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调查报告十篇

时间:2023-04-07 07:59:10

乳业调查报告

乳业调查报告篇1

一、乳业发展现状

从上世纪初至今,我市已有百余年的奶牛养殖历史。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我市乳业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奶牛生产规模、质量。乳品企业数量、效益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目前已经形成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乳业也成为了我市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白金产业。

1 奶牛基地生产情况。截至目前,我市奶牛存栏达到15.37万头,年产鲜奶可达到48万吨。全市奶牛万头乡发展到6个。千头村39个,百头场72个,十头户3900户。有专业化小区5处,奶牛存栏8320头。奶牛养殖户发展到2.4万户,其中专业户1.3万户,奶牛个体单产达到5.6吨,比全国水平高1吨多。奶牛养殖效益相对稳定,单产达到5吨的奶牛年生产成本在1万元左右,每头牛纯收益在 2300元左右。

2 乳品加工企业情况。我市拥有红星、安达伊利、贝因美、龙兴、澳佳、伊康等七家乳品加工企业,日加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1300多吨。共生产奶粉、液态奶、初乳素、奶片、冰淇淋6大系列200个品种。生产液态奶和奶粉两类产品的企业为红星和龙兴;生产液态奶的企业为伊利:只生产奶粉的企业为贝因美和澳佳:生产初乳索的企业为伊康。

3 鲜奶市场运营情况。我市共有鲜奶收购站点175个,其中集中榨奶站点114个。企业自行投资建设6个,其余全部为个人建站。我市要求标准化奶站的建筑面积全部为200平方米以上,有机械化榨奶设备、有冷缸,并与企业和奶农签订鲜奶收购合同。为保障企业、奶站和奶农三者之间的利益,我市已经成立了鲜奶价格协调委员会,实施了鲜奶价格定价机制。按照不同阶段。由市鲜奶价格协调委员会制定出鲜奶执行价格,由企业直接与奶农结算。奶站与企业之间直接结算服务费和管理费。目前,我市奶站日收购量达到800吨左右。

4 产业利益联结情况。一是产业链条比较紧密。我市乳品企业都与基地签订了养殖、收购合同,确定了最低收购保护价格,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实现龙头与基地互动,双赢共进。同时,组建了乡村级奶牛协会5个,奶牛合作社25个,使产业链条更加紧密。二是鲜奶市场秩序良好。从2002年开始,我市就开始对奶源市场进行管理,特别是“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我市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召开相应的会泌。并坚持规划与整顿相结合。在全市集中开展了两次奶源市场规范整顿大会战,取得了较好成效,使全市奶源市场秩序得到了有效改善。三是初步建立了鲜奶收购价格协调机制。我市成立了鲜奶价格协调委员会,并于7月10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协商通过了2008年7-8月份兑付给农户的奶价不得低于2.4元/公斤的规定。目前,鲜奶价格保护机制已经有效运转。

二、乳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虽然近年来我市乳业发展较快。但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一系列制约因素,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我市乳业的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奶牛标准养殖水平不高,科学化管理体系尚需完善。奶牛生产是奶业发展的源头,也是保证乳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就目前来说,我市奶牛养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饲养方式比较分散。多年来,我市奶牛一直以一家一户分散普养的饲养方式为主,多数为一家养殖几头牛或十几头牛。牛舍与人居住的房舍建在一起,人畜混居现象比较严重。养殖方式比较落后。分散饲养方式导致一些高标准的养殖技术难以推广,防疫灭病等工作难以实施。同时粪便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分散的饲养方式已经成为制约乳业规模发展的根本症结。二是饲料配置比较粗放。养牛户对科学配置饲料认识不到位,舍不得投入。导致饲料配置标准不高、先进技术利用不够。特别是在青贮饲料的种植和推广上。优质青贮玉米种植面积比较小,奶牛实际占有优质青贮玉米饲料相对较少。加之饲料市场相对混乱,饲料品种混杂。质量参差不齐,奶农很难辨别选择,给奶牛高标准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奶牛单产性能差,奶牛炎、难妊症和代谢病等疾病的发生,造成了鲜奶营养不均衡,质量标准低。三是榨奶水平比较落后。我市榨奶站点经过规范整顿,已经逐步向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但从整体看,机械化榨奶水平仍然比较低,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以上、具有榨奶设备和鲜奶冷藏设备的机械化榨奶站不足整体的2/3,其余仍为手工榨奶,部分偏远村屯还存在散挤散交现象。而实施机械集中榨奶的站点,大多数也没有配备相应的质检设备。无法保障收购鲜奶的质量标准。

2 企业牵动基地能力不强。一体化产业链条尚需加强。企业与基地是互利共赢的有机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目前我市企业与基地连接还不够紧密,中间环节的存在,使企业和奶农双方的利益变为企业、奶站和奶农三方的利益,产业发展链条出现脱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连接基地不够紧密,企业反哺基地能力不高。乳品企业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反哺基地的作用,依旧各自为政、自行发展。特别是在奶站建设上,企业还不能从长远利益出发。舍不得资金和技术投入,使鲜奶市场被中间环节垄断,中间环节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掺杂使假、随意压低奶价,严重扰乱了鲜奶市场。使企业和基地出现脱节。企业与奶农双方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二是鲜奶检测设备落后,乳品质量保障能力不高。目前我市鲜奶检测水平比较低,质量技术监督局作为鲜奶质量检测的职能部门,设备比较落后,仪器陈旧,不能有效行使检测职能。鲜奶质量检测仍以企业为主,但目前乳品企业运转费用较大,购买先进的质检设备又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乳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三是乳品质量受到影响,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高。由于奶牛标准化水平不高、鲜奶市场相对混乱等因素影响。鲜奶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乳制产品质量也受到一定影响。乳品企业难以打造出优势品牌,产品所占市场份额不大,企业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带动基地发展的能力弱。

3 政府扶持乳业力度不够,政策性保障机制尚需建立。近年来。各级政府对乳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但就当前发展

形势看,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各项政策性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规避市场风险能力比较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乳业政策扶持还不够到位。近年来。国家和省针对乳业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并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了一系列扶持项目。但从扶持方向看,大多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阶段内保证了乳业的发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调控手段等问题,一些制约乳业发展的关键部位还没有扶持政策和资金。如:在奶牛小区组织管理、青贮饲料专业生产公司、奶业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还缺少有效的扶持。二是市场监管职责还不够明确。由于企业建设奶站力度不够,鲜奶市场被中间环节垄断侵占,导致奶源市场相对比较混乱。而从国家到地方,在没发生“三鹿奶粉”事件前,都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和机构牵头负责管理市场。也没有任何明确的法律依据对出现问题进行处理。职责和法律依据的空白及缺失,导致市场监管工作不够到位,鲜奶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现在虽然已经出台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明确相应环节和部门的管理职责。但这是一项具体的系统工作,何时真正达到法定要求和效果。还有一个时间的问题。三是风险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虽然目前我市乳业已经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格局,但企业、奶站和奶农三方的利益保障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一旦出现乳业滑坡,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往往都会直接或间接地转嫁到奶农身上,严重影响了奶农的利益。虽然目前政府出台了各项扶持政策。但仍没有建立起乳业风险保障机制,一旦再出现由于自然灾害、市场风险和质量安全等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促进乳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 转变奶牛饲养模式,推动奶牛基地规模生产。全力抓好奶牛小区、奶牛公寓和规模牧场建设。在奶牛小区建设上,由政府规划地块,引导养牛户入驻饲养奶牛,畜牧部门设立技术服务中心,对小区发展给予扶持和帮助。在奶牛公寓建设上,由政府、企业和投资个人三方共同出资,政府帮助解决地块,扶持一部分资金;企业出资建设奶站和检测设备;投资个人出资建设厂房和其他基础设施。奶牛公寓由个人投资进行管理,吸引奶农入驻,统一饲养、统一管理、统一防疫。同时,加快规模牧场建设,由政府引导养牛大户进行辟建,政府给予技术等方面扶持。通过奶牛基地规模生产。进一步普及和推广养殖新技术,加快建立繁育和疾病防控体系,全力改善因奶牛养殖而带来的环境问题。

2 加强企业资金扶持,全力保障鲜奶质量安全。加强企业对奶站的质量监管,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自行建设奶站或积极收购现有奶站,有效解决因中间环节而导致的鲜奶质量问题。同时,引导企业不断加大鲜奶检测设备投人。购置一些先进的质量检测仪器。把住奶站和企业两个关口,确保鲜奶质量安全。

3 加快饲料结构调整,完善饲料配送服务体系。成立饲料配送公司和青贮生产公司,主要设在规模牧场、奶牛小区和奶牛公寓,也可以两个公司合二为一,共同经营。公司自行种植优质青贮、建设青贮窖池,在公司内全面推广TMR(全混日粮技术)技术,对使用饲料统一招标、统一选购、统一应用。通过建立饲料配送公司和青贮生产公司,带动养牛户提高饲料配置标准和水平,加快饲料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奶牛养殖标准。同时,进一步加大饲料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掺杂使假等行为,保证饲料市场健康有序运营。

乳业调查报告篇2

那么如何快速有效地开拓乳腺增生病市场呢?笔者从自身经历认为:“六斧劈乳腺增生病市场。”

一斧:宣传。电视广告高频率播出;报纸硬软文章在活动前后出现;农村墙报及折页教育。

乳腺增生病市场是一个待教育的市场,虽然说乳腺增生病已引起女性的注意,但那依然是少数的一部分知识女性,在地级市以下的市场,教育市场尤为重要。电视广告的高频播出以创乳腺增生病品牌和引起消费者注意为主。电视广告的创意要有销售拉力,讲清楚乳腺增生病及产品品质,画面要有时代气息。以15″和30″广告为主,1′3′5′的小专题为辅的方式播出。品牌黄金时间要频率,专题非黄金时间进行教育市场。如果有20′~30′的专题讲座在下午4:00—5:30播出,效果会更好。电视广告集中播出的时间为市场开拓期的前3个月,后3个月要逐步减量,以活动为主。虽然说乳腺病市场没有谈旺季之分,但营销者一定要注意8月和9月,这两个月是一个相对淡季,黄金季节是3—7月,10—元月。

报纸广告无论是硬广告还是软文章,要以恐吓和科学说理为主诉求点。在乳腺病市场,报纸广告有效的方式是硬广告软文方式打,要有一个恐吓的标题,配以相应的解决理论,穿播小事例为最。在报纸广告出现时,咨询电话要做纪录,以便回访。报纸广告的出现一定要配以活动,这样效果会出奇的好,同时风格要一致。

乳腺增生病的高发病率在农村,在笔者6年的此类产品营销中,任何市场启动的第一批患者都是以农村、城郊和外来务工人员为主。所以广告一定要让老百姓清楚说的是什么。农村市场的开发,从中国目前的营销环境和方法来说,除电视广告外,海报和折页依然是首选的手段。无论是百消丹、瑞龙乳安片、摩美得还是个体的产品,都是在农村先进行大规模此类宣传,后进行上行拓销。但此类宣传不宜天天搞,月月做,关键是营销者要掌握个度。(如果走临床应该向乳增宁、乳辟消学习)此规模宣传以前1—3月为主。

二斧:抢占硬软终端。这样工作在市场开发的前3个月中是地面工作的最重要的一环。

终端的好坏,决定着第一批患者购买成功率的问题。软终端的做的重点是“首推率”的问题。在铺货结束电视广告打出10天后,推出“营业员乳腺增生病有奖问卷”调查活动,此活动从开始到结束以10—12天为宜。试卷的制作以产品的相关知识和同类知识为主。发给药店的所有营业员,卖乳腺病产品的柜组要做重点。试卷的答案全部可以在你放到药店的折页上找到。营业员只有认真的去读才可以回答的好。活动的奖品以毛巾、洗衣粉、洗手液、香皂、雨伞等女性在家常用的物品为主。利用这样的机会和营业员加强交流,建立营业员(妇科的)档案,了解其联系方式及当班时间。让她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你这张脸,喜欢上你这个人,那么产品和首推的问题就解决了。

在软终端搞关系的同时,硬终端也顺理成章的解决了。硬终端指药店的包装及周围的有效包装。做硬终端的标准是:专业化、最大化。原则上把药店分成A、B、C三种,要求各类的最低标准:有几块广告展示片,几张张贴画,多少个药盒,要有记录。给终端营造一种畅销的氛围,给营业员一个“首推”的信心,给消费者一个信任。硬软终端有专人,常期维护。原则上终端要一个老营销人带一些不断变化新人来做,因为新的才有吸引力。硬终端在铺货结束后随广告和问卷的开始,在15天内要百分百完全解决。

三斧:有奖收集患者病例与报纸广告收集患者病例。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的一种隐私病一种慢性病,完全治好要有一个过程。当然在劳累和气血不调时仍然会复发的。所以有效收集患者病例尤为重要以便回访。在有奖调查结束一周后,营销员可以推出“有奖患者收集活动”。制作出“患者档案收集卡”推A、B、C类药店来分别给营业员若干份。只要营业员收集的患者病例有详细登记,且购买了一疗程的产品,每一份卡可给营业员提相应的奖金,最好在2元—15元之间。此活动不宜长时间的搞,一般是20天为一个周期,间隔进行为宜。在市场开发的前50天内举行第一次,这样一则可拉动销售,产品变为首推品牌。二则收集到了我们最需要的患者资料及反馈意见。以便我们调整营销策略。同时解决了难做的终端包装工作。

报纸广告的收集,是树立企业品牌的一个手段。营销人员可在报纸上登出乳腺增生病经常出现的症状,连续二期让消费者填写清楚后寄到指定地点;在7天后对消费者进行回信,电话联系。赠送礼品或者可赠送一疗程的产品让其试用;派专人上门乳病检查后赠给消费者,加强口碑宣传。赠送工作在活动结束后的5天内完成,一定要上门去送,约好时间有专业知识的人,并带着相关的乳病知识手册前去。

在赠送前要在广告上登出被赠者名单,让其与我们联系,这样可以给观望的患者以信心。在20天内结束该项工作并出一期广告宣告此活动圆满结束。在广告中要有医药公司、大药房、计生站或妇联的联合推荐,让该产品成为当地治疗乳腺增生病的首选品牌,推荐单位的负责人在广告上面签名、盖章。

四斧:大型乳病知识讲座暨义诊工作的开展。

活动的重点是“乳腺增生病的教育及产品的销售。”活动前期的广告宣传突出公益性和专家在乳腺增生病方面的知名度与权威性。参加者有精美纪念品,且现场问答对的患者可获赠产品,一般地市级的活动2天可有500—800人参加。

当乳腺增生病市场大力度开拓45天的时候,正是市场的关键时刻,通过一次活动给患者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消失顾虑来全面启动市场。活动现场有专人登记,可凭登记表参加免费乳腺红外线检查仪的检查。流程一般是:A、先登记,入座。B、专家讲解乳腺病知识,配有多媒体,讲解人一定要口齿清晰,学识渊博。现场消费者可提问问题,专家当场解决。C、讲座以1小时—1小时30分钟为宜,不宜过长。D、讲解结束,专家去诊断室,患者凭登记的号码去检查室免费检查并领取长期免费检查卡一张。E、没有检查的患者可参加厂家举行的签送礼活动。F、患者检查完去诊断室找专家面对面咨询。专家开出处方,进行产品销售。活动的现场最好是大的药房或者是计生站、妇保院,尽量不要在宾馆、影院之类的与药无关的场所。讲座开始时的登记和检查室都要留有患者的详细档案,以便回访。

