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本月工作意见十篇

时间:2023-04-07 19:05:23

社工本月工作意见

社工本月工作意见篇1

市劳动局提出的《关于市属企业理顺劳动关系的若干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市属企业理顺劳动关系的若干意见

(市劳动局 二年一月二十八日)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步伐,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就市属企业理顺劳动关系提出如下若干意见:

一、关于大龄富余职工劳动关系的处理

1.在2004年12月31日前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符合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文件第一条第一项条件,下同)的企业富余职工,经本人申请,企业同意,报市有关部门核准,可以实行“三家抬”政策。其中2002年12月31日前应退休的人员,其生活费待遇按甬劳〔1998〕217号文执行;2003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期间应退休的人员,其生活费待遇由市劳动局另行规定。

二、关于已进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岗职工劳动关系的处理

2.在2005年至2009年期间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下岗职工,本人同意解除下岗协议的,由企业向社会保险机构一次性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含个人缴纳部分)至其法定退休年龄,而后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不再发给其经济补偿金。

3.在2010年1月1日后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下岗职工,本人同意解除下岗协议和劳动合同,凡在1984年6月30日前参加工作的,企业应根据职工工作年限(扣除过去已补偿的工作年限),每满1年发给1个月1998年该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低于本市1998年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的,按本市1998年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计发;凡在1984年7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统一按原劳动部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第8条规定发放经济补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1个月在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企业月平均工资低于2000年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本市2000年最低工资标准计发。协议未履行时间可作为经济补偿金的计发年限,同时可按规定标准一次性支付协议未履行月份的基本生活费。

4.不选择本意见第2点、第3点的下岗职工,可继续履行下岗协议,协议期满后解除劳动关系,其经济补偿金按原劳动部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第8条规定计发。

三、关于中小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制时职工劳动关系的处理

5.企业改制时,企业主体不复存在或未被改制后企业吸纳的人员,符合本意见第1、2、3点年龄条件的,可按相对应的办法处理。被改制后企业吸纳的职工,经双方协商,重新签订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职工在其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前被改制后企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其改制前经济补偿金的工龄计算及计发标准按上述第3点办法处理,并由改制后企业与职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时在补充条款或补充协议中予以明确。企业在改制时据实提留该项费用,其中,改制为股份制企业的,经职工本人同意,也可作为职工参股、入股的股本金。

6.对工伤、患职业病并被确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及因病和非因工负伤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为伤残5-6级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由改制后企业与其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切实保障这些职工的基本权益;无接收方的,由原企业上级单位负责妥善安置并保障其基本生活。

四、关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后社会保险的处理

7.按上述第2点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其企业与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和比例按以下办法执行:职工缴费基数当年度按年度核定的缴费基数确定,以后缴费基数每年按10%环比递增;企业缴费基数按该企业一次性缴费的职工缴费基数总和确定。企业与职工的缴费比例按市政府有关规定执行,其中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从2000年5月起调整为5%,今后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达8%止。职工个人缴费部分的费用,由企业负担。

8.按上述第2点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根据国务院国发〔1998〕44号文件精神,企业和个人暂分别按本市上年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9%、2%的标准,另加人均每年60元的大病救助基金,缴费基数按每年环比递增10%计算,由企业一次性足额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至其法定退休年龄,其中个人缴纳部分,由企业承担。在我市医改方案实施前,缴纳的医疗费用暂由企业管理,企业主体不存在的,由原企业上级单位管理。在此期间发生的职工医疗费用报销规定,应在企业或原企业上级单位与该职工另行签订的相关协议中予以明确,费用来源由企业或原企业上级单位根据需要预提,包括该企业按上述规定预提的本人同期医疗费用。新的医改方案出台后,由企业或企业上级单位将已预提的自医改方案实施当月至法定退休年龄期间的医疗保险费用移交给社会医疗保险机构,职工按新的医改方案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9.按本意见规定,以上各类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人员,原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含视作缴费年限)予以保留。对今后续保问题按以下办法处理:

(1)已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至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重新就业的,用人单位或本人可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按规定记入个人帐户,并与原个人帐户储存额合并计算,但缴费年限不能重复计算;

(2)除已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至法定退休年龄外的其他人员,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前被用人单位录用或自谋职业的,用人单位和本人必须按规定参加各类社会保险;其他情况下,允许本人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上述人员继续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限可与以前的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10.上述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后未重新就业的,可以到当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自谋职业的,凭工商营业执照可以一次性领取失业救济金。领取失业救济金期满后仍没有重新就业并符合有关条件的人员,可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五、关于企业有关人员非统筹部分费用的处理

11.改制企业有关人员的非统筹部分费用,在清产核资时,按人均一定标准提留一块,暂由原企业上级单位管理和使用,该项费用必须设立专户,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并逐步过渡到社会化管理。其中“三家抬”人员所在企业不复存在时,原企业应承担的三分之一费用按规定提留后,医疗费用按本意见第8点规定的标准提留至其法定退休年龄为止,在新的医改方案出台前的医疗费用,按本意见第8点规定处理;其他人员非统筹部分费用(包括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的提留,由市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及省、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另行规定。

六、其他

12.已改制企业未理顺劳动关系的,可依法参照本意见办理。

13.本意见所指的企业上级单位是指该企业归属的上级总公司、集团公司、控股公司及企业主管部门等。

社工本月工作意见篇2

一、工作目标

第二阶段为自查自评自纠阶段,这是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阶段。总体要求是:按照实事求是、边查边评边改的原则,达到找准问题、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目的。围绕抓好自查自评自纠、广泛征求意见和边查边改3项重点工作,对照《20__年__市图书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中的评议内容,切实把问题找准找全,把原因分析透彻,把整改措施定好,做到边查边改,未评先改,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通过自查自评自纠,进一步端正工作思想,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推进政风行风建设,为第三阶段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

二、工作方法

(一)自查自评。我馆要紧密结合实际,采取自查、自评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认真查找问题,重点查找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把自查自评自纠工作落实到位。努力做到“八个不放过”,即问题没有找准不放过,原因分析不透不放过,认识没有提高不放过,违纪行为没处理不放过,责任没有追究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长效机制没有建立不放过,工作没有推动不放过。

