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27 22:19:19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篇1

志愿者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获取报酬,奉献个人时间和助人为乐行动的人。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一

2019年10月20日,我们迎来了各地长跑选手的胜宴——诗经河间马拉松赛。这次很开心也很荣幸自己能够以志愿者的身份亲临马拉松赛现场,尽管没有胆量和能力去参与那集胆识与耐力于一体的比赛,但依旧满怀热情、摩拳擦掌地准备充当一次志愿服务者,为选手们服务、助威,为马拉松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想要用两个字来形容这一天的体会,那就是震撼。

凌晨4点左右志愿者们开始陆续到达集合点,看着他们一张张洋溢着兴奋的脸庞,我更加觉得当志愿者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我们主要是在7.5公里处保证所有参赛者的饮水工作,很幸运的看到了运动员们的飒爽英姿间,那场景真是叫一个震撼呀!

运动员们大约8点跑到了我们服务的饮水点,我站在跑道旁为他们加油,他们对我微笑、招手有些还和我击掌,内心激情澎湃。

看我组组员正在认真的捡起运动员们丢弃的纸杯,且干劲十足。为他们点赞

42.195公里的赛道上,处处洋溢着感动和希望、坚持和拼搏。

马拉松是给了我们像骏马一样飞腾的舞台,让选手们尽情绽放光彩。我,一名普通的志愿服务者,已经深刻体会到了体育精神,一种不怕挫败、坚持到底的勇气。真的为之感动,奔跑吧人们!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二

如果这个社会里,人人都充满着爱,并且愿意将这份爱赠与他人,我相信这个社会一定会比我们想象中更加的美好。随着我们文化生活的崛起,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志愿活动,公益活动越来越多了。这不仅可以丰富这个社会的多元,也能够让我们生存于一个更加温暖且值得期待的环境之中。所以此次志愿者活动,我作为_大学的青年志愿者,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我也很感激这次活动,让我体会到了关于生活、社会的最真实的感受。在此我想谈一谈此次志愿者活动的一些心得体会。

在我的朋友圈里,有很多善良的人,但是能够将善良付出行动的却很少。大家往往嘴上说我想帮助他们,但是真正到了那一刻,就很少会有人站出来。当然这其中或许有很多的原因,有社会的,有个人的。但不管怎么说,对于志愿这件事情来说,我认为勇敢和实践最为重要。一件事情我们只去想,并不会带来什么改变,我们往往只有去做了,才能让这件事情,这个环境,这个社会发生一些改变。我们人都是渺小的,但是当我们汇聚在一起,共同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会为他人带来更大的影响,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一些好方面的改变。

这次志愿活动,是进山区给孩子们上课、发礼物,和他们一起聊聊天,了解情况。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现在发展迅速的社会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偏僻山区,这些山区的生活条件普遍低下,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甚至是年底,他们也可能不会回来。这样的情况,对于孩子们来说,对他们的成长来说,都是一件不利的事情。所以此次我们进入山区,和这些孩子们在一起,让我感受很多,我很心酸,但我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在今后更努力一些,能够有更大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以后不仅要做志愿活动,还要做大型公益,让那些身处困境的人,都可以得到来自社会,来自他人的温暖。这是我此次志愿活动心里烈的愿望。与此同时,我也呼吁这个社会,希望可以为这些生活并不富裕,甚至说是较为贫穷的人一些帮助。我们付出一点,对于他们来说意义就不同了。

以前我总问自己为什么要读大学,为什么读大学之后再要考研,为什么要找一份好的工作,为什么人要继续往前走。经历了很多事情,参与了很多志愿活动之后,我明白了,一个人,没有目的,便没有追求,没有愿望,就没有结果。我们走的路,是我们心里的路,我们看到的风景越多,将来的可能性也就越多了。为了心里那一份悸动,也为了自己想要改变的事情,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为祖国,为社会,为他人带来帮助,带来希望。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医护人员参与其中。作为共产党员的我,当然也就义不容辞。作为湖北人,这也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在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武安镇七里店村村委会担任志愿者,我主要负责办公室收集整理资料和各种表格,如春节返乡人员、武汉返乡人员的统计工作、每日体温记录、需外出复产复工人员信息的统计。此外,每天早上八点半至晚上六点,我还在村口参与卡点值勤,此卡点主要是为了劝返村民不要出门,不要聚集在一起打牌和聊天,出门买物资必须戴口罩等。最后,我们为此次疫情建立了微信群,每天我会为广大群众答疑解惑以及帮助他们在药店预定口罩。

依稀记得,在我们封路不久时,我就和村里的书记说过有需要的话可以叫我过去帮忙,大概是2月底的时候,村里人手不够,书记才叫我过去帮忙,然后我就做了一周的志愿者。这期间我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刚开始在办公室的时候还可以在村委会吃饭,但是后来值勤的时候,因为我家离我值勤的地方有点远,吃饭很不方便,我记得有两次是在搭档家里吃的,后来就是回自己家吃饭。还有就是我们值勤是风雨无阻的,有两天气温在十度以内,那天又刮风又下雨,一整天我们都在雨中值勤,手脚冰凉,冻得直打哆嗦,但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由于我们简易的卡点,所以晴天很晒,雨天很冷。但我觉得这些对于在防疫一线的人来说,这根本不算困难。

经过这次志愿者服务的经历,我深深的体会到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此外,我觉得自告奋勇,义无反顾应该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发扬的品质,而不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当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积极的参与进去,不逃避,不退缩,勇往直前。家喻户晓的是在这场战役中,我们每个人都奉献出了自己的微薄之力。俗话说,守得云开见月明,我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胜利终将会到来。加油,中国!加油,武汉!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四

大学的校园生活带给了我很多的收获,也让我成长了很多,更多的是懂得了奉献和责任的重要性,现在的我也是一个可以独自的承担自己的责任,也愿意将自己的爱心奉献给更多的人,愿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到更多的人。当然这些都是大学所带给我的宝贵的财富。

在我大二的时候,课程并不是特别的多,所以自己的学习的任务也不是特别的紧张,所以自己也参加了大学里的社团里面的志愿者的活动,在很多的地方都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也曾去敬老院照顾了孤独的老人,帮他们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洗衣服、做饭、陪他们喝茶、下棋,也去过学校周边的孤儿院照顾那些小孩子们,看着他们一个个天真活泼的样子,我也感觉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更是去很多的活动场地做了志愿者,免费的帮助他们更好的开展自己的活动,对于学校所举办的活动,我都会积极的参加,尽管我知道自己的力量是非常的小的,但是能够在这些事情里面,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心,看到被帮助的人脸上露出满意和感激的微笑,看着自己所做的事情取得一点一滴的成就,我也感到非常的满足,就不管是多累多辛苦的事情,我也都会觉得这是值得的。

在这个世界上也已经生活里二十年的时间了,从自己懂事开始,我就懂得爱心和奉献的意义,不管是对于自己的朋友、同学还是老师、家人,也不管是自己认识的人还是陌生人,在别人有难处,有困难的时候,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去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我们是处于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需要去贡献出自己的一丝丝的力量,不管自己的能力的多少,至少我们有这个爱心和想法去帮助到他们。

从自己这段时间的志愿者的经历当中,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在生活当中,在自己的生活里面,奉献的重要和伟大,能够帮助到别人也让我感到特别的有成就感,自己也可以从这中间取得一些快乐,我的大学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的充实。在以后将来的日子里,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将自己的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我也希望自己的身边的人都是非常有爱心,懂奉献的人,所以很多的时候,我也会都会号召自己身边的人来参与到成为志愿者的活动中来,我也希望自己以后可以多参加一点这样有意义、对社会有所帮助的活动。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五

广西十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于这个寒假进行了。1月24号我们全体志愿者在乡政府参加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提供活动的相关培训,同时就志愿者服务工作对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提出建议和意见,会议上提出了:

(1)履行志愿者服务的承诺;

(2)不得以志愿者身份从事任何以赢利为目的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活动;

(3)自愿者要维护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形象;

从会上我得知了:志愿者服务是通过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社会事业,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从事社会公益与社会服务事业,为改进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的特征。

会议结束后,当天下午,我们团53个成员随着乡政府领导的带领下,各自不一的拿着扫把,铁铲在街上进行大扫除,为乡里做着有意义的事,看着我们之间的团结合作的精神,我感到欣慰,看到了团队的努力成果,我们好高兴!

次日我们分好组,进行了采访任务,我被分到了第十七组,主要任务是采访乡镇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可是就我们乡镇比较贫穷,有的是农村信用社,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团长就另外安排我跟其他组进行合作去采访,

1月26,我们按正常来到乡政府,今天的主要任务是配合政府工作人员挂灯笼,挂彩旗迎新春,一切工作都是那么顺心。同时还有任务是未能完成采访的,继续在这几天进行采访。

到了1月30号,乡里举办了文艺演出和政策宣讲活动,白天我们在跟工作人员布置舞台现场,到了晚上七点,我们准时参加了晚会的演出!

2月4号,乡举办春节篮球赛开始了,我们也以志愿者作为期中的一队,没参加的球员,有任务就是配合政府工作,充当计时员、记分员,为球赛的圆满举办努力工作,经过3天的时间,篮球赛圆满的举办了!我们队以一赢一输的战绩无缘前三,很遗憾。但是我们却玩得开心,也履行了我们的义务。

此次活动中,我觉得还有一些令人不足:因为是第一届,我们对流程不是很熟悉,导致做起事情来没有流畅,对一些简单的事情搞得很复杂,缺少的是对整体的规划和部署,没有计划性的安排,通知事情没有时间表,导致很多通知都是临时性的。一些志愿者目的不明确,没有真正的把志愿者那种奉献表现出来,没有志愿者需要的忍耐和无私奉献,给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阻碍工作的进程。同时志愿者的劳动力严重缺乏,特别是球赛期间,知道是春节期间,每个人都忙,所以在工作中很多志愿者没有到场工作。这是我从活动中觉察到的。

在此次的活动中,我体会到了:志愿者不仅在于助人,还能学到许多东西,因为接触到各种人,各种事,关键我们代表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挺身而出,融会和渗透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深入基层,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在实践中受教育,作贡献,尽自己微薄之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能够参加此次寒假志愿者活动,我感到非常高兴,同时能够为家乡服务感到很光荣。

但是总体来说,我们这个团队积极地配合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对接好各项工作,志愿者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鼓励、密切配合,能够很好的锻炼自己了。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身系国家的兴衰荣辱,参加到十万大学生寒假实践活动中,正是给我们一个关注社会基层,亲身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只有实践才有发言权,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学会踏实做事,作为大学生“三下乡”深入基层,体验基层,服务基层,我们即能感同身受的了解基层情况,有能献出我们自己的一份力为基层民众和家乡人民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丰富充实了假期生活,也能为家乡的建设和谐发展出点力量。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多中心 协同 大学生 志愿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2-0169-03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自愿的、不计物质报酬而参与社会活动,并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行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小到社区里的邻里互助服务,大至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活动,志愿者的身影无处不在,全世界志愿者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国外许多国家的志愿服务活动起步早,已逐渐步入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运作机制。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志愿服务起步晚,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程度还很低。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我国志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参与志愿活动的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志愿服务活动范围得到迅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各类组织间联系与合作日益增多,也出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进一步普及,如何加强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的协作,多中心协同治理理论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了新的视角,更加有利于构建本土化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模式、促进志愿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理论的阐释――多中心协同理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式的重要意义

多中心治理理论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政治理论与政策分析研究所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 Ostrom)夫妇共同创立。面对公共事物管理中的难题,他们指出中央集权和私有化都不是解决公共事物的灵丹妙药,并提出了超越于政府和市场的多中心治理理论。社会存在两种秩序,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指挥秩序,另一种是多中心的秩序。在多中心秩序中,许多行为单位既相互独立,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又能相互调适,受特定规则的制约,并在社会的一般规则体系中找到各自的定位以实现相互关系的整合。协同和协同学理论是协同治理的基础,协同学是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于是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在协同治理过程中,政府,民间组织、企业、公民个人等主体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知识、技术等优势,发挥出对社会公共事务“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治理功效。

