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底调查报告十篇

时间:2023-03-21 19:39:40

摸底调查报告

摸底调查报告篇1

一、高度重视、快速组织实施调查摸底工作

一是召开乡专题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会议传达了县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和组织工作会会议精神,并对我乡如何创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乡和怎样开展好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查摸底工作作了详细的讨论和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并指定责任心强的同志专人负责调查摸底工作。二是召开全乡19个党支部参加的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摸底工作会。会议就如何开展好调查摸底工作作了详细的安排和部署,会上对开展好调查摸底工作的重要意义及相关要求做了明确强调,要求各支部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保质保量完成调查摸底工作,为成功创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乡打下坚实基础。

二、细化措施、确保调查摸底取得预期效果

一是每个党支部明确一名支委委员作为调查摸底工作联络员,具体指导各支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查摸底工作,确保调查摸底工作质量。二是深入一线,确保摸底数据准确。各联络员深入到各支部,通过召集召开支部会议、个别访谈、翻阅支部资料等形式,核准支部信息,指导填写相关表册,确保统计表册数据的准确性。三是及时汇总,全面掌握全乡基层组织建设现状。在各支部完成调查摸底后,乡党政办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各支部摸底表册,并对表册进行进一步的审核汇总,确保汇总数据的准确性。四是开展分析研究,乡党委对汇总后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查找目前我乡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不足方面,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做到有针对性地提出本乡开展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乡的重点内容,为创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乡打下坚实基础。

三、汇总分析、全面掌握基层组织基本情况

经调查汇总,我乡现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4名(农村支部13个,社区支部1个),其中女性2名,45岁以上10名,55岁以上3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7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4名。家庭年收入5万元—10万元的6人,10-50万元6人,50万元以上2人;全乡总人口33163人,常年外出务工11338人,空巢老人1518人,留守儿童1924人;全乡村(社区)共有党员509名,其中女性68名,少数名族0名,45岁以上302人。大专以上文化49人,初中以上文化336人。年收入5万元以上致富带头人86人,从事经商办企业个体经营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13人。近三年发展党员38名,培养入党积极份子67名);全乡现有耕地24632亩、旱地9985亩、稻田14644亩、林地13660亩。现有企业15个(其中工矿企业8个,农副产品企业3个);全乡现有村(社区)基层组织办公场地14个(13个村级办公阵地,1个社区办公阵地,其中120平方米以上办公阵地11个)。现有村(社区)远程电教站点14个,现有村(社区)远程电教管理人员14人;“”每年达4次以上的村(社区)党组织14个,推行“四一两公开一监督”做法的村(社区)党组织14个,每年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村(社区)党组织14个;全乡现有乡机关、单位党组织6个(党委(总支)1个,乡机关党支部1个,学校党支部4个),党组织书记6名(其中女性1名、无少数名族、45岁以上3名);全乡乡机关、单位党组织共有党员81名(其中女性35名、少数名族1名、45岁以上党员18名,近三年发展党员17名、培养入党积极份子21名)。6个机关和单位党组织“”每年均在4次以上,每年召开1-2次民主生活会,每年均各自的有活动主题,定期按要求开展组织生活,开展党员示范岗评比活动121人次。

经汇总分析,全乡乡村两基层组织现状呈现以下特点:

1、党支部书记以中年为主,文化程度有明显提高,初中文化仅有3人;致富带头带动作用发挥明显,家庭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仅1人;群众信任度高,组织号召能力总体比较强,县级两代表一委员达8人,其中市党代表1人。个别支部书记总揽全局的能力不够强,目前还有两个村级党组织是由乡机关下派干部兼任支部书记。

2、全乡人口与耕地资源状况。外出人口比例较大,占总人口的34.2%,家庭主要劳动力整体外出比较多,平常空巢老人达1518人,留守儿童达1924人。现有耕地24632亩,在家人口21825人,人均耕地面积1.13亩,主要在家的“386199”人群队伍目前对耕地的耕种存在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困难。

3、我乡是纯农业乡,结合农业乡的实际。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集中化、规模化,特色蚕桑、猕猴桃、杂竹正在以序发展,势头良好,即将发展成为全乡劳务经济的有力补充甚至替代。

4、党员队伍作用发挥总体较好。三年来新发展的党员中青年致富带头人占据比例较大,全乡党员队伍中致富带头人达200人,具有带动致富能力的党员达248人;45岁以上党员302人,点总数的59%,党员队伍年龄偏老;外出党员达287人,占总数的48%,外出的党员中占全乡外出创业成功人士的5%,在劳务经济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带头带动作用。

5、村级组织阵地作用发挥明显。全乡14个村级组织办公阵地、远程电教全面正常投入使用,作用发挥明显;组织建设各项活动基本能按要求落实,但规范化运行不平衡,机制不够健全完善。

6、机关、单位党组织活动情况。乡机关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成效明显,活动载体丰富,形式多样,党员干部工作成效明显,全乡各项重大工作、中心工作有序推进,引导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效果显著。

摸底调查报告篇2

据调查统计,全县困境儿童265人,其中留守儿童210人,单亲家庭儿童40人,孤残儿童15人。

二、困境儿童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据调查发现,孤残儿童因自身残疾的原因及留守儿童因长期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导致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家庭教育欠缺,导致困境儿童学习成绩较差。从调查情况看,残疾儿童因本身残疾的原因,造成其心理上的负担,因而影响学习。而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大多数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这些长辈因自身文化素质较低,根本无法顾及到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长辈们长期存在溺爱孩子的做法,家庭教育方法极其不当,严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留守儿童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2、家庭经济薄弱,导致困境儿童生活质量不高。残疾儿童家庭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他们除维持基本生活所需之外,难以承受康复治疗教育等费用。而留守儿童因父母打工多数从事劳动密集型工种,微薄的经济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全家的基本生活。但留守儿童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太少,父母长期在外,难以顾及到他们的正常生活,造成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良,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

