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信仰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31 01:07:47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篇1

按照上级的要求,我于20__年6月24日-26日分别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该片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集,每集时长分钟,该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90多年光辉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一部兼取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通过观看《信仰》,本人认为:信仰和信念是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和思想境界,是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信仰和信念涉及到我们执政党的指导思想、社会制度、发展方向、前进道路、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是每个共产党员政治立场、政治原则的根本问题。看了《信仰》,使我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更加坚定科学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在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中增添工作新干劲、树立新形象,在工作中干出新的成就。通过观看《信仰》,我看到了个人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让我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增强了工作的的信心和干劲。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勤奋学习。加强学习是坚定信仰和信念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学习,做到“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过学习,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从而督促自己,不断进步。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节拍,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体现价值,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强化理论学习,增强对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自觉性。作为共产党员,必须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它是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必要条件,也是理解、掌握和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所必须的思维方式。

二、培养自己的世界眼光。新世纪,谁有世界眼光,谁就能抓住时机,在经济和科技竞争中领先。作为执政党最基层的党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开阔的视野,学会敏锐观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变化,才能始终走在时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

三、爱岗敬业。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坚定信仰和信念,最根本的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于我来说,能否严格要求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能否自觉地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确立并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自己能否不断进步的关键。要锤炼忠诚坚定、攻坚克难的作风、埋头苦干的作风。特别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面临考验的关键时刻,既要有信仰信念,更要践行信仰信念;既要开拓创新,更要埋头苦干,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一鼓作气、一马当先的魄力,发扬勇当标兵、争当尖兵的锐气。在免疫规划工作中苦干、实干,干出样子、干出水平。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做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模范。

罗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篇2

【摘 要 题】研究报告

【关 键 词】信仰现状/社会安定意识

1 问题提出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它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经济与社会基础的变更必然会影响到处于转型期人们的心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已经暴露出当代民众的信仰状况存在诸多问题,焦虑心理、相对剥夺感、受挫情绪和“政治不服从”意识在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层面上有所体现[1]。中国社会科学院1995年的调查研究表明,有信仰者只占全体人数的28.1%,如果包括可能有信仰者,比例最多也只能占30%;没有信仰者占全体人数的58.33%,超过全体被调查者的一半[2]。

因此,对于信仰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理论界许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从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等领域以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然而总的看来,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本文试图以“中国民众精神信仰与社会安定意识研究”的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对我国民众信仰现状作心理学分析,以期为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众信仰与社会安定建设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和文化现象,是在一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信仰同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是一致的,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本研究中随机选取21-70岁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五个群体,即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教师、医生、科技人员、一般行政干部、工程师等)、个体户和大学生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本研究从天津市民中随机抽取被试,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745份,回收率83%。在被调查的745人中,男345人,女400人。年龄分布:21-30岁231人,31-40岁142人,41-50岁147人,51-60岁118人,61-70岁107人。职业分布:农民115人,工人135人,知识分子234人,个体户110人,大学生151人。文化程度:文盲20人,小学文化51人,初中文化177人,高中或中专文化122人,大专以上375人。

2.2 问卷设计

信仰作为个人精神世界最深层的价值体系,具有自身复杂的结构。国内有人(赵志毅等,2000)曾基于信仰的不同层次和两个辩证关系从思辩的角度提出信仰的三层次、四维度结构[3]。我们为了避免与哲学界对信仰类型划分的冲突,在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和深度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针对信仰的内容建构其相应的维度。我们将信仰按内容划分为以下五个维度:(1)物质信仰;(2)精神信仰;(3)伦理信仰;(4)国家社会信仰;(5)宗教信仰。其中,物质信仰包括财富、权力、享乐、生命等四方面的内容;精神信仰包括求知、审美、自由、真理、人格尊严、自我实现等六方面的内容;伦理信仰包括待人、做事、个人生活、家庭、职业等五方面的内容;国家社会信仰包括国家利益、尽忠报国、民族昌盛、社会责任、社会福祉等五方面的内容;宗教信仰包括神灵、灵魂、宗教、命运等四方面的内容。

整个调查问卷除收集被试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本人及父母文化程度等)信息外,信仰状况部分共有52个项目组成,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71,分半信度为0.74,各种信仰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0至0.84之间。另有4个项目测查被试对社会安定重要性的认识与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采用5点制评分,其中"5"表示非常同意,"4"表示比较同意,"3"表示说不清,"2"表示比较不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问卷在施测过程中采用匿名操作技术。

2.3 数据处理

将问卷调查结果录入计算机,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for Windows 8.0)进行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职业人群的信仰现状与分析

不同职业人群的信仰现状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职业人群的信仰现状

附图

**表示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以下同。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职业人群在信仰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农民、工人、个体户群体在物质信仰、伦理信仰、宗教信仰上的得分高于相应信仰得分的平均值,而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在精神信仰上的得分高于相应的平均值。从而说明不同职业人群在信仰的内容上是有差异的。

从表1也可看出,虽然不同职业人群在信仰追求上存在差异,但各个人群在信仰各维度上得分的顺序基本是相同的:国家社会信仰的得分最高,其次是精神信仰和伦理信仰(农民和个体户有所颠倒),再次是物质信仰,宗教信仰得分最低。说明当前我国民众对祖国和民族的繁荣富强等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问题是达成共识的,对健康的精神信仰的追求强于财富、享乐等物质信仰的追求,对封建迷信基本持抵制的态度(平均得分小于3分)。因此,从总体上说,当前我国民众的信仰现状呈积极向上的态势。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常抓不懈的结果。

对表1结果进行多重比较显示:在物质信仰方面,农民、工人、个体户得分显著高于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在精神信仰方面,知识分子和工人得分显著高于农民和个体户,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农民;在伦理信仰方面,农民、工人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知识分子和个体户,且个体户和知识分子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在国家社会信仰方面,知识分子和工人得分显著高于农民、个体户和大学生;在宗教信仰方面,知识分子得分明显低于农民和个体户,工人得分明显低于农民,而大学生得分明显低于其它任何群体。

以上结果说明,虽然在总体上表现出知识分子和大学生更偏重于精神信仰、农民和工人更偏重于物质信仰和伦理信仰的趋势,但在信仰的不同维度上还是表现出不同职业人群信仰追求的复杂性。这不仅与多侧面的信仰内容有关,而且与不同人群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经历有关。大学生作为最年轻和文化程度较高的一个群体,既表现出与知识分子群体在精神信仰方面的趋同性,又表现出其独特的差异性。他们思想活跃,崇尚真知与自由,对宗教束缚不屑一顾,对自我实现充满渴望,但阅历不深,对包含家庭责任、传宗接代等观念在内的伦理信仰考虑较少。而个体户群体则可能由于常年在外忙于生意,因而家庭伦理观念淡薄,在国家社会信仰方面表现也较差。工人群体却由于长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原因,其信仰追求比农民和个体户显得积极向上,甚至在某些方面(例如国家社会信仰方面)明显强于大学生。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今后对大学生应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教育。

3.2 不同年龄人群的信仰现状与分析

不同年龄人群的信仰现状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年龄人群的信仰现状

附图

从表2可以看出信仰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在物质信仰方面,随年龄的增加,对物质方面的追求越来越强,且多重比较显示31-40岁是物质信仰发展的关键期。在精神信仰方面,也呈现出基本相同的趋势,F检验显示各年龄段差异不显著(P>0.05),从而表明精神信仰基本不随年龄变化而变化。在伦理信仰方面,随年龄的增加,伦理信仰的强度越来越大(只在51-60岁年龄段有不显著的回落),且多重比较显示31-40岁是伦理信仰发展的关键期。至于国家社会信仰和宗教信仰方面,两者随年龄变化的发展趋势均缺乏明显的规律性。多重比较显示:在国家社会信仰方面,仅有21-30年龄段与41-50、51-60、61-70三个年龄段相比差异显著;在宗教信仰方面,仅31-40年龄段与21-30、41-50、51-60三个年龄段相比差异显著。而其它差异均不显著。因此,对于这个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3.3 信仰现状与社会安定因素的相关

信仰现状与社会安定因素的相关系数如表3所示。

表3 信仰与社会安定因素的相关

社会安定因素 物质

精神

伦理

国家社会  宗教

安定重要性

0.044

0.316**  0.616**  0.513**  0.118**

对安定度评价 -0.219** 0.154** -0.031

0.196** -0.165**

从表3可以看出,无论被试偏重于何种信仰,都对维护社会安定重要性的认识持肯定的态度,且在全社会基本达成共识。但偏重不同信仰者,对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社会安定意识)却是截然不同的。偏重精神信仰或国家社会信仰的被试对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是正性的(正相关),表现为对精神信仰或国家社会信仰追求越强的被试,对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越高。因此,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对我国民众大力开展精神信仰和国家社会信仰方面的教育与宣传就显得尤为迫切了。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安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偏重物质信仰或宗教信仰的被试对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是负性的(负相关),表现为对物质信仰或宗教信仰追求越强的被试,对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越低。这可能与他们越是追求物质生活方面的享乐,则越难满足其日益膨胀的物质需要,就越发觉得当前社会安定度下降有关。偏重伦理信仰的被试与其对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相关不显著。

4 教育对策

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加强信仰教育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

