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教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26 06:46:12

助教心得体会

助教心得体会篇1

首先谈谈我们的户外训练吧,记得第一次去训练时心中有些不快,因为一般周末早上我都是在睡觉,看着室友们一个个还在睡梦中,我只能忍痛起床去训练。所幸的是班上还有两个好朋友跟我一起去,这样心里就平衡多了。训练那天天气异常炎热,似乎老天都在考验我们的意志。训练的艰苦可想而知,可是真的就这样我们都坚持下来了。训练时虽然心里有时会想助教不是训练别人吗?干吗要我们自己也要这样训练呢?可是回头想想学姐、学长的话的确是对的,自己都不会还怎么教别人呢。立军姿、走正步、喊口号一个个难关都在我们的坚强意志下攻克了。其实坚持下来之后才发现那些其实也没什么,不就是晒晒太阳嘛,还能消毒、杀菌呢。就这样,即使是嗓子喊哑了,腿踢得的没知觉了,我们依然坚持了下来。我们的意志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的更加坚定了。

训练期间休息时的小娱乐,可能是我们最喜欢的环节,因为那让我们既得到了休息,又让我们大家互相了解,也教会了我们在如何带动大家的气氛,苦中作乐,缓解军训时心情。让大家更有信心将军训进行到底!

助教培训的最后一项就是学会叠军被,这对于我这个生活要求不那么高(平时不会把被子叠得很好)的人来说,真的是一个致命的考验啊!我们一组四个人三床被子,没有一个是好叠的,叠了又拆,拆了又叠。尽管我们都好用心,好努力的叠,可是被子就是不争气,它就是立不起来,好像没吃饱饭一样,奄奄一息。看着别人都叠成了豆腐状,检验合格后都一个个走了,心里真一个急啊!评委们看着我们可怜的被子都忍不住笑了,因为实在是不堪入目啊!我们只有再拆再叠,一切可以利用的道具(桌子、椅子)都用上了,可是还是叠得不好,后来我们终于意识到不是我们的技术有问题,而是客观原因(被子质量不好)。这样评委们也实在不忍心让我们再做无用功了,也让我们回去了。经过这件事我也懂得了坚持。

助教心得体会篇2

我对山区的认识是从贺家坡乡的杨家凹开始的。为了支持我们的活动,县里专门派车接送我们,协助我们的工作。

对我来说,两个月前玩过山车时游客们的尖叫声还回荡在耳边,今天我们就坐上了名副其实的“过山车”。黄土高原的山路,除了固有的崎岖回环外,有平添了几分艰险。一边是高山峭壁另一边就是万丈深渊。从车窗向下看去,直接就是望不到底的深谷,生与死往往只有一线之隔,一步之差。面对更真实的恐惧,车厢里的队员反而呈现了出奇的平静。不是透过车窗看着远山,就是直视前方,看着一个又一个必经的险坡。也许人们都再设想我们将要去的杨家凹是什么样的,抑或更具使命感的制订着自己的工作计划。可以这样说,对于将要发生的一切,我们一无所知,除了设想还是设想。

而我的思绪仍就停留在刚刚离开的贺家坡。一到贺家坡就听见孩子们用稚嫩的嗓子不断的喊着:“向来访者学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种久违的亲切感顷刻间涌上心头,好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见到这样的场面了。走过去,只见排成方阵的孩子们穿着不合季节的运动装,手中举着彩色的花束、花环,在老师的指挥下有规律的挥动着,汗水不断地顺着脸颊淌下去,一个个神情严肃而认真。在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贺家坡小学,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的村民。领导们开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当时接近中午,烈日当头,我们这些身着短衣短袖的大学生已经觉得炎热难耐了,可那些孩子们依然静静地,直直地站着,任凭火一般阳光毫无保留地烤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毕竟这一切是由我们造成的,况且他们怯怯而不敢直视的眼神也是我们所不愿见到的。

仪式过后,我们走到他们中间,帮他们脱去那厚重的外衣,让孩子们也凉快一下。我们的这一举动消除了我们之间的陌生感和不该有的隔阂,气氛立刻变的轻松起来,不一会儿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这种小小的欢乐渐渐在校园的上空弥漫开来……

杨家凹是我们小分队进驻的第一个自然村。听司机师傅说,这还是一个交通相对便利的村子,其他邻村只能步行去,而且距离都相当的远。那里,我们是不能去的。

村民们很早就在村长家等我们了,通过一些简单而直接的交谈,我们了解了好多。这里的家长比我们想象的开通的多,他们普遍意识到教育对孩子的未来有直接的决定作用,一般家庭都会尽最大力量供孩子读书。

杨家凹已经连续五年大旱了,贫瘠的土地上,本来就不宜种植粮食,而赖以生存的枣树,长势也极为可怜,当时已经接近收获季节,可每棵枣树的枝条上却不见结枣,可见今年又将是个歉收年。

这里的教育水平很落后。教师授课以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和班里的尖子生的掌握状况为准,其他大部分学生很难跟上老师的授课进度。落后的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升学率的滞下,这个村应届生升学率为0,而经过复读的学生升学率也不过10%,况且是要去柳林一中补习的,在那儿一年下来得花费两千五百元左右,对于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呀!在本地复读虽然便宜,但效果很难让人满意,据说,有的孩子读了三年也没能考上高中。

这些山里的孩子们就在经济条件与教学条件之间左右为难着,最终家庭稍困难的学生就此失去了读高中的机会。当然这并不是绝对。宋老师就是一个例外。

说实话,第一次看见宋老师让我想起了电影《凤凰琴》中的校长。棱角分明的脸上架着一副大大的近视镜,薄薄的两片嘴唇紧紧的抿着,一副教师所特有的单薄的身体,更显憔悴。宋老师是负责我们与孩子之间联络的,很多资助孩子上学的费用,都是通过他中转的。他的家住在废弃小学的旧窑洞里,简单的陈设中大部分是各种书籍,电视机是我所见到的唯一家电,但平时怕影响孩子学习是很少看的。宋老师不但是一个成功的教师,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他的女儿是全校唯一应届考上高中的学生,并成为我们首批奖学金的获得者。这道让我想起一首歌曲: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

村民对我们可以说是热情备至。他们总是出于人性中最善良的本质为你默默的做着一切,他们质朴而憨厚的笑容时时触动着我心灵的深处。程田雨是我资助的一个孩子,为了迎接我,他拿出了家里最好的,也是平时很少吃的——白面,做了南瓜白面条(他们这里四季都吃不上蔬菜,一切以面食为主,很多家庭吃的还是玉米面、高粮面)。饭是为我一个人做的,当我吃面的时候,他们专注的看着我,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仿佛嚼着白面条的是他们而不是我。在这里我是不敢剩饭的,田雨的妈妈看着被我吃干净的碗,眼神中流露出无比的欣慰,生怕我这城里娃,感到不习惯而吃不下。可是此刻,我的心里却早已是酸甜苦辣什么味道都有了。

