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调查报告十篇

时间:2023-04-09 11:45:14

苗木调查报告

苗木调查报告篇1

 

根据省、市林业局部署,我局专门选派六人成立两个调查组,对全区苗木花卉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总结。现将调查汇总情况作以下总结报告;

一、我区苗木花卉生产现状

近几年来,我区苗木花卉生产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据6月上旬调查统计,全区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720亩,总产苗量达到1459万株,总产值可达1911万元。育苗情况按类型划分:生态防护林育苗面积165亩,产苗量可达955万株,实现产值201万元,主要树种包括侧柏、黄栌等,速生用材林育苗面积75亩,产苗量24万株,产值可达60万元。经济林育苗330亩,产苗300万株,实现产值450万元。园林绿化育苗面积150亩,产苗120万株,实现产值670万元。花卉种植面积已达141亩,产量60万株,实现产值530万元,其中观赏苗木类育苗达105亩,苗木产量51万株,产值可达500万株。

   目前,我区有比较固定的专业化苗圃8处,总面积675亩,可育苗面积604亩,年生产能力达1055万株,总资产94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62.5万元。育苗面积和生产能力分别占全区总量的84%和72%。育苗种类包括生态防护林苗,用材林苗,经济林苗及园林绿化苗四个类型,近三十个树种。

全区现有花卉经营户5家,其中在XX新城的经营户3家。全区全年销售额约90万元。主要经营盆栽花卉,自产自育面积4150m2,5.7万盆(株),年纯盈利38万元。温室大棚面积4200 m2,展销门市面积2100m2,主要经营多年生灌木,一年生或多年生花卉等,全区现有3个地方开展奇石经营活动,经营场地面积约60亩,经营规模有继续扩大趋势。 按照目前我区苗木花卉生产规模分析,我区与省内县区相比还不是育苗强区,因此,人均收入,产值以及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还比较低,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还不够明显。

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是个薄弱环节。由于我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开展这项工作存在许多困难,今年我区制定了全区林木种植资源保护利用规划,也开展了一些基础性工作,但是,与种植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性及迫切性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开展好这项工作,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到目前为止,我区尚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林木种植资源库和信息库。

经济林,用材林良种引进选育,推广和应用主要是依托私人苗圃开展的。全区约有8个经济林树种,1个用材林树种,共引进优良品种近百个,在生产上广泛进行了繁育,推广和应用,增加了生产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目前,全区营造的防护林,经济林和用材林,其良种使用率近100%,所用苗木基本上是本区所育苗木。

我区产业园建设相对滞后,尚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园,苗木花卉生产方式仍以常规生产方式为主,经济性质也基本上属于个体私营经济,生产设施仅以日光温室或大棚为主,规模小,较分散。其基本原因主要是我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区驻地人口少,消费总量不大。

花卉深加工及配套产业尚属空白。花卉生产经营活动在我区发展不足10年,而且规模小,个体私营者投资不足,区级财政尚未扶持,因此,深加工及配套产业尚未形成,而且我区目前的消费需求也未形成。

苗木花卉专业销售市场尚未建设。主要原因是我区苗木销售活动均以私营苗圃为经营平台,较为分散,花卉经营以个体户为主,数量少,规模小,根据这一现实情况,建设专业销售市场条件还不成熟,区镇政府尚未列入近年建设计划。

奇石生产和私营活动在我市属于特色产业,当地群众自发开展这一生产经营活动,并形成专业市场雏形。水泉镇政府因势利导,积极扶持此项产业发展,目前已成立奇石产业管理办公室,努力加强奇石市场的管理和建设,收到良好的效果。

由于我区苗木生产经营地点比较分散,花卉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处在初级阶段,行业协会虽已成立,但是参与人员少,覆盖面小,行业管理力度小,不规范,因此效果不明显。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未形成。目前监管体系建设是以区林业局种苗站为监管部门,负责苗木花卉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许可审核,技术推广及信息联络传递,技术培训等管理工作,这一管理工作正在走向法制化规范化。

二、存在问题

1区镇政府尚未制订激励扶持政策,财政投资没有列入年度发展计划。行政引导作用没有发挥作用。苗木花卉生产经营活动基本上是市场行为,自生自灭。

2生产经营总量少,个体规模小,幅射带动效应不强。这与XX区实际情况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花卉经营,由于区驻地人员少,城市经济带动作用不强,大规模投资经营也不大现实。

3、尚未建设专业市场,产业园区建设基本上是空白。存在这个问题,一方面与我区实际情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政府重视程度有关/。

4、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开展地很少,目前,我区仅对侧柏采种基地建设开展了工作,侧柏良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于其它种质资源基本上没有开展调查和保护。特别是一些乡土稀有种质资源已处于自生自灭的濒危境地。经济林良种引进和利用也缺乏监督管理,存在“家底”不清的问题。

5、科技支撑力量不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技术推广工作力度也不大。主要原因一是专业技术人员少。二是没有资金支持。三是个体私营单位对科技应用的认识观念不强。

6、社会化服务体系很不完善。目前除市区林业部门牵头建立的苗木花卉协会外,尚未出现各种中介组织或专业化合作组织。苗木花卉生产经营仍是各行其是,自主经营,抗御市场风险能力比较脆弱。在信息搜集和共享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或改进。

三、实现我区苗木花卉产业振兴的主要措施

1、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好专业市场建设工作。二是大力开展科技应用和培训。三是加强种质资源开发,保护和应用。

2、制订和落实优惠政策,以引导和激励意向投资者从事苗木花卉产业。需要制订的具体优惠政策如:减免一些费税;提供必需的基础条件和服务项目,营造安全和谐的经营环境等。

3、加强行业监管力度。要加强苗木花卉行业管理机构能力建设,提高监管和服务水平。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规范生产经营秩序。要配备苗木花卉质量监测设备。做好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产品质量。

4、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利用外来资金,外来技术,外来智力,外来设备和外来苗木花卉资源,发挥他们的劳动和宣传示范作用。

苗木调查报告篇2

一、林木种苗生产的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苗圃处,育苗总面积万亩。其中今年新育万亩,可供今冬明春造林用苗万株。按所有制划分:国有苗圃处,育苗面积亩,占全市育苗面积的,产苗量万株,占全市总产苗量的;集体苗圃处,育苗面积亩,占全市育苗面积的,产苗量万株,占全市总产苗量的;个体苗圃处,育苗面积亩,占全市育苗面积的,产苗量万株,占全市产苗量的。

