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三包工作方案十篇

时间:2023-03-23 23:41:51

门前三包工作方案

门前三包工作方案篇1

一、组织领导

成立“门前三包”及包街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同志任组长,副局长同志为副组长,办公室及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由办公室具体负责“门前三包”及包街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及督导检查工作。

二、适用范围

凡在审计局“门前三包”及包街管理区域内工作、营业、生活或居住的居民(包括外来暂住人员),均应遵守本方案。

三、管理内容和标准

(一)门前三包。指责任人负责门前责任区的卫生、绿化和秩序。门前三包管理员应达到以下要求:

1、包卫生:负责责任范围内的清扫保洁,保持机关环境卫生整洁。做到自备垃圾容器(垃圾桶),实行垃圾袋装并按指定位置存放,按时装车;保持责任区内无纸屑、果皮、烟头、污物、痰迹、废弃物和积水、积雪等;保持责任区临街建筑物、围墙、牌匾、灯饰、橱窗美观,无破损污染、乱贴乱画、乱牵乱挂等。

2、包绿化:负责责任范围内的花草树木生长良好,环境优美。做到门前树木、公共设施等无损坏、无乱拴、乱挂、乱钉。

3、包秩序:负责责任范围内的秩序良好。做到门前车辆无乱停乱靠、无乱堆乱放、无乱搭乱建、无乱牵乱挂、无乱贴乱画、无占道经营、无乱摆摊点、无打牌下棋。

(二)机关庭院。根据门前三包管理和推进“一院一池、一员三包”环卫管理的要求和市文明卫生创建标准,应达到以下管理要求:

1、门庭院落:达到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

2、楼道阳台:无纸屑烟头、无痰渍污垢、无乱堆乱放、无乱牵乱挂;

3、食堂厕所:无四害(鼠、蚊、蝇、蟑螂)、无污水污物、干净卫生无异味;

4、卫生设施:按规定建有封闭垃圾池或配置垃圾桶、有果皮箱或废纸篓、有清扫冲洗工具、有文明用语标示等。

(三)包街路段:按照门前三包管理的要求,建立“周末卫生日”值班制度,加强对包街管理路段的监管。每天由包街管理员对管理街道路段进行巡查,每周由值班员开展一次“周末环境卫生日”活动,每月由办公室对包街管理路段环境卫生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督查。所监管路段和街面达到以下要求:

1、责任段面做到无“牛皮癣”、人行道无杂草、无建筑垃圾、无卫生死角、无纸屑、果皮、烟头、污物、痰迹、废弃物和积水,不乱堆乱放杂物、不乱停乱放车辆。

2、所有经营户必须在门店内经营,不得占道经营。

3、各沿街户做到门前树木、公共设施等无损坏、无乱拴、乱挂、乱钉,杜绝乱写、乱画、张贴广告等行为。

4、各沿街户负责每日8点前对店前进行清扫,保持街道整洁,排水畅通。店面装修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泥浆等建筑垃圾应当自行负责清运到指定地点。

5、各沿街户都应自觉爱护公共环境卫生,遵守社会公德,禁止乱扔污物、乱倒污水和随地便溺,维护街道的整洁、美观。

四、管理责任

门前三包和包街的管理由办公室负责,并明确专门的门前三包和包街管理员。

五、管理方式

门前三包工作方案篇2

【关键词】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档案;数字化;外包

我国档案工作数字化历程总体来说不算久,档案数字化外包业务工作开展的年头也不算长。不过,近年来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网络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却为档案工作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为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的拓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当然,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的拓展也成了档案数字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随着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推进,这项工作的安全风险防控也就备受关注并被提上重要的工作日程。2014年12月8日,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印发《档案数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规范》通知(档办发z2014{7号),在“总则”中强调:“档案数字化外包安全管理应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应用确保档案安全的技术手段,建立权责明确、覆盖档案数字化全过程的岗位责任制,对档案数字化全过程实行严格监督和管理,确保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这充分体现了档案数字化外包安全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明确了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档案数字化外包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是广播电视工作的一线和前端,承担着广播电视节目无线传输发射的重要任务。大部分台站建台较早,时间跨度大,档案形成量多,管理人员少,尤其是档案专业的管理人员少、懂得运用现代档案管理技术的人少,所以,长期以来还是使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注重保存而忽视了档案的利用和价值开发。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传统意义上的档案管理模式越发不合时宜,档案数字化转换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但是,广播电视基层台站现有档案管理人员无法承担如此专业和大量的档案数字化转换工作。鉴于这些原因,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应运而生,对推动档案数字化转换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节约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档案数字化是一项专业而精细的工作,对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广播电视基层台站作为工作一线和前端,条件相对比较艰苦,一般性经费支出有一定的限制,缺乏现成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和必要的档案管理设施设备,如果自行开发管理软件,不仅费工费时费钱,还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将档案数字化转换业务外包给有专业资质的公司来做,不仅有助于降低工作成本,还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推动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

(二)有利于专心致志开展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广播电视基层台站长期以来形成的大量档案,是各台站工作的重要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研究价值,对当前的基层台站建设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将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出去,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力、物力,而且可以把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档案管理部门的有限人力投入到集中精力做好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去,着力加强档案部门自身建设,在不断提升档案工作能力和水平上下工夫,在推动档案利用和档案价值升值方面做文章。这对档案部门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提升的机会。

(三)有利于帮助档案部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每一个人都有强烈的主观性,置身其中,往往难以发现事情本身的问题。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档案人员一般较少,如果平常工作投入力度不够,专业知识方面再得不到及时更新,自查能力自然而然就跟不上节拍,出现问题难以及时发现且不能及时解决,势必给档案工作埋下隐患。而在档案数字化工作外包过程中,通过短时间集中处理海量档案,比较容易发现过往广播基层台站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在与外包公司的协调沟通过程中,也可以寻求到合理的现实解决途径,有助于提高档案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二、档案数字化外包过程中容易出F的问题

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档案数字化外包过程中,主要涉及档案管理部门、档案数字化外包服务公司两个主体,这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所以,档案数字化外包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也主要集中在这二者之间,即档案管理部门自身的问题和档案数字化外包服务公司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部门自身的问题。首先是档案管理部门的思想认识问题。部分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数字化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不到位;部分档案管理部门担心将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出去后造成失泄密事件,怕承担责任。其次是档案管理人员作风问题。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档案工作意识不强,懒散惯了,消极懈怠,怕工作繁琐,不愿意参与其中,不能很好地配合外包公司员工工作,给档案数字化工作带来麻烦。再次是档案管理能力问题。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又喜欢瞎指挥,往往工作不到位;还有的档案管理人员不愿意积极学习,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既学不到数字化知识,又不能对外包公司人员进行必要的工作指导。最后是财力物力的限制。在没有足够财力物力支撑的情况下,轻易将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出去,也常常会带来一些后顾之忧。

(二)档案数字化外包服务公司的问题。首先是外包方没有专业资质。目前,从事档案数字化外包业务的小型公司不在少数,而且相当一部分并不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如果将档案数字化转换业务外包给没有资质的服务公司,档案数字化的质量和安全也将会大打折扣,存在一定风险。其次是外包服务公司有涉外性质。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承担着重要的无线传输发射任务,保密工作方面要求相当严格。虽然档案的数字化工作不能外包,但通过海量的常规档案处理,通过大数据分析,也能从中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这些数据一旦被别有用心的境外人员获取,势必会对国家的信息安全、财产安全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再次是外包公司员工综合素质不高。在一些档案数字化服务公司,有些员工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正规培训,业务能力和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道德素养有待提高,且流动性较大,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工作中的隐患。

