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工作方案十篇

时间:2023-03-18 03:01:34

转运工作方案

转运工作方案篇1

按照“环境健康风险预防、安全无害、废物减量”的医废处置原则,强化政府主导、镇卫生院负责、产废单位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负责制,依法处置医疗废物,全面落实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等规范化要求,实现镇内1个卫生院、21个村卫生室和3个个体诊所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处置全覆盖。

二、加强领导

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具有感染性、毒性及其他危害性,若不重视,管理不到位、处置不当,流入社会及环境,不仅会造成环境危害,而且会成为疾病传播的重要传染源。为进一步加强我镇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处置等环节的管理,经研究决定,成立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工作流程,人员管理,负责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上报工作,负责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暂存过程中的职业卫生个人安全防护、技术指导、业务培训以及监督检查工作。

三、规范管理

(一)综合管理。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废物收集、暂存、转运等管理工作,建立管理台账,做好台帐、转移联单、运送等记录与交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台帐、转移联单等所有资料必须至少保存三年。

(二)分类管理。

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废弃的显影液、定影液,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需用专用容器盛放,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并使用双层包装物及时密封其产生的医疗废物;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回收袋要用封条封口、并贴封口标签。

2.各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应当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三)医疗废物安全转运。

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转运过程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的法律法规执行。运送人员应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好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医疗废物的内部运送时,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要对医疗废物来源、种类、重量、时间、去向等内容进行登记并与专(兼)职运送人员进行双签名,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必须穿戴防护服、口罩、帽子、橡胶手套、防护鞋等,在回收传染性废物时,戴双层手套、防护镜,防护用品用后不能存放在生活区,要及时消毒清洗。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机构内的相关部门。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均由市固废公司转运处置。卫生院负责接收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所产生的医疗废物,集中交由市固废公司;卫生院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转运至暂存间暂存;各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安全转运至卫生院。各医疗机构转运原则上1日/次,交通不便偏远的医疗机构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2日/次。各转运环节均须做好交接及相关记录。

四、医疗废物处置人员的技能及职业防护

(一)专业技能。

认真履行岗位的职责,掌握医疗废物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了解医疗废物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性,熟悉医疗废物分类包装标识、装卸、搬运医疗废物容器(包装袋、利器盒等)、周转箱(桶)的正确操作程序,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

(二)职业防护。

在医疗废物处置(收集、转运等)过程中,坚持使用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口罩、工作服、靴等。坚持岗前、离岗体检,在岗期间体检2年/次,必要时进行预防性免疫接种。

五、应急处置

各医疗卫生机构应制定医疗废物管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的现象,应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

六、医疗废物处置登记及报表

转运工作方案篇2

关键词:高速公路;跨铁路桥梁;方案;比选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的交通建设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公路网和铁路网基本成形,公路跨越铁路成为一个越来越常见的问题。随着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等快速铁路干线越来越多的建设,公路跨越这些干线铁路采用常规的方法(如预制架设和满堂支架现浇等)越来越难以获得铁道部门的认可,而特殊的、对铁路干线干扰小的施工方案越来越受到青睐,本文以达成铁路跨线桥桥型方案的比选为例,介绍跨越客运专线的几种常用施工方法。

达成铁路连接达州至成都,全长334公里,为国家Ⅰ级干线,被誉为西南第一铁,1997年12月投入运营,2009年7月完成复线建设并投入使用,时速由以前的80公里提高到200公里,现有和谐号列车运营。达成铁路跨线桥位于某高速公路南充段,受地形条件的影响,路线走廊范围内不具备下穿达成铁路的条件(铁道部门规定,后修建的与铁路交叉的公路优先采用下穿方案),只能选择采用桥梁方案上跨达成铁路。

上跨铁路桥梁常采用的结构和施工方案有:预制梁吊装方案、满堂支架现浇方案、悬浇方案、转体方案和顶推方案等。对于多数等级较低的跨铁路桥而言,一般采用预制梁吊装方案,该方案施工方便快捷、成本低,施工措施费用省;对于有条件的地方,较多也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方案。对于跨越铁路路基宽、斜交角度大、铁路路基不容许设置桥墩的干线铁路,多采用大跨径桥梁,首选方案为悬浇方案,多采用大跨度的变截面连续梁和刚构或T构,也有采用特殊结构的拱桥方案和斜拉桥方案。对于主干线等级高的铁路,如客运专线、城际列车和高铁,当要求不得对铁路产生干扰时或者潜在的影响时,上述方案就显得难以满足要求,首选的施工方案为顶推方案和转体方案。

达成铁路跨线桥线位于两座山包之上,与达成铁路交角为108o,由于达成铁路为干线铁路,每天还有数对和谐列车运营,铁道管理部门不容许桥梁施工对其有较大影响。通过现场调查、对上述线位及各方意见做了充分论证分析后,提出了三套切实可行的桥梁施工方案:棚架+预制吊装方案、T构转体方案和现浇顶推方案。

方案一:棚架+预制吊装方案

本方案采用3×40m预应力砼简支T梁吊装,桥梁按斜交布置,交角为75o。桥梁立面和平面见下图:

预制T梁吊装方案 桥梁立面

采用本方案能一孔跨过达成铁路,施工难度较小,周期短,成本低,但其本身是不成立的,因为该方案对铁路的影响较大,施工过程中细小的掉物可能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采用必要的防护措施。

为使本方案可行,设计采用搭设棚架的措施,即在吊装箱梁之前,在满足铁路净空要求的情况下搭设贝雷梁棚架。

具体做法是:在桥墩内侧设置临时钢管墩,在贝雷梁上连接整块钢板,形成“T”型构件,将该构建吊装就位后横向连接,保证横向刚度和稳定性,最后形成的钢板面两边宽出桥面1m,两侧设置护栏,这样形成了一个钢板覆盖的棚架,保证施工过程中达成铁路的正常运营。待上部结构施工完成后,将“T”型构建接触横向连接,横向滑移至桥底外侧,在桥面上吊起拆卸,最后拆除其他临时设施即可。

方案二:转体方案

本方案采用T构平转方案,桥型布置为左幅:2×50+2×25m的T构+预应力砼简支小箱梁,右幅采用:2×25+2×50m预应力砼简支小箱梁+T构,桥梁全长159.5m。桥梁立面、平面见下图:

T构平转方案桥梁立面

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成型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1]。其施工工艺的工作原理:在桥墩上分别安装一个转动轴心,以转动轴心为界把桥梁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整体旋转,下部固定墩台,基础,这样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上部构造可在铁路边施工,转动角度也可根据地形随意旋转[2]。整个转动体系主要有转动支承、转动牵引系统和平衡系统,转动体系主要包括磨心、磨盖、上转盘、下转盘等做成,一般为工厂支座的构建现场安装,对施工的精度和质量要求都很高。转体施工方法基本不影响被跨越设施,具有很高实用性,在当前跨越铁路干线桥梁中应用较为广泛。

采用本方案主要考虑的是达成铁路运行和谐号列车,且铁路运输极为繁忙,不容许桥梁施工对其有较大影响,采用T构转体施工方案,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达成铁路的影响。转体的时间约为两小时,对铁路运营基本无影响。

不利因素:施工难度较大,精度和质量较高,施工工期较长,成本较大,从桥型构造上讲,美观性较差。

具体做法是:在铁路两侧分别施工主墩,沿铁路平行方向浇筑主梁,待主梁及护栏施工结束后,同时同向转动T构,就位后浇筑合拢段成桥。

方案三:顶推方案

本方案采用现浇箱梁顶推方案,跨径组合为18+32+18m,其桥梁立面平面见下图:

顶推方案 桥梁立面

顶推法施工原理是沿桥梁纵轴线方向的台后设置预制场,分阶段预制梁体,纵向预应力筋张拉后,通过水平千斤顶施力,借助滑道、滑块,将梁体向前顶推,就位后落梁,更换支座[3]。顶推法施工至1974年在我国首次使用后,在跨越公路、铁路、河道等设施的桥梁中广泛使用。

采用本方案对铁路运营影响很小,施工方便快捷,成本较低,具有预制拼装桥的部分有点,又能弥补其缺点。

具体做法是,在小桩号侧开辟施工场地,整体预制箱梁,连接导梁,待箱梁达到足够强度后,沿纵面顶推箱梁,梁体就位后落梁,施工二次预应力、桥面铺装后成桥。

针对上述三种不同施工方案,对其进行定性对比分析,并对三个方案做了综合评价,详见下表:

桥型方案定性对比表

进一步的定量分析表明,转体T构方案的造价最高,预制T梁方案约为其一半,顶推施工方案比预制T梁方案略高,因此推荐采用顶推施工方案在定量是也是成立的。

综上所述,跨越铁路的桥梁方案有多种,本文着重列举了三种施工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筛选出最具有竞争力大方案―顶推方案作为本桥的推荐方案,为以后类似的跨越干线铁路桥梁方案提供一定参考。