二、林木种苗生产的主要特点

(一)呈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趋势。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产业政策的调整,加之西北及京津地区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有力地拉动了廊坊市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各地紧紧抓住苗木紧缺、种苗价格上扬的契机,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苗木产业,全市苗木生产呈现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趋势。截止目前,全市共有百亩以上苗圃个,亩以上苗圃个,亩以上苗圃个。其中,个体私营育苗已成为廊坊市育苗产业的一支生力军。安次区葛渔城镇村成立了苗木公司,实行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产、供、销一条龙,在亩土地上发展林地面积达亩,其中苗圃面积亩,不但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还成了远近闻名的用材林苗木生产基地。永清县个体茶庄老板王刚今春投资多万元承包曹家务乡沙荒土地亩,采用先进的喷灌技术,聘请有育苗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发展速生杨新品种,成为全市个体育苗的排头兵。

(二)高标准组织生产。一是各大苗圃水电基本配套,喷灌、滴灌等先进节水技术被应用到生产中。二是通讯设备被普遍利用,育苗户能够迅速、便捷地获取市场信息。少数育苗大户还购买了计算机,自费上网,及时掌握了各类苗木购销信息和先进的育苗技术,站在了市场的前沿。三是高科技育苗手段得到应用,组培育苗、容器育苗、全光雾扦插育苗等育苗新技术已在重点苗圃引进应用。市农林局中韩示范农场投资万元人民币,初步建成了河北省占地面积最大的现代化温室大棚,实现了苗木生产自动化、规模化。

(三)育苗品种良种化。去冬今春以来,廊坊市大部分苗农认识到林木良种的市场优势,并采取多种渠道,积极到科研院所及种源基地采购种条(苗)。特别是随着去冬今春杨树第四代良种的问世,种条的采购战、价格战到了白热化程度。由于种源紧张,原来几角钱一根的种条到育苗季节竟达到了几元,甚至十几元一根。在廊坊杨持续几年“火爆的基础上,欧美杨⒎⒏、中林系列杨再度为苗木市场加温。今春苗圃调查数据显示,我市发展欧美杨亩,欧美杨亩,杨亩,廊坊杨、中林杨共亩。全市名特优新良种率达到了以上,创历史最高记录,基本形成了以欧美杨⒎⒏杨等第四代速生杨品种为新秀,乡土品种为主力的良性苗木市场结构。

(四)经营形式灵活多样。我市苗圃经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国有育苗。国有苗圃依然起着龙头示范作用,它们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继续发挥着骨干作用。②乡村集体苗圃。这部分苗圃主要是村集体育苗,所占比例不大。其主要经营方式是集体统一规划、统一出地、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优点是充分发挥了集体优势,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壮大集体经济。缺点是责、权、利不明确,成本高,浪费大,效益较低。③个体育苗。个体育苗又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个人独资育苗,通过投标竞买、开发沙荒、租赁土地等形式,利用兴办其它产业盈利资金投入育苗生产。二是股份制育苗。通过技术入股、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形式,按照股份制形式育苗。这种方式弥补了个人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不足,集中力量,共同兴办,收益按股分红。从经营体制看,廊坊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国有苗圃为龙头,乡村集体苗圃为骨干,个体育苗为主体,国家、集体、个人、合营一齐上,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市、县、乡、村四级育苗网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种苗生产与造林用苗不相适应。最突出的问题是产种(条)率高于产苗率。由于良种种条价格较高,群众急功近利思想严重,造成大部分苗圃的育苗方式是以产种条为主,一二级良种壮苗供不应求,径苗木紧缺。

(二)种苗质量监督管理与种苗市场不相适应,乱引、滥繁现象严重。由于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不健全,一些良种没有经过鉴定就流入了市场,造成了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现象严重,给未来的苗木销售造成困难,同时也会影响到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

(三)国有苗圃示范带动作用差。由于国有苗圃管理体制僵化,加之长期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人员素质不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发挥龙头和骨干带动作用。

(四)苗木品种缺乏竞争力。由于用材林、防护林苗木育苗方法相对简单,苗木成活率高,见效快,成为了农村大部分群众繁育的首选品种。但用材林苗木的应用对象主要是本地农村和周边地区,不适宜大批量长途运输,给苗木的销售带来了很大局限性。同时,由于树种单纯,也容易导致大面积的病虫害发生。

(五)育苗常规技术普及率低,苗圃集约化程度不高。今年新发展的私营苗圃,经营人员原来从事的行业较杂,大部分没有育苗经验,加上又没有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技术应用不到位,管理粗放,出苗率及好苗率均较低。

四、我市苗木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布局。

针对全市种苗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市种苗工作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种苗质量为中心,进一步优化布局,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贯彻落实《种子法》,强化种苗市场管理,搞好良繁体系、市场信息体系、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国有苗圃的龙头和示范带动作用,推进苗木生产的现代化、基地化和产业化,为全市及京津市场林业建设和绿化要求提供数量充足、品种对路、质量优良的种苗。

(二)发展目标。到××年,苗圃种植面积达到万公顷,年产苗木万株,基地供种率达到以上,苗木合格率达到以上,良种使用率达到,商品苗率达到以上,出圃苗木合格率达到以上,年创产值亿元以上,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苗木繁育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

(三)总体布局。根据全市各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绿化美化的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苗木生产,将全市划分为三大种苗生产区:北部三河、大厂、香河三个市县,土质比较好,毗邻京津,应建立名优苗木基地、高效设施林业苗圃基地,满足当地及京津绿化需求;中部广阳、安次、永清、固安四个区县,由于沙荒地和沙质土壤比较多,土壤较薄,本区域绿化任务较大,应以发展用材绿化苗木和经济林苗木基地为主;南部霸州、文安、大城三个市县,该地区地势比较低洼,偏盐碱土壤较多,应大力加强用材林、牧草、紫穗槐等苗木基地建设。

五、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搞好行业服务。各级林业部门要站在市场前沿,学习和掌握先进育苗技术,广泛收集各类种苗信息,通过举办各种技术培训或电视讲座,将新信息、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和老百姓家中。市县两级林业部门要积极搞好林木种苗业的宏观管理和行业服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出中、长期育苗规划实施方案,做好苗木的宏观调控,为造林绿化工作把好第一道关。

(二)以国有苗圃带动辐射为动力,实现质量和效益双提高。面对种苗市场“千帆竞发的局面,国有苗圃要依靠自己的技术优势、基础设施优势和信息优势,发挥“龙头作用,与粗放性生产的育苗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走“公司农户的联合路子,实现集团式发展和低成本扩张。

苗木调查报告篇3

>> 宣城市宣州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蓟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研究 毕节市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探讨 中部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蓝田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培育路径 礼泉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水县苗木花卉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呼图壁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彭泽县苗木花卉种植产业化发展道路初探 郯城县苗木花卉业发展优势及对策 农村苗木花卉业发展优势及对策 山东省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 苗木花卉矮化注意六点 苍南花卉苗木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长春市新立城绿鑫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 农安县福学苗木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 等 2015年上半年济宁市苗木花卉情分析报告 2007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圆满闭幕 2008第六届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举行 南召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6.

