定,然后发出《诫勉通知书》。

(三)组织上认为合适的其它形式的程序。由组织部干部监督室提出意见,报组织部领导审定后实施。

(四)实施监督后,被举报人谈话后的文字材料、对函询进行的回复材料、诫勉谈话材料和整改材料,都要装入领导干部档案。

第八条监督由县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室具体负责,可与县纪委监察局室配合进行实施。向领导干部发函或谈话,以县委组织部名义进行,同时,告知其所在单位的纪委书记(纪检组长)。

第九条实施监督要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不准将举报信原信或复印件以及带有人身攻击、侮辱性语言的材料转给被举报人,不得向被举报人和无关人员泄露举报人的姓名、单位及有关情况。

第十条被举报人必须实事求是地向组织说明问题,不得拒绝和敷衍。如果举报的问题与事实不符,被举报人可以向组织部干部监督室作出解释和说明,必要时也可向上一级组织部干部监督室或纪检监察机关进行申辩。

第十一条实施监督后,组织部干部监督室将区别不同情况作出如下处理:

(一)同意被监督对象说明的,报经原审批领导批准,可予了结。

(二)举报问题严重失实,组织部干部监督室认为有必要为其消除影响的,经领导批准,可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澄清。

(三)问题属实或部分属实的,对被监督对象进行批评教育,并责其限期改正。

谈话函询工作方案篇6

坚持抓早抓小,强化从严要求

古人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一方面,通过县委中心组学习、“周末大讲堂”等形式,常态化教育干部管住小节,加强自身修养;另一方面,要求各级党组织认真履行管理干部的直接责任,注重运用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日常考核民主反向测评及问题反馈机制,对干部身上的小问题,发现苗头及时提醒,态度鲜明地讲明白危害后果,让“从严”成为干部管理的习惯和常态。同时,明确各级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管理职责,在干部管理上善管善为、严管严为,运用批评教育、谈话函询、诫勉谈话、在民主生活会上作出说明的方式,经常咬耳扯袖、提醒纠正,不哄着、不护着,防止小毛病演化成大问题。

严明党规党纪,切实从严管理

中央修订党内“三大法规”,改变以往用约束全体公民的法律约束干部,把纪律和规矩挺在从严管理干部的前沿。各级党组织亮出“纪律和规矩是从严管理干部的依据”,把严明的纪律作为抓手,围绕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个核心,从政治上警示干部的各种出格行为。全面执行拟任科级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和党纪法规任职资格考试制度,持续强化党规党纪教育,把党规党纪列为党校主体班必修课程,将其作为结业考试的重点内容,考试成绩不合格的重新培训,再次考试仍不合格,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通过纪律和规矩教育,让干部懂基本规矩,懂为官做人的起码底线,树立底线意识,有敬畏戒惧之心。充分运用好《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诫勉的实施细则》,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标准和要求,做好对干部的提醒、函询、诫勉,达到红脸、出汗、排毒的效果。深刻认识干部从出现苗头问题到逾越纪律底线,从一般违纪到严重违纪,最终滑向违法犯罪深渊这个普遍规律,有序推进干部管理,增大日常考核权重,着眼从严管好干部的目的,真正体现“从严”标准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创新管理机制,做到宽严相济

谈话函询工作方案篇7

【关键词】外贸函电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044-02

一、外贸员常犯错误类型

除了在语言和语用方面,需改进后运用到教学方面的还表现在:

1.主题不明确

外贸员在开发客户时应思考一个明确的主题,用言简意骇的内容,吸引潜在客人。

2.称呼不对应

询盘或者是后续跟进,客户用称呼dear,外贸员回复也应是dear。如美国客户喜欢直呼名字May或Tom,那么我们也应对应回复名字。

3.主动语态过多

如“我会寄目录给你”,国内外贸员用“I’ll send you the catalog”来表达语法没有错误,但研究英语国家客户的信函后发现他们很少用We、I之类的人称,而用被动语态“Catalog will be sent to you”。

4.无帮助的话过多

在开发信中介绍产品优势就可以了,如果再加“Do you want our products”这样让客户回答是或否的句子,对促进交易没有任何帮助。

5.报价无期限

汇率变化容易引起价格争议,教材用“subject to our final confirmation”而实际函电用“This offer is valid for ten days”表达更好。

6.标点符号滥用

英文信函里如果用中文标点可能在客户那显示方格或者乱码而引起客户的误会;国内外贸员还爱用感叹号,而分析大量英语母语国家客户的邮件和教材样信得出商务邮件中几乎不出现感叹号。