为保证活动的成功,来的人数过800名的话,除广告宣传外,进社区、厂矿单位进行发放通知或邀请函也是一种手段。邀请函上要盖上合作单位的公章(最好是妇联、计生站、妇保院、医药公司、电视台、报社的公章),公章越多越好。前去居委会、厂矿单位的工会或办公室,让其通知育龄妇女参加并且确定人数。同时要联系的单位出具盖有公章的回执函,活动现场确定参加检查的该区患者人数,每人可给区主任、工会主席提成1元或2元,以确保患者最多化的参加讲座。这为以后期去社区活动设下伏笔。此活动一般2—3个月开展一次为宜。

五斧:加强电话回访、信件回访、上门家访工作(家访时带乳腺红外线仪器前去)

在收集到患者病后,一般每周电话回访一次。回访2次后,可以每月电话家访2次。如果回访次数太频繁会让消费者讨厌。同时每月或每2个月,给患者寄一信封,信件以沟通感情,注意服用药品事项为主,有条件的可寄上一份乳腺增生病的期刊小册子。这样消费者会知道你依然在她的身后,为她的健康在努力的工作。笔者在非典时期开展过此项工作,信寄出3天后,在连续的15天内,销量比平时增加了40%以上。可见信件营销的效果。

在做以上的回访工作时会有一些特殊和重点的患者。营销人员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家访工作。回访中带着便携式红外线乳腺扫描仪,此类仪器以黑白为主,价格一般在6000元左右。按一个人可以有效传播25人的口碑效果来算,在第二次家访时,现场一般会出现患者的姐妹、母亲、邻居、好友参加,如果她们检查有乳腺增生病的话,她们自然就会成为我们忠诚的消费者。在家访中营销人员会遇到许多专业的医学问题,我们可以通知消费者在参加下一次专家讲座时,提出并可以得到解决。回访是一项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此项工作的开展会给媒体广告费用带来下降的空间。

六斧:社区、厂矿、小型公益检查活动及消费者10—20人的小型交流检查活动。

在乳腺增生病市场进入销售稳定期后,自然要降低媒体费用。那么小型的社区、厂矿、交流会的出现和长期开展下去是必然的。这样广告的费用就会减少,销量会升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比会由1:1变成1:10。由于前期进社区的通知邀请中,结交了一批社区、厂矿有一定权力性的人物,这就是营销的资源。并且这些单位每年固定的有2—3次的全社区的义务孕检工作开展,要求所以育龄妇女必须全部参加的。我们利用好这些关系,营销人员开展小型的社区宣传义诊,由社区、厂矿免费提供场地,他们进行广播通知、海报张贴通知、上门通知。我们派2-3名营销人员,1男2女前去进行2—3天的活动(可以进行小规模的会务营销)。在活动开展时通知我们的老患者,去现场营造气氛,并且在活动现场外摆开产品的展示,让社区的顽固消费者信服产品,信服售后工作的完善,成为我们的消费者。

让营销员动起来就是让市场销量上升的保证。患者的有效交流是培养营销人员战斗力的源泉。市场开拓中请一些新老患者在大药房中交流,同时请电视站拍小专题,这样无论是消费者、药店、医药公司都会为我们的工作所感动,都会主动为我们工作的。

乳业调查报告篇3

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性化工产品,婴幼儿只有在大量摄入的情况下才可能引起泌尿系统疾患。目前患泌尿系统结石的婴幼儿,主要是由于食用了含有大量三聚氰胺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引起的。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对严肃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专题做出部署。一是立即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成立由卫生部牵头、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和地方参加的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二是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对患病婴幼儿实行免费救治,所需费用由财政承担。三是全面开展奶粉市场治理整顿,由质检总局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对市场上所有婴幼儿奶粉进行全面检验检查,对不合格奶粉立即实施下架。四是尽快查明婴幼儿奶粉污染原因,组织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婴幼儿奶粉生产和奶牛养殖、原料奶收购、乳品加工等各环节开展检查。五是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严肃处理违法犯罪分子和相关责任人。六是有关地方和部门要认真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和质量监管机制,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

国务院决定对食用“问题奶粉”致病的婴幼儿全部实行免费救治,各级财政紧急拨付资金总计8.18亿元用于救治患病婴幼儿和购置必需的医疗设备。为减少对鲜奶销售带来的影响,中央和地方采取增加银行贷款、给予财政贴息等方式,支持乳制品企业敞开收购鲜奶。

事件发生后,国务院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国家质检总局在得知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的信息后立即派出调查组,赶赴河北三鹿集团进行调查,组织了15家质检中心检测乳制品三聚氰胺。质检总局还先后派出了33个检查组和工作组,分赴乳制品企业比较集中的省份督促检查。质检总局部署全国质检系统共派出1644个、5000多人的驻厂队伍,对全国所有乳制品生产企业实施24小时驻厂监管,严格监督企业把好原料进厂关和产品出厂关,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农业部在第一时间成立应急响应工作组,先后两次召开全国视频会议、连续9次发出紧急通知、迅速派出14个督导组奔赴奶业主产省区。

商务部连续下发12个工作通知。通过商务部城乡市场监测体系,要求700余家重点零售企业每日上报奶制品价格、销量、商业库存、产品流向等,及时掌握市场变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迅速成立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小组,先后派出三个调查组分赴山东、河南、云南、重庆、山西和河北等地,调查三聚氰胺生产企业的产销情况。接着,又组织由行业协会、专家组成的两个督查组,分赴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对乳制品加工企业开展整顿和规范工作督查。切实加强对三聚氰胺产品的管理。

国家工商总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从加强奶粉市场监管执法、加强奶粉质量监测、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奶粉违法行为等方面,净化奶粉市场环境。据统计,截至10月3日,全国工商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506.3万人次,检查奶粉和液态奶经营主体1087.9万户次,退市不合格奶制品8280.4吨,共受理消费者有关奶粉申诉举报58.2万件,为消费者退换问题奶粉和液态奶911.6吨。

卫生部组织专业技术力量研究工作标准,科学规范患儿诊断治疗;组建诊疗专家组,提高医疗救治水平;实行免费诊疗,确保先行救治;做好统计汇总,及时跟踪信息。卫生部要求建立分层、分级、分区域的医疗救治原则。县医院主要承担患儿的诊断筛查和轻症患儿治疗的工作,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儿要转诊到设区的市级以上医院,对重症、疑难的患儿要集中收治到设有儿科、综合实力强的省级定点医院。

卫生部办公厅通知各地,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成立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省级诊疗专家组,并每日上报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泌尿系统结石患儿新增病例情况,病例上报工作实行零报告制度。卫生部要求承担患儿诊断筛查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为设有儿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儿童医院和设区的市级以上妇幼保健院。

全国卫生系统全力以赴展开了对食用“问题奶粉”婴幼儿的筛查诊治工作。全国共有4500余家医疗机构参与开展患儿的筛查工作。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组长、卫生部部长陈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9月11日以来,没有发生因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引发婴幼儿死亡病例。

9月10日,总局下发《关于开展奶粉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紧急部署对全国所有乳制品进行全国专项检查。9月11日,质检总局与卫生部、农业部、工商总局、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向国务院报告了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有关情况,并向驻华使馆和驻外使馆作了通报。

9月11日,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出声明,为对消费者负责,该公司决定立即对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全部召回。

9月12日,记者从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获悉:石家庄市政府调查组初步认定,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产的婴幼儿问题奶粉是在原奶收购过程中被不法分子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

当天,由卫生部会同中华医学会专家制定的《与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疗方案》,从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为做好相关患儿的诊疗救治工作提供指导。北京、湖北、湖南等地已相继接到婴幼儿“肾结石”病例报告。

9月13日,质检总局启动应急机制,成立应急小组,并召开全国系统电视电话会议,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动员全国质检系统进入应急状态。此时,质检系统150多个部级检测中心已经开始了24小时不间断地对全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行检测。

当天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会上,卫生部党组书记、三鹿牌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高强介绍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安全事故的有关处置情况。到目前为止,召回的产品8218吨。公安部门已经介入,对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进行查处,现已拘留了19名嫌疑人,传唤了78人,并对各级政府有没有失职、渎职、隐瞒不报的情况进行调查。

河北省人民政府已经做出决定,对三鹿集团立即停产整顿,并对有关责任人做出处理,对奶牛饲料、原料奶、乳品原料、奶料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审查,对不法分子和相关工作人员依法、依纪做出严肃处理。

据调查,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除少量销售到我国台湾地区用于食品加工外,全部销售在中国内地,未出口其他国家和地区。截至9月12日,各地向卫生部报告泌尿系统结石病患儿432例。

卫生部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卫生部门、新西兰驻华使馆和新闻媒体通报了有关情况;国务院台办也向台湾的有关机构通报了情况,提醒公众立即停止使用三鹿牌奶粉,已食用的婴幼儿如出现小便困难等异常症状,要及时就诊;要求各级卫生部门对婴幼儿患结石病情况进行广泛排查,制订诊疗指导方案,并对各地医务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千方百计救治患儿。

9月13日晚,河北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河北省委要求全力以赴开展案件侦破工作,并及时侦查结果。要高度重视做好企业职工的稳定工作,企业停产整顿后,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制度,切实做好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要注意保护好奶农的利益,努力减少这起事故对全省奶业发展的影响。

9月14日下午,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要求各部门共同协力,分工负责,努力完成三鹿牌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各项任务。

9月15日,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新闻会上表示,“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全国卫生系统和医疗专业工作人员立即对患儿进行了积极筛查诊断和医疗救治。已经有一批患儿经过救治恢复健康。

截至9月15日上午8时,全国医疗机构共接诊、筛查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婴幼儿近万名,临床诊断患儿1253名(其中两人死亡)。在全部患儿中,913人症状轻微,生命体征稳定,正在进行院外随诊治疗或已经治愈;现仍留院观察治疗的患儿340名,53名患儿症状较重,其余患儿病情平稳并趋于好转。

9月16日,卫生部、财政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京联合召开了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医疗救治电视电话工作会议。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要求,各地医疗机构设置检查医疗特定区域,人员配备固定并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内搜索服用三鹿牌奶粉患儿。

当天,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三鹿牌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有关情况回答了新华社记者的提问。

当天,中共河北省委常委扩大会研究决定,同意石家庄市委提出的有关建议,在前一阶段事实调查认定的基础上,对部分“三鹿奶粉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相关人员作出组织处理。

初步调查所获得的证据表明,“三鹿奶粉事故”目前主要发生在奶源生产、收购、销售环节。为此,中共石家庄市委向河北省委报告,建议经由相关法律程序,免去石家庄市分管农业生产的副市长张发旺的职务,同时免去石家庄市畜牧水产局局长孙任虎的职务。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16日晚召开会议,已经按照有关法律程序,通过了对上述人员的行政免职决定。

鉴于对奶源质量监督不力,石家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张毅,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党组书记李志国也被上级主管机关免去了党内外职务。

此外,河北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还同意石家庄市委的决定,责成中共石家庄市新华区委免去田文华担任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的职务。

据悉,中共石家庄市新华区委已任命赵路新担任三鹿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一职。在16日晚结束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议上,按照董事会章程及程序,同意田文华辞去董事长、总经理职务,选举张振岭担任董事长并聘其为总经理。

当天上午,河北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史贵中向记者披露,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侦查工作进展顺利,河北警方又逮捕了两名往牛奶中掺三聚氰胺的犯罪嫌疑人,又相继对7名不法人员依法实施刑事拘留。截至目前,警方已经依法对26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强制措施,其中逮捕4人,刑事拘留22人。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讯,日前,国家质检总局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专项检查,阶段性检查结果如下:

一、全国目前共有175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其中66家企业已停止生产婴幼儿奶粉。此次专项检查对其余109家企业进行了排查,共检验了这些企业的491批次产品。专项检查显示,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其他87家企业未检出。

二、在检出三聚氰胺的产品中,石家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含量很高,其中最高的达2563mg/kg,其他在0.09-619mg/kg之间。

三、被检企业中,只有广东雅士利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出口到了孟加拉、缅甸、也门3个国家。经对留样检测,未发现三聚氰胺。

四、供应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乳制品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五、9月14日以后生产的液态奶未发现三聚氰胺。

为了保证乳制品的安全,有关部门采取了进一步加强监管的措施:一是对检出存在三聚氰胺的69个批次产品,立即下架、封存、召回、销毁,对有关企业立即进行全面调查,查清原因,追究责任,依法严肃处理。二是对所有乳制品生产企业质检部门派员驻厂监管,对进厂原料奶和各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监督检查,对出厂成品进行批批严格检验,确保这次专项检查后生产的乳制品质量安全。

87家未检出三聚氰胺企业:

澳优乳品(湖南)有限公司、北安宜品乳业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乳品四厂、北京味全食品有限公司、杜尔伯特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杜尔伯特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分公司、福建省雅俊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福州明一乳业有限公司、甘南藏族自治州燎原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东东泰乳业有限公司、广东华氏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广州市美素力营养品有限公司、哈尔滨惠佳贝食品有限公司、哈尔滨金星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森永乳品有限公司、哈尔滨太子乳品工业有限公司、杭州贝因美豆逗儿童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杭州味全生技食品有限公司、河南金元乳业有限公司、黑龙江贝因业有限公司、黑龙江辰鹰乳业有限公司、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红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龙丹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龙丹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阿城分公司、黑龙江省宝泉岭垦区圣元乳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北安农垦绿宝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富裕明星食品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格球山乳品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光明松鹤乳品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和平牧场乳品厂、黑龙江省农垦华威乳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垦龙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八五一一分公司、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山分公司、黑龙江兴安岭乳业有限公司、黑龙江雅士利乳业有限公司、黑龙江摇篮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南山食品有限公司、湖南亚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山绿色食品开发分公司、淮南益益营养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惠氏(上海)营养品有限公司、江西金薄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美庐乳业有限公司、江西雄鹰乳业有限公司、昆明前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廊坊飞鹤乳业有限公司、栾城三鹿乳业有限公司、萝北圣元乳业有限公司、美赞臣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内蒙古阿拉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雪花乳业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奶粉事业部、宁夏红果乳业有限公司、齐齐哈尔汇昌乳业有限公司、青岛迈高乳业有限公司、青岛索康营养品科技有限公司、蕊盛蕊(广州)乳业有限公司、陕西关山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和氏乳品有限公司、陕西凯达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神果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华旺食品有限公司、汕头市一家人食品有限公司、上海晨冠乳业有限公司、上海花冠营养乳品有限公司、上海惠氏营养品有限公司、深圳市雅贝氏乳业有限公司、石家庄三鹿太行乳业有限公司、双城雀巢有限公司、唐山三隆乳业有限公司、唐山三鹿乳业有限公司、唐山三鹿乳业有限公司丰南分公司、唐山市康尼乳业有限公司、天津三鹿乳业有限公司、天津市亚亿实业有限公司、铁力市盛中乳品厂、西安贝多营养食品有限公司、西安秦龙儿童食品有限公司、西安银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伊春惠佳贝乳业有限公司、依安县摇篮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英特儿营养乳品有限公司、张北县宏鹿乳业有限公司、浙江贝因美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