4.1 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信仰既表现了个体对最高价值的追求,也是在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支配、统摄地位的价值观念,因而它对人们的思想言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它是人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主宰人们心灵的精神支柱。人的信仰是人们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核心就是要倡导以国家社会利益为重的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并不抹煞个人的价值,它恰恰是使个人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保证。个人价值的形成和实现离不开集体,个人所从事的或参与的一切社会活动,都离不开社会所提供的一定条件。脱离国家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一己利益满足的个人价值是错误的,它不仅会使个人追求落空,还容易滑向极端的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泥坑。因此,只有在国家社会集体中才谈得上个人价值。当前,要培养大学生对国家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把个人的事业融入到国家社会集体的洪流之中,也只有在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利益的价值中,大学生的个人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4.2 克服信仰教育的“空转”现象

五、六十年代,人们的价值观念比较质朴而单纯,学校教育与人们的价值取向彼此一致、互相呼应。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学校的德育、信仰教育以比较单一、简单的方法,便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也悄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社会上包括家庭中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念相互混杂、兼容、冲突的状态,必然影响到青少年大学生,使他们的价值观念、信念、信仰的形成不再单纯和简单,在这种情况下,以曾经奏效的、简单化的信仰教育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显然是不和谐的、矛盾的,尤其是信仰教育,口号式的东西多,抽象的大道理多,即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教育对于求知欲强、思想较少受拘束的大学生是不切实际的。

4.3 加强信仰教育的针对性

要使对青年大学生信仰教育富有实效,必须有针对性。对于发展中的青少年,必须对他们加强前途、理想、信仰的教育。对于多数大学生主要进行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引导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于那些脱离实际去单纯追求自我实现的学生,应引导他们从追求个人自我实现向国家社会发展方向转变,使他们重新塑造自己的价值观念、信仰的追求。这种有针对性的信仰教育是可以做到实事求是、全面提高的。

综上所述,任何个体的信仰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信仰的确立,即作为判断事物对个体重要性的稳定的、深层次的、具有最高支配地位的精神信仰,是社会对个人进行信仰教育的过程,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4,5]。任何一个社会都自觉不自觉地对其社会成员进行信仰教育,以致于使每个人都接受社会价值观念,一个人只有接受了社会提供给他的价值观念时,才算完成了他的社会化过程。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信仰,他们具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信仰观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我国的思想教育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一种信仰教育,使每个人接受理想信仰教育。因此,我们要针对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坚持正确导向,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

参考文献

1 彭福清,艾医卫.转型期公众心理的调适与社会安定的维护.中国行政管理,2001;(5):21-23

2 廖申白、孙春晨.伦理新视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1:343-348

3 赵志毅,蔡卫东.论信仰的结构、本质及其对德育的意义.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9-15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篇3

【摘 要】大学生信仰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不过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信仰教育的环境日趋复杂,内容脱离现实,方法呆板单一,过程存在矛盾等。进而提出对策:优化环境,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信仰教育模式,提高信仰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增强信仰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对策

信仰教育是一定的社会、阶级、集团、个人根据国家、民族、社会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个人需要把自己确定或倡导的信仰通过教育途径传授给受教育者,企图影响受教育者信仰的形成和信仰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我国,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即教育者有机会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自觉地将其内化为个人的需要,并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的信仰。现实中,我们看到信仰教育实效与所要达到的目标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经济利益、组织形式、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及思想观念的多样化使大学生的信仰也多元化,这一方面凸显了大学生信仰选择时的自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但也导致了大学生信仰的世俗化、庸俗化,并在不同程度上会出现信仰迷失与信仰危机。针对此现象,高校只有把信仰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来抓,才能够重构大学生信仰的精神家园,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问题

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与文化冲突的大背景下,利益分化和贫富差距拉大,人民内部矛盾越来越凸显,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论等各种社会思潮乘虚而入,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环境日趋复杂

从社会层面看,市场经济使经济理性不断地扩张,蔓延到政治、道德等生活领域,使人们的信仰倾向于实用和功利。从学校层面看,曾经纯洁的校园完全纳入到市场范围,店铺、广告、营销无处不在,教师、学校也难以抵挡市场经济的诱惑,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渗透到校园,触动着大学生的心灵,出现了急功近利、不思进取,渴望不劳而获,吹捧信仰无用论,功利化倾向突出等现象,使信仰教育愈发困难。

(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脱离现实

当前,高校实施的信仰教育主要内容集中于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当代大学生,有必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但信仰教育是关注学生理想信念、人生追求、身心健康、自我发展等各个方面的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使大学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其内心充满困惑、迷茫甚至部分大学生会选择轻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在大学生信仰教育过程中我们关注到更高层次的信念目标,却忽视了学生生存和发展的生活追求。当他们步入社会时,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无法指导他们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内心矛盾,无法使他们更好地生存和生活。可见,在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上,应密切关注个体的需求和实际发展的需要。

(三)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方法单一刻板

在高校,“两课”是实施信仰教育的主渠道,但“两课”采取的模式是直接或间接地集体灌输,并没有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及专业特征来分层次、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两课”采取的讲授方式大多是一言堂,教师照本宣读或将中央会议、文件加以宣传,使学生心生反感和厌恶。单一刻板的教学方法及课堂讲授使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大大减弱。

二、 解决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优化环境,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信仰教育模式

首先,信仰教育离不开言传身教,父母及其长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公民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肩负责任,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的观念及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人生观。其次,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地营造浓郁的校园氛围。建立网上信仰教育的宣传阵地,开展网上理想信仰讨论,设立理论学习、时事政策、法制教育、心理咨询,学生生活服务风人性化的网站。最后,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坚定不移地搞好国内的改革与建设,加强党风党纪建设,努力营造和优化社会文化环境,提倡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建设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提高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增强信仰教育内容的科学性,除要充分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更重要的是必须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当前,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随之也出现了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等一系列的民生问题和公平与效率、民主与法治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能回避这些问题,直面现实才有说服力,只有解决和回答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和困惑,才能赢得大学生的真心信仰。另外,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防止只言片语的误解。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信心及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这四信是一个整体,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信仰教育能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信仰追求。

(三)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灵活性的原则,采用画面,声音,视频于一体的传播媒介,结合社会时事新闻组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丰富的教学,增强教学效果,而且要集中精力开发一批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网页,宣传主旋律。同时可通过网上和大学生就学习,生活,情感,工作等思想问题和社会问题展开讨论,使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使抽象死板的信仰教育变得生动活泼,取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此外,大学生信仰教育可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参观博物馆和烈士陵园、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主题辩论赛、体验革命精神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拓宽信仰教育的渠道,提高信仰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总之,科学地分析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问题是实施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研究和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和方法则是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我们要正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从而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强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谢成宇、侯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困境与路径论略[J].湖北社会科学,2011(2).

[2]于淑秀、张威:大学生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途径和方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3).

[3]林晓、梅萍 :建国以来大学生的信念变迁与历史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11(23).

[4]王学俭、李东坡: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突出问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

[5]陈跃、莫小丽:当代青年大学生信仰问题探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篇4

本次调查活动共回收问卷107份,有效问卷107份,有效率100%。针对回收的问卷,现将调查的基本情况作总结分析如下。

一、当代中国大学生对本群体的信仰现状认知

(一)总体信仰现状认知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过半确当代大学生觉得我们正处于缺乏信仰的时代,23.36%的被调查者则持反对态度。但是当我们问及“你是否有个人信仰”的时候,却有53.27%的人做出肯定回答,而有19.63%的人回答说没有个人信仰。从此处我们发现,这两个题目的答案是互相矛盾的。当过半的大学生正面地回答自己是有信仰的时候,却有过半的人在不知道这种现状的情况下表达了自己对当今大学生缺乏信仰的现状的担忧。这多少是受到了当今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片面评价的影响,以为当今大学生是迷茫的一代,已失往了心中的信念。

(二)大学各年级的信仰现状认知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读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们,有信仰的占了44.44%,无信仰的有38.89%,而回答不知道的有16.67%。对比二年级,48.98%的学生是已经有自己的信仰的,比大学一年级的多了4.54%,无信仰的占34.69%的比率,也可以看出是有所下降的,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信仰的则也下降到了16.33%。在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中,表示自己是有信仰的竟上升到了77.27%,比大学二年级增加了28.29%,无信仰的也忽然下降到了18.18%,这时只有4.55%的学生是不知道自己有无信仰的。有这些数据对比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随着年级的升高,有个人信仰的比率也持续升高,而没有个人信仰的学生比率及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信仰的学生比率则持续下降。

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大和经验的丰富,当代大学生会渐渐地在成长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个人信仰。刚开始上大学,学生暂时还没找到目标,可能会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地接触社会,他们能更多、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明白什么对自己而言是最重要的,他们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找到了自己的信仰。

目前社会上很多人,包括当代大学生自己都以为我们这一代是缺乏信仰的一代,根据上述数据,我们是否可以这么一种社会偏见和怀疑呢?

实在我们也不可以怪社会对我们的偏见和不信任,连我们自己都不信任自己,社会有怎么看到自信的我们?