这里有一个习惯,晚上要喝小米稀饭,俗称“喝汤”。第一天晚上,我们是在刘爱军家度过的。他的父亲为了让我 们去他家喝汤,在村长家等了足有一个半小时。在他的盛情邀请下,我们去了他家。当时天很黑,原本崎岖不平的山路,在夜幕下更显得艰险难行。在我们后,刘爱军全家才在厨房的一角开始吃晚饭,一切的一切都在我们吃完以后,我们只是后悔当初为什么不早一点来!晓辉给爱军补习了会儿英语。天渐渐的晚了,他的父亲执意要送我们回去,要知道走一趟至少得用半个小时,而当时已经接近十一点,这将直接影响到他的休息,明天的劳作该怎么办呢?况且我们已给他们一家添的麻烦实在太多了,于是我们拿了手电筒独自往回走,路上田雨和他的母亲拿着灯光微弱的手电筒来接我们。后来才知道,他们在村长家等了我们两个小时,实在等不及了才来找我们。晚上我住在了他家。由于一天的奔波与劳累,我一躺下就睡着了,梦里充满了老乡们和善单纯的笑容,孩子们期待信任的目光……在城市里长大的我,从来没有发现,自己原来可以给别人带来如此大的快乐与幸福。他们尊重我、支持我、需要我,而我所做的却又那么微不足道!啊,这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爱与被爱,关怀与被关怀的感觉多么好呀!第二天,田雨说我在睡梦中也是微笑着的。是呀,这么甜的梦我能不笑么?

助教心得体会篇3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当个体形成了习得性无助感时,会导致学习与生活中积极主动性的丧失,这将给其一生的发展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

2、习的性无助个体的主要心理特征

2.1 自我效能感低:习得性无助感的个体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倾向于制定低水平的学习目标以避免获得失败的体验。活动中他们往往会想象失败的场面、并将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上更严重,力不从心之感使他们对学习望而却步。

2.2 消极思维:习得性无助的个体常常不能进行恰当的自我认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一种焦虑的情绪,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形成“我不行、我笨等”消极的自我暗示。

2.3 情绪失调:习得性无助感的个体在情绪与情感上经常表现为烦躁、冷漠、绝望、害怕、退缩、被动、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并由此陷入抑郁、焦虑的状态,这使得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

2.4 人际关系不良:习得性无助感的个体大多数性格多疑,缺乏对他人的信任感,同时也认为自己在团体中不受欢迎,这使得他们与同伴的关系日渐疏远,容易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

3、学生形成习得性无助感的原因分析

3.1 客观原因:首先,教师、家长、教练的教育方式不当,有一些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期望过高,常常提出一些超出他们力所能及的要求,使他们无论怎样努力都达不到要求,经常性地处于一种受挫折状态,再就是不良的教育环境。应试教育模式无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不同特长,使得一部分学生成为学习中的失败者,而长期的失败可能会导致无助感的产生。

3.2 主观原因:习得性无助感的个体在归因模式上存在障碍,他们习惯将学习上的失败归因为个人能力低、智力差这种不可控的内在稳定因素,而把成功仅归因于偶然的运气、任务难度低等不稳定的因素,从而形成一种消极的解释风格和对失败的消极期待。

4、实施习得性无助感的体会

我是一名体育工作者,在我所带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这样的情况,体会最深的是有一次在上技术课时(跨栏),我根据课的能容把技术的难点和要点给在场的学生,通过口令、动作模仿等直观教学的方法去讲。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按计划完成的任务,总是有几个学生由于恐惧、担心碰到栏上,或者担心没有其他人过栏动作优美等因素,总是不愿意去积极主动地学习栏的技术,每次都不能完成技术的学习,通过我的走访了解,结合实际情况在学生的心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针对性的有了改动。在上课的开始,利用降低栏的高度,去试着上课,再就是利用绳子、简易的竹竿作栏架上的横板,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学习,几位学生都能顺利地跨越栏架。他们成功了,感到很高兴,同班级的同学也积极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自信心也增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5、对习得性无助感学生的教育措施

5.1 对青少年要以鼓励为主,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教师、家长和教练要帮助青少年正确面对失败,要注重他们滋生的急不可待,不要过多地将他们与他人比较,对他们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引导他们充分肯定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5.2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目标导向:教师、家长和教练要帮助青少年建立起正确的学习目标,即让他们将学习、锻炼过程本身视为努力的目标,着重引导他们对学习、锻炼任务的积极投入。

5.3 通过归因训练来提高自我效能感:Seligman指出,人对失败的归因在无助感的形成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当一个人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一些内部或稳定的因素时,自我评价才会降低,活动的动机水平才会降低到最低点,无助感也就由此而生。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的归因训练,纠正习得性无助个体的错误认知模式,将他们从失望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助教心得体会篇4

一感恩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英汉字典》给出的解释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中国《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反映一个人的心态和精神境界,是一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感恩,是个人对自然、社会和他们所给予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或行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生的生命教育。[1]

(一)感恩教育是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水平的客观要求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一贯坚持德育为先,德育是德智体美教育之先,而感恩教育是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一项生存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完整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感恩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之一,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贫困大学生在受助之后能否具有感恩意识、感恩情感和感恩行动,是衡量其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意识培养,可以强化德育价值功能,使大学生正确对待所受资助,心怀感激、充满爱心,学会感恩、懂得回报,从而提高学校德育教育水平。

(二)感恩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时代要求

知恩报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诗经》中就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诗句,《战国策》说:“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唐朝大诗人孟郊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感恩这一传统美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现实中,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的感恩缺失现象屡见不鲜,背离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要求。为此,我们要立足传统,结合时代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感恩教育,强化贫困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知恩图报,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一股感恩教育的热潮,倡导和弘扬感恩文化,让高校贫困生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

(三)感恩教育是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学校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查尔斯·M·萨维奇在《第五代管理》中提到第五代管理理论有四个核心理念:感恩、善念、包容、快乐,其中感恩这种理念强调的是个体对组织的感激之情,即个体要对组织提供的培养和帮助心存感激,只有懂得感激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2]相对于其它非贫困生大学生,贫困生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嫉妒、无望的不良心理,从而产生不满、怨恨和仇视的心理情绪。为此,高校开展感恩教育,也是培育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的需要。

二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淡化感恩教育:转型时期多元文化环境下的社会原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建全和改革开放的不继深入,社会的转型发展带来的问题,媒体上知恩不报的事例屡见不鲜,倒下的老人不敢扶,教出了高徒忘了师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些不良现象和社会风气不同程度地冲击着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底线,产生学校教育内容与社会现象反差,致使部分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出现感恩意识、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缺乏的现象。