当前政府的社会职能正在发生变化,正在由以往的“大政府、小社会”向“大社会、小政府”方向转化。志愿服务近些年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对社会文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政府职能也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大学生通过加入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到志愿服务项目中,为志愿服务发展做出了贡献。从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出发,志愿服务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渠道,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素质提升了得到。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政府关于志愿服务的政策法规、社会环境中对于志愿服务的态度和支持程度、志愿组织之间的协作、志愿服务组织对志愿服务活动的保障等,都对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何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主体作用、发挥各级各类志愿组织的功能以及创设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是摆在志愿服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多中心治理理论要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一群相互依存的人们如何把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性治理,并通过自主性努力以克服搭便车、回避责任或机会主义诱惑,以取得持久共同利益的实现。当前志愿服务工作在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存在志愿者中途退出、志愿服务内容单一和志愿组织缺乏协作等问题。多中心协同理论的出现,为志愿服务的推进提供了新的视角,高校、志愿组织、政府及大学生主体构成了志愿服务的多中心因素,各因素需要明确角色定位,发挥各自作用,通过对话、协调、协同、互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品牌项目共建,促使效益的最大化。

二、实践的探索――近10年深圳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

近10年来,深圳大学生志愿服务经过了持续发展的过程,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从设立志愿服务基地、组建志愿服务队伍,阶段性到各社区开展零散性的服务,到学生与社区共建、开展“启明星”支教服务计划,再到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志愿服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志愿服务西部”、“启明星支教服务计划”等品牌项目,展现了大学生志愿者的风采,积累了志愿服务的宝贵财富。

自2003年以来,探索学校与社区共建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上也取得了喜人成效。在此过程中,学校和社区作为参与的两个中心,各自发挥了社区资源和高校资源的双向优势。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有社区挂职、社区服务、社区培训等。挂职的工作岗位主要是站长助理、社区调研员、网络技术员等。社区服务内容包括社区援助服务、社区培训服务、社区科普服务、社区文体服务等。社区培训包括计算机知识、英语辅导等内容。社区平台在促进大学生志愿者的教育实践上,主要途径是将社区中的离休老干部、成功人士、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聘请作为学校的特聘辅导员,发挥他们在大学生教育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同时发挥看守所、老干所、养老院等物质资源的育人作用。

大学生志愿者辅导的课程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和学业相关的。如“趣味英语”、“生活中的化学”、“趣味物理”等;第二类是和生活相关的,如“爱牙护齿”、“急救常识”、“文明礼仪”等;第三类是团队拓展课程,包括破冰、信任、沟通、协作等等。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利用节假日进行中小学生的支教活动,还建立了“爱心奖学金”。带队老师积极与社会公益组织联系,实现了学校志愿组织与社会公益组织之间互动合作,对志愿服务内容、服务经费进行了有效的补充,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服务时间和服务内容上。大学生志愿服务较多是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进行,而要得到社区等相关组织的协助支持,往往是在工作时间内进行的,志愿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时间的限制。在服务内容上,除了慰问关爱、义务劳动等一般性的工作外,在家电维修、医疗卫生、文艺演出等专业服务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不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在学校与社区、公益组织的合作方面,合作双方存在认识差异:作为教育主体,高校强调的是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和锻炼,社区强调的是如何为社区建设服务。而大学生更多关注的是价值实现和服务评价。认识上的差异导致工作的协同不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热情。

三、发展的思考――多中心协同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式的构建

从多中心协同治理的角度出发,构建以大学生主体特性为导向、以政府保障、组织载体为基础,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互助合作的多中心协同模式。在这种多中心协同模式中,志愿服务工作的各类主体在多中心协作机制的作用下,相互配合、影响,形成多中心协同格局。如图1所示。

这种模式以尊重大学生主体特性(专业特长、个人兴趣等)为工作导向,以学校和各类志愿组织为载体,以政府的法制体系和社会保障等制度体系为保障,强调社会支持和社会文化对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和大学生群体在志愿服务上的积极作用。

在多中心协同模式中,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志愿服务的保障、监督、指导及引导等方面的作用。政府通过完善志愿服务的法制体系和社会保障等制度体系为志愿服务提供保障,通过加强志愿服务组织的注册、运行等监管发挥监督作用,通过推动大型服务计划引导志愿服务朝着重点发展方向,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常态化咨询及专业化培训。大力扶持志愿组织是现代政府不可或缺的职能,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扶持力度还非常欠缺。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设立统一的志愿服务监管机构,而此项工作主要是由注册登记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进行。政府对志愿服务的职能定位表现为“扶持、监管不足,控制、干预有余”。对此,政府需要利用宣传优势,提倡和宣传理念、精神,并通过各种方式和政策积极鼓励和肯定志愿行为,保护志愿者和志愿级别的合法权益,解决社会公众参与志愿活动、志愿组织开展活动的后顾之忧,为志愿服务的推广和开展活动奠定基础。

在多中心协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式中,志愿组织(包括学校各级志愿组织和社会志愿组织)作为志愿服务的具体载体,需要在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组织、激励等方面发挥作用。通过招募培训建设一支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志愿者队伍,完善组织保障,解决工作经费短缺、管理不规范、安全保障等问题,通过建立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保障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志愿者骨干的作用,在开辟志愿服务基地、拓宽志愿服务渠道、设置志愿服务岗位、建设志愿服务品牌等方面为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保障。继续加强与志愿服务基地的沟通与合作,开展各种便民为民服务活动,提高志愿服务的“内涵式”发展。成立志愿服务的领导小组,在学生工作部(团委)设立志愿服务中心,各二级学院(系)相应成立志愿服务中心,负责志愿服务工作的指导、协调。要指定专人负责,定期对志愿服务情况进行指导、回访和检查,及时总结志愿服务活动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将志愿服务的各种资源进行直接利用,或对潜在的资源进行开发,将有利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源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会和所在的地区。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利己性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大学生志愿者作为一种崇高的社会角色,有着与“君子”类似的社会期待,总是被要求付出,而缄口不谈收获,这种奇特的社会心理使得一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颇为尴尬。我们课题组,以黑龙江大学志愿服性社团及各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对象,对志愿服务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以“黑龙江大学志愿服务性组织的工作现状”为主题进行调查,针对“如何看待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的利己性”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访谈。

一、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谈“利己性”

社会心理学研究者M.Snyder和E.G.Clary曾经调查帮助艾滋病志愿者的动机,并对志愿者的持续工作时间进行了跟踪。他们发现,出于无私动机和原因的志愿者确实只能保持相对较短的志愿服务行为。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出于自私的动机和原因(比如想交朋友或真的得到奖励等)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却能保持更长久的志愿服务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E.G.Clary等在调查研究中还发现,当人们通过帮助而能够获益时,他们会更倾向于帮助别人,从而导致志愿服务行为的发生,特别是针对具有较强思维能力的群体,比如说大学生群体。他们将依据自己的需求来权衡他人的需要,从而决定助人行为是否对他们来说付出过多。这种决定过程被称为“成本――收益分析”。这种权衡包括自己的所有潜在损失,包括个人伤害、情感伤害和任何由于被污名的群体的联系而带来的名誉损害。当志愿服务行为不会伤害到自己时,人们会提供帮助。不仅如此,如果志愿服务行为能给自己带来奖励,人们也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这些奖励包括金钱、情绪的提高、技巧的提升、声望的增加和来自他人的认可、好名声的维持、个人满足,甚至于一句简单的“谢谢你”。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自利动机能导致助人行为的发生,那么利己性动机也能促进志愿服务行为的发生,这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所提出的“自利模型”。这一理论的提出也说明:纯粹的利他行为是否存在还有待考证。

大学期间处于一个不断积累自身技能和提高学习能力的阶段,大学生在此期间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志愿服务作为一个既面向校园内部,又有机会走向校园外界的社会实践载体成为大多数大学生首选的一个锻炼平台。从这样一个动机出发,课题组认为,有必要直面和正视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所带来益处和利处。

二、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心理动机现状

针对这个课题,我们前后进行了两轮访谈调查,调查范围覆盖了学校6个志愿服务性学生社团及学校29个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在访谈过程中,课题组发现,82%的受访者都不愿意谈及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给志愿者带来的实际益处,而是更倾向于泛泛地谈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给自己心灵上带来的成长。相反,当课题组成员提出,假设学校要出台奖励政策大力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想法时,28位受访者持反对和保留意见。笔者针对此种复杂的心理状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纯粹的利他动机:只为捍卫志愿服务的一方净土

所有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都强调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的动机必须是纯粹利他动机,这样才能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真正价值得以实现,认为提高能力等利己性动机则是志愿服务活动的附属品,居于次要的地位。他们如此强硬地要求纯粹利他动机,是因为意识到了高校校园里的利益驱使一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趋之若鹜,这样容易造成志愿服务的环境混乱,人员混杂,降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水平和质量。因此,他们想要在高尚的志愿服务领域留一方净土,保持志愿服务活动的高品质性。

(二)矛盾的心理:是否将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置于同等地位

当前,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尚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大部分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志愿服务性社团都面临着招幕志愿者的重要问题。在宣传和纳新时,大家普遍处于一个纠结的心理状态:是否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利己与利他动机置于一个同等重要的地位。

大部分志愿服务组织的负责人所担忧的问题是:假如承认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利己性,一方面的确是可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增加志愿者的数量,使志愿服务活动在短期内可以很好地进行;但是,另一方面,后期对于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难以把握,志愿服务群体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从长远角度来看,也并不利于志愿服务活动长期有效地运行。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目前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开放的心态:利己与利他动机并存

只有5位志愿服务性组织的负责人能够坦诚地认为,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是可以并存的。他们在招募志愿者和与新志愿者进行交流时,很乐意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所能带来的益处,比如获得奖励、得到志愿证明,来吸引和留住新的志愿者。这个问题从某些方面来说,就像是大学生参与实习。实习工作确实让雇主免费受益了,不过也给实习生带来了好处,例如增加了技能和经验,得到了实习证明。

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使志愿服务活动吸引到更多的大学生,一方面可以吸纳更多真正热爱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使其通过大面积地招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场所,达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大学生志愿者无法直面和正视志愿服务活动利己性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重义轻利”的传统,“义”指体现社会功利的道德标准,“利”则泛指个人利益、功效。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儒家主张“君子以义为上”(《论语・阳货》),号召人们努力去追求义,即社会功利,为社会多做贡献,用社会功利限制、约束个人私利。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下,中国的志愿服务工作也以利他动机为主要态度导向。正是源于这种历史传统文化的压力,即使恰当地宣扬志愿服务活动所能带来的益处也显得不太适宜。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大学生一直被这种文化熏陶着,从而使志愿者们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利己性闭口不谈。

(二)志愿服务精神的影响

志愿服务精神作为志愿服务的本质概括起来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其中,“奉献”是指不求回报的付出。奉献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象征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促进社会和人类进步的志愿服务活动。这是一个高尚的要求,要求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方面必须是纯粹的利他主义。

在学校团委的指导下,这种志愿服务精神在高校里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在志愿服务活动,提倡大学生志愿者们不求回报地奉献,这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志愿者们不谈志愿服务活动可能带来益处的几率。

(三)大学生志愿者心理尚不成熟

对于刚步入校园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尚未具备准确分析行为处事原因的能力。参加志愿服务一方面或许是出于热爱,一方面或许是不假思索的跟风行为。面对新鲜而好奇的大学校园生活,他们也许嗅到了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增加自己在校园里更快发展的筹码,但是由于不成熟的心理和较少的经验,他们还无法正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而是将其埋在心底,直至被遗忘。

即使是有经验的大学生志愿者,由于受整体志愿服务环境的影响,他们在还未明白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真正动机前,也不会真正承认志愿服务活动能给自己带来益处,而总是习惯于从利他角度阐明自己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从陈光标先生高调晒慈善被广大人民群众斥责的事件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追求本心的社会。从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志愿服务精神,皆不主张志愿服务活动蒙上过多的“功利”色彩。人们所见到的志愿者都是高举着“无私、奉献”的旗帜,标榜着不求回报的处事动机。情况是否真是如此,我们不言而喻。