(三)有个人信仰的学生的信仰现状认知

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以回答“有个人信仰”的大学生为分类数据源,从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觉得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信仰的竟占了57.89%,持相反观点的只占到22.81%,而有19.30%的人是不知道我们大学生是否是普遍缺乏信仰的。

有个人信仰的人,却觉得整个中国社会的大学生是缺乏信仰的,这是否会使他们自己产生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想法呢?而偏偏在我们的中国大学生中,有过半的大学生是拥有自己的信仰的,这不得不说是我们自己误会了自己。

二、当代大学生的个人信仰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总体信仰现状

在更深进的调查中,我们提出“你的信仰大致属于哪个范围”的选择题,通过数据发现,当代大学生中,信仰宗教的有4.67%,信仰主义的有14.02%,信仰人间之爱的有30.84%,信仰某种关乎自己的利益的有7.48%,而明确提出自己信仰的是金钱的有0.9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当代大学生心中是有信仰的,但是部分人又不能简单地将自己的信仰限定为某一个名词或概念。信仰人间之爱的人占了最大的比率,由此可见,很多当代大学生信仰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圣贤的主张、某种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而是对人间真情的积极态度。极少数的学生提出自己的信仰是金钱,如此看来,多少是受当今市场经济的影响。

在另一个有相似出发点的题目中,我们从调查结果可以了解到,有40.19%的大学生以为自己可以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最重要的是亲情,25.23%的人觉得自己主要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14.95%的学生的回答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从中我们不丢脸出,亲情在中国当代大学生中是占有较重的分量的,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当代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地将实现个人自我价值,得到他人认同作为自己努力的动力,显现出独立自主的倾向。

(二)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信仰的大学生的社会追求

用同样的分类统计方式,以“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信仰”的大学生为分类数据源,从数据分布可以知道,在选择自己以为最重要的东西的时候,“得到他人的认可”这个选项达到了最高的比重——40.00%,比总体分布的14.95%高出了25.05%,让人惊奇的是,“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个选项却达到了20.00%的比重,比总体分布的7.48%高出了12.52%,而“为了更好的生活”的比重却骤降了19.16%。这些数据可以说明,还在迷茫自己是否已经有了信仰或还没有找到信仰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更渴看得到他人的肯定。而同时,他们却没有其他大学生那么重视自我的生活质量,亲情的地位也及不上自己做出的成绩。

由此分析来看,这既是一种欣慰,有是一种悲哀。欣慰的是比起总体的水平而言,他们更乐意为社会服务,而悲哀的是,亲情在他们看来已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三、当代大学生对信仰的需求认知

(一)当代大学生总体对信仰的需求认知

调查结果显示,71.96%确当代大学生觉得自己需要信仰,而有17.76%的学生还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一个信仰来追求。另有不容忽视的现象是,10.28%的人做出了“我不需要信仰”的回答。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现状,我们做出了更深进的调查。

当问及信仰的意义的时候,37.38%的大学生回答的是,信仰能够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鞭策自己朝着一个信念前进,使自己不会迷茫,生活布满动力。而20.56%的学生则表示自己并不清楚信仰究竟有什么用处,但在调查中却没有一个人提出信仰是完全没有用的。这说明,学生们都以为信仰对个体并不是完全没有用的,但是有部分人仍不知道或没有往有意识地感受信仰的具体意义,这一点是否可以解释为什么有10.28%的大学生觉得自己不需要信仰?

由此,从上述数据,我们又不难解释以下这样一个现象:57.01%协助调查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在行动上或者思想上是会按照自己的信仰信仰行事的。26.17%的学生回答自己也不知道或者还没有意识到在平时生活中是否有这么做。但有16.82%的学生却表示,由于各种原因,自己并没有在行动上或者思想上是按照自己的信仰信仰行事。由于确信信仰的作用,不少人是遵从自己的选择的。

(二)没有个人信仰的大学生对信仰的需求认知

以回答“没有个人信仰”的大学生为分类数据源,我们从分类统计中可以知道,在回答“觉得自己是否需要信仰”的题目时,37.14%的学生表示需要信仰,25.71%以为不需要,而回答“不知道”的占了37.14%。也就是说,目前没有信仰的大学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迫切地想找到信仰。另外同样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信仰,他们或者在迷茫,或者在犹豫。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同样以这些“没有个人信仰”的大学生为分类数据源,我们发现在他们之中,有45.71%的人并不清楚究竟信仰对自己而言有些什么意义。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影响他们信仰状态的因素。

四、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效果

由于很多高校都有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我们就此向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提出了一个题目: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能在精神信仰上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调查显示,56.07%的回答是作用并不明显,另有27.10%的学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以为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由此可见,在大学生看来,在高校中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收到的效果并不明显,有些甚至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目的,这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思考。

五、总结

(一)社会对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的误会

由上述分析看来,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并不是如社会上所说的那样处于缺乏信仰的危机,情况还是乐观的。在分析到具体的信仰趋向时,我们发现,“爱”占了最大的比重,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并不是我们先定的传统意义上的对圣贤的主张、某种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而是对人间真情的积极态度。我们不妨可以这样以为,正是他们的信仰并不在我们大多数人心中所规定的范围中,导致社会上很多人觉得他们是没有信仰的一代。

社会在发展,人的精神与思想也不断在改变,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主义等范围,而是越来越多元化,社会需要了解他们的想法,不要片面的误会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现状。而大学生自己也需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被社会上被放大的负面现象打击,使态度消沉。

(二)当代大学生随阅历丰富而找到信仰

由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觉得自己是需要个人信仰的,只要有渴看,就不怕没希看。固然有部分学生还没有找到个人信仰,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知道,随着年龄的增大和经验的丰富,当代大学生会渐渐地在成长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个人信仰。所以刚进进大学的学生不必太过担忧自己的状况,当阅历越来越丰富,了解的事物越多,就会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有一定的能力往追求。

而社会也需要继续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在他们感到迷茫的时候给予鼓励,而不要一味责备,帮他们一把,让他们树立起自己的信心。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一定不会让社会失看。

(三)站在信仰十字路口的大学生价值倾向的特殊性

“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信仰”的大学生在选择自己以为最重要的东西的时候,“得到他人的认可”这个选项达到了最高的比重,比总体分布高出了很多,而出乎意料的是,比起总体分布而言,有更多的学生倾向于为社会做出贡献。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教师信仰;信仰教育;本领恐慌;消解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094-03

一、由信仰和“现代性”信仰缺失缘起

“信仰是指特定社会文化群体和生活于该社群文化条件下的个体,基于一种共同价值目标期待之基础上,所共同分享或选择的价值理想或价值承诺。”[1]从信仰的内涵反观,其至少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一是信仰的理想性。信仰虽然是基于现实生活的确定信念,但更多指向未来可能事物或某种超现实的确信。二是信仰的坚定性。即指某一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对某一超现实或未来可能事物的确信是坚定的、持久不变的,唯有此,才能成为信仰。三是信仰的排他性。信仰必须是唯一排他的,才能保证这一信仰群体和个体终其一生朝着一个价值方向去追寻生命的意义。可见,信仰是社会群体和个体基于内心渴求而生发出的一种超越性力量,它能够给予信仰者现实生活的勇气,也能够激发社会群体和个体面向未来、创造生活的信念。

总之,信仰的根本问题是社会群体和个体的生活价值导向问题。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社会群体和个体又会反映出不同的信仰。受社会“现代性”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达无限放大了知识力量的重要,人类在“知识理性”过渡膨胀的同时,现代信仰也在逐渐受到挤压而呈现萎缩状态,信仰危机也就普遍存在。信仰危机导致我们难以形成健全的价值观、生命观、历史观,缺乏对他者、社会、自然,甚至自我心灵世界的正视和关照,更难以建立起超越现实追求生命意义的人生格局。“现代性”的信仰危机急需加强现代信仰教育,唤起人们追求生活价值的信念。这就需要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教师具有崇高的教育信仰,唯有此,才能肩负起信仰教育的职责。这就不得不引出另外一个问题,教师信仰教育的胜任力问题。从当下的教育管窥不难发现,多数教师在信仰教育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本领恐慌”,这些都值得我们反思。

二、教师信仰教育中“本领恐慌”的表现

(一)教师的信仰之惑

“教育信仰是人们对教育生活在个体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以及实现方式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教育行为的根本准则。教育活动在个体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性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整个教育活动所努力去追求、去实现的东西。”[2]教育信仰有习俗的教育信仰和科学的教育信仰之分。而教师应该坚守的是科学的教育信仰,科学的教育信仰是教师认同教师身份的前提,是教师笃行教师行为的关键。有了一定的教育信仰,教师才能认同教师角色,秉承教育职责,怀揣教育梦想,坚定教育信念,激发教育动力,教师才有面对教育生活世界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才能在复杂的教育生活世界里坚守教育理想不迷失。

然而,看看今天的教育,教师本该坚定的教育信仰变成了教师的信仰之惑。对多数教师而言,不知道自己的教育信仰是什么,更谈不上笃行教育信仰了。缺乏教育信仰的教育世界正在变得支离破粹,教育变成了单纯的知识传递,教学变成了空洞地说教,师生关系简单化为知识传递关系。总之,教育的育人功能越发弱化。教育信仰缺失,教师出现短视现象,将教育事业仅当成养家糊口的工作,面对教育中的困难和创新,缺乏面对的信念和勇气,总希望另辟捷径绕开困难而行,教育成为了“说起来重要、听起来必要、做起来次要”的事情。可见,教师信仰教育的前提和关键必须是教育拥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唯有此,方能认识到信仰教育的重要。因此当务之急是教师首先解开教育信仰之惑,树立正确而坚定的教育信仰。