[3]安源区花卉苗木科技特派团.安源区花卉苗木产业调研报告[R].萍乡:安源区花卉苗木科技特派团,2015.

[4]易金生,陈劲松,罗帮宏,等.常德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2012,39(6):88~90.

苗木调查报告篇4

关键词:园林树木;栽植成活率;技术措施

为保证绿化成果,提高树木栽植成活率,采取多种提高园林树木栽植成活率的措施,对各个施工单位所有栽植树木进行全面统计,计算出各施工单位的树木成活率,评定栽植效果。对新栽树木进行成活与生长调查,分析成活与死亡的原因,总结经验与教训,指导今后的实践。

1 树种规划原则

1.1树种选择的原则符合森林植被的分布规划;以乡土树种为主;选择抗性强的树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

1.2树种规划原则的具体应用一是要调查本地原有树种的生态习性,对环境的适应性、抗污染性、生长状况,发挥的效益等。同时,也要了解外地引进树种的生态习性,对现在环境的适应性、抗污染性、生长状况及发挥的效益等。二是在广泛调查研究及查阅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本地自然条件选择骨干树种,包括城市干道的行道树的骨干树种和其他骨干树种。三是制定主要的树种比例包括乔木与灌木的比例(应以乔木为主,一般占70%,灌木占30%左右),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比例,草坪的比例。四是树种的抗性选择通过各地树种的分析,根据各地区不同环境、地理特点,以科学性原则、经济合理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为指导,合理选择不同树种的种植,以便形成一个良好的地理生物群落。

2 树木栽植方法步骤

2.1抢抓时间,适时早栽 早春温度较低,苗木处于休眠状态,土壤比较湿润,加之土壤温度逐渐回升,有利于早生根,容易成活,这是提高树木成活率的关键时期。为提高树木成活率,各个施工单位紧抓春季植树的有利时机,抢抓时间,抢抓树木栽植工程进度,争取在夏季来临前完成绝大部份树木栽植工程量。

2.2狠抓栽植质量,保证栽植成活

抓质量主要采取以下四种措施:

2.2.1植前保湿,保证栽合格苗木 据调查,生产实践中成活率的高低与植前苗木是否保湿有着密切关系。苗木出圃后,如不栽植要及时进行假植,以保证苗木体内水分的平衡。若苗木需长途运输,要对苗木根部进行保湿护理,避免风吹日晒将根抽干。对失水苗木,存在病虫害的不合格苗木,坚决予以清退,保证栽植合格的苗木。

2.2.2进行苗木处理,按实际情况适当修剪 苗木栽植前要进行根干修剪,用剪子把烂根、残根剪掉,烂根剪到露白为止,好根也要稍剪一部分,一防病根处传播病害,二利愈合,刺激萌发新根。同时修剪枝、叶、干,减少水分蒸腾,枝干剪口处涂漆以防抽干。有条件的工地树木栽前根系可浸水,使苗木充分吸水,这也是保证成活的有效措施之一。

2.2.3严把栽植技术关 栽植树木要求按要求挖坑,穴深应相当于苗木根系长的1.5~2倍;同时表心土要分开,尽量不打破原土层分布。苗木扶正人穴回土时,适当上提树苗,使根系舒展与土充分接触,再踏实千周的土。苗木栽植深度一般比在原苗圃内埋土深度略深。

2.2.4栽后及时浇水 苗木新植后,立即浇定根水,要求浇透浇足,待树盘内略干时,可加细散土或杂草覆盖,

减少蒸发,四月份可浇二遍水,五月份再浇一遍水就能够保证树木正常需水,提高成活。

2.3栽后养管保成果

2.3.1扶正培上 对于倾斜的树木应采取措施扶正。如果树木刚栽不久发生歪斜,应立即扶正。否则,落叶树种应在休眠期扶正,常绿树种在秋末扶正。

2.3.2水分管理 主要是灌水和排水。多雨季节要特别注意防止土壤积水,高温干旱时注意抗旱。对于枝叶修剪量较小的名贵大树,在高温干旱季节有必要通过树冠喷水增加冠内空气湿度,从而降低温度,减少蒸腾,促进树体水分平衡。

2.3.3抹芽去萌与补充修剪 在树木移栽中,经强度较大的修剪,树干或树枝上可能萌发出许多嫩芽和嫩枝,位置不合适的应尽早抹除;对受到损伤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枯梢应及时疏除或剪至嫩芽、幼枝以上。

2.3.4松土除草施肥 按树木实际生长情况,可结合松土进行除草,每20~30 d/次。在移栽的第一个夏季可以在土壤中施用化肥稀释液,但施用的肥料不能太多、太浓,防止过量。

3 结论与建议

在施工单位计算出自己所栽植树木的实际成活率后,分析树木生长不良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按树种统计成活率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分清属技术原因、责任原因还是不可抗力等原因,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进一步提高移栽成活率的措施与建议。

对调查报告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如下:树木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栽植材料质量差,根系不发达,挖掘时严重伤根,假土坨,根量过少;其次是土壤干旱失水或渍水;第三是人为活动的影响。

针对以上结论建议如下:

第一,对栽植树木严把质量关,对进场树木的根系进行认真检查,防止假土坨及严重伤根的树木鱼目混珠,影响树木栽植成活率。

苗木调查报告篇5

年1月,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推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沙棘营造林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被确定为第五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几年来,沙棘营造标准化示范区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以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契机,以建设沙棘生产基地为立足点,按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要求,组织质量技术监督、林业部门的技术人员深入挖掘全旗沙棘生产的建设经验,研究和调查完善沙棘生产技术,形成了集沙棘育苗、造林、营林、果实采摘与利用于一体的技术标准。

专家们在认真听取了课题组所作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效益分析报告,查阅了有关的技术文件资料,并进行了现场查定、质疑答辩和认真讨论后认为,该项目立项后,林业局对沙棘营造进行总结、分析、试验研究,制定《沙棘营造林技术标准》(农业标准Q/ANY13-22-),包括《沙棘播种育苗技术》、《沙棘扦插育苗技术》、《沙棘苗木质量标准》、《沙棘旱作造林技术》、《沙棘丰产示范园营造技术》、《沙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验收方法》、《沙棘抚育管理技术》、《沙棘苗木病虫害检疫技术》、《沙棘木蠹蛾防治技术》、《护林防火管理办法》10项标准。