四、直面与正视“利己性”的策略

(一)营造义利统一的社会氛围

社会价值导向影响着社会氛围,不论是由于传统历史文化,还是当今社会主流的价值观,都应该做些调整来转变社会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看法和观点,不再把志愿服务只归因于利他动机,不再给志愿者太多的压力。当今嗅觉灵敏的舆论和媒体对大学生所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要求极其苛刻,不允许丝毫背离“奉献精神”的初衷。这让大学生志愿者有很大压力,面临着心理上的双重矛盾。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拯溺而受牛以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也。”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子路的行为好像有损孔子光辉的教育思想,并且也和社会上所宣扬的“热心助人、不求回报”的价值理念不太符合。但是,孔子知道后,非常赞许,并说:以后鲁国会争先恐后地救落水者;反而,孔子却认为子贡的行为不利于营造以助人为乐的社会氛围。中国传统思想主张义利统一观,虽然以义为先,重义轻利,但并不排斥对利的合理索求。子路救人受谢,义利两全,既合乎道德又合乎人性,行义获利对行善是一种鼓励,可推动助人之风。子贡重义让利,虽然合乎义,但也因行义而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会让许多想行善者望而却步。为了受而劝德,当今社会也理应努力营造义利统一的社会氛围。

(二)学校制定奖励与鼓励政策

目前,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且及时表彰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优异的个人和集体。比如,学校每年度的“芙蓉学子”项目和12.9表彰晚会。但是,还未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层面做更多的引导工作,而仅仅是在事务性上做一些简单的指导。笔者认为,校团委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响应“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和出台相应的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的政策。比如,参加志愿服务性活动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可申请学分;在评奖评优时,进行综合测评的加分;甚至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性活动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

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志愿者群体或许能够更加踏实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也能够正视志愿服务活动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让志愿服务活动在阳光下进行。

(三)通过培训帮助志愿者转变心理

我们都知道,志愿者在上岗前会有针对志愿服务基本技能的培训,那么对于准志愿者的心理培训也显得尤为重要。学校通过开展“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心理”等培训活动,帮助志愿者分析自身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使被压抑在心底的自利的心理浮出水面让,志愿者坦诚地面对志愿服务所能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诸如得到奖励和得到来自他人的认可,将这些视为非常自然的事情。

大学生志愿服务性活动是高校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应该得到重视 调整。从利己性角度出发,让大学生志愿者直面和正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从而使大学生志愿者真正体会到志愿服务活动给自身所带来的益处,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工作在阳光下开展,最终推动中国志愿服务工作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伯莉・J・达夫:社会心理学:挑战你的成见.宋文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57-258.

[2]S.E.Taylar:社会心理学.谢晓非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理查德・克里斯普:社会心理学摘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亚运(亚残运)会;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志愿者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7-010-03

2011年1月23日,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合主办的2010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大学生志愿者群体获得2010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集体奖。这不仅是对广州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的高度赞誉,也是对亚运(亚残运)会期间,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平台开展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充分肯定。

一、在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广州亚运(亚残运)会共招募志愿者约59万名,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广州地区的高校大学生。他们分布在53个竞赛场馆、11个非竞赛场馆、18个独立训练场馆,20个专项工作团队,在各大赛场、服务站点、交通路口、交通站场、公园景区以及12个区(市)的街道、社区,提供礼宾接待、语言翻译、安全保卫、医疗卫生、运行支持、交通指引、文明倡导、治安巡查、帮残助困、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他们用青春和热情,以“国际化、有特色、高水平、全方位”为志愿服务目标,唱响了“一起来、更精彩”的志愿者口号,为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亚残运)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个盛大体育赛会庞大繁杂的运作系统中,大学生志愿者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和作用不可或缺。

亚运(亚残运)会的大学生志愿者由于是成批成建制地由广州地区各高校选拔和派出的,而且相对集中于大学城各高校亚运场馆和服务区域,因此为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可行性。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完全可依托其所在的高校以及各高校派出的作为场馆各部门、各服务队管理人员的干部、教师和辅导员,针对志愿者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工作岗位进行通用知识培训、专项业务培训、场馆知识培训、岗位技能培训,进行奉献、责任的志愿精神,坚韧、进取的体育精神,包容、友爱的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重新整合志愿者的多样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坚定信心、克服困难,自觉把奉献的热情和精神转化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转化为高水准、专业化的服务;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把“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服务理念与“理解、友谊、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始终用饱满的热情、灿烂的微笑、认真的态度服务亚运(亚残运)会;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齐心协力,朝着打造“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实现“两个亚运,同样精彩”的目标迈进,从而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并使之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二、深化四项教育,增强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一)爱国主义教育

广州亚运(亚残运)会的举办为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内涵。广州亚运(亚残运)会是亚洲人民的体育盛会,它承载着亚洲人民的期望和中国人民的光荣与梦想,它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之后中国综合实力的又一次全方位展示,是广州进一步打造国际化都市和走向世界的良好契机。两个亚运会的举办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进程,广大学子莫不欢呼雀跃,爱国热情高涨,纷纷报名要求参加亚运会、亚残运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为此,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注重国情和形势教育,增强民族使命感;注重国家安全教育,增强民族责任感。

(二)团队精神教育

良好的团队精神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办好两个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至关重要。但是怎样才能将数量如此庞大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好协调好,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呢?答案在于团队精神。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的团队精神教育,注重对大学生志愿者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要有理解他人、包容不同文化和习俗的胸怀,要有办好两个亚运的大局观念,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到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消除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避免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甚至是冷眼旁观幸灾乐祸、相互拆台的消极现象。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志愿者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成员的潜力,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的协同效应,成为凝聚团队推动团队发展的精神力量。

(三)爱校荣校教育

大学生志愿者来自各所高校,他们在广州亚运(亚残运)会的表现,不仅代表了国家的形象、广州的形象,也代表了培养他们的高校的形象,检验了所在高校人才培养的成效,决定了所在高校在社会中的印象和地位。以亚运会、亚残运会为契机,通过爱校荣校教育,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爱校情怀和荣校热情,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观念,强化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归属感及与学校同舟共济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大学生志愿者们将以校为荣、为校争光的热情转化为为亚运会、亚残运会服务,为祖国争光的实际行动。

(四)开放的国际意识教育

广州亚运会是亚运史上规模最大、参赛人员最多的一次盛会,志愿者服务的对象,很多是来自亚洲各国的有着不同文化习俗的群体或个体。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导致跨文化交流及志愿服务的困难,如果处理得不好,甚至还会产生国与国之间政治层面的问题。进行开放的国际意识教育,应侧重于亚洲各国文化的介绍、交际能力和外事礼仪的培训,培养大学生志愿者的亚洲情怀和世界眼光,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各国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更新服务观念,能够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技巧及应对敏感政治问题的原则与方法,帮助大学生志愿者妥善处理好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尊重大学生志愿者价值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实践主体的能动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志愿者活动具有实践育人的功能,可以推动人才的开发和培养。通过志愿者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经受锻炼,丰富阅历,开阔眼界,锤炼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促进主流价值观的形成。而在实践育人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

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好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把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实践主体,充分调动他们做好两个亚运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且要把大学生志愿者作为价值主体,关注其价值追求和实际利益,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并引导其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相统一,把国家的需要转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

(一)关注和了解大学生志愿者的需要

关于人的需要的研究,赫茨伯格曾提出过双因素理论,即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人们都具有避免不满意不愉快的需要,这是低层次的需要;一类是指人们具有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贡献的需要,这是高层次的需要。解决和满足这两类需要必须采取相应的不同的激励因素。那么,大学生志愿者有哪些需要呢?教育者要从他们的动机去了解和分析。张俐俐、张茹曾对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服务动机进行过调查和研究,她们得出结论:成就动机、自我提升、自我奉献都是构成高校体育赛事志愿者动机的最主要因素,而获得成就、自我提升、自我奉献都属于主动参与动机。亚运会志愿服务管理者应注重对志愿者主动参与动机的培养,并努力满足至少不能伤害这种主动参与动机。把握了大学生志愿者的主要需要,教育者们就可以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改善,人际关系的协调和生活上的关心,满足大学生志愿者们所希望获得的成就感、荣誉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等方面着手,在解决大学生志愿者实际需要的同时解决好思想问题。

(二)尊重大学生志愿者的主体价值地位,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亚运(亚残运)会的志愿者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表现出了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服从指挥、服从大局,能吃苦、不怕累,乐意奉献的精神,但是他们也具有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如民主意识、平等意识、自主自强意识、价值意识非常强烈,如果管理者和教育者不能认识到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实践的主体和主体价值的地位,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组织安排工作时没有充分考虑大学生志愿者的感受和难处,态度简单粗暴、以势压人或采取过去我说你听单向式的灌输方式,必然会适得其反,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可能因为觉得不被尊重、感情受到伤害而采取不合作、在网上散布负面消息,甚至串联罢工的消极行为,这些都会给亚运(亚残运)会的举办,给中国和广州的形象带来极其恶劣的国际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肯定学生的主体意识,做到把尊重个人与服务集体、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坚持原则性与尊重人、理解人结合起来,把统一要求和因人施教结合起来,把灌输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尊重和保护个人的自主性与独立性,配岗时要充分考虑志愿者的专业、专长、兴趣爱好和本人意愿,让他做他愿意做、擅长做的事,对于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志愿者可以委于重任,让其具体负责某一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或参与团队的管理,让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和团队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应强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对话,畅通沟通渠道,如设置意见箱、意见卡、热线电话或指定各业务口服务队专人负责收集意见,对志愿者所提的意见及时回复限时办理,意见被采纳的给予奖励,从而满足大学生志愿者自我尊重的需求,提高他们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激励主体和客观相互作用的方式,它的核心是激发主体的内在需求。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机制应该以诱发大学生遵循服务社会、关心他人、和谐共生的价值道德为目标。方式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从大学生志愿者的需要来说,更多地侧重于后者。事实上,在亚运(亚残运)会的志愿者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以能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充分体验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为乐,可以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是其参与志愿活动的原动力。对志愿者实施有效的激励是对这种追求自我价值行为的认可和赞许,能够更好地激发志愿者的这种原动力,使志愿者能够更积极地行动起来。为此,亚运(亚残运)会的组织管理者专门进行了激励机制的设计。通过制作志愿者笑脸墙,颁发志愿者服务荣誉徽章,评选每日微笑之星、优秀党员示范岗,表彰亚运会、亚残运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式的激励方式,以及运用学校新闻网、校报和工作简报等媒体充分报道大学生志愿者中的先进典型,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和引导其他志愿者们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服务工作,满足大学生志愿者的被社会认同的内在需求。

(四)凸显人文关怀,注重情感教育

虽然志愿服务是一种不计报酬和回报的奉献活动,具有无偿性、利他性的特点,但并不说明志愿者们没有需求,不需要关心。特别是当他们在志愿服务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时,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是靠感情激励人,组织管理者和教育者真诚的关心、爱护、帮助,是大学生志愿者持续保持志愿服务热情的关键所在。人文关怀可具体体现为:集中为过生日的志愿者庆祝生日;在天气气温骤降时,学校领导亲至各场馆、服务点慰问大学生志愿者,送上御寒衣物;看到供应商供应的饭菜难吃,管理方贴心地给就餐的志愿者提供辣椒酱作为作料;建立志愿者之家,供志愿者休息、交流、娱乐;成立心灵驿站或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室,舒缓和解决志愿者的焦虑、紧张的心理问题;设立新生活驿站,为志愿者提供后勤保障;调整学生宿舍熄灯和热水供应时间,为晚归的志愿者提供方便等。这些都是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事虽不大,却将关爱渗透到了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方方面面,让志愿者倍感温暖,感动不已,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在这种良好的感情基础上,志愿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就会少一些埋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理智,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2010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候选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者[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省略,2010-12-13.

[2]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4.

[3]张俐俐,张茹.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服务动机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1):29-35.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文化管理 青年志愿者 服务有效开展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young postulant servi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e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u Yequan Li Bin Wang Bo

【Abstract】The school culture management is the management with the human culture as the center and is one school managing mode which is to arouse teachers and students’ subjective dynamic quality through the behaviors such as respect, care and development and their working and learning fervency through the ways such as value self-identity, feeling interaction and democratic management. The postulant service activity is one of main forms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moral education activity and social practice. The postulants’ spirit of “dedication, friendship, helping each other and advancement” is the dramatic embodiment of carrying out the science development view and also is the spiritual power for advancing the society becoming harmonious. To some extent, the harmonious society is the one which is filled with the postulant spirit. Then in the cours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how to develop the young postulant service work actively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culture management background and to bring the function of it into play in the college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the writer has a simple analysis on the running situation of the postulant service activity.