(二)忽视感恩教育:偏重学生升学和就业的学校原因

学校对获得资助贫困生后续管理缺位。近几年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比较大,社会有识之士也不断给予贫困生资助,奖助金额较大,涉及面较宽。这些奖助学金只是在评定和发放时比较严格,发放以后学校缺乏对获奖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和有效管理。贫困生获得资助后没有相应的义务与约束,基本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状态,没有相应引导其如何回馈学校以及社会,也没有相应规定其如何通过力所能及之行为对学校表达感恩,于是出现不愿意写感谢信或不愿意与资助人见面的情况发生。

学校教育重功利轻人文现象仍然存在。尽管国家呼吁和实施了多年的素质教育,现实的中、小学校主要关注的仍然是分数和升学率,高校主要关注的是分数与就业率,以至于有人戏称“中学教育是考试的工具,大学教育是就业的工具,社会教育是欲望和功利的工具”。由于学校过分强调功利性,使本应成为德育重要内容的感恩教育被忽视了,培养学生感恩意识与情感最好时期的基础教育阶段被错过了,只好留到了高等教育阶段进行“回炉教育”,这些无疑降低了感恩教育的成效,增加了教育成本,成为了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

(三)弱化感恩教育:重视成才轻视成人的家庭原因

在贫困生家庭中,父母为了生计而日夜奔波,对子女只重视“养”而忽视“教”或不顾及教育引导,有些父母总是希望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子女身上,在生活方面无微不至,达到溺爱程度,即便家庭再困难,也不愿让子女了解并承担父母的生活压力和艰辛。父母对儿女是最无私的,很多父母为了让儿女过得好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不求任何回报,这样使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献的“单边行动”[3]。久而久之,子女养成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和奉献的倾向,渐渐形成了这样的观念:“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天经地义的”,不体凉父母的辛劳,不懂得感恩父母。

(四)缺失感恩教育:重视给予轻视回报的制度原因

当前,我国对贫困生的资助政策偏重经济资助的给予,轻视受助学生思想教育。从高校的各类奖助学金到绿色通道的减免学费,再到社会有识之士的帮助与捐赠,更多是突出了“给予”的特点,更多地强调程序的合法性、过程的公正性、手续的完整性。受助学生在获得资助、享有权利后,不知道也没有明确规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权利和义务没能有效地结合。这样的制度下,学生习惯于“得到”,而忽视“回报”,贫困生虽然物质上获得了资助,但是精神上没有得到激励,出现要不要接受资助的矛盾心理,有的贫困生认为“只要是资助,不要白不要”的贪婪心理,有的则养成“家庭经济困难而理当获得资助”的依赖心理,有的贫困生则形成“接受资助就是接受施舍”的偏见心理,从而躲避资助,选择勤工助学或打工挣钱方式。以上种种情况,都是制度不完善造成学生不良心理和情绪,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强的心理。为此,资助体系和制度的设计者,应把实施感恩教育作为资助制度的重要内容,不仅仅考虑给予贫困生享受的权利,还应该让每位受助者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并且要求义务是具体的、可操作的。

三完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紧抓第一课堂:发挥主渠道教育引导作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加强感恩教育,将感恩教育纳入“两课”教学体系。学校是感恩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感恩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和生活中蕴藏的感恩思想,把感恩教育融人到课堂中,引导学生要识恩、知恩,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4]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科尤其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里蕴涵的感恩思想,教育学生知恩图报,不能只图索取和享受,在接受他人关爱、帮助时,要心怀感恩,给他人以回报,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施恩不图报,积极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要多做善事。因此,高校应充分重视“感恩”教育,把它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二)丰富第二课堂:以实践活动感召学生,促使学生获得感恩体验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要以实践活动来感召学生,让学生体验感恩。夸美纽斯说:“道德教育,练习尤为重要。”作为道德教育内容之一的感恩教育必须投身到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高校各级团学组织应多组织感恩教育实践活动,有必要时还要将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纳入学分制,保证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的规定性和实效性。高校应密切联系实际,结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开展不同层面不同内容的实践活动。如,在新生入学时,开展爱校教育;在学生毕业季,开展“我再为母校服务三小时”感恩教育;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和国庆节等节庆日开展打一次感谢电话、发一条感谢短信、做一件感谢事的感恩教育活动。在每学期学生资助金发放时,开展“服务社会献爱心”为主题的感恩活动,组织获得资助的学生到福利院、孤儿院服务老人和帮助孤儿。或者,结合自己专业特点开展服务工作,如医学专业可以到医院开展导医服务活动,师范专业学生可到乡村中小学进行义教活动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身心得到历练,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感受服务他人的快乐,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学生将感恩意识内化为感恩情感,感恩情感再外化为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

(三)创新第三课堂:发挥网络思政作用,让学生主动开展感恩行动

网络成为有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已成为当前道德教育的重要命题。高校要充分发挥和挖掘互联网为主体的校园宣传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利用校园网、校园BBS、博客和微博等网络载体,播放感恩歌曲、朗读感恩诗歌、讲述感恩故事和宣传身边感恩事迹。同时,对那些冷漠无情、不懂得感恩、不会感恩、忘恩负义等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我们可以在父亲节、母亲节或教师节开展感恩父母或感恩教育微博比赛,开展优秀感恩博文评选活动。

(四)引导家庭课堂:转变家长观念,营造家庭感恩氛围

转换家长观念,让家长明白德育和智育同等重要,在某种程度上说,德育比智育更重要。“有德有才是全才、有德无才是庸才、无德有才是坏才、无德无才是废才”,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外,要更关心孩子的情商,重视一个独立完整人格的培养和一个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同时,感恩也应该成为父母自身必修的课程,父母本人对其父母或老师的感恩行动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子女的感恩意识与情感的形成。因此,父母在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和教育培养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此外,父母要给孩子感恩的机会,在恰当的时候让孩子参与到父母的工作中来,让孩子了解和体会父母生活和工作的艰辛,不能让孩子“一心只读圣闲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五)规范感恩制度:通过约束机制,促使学生养成感恩习惯

建立高校贫困生奖助学金的后续跟踪制度。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强大和富裕,国家和社会对高校贫困生的关注与关心程度越来越高,他们所获得各类奖、助学金的金额较大,辐射范围较广,资助学金对贫困生的覆盖面基本上达到了90%,没有得到资助的同学也通过勤工助学获得补助。我们不仅仅在发放环节要严把条件关,更应该在使用环节建立约束制度,使其做到专款专用,建立和完善资助学金的后续跟踪制度,建立贫困生诚信档案和感恩实践活动记录本。

将“感恩素养”纳入到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已成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参考因素。素质评价体系对引导和激励大学生进行素质拓展起到重要引导作用。我们可以将“感恩素养”纳入到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强化对贫困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把“感恩素养”量化为若干可评分项目并纳入到大学生思想道德考核的指标中来。[5]通过制度强化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感。如果获得资助的贫困学生在感恩素养的综合测评中达不到标准,这将严重影响到他下一年度受助资格。在四年大学生涯中,学生能够坚持进行感恩行为的实践,这将会促成学生感恩习惯的形成,无疑将对贫困学生感恩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起到较好的引导和推进作用。

感恩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胡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J].教育评论,2007(4).