3、情感沟通太少,导致困境儿童心理偏差严重。据调查,孤残儿童80%以上,都存在自卑心理,而这些儿童正处于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父母关心的不够,与其交流太少,使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从而导致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由于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导致一些儿童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再加上有些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够,导致他们有心事遇麻烦时缺乏通畅的倾诉渠道和正确的引导,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得心理健康。

4、安全监管不力,导致困境儿童安全难以保障。当前,大多数监护人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平日对这些儿童监护不力、安全教育不够,导致部分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另外,因受农村社会治安环境的影响,困境儿童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三、帮扶困境儿童的建议和意见

农村困境儿童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社会问题,它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当前,如何搞好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刻不容缓。现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

1、要切实加强对困境儿童帮扶工作的领导。要尽快建立农村困境儿童扶贫工作机构,积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有关扶贫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覆盖城乡的农村困境儿童扶贫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制定农村困境儿童扶贫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近期和中长期工作内容及目标,努力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向前发展。

摸底调查报告篇3

一、村位于乡南方一公里处,辖、马家坪、大湾三个村民小组,共有户名农业人口。年底,该村贷户共欠信用社各项贷款百元,占全社贷款的19%,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其中46户141人,马家坪户人,大湾户人),信用社共向该村投入了支农资金百元,截止年四月底,贷款余额已达百元,占信用社贷款余额的50%以上,支持了该村94%的农户发展农业、种养业及工商业等项目。截止九九年末,该村已发展成为人均拥有耕地亩,有食用菌、天麻等主导产业、畜牧养殖业及个体工商服务于一体的小康村,全村总收入达百元,人均纯收入达百元以上。在信用社存款达百元户,占总农户的85%,人均存款额元。年,该村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小康示范村。

二、信用社信贷支农的方法、步骤及所取得的成效

九六年信用社与农行脱钩后,农行两河营业所归并到信用社,虽然独此一家经营,但也有很多的困难摆在了信用社面前。山大人稀,无支撑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信用社如何在国家银行都没能发展下去的地方再发展、再生存呢?该社员工在思索。当时正值信合系统工程实施及政府发展主导产业的提出,信用社就抓住了这一机遇,以工程实施为东风,以发展地方主导产业为契机,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壮大自我,确定了村为信贷包扶村。村耕地较多,但多年的习惯形成了广种薄收。如何使农户投入少而收入高,科学的耕种方法和新技术的引进无疑是唯一途径:种地膜玉米、脱毒洋芋、优质小麦,信用社人员经常出现在了村的田间地头,充当义务技术员,并及时积极的投入了资金支持他们的生产。三年来,共投入了近万元资金支持了农户籽种、化肥、农膜的购买,现在地膜玉米、洋芋套种、优质小麦的种植已成为该村发展基础农业的保障。

解决了吃饭问题,对有富裕的时间及劳动力,信用社就引导农民搞起了副业。有山有树有资源,气温适中,非常适合食用菌及天麻栽培,于是被定为该村的主导产业,信用社也做好了包扶配套工作,及时做了贷前调查,掌握了资源、人员、菌种、销路等方面的情况,在贷户自筹部分资金的基础上发放了专项扶持贷款,而且经常深入到贷户家中教技术、传信息,解决实际困难,并在收获季节上门服务,使贷户及时还贷,减轻贷户负担。如的,在自筹资金后,信用社又向其投入了信贷资金元,支持他生产菌种袋,发展椴木香菇余架,袋料香菇袋,当年实现收入元,被誉为当地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如马家坪的要发展天麻,信用社到其家做贷前调查得知,其家的承包山多,向北背阴,且属沙质土,是栽种天麻的好地方,于是为其解决了天麻种贷款元,该户现已发展天麻窝,仅此一项年收入已达到元,现已还清原陈欠贷款元,年又给他投入信贷资金元。目前,该村天麻种植已呈星火燎原之势,胡宝才已成为天麻种植的带头人。

三年来,信用社对主导产业投入信贷资金达多万元,共发展食用菌架、天麻窝,年收入达万元以上,同时也对该村的养殖业、个体工商户投入了大量信贷资金,有力的支持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信用社的支持和引导下,村的农民已摆脱了发展经济一窝蜂的现象,而是根据本户、本村的实际,自发、自觉的搞起了特色经济。

三、支农中总结的经验、存在的不足与今后几年的设想

短短的三年,信用社的业务已得到了长足发展。也是在这短短的三年里,使社的职工们清醒的认识了一个道理:农村是信用社发展的天地,农业是信用社生存的土壤,而发展地方农村特色经济又是信用社业务发展的新起点。支持地方特色经济,推出与之相适应的信贷、信息服务,进而才能促进信用社的自身业务的发展。

摸底调查报告篇4

一、目标人群、工作指标和时间安排

(一)目标人群

全县所有8月龄~14岁儿童。上述目标人群,无论其既往免疫史及麻疹患病史如何,凡无麻疹疫苗接种禁忌证的儿童均接种1剂次(0.5毫升)麻疹疫苗。

(二)工作指标

以乡镇为单位,目标人群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分年龄组强化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通过开展强化免疫,短期内迅速提高适龄儿童免疫水平,巩固人群免疫屏障,阻断麻疹病毒传播。

(三)时间安排

实施,分两个阶段进行。8月份为活动准备阶段,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实施、社会宣传动员和人员培训等;9月份为接种实施阶段,1-8日开展目标人群摸底调查,11-18日现场接种,21-30日评估总结。