(二)教育的内容之惑

关照信仰教育问题,首先需要关注的是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什么样的精神食粮,这是能否帮助学生树立起坚定信仰的关键。但是不难发现,多数教师在进行信仰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内容“过粗”的现象。在信仰教育中,“尽管我们提供的都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所需要的精神营养,却往往‘米是米’、‘饭是饭’,难以下咽,食之无味甚至倒胃口……青少年正处在塑造人生观、世界观的‘人之初’阶段,为这个阶段提供的精神粮食,要求抽象的理性思维与具体的形象思维相一致,基本规范的灌输与潜移默化的影响相一致,理想角色的言与行相一致。”[3]

以观教育为例,我们在进行教育的时候也同样存在着“过粗”的现象。我们的宗教观教育,往往简单化为“维护自由,校园公共场所禁止活动”等。而对学生而言,我们更应该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甚至是生命观等正确的价值理念通过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而不是只关注有形的、存在的“硬”的东西,同样需要关注无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软的东西。对于信仰问题,如果教师“避而不答、答而不透”都会被学生默认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生命观或者其他诸如宗教类的信仰挤上来抢占上风,而不论这种信仰正确与否。可见,只有教师传递正确而有效的价值信仰,信仰教育才有精气神,才能培养出学生的精神气质。

(三)教育的方法之惑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信仰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沿袭课程教育的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通过严密的推导、详细的讲解以及不惜‘越位’的提示和诱导,使教学活动依循铺筑好的线性流程按部就班地运行,而学生则被要求顺着教师搭设好的台阶拾级而上。”[4]随着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凸显,生成性教育教学方法逐渐受到推崇,在具体的信仰教育过程中,也随处可见教师披着生成性教育的外衣,进行一些“伪生成”的教育活动。这样的“生成性”具体表现为教师通过预设好的问答形式,沿着自己预期的过程展开,将真正的师生对话锁定在预期可控的知识灌输中。信仰教育中真正的生成法应该是教师将正确的信仰教育内容呈献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做出反应,教师再随着学生的思维变换、心理波动以及情绪表现,敏锐地捕捉信仰教育的各种有利契机,并随机展开教育互动,在学生的疑问、困惑以及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价值重组,信仰重置,推进学生自行进行信仰的建构。

信仰教育不是教师在学生毫无任何信息的白板上描绘蓝图,也不是简单地将信仰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接受信仰教育之前,都会或多或少地有着自己的生活信仰和主导价值,如何让学生在已有信仰的基础上接受教师的信仰教育,对教师而言不是颠覆、不是重置、不是简单复加,而是一种渗透和融合。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解决教师的方法之惑,不是改变教师已有的教学方法,重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而是根据信仰教育的实际内容和学生的信息接受习惯,学会统整已有的教学方法,根据信仰教育的情景、主体、内容等不同,学会运用教育智慧生成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知、习得、接受并内化信仰。

(四)自由的尺度之惑

“教学自由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免受外部因素强制和内部自我蒙蔽的一种自觉、自为、自主的教授状态和职业全力。”[5]对教学自由的叩问,有利于我们循着影响教师教学自由发挥的内外因素探寻真正的教学自由“之魅”。适度的教学自由,有利于教师在信仰教育中启迪教育智慧,建构起信仰教育的意义世界,凭借教育智慧的作用力量,指向个体的信仰、价值和精神世界。

受外在规范制度的约定,教师信仰教育的自由逐渐蒙蔽不见。反观当下的信仰教育,无论是宏观上给定的人才培养标准、信仰教育计划,中观上的信仰教育课程组织与安排,还是微观上的信仰教育实践活动,基本上是通过至上而下给定的方式执行的。教师作为信仰教育活动的导演却不得不游离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决策之外,执行至上而下的信仰教育意图。这种外在他为因素的影响,容易使教师的信仰教育自由走向蒙蔽。蒙蔽的信仰教育自由必然是一种萎缩的自由,因为蛰伏于教师的内心世界,而表现出外在的被动屈从。

当然,教师信仰教育自由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教师本身无意识状态下自我蒙蔽的影响。教师信仰教育教学中同样受到自身教学经验、惯性思维、无意识重复等影响而导致对教育自由的漠然和自我蒙蔽,表现出来对教学自由无知、无欲、无求。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么迷信于教育行政权威而被动教学;要么无视自由的制度,任由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天马行空,信仰教育往往打上教师的个人烙印,成为学生心智成长过程中“脱缰的野马”。

可见,信仰教育中的自由之惑,要么表现为教师的被动受从,要么表现为教师在信仰教育过程中毫无敬畏之心,任由自己天马行空。这都需要教师在信仰教育中把握自由的尺度,通过教育智慧坚守好信仰教育自由的张力。

三、教师信仰教育中“本领恐慌”的消解

(一)教育信仰的唤醒与自觉

教师的教育信仰如果不是通过科学严谨的学习所得,那么教师本身的信仰一定带有一定的朴实性和经验性。唤醒教师的信仰自觉并不意味着教师没有教育信仰,而是要唤醒教师科学的教育信仰意识。唤醒教师的教育信仰并帮助教师形成教育信仰的文化自觉,就是要求教师借助于理性作用,通过学习、反思、实践等多种形式,让教师意识到教育信仰的重要,并启迪教师反省自身教育信仰的不足,并以理性自主的方式习得科学的教育信仰,实践中形成教育信仰自觉行为。

教师科学教育信仰的唤醒与自觉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其一,加强教师的学习。对于教师而言,之所以缺失科学的教育信仰意识,关键是教师的学习意识淡漠,少有研习教育经典。而对教育事业来说,只有研习教育经典,方能对教育事业知之愈深、信之愈笃。学习教育经典,可以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找到教育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帮助教师唤醒教育责任,坚定教育信仰。其二,教师要学会反思批判。唤醒教师科学的教育信仰,首先需要教师在学习的基础上要有反思批判意识和能力,学会对自己朴素的教育进行反观,思考自己已有的教育信仰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在反思批判的基础上,重树科学的教育信仰。其三,学会在教育实践中躬身反省。信仰的习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以学习为基础,以反思重建为起点,以躬身实践为关键的复杂系统工程。教育通过学习和批判反思,对科学的教育信仰有了初步的认识,唤醒了自身的教育信仰意识,但是要形成自觉的教育信仰行为还需要教师以理性审视自身已有的教育信仰为起点,以消除自身有积弊的朴实信仰为关键,以重树科学教育信仰为核心,以不断躬身践行为手段,如此反复方能变成自己的一种文化自觉行为。也有研究者认为信仰和仪式是密不可分的,仪式感对教师教育信仰唤醒具有一定的作用。的确,在中,仪式是信仰培植的最好方式。对入职教师和在职教师进行仪式感教育,其实就是对其进行教育信仰的传播,能够帮助教师唤醒教育信仰,有助于教师形成教育信仰自觉。

(二)信仰教育的学习与超越

教师科学教育信仰的“出席”为教师的信仰教育行为指明了方向,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就能够进行科学的信仰教育实践。教师想要挣脱信仰教育中“内容之惑”和“方法之惑”的“枷锁”,还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为科学的信仰教育明确归宿。治本之策在于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改变过去“将信仰教育讲解为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讲的令人将信将疑,难以信服”的现象。为此,一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的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唤醒自身的教育角色和使命。积极投入到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的学习研究中,通过学习研究,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积淀,同时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信仰教育实践,大胆创新,不断提升自身信仰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信仰教育实践的研讨,实现信仰教育的突破和超越。在信仰教育中,要克服沿袭课程教育的积弊,必须学会“跨界”的思维意识,创新“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等结合的方式方法,打破信仰教育中的壁垒,尝试探索系统化的信仰教育方式方法。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统一、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育人相统一,引导学生将习得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形成信仰教育“知识习得、行为养成、信仰培植”的有机统一。

(三)教学自由的把握与坚守

教育自由不是无限度的自由,是在一定规范内的自由,这就涉及到信仰教育自由中的尺度问题。教育自由主要分为教育的主体自由和教育的客体自由两个方面。把握好信仰教育自由的尺度也需要从信仰教育的主体和客体进行关照。一方面,要把握和坚守好教育的主体自由。唤醒教师信仰教育自由意识,需要教师把握教育主体自由意识。信仰教育中,教育的主体主要有教师、学生、学校,三主体间在信仰教育中存在着共同的价值指向,因此教育主体的自由尺度即“‘促进每一个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应成为教育自由的主体尺度。笔者认为,教育自由的主体尺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不妨碍个体发展与不损害他人自由。”[6]教师在进行信仰教育中,首先要坚守好主体性自由的发挥,“不妨碍个体发展与不损害他人自由”,看似简单的教师信仰自由的要求,其实内隐着对教师信仰教育的高要求。不妨碍学生的发展,就必须要求教师有着科学的教育信仰,并能够精准地将信仰教育传递给学生,才能助推学生正确信仰的培植和发展。另一方面,就教育主体而言,制定教育政策法规的政府部门就成为了教育客体。教师在信仰教育过程中,把握和坚守好教育自由的尺度,还需要尊重教育客体规律,遵守好政府部门的规范性自由,这种当下的规范性自由体现为“传递国家民主意识和维护公共利益”,唯有对这种规范性自由心存敬畏意识,才能在信仰教育中走出小我格局,避免口无遮拦;才能站在教师身份的立场,胸怀育人大局,把握和坚守好信仰教育自由的尺度,学会正确“传递国家民主意识和维护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

[1]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2-29.