三、档案数字化外包流程及思考

鉴于广播电视基层台站的单位特殊性,其档案管理工作较一般性单位而言也更加严格,对档案数字化转换工作的要求也将更高,对外包工作流程设置将更加周密,对外包管理服务工作也将更加严格。结合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实践,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深入探讨和努力。

(一)扎实做好外包前期准备工作。在外包准备阶段,首先要在本部门中形成共识,使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要对档案数字化及数字化外包工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积极支持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其次是本部门人员要知晓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的具体事项,明晰外包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资,统计数字化档案的数量,做到心中有数,未雨绸缪。要准备好外包所需要的物资,以有利于档案安全的原则安排好外包公司员工的工作场所,满足外包服务公司对工作场所的需要。最后是外包信息公告,做好公开招标工作。在互联网等受众广泛的媒体上招标公告,公告内容全面清晰,使符合要求的公司能够方便及时地查阅到招标信息,便于洽谈合作事宜。

(二)认真组织对外包服务公司资质的审查。在外包服务公司选择问题上,一定要严格慎重,既要选择技术条件好的,也要充分考虑安全问题。要充分结合广播电视基层台站实际,综合安全、信誉、能力、经验、价格等多重因素,公开选择好外包服务公司。特别是在外包服务公司的资质审查环节,要做足功课,因为市场上还是存在着一些没有资质的公司,不仅业务能力弱,而且在安全保密方面有诸多的隐患。此外,要注意关注外包服务公司是否有外资背景,必须督促外包服务公司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三)严格签订合同和保密协议。选定外包服务公司后,应该严格签订合同,使双方的合作有一个良好的法律基础。合同的内容要清晰详细,应当参考《合同法》中关于承揽合同的介绍,将有关于承揽合同的内容及注意事项都包含进去,包括承揽的数量、质量、报酬、方式、履行期限,等等。并且要明确规定承包方违约处置措施,如承担维护、重做、赔偿等事宜,防止外包公司出现工作差错后推卸责任、扯皮。同时,要按规定签订保密协议,这是防止档案失泄密的有效防范措施之一,是保障档案资料安全的必要手段,用法律手段维护好权益。

(四)加大对外包服务公司员工培训管理的力度。外包服务公司员工开始数字化工作前,要认真对外包服务公司员工进行前期培训,使他们对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档案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增强档案安全性、完整性意识。对档案资料数字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一卷多宗、文件档案资料混杂、档号复杂等,外包服务公司员工弄不明白或者不能处理的,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要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为了进一步保障档案资料的安全,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在外包服务工作的现场安装必要的监控设备,对工作全过程进行录像,并做好数据备份,确保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安全。另外,还应做好档案数字化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配备必要的消防安全设施设备并进行及时的检查维护,保证档案安全和人员安全。

(五)积极组织对外包服务工作进行有效评估。外包工作结束后,要对外包的过程以及档案数字化转换的质量进行必要的有效评估,重点对数字化转换的效率、数字化档案的系统应用、数字化档案的适用性、数字化档案的价值等做出科学评估,并通过档案数字化外包服务工作的综合评估,找出档案管理部门自身工作的不足,不断积累经验,指导工作实践。

四、总结

目前,档案数字化外包服务已成为档案数字化工作快速有序开展的一条重要渠道,为档案信息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这其中得益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更得益于《档案数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规范》的重要保障,以科学具体的保障措施,确保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安全,为推动档案数字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档案数字化D换工作,也正是在《档案数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规范》的指导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并且透过工作成绩和过程看到了部分尚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积极探寻解决新问题的途径,以期更好地为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档案管理工作服务,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葛俊.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档案建设,2015(4).

[2]刘乃蓬,张伟.档案数字化外包项目安全风险分析[J].中国档案,2014(1).

门前三包工作方案篇3

[关键词]民生;档案;新形势

近年来,民生问题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着力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关注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深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所在。民生问题越来越为党中央和全社会普遍关注,这对档案工作的服务领域和重点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档案部门如何主动融入民生领域、档案工作如何自觉服务民生,这是摆在全体档案人员面前的新课题。档案部门要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和群众的迫切愿望,加快推进民生档案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档案服务。

一、充分认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所谓民生问题,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内容的具体落实,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民生问题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直接现实利益的重要问题。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我们党执政治国的理念。档案部门要把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服务人民群众作为新时期的首要任务,作为贯穿工作始终的一条主线,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建立新形成的与民生有关、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各类档案,有效整理各类民生档案,积极推动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服务人民群众。

二、深刻理解民生档案的基本内涵

民生问题涉及社会各个领域,涉及不同的群体层面。尤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民生问题不仅其内涵在不断拓展,而且其构成要素也在不断变化,既有政治的、又有经济的,既有精神的、又有物质的,既有文化的、又有生活的等等。民生档案从内涵上来讲,是指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形成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专门档案,是民生问题的原始记录和真实反映。从外延上看,民生档案是指教育、就业、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管理等民生领域中形成的各类涉民档案。具体来说,民生档案主要涉及以下领域及内容:

一是民主政治档案。包括公民在参与民主选举、申诉个人利益、村务公开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二是社会保障档案。包括公民在劳动就业、工资福利、收入分配、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生产安全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三是企业改制、破产档案。包括企业改制、破产后企业资产评估、流向、转让、拍卖、重组以及企业财务管理、职工安置、失业、政策处理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四是教育卫生档案。包括学校教育收费、学生招录、公平施教、学籍管理以及群众看病、医患处理、病案防保、医疗保险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五是安居乐业档案。包括土地承包、拆迁征用、房屋权属、山林延包、移民安置、人口婚姻、转业复退、知青安置、环境居住、食品安全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六是公共服务档案。包括公民在出行、旅游、休闲、娱乐、办事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

上述六项内容虽不能准确全面地概括出民生档案的基本内涵,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生档案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与和谐社会建设密不可分,做好民生档案工作不仅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为民服务做到哪里,民生档案工作就要覆盖到哪里。

三、全面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具体举措

(一)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抓民生档案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单靠档案部门自身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协作。劳动与社会保障、民政、卫生、教育、国土、环保、房管等作为民生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要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指导下,认真履行本部门民生档案的管理职能,积极配合本级档案部门做好各自工作,健全工作网络,寻找服务载体、拓宽工作渠道,努力实现各系统民生档案的良性互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收集,确保齐全

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按照建立新型民生档案资源体系的要求,做好民生档案的收集工作,努力构建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一是要彻底澄清家底。要深入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社区等基层部门,科学界定民生档案归档和移交范围,掌握本地区各类民生档案的主要内容、数量、保管和利用情况。二是要科学界定范围。将教育、劳动就业培训、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等有关人民群众生活的档案纳入民生档案的工作视野,并及时调整档案接收范围,把所有涉及到人的档案纳入进馆范围,充实馆藏民生档案。三是要创新接收方式。对分散在各个机关和部门的与民生有关的各类专业档案进行提前接收。同时,对一些利用率较高却受各种因素制约难以提前移交进馆的民生档案资源,可通过电子文件在线接收、全文数字化、目录移交等方式,整合本区域各类涉及民生的现行文件和档案信息。