[1]周永建.T型刚构桥水平转体法施工的研究与应用[J].山西建筑,2005(6):103-104

转运工作方案篇3

[关键词]电子病案;医院信息管理;管理职能

如今国内经济在迅猛发展,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也获得了革命性进步与突破性进展,推动了计算机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日益广泛运用,使得电子档案作为其病案管理新模式而极大地转变了病案管理的职能。总的来说,电子档案实现了传统手写纸质档案与电子化存贮档案之间的转换,其病人的基本信息、临床发现信息、诊疗信息、检查结果等信息都经由计算机进行统一自动化管理,最终实现电子病案管理。

1.电子病案概述

1.1电子病案的定义与功能

所谓电子病案,主要是指将病患基本信息、医院医生诊断治疗、护理、用药、检查以及结果等一系列信息经过医院自动化系统处理而形成的电子化病案,是对病患的疾病表现、诊疗情况进行规范记录的电子化存储档案。

电子病案应该包含以下功能模块:(1)病历采集模块;(2)病案存贮模块;(3)病历整理与数据再加工模块;(4)病案检索功能模块;(5)病案统计分析功能模块;(6)病案远程交换功能模块等。在病案的信息采集方面,如今一些医院的住院信息或者门诊信息的采集系统比较完善,可以对患者基础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录入传输,保存在病案室,这也是电子病案信息的基础来源。电子病案在存贮方面,主要有以下形式:(1)基于区域网的数据库存贮;(2)打印电子病案后纸张保存的形式;(3)基于网络连接的信息载体记录形式,可以进行脱机阅读。在当下,电子病案各个功能模块的应用,对病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对电子病案关系数据库的相关数据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即要求更加完善的数据分析技术与利用技术,这也是未来电子病案管理者的主要工作。

1.2电子病案具备的优势

电子病案在信息化时代下发挥的优势有:(1)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电子病案便于医疗人员随时对患者住院时就诊的相关资料进行便利性的调阅,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动态了解,提高了效率。(2)有效增高医疗工作质量。电子化手段可以在进行病历书写时,通过复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某些患者典型的病情症状、疾病检查与治疗等内容在转抄方面的繁琐性,针对其中出现的笔误也可以在校对修改后进行重新打印。同时,还便于医师针对患者相同类型的疾病病历查阅而制定最好的医疗方案,提高了工作质量。(3)电子病案能实现病案质量管理的有效提高,便于管理人员对医院每个科室患者的病案进行随时性且全面性的了解,为其岗位检查、岗位指导以及岗位监督等一系列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4)电子病案有助于建立医疗数据平台,这不仅是病案存储的进步,更是体现了远程会诊等信息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便于医院内部、医院与医院之间的医疗资源共享,有效提高医疗诊疗水平。

2.电子病案对病案管理职能转变的必然性

电子病案已经实现了传统纸质病案的完全电子化,而电子病案管理也是一种超越了传统纸质病案管理模式的先进模式,在日后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电子病案将贯彻于整个过程的始终,并成为信息化建设最终目标,这是现代信息化科学技术带来的一种革命性的进步。电子病案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医院病案管理工作的内涵,也就必然使得这项工作的管理理念、服务范畴、管理模式、管理职能以及病案信息价值等众多方面都产生极大转变。尤其是病案管理工作人员职能转变方面,病案管理工作人员将逐步从大量耗费精力的繁琐工作中被放出来,实现其职能的极大转变,并且适应当下现代化的医疗管理工作环境,做好电子病案管理工作。

3.电子病案在病案管理职能转变中的作用

3.1组织结构的改变作用

电子病案在医院病案管理组织结构转变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首先是组织结构归属的统一,其次是组织结构趋向合理与完善,具体如下:

3.1.1组织结构归属的统一 当下大部分医院病案科在其组织结构上一般是归属于医务处(科),对日常的纸质病案收集工作、整理工作、司法鉴定工作以及病案保管与利用工作等等进行处理。传统的病案管理存在病案和统计相分离的问题,并且和其他科室间的业务存在相对独立的特点,所以医疗数据口径并不具备唯一性,病案的基本数据也很容易出现采集不一致的问题。而电子病案的运用,对各个医疗机构病案科室的组织结构归属进行了统一。电子病案注重对科室间业务的良好协调,通过信息管理技术实现科W便捷的信息加工处理。在电子病案和信息化建设日益发展的环境下,病案科在日后主要采取开放式广域网络集成化的信息管理模式,与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思想相融合,借助科学的数据管理技术,对电子病案实施科学管理。

3.1.2电子病案管理组织结构趋向合理与完善 电子病案要实现科学化管理,其基础就是构建合理的病案管理组织结构。在临床中,电子病案的运用将是不断完善与发展的系统化过程,将会不断适应与满足未来不断增长的信息服务需求,以患者为本,实现电子病案的人性化、科学化以及智能化的新型管理模式。与此同时,病案科与医院信息科、医技科室与医务处(科)等科室组成互相交融合作的组织结构,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使得病案科可以更好地推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流配合与分工协作。另外,在广域网络技术下,医院、医疗人员、护理人员、病患等重要组成部分都会相互连接进入系统化的虚拟数字化医疗环境中,最终为病患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服务。

3.2工作流程的改变作用

电子病案对病案管理工作流程带来的转变主要涵括工作程序的转变、病案还原功能与资源共享的转变以及疾病分类工作的转变、电子病案质量控制模式的转变,具体如下。

3.2.1工作程序的转变 电子病案的应用,实现了对病案管理职能的工作流程优化,表现在推动了病案管理工作程序的极大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病案管理实际工作中效果的改善。电子病案中具有便利的编辑工具和病历模板,可以提高病历书写效率,节省了医疗人员与护士的时间,也减少了转抄的失误。医生可以随时查阅病案资料,制定合适的医疗方案,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传统借阅资料室进行资料借阅时忘记归还病人病案的问题。

3.2.2病案还原功能与资源共享的转变 医院各科室患者的基本信息、检查与治疗信息等经由网络技术传送到由医院病案科负责的电子病案数据存储中心,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归档与数据库存储。在归档与存储方面,不但可以节省空间,安全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比如硬件密钥技术、权限控制技术的应用等。电子病案的现代化技术可以实现其病案的还原功能,并且实现病案信息共享功能,还能为医疗人员对信息的打印与调取提供便利,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其中,病案信息共享功能可以加强不同科室间的交流与合作。而病案管理者随着电子病案的不断运用,也可以促进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另外,全部归档文件都有具备法律效力的电子签名。

3.2.3疾病分类工作的转变与电子病案质量控制 电子病案的不断广泛运用实现了患者疾病诊断数据库的日益更新及完善,推动了患者疾病分类工作的极大转变,即实现了手工分类向自动化生成诊断编码的转变,极大地减少了疾病分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疾病编码的正确率也可以得到最大化的提升,为临床研究、病种研究、费用控制研究等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

而对于电子病案质量控制方面,从传统的终末监控模式向着全过程立体监控模式转变,可以对任一医疗环节进行实时监控或控制,充分地发挥了电子病案对医疗过程的监督与协调作用,利于对医疗与护理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增强其职业道德感,严格遵守相关职业医师法律规范。另外,病案图书一体化的专家智能体系在实践中利于提高疾病诊断治疗的准确率,极大地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对患者的就诊与治疗压力进行了缓解。

3.3管理者工作方式的改变作用

对于病案管理者而言,电子病案的运用促使其主要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发生了极大转变,而且电子病案存档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适应了新时代的医院病案管理工作方式新需求。

3.3.1管理者主要工作内容及工作方式的转变 传统病案管理比较繁杂,消耗的精力和体力都比较大,电子病案管理可以将管理者从中解脱,转变了管理者的工作方式,其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对实时监控的网络数据信息进行录入与合理备份,保障病案信息的准确性及安全性;(2)对网络医疗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以实现医疗质量的良好提升;(3)对医疗保险信息进行审核,并且在进行确认后进行及时的赔付,为病人提供便捷与贴心的信息服务。在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下,电子病案管理职能获得了极大的转变,也转变了病案管理模式,管理者要不断地参与到各种培训中去,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与技能水平。

3.3.2管理者在电子病案存档上的工作方式转变 病案管理者在电子病案存档方面的工作方式也获得了转变。与传统病案相比,电子病案在存档上要求及时填写病案内容,医师的签字也要及时,病案的存档更要及时。也就是说,管理者在这一环节的工作包括:(1)及r存取病案资料;(2)核对病案内容填写,确认其是否填写及时;(3)确认医师签字是否及时,或者是否存在代签的问题,并及时处理。

转运工作方案篇4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填制与普通进出口报关单有所不同,下面就以常州武进出口加工区为例,对不同报关单填制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一、出口加工区深加工结转报关单填制