【Keywords】Culture management Young postulant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1.导言。“志愿者”(英语 Volunteers),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是指不受私人得益的驱使、不受法律强制,是基于某种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才能及精神,而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人或人群。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在总结学雷锋活动和借鉴国外志愿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于1993年底发起实施的,是一项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的与国际接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向并轨的跨世纪事业,致力于帮助有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致力于消除贫困和落后,消灭公害和环境污染,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致力于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立足于社会关注、党政关心、青年能为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动员和组织青年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新形式下共青团工作服务社会的新探索。

2.当前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行动的大体现状问题。目前,在全国志愿者活动蓬勃发展的大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随着青年志愿者队伍的壮大,青年志愿者服务内容的不断拓展,志愿者队伍的建设由于一些因素的限制,在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2.1 志愿者思想意识上的问题。

2.1.1 志愿者积极性随入校时间的增加而锐减,缺乏持之以恒的思想,没有把志愿者服务内化为大学生长期自觉的行为。“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这是形容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生动写照。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大多依赖学校团组织的力量,在团组织的倡导下开展一些活动。平时没有任务干,来了任务赶紧干,集体活动一窝蜂,不是植树种草就是打扫卫生,轰轰烈烈走过场。在很多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大多停留在承担突击任务的层面,对一些需要长期服务的项目不愿参加,对社会上大量存在的社会公益事业参与性低。

2.1.2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缺乏应有的内涵。很多大学生把青年志愿者行动看作学雷锋做好事,认为志愿者行动是慈悲为怀、乐善好施的表现,把志愿者工作看成是单方面的给予。于是在现实中,虽然青年志愿者行动年年搞,但往往把它简化成一些具体的劳动和事务。青年志愿者活动应是自觉自愿的行为,如果变成了行政命令或组织任务,既挫伤了参与者的积极性,也与志愿活动的宗旨相违背,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志愿精神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

2.1.3 志愿者行动的“俗化”倾向。受社会上急功近利等不正之风的影响,在志愿者行动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致使志愿者精神不纯,形式主义严重。在很多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大多还停留在活动的层面上,偶发性的活动多,持续性的行动少。热衷于开展一些短时期轰轰烈烈的活动,对一些默默无闻需要长期服务的项目不愿组织参加,对社会上大量存在的社会公益事业参与性低。“扛一面大旗,拉一队人马,呼一串口号,路边发放宣传单、横幅上签字、热热闹闹走一回”这样的追求形式主义的现象普遍。

2.2 志愿者组织管理上的问题。

2.2.1 系统化的组织建设缺乏。随着青年志愿者事业的发展,高校的志愿者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虽然高校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在不断壮大,人员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志愿者队伍还有许多方面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志愿者组织建设处在低位徘徊中。

随着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出现了没有服务对象的状况,而且不少服务内容僵化,有些志愿者服务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很好的建立起自己固定的服务基地。志愿者组织在上级团组织的指导下,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由于多数指导者和组织者缺乏管理志愿者组织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和管理的方式难以适应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要求,导致志愿者组织在发展过程中摸索太多,形成的经验和建立的有效机制太少。其次是志愿者队伍流动性大,队伍建设的层次感不明显,志愿者服务层次难以提高。同时,志愿者骨干新陈代谢过快,致使骨干队伍青黄不接,造成组织发展的不稳定。再者,志愿者组织运行机制和项目建设缺乏连续性,许多原来服务较为出色的项目都会随着人员变化而中断,而新发展的项目也往往不够深入持久。

2.2.2 行政化的管理现象严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组织是一种非盈利性的组织,要获得持久、稳定、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应首先给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以准确、公平的定位,并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价值承认。受“一有队伍就想管理”的行政思维影响,志愿者组织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视。志愿者被看作免费的劳动力,随意管理,到处指挥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志愿者希望在自愿、自主、自由的氛围中,奉献爱心、提供服务,但是高校对志愿者组织的行政化指导和志愿者组织的社团化管理模式,都制约了广大志愿者的自主性和创造热情。普通志愿者在组织中被视为社员,紧密参与组织的事务,从而承担了过多的组织义务。普通志愿者与组织之间这种紧密捆绑的模式,必然导致普通志愿者在“要我参加”的组织事务和会议中消耗过多时间,而在“我要参加”的志愿者实践中的服务时间反而不多。大学生最优先考虑的是弹性,因为青年人经常有突然的其他活动计划和固定的志愿服务冲突,所以,自主的选择志愿服务时间和内容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志愿者自觉自愿参与志愿者活动,履行的是精神契约,对志愿者的管理相应的应该采取柔性的松散型的管理,以协调和激励为主,淡化管理的色彩。对于志愿者行动的组织和发展任务,可以吸收有热情的骨干志愿者参与。

2.2.3 社会化的联系障碍突出。志愿者组织在高校内迅速发展壮大,并逐步走向社会。由于高校与社会组织机构之间缺少有效的联系,所以作为连接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纽带的志愿服务网络建设还很落后,服务项目单一,甚至流于形式,出现社会化障碍。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社会化程度较低,一方面是受自身发展的局限,另一方面是因为缺乏公民社会的环境和政策的支持。虽然近几年政府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志愿者活动,但这些政策和法规仍然比较笼统,不利于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和壮大。资金的短缺是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的主要障碍。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青年志愿活动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学校划拨给团委有限的经费,这对于以“奉献”为宗旨之一的青年志愿活动来说是杯水车薪。诸多因素使志愿者行动难以走上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阻碍了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社会化进程。

3.在文化管理背景下对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有效开展的探索。学校文化管理是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以师生共同价值观念和信念确立为核心,通过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组织文化,激励和规范组织成因的行为,增强群体凝聚力、团队精神、亲和力和战斗力。文化管理强调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归属点,始终做到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依靠人、激励人,为了人的要求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学校文化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思想,更是一个实践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也必然要进行一定的探索。

3.1 青年志愿者的资质与准入。志愿服务事业是行善积德的事业,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作为它的载体――志愿者的要求是很高的,条件是很严格的。学校文化管理是要发展人、激励人,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对青年志愿者的要求将会更高、更严:第一,必须要有志愿精神,要有爱心,甘心情愿地为有困难的人和社会进步事业做奉献;第二,要有能够从事志愿服务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时间、物资条件、服务技巧;第三,要具备参与志愿服务的体魄和能力;第四,在开展志愿服务时,能淡泊名利,尊重受助对象,严于律己,服从组织分配。

3.2 志愿者服务的运行机制。

3.2.1 在校园建立对志愿者服务的激励机制。虽然,志愿者的服务源于奉献和爱心,“但没有哪一项事业仅仅依靠爱心、激情和崇高就能长久地支撑下去,也没有哪一个组织单凭理想与冲动或领导精英的个人魅力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能持久地运转和发展。”志愿组织必须通过探索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维持志愿者的热情,让他们在服务中感受快乐、获得回报。

尽管中国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已经逐渐建立,但是不够健全和完善。在校园里这种激励机制更有待建立,以下几种激励机制可略做参考:

3.2.1.1 社会荣誉激励机制。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为社会与他人提供服务,其目的就不是为了物质激励。但是,社会给予的精神激励、荣誉激励就能够使志愿者感受服务的价值、产生服务的自豪感。学校若因此授予一定的奖励,可以使其在同学们中广泛传播,提高了志愿者在同学们心中的受欢迎程度。志愿团体授予的荣誉,让获奖的志愿者在团体成员中受到尊重、感到自豪。因此,可以发展和创新志愿团体的荣誉激励机制。我们认为,提升志愿社团荣誉激励机制的关键,是设置灵活多变又富有人性的荣誉奖项,让获奖的志愿者感觉受到“圈内人”的尊重、敬佩。这样,志愿者为他人提供帮助之后,受到“圈内人”的称赞、表彰,就觉得自豪,愿意继续提供服务。

3.2.1.2 社会回报激励机制。虽然志愿者在提供服务的时候,大多数人是出于高尚、无私的动机,没有考虑获得回报。但是,社会各界及学校则必须探索和建立志愿服务的回报机制。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志愿者提供的服务,绝对不能够从服务对象方面获得回报,否则就违背了“爱心奉献”的原则。可是学校的其它机构应该创造条件,让志愿者的服务获得社会回报。我们可以向别人学习,比如:可以建立“志愿服务银行”,借鉴义务献血的回报机制,制定相应制度,即志愿者为学校及他人提供的服务折算小时,储存在“服务银行”里,将来一旦需要,可以获得志愿机构提供的同等时间服务。也可以采取“互助服务”的回报激励方式,将志愿者为学校、他人提供的服务项目和效果张榜公布,让广大师生知晓,一旦志愿者本人有需求,也能够获得大家的热情服务。也可以采取“服务转换”的回报激励方式,即对热情提供服务的志愿者进行重点介绍,并且通过服务活动发掘志愿者的各种才能。志愿者的回报激励机制还有许多形式和内容,需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利用。

3.2.1.3 志愿者的自我激励机制。志愿者的自我激励机制是参与服务过程获得的自我成就感、自我表现提升感和自我满足感。在平时对志愿者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的志愿者都具有爱心和热情,但又不仅仅是因为爱心才从事志愿服务,而是包含复杂多样的动机。那么,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他们不仅看重社会激励机制,而且形成自我激励机制。由于善于从自我激励的角度了解参与服务价值,即使社会激励有欠缺,志愿者仍然能够自己保持服务的热情。比如:志愿者在参与社区服务中重新发现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作用,从而影响自我评价的改变;自我成就激励可以使志愿者在服务活动中获得成功感;自我快乐激励则能使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因为付出与收获而快乐,特别是他们学会将遇到的困难及遇见的负面因素自我消化、过滤,寻找快乐的因素影响自己和他人。

3.2.2 重视志愿者服务的环境建构。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志愿者服务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我国青年的志愿服务意识虽然近年来已逐渐增强,但社会上还未形成志愿服务是公民应尽义务的良好风气,以至仍有一些青年对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不大热心。在广大的大学校园里,这样的情况不乏存在。在文化管理的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普及和深入如果能形成一个全校给青少年献爱心的良好氛围,把青年志愿者活动引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这自然是对青年志愿者服务有效开展的一个良性推动。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共同体意识,构建一种“我群”的共同体环境,形成“我们都是一家人,一家亲”的意识,这将更有利于志愿服务的发展。

3.3 青年志愿者服务有效开展具体延伸方向。随着高校志愿者组织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环境变化,尤其是在文化管理的氛围环境下,高校志愿者整体体制也要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志愿者工作的深入开展。

3.3.1 逐步实现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规范化。首先,加强青年志愿者骨干选拔培养,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规章制度,实行公开招募和注册登记,实行一定的培训机制,力求工作规范化。

在建立、完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方面,要切实以志愿者注册工作为切入点,健全各学校各系(院)志愿者服务队伍构成的基层组织网络。着力加强基层组织的能力建设,推动志愿服务的基层化,加强各院系志愿者队伍的自身建设,切实增强各队伍的服务能力。

在不断壮大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大力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要注意在方便注册和方便服务两个方面下功夫,建设以注册志愿者为主、管理型志愿者为核心的高素质、多层次、相对稳定的志愿者队伍,进而带动更多积极分子参与志愿服务。加大对各系(院)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指导,壮大各系(院)青年志愿者队伍,构建学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的生力军作用。

其次,要加强志愿者培训机制建设,以便提高志愿者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使志愿服务行动规范有序。定期进行集中培训,进行年各类专业培训、礼仪培训、安全和纪律要求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在培训中申明纪律,提出要求,介绍经验,交流心得。使志愿者充分认识志愿服务的深刻意义,明确活动的形式和纪律,对肩负的任务认识得更为深刻,增添自豪感和责任感,这也是志愿者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3.3.2 实现志愿者活动的品牌化、阵地化、长期化。高校大学生虽然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但也深刻地认识到,志愿者活动要进一步提层次、上规模,树立自身的品牌,形成自身特色,在文化管理的氛围下,这一点尤其重要。以长沙民政学院为例,每年新生入校期间,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都组织数千人次“迎新志愿者”,为新生提供“一对一,一条龙”的服务,从新生下车跨入校门起,就有一个志愿者全程陪同和帮助他完成全部的报到手续,并送到寝室安顿好,使新生从第一天就感受到来自学校和同学的关怀,更多的新生从那天起就决定加入志愿者的队伍,将爱心接力棒传下去。“迎新志愿者活动”是长沙民政学院志愿者工作的品牌项目,全校几乎每个学生都了解情况并大力支持配合,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因此逐年提高。