[2][4]杨雪琴.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

助教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心理状态;创伤后应激障碍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5-0010-03

一、问题的提出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正值学校上课期间,四川极重灾区师生伤亡严重。震后有些教师变得冷漠、麻木,对环境与他人少有反应;有些教师则会产生许多情绪反应;还有些教师出现不舒服的身体症状。如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还出现了自责、自罪、悔恨难当等强烈的情绪反应,又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援助,就会导致自我评价降低、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放弃教学生涯等结果,同时“若教师无法先平复自己情绪,将对学童造成相当负面的影响”,这对整个教育系统都会是一种损失。因此,了解地震极重灾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科学把握灾害对教师造成的心理创伤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援助,重建教师的精神家园,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08年10月~11月,我们结合对四川10个极重灾区县的教师送教到县活动,对参培教师的心理创伤情况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了问卷调查,抽样调查了317名教师,当场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有效问卷310份。

抽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任教乡镇中小学的教师有229人,村小学的有5人;县城及以上学校的有75人。

2.工作单位是小学的教师有167人;初中的102人;高中28人;中小学教研室及培训机构的10人。

3.家人或至亲在地震中没有伤亡的有232人,有受伤的30人;有遇难的48人。

4.229名教师所任教学校没有人员伤亡;29人所任教学校有人员受伤;49人所任教学校有人员遇难。

5.221人所在学校在地震中受损严重,校舍成危房或倒塌,只能在临时板房或外地上课。

6.没有接受过灾后心理方面辅导的有147人。

(二)研究方法

根据台湾学者赖念华博士的论文《灾后心理重建历程之合作行动研究》中采用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诊断标准,我们改编了PTSD问卷。该问卷包括三个维度: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持续警觉增加、长期回避与创伤有关的刺激。采用 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此外,我们还对教师的心理需求及获得心理援助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与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

三、结果

灾区教师2008年10月~11月的情绪反应与身体症状的调查结果:

(一)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指标

1.51.0%的教师不由自主地一再想起地震的情形;

2.41.2%的教师失眠或整天想睡;

3.30.1%的教师一再想起以前或其他可怕的个人经验;49.2%的教师常有头昏的感觉;42.1%的教师容易心跳加快;

(二)持续警觉性增高指标

1.37.0%的教师睡眠时做噩梦,甚至被惊醒,半夜易醒;

2. 45.1%的教师遇小事情容易激动愤怒;41.5%的教师时常想骂人;

3.41.5%的教师注意力不集中;

4.19.8%的教师没有理由地出现害怕恐惧;39.5%的教师容易紧张,神经紧绷;10.2%的教师会莫名其妙发抖。

(三)回避与刺激相关的情景指标

1.38.7%的教师不想去谈论与地震有关的情绪感受;37.9%的教师不想回想起与灾变有关的人和事物;

2.16.8%的教师不想跟人来往;

3.40.1%的教师情绪空白冷漠不想去做什么事;15.3%的教师逃避上班;

4.49.5%的教师对于目前的生活感觉无能为力;38.4%的教师觉得很少人可以帮助我;36.2%的教师觉得很沮丧;

5.27.4%的教师对自己(人生)的未来感到悲观。

此外,有亲人遇难的教师心理健康受损度高,62%的教师想起死去的亲友时情绪无法控制;50%的有自责感;20.8%的教师逃避上班;66.7%的教师对很多事情失去兴趣;62.5%的教师觉得很沮丧;58.3%的教师对自己(人生)的未来感到悲观。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地震灾害造成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表现为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情绪衰竭现象达到了较为严重的程度,导致部分教师人格解体,社会功能受损。所谓情绪衰竭是指教师个人工作热情的耗尽,表现为厌倦、易怒和热情衰退,是一种情绪情感极度疲劳的状态,这种状态会直接削弱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质量;人格解体是指教师对工作表现出冷漠、消极的行为,人际交往疏远等。

四、对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灾区教师的心理问题,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援助

汶川特大地震给广大教师造成的心理创伤是巨大的。由于教师职业具有特殊性,在这种职业角色中,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还是照顾者和关怀者。灾后只要教师没有受伤,就必须在第一时间重回工作岗位,再次担当起助人者和保护者的角色。此外,震后复学复课、恢复重建任务艰巨,工作环境和条件十分艰苦,大部分教师长期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统计数据显示,按照心理创伤应激障碍症状诊断标准,灾区教师表现出的症状有应激障碍的典型特征,其中有些指标尤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然而,一些地方对教师的心理状态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灾后重建的系统工程中或一句带过,没有具体落实措施,使得灾区“精神家园”建设被架空。据调查了解,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农村学校,对师生的心理援助还存在盲点,被调查教师任教学校得到心理援助的有69%,没有得到心理援助的有31%。不少教师向我们诉说,社会对他们的要求高,而专门针对他们的慰问和关心少。

只有一个健康的助人者才能真正完成助人的任务。如果教师自身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或者使用了消极负面的解决方式,他又怎么能肩负起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心理阴影的重担呢?因此,加强灾区中小学教师心理援助工作刻不容缓。

(二)建立完善的心理援助机制

目前,灾区心理援助机制不完善,专业机构缺乏,社会联动的援助机制和应急预案、措施也不健全,一些相关联的援助政策也不配套。在一些地方,个别师生(包括灾区其他群体)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后找不到专业机构进行疏导救治,缺乏对教师持续的心理支持。

因此,一要抓紧研究建立包括心理援助的管理机制、社会动员参与机制、财政应急投入机制等在内的心理援助应急机制;二要借鉴国外经验,在重灾县以县为单位,政府统筹建立综合性的心理康复机构,既面向社会,为所有灾区群众服务,同时对区域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

(三)根据灾区教师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分层开展心理援助,帮助教师逐步恢复心理平衡

进一步加大力度,分层次推进对灾区教师的心理援助工作。重点对地震重灾区伤亡严重的学校教师和丧失了亲人的教师分期分批地进行集中学习休整,尤其要注意对筛查出的高危个体进行心理干预。对一般受灾学校的教师,则采取以当地援助为主,相对集中进行疏导,帮助他们摆脱地震带来的阴影,逐步恢复心理平衡。