7.表达不够灵活

商务活动变幻无常,外贸员要根据具体的人和事用不同的语气和态度来灵活处理。用冷僻词或各种语法从句层出不穷的邮件写给非英语国家的客户就不合适,一直用正式表达又显得过于客套。例如教材里“Your great efforts have render it possible to promote the sales of our goods”和“We are in a position to offer tea from stock”这两句话如果分别用make代替render和can代替be a position to do会让非英语国家的客户更容易理解;真实的外贸函电有正式也有非正式的,而英语国家客户的回函都较口语化,但合同就一定要用专业用语。如“解释”用construe,不用explain;“立刻”用forthwith,不用at once;“赔偿”用indemnities,不用compensation;同时常需要用hereby或thereto这样的古体词。所以外贸员不仅要使用规范函电,还要读懂存在大量省略句或只有主干的不规范函电。

二、教学现状分析

1.师资力量薄弱

担任外贸函电写作的教师不仅要精通基础英语,还要熟悉国际贸易知识并拥有丰富的进出口业务实践经验。目前大多函电教师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但几乎没有相关外贸专业的背景,缺乏外贸实践经历,许多教师只能照本宣科进行传授;一般英语教师很难把外贸术语解释清楚,遇到难点就避开不谈,有的教师还会省略难度大但重要的信用证、合同等章节的讲解。

2.理论与实践脱钩

有的教师按翻译教材的方式教授,有的教师把一些实践环节如下订单、填写各种单据等当作理论课来上,并且全堂灌输没有互动实践,这样学生肯定掌握不好整个复杂的外贸业务流程,对这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也就不感兴趣。

3.教材内容滞后,样信不连贯,实用性不强。

目前大部分教材进行了再版,但内容仍然老套,有的不仅E-mail和B2B没有提及而且样信中客户和产品前后不连贯,比如询盘搪瓷的客户是A,但下电器订单的又是B,很明显是拼凑之作;有些教材虽然是新编,但大部分是缺乏外贸实践的英语教师编写的,对专业岗位技能要求不熟悉,导致实用性不强。比如教材上写开发信常见的一句话“From the internet,we get your company name.”其中From the internet就不实用,客户对这样的推销信会很反感;在没收到客户询盘时,最好用“We’re glad to hear you’re on the market for…”,这个句子让客户觉得以前在网络或展会上询过价更有利于进一步联系。随着企业对外贸员运用能力要求的提高,外贸函电写作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三、建 议

第一,学校应该设计完善的师资力量选拔体系,确保组建一支具有深厚的贸易专业背景和丰富英语教学与企业经验的师资队伍;学校还应组织教师到其他高校学习交流,并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鼓励授课教师利用假期参加实践,并对实践情况进行追踪考核。

第二,在外贸函电写作课中,建议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上按真实的外贸流程灵活多变地讲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新外贸员会先到工厂学习产品知识再做业务的经验运用直观教学,强调产品的重要性,介绍产品或图片让学生熟悉,增强外贸业务的真实感;教师应多使用实物教学法,向学生展示合同和信用证等真实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实践教学除了采取课堂仿真模拟和校内外实训使课堂教学环境接近真实环境,教师还应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为今后就业打下基础。比如要用企业邮箱发信,开发信最好不用introduce,结尾最好不用look forward to这么急切的短语。

第三,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式的商务函电已逐步向非正式化的现代商务函电衍变,外贸函电写作教材也应紧跟时代变化,从社会需求及外贸员能力要求出发,多采用外贸业务真实材料。为了保持函电的连贯,样信应选用同一客户购买一种产品从询盘到交易结束的整套往来的信件。编者除了介绍函电的格式和专业用语外,还应结合外贸业务的实际,通过大量案例和见闻来编写适合社会需求的教材内容,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四、总 结

在现代国际贸易过程中,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商务函电写作。教师教学中既要对规范性部分严格要求,也要培养学生能写出言简意赅适应社会发展的外贸函电,尽量让学生用现代商务信函,避免使用过去的套话;还应注意加强对学生运用网络操作技术进行商务交流等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强调案例教学,注重从案例中学习国际贸易的具体运用,使学生边学边实践,为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祥骅.怎样把外贸业务信函写得简洁些[J].大学英语,1998(7)