规范了沙棘营造林技术,确定了合理的技术指标,推进了沙棘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课题创新了播种苗限制亩产量,提高苗木质量,一级苗比例从62%提高到84%;造林应用反坡小坑整地、坐水栽植,使造林成活率在原来基础上提高了10%;通过抚育促进树体生长,提高结实量;沙棘木蠹蛾防治,通过沙棘平茬改造试验、灯光诱杀和性信息素试验,取得明显治理效果;果实人工采摘技术使果实采摘率提高到80%以上;通过沙棘营造技术标准示范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规范乃至自治区沙棘营造技术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该项目在国内处于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同日下午,专家们对《中国沙棘快繁育苗及丰产栽培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课题进行了鉴定。

据了解,从年开始立项研究和推广,至年,共扦插雌株育苗60亩,扦插苗木300万株,亩产量5万株,每株出圃合格苗木0.8元,亩产值4万元,产值达到240万元。

从年开始在林地造林,截止到年,全旗共造林3万亩,一般无性快繁沙棘造林29700亩,建设水作型速生丰产沙棘园100亩,建设旱作型速生丰产沙棘园200亩,通过沙棘无性快繁育苗造林地块年采集沙棘果总产值在2712万元。

专家称,该课题通过嫩枝扦插技术,解决了沙棘造林过程中雌雄配置比例问题,满足了沙棘在生态经济林建设的苗木需求;

苗木调查报告篇6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园林绿化部门)负责全市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各区(县)林业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市和区(县)林业植物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林检机构),负责执行林业植物检疫任务。

本市农业、工商行政管理、交通运输、邮政等有关部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根据职责分工,做好林业植物检疫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市和区(县)林检机构应当配备林业植物检疫员(以下简称检疫员),根据需要建立检疫检验实验室,配备相应的检疫工作设备和除害处理设施。

市园林绿化部门和区(县)林业行政部门可以依法聘请兼职检疫员协助林检机构开展林业植物检疫工作。

第五条检疫员执行检疫任务时,可以进入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生产、经营、存放等场所进行现场检查、调查和检疫工作,可以采集相关样品,查阅、复制和拍摄与检疫有关的资料,收集与检疫有关的证据,调查了解相关情况。

检疫员在执行检疫任务时,应当穿着检疫制服,佩带检疫标志,出示执法证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阻碍检疫员开展检疫工作。

第六条检疫机构应当对下列林业植物及其产品和可能被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污染的运载工具、存放场所实施检疫:

(一)乔木、灌木、竹类、花卉等林业植物,及其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

(二)木材、竹材、藤条、中药材、果品、盆景和标本等木质成品或者半成品;

(三)用于承载、包装、铺垫、支撑、加固货物的木质材料;

(四)国家和本市确定的其他应施检疫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

检疫机构应当加强对调入本市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复检工作。

第七条林检机构应当依据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名单和市园林绿化部门公布的补充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名单开展林业植物检疫工作,检查林业植物及其产品是否带有林业有害生物。

第八条单位和个人发现林业有害生物的,应当立即向所在地林检机构报告。接到报告的林检机构应当迅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验鉴定,确定是否属于疫情。

属于本市新发现的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林检机构应当按规定向市园林绿化部门报告,并采取封锁、扑灭或者控制措施。

第九条本市局部地区发生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应当按规定划定疫区和保护区。疫区、保护区的划定、变更和撤销,由市园林绿化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市园林绿化部门和区(县)林业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并落实突发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

第十条市园林绿化部门应当加强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工作,每年组织开展重点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按照国家规定组织开展普查。

市和区(县)林检机构应当建立林业植物检疫档案,编制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分布资料和封锁、除治方案,并报上一级林检机构备案。

第十一条林业植物种苗繁育基地、母树林、花圃、果园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在生产期间或者调运之前向当地林检机构申请产地检疫。林检机构应当加强对下列场所的植物检疫工作:

(一)木材加工、贮存或者转运场所;

(二)果品贮存、转运场所;

(三)苗木、花卉集散地。对检疫合格的,由检疫员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对检疫不合格的,签发《检疫处理通知单》。

第十二条调运林业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或者从发生疫情的地区调运应施检疫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调运人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检疫手续:

(一)拟调入本市的,应当事先向市林检机构或者其委托的区(县)林检机构提出申请,由其向调出地林检机构开具《森林植物检疫要求书》;调运人取得调出地林检机构签发的《植物检疫证书(出省)》后,方准调入。

(二)拟调出本市的,应当持调入地林检机构出具的《森林植物检疫要求书》向市林检机构或者其委托的区(县)林检机构报检;经检疫合格,取得《植物检疫证书(出省)》后,方准调出。在本市跨区(县)调运林业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的,应当凭《产地检疫合格证》调运。

第十三条运输、邮寄应施检疫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时,应当凭《植物检疫证书》办理托运手续;其中,在本市跨区(县)运输、邮寄林业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的,应当凭《产地检疫合格证》办理托运手续。

托运物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运人不得办理托运;发现相关物品的,应当及时通知当地林检机构,不得擅自承运:

(一)未按规定取得《植物检疫证书》或者《产地检疫合格证》的,或者所持证书超过有效期的;

(二)相关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种类、名称或者数量与证书记载内容不符的。

第十四条使用单位应当对用于承载、包装、铺垫、支撑、加固货物的木质材料进行妥善保管,发现可能带有林业有害生物的,应当及时向当地林检机构报告,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其扩散蔓延。

第十五条经批准从境外引进林业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在本市种植的,引进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取得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发放的准予入境证明,并按照市林检机构的要求在指定时间、地点进行隔离试种。

引进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自引进的林业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进入本市之日起7日内,告知市林检机构。

市林检机构应当与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加强联系,及时互相通报经批准从境外引进林业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在本市种植的情况和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动态情况,共同做好引种后的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禁止在非疫情发生区使用或者饲养活体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因教学、科研确需使用或者饲养活体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单位,应当在使用或者饲养前,报市园林绿化部门,由其进行审批或者按照规定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批;经批准后,方可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在非疫情发生区使用或者饲养活体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相关教学、科研单位应当制定并落实防治预案,防止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逃逸、扩散蔓延,并严格按照批准的试验时间、试验场所、试验种类和数量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第十七条林检机构检查过程中发现林业植物或其产品、相关运载工具以及存放场所被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污染的,应当签发《检疫处理通知单》,责令并监督当事人进行处理。