(四)加强对灾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全员培训,提高灾区教师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灾区教师总体上缺乏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因此,应加强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全员培训,让教师学会通过自己的心理调适和心理暗示,尽快摆脱灾难所造成的强烈恐惧感和心理创伤。

我们在对灾区教师心理健康需求进行调查后发现:放松训练、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讲座、个别心理咨询、情绪支持团体、悲伤治疗(个别、团体)位居教师需求前列。因此,在进行教师心理辅导培训时,一是要加强调查研究,针对灾区教师心理需求,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援助。二是继续有计划地举办各级培训,采用派专家指导、送教上门、定点帮扶等形式,帮助和指导灾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搞好教师的心理援助工作。通过培训,让教师们在坚守工作岗位的同时,对自身的心理状态也加以关注,以自助或主动寻求专业帮助的方式处理自己的心理创伤,或者与学生一起在成长中重建心灵家园。

(五)在加快灾后重建步伐的同时,加快改善教师生活工作等条件

生存状态对教师的心理和工作状态影响很大。地震对教师生存的基本条件破坏极大,因此一方面,需统筹考虑社会救助政策、措施,切实落实好教师的津补贴待遇,加快改善教师住房等生活工作条件,使广大教师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另一方面,社会支持也显得尤为可贵。“灾后心理社会压力是影响心灵复的原最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关怀和帮助这些在地震中身心受创并坚守岗位的教师们。当公众敬重教师的职业精神的同时,更要向他们传递关怀与支持。社会的信任、鼓励、关爱和其他实际的帮助,都能给灾区教师以力量,同时也是给灾区的孩子以力量。

在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四川地震灾区学校重建工作正在加快步伐,灾区教师进一步增强了战胜灾害、重建美好校园的信心。但灾区教师的心理创伤仍然很重,灾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援助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台湾大学心理学系“9・21”灾后心理复健小组.“9.21”大地震后心理辅导教师手册(中国台湾).blog.省略/105373/1517733.aspx.

助教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资助体系 医学生 感恩教育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医学院校逐步建立起了以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奖、贷、勤、补、免”相结合的资助体系,切实解决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许多知名企业在高校也设立了不同种类的奖助学金来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但近年来,部分受助大学生感恩意识淡化甚至缺失的现象日益严重,引发了人们对资助育人中感恩教育的思考。加强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对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医学生健康成长、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为此,本人深入分析资助体系下医学生感恩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利用资助的平台加强医学生的感恩教育,以期构建受助医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高校资助育人的重要作用。

一、资助体系下医学生感恩意识现状

作者随机调查了某市属医学院校五个年级共100名受助学生对感恩意识的认识:97%的大学生认为感恩是医学生重要的人文素养,只有3%的大学生回答否或不确定。此外,分别有35%和57%的医学生认为身边同学感恩意识缺失严重或正在缺失,而只有8%的医学生认为身边同学的感恩意识没有缺失。感恩意识缺失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待父母

一些学生认为,养育子女是父母亲的责任,不需要感谢;打电话给父母只是为了要生活费,从不主动关心父母;回到家中不帮忙做家务等。

(二)对待老师

一些学生见到老师不打招呼,对老师严格的教育无视或抗拒;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只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而有些学生欺骗老师,夸大经济困难程度以制造“伪贫困”现象,以求获得资助。

(三)对待同学

一部分学生认为成长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不主动帮助同学,同学遇到困难时表现出漠视的态度;对其他同W获得资助的结果不信任,提出质疑,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应该获得资助。

(四)对待学校

一些受资助的学生会产生“等、靠、要”思想,对资助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1]。他们往往在学校给予资助后,毫无感激之情,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一些学生将助学贷款视为社会福利,毕业后抱着侥幸心理不积极按时偿还贷款而出现违约行为,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学校助贷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对待社会

有些学生抱怨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他们认为自己的成绩或者奖励是自己争取的,与社会无关;社会公益活动与自己无关,绝不参加;艰苦地区需要医学生去支教、支医也绝不考虑。

二、医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医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心理原因

在感恩活动中,认知、情感、意志三个层次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高校贫困生感恩缺失的心理原因主要在于认知层次上不知恩,在情感层次上不感恩,在意识层次上不报恩[2]。自尊心和自卑感是受助医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加之长期的物资匮乏导致好胜心理的产生,甚至演变成嫉妒、虚荣的心态。他们错误地看待别人给予的帮助,不能正确地理解资助行为,从而难以产生感恩的意识。

(二)医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家庭原因

家庭情感教育的缺失与感恩意识的薄弱有很大的关系。经济困难家庭的父母不求回报的宠爱,重智轻德的思想和对情感教育的轻视让孩子们成为冷漠的一代。

(三)医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学校原因

学校对升学率和就业率的过度重视,使医学院校的教育倾向功利化,重“资助”轻“育人”的现象严重。此外,高校将大量精力投入困难认定、资助申请、资格审查、民意测验等一系列资助之前的工作,往往淡化了资助之后关于感恩导向与教育方面的工作[3]。医学院校作为资助体系的执行者,没有让资助制度成为实施感恩教育的主要平台,开展的感恩教育不系统不规范,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情景体验,进而逐渐淡化了受助医学生的感恩意识。

(四)医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社会原因

医患关系被物质化,医生对患者的情感淡化;各地医院因医患关系紧张导致医患冲突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对医学生的感恩意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使他们片面地看待社会,产生功利思想,不懂得去表达对父母、学校和社会的感激之情,更不会将感恩之情落实在行动上。

三、医学院校感恩教育状况

(一)医学院校感恩教育的目标模糊

近年来,学生的感恩教育已成为医学院校德育工作的焦点之一。有心人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是院校对感恩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够。感恩教育目标的模糊直接导致了高校感恩教育课程体系的不健全,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感恩教育的有效开展[4]。

(二)医学院校感恩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

负责医学生感恩教育的师资队伍构成复杂,教师的素质和学历参差不齐。医学院校没有专门开设对教师的培训,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方式方法简单,导致感恩教育的效果大受影响。此外,能将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感恩教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教师更是极少,这也是医学院校感恩教育的一大缺陷。

(三)医学院校感恩教育的方式偏差

大多数医学院校的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偏重于对受资助学生的理论教育,内容偏离实际且缺乏针对性;没有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感恩教育形式单一,开展诸如感恩征文、受资助学生事迹报告会等主题教育活动,只不过是感恩教育中的短期行为,难以保证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四)医学院校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缺乏

由于医学院校的感恩教育没有形成体系,教育理论和实践无法有效地统一,无法将学生的感恩意识内化为积极的心理状态,无法形成长效机制。院校没有充分利用资助体系中的具体环节,感恩教育没有融入资助工作中去,削弱了资助育人的效果。