志愿者活动要做到持续性发展,还需要向阵地化、长期化发展,以城镇社区、社会福利机构、企事业单位为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项目,并逐渐探索志愿者活动的多元化发展,力争使活动更加丰富,参与面和影响面更加广泛。

3.3.3 加大宣传讲教力度,弘扬志愿精神,充分理解志愿精神实质。青年志愿者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光大。青年志愿者精神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弘扬和体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追求效率、利润,鼓励竞争,同时也注重公平、道义和爱心。青年志愿者精神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青年志愿者精神是我国传统美德、时代精神和人类共同文明的有机结合。

高校有必要通过志愿信息、宣传品牌项目、树立优秀典型,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凸显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全社会志愿服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示范作用。重点做好各志愿项目的制度规范和成功经验的宣传推广,树立青年志愿者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形象。着力做好优秀志愿者的典型宣传,集中展示志愿者风采,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参与志愿服务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积极做好志愿服务的政策保障措施的宣传,努力为志愿者开展服务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并按照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加强以志愿精神为核心的志愿文化建设。围绕“3・5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12・5国际志愿者日”等契机,加强青年志愿者品牌建设,规范服务标志、注册程序、宣誓仪式,积极创作、推广志愿者主题的文艺作品,增强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3.3.4 加强对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扶持。青年志愿者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一项比较艰巨的工作。志愿服务并不排斥社会各界在各方面给予的扶持。志愿服务工作不是孤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与整个社会融为一体的。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必然要得到社会各界的配合、支持。政府部门给予的政策支持、各企事业单位给予的物力、财力支持,是志愿服务工作顺畅开展的必要条件。就高校来说,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开展的如此蓬勃,这与高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给予各方面的关心、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文化管理的环境下,青年志愿者服务要有效开展,要继续加大对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扶持。首先要对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进行一定的科学规划,同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其次,要建立一定的活动经费来源渠道,在经费上保证志愿者工作的开展。另外,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要给予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支持。

3.3.5 创建青年志愿者俱乐部。这是对高校志愿者工作新模式的一种探索,也是对学生志愿者工作新方法的一种尝试。校园文化管理要求我们从点到面,给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创建这样一个青年志愿者俱乐部是适应文化管理的要求。

众所周知,在大型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几百人次的优秀志愿者因而汇聚到一起,这是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亦是一个规模庞大的人际脉络。同时非常可惜的是这些志愿者随着每次志愿者活动的结束绝大多数也失去了联系。如何更好地汇集这些因志愿者活动而相识的优秀志愿者?如何更好地分享他们精彩多样的人生阅历?如何盘活整个因志愿者这个纽带而生成的人际脉络?如何满足这些志愿者在踏上工作岗位后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愿望?如何推进志愿者事业的终身化?如若建立这样一个青年志愿者俱乐部,这些问题也许就会迎刃而解。

俱乐部以非赢利性的社会化模式运作,为所有志愿者服务,为所有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的优秀学生提供一个汇聚、交流的平台,为青年志愿者们创造一个更广阔的活动舞台。该俱乐部可以高校每年大型的志愿者活动为基础,以年份为序列,以志愿者活动为载体,汇集优秀志愿者,构筑“志愿者圈”;最终以“志愿者圈”为基点,以各种聚会、短途旅行、文艺文化参观等活动形式,串起历年各个“志愿者圈”,充分交流志愿者服务经历、工作体验,共享人际脉络,最终构成高校志愿者群落,进而推动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3.4 文化管理背景下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有效开展需要的观念意识。青年志愿者活动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其丰富的内容确实能够吸引许多青年人参加到志愿者活动当中。在文化管理的环境下,青年志愿者开展活动更应该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平等、动态等观念,只有把这些观念实行好,才能把青年志愿者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做出一定的成效,使青年志愿者活动发展保持一个长期高速增长的态势。

3.4.1 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工作的理念应该是“以人为本”,即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在文化管理的背景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会更显突出。青年志愿者活动主体是青年人,而作为客体的服务对象也是人,因而,在活动之中,以人为本的观念显得更为重要。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该根据服务对象的共性以及个性来制定与之相适应、能满足其服务需要、行之有效的服务计划,其中应突出其个人的需要;同时派遣具备一定能力,能够较好完成服务工作的志愿者参加服务,以保证服务的质量及水平。同时,志愿者应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在服务中使用与之相适合的言语及行为,便于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既要重视一类服务对象的共性,又要重视单个服务对象的具体个人实际,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4.2 平等的观念。

3.4.2.1 在志愿者组织中,每个志愿者都是平等的,不管他们各自身份的高低、收入的高低、种族的不同等等,机构应该向每一位志愿者提供平等的培训机会、参与服务机会等。只有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志愿者们才可体会到真正服务的乐趣,才会对机构产生感情,才会愿意在机构中长期奉献自己的才学。

3.4.2.2 在志愿者眼中,每一位服务对象都是平等的,志愿者不能由于该服务对象的外貌、行为、言语、能力、身份等原因,对服务对象产生不平等的目光,或者只是重视某一个服务对象,而对其他服务对象则漠视甚至嫌弃;这是不可取的,必须加以纠正。

3.4.3 动态的观念。由于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一项长期的活动,是一项不断进步的事业,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服务对象以及志愿者机构等几方面,都在不断地向好的方面变化,因此,志愿者服务活动当中应有一种动态的观念,才能有助于服务开展、服务水平的提高。

3.4.3.1 在开展每一次服务时,志愿者应注意抱着动态的观念,不能以一个固定的角度去看待服务对象,必须在服务过程中注意观察服务对象的反应,或在适当时候对服务对象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及时进行改变,适应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方能提高服务的效果。

3.4.3.2 志愿者在参与服务的过程中,服务技能、服务水平、认识程度等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志愿者机构必须重视这一点,在有利条件或适当的时候,给志愿者以机会参加新的要求更高的服务,或开展相应的团队活动,以做到合理运用机构的人力资源,避免出现“高才低用”,有助于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增强机构的凝聚力,使服务开展得更成功。

3.5 文化管理背景下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有效开展应注意的发展趋势。前面,我们对青年志愿者服务行动的大体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大体的分析,注意到了文化管理氛围下对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的要求。显然,在文化管理氛围下,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有效开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发展趋势,并要加以引导、促进。

3.5.1 学术化。学校文化管理要求青年志愿者活动实现科学合理的发展,就需要形成青年志愿者相关的理论成果,以实现系统的指导工作。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学术基础,可以将社会学、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心理学、工程电子学等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互相结合起来,再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开展适当的研究工作,逐渐形成一门学科。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学术化是青年志愿者发展的需要,它为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提供了正确的指导,从根本上提高了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水平。

3.5.2 规范化。学校文化管理要求青年志愿者活动在完善的制度下进行运作,就需要建立青年志愿者相关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以实现规范化管理。青年志愿者事业应在有关法规的指导下,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建立和推广相应的管理体制,如青年志愿者一整套培训上岗制度,会员入会培训考核制度、会员培训制度、会员档案管理制度、会员评级制度、出勤管理制度,服务对象档案管理制度、服务质量监控制度。通过制度的完善,从根本上规范青年志愿者工作。

3.5.3 社会化。志愿者服务工作是全社会范围的一项工作,就是在我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港澳地区,志愿者服务工作的程度也很高,其开展的良好效应甚至还高于内地。港澳地区的志愿服务工作叫义工服务,其服务范围宽,内容多元化,有时甚至就是社会工作。在学校推行文化管理环境下,青年志愿者的活动是需要加强与社会发展的接轨,在某一程度上,这也有助于学校文化管理达到多元化的发展目标。加快青年志愿者的社会化工程,及时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在实践中寻找服务社会、完善自我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吸引社会上对志愿者事业有用的更多资源,使志愿者活动得到一定的物质和资金的支持,加快发展步伐,推进志愿者工作的社会化。在这一方面,我们从港澳地区蓬勃发展的义工制度可以看出社会化对志愿者服务工作的良好促动性,大力引导、促进志愿者工作社会化的发展。

3.5.4 义工工作与学分考勤制度化。在我国港澳台地区,其志愿者服务工作开展的相当好。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相关部门的强势推动,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大学实施了感恩教育,推行了义工考勤制度化运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否正常毕业跟其在校期间的义工工作开展的情况有一定的联系。高校要大力推行学生的爱国荣校感恩教育,重点要以国家、学校重大历史事件日、重大发展转折日为契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荣校感恩教育。另外要推行义工考勤制度化运作,推动、带动学生加入志愿工作中来,且视其志愿工作参加的次数及质量给予一定的学分考核。此项学分可抵扣学生专业学习学分的不足,总体并入学生毕业时要达到的学分标准。也可以单独罗列出来,单独作为学生的毕业资质要求。另外可以作为学生评奖评优、入党、优先推荐工作的一个参考值。从另一方面讲,这其实也是学校育人功能的一个体现,也是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着力点。

4.结束语。当前,志愿服务正在成为新的社会风尚,尤其自08年北京奥运以来,越来越多的青年及社会各界群众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实践充分说明,青年志愿者行动符合时展的潮流,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符合当代青年的特点,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项生机勃勃的事业。

高校在推行文化管理之际,应适时抓住青年志愿活动适应当代青年自主意识、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的特点,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青年以志愿服务方式积极参加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调动青年的内在积极性,使一些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从志愿服务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在全社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倡导时代新风正气,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它成为新时期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孙鹤娟.《学校文化管理如何归于实践》[N].中国教育报. 2006.6.20(6)

2 鲁宏飞、沈艳华、魏馨.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何军、曹丹丹、陈岑.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青年志愿者活 动的创新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07(3)

4 李卫东.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高校开展“三观”教育的新平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5 共青团中国地质大学委员会.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概述. [EB/OL] youth.cug.省略/xtw2007/news_ show. asp?newsid=99, 2006.4.3

6 刘家祥、杨娟.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价值内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7 黄志坚.中国志愿者行动,学雷锋精神的跨世纪弘扬[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1998(1)

8 徐中振、叶月萍.志愿服务与社区发展――“社区资源与 志愿者服务”国际研讨会综述[J].社会学.1999(1)

9 李亚平、于海.第三域的兴起――西方志愿工作及志愿组织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篇6

最新关于热门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范文   爱心、奉献,不求回报,讲求付出,从中收获欢乐。这是我们每一位大学生志愿者共同的梦想和心愿。

  我是xx级的一名青年志愿者,...x年9月,我加入了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学长学姐的带领下,组织并参与了一些校内外的公益活动,尽自我的所能去帮忙需要那些需要帮忙的人。传递自我的欢乐和爱心的同时,收获着我们自我的欢乐和信念,并且让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传承下去。

  有人说,志愿者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确,加入志愿者协会两年多来,让我受益匪浅。首先,丰富了我的个人阅历。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不单单要学习,还要进行全方面的素质拓展,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而此刻我肩负着不单是普通大学生的职责,而是一名志愿者。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比普通人更多的是活力、热心和奉献精神。仅有做更多的志愿服务,才能帮忙更多需要帮忙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欢乐。其次,锻炼了我的协调本事。作为一名志愿者,这就要求我们能协调好自我的工作与学习时间,很多时候工作与学习时间是有冲突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们不能只顾工作将学习落下,又不能只顾学习而不工作。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学会了充分协调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两者兼顾。更重要的是:我明确了社会服务的意义。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应当明白自我做的都是无偿义务活动,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用心服务,传承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让这精神像阳光一样洒满社会各个角落。

  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登上峰顶。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留下的足迹虽然会渐渐消失,可是却教会了我们学会积累。无论做什么事情,态度最重要。有时候我们真心的为每一件事情做好了腕足的准备,但却以失败告终,可是我们不会气馁,我们会逐渐从中获得爬起来的勇气。虽然失败了,却离成功更近了。我们青年志愿者在工作中,也有拼成失败痛楚的时候,可是我们需要做的,是整理好心理笔记,端正态度。只要一向坚持着良好的态度,坚持努力不放弃,我们会慢慢成长,成熟,直至成为一个耀眼的星团。切实的为人们做实事,这便让人们心中温存了热,温存了让人欢乐,让人感激的热。