二、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与相关部门职责

县政府成立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由王宏伟副县长任组长,卫生局、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局、药监局、县妇联、广电局、各乡镇政府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实施本辖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方案和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理方案,负责活动全过程的技术培训与指导,督导和评估。卫生部门和疾控机构要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要成立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技术指导小组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处理小组,保证接种安全和接种效果,及时有效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教育部门在卫生部门指导下,负责学校中1995年9月1日后出生学生的摸底调查、登记、报告、接种通知的发放和宣传动员工作,确保所有在校14周岁以下年龄学生全部得到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同时要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临时接种点的场所安排和现场组织工作,确保接种安全,防止发生群体性心因反应。

财政部门要大力支持本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切实保障强化免疫活动所需经费,包括接种补助经费和宣传、培训、冷链运转、调查摸底、督导与评估等相关经费。

药监部门负责对强化免疫所需疫苗的流通环节进行监管,保证疫苗质量。

广电部门要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社会宣传和跟踪报道。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领导小组及相关组织机构要层层召开会议,广泛进行动员,部署强化免疫活动,落实工作任务和责任。各乡镇(社区)、妇联组织、村(居)委会要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开展对辖区居民的强化免疫活动宣传动员,并负责辖区8月龄至14周岁儿童的摸底调查、接种通知发放、登记和报告工作,尤其要做好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和边远地区目标人群的主动搜索工作。

(二)人员培训、社会动员和宣传

疾控中心负责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培训人员应包括所有参与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专业人员和工作人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强化免疫目标人群、时间、工作指标,宣传动员方法,目标人群摸底登记,疫苗及相关物资的分发和储存运输,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置、组织管理,接种禁忌证和接种技术规范,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及处理,风险沟通,督导与评估方法、总结报告的相关要求等。

各部门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和动员,与媒体密切协作,利用公众关注高的主要时间、主要节目、主要版面,在全县集中营造强化免疫活动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公众及时了解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重要意义,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麻疹的危害与预防方法和本次活动的具体形式、标识、时间、地点、内容等相关信息,强化公众对强化免疫的理性认识和主动参与意识,配合工作人员接受摸底调查,并按照告知的时间及时到指定接种点接受麻疹疫苗接种。

(三)目标人群摸底调查

要提前做好辖区内目标人群的摸底调查工作,全面掌握目标儿童人数。摸底调查时应重视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以及边远地区儿童,对发现未建卡、未完成常规免疫接种的儿童,予以补建接种卡、接种证,并纳入常规免疫管理。

摸底调查人员采取入户或通过学校、托幼机构等方式给家长发放《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通知单》(附件1),向公众面对面进行宣传动员,告知接种时间和地点、接种时应携带接种证等事项,负责填写《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摸底与接种情况登记表》(附件2),对学龄前、散居校外儿童和在园儿童分自然村(居委会或街道、小区、楼群)、年龄组进行登记;在校学生分年级、班级进行登记。并报告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负责对摸底登记结果进行核查、汇总,填写《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摸底与接种情况汇总统计表》(附件3)。并将相关信息上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要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汇报调查摸底情况。县级督导人员要对摸底调查质量进行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地区重新开展摸底调查工作。

针对学龄前和散居校外儿童,农村地区由乡村医生会同乡村干部、村长、妇女主任逐村逐户进行摸底登记;县城区和乡镇街道由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和地段防疫医生、乡镇疾控人员会同社区(居委)干部分片挨家挨户进行摸底登记。学龄前在园儿童摸底登记由经过培训的老师会同地段防疫医生进行摸底登记。在校学生摸底登记由经过培训的老师分年级、班级登记造册进行摸底。农场、森工等系统的适龄儿童按属地化管理原则进行摸底登记。

在摸底调查的同时,对6岁及以下儿童登记常规免疫接种情况,填写《全省0~6岁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调查摸底登记表》(附件5),并对摸底登记结果进行汇总,填写《全省0~6岁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调查汇总表》(附件6)。

(四)接种准备与组织实施

各部门要做好强化免疫所需人员、物资(疫苗、注射器、急救药品和器材等)和经费保障。

1、疫苗准备。要在8月底前将强化免疫所需疫苗、注射器准备到位。疫苗的储存、运输要严格执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疾控中心根据疫苗需求计划逐级下发,相关单位要做好麻疹疫苗等相关物资的收发登记工作,保证麻疹疫苗、注射器和相关物资的合理分发,避免浪费。

2、接种点设置。要根据摸底儿童数和目标人群分布情况,科学、合理设置接种点,制定接种实施时间表,安排接种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强化免疫过程中,除已取得资质的预防接种点外,各地还可根据地理条件、人口密度、摸底情况,在医疗机构、学校或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设置临时接种点。临时接种点的设置须经县卫生局指定和许可,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学校可在医务室、办公室、空教室等),禁止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室开展群体接种。接种点应符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对接种点的要求,兼顾方便群众,便于强化免疫工作的实施。对于无法到定点接种的目标儿童可采取入户接种等方式开展接种。为保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质量和较高的接种率,接种方式应以定点接种为主,各接种点实行日接种,并适当延长每天的服务时间。

3、人员准备。原则上常规免疫接种点地点及人员配置不变。为了满足强化免疫需求,可适当增配医务人员,增配医务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各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安排足够人员,保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顺利实施。在接种工作开展前确定好参与的人员、负责人等,并建立联系手册,便于沟通与联络。在农村或社区,根据人口数量设立巡回搜索组,在强化免疫集中接种的后期,分片包干负责搜索所辖区域的适龄儿童,并通知儿童到指定地点接种。对于在规定时间内未到接种点接种的儿童,要进行再通知,再动员,尽量让应种儿童及早到指定接种地点接种。