9月1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全面检查奶制品,整顿奶制品行业。

会议认为,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反映出奶制品市场混乱,监管机制存在漏洞,监管工作不力,必须认真吸取教训,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事故处理,完善检验监督体制,加强监管工作。会议决定:一,要认真落实中央最近作出的部署和各项政策。全力救治患者,落实免费治疗政策,尤其要重视对农村和边远地区婴幼儿患者的检查。二,不合格的产品要全部下架、封存和销毁,不留死角。三,对奶制品进行全面检查,整顿奶制品行业,使奶制品的质量安全和市场秩序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四,严格监管奶制品生产企业,监管部门派出驻厂人员,对每一批次出厂产品进行严格检验,确保生产的乳制品质量安全。五,尽快修订监管法规,严格法律追究制度。六,对奶农实施扶持政策,支持产品质量好的企业增加生产,确保市场供应,尽快恢复奶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七,彻底查明事故原因,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坚决依法惩处违法犯罪分子,对负有责任的企业、监管部门和行政负责人要严肃追究责任,向人民作出交代。

当天上午,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组长陈竺、副组长李长江等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会上介绍说,截至17日8时各地共报告临床诊断患儿6244名,患儿医疗救治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检出的不合格奶粉将被封存、销毁,并将尽快公布对所有乳品企业和所有乳制品以三聚氰胺为主要内容的检查结果。此外,质检总局还将于近期对获得中国名牌称号的所有食品企业进行检查,凡是发现质量安全问题的一律取消名牌称号。

“抽检的80%的企业产品没有检测出三聚氰胺,其产品是安全的。对有的企业,没有检测出含三聚氰胺的批次的产品也是安全的。”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说,“为满足市场需求,我国将帮助现有的合格企业加大生产量;敦促只有个别批次产品不合格的大企业查找漏洞,在确保能够生产合格产品的前提下,尽快恢复生产;同时还将组织进口奶制品。”

已检出不合格产品的企业中,目前广东雅士利和青岛索康对出口至孟加拉国、缅甸、也门、布隆迪、加蓬五国的婴幼儿奶粉正在进行召回。

当天,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国检验检疫部门加强进出口饲料三聚氰胺监控,确保进出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安全。

当天,国家工商总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工商机关对市场上含三聚氰胺的22家企业生产的69批次婴幼儿配方奶粉,立即责令经营者停止销售、下架退市。同时决定,组成6个督查组,分赴全国12个省市督查奶粉市场。

当天,河北省代省长主持会议,决定为全省136个县(市)每个县(市)配备一台儿童专用B超,以便对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奶粉的婴幼儿开展及时、就近诊治。

当天,石家庄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接受冀纯堂辞去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的决定。

当天,经过连续多日对三鹿集团婴幼儿配方奶粉污染事件的深入调查,根据《刑法》第144、150条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河北公安机关决定对三鹿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田文华刑事拘留。

人民日报北京9月18日讯,国家质检总局在完成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全国专项监督检查后,又紧急组织开展了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市场上绝大部分液态奶是安全的。

专项检查按照统一检验方法、统一检验仪器、统一检验结果判定规则的“三统一”原则,组织全国150个部级食品类质检中心和实验室对全国液态奶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结果又经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检验机构进行了确认。

此次专项检点抽查检验了产品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的蒙牛、伊利、光明、三元、雀巢等知名品牌企业生产的液态奶是否含有三聚氰胺。检验结果如下:

抽检蒙牛产品121批次,110批次未检出三聚氰胺,11批次检出三聚氰胺,检出值在0.8―7mg/kg;

抽检伊利产品81批次,74批次未检出三聚氰胺,7批次检出三聚氰胺,检出值在0.7―8.4mg/kg;

抽检光明产品93批次,87批次未检出三聚氰胺,6批次检出三聚氰胺,检出值在0.6―8.6mg/kg;

抽检三元产品53批次,53批次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抽检雀巢产品7批次,7批次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被检查的其他406家企业生产的847批次的液态奶产品未检出三聚氰胺。

为了让企业确实履行社会责任,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对检出三聚氰胺的该批次产品,生产企业要主动召回,商场要实行产品下架,对没有问题的产品要正常销售。同时对生产企业进行整改,严格从原料奶等原辅料材料抓起,必须实行批批检验,严格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严格执行出厂产品批批检验,凡是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准出厂销售,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要严查掺入三聚氰胺的原因,严厉惩处责任人。

据医学专家介绍,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以及我国卫生部门的权威机构,均对人体摄入三聚氰胺安全限量进行了科学评估,按照最严格的评估标准计算:以一个标准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为例,食用上述三聚氰胺含量的液态奶,如每天不超过2升(即8袋,每袋250毫升),对人体是安全的,到目前为止也未发现由于食用上述品牌液态奶导致泌尿系统结石的病例。

9月18日,国家工商总局再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工商机关清查24个批次含三聚氰胺的液态奶,要立即责令经营者停止销售、下架退市,对含有三聚氰胺的液态奶消费者要求退货的,经营者要按照原销售价格退款,不得减价压价。要严格跟踪监督,严防再次销售,确保辖区含三聚氰胺液态奶及时、彻底下架退市。

当天,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质检部门进一步加强乳制品及相关食品中三聚氰胺以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检验监管工作。

通知要求,各级质检部门一是要实施应急管理期间驻厂监管员签字放行制度。二是要落实好有毒有害物质风险分析制度。三是要严格对所有进出口乳制品及相关食品批批检验三聚氰胺以及其它经风险分析确定的有毒有害物质检测项目。四是要认真落实有毒有害物质举报奖励制度。五是优先保证完成质检部门安排的乳制品及相关食品检验检测任务。六是要落实好地方两局的执法协作制度,形成对乳制品及相关食品的检验监管工作合力。

当天,记者从甘肃省卫生厅召开的新闻会上获悉:针对各级医疗机构接诊、检查大量食用含三聚氰胺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婴幼儿,甘肃省卫生系统选派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指导工作。卫生部派5名专家到甘肃省支援工作,省卫生厅抽调省内专家,组成2个专家组分别前往甘肃东部和西部开展技术指导。北京专家组对所有目前在兰州的患儿进行会诊检查。

当天,质检总局公布了关于停止实行食品类生产企业出口食品免验的公告,取消有关企业获得的出口食品免验资格,要求被停止出口食品免验资格的食品生产企业立即停止使用出口免验牌证或作相关宣传。

同日,质检总局通知指出,考虑到避免企业现存包装浪费,即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为印有免检标志的产品包装使用过渡期。

当天,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第109号总局令,决定自9月18日起,对《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9号)予以废止。

当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废止食品质量免检制度的通知》出台,通知说,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务院决定废止1999年12月5日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9]24号)中有关食品质量免检制度的内容。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严格履行职责,按照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检验和监督检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当天上午,在河北省政府新闻会上,新当选的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振岭代表公司对由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引发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给消费者带来的伤害及损失表示深深的歉意。由于公司有部分产品销往台湾,给台湾同胞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损害,张振岭也同时代表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台湾的消费者表示由衷的歉意。

当天晚上,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研究部署做好当前各项重点工作的具体措施。会议由卫生部部长陈竺、党组书记高强主持,16个成员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认为,有效、有力、有序地处置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关系到保护婴幼儿健康,是一项涉及全局的工作。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紧急动员起来,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方针,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开展奶制品安全整治,全力做好各项工作。

一是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对3岁以下婴幼儿的筛查和诊疗,坚决落实免费政策。医疗机构要购置必要的医疗检查设备,规范诊疗方案、标准和信息报告制度。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开展对有问题奶制品的健康危害评估,组织有关专家向公众介绍有关医学知识。

二是全面加强产品检验检测。质检总局负责奶制品加工环节的全面检查,统筹安排,制定计划,尽快完成婴幼儿奶粉、液态奶和其他奶制品的质量检测工作。在检测结果时,既要不合格产品,也要合格产品,指导公众消费。要强化企业责任,主动开展自检,要求奶制品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对原料奶和产品必须坚持每批检测。农业部牵头负责原料奶站的全面检查,调查各地奶站分布情况,制定检查方案,组织动员全国畜牧兽医部门,迅速开展工作,加强检查检测工作。

三是进一步确保市场安全。工商部门对已经的有问题产品要全部下架、封存,防止不法企业违法销售。商务部门负责调查市场供求和销售变化,防止抢购和哄抬物价。要积极组织货源,增加合格产品供应,保障市场稳定。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提出进口奶制品的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是落实企业和监管部门责任追究制度,加大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查处力度,指导奶制品行业整顿和发展,研究扶持奶农的政策措施。

9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做好婴幼儿奶粉事件处置工作。

通知要求,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把处理婴幼儿奶粉事件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亲自抓、负总责。各地都要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及时解决有关问题,稳妥地做好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处置工作。二要全力救治患病婴幼儿。要加强对患病婴幼儿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地区患病婴幼儿的筛查,对因食用含有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患泌尿系统结石症的婴幼儿给予免费检查、治疗,务求使患病婴幼儿尽快恢复健康。免费治疗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预拨垫支,中央财政对确有困难的予以适当支持。事件责任查明后,再按有关法律法规由责任企业赔付。卫生部门要统筹安排好医院检查力量,加强技术指导,保证诊断检查和医疗救治的需要。三是质检部门要对奶制品进行全面检查。四要对奶制品行业开展全面整顿。质检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等部门负责部署,具体整顿工作由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实施,要通过全面整顿,使奶制品生产和市场秩序有一个根本性的改观。地方政府要帮助奶农扩大销售渠道,要求生产企业按合同收购。农业部、财政部要研究对奶农的扶持政策,确保奶农利益不受大的影响,促进奶制品行业健康发展。五要确保奶制品质量安全。质检部门要向所有奶制品生产企业派驻监管人员,监督企业对进厂原料奶质量和各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查,对每一批出厂成品进行严格检验,对进出口奶制品严格执行检验检疫制度,确保所有奶制品符合质量标准。六要保证奶制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各地政府要组织企业扩大质量合格奶制品生产,增加货源投放市场。商务部要会同各地加强对奶制品市场的每日监测,做好产销衔接和区域调剂,确保奶制品供应,满足群众需求。七要依法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对查出的奶制品质量安全问题,要彻底查明原因,依法惩处违法犯罪分子,对负有责任的企业、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领导干部严肃追究责任。八要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及时、主动、准确相关信息,让群众了解真实情况。九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严密防范、及时发现、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和危害社会治安等违法犯罪活动。

光明日报9月19日讯,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认真开展奶粉市场价格检查和巡查,重点检查婴幼儿奶粉价格,坚决打击趁机哄抬价格、牟取暴利的行为。对串通涨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以次充好、变相抬价,以及不执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等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严厉制裁,对典型案件要予以公开曝光。

9月19日,国家质检总局开通了食品安全咨询服务热线,设立20条专线,及时为消费者解疑释惑。

当天,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公布最新一批香港市场上内地生产的奶类产品样本检测结果,检测的47个奶类产品样本,包括牛奶及奶类饮品、奶粉、酸乳酪及炼乳,全部没有检出三聚氰胺。

9月20日上午,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作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若干重大问题”的专题报告。指出,最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连续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严重损害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教训十分深刻。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摆到重要的日程上来,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绝不能以损害人民生命健康来换取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要强化行政问责制,出了问题必须严格追究领导责任。要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要切实加强对食品研发、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监管,大力整顿食品行业市场秩序,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专程来到河北省定兴县,深入医院、患儿家庭和商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看望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中患病儿童,并考察患儿救治工作和奶制品市场情况。强调,对所有因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而患泌尿系统结石症的婴幼儿,诊治过程中不得收取任何医疗费用,不能因费用问题延误救治。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较差,要组织医务力量深入基层进行查访,主动收治患儿,集中到医院进行诊治。

当天,卫生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尽快开通婴幼儿奶粉事件健康咨询热线电话。

当天,国家工商总局向全系统发出紧急通知,从市场主体准入、质量监管、市场巡查、案件查办4个方面,全面开展流通环节奶制品市场专项整治。

当天,伊利、蒙牛、光明等21家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负责人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质量安全承诺书,集体对社会郑重承诺严格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对饮用过检出三聚氰胺奶制品的消费者,将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赔偿,并会对消费者由此造成的疾患负责。

9月21日上午,来到北京市医院、社区和商场,看望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患病的儿童,了解救治情况和奶制品市场。说:“出了这样一起特大食品卫生事件,做父母的痛心,我们也很痛心。虽然老百姓很理解,但是作为政府,我们感到很内疚。这暴露出我们前一阶段在奶源的收购检查、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奶制品市场管理等环节都存在一些问题。人最重要的是生命健康,而健康离不开食物。这次事件对整个食品安全都是一个警示。通过处理这件事情,我们要认真总结和反思,把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抓好,让坏事变成好事。”

当天,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质检总局公告称,鉴于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蒙牛”牌液态奶、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伊利”牌液态奶、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光明”牌液态奶,部分批次产品发生三聚氰胺污染,为维护中国名牌产品声誉,国家质检总局决定撤销上述企业液态奶产品的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当天,针对目前一些企业停收限收生鲜牛奶,部分地区出现奶农倒奶现象,并呈扩大蔓延趋势的情况,农业部进一步紧急部署,要求各级农业和畜牧兽医部门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维护奶农合法利益、保护奶农的生产积极性,确保少倒奶、坚决不杀牛。一是千方百计组织协调加工企业扩大生鲜奶收购。二是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和生产救助力度。三是全面加强奶业生产动态监测和宣传引导。四是深入基层和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五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

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质检总局当天已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700余家乳制品企业的质量承诺书。这些企业目前乳制品质量检验全部合格。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当天抽检的65个奶类产品样本中,1公升装的雀巢牛奶公司纯牛奶(餐饮专用)被检出含百万分之1.4的三聚氰胺,产自青岛。此外,新加坡有关方面声称,老字号品牌“大白兔奶糖”也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讯,根据国家处理奶粉事件领导小组事故调查组调查,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是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依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鉴于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同志对三鹿牌奶粉事件负有领导责任,对事件未及时上报、处置不力负有直接责任,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免去吴显国同志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职务;鉴于在多家奶制品企业部分产品含有三聚氰胺的事件中,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监管缺失,对此,局长李长江同志负有领导责任,同意接受李长江同志引咎辞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职务的请求。任命王勇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

经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事故调查组调查:三鹿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涉嫌犯罪,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未及时上报,处置不力。