当事人应当按照《检疫处理通知单》的要求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进行除害处理;难以除害处理的,应当按照规定停止调运、改变用途或者就地销毁。

第十八条本市实施林业植物检疫行政许可不收费。开展林业植物检疫方面的行政许可、检疫执法、疫情监测调查、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和疫情紧急除治等活动所需费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十九条市园林绿化部门应当将本市林业植物检疫行政许可的申请条件和办理情况、国家公布的林业植物检疫疫情以及疫区划定等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便于公众查询和知晓。

第二十条市园林绿化部门和区(县)林业行政部门及其林检机构应当加强林业植物检疫的宣传工作,普及检疫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第二十一条市园林绿化部门和区(县)林业行政部门应当开展法律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检疫人员的执法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调运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林检机构责令改正,可以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一)应施检疫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未办理《产地检疫合格证》或者《植物检疫证书》的;

(二)在报检过程中不如实报检,谎报或者瞒报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种类、名称、数量的;

(三)擅自开拆检讫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封识、包装,调换植物或其产品,或者擅自改变植物或其产品规定用途的;

(四)伪造、变造、买卖、转让、骗取林业植物检疫单证、印章、标志、封识的。

承运人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擅自承运不具有《植物检疫证书》或者《产地检疫合格证》的应施检疫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所持证件与承运货物不相符或者所持证件超过有效期的,由林检机构责令补检,可以对相关承运人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擅自从境外引种或者未按照检疫要求隔离试种的,由市林检机构责令改正,并处2000元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引进林业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后未及时告知的,由市林检机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00元罚款。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擅自在非疫情发生区进行活体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教学、科研的,由市林检机构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时,未制定防治预案或者未按照批准的试验时间、试验场所、试验种类和数量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由市林检机构责令改正,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逃逸、扩散蔓延的,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苗木调查报告篇7

关键词:县级;退耕还林;操作;程序

左权县地处太行山主峰西侧,山西省东部边陲,属太行山上的一个山区小县。全县辖10个乡镇,207个行政村,16万人口。总面积20.0 772万hm2。退耕还林从2002年开始在左权县实施,全县有10个乡镇、185个行政村、4289个农户参与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涉及面非常之广。实施3年来,累计承担退耕还林工程造林0.4 752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0.2 046万hm2,荒山荒地造林0.2706万hm2,封山育林工程0.019 8万hm2。2003年春季接受了山西省退耕办抽查验收、2003年秋季接受了国家退耕办实绩核查,成活率、保存率以及面积核实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上级退耕还林主管部门对左权县退耕还林工作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1 深入广泛地开展退耕还林宣传发动工作

(1)成立退耕还工作领导组,召开宣传动员大会。2002年初。左权县接到省、市退耕办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后,立即成立了退耕还林工作领导组和领导组办公室。并及时组织县领导组成员单位、县退耕办成员和各乡镇的乡镇长、林业员、土地员、重点农户召开了宣传动员大会。同时邀请省、市专家搞了退耕还林专题培训。

(2)与此同时,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退耕还林组织机构,在本乡镇辖区内通过黑板、广播、宣传单等形式开展了大规模的政策宣传。

(3)通过宣传发动,做到家喻户晓。使左权县每一位退耕农户都充分了解到了国家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钱粮补助政策,掌握了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要求与技术标准,认识到了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性。在广大农民自愿参与的基础上。形成了干群齐参与的建设氛围,左权县100%的农户都是志愿报名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全县有5000余农户主动申请承担退耕还林工程,有力地保证了工程健康快速推进。

2 逐级填写自愿退耕还林申请书

(1)农户填报“退耕还林农户申请卡”。按照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有关规定,农户如果自愿将自己承包的耕地进行退耕还林,愿意按照国家、省、市、县等各级政府制定的退耕还林标准要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则填报“退耕还林农户申请卡”。内容包括乡、村、姓名,退耕地亩数、地点、土地证号,还林荒山亩数、地点、荒山使用证号等。填好后报村委会,村委会审核无误后加注意见,报所在乡镇政府。乡镇政府加注意见后报县通耕办。“退耕还林农户申请卡”一式4份,农户、村委会、乡镇政府、县通耕办各执l份。

(2)村委会填报“村民委员会退耕还林申请报告”。村委会根据农户填写的申请卡和本村的实际情况,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确定退耕范围和地块,同时确定退耕农户,确定宜林荒山造林地块和还林形式等。村委会汇总并填写“村民委员会退耕还林申请报告”,内容包括本村户数、人口数、劳力数、总面积、退耕还林涉及户数、退耕面积、荒山造林面积。“村民委员会退耕还林申请报告”一式3份,村委会、所在乡镇政府、县退耕办各1份。

(3)乡镇府填报“乡镇退耕还林申请报告”。乡政府根据各村的申请报告,结合本乡的总体规划和布局,初步确定退耕还林工程的行政村。并填报“乡镇退耕还林申请报告”,内容包括本乡共有行政村数,农户数、人数、劳力数.全乡面积、参与退耕还林行政村、退耕地面积、荒山荒地还林面积。“乡镇退耕还林申请报告”一式两份,乡政府1份,县退耕办1份。

3 县退耕办严格按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标准逐一审查各村申报农户

(1)立地条件调查。县退耕办根据乡、村、户的退耕还林申请报告和退耕还林的政策要求、技术标准进行逐一审查,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退耕地块进行小班立地条件调查。

(2)相关手续调查。审核农户退耕地的土地证,宜林荒山荒地的使用证,以及按退耕还林政策要求需要审核的其他内容。

(3)审核不合格的农户,该否定的则给予否定。

4 县通耕办下达年度计划,科学规划设计

(1)编制年度退耕还林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县退耕办根据审查核实结果,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编制年度退耕还林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经县退耕还林领导组审批后,逐级上报上级退耕办。

(2)经上级批准后,本年度计划以退耕还林领导组文件下发到各个乡镇。未经退耕办和计划部门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调整。

5 县退耕办和退耕农户签定退耕还林合同书

(1)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县、乡、村、户四级在退耕还林工作中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与义务,县、乡、村负责监督、管理和服务,农户负责造林与管护。

(2)签定“退耕还林合同书”。经乡、村、户逐级申请,经县退耕办审核合格后,在乡、村两级负责人的见证下,县退耕办和退耕农户签定“退耕还林合同书”。

6 按照上级批准的“作业设计”以及“退耕还林合同书”规定的标准组织施工

(1)退耕还林实施农户必须严格按照上级批准的“作业设计”以及“退耕还林合同书”规定的标准进行施工作业。比如说地块不能移位,不能改变作业设计确定的栽植树种和栽植密度等。