[2]石中英.教育信仰与教育生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28-35.

[3]叶小文.中国破解宗教问题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14.

[4]靳玉乐,朱文辉.生成性教学:从方法的惑到方法论的澄清[J].教育科学,2013,(1):19-23.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信仰教育;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92一02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的价值观。“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体、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本质属性,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是内涵丰富、逻辑严谨的科学的价值观念体系。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信仰的建构和发展,才能使其坚持政治立场,明确价值取向,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供精神动力,保证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健康成长。

(一)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的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目标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思想,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大学生成为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在社会转型期,要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提高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水平和能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大学生信仰教育,使得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目标更加明确,也更具时代特色。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目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来实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合到大学生信仰教育中去,更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此外,信仰教育的目标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时代感,为大学生信仰教育目标的与时俱进指明了方向。

(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认识上的主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思想,使其成为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这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思想前提。其次,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奋斗目标,使个人理想符合社会理想,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这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核心内容。再次,坚持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政治保障。最后,积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标尺,规范自身行为,提高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形成正确的道德信仰。这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道德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构成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点,因此,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也就抓住了信仰教育的重点。

(三)以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注入活力。以往的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意识形态色彩较浓,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化,逐渐面临挑战,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最新的理论成果,在体系建设时充分联系实际,兼顾社会要求与个人目标,在把握整体方向的同时,也关注个人的塑造。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应用到信仰教育的实践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改革意识,也可以创新信仰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增强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对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的挑战。在发展进程中,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诸多严峻挑战,这更加显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政治信仰来看,学生中一部分人缺少坚定的政治信仰,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产生动摇,对社会主义失去信仰,对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缺乏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不予看好。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才能使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的信心与决心。从道德信仰来看,在学生中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消费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有所滋长,缺失诚信、见利忘义时有发生,功利主义与利己主义心态日趋严重,道德理想在一定意义上出现危机。对此,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可以帮助学生澄清价值误区,纠正认知错误,整合多元价值观,增强道德信念。

二、与时俱进保持思想的开放性

(一)要保持思想上的开放性。保持思想上的开放性要求我们必须摒弃以往那种脱离实际、消极防范的方法。我们的信仰教育不能再重现历史上那种封闭状态,继续沿用传统的“禁、堵、防”的方法,隔绝大学生与社会负面影响的接触。我们必须采用积极引导的方法,结合生活实际,不仅要让大学生看到社会上主流、正面、积极的东西,还要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复杂性、多元性,明白社会上除了美好的东西,还存在许多不良现象,需要我们去克服。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教育者必须引导大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社会、直面人生,让他们在实践中接受锻炼,提高其辨别能力和选择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信仰奠定坚实基础。

(二)要坚持方法上的与时俱进。坚持方法上的与时俱进要从两个方面人手:第一,要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人手。在信仰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积极接受新事物、新知识,了解学生信仰中出现的各种特点,缩小对社会现象认知上的差异,这样才能把理论教育变得生动活泼,有理有据,区别于那种空洞的泛泛而谈,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第二,要从学生的立场人手。当代的学生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任何流于形式的说教对他们来说不但不会人脑人心,甚至会引发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揣摩他们的心理,考虑他们的现实需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理解和认同,继而接受正确的价值观。

三、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特质,是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它既是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情感纽带,也是民族认同的思想基础,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促进社会的发展。

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深厚的土壤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并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凝聚成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国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教育,并把它纳入到信仰教育的系统中,引导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实践,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兴旺的国家、一个兴盛的民族背后必有着高扬的民族精神,它是民族存续的精神血脉,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而民族精神蕴藏在深厚的思想基础和民族文化传统之中,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华之所在。坚持发扬民族文化传统既可以拓宽国家发展的视野、民族发展的空间,也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尤其在当前社会,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大量西方文化涌入我国,引起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碰撞。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一部分学生开始盲目地推崇西方文化与西方传统,忽视本国的民族文化。比如,美剧在校园中的风靡,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甚至万圣节的风行以及生活方式的西化等,这些都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动向直接关系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与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他们是中华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他们对待民族文化的态度直接决定中华文明的性质与未来走向,我们必须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这既是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培育民族精神、聚焦民族意识、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的必要保证。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极其丰富,其中包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不畏的抗争精神……民族文化不单指古代文化,还涵盖了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传统文化与雷锋精神、女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为代表的新时期精神。厚重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巨大思想宝库,它在为我们树立自豪感的同时,还可以抵御西方负面文化的渗透。当前,我们应该把我国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与革命传统以及现代文明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用以充实当代大学生的信仰。

参考文献:

[1]马德普.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2]吴向东.重构现代,It

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陈章龙.冲突与建构――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周 莉.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戴木才,田海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2).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篇7

一、西方国家政治建构的信仰渊源

 

政治与伦理的关系问题是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古希腊思想家看来,所谓道德的生活不可能游离于政治之外,到了中世纪时期,国家伦理性思想兴起,但随着自由主义在西方政治思想中统治地位的确立,国家伦理性思想受到了明显的排斥。然而从实际来看,虽然现代西方国家的确尽量避免过多的介入伦理道德的范畴,但国家本身却不可能不在某种特定的伦理和道德背景之下进行,否则国家本身也将失去其合法性,社会自身也将失去团结与合作的动力。

 

基督教信仰作为西方社会的普遍信仰,其伦理道德深刻影响着西方国家的政治建构。美国学者弗里德里希认为,西方宪法“植根于西方基督教的信仰体系及其表述世俗秩序意义的政治思想之中”。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

 

第一,对于平等的执着追求。在古希腊时期,平等并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含义。古代希腊人虽然极度强调公民平等的政治权利,但始终没能够在完全的意义上把所有的人纳入平等的范畴,那些不被平等对待的人包括没有公民资格的外邦人、妇女和奴隶,他们完全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古希腊人把相互之间的平等理解为公民的特权。到了基督教时期,人与人完全平等的观念才真正得到广泛的传播。基督教强调,上帝对他创造的每一个生命一视同仁。这在人类平等观念的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因为每一个人的灵魂在上帝面前的平等,可以扩展为他们的良心的平等、道德的平等、乃至权利和政治上的平等,而这种可能性也的确通过宗教改革以及由此推动的各种政治和社会运动成为现实。直到今天,平等成为政治生活中最为基本的价值认同之一,广泛影响着各国的政治实践,这种信仰对于其政治发展始终有着强大的引导力与约束力。

 

第二,对于宪法至上观念的普遍认可。自然法是古希腊政治思想就已经存在的范畴。到了基督教时期,自然法的思想经过教会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阐释,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政治信念。随着阿奎那的宗教学说成为基督教的正统,自然法的思想也借着教会的力量得到普及。阿奎那认为永恒法是所有其他法的基础,永恒法是上帝永恒的理性与智慧。自然法是永恒法的具体化,是人通过其理性加以认识和把握的。正如永恒法乃是一切法的依据一样,自然法也是各种人所制定的具体化的法律的基本出发点。如果法律违背了人类理性与道德的发展将无法立足,同样,如果统治者为了一己之私进行专制,就是对自然法的破坏。这种自然法高于统治者的观念对于后来西方的宪法至上和法律至上的观念有基础性的影响。人们之所以对法律有较高的景仰,是因为在神圣性和权威性中,法律显示出了其至上性,从而使得法治社会能得到良好的实现。如果没有基督教在西方世界中广受人们的信仰,就很难有培育人们对于法律的信仰。

 

第三,对于建立有限国家与有限政府的总体认识。古希腊人在关于公民与共同体的关系问题上,认为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亚里士多德曾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反映了古希腊城邦政治生活与个人生活的高度合一,思想家认为,人只有通过城邦政治生活,才能实现人的价值和作为人的本质。这一想法在基督教思想家们那里发生了改变,特别体现于奥古斯丁对于国家的看法。奥古斯丁认为国家是人类堕落的产物,尽管国家在实现世俗生活秩序方面有存在的必要性,但它本身所宣称要实现的和平与繁荣实际上已经被用来实现它们的手段玷污了。虽然国家总是自封为正义的捍卫者和体现者,但实际上正义从来不曾通过国家实现。奥古斯丁对于国家的观念后来被潘恩用异常简洁的语言进行了概括,即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视国家为必不可少的恶,是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中自由主义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建立有限政府和明确区分国家与社会界限的强调,始终是西方政治思想的主题之一,深刻影响着西方国家的政治建构。

 

二、中国政治实践的信仰困境

 

(一)社会中信仰困境的表现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信仰缺失是指,人们对共产主义信仰产生疑惑,而传统文化中的信仰精神与信仰概念随着五四运动时期对旧文化的全盘否定也渐渐为人们所陌生。宗教信仰在我国历史上也从未出现过。这样,旧的信仰体系被摧毁,而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新的信仰体系也未扎根。人们在信仰上处于彷徨的状态,或者干脆没有信仰。

 