(三)规范管理,提高水平

要加强民生档案的科学管理,努力构建以法律法规为保障、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安全体系为基础的档案管理工作格局。一是要建立健全民生档案工作规范,指导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业务标准,完善民生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如建立民生档案登记制度,对有关部门形成的各类民生档案进行排查和登记,全面掌握民生档案形成规律、管理现状和利用需求等情况,实施有效监管。二是要加快数据处理。要以婚姻档案、知青档案、土地档案、房产档案、山林定权档案等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建设为重点,尽快启动一批查阅利用率较高、社会影响大、有一定工作基础的民生档案信息专题库建设工程,努力实现计算机检索,提高民生档案利用效率。三是要扩大网络共享。借助社区信息亭、城市数字电视网络、农村远程教育网络等基础设施,以及局域网、档案网、政务网、互联网等网络平台,加快区域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实现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在不同范围内充分共享。

门前三包工作方案篇4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抓制度落实,全力排查化解矛盾

为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走向规范化,我办严格落实了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周报告”和“月通报”制度、台帐制度、移办和督办制度、排调调度会(或民情分析会)制度、“月通报”和“季评比”制度、回访制度、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3月份,又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排调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县“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考核细则》等,定期对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落实各项制度情况、三种调解职能作用发挥及相互衔接情况进行打分评定,列入每年县委、县政府大稳定考核范围,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在“双节”、“国庆”、“两会”百日排查化解活动等期间,我办在原有日常重点矛盾纠纷苗头隐患周报制度的基础上,实行了日报告制度,即要求全县各乡镇、各部门按照排调活动的要求,入村入户、入企入工地进行深入细致地排查,分门别类进行梳理,建立工作台帐,每天将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上报县排调办,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排调办经过汇总梳理后,将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逐案分别督办,限期解决,并定期对案件调处完成情况进行通报,使排调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方面更趋完善。

(二)抓个案调处,解决重大疑难纠纷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采取多种办法加以解决。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实行了县级领导和乡局级领导包稳控、包、包处理的“三包”制度,并按照案件分类、工作要求、结案时间、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包案县级领导,落实了目标责任制,做到了目标任务、责任要求、调处人员、时间效果“四落实”。二是对排查出的每起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案件进行登记建档,实行一案一策,一案一个调处小组,采取联合“攻关”、限期调处等多种办法,有效地解决了大量疑难纠纷问题。特别是加大市挂账督办案件的督办力度,使一批难点案件顺利化解办结。三是实行高层调度机制,对通过督办仍不能解决的疑难复杂案件,由县领导召集稳定、排调、、司法、法院、两办督查室及案件所涉及的单位等有关部门对案件进行综合研判、协调,拿出统一的协调方案,进行综合协调解决。通过各种方法,有效地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有力地维护了全县稳定。

(三)抓重要时期,搞好阶段性集中排调活动

为切实做好“双节”、全国“两会”和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重点人员排查教育疏导专项活动等重要时期的社会稳定工作,省市有关会后,我县立即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分别制定下发了《关于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稳定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关于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全力攻坚化解矛盾纠纷隐患的通知》、《关于认真组织开展重点人员排查教育疏导专项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分别对各重点活动期间调处整治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方法要求进行了具体安排;对全县各类矛盾纠纷隐患排查、治安消防隐患治理、突出问题整治、重点人群管理等各项稳定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并逐乡镇、部门进行了督导检查。活动期间,全县通过入村入户、入企入校入工地深入细致地排查,化解和管控率达到了100%。各项活动中,大力推行了县委常委包乡镇、包部门,各县长包线,各部门局长和书记包案,各乡镇书记和乡镇长包片,一般干部包村、包企业,村干部包户、包人的“六包”工作制度,确保了排查出的各类苗头隐患都能得到及时化解、有效解决。

(四)抓“三位一体”,促进大调解体系内部紧密衔接

为了更加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和隐患,我县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加强了各乡镇和县直部门调解中心的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了登记、受理、分流、督办和反馈等制度,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指导和督办等职能作用。为充分发挥基层基础作用,我县还进一步加强了村居民调网络的建设,各村街(居)普遍建立了综治室,将治保、民调及其他组织和警务室进一步整合,构筑的基层纠纷调处、治安防控网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第一道防线”作用。截止目前,全县188个村街(居委会)全部建立了民调会,各村街(居)每10户设一名调解信息员,调解员信息员总数达到了9401人,基本落实了“五有六落实”要求,初步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民调网络。在抓好县乡大调解中心的基础上,今年我县重点加强了“三位一体”大调解体系的内部衔接,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选定10名公职律师担任各乡镇和行政部门的调解员,利用专业特长,协助行政部门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公职律师专业作用。二是从法院聘请了10名法官做为10个乡镇的民调指导员,明确职责,采取定期到村、街调委会指导民调工作的办法加强与民调组织沟通。三是县法院从各调委会选聘了100名民调员为特约调解员,负责向法官反馈本辖区民调工作,协助法官做好诉前、诉中、诉后的调解辅助工作。另外,法院还聘请了30名优秀民调员担任人民陪审员,以加强司法审判的公开、公正、透明。四是抽调了经验丰富的审判人员组成巡回法庭,以司法所调解庭为依托,邀请民调员参加,公开审理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未成功的纠纷案件,以达到提高调解水平,教育群众目的。五是在县司法局增设了调处指导中心,协助县排调办一齐指导“三位一体”大调解体系建设人民调解方面的运作和疑难问题。通过以上各种方式,有效地促进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的紧密衔接。

二、明年工作谋划

(一)抓好重要时期的集中排调活动

继续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在重要节假日和政治敏感期安排组织开展大规模的集中排调活动,确保重点时期人民群众平安欢乐,确保全县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

门前三包工作方案篇5

第一条在本区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活动以及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意见。

第二条开发区、各镇、办按照分级管理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建设工程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办发号《关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十个不准”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相应资质,并在资质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建筑活动。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应当按资质等级、业务范围承接业务。禁止无证或越级承接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严禁使用无资质施工队伍。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办理相关建设手续。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申办施工许可证前,应当持有关资料到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手续不齐全的建设工程不得开工建设,区供电、供水部门不予供电、供水,杜绝无手续建设工程。

第六条承包人不得承建未按法定建设程序办理相关建设手续的工程项目。承包人参与承建未按法定建设程序办理相关建设手续的工程项目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停工并撤离施工现场,当年不予资质考核或者不予资质备案,严重者依照有关程序取消其资质。

第七条非本区注册的建筑业企业进入本区参加工程投标或者直接承接工程任务前,应当到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资质备案。

第八条在本区内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企业组建工程项目部,必须到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注册,项目部注册备案后二年内不得变更注册隶属公司。

第九条建设工程开工前必须严格按照区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缴纳配套费用,并严格遵守相关质量、安全规定,落实确保质量、安全的必要措施。

第十条房地产开发必须坚持由区政府总揽,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带开发的方针,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严格限制零星项目建设。

第十一条开发专营企业,除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金不低于一千万元;