4、接种实施。每个强化免疫现场接种点应有专人负责现场组织、预检登记、接种和异常反应监测处置等各环节,并根据目标人群多少适当增减工作人员数量。现场工作人员要做到接种对象核实、接种前告知、健康状况询问、规范接种和登记。现场接种流程、操作技术及接种后剩余疫苗处理等,要严格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执行。学校等集体单位临时设置的接种点,更要严密组织、严格实施,防止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的发生。预防接种要严格掌握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及其他暂缓接种的原则,强化免疫接种与最后一次注射的减毒活疫苗间隔应在1个月以上。无证或未带接种证者,应做好记录,强化免疫结束后及时给予补证或补登;对于暂缓接种的儿童,应在本次强化免疫活动后的条件适宜时机及时予以补种;对于麻疹疫苗常规免疫程序漏种的儿童,如本次强化免疫接种麻疹疫苗符合常规接种相应程序的,可作为麻疹疫苗第1剂次或复种的剂次,登记入常规接种。

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与处置

疾控部门应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工作。在强化免疫期间,建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双日报告”制度,所有接种单位每两日进行异常反应报告,无异常反应的进行零报告,报告从强化免疫开始时执行,至活动结束15天后停止。

结合强化免疫特点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方案,及时做好强化免疫活动中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置工作。对严重疑似异常接种反应遵照“先临床救治、后调查诊断”的原则,做到早期、正规、系统的治疗。麻疹疫苗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治原则参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应当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沟通解释工作。按照及时、公开、透明的原则,统一相关信息。

四、督导检查和评估

(一)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强化免疫活动的督导。县级应保证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一名县级人员进行督导。同时,各级还应成立巡回督导组,对工作薄弱地区加强督导。要做好督导人员的培训,统一督导内容、督导方法和评价表格,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督导工作在强化免疫的准备、实施及评估阶段均应开展。督导内容要覆盖当地强化免疫活动的组织实施、社会宣传、人员培训、后勤保障、摸底调查以及现场接种质量等。强化免疫准备阶段重点督导经费保障、宣传、培训、摸底登记、物资和接种现场的准备情况;现场实施阶段重点督导现场接种工作组织情况、安全注射情况、接种人员资质、知晓率等情况;后期督导接种及资料整理、汇总和报告质量等情况。具体督导内容与方法参见《黑龙江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督导方案》。

(二)按照《黑龙江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评估方案》,强化免疫接种前和接种后的评估工作。免疫现场接种前,督导员应对前期宣传动员、摸底登记、家长知晓率等进行调查评估。强化免疫接种完成后,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开展强化免疫接种率快速或系统评估,评估的重点应是麻疹发病高危地区或容易漏种的人群和区域。

五、资料收集、总结和报告

摸底调查报告篇5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区年度卫片执法检查整改工作成果,加快建立健全国土资源管理长效机制土地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加强用地管理,规范土地利用秩序,区政府决定,在全区集中开展为期二十天的土地摸底清查完善用地台帐专项行动,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土地管理、规范用地秩序等重大决策,认真落实监察部、人力资源部、国土资源部三部委15号令,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全面开展深入细致的土地摸底清查行动,建立详细完善的国土资源管理台帐,健全土地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全区国土资源管理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本次集中摸底清查以行政村为单位,通过摸底查清全区各村现存所有的用地基本情况,力求建立一个全面、详实的区土地管理台帐,为进一步规范用地管理、健全完善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耕地保护从“一家管、多家用”向“多家管、多家用”转变,使耕地保护真正落到实处,力求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和能力。在全区着力营造自觉学习宣传执行国土资源政策法规的浓厚氛围,真正树立依法用地、依法管地的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持续提高国土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现代新建设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三、清查范围

本次摸底清查的范围:

(一)全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集体组织及个人所有用地项目(包含合法和无手续的用地项目)的基本情况;

(二)重点摸排清查占用规划用途为基本农田、一般农田搞建设的用地行为、在辖区国道、省道及市、区级道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内的用地行为,以及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的用地行为;

(三)重点摸排清查村民擅自在耕地内非法取土、建房、挖沙的行为和无用地采矿手续非法制烧砖的砖瓦窑企业的用地行为。

四、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本次集中摸底清查完善用地台账专项行动顺利开展,经研究,决定成立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分局,主要负责摸底清查专项行动的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南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权宝骊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五、方法步骤

本次摸底清查专项行动从7月10日开始,7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清理摸底阶段(7月10日至7月19日)。各镇办按照全区的统一安排,及时成立机构,抽调人员,制定措施,扎实开展摸底清查工作。区级各相关部门配合各镇办对相关建设项目用地情况进行摸底清查。各国土资源所积极配合镇办开展清理清查工作,以行政村为单位,展开“地毯式”排查,摸清每宗地的基本情况,分类统计,全面建立用地台帐,将每宗用地的位置、面积、权属等情况记录在册。

(二)核实汇总阶段(7月20日至7月26日)。各镇办认真核实并填写用地管理台帐,并于7月27日前将摸排清查统计台账及初步处理意见以书面形式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镇办清查后上报的用地管理台帐进行认真分类统计汇总,核实数据,建立全区土地利用台账。同时,对上报的各类违法违规用地,结合各镇办的处理意见进行会审,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分类拿出处理意见。

(三)查处验收阶段(7月27日至7月31日)。对摸排清查出的违法违规案件区别分类:对新发生的违法案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要求进行查处,对历年来已查处到位的责令完善用地手续;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中涉及到的责任人员,按规定移送监察机关或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行政刑事责任。领导小组将组织力量,对各镇(办)摸底清查工作的土地管理台帐建立情况进行统一检查验收,并将检查结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今年年度目标考核。

六、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镇办、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摸底清查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及时安排部署。要从构建国土资源管理长效机制和土地共同责任机制入手,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全面领导实施本辖区的土地台账建立和用地摸排清查工作。