第一,对信仰没有正确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认为信仰等同于宗教,甚至认为信仰是求神拜佛的迷信。一方面,部分有宗教信仰的人由于得不到正确的教导与指引,渐渐把宗教信仰发展成为求神拜佛的仪式性活动,甚至在错误的指引之下完全扭曲了宗教的本义,无法发挥宗教界人士积极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正向作用。另一方面,在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安全感成为每个人心灵深处的追求,使人们对于信仰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深层文化底蕴与现代社会的断裂,使人们一时之间无法找到安身立命的信仰,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变得“漂浮不定、没有根底”,对于信仰的追求或盲目、或形式、或功利,没有对于信仰的深刻认识。

 

第二,政治信仰的缺失。随着近代自由、民主、平等这些西方的舶来品传入中国后,这些被西方奉为圭臬的政治信仰也为国人所共识。在历史发展与人民的选择中,我们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将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更高层次的追求。然而现实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对所谓“政治身份”的追求超过了对经济利益的关心,政治热情高于一切,政治信仰被夸大到极致。出现了严重的“左”的错误。改革开放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人们开始回归理性,政治生活的绝对性渐渐被经济发展和物质利益所替代,功利性的追求越来越明显,对政治的信仰追求越来越淡化了,加上缺乏正确而有效地信仰教育,使大部分人对于共产主义信仰没有自己的体认,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

 

第三,信仰内容的选择趋向实用性、庸俗性,理想性缺失。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在全社会的商品化浪潮和功利心态的引导下,人们放弃了超越性的价值追求,开始向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日常生活回归,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以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为依托、以当下和个人为关切中心、以吃喝玩乐为基本内涵的消费文化和通俗文化,出现了信仰内容选择的功利化倾向增强、理想性缺失的趋势。从前那种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对革命理想信念、信仰的崇高追求已日益为人们所淡忘和陌生。

 

(二)出现信仰困境的原因

 

第一,信仰教育的偏差导致的对于信仰对象不能有客观而深刻的认识。坚定信仰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是建立在人们对信仰对象全面深刻的认知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是一套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需要理性的学习与认识,需要在开放的思想交流和文化讨论中认识其真理性和局限性的一面。这样的态度一方面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理论本身的发展与完善,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人们对于自己信仰的深入了解与认识。但是当下的信仰教育却存在单一化、形式化的问题。单一化表现在信仰教育在内容上过于单一化,基本上只强调政治信仰的教育,以意识形态要求代替社会丰富的精神生活内容,对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信仰需求缺乏应有的关照;形式化表现在在政治信仰教育中,津津乐道于教条式的宣传与灌输,使人们记住的是口号、是教条。“为信仰而信仰”,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神圣化与教条化倾向,缺少质疑与批判,让理论停滞不前,对于理论的认识也因此僵化片面。

 

第二,现实生活中涌现的大量问题和社会矛盾动摇了人们对于信仰的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是一种立足现实生活的终极性关怀,现实生活状况是支撑这种信仰的重要前提。我国当前大量涌现的社会矛盾、民生问题、改革问题等等,无一不冲击着人们对于理想信念的坚守与徘徊。当人们怀着对于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望前行时,如果现实带来的是一次次负面事实的否定:矛盾久拖不决、正义总是迟到,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就会导致人们对于这一理论系统的认同黯然失色,进而动摇了理想信仰。

 

第三,社会转型发展时期持续的生活压力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人们缺少对于信仰的关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大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小到个人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于个人来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生活压力、个人价值的选择与实现等来自方方面面的问题,都使人急于寻求物质层面上的满足与保障,人们忽视或者无暇关注精神上的需求,特别是在缺乏信仰而又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根基之上,一部分人对于信仰的追求就呈现功利化、肤浅化、盲目化的形势,更多的人则是在生存的压力下随波逐流。

 

(三)信仰困境对于我国政治实践的消极影响

 

第一,在现实生活中法律的至上权威性没有得到认同。违法现象屡有发生、一些地方政府以言代法的现象仍然存在。即使某一领域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但是违法现象仍然屡禁不止,比如说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违法征收征用土地问题等,都说明了法律的至上权威性没有得到政府及百姓的普遍认同。长期以来,重文件、重政策而轻法律是主要倾向。这使得法律工具主义的观点更加蔓延,法律工具主义认为,法律仅仅是统治者进行有效管理和统治的工具,片面的强调秩序价值的重要性,将法律简单地与权力、阶级等要素联系在一起,在制定法律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便于管理,导致国家权力膨胀。我们不否认法律具有工具性价值,但不能因此而忽略法的伦理性价值。

 

第二,涉及政治合法性的问题。漠视法律的后果必然导致一些官员违法乱纪,使原本良好的制度设计初衷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出现“权力寻租”、腐败、官僚主义等现象。以公权攫取私利,长此以往,必将不利于政权合法性的巩固。政府的公信力得不到提升,将衍生许多政治问题。

 

第三,面临社会转型危机和治理危机。中国目前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持续转型期,也是改革的深水区。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变化都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大生态,现实生活的种种问题使人们对于安全感的寻求更加迫切,而信仰则是在变化社会中安身立命的不可或缺的因素。目前中国人精神文化层面的贫瘠表现在,既无法回到传统文化中汲取价值依托,也无法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到信仰的归宿。这种精神追求的不安不可避免的导致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激化着社会矛盾,深切的影响着社会转型与社会稳定,政府也因此面临着“治理危机”带来的诸多压力。

 

三、我国的信仰重塑

 

(一)重新发掘传统文化的信仰精神

 

西方法治文明取得的成功让我们看到,我们必须要重视信仰的力量。“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②不管在怎样的国情之下,一个正常有序的文明社会都不能缺少信仰。不过,我国从来就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有如此深厚的宗教背景,在当前的国情和政治经济状况下,也很难去建立起西方国家那种大众普及的宗教信仰。但是,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国很难建立起一套信仰体系呢?不然,其实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可宝贵的信仰精神。

 

第一,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可以看到其中包含着信仰追求。③主要体现在“信”、“忠”、“敬”、“诚”四个方面。“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道德准则,意思是说话做事要诚实守信。除此以外,在信的许多其他用法中,还表现出某种与信仰相近甚至相同的意思。比如信有时也指人对事业和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坚定持守,指对更高的人格或事物的依赖之情。

 

“忠”的本义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无私的态度,它要求不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都要尽职尽责。“忠”作为一种发自内心的而且具有极大稳定性的感情和态度,就其发自内心而言,它不能被强迫,就像一个人的信仰不能被强迫一样。就其具有很大的稳定性而言,它是颇为执著不渝的,就像一个人的信仰是执著不渝的一样。

 

“敬”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一种道德的要求和修身涵养的功夫。“敬”既包括内的方面又包括外的方面。其中内的方面指内心虔诚,外的方面,指内心虔诚的外部表现,比如敬拜的行为。这内外两个方面都使“敬”成为信仰的一个相关概念。敬与畏相联系,信仰者在信仰的对象物面前,常存一种敬畏之情。

 

“诚”是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和道德的概念中一个可以在整体上替代“信仰”的概念。《中庸》把“诚”抽象化和本体化,使之成为阐述天道的基本概念。“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之者也。”在这里,“诚”主要是天道之诚,指天道本身,但同时也提出了人道之诚,即人对天道之诚的追求和实践。这种对天道的追求就是“择善而固执”。“诚”作为中国古代的信仰概念,所体现和代表的主要是信仰的精神境界。

 

第二,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以及对“天道”、“天命”的认识具有超越性的价值追求。儒家传统文化认为,天道通过人心呈现出来,人心潜含着对道德的追求,“吾欲仁,斯仁至矣”,通过内心对于道德的执着追求和不断地修养,达到人内在的良心与外在的天道的合一,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古代的思想家认为,天道通过民意展现,合乎民意才能合乎天道,如果一味的任由统治者随心所欲,必定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这也是古代政治合法性的来源。这种封建统治时期的民本思想虽然与现代社会的民主思想有本质上的不同,但它毕竟在古代社会对于统治者是一种重要的甚至唯一的约束力。约束力,是信仰经由内心必然产生的效果。

 

历经上千年历史而形成的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民族的影响深远。我们可以从这一点出发,重塑对于信仰的追求,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将现代精神融入其中,使过去那种对超越性的价值追求与现代对自由民主的执着践行相结合,为我国的政治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化重建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

 

第一,反对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为信仰而信仰”的情绪化解读方式。我们要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特质,就必须反对非理性的情绪化解读。情绪化的解读有下面两种表现方式:一是教条主义的解读方式。就是把僵死的教条文本看做神圣不可侵犯的,而相应地把鲜活的思想和生动的社会历史实践放在了第二位。二是主观任意化的解读方式。主观任意化片面强调了个体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却忽略马克思主义著作原意的客观事实和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历史实践的客观事实。正确的理性化的解读方式应该是在尊重经典原意和自我创造中间寻找一个切合点,即在实践的基础上,与经典中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思想的交流和对话。

 