出口加工区内企业将生产的产品转入其他出口加工区,或其他海关特殊监管仓库及境内区外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加工后复出口的活动,叫做深加工结转。在出口加工区内,申报货物深加工结转时要特别注意报关单的填制规范。比如,出口加工区内A企业与区外B企业进行生深加工结转,区外B企业为出口方,那报关单的贸易方式应跟手册的贸易方式一致,不能使用深加工结转的贸易方式,而且运输方式应该是“0”(非保税区运入保税区)。

案例:光宝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是常州武进出口加工区内的生产企业,常州瑞生科技有限公司是常州的一家电子产品生产企业。2013年11月5日,瑞生公司出口一批发光二极管支架到光宝科技公司深加工,瑞生公司的加工贸易手册是“B”(来料加工)手册。瑞生公司委托出口加工区内的报关企业亨通海晨物流公司为其报关,海晨在向出口加工区海关申报时,因考虑到货物为深加工结转,所以将贸易方式栏填为“0255”来料深加工。最后因报关单填制不规范而改单重报。

深加工结转的贸易方式、运输方式填报错误,可以向海关申请改单,但如果报关单中的“关联报关单号”、“备案号”填制错误,就一定要删单重报,所以在填制深加工结转货物报关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二、报关单运输方式栏的填报

报关单“运输方式”指载运货物进出关境的运输工具类别。报关单中的运输方式包括实际运输方式和海关规定的特殊运输方式。

案列:常州武进出口加工区内的某生产企业出口一批电脑用电源适配器到区外某家的电脑生产公司,双方都委托出口加工区内的某报关公司报关。该报关公司在向海关申报时,将货物的进口与出口报关单的运输方式栏都填为“其他运输”,最后因为企业报关单的运输方式栏填报错误而改单,同时报关员卡被扣5分。

企业从境内区外进口货物时,报关单运输方式栏应填报特殊运输方式代码“[9]其他运输”;区外企业从区内进口货物或出口货物到区内,运输方式栏应填报“[Z]出口加工区”。如果运输方式栏填报错误,在向海关申报时,系统会自动提醒“该运输方式下不存在此类贸易方式”,但这不是绝对的。

出口加工区进口转关运输货物根据载运货物抵达进境的运输工具类别填报,出口转关运输货物根据载运货物驶离出境的运输工具类别填报。例如,出口加工区内A企业从国外进口一批料件,以海洋运输方式进入我国境内,该企业向出口加工区海关申报货物进口时,运输方式栏应填写“水路运输”。因为区内企业进出境的货物较多,在申报区外货物进出境时,操作人员就会习惯性的将运输方式栏填为“其他运输”,这样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后续问题。所以为了避免此类报关失误,报关人员在填制报关单时需要认真仔细。

三、报关单贸易方式栏的填报

不同区域进出口不同类型的货物,其监管方式不同。报关申报时要严格按照海关贸易方式代码表填报。报关员在填制报关单时容易将监管方式代码张冠李戴。如:区内企业从境内区外进口料件,应填报代码5000。但如果原出口成品因故退回,贸易方式栏应填报代码5100。

案例1:A企业为常州武进出口加工区内的生产加工企业,B企业是出口加工区内的一家物流公司。2014年一月的某日,A企业委托B公司从境内区外进口一批料件,暂放B公司仓库。B公司向出口加工区海关申报货物进区,报关单上的贸易方式栏填报“料件进出区”。一个月后由B公司将该批料件出口给A公司,B公司向海关申报货物出口,报关单贸易方式栏填报“料件进出区”。后因贸易方式栏填报错误,出口加工区海关要求改单。

上面的案例中,B公司是物流公司,出口加工区内的物流公司进口货物时,贸易方式栏一律填报“料件进出区(5000)”,出口货物时贸易方式栏一律填报“成品进出区(5100)”。B公司第二次向海关申报时,属于出口货物,报关单的贸易方式栏应填报“成品进出区(5100)”。

四、区外企业以一般贸易进出口货物的申报

不同企业对同一货物的单位备注方式不同,如1000个电容,有的企业备注1000个,有的企业备注1千个。区外企业以一般贸易进出口货物时,报关单的数量、单位应与区内企业的数量、单位一致。

案例:光宝科技是常州武进出口加工区内的生产加工企业,2013年12月23日出口一批电源适配器,该批货物的第一计量单位“个”,第二计量单位为“千克”,实际成交单位为“千个”。区外某企业以一般贸易进口该批电源适配器,报关的申报时就要将货物的申报单位改为与区内企业的单位一致。

报关行在给一票货物申报时,通常是进出口同时申报。这里的同时不是同一时间,而是这一票货物的进出口都由该家报关行申报。如果货物的进口方与出口方在进出口该批货物时都是使用企业备案手册的话,那么报关人员在申报时只需将货物在企业备注的项号输在项号栏,系统就会自动带出该项货物在企业手册里备注的单位。如果进出口货物的企业以一般贸易进出口货物,也就是企业没有备案手册的情况下进出口货物,报关行在申报该批货物时,就要将没有备案手册企业的货物计量单位改为与有手册企业的货物计量单位一致。

五、提运单号栏(提运单号、运抵编号)的填报

提运单号是指进出口货物时提单或运单的编号。在填写提运单号栏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提运单号必须与舱单数据一致,填制错误而向海关申报,会导致改单,同时报关员会被扣一分。

从2014年开始,出口加工区内企业一线出口货物到境外,提运单号栏应填写由18位数字组成的“运抵编号”。武进出口加工区一线出口指的是从口岸浦东机场(2233)、上海快件(2244)、外港海关(2225)、(2248)、皇岗海关(5301)等口岸出口货物到我国境外其他国家或地区。

案例:2014年初,常州武进出口加工区内的报关企业接到通知:凡申报口岸非“武进出加(2364)”海关的一线出口到境外的货物,提运单号栏必须填报运抵编号。某家物流公司为本企业出口境外的货物报关时发现,报关单被系统退单并且报关员卡被记一分。后经检查发现,原来是18位运抵编号少了一位。

出口加工区内企业一线出口货物需要事先在海关系统录入核放单,核放单暂存时 ,即可获得系统自动生成的“运抵编号”。报关人员在为该批货物报关时,运抵编号栏一定要仔细核对,若运抵编号填写不正确或未填写,则会导致该票货物改单,所以在填写时一定要小心仔细。

运抵编号填写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运抵编号不足18位数或超过18位数。填写时需要报关员细心仔细;货物以直转转关方式进口时,提运单号栏需填写提运单号。

六、核放单的录入应注意的问题

出口加工区内企业一线出口货物需要录入核放单,核放单的录入为的是生成18位运抵编号。核放单的录入需要根据报关单中的“运输方式”栏的内容填写“进出境运输方式”。如果是集装箱货物,则应填写集装箱号作为车卡关联。

案例:常州亨通海晨物流公司是常州武进出口加工区内的一家物流公司,2014年2月26号,出口一批电源适配器到巴西,因为货物项数过多,所以分票向海关申报。公司工作人员录入核放单后将其中的两票单据弄混,导致两票货物的运抵编号互换。审单人员按照录入人员提供的资料进行审单,未发现任何异常,向海关申报后因运抵编号错误海关要求改单。

操作人员在录入核放单时需要注意的是运抵编号与报关单的对应关系,如果系统根据报关单基本信息生成了运抵编号,但是操作人员没有将两票或多票货物与运抵编号一一对应,报关人员很难发现错误,这样就会导致报关员扣分并且报关单要改单。

七、版本号的填制应注意的问题

电子账册备案成品序号对应的成品版本号。电子账册成品版本号错误,退单记1分,结关前改单记1分,结关后改单记5分,结关前删单记2分,结关后删单记5分。出口加工区内企业出口成品时,申报的货物都需要版本号,一般为阿拉伯数字0-9。生产企业的货物版本号通常为0-9,物流企业(如江苏海晨物流有限公司)出口货物版本号一律为“0”。

案例:武进出加内的某生产企业出口成品电源适配器,成品的版本号为“2”,因质量问题货物被退回,光宝科技申报进口该批成品,在向海关申报时,报关人员因考虑到该批成品是质量问题退回的,系统申报时没有将员成品的版本号录入进去,最后导致系统退单,报关员卡记一分。

版本号一般是出口成品才需要的,不过也有例外,对于退运的进口货物,申报时也必须加上原账册项下对应的版本号。还有,在同一账册下,品名一样的货物备案的项号不一样话,那么货物对应的版本号也不一样。