(二)明确目标,夯实责任。各镇办、各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积极结合部门职能,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全面安排部署。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查落实,并按照清理清查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人员,夯实工作责任,确保此次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各镇办具体负责辖区内所有用地的清查统计及用地台帐建设工作,对辖区所有用地分类汇总,建立土地管理台账。镇办和国土资源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认真细致的对清查出的违法违规案件进行梳理,对辖区内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报告。国土部门负责对辖区内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国土资源所每周要向国土分局上报一次巡查、发现、制止的情况,分局要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区政府报告。

摸底调查报告篇6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和国办的通知精神,下发了《关于调整党政机关汽车配备使用标准的通知》。省纪委、省监察厅、省财政厅为严肃纪律,刹住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违反规定超标准购置、更换小汽车的不正之风,重申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政机关小汽车配备使用管理的通知》。市委、市政府及时认真贯彻落实了两个通知精神,对我市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配备的小汽车进行了全面清理。

这次接到省纪委传真电报《关于报送党政机关配备使用超标准小汽车情况的紧急通知》后,我们立即召开会议,认真研究,要求购买超标准小汽车的单位,对本单位的超标准车辆进行了重新自查、上报,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逐台进行了核对,确保了这次上报材料的真实可信。对超标准的小汽车进行了认真整改。

一、领导重视

我们按照中纪委和省纪委的要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十分重视第二次清理小汽车工作,责成市纪委的领导主抓这项工作,并对清理工作进行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清理的时间和范围,主要是对1999年6月15日之后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购买小汽车情况进行清理,同时要求有关责任部门必须认真落实好上级规定,把清理工作抓准、抓实、抓好。为了认真落实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市纪委将清理小汽车工作列入到全市反腐败抓源头防范的专项治理工作中,同时从市纪委党风一室和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办公室抽调了四名工作员,成立了清理党政机关超标准配备小汽车办公室,市财政局为主要责任部门,与市纪委党风一室共同负责全部清理工作。由于各级领导重视,指导工作力度大,清理办公室的同志增强信心,认真负责,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克服上报情况不准,有关单位资料不全等困难,使清理工作按时完成。

二、工作到位

为了把清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立足自查自纠,注意上下结合,重点摸清底数,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工作。第一阶段是进行发动,自查自报。一是20xx年11月20日以市纪委、监察局、财政局三家名义转发了辽委办发[1999]22号和辽纪发[20xx]12号文件,要求各部门和各单位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立即组织自检自查。二是召开了全市的动员大会,市直各部门和各县117个单位参加会议,提高了各单位对清理小汽车工作的认识。三是限时要求各部门在20xx年11月28日前将各单位自检自查报告和《鞍山市自查自纠超标准小汽车情况表》上报清理办公室。一共有120个单位上报了自查报告和《自查情况表》。第二阶段是组织调查,摸清底数。在各单位自清自查的同时,清理办公室的同志相继做了两项调查摸底工作。一是三次到市交警支队车辆管理科,查阅了1999年6月15日以后车辆初次发照登记表,并对有关排气量在2.0以上,价格在25万元以上的小汽车进行登记。二是两次到市控购办公室和市政府采购办公室查阅摘抄《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调拨单》和《鞍山市小汽车定编通知单》。通过两个方面的摸底初步摸出排气量在2.0以上、价格在25万元以上的小汽车68台。第三阶段上下沟通,具体核实。根据我们调查摸底的情况,通过各种渠道逐台进行核实。首先我们对涉及到的单位,逐家认真进行核实,对发现的问题再进一步详细落实。20xx年3月20日和4月9日以市纪委和市监察局名义向114个单位下发了重新自查自纠通知,明确规定不论是哪个单位,都要实事求是的进行登记上报,如果继续有隐瞒不报的情况,一经查出要追究当事人和主要领导的责任。同时要求在新上报的自查报告中除了加盖单位公章外,“一把手”一定要过目签字承担责任。其次为了使工作更深、更细、更准,我们对摸底摸出的超标车辆和自查出的超标车辆,要求车属单位提供“三证”复印件进行核实确认,即《辽宁省专控汽车准购证》、《机动车统一销售发票》、《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调发单位》或《鞍山市小汽车定编通知单》。

摸底调查报告篇7

一、工作指标

以乡(镇)为单位,目标人群麻疹查漏补种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分年龄组接种率达95%以上。

二、查漏补种范围、对象、时间安排

(一)查漏补种范围。

全乡各村同步开展查漏补种。

(二)接种对象。

全乡范围内8月龄-6岁儿童,即1月1日至5月1日出生的、未接种麻疹疫苗所有儿童,进行一剂次麻疹疫苗接种(包括流入、暂住及常住儿童)。

(三)时间安排。

麻疹查漏补种实施时间:20__年1月20~30日。

三、组织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二)分工负责,协调配合。

乡卫生院负责查漏补种活动的组织领导,负责组织制定本次麻疹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实施麻疹查漏补种免疫接种活动、组织接种人员和设置接种点。

乡防保组具体实施,负责村级卫生员培训,疫苗、注射器等物资的分发、储运、登记、报告等工作,以及现场技术指导、评价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总结等具体工作。

村级卫生室负责做好应种儿童摸底调查登记、宣传、接种和资料汇总上报工作。

四、前期准备

(一)成立技术指导小组。

乡在实施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前成立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技术指导小组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处理小组,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的要求,开展技术指导及现场处理工作,确保方案的正确实施。

技术指导小组主要由乡防保组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技术指导、现场监督评价及查漏补种工作总结等具体技术工作。

(二)开展人员培训。

乡防保组将于1月20日前对村级进行培训。

(三)社会动员和宣传。

各村在开展麻疹查漏补种活动前,要充分动员和协调村委会以获得对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的支持与参与。