(2)原则上要求“谁退耕、谁还林、谁管护、谁受益”。如果确实无力或无条件进行还林的,应委托他人进行还林,同时双方要签定“退耕还林委托协议书”。

(3)适时进行技术指导与服务。为了确保任务的完成,最大限度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农户应按照技术人员的指导分春、雨、秋及时实施栽植造林。农户、村庄需苗时,可向当地乡政府申请。或向县通耕办申请,由县退耕办或乡镇府统一购买苗木;也可由农户自行采购苗木。

7 认真抚育、补植、管护

(1)建立封禁标志,精心管护幼林。栽植完成后,要在工程的四周建立封禁标志,退耕户严格按要求对所造林地实施精心的管护和严格的封禁。建立县、乡、户三级管护网络。同时左权县还专门出台了《左权县林牧区域化发展规划》,规定在退耕还林工程区严格实行封山禁牧管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巩固绿化成果,确保退耕还林工程效果。确保苗木成活,早日体现生态治理效果。

(2)逐块进行工程的抚育、补植。春季造林结束后,要求农户在雨、秋季再进行一次全面的补植、补种,雨季进行一到两次穴面锄草和扩穴,促进幼苗快速生长。

8 严格检查验收。并张榜公布验收兑现结果

(1)乡镇检查验收。年度造林完成后,以乡镇为单位,组织专人进行逐块检查,写出乡镇自查报告,向县退耕办写出验收申请。

(2)县退耕办检查验收。县退耕办接到乡镇验收申请后,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逐村、逐块、分户全面检查验收。写出自查报告,分别上报市、省退耕办。

(3)张榜公布验收兑现结果。公开办事程序,把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到户面积,钱粮兑现数量纳入乡、村政务公开内容,实行张榜公布,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全部做到了“三见面”、“三相符”、“三公开”,即人地见面、人证见面、人款见面;地证相符、地书相符、地粮相符;造林农户公开、退耕面积公开、粮款补助公开。

(4)核发“验收合格证”。对验收合格且张榜公布没有疑义的退耕还林农户发给“验收合格证”。

9 做好苗木费、粮食和现金补助兑现工作

(1)领取粮食和现金补助。农户凭县退耕办核发的“验收合格证”,领取相应的粮食和现金补助,并填写粮食、现金供应证。

(2)苗木造林费对户清算。年度退耕还林验收结束后,苗木造林费要对户清算。统—购买苗木的,扣除农户所栽苗木的费用后,剩余部分发给农户。农户自己购买苗木的,苗木造林费全部发给农户。

10 及时确权发证

(1)确权发证。经检查验收合格后的退耕还林地,按照有关政策要求,及时办理土地使用变更手续,确权换发林权证,把退耕还林地纳入林地管理范围,做到树定根、林定权、人定心。确保“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巩固好退耕还林成果。

11 严格责任奖惩

(1)严格退耕还林奖惩制度。坚持把好规划设计、栽植质量和检查验收几个关口。退耕还林年度实施结束后,县委、县政府将进行总结评比,对工程建设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不符合建设标准,没有完成建设任务的,追究有关单位和负责人的责任。对造林质量、作业设计、检查验收按省、市要求实行责任追究制,县纪委、监察局公布下发了《左权县关于加强退耕还林纪律规定》o加强工程质量检查监督,认真处理解决问题,对一些带有普遍性问题和工程质量问题的工程,在新闻媒体进行公开曝光,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苗木调查报告篇8

实习目的:通过对植物换盆,公园中大树移植栽植,及后期养护管理的学习,联系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把树木栽培知识更好的学习与应用。

实习路线

南京林业大学树木园——南京宝穿船厂遗址公园——树种调查——南京滨河——南京石头城——南京国防园

实习过程

为期五天的实地实习,我们学习了蒲葵植物的换盆技术,亲手进行了换盆,到公园里观看树木的栽植养护管理是实习的重要部分,下面将会重点报告,最后还附录一张树木调查表,这也是实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着重介绍树木的栽植与养护。在栽培学中,常言道“种三管七”,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单位在园林绿化时,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长。所以园林施工过程中要重点抓好绿化树种栽植及其养护管理的工作。

1.绿化苗木的载植

苗木的移植,原则上要在苗木的休眠期,一般春季、秋季起苗。春栽宜早不宜迟;秋季起苗,一般在落叶的10月下旬开始。特殊情况应特殊对待,如夏季起苗,要在凌晨、傍晚或夜间进行,要随起随栽。

移植树木除应注重季节外,在栽植中应该注意的个问题有:

(一).精耕细作

对土壤要求精耕细作,植树造林用的土地往往不是熟地良田,更需要进行深翻,深度在40厘米~50厘米,以便疏松土壤,增加蓄水保墒的能力。整地要细致,采用沟植的要求整成水平沟,以利灌溉,也比较美观。

(二).树种的选择

要考虑到树木植株枝叶的色彩、形态、风韵,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起到美化的作用,既要考虑到树木的抗污、抗毒、净化空气的特殊功能,又要考虑到树种是否适应土壤性质,如柳树耐湿性强,栽培分布广。土壤瘠薄的可栽植白榆、松、柏、杜鹃类等;土层较肥厚的可栽植杨树、核桃楸等;盐碱地可进行改良换土,栽种耐盐碱树种,如柽柳、沙棘、沙枣、榆树、小叶杨、紫穗槐等,苗木必须健壮,无病虫害。

(三).起苗方法

1.裸根起苗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阔叶树在休眠期的移植,其优点是保存根系比较完整,便于操作,节省人力和物力,运输方便。

2.带土球起苗法:栽植成活率高,但其施工费用高。大苗移植时,一般土球直径是植株头径的2倍~3倍。

(四).树木的修剪

一般来说,起苗过程中不能带上完好土球的,应将植株老根、烂根剪除,把裸根沾上泥浆,再用湿草和草袋包裹,在装车前剪除枯黄枝叶,根据土球完好程度适当剪除部分茎干,甚至可截干,再结合截枝整理等方法,最大程度保其成活。

(五).树木的包装、运输与假植

移植规格较大的带土球树木(胸径一般在10厘米~15厘米之间),或对珍贵难成活的树种要做好包装。可用草包、麻袋、尼龙袋等软质材料包装。在包装过程中,注意要把苗木根对根放在包装材料上,并在根间加湿润物。当苗木的重量达到50公斤,将苗木卷成捆,用绳子捆住,捆时不要太紧,以利于通透空气。