(二)有八名以上持有资格证书的房地产、建筑工程等专业技术经营管理人员和两名以上持有资格证书的专职会计人员。

第十二条房地产开发经营应由依法设立并取得资质证书的开发企业进行,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擅自进行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

第十三条开发项目经批准后,开发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的用地方式、规划设计、开发期限、基础设施和配套公用设施的建设、拆迁补偿安置等提出建设条件,作为项目建设的依据。

第十四条凡具备招标、拍卖条件的开发项目,都应通过招标、拍卖方式确定开发者。

第十五条开发企业应当持取得开发项目的证明文件,到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并到计划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否则,其批准文件无效。

第十六条房地产开发需要使用城市规划区内集体土地的,必须由区政府统一组织,依法征用转为国有土地。禁止在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土地上进行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

第十七条监理、招标、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应当依法开展经营活动,并按照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中介服务费。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应当遵守公平客观原则,不得违反工程结算计价标准抬高或者压低工程结算价款。开发企业在办理《房地产开发经营权证》前,须先缴纳配套预存款,按每平方米80元预存。

第十八条村民自建自用的二层以下住宅由镇级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并做好整理备案工作;其他的建设工程由区建设主管部门统一负责监督管理。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或者工程总造价5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的发包、承包活动,应当进入区建设工程交易中心,通过招标、投标方式进行。造价30万元以上的装饰装修、钢结构、幕墙等建筑专业工程,应当进入区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发包人与专业工程承包人签订书面承包合同后,由发包人向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施工许可。

第十九条新建工程经招投标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总承包企业施工时,发包人不得将主体装修、安装工程肢解分包。总承包企业经发包人同意或者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进行专业工程分包的,应当与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工程承包人签订书面分包合同,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承包企业不得转包工程,分包企业不得再分包工程。

第二十条发包人进行工程施工招标时,当年竣工的工程建设资金到位率不得低于工程概算总额的60%,跨年度工程不得低于工程概算总额的40%,到位资金应当有银行出具的资金到位证明,并在招标文件中载明。资金到位证明与招标文件一起备案。工程招标前,发包人应当按工程总造价的2%向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银行帐户足额交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工资保证金的具体使用管理,按照省、市有关规定执行。发包人不得向施工企业转嫁工资保证金。

第二十一条招标文件中载明需要投标人缴纳投标保证金或者提供担保的,投标人参加工程施工投标时,应当向发包人提交工程概算总额1%至2%,但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投标保证金或者投标担保。

第二十二条承发包双方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发包人应当向承包人提供工程款支付保证担保,承包人应当向发包人提供合同履约保证担保。具体担保额度按照下列标准执行:

(一)工程总造价50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工程款支付保证担保的金额不得低于1000万元;履约保证担保金额不得低于100万元;

(二)工程总造价5000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工程款支付保证担保的金额不得低于合同价款的20%,履约保证担保金额不得低于30万元;未按前款规定提供工程款支付保证担保的工程视为建设资金不到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第二十三条建设工程实行优质优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可以约定创优工程的加价办法,优良工程可给予工程造价3-5%的奖励。

第二十四条推行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或者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设工程招标发包,应当执行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

第二十五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当使用标准文本,并在合同中约定预结算、安全生产及安全施工措施费、担保、竣工结算提交以及竣工结算审核期限等内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后,应当及时将合同报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当及时备案。承发包双方不得另行签订压级、压价、抬价、改变付款方式等严重背离已经备案的施工合同实质内容的其他协议。

第二十六条建设单位应按规定委托监理单位监理,建设单位自行管理工程的,应建立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一名总监理工程师只宜担任一项委托监理合同的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工作。当需要同时担任多项委托监理合同的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工作时,须经建设单位同意,且最多不得超过三项。专业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单位报送重点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和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审核同意后予以签认。对承包单位报送的拟进场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报审表及其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核,并对进场的实物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约定或有关工程质量管理文件规定的比例采用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方式进行抽检。发包人、承包人、监理单位派驻施工现场履行建设工程施工监理合同的代表,应恪尽职守,负责对履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及施工合同情况进行签证,并提供相应的授权证明。

第二十七条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工程设计变更或者发包人提供的建筑材料、设备供应不及时影响主导工序,以及工程款支付不及时造成工期延误的,发包人应当予以签证顺延工期,给承包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二十八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中,因工程设计变更等原因,需增减工程量的,应当经签证确认,所增减的工程价款应当与工程进度款同步按期拨付。

第二十九条工程竣工后,发包人、承包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价款及时进行工程竣工结算。承包人应当在合同约定期限内向发包人提交项目竣工结算文件,并在1个月内到区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登记。发包人不接收承包人提交的竣工结算文件的,承包人可以委托工程造价咨询单位予以审核,审核结论可作为承包人要求发包人支付工程款的依据。

第三十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发包人应当提供由承包人出具的已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的证明,未提供证明的,不得竣工验收。

第三十一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承包人凭工程竣工备案证明向担保机构报请终止履约保证担保。发包人凭承包人开具的发包人已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结算款(保修款除外)的证明,向担保机构报请终止工程款支付保证担保。

第三十二条发包人应当按时足额向承包人拨付安全生产及安全施工措施费。承包人不得将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费作为竞争性费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十三条承包人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向区劳动保障部门备案。承包人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工资,不得克扣或者拖欠。

第三十四条承包人应当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发包人应当缴纳建筑企业养老保障金,建筑企业养老保障金的征收、使用、管理按照省建筑企业养老保障金的管理规定执行,承包人不得挤占、挪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减免。

第三十五条建筑劳务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应当依法向税务机关缴纳税金,总承包企业已经依法代扣缴纳建筑劳务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相关税金的,建筑劳务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应当提供总承包企业依法代扣完税凭证,经税务机关调查核实后,税务机关对相应纳税环节不再征税。

第三十六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建筑市场主体和执业人员信用档案,开展信用评价。信用档案包括合同履约、安全生产、工程款支付、工资发放等内容。

第三十七条建筑工程实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任何建设项目竣工完成后,必须到区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并办理相关竣工验收手续。验收合格,由区建设局质监部门出具相关证明后,方可交付使用。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15日内,向备案机关提出备案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

(一)施工许可证

(二)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

(三)规划许可证

(四)质量监督手续

(五)规划验收合格证

(六)建筑节能管理部门出具的节能建筑认定证书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公安消防、环保、气象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

(八)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的其他文件未经备案的工程,房产行政管理部门不予登记确权。

第三十八条建筑市场信息实行网上公开,建设工程手续办理、招投标情况、旧村改造进度及相关专业常识问题在网上平台予以公布,并由区监察部门实施监督。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意见,法律法规有明确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条违反本意见,不进入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交易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5千元罚款。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意见,发包人向承包人转嫁工资保证金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转嫁金额1倍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意见,发包人未按规定提供工程款支付保证担保,承包人未按规定提供合同履约保证担保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意见,未按规定支付工资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因发包人拖欠工程款造成工资拖欠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施工,发包人支付应付工程款后,方可恢复施工。

(二)因承包人拖欠工资的,由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劳动保障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处2万元罚款。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意见,承包人在投标时将安全生产及安全施工措施费作为竞争性费用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罚款。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意见,发包人未按规定缴纳建筑企业养老保障金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交,逾期不交的,从逾期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承包人挤占、挪用建筑企业养老保障金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挤占和挪用额20%的罚款。