八、出口加工区提前转关的申报

提前转关分为提前进口转关和提前出口转关。以武进出口加工区为例,设A企业是出口加工区内企业,从吴江转关进口一批晶体管作为生产料件。A企业在向出口加工区海关申报时,报关单的进口口岸应填写对方关区代码,即“吴江海关”代码2326。报关单备注栏填写转关运输车辆的货物登记簿号码,即“白卡号”,申报前,还应进入海关系统的转关界面,输入货物的运输方式、白卡号,白卡号与车牌号是一一对应的,输入“白卡号”系统会自动带出车牌号码,这时候,报关员就要注意系统带出的车牌号码与对方企业提供的车牌号码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就要及时与对方企业联系,作出相应对策。如果有集装箱,则要在转关界面输入集装箱号及集装箱的规格(40英尺大箱填字母“S”,20英尺小箱填字母“L”),在转关界面的下方还要输入此票货物的项数以及毛重。

案例:常州武进出口加工区内的一家物流公司以提前转关报关从吴江进口一批用于生产发光二极管的支撑架,报关单上货物一共有三项,提前转关申报后系统产生转关单号,该企业将生成的转关单号按正常操作提供给吴江海关。第二天,给企业接到吴江海关的投诉,投诉理由是,应该是三项的货物转关界面只录入了一项,海关系统信息不匹配,导致吴江海关系统无法正常放行该票货物。

转运工作方案篇5

当前,大数据的定义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但是其内涵已经被人们认可,档案资源在其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非常明显的顺应大数据的特征,但是就当前档案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在很多方面还无法充分的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要,所以为了更好的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必须要对其予以重视。

2大数据环境下档案管理的缺陷

2.1档案资源。

当前,很多地区的档案管理机构在档案介质方面依然使用传统的纸质方式,档案信息数字化的程度需要不断的提升,一些偏远的地区在档案工作中依然还是使用人工手动的方式进行操作,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很难去满足用户提出的个性化需要,虽然一些管理机构采用的是电子形式的档案,但是在档案收藏方面还没有制定一个科学统一的标准,这样也就使得档案资源会出现比较多的重复现象,结构形式不同的数据很难实现共享,所以这种情况也严重的阻碍了档案资源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2.2档案工作流程。

在很长时间以来档案管理工作都是从文件归档开始要经历收集、整理、保管、检索和利用这几个重要的阶段,纸质档案为主的时期,这种工作流程和当时的时展水平是完全适应的,但是时代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电子档案数量明显增多,在大数据时代当中,档案管理的核心也从整理和保管向收集和利用转变,此外这种进程也会不断的加快,档案收集也从传统的方式逐渐的过渡到在线实时查阅的方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档案信息资源的类型也在不断的丰富,同时其也在朝着非结构化的方向发展,一些新技术在档案信息当中的应用也使其成本大幅提高,此外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也将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也会更多的朝着主动推介的方向发展,而当前的档案工作还不能完全满足这些层面上的需求。

2.3档案工作思维。

在以后的档案工作中,工作的主体将直接发生很大的转变,而其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完成的也不仅仅是简单的装订和维护,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其所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多样化,其在工作中必须要按照用户的实际需要迅速的挖掘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有价值信息。当前,一些档案信息工作部门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很多人还是比较重视馆藏,但是对档案信息的利用却并不是非常的重视,他们认为档案是国家财产的一部分,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并不能对档案信息进行全面的广泛的使用,在态度上十分的消极,一些工龄比较长的工作人员不学习计算机知识,所以电子档案收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这样一来也十分不利于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一些档案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甚至还出现了不肯创新的问题,缺乏社会责任感,这也成为了阻碍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3大数据时代下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建议

所谓转型,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不同转型主体的状态及其与客观环境的适应程度,决定了转型内容和方向的多样性。转型是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大数据背景下档案事业若想发展必须转型,若想顺利完成转型也必将在档案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调整。

3.1完善档案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实际上就是指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来达到管理的任务和实际的目的,站在档案管理体制的角度上来讲,这项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科学合理的去设置档案管理机构,管理体制的建设直接影响到了档案资源自身的发展和利用的程度。在大数据环境下,我们可以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等,从而也就可以更好的实现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系统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能对其开展统一性的管理,也就是说每个部门产生的档案信息都可以借助在线查阅的方式给档案管理部门予以统一科学的管理,所以就一定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对档案的管理体制予以充分的改进。首先是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同时还要对传统工作中的弊端进行分析和改进,加强档案部门不同环节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样一来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此外还要建立一个档案监督机构,这个机构要和档案管理系统保持平行的关系,这样才能充分的保证档案部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保证其运行的质量和水平,使得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得以显著的提高。

3.2改变档案工作的运行模式。

运行模式通常就是指一个事物运行过程中实际的工作状态,不同的领域和行业当中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和特点,不同行业的发展模式都在改变,同时档案管理的模式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档案管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十分完整的链条,在大数据时代档案部门一定艺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建设,同时还要将大部分的精力直接放在丰富馆藏建设当中,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对数字化档案信息进行更加深入的加工,此外对这些档案信息资源还要使用科学规范的软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管理。除此之外在实际的工作中还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依托,建立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网络,这样也就给信息的检索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为用户的档案利用提供了诸多的便利。

3.3改变档案工作发展战略。

转运工作方案篇6

关键词:地表主扇;Ⅳ级机站;通风系统;污风;扩散器;扩散塔

召口矿通风系统是以回风侧为主的分区Ⅳ级机站通风系统,Ⅳ级机站为总排风机站,设在地表,称为地表主扇,Ⅲ级机站设在所需分风区域,Ⅱ级机站设置在所需工作点,I级机站为进风机站,设置在进风侧。新鲜风流由主井进入,通过四级通风机站合理布置及在巷道内设置挡风墙、作业点设置局扇等措施,将新鲜风流合理有序分配到井下各作业地点,保障职工安全作业,当新鲜风流冲洗工作面之后变为污风,污风经各回风人行及回风巷道汇集到西副井,通过地表主扇将污风排出。

地表主扇作为Ⅳ级通风机站,安设两台K40-6-NO.18(90kw)通风机,安装在地表西副井井口附近(图1),命名为1#和2#主扇,1#主扇及配电室在地表房屋内,2#主扇在地面以下的坑内与回风硐室齐平。随着井下采准地点的延伸及各作业点的增加,造成井下通风不良地点增多,多次调整井下局部通风机位置及测定通风量分析判断,发现主扇通风能力不足是造成井下污风排不出的主要原因。经过现场测定主扇设备参数,计算其通风能力,发现2#主扇能够高效运行,1#主扇运行效率低。通过查阅基础资料、技改资料及现场查看设备状况,1#主扇通风机为标准设备,扩散器及扩散塔为定制设备,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定制的扩散器及扩散塔的结构不合理,加之扩散器及扩散塔锈蚀破损、流线不合理导致出口涡流不能有效地回收动压、局部阻力损失大、风机装置的运行效率低下,导致1#主扇效率低下,不能满足现场安全生产需要,威胁到生产作业一线职工的安全。鉴于此,我们决定对1#主扇进行改造,使其满足井下通风要求,并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中相关规定要求。

一、主扇改造目的及基本要求

(1)满足井下通风要求,能够及时将污风排出。

(2)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第6.4.3款的要求:主扇风机房,应设有测量风压、风量、电流、电压和轴承温度等的仪表。每班都应对扇风机运转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运转记录。有自动监控及测试的主扇,每两周应进行一次自控系统的检查。

(3)主扇使用原通风机,根据地形定制扩散器2节、圆变方扩散器1节、方形扩散塔1节,在主扇入风口增加控制蝶阀1台(作为调节风门),同时将这些设备全部安装到地面以下(图2 改造后主扇及配电室分布图、图3 改造主扇沉入地下图),使通风机与回风硐室处于同一水平,在进风口侧设置人员出入回风硐室观察口,在扩散器坑设置排水积水坑,以便于风机参数测定及检查、检修,确保主扇安全、经济高效的运转。

(4)主扇电控柜既能够满足规程第6.4.3.4条的基本要求,又能够便于控制和节能,符合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

二、改造方案对比

根据主扇改造目的及基本要求,为了能够更好的使主扇安全高效运转,符合规程要求,既满足通风安全的需要,又能够节能降耗,在论证了地表主扇从地面机房移入地下的可行性后,提出以下三套设备设施配置购置方案进行选择。

(1)方案一,低配置方案:

(2)方案二,中配置方案:

(3)方案三,高配置方案:

同时以上三个方案要满足以下要求:

(1)仪表柜包含显示电机前、后轴承及定子测温装置仪表,风量、风压显示仪表等安全规程要求的配置。

(2)扩散器及扩散塔满足现场场地要求,不能过大过长,同时符合风流走向曲线,不能产生涡流现象。

(3)扩散器及扩散塔要有防腐蚀性,采用镀锌钢板制作,适应污风环境。

(4)扩散器及扩散塔要有隔音棉装置,降低风噪,降低出风口周围工作室职工的身体损害。

根据以上要求,对三个方案进行论证比较:

方案一能够满足《规程》基本要求,调节风量只能使用蝶阀调节,设备投资27.6万元。

方案二是在方案一基础上,将自耦启动柜换为采用变频启动柜,运转中可根据出风量要求调节,节约电能,设备投资30.5万元;

方案三是在方案二基础上,将手动蝶阀改为电动蝶阀,同时增加了远程控制系统,设备投资39万元。

以上三个方案基建施工及设备安装量基本相同,主要有以下工作:(1)将旧配电室设备迁移到新配电室,除1#主扇电气外,其他电气设施能达到正常工作;(2)将现1#主扇拆除,吊运到不妨碍施工位置;(3)拆除地表机房及旧配电室,在此处下挖主扇基础坑(约长16m,宽5.5m,深2.6m);(4)主扇基础地面、预埋件施工;(5)安装主扇、扩散器、扩散塔、蝶阀等设备;(6)蝶阀固定圆管与风洞连接处混凝土密封,主扇基础坑四周立墙施工;(7)主扇通电试车。

根据以上情况,结合井下通风实际,三个方案都能满足井下污风排放要求,同时基建施工及设备安装费用基本相同,主要差别在于设备投资,经过综合对比,本着节省投资、节能降耗及系统可靠的原则,鉴于远程控制系统及电动蝶阀的实用性稍差及主扇运转可靠性,选用方案二。

三、结语

转运工作方案篇7

【关键词】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管理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已近七年,医疗废物的处置日趋规范,为进一步了解卢湾区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处置情况,探究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处置过程中所存在的薄弱环节,以便提出意见和建议,更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笔者从医疗机构、处置人员、历年案件三个方面入手对卢湾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卢湾区公立、民办、个体医疗机构70家;卢湾区社区卫生服务站15家;卢湾区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处置人员28名;2003~2008年卢湾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相关行政处罚案件23例。

1.2 调查方法 医疗机构以普查的形式,对设有床位的医疗机构,使用《上海市医疗废物管理监督量化评估表》,由卫生监督人员实施现场调查评估;不设床位医疗机构使用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定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调查表》,由卫生监督人员实施现场调查;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使用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定的《卢湾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废物处置情况调查表》,由卫生监督人员实施现场调查,调查结果录入Excel 2003进行统计。

医疗废物处置人员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使用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定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人员情况调查表》由卫生监督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录入Excel 2003进行统计。

医疗废物相关行政处罚案件以回顾的方式进行分析。

1.3 调查内容 医疗机构调查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管理建章立制、分类收集管理、运送交接、暂存处置登记等方面。

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人员调查内容包括:个人防护情况、以往职业损伤情况等方面。

相关案件调查包括案由构成、变化趋势等。

2 结果

2.1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

2.1.1 设有床位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 见表1。表1卢湾区设床位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环节扣分构成情况 采用《上海市医疗废物管理监督量化评估表》对辖区内14家设有床位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了量化监督。其中,三级医疗机构2家、二级医疗机构5家、一级医疗机构4家、民营医疗机构3家。被评估单位总体平均得分为85.2分。按类别分,三级医疗机构平均得分为89.8分,二级医疗机构平均得分为85.6分,一级医疗机构平均得分为87.9分,民营医疗机构的得分为77.8分。

量化监督的14家医疗机构合计扣分211分。其中,医疗废物管理建章立制和实施扣分69.5分,占总扣分的32.9%;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和管理扣分91分,占总扣分的43.1%;医疗废物转运和交接扣分20.5分,占总扣分的9.7%;医疗废物暂存处置和登记扣分30分,占总扣分的14.2%。

公立医疗机构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和管理”环节扣分较其他环节高,三级、二级、一级医疗机构该环节扣分比例分别为58.1%、44.2%、56.6%;在“医疗废物转运和交接”环节扣分较其他环节低。

民营医疗机构在“医疗废物建章立制和实施”环节扣分较其他环节高,占51.9%,其次扣分比例较高的环节为“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和管理”,占27.1%,扣分比例最低环节为“暂存处置和登记”,占6.0%。

2.1.2 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 见表2。表2卢湾区不设床位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 对56家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采用《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各医疗机构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和按规定进行包装方面基本均能符合要求;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面合格率最低,为87.5%,调查中发现部分医疗机构由于工作中的疏忽,存在不同类别医疗废物混放的现象;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建立方面的合格率也偏低,为89.3%,主要表现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不健全。

2.1.3 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废物处置情况 见表3。表3卢湾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废物处置情况 采用《卢湾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废物处置情况调查表》对1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现场调查。15家被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中,月门诊量500人次的服务站为4家,500~1000人次的为6家,1000~1500人次的为3家,1500~2000人次的为2家。医疗废物月产生量在5~30kg不等。

15家被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建立、人员培训、交接登记、规范包装均符合要求;在分类收集和人员防护方面均有1家站点存在不足;15家服务站医疗废物均由其上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收集转运到中心后集中处置,转运周期为1~2天,但转运工具均较简陋,以三轮车或自行车携带为主,部分单位转运工具难以达到密闭要求。

2.2 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人员情况 见表4。表4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人员调查情况

在公立、民办、个体医疗机构中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医疗废物处置人员28名进行问卷调查。有26名被调查人员表示在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能坚持佩戴防护用品;防护用品的清洗方面:在医疗机构自行进行清洗占被调查者的39.3%,带回家清洗的占17.8%,由医疗机构统一清洗的占28.6%,使用一次性防护用品占14.3%;96.4%的人员参加过相关培训;在被调查者中,有岗前体检、在岗体检的人数比例分别为75%和89.3%;进行过相关疫苗接种的占35.7%;有21.4%的被调查者在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曾有过职业伤害。

2.3 医疗废物相关案件处罚情况 见表5。表5 2006—2008年医疗废物相关案由分布情况 自2003年《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颁布以来,卢湾区涉及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处罚案例共23件,涉及案由8项,案由累计使用31次(23件案件中有6件为多案由处罚)。2003—2005年无相关处罚案例,2006—2008年分别为11件、7和5件。从案由角度来看,“未将医疗废物按照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案”历年均有发生;“贮存设施或者设备不符合环境保护、卫生要求案”发生最多,为11次;“未及时收集、运送医疗废物案”和“对使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未在指定地点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案”为2008年新增处罚案由;关于人员培训、制度建立、登记等方面的处罚仅仅出现于2006年。具体案由分布详见表5。

3 讨论

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卢湾区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总体情况尚可。其中,公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较为规范,民营、个体等医疗机构在医疗废物规范管理方面略差于公立医疗机构。调查中发现,在设有床位的民营医疗机构和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中(相对而言规模均较小)医疗废物相关制度建立不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无论是设有床位的医疗机构还是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或是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和管理”是问题比较集中的环节。分类收集是规范管理的第一步,医疗人员和病人都要认识到,才能保证医疗废物不混入生活垃圾。其次,由于不同类别的医疗废物处理方法不尽相同,如果将不同医疗废物混合存放后,再分别拣取,就会造成二次污染,也容易造成人员伤害事件发生[1]。

按照“谁设置、谁负责”的原则,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废物均由其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收集,转运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废物暂存处存放,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其转运模式类似于分类收集点到暂存处的转运,但社区卫生服务站一般离服务中心的医疗废物暂存处相距较远,需要使用交通工具,经过院外的社会公共区域来实现转运收集,因而不同于一般的院内转运。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各服务站的转运工具各不相同,转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社区卫生服务站是最基层的医疗保健机构,与辖区居民有着最广泛、最直接的接触,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不但是国家法律法规所要求的,更是维护辖区居民健康安全所必须的[2]。

在被调查的28名医疗废物处置相关工作人员中,有28.6%的工作人员的防护衣物由医院统一清洗,而绝大多数医疗机构的防护用品由工作人员自行在医疗机构或带回家进行清洗。防护用品在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医疗废物,污染严重,自行清洗消毒不当易引起衣物和环境的污染。在被调查人员中相关疫苗接种比例较低,仅为35.7%,而有21.4%的被调查者表示在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曾受职业伤害。故而岗前、在岗的体检以及疫苗接种应进一步加强,同时对损伤后的规范处置流程应进一步予以明确,尤其是对于小型医疗机构。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颁布于2003年,颁布之初的几年中以宣贯为主,同时由于当时的执法重心为食品监督,因而最初的几年未曾进行行政处罚。在随后的几年中随着执法重心的转移、执法力度的加强,2006—2008年共进行医疗废物相关行政处罚23件,涉及案由8项。8项案由累计使用31次,其中“未将医疗废物按照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案”在2006—2008年均有发生,可见医疗机构在分类收集和包装方面始终存在有薄弱;对于人员培训、制度建立、登记和记录保存方面的处罚仅出现在2006年,一些比较简单而容易改正的问题在近几年中已经较少出现;贮存设施、设备不符合要求方面的处罚占总体处罚数的三成,数量最多,主要集中在2006—2007年,通过处罚促使医疗机构对不符合要求的设施、设备进行改建,逐步达到规范要求,该案由在2008年未有发生;“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案”也主要发生在2006—2007年,2008年未有发生;“未及时收集、运送医疗废物案”和“对使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未在指定地点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案”在2008年前均未涉及,随着《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不断贯彻深入,对各医疗机构的要求不断提高,及时收集、工具消毒等方面的监管加强,其中存在的问题被逐步暴露。案由的变化可以看出违法情况的变化趋势。