(二)征求意见。要从内部、外部两个方面征求社会各界对图书馆政风行风建设的意见。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主动召开馆员座谈会,报告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二是召开业务联系单位、读者代表等社会各界代表座谈会;三是向社会各界发放调查问卷和征求意见表;四是运用网络和宣传栏等媒体,向社会和公众公布本馆政风行风投诉电话、电子信箱,广泛接受网上和电话咨询、投诉,收集和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三)纠建并举。要及时将社会各界反映的热点问题及意见归纳整理,找准政风行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对自查和征求意见中发现的问题,无论大小都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以真诚的意愿、严肃的态度、有效的措施,逐条进行排查,做到有诉必查,有问必复,有偏必改,有误必纠。要结合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纪律教育月学习活动等,深入调研,理清思路,逐步整改提高。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依法办事、依法行政。

三、时间安排

(一)全馆自查自评(6月17日一6月20日)。坚持真查、真摆,对照《20__年__市图书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中的评议内容,认真开展自查自评。

(二)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6月24日一6月27日)。馆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邀请业务联系单位、读者代表等有关人员召开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认真听取和收集社会各界对我馆的意见和建议。

(三)倾听社会群众的意见和建议(6月1日一6月29日)。根据宣传发动阶段向社会各界的举报投诉机制,充分利用好举报电话、网络投诉信箱、意见箱等形式,受理投诉,广泛发放调查问卷,倾听意见和建议。

(四)整改提高,做好总结(7月1日一7月15日)。对收集上来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分析,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边查边评边改”的原则进行评议整改,杜绝问题的反复。同时,针对政风行风评议反映出来的问题,深入分析,完善制度,形成防止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

四、几点要求

(一)要进一步搞好思想发动。第二阶段关键是找准问题,这是搞好行评工作的前提,事关行评工作的成败。全馆要紧密结合实际,进一步搞好思想发动,让全体馆员充分认识自查自评自纠的重要性,明确评议内容和要求,端正态度,找准存在的问题,重点要在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上,认真梳理分析,找准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目标,切实把自评阶段工作做深做细做好。

(二)要加强组织领导。这一阶段的各项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我馆要对第二阶段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制定具体目标措施和详细的工作计划,做到指导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馆领导要带头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做出表率;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检查指导,及时掌握单位行评工作情况,主动发现和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做好帮促工作。

(三)要加强宣传报道。我馆要高度重视宣传报道工作,通过单位的网站、简报、宣传栏等形式,及时报道行评工作进展情况、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情况。同时,要公布整改措施,表明开门评议、听取意见、接受监督、搞好整改的诚意和决心,扩大社会影响,推进行评工作的深入开展。

社工本月工作意见篇3

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了“六个注重”(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加强自主创新、注重发展现代农业、注重加强文化建设、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注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为江苏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指明了方向。2011年4月21日,江苏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立即做出《关于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决定》,提出重点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文化建设、民生幸福、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党建工作创新等“八项工程”。

转型升级工程――推进“五个突出”,实现“五个转变”

转型升级工程位居“八项工程”之首。2011年10月17日上午,江苏省政府召开实施转型升级工程新闻会,公布《转型升级工程推进计划》。《计划》提出以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需求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两型”社会建设等“五大行动”实施转型升级工程。每一项行动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措施。

《计划》明确提出主要目标:通过5年的努力,转型升级“五大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突出发展服务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向“三二一”转变;突出扩大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向消费主导、内外需协调拉动转变;突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突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向集约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突出调整城乡区域关系,推动城乡区域发展向协调互动转变,努力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走在全国前列。

科技创新工程――“六大计划”推进产业、人才和载体建设

江苏人多地少、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突出,能否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依靠科技的力量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经济强省建设的成效,直接影响到“两个率先”的进程。针对“十二五”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江苏省委、省政府在明确提出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基础战略的同时,把创新驱动提升到战略层面,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进一步强化了创新发展的鲜明导向。

2011年5月,江苏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力争在“十一五”基础上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三个“翻一番”,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创业投资规模、科技企业总数三个“翻两番”,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5%以上,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达400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意见》提出,围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组织实施“六大计划”,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实现重点突破。

农业现代化工程――加快农业发展“五个转变”,提升农业“五化水平”

2011年6月14日,江苏省出台《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提出加快农业发展“五个转变”和提升农业“五化水平”的总体要求,即促进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投资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条件生产向依靠设施的可控生产转变,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二、三产协调发展转变,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围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农业规模化水平;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围绕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围绕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提升农业集约化水平;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层次,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省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经营、农业设施装备、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支持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建立农业现代化体系,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800亿元,粮食亩产430公斤,高效设施农业面积比重15%,高标准农田比重50%,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78%,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8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5%,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60%,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60%,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元。到2020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3250亿元,粮食亩产450公斤,高效设施农业面积比重20%,高标准农田比重60%,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85%,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9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0%,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80%,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80%,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0元。

文化建设工程――实施“八大行动”

“十一五”以来,江苏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超过20%,高出同期GDP增速,新闻出版、影视服务、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和文化产品制造等产业逐步确立了在全国的优势地位。2010年,江苏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2011年10月21日,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江苏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实施文化建设工程的意见》。《意见》提出以实施“八大行动”推进文化建设工程,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行动、现代传播体系建设行动、繁荣发展文化创作行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提升行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行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行动、加快文化“走出去”行动、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按照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目标要求,《意见》明确了到2015年,全省文化改革发展的六个主要目标。

2012年4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文化建设工程实施办法》,对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工程作出具体部署。今后江苏将要着力在四个方面争取新突破:一是大力宣传“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使之内化于心、实化于行,成为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优势和强大动力;二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巩固扩大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确保完成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阶段性任务;三是全力推进文化惠民,为基层和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四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培育大型文化企业,积极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五是推动多出精品力作,围绕迎接十八大创作生产一批具有江苏风格的优秀文化产品。

民生幸福工程――实施“一个计划”,构建“六大体系”