经调查,2007年12月以来,石家庄三鹿集团公司陆续接到消费者关于婴幼儿食用三鹿牌奶粉出现疾患的投诉。经企业检验,2008年6月份已发现奶粉中非蛋白氮含量异常,后确定其产品中含有三聚氰胺,有关问题仍在深入调查中。8月2日,三鹿集团公司向石家庄市政府做了报告。在2007年12月至2008年8月2日的8个月中,三鹿集团公司未向石家庄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也未采取积极补救措施,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三鹿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涉嫌犯罪已被刑事拘留。石家庄市政府2008年8月2日接到三鹿集团公司关于三鹿牌奶粉问题的报告后,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直至9月9日才向河北省政府报告三鹿牌奶粉问题。调查表明,8月2日至9月8日的38天中,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未就三鹿牌奶粉问题向河北省委、省政府做过任何报告,也未向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报告,违反了有关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的规定。

9月22日,农业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启动为期一个月的全国奶站专项整治行动。此次行动要实现三个目标:一是严厉打击,坚决杜绝在生鲜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等违法行为;二是逐一排查,务必将所有奶站纳入监管范围;三是规范行为,为构建奶站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人民日报北京9月22日讯,日前,卫生部组织中华医学会有关专家进一步对婴幼儿食用问题奶粉事件进行会商讨论。专家认为,目前诊断的绝大多数患儿是泌尿系统少量泥沙样结晶,大多数婴幼儿通过多饮水、勤排尿,可自行排出。

9月23日,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倡导下,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光明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316家奶制品工商企业发表了质量诚信宣言,承诺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营造一个干干净净的奶制品市场。

当天,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举行例行记者会,在回答有关“问题奶粉”的提问时,姜瑜表示,中方非常理解有关国家和地区对这一问题的关切。中方主管部门也愿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主管部门加强合作,本着科学、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态度妥善处理相关问题。

姜瑜还表示,事发后,中方主管部门向世卫组织和各国政府作了通报,同时全面调查问题奶粉出口情况,要求有关企业主动召回相关产品。中方主管部门将继续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部门保持沟通。有关情况主管部门会陆续信息。

9月24日以来,质检总局连续开展液态奶三聚氰胺抽样检测,并于9月24日、9月26日、9月28日、9月30日、10月2日了五批抽检结果,均未检出三聚氰胺。这些液态奶品种主要是伊利、蒙牛、光明、三元、完达山、银桥、卫岗等市场占有率大的品牌,样品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哈尔滨、长春、沈阳等22个主要城市以及佛山、赣州、晋中等3个城市的市场抽取,产地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21个省份,基本涵盖了液态奶的主产地。此外,国家质检总局还对19个国家和地区进口乳制品的470个留样和市场抽样进行了检测,未检出三聚氰胺,并已分两批公布了其中262个预包装乳制品的名单。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婴幼儿奶粉事件处置工作的部署,国务院近日派出督查组赴重点省(区)开展督促检查。国务院督查组将对有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促检查,重点围绕地方政府处置婴幼儿奶粉事件的部署和工作安排,督促检查救治患病婴幼儿、医院诊疗规范以及免费医疗政策落实的情况,对奶制品进行全面检查的情况,确保奶制品质量安全有关措施落实情况,对奶制品行业开展全面整顿的情况,保证合格奶制品生产、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情况,保护奶农正常经营情况,追究涉案违法人员和失职人员的责任情况等。

当天,质检总局发出《关于监督乳制品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责任的意见》,就各地质检部门加强对乳制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责任制度的监督,督促企业建立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各种制度和措施,切实落实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提出了重点落实的措施。

为帮助奶农减少损失,稳定奶牛存栏,促进奶业健康发展,财政部于9月26日发出通知,决定在一定期限内,对奶制品企业收购原料奶贷款实施贴息政策,鼓励奶制品企业收购生鲜奶。

通知明确,从2008年10月1日起至12月31日,中央财政对企业的原料奶收购贷款给予利息补贴,贴息率为半年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50%(即3.105%)。贴息期限为3个月,实际贷款期限不足3个月的,按实际贷款期限贴息。贴息资金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地方财政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另行安排配套贴息资金。

9月30日,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了解到,该局在完成婴幼儿奶粉和液态奶的三聚氰胺专项检查以后,又组织对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进行了三聚氰胺专项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市场上大部分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是安全的。抽检详细结果如下:

(一)目前,全国约有290家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生产企业,此次共抽检154家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逾70%),有134家企业未检出三聚氰胺,占87.0%;共抽检9月14日前生产的产品265个批次,有234个批次产品没有检出三聚氰胺,占88.3%。

(二)检出含三聚氰胺的企业20家、产品31个批次,分别占检测企业和检测批次的13.0%、11.7%。检出三聚氰胺的批次产品仍集中在石家庄三鹿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企业,三聚氰胺最高含量达6196mg/kg。其余产品三聚氰胺含量较高的有:石家庄宝城乳业有限公司产品,三聚氰胺含量5577.29mg/kg;唐山市龙源乳业有限公司产品,三聚氰胺含量5539.76 mg/kg;湖南2家企业生产的南山牌奶粉,三聚氰胺含量在2200mg/kg―5624mg/kg。其余企业只有个别批次检出少量或微量三聚氰胺。

(三)对有问题的批次产品,有关企业已按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在销售地宣布召回和退货,各地已经全部封存和下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奶粉已没有问题批次产品,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四)有关地方和部门将进一步查明问题产品污染原因,依法追究责任。

当天,为防止问题奶粉再次流向社会、流入消费者手中,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向各设区市转发了省工商局制定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销毁办法》。连日来,全省下架的451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已销毁300余吨。

10月1日晚,国家工商总局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工商机关对质检总局9月30日通报的20家企业31个批次含三聚氰胺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立即责令经营者停止销售、下架退市,就地封存销毁,登记造册,防止再次流入市场。

工商总局同时要求各级工商机关,在所有商场、超市和奶制品经营者的经营场所醒目位置用大字张贴公告,公布不合格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的品牌和批次,便于消费者识别;同时,要积极协调销售者对不合格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按原购买价格为城乡消费者退货退款。

10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一是产品检测标准和企业质量管理存在漏洞。由于此前三聚氰胺未作为检测项目,所以生产企业无标准可依,也没有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二是近年来乳制品行业加工能力增长过快,原料奶资源难以支撑,协调发展矛盾突出,不法分子借机违法谋取利益。

人民日报北京10月4日讯,记者从农业部日前召开的奶农扶持、饲料整治和奶站整顿工作督导汇报会上获悉: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区市出台了稳定奶业生产扶持政策,截至10月2日,各地已派出15.2万人次参加奶站整顿和饲料专项整治行动,对18803个奶站进行了监督检查。

人民日报北京10月4日讯,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市场供应液态奶进行了第六批三聚氰胺抽样检测,未检出三聚氰胺。此次抽检了北京、上海等27个城市市场上75个品牌的酸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液态奶,共609批次。至此,质检总局已对全国市场供应的115个品牌的2093批次液态奶进行了抽样检验,均未检出三聚氰胺,其中包括伊利、蒙牛、光明、三元、完达山、卫岗、银桥等市场占有率较大的品牌。

人民日报北京10月5日讯,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其他乳粉进行了三聚氰胺抽样检测,均未检出三聚氰胺。此次抽检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涉及10个省(市、区)31个品牌的128批次产品,其中包括伊利、广东雅士利、黑龙江光明松鹤、上海晨冠等知名品牌。抽检的其他乳粉涉及21个省(市、区)84个品牌的212批次产品,包括伊利、蒙牛、黑龙江雅士利、江西光明英雄、山西古城等知名品牌。

10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婴幼儿奶粉事件处置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奶业整顿和振兴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草案)》。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做好事件处置、奶业整顿和振兴的各项工作。一要精心组织,妥善做好善后处理工作。二要查清原因,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三要全面整顿,恢复奶制品市场的正常秩序。四要制定并落实好促进奶业振兴和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五要明确职责,严格食品安全监管。六要健全法制,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法律保障。严格落实执法责任,督促企业规范经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10月7日,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了解到:对全国市场液态奶进行的第七次三聚氰胺抽样检测,共抽检了供应22个主要城市和4个中等城市的76个品牌733批次酸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液态奶,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乳业调查报告篇4

第一条:为规范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以下简称“质量安全县”,包含县级建制的区、市、团场)创建、申报、考评、命名等工作,加强监督管理,根据《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方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质量安全县创建,重点突出责任落实、全程监管、能力提升、社会共治,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引导和带动地方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第三条: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采取县创建、省考评、部公布征询意见并命名的方式进行。活动初期,设置两年试点期,并认定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

第四条:农业部负责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的规划部署、标准规范制定、监督管理等工作。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区、市)质量安全县的考核评价、择优推荐、日常监管等工作。省级农业、畜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分设的,由农业厅(局、委)牵头,联合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质量安全县创建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章:创建与申报

第五条:有条件的“菜篮子”产品主产县,围绕创建目标要求,组织自主创建活动。县级人民政府是创建工作的责任主体,创建内容主要包括:

(一)《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方案》明确的重点任务。

(二)县域内主要农产品的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禁用药物和违法添加物质的监测合格率达到l00%。

(三)群众对县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等方面的满意度达到70%以上。

第六条:符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要求的,县级人民政府可向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包括:

(一)书面申请;

(二)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三)自评报告。

申请材料需纸质文本一式二份及电子文本。

第三章:考评与命名

第七条:考核评价依据《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开展,主要包括工作考核、质量安全水平监测、群众满意度测评三个方面,可组织专家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具体实施。

(一)工作考核采取材料审查和现场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综合测评。

(二)质量安全水平监测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监测范围应包括县域内的主要农产品、影响质量安全的重要参数,监测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科学性。

(三)群众满意度测评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具有较高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开展,应包括产地环境监控、投入品监管、生产过程管控、专项整治、监管工作、科普宣传、投诉举报受理、突发问题处置和质量安全状况等方面的内容。

第八条:质量安全县考核评价总分值为100分,其中工作考核占60%,质量安全水平占20%,群众满意度占20%,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要求总分值在90分(含)以上,且所有关键项均符合要求。

第九条:考核评价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严禁弄虚作假、严禁违规操作、严禁以任何形式干扰考核评价工作,严把考评关口,保证考核结果真实可信,确保创建任务落到实处。

第十条:按照农业部的部署,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质量安全县的择优推荐工作,报送材料包括:

(一)推荐名单;

(二)推荐县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三)推荐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典型经验做法;

(四)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评价报告。

报送材料需纸质文本一式二份及电子文本。

第十一条:农业部委托第三方机构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期限为7个工作日。有异议的,由第三方机构复核确认,并向农业部报送复核结果。公示无异议的和复核确认没有问题的,经审定由农业部命名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质量安全县监督管理实行“定期考核、动态管理”的工作机制。

第十三条: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开展一次监督检查,农业部不定期地组织开展交叉检查和督查。

第十四条:定期考核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组织开展,采取书面考核与现场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2-3年开展一次,考核结果应及时报送农业部。

第十五条:质量安全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同时报送农业部。

(一)发生Ⅲ级、Ⅳ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

(二)群众举报或媒体曝光经核实后确有问题的;

(三)定期考核总分值在80-90分之间或关键项不符合要求的;

(四)工作巡查、检查、督查、监测中发现有问题的;

(五)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

第十六条:整改期限为3个月,县级人民政府按期组织整改,对存在问题整改到位后,向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整改情况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整改情况组织开展核查,核查结果应及时报送农业部。 第十七条:质量安全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业部撤销其“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

(一)发生l级、Ⅱ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

(二)群众举报或媒体曝光问题突出,经核实后确实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或造成严重影响的;

(三)定期考核总分值未达到80分的;

(四)限期整改后质量安全水平仍未达到98%的:

(五)限期整改后群众满意度仍未达到70%的;

(六)整改后关键项仍不符合要求或总分值仍未达到90分的;

(七)有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

第十八条:对具有第十七条所列撤销情形之一的,经审定由农业部发文撤销其“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撤销县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其名额保留在该省。

第十九条:农业部设立并公布质量安全县监督举报电话(010-62131998),鼓励社会公众监督。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立并公布本省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及时收集、处置群众举报。

第二十条:获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的,各级农业部门应在有关项目和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和重点支持。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地市内80%的县都符合条件的,可以由地市级人民政府向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质量安全市的创建、申报、考评、命名和监督管理等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二条:鼓励各省(区、市)分层次、分步骤组织开展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鼓励地(市、州、盟)积极参与质量安全创建活动,具体形式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农业部负责解释。

西安市乳业协会《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条:为严格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保证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 其产品配方的注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是指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使用的所有原辅料及其用量,以及产品中营养成分含量。

第四条: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根据注册申请,依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条件和要求,对申请注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的研发报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材料进行核查和审评,并决定是否准予其注册的审批过程。

第五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的注册管理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机构具体负责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核查、审评等工作。

第六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组建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审评专家库,专家由食品营养、食品安全、临床医学以及食品工程等方面组成。

第七条: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的注册人,应当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企业。企业应当执行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食品安全体系,具有产品配方的研发能力和产品全项目检验能力。

第八条:企业应当按照批准注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组织生产,如实记录配方注册产品的生产销售信息,实现注册配方产品的全过程可追溯,保证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同一企业批准注册的同一产品配方只能对应一种产品,不得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批准产品配方注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限定区域销售,不得为经销商定制生产。

第九条:负责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的工作人员和参与核查、审评的专家应当对获知的企业商业秘密予以保密。

第十条: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的注册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第二章:申请与审批

第十一条:申请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应当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交如下资料:

(一)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申请书;

(二)产品配方研发报告及生产工艺说明:

(三)申请产品配方注册的产品检验报告;

(四)企业执行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以及具有产品配方研发能力和产品全项目检验能力的证明材料:

(五)其他表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材料。

第十二条:申请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的企业,应当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十三条:申请注册多个产品配方的,产品配方应当有明显差异,可选择的营养物质相差6种以上,或者由科学文献和试验数据证实。

第十四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接到申请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告知申请人受理情况,逾期未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视为受理。申请材料符合受理要求的,应当出具《受理决定书》。申请材料不符合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在规定的时限内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未补正或者补正的内容仍不符合的,视为撤回申请。对不予受理的,应当出具《不予受理决定书》,并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机构组织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开展现场核查、抽样检验。

第十六条:现场核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机构组织对申请人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检验能力等情况进行核查,并出具核查报告。

第十七条:抽样检验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委托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机构名单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

第十八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评机构从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审评专家库中选取专家,组成专家组,对企业申请材料、现场核查报告、产品抽样检验报告进行技术审评,并作出审评结论。

第十九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依据审评结论做出审批决定。准予注册的,向申请人发放《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证书》。不予注册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现场核查、抽样检验和专家审评所用时间不计算在30日内,但应当将所需时间告知申请人。

第二十一条: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批准证书内容包括:企业名称、企业地址、产品配方(包括营养成分表)、注册号、批准日期、有效期等。

第二十二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应当及时公布批准注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信息。

第二十三条: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证书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原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的,企业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申请再注册。准予再注册的,注册证号不变。

第二十四条:申请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再注册,企业应当提交《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再注册申请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应当在30日内组织审查,并作出审查决定。同意再注册的,向申请人换发批准证书;不予再注册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向申请人发放不予再注册通知,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五条: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后企业名称、地址发生变化的,应当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申请变更。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依法办理配方注册证书注销手续,并将注销情况向社会公告:

(一)企业不再生产注册配方产品的;

(二)企业依法终止的:

(三)注册证书有效期满,企业逾期仍未提出再注册申请的。

第三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未取得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批准证书从事生产的,或者未按注册的产品配方要求组织生产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圈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撤销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注册批准证书,并予以公布:

(一)企业在产品配方批准注册后一年内未取得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的:

(二)取得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获得注册批准证书后连续一年不生产的;

(三)批准证书有效期内,产品在省级以上监督抽检中出现2次及以上不合格的:

(四)企业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被撤销、吊销的;

(五)产品进行区域销售、定制销售的。

第二十九条:根据本办法规定,需要进行现场核查或抽取样品检验,申请人拒绝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不予批准其申请。

第三十条:具资质的检验机构在承担婴幼儿配方乳粉审批所需要的检验工作时,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八条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一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的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批准文号的格式为:国食注字YP+4位年号+4位顺序号,其中YP代表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

第三十三条: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审评相关费用,按具体收费标准执行。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水利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护工作的指导意见》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对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体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从历次检查监督情况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尤其是小型工程管护相对薄弱。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护,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要认真落实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行政首长负责制,着力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工作。根据国务院批复《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责任主体,对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负总责,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指导、管理和监督,发展改革、财政、卫生计生、环境保护、城乡建设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项目建设、工程运行管护相关政策、资金保障和水质监测、水源保护等工作。要明确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将责任落实到岗、分解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管理到位。切实执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地、用电和税收等优惠政策。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确保工程可持续运行。

二、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和经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工程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及时与供水管理单位办理交接手续。对难以落实管理单位的小型饮水工程,应及时将工程移交给工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各地要按照《水利部、财政部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水建管[2013]169号)文件要求,一是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明晰工程产权。以国家投资为主兴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产权归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所有,具体由县级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社会资本投资兴建的工程,产权归投资者所有,或按投资者意愿确定产权归属。二是落实工程管护主体和责任。工程产权所有者是工程的管护主体,应建立健全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工程正常运行。以国家投资为主兴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由县城公共供水公司或区域规模化供水企业或新组建国有独资管理公司为管护主体,统一负责运行管护。三是落实工程管护经费。农村集中供水实行有偿服务,计量收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价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可实行“基本水价+计量水价”的两部制水价,通过加强水费征收等措施保证工程正常运行及维护经费。对于水费收入低于工程运行成本、维修养护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应以县为单元建立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所需资金通过财政补贴、水费提留等方式筹集,以确保工程持续运行。

三、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层管理服务体系。原则上要以县为单位,健全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技术服务体系,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有条件的县区依托县城公共供水公司或区域规模化供水企业,建立县级供水技术服务体系,也可成立县级统管的管理服务公司,建立基层技术维修队伍,落实工程技术维修服务人员,设立服务电话,提供技术和维修服务,重点加强对面广量大的小型农村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工程建后运行管护状况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服务。日供水1000吨或受益人口1万人(以下简称“千吨万人”)规模以上供水工程管理单位应按照专业化管理的相关要求落实专业维修养护人员,实现标准化管理。对“千吨万人”以下小型集中或分散供水工程,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委托有专业能力的供水单位或专业维修养护服务公司提供维修服务,实现维修、管护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

四、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建立和执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源保护、水质监测“三同时”制度,按照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关于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办[2015] 53号)要求,加大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力度。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协调工作机制,制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分类推进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全面强化水源保护,保障水源安全。

要加强对农村供水水源和水质监督管理。可依托较大规模水厂、供水管理机构、卫生疾控等部门现有水质检测能力,加快建设和完善县级或区域水质检测中心。科学制定水质检测制度,加强人员培训,落实检测经费,确保满足小型集中和分散供水工程水质抽检需求。加快实现县级或区域水质卫生检测监测全覆盖,保障水质达标。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单位是供水水质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建立供水水质检测制度。跨乡镇或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应按标准要求安装和使用水质净化和消毒设施设备,配备检测设备和人员,按有关规定进行常规水质检测。未安装或使用水质净化和消毒设施设备的小型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工程,也要采取水质净化和消毒措施,加强人员培训和消毒药剂投放管理,并按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水质检验。

五、开展关键岗位技术培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要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责任人、净水员以及水质检测人员等关键岗位人员的技术培训,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经费,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技术培训,显著提高关键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由省级水利部门负总责,抓好县级水质检测人员和水厂关键岗位人员培训,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关键岗位人员长效培训制度。

要加快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步伐,以信息化促进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提高行政监管能力、工程运行效率和水质达标率。推出一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和水质保障有力的先进典型,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树立一批先进典型,为本省乃至全国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护和水质保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六、强化监督检查和宣传科普,确保群众喝上干净水。各级水利部门要切实发挥技术优势,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构、供水技术服务体系为主体,整合辖区内乡(镇)供水站、供水管理单位相关技术力量,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和水质保障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维护督查考核机制,实行跟踪督查制、责任追究制和年度考核制,确保工程运行维护工作落到实处。

要加强宣传科普,提高社会和受益群众对农村饮水安全及运行管护、水费收缴的认知水平。充分利用电视公益广告、新闻报纸、互联网、宣传册、宣传栏、现场会等形式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着力提高农民对饮水安全的认知水平,引导农民自觉管理和爱护工程设施,主动缴纳水费,增强农民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农业部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奶牛养殖及生鲜乳收购环节兽药监管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

为进一步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促进奶业健康发展,按照国务院有关工作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从奶牛养殖到生鲜乳收购环节兽药监管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奶牛养殖者、生鲜乳收购者对其生产、收购、运输的生鲜乳质量安全负责,是生鲜乳质量安全的责任主体。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督促辖区内奶牛养殖场(小区)、生鲜乳收购站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签署生鲜乳质量安全承诺书,承诺养殖过程中遵守兽药安全使用规定,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不在饲料、饮水、生鲜乳中添加违禁药物和其他有害物质;承诺生鲜乳收购活动中不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添加物或其他非法添加物质。

一、进一步加强奶牛养殖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管理

(一)规范兽药等投入品使用

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养殖、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方面的法律规定,突出生鲜乳质量安全关键点控制,督促指导奶牛养殖场(小区)规范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管理,从源头控制生鲜乳质量。

要督促养殖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建立完善投入品使用记录;建立投入品供应商采购审核制度,审查兽药、饲料等产品的合法资质证明和质量合格证书等材料;严格落实兽用处方药采购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休药期和泌乳期用药规定,对兽药使用记录,要增加标注休药期执行情况、兽用处方药使用等项目内容;严禁滥用兽用抗菌类药物及激素类药品。

(二)加强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监管

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以核查奶牛养殖档案和个体健康档案为抓手,全面检查辖区内奶牛养殖场(小区、户)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使用禁用兽药、人用药、原料药、假劣兽药等,以及是否存在超范围、超剂量用药、不执行休药期、滥用兽用抗菌药和激素类药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对基层动物诊疗机构奶牛疾病诊断治疗和用药情况进行检查,必要时追踪至奶牛养殖场(小区、户)。

三、进一步加强生鲜乳收购站管理

(一)规范生鲜乳收购活动 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规范生鲜乳收购许可证核发,加强生鲜乳收购资格的市场准入管理,严格审查开办条件:鼓励乳制品生产企业建设或收购生鲜乳收购站,并将生鲜乳兽药残留检测关口前移至生鲜乳收购站,提前管控兽药残留风险。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生鲜乳收购站建立质量安全运行体系,严格管控生鲜乳收购质量,严把生鲜乳收购前质量关,规范填写生鲜乳收购、销售和检测记录。

(二)加强生鲜乳收购站监管

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全面检查辖区内生鲜乳收购站“两证一单”,即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准运证明和生鲜乳交接单,检查生鲜乳收购、销售和检测记录台帐,落实分户留样制度。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从事生鲜乳收购活动,严禁收购违反安全用药和休药期规定等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生鲜乳,经检测不合格的应予销毁或采取其他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有证据表明已流入乳制品生产环节的存在质量安全风险的生鲜乳,要及时通报同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启动追查机制,保证上市乳制品的质量安全。

四、进一步加强生鲜乳鲁药残留监控

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生鲜乳质量安全标准,强化生鲜乳中非法添加物质、污染物、兽药残留等检测工作,结合我部《2015年度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农医发[2015]4号)和《2015年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农牧发[2015]1号),组织制定辖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控残留检测计划。加大辖区内生鲜乳收购站的监控力度,适当抽检一定数量乳制品生产企业收购的生鲜乳。对发现的非法添加或残留超标产品,要跟踪追溯,查清问题根源,坚决杜绝相关生鲜乳流入市场和乳制品生产加工环节。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湖北省集体用餐配送食品安全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对集体用餐配送活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防止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和食源性疾患,保证用餐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集体用餐配送,是指根据服务对象订购要求,集中加工、分装和分送食品(但不提供就餐场所)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条: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省集体用餐配送食品安全的监督指导。市(州)、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辖区内集体用餐配送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业主是本单位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负法律责任。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各项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并落实各项制度的执行和督促检查。

第五条:集体用餐配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遵循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监管、社会参与原则。

第六条: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自律,有义务组织对申请从事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场所设计、流程规划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协助监管部门开展日常监督管理。

第七条: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集体用餐配送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相对固定订购集体用餐的管理服务活动。具体适用范围如下:

1.各类大型活动等场所的集体用餐;

2.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集体用餐;

3.其它社会组织的集体用餐。

第八条:本省实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品安全承诺制度。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在申请集体用餐配送许可证及与用餐单位签订订购合同时,应当就其食品安全以及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与所在地的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集体用餐单位签订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

第九条:有条件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要建立食品采购验收、切配加工、分装备餐、清洗消毒等环节的实时监控系统,并在餐饮服务门店、订餐单位通过视频等方式,进行“明厨亮灶”,公开接受用餐者监督,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能力和水平。

鼓励符合条件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积极拓展集体用餐市场,实现集体用餐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保证集体用餐的食品质量和用餐安全。

倡导新建学校、企事业单位创造条件开办食堂,并提供用餐场所。

第十条:从事集体用餐配送活动的单位,必须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出申请,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获准“集体用餐配送”许可项目,方可从事集体用餐配送生产经营活动;未取得“集体用餐配送”许可项目的餐饮服务单位不得从事集体用餐配送生产经营活动。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收到许可申请后,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一条要求进行审核,并核准其经营范围、生产加工工艺和生产加工数量,并将经核准的相关信息对外公布。

第十一条:从事集体用餐配送活动的单位,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与其生产加工经营要求相适应的场地、设施设备,在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报备;

(二)配备与其生产经营规模要求相适应的经培训持证的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检验设施设备和检验人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项目的食品安全快速检验;

(三)建立符合管理要求的自检制度和具备相应的物流能力,建立系统的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从业人员、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直接接触食品的从业人员应当经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证明。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应当建立并落实每日展检制度。有不明原因发热、腹泻、呕吐、手部开放性或感染性伤口、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人员,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第十三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许可时核准的生产加工工艺和生产加工数量,生产加工和配送集体用餐食品。

第十四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应当向依法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单位和依法设置的食用农产品交易市场采购食品原料、半成品和食用农产品。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采购食品原料和半成品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文件,对食品质量和定型包装食品标签进行检查,建立索证索票制度。有关索证索票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禁止向无证商贩采购食品原料、半成品或者食用农产品。采购的食品容器、餐用具和包装材料应当符合有关食品安全要求。

第十五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对原料进行粗加工时,应当按照有关操作规程的要求,查验、拣选、浸泡、冲洗原料,保证盛放容器和加工用具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十六条:集体用餐的食品应以采用冷藏、加热保温或者高温灭菌以及符合要求的其他方式进行配送。

采用冷藏方式配送的,应当在食品烧熟后充分冷却(在2小时内中心温度降至lO℃以下),并在lOoC以下分装、储存、运输,食用前须加热至中心温度75℃以上。

采用加热保温方式配送的,应当在食品烧煮后加热保温,使食品在食用前中心温度始终保持在65℃以上。

采用高温灭菌方式消毒后配送的,应当将食品盛装于密闭容器中经高温灭菌,达到商业无菌要求。

第十七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向集体用餐单位分送食品应当采用封闭式专用车辆。车辆运输前应当进行清洗、消毒,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当注意操作卫生,防止食品污染。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应配备盛装、分送产品的专用密闭容器,运送产品的车辆应为专用封闭式,车辆内部结构应平整、便于清洁,设有温度控制设备,以确保集体用餐配送的食品在10℃以下或6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贮存和运输。

第十八条:冷藏方式加工的食品从烧熟至食用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加热保温方式加工的食品从烧熟至食用的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加工的食品,应当在其包装上标明品名、配送单位名称、单位地址、生产日期和时间、保质期限、保存条件及食用方法等。

第十九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应当建立和执行食品原料采购、加工数量、销售记录等信息的台账制度。

第二十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配送食品留样制度,每种配送食品留样量不少于250g,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并有详细留样记录。

第二十一条:禁止向集体用餐单位配送凉拌菜、沙拉、裱花蛋糕、生食水产品、改刀熟食以及国家和本省禁止出售的其他食品。

第二十二条:集体用餐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集体用餐活动负管理责任。

集体用餐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本单位集体用餐的安全,向员工公布供餐单位的有关情况,防止因用餐而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或者食源性疾患。

第二十三条:集体用餐单位应当向具有有效集体用餐配送资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订购本单位集体用餐的食品:学校等重点集体用餐单位应到获得食品安全量化分级A级以上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订餐。

第二十四条:集体用餐单位的食品暂存场所应当保持清洁卫生:需要进行现场食品分餐的,还应当配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场地、设施设备。

集体用餐单位从事食品分餐、发放的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并取得有效健康证明。发现有不明原因发热、腹泻、呕吐、手部开放性或感染性伤口、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人员,不得安排从事食品的分餐、发放。

第二十六条:集体用餐单位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及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发现食物中毒事故的,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救治,保存剩余食品,并在事发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同时配合开展中毒事故的相关调查。

集体用餐单位及集体配送单位不得隐瞒、谎报、缓报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情况,不得隐匿、伪造、毁灭有关证据。

第二十七条:集体用餐单位员工发现本单位向不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订购食品的,有权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举报,举报情况经查证属实的,按照湖北省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第二十八条: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食品原料采购和加工、储存、运输、包装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并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依法进行抽样检验。在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实施监督检查时,发现有违反法律、法规和本规定情形的,应当责令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正,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情节严重的按照《食品安全法》有关条款给予处罚,直至吊销许可证。

第二十九条: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集体用餐单位用餐活动的日常监督,督促指导其完善食品安全管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对集体用餐单位实施监督时,行使下列职权:

(一)进入集体用餐单位的用餐场所;

(二)对集体用餐食品进行抽样检验:

(三)查验从事分装、发放膳食人员的健康合格证明和健康状况。

第三十条: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已经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事故的,可以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一)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二)封存被污染的与食物中毒事件相关的生产经营场所(包括集体用餐单位的配餐间)以及食品加工工具、盛放容器:

(三)责令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收回已售出的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

(四)国家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一条: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接到集体用餐单位或集体配送单位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后,应当详细记录,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对已经发生的食物中毒事故,应当依法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对行业协会自律不力,没有履行相应职责,及时予以通报。