  进入青协一年以来,我们的干部干事秉着“我们是一家人”的思想,大家拧成一股绳,一齐努力奋斗。家人,就是有困难的时候我们一齐度过,欢乐一齐分享。这个家庭里,充满温暖,协作,宽容和欢乐。我们一齐工作,一齐学习,一齐帮忙需要帮忙的人,我们一齐进退,青协的荣辱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学会付出,让别人得到暖心热,我们学会宽容,让别人得到更多的机会,我们学会给予,让别人收到更多的甜果。青协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团体,我们相信,我们能用我们灼热的心,融化冷漠和无情,让世界处处充满爱,处处都有志愿精神。

  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自我的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完美。不论时间怎样变,我们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没有变。不论人们怎样变,我们的爱心没有变。时间在前进,志愿者们的精神,也再前进

  最新关于热门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范文

  我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我时时刻刻为我是大学生志愿团中的一员而自豪。

  这次志愿者服务的经历也对我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在学校里的学生、作为在社会里的个人,我们也应该学会服从、付出、充满热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以党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积极为人民服务。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是当代社会注意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业。努力做好这项事业,有利于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范。这是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是当代青年志愿者的使命,也是我们学习“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我一直想做一名志愿者,其实我参加志愿者就是希望能给社会带来多一点的爱。很多时候,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总会觉得缺少了爱,缺少了被关怀。尤其是随着人渐渐地长大,接触到更多的人与事的时候,我们的思想就越来越复杂。同时我们会对这个社会越发不满,觉得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很虚伪的社会。但是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份爱,是一种对弱势群体的一种无名的爱。我相信凭着这心中的一份爱的种子,从我做起,从我们年轻人做起,我们可以让自己,让别人看到这个社会始终还是温暖的。所以从这方面看,我觉得我们更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其中。参加协会,我希望得到的只是一份体验。

  作为一个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时,志愿者也可以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关爱他人,也更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意义。而且,支援者的活动,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微小的,因为它涉及的范围太有限。它又是伟大的,因为他在有限的范围中让老人露出了笑容。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自身的价值。同时,它也提升了现代青年的精神道德,培养了现代青年的助人为乐、团结互助的高尚品德。彰显了我们青年的时代风貌和精神风貌。让我们为这一事业来奋斗吧!

  让我们这些新时代青年来担负一些微弱的社会责任。奉献出一点微弱的力量!

  最新关于热门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范文

  古语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0__年_月18日,__大学电气与信息学院的志愿者们在宣传部副部长潘通的带领下,来到__敬老院,为那里的老人们送去欢笑与快乐。

  在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后,志愿者们到达了__敬老院,负责人对于他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在分配完任务后,每个人便主动开始了工作,有人擦桌子,有人擦椅子,有人去打扫楼梯,还有人对门窗进行了清理……为了给老人们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即使汗流浃背,志愿者们也依旧热情饱满地工作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愉悦而满足的笑容。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篇7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 service;economic benefits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5-0258-02

0 引言

志愿服务作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自我价值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1 志愿服务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载体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必然要求,是奏响社会发展进步主旋律的重要举措,也是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支点。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不仅要贯彻中央精神,还应注重社会实践养成,将志愿服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融入实践锻炼中。

1.1 凸显爱国主义 大学生志愿服务以社会公益为基点,以社会和国家利益价值为重,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会不断陶冶自身的情操,提升自身的境界,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志愿服务是以实际行动,其本身就是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培养爱国爱人民的的价值观。

1.2 传递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道德之本。近几年,志愿服务作为蕴含丰富道德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这是因为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有了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志愿服务可被看做是大学生参与、服务社会的平台,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会提升自身的各项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还能够传递奉献精神,奉献精神作为每个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不仅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了社会主流价值,同时具有奉献精神的学生也更加有利于就业,有利于走向社会,创造价值。

1.3 激发友善情感 刘云山在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成指出“要把增强社会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作为重要着力点,使人们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作善举”。

人生必须筑牢“友善”之根基,彻底激发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友善之培育和践行,对于国家建设、社会建设、家庭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友善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建设和谐家园、融洽人际关系、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条件和价值支撑。

志愿服务要求志愿者应该积极参与“三关爱”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善行义举,营造友善的社会氛围,打造好弘扬友善之风的平台。

志愿者的人文关怀与雪中送炭的真情奉献将会深得受助者和社会的高度赞誉。

2 志愿服务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困境

当前,我国虽然在大力倡导志愿服务,但志愿服务自身的仍存在许多不能回避的问题。

3 志愿服务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3.1 构建志愿服务的品牌实践平台 要想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力,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是一个有效途径。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精心策划适合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具有社会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品牌项目,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风采和成效真正的展示出来;将已经取得社会影响力,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的志愿服务项目做得更大更强,使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宣传推广作用,鼓励和拉动更多人参与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当中;确立正确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能和大学生成长发展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相悖;正确利用学生的寒暑假和节假日,在不耽误学生学习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更多的走向社会,积极地参与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当中去,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得到更多的推广等。在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应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突出人文关怀,鼓励大学生多多参与到敬老、爱幼、帮扶农民工、助残等志愿服务行动,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接地的志愿服务项目,构建志愿服务的品牌实践平台,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3.2 以爱国主义为导向,友爱品质为根本,友善情感为核心,提升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识水平。有资料显示,在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当中,有70%是为了赚钱,有50%是为了社会责任而付出,有30%是为了提高综合素质。这表明,很多大学生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也就导致学生无法从志愿服务活动中得到成长和锻炼。此时,学校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组织学生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应以爱国主义为导向,友爱品质为根本,友善情感为核心,提升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识水平,使学生们真正意识到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志愿服务的教育过程中,应该遵循全员、全程与全方位育人的“三全”模式,以育人合力的最大化追求育人工作要求、工作难点、工作意义等方面的要求如实告知学生,让他们对志愿服务的诚信表现做好思想准备;志愿服务过中深入跟踪与了解学生思想、化解他们的心灵困惑,及时纠正志愿服务中某些学生的不佳表现。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生的志愿服务一般都是在当地举行重大社会活动或重大节日时开展,地区以连云港为主,活动形式是学院负责组织、学生自主参加。今后,我们要引导学生把乐于助人的友善情感在时间上予以延伸,在空间上予以拓展,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实现志愿服务的自主化;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普遍化。

3.3 提升志愿服务运行效率 高校应该注重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及社团的建立,对这类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给予资助和支持。高校志愿服务机构可以对于志愿服务项目的内容、形式和经验进行交流合作。于此同时,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机构也应该和民间志愿服务机构进行交流沟通。在此基础上,建立政府机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构和民间志愿服务机构协同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以便大幅提升志愿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

同时,高校应该健全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的评估机制,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志愿者工作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志愿服务组织机构自身也应该建立和完善志愿者评估体系。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可以将组织内部的志愿者在公益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高校可以把志愿者在学校的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和择优表彰等评选相结合,对在志愿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大学生给予评优、评先的优先权,借此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更多的志愿活动,并在志愿活动中更加努力表现,尽心工作。同时,对在志愿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志愿者,可以在媒体上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树立榜样作用。

高校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阵地之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高校特色的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增强大学生精神力量。充分利用校报、校园网、校内电台、手机短信、报告会、演讲比赛等阵地和载体,大力弘扬“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理念,生动形象地诠释志愿服务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把志愿精神的种子播撒到大学生心中。

4 效果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密切相接的。志愿服务精神也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壮大而产生并蓬勃发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培养人生价值观的第一步,人生价值观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4.1 大学生志愿服务经济成本较低 政府对志愿服务不需投入较多的资金,又能满足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要求。志愿者向人民提供的服务大多是免费,政府对志愿服务的资金支持最多是后勤补偿,如餐费、路费、服装费等。这和志愿服务创造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如政府支持、院校统一化管理,在大型活动中,如有志愿者参加,通过他们的无偿获得,可以大大降低活动的运作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此外,社会团体对志愿服务活动也会提供赞助,其资金既不属于政府财预算,又能使志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赞助者也通过志愿活动得到了宣传自身、扩大影响的机会。

4.2 志愿服务可增加大学生就业创业社会资本 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在迅速发展壮大,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累积自己的社会资本,扩宽人脉,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社会资本能够帮助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项调查为例,有75.34%的大学生表示参加志愿者服务能够增长才干、提升能力尤其是就业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

该校2014届毕业生中,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在求职期间备受企业关注,就业率高达99%,并且针对这部分学生就职后工作表现的一项调研现实,企业对就职学生的满意度高达87%。这充分说明志愿服务对培育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培育其良好的人格都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篇8

一、志愿服务的文化研究视角与“志愿文化”释义

志愿服务作为现代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有序参与社会的一种行为方式,事实上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存在。因此,“志愿文化”概念的提出有其可行性。从理论研究进而指导实践的角度考虑,“志愿文化”概念的提出也具有必然性:其一,志愿服务是一种以人性、道德、良知为逻辑起点的行为,其动机和目的需要有其在文化上的解释和支撑,比如利他的道德理想主义、个人的伦理道德及其对公共准则、组织方式的认知等;其二,解读志愿者这一社会群体的行为特征、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和价值追求,有助于展现志愿服务所蕴含的文化态度、精神价值和文化力量,有助于我们以文化的方式推动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其三,挖掘志愿服务的文化内涵,包括其历史发展、组织管理、制度环境和全球化趋势等等,便于我们以一种时代的理性意识与人本精神,站在文化的立场反思志愿服务背后的思想运动和人文基础,随时保持对志愿服务的审视态度。

田庚、杨依凡、刘旭霞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志愿文化导向机制研究》一文中对“志愿服务文化”做了界定:由志愿服务的性质决定的,在志愿服务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根植于志愿者群体,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实践性,并以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特别是社会资源为载体的独特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志愿文化”一词涵盖但不局限于“志愿者文化”“志愿服务文化”等相近概念,可以指志愿者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文化,也可以指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文化,还可以指一切与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有关的历史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比较文化等等。

二、大学生志愿文化的主要特征及表现

大学生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参与志愿服务的主体,高校丰富的人才和文化资源促成了志愿服务在大学校园的生根发芽,深厚的文化土壤和良好的发展根基使得参与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学生活和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志愿者的主要群体,他们的学识水平、心理特点、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志愿服务的文化性特征更加显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为文化群体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调查显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或者说有过志愿服务经历的人数比例相当高,他们普遍对志愿服务的理念表示认可和接受,并大多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付诸实际行动。这与大学生易于接受先进文化理念、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强烈的参与诉求等特点有关。志愿服务极大地迎合了他们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文化心理需要。

第二,作为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延续性。大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领域非常广泛,除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这一品牌活动外,目前还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中国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和大型赛会项目等长期的大型项目。这些活动不仅使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更在帮扶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作为文化组织具备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以组织化的力量引导国人关注社会问题,投身公益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志愿者行动的社会受益面问题,也在短期内推动了志愿服务在中国的规模化发展。高校志愿者组织在这种背景下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与其他具有政府背景或者“草根”的民间志愿者组织相比,呈现出了人员相对稳定、制度趋于规范、活动组织长效等优势,在为社会培养储备了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志愿者人才的同时,形成了大量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品牌,也创造了一批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文化表征符号。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志愿服务满足了大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需要,在丰富自身生活阅历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处事能力,促进了专业知识与实践运用的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在奉献爱心的同时,深入接触到了社会实际,唤醒了他们的道德情感,促使他们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主动将大学生志愿文化的构建纳入德育工作者的视野,不仅有利于发挥高校引领社会文化之先的辐射作用,更能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的效果叠加。

三、大学生志愿文化的德育功能

(一)激发大学生德育的主体意识

大学生兼具志愿文化和德育的双重主体身份。现代德育强调教育对象参与德育过程,即在一定条件下让学生主动成长、自由发展。志愿服务作为德育实践的一种新形式,可以让大学生在服务过程中了解社会需求,在具体而琐碎的服务工作中培养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学习的动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激发大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目标。

在现代社会志愿服务呈高度组织化的行为状态下,个人道德理想与组织推动力量是参与志愿服务的两大动力。在志愿服务形式和领域不断拓展的情况下,志愿者日渐显现出群体规模的庞大性、人员构成的多样性、个体目标的分散性和群体规范的非强制性等特征。志愿文化的塑造和形成,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志愿者群体的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大学生思想活跃、主体意识较强、参与社会的热情较高,利他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更浓。但是,大学生也处于成长成熟的过程之中,认知、心理、价值观念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要使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持久的自律行为,根本上有赖于发挥志愿文化的内驱力作用。也就是说,一旦大学生对自己身处其中的志愿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他就能合理地解释自己为什么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就越能加深对志愿者组织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从而使自己时刻保持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把志愿服务作为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甚至生存状态。