2011年8月19日,江苏省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的意见》,明确民生幸福工程的主要内容为实施“一个计划”(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和构建“六大体系”。《意见》指出,到2015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目标基本实现,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8月27日,省长李学勇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实施意见(审议稿)》、《关于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审议稿)》。根据安排,省政府常务会议还将对江苏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六大体系”中的终身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医药卫生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逐一审议出台具体的实施意见。

9月8日,省长李学勇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实施意见(审议稿)》、《关于加快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实施意见(审议稿)》。至此,江苏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六大体系”实施意见已经全部审议通过。

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实施“六大行动计划”

2011年5月18日,江苏省出台《关于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切实加强群众工作的意见》,提出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纳入“两个率先”总体布局,把加强源头治理、维护群众权益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的首要任务,把实施“六大行动计划”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的重要抓手,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的根本性工作,把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格局作为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的关键举措。

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实施六大行动,力争六个突破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努力实现“两个率先”奋斗目标,2010年11月18日,江苏省就曾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意见》,决定把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作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任务,实现永续发展。把生态环境作为最稀缺的发展要素,倒逼全省经济结构调整。《意见》确定了“十二五”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的目标任务:到2015年,全社会环保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2%;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城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比重达92%以上,重点城市灰霾天数明显减少;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或优于Ⅲ类)接近50%;林木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2%、41%;受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例达20%。到2020年,全省地表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城乡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得到全面改善,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生态省。

为把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落到实处,2011年8月30日,江苏省正式印发《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前,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进展,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基本覆盖,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服务与保障功能逐渐增强的总体目标。具体就是,单位GDP能耗下降18%,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削减11.9%、12.9%、14.8%和17.5%;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0%、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基本全覆盖;重点流域国控考核断面水质好于Ⅲ类比例提高到50%,劣Ⅴ类水质比例低于15%,城市灰霾天数明显减少。“十二五”期间,生态省建设80%的指标达到考核要求。

为确保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实施“六大行动”,力争“六个突破”,即深入推进节能减排行动,在环境优化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大力推进绿色增长行动,在构建富有活力的生态经济体系方面取得新突破;全面推进碧水蓝天宜居行动,在打造城乡优美环境方面取得新突破;扎实推进植树造林行动,在绿色江苏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行动,在逐步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取得新突破;继续推进生态示范创建行动,在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方面取得新突破。

2012年2月23日,江苏省在南京举行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启动仪式。“十二五”期间,江苏将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为该省重要品牌,通过投资6000千亿元实施“六大行动”推动全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社工本月工作意见篇4

一、张家港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

张家港的养老保险事业起步比较早,自1986年开始逐步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992年10月,张家港所有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实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同年张家港颁布实施了《关于在我市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张政发[92]263号),由市民政局负责,在全市全面推出了“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1995年,张家港将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城乡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范畴。同年颁布实施了《张家港市农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了全市镇村办企业在职职工及农村务农人员。从2003年1月起,将参保范围从国有、大集体企业及其职工扩大到全市所有企业职工,一举使8.3万名原来参加农保的职工享受到城镇保险待遇。同年运用财政缴费补贴的方式,将全市18周岁以上的近14万纯农民纳入农村养老保险范畴。2004年起,张家港又对全市老年农民发放每月80元的养老补贴。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1.26万人,参保率达到96%,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85万人,参保率达到99.6%。但是这种按不同人群建立起来的保险体系,存在城乡间和群体间保险待遇水平不一、政策制度不衔接、管理分散、效率低下等问题,不利于社会互济功能的有效发挥。推进养老保险城乡统筹,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已是大势所趋。2008年9月,江苏省委、省政府批准苏州成为全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试点区,2008年10月,国家发改委将苏州列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联系点。2009年国务院了关于开展新农保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10%的县(市、区)试点。该意见提出,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制定。各地纷纷制定相关政策,保障新农保与城保的有效衔接,张家港作为苏州市的重要一员,积极响应,将“农保转城保”视为头号民生工程,从2009年开始,通过2年时间,4.5亿元的财政补贴,将11.5万名被征地农民和农保参保人员纳入城保。随后,张家港又先后出台了各类扶持措施,通过各级财政资助,以及与银行合作推行财政贴息的贷款来为全市1.8万家庭困难但不属于特困群体来参与城保,此外,通过就业帮扶,帮助9000名符合条件对象顺利再就业,并将其纳入了“城保”。到2011年11月,张家港将符合条件的13.8万名农保人员和被征地农民全部由“农保”纳入“城保”,张家港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并轨,城乡二元养老保险制度在张家港被彻底破除。

为了鼓励农民参加城保,政府紧接着出台了相关的补贴政策,对于经人社部门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如果以灵活就业的方式缴纳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给予不超过3年的定额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为205元/月,其中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的人员,补贴标准为308元/月。2009年1月1日后首次审批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时女45周岁、男55周岁以上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另外考虑到一些实际情况,政府及时调整相关政策,从2012年1月1日开始按照《关于调整张家港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社会保险有关政策的意见》规定,以灵活就业的方式缴纳社会保险的参保人员可以自主选择参保险种和缴费基数。在每年的6月5日―6月30日期间,可以去各镇社保所、各村(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重新选择确认。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宣传、推动和支持下,农保转城保的政策逐渐得到了农民的认同,关键的因素便是城保的待遇水平相对较高,激发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目前,张家港农村地区农保和城保的待遇水平一般每月相差三、四百元(其中农保的平均待遇为260元,而城保的待遇约为600元左右),每月三、四百元的收入在农村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而随着每年的养老金调整,养老待遇不断提高,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二、张家港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养老保险并轨的具体执行做法

从2003年开始,张家港就开通了“农保”转“城保”的通道,出台了《关于将张家港市所有企业及其职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险管理的意见》,里面规定原参加农保及按规定允许参加农保的企业,纳入城镇社会保险管理,并设立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可以只参加城镇养老保险一个险种,同时在补缴基数上也给予优惠。