四、医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措施探讨

(一)改善育人环境,营造校园感恩文化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实施感恩教育的前提,其次是开展系列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常规的有奖助学金颁奖大会、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座谈会、感恩征文比赛等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感恩氛围,能唤醒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实践证明,节日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感恩活动载体,对学生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5]。抓住中国传统节日的契机,开展新颖的有针对性的感恩教育活动,寓教于景,可以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感恩教育要从点滴小事中做起,在生活中体验感恩,实践感恩。要善于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在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社会生活中感悟和认同感恩,具备感恩之心,养成感恩的习惯。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开展如 “寄一张明信片,打一个问候电话,做一件报恩事”“写一封思家信,算一笔求学账,寄一份殷切希望”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及家校互动等多种途径,对学校感恩教育新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以求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教育活动切实将知恩、感恩、报恩内化为稳定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自觉做到常惜知恩之遇,常怀感恩之心,常做报恩之事。

(二)构建家庭、专业、社会的感恩教育网络,全方位渗透感恩意识

在医学生的感恩教育里,家庭、专业学习和社会的教育缺一不可,要努力地建立三者之间的纽带,形成感恩教育的合力。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教师可利用假期到经济困难学生的家中,了解其家庭的实际困难,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提醒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易出现的情感教育误区,进一步提升感恩教育的实际效果。高校一定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战场,因材施教,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使感恩教育的气氛充满课堂,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同时使他逐渐将对感恩的认知内化为品质,使感恩之情扎根学生的心灵[6]。医学院校必须在课程计划里增设感恩教育课程,在本科阶段系统规范地进行感恩教育。医学院校要做好感恩教育教师队伍的规划和培训工作,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感恩教育的师资水平。首先,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感恩教育师资的基础环节。此外,医学院校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教育的第一线,应将感恩教育纳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专业课教师在授课中,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医学专业课的育人作用。感恩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和情感层面,更关键的是要内化于心,通过实践的平台切实地体验感恩。医学院校开展志愿服务、义诊敬老、三下乡等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不仅能巩固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还能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体会到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帮助的施恩过程,让感恩教育“知恩、感恩、施恩”良性循环起来。

(三)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坚持感恩教育常态化

要使医学生感恩教育常态化,必须将感恩教育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还要动员学生处、团委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部门的资源和力量,为受助医学生提供有效的感恩途径。学校要充分利用资助工作中申请、审核、获得的有利时机,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有效渗透感恩意识,建立起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在申请环节,将学生是否有承诺履行应尽义务,回报社会、学校作为是否给予资助的重要条件。在审核阶段,将是否具有感恩意识作为最基本的标准[7]。在获得阶段,树立资助育人典型,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总之,要充分利用资助工作中每个环节,让资助体系成为实施感恩教育的主要平台之一。

五、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医改实施阶段,提高民众对医疗系统的满意度,缓解“看病难”和“看病贵”,改善医患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加强医学生的感恩教育,让学生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其心灵深处受到感动,懂得理解、宽容、关爱。当医学生的心中充满爱心,就能将关爱传递给他人,并落实在服务病人的工作中去。医务工作者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助于医患纠纷的减少,利于整个社会良好风尚的建立;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精神道德素养,从而为创建更为美好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夏震然,陈友洋.关于新时期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4(02).

[2]朱飞,李萍.基于资助平台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

[3]张园,孙宇,付昌义.高校资助工作视阈下的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 [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

[4]张静.医学院校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9:19 .

[5]付军,曹建强.论高校感恩教育的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J].中国电力教育,2009(05) .

助教心得体会篇7

解决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有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下列为几条:(一)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二)设立心理热线信箱;(三)设立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四)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等等。

但是,就学校而言,仅仅依靠专职的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室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包括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等等。

高中政治课程高度重视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系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从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要想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尤为重要。

助人自助是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助人自助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个人必须与社会、与他人相互作用,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满足被别人尊重的心理。它既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又反映了人类和谐发展的基础。助人自助是一种人际关系,是他人与自己心灵相互关照的体现。心理互助教育方式从学生心理问题的相似性及其自发助人的愿望出发,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借助一些心理个案,引导学生分析、帮助当事人,其实质也是分析、帮助自己。在此基础上,创设真实的情境,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学生积极参与的互助活动中,达到认知水平的提高、情感的体验及态度行为转变的目的。我们应以学生群体心理发展阶段及问题为中心,以参与式为基础,知行并重,强调体验与心理调适,调动学生助人的愿望,增强求助意识,在团体氛围中促进学生心理的成长。

“助人自助式教学”就是遵循这一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多边活动、互相帮助、共同学习交流的过程。课堂教学操作过程主要环节如下: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全班导学学案―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找出知识点,提出问题,也可提前预习)―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所得,并尝试解决读书中提出的问题)―小组检查,各抒己见(谈谈自己读书有了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其方法主要采用小组互答式、抢答式)―评价激励,查漏补缺(师生共同学习,帮助学生感悟社会,体验人生)―开拓创新,精神升华(这是建构学生良好品质,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的互动过程)。

这种教育方式的提出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以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及问题为中心

中学阶段正处于人生从“动荡不安”走向成熟的时期,生理上显著变化,心理急剧发展,加之家庭教育及社会竞争的影响,给中学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和困惑,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是了解把握学生心理的过程,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按照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中学生主要面临同一性形成与角色混乱的矛盾冲突,同一性的问题是学生阶段特点。此外,学生的人生观问题及价值取向,还有人际交往与学习问题,也是我们必须关注的。

二、互助是目的也是手段

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及生理发育的相似,其心理发展也有共同之处,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独立感增强,渴望别人理解,很想了解异性。同时,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呈现相似性,由于这种相似性的存在,引导学生分析别人,实质上也是在分析自己。

助人是学生自发的一种愿望,在助人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并提高他们帮助人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同伴氛围。在助人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体验当事人的情感,分析其问题的原因,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出一些正确的判断。这不仅是对情感的培养,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矫正自身的行为。

三、强调知行并重,发展学生心理调适能力

我们注重学生认知的转变,但又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体验与调适,而这种体验与调适需要一个真实的情境。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发认知冲突,在体验中促进行为的转变。行为改变是“知识―态度―兴趣―尝试―评估―巩固”的过程。

四、关注群体发展,在团体氛围中成长

心理互助教育是一种群体的教育方式,在互动的过程中能促进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如在分析个案时,学生以帮助者的身份参与进去,与当事人一同感悟,在体验时能看到别人的内心世界。一位学生说:“看到某当事人那么‘帅’,还为自己的相貌自卑,我这点问题算不了什么,问题不在于外表,而在于我们的观念、态度。”这种教育方式是建立在助人的前提下,是为了更好地助人与自助,因而是一种德性的熏陶,是认知的教育,理解的教育,体验的教育,知行并重的教育,它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加,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需求。