(二)实现大学生德育的社会功能

德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育对国家、社会有责任感的公民。志愿服务则是现代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有序参与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对人类及社会的积极认识、对社会发展价值取向进行积极思考,成长为能够担当社会责任的人。

大学生对志愿文化的体认,建立在对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基础上,他们注重社会道义,强调社会责任,更多地考虑社会分配的公正性,其志愿行为也具有自愿性、公益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志愿文化的核心是利他主义价值观,其精髓在于个人对正义、和平和集体福祉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博爱、给予、利他、济世是志愿文化的道德情怀。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在加入到志愿者组织中时,除了明确内心的道德支持力量外,还必须清晰地认识志愿服务的公共准则和组织方式,尤其是认识到志愿者对于社会、国家与人类的责任所在,认识到如何处理好志愿者组织与公共领域、私人领域的关系,个人理想、组织使命与争取资源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大众利益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个人的道德立场与公平公正地对待服务对象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特殊的服务对象与一般公众的关系。志愿服务在满足大学生参与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需求的同时,也引导他们进行现实的价值选择,在尊重个人道德的差异性、条件性的前提下,以增进普遍幸福和改善社会状态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终极追求。

(三)推动大学生德育的现实目标

德育本质上是一种以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为目的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是最为贴近“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和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德育只有建立在尊重教育对象独立人格的基础上,切实贴近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深层情感和心理诉求,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帮助教育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和内心困惑,并施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在大学生眼里,志愿服务的经历是一个让参与者不断获得人生感悟的极有价值的实践。他们在无偿付出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收获了被他人需要、被社会认可的非物质回报,实现了心灵充实、精神升华、潜能发挥和自我价值等方面的精神追求。同时,他们在对社会上各种弱势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扶助活动中,缓解了个人的心理压力,完善了个人的道德品格。志愿服务也使大学生走出了校园,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提升了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独立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协调与合作能力、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等,加快了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正因为如此,志愿服务才能极大地拓展高校德育的育人空间,将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价值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内容,全方位地渗透到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之中,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四)优化大学生德育的环境机制

志愿服务活动的产生并不偶然,它既需要一定的历史文化传统,也要有一定的现实条件,它本身也构成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志愿服务使高校德育回归社会生活,对大学生这一即将步入社会并时刻与社会有着密切接触的特殊群体产生深刻的影响,这集中体现在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成才意识培养、理想目标确立、感恩情怀建构等方面,很多内容都是高校德育至关重要却又缺乏实效的工作目标。大学生志愿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辐射作用和影响力,也有效地改善了大学生德育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机制,文化的熏陶性、思想的感染性、教育的引导性、价值的取向性共同构成了志愿者行为和志愿者组织与社会文化的有效对接,宽松、自由、和谐的志愿文化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传统德育的弱势和被动局面。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效能分析;重构;媒介式帮扶模式

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政府与企业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局限性。除政府部门与盈利部门外,一个良性运作的社会还应有志愿者的参与和志愿服务团队共同发挥“剂”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志愿组织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联合国更是将2001年确定为“国际志愿者年”。

高校志愿服务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层面的拓展、大学生为人处事能力的加强以及健康人格的提升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高校是中国志愿服务构成中的一部分,更是组织和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中国高校志愿服务虽在不断发展中,但由于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存在许多缺陷,其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导致其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国内高校志愿服务相关保障机制不健全、行政色彩浓厚、志愿者素质良莠不齐、志愿服务形式单一等都成为制约我国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因素。许多大学生为了“志愿”而志愿,并未树立真正的志愿服务意识,参与活动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1],这也是我国大学生亟待改善的问题之一。这些都制约着我国高校志愿服务前进的步伐,所以探求志愿服务运作的长效机制,更好地管理志愿服务队伍已成为各级团组织,特别是高校基层组织和公益活动组织急需改善的地方。

作为中国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不得不对当下高校志愿活动进行新一轮思考与完善。

1.高校志愿服务模式现状

1.1高校目前志愿服务模式的定义

通过对调研报告、附录数据及有关论文分析,大学生公益志愿服务的“媒介式帮扶”模式是指通过教育帮扶、调研反馈、社会对接和高校支撑四种方式,以大学生为媒介,充分整合公益组织、社会资源、高等院校和大学生四方力量,为实现长期、规范、有效、可发展的公益帮扶提供一条新出路[2]。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名人带动

以一个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牵头,针对一种社会特殊群体创立的志愿服务队伍。以名人效应为纽带,沟通学校、社会、政府资源,提高志愿帮扶活动的名气和效率。

(2)自上而下

由高校校团委规定组建的学生社团,如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学校为中心枢纽,鼓励大学生进行志愿活动并整合社会及志愿者资源。

(3)自下而上

以大学生为个体,由大学生个体的个人素质影响整个团队的发展。

1.2 高校目前志愿服务模式优势

课题组根据对目前高校志愿服务模式的调查,验证了大部分高校志愿服务模式都为“媒介式”帮扶模式,即以大学生作为媒介,结合社会公益组织、社会资源、高等院校和大学生四方力量,开展的高校志愿服务所特有的模式。

1.2.1 有利于获得更多数据和帮助

该模式所涉及的环节广泛,以武汉大学“爱心仓储”项目为例,在与社会公益组织(如“工友之家”等)进行沟通联系的过程中,高校志愿者可以得到更多高校帮扶对象的启示和数据;而与社会资源的对接,则体现在“湖北经视”等媒体平台之间的联系过程中,通过资金、物资、提高曝光度等方式直接促进了“爱心仓储”团队的发展运作。武汉大学在促进“媒介式”帮扶模式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它为“爱心仓储”项目提供了活动和聚集场所;其次,由于学校的名声在外,也成为“爱心仓储”项目正规身份和形象的一个代表,是其团队发展的动力和推动力。当然,大学生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高校志愿服务团队而言,大学生是其组建的主要个体,所以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又会决定高校志愿服务团队的整体作用。对于我们调查的四所大学而言,都涉及到了相关环节。

1.2.2 有利于大学生公益帮扶的规范性

在对华中师范大学“圣兵爱心社”负责人大熊的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圣兵爱心社”部门的设置,外联部、宣传部、秘书部、通讯部、财务部正是高校目前志愿服务模式“媒介式”帮扶所涉及的四方力量的一个综合体现和表达。而其下的爱心之旅、利废助学、阳光行动、图书义卖、爱心论坛等品牌活动,又正是教育帮扶、调研反馈、社会对接、高校支撑这四种方式在其社团活动的具体表现。虽然“媒介式”帮扶模式这个概念并没有被大家熟知,但是每个社团组织负责人的心中都已经有了一个发展的大致方向,而这种方向正是“媒介式”帮扶模式的雏形,同时也在实现大学生公益帮扶的规范性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2.3 有利于大学生公益帮扶的长期性

规范性是长期性的一个前提所在。以武汉理工大学“郎坤志愿服务队”为例。2010年创办的郎坤志愿服务队,是以关爱农民工子女优秀个人,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郎坤之名创办的,通过对现任服务队队长李伟的调查了解到,服务队目前由6个项目部门,3个职能部门构成。项目部门分别是:学业辅导,自护教育,素质扩展,感恩教育,科普教育和感受城市等;职能部门是新媒体建设,宣传推广和办公室等。也正是由于这种规范性的存在,让郎坤志愿服务队有了长期的发展,历时5年,仍旧是一支优秀的致力于服务农民工子女的志愿队伍。

1.3 当前高校志愿服务模式的发展障碍和不足

1.3.1 政府和社会层面

(1)对志愿服务缺少针对性的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

志愿服务需要大学生志愿者真诚的付出和辛勤的努力,有时存在一定的歧视性和风险性。当前,政府尚未出台一部有针对性的法律或者保障机制来切实维护高校志愿者合理、合法的权益。诚然,大学生志愿者社会经验匮乏,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尚不能做出较好的预判和解决方法。此外,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无法对志愿服务的含义、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和权责分配等进行明确划分和有效处理,使得社会方面对高校志愿服务缺乏一定的信任与支持。

(2)带有浓烈的行政色彩

根据对武汉四个高校的志愿组织调研分析可知,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大都在各级共青团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起初,凭借各级共青团组织的优秀管理机制、校园影响力等,为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快速起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志愿服务的深入发展,这种借助行政力量自上而下的推广模式逐渐显现出其诸多弊端,例如有些志愿服务活动并不是志愿者自愿参与,而是强制性“被”参与志愿活动;另一方面,也会让基层志愿者积极性和自发性消退,过多的依赖共青团组织。

1.3.2 志愿组织层面

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志愿活动,需要大量的志愿者参与。然而对于各个活动,更多的是依靠学校和学院的组织力量。通常是指导老师和骨干学生承担组织责任义务,以武汉四个高校为主的采访调研分析显示,各个高校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力度上也表现出明显不同。就总体而言,各个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保障、场地提供、奖励机制等各方面的支持较为欠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志愿组织自筹,高校志愿者也迫切地希望走出自己的一条路,但创新实践又不得不与学校的支持力度挂钩。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志愿服务活动,缺少对志愿者进行必要的相关服务技能、服务程序、服务经验等岗前培训,导致志愿者不能很快融入工作团队,从而造成志愿服务效率低下,甚至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活动开展缺乏管理、指导和监督,导致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不够理想。

同时资金方面也是阻碍高校志愿组织的发展的一个瓶颈。就我们调查的四所高校而言,资金的来源可以总结为以下五种方式:①志愿者自掏;②通过卖报等方式举行募集;③合作单位和合作伙伴提供;④向学校报账;⑤自发卖废品、开设诚信小站。但是自主收集得来的经费却往往满足不了活动的需求,学校报批经费也有很多限制,寻找合作单位也存在很多不定因素,这使得志愿组织的发展在资金方面受到了较大限制。

1.3.3 志愿者层面

(1)志愿者流动性大,功利心理较重

目前的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以武汉四个高校的志愿组织为例,以大一、大二年级的青年学生为主力军,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这些青年大学生由于刚刚步入大学,缺乏社会经验,思维方式过于理想化;而进入高年级后,掌握了相关的能力和方法,此时却又远离了志愿服务组织。仅有极少量的志愿者能经常性地参与志愿活动,流动性相对较大。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对于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冠以学分、工时、评优等方式的量化考核和功利诱惑,致使刚进入团队的部分大学生志愿者,为了能得到更好的素质发展和评优加分,带有较大私利性地参与志愿活动,使得志愿活动披上了一层形式化的外衣。

(2)自身问题与责任心不足

就武汉四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而言,由于自身素质方面个体差异的存在,在部分志愿服务活动中,会造成能者多劳而能力较弱者无所做的现象;其次,志愿者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不够深刻,在高校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大部分都是按照团委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志愿者自身没有形成自发自觉的行动模式[3],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均是出于从众心理。从而不能够很好的完成志愿服务,传达志愿服务精神。

2.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2.1 高校志愿服务模式效能分析

2.1.1 “名人效应”便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

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虽充分利用了高校大学生志愿资源,但是在社会上没有一定的号召力,但“名人效应”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名人效应”可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知名度,使志愿服务活动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也可提升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群众中的可信度。这不仅有利于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等等,同时也促进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合作,大大减少了志愿活动开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名人效应”促进了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增加了志愿活动的社会关注度,弥补了高校志愿资源的不足,促进志愿活动的顺利开展。

2.1.2 “自上而下”的志愿者管理模式便于志愿服务活动的统一组织和管理。

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虽拥有庞大的高校志愿服务资源,但由于基数大,容易造成资源管理不合理,而得不到充分利用。由高校团委规定组建的学生社团,如青年志愿者协会、自强社和青创社等,负责组织高校学生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这种“自上而下”的志愿者管理模式实现了对高校学生志愿者的统一管理、归案管理,促进了活动任务的上通下达。这种模式机制由点到线再到面,有利于高校对学生志愿者的统一组织和管理,集中培训和教育,有利于提高在校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服务技能,便于志愿服务活动有序、高质、高效地开展。

2.1.3 “自下而上”的活动开展模式便于更广泛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由学生自行组织进行志愿活动帮扶,自主帮扶弱势群体,这种“自下而上”的志愿活动开展模式可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社会各个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环境保护、爱心支教、电器维修和敬老爱老等。这有利于大学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改善社会生活中的不足,使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受益面更广,落到实处。同时支撑了整个服务团体,传递志愿服务精神理念,积极响应上级安排,保证各个志愿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2.2高校志愿服务模式对策分析