谈话函询工作方案篇8

关键词:诉讼监督;司法建议;职务犯罪线索

近年来,看守所事故频频发生,“躲猫猫”“喝水死”“感冒死”等事件无一不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的公众关注,对相关驻所检察室的问责声也随之而来,作为监所检察部门的干警,理应稍停追逐公平正义的脚步,梳理下工作难点,斟酌研究一些解决之道。

一、目前驻看守所检察室实际工作中的难点

(一)监督难

监所部门的职责就是履行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对驻看守所检察室而言,对各诉讼阶段对应羁押期限的监督预警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但无论是对于公安侦查或本院自侦部门对犯罪嫌疑人延长侦查期限,还是本院公诉部门对其延长审查期限、各级法院对其延长审限(包括一审,二审)的行为,驻检室干警基本只能根据与公安部门的联网进行数据核查,监督方式较为单一,被动。这一问题在工作中具化为以下几种情况:

1、一桩案件变更诉讼阶段时相关办案单位会到看守所办理换押手续,但目前实际工作中这种换押手续的办理只是办案单位对看守所,是其二者之间单对单的关系,驻检室在案件换押环节如要体现其法律监督职能就要不断的去找看守所值班民警索要相关换押文书,工作起来被动、不方便;长此以往,如遇到一些重大疑难疑难案件退回补充侦查的情况时,驻检室难免无法第一时间监督到位。

2、个别办案人员在办案中未能严格遵守刑诉法中关于羁押期限的规定。

我国刑诉法以侦查阶段为坐标原点对犯罪嫌疑人处于各诉讼阶段的羁押时限作出一系列规定,刑诉法第69,124,126,127,134,138,168,178,196条均作出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办案中,个别干警有不分情况一律将羁押期限最大化的倾向,无形中侵犯了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3、对二审法院的审限监督权责不明。

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长,一审后上诉的在押人员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是愈来愈多的审限监督问题。当一桩案件经由被告上诉进入二审程序时,这时审限的监督主体是否发生变化?如仍采用羁押地监督原则,那是否能直接由基层检察院驻检室直接对二审法院进行审限预警提示?如预警提示函要经由与二审法院同级检察院发送,那基层院应在审限到期几天前向上级检察院送函,上级检察院又应在几天内向二审法院转送该提示函?这都是基层院目前对二审审限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办案难

1、对涉及监管场所职务犯罪的案件线索,在发现上较为困难,许多当事人惧怕打击报复,即使存在监管场所民警,侵犯人权之事,一般被监管人员也不愿意甚至不敢反映。

2、一些有关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犯罪或侵犯公民人身、民利的案件,受害人往往是所内在押人员,监所部门如参与案件办理理应可对案件侦办作出一定贡献,但法律法规上并没有赋予监所部门相应的侦查权限,监所干警“有劲使不上”,往往会耽误案件侦办。

(三)审查难

留所服刑人员的减刑及保外就医,以及之前各阶段在押人员根据有关法律需要及时变更强制措施时,驻所检察室的审查或有缺位现象。

此外,在日常工作中与被监管场所工作人员的交流沟通,以及与派出院在具体事务的协调配合上,都存在一定问题。

二、驻看守所检察室实际工作中的难点成因

(一)制度上

1、相关法律法规对诉讼各流程涉及到的公检法部门的工作衔接之规定不足,缺乏硬性明确规定;极少数办案人员办案时还是“重实体,轻程序”,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羁押期限等程序性事项规定的意识有待加强。

2、相关法律法律对监所检察科及驻所检察室的定位模糊,对可、应办案件范围之授权有待突破。

3、未明确驻所检察室在审查各阶段在押人员“减假保”时的权责。

(二)认识上

个别被监管场所干警对驻所检察室工作有抵触甚至防范心理。

(三)人员上

个别驻检室干警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上应付、被动,往往存在这样的认识:监所检察科是很不起眼的科室,甚至可有有无,是“养老科室”;监所科乃至驻所检察室的工作更是不好干,干不出成绩,但一旦出问题就是大问题,甚至有随被监管场所一并被网络曝光的危险。抱着这种心态和成见工作,势必滋长“出工不出力”的应付心理,进而养成被动,消极的工作习惯。

(四)设备上

驻检室目前虽已完成与公安联网及监控设备的全面铺设,但在使用上较依赖公安部门的数据库及其监控设备,独立性不强。

三、驻看守所检察室实际工作中的难点应对之道

(一)积极撰写司法建议稿,建议相关法律法规对监所检察部门及驻所检察室的定位与职权进一步明确,特别是在较高层级的法律——《刑事诉讼法》内作相关规定。笔者认为,相关法律应对以下事项应加以细化:

1、对于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案件及其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民利的案件,在必要情况下,可规定由有管辖权的检察院内反渎职侵权部门办理,同时监所部门协办;或者规定由反渎职侵权部门与监所部门共同办理。

2、明确规定各阶段在押人员换押时看守所转达各种文书的义务,建议表达如下:“各办案单位在看守所办理换押手续的同时,看守所值班民警应将相关换押文书复印并交本所驻所检察室干警。”如此一来不仅可扭转驻检室被动监督的局面,也使驻检室可对一审、二审,各阶段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达成有效及时的监督。

3、对二审案件的审限监督,建议应细化相关预警提示的期限规定,并完善二审法院的回复制度。由于二审法院和基层检察院存在法检层级差异,在实际工作中基层院驻所检察室如要对二审案件进行审限监督提示,往往要通过与二审法院级别对应的上级检察院转达相关文书。笔者认为,对于二审案件,在审限到期前几天基层院应向上级检察院上报预警提示函,上级院接到提示函后又应在几天内转送二审法院,这些日期都应由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出来,这样监所部门才能将“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工作职能落到实处。同时法律还应规定,二审法院应在合理期限内对其级别上对应的检察院转交的提示函作出明确回复。

(二)驻检室干警在工作中应加强与所内的联席会议及与被监管场所干警的沟通教育。

网络舆情汹涌发展,各地看守所内一些事件频繁曝光,“喝水死”、“躲猫猫”等无不引发热议与质疑。我们应首先以此类事件为戒,在工作中加大对被监管场所、干警的执法、监管的监督力度,以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为工作目的;其次应积极合理引导此舆情,通过日常联席会议,各种节日、重大会议前夕的办公会议等手段、时机,加强法制及文明执法宣传,加强与被监管场所干警的沟通教育。

(三)建议以高检院考评数据为切入点,辅以本市监所考评工作实施细则之规定,建立良性的内部考察考评机制,将监所检察“四个办法”中规定的工作内容落实到位、厘清量化,同时也要注意科室内各干警之间,与本院其他科室,与其他兄弟单位之间的配合协作。

(四)在日常谈话中发现职务犯罪线索。

与在押人员进行日常谈话,是高检院《监所检察“四个办法”》中规定的驻所检察室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不应讳言的是,实际工作中个别干警却没有赋予这项工作足够的重视,工作中存在每月集中找几个在押人员谈话;单对单谈话;谈话内容流于应付、一成不变;随机抽取在押人员进行谈话等问题。

笔者认为,与在押人员谈话不仅是工作任务与需要,更是发现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的绝好时机。针对日常谈话工作,笔者建议如下:

1、首先要找好谈话时间。在工作中,应挑选新入所与即将出所的在押人员进行谈话。新入所人员往往之前经历过相关办案机关的初次讯问,实际工作中大量的刑讯逼供等违法办案行为大都出于此时;而当所内在押人员要出所时,我们更应把握其出所前渴望倾诉,敢于说真话、说实话的心理,主动找其谈话。

2、在与新入所人员谈话时,应努力创置一个良好的谈话环境。

如前所述,犯罪嫌疑人因被采取强制措施入所羁押时是可能发现违法办案情形的初次、重要时机。但在实际情况中,除被羁押人体表有明显伤痕的情况外,驻检室干警一般难以发现违法办案的线索。要注重场所的封闭性及谈话的技巧性。在选择、创置谈话环境时,我们的工作目的应是能让被谈话人信赖,敢于开口、敢于倾诉。

3、检察举报信箱的设置。

与新入所、要出所的在押人员谈话,只是针对羁押期内两个关键时间点的工作。单纯通过谈话发现职务犯罪线索这一手段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在出所谈话时,有些在押人员固然会开口揭发其或同监室人员在关押期间经受的不法遭遇,但从保护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的及时性上来看已为时晚。如果基层驻检室和看守所努力协调沟通,能够在每个监室放置检察信箱,并保证定时定人开启,则是对日常谈话的合理有效补充。

(五)建议加大技术设备更新配套力度,其重点放在独立办案、监控的设施配备上。

1、建议各驻所检察室应定期检查所使用的与公安系统联网的在押人员录入管理软件,检点放在该软件能否确保人员数据及时同步更新,并能随时查询所有在押人员罪名、所处诉讼阶段、羁押时限等关键信息,并能查询历史人员等功能上,如发现问题应联系软件开发或供应方积极解决并及时向市院报告。