到了2007年,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扩面工作的意见》,意见中规定凡具有本市户籍、年满18周岁、且未到达国家和省规定的退休年龄的公民,均属于本次扩面的对象,按本意见参加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参保后预计在其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的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在办理参保手续时,可补缴以前年度的社会保险费,但补缴后的缴费年限与参保后预计在其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的缴费年限之和不得超过15年。社会保险费按照补缴基数乘以补缴比例并加收利息的办法计算,其中补缴基数根据历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确定,补缴比例按照补缴年度各参保险种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之和执行,如果是被征地农民,其补缴基数可按历年最低缴费基数确定。

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2009年,张家港出台了《关于调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关政策的意见》和《关于调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有关政策的意见》。《意见》中明确了将逐步将张家港农民全部从“农保”转入“城保”,享受和城镇职工一样的社会保障制度。具体操作如下:

A、农保转为城保

1.补缴对象:2008年12月31日在册农保参保人员(男年满18周岁不满60周岁,女年满18周岁不满50周岁)。

2.补缴年限:最早可从1995年1月起补缴。

3.补缴基数:意见实施起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办理补缴手续,月补缴基数为1000元,今后随结算年度缴费基数的调整而调整。

4.补缴险种:补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个险种,补缴的养老保缴费年限视同城镇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缴费年限。

5.补缴后原农保缴费额余额的处理:办理农保转城保手续时,农保缴费累计额全额抵扣应补缴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同时终止农民养老保险关系。

B、被征地农民转城保

1.补缴对象:劳动适龄被征地农民(男不满60周岁、女不满50周岁)。

2.补缴年限:最早可从1995年1月起补缴且最早不得早于16周岁。

3.补缴基数:意见实施起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办理补缴手续,月补缴基数为1000元,今后随结算年度缴费基数的调整而调整。

4.补缴险种:补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个险种,补缴的养老保缴费年限视同城镇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缴费年限。

5.补缴后原征地余额的处理:办理补缴手续时,必须将投保金额(或余额)抵扣应补缴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同时终止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关系。

建立社会保险补贴制度:按本意见规定办理农保转换城保手续,且以灵活就业方式参保的原农保参保人员,从办理参保手续次月起至2011年12月止,可按下列标准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男性满55周岁、女性满45周岁及以上的,标准为每人每月200元;男性满50周岁不满55周岁、女性满40周岁不满45周岁的,标准为每人每月100元;男性50周岁以下、女性40周岁以下的,标准为每人每月50元。社会保险补贴由市级承担。

三、分析影响张家港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相关因素

张家港率先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并轨,基本形成了全市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分析影响张家港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相关因素,主要有下面二个方面:

(一)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

我国之前一直实行城乡分割的农业,非农业二元户口管理结构,从2003年7月1日起,我省对户口登记制度改革,张家港同步进行,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实行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户口簿上一律登记为“家庭户”。同时积极调整户口迁移政策,逐步放宽户口迁移限制,引导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加快人口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步伐,提高户籍管理科技含量,推动了农村城镇化建设,为农保转城保工作的推广打下了基础。

(二)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

以前,我国的实践是城乡各自发展,其结果是城市发展较快,但农村发展滞后且乡村建设散乱无序,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这种状况不仅使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较慢,而且使城市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最终将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自1998年至今,张家港先后三次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对市、镇进行一体规划,形成“一城四片区”的新格局,中心城区和片区中心镇通过规划扩张和功能提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形成以工哺农、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合理布局镇区板块经济,使沿江经济与板块经济联动并进。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总额达到6.66亿元,村均可支配收入350万元。

四、完善张家港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地方的不断创新探索中,目前张家港的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局面基本形成,农保转城保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不过,张家港的农保转城保是一个新生事物,因而其在实施过程中仍有诸多方面亟待补充和完善。从目前情况来看,制度的完善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加快顶层设计,尽早建立统一的制度

立法先行是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政策和国家制度安排特征的具体体现,目前中国有关社会保障的立法以国务院各部门及地方行政机关颁布的行政规章为主,之所以如此,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处于转型期、制度经常会变动有关。作为中国社会保障领域的新生事物,张家港的农保转城保也主要依靠行政力量来推动。在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目标要求下,张家港的农保转城保工作都已启动,现在的问题在于很多方面(如企业职工农保转城保、纯农和被征地农民农保转城保等)还只是地方政府在尝试、探索,全国统一的政策尚未出台,这显然是不利于推进农保转城保的工作。因此,国家在参考、借鉴各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应尽快建立统一的农保转城保政策和制度。而唯有政策统一了,也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地方性法律(法规),从而推动农保转城保工作在更高的层面上健康持续发展。

(二)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力度

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政府现有补贴要到位。政府财政补贴对农保转城保的意义已是不言而喻,尤其对城乡低保、低保边缘、重度残疾、三类大病对象等更是如此。凡是经济实力较强、财力较为雄厚、政府财政支持力度较大的镇,其农保转城保的工作就做得相对较好。尽管张家港经济总体而言较为发达,但各镇或多或少还是会面临财政筹资方面的压力。因此,政府应全力保证现有补贴到位,以确保农保转城保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政府要加大补贴的力度。在确保现有补贴按时、足额到位的基础上,政府还要加大财政补贴的力度。比如,现有补贴以对灵活就业人员的补贴为多,对参保企业和职工的补贴相对较少。而事实上,目前张家港农村企业及其职工没有参加城保的情况也还是存在。因此,政府也要采取种种措施,例如拿出更多的补贴鼓励企业及其职工参保。现有补贴限制较多,如享受的时间短、享受的数额少等,因而还不足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参加城保。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克服上述种种限制,从补贴期限、补贴数量等方面加强财政补贴的力度,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职工、纯农和被征地人员等加入到城保行列中来。

社工本月工作意见篇5

坚持走中国风路线,以影视文化为主,通过放映流行经典影片、组织影视评论、举办影视动态和影视理论讲座等活动,为同学们提供影视欣赏、提高影视鉴赏水平、锻炼影视写作等各方面能力的机会,此外还兼顾多种比赛竞技项目。