4 对策与建议

紧抓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置环节,在培训的基础上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和外部监管。从对医疗机构的现场调查和对历年案件的回顾分析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设有床位的医疗机构还是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或是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始终是存在问题较为集中的环节。其中不少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和意识不强所引起的。在明确薄弱环节所在的基础上,院方应有重点地开展培训和普法,提升工作人员分类收集的意识,明确工作步骤、落实责任追究,同时,加强内部监管。卫生监督部门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执法,加强监管,促使医疗机构落实分类收集工作。

建议由经环保部门认可的集中处置单位直接对社区卫生服务站所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收集转运。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规模和医疗废物产生情况类似于小型诊所。当前采用的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将站内的医疗废物转运到中心暂存处的转运方式存在一定隐患。从站到中心的转运虽然是内部转运,但其转运的路线较远,且需经过社会公共区域,因而转运要求更高,但目前各个医疗机构的转运条件不十分成熟,建议由经环保部门认可的集中处置单位直接对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医疗废物收集,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对其下设服务站的医疗废物处置日常管理,这样可以免除从站到中心的转运,减少中间环节,杜绝隐患。

建议医疗机构能够对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品进行统一清洗消毒。对医疗废物处置相关人员开展岗前、在岗体检,并进行疫苗接种,制定规范、明确体检项目和疫苗接种种类,同时对职业损伤后的处理和应急处置作出进一步规范并加强培训。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经过七年宣贯落实,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意识已日益加强,在制度建立、人员培训、交接登记、暂存设施、集中处置等方面已日趋规范,这些方面的案由运用已日益减少,但在分类收集、消毒清洁等方面仍需加强动态监管,此外,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加深,要求的细化,根据医疗机构现况变化,进行新案由的探索。卫生监督部门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和指导,监督措施与处罚措施并用,做到奖惩分明,促进和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医疗废物管理水平[3]。

参考文献

1 周宏东,周志俊.上海市某区医疗废物管理状况的调查. 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25(6):638-640.

转运工作方案篇8

【关键词】管理水平提升;人事档案;转型升格

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均是其各项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单位内部各项工作良好运行的重要基础,甚至关系到整个单位的长远稳定发展。当单位遇到升格转型时,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单位改革转型推进面临的重要问题。2019年3月,原玉林市卫生学校整体搬迁至广西医科大学玉林校区;2020年10月,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文件,明确玉林市卫生学校划归广西医科大学管理,调整设置为广西医科大学附设玉林卫生学校,由副处级单位升格为正处级单位,由地市级政府管理升格为自治区级政府管理。因此,玉林市卫生学校面临单位转型升格,其单位内部的法人、机构岗位设置、干部任免、工资分配等各项行政管理工作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工作均需要人事档案作为依托,因此,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是玉林市卫生学校转型升格必将面临的挑战,是玉林市卫生学校转型升格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单位转型升格前的人事档案管理状况

原玉林市卫生学校是“国家二级档案馆”的资质,虽然具有较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及设施,但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历史问题导致个别职工的人事档案材料不齐全。例如有某职工八十年代从外单位调入本单位,因当年没有及时办理档案转移手续,导致调入前的人事档案缺失,即使是追根溯源,也很难找回久远的档案材料,由于档案的缺失,给个人及单位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专业知识及档案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现有人员多是“半路出家”,由其他如医学专业或其他教学岗位调整到人事部门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自学获取相关的专业知识,没有经过专业的人事档案知识培训,缺少相应的系统理论知识,从而制约了档案管理水平。另外,现有人员同时担任学校教学或班主任等工作,“身兼多职”而缺少精力专心投入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必然会影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能。

(三)人事档案管理中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亟待提升。虽然对职工的身份证、学历学位证及职称证等重要证书扫描并建立了电子档案资料包,但对于大部分的档案材料主要还是采取最传统的方式收集归档,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比较落后,未能充分应用一些网络信息化与智能现代化的先进科学技术手段,这样的管理模式很难适应单位转型升格发展的需要。

(四)人事档案开发利用价值不高。学校的人事档案存在“轻利用、重保密”的相对封闭的管理现象,目前对档案的利用基本是局限于职工查阅个人基本信息简历职称等,范围十分有限,档案的利用价值偏低,档案的功能弱化,这样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利用价值很难适应今后单位转型升格发展的需要。

二、单位转型期间面临的人事档案搬迁问题

玉林市卫生学校转型升格为广西医科大学附设玉林卫生学校,学校从旧址搬迁到二十公里以外的新址,人事档案材料是重要的搬迁项目,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档案材料搬迁的管理责任问题。人事档案材料的搬迁是一项繁琐而且责任重大的系统工程,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人事科是档案材料搬迁管理的第一责任部门,人事科长务必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首要的档案搬迁工作重点就是要保证档案材料安全,务必周密做好搬迁计划,严密做好每个环节的搬迁行动措施,避免在搬迁中出现差错,避免给人事档案带来安全隐患,务必保证完成人事档案的顺利搬迁任务。

(二)档案材料下架清点整理装箱问题。从档案室旧址的档案柜下架开始,必须对人事档案进行逐一核对清点,标上流水号,按照清点顺序进行装箱,每箱都注明箱号信息,核对无误后进行牢固封箱,做好箱子数量的统计、登记,并安排人员紧密关注盯守。

(三)档案材料搬迁运输问题。档案搬迁要考虑天气的因素,尽量选择天气干燥、温度湿度适宜的时间;选择有资质的搬家公司,其人员较多、各种运输设备齐全及安保设施完善等条件能确保搬迁质量及安全;做好搬迁运输过程的应急预案,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要安排本单位人员随车跟进,保证运输过程万无一失。

(四)档案材料重新布局放置上架问题。人事档案材料运输至新的档案馆场所后,根据事先对人事档案密集柜进行的布局,按照事先准备好的人事档案分类编目,对档案材料进行整理上架摆放。除此之外,还应当充分考虑到单位转型升格后新增职工数量及新增人事档案,预留出相应的位置满足相应的档案承载量。

三、单位转型升格后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提升的策略

(一)抓好人事档案管理的“硬件”建设。1.基建设施设备建设。原玉林市卫生学校转型升格后,档案室搬迁移至新址,面积由原来的约100平方米扩大到约400平方米,档案室的基建设施设备建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满足档案室库房建筑及技术参数要求,天花板及地面板应密实坚实,档案密集柜的数量及容量要满足使用,门窗要防火防盗,有完善的消防设施等。二是要满足采光和通风要求,采用自然光照明时应注意避免太阳光的直射,消除紫外线对档案材料的危害;采用人工照明时应采用防爆灯,防止用电时间过长而发生失火现象;档案室通风可以采用自然风也可采用空调进行通风。三是要满足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要求,做好防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措施;广西玉林每年均出现梅雨季节,可采用抽湿机除湿,同时要注意定期检修保养。四是要满足其他“硬件”建设要求,如防雷接地要求、用电要求、室内清洁度要求等。总之要为人事档案提供良好安全的存放查阅环境。2.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在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和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和运行。由于单位的转型升格,人事档案管理的功能将会提升,因此需要建设更大容量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加强开发用户的访问服务管理系统,配置更高速的交换机、路由器、光端设备及更高性能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安全设备以及其他支撑设备等。同时,添购专用电脑、扫描仪、投影仪、传真机等硬件设备,为提高人事档案数字信息化管理水平提供硬件保障,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效能。

(二)抓好人事档案管理的“软件”建设。1.加快与广西医科大学接轨管理,促进人事档案管理融合交汇。玉林市卫生学校转型升格并入广西医科大学玉林校区,由部级重点中专升格为本科院校,其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事关今后的校区的可持续发展,应主动与广西医科大学校本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紧密联系,并委派专人去本部培训学习实践,深入了解广西医科大学校本部人事档案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及实施办法等,加快与广西医科大学接轨,促进人事档案管理的深入融合。2.加强领导,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领导对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由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对管理人员要求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因此需要对工作人员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有关的党与国家的政策,提高其政治责任心和政治敏感性,杜绝泄密,保障人事档案管理安全。3.学习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广西医科大学是我区优秀高校,尤其是在开展学习和科研方面,因此玉林卫生学校在单位转型升格后,人事档案管理者应该注重在高校的优势环境中不断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主动与新的上级主管部门衔接,参与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努力提升自身管理档案的专业理论知识,注重与广西医科大学档案馆的沟通交流,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与技巧,从而在浓厚的高校学术氛围中不断促进个人职业素养的提升。4.改革创新,促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单位转型升格后,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硬件”设施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优化,应在玉林市卫生学校原来的管理模式基础上强化改革创新,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建设,努力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推动与广西医科大学各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数字信息化水平。5.重视服务,提升人事档案管理利用价值。人事档案在人才选拔、岗位变动、职称评审等人事管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单位转型升格后,需要更加重视人事档案的服务职能,把人事档案管理从单一的管理工作向服务性工作转变,更应注重通过人事档案信息去分析关注教师的职业成长与职业规划,有助于学校师资管理各项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从而实现人事档案利用价值最大化。