门前三包工作方案篇6

档案的保管,既是整个档案管理业务的一个环节,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活动。由于它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特有的科学性、及时性和专业性的要求,目前保管工作已经形成一个专门研究的领域——档案技术学。我们这里主要从文档管理的角度来探讨档案保管工作的内容、意义和常用的技术手段。

一、档案保管工作的内容

我国《档案法》第三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负责保管本单位的档案。”这指所说的保管是泛指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而作为科学管理档案的一项具体业务,档案的保管是指根据档案的制成材料,使用一定的设备和装具,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方法,妥善地保存档案,延长档案的寿命,以便档案信息的长远利用。档案保管工作是档案部门的一项日常性业务工作,是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的重点环节与主要手段。其内容主要包括:

(一)日常维护工作。包括:档案的排架,检索工具的排检,库房温湿度的监控、保洁和安全保卫等工作;

(二)实施保护性措施。主要指围绕防火、防盗、防潮、防高温、防虫、防鼠、防光、防尘、防污染而采取的防护性办法与治理手段;

(三)档案的修复。即对毁损和老化的档案采取修补、复制等补救措施的工作;

(四)库房与设备的管理。包括库房的规划与使用,档案设备的购置与维护,档案装具的选择。

以上工作有的与收集、整理和利用等工作结合进行,有的则须单独进行,因而档案保管既是档案管理业务的一个方面,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环节。

二、档案保管工作的重要性

《档案法》第三条明确指出了保管好档案是党和国家赋予档案机构的神圣职责。档案保管在整个档案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档案保管工作决定着档案寿命的长短

档案是物质的,物质运动规律使档案不可能永久保存下去,档案都有消亡的一天,但档案保存的寿命长短与档案所处的环境直接相关,如果保存环境得当,保管方法科学,档案寿命就会大大延长,就能够发挥更加长远的作用,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旦保管方法不当,存放环境恶劣就会加速档案的损毁,档案的寿命就会缩短,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是目前人类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危害档案寿命的因素也空前增多,如空气中的酸污染、沙尘、各种有害气体,还有对于磁记录载体档案影响严重的电磁污染,令人防不胜防。这些对档案保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加速档案保管工作的研究,采取更加有效的应对措施,档案所处的环境堪忧。

(二)档案保管工作决定着档案事业的兴衰

档案保管工作质量的高低,对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档案保管得好,就为整个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前提,使档案的整理、鉴定、统计和利用等工作得以顺利展开,而且对提供利用和编研创造便利条件。反之,如果档案得不到安全的保护,残缺损毁,失密泄密或保管杂乱无章,前面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就会前功尽弃,也就谈不上检索利用,其他环节都会受到影响而不能正常开展。保管不当甚至会直接造成档案的损毁,从而会给国家的档案和其他相关方面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档案保管工作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整个档案工作的质量,它在整个档案工作的进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三、档案的保管条件与防护措施

(一)档案库房

库房为档案的保管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档案库房的特定用途,要求它具有防潮性、防高温、防虫鼠、防污染的条件,并且坚固,安全。一般档案馆库房要求:不位于临街的闹市中心,以利于档案的安全;不选远离城市、交通不便的地方,以便于档案的利用;避开江河边或地势低洼处,以防水患;避开工业区和居民区等污染严重的地方,避免灰尘和有害气体对档案的影响。设在楼房内的机关单位档案库房则要求:选在楼房的低层而非地下室或顶层,以防潮湿、高温;位于单位的中心以便于档案的利用;远离住宅区和其他有害污染源。

同时,档案库房要与办公室、阅览室、业务工作区等分开;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建立严密的防火制度和消防器材使用管理制度,防止火灾;运用必要设备和有效措施,控制库房内的温湿度,避免高温高湿等对档案的不利影响;防止光线对档案的直接照射,并尽量减少光照时间;通过在库房周围种树、栽花和库房保洁等措施,防止光纤对档案的破坏作用;防止有害昆虫对档案的危害,杜绝老鼠的生存。

(二)档案装具

档案装具是档案馆(室)必备的基本设备,其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档案架、档案柜、档案箱,它们那是水质和金属的。新型的档案密集架以容量大、组合方便等特点成为迅速推广的档案装具。档案部门应控库房特点和档案价值、规格的不同,合理采用、灵活配置档案装具。

(三)包装材料

档案使用包装材料,既可防止光线、灰尘及有害气体对档案的直接危害,又可减少机械磨损。档案包装材料因不同的档案载体而有所不同,纸质档案的包装材料主要是卷皮、卷盒和包装纸,缩微胶片、照片、磁带等档案则要求采用相应的胶片夹、密封盒和影集盒(袋)等。

四、档案保管工作与档案工作其他环节的管理

档案保管工作是整个档案工作的基础,与档案工作各个环节有机结合,有着密切联系。保管工作不能离开其他环节而孤立进行,必须与其他环节密切配合,要掌握其他各环节对保管工作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并注意在其他各环节工作中保护档案。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因此文件信息的载体和书写材料及质量与档案耐久保存有密切的关系。为了更好地保管档案,档案部门还有责任向文书部门要求和推荐适合的载体和书写材料,以便最大限度地延长需要永久保存的重要文件寿命。

此外,档案保管工作不是单纯“为保管而保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对档案的利用,如果只片面强调保护而不提供方便的利用,则保管工作就失去了意义。但若只强调方便利用而损毁了档案,则利用工作也就没有了基础。因此,档案保管工作的一切措施、制度、办法以至具体的技术处理,都要有利于保护档案,又要保证当前和长远利用的方便,这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出发点和检查保管工作得到好坏的标准。

参考文献:

[1]美日古丽·买买提依明.浅谈档案保管及利用环节中保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2(9).

门前三包工作方案篇7

第二条城市建设档案(以下简称城建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建档案的管理。

第四条城建档案管理应遵循统一管理、多套分存的原则,建立健全以市城建档案馆为中心,以各县(市)城建档案馆(室)为基础的城建档案管理网络。

第五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各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

市、县(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辖区内城建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其范围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城建档案工作的法规、规章;

(二)接收、收集需要长期和永久保存的城建档案资料;

(三)负责城建档案资料的管理及利用工作;

(四)对重要工程的竣工档案资料进行核查;

(五)对各有关单位、部门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六)开发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为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服务。

第六条市、县(市)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业务上加强对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的监督、指导。

第七条县(市)政府应当配备与城建档案管理任务相适应的工程技术和档案专业人员,并对所需经费予以保障。

第八条各有关单位应当做好城建档案资料的整理、归档、移交工作,保证城建档案的齐全、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九条市、县(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重点管理下列档案资料:

(一)城市建设工程档案:

1、工业建筑工程:包括工厂、矿山等。

2、公共和民用建筑工程:包括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住宅等建筑工程。

3、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工程:包括道路、桥涵、给排水、燃气、供热、照明和市容、环卫、环保设施等工程。

4、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包括电厂、变电站、邮政电信枢纽、城市规划区内输配线路、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公交等工程。

5、园林绿化、风景名胜建设工程:包括公园、绿地、文物古迹、雕塑以及纪念性、标志性建筑设施等工程。

6、城市防灾工程。

7、城市人防工程。

8、军事工程:包括除军事营区和军事管理区以外的各类工程设施及穿越市区的地下管线及有关地下隐蔽工程。

(二)城市建设各相关部门在城市规划、市政、环保、房地产、人防等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城建档案资料。