2、建议更新并统一各基层驻所检察室使用的视频监控软件,使之都能实现实时监控并保存一段时期的监控录像这一功能。这对预防在押人员又犯罪,并在其犯罪后留存证据具有重要作用,这也能使基层监所部门更好的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能。

3、建议在完善视频监控设别的同时,完善或配合同步音频采集软件。如此一来可提高监控的全面性;在案件发生时也可确保并提高所采用证据的可信度及公正力。

谈话函询工作方案篇9

当前,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辽宁拉票贿选案发生以来,修复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任务十分艰巨,省委主动担起全面从严治党和推动振兴发展的重担。

2016年,辽宁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不断净化和修复良好的政治生态,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正能量,为这片黑土地注入了新的生机。

抓住“关键少数”,把监督落到实处

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省委将把住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实硬。

14个市“两委”换届期间,按照省委要求,省纪委共完成了对642名推荐人选的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其中就包括对领导干部的多次约谈,坚决防止“带病提名”“带病提拔”。

省纪委不回避、敢碰硬,组成了90多个专项检查组,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纪检干部,形成了从具体执纪人员、室主任、分管常委、分管副书记到省纪委书记的一条“责任链”,层层把关。对14个市推荐人选开展问题线索的大起底、大排查。对反映的领导干部逐一核查,坚决防止一核了之,而是一查到底;对于发现的问题做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防止发生“病变”。

“如果发现哪个省管干部有问题,省委带头谈。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按分管工作分别谈。”省纪委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室每隔一段时间会将各地区、各部门主要领导执行六项纪律和落实“两个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以“要闻摘报”的形式直接报送省委。尤其是今年巡视反馈以后,就落实巡视整改意见、坚持问题导向,已约谈省管干部多人。

去年8月以来,13名厅级干部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受到了纪律处分。他在接受省委书记、省纪委书记谈话后,深受触动:“党组织的谈话如同当头棒喝,让我们警醒。以前忽视这些违纪‘小节’,这回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纪委在我们违反纪律之初给予纪律处分,是爱护我们,防止以后出更大问题。”

党委带头,把功夫下在平时,通过谈话的方式,教育提醒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治病救人,防止小病拖成大病

“决不灰心,带着改造错误的决心,重新投入到振兴发展的工作中。”面对纪委的谈话,58岁的某市厅级干部老钱(化名)声音颤抖。

老钱入党35年,获得过很多荣誉,不久前因为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被给予处分。处分结果宣布那一刻,压在老钱心中的石头落地了。“组织上没有‘一棒子打死’,而是给了我改过的机会。”

老钱是众多违纪干部的缩影。

当党员干部刚出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时,有人站出来提醒,有组织提早处理,能够防微杜渐,防止小病养大、大病恶变,防止“好同志”变成“阶下囚”。

省纪委负责人说,不以惩治“极极少数”代替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衡量从严治党的成效,更注重诫勉谈话、函询了多少党员干部。2016年,我省各级纪委诫勉谈话1543人,函询3614人次。为了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各级纪委将监督执纪的关口前移,既用纪律尺子衡量,又用高标准引领;既讲问题,又提希望;既谈清谈透问题,又鼓励放下思想包袱;既让触犯纪律的领导干部触及思想和灵魂,又达到口服、心服、信服的效果。

在对涉及抚顺东洲区委原书记徐波、新抚区委原书记刘凯案件的265名党员干部进行处理时,抚顺市纪委综合运用了“四种形态”。相关办案人说,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及时治“病树”、拔“烂树”,保护了整片“森林”。

不是单打一,而是打好“组合拳”

铁岭市委原书记吴野松,沈阳市政府原副市长祁鸣,大连市委原常委、常务副市长曹爱华,省人大常委会原委员尹亮,省政协原常委周连科先后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

2016年,省管干部被纪律审查的消息密集地出现在新闻媒体上。省纪委通报严重腐败案件41起,损害群众利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378起。

“坚持‘零容忍’,持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既要抓早抓小,及时查处违纪的党员干部,更要坚决查处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的党员干部,以此彰显党纪国法的严肃性。”省纪委相关负责人说,这有利于发挥震慑作用,强化“不敢”的氛围,实现惩治“极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政治和社会效果。

“四种形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整体把握、综合运用。2016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9454件,处分17855人,其中,给予纪律轻处分13863人,给予纪律重处分3992人,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移送司法机关333人。