第三十二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集体用餐单位违反本规定,由属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三十三条:本规定由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本规定自9月1日起试行。

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乳制品质量安全检查员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第一条:为加强对乳制品质量安全检查员(以下简称“检查员”)的管理,规范乳制品生产、经营企业(含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企业”)监督检查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检查员是指经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局”)培训合格并聘任,参与乳制品质量安全检查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检查员的聘任、考核、管理等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省局负责全省检查员队伍的建设规划、省级检查员资格培训、考核、管理、选派、聘任及廉政教育工作,并负责向国家总局推荐部级检查员。

市(地)、县局负责本地区检查员的日常管理、推荐、选派、廉政教育等工作。

第五条:检查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政治素质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廉洁勤政:

(二)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适应外出工作;

(三)具有食品、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可适当放宽条件:

(四)熟悉和掌握食品或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特别是具有乳与乳制品专业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掌握有关涉及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等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

(五)有5年以上从事食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检验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实践经历:

(六)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六条:检查员应经过推荐、审核、培训并考核合格后由省局聘任,聘任期五年。有效期满后,根据期内工作情况并结合业务考核成绩,由省局对检查员进行综合评定。凡评定不合格或任期内每年参加检查工作未达到一定数量的,由省局予以解聘;符合条件的,由省局继续聘用。

第七条:检查员实行年度考核制。不能履行或不能正确履行检查员职责,不能完成检查任务的,年度考评为不合格。在一个工作年度内,有一次不能正确履行职责或连续两次不能履行职责的,注销检查员资格:累计两次不能履行职责的,暂停其检查员资格。被暂停资格的检查员,需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恢复其资格。

第八条:聘任的检查员信息档案由省局管理,检查员个人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报告省局予以变更。检查员档案内容应包括:《黑龙江省乳制品质量安全检查员推荐表》(见附件1)、检查员证书复印件、学历证书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培训考核资料、《乳制品质量安全现场检查廉政回执单》(见附件2,以下简称“回执单”)等。

第九条:检查员每年应当完成一定数量的乳制品质量安全现场检查工作。

第十条:省局选派检查员肘,应提前通知检查员所在单位。对企业的现场检查,企业所在地检查员应予回避。

第十一条:检查员在接到检查通知后,如无特殊原因,应按要求参加乳制品质量安全现场检查。现场检查工作完成后,检查员需将企业填写、密封并加盖公章的回执单交回省局,省局将回执单存入检查员档案。

第十二条:检查员的职责和行为准则:

(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

(二)接受省局的选派参加乳制品质量安全检查;

(三)忠于职守,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省局的有关要求进行检查,做到客观、准确、公正;

(四)检查员应参加相关培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现场检查能力和水平:

(五)按照检查工作安排进行现场检查,检查任务完成后及时上交检查报告及相关检查资料;

(六)遇到被检查企业与自己存在利益关联时,应主动向省局

(七)不得泄露任何有关检查工作和涉及被检查企业利益的信息:

(八)不接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物品、现金、有价证券、土特产品或其他形式的馈赠;

(九)公正、廉洁,自觉维护省局和检查员的声誉。

第十三条:检查员如有违反检查员职责和行为准则或其他工作纪律的,经省局核实后记录于检查员个人档案。情节严重的,省局予以解聘,不再聘任,并通知其工作单位,必要时移送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驻局纪检监察部门对检查员的履职和廉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负责受理举报和查处工作。

第十五条:对检查员的培训、聘任、考核、继续教育、信息变更以及检查员资格暂停、注销、廉政情况等事项,由省局及时记录归档。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正式之日起实施。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省局负责解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关于严厉查处保健酒、配制酒违法添加行为加强酒类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近日,总局在执法检查中发现部分保健酒、配制酒生产企业存在违法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学物质,相关企业和产品名单已通过《总局关于51家保健酒、配制酒企业69种产品违法添加行为的通告(2015年第45号)》(以下简称《通告》)向社会公布。为严厉打击保健酒、配制酒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学物质等违法行为,落实《通告》所提各项措施,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大执法办案力度

保健酒、配制酒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学物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关于“禁止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的规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2号),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对《通告》列明的企业,各地要加快案件的调查取证,彻底查清违法产品生产源头和违法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学物质来源。对已经获取的涉嫌违法线索,要及时查清违法行为事实,查清涉案产品流向,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组织企业自查,及时查处违法行为

各地要组织本行政区域内保健酒、配制酒生产经营企业开展自查,严格处置工作。一是组织生产企业开展自查。保健酒、配制酒生产企业要从原辅材料进货查验、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产品出厂检验、销售记录等全环节开展自查,重点是有无采购和使用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原辅材料,有无在产品中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学物质违法行为,产品标签标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等。企业要将自查情况及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凡是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学物质的,要立即停止生产,就地封存产品,召回售出产品,并于2015年8月15日前向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违法产品名称、批次、数量及流向等情况。对企业自查发现的违法问题,要责令企业立即停止生产,彻查原因,全面整改,召回产品并按规定销毁。对拒不报告的,从重从严查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及时汇总企业自查情况,并于2015年9月10日前上报总局。二是组织经营企业开展自查。立即组织保健酒、配制酒经营企业对照《通告》公布的违法产品及企业名单,开展自查。发现上述产品要立即停止经营,下架封存,并向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对继续经营的,一经查实,将依法严肃处理。

三、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做到生产经营企业全覆盖

执法检查要实现保健酒、配制酒生产经营企业全覆盖,重点检查生产企业违法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学物质的行为,经营单位销售违法产品的行为。根据执法检查需要,可以在企业现场抽取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等进行检验。对于无证生产加工保健酒、配制酒的行为,使用工业酒精、甲醇等非食品原料特别是西地那非等化学物质生产加工保健酒、配制酒的行为,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经营单位销售无标识、标识不全或标识信息不真实保健酒、配制酒的行为,以网络形式违法销售保健滔、配制酒的行为,要严肃查处。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各地全面检查及案件查处情况,于2015年9月30日前报告总局,重要案件及线索及时报告。

乳业调查报告篇5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负责食品安全的局长斯科特·加拉赫当天在新闻会上说,该部门组织专家在新西兰和美国的多家实验室进行了195次检测,结果表明,此前在恒天然产品中发现的细菌并非肉毒杆菌,而是与之相似的梭状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不会像肉毒杆菌那样产生会致人中毒的肉毒素。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说,还未曾有过由梭状芽孢杆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报告,但如果这种细菌的某些菌株含量过高,可能导致食物腐坏。

加拉赫说,恒天然的客户有理由继续对其生产浓缩乳清蛋白工厂的卫生状况表示关注。

据介绍,今年3月恒天然在澳大利亚对其产品进行检测时发现其中含有细菌,但当时并不能确定是否为肉毒杆菌,相关产品被追溯到去年5月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其后,受恒天然委托,新西兰农业研究机构AgResearch对相关产品开展了进一步检测,并于7月31日报告说浓缩乳清蛋白中含有肉毒杆菌。

恒天然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斯当天在位于奥克兰的总部举行的新闻会上说,得知最新调查结果后感到松了一口气。他表示,恒天然当初召回产品是正确的举措,公司仍在进行内部调查。应恒天然的请求,新西兰股票交易所当天停止其股票交易。

此前出具检测报告的研究机构AgResearch当天没有对初级产业部的调查结果发表评论。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曾于8月3日宣布,恒天然旗下工厂生产的约38吨浓缩乳清蛋白粉被检测出含有肉毒杆菌毒素,这些乳清蛋白粉作为原料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饮料等产品,已有部分出口至中国等海外市场。事件发生后,相关奶粉产品在多国被下架和召回,新西兰政府也成立了一个部长级调查委员会来彻查此事。

乳业调查报告篇6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以切实保障全镇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出发点,对所有乳品及乳制食品经营摊点、村闲置房屋及农户住房、圈舍、地窖等可能留存或寄存问题奶粉的处所进行全面清查,落实责任,推动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我镇境内无问题奶粉。

二、清点

根据县集中清查工作重点和我镇的实际情况,将乳粉经营摊点库房、闲置房屋和所有可能藏匿问题乳粉的场所作为本次清查工作的重点部位;将含乳食品经销摊点作为清查的重点单位;将与外省、外乡镇结合的自然村作为清查的重点区域。

三、主要任务

各行政村对本村区域内的问题乳粉清查工作负总则。要积极主动配合包村镇领导、干部做好问题乳粉清查工作,每日向镇问题乳粉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本村清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掌握清查工作动态。要分包自然村,细化责任,确保责任区域内不存在问题奶粉。

四、工作要求

乳业调查报告篇7

的确,在中国的乳品市场,所有的企业老总都想在品牌上有所作为,但对于大多乳品企业来说,品牌问题在企业诸多经营要素中都是短板。而同时,企业老总和品牌经理都想通过品牌的提升来提高企业竞争力,但塑造品牌的过程却往往令他们苦不堪言。

在追求品牌提升的过程中,这些乳品企业老总或品牌经理经常遇到的痛苦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找不到让品牌提升的方法;找到了提升方法,却因为种种原因难以执行;执行了半天,却发现策略、方法存在问题。深究造成这些痛苦的原因,笔者发现,这几乎是乳品整个行业存在的问题。

1.品牌战略:可怕的粗放

2004年初,普天同盛企业策划公司对乳品加工企业进行了一次市场调查,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业内的一些企业家。在调查企业2004年的发展目标时,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将2004年看作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年头:有将产量定为增长50%~60%的,有定为翻一番的,有的甚至是要求增长3倍以上。乳品业发展的狂热不亚于当年的“大跃进”。这些数字的背后反映了整个乳品企业在战略上的粗放和不成熟,而这种不成熟必然影响企业的品牌战略。

在新形势下,中国企业首先要做的还是要认清产业方向,根据产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好自己的企业战略,将企业战略调整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在企业经营中,千万不要违背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中国乳业经过了近3年的市场开拓整合,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练好内功,从奶源、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品牌塑造等方面入手,将企业做强。假如有人想侥幸通过逾越奶源、质量的基本要求,而在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必然将受到市场的惩罚。现在,仍然有乳品企业弄虚作假,将生产日期涂改或者推迟几天,发现其产品也能在市场上大行其道。这些企业还暗自庆幸,甚至变本加厉地愚弄消费者。需要奉劝这些企业的是,千万要遵循市场规律,不然总有一天会得到市场的残酷“报复”。

另外,还有许多企业在促销上和宣传上大打概念牌,搞了许多虚假的东西,这个以后也将得到市场的“回报”。

如何根据市场战略制定品牌战略,笔者认为,乳品企业首先需要的是将违规的手段、侥幸的手段、打擦边球的手段统统抛掉,用一个正常的心态做品牌。在把握企业财力规模和发展阶段的情况下,全面把握消费者的心理,研究企业竞争格局和竞争者状态,按照低成本的观念制定品牌战略。惟有如此,你的品牌战略才容易找到出路。

2.品牌整合:凝聚力丢了

企业的品牌也是有生命的,就好像人一样。品牌的“品性”,就是企业的人品,反映了一个企业(企业家)在企业经营上的理念、思想和灵魂。

前些年,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产业整合的大悲大喜中度过,很多企业没有来得及认真梳理自己的品牌整合问题。

我们很熟悉的新希望集团就是一个例子,他现在面临的子品牌和新希望主品牌之间的融合问题就远远胜过了资本运营的问题。对于新希望,现在要补的最大的课程就是如何将新希望的主品牌资产和所有子品牌资产发生关系,在整合后形成合力。这样,原来的企业兼并和未来的企业管理才有一个完整统一的文化内涵,这个企业才能形成市场上的凝聚力,才能在市场上和三鹿、伊利、光明等企业抗衡。

另外,在产品链内涵上的副品牌整合问题也很值得关注。很多乳品企业都喜欢将自己的酸奶或者其它的产品系列取一个副品牌。这本来没什么错,但是很多企业在推出副品牌问题上缺乏严谨的战略态度,十分随意。现在有个别型企业甚至已经拥有10多个副品牌,并在市场上全面推广。这使得企业产品的终端形象十分混乱,很不利于企业的品牌传播和市场推广,更不利于企业在市场上形成良性循环。

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拥有1~2个副品牌就足够了。重要的是摆正主副品牌的位置,将副品牌也打造成一个强势的品牌,以期在市场上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3.品牌投资:铺张浪费

很多企业一直在寻找具有杀伤力的品牌利器,但是就是找不到能够属于自己的武器。于是每天有大量的广告播着,却总缺乏有效的办法抓住消费者的心。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种现象其实是“贫困的品牌”和“品牌的贫困”的矛盾:一方面表现为我们缺少具有极高忠诚度的大品牌;另一方面表现为我们品牌“营养不良”,没有根基。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就是在品牌的推广中品牌资源的流失和浪费。

再进一步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贫困的品牌”和“品牌的贫困”的矛盾,我们就会发现中国企业在品牌投资理念上的差距。

中国的企业在年末进行第二年广告计划的时候,大多采用前一年营业额乘上一个百分比的计算方式来确定广告费。很少有企业第二年广告投放的准则是以自己的品牌、市场和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根据的。以至于个别企业的广告计划最后成了一种任务,有没有达到广告效果与企业的广告部门也没有了直接关系。

投入和投资绝对不是笔者在这里玩弄的文字游戏,这是一种观念。投资者追求的一定是投资回报,而投入者的主要的工作就是花钱,就是这种投入的观念让很多企业花了大量的冤枉钱。

福建曾经有一家并不大的乳品企业,其销售半径仅限于华南一隅,但它的广告却曾经在中央台铺天盖地。这就是一个广告成本浪费的典型例子。

用投资的方式做品牌,首先要对品牌的各项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根据这个认识来调整广告投资。比如,经过调查发现企业美誉度降低了,那就应该尽快推出增强美誉度的广告片或者公关活动。这样,企业的资金投入才能得到有效回报。如果反其道行之,不断的广告宣传只是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这样的结果只会是:不但浪费了广告费,还有可能失去市场机会,从而给企业造成损失。

4.品牌管理:两难困境

为什么广告一停,销售额就下降?为什么你的价格低、质量好却没有消费者喝彩?为什么你每天都疲于搞促销?为什么你的品牌没有抗风险的能力?这四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乳品企业市场一线的决策者。

以上情况都是因为企业没有个性鲜明、联想丰富、美誉度高、忠诚度高的企业品牌。而已经经营多年的品牌为什么还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在长期的品牌塑造过程中缺乏系统的、精细化的品牌管理。

没有一辆宝马车会像奔驰的设计那样庄重、威严,相反,每一辆宝马车都充满灵性。这是因为宝马车的品牌操作者将“驾驶的乐趣、潇洒、激情、活力”的理念贯穿在每一款宝马车的设计中去了。

而我们许多乳品企业的市场活动、广告投放只考虑销售额的增量,全然不顾品牌的承受能力。这样带来的结果,最终不是给品牌做加法,而是给品牌造成伤害。

我们经常在市场上看到这样现象:这家买五赠一,那家就买四赠一;你如果买四赠一,他就买三赠一……很多企业在这种低层次的市场策略下,将品牌做得一塌糊涂。

例如,东北某乳品企业为了在中原市场取得市场份额,采取“自杀式”让利促销,最终使这个原本不错的品牌被中原的消费者认作是一个质量差、档次低的品牌,其销售也陷入两难困境。