乡防保组提供技术指导,宣传材料应于开展查漏补种活动前1周发送至各接种点。各类宣传活动应提前3~5日开始,并持续至活动结束。

做好公众健康教育,标语口号、宣传画、宣传册、宣传栏、社区通知等多种渠道,采用当地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文字,大力宣传麻疹疫苗相关科普知识,以及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的意义、接种对象、接种时间、接种地点、接种禁忌证等,使儿童家长及时获取科学准确的信息,提高公众对查漏补种的理性认识和主动参与意识。

(四)目标儿童摸底调查与登记。

1、摸底工作人员组成:由村医、居委会干部组成。

2、摸底与接种同时进行。

3、摸底登记方法:

①入户摸底:各村卫生人员挨家逐户的拉网式摸底调查。

②针对流动人口的摸底:人口流动较频繁的地区可采取在接种前3-4天集中突击摸底的方式进行。

4、厂矿、企业等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实施查漏补种活动。

5、摸底调查应重视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以及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儿童的登记。对发现的未建卡儿童,应给予补建卡、证,并纳入常规免疫管理。

(五)现场接种。

1、准备药品、器械。

(1)接种器械:75%乙醇、镊子、消毒棉球或棉签、体温表、治疗盘、氧气、输液器、听诊器、血压计、注射器、压舌板等。

(2)急救药品:1:1000肾上腺素针剂、地塞米松、5%葡萄糖液体、抗过敏药物、常规急救药品和其他过敏性休克救治药品等。

(六)接种技术要求。

1、接种方法。

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接种要求进行操作,实施预防接种安全注射。

2、麻疹疫苗接种禁忌证及缓种原则。

下列情况为麻疹疫苗接种禁忌证: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明胶等辅料及抗生素(硫酸庆大酶素和硫酸卡那酶素)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

(3)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4)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下列情况考虑缓种麻疹疫苗:

(1)3个月内接种过免疫球蛋白者。

(2)近期注射过减毒活疫苗者,间隔1个月后进行补种。

(3)强化免疫期间有发热等症状者,症状消除恢复健康后进行补种。

3、接种注意事项。

(1)疫苗瓶有裂纹、标签不清或失效者、疫苗复溶后出现浑浊等外观异常者,超过效期等情况,均不得使用。

(2)麻疹病毒对温度和光线抵抗 力较弱,接种现场要保证疫苗和稀释液的温度要求,并避光保存,不能提前大量稀释疫苗等待接种。

(3)开启疫苗瓶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4)疫苗瓶开启后应立即使用,如需放置,应置2~8℃(严禁冻结),并于30分钟内用完,剩余均应废弃。

(5)用75%酒精消毒皮肤(不能用碘酒消毒),待晾干后再注射,接种后不得用酒精棉球按压或涂擦注射部位。

(6)应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以供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急救用。接受注射者在注射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

六、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与处置

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对查漏补种进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监测和处置。发现aefi时,要及时报告和调查处理。

七、资料汇总与报告

查漏补种活动结束后,各村要认真、如实填报统计报表,乡防保组认真审核无误后将查漏补种数据资料上报至县疾控中心流病科。

(二)查漏补种汇总信息上报。

时间要求:查漏补种结束村级于20__年1月30日前报告至乡级,乡级于2月10日前报告至县级。

摸底调查报告篇8

全区范围内所有8个月至14岁(即**年10月11日至**年2月10日期间出生)的儿童,无论免疫史如何,是否患过麻疹,均免费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接种率以乡镇、街道办为单位达到95%以上。接种时间为**年10月10日至10月23日。

二、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区卫生局、教科文委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区发改委、公安分局、财政局、广电办及各乡镇、街道办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各乡镇、街道办也要成立的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强化免疫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明确职责分工

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配合,加强协作,共同做好指导、协调、接种和督促检查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任务。

区卫生部门:负责制订麻疹强化免疫技术实施方案,装备、分发接种疫苗和器材,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施接种,开展接种培训指导、质量监督评价;加强麻疹疫苗质量和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监测和处理接种不良反应,认真做好麻疹强化免疫咨询服务,设立咨询热线电话(**);市三院在异常反应技术上予以支持,确保急救车辆(120)的正常运行。

区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全区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强化免疫的宣传教育,做好适龄儿童的摸底、登记工作,发放、回收、保存“告家长通知书”,安排接种场所,配合卫生部门对学校和托幼机构适龄儿童有序开展接种;

区财政部门:负责安排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经费,加强经费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区广电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有关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的宣传报道。

区公安部门:配合好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的摸底、登记工作;

各乡镇、街道办:负责本辖区强化免疫的组织实施工作,做好非在校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宣传、摸底调查、发放接种告知书及接种组织工作,重点对建筑工地、集贸市场、出租房等流动人口居住地开展摸排调查,摸清常住儿童、流动儿童底数,分别登记造册、汇总上报,并妥善保存强化免疫儿童名册的原始记录。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按时完成接种任务。本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覆盖面广,目标儿童数量多,时间短,摸底、接种等各项工作任务艰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的重要意义,从构建和谐**,保障儿童身体健康的高度,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分工负责,狠抓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强化免疫任务。

(二)广泛宣传,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各乡镇、街道办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新闻报道、张贴标语、进村入户、发放宣传单和接种告知书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麻疹的防治知识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的意义,认真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内儿童以及非在校儿童监护人的宣传工作。

(三)细化措施,强化摸底登记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居家等适龄儿童的摸底登记工作,特别要做好免疫规划工作基础薄弱、流动人口较多地方适龄儿童的摸底登记工作。在校学生、托幼机构儿童摸底登记以学校、托幼机构提供的学生花名册为准。非在校儿童摸底登记由各乡镇、街道办组织村委会、居委会逐户进行。区卫生部门要对各地摸底调查进行质量评估,对未达要求的责成重新进行调查,摸底调查工作于**年10月10日前完成。