二、社团人员管理

1、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使社团充满活力

为进一步壮大社团规模,给更多爱好中国风文化以及影视文化的同学提供学习,锻炼,发展的机会,畅影社将在学院安排和规定时间地点内,通过海报宣传方式,组织大

一、大二同学的招新工作,以现场报名和短信报名两种方式,坚决承诺不到班级宣传、不会占用同学们的正常学习时间。

招新结束后,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发放有关社团资料,组织新老成员相互认识、交流。新成员的加入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工作开展,所以招新工作也是畅影社本学期的重点工作。

2、社团成员的管理制度

畅影社将每月召开一次全体成员会议,每两周召开一次部长级会议,各部门的会议由各部长根据工作情况妥善安排。社团成员决定社团主要工作,社长向全体成员汇报工作情况,并提出意见、建议,社团全体成员必须听从上级的管理,社长同时也听取社员意见,对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做好社团干部的换届工作,提拔有能力的同学。社团干部的管理素质和工作热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所以必须认真谨慎做好新老交替的换届工作。

三、优化社团机构,完善规章制度,确保工作的规范化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畅影社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根据畅影社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适当增加或撤销一些部门,提高畅影社各部门存在的价值以及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此外还应积极听取指导老师以及社团顾问的意见,为全院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

四、处理好畅影社与社联会、其他社团的关系

准时参加社联会的相关会议,并积极配合、认真完成社联会分配的工作任务,积极联络兄弟社团,积极开展活动,相互合作、相互竞争、共同发展,联系学院其他优秀社团,开展社团间的各种经验交流会,向优秀社团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吸取有用的经验,结合本社团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努力实现畅影社的品牌效应。

五、相关工作的具体安排

1、*月底进行招新工作,不断扩大畅影社的规模和影响力,让更多有才华的同学投入到社团活动中来。

2、*月初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安排社团成员工作,完成新一届社团核心成员的选拔。组织社团新员的学习章程,为积极配合学院关于h1n1的防治工作,本月不准备举办任何集体活动。

3、*月配合社联会的社团巡礼活动;中旬安排一场关于建国优秀影片的影评比赛,使广大同学回味历史,抒发对祖国母亲的无限热爱;下旬将策划并举办我社品牌活动之一:“畅想广陵影随心动”影音模仿秀大赛,并努力联络新校区的相关组织,共同丰富整个扬子津校区的校园文化。

社工本月工作意见篇6

一、指导思想

编制县“十二五”规划,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按照“体现统筹兼顾、体现创新驱动、体现绿色增长、体现共建共享”要求,以实现我县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为着力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第八次党代会、州委六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以及县委十二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精神,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凝聚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智慧,力争将县“十二五”规划编制成推进××科学发展的方向标,加快转型升级的路线图,深化改革创新的任务书,建设各项事业的项目库。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的原则。作为××州经济社会综合改革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试点县,要按照建设滇南中心城市、全省三大物流中心之一和全省五大城市群经济圈之一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更新规划理念,创新规划方式,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和新机制,力争把县“十二五”规划编制成一个既能体现××特色,又能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规划。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势的原则。编制县“十二五”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研究解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更要关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存环境、教育等方面需求,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重点发展的原则。县“十二五”规划编制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既要全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山坝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又要结合县情实际确定重点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做到全面发展、重点突破。

四是坚持宏观有指导性、微观有可操作性的原则。县级是宏观之末、微观之首。县级五年规划在具有宏观指导性的同时,还必须具有微观可操作性。尤其是规划的任务、措施等内容要具体可行,尽量做到目标数据化、任务项目化、落实责任化,以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五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要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把规划编制过程变成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统一思想、反映民意、凝聚民智的过程,增强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三、规划期限

县“十二五”规划的规划期仍以五年为主(20__年~2015年),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衔接,展望到2020年。教育、交通、水利、环保、城建等专项规划可直接规划到2020年。

四、主要任务及分工

县“十二五”规划主要包括:一个规划纲要建议、一个规划纲要、一个指标体系及26个重点专项规划。

(一)编制县委关于制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建议)。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十一五”规划评估报告和各有关部门重点专项规划思路的基础上,起草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思路,进而编制规划纲要建议送审稿,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并报请县委全委会审议通过后,作为编制县“十二五”规划的纲领性指导文件。

(二)编制××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202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规划纲要建议的指导下,认真分析“十二五”发展基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综合26个重点专项规划,提出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奋斗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绘制未来五年××实现率先突破发展的宏伟蓝图。

(三)编制指标体系及26个重点专项规划。以规划纲要为纲领和依据,围绕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编制全县重点领域(行业)建设发展的专项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大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一个指标体系和26个重点专项规划:

五、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20__年3月 )

成立机构。县政府成立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发改局。同时,各有关部门要组建重点专项规划编写小组。

提出编制工作方案。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提出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以指导全县规划纲要和重点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召开动员大会。县政府召开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大会,对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全面的安排和部署。

组织学习培训。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省州的有关精神,适时召集全县编写人员进行学习培训,让编写人员全面了解和熟悉编制的背景、程序、要求等。

第二阶段:规划纲要框架形成阶段(3月至6月)

“十一五”规划评估。为了提高“十二五”规划编制质量和水平,必须做好“十一五”规划的实施评估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组织人力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涉及本单位工作职能的内容进行分析评估,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的工作成效、经验做法和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形成数据相对准确、文字翔实、内容全面的职能部门专项评估报告,经部门主要领导审核签字并报请分管副县长审定后,书面报告连同电子版一起于20__年4月30日前报送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并撰写××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情况评估报告,报请县政府审定后作为编制县“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基础资料。

编制重点专项规划初稿。各有关部门要在“十一五”规划评估报告的基础上,对本行业在“十二五”时期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充分运用上级的一切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各领域、各行业的重大建设项目,及时形成相应的重点专项规划初稿,于20__年6月30日前报送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

形成规划纲要框架。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省、州“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研究成果,并及时与州“十二五”规划基本框架对接,明确规划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则、战略任务、主要任务和重大建设项目,进而提出规划纲要框架,于20__年6月30日前报送县政府审查。

第三阶段:规划征求意见稿形成(来源:文秘站 )阶段(9月)