(三)各有关单位在城市建设方面形成的科研成果资料以及与城市建设相关的城市历史、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基础资料。

人防工程、军事工程涉及国家和军事秘密的除外。

第十条列入城建档案管理范围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组织竣工验收前,应当提请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对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城建档案管理机构预验收工作应在建设单位提请之日起五日内完成,重大建设工程的预验收工作期限不超过十日。验收合格后,由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出具工程档案认可文件。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在取得工程档案认可文件后,方可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时,应当查验工程档案认可文件。

第十二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在三个月内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报送准确、齐全的竣工档案材料(原件)。

已建成的工程项目无现状图或竣工档案不齐全、不准确的,其产权单位应进行补测、补绘,并在补测、补绘后一个月内将档案移交城建档案管理机构。

建设单位可以委托城建档案管理机构代为整理、编制工程档案,整理、编制的费用由委托单位支付。

第十三条城市建设各相关部门形成的城建档案,应自形成之日起一年内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

城市房屋产权产籍档案的移交期限,按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各有关单位在城市建设方面形成的科研成果以及与城市建设相关的城市历史、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基础档案资料,应在形成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

第十四条本市市区的城建档案向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其他各县(市)城建档案向所在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

移交单位在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档案正本的同时,应当自存档案副本。

第十五条城建档案不重复接收或移交。

对国家机关利用档案或者单位、个人利用其移交、捐赠、寄存档案的,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无偿提供服务。

第十六条对在城建档案的收集、整理、保护、利用和理论研究等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或向国家捐赠珍贵城建档案的单位和个人,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七条工程建设单位不按照规定移交建设项目竣工档案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门前三包工作方案篇8

一、建立农业农村重大活动档案管理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镇乡重大活动档案管理,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工作和中心工作服务,区档案局采取提前介入建立联系、跟踪督导保障质量、强化协作加强培训三项管理措施,保障农业农村重大活动档案从开始到结束全过程管理。目前,林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制度改革、全国第一次水资源普查、农村“两委”换届、农务公开、农村拆迁安置等20项重大活动档案得到妥善管理。

(一)提前介入,建立联系

根据镇乡重大活动档案工作总体要求,区档案局及时启动“五级联动工作机制”,即以区委区政府为统领、区档案行管理部门为主导、涉农部门协调配合为保障、镇乡政府为主体、行政村为管理重心的村级档案管理五级联动工作机制。与此同时,要求各镇乡按照《中共怀柔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加强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填报《怀柔区重大活动信息表》,了解掌握基本情况和需求,作为日常管理的备案材料,为以后有的放矢的指导工作提供基础。

(二)跟踪督导,全程跟进

为充分发挥了档案工作部门服务基层、服务民生、服务三农的作用,区档案局结合全区农业农村的热点工作,如林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登记、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两委”换届等,从档案的角度融入到热点工作之中,确立了“镇村重点工作开展到哪里,档案工作跟进到哪里,群众对档案的需求在哪里,相应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的指导工作就到哪里”的工作理念,在2016年,围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平原造林等工作,开展全程跟踪指导。在全程指导工作中,区档案局补充完善了《农村档案管理办法》《农村村级文件材料分类方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表》,按照新的管理办法对怀柔镇东四村、南关村、卢庄村档案工作进行现场培训、现场指导、答疑解惑。特别是对土地承包档案、林权制度改革档案、房屋租赁、优抚、社会救助、农村房屋翻建档案的建档情况、整理情况以及档案安全保管状况进行指导。2017年2月,全区14个镇乡284个行政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已经完成70%以上,已完成工作所产生的档案收集率达到了95%以上。

(三)强化协作,加强培训进一步强化部门协作,接受涉农部门、镇乡、街道对其进行指导培训的邀请,协助做好涉农部门相关科室、行政村、社区的档案业务指导服务工作。2015、2016年,协助办班46期,培训人数1400余人次,收到较好效果。如2016年9月,受区经管站邀请,参与“2016年农村产权交易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员培训班”,参训人员涉及284个行政村、14个镇乡近300余人,区档案局工作人员对全区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汇总,就档案形成环节、收集环节和整理环节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通过与区民政局共同f作开办专题培训班,指导婚姻登记、社会救助、社团组织、宗教、优抚、殡葬等部门,进一步规范了专业档案的管理工作。通过与区农委、区经管站等涉农部门间的相互协作,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为承接怀柔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办证工作的三家测绘公司专门开办培训,解决了归档不及时、归档范围不全、整理不规范、数据录入不及时的问题。

二、探索镇乡代管模式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全区所属284个行政村档案管理规范化达100%。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村级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部分村村级档案没有完全解决集中统一管理;村级档案管理人员调整频繁,业务不熟练;村级档案管理基础设施陈旧等。为此,区档案局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一主线,以“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加强组织协调、严把建档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为要求,明确了村档镇管的管理思路,经过全面调研,最终将九渡河镇及所辖18个行政村纳入村级重要档案镇乡代管的先期试点。

(一)建章立制,制度先行

结合全区各镇乡和行政村特点,在试点建设过程前期,区档案局结合村级重要档案的代管范围、代管档案质量、代管档案安全保管、代管档案利用等问题进行了反复论证,初步形成了《怀柔区村级重要档案镇乡代管工作征求意见》,并下发至全区各涉农部门和全部镇乡,在征求各个镇乡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业务科室进行研讨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怀柔区村级重要档案镇乡代管工作办法》。此后,详细制定了《代管档案移交接收工作制度》《代管档案保管工作制度》《代管档案利用工作制度》《查阅镇乡代管档案证明》《档案利用登记表》《代管档案保密工作制度》等指导性文件。通过建立相关制度,明确了代管内涵、适用范围、代管档案范围、管理原则与方法。

(二)沟通联络,组织推广

一是及时与九渡河镇主管档案工作领导及具体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和镇村两级档案工作的新问题,结合问题提出村档镇管的解决模式,并在全镇各涉农部门和所有行政村中广泛征求意见并达成共识。二是配合镇机关组织各村召开动员会,并根据村级重要档案镇代管的档案质量和镇代管范围进行前期培训,为代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立足长远,及时完善

首先,对全部村级重要档案进行数量统计和登记备案,确保村级档案底数清、情况明。其次,深入每个村级档案室逐个对划入代管范围的档案进行初步鉴定,并依据室存档案的门类、归档范围和年代,结合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新特点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对不合现状的门类、保管期限和归档范围进行补充完善。对属于重要档案但不符合移交质量的档案,制定简单明确的整理步骤。在镇乡代管工作利用环节,对群众的利用便捷程度和镇乡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量进行详细记录,针对利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通过及时修订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方法给予及时解决。

目前,九渡河镇实行村级重要档案镇代管工作成效显著。2016年4月19日,区人大常委会视察全区档案工作时,了解村级重要档案镇乡代管的成功做法后,认为这项工作符合新农村建设的新需要,应尽快全面推广。并在视察结束后,在《怀柔人大》中对怀柔区开展村级重要档案镇乡代管工作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整版宣传报道。在此带动下,各镇乡都以村级重要档案镇乡代管工作为新的突破口,积极筹备档案代管工作,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方面给予资金保障,以九渡河镇为成功经验,树立本镇典型、保障了一个镇乡至少树立一个镇代管的成功典型。