转的是方式,变的是理念

辽宁省综合运用“四种形态”后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执纪方式从过去盯违法转向盯违纪,由注重纪律处分转向综合多种处置手段,由注重查处违纪问题转向注重严肃追责问责。纪委的监督执纪从处理方式到线索处置方式再到案件审理方式上都在发生变化。尤其是纪律审查中,改变追求贪腐数额、影响大小和“吃干榨净”的惯性思维,避免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对违法行为的查处上,坚持快查快结。

“管的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不是松了而是严了。转的是执纪的方式,变的是执纪的理念。”本溪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石崧在接受采访时说。

如今在各市,约谈党员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不是新鲜事了。党委不仅不当“甩手掌柜”,而且主动担责。鞍山市千山区区委书记马成志上任不久,就因为该地区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不达标成为被约谈的对象。此后,他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这根弦绷得更紧,千山区考核“战绩”节节攀升。

谈话函询工作方案篇10

【关键词】应用型真实工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外贸函电》这门课程是我们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教育必修课程,也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在经贸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它被定位为一门“外贸英语沟通能力训练课程”,它是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后为进一步提高外贸技能而设置的。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外贸函电写作的基础知识;掌握外贸磋商各个环节的专业英语及函电撰写方法。[1]为了使学生在撰写外贸函电之前,具备相应的外贸理论知识,我们主要安排了《经贸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等先修课程。在学生熟悉了如何通过函电进行业务沟通之后,我们又相应地安排了《外贸函电综合训练》、《商务英语写作》等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

二、分解课程目标

1.课程总目标

让学生具备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进行书面沟通的能力,也具备用英语函电处理客户的咨询、请求、谈判等情况的技巧和能力,为将来的外贸工作奠定基础。

2.细分目标

我们还可以将总目标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进行分解:知识目标:掌握贸易流程中常用的英语表达;规范的信函格式;信函内容的有效组织。能力目标:具有用英文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素质目标:形成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有较强的竞争意识,能有效地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有公关意识,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和贸易伙伴保持良好的友谊。

三、确立课程内容

根据目标,按照贸易主要磋商环节,安排了相应的教学内容。整个课程分为三个部分:函电基础知识:这是在涉及具体磋商环节之前,学生所需要了解的撰写外贸函电的基本方法。包括:写作原则、组成部分、函电格式等。交易的磋商环节:建立贸易关系、询盘、报盘和还盘、下订单及履行。合同履行环节:支付方式、包装、保险、装运、索赔及理赔。

四、课程教学设计

1.教学对象分析

在课程内容体系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首先分析了教学对象,再结合学生特点,设计了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管理和考核方式。教学对象分析,国贸专业的高年级学生有以下特点: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但并不扎实,造句语法错误较多。有一定的商务英语知识,但并不全面。前面学习的《外贸英语》接触了一些专业术语,但没有具体深入到贸易流程中的内容。缺乏贸易英语专业写作与阅读训练。前几学期主要学习《大学英语》,与国际贸易的相关度不够。

2.教学方式设计

考虑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方式,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根据内容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讲述方法主要是针对一些重点和难点,学生无法准确掌握的内容,需要老师通过讲述分析、引导。案例分析法主要用于范文学习,让学生分析大量的实际信件,可以加强学生对信函内容组织方式的把握以及恰当语言表达的应用。小组讨论法主要用于写作任务,给学生一封函电,让他们分组讨论获取的信息,对方的要求意图,再拟出回复的必要内容。来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角色扮演法适合最后的综合训练,让学生分组扮演进、出口双方,演练一笔贸易从开始到完成的整个磋商过程。拉近课堂与实际交易磋商的距离。

3.教学过程管理

分为“课前”—“课中”—“课后”的管理,课前和课后,让学生完成相应的自学任务,比如,课前预习,课后练习巩固。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课中:第一步:热身。讨论学生在上次作业中所犯的典型错误。第二步:导入。通过回顾这个单元的相关业务知识,引入需要磋商的话题。第三步:讨论新内容。首先介绍本环节函电主要内容;再学习常用句式和表达。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相关信件,归纳写作技巧。第四步: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份交易信息,让他们按要求讨论设计写作步骤,准备一份信函的写作。

五、充实课程教学资源

为了让学生体验实际的交易磋商情景。我校创建了仿真实验室。电脑里安装了外贸函电操作的模拟软件。学生可以扮成进出口双方通过软件平台进行沟通,培养学生在网络业务中的工作能力与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