起草规划纲要建议。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规划纲要框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各部门重点专项规划初稿成果,进一步研究提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布局、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实现规划纲要的主要政策措施等,进而形成规划纲要建议,于20__年7月31日前提交县委全委会审议。

编制重点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规划纲要建议的要求,在重点专项规划初稿的基础上,结合上级主管部门和全县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全面完善、充实初稿,从而形成重点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于20__年8月31日前报送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

形成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规划纲要建议的精神,按照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深入研究分析,广泛凝聚各方智慧,综合各部门的重点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的内容,进一步充实、完善框架内容,进而形成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组织专家评审,于20__年9月底前提交县委、县政府审查。

第四阶段:规划完善和报批阶段(20__年10月至12月)

编制重点专项规划送审稿。各有关部门要在重点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充实征求意见稿,从而形成重点专项规划送审稿,于20__年10月底前报送县编制领导小组审核后报县政府常务会审议。

形成规划纲要送审稿。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一步加强与省州发改委的联系和对接,将征求到的各方面意见进行梳理综合,以全面充实、修改、完善征求意见稿,最后形成规划纲要送省稿,经县委、县政府审定后,于20__年1月左右提交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第五阶段:规划阶段(20__年3月底前)

规划纲要经县人代会审议通过并颁布实施后,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将规划纲要落实进行责任化,形成册子,下发到各部门、各乡镇执行。同时,各重点专项规划经县政府常务会审查通过后,各有关部门也要将其编印成册发放到全县各部门、各乡镇。

六、编制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发改局,由张桂彬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从相关部门抽调,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同时,有重点专项规划编制任务的各部门要组建重点专项规划编写小组,明确一位分管领导和一个联络员,名单于20__年3月16日前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3812038。

(二)组建专家队伍。组建由县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界、学术界及其他社会团体代表或专家组成的县“十二五”规划咨询委员会,负责对县“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进行指导、审稿、修改和提出意见等咨询、论证工作,为实现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民主性提供保障。咨询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县发改局,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三)强化人员保障。充实规划队伍,抽调知识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的骨干,组建得力的规划编写小组。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规划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为做好编制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四)落实工作经费。由县人民政府安排必要的规划编制工作经费,保证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严格编制程序。在编制程序上,按照评估、起草、征求意见、衔接、论证、批准、公布等程序,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公示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和评估、修订制度。

(六)及时沟通衔接。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衔接和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并协助其他单位开展相关规划编制工作。要形成下级规划服从和落实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和落实规划纲要,同级规划各有分工、各有侧重、衔接协调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互相支撑、互不冲突。

社工本月工作意见篇7

民间投资推动政策

3月31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年度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强调“要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紧推动有利于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的体制创新”。要求认真“总结保护产权好的做法和经验,纠正破坏产权的行为,出台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的意见,让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等依法得到保护”。

为应对民间投资增速严重下滑的问题,6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7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7月18日,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7月2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各地促进民间投资典型经验和做法》,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8月30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切实做好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印发《关于开展重大市政工程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创新工作的通知》;10月21日,财政部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管理暂行办法》;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工作导则》。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政策

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对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有关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意见》从十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一是加强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二是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三是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四是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程序;五是审慎把握处理产权和经济纠纷的司法政策;六是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七是完善财产征收征用制度;八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九是健全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各项制度;十是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

司法方面:9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审理和执行民事商事案件保障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通知》,对涉民间投资民事商事案件审理和执行的理念和原则进行了全面规范。

企业降成本政策

8月11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十一部门印发《关于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8月22日,国务院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10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

税制改革方面:3月24日,财政部、国税总局公布《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5月10日,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关于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的通知》;12月6日,财政部印发《关于落实降低企业杠杆率税收支持政策的通知》。

激发经济新动力政策

创业方面: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7月5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基金推荐工作的通知》;9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12月14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发展的指导意见》。

科技创新方面:3月2日,国务院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5月19日,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8月8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9月22日,财政部、国税总局印发《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10月31日,工信部印发《关于印发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1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11月11日,工信部印发《制造业创新中心知识产权指南》。

战略新兴产业方面:5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9月21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印发《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12月8日,工信部、财政部印发《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12月19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12月27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9月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工作的意见》。

产业开放方面: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明确了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的具体办法。

绿色经济发展政策

1月8日,国家发改委出台《绿色债券发行指引》;1月21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1月22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5月19日,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联合修订后的《清洁生产审核办法》;7月18日,工信部印发《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9月21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试点方案》;9月29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印发《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9月29日,工信部、国家标准委印发《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11月4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11月24日,财政部、工信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作的通知》;11月2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发改委令第44号);12月5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2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P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12月13日,国务院印发《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

工业转型升级政策

制造业方面:1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2月24日,工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6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6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6月20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印发《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7月11日,工信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商务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8月30日,工信部印发《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9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8月19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公布《关于印发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五大工程实施指南的通知》;10月22日,工信部印发《关于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指南的通知》。

物流方面:6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7月29日,家发改委印发《“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9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

金融方面:1月15日,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2月17日,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提出健全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供给体系;7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9月29日,财政部印发《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对外贸易方面:1月1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2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批复》;5月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促进外贸创新发展、努力实现外贸回稳向好。

去产能政策

2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2月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6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11月14日,工信部印发《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就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市场供求失衡等问题做出部署。

社工本月工作意见篇8

根据__文件《关于转发做好集中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和统一部署,我x在各__机构范围内开展了平安建设宣传月活动,现将活动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真部署

1、公司机关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并于四月初召开公司机关全体职工动员大会,同时结合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让全体职工认识到开展平安建设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以及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月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加强领导,组织健全。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公司成立了平安建设宣传月活动小组,由副科级纪检员张换水担任组长,领导相关工作,公司综合部明确分工,负责相关工作开展,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拟定活动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表,提出具体意见和要求。

3、组织学习,内容充实。四月份,结合我公司每周五下午学习日时间,专门组织学习宣传中央、省、省厅《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关于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和谐平安建设的若干意见》、《省委政法委员会、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平安江西建设意见》,以及《全省交通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等相关文件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组织干部职工员学习,通过宣传,使每个公司员工广泛参与,动员全体公司人员积极参与综合治理的各项活动,不断增强法纪观念和安全意识,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强化干部职工遵纪守法、安全生产、防火、交通安全意识教育。