三、开展社会化服务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档案规范化水平,区档案局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档案事务,强化对档案公共服务的指导,鼓励有条件的镇乡向社会服务机构购买档案事务。

(一)明确社会化服务理念,加大引导力度

1.理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社会的职能关系,确立档案部门与社会组织在购买服务过程中是平等的合作关系这一理念。确定购买内容和标准,并承担监管责任,承接主体依约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尽可能地减少双方责任关系的随意性,增强刚性约束。明晰档案服务项目的要求、期限及效果,对合同履行过程进行全程监控,防止效率低下或欺诈行为的发生。

2.加大村级档案整理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引导,强化对档案社会组织的指导,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争取镇乡政府的重视,加大对社会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以解决档案公共服务“向谁购买”这一问题。同时,积极引入多元主体,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竞争性的档案公共服务领域,拓宽社会组织参与档案公共服务的有效途径。此外,还加大对社会服务机构的培训监督,通过培训规范社会服务主体,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为购买档案公共服务提供制度保障。

(二)形成事前指Ц进、事中监督到位、事后参与验收的工作模式

一是事前指导跟进。2015年5月,庙城镇率先启动村级档案整理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区档案局成立专门指导组,主动与庙城镇和社会服务机构建立联系,并派出两名业务骨干人员全程跟进。首先,对庙城镇和行政村档案员进行业务培训,重点讲解档案整理的规范和安全保密要求。其次,对社会服务机构档案整理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明确档案整理的规范化标准要求,重申档案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二是事中监督到位。建立协作组名册和指导进度台账,并通过QQ群、微信群等方式随时沟通指导整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多次走访了解档案整理情况,了解当前的业务需求和困难,随时监督检查整理质量,避免出现因重大失误造成的人力、物力上的浪费。三是验收过程中与庙城镇和各行政村档案员一起,对于出现错误之处当场要求社会服务机构进行修改。这种事前指导跟进、事中监督到位、事后参与验收的工作模式,为庙城镇各行政村提供了全方位的档案业务指导服务,为档案整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提供了优质保障,仅用2个月时间便完成了18个行政村的村级档案整理。

门前三包工作方案篇9

一、经侦基工作础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经侦基础工作在各地有不同的内涵,通常包括经侦情报信息资料、经嫌调控、阵地控制、经侦特情、调研工作、业务档案、经济犯罪信息库等。我认为经侦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础工作机构(人员)的规范化;二是执法规范化。

(一)基础工作机构(人员)规范化。由于经济犯罪案件属于智能型犯罪,涉及很多专业知识,在目前经侦警力普遍较少的情况下,大部份县级经侦民警都投入侦查破案中,没有精力专门投入基础工作,有的虽然设立基础工作人员也只是挂名,就是说基础工作都只浮在表面上,只有设立专门基础工作人员(机构)专门从事基础工作,促进基础工作规范化,从日常办案实践中搜集线索、信息并运用到实践破案中。

(二)执法规范化。[找材料到文秘站 -ˇ文秘站 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注:]经侦基础工作包括210情报人员建设、阵地控制、经嫌调控、调研工作、业务档案管理等工作,其中对210情报人员物建审批、阵地控制的物建及季度考核、经嫌(重口)人员的列控及撤销审批、重口季度考核以及基础工作档案的管理等工作必须规范化,从列控(物建)条件、审批程序、考核办法,到档案资料的填写、录入、管理,都必须统一格式、规范操作。

二、加强经济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建议

在犯罪日益呈现智能性、隐蔽性的今天,各类与犯罪有关的人、事、物、线索的信息积累是提高打击犯罪的新的增长点,基础工作就是要通过特情、经嫌列控、阵地控制等工作收集有关经侦情报资料,但目前各级经侦部门还未把经侦情报资料收集工作重视起来,虽然已经有“经侦执法台帐”,但数据不全,人员信息、案件信息零散,我认为加强经侦基础规范化工作就是要在日常侦查办案实践工作中加强情报资料的搜集、整理,建立经济犯罪信息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把受理、初查、侦办、移送的各类案件进行信息化处理,录入计算机,形成经济犯罪案件信息库。各级经侦部门要打破只搜集立案案件信息的观念,因为当前“如实立案”工作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很多地方仍存在案件不破不立的现象,一些跨省跨区的经济诈骗案件因侦查难度大或因投入多、产出少而迟迟未侦,久不立案。其实恰是这类案件最有信息价值,为今后的大范围串并案件提供线索。

(二)通过侦办案件,大量采集经济犯罪嫌疑人的相关信息,并录入计算机,形成经济犯罪嫌疑人的信息库。随着经济犯罪跨区域作案、流窜作案等特点的增强,一定数量的经济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将给侦察破案带来很多方便,起到加速案件侦破的效果。经济犯罪嫌疑人信息库应包括两类人员的信息:违法犯罪人员和经嫌人员。目前很多经侦部门仅搜集采取强制措施的违法人员,一些因涉嫌经济犯罪问题被指控或审查,因证据不足或其他原因未被打击处理而又不能排除嫌疑的人员,以及在经济活动中有不良信誉,经常有上门催要货款,涉及经济纠纷的嫌疑人员都应作为重点人员或经嫌人员搜集并录入数据库。

(三)建立易发案单位或部位信息库,也可称经嫌单位信息库。尤其是要把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福利企业、校办企业、乡镇企业以及纯粹从事贸易活动的公司的法人代表、经营地址、工商注册、税务申报、注册资金、营业范围、银行帐户等基础信息采集起来,形成信息库、便于查询,为实践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从事贸易活动的公司都有经济不规范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有的来意拖欠货款,有的高进低出,有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等。对这类单位信息搜集调控,有利于分析和掌握案件动态。同时可对一个时期管理相对薄弱的新生单位搜集相关信息,比如当前的房屋中介部门、托运行业等。

(四)充分运用经侦信息资源以及在逃人员、出入境、旅馆住宿人员等基础公安信息资源,开展“网上串并案件”、“网上追逃”、“网上管理”工作,服务现实斗争。各级经侦部门要有“大信息”意识,积极开发以犯罪嫌疑人、嫌疑单位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系统,尽快实现全国联网。要不断提高情报分析、研判、处理能力,善于在分散、隐蔽的情报资料中发现问题,发掘有价值的情报信息。基础情报信息人员主动将最新信息及分析、研判情况反馈给侦查部门,使静态情报迅速转化为有效的进攻武器。

(五)发挥特情耳目管理工作优势,建设一支高精尖的经侦秘密力量。经侦特情在搜集犯罪情报、提供侦查线索、贴靠侦控对象和追捕逃犯等方面有关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侦查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所以要注重在重点企业、易发案的单位、商贸密集地区、大市场等部份以及金融、证券期货、保险以及中介机构等发案较多或易于发现犯罪线索的重点行业和经济领域建立阵地特情,及时掌握动态情况。根据实践需要,物建一批有利用价值的高质量的经侦专案特情,积极探索一警一情,一警多情,一案一情的工

门前三包工作方案篇10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完整版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保障安全生产和绿色施工,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以下简称施工现场)进行施工活动以及对施工活动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施工活动包括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活动,抢险救灾工程除外。