五、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促进生生共同进步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创新的核心是思维,而思维的核心是问题,智慧难以直接教授。在“助人自助式”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做中学,在问中学。这样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大大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助教心得体会篇8

习得性无助 教育评价 心理防御机制 自我认同

一、教育过程中的评价体系问题

1.大学阶段评价体系的改变给学生带来的困惑

不同教育阶段,由于教育目标的不同,相应的评价体系也发生了改变,甚至出现了脱节的情况。和中学阶段相比,大学教育的评价体系在内容和实效性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如果不能很快适应这种转变,就会丧失信心,进而产生心理上的挫败感。

(1)从评价的内容上看。中学教育阶段,高考永远是一个指挥棒,在以升学为指导的评价体系下,学业和分数起到了主导的作用。而大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多方面的,更多关注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一个合格的职业人需要多方面的品质,这让在中学时期的成绩优秀学生,升入大学后在很多方面都觉得无所适从。一向自信优异的他们突然感觉到自己是如此的无能,和别人相比,自己有很多不足。习惯了单一评价体系的学生,突然面对各个方面的评价,这让他们感到茫然,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努力,也就会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这些目标在短期内无法实现,甚至根本就实现不了,这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挫折体验。

(2)从时效性来看。中学的评价体系中,周考、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学生的学习情况会在短时间内得到一个反馈,这对他们的付出有一个及时的强化作用。而大学阶段,一个学期一次考试评奖,一年两次英语等级考试,至于就业,那就是有几年的周期,这会让那些凭一时热情而努力付出的同学降低成就感。另外,大学生需要发展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也非常想得到外界的肯定,但现实缺少及时的正强化的情况下,学生就会失去了努力的动力。

(3)从管理方式上来看。中学阶段,学生在学习上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教师的关注,而大学内,教师几乎上完课就走,一个辅导员带几百人,根本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动态,一些学生期待别人发现自己的优点,希望老师给自己一些锻炼的机会,但是自己又不会主动的去争取。久而久之,就没有信心去尝试和付出,这样就拉大了他和其他人的距离。一些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学生,干脆放弃付出和追求,在他们的信念里,努力和不努力的结果是一样的。

2.家庭教育中评价体系的误区

家长的评价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个体心理的形成有着很深的影响。大学生虽然自主性有所增加,但是仍然很在意家长的意见和看法。目前,大多数家庭对孩子评价的误区,导致他们形成消极的心理。

(1)家庭教育中错误的归因方式。很多家长认为这种所谓的夸奖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但却没有发现其中存在的不当之处。这个评价的前提是学生智力出众,就是缺少客观条件。这在无意识中让孩子形成了一个外在的归因模式,引导他们把失败归于外在因素。这种教育观念下,学生很少会主动的寻找内在的原因,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成功的内在因素,那就是聪明,在遇到困难时,只要具备的外在的条件,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很轻松的就可以解决,天赋的聪明是自己资本,而努力的付出是不一定需要的。这种外在的归因,让他们一直寻找合适的客观条件来帮助自己成功,但是现实好像不存在这种条件,那就只有怨天尤人了。

(2)家庭教育评价体系的功利性。家长往往非常关注事情的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简单的以成败来评价学生,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努力程度。注重考试的名次和分数,不重视任务的难度,也不理会完成的任务的方式方法,甚至学生通过作弊等方式完成任务,家长也认为无可厚非。他们经常会用周围的成功案例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过多的这种比较,不仅不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反而激起他们对自己的焦虑,产生无能、无助的感觉。

(3)过于关注学生的失败,全或者无的评价方式。中国的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各个方面必须是优秀,必须时时刻刻是勤奋、上进,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不能理解和接受的。当学生出现短暂的心理无助感时,简单地把这理解为学生懒惰、不求上进。学生偶尔某方面的失败,就会被认为是致命的,会经常被家长提出来加以警示。这种评价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二、心理成因分析

1.不当的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受到挫折之后,为了避免焦虑,而产生的心理自我保护机制。个体在挫折之后,会自动的启用心理防御机制。正确的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个体建立自信心。不当的防御机制也和错误的归因有关。当把失败归于运气等外在因素时,就会启用逃避、否认、投射等消极的防御机制,认为自己的努力对事件的进展不能起任何作用,进而引发心理上的习得性无助感。

2.自我认同危机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大学阶段,是自我同一性逐渐成熟的阶段,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自我同一性是对自己的认识与他人对其认识相一致,是一种对自己的确定性和肯定。与同一性相对立的是自我认同危机,表现为不确定自己是怎样的,不能确定自己的价值,对自己不理解不满意,缺乏基本的自信心。自我认同危机导致学生自我评价过低,总是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较,陷入自我否定当中。长期的自我否定,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好,也就不用徒劳的再付出什么努力了。

3.心理依赖感强

过度的心理依赖也是大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原因,这与青春期的心理发展有关。青春期是人生心理上的断乳期,从对他人的依赖,逐步的成长为独立的个体,能够独立的分析和处理生活中问题。个体如果在青春期没有很好的完成心理上的独立性,就会在大学阶段甚至终生都有强烈的心理依赖,他们习惯依赖老师、家长,甚至同学帮助自己拿主意,无论是情感、学习还是择业,甚至一些很小的事情,都无法单独做出决定。这种心理上的依赖感让他们缺乏独立面对困难的能力,在外界的帮助不及时或者是不正确时,他们也只会怨天尤人。心理依赖感强的学生也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在大学集体生活的环境下,其他同学不良的行为对其作用很大。

三、结语

习得性无助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一种不良的心理现象,它的形成是受到教育与心理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了解这种心理现象形成的原因,在教育和心理咨询过程中,就会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走出无助状态,让他们对学习、生活、未来都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余鹏.关于习得性无助的解释与教育干预。当代教育科学,2004,(9).