2.2.1针对政府和社会层面

健全高校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使得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有法可依,既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可规范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符合社会的要求。当前高校志愿服务面对的紧要问题,即是规范性问题,政府应当出台一部有针对性的法律或保障机制来切实维护高校志愿者合理、合法的权益对志愿服务的含义、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和权责分配等进行明确划分,增强社会方面对高校志愿服务缺乏一定的支持和肯定。

2.2.2高校志愿服务组织

针对高校志愿服务组织. 进行资源整合,媒介融合;针对帮扶资源以及被帮扶者,不同角色不同对待。将高校可汇聚在一块的资源进行系统化整合利用,各项资源到位,使整个志愿服务链条连续高效运作。高校利用自身的社会地位以及自身的社会优势充分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性,充分性。同时高校作为帮扶者与被帮扶者的联系媒介,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的是连接两者的纽带作用。高校应认清自己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仅要做好志愿活动,更应将各项社会资源和帮扶对象的缺口衔接好,努力发挥自身作用,进一步推动各个志愿活动的发展进程。

2.3.3志愿者层面

针对志愿者层面,结合时代需求,提升自身素质,严于律己是志愿者的首要标准,时刻要以一个合格志愿者的标准来约束自己。大学生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诟病,自愿但不自觉,缺乏社会经验,思维方式过于理想化等。因此,针对此情况,当代大学生应严格要求自己,在活动中积极向优秀的志愿者学习,相互交流志愿服务经验,从而完善自己,成为一名出色的志愿者,为志愿服务活动、为帮扶对象群体作出更大的贡献。

结论

通过对武汉四大高校优秀志愿团队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在志愿组织、政府社会、高校本身、大学生志愿者这四个层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应当对现有的”媒介式帮扶”模式进行重构。

重构后的“媒介式帮扶”模式,主要是以大学生为媒介,结合实体帮扶、调研帮扶、社会对接、高校支撑四种方式,以社会资源为主要力量,连接公益组织、高等院校、大学生四种力量构成一种网状沟通模式,同时分别建立以帮扶对象或者志愿者为主体的联盟体,从多角度,多层次完成志愿目标,达到志愿服务模式链条的富集化与完整化,更贴近目前的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下表1重构前后的模式对比图。

重构后“媒介式”帮扶志愿服务模式能够利用起如新媒体、中介APP软件等大学生熟悉的社会资源,通过多元联盟体制、高效的合作机制、优秀的运行机制,针对性的管理机制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式的有效运用提供保障。

重构前具体

四种方式教育帮扶、调研反馈社会对接、高校支撑方式之间独立存在

四种力量公益组织、社会资源高等院校、大学生四种力量通过大学生媒介分别联系,定义中,四种力量处于平等的关系,但现实以大学生为主

媒介大学生四种方式、四种力量的主要关系人

效果为志愿服务提供新出路

重构后具体

四种方式实体帮扶、调研帮扶社会对接、高校支撑

与社会相连,与高校相连,与群体相连,为事要实,为人要实,帮扶形式扩展到环境、交通等

四种力量

公益组织、社会资源高等院校、大学生

力量之间通过大学生媒介进行联系,但是力量之间不再平等,重点利用社会资源

媒介大学生联盟体力量的组织和承担者,四种方式、四种力量的主要关系人

联盟体帮扶对象联盟体大学生志愿联盟体联盟体主要起沟通交流的作用

效果多角度、多层次深入完成帮扶目标,实现志愿服务模式链条的完整化

重构前具体

四种方式教育帮扶、调研反馈社会对接、高校支撑方式之间独立存在

四种力量公益组织、社会资源高等院校、大学生四种力量通过大学生媒介分别联系,定义中,四种力量处于平等的关系,但现实以大学生为主

媒介大学生四种方式、四种力量的主要关系人

效果为志愿服务提供新出路

重构后具体

四种方式实体帮扶、调研帮扶社会对接、高校支撑

与社会相连,与高校相连,与群体相连,为事要实,为人要实,帮扶形式扩展到环境、交通等

四种力量

公益组织、社会资源高等院校、大学生

力量之间通过大学生媒介进行联系,但是力量之间不再平等,重点利用社会资源

媒介大学生联盟体力量的组织和承担者,四种方式、四种力量的主要关系人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291-02

一、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个良性循环的组织是为社会提供良好志愿服务的基础。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多由学校针对特定事件来组织和倡导,大学生志愿者随着特定事件的终止而停止服务。在高校的德育教育中,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发挥载体功能,因此更应促进志愿服务的组织、项目和机制等全方位的改进。

(一)大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存在的问题

1.对志愿活动了解不深入。有数据表明:未参加过志愿者活动占35.6%,这些人中因对志愿者活动不了解而未参加的大学生占38.5%。所有调查对象中对志愿活动不了解的占19.2%,听过类似活动的大学生占13.2%。同时,少部分大学生认为志愿者活动与“学雷锋”或“做慈善”相同,甚至极个别人认为是“形式主义”活动。大学生对志愿活动未有深入了解受信息渠道不畅通、志愿组织宣传不到位等影响,并且少部分大学生没有领会志愿者活动的精神实质,对活动的内涵难以准确理解。

2.大学生志愿者的不稳定性。大学生志愿者的组成人员不稳定,受高校的学制影响,对工作熟悉、有管理经验的高年级学生迫于就业、考研的压力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会逐年降低,毕业年级参加活动的人数远远少于低年级的,这使服务活动出现断层。参加活动过程中,因每个人精神状态和性格的差异,少部分大学生一旦遇到棘手的问题便会选择中途放弃而退出活动;大学生的参与时间也不稳定,大学生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时间安排受课业时间的限制,很难保证有规律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些人在大学期间只是偶尔参加或者一年参加几次。以上均会影响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志愿者队伍的整体水平,不利于志愿活动长期稳定的开展。

3.参与动机多样,缺少服务意识。志愿者服务活动依赖校级团组织指导,成员自主参与意识不强。除一些大型项目在全校范围获得广泛响应,小型的志愿者组织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大部分的大学生志愿者认为参与活动是自身的社会责任,可以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思想观念较积极进步。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觉得通过参加活动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竞争力,有些人认为这是充实课余生活的一种方式,有些人认为参加活动可以结交朋友,个别人为得到他人认可参加服务活动,这些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更缺少服务他人的意识。

(二)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

1.经费不足。无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出发点为何,大学生的精神支持起决定性作用,但有实际意义的物资支持是很有必要的。作为非营利组织,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活动产生的成本费用如交通费、餐费、材料费等不能由大学生承担,绝大多数高校志愿活动由校团委给予有限的经费,活动经费的短缺阻碍长期、规范志愿服务的持续推进。

2.缺少相应的社会认同。近年来,大学生为大型赛会提供志愿服务得到社会的好评和认同。但志愿活动的大部分是些日常事务如义务支教等,因效率、效果和透明度存在问题,并缺乏连贯性易被社会质疑,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度很低。来自社会、家庭和周围同学不认可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会损害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必须加大推动社会认知的力度,给志愿者更多社会各界的广泛的支持和理解。

3.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无法保障志愿者权益。志愿活动的过程中会涉及一些法律事宜,如滥用志愿者名义等问题。目前,全国范围的志愿服务专门法律尚未确立,在缺乏政策支持和法规滞后的情况下,志愿服务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部分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不同类别、程度的被伤害,精神伤害占较大比例,存在不尊重志愿者人格的现象。也有志愿者的人身安全被危害,我国北方冬天寒冷,志愿者室外服务中会有生病、跌伤事情的发生。

(三)高校管理存在问题

当前,具有完整的志愿组织服务体系的高校较少,大多数学校的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具体如下。

1.组织机构设置不健全。各高校志愿者组织的设置没形成统一模式,大多数高校的服务组织由校级团委到各院系分团委领导下进行,也有高校的组织受校级或是各学院学生会管辖,有些高校成立了单独的协会指挥活动,有些院校只设立总部负责所有活动的运行。

2.成员招募不规范。部分高校在招募新成员时没有科学考核的方法,不注重质量会使得大学生志愿者的素质因人而异,招募方式的随意性还会影响志愿服务的效果。多数高校的招募方式类似行政命令式,发起方式有“党政支持、共青团承办、社会化运作”的特点。招募对象中党团员和积极分子较多,有的同学因个人原因把提供志愿服务看成是被委派的行政任务,这不仅与志愿者精神相背离,还会削弱志愿服务对大学生教育和引导的功效。

3.考核与评估机制不完善。志愿服务的考核与评估为了向志愿者及时反馈、改进工作水平、促进成员间沟通协作,为高校志愿服务的改进提供依据,提升志愿服务的整体绩效。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志愿活动结束后,没有及时对活动中的问题、成员表现(如服务的数量、质量、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客观的考核与评估。如此难免使志愿者产生“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的心理,这不但打消了志愿者工作的热情,也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

4.欠缺信息保留和成果传承。大多高校没有建立完整的志愿者信息档案,举办活动存在从零开始的现象,没设置部门负责志愿者工作信息的整理、归档工作,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被丢失,更谈不上工作成果的转化。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资金筹措困难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当前大部分服务工作的资金源于校团委,而校团委的经费来源于学校划拨的办公经费,能用于支持志愿服务的经费有限,至于支持院的志愿者组织更加困难。这更深层的原因是政府对学校本身的投入有限,以致学校不断压缩行政经费,自然就不对学校团委加大投入。虽然共青团组织是政府部门,但能支配的资源很有限,问题的关键是政府部门没真正给予大学生志愿服务者足够的关注。

(二)志愿者组织行政化管理色彩过浓

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对作为非营利性的志愿组织行政干预不大。因此志愿活动的领域和方式能获得宽松的制度空间,利于保持志愿组织的独立性和民间性,同时很好地弥补政府在公共领域职能的不足。许多情况下,团干部是志愿者组织的领导者,团员被默认为志愿者,运作方式是团组织发起向下推广的方式,具体活动的管理主体常由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团组织、各院级共青团组织担任,这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资源整合,行动易于掌控、见效快。但有组织独立性不强、自主能动性缺乏、背离自愿原则、人员流失严重、服务缺乏生命力的缺点。

三、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的创新思考

(一)规范大学生志愿者的组织机构

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作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首要任务,应提供有力的机制保障,出台一系列为规范志愿服务管理的规章制度,通过设立院系分会、专业特色服务队等形式加强对志愿者的管理,增强志愿者的归属感,为志愿服务培养骨干队伍,为服务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和人员保障。

(二)创新宣传方式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受志愿服务理念推广程度的影响。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导向,引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是一种全新和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它引导大学生投入社会、践行所学,因此高校要给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推动德育功能的发挥。同时,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更多为了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满足,要在全国加大宣传志愿精神、服务理念的力度,增强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奉献意识,强化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大学志愿服务保持长久的动力。

(三)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特色化

品牌和特色是公益事业的生命线,品牌越突出、特色越明显,志愿服务工作的效应就越大。把志愿者组织的自身优势与社会需求的黄金点相结合,提高服务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关注度。坚持精心组织、成熟运作、突出特色的高标准持续战略,达到社会、学校、志愿者的共赢局面,使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和特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不断扩大、增强。

1.坚持在共青团的指导下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共青团承办是我国特色也是优势,共青团的支持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同时,我们要走出“志愿服务组织隶属共青团组织”的误区,让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能够回归社会,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与社会力量合作,得到更多社会人士、企业机构的支持,为服务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共同打造志愿服务工作新品牌。

2.不断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应围绕公众需求,赋予服务项目新内涵、细化服务内容、扩大服务对象,实现志愿服务向常规化、专业化转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地方党政的工作重心和地方特点,有针对性地围绕地方重点工程、大型活动、地方特殊群体的需求和突发事件等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同高校自身的特色优势、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关爱留守少年儿童服务项目、湛江师范学院的保护候鸟志项目均是典型案例。

3.传承志愿服务工作。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如同一根接力棒,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传播到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心中,让“爱心奉献、服务社会、实践成才”不断地成为学子的一种追求,引领校园文化的新风尚。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要常抓常新、与时俱进,以彰显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时代化。

参考文献:

[1]陈佳.关于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的思考[J].理论界,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