第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重建,也应该加强对优秀传统思想的研究、整理和吸收。从近年来领导人在重要谈话中对于传统经典的引述,可以看出这一趋势。毕竟,只有立足于本民族文化根基的思想才更具有生命力。过去,我们片面强调对历史“批判”的一面,而忽略了对历史“继承”的一面。辩证唯物主义提醒我们要注重这两个方面的统一。过去我们总认为这些受到一再批判的封建文化与具有现代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是格格不入的,但是,当我们摒弃这种偏见,就会发现,传统文化中朴素的民本思想、强调集体的精神取向、对“大同世界”的向往等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有相一致的一面。当然,传统文化里也有相当多的糟粕需要我们理性地去分析鉴别,然后加以吸收。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24个字,分别体现在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通过对这三个层面的把握,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通过一种凝练、分明、全方位的方式传达出来,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类文明两个方面的优秀成果的承接,更是对古今中外以来这些人类一直孜孜以求的美好价值的肯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统领,也是一种信仰的树立。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信仰力量的重塑与发挥。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大学生 信仰教育 必要性 内容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205-02

一、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弗洛姆在《为自己的人》中讲“人不能毫无信仰而生活”。信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处于知识的积累、信仰的探索和形成过程中。他们的信仰状态是动态的,尚处于摸索、寻找中;他们对信仰的追求是积极的、主动的而非消极的、被动的;他们已经认识到科学信仰的重要性。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引导大学生的发展。

其次,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和国家安全的客观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世界处于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之中。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依然在继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外资、技术、商品等的同时,一些西方的低俗文化、价值观念也随之传入中国,它们正在影响着中国的大学生。青年人是民族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谁拥有青年,谁就拥有未来。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打破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企图。

再次,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然而,我国现在还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安居难成为社会痼疾。、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在重重矛盾中,面对各种诱惑,处于成长阶段的部分大学生信仰出现非理性化、功利化的趋向。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涵

(一)信仰是什么

梁启超先生说:“信仰是神圣,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信仰,即信而仰之。信仰是以信为直接心理基础,是知、信、情、意综合作用的过程。信是信仰的心理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人的心理活动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是人的一切确定性活动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了信,人的活动便失去了任何确定性,人的生活便是不可能的。[1]知、信、情、意是人类精神现象或意识活动的四个过程。信仰,就是以知为对象,以信为基础,以情为动力,以意志为杠杆的综合性的动态心理过程。黄明理在《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一书中将信仰概括为:信仰是主体源于实际生活实践而对某种对象(理论、价值或人格化的神灵等)的极度信服,并视之为具有终极价值以作为自己精神寄托的强烈情感和思想倾向。[2]信仰能够为人类提供精神的家园,使个体获得某种精神的依托;信仰具有凝聚人心的功能,是分散的个体凝聚成坚强的群体;信仰能够塑造理想人格,给人以安慰,赋予人以巨大的精神动力。

(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信仰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的在于是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大学生信仰教育主要包括政治信仰教育、道德信仰教育、法律信仰教育、教育。

第一,政治信仰教育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首要内容。政治信仰是个体在一定政治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政治认知对象的了解和深度认知的基础上,而产生的情感共鸣和与其认知相一致的行为倾向的综合的认同体系。[4]政治信仰由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倾向构成。政治信仰为统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心理上的支持;政治信仰是体现一个民族和国家政治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标志;政治信仰为政治秩序的稳定提供意识上的支持。

第二,道德信仰教育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根本内容。所谓道德信仰,是指人们基于对道德于个体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价值认识,以及在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作用下产生的对道德(包括道德规范、道德理想和道德人格)的笃信与崇敬,并以此设定人生目标、付诸道德行动的特殊情感。[5]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精神生活方式,是人们以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为基础的实践精神,是人们以社会生活的客观现实的认识为基础的一种超越“现有”的观念。涂尔干说:“道德在我们看来无疑具有双重面孔:一方面,道德作为一种绝对法则,需要我们完全服从;另一方面,道德作为一种完美的理想,我们自发地追求着它。”道德是构成道德信仰的基础,而信仰是道德信仰的着力点。道德信仰是情感与理智的结合,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辩证统一。

第三,法律信仰教育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基本内容。“法律信仰”源于美国学者伯尔曼的一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所谓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一种特殊的主观把握方式,是社会主体在对社会法的现象理性认识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是人们对法的理性和激情的升华,是主体关于法的主观心理状况的上乘境界。[6]法律信仰是一种主体对法律的心理状态,是主体对法律的行为拜从。法律信服心理是法律信仰的内在动力,法律拜从行为则是法律信仰的外在表现。

第四,教育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宗教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必将在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而灭亡,宗教的存在具有长期性。在我国,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国家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三、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途径

曾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际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信仰确立的发展阶段,必须加强大学生科学的信仰教育。

首先,加强关于信仰的基本知识的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主义信仰的教育。一方面,通过对信仰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人们能够了解和认识信仰现象的本质和特点、规律,有利于打破人们对于信仰的神秘感,帮助人们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信仰问题。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被革命、改革和建设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理论知识是信仰的对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辨科学信仰与非科学信仰,最终形成科学的信仰。

其次,成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并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进步的成果。一方面,信仰是意识形态领域内容,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成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例如,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社会主义法制的完善等事实,能够取得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进而使大学生认同并形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科学信仰。另一方面,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使他们真正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高懿德,徐锋.信仰论要[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第9页.

[2]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第18页.

[3]龚平.加强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4]李蓉蓉.试论政治信仰[J].理论探索.2004.4.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篇9

法律信仰是较高层次的法律意识,是法制教育的核心,只有信仰法律,才可能守法。法律作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守法仅是法律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守法精神才是法律信仰的灵魂。守法精神不仅要求主体遵守法律,而且要求其把守法内化为道义上的责任和义务,变被迫守法为自愿守法,变他律守法为自律守法。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讲:“法律能见成效,全靠民众的服从”,“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法治。”①因而高校法制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尤其是法律信仰,培养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是法律实施的根本途径,是依法治国和建立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因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②尽管法律可以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维护其实施,但法律权威的确立必须以法律信仰作为前提和基础,因为法律信仰的核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信念,只有法律权威赢得了全世的普遍的心理认同,法律权威才会化作人们的内心自觉。就如耶林所说:“如果法律是棵大树的话,那么法律信仰就是这棵大树的根,当根发挥不了任何作用时,它将在岩石和不毛之地中枯死,其他一切则化为泡影,一旦暴风雨来临,整棵大树就会被连根拔起。”对此,卢梭也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③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对法律的信仰,无论制定多么完美的法律都显得多余,法律的公信力也无从产生,所以说建设中国特色的法治社会,除了具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外,更为重要的工作则是培育信仰法律的精神。在一个法治国家里,真正能阻止犯罪的并不是持枪荷弹的警察,而是内心守法的传统和习惯。只有人们不是出于功利的考虑、不是出于畏惧惩罚来遵从法律,而是从内心认同法律,并把法律内化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法治国家的建成才有可能,才有可能根本解决我国在对大学生法制教育方面遇到的难题。

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多年的普法教育,我国大学生的总体的法治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他们拥有较为健全的法律知识,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他们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却值得我们反思。一是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和其所拥有的法律知识不成正比,事实证明,对我国法治进程影响深远的人和事件不是那些掌握丰富法律知识的大学生或法律专业人才,而是那些没有多少法律知识的“倔人”;二是部分大学生只是把法律当做工具,即他们学习法律的目的不是心甘情愿的遵守法律,而是寻找法律的漏洞,千方百计地回避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他们没有把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只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三是没有养成法律思维的习惯,遇事易冲动,往往感情用事,很少考虑法律规定及其行为的法律后果。四是部分大学生对于法院的判决并不是真心服从,而是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从,守法精神还未形成。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但是法律信仰的精神还远未形成,还没有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原因如下:其一,在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中,朕即法律,法律不是保护人民自己权利的,而是专制的代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那时,人们绝不会认为只要自己遵守法律就会一生平安,当人们面对权力和法律的时候,总是对权力充满信心,对法律缺乏信心。人们普遍认为法律只是统治手段,自己是不得已才遵守法律的,而不把法律看成是文明社会的必需品,是自己的保护神。甚至在中国普通百姓的心中,并没有把遵守法律(更不要说是信仰法律)看成是一件光荣和高尚的事情,反而很多人把会钻法律的空子看成是非常聪明的表现,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其二,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司法腐败,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等,使部分大学生对法律产生了不信任感。他们认为即使有健全而完善的法律体系,在中国也很难贯彻实施,法律只是限制守法人的行为,对更多的违法者来讲是无用的。其三,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法制教育课程往往只被看作是普法课,教师只是努力地为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信仰教育,没有以法律知识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往往把法律素质的高低等同于法律知识的多寡,实际上,法律知识的多寡与其法律信仰的强弱没有必然的正比关系,法律知识渊博的人并不一定会比法律知识贫乏的人更为守法。如果没有法律信仰,也许法律知识就成为某些人规避法律、投机钻营破坏法治的工具。正如孙晓楼先生所言,“学法律的人若是没有人格或道德,那么他的法学愈精,愈会玩弄法律,作奸犯科。”