5.品牌危机:饮鸩止渴

对于蒙牛来说,2004年3月25日绝对是一个灰色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蒙牛的强势品牌形象受到了置疑,其奶制品被湖北省卫生厅宣布暂停销售,原因是蒙牛可能存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此事件一出,整个乳业哗然,这是国内首次政府部门对乳品企业的销售禁令。虽然后来这个事件被不了了之,但是这已经给很多企业敲响了警钟。

阜阳奶粉事件后,很多企业还没有足够认识到危机的严重性,事实上,下一个危机很有可能就在用国外工业奶粉制造还原奶的很多城市型乳品企业中产生。

对于危机公关问题,笔者认为这是未来几年很多企业必须修炼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一件小事情完全有可能导致大规模的企业危机事件发生,最终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现在,很少有企业家对中国的奶源问题进行深刻反省,也很少有企业家对中国的消费者进行深入研究。大家关注的就是生产出来、销售出去。这在中国的优质奶源还十分紧张、消费者的饮奶习惯还没有完全普及的情况下无异于饮鸩止渴。虽然企业家的狂热一方面的确促进了整个中国乳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产业链和销售环节的问题,以非常激烈的形式表现出来。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从去年中国某品牌企业的“刮刮卡事件”、“广东结核奶事件”,以及“来自大草原广告涉嫌欺诈事件”,到前一阶段的“阜阳奶粉事件”,中国乳业存在的很多危机已经被暴露在阳光之下了。

后记:掩耳盗铃必受惩罚

在问题面前,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再掩耳盗铃,大家必须正视中国乳业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国的乳品行业还很年轻,中国的乳品企业也还很年轻,谁都没有承受舆论打击的资本和底气。

事实上,中国乳业的品牌在细微的技术层面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整个行业的品牌同质化问题。在我们能够看到的乳品企业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将品牌诉求定位在新鲜、安全、奶源、科技、营养等几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品牌主张趋同、产品设计趋同、诉求概念趋同、品牌思想趋同。

乳业调查报告篇8

亮点一:从备案制改为注册制

――提升行业规范,抑制奶粉价格非理性上涨

《办法》规定,国家食药监总局负责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工作,申请者应提供证明产品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研发与论证报告和充足依据。

新行的注册制与此前的备案制有何不同?广东省奶业协会顾问王丁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备案只是报备,不需要经过审批,主要依靠企业自律;而注册更为严格,是另一种形式的资格认证,实行注册制无疑提高了准入门槛。

事实上,去年10月实施的《食品安全法》也提到了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注册规定,还把婴幼儿配方食品与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一起列为“特殊食品”,要求实行严格监督管理。

注册制的推出对奶粉价格有何影响呢?长江证券分析师刘颜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很多企业以前会在原来配方的基础上进行微调以实现涨价,造成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价格混乱。严格配方注册管理可以有效提升行业规范度,对价格的非理性提升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亮点二:适用范围扩大至进口奶粉

――专家:一碗水端平,体现公平原则

记者注意到,在正式出台的《办法》中,明确规定注册制的适用范围是“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

这与2015年9月的《办法》(征求意见稿)有所不同。当时,征求意见稿并没有将境外的乳粉生产企业纳入这一范围,也因此被一些国产乳粉生产企业抱怨“双重标准”。

近年来,我国进口奶粉数量持续增加。据长江证券的报告指出,2008年进口婴幼儿奶粉数量约为4.2万吨,2015年达到17.6万吨。目前,国外品牌在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占比高达50%。

“针对同一个市场和消费群体,如果采取两种标准,不对外国企业进行制约,那么将不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王丁棉说,正式出台的《办法》在这方面“一碗水端平”,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亮点三:承诺给企业过渡期

――将操作性文件做出具体规定

国家食药监总局表示,《办法》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在《办法》实施之前,乳粉企业生产的未注册产品该如何处理呢?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司长张靖在6月8日的会上表示,在过渡期内,政府还会操作性的文件并对此做出规定。如果企业超过过渡期还没有注册,将不只面临简单的召回问题。

王丁棉认为,许多乳粉企业已经生产出半成品,准备好了包装、材料等,如果给出的过渡期偏短,则不排除企业因为措手不及而遭受损失的可能。

亮点四:规范标签标识

――“进口奶源、益智”等模糊信息被禁用

不少消费者反映在挑选婴幼儿配方乳粉时会因为各种标识眼花缭乱。张靖说,目前婴幼儿配方乳粉在标签上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配方与声明不一致,这样会误导消费者。

《办法》要求申请人申请注册时一并提交标签和说明书样稿及标签、说明书中声称的说明、证明材料,并对标签和说明书表述要求作出细致规定。

如,对产品中声称生乳、原料乳粉等原料来源的,要求如实标明具体来源地或者来源国,不允许使用“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生态牧场”“进口原料”等模糊信息;不允许在标签和说明书中明示或者暗示“益智、增加抵抗力或者免疫力、保护肠道”等;不允许以“不添加”“不含有”“零添加”等字样,强调未使用或不含有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不应当在产品配方中含有或使用的物质;不允许标注虚假、夸大、违反科学原则或者绝对化的内容;不允许标注与产品配方注册的内容不一致的声称等。

张靖指出,这些规定实际上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准则,我国作为成员国、履约单位,也应该很自觉地执行相关规定。

亮点五:每个企业不得超过3个系列9种配方

――防止企业一个配方包装成多个品牌来谋取不当利益

据张靖介绍,婴幼儿配方乳粉按三段生产,0-6月龄为婴儿,6-12月龄为较大婴儿,12-36月龄为幼儿,这是“3个系列”的直接来源。

为何是9种配方呢?张靖解释,“对企业而言,自己在产的是一个,研发的又是一个,另外还有一个研发就是一种创新。每个系列有3个配方,加起来就是9个。”

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在6月8日的会上指出,国内许多企业采取“一张配方打天下”的策略,即把几款相同配方的产品包装成不同品牌,通过不同渠道销售,谋取不当利益。

长江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国内婴幼儿乳粉企业旗下通常有很多配方,有的甚至有几十个产品系列,然而实际上每个产品系列配方差异并不大,新规的实施将促使企业砍掉销量较小、业绩不佳的小品牌,这有利于乳粉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乳粉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是否意味着很多中小型企业将被淘汰,国内乳业会面临“大洗牌”呢?对此,滕佳材强调,目前我国103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基本上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都有相对固定的销售渠道和销售区域。除非产品质量发生严重的状况,否则不会出现“大洗牌”的情况。

亮点六:明确监管要求与申请人法律责任

――违反规定者最高处3万元罚款

《办法》按照 “四个最严”的要求,细化不予延期注册、撤销注册、注销注册等多种情形和相关罚则,对违反规定者最高处3万元罚款。

王丁棉认为,出台《办法》之后,关键在于落实,执法部门应做到“零距离监管”,对申请者的材料严格把关,并进行实地抽检。

乳业调查报告篇9

关键词:DHI;奶牛;生产性能

中图分类号:S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1)11-0008-04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是牛群遗传改良的基础,是改善牛群素质、提高奶牛泌乳能力和增加社会效益的根本措施[1]。DHI可以完善牛场的生产记录;加速奶牛品种、良种登记的进程;牛场管理者还可以根据DHI报告反映的信息,对牛群实际状况作出客观科学的判断,更好的管理牛场,提高奶牛场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DHI在国外已是一项非常成熟的奶牛业服务技术,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这一生产性能测定体系,并一直实施到现在。中国DHI的建立是在中加奶牛育种综合项目的援助下,于1995年在上海、杭州和西安三个项目点最先建立。现将DHI在湖北省奶牛业的应用状况介绍如下,供参考。

1DHI在湖北发展的现状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已被国内外同行普遍采用,是农业部重点推广的畜牧生产实用技术。2009年9月,由全国畜牧总站奶业处、湖北省畜牧兽医局、武汉市畜牧推广站、湖北省畜禽育种中心各级领导和专家商议共同启动湖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工作。由2009年启动时2个市(县)3家牧场参测到2010年底发展到11家牧场参测,目前有13个市(县)15家牧场相继开展了DHI工作。已由当初奶户不认可到现在主动要求参加检测,而且畜牧兽医部门也将DHI作为重要的技术加以推广。在2011年9月举行的湖北省奶(水)牛良种补贴项目管理会议上,要求养殖规模在300头以上的牛场必须无条件的参加DHI检测,对于不参加DHI检测的牛场不考虑进入奶牛良种补贴范围,相关评先评优等项目均不做考虑。

现阶段已完善了DHI专家解读报告,每个月不仅给每个牛场发一份DHI报告,还由专家针对每个场的实际情况一对一的开出一份DHI专家解读报告,帮助企业查找原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及改进的措施,并对有突出问题的牛场逐一进行回访,共同协商加以解决。因此,从启动到现在两年时间,DHI专家解读报告对评价奶牛场的科学化生产及经营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促进了湖北省奶牛业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1]。

2DHI在湖北奶牛业中的作用

2.1完善奶牛场生产记录体系

首先,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需要收集、整理各场的基础数据(系谱档案、出生日期、胎次、产犊日期、干奶日期、淘汰日期等);其次,每月采集一次泌乳牛奶样,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奶损失等数据。每月对参加DHI测定的奶牛场进行回访,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共同解决。如,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发现一家DHI参测场奶牛记录体系不规范,还没有专职的数据统计员(做兼职)。于是,同企业领导及数据员进行了多次沟通,并发放初次参测牛只档案表、牛场每月必须准备的采集信息表、一般采样表等,还发放了《DHI参测场资料整理办法》等。还有一个牛场,其能繁母牛同参测的泌乳母牛不成比例,调查员立即到牛场同企业领导进行沟通,发现牛场规模发展太快,技术人员跟不上,建议同牛场合作的技术支撑单位选派技术专家到场进行帮扶。后来该场得到了6位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的技术专家的现场指导,现生产形势已大为好转。

通过技术指导及培训后,目前参测的奶牛场逐步完善了奶牛的生产记录等基础数据,为今后奶牛场科学化的管理奠定了基础。

2.2DHI报告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DHI报告可提供包括本场牛群基础数据在内的近30种信息[2]。详细的阅读分析这些信息,发现牛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用于指导生产实践,是DHI工作者的主要目的和任务。现对DHI报告中以群体为例来进行介绍。

2.2.1产奶量和校正奶从当月平均产奶量(测定日产量)和上月平均产奶量比较,可以看出牛场生产经营的情况。如果产奶量出现较大波动,则要根据新投产母牛和干奶牛数量及个体表现进行具体分析,并在饲养管理上采取相应措施。DHI报告中与产奶量有直接关系的项目还有校正奶、150d产奶量、305d产奶量、成年当量等。校正奶是指依据实际泌乳天数和乳脂率,把本次测定日产奶量校正为乳脂率3.5%、泌乳天数150d或305d的产奶量,可用于比较不同泌乳阶段母牛的生产水平。成年当量通常指校正到第5胎时的305d的产奶量。通过DHI解读,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奶牛产奶量的变化,根据产奶量来饲喂精料、青料及青干草的数量,避免了盲目饲喂饲料的现象,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产奶量。

2011年5月有一家参测场出现产奶量下降,本月日平均产奶量比上月低6.8kg,主要原因是泌乳超过305d的牛只有198头,比上月的68头增加130头,单产也低于上月9.4kg,泌乳阶段的高峰奶量34.3kg,与上月35.3kg相近。只是泌乳151~180d的平均奶量27.6kg比上月29.7kg低2.1kg。说明此阶段仍有增产空间。DHI专家给出的改善建议为:对现有高产奶牛进一步细化管理,适时增减精补料,减缓泌乳高峰期后奶产量的下降幅度。经过一段时间,该奶牛场的产奶量逐步回升到正常水平。因此,DHI技术的应用特别受到中小养殖场家的欢迎。

2.2.2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高低是衡量牛奶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决定生奶价格的重要指标。在湖北大部分乳品厂生鲜奶的收购价以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高低来制定。这就要求牛奶生产企业要做好选种选配,并进行后裔测定,培育高产、优质的奶牛品种。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高低还可反映奶牛的营养状况、日粮搭配是否合理以及奶牛的健康状况等信息。

经过我们的培训及为每个牛场每个月发放DHI专家解读报告,组织专家到现场回访,解决养殖户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和一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道来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同他们一起探讨解决的办法、思路。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①将牛群按产奶量进行分群、组合,根据产奶量的高低决定精、青、粗料的合理给量,并调整不同泌乳阶段的精粗比例;②改变饲喂方式,湖北夏季较炎热,早、晚喂料可增加,中午减少喂料量,多喂优质青绿饲料,并加强防暑降温措施(可用风扇降温、水帘降温、水雾降温等);③加强干奶母牛的饲养管理;④检查牛群是否存在瘤胃酸中毒、酮病及蹄病等。经过我们共同的调整,一般奶牛场乳脂率和乳蛋白率都会达到正常,牛场经济效益也会上升。

2.2.3体细胞测定鲜牛奶中的体细胞数,是判断奶牛炎轻重程度的有力手段。微生物的侵入是奶牛炎的主要原因。因微生物的侵入使其局部血流量增加,血管通透性亢进,造成白细胞在有炎症的局部游离,乳汁中体细胞数及种类发生变化。

奶牛一旦患有炎,其产奶量、奶质都会有相应的变化。临床炎是肉眼可以看见的,而隐性炎是肉眼无法觉察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测试了解隐性炎的存在。患有炎的奶与正常奶的不同点主要是干物质含量减少及各种乳成分的比例发生变化。一般患病奶牛体细胞数会升高,而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会下降,影响牛奶的口感和风味,也有可能发展成为临床炎。

降低牛群炎发病率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开展隐性炎检测,针对病因对症下药;②规范并加强挤奶操作规程管理;③搞好牛舍及运动场的环境卫生,定期消毒。而对于通过各种措施无法好转的顽固性炎的奶牛,应及时进行淘汰,以免传染给其他奶牛。通过采取这些措施,能有效地控制隐性炎及临床炎的发生和发展,确保奶牛的健康,从而提高牛奶的产量和质量,为牛场增加经济收入。

3建议

DHI测定工作在湖北省正式开展的时间虽然只有两年,但DHI所采集和提供的信息均为原始数据,也最为直观,为奶牛场提供了基础的信息,使牛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其所反映的信息,密切注意、跟踪牛群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奶牛产奶量和质量,减少奶牛疾病的发生率,为奶牛场增加直接的经济效益,为人们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乳制品,促进湖北奶业的健康发展,在今后还要继续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1)全省奶牛建卡立户。奶牛养殖档案是奶牛系谱档案的基础信息,是DHI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准确性的基础信息,也是奶牛后裔测定的基础信息,所以,DHI性能测定部门及品改部门要协助畜牧生产部门做好奶牛养殖档案的建立。目前,湖北省畜牧局草业处正考虑将奶牛养殖档案建立的完整性作为奶牛标准化示范场的参评条件。