四、结语

转运工作方案篇9

砂石工程一筛车间产生的生产废水,由于粗细砂颗粒含量高,其疏水性强,使得沉淀物含水量小;但泥质颗粒含量相对于其他生产车间要高很多,泥质颗粒粒径小,亲水性强,黏结性强,充填能力强,因此,大部分泥质颗粒会悬浮于水中不易分离,使得一筛车间废水处理回用水达标难,同时,其余的小部分泥质颗粒同石粉、粗细砂颗粒混合沉淀后,充填结合密实,在固体物质自身重力及水压力的作用下粘稠、易板结,使得泥浆处理干化难、排泥难。因此一筛车间废水处理困难。其他车间产生的废水细砂、石粉含量高,回收利用价值大,工程实际中,常先将除一筛车间以外的其他车间产生的废水中的细砂和石粉回收利用,以免成品砂含泥量超标、保证成品砂质量,其次分离回收部分达标清水,之后含渣废水同一筛车间废水混合,再进行废水处理,回收清水,按环保要求堆存固体废弃物。砂石工程废水处理随着技术进步和新设备应用,经历了由简易到复杂、由粗放到精细的演变。

2早期简易方案

砂石工程简易废水处理案例,如张河湾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砂石工程水处理系统,其车间组成及运行工艺流程见图1。其工作原理为:系统生产车间用水经系统排水沟汇集至沉砂池①,绝大部分石粉及废渣沉淀于池内。利用生产间歇时间,打开排污阀,将污水排至专用水池④,将水回收;及时回收石粉并清理污泥。池①内回收水以顶部溢流方式进入沉淀池②,经进一步沉淀后,经池体②、③中壁溢流口溢流至沉淀池③,然后经联系水沟进入沉淀池⑤,成品砂仓脱水盲沟及其他地表水经相应水沟汇入沉淀池⑤,池内设置集水槽,适时处理漂浮物,进一步净化后,溢流至清水池⑥。将清水经回收水管利用水泵泵入系统高位水池⑦。根据用水需求经供水管流至生产车间。外部补充水也经供水管进入生产车间。严格地讲,简易方案属于自然沉淀类别,因其在废水处理方案发展前期实施,同现阶段方案相比多有不完善之处,故在此单列说明。简易方案同现阶段工程实施中采取的自然沉淀方案加以对比,也可看出废水处理方案由粗放到精细的演变。由于处理效果相对较差,简易废水处理方案只在较早时期、偏远地区、建设条件差、小型工程上应用较多。结合工程现场条件,目前阶段砂石工程常用的废图1水回收车间构成及流程简图水处理可分为自然沉淀与机械处理两类。

3自然沉淀方案

砂石工程废水处理采取自然沉淀方案的案例,如向家坝水电站马延坡砂石工程废水处理。本方案利用系统附近的开阔山谷地形建一土石坝形成尾渣库,将生产废水用水管引至库区,经过自然沉淀后,澄清水回收利用,泥渣沉积到库底并逐层压实,尾渣库使用过程中,由于泥渣沉积造成尾渣库功能下降时采用采砂船清理,清理出的废渣运输至工程弃渣场堆放,计划在工程结束、砂石系统完成使命后尾渣库也随之停止使用。采取自然沉淀方案的还有三峡下岸溪、溪洛渡中心场等砂石工程的废水处理。这些工程的不同之处在于修建数个大型沉淀池(污泥干化池),砂石系统生产废水加絮凝剂后引入沉淀池,一个池满后启用第二个沉淀池,沉料自然干化满足出渣条件后出渣清理,周而复始,循环使用。方案包含完善的废水引入、加速沉淀满足水回用、渣处理使用要求的措施和回水设施。该方案土建工程量大,水处理效果一般,水回收利用率偏低。自然沉淀方案的优点:①废水沉淀表面负荷低,因此可以少加甚至不加絮凝剂,投入设备少,运行管理简单,运行费用低,废水处理总体成本低;②回用水品质好;③绿色环保,社会影响好。马延坡砂石工程废水处理缺点:①前期土石坝建设投资高;②土石坝坝高40m,设计、施工安全要求高。其他修建沉淀池砂石工程废水处理的缺点:常受场地条件等的影响,设计布置满足使用要求的保证性不强。总体而言,自然沉淀方案优点远大于缺点,在条件具备时应优先选用。

4“泥浆浓缩+脱水干化”方案

目前砂石工程废水处理采取较多的是按照固液初步分离、泥浆浓缩和压缩干化过程来实施的工艺系统。生产废水进入旋流沉淀池(或水力旋流器)实现固液初步分离和泥浆浓缩,分离出的浊水送至(由浊至清逐级)沉淀池沉淀澄清,达标清水回收利用,沉淀池底部浓缩后的泥浆、浊水循环进入旋流沉淀池(或水力旋流器)处理;旋流沉淀池(或水力旋流器)浓缩后的泥浆供给干化设备进行干化处理,产生的清水回收利用,干化渣料送至弃渣场堆放。(1)采用板框式压滤机方案。构皮滩水电站烂泥沟、光照水电站基地、金安桥水电站、柬埔寨甘再水电站等砂石工程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基本相同,采用“旋流沉淀池沉淀浓缩+板框压滤机干化”方案。其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图2砂石工程废水处理板框式压滤机方案工艺流程图板框式压滤机的工作原理简单:浓缩泥浆经渣浆泵泵送进入压滤机并持压,在压力作用下,固体物质隔离在滤布上,水渗透出滤布,板框间堆积满后形成泥饼,卸料洗布进入下一循环。板框式压滤机由于单台套设备不能连续处理浓缩泥浆,因此需要配置的设备数量较多;对泥浆浓缩浓度要求较高,配套使用的渣浆泵在泥浆较高浓度工况下易出故障,泥浆浓度低时压滤时间很长,效率低;工作滤布清理困难,运行成本较高。但由于脱水效果好,固液分离彻底,使用成熟,在砂石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2)采用带式真空过滤机方案。阿海水电站新源沟砂石工程采用水力旋流器来实现泥浆浓缩,带式真空过滤机处理浓缩泥浆。水力旋流器以离心力实现固液分离。生产废水以一定压力切向进入旋流器,在腔内产生高速旋转流场,混合液中密度大的组份,在旋流场的作用下沿轴向向下运动,沿径向向外运动,在到达底部时沿器壁向下运动,并由喷砂嘴排出,这样就形成了外漩涡流场,密度小的组份向中心轴方向运动,并在轴线中心形成向上的内漩涡,然后由溢流口排出。带式真空过滤机采用了固定真空盒,过滤机运行时,真空盒固定不动,胶带在上面运行,真空盒与胶带间构成运动密封的结构型式,由于真空盒采用分节连接的整体,每节均有管口与集液总管相连接形成真空集液系统,通过真空吸力把橡胶滤带上料液中的水吸到集液系统中,从而实现固液分离。带式真空过滤机废水处理量随进料料浆浓度有较大波动,滤饼含水率一般为8%~15%,料浆浓度低时会增高,但一般不高于30%[1];附属设备较多,占地面积较大,适宜于较大规模砂石工程。(3)采用真空陶瓷过滤机方案。官地水电站竹子坝砂石工程采用真空陶瓷过滤机来处理浓缩泥浆。真空陶瓷过滤机的工作原理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悬浮液通过过滤介质时,颗粒被截留在介质表面形成滤饼,而液体则通过过滤介质流出,达到了固液分离的目的。陶瓷过滤板具有产生毛细效应的微孔,使微孔中的毛细作用力大于真空所施加的力,使微孔始终保持充满液体状态,陶瓷过滤板上没有空气透过,固液分离时能耗低、真空度高[2]。采用真空陶瓷过滤机来处理浓缩泥浆具有滤饼干、滤液清、能耗低、运行场地干净、无噪音污染等优点,但设备购置费用高,实际产能低,目前在砂石工程中应用不多。