二、突出重点,形式多样

1、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月的宣传活动。四月中旬,我公司就精心部署,在公司机关制作展板、公司网络oa系统宣传、宣传标语等形式宣传,并在公司办公地点入口悬挂“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营造良好监理环境”的横幅,传达贯彻综治及平安建设活动宣传月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学习了《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消防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加强职工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公司网络oa系统下发本次活动相关文件,通知各监理机构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积极配合,为我公司平安建设献计献策,并积极投稿,同时要求各机构在四月十八日前上报活动汇报材料。

三、结合实际,注重实效

1、结合“平安建设宣传月活动”,做好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与各部室、下属各机构层层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结合本单位人员少、办公分散的实际开展工作,采用见缝插针的宣传,同时采取发手机短讯等简便易行的有效方式方法,努力营造浓烈的创建氛围,不断提高公司职工知晓率。

2、为确保机关办公楼安全,把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我公司搬入进新办公地址集中办公后,采取三项措施,努力做好平安单位建设工作:一是更换了部分办公室门窗和新锁,制作并更新了各部室和领导办公室门牌版面,各项制度和宣传照片、材料上墙。二是在机关办公楼财务室出入口,安装上了防盗门窗,同时计划在公司大门出入口安装监控摄像头。三是匹配了消防器材,做到防范于未燃。

3、认真开展“为建设工程创平安”活动。进一步加强对监理建设项目提出消防、防盗、交通安全等要求。通过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月活动,使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认识到加强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要做好综治工作就要依靠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参与,集全社会的力量做好此项工作,进一步调动了公司干部职工参与平安建设宣传月的积极性。

社工本月工作意见篇9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作风建设,优化两创环境”为主题,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根据区委区府作风建设年总体部署,巩固和扩大“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使党员干部在学习风气、服务理念、工作创新、效能建设等方面有一个新的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良的作风保证。

二、活动重点

1、开展“重新认识档案工作”大讨论活动。结合作风建设宣传教育主题,在本系统开展“重新认识档案工作”大讨论活动,通过学习动员、讨论辨析、交流总结三个阶段,使档案工作者重新认识自己,有新作为、新发展。

2、开展深入乡村、社区服务指导活动。改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一线,征求群众意见,召开民主恳谈会,拓展档案服务平台,推进基层档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3、全面推进“阳光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编制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成立本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指定政府信息公开具体负责人员,建立健全公开工作机制。

4、打造节约型机关。节俭办事、节能降耗、减少办公费用,降低行政开支,有效节约行政运行成本。

5、深化“阳光投诉”。根据去年“阳光投诉”中遗留问题的逐一分析处理,从实际出发,从实质入手,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实现“阳光投诉”常态化。

三、实施计划

“阳光行动”,拟定于2012年11月结束,具体分五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阳光发动”阶段(5月份)

调查研究,制订方案,明确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做到领导重视,人人参与。

第二阶段:“阳光自查”阶段(6月份)

进行一次全面自查,对尚未办理的事项,列出详细清单,分析原因,研究确定办理意见和办结时限。

第三阶段:“阳光投诉”阶段(7月份)

深化“阳光投诉”活动,深入基层、社区、企业、村居,上门听取投诉,主动倾听民意,征求各方意见,根据反映情况,尽可能现场答复与处理。

第四阶段:“阳光整改”阶段(8月至9月)

对各种渠道受理的投诉件要认真梳理,综合分析,提出落实整改意见,如遇重大、疑难投诉件的整改和办理,采用听证会、意见会等形式进行。

第五阶段:建立“阳光工作机制”阶段(10月至11月)

在全面落实整改方案、认真解决群众投诉问题的基础上,围绕"阳光政府"建设,完善政务公开和信息制度,建立公开透明的"阳光行政"工作机制并向社会公开承诺。按照"三定"方案,进一步明晰职责,健全和落实工作责任制。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按照区委要求,本局建立局“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日常性工作的领导,抓好贯彻落实、检查监督。局机关党员干部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

社工本月工作意见篇10

11月8日至14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18日,省委召开专门会议,传达贯彻十六大精神。12月19日,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扩大会议作出《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定》。

11月21日 省委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决定: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12月31日 2002年浙江财政总收入首破千亿元大关。启动于2000年9月的浙江“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全面完成。

二零零三年

1月21日 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选举李金明为省政协主席。

1月23日 省人大十届一次会议选举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吕祖善为省长。

2月8日 《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浙江开展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的报道。

2月11日 省委召开调查研究年和转变作风年活动总结和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切实加强新时期调查研究,把各项工作抓得更加扎实有效。

4月25日 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典型性肺炎防治工作的通告》。至6月初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5月21日 省委常委会议原则通过《浙江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7月1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努力打造“绿色浙江”。

6月6日 省委、省政府部署“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要求用5年时间,对1万个左右的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6月8日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举行奠基仪式,11月14日开工建设,2007年6月26日正式贯通。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36千米。

6月25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工业大会,提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8月27日,省政府印发《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

7月11日 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扩大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决定》和《中共浙江省委议事规则》。

8月18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

10月8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10月11日 首届“世界温州人大会”在温州举行。

11月25日 中央综治委和省委在诸暨联合召开纪念批示“枫桥经验”40周年暨创新“枫桥经验”大会,要求学习创新“枫桥经验”,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11月29日 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村),浙江嘉善西塘镇、桐乡市乌镇和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武阳镇郭洞村榜上有名。

12月1日 《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办法》正式施行。

12月3日 省委、省政府在衢州召开“山海协作”工程情况汇报会,要求大力推进“山海协作”工程,努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12月8日至10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绍兴仓桥直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桐乡乌镇、嘉善西塘镇、湖州南浔镇分获“2003年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

12月23日 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扩大会议作出《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号召要充分发挥“八个优势”,深入实施“八项举措”,扎实推进浙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月27日 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全面启动浙江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