(2)重视奶水牛发展。湖北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及丰富的农产品资源适合发展奶水牛。对农民而言,奶水牛投资少,生产成本低,管理要求简单,饲养技术容易掌握,对农副产品的利用率比荷斯坦牛高。而荷斯坦牛不太适应湖北夏季炎热的气候条件,热应激严重,炎、产科病、肢蹄病三大疾病突出,而且对饲养条件和饲养技术要求较高,农民很难掌握和接受,经济风险相对较大,在农村比较难推广。奶水牛具有可产奶、吃秸秆、乳脂率高等特点。而现阶段国家对奶水牛又加大了补贴力度,大力发展适合湖北气候特点的奶水牛品种是我省今后新的经济增长点。

(3)应加大DHI的宣传力度。为了让DHI和良种补贴深入到湖北省奶业中去,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编印图谱、印发宣传单、制作喷绘宣传板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奶牛养殖者宣传DHI的作用和中央对奶牛的良种补贴政策,保障良补项目实施公开透明,推广DHI技术和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中好的做法及经验,扩大项目影响,提高实施效果。

(4)全方位开展技术培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技术范围广的培训活动,普及DHI技术、奶牛人工授精、选种选配、标准编号、系谱档案建立和计算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参考文献:

乳业调查报告篇10

第一条为了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证乳品质量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奶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乳品,是指生鲜乳和乳制品。

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法律对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奶畜养殖者、生鲜乳收购者、乳制品生产企业和销售者对其生产、收购、运输、销售的乳品质量安全负责,是乳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者。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奶畜饲养以及生鲜乳生产环节、收购环节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负责乳制品生产环节和乳品进出口环节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乳制品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负责乳制品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照职权负责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其他工作。

第五条发生乳品质量安全事故,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报告、处理;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对有关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有领导责任的负责人依法追究责任。

第六条生鲜乳和乳制品应当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并根据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的结果及时组织修订。

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应当包括乳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乳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通用的乳品检验方法与规程,与乳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以及其他需要制定为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的内容。

制定婴幼儿奶粉的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婴幼儿身体特点和生长发育需要,保证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疾病信息和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信息等,对发现添加或者可能添加到乳品中的非食品用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立即组织进行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监测、检测和监督措施。

第七条禁止在生鲜乳生产、收购、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添加任何物质。

禁止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添加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第八条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商务部门,制定全国奶业发展规划,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完善服务体系,促进奶业健康发展。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全国奶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本行政区域内奶畜养殖规模,科学安排生鲜乳的生产、收购布局。

第九条有关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引导、规范奶畜养殖者、生鲜乳收购者、乳制品生产企业和销售者依法生产经营。

第二章奶畜养殖

第十条国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引导、扶持奶畜养殖者提高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本级财政预算内安排支持奶业发展资金,并鼓励对奶畜养殖者、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等给予信贷支持。

国家建立奶畜政策性保险制度,对参保奶畜养殖者给予保费补助。

第十一条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向奶畜养殖者提供养殖技术培训、良种推广、疫病防治等服务。

国家鼓励乳制品生产企业和其他相关生产经营者为奶畜养殖者提供所需的服务。

第十二条设立奶畜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所在地人民政府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奶畜养殖规模;

(二)有与其养殖规模相适应的场所和配套设施;

(三)有为其服务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四)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防疫条件;

(五)有对奶畜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沼气池等设施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

(六)有生鲜乳生产、销售、运输管理制度;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奶畜养殖场、养殖小区开办者应当将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名称、养殖地址、奶畜品种和养殖规模向养殖场、养殖小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奶畜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

(一)奶畜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

(二)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

(三)检疫、免疫、消毒情况;

(四)奶畜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五)生鲜乳生产、检测、销售情况;

(六)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奶畜养殖小区开办者应当逐步建立养殖档案。

第十四条从事奶畜养殖,不得使用国家禁用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以及其他对动物和人体具有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物质。

禁止销售在规定用药期和休药期内的奶畜产的生鲜乳。

第十五条奶畜养殖者应当确保奶畜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并确保奶畜接受强制免疫。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奶畜的健康情况进行定期检测;经检测不符合健康标准的,应当立即隔离、治疗或者做无害化处理。

第十六条奶畜养殖者应当做好奶畜和养殖场所的动物防疫工作,发现奶畜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立即报告,停止生鲜乳生产,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疫病扩散。

奶畜养殖者对奶畜养殖过程中的排泄物、废弃物应当及时清运、处理。

第十七条奶畜养殖者应当遵守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制定的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直接从事挤奶工作的人员应当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

奶畜养殖者对挤奶设施、生鲜乳贮存设施等应当及时清洗、消毒,避免对生鲜乳造成污染。

第十八条生鲜乳应当冷藏。超过2小时未冷藏的生鲜乳,不得销售。

第三章生鲜乳收购

第十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奶源分布情况,按照方便奶畜养殖者、促进规模化养殖的原则,对生鲜乳收购站的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必要时,可以实行生鲜乳集中定点收购。

国家鼓励乳制品生产企业按照规划布局,自行建设生鲜乳收购站或者收购原有生鲜乳收购站。

第二十条生鲜乳收购站应当由取得工商登记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奶畜养殖场、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开办,并具备下列条件,取得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颁发的生鲜乳收购许可证:

(一)符合生鲜乳收购站建设规划布局;

(二)有符合环保和卫生要求的收购场所;

(三)有与收奶量相适应的冷却、冷藏、保鲜设施和低温运输设备;

(四)有与检测项目相适应的化验、计量、检测仪器设备;

(五)有经培训合格并持有有效健康证明的从业人员;

(六)有卫生管理和质量安全保障制度。

生鲜乳收购许可证有效期2年;生鲜乳收购站不再办理工商登记。

禁止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开办生鲜乳收购站。禁止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收购生鲜乳。

国家对生鲜乳收购站给予扶持和补贴,提高其机械化挤奶和生鲜乳冷藏运输能力。

第二十一条生鲜乳收购站应当及时对挤奶设施、生鲜乳贮存运输设施等进行清洗、消毒,避免对生鲜乳造成污染。

生鲜乳收购站应当按照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对收购的生鲜乳进行常规检测。检测费用不得向奶畜养殖者收取。

生鲜乳收购站应当保持生鲜乳的质量。

第二十二条生鲜乳收购站应当建立生鲜乳收购、销售和检测记录。生鲜乳收购、销售和检测记录应当包括畜主姓名、单次收购量、生鲜乳检测结果、销售去向等内容,并保存2年。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生鲜乳价格的监控和通报,及时市场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必要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由价格、畜牧兽医等部门以及行业协会、乳制品生产企业、生鲜乳收购者、奶畜养殖者代表组成的生鲜乳价格协调委员会,确定生鲜易参考价格,供购销双方签订合同时参考。

生鲜乳购销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生鲜乳购销合同示范文本由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二十四条禁止收购下列生鲜乳:

(一)经检测不符合健康标准或者未经检疫合格的奶畜产的;

(二)奶畜产犊7日内的初乳,但以初乳为原料从事乳制品生产的除外;

(三)在规定用药期和休药期内的奶畜产的;

(四)其他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的。

对前款规定的生鲜乳,经检测无误后,应当予以销毁或者采取其他无害化处理措施。

第二十五条贮存生鲜乳的容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在挤奶后2小时内应当降温至0-4℃。

生鲜乳运输车辆应当取得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核发的生鲜乳准运证明,并随车携带生鲜接单。交接单应当载明生鲜乳收购站的名称、生鲜乳数量、交接时间,并由生鲜乳收购站经手人、押运员、司机、收奶员签字。

生鲜接单一式两份,分别由生鲜乳收购站和乳品生产者保存,保存时间2年。准运证明和交接单式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设备,确保监测能力与监测任务相适应。

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对生鲜乳进行监督抽查,并按照法定权限及时公布监督抽查结果。

监测抽查不得向被抽查人收取任何费用,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列支。

第四章乳制品生产

第二十八条从事乳制品生产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取得所在地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一)符合国家奶业产业政策;

(二)厂房的选址和设计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三)有与所生产的乳制品品种和数量相适应的生产、包装和检测设备;

(四)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

(五)有符合环保要求的废水、废气、垃圾等污染物的处理设施;

(六)有经培训合格并持有有效健康证明的从业人员;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质量监督部门对乳制品生产企业颁发食品生产许可证,应当征求所在地工业行业管理部门的意见。

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乳制品生产。

第二十九条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质量管理制度,采取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对乳制品生产实施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第三十条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当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国家鼓励乳制品生产企业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提高乳制品安全管理水平。生产婴幼儿奶粉的企业应当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

对通过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的乳制品生产企业,认证机构应当依法实施跟踪调查;对不再符合认证要求的企业,应当依法撤销认证,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一条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生鲜乳进货查验制度,逐批检测收购的生鲜乳,如实记录质量检测情况、供货者的名称以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并查验运输车辆生鲜接单。查验记录和生鲜接单应当保存2年。乳制品生产企业不得向未取得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购进生鲜乳。

乳制品生产企业不得购进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超标,或者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致病性的寄生虫和微生物、生物毒素以及其他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的生鲜乳。

第三十二条生产乳制品使用的生鲜乳、辅料、添加剂等,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

生产的乳制品应当经过巴氏杀菌、高温杀菌、超高温杀菌或者其他有效方式杀菌。

生产发酵乳制品的菌种应当纯良、无害,定期鉴定,防止杂菌污染。

生产婴幼儿奶粉应当保证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不得添加任何可能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物质。

第三十三条乳制品的包装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如实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贮存条件,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化学通用名称,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法律、行政法规或者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

使用奶粉、黄油、乳清粉等原料加工的液态奶,应当在包装上注明;使用复原乳作为原料生产液态奶的,应当标明“复原乳”字样,并在产品配料中如实标明复原乳所含原料及比例。

婴幼儿奶粉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详细说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三十四条出厂的乳制品应当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

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出厂的乳制品逐批检验,并保存检验报告,留取样品。检验内容应当包括乳制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和乳制品中使用的添加剂、稳定剂以及酸奶中使用的菌种等;婴幼儿奶粉在出厂前还应当检测营养成分。对检验合格的乳制品应当标识检验合格证号;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检验报告应当保存2年。

第三十五条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当如实记录销售的乳制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检验合格证号、购货者名称及其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

第三十六条乳制品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乳制品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险或者可能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或者生长发育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报告有关主管部门,告知销售者、消费者,召回已经出厂、上市销售的乳制品,并记录召回情况。

乳制品生产企业对召回的乳制品应当采取销毁、无害化处理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

第五章乳制品销售

第三十七条从事乳制品销售应当按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领取有关证照。

第三十八条乳制品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乳制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并建立乳制品进货台账,如实记录乳制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从事乳制品批发业务的销售企业应当建立乳制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批发的乳制品的品种、规格、数量、流向等内容。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三十九条乳制品销售者应当采取措施,保持所销售乳制品的质量。

销售需要低温保存的乳制品的,应当配备冷藏设备或者采取冷藏措施。

第四十条禁止购进、销售无质量合格证明、无标签或者标签残缺不清的乳制品。

禁止购进、销售过期、变质或者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的乳制品。

第四十一条乳制品销售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第四十二条对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或者可能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乳制品,销售者应当立即停止销售,追回已经售出的乳制品,并记录追回情况。

乳制品销售者自行发现其销售的乳制品有前款规定情况的,还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通知乳制品生产企业。

第四十三条乳制品销售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购货凭证,履行不合格乳制品的更换、退货等义务。

乳制品销售者依照前款规定履行更换、退货等义务后,属于乳制品生产企业或者供货商的责任的,销售者可以向乳制品生产企业或者供货商追偿。

第四十四条进口的乳品应当按照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尚未制定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的,可以参照国家有关部门指定的国外有关标准进行检验。

第四十五条出口乳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保证其出口乳品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的同时还符合进口国家(地区)的标准或者合同要求。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四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奶畜饲养以及生鲜乳生产环节、收购环节的监督检查。县级以上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加强对乳制品生产环节和乳品进出口环节的监督检查。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乳制品销售环节的监督检查。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乳制品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督管理。监督检查部门之间,监督检查部门与其他有关部门之间,应当及时通报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

畜牧兽医、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当定期开展监督抽查,并记录监督抽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需要对乳品进行抽样检查的,不得收取任何费用,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列支。

第四十七条畜牧兽医、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在依据各自职责进行监督检查时,行使下列职权:

(一)实施现场检查;

(二)向有关人员调查、了解有关情况;

(三)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检验报告等资料;

(四)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的乳品以及违法使用的生鲜乳、辅料、添加剂;

(五)查封涉嫌违法从事乳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扣押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四十八条县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对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险或者可能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乳制品,责令并监督生产企业召回、销售者停止销售。

第四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生鲜乳购销过程中压级压价、价格欺诈、价格串通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的监督检查。

第五十条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乳品生产经营者违法行为记录,及时提供给中国人民银行,由中国人民银行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第五十一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公布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同级卫生主管部门通报乳品质量安全事故信息;乳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信息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公布。

第五十二条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奶畜养殖者、生鲜乳收购者、乳制品生产企业和销售者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第五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畜牧兽医、卫生、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举报乳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畜牧兽医、卫生、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应当公布本单位的电子邮件地址和举报电话;对接到的举报,应当完整地记录、保存。

接到举报的部门对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应当及时依法处理,对于实名举报,应当及时答复;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应当及时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有权处理的部门应当立即处理,不得推诿。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生鲜乳收购者、乳制品生产企业在生鲜乳收购、乳制品生产过程中,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照;尚不构成犯罪的,由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的乳品,以及相关的工具、设备等物品,并处违法乳品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由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照。

第五十五条生产、销售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的乳品,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照;尚不构成犯罪的,由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乳品和相关的工具、设备等物品,并处违法乳品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由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照。

第五十六条乳制品生产企业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对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或者可能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乳制品,不停止生产、不召回的,由质量监督部门责令停止生产、召回;拒不停止生产、拒不召回的,没收其违法所得、违法乳制品和相关的工具、设备等物品,并处违法乳制品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由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照。

第五十七条乳制品销售者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或者可能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乳制品,不停止销售、不追回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追回;拒不停止销售、拒不追回的,没收其违法所得、违法乳制品和相关的工具、设备等物品,并处违法乳制品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由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照。

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婴幼儿奶粉生产过程中,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的,或者生产、销售的婴幼儿奶粉营养成分不足、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的,依照本条例规定,从重处罚。

第五十九条奶畜养殖者、生鲜乳收购者、乳制品生产企业和销售者在发生乳品质量安全事故后未报告、处置的,由畜牧兽医、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毁灭有关证据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收购的生鲜乳和相关的设备、设施等物品,并处违法乳品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有许可证照的,由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照:

(一)未取得生鲜乳收购许可证收购生鲜乳的;

(二)生鲜乳收购站取得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后,不再符合许可条件继续从事生鲜乳收购的;

(三)生鲜乳收购站收购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禁止收购的生鲜乳的。

第六十一条乳制品生产企业和销售者未取得许可证,或者取得许可证后不按照法定条件、法定要求从事生产销售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二条畜牧兽医、卫生、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不履行本条例规定职责、造成后果的,或者、有其他渎职行为的,由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对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的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