5采用新型设备方案

随着废水处理研究的发展和新设备的推广使用[3],现阶段砂石工程废水处理也开始采用DH高效污水净化器、卧螺离心机等新型高效设备。(1)采用DH高效污水净化器方案。黄登-大华桥等砂石工程采用DH高效污水净化器进行废水处理。DH高效污水净化器是将物理、化学反应有机融合在一起,集成了直流混凝、临界絮凝、离心分离、动态过滤及污泥浓缩沉淀技术,短时间内(25~30min)在同一罐体中完成废水快速多级净化的一体化组合设备。净化器为钢制罐体,上中部为椭圆柱体,下部为锥体,自下而上分别为污泥浓缩区、混凝区、离心分离区、动态过滤区、清水区。其工作原理为:直流混凝和临界絮凝技术取代了混凝反应池,在泵前及泵后投加絮凝和助凝药剂,利用泵、管道、水流完成药剂的水解、混合、压缩双电层,吸附中和作用后高速沿切线方向进入罐体快速完成吸附架桥,絮凝形成矾花。离心分离是利用废水沿切线方向进入罐体产生高速旋流、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废水中形成的悬浮颗粒及矾花被甩向器壁,并随下旋流及自身重力作用沿罐内壁下滑至锥形污泥浓缩区,废水向下作螺旋运动到一定程度后向中心靠拢,又形成向上的旋流,这股旋流水质较清,流向设置在上层动态过滤区。在离心分离区一般粒径大于20μm的悬浮颗粒(矾花)被固液分离至污泥浓缩区。废水经离心分离进入动态过滤区再次完成吸附作用,过滤区采用表面吸附的悬浮滤料,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可截留5μm以上的粒径的悬浮物。动态过滤,滤料不易堵塞,吸附的颗粒物易脱落又下沉至离心分离区,因此滤料反洗周期长(0.5~1个月反冲洗一次)。废水经多级固液分离及净化后排出。离心分离和过滤脱落的悬浮颗粒在离心力及重力的作用下进入污泥浓缩区,污泥在锥形泥斗区中上部经聚合力的作用下,颗粒群体结合成一整体,各自保持相对不变位置共同下沉,在泥斗区中下部SS(水质中悬浮物)很高,将颗粒缝隙中液体挤出界面,固体颗粒被浓缩压密后从锥体底部排出。(2)采用卧螺离心机方案。呼和浩特抽水蓄能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三滩等砂石工程采用卧螺离心机进行废水处理。卧螺离心机是一种卧式螺旋卸料、连续操作的沉降设备,其工作原理为:转鼓与螺旋以一定差速同向高速旋转,物料由进料管连续引入输料螺旋内筒,加速后进入转鼓,在离心力场作用下,较重的固相物沉积在转鼓壁上形成沉渣层。输料螺旋将沉积的固相物连续不断地推至转鼓锥端,经排渣口排出机外。较轻的液相物则形成内层液环,由转鼓大端溢流口连续溢出转鼓,经排液口排出机外。卧螺离心机的优势在于:能在全速运转下,连续进料、分离、洗涤和卸料;可通过调整差数和转鼓转速来控制泥饼含水率;全封闭结构,无泄漏,生产现场整洁;基建和占地少,重量轻,安装方便;对泥浆浓度适应范围广等。目前砂石工程废水处理DH高效污水净化器和卧螺离心机的使用仍在探索中,应用案例不多,其工程适应情况和使用发展前景尚没有明确结论。总结机械处理方案,需要强调的几点。①水力旋流器同旋流沉淀池相比,旋流沉淀池占地面积大,土建工作量大,废水处理量大,浓缩效果较后者差,浓缩泥浆经常出料困难;水力旋流器体积小巧,安装方便,浓缩效果好,泥浆出料方便,但废水处理能力较小。二者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具体选用。②在“泥浆浓缩+脱水干化”的组合方案中,尽管泥浆浓缩的效果对下一步的干化处理非常重要,但废水处理方案的核心应是干化设备的处理效果。③上述泥浆脱水干化设备以及新型设备中,无论是采用机械压缩、真空过滤还是离心分离等工作原理,设备对废水处理工作而言,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工程实际中应根据具体条件和对设备的掌握情况具体选用。

6结语

转运工作方案篇10

【关键词】医院;人事管理;管理效率

医院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实现良好运行就必须促使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1]。医院的人事部门作为具有重要管理职能的部门,对医院的各项组织活动和人员管理都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医院管理制度的改革,院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对医院的人事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为保证医院的有序运转,人事管理部门要重点研究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医院的现代化管理工作的发展。

1当前医院人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人事管理观念落后

随着医疗改革政策的实施,人们就医观念的提升,医院的工作量不断增加,常常面临着人满为患的状况,这就给医院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以往的人事管理工作一般是将各项任务逐级分配,尤其导致基层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增加,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每一项任务,致使患者抱怨,医患关系紧张程度加剧。对逐渐增多的工作量如果不及时调整人事安排,还会挫伤基层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降低了人事管理的效率,甚至会影响医院的平稳运行[3]。

1.2人事档案管理混乱

在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中,人事档案管理是其中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人事档案是医院进行人事管理和人员安排的最重要的依据,没有准确的档案的作参考,医院很难开展人事管理工作。但是由于当前医院医护人员众多,系统复杂,再加上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不成熟,导致医院在人事档案管理上较为混乱,常常会出现人事信息跟人事档案不匹配的现象,导致医院在进行人事管理工作时没有准确的人事信息,进而导致人事管理的有效性降低,使医院领导在做出人事调整等的决策时出现偏差,影响医院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

1.3医院各科室之间缺乏配合

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的对象就是医院全体医护工作人员,因此,人事部门需要跟各个科室之间的工作人员打交道,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也需要和部门之间互相配合才能完成。医院的规章制度、人员调度、政策信息等都需要通过人事管理部门进行传达,人事部门在传达过程中往往忽略各部门人员的接受情况,不考虑管理政策的有效性,其他部门的医务工作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在日常工作中比较忙碌,经常就会忽略人事部门传达的信息,这就要求人事部门要做好衔接工作,真正将相关管理信息传达到每个部门,保证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提升医院人事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4]。

1.4人事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医院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般工作年限较长,对现代管理工作的相关知识不了解,业务水平不高,缺乏现代管理工作的经验。首先就表现在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不熟练,现代认识管理工作要提升管理效率就要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利用计算机处理大量的数据和表单能够有效提升人事管理效率,但是当前的医院人事管理部门在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统计方面还不是很全面,经常会采用传统的人工计算等方式进行操作,不能与医院的运行效率相适应。

2提升医院人事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2.1转变人事管理观念

医院要从根本上提升人事管理效率和水平,就要转变人事管理观念,使人事管理工作真正起到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作用。首先,医院要自上而下的转变人事管理观念,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领导要以身作则,为人事管理部门灌输现代人事管理的先进观念,变传统的管理式人事管理为服务式人事管理,充分尊重医院每一位工作人员的需求,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其次,在进行人事管理工作时要注意明确医护人员的职责,使每一级医务工作者都能各司其职,尤其要保障基层医务工作者的权利,不能将繁琐的工作全部挤压给基层人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医院的良好运行提供基础保障,保证医院整体运行效率的提高[5]。

2.2提高档案管理的专业化程度

人事管理档案是人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要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保证每一位医护工作人员的人事信息都能够准确及时的进行收集。首先,要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程度,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细心与耐心,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对人事档案信息准确及时的录入档案管理平台,医院要建立监督审查机制,对人事档案的录入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其次,人事档案与其他档案一样,都需要遵循国家的档案管理标准,对涉及医院重要决策的会议、制度等档案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规范处理,按照流程操作,并且要进行妥善的保管,方便相关部门进行查询。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医院人事管理的效率,能够提高医院人事调整的准确性,从而保证医院高效率运转[6]。

2.3增强人事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配合

人事部门是联系各科室、各部门的重要部门,要使医院的人事管理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传递到各个部门,就要增强人事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配合,建立信息反馈平台。首先,由于医院的人事管理部门只参与医院的运行与管理,对其他科室的医疗工作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人事管理部门要增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可以采用召开会议、建立内部信息交流平台等的方式,将人事管理的观念传输给每一位医护人员,合理听取不同部门的医疗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合理区分人事管理制度。其次,人事管理部门要体谅医务工作者的辛苦,尽量将人事管理信息传达的简单明了,对不能及时接受信息的相关人员可以单独告知人事信息,真正起到各部门之间的连接作用。提升人事管理部门与各部门之间的理解与相互配合,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避免医院内部不必要的矛盾,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

2.4培养优秀的人事管理人才

要想提升医院人事管理效率,关键在人才。现代人事管理是一门需要把学习的学问,医院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及时的进行学习,补充现代人事管理知识,培养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工作人员,促进人事管理效率的提升。要加强人事管理与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结合应用,转变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增强人事管理人员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与表单统计的能力,提升人事管理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