(四)精心组织,确保接种安全有效。区卫生部门要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等要求,精心组织强化免疫苗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确保接种安全、有效;要根据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技术方案,对参加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依法接种,规范接种;要制订麻疹免疫异常反应的应急预案,成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诊断处理小组,准备好相关设施、器材和药品,加大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对疑似或已发生的接种异常反应,由区疾控中心会同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诊断处理小组第一时间组织调查,积极处理,避免产生不稳定因素。

(五)落实经费,严格实行免费接种。本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实行免费接种,所需疫苗和注射器由国家免费提供。对预防接种工作中冷链运转、人员培训、宣传发动、摸底调查、督导评估、异常反应处理等其他费用由区财政负责统筹解决,并予以保障。严禁在本次强化免疫工作中对接种儿童及其监护人收取任何费用。

(六)查漏补种,强化乙肝免疫活动。对15岁以下儿童实施乙肝疫苗查漏补种等公共卫生项目是国家确定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工作之一。各地各有部门要结合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时间安排,做好乙肝疫苗查漏补种的宣传动员、摸底登记、免费接种等工作。具体实施方案由区卫生部门另行制定下发。

四、加强督导检查与评估

摸底调查报告篇9

为了摸清我国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职业病危害的监督管理,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权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决定开展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调查摸底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有关省级安全监管局、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职业病危害调查摸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高度重视,把职业病危害调查摸底工作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做。要加强领导、提上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同时要明确分管领导,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加强指导和检查督促,搞好业务培训,积极做好职业病危害调查摸底工作;要认真研究本地区职业病危害的特点,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抓住工作重点,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和农民工集中的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尽快摸清本地区职业病危害基本情况,包括本地区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行业分布情况、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情况等。

二、有关科研单位和行业协会(煤炭工业职业医学研究所、武汉安全环保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要落实责任,下功夫、花气力,科学安排,认真地深入分析行业特点和职业病危害情况,扎实地做好煤矿、非煤矿山、化工、涂装、电池等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的抽样调查工作。

三、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尽快启动,并于6月底前做好动员部署工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作进度,工作人员要分组、分区同时开展调查工作。同时,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认真对企业进行督查,确保调查工作的质量,特别是调查数据的真实、可靠。

四、除开展调查的重点地区外,重点行业抽样调查涉及到的地区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相关企业,要积极支持重点行业(领域)的抽样调查工作。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加强协调,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五、要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各重点地区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有关科研单位及行业协会在开展工作的同时,要注意报送有关信息。及时总结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并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对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要积极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报告。

为了推动重点地区的调查摸底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加强督导工作,了解进展情况,总结好的做法,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摸底调查报告篇10

一、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目的

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是人口普查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其主要目的是摸清各类人口普查对象底数,纠正户口登记项目差错,着力解决户口登记中存在的问题,为普查登记和落实实有人口管理提供基础信息。

二、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任务

(一)核准户籍人口底数和户口登记项目。重点核准户籍人口户数、人数以及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户主关系等主要户口登记项目。

(二)根据本普查小区建筑物情况和居住人口、户口情况编制《户主姓名底册》。

(三)重点摸清以下六种人情况

1.具有本市户籍人员生育的小孩未落常住户口情况,包括收养、抱养小孩未落户口情况;

2.手持各类证件未落户口人口的情况,主要包括持迁移证、准迁证、复员转业证、刑满释放证、护照等应落未落户口人员情况;

3.应销未销户口人员情况,主要包括参军、出国(境)定居或加入外国籍、死亡等应销未销户口情况;

4.人户分离人员情况,包括有人无户和有户无人情况;

5.户籍地在外省市的在京居住人员(暂住人口)情况;

6.常住在京的外籍、港澳台及无国籍人员情况。

(四)摸清户口登记中重登重统、漏登漏统情况。

(五)摸清因道路改扩建、危旧房改造等整片拆迁地区形成的废弃地址数及空挂户口的户数、人数情况。

(六)对没有门牌号的村、街巷、住宅、楼房及时设置门楼牌号。

(七)对工作中发现的出生、死亡、迁入、迁出、人户分离等未办理相关登记手续的,要依据有关规定督促其及时办理登记和注销等手续;对发现的重登重统、漏登漏统和户口登记项目差错,要及时予以更正;对未登记暂住户口的,要督促其依法办理暂住登记,符合办理暂住证条件的,到居住地派出所申领暂住证。

(八)维护各类人口数据库。公安派出所对新发现的人户分离人员、暂住人员、境外人员、出生未落及死亡未销户口人员,要逐一录入相应人口信息数据库,并根据变化情况补充、修改、完善相应人口信息。

三、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标准时间

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标准时间为2010年8月1日零时

四、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方法步骤

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7月底前)

1.制定工作方案及部署。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和县公安局制定《延庆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方案》,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乡镇、办事处要会同辖区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工作方案。

2.选调入户人员。各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按照普查员选调标准选调普查员,7月中旬前到岗到位。

3.开展业务培训。7月底前县普查办和县公安局完成对乡镇、街道等普查工作人员即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明确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的目的,掌握工作方法及人口数据资料表、登记表、统计表、汇总表及《户主姓名底册》的使用和填报等。

4.搞好宣传动员。各乡镇、街道、派出所要通过黑板报、悬挂条幅、张贴宣传画、致被调查户一封信、制作展板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人口普查户口整顿的目的、意义和任务,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配合。同时,要加大户口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动员人户分离人员、应落未落户口人员、应销未销户口人员及流动人口主动到派出所办理相关户口事项及暂住登记等。