苗木的运输要迅速及时,避免风天运苗。运输途中保持行车平稳,较长距离运输时,中途停车应停在树荫下,且经常给苗木喷水;长距离运输,大苗必须带土坨。

苗木如不能及时定植,必须假植。假植时使苗向背风方向倾斜,用湿润的土壤将苗木埋土并用脚踩实,埋土厚30厘米~40厘米。苗木在假植期间,应注意经常浇水、看管,一般针叶树采用全埋法,即将苗木全埋入土中;阔叶树一般埋全苗的2/3。 (六).树木的栽植

树坑直径应比树苗的根幅大1/3,清除坑内杂物。株行距应因林木用途而定,如防护林用2米2米;株行距尽量笔直对称;树身垂直;裸根苗栽植时,埋土到一定深度后,应将苗木轻轻向上提拉,埋后浇水;带土球苗栽植时,不得砸土球。

苗木调查报告篇9

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维护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国务院《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预防、除治、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检疫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构成危害或者威胁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本条例所称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是指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乔木、灌木、竹类、野生珍贵花卉和其他森林植物,木材、竹材、干果和其他林产品。

第三条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应当遵循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科学防治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林业和生态建设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健全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制,并将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完成情况列入政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宣传工作,组织本辖区的村(居)民委员会、林业经营者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其所属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林业防治机构)承担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验检疫、防治督查、技术服务、业务培训等具体工作,依法查处违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

发展改革、财政、农业、水利、科技、交通运输、旅游、环保、工商、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和电力、通信、邮政等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有关工作。

基层林业工作站负责所辖区域的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的具体工作,协助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检疫工作。

第六条 林业经营者应当做好其所属或者经营管理的森林、林木的有害生物预防和治理工作。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林业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普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知识,增强公众防御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章 预防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每五年开展一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编制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图,划分林业有害生物常发区、偶发区和安全区,对松材线虫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每年定期开展专题调查,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提交普查、专题调查报告。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森林资源分布状况、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和专题调查结果,编制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规划,科学布局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站点,完善监测网络,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础设施建设。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站点应当配备具有相应任职条件的专(兼)职测报员,划定测报责任区,确定监测对象,实施动态监测,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及时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偷盗、擅自占用或者移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设备、设施。确因工程建设需要迁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监测站点的,应当征求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的意见,迁移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建立无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苗圃和种子繁育基地,培育优良林木抗性种苗。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制定的造林设计方案应当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对林业有害生物常发区,实施以营林措施为主,生物、化学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逐步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提高森林抗御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能力。

第十二条 林业经营者在森林的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植树造林应当适地适树,合理搭配树种,依照国家规定选用林木良种,营造混交林;造林设计方案应当包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二)禁止使用携带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进行育苗或者造林。

(三)对幼龄林和中龄林及时进行抚育管理,除治林业有害生物。

(四)有计划地实行封山育林,改变纯林生态环境。

(五)及时清理火烧迹地,伐除受害严重的过火林木。

(六)采伐后的林木应当及时运出伐区并清理现场。

第十三条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区和部级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及古树名木等需特别保护的区域或者林木,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公布为林业有害生物重点预防区(点),并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案;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健全防护制度,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

禁止将松科植物及其制品调入防治松材线虫病的重点预防区。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林业有害生物预警预报制度,及时向社会本行政区域内林业有害生物预警预报信息,并向本级人民政府及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林业有害生物预报信息。

气象台(站)应当无偿向当地林业防治机构提供监测林业有害生物所需的公益性气象服务,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刊播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的林业有害生物预警预报信息。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和国有林经营管理单位应当针对可能发生的暴发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灾害的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公布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预警电话。

单位和个人发现森林、林木有异常情况或者枯死的,应当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林业主管部门。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林业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要求林业防治机构按照技术规程进行采样、鉴定。经鉴定,属于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对报告人予以奖励。

第三章 检疫

第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和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名单,及时本省的补充名单。

林业防治机构应当按照前款规定的名单实施检疫。

第十八条 林业防治机构应当对当地苗圃、种子园、母树林基地等繁育单位应施检疫的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实施产地检疫。检疫合格的,发给《产地检疫合格证》;检疫不合格的,发给《检疫处理通知单》,受检单位或个人应当按照《检疫处理通知单》的要求进行除害处理。

第十九条 跨县级以上区域调运依法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调出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调出地林业防治机构申请检疫,办理《植物检疫证书》;已办理《产地检疫合格证》的,在《产地检疫合格证》有效期内可以凭证换取《植物检疫证书》。

调入依法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调运物品到达之日起三日内,将《植物检疫证书》交调入地林业防治机构查验。从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区调入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调入地的林业防治机构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进行复检。

第二十条 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和城乡建设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涉木产品采购的管理,对采购双方提供和查验《植物检疫证书》作出要求。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加强对入境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传入。

交通运输、铁路、邮政、民航和其他从事运输的单位或者个人,承运或者邮寄依法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应当凭《植物检疫证书》办理承运或者邮寄手续。无《植物检疫证书》或者货证不符的不得运递。

第二十一条 电力、广播电视、通信及其他工程建设单位采购含有松木材料的物品时,应当要求供货商依法提供《植物检疫证书》。

电力、广播电视、通信及其他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在林区承载、包装、铺垫、支撑、加固设施设备涉及使用松木材料的,应当事先将施工时间、地点通报所在地林业防治机构。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当及时回收或者销毁用毕的松木材料,不得随意弃置。

林业防治机构应当对施工单位的松木材料回收和销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

第二十二条 从境外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省林业防治机构申请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省林业防治机构应当在二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手续。

第二十三条 森林植物检疫人员在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可以进入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生产、经营、存放场所,查验检疫证书、开展疫情调查,依法实施现场检疫或者复检;监督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进行消毒处理、除害处理、隔离试种和采取封锁、消灭等措施;查阅、摘录或者复制与检疫工作有关的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森林植物检疫人员执行检疫任务时,应当穿着检疫制服、佩带林检标志和出示有效证件。

第二十四条 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疫情的地区,林业防治机构应当在木材流通场所、苗木集散地、车站、港口和市场等地设立临时检疫点检疫。

发生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疫情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林业防治机构可以在疫情发生地区、毗邻地区及林业有害生物重点预防区的交通要道设立临时性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第二十五条 逐步推行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检疫追溯制度。

林业防治机构应当加强森林植物检疫追溯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信息数据库,对检疫合格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加施检疫标识,对携带林业有害生物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溯源。加施检疫标识不得收取费用。