概论课对于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的作用

1从弥补基础课不足的角度来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基础课是高校对非法律专业大学生进行普法教育的主要课程。在这门课程中,由于内容繁多庞杂,多数教师通常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传授应用性较强的法律知识,用于法律条文的解读和案例的分析上,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需要,而对于个人法律素养起综合性、潜质性作用的哲学、史学、政治学等学科知识的传授的力度不够,以至于有些大学生法律条文很清楚,但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却不强。虽然说法律知识是培养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法律知识的多寡与法律意识与法律信仰的强弱并没有必然的正比例关系,而领会法律精神,培养法律信仰,形成现代法制观念,才是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关键。如果没有正确法制观念的支撑,就会失去对法律的尊重与信赖,即使有丰富的法律知识,仍可能经受不住私欲的诱惑而违法乱纪、甚至是犯罪。有别于基础课教学,概论课教学不再讲述有关的法律条文和案例,而是重在传播蕴含其中的法律精神,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让大学生在我国民主政治的进步中感受法治的力量,给人以希望。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内容的讲述中,穿插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的相关内容,让同学们了解法治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形成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具体而言,市场经济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没有法律保驾护航,市场经济就不能顺利进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原则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也是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运行的;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必须以法律的完善和信仰为前提和基础,而这些都是培养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的重要环节。

2从依法治国和民主法治进步的角度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建设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依法治国,不仅仅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重要的是培育信仰法律的精神和理念,法律信仰不仅是文明社会和民主社会的重要标志,还是法治国家的精神意蕴和心理基础。没有法律信仰的法制只不过是一种强力所支配的法制,这种法制表面上看起来有着巨大的威慑力,但实际上却是苍白无力,是没有强大生命力的。依法治国的要义便在于全社会均普遍具有共同的一种精神和信仰、意识和观念,依法颁布的法律在社会公众心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我国恰恰是缺乏这种法律信仰精神,法律信仰精神的缺失已成为影响我国法治发展的最大阻力与障碍。当前我国的法制教育主要还停留在守法教育阶段,重在传授学生一些部门法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已不能适应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的需要。因为守法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视线仍然是传统的,是传统的法律工具主义倾向和法律义务主义观念的表现。虽说守法教育是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若以守法教育代替了整个法治教育,以守法为法治教育的初衷和归宿,则不仅不利于培养出具有现代民主意识和现代法律意识的人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代法的基本观念和基本价值取向的悖逆。法治国家虽然要求每个公民守法,但仅有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况且法律规范能否被遵守,绝不取决于法律本身的强制力,而是取决于人们对于法律的内心信仰。因此,只有彻底转变法的观念,以培植人们对于法律的终极信仰为出发点,才是提高大学生守法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前提基础,才是深层的对素质教育和建设法治国家的回应。概论课则正是从这个角度来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的。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现实关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007 — 02

信仰,是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的坚信和敬仰。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存在,是深层次的精神导向和精神支柱,在根本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和精神动力。坚定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但从当前信仰教育的实践成效来看,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部分大学生心中由边缘化到淡化直至虚无化,这种“三化”现象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

1.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见表1)

表1: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统计表

2.当代大学生信仰多样化(见表2)

表2: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统计表

(1)人数增多。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回答“你有吗?如果有,信仰什么宗教?”一题中,有12.3%的学生信仰佛教;有2.7%的学生信仰道教;有5.9%的学生信仰基督教;有2.6%的学生信仰天主教;有1.5%的学生信仰伊斯兰教。这表明已经有25%的学生有信仰宗教,整整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此外还发现对宗教感兴趣的学生也是大有人在的,有36.2%的学生对佛教感兴趣;有12.5%的学生对道教感兴趣;有6.5%的学生对天主教感兴趣;有14.4%的学生对基督教感兴趣;有3.6%对伊斯兰教感兴趣。

(2)有无信仰无所谓或不需要信仰。有26%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有无信仰“无所谓”。有2.3%的学生不同意有或很不同意“大学生应该有信仰”。有6.7%的学生认为“信仰是一种迷信”;有6.8%的学生认为“信仰是麻醉剂”。在对理想、信念教育的看法中有12.1%的学生认为无所谓,5.4%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学生认为信仰教育“理论与现实相脱离,难以被接受”占29.9%;“没有说服力”占20.4%。对两课、报告、政治学习的喜欢程度均在10%以下。

由表1和表2可见,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需要正视当代大学生信仰出现的问题。不可否认信仰教育是对大学生的终极关怀,是大学生行为选择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但是一味的强调信仰教育的终极关怀而忽视现实关怀,这恰恰是当前信仰教育的一处短板。

二、现实关怀是信仰教育的应然回归

在高等教育中实施信仰教育,会受到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主观因素又包含两个方面:教育对象(大学生)和教育者(德育工作者及高校教师);客观因素也包含两个方面:国际环境(全球化)和国内环境(社会因素)。如图所示。

那么无论是外部环境因素对信仰教育的影响,还是内部主观因素对信仰教育的制约都离不开一个事实,那就是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都是真实存在的实践。脱离了实践的理论是空中楼阁,同样脱离实践的信仰教育只能是无本之木。

1.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信仰未来

信仰是指向未来的,它同现实的关系是一种否定性的关系。正是基于对现实的否定和批判,信仰成为引领人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正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足,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和希望,才有了开创未来的决心和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种扎根于现实又指向未来的真实的社会运动。对待未来,马克思主义信仰既反对不切实际的狂热,也反对无谓的悲观和绝望。马克思主义信仰没有制造“应然”与“实然”的二元分裂,而是主张把现实与未来统一起来。它“把对现存世界的批判和超越落实到现实实践的平台上,落实到从实际出发、正确反映世界真实可能性的前提上,落实到对现存世界一切有价值成果的吸取和发展的层面上”。〔2〕因此,我们既不能因为驻足于现实而忘却理想,自满自得,沦为不思上进的生存者;也不能因为沉湎于理想而对现实无端指责,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出现实践时序的错位。只有脚踏实地、稳打稳扎的实践,通过对现实不断地进行合理的扬弃,才有可能接近它、实现它。我们要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当前的现实,合理肯定它所取得的成就。相比较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一阶段显然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尽管我国今天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于共产主义而 不是属于资本主义则是确定无疑的”。〔3〕它是通往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决心,投身于这一伟大事业中,发挥它的长处,弥补它的不足,并不断地推动它向前迈进。只有将理想与现实有机统一起来,我们才会游刃有余,从容有度。

2.只有重视现实的个人才能实现集体信仰

在信仰教育的实践中,我们一直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凝聚人心的精神源泉和动力,人们的前途命运与它息息相关。当代大学生对于这个命题很是抵触,认为这是用马克思主义绑架了自己的人生。其实我们的教育没有错,集体信仰的确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特征,之所以出现教育对象(大学生)的不解和疑问,只是因为当今社会已经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同质化社会,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的多元化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人们的需求出现差异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集体性也就往往会不易被人理解而成为政治性的冰冷教条。由此可见,任何信仰,“当它不能为个体的人生意义和存在价值提供论证,当个体无法体会这种信仰与自身的关系时,信仰就会成为远离人的生命存在的抽象存在,逐渐丧失其吸引力”。〔1〕因此,我们在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宏大叙事特质的同时,必须转换思路,思考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现实的个人生存的关系问题。这种转换,并不是将马克思主义信仰窄化为个人小天地中的自我吟唱,并不是要否定其传统的优势所在,而是要结合新的时代背景,把集体信仰引入个体生活中来,搭建起政治信仰与人生信仰相融合的桥梁。挖掘共产主义信仰的人生价值,是有其意义的。这种人生价值,不仅仅是对未来社会的人们而言,实现每个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且是指对当下的人而言,实现个体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从而使它成为超越个体生命有限性的不懈追求。

3.只有贴近现实生活才能强化信仰教育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源自于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困惑和迷茫。只有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的各个方面,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从而找到一种引导的办法和途径。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参与意识十分强烈,90后虽然被冠以各种“另类”的称号,但他们关心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点从表2的数据中得到体现。遵循大学生的成才和成长规律,从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实现信仰教育的自觉导入。对社会生活事件给予正确的讲解和引导,积极主动的开展服务社会的活动,利用主题实践基地开展声光电三位一体的图文并茂的多角度信仰教育,变以往的形式爱国主义教育为社会生活实践潜移默化的引导型信仰教育。同时,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主要手段,这就为信仰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和平台。建设一批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网站,通过这些网站传播积极向上的信息或者是专家学者的专业解读,让学生们掌握实践内容的真相。让学生们真实体会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只是暂时性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是永恒的。只有贴近社会生活实践的信仰教育,当代莘莘学子才能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才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信心。

三、结语

英国哲学家休谟有句名言:“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人们的社会理想及其信仰归根到底是人的价值观问题。关心自己的利益,追求幸福的生活是人活动最基本的动力和出发点,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管仲认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人们追求生活的幸福和富足是人之本性,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但是由于贪腐和社会两极分化现象的层出不穷,必然带来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某种消极心理与情绪。因此,外部环境治理显得十分重要。有针对性地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防止收入高低过于悬殊。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秩序。同时,教师创新“两课”教育内容,让“两课”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教学中增加社会实践内容,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创新教育方式,通过大学文化建设这种“无痕迹”的教育方式,达到“有痕迹”的教育效果,减少灌输,加强引导。教育的意义首先在于将学生培养成“人”,其次才是将学生培养成“人才”,而人之为“人”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即信仰。只有在信仰的前提下,人才能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地运用到实践中去;也只有在共同信仰的支撑下,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杨德霞.试论当代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J〕.教学与研究,2012,(03):52.

〔2〕〔3〕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473,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