[2]杜高明.大学生“习得性无助”行为问题的思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助教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贫困大学生 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贫困生是独立学院中一个庞大的学生群体,由于独立学院的高额学费普通工薪阶层、农村家庭难以承担,经学校认定的贫困生比例在逐年增加,目前,国家对贫困生主要是以奖、助、补、勤、贷等形式进行物质帮困,在学生中造成一定的负性情绪和价值观念的偏差。主要表现在:

(1)学生获资助后产生“等、靠、要”的惰性思想,觉得助学金来的非常容易,努力学习获得的奖学金金额远小于助学金,助长他们不劳而获的心理,更有甚者在受资助后,觉得理所当然,若某次没有获得资助就来跟老师要。(2)学生获资助后不懂回馈社会,在红会捐款或者学校发起的捐款活动中表现淡漠,不能伸起援助之手。(3)学生获资助后因高度的敏感和自尊,产生自卑心理,心理压力大,承受能力差,焦虑感重,思维方式偏执和极端化等。

感恩教育是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心理脱贫的重要途径,通过感恩教育,让他们学会知恩,感恩,报恩,甚至施恩于人。因此,独立学院在给予贫困生物质帮助、关心贫困生就业、提高贫困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认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1独立学院感恩教育现状

(1)学院不重视,感恩教育不到位。据了解,绝大多数独立学院都没有开始感恩教育课程,只是依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第二课程活动,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很少,感恩效果较差。(2)感恩教育内容狭窄,教育方式重理论轻实践。目前感恩教育偏重于贫困生对施恩的人给予感恩,过多的停留在对理论的灌输,学习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时代感,忽视对这一特殊学生群体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和感恩教育。(3)感恩教育手段单一,创新不够,教育者往往停留在原来“一张图片,一张嘴”时期,没有更新教育观念,学生没有兴趣。

2独立学院感恩教育体系构建

2.1激发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感恩文化的精华所在。高校辅导员要重视贫困生后期的感恩意识的培养,在资助过程中,要让每位受资助学生了解国家各类资助设立的背景和意义,让他们感受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正确认识社会和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简单的物质给予。感恩教育关键是要帮助贫困生从心理上脱贫,对自己所受恩惠要从内心上认可,心存感激之情,从而激发他们的感恩意识,将知恩、感恩、报恩的意识融入心中。

2.2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感恩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恩内容主要包括感恩父母、感恩祖国和社会、感恩师长、感恩他们。古有“子路借米孝敬父母”、“包拯辞官侍母”,一个人不懂孝敬父母,又何谈报效祖国,回馈社会。因此,当前感恩教育应从传统文化中寄去精华,让贫困大学生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社会国家的资助之恩,亲朋好友的帮助之恩。一方面,通过亲情教育,让贫困大学生体会到父母的不辞辛劳,家庭的教育之恩。家长要关注子女的情感培养,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艰辛,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多引导,在子女面前多讲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帮助和关系,感谢社会国家的资助之恩。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通过师生情,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辅导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对待自己的职业,用真心和爱心对待每一位贫困生,学会运用大学生的表达方式与之沟通,增加交流的机会,促使感情的融合,在深入细致的工作中诠释对他们的“爱”与“奉献”,消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隔阂,开启他们的情感大门。最后,通过同学情,塑造“有爱互助”的校园环境,同学之间真诚平等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帮助贫困生心理脱贫,提升贫困生的归属感,进而产生社会价值感。

2.3常建感恩的行为

感恩行为应以多种活动为载体,让大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形成感恩知恩的舆论环境。例如学习讨论“感动中国人物”、励志大学生成长奋斗史,利用“母亲节”、“ 父亲节”开展“一封家书”、“一条短信”等感恩父母的活动,利用十一月“感恩月”开展感恩社会、感恩学校等活动,在现实情境中培养大学生的感恩品质,接受感恩教育文化的熏陶。引导贫困生积极参加感恩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进行农村帮扶和支教活动,学雷锋活动,暑假“三下乡”活动、进社区服务活动等,使贫困大学生在助人为乐的活动中学会之恩、感恩,使他们在生活的艰辛与成长中,体会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鼓励和无私帮助,将感恩意识转化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国家和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主要放在经济上,国家资助政策与感恩教育出现脱节,许多贫困生经济上获得资助,但心理为脱贫,利用勤工助学平台对贫困生进行行为教育,使他们在勤工助学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来之不易,国家、社会和家庭对他们的帮助和付出,培养他们对国家、社会和学校的感恩之情,培养他们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培养他们坚定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信心和决心,帮助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独立学院的贫困生是一特殊群体,开展贫困生感恩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对促进校园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创建稳定的校园环境有总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林.高校辅导员针对贫困生开展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研[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6).

助教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

一、多媒w辅助教学的优势

(一)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让学生起对阅读产生兴趣。阅读在语文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以及赏析能力。这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苦恼,为此教师绞尽脑汁采取各种办法,但是效果不是很尽如人意。要克服这一问题,多媒体辅助教学给教师在教学中带了一种新的可能。因为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弊端,通过新颖的方式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重在提高学习的热情,这一点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很好的效果。

(二)节省课堂时间,丰富课堂内容

因为课堂黑板和时间的有限性,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得不放弃许多十分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把课件做好,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既节省了黑板的空间,而且也节省了黑板板书的时间,能够大大拓展课堂的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见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提升教师教课水平

在多媒体教学出现之前,教师的课件大多是手写稿,这不仅需要消耗教师的很多时间,对教师的精力也是一种考验。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多媒体课件是电子设备,它可以长久的保存并且复制修改,这一点特性可以帮助教师不断地修改课件,让讲课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实际。

(四)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阅读效果

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可以更加激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度。而且,借助多媒体,课文可以进行再加工,把文字与画面结合,或与声音结合,让课文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得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到文字的世界中,去感知文字的魅力,于无形中提高了阅读效果。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滥用无效

多媒体在教学中可以创设多种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某种角度看,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了现代教学的代名词。甚至有一些教师将使用多媒体教学看做一种绝对的先进,而视传统教学方法于不顾,无多媒体运用不成课,有些课是甚至是声光电齐上,弄得锣鼓喧天。这不仅对实际的教学没有一点作用,而且还会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坏处,潜移默化地瓦解着学生沉静的阅读素质。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一部分教师变得懈怠偷懒

因为多媒体课件可以重复使用,这使得很多教师产生了一劳永逸的心理,而丧失了进取的心态。看字幕代替朗读、默读,甚至有个别教师连管也不管,把主动权全部给与学生,导致学生很快就产生了懒惰心理,表面上是在阅读,实际上已经“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了。再者,教师为了赶时间,将全文内容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学生马不停地的仰头看屏幕,看了后面忘记前面,到最后心里一急,直接放弃听课了。这样,导致课堂上的阅读效果大打折扣。更有甚者,教师为了省事,直接放一部与课文有关的电影代替教学。这虽然也是一种可以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但是一些教师往往为了省事,总是放一部电影了事,最后,严肃的教学倒变成了娱乐。

(三)新技术的使用易促使传统教学方式中有益的成分受忽视

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带了传统教学所没有的优势,但是传统教学中也有很多有益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恰恰会可能因为多媒体辅助手段的使用而丧失。比如,传统中,教师会带着学生朗读课文,而学生为了跟着教师的步伐,会很认真的看书本,通过直接与纸张的接触,会潜在地影响学生对文化的态度。而一旦使用多媒体后,学生皆弃书本于不顾,最后,课文没有理解,连书本也变得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