水利、铁路、公路、园林绿化、电信等专业工程的施工活动,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工作,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工作。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负责有关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施工噪声污染行政执法工作。

规划、交通、市政市容、公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质量监督、水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 农民自建低层住宅施工活动的监督管理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参照本办法进行管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农民自建低层住宅施工活动的技术指导工作。

第五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工作制度,组织开展绿色安全工地创建活动。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当根据施工现场管理要求,按照各方主体责任,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施工现场违法行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并根据职责对举报及时调查、处理。

第二章 安全施工

第七条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伤亡和其他事故发生。

第八条 建设单位应当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履行下列责任:

(一)依法选定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二)组织协调建设工程参建各方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三)设立专门安全管理机构;

(四)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支付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防护和绿色施工措施。

第九条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由施工单位负责。建设工程实行总承包和分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对施工现场统一管理,分包单位负责分包范围内的施工现场管理。建设单位直接发包的专业工程,专业承包单位应当接受总承包单位的现场管理,建设单位、专业承包单位和总承包单位应当签订施工现场管理协议,明确各方责任。

因总承包单位违章指挥造成事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或者专业承包单位不服从总承包单位管理造成事故的,由分包单位或者专业承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第十条 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履行现场管理职责。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规定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十一条 监理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在施工现场配备与工程相适应并具备安全管理知识和能力的安全监理人员。

监理单位应当核验施工单位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等,并依法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

第十二条 进入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应当达到岗位管理和技能操作的要求,按照规定持证上岗,并应当经过安全生产培训,未经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

第十三条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建筑业安全作业规程和标准、施工方案以及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按照本市有关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规定,建立健全用火用电管理制度。

施工中需要高处作业和动火作业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本市规定和国家标准进行,出现五级以上风力时,应当停止作业。

第十四条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管理制度,在施工现场公示,并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第十五条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文件进行施工。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应当包括安全生产和绿色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施工单位应当编制拆除施工方案,并按照拆除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第十六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工程施工前向施工单位提供相关的地下管线、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建设单位因建设工程需要,向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询有关资料时,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应当及时提供。

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当会同地下管线权属单位制定管线专项防护方案,确保地下管线、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和特殊作业环境的安全。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当采取相应的地下管线防护措施,仍不能确保管线安全或者施工安全的,建设单位应当会同地下管线权属单位对管线进行改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

第十七条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照方案组织实施;达到国家规定规模标准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经专家论证。

按照规定需要验收的,施工单位应当组织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第十八条 总承包单位负责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大型施工机械进行统一管理,依法审核相关企业资质、人员资格、检测报告和专项方案。

提供大型施工机械的单位应当对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做好日常维护保养,按照规定进行检测,每月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检查,并做好记录。大型施工机械应当按照作业标准和规程要求进行施工作业,任何单位不得违章指挥。

第十九条 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单位应当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营业执照;

(二)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登记编号;

(三)建筑起重机械司机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四)符合作业要求的设备维修、存放场地证明;

(五)机械设备管理人员情况;

(六)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本市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单位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对租赁单位备案情况及其信用信息进行公示,并实行动态管理。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中选择租赁信用良好的租赁单位的建筑起重机械。

第二十条 施工现场发生事故时,施工单位应当采取紧急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施工现场发现文物、古化石或者爆炸物以及放射性污染源等,施工单位应当保护好现场并按照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三章 绿色施工

第二十一条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绿色施工管理规定,做好节地、节水、节能、节材以及保护环境工作。

第二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严格限制施工降水。确需要进行降水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组织专家论证审查,取得排水许可,并依法缴纳地下水资源费。

第二十三条 施工现场应当根据绿色施工规程的要求,采取下列措施:

(一)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标准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围挡,施工单位应当对围挡进行维护。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因特殊情况不能进行围挡的,应当设置警示标志,并在工程危险部位采取防护措施。

(二)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和模板存放、料具码放等场地进行硬化,其它场地应当进行覆盖或者绿化;土方应当集中堆放并采取覆盖或者固化等措施。建设单位应当对暂时不开发的空地进行绿化。

(三)施工单位应当做好施工现场洒水降尘工作,拆除工程进行拆除作业时应当同时进行洒水降尘。

(四)施工单位对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建筑材料应当在库房存放或者进行严密遮盖;油料存放应当采取防止泄漏和防止污染措施。

第二十四条 施工现场出入口应当设置冲洗车辆设施。车辆清洗处及搅拌机前台应当设置沉淀池,清洗搅拌机和运输车辆的污水,应当综合循环利用,或者经沉淀处理并达标后排入公共排水设施以及河道、水库、湖泊、渠道。

第二十五条 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密闭式垃圾站用于存放建筑垃圾,建筑垃圾清理应当搭设密闭式专用垃圾通道或者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抛撒。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消纳和运输按照本市有关垃圾管理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六条 本市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

由政府投资的建设工程以及在本市规定区域内的建设工程,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其中,砌筑、抹灰以及地面工程砂浆应当使用散装预拌砂浆。

其他建设工程在施工现场设置砂浆搅拌机的,应当配备降尘防尘装置。

第二十七条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夜间不得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因重点工程或者生产工艺要求连续作业,确需在22时至次日6时期间进行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到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并公告施工期限。未经批准或者超过批准期限,施工单位不得进行夜间施工。

第二十八条 进行夜间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会同施工单位做好周边居民工作,并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影响。

进行夜间施工产生噪声超过规定标准的,对影响范围内的居民由建设单位给予经济补偿。具体补偿办法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环境保护等部门制定,补偿办法应当包括补偿范围、补偿标准的确定原则、争议救济途径等内容。

建设单位应当委托环境保护监测机构测定夜间施工噪声影响范围,并会同相关居民委员会或者物业服务单位确定应当给予补偿的户数。建设单位应当与居民签订补偿协议。

第二十九条 施工现场的各类生活设施,应当符合消防、通风、卫生、采光等要求,安全使用燃气,防止火灾、煤气中毒、食物中毒和各种疫情的发生。

热水锅炉、炊事炉灶、取暖设施等禁止使用燃煤。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安全生产培训上岗作业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进行处理。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未严格按照建筑业安全作业规程或者标准进行施工,造成事故隐患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未严格按照规定和标准要求进行动火作业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未包括安全生产或者绿色施工现场管理措施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未编制拆除施工方案或者未按照拆除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未采取专项防护措施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进行处理;因未采取改移或者其他措施,造成管线损坏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未按照规定组织验收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未按照规定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未按照规定采取措施或者采取措施不当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处20xx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未设置冲洗车辆设施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未设置密闭式垃圾站、未搭设密闭式专用垃圾通道或者未采用容器吊运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或者未按照规定使用散装预拌砂浆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未配备降尘防尘装置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施工单位未经批准或者超过批准期限进行夜间施工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20xx年7月1日起施行。20xx年4月5日市人民政府的《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建设工程存在问题招标投标不规范

首先,承包、发包双方都有违背招标程序的行为。部分发包方在实行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时,弄虚作假,将应该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采邀请招标的办法,排斥潜在的投标人;为了应对发包方的强势和压力,有些施工企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在工程招投标中进行围标、串标活动。

合同签订不平等

发包方在签订合同同时,常要求承包方接受苛刻的合同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