5.人口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7月底前,各乡镇、街道人普办会同派出所统计、整理、打印以居(村)委会为单位的《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暂住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和《境外人员核对数据资料表》,并根据普查小区划分情况对数据资料进行切分。同时,要与当地卫生、民政、计生、流管等部门沟通,收集2009年11月1日零时至2010年7月31日24时的相关人口资料,并按普查小区进行整理。

6.物资准备。备齐普查员开展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必须的各种物资,印发宣传材料,分发所需各种登记表、统计表和《户主姓名底册》。

第二阶段:入户核对与《户主姓名底册》编制阶段(8月1日—8月31日)

1.普查员要沿各普查小区的边界实地走一遍,明确自己负责的地域范围,掌握本普查小区内各种建筑物的用途、数量和分布情况,核实《普查小区图》,按规定进行修改。

2.普查员要对《普查小区图》上标明的各种建筑物以及住房单元,采取逐一入户进行摸查。要摸清普查小区内每座建筑物和住房单元是否有人居住,住了多少户、多少人等,同时要对居住在这里的人口情况进行了解;要摸清每座建筑物和住房单元上,是否有户口寄挂和集体户口;要注意掌握本普查小区内特殊户和特殊人员的情况:

1)对居住在本普查小区,行政隶属关系隶属其他社区居(村)委会或企事业单位的人员、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等,要摸清情况,根据地域原则一律在本普查小区进行登记,不要漏掉。

2)对户口在本普查小区,但由于拆迁、外出打工等原因全户外出的人、户以及空挂户等,要根据户籍资料进行核对,掌握其去向、原因和离开本普查小区的时间等。

3)对于户口不在本普查区,但在本普查小区滞留且没有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口,尤其是对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桥洞、广场、车站等居无定所的人,要认真访查,不要遗漏。

4)对本普查小区内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情况要认真访查。普查员可通过以下途径切实掌握本普查小区内的出生、死亡人口情况:查看妇女怀孕登记簿、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等有关记录;走访医生、计划生育员、社区居(村)委会干部、楼门长等;参考户籍及当地医院和火葬场的相关资料等。

5)对以下人群要进行重点访查,不要漏掉:住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小区物业部门等单位内的保安人员;住在饭馆、商店、加工作坊以及建筑工地的工人;医院里的护工;住在洗浴中心、发廊和地下室等场所中的各类人员。

6)对于全户在户口整顿和摸底期间临时外出的户,普查员要在户口整顿表和《户口姓名底册》上做备注,及时报告社区居(村)委会人口普查小组,在户口整顿和摸底期间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联系这部分人员。

3.普查员在入户时,要携带本普查小区的户口整顿表,摸清六种人口情况,核对并更新《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核对《暂住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和《境外人员核对数据资料表》,填写《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暂住人口登记表》和《境外人员登记表》。对居民户口簿登记项目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要告知群众持相关证件证明到派出所办理变更更正手续。对拆迁地区形成的废弃地址数量以及空挂户口的户数、人数等情况,填写《废弃地址及空挂户口情况登记表》。对没有门楼牌号的村、街巷和居民住宅,派出所要根据《北京市门楼牌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符合规定的及时填写《门楼牌制作表》上报分县局制作安装。

4.编制《户主姓名底册》

普查员在入户填写户口整顿表时,要同时编制《户主姓名底册》。《户主姓名底册》的编制过程就是普查员将本普查小区内所有普查对象的情况,真实、全面地记录在册的过程。《户主姓名底册》既是普查登记工作的主要依据和工具,同时也是抽取普查表长表调查户的抽样框和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指导工作、核查质量、验收数据的重要依据。《户主姓名底册》具体编制方法详见《细则》。

普查员在入户时,还要告知住户11月1日—11月10日为普查登记时间。对登记期间住户有外出计划的,要做好记录,并留下联系方式。

第三阶段:《户主姓名底册》核实与整改阶段(9月1日—12月31日)

1.《户主姓名底册》的核实阶段

1)9月1日—9月10日,各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公室要组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结合户口整顿表和部门资料,对各普查小区《户主姓名底册》的汇总结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要把问题解决在正式普查登记之前,保证普查数据质量。

2)9月11日—9月15日,各乡镇、街道普查办对各类统计表和《户主姓名底册》进行分类汇总,于9月16日将各类统计表和《户主姓名底册汇总表》报到县普查办。其中,将开列到普查区的户口整顿统计表(电子版)于9月17日前报县普查办(户籍人口数据要与派出所9月15日下班时的派出所计算机系统数据一致)。

3)10月10日—10月15日,县普查办和乡镇、街道普查办要组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采取多种方式,核实户口整顿结束时点8月31日以后的《普查小区图》和《户主姓名底册》的变化情况,并据实更新。

《普查小区图》的核实内容包括:本普查小区房屋的新建或拆迁情况;住户搬迁情况等。《户主姓名底册》的核实内容包括:本户人口迁入、迁出、出生、死亡等变动情况;本户户籍人口的户籍变动情况;本户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变动情况;本户归侨侨眷人员变动情况等。10月16日将核实后的《户主姓名底册》报县普查办。

2.整改阶段(9月20日—12月31日)

1)9月20日前,各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将户口整顿表和登记表移交当地派出所。在移交当地派出所之前,复印一套完整的资料,以备普查登记时参考。派出所利用户口整顿表和登记表对新登记的人户分离人员、暂住人员和境外人员及出生未落、死亡未销人员信息进行核实并录入相应人口数据库;对原有登记信息发生变化的,要补充、修改相应人口数据。对户口核对工作中发现的主要户口登记项目差错及自然项目变更问题,派出所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进行变更和更正;对应落未落、应销未销等户口问题,符合政策规定的,要简化手续尽快办结,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要注明原因暂不解决。12月31日前派出所完成数据维护工作,并将各种资料留存好以备检查。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和总结阶段(2010年9月1日—2011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