二零零四年

1月1日 《浙江省失业保险条例》正式实施。

1月9日 在全国双拥工作会议上,浙江省舟山市、杭州市、绍兴市、湖州市、宁波市、衢州市、温州市、台州市、象山县、义乌市、嵊泗县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1月16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

1月17日 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月12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决定》。

2月15日 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的若干意见》。

3月1日 浙江省决定全面建立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全省3.7万个行政村都配上一名驻村工作人员。

4月21日 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若干意见》。

4月22日 在建设“平安浙江”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大力建设“平安浙江”,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重要保证。5月11日,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关于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决定》,首次在全国提出了“大平安”的概念。

6月25日 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

7月14日 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浙江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8月20日 省委举行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8月27日至29日 总理带领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亲临浙江台州、温州视察台风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并在杭州听取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指导浙江工作。

9月10日 《浙江日报》报道,浙江成为全国省区中第一个基本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省份。

9月10日至26日 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在浙江举办。

10月23日 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

10月29日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意见》。

11月8日 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

11月12日 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浙江中小学教师享受当地政府出台的公务员津贴、补贴政策。

11月30日 国家统计局首次年度中国综合实力地级以上百强城市名单,浙江杭州、宁波、绍兴、温州、嘉兴、台州、金华、湖州和舟山9个市入围,其中杭州市跻身十强。

12月31日 2004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

二零零五年

1月10日 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

1月13日 省委部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活动,决定从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省党员中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6年6月28日,省委在嘉兴总结全省先进性教育活动。

2月1日 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若干意见》。

3月6日 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浙江代表团讨论时,希望浙江发扬成绩,再接再厉,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发展优势,积极挖掘发展潜力,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16日,省委常委会议专题学习讲话精神。17日,省委发出《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同志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浙江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

4月13日 全省重点建设暨“五大百亿”工程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扎实推进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体的重点建设。

5月31日至6月5日 我国第一次举办的部级、国际性动漫盛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举行。

6月10日 省委举行纪念陈云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暨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

6月22日 省委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在北京举行加快浙江文化大省建设恳谈会。

7月1日 浙江省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北仑、嘉善、绍兴、开化被列为试点县(区),并于11月底前全面完成试点任务。

7月16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杭州市委、市政府联合在杭州举行“推进和谐创业,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杭州和谐创业的发展模式引起广泛关注。

7月25日至29日 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首次进行网上视频转播。

7月29日 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

7月 省委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

8月22日 省科技厅宣布,浙江省部级火炬计划项目数首次跃居全国首位。2005年浙江申报的279个部级火炬计划项目获得国家立项批准。

10月12日至23日 浙江代表团在第十届全运会上获29块金牌、20块银牌、12块铜牌,总分1291分,名列金牌榜第6、奖牌榜第7、总分榜第8名,创浙江参加历届全运会最好成绩。11月10日,省委、省政府在杭州举行十运会浙江代表团庆功表彰会。

10月28日 《人民日报》头版发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长篇文章《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十六大以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浙江的实践》。

11月6日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6年1月21日,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关于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报告的决议》。

11月16日至12月1日 第九届中国戏剧节在宁波举行。

12月8日 “中国・浙江廉政文化论坛”发表《中国。浙江廉政文化论坛杭州宣言》。

12月20日 省委、省政府宣布从2005年开始,浙江全面停征农业税。浙江农民告别延续了两千年的“皇粮国税”。

12月29日 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12月31日 2005年浙江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达到64%,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连续第三年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

二零零六年

1月8日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4月25日,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

1月9日 浙江省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这是浙江8年来首次获得这一奖项。

2月5日 发表文章提出 “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

3月14日 浙江省科技厅宣布,2004年度《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浙江省以41.19的分值跃居全国第5位,比上一次2001年的排名上升2位。

3月21日 省委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

3月27日 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杭州举行。

4月13日至16日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杭州、舟山召开。

4月22日 2006世界休闲博览会在杭州萧山开幕。

4月26日 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

5月9日 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被评为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5月22日至24日 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通过《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宣言》。

5月 省委、省政府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学习推广义乌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经验。

6月23日至7月3日 由省委主办,省委宣传部、嘉兴市委承办的“开天辟地――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图片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6月 浙江44个项目荣登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列全国第一。

7月13日 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 8月10日 《文选》在浙江各地发行。15日,省委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11月15日 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见》。

11月22日 省发改委的《2005年浙江省社会发展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05年浙江社会发展水平居全国第4位,在各省区中列第1位,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持平。

12月22日 省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2006年―2010年浙江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关于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实施办法》。

二零零七年

1月19日 《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在浙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课题成果集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2月1日 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选举周国富为省政协主席。

3月25日 省委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决定:赵洪祝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4月2日 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

5月25日 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推选俞国行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职务。

6月12日至16日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在杭州举行,赵洪祝作题为《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工作报告。省委十二届一次全会选举赵洪祝为书记,吕祖善、夏宝龙为副书记。会议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自身作 风建设的决定》。

6月25日 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28日,省委常委会议专题学习讲话精神,要求坚持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创造浙江改革开放发展各项事业新成就,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

7月6日 浙江举行纪念粟裕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7月19日 省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史工作的意见》。8月22日,省委召开党史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浙江党史资源大省建设成为党史工作强省。

7月28日至29日 在浙江视察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7月30日 省委、省政府举行纪念江华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江华传》在会上首发。

8月16日 《经济日报》赴浙采访组发表《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省――浙江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纪实》。

8月中旬 组织专家考察浙江工作后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坚持把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与当地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对全国很有借鉴意义。

9月26日 中央综治委“平安建设工作督查组”召开情况反馈会,对浙江认真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按照“贵在落实、贵在坚持”的要求,扎实推进平安建设,有效维护全省社会和谐稳定表示充分肯定。

9月28日 《人民日报》头版发表《心系群众“最盼、最急、最难”,浙江开展“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的专题文章。2007年,浙江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部署市县委书记蹲点调研活动,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活动。共排摸确定15322个难题,至9月,已有13000多个难题得到有效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