第四章 除治

第二十六条 林业经营者应当按照林业防治机构的统一要求,及时做好经营管理范围内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除治工作。林业防治机构应当做好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对除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林业经营者未按要求及时除治林业有害生物的,林业防治机构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下达限期除治通知书,责令除治;林业经营者在限期内拒不按要求除治的,由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代为除治,费用由林业经营者承担。

第二十七条 对新发现的林业有害生物,所在地林业防治机构应当及时调查核实,并报告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接到报告的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林业经营者采取必要的除治措施,立即封锁、扑灭。

第二十八条 对暴发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所在地林业主管部门核实后应当在四十八小时内报告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并逐级报送至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接到报告的人民政府应当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部门成立临时指挥机构,组织专业除治队伍按照技术规程及时除治,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林业经营者应当配合除治,不得阻碍。

第二十九条 对跨行政区域、危害严重的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毗邻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协作配合,建立林业有害生物灾害联防联治机制,健全灾情信息通报和定期会商制度,并按照技术规程联合开展除治。

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跨行政区域林业有害生物灾害联防联治的组织协调,确保除治效果。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推广运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生物农药防治、有益生物防治等无公害防治技术,以及航空作业防治、地面远程施药等先进技术手段,增强林业有害生物除治效果。

第三十一条 经林业防治机构现场鉴定,需要对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疫情发生区的松科植物(以下简称疫木)采伐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公告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组织指导林业经营者及时伐除疫木,就地进行除害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捡拾、挖掘、采伐疫木及其剩余物。

疫木安全利用实行定点利用制度。疫木的安全利用,按照国家林业部门颁布的疫木安全利用有关技术标准,在当地林业防治机构监督下实施。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监测预报、植物检疫、疫情除治和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防治,应当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从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林业经营者应当投资投劳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及其他依托森林资源从事旅游活动的景区景点经营者,应当从经营收入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其所经营范围内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林业、农业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在防治技术、设备等方面,扶持林业经营者建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合作组织,按国家有关规定将防治需要的相关机具列入农机补贴范围。

第三十四条 逐步推行政府向具备专业技术条件的社会化防治组织购买林业有害生物疫情除治、疫情调查等服务。

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化防治组织申请林业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引导、支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发展,充分发挥其技术咨询、信息服务、行业自律的作用。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林业、科技等部门应当支持相关科研、教学、生产单位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科学研究,引进、推广和应用先进实用技术。相关科技计划应当加大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域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科技水平。

第三十七条 鼓励保险机构在林区推行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保险,支持林业经营者参加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保险。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任务,加强林业防治机构建设,合理配备防治专业队伍和技术人员,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业务水平和防治能力。

第三十九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检查考核办法,报省人民政府审定。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林业主管部门及其林业防治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法履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迟报、漏报、虚报、瞒报林业有害生物灾情和林业有害生物预警预报信息的;

(三)违反法定权限、程序核发《产地检疫合格证》和《植物检疫证书》的;

(四)其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行为。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破坏、偷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设施设备的,由森林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占用或者移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设施设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使用携带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进行育苗或者造林的,由林业防治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除治或者销毁,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将松科植物及其制品调入防治松材线虫病的重点预防区的,由林业防治机构予以封存、没收、销毁或者责令改变用途,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向社会林业有害生物预报信息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电力、广播电视、通信以及其他工程的施工单位在施工结束后未及时回收或者销毁用毕的松木材料的,由林业防治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林业经营者不履行除治责任,造成林业有害生物蔓延成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除治、赔偿损失,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捡拾、挖掘疫木剩余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没收疫木剩余物,并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擅自采伐疫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关于盗伐林木的规定予以处罚;未按照国家林业部门有关技术标准对疫木进行安全利用的,由林业防治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没收疫木及其制品,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有害生物的防治有害 生物防治(Pest Control Operation),简称PCO。PCO的核心是有害生物的 综合防治,即从有害生物与环境以及社会条件的整体观念出发,根据标本兼治而着重治本以及有效、经济、简便和安全,包括对环境无害地原则,因地制宜地对有害虫种采用适当地环境治理、化学治理、生物防治或其他科学有效手段组成一套系统地防治措施,将其 种群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地水平,并争取予以清除,以达到除害灭病或减少骚扰地目的。而并非传统地喷喷洒洒,一喷了之地灭害方式。

有害生物控制或称害虫防治是一项产业,它是针对危害人类健康、骚扰人居环境的有害昆虫和其它动物进行有效控制的服务业。PCO的核心是害虫综合防治,即将害虫及其栖息环境作为一整体,再考虑到社会条件,综合采用合理的环境治理、物理治理、化学治理、生物治理或其它有效手段,组成一套系统的害虫防治措施,达到治本目的。

苗木调查报告篇10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2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624-01

接种率是掌握各地区接种情况的基本资料,也是评价免疫规划执行情况的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旗接种率水平和弥补报告接种率不足,对全旗2011年常规接种率进行了正确的监测和评价。

1 资料来源

1.1 各苏木、镇常规接种汇总表。

1.2 当地人口数和出生率资料。

2 评价内容

2.1 差值(D)评价。

2.2 比值(R)评价。

3 评价方法

3.1 D=(估计接种率-报告接种率) 估计接种率=(报告接种人数/估计接种人数)×100%;报告接种率=(报告接种人数/应种人数)×100%;当D≤0.05,定为可信;D为0.05-0.15之间为“可疑”;D>0.15,定为“不可信”

3.2 通过比较各苏木、镇、各种疫苗的应种人数,以判断报告接种率有无逻辑上的错误。R=3MV(BCG)HepB/OPV(DPT)即用MV、BCG、HepB分别除以OPV、DPT得出六种结果,每组只取可信(可疑)和最不可信两个值。

当0.95≤R≤1.05时定为“可信”

0.90≤R

R1.15时,定为不可信。

其中OPV=OPV1+OPV2+OPV3 DPT= DPT1+DPT2+DPT3

HepB=HepB1+HepB2+HepB3

4 评价结果

4.1 差值(D)评价 见表1。

4.2 比值(R)评价 见表2。

5 评价分析

5.1 从表1看有一部分为可信,有一部分为可疑,如BCG和HBV首针,部分为不可信,如MV加强针不可信的多一些,其中D值不可信的有①BCG:花加拉嘎、十三敖包、乌兰坝。②HBV首针:花加拉嘎、野猪沟。③MV加强:计免门诊、福山、哈达英格、罕吐柏、宝力罕吐、白音诺尔、杨家营子、四方城、隆昌、花加拉嘎、丰水山、野猪沟、三山、浩尔吐、查干哈达、白音勿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