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检测见证工作要点十篇

时间:2023-03-14 18:09:02

现场检测见证工作要点

现场检测见证工作要点篇1

关键词:质量控制,工程检测,问题

 

一、前言

由于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取样送检缺少必要的监督管理机制,取样不规范,以及少数单位弄虚作假,而出现了检测样品合格,但工程实体质量不合格的不良现象,给工程结构留下了质量隐患,使检测手段失去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建筑材料和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保证工程质量检测数据的真实性,更好地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工程检验制度,从而能取得真实代表质量特征的有关数据,科学评价工程质量。保证试件能代表母体的质量状况和取样的真实,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国家也颁布了相关文件和技术法规,要求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检测的管理工作,建立见证取样送检制度。硕士论文,工程检测。。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 “施工人员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当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建设部下发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建建(2000) 211号]就此问题做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第3.0.3条以强制性条文形式要求: “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承担见证取样检测及有关结构安全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

二、见证取样制度执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1)见证取样制度的实施主要是为了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和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公正性,它除了与检测单位有关外,涉及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还有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因此,执行好这一制度必须相关单位都能理解好这一政策并配合支持这项工作。同时,在当前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还需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应将见证人员的配置和相关工作纳入到资质管理中去;质量监督机构在质量监督过程中应逐步将现场见证工作作为质量监督的内容加以强化。改变目前存在的“好制度落实不好”的现状,使见证取样工作真正能够按规定落到实处,促进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

(2)见证人员的自身素质还不到位。由于见证人员绝大部分为监理人员,而目前监理人员存在一些问题,如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廉洁自律不够等也存在于见证人员中,使得见证工作呈现“走过场”现象。有些见证人员将样品的真实性片面理解成

样品只要在现场的母体中提取即可,忽视了样品的提取要符合有关的技术标准或规范的检验批的要求,最终导致一个小区几栋甚至十几栋的建筑共用一份检测报告的现象时有出现;对在现场交付的产品,见证人员要确保样品抽取能在现场随机进行,但由于见证人员工作不到位,使得见证送检的样品与现场的实际产品质量不一致,特别对门窗等现场组装的构件产品尤为明显。

(3)见证人员的配置还与工程建设量有一定的差距。按照有关规定,每项工程的见证人员至少配备1-2人,对于规模较大的建筑小区或复杂的建筑物,还应根据建筑物的数量或不同的工种适当增加见证人员。目前,有些建筑工程现场见证人员数量远远不够,一个较大的小区只有l一2个见证人员,且其中一个持证人员还是现场负责人或是监理总监。特别是近一两年,建设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有些监理单位由于见证人员的数量不够,将某一见证人员的证书复印多份在其监理的各个工地使用。这从根本上不能满足检测见证的有关规定。

(4)检测机构对见证人员的核查流于形式。按照文件要求,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向质量监督部门和该工程委托的质量检测单位、施工单位递交《见证人员授权书》,这从制度上保证了质量监督和检测单位对见证人员工作的监督,但由于有此施工现场建设或监理单位质量管理人员配备不齐或精力有限等原因,真正按规定做此项工作的建设或监理单位很少;而有些检测单位在接受见证样品委托时不认真核查见证人员证书及封样的有效性,甚至为了满足于客户,默许见证工作中见证人员无证上岗、委托他人见证、借用他人证书、样品监护不力以及封样措施不可靠等一系列违规行为,导致见证所取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得不到保证。

三、采取的对策

针对目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检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见证取样送检工作的监督管理,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的力度、将见证取样送检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中去。硕士论文,工程检测。。尽管见证取样送检工作只是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中一个环节,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代表性的检测样品不具有真实性,检测的再准确也是徒劳无效的,若其如此,工程质量何尝能够得以保证。因此,建议在监理单位资质年检和日常管理中,相关主管部门须将见证人员的配置、数量和承担的建设工程监理量结合起来;质量监督部门将施工现场的见证取样送检工作作为质量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落实。将见证人员的数量、见证记录的内容、见证取样的方法等列为监督的重点,对未加盖“见证取样送榆”章的检测报告不得作为竣工验收的质量保汪资料。

(2)进一步在制度上明确施工现场见证人员的配置数量,加大见证人员培训考核的力度。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并提高施工现场见证人员的配置数量,规定现场一线的质量管理人员均须持有见证取样上岗证,各地区承担见证人员培训和考核的机构要加大培训考核的力度,确保见证取样送检制度的真正落实到位。

(3)进一步规范检测机构的行为,使其严格把关、认真履行见证取样核查的职责。对审核中发现的无证上岗、委托他人见证、借用他人证书、样品监护不力以及封样措施不可靠等现象,应该做好解释工作、敢于拒绝接样、并在必要时通报当地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对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见证行为,检测机构在出具的检测报告上不得加盖“有见证取样送检”章。质量监督机构应严格按照《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的要求,加大查处监理单位对于见证取样制度的实施情况。硕士论文,工程检测。。同时,质量监督机构还应检查检测机构是否认真履行职责,认真审核样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一旦发现问题应严肃查处。

(4)建立见证取样送榆工作台帐。建立工作台帐是加强见证取样送检管理的有效措施,通过工作台帐可对见证人员的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工作台帐又能反映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检测情况,也便于质量监督的日常检查和质量事故的处理。工作台帐上应注明项目名称、见证人名称、见证材料和试块数量、使用部位、见证日期、见证人签字、检测结果、不合格材料处理情况等。

(5)实施见证取样网络化管理。为了控制施工单位瞒过监理单位送样,可要求在检测委托单上必须加盖监理单位公章和见证员章或签字,规定无监理单位公章就不收样;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必须见证取样的材料清单,并明确在见证取样时必须要有质保书和注明本批材料的数量;试验报告出来后,须经监理主管审核并加盖公章后存档;以此使见汪取样工作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到检测机构,均处于受控状态。

参考文献:

[1]储华平.砖混结构墙体裂缝产生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157-158

[2]陈兴龙.对轻钢结构加层设计及施工的几点思考.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05):47-48

现场检测见证工作要点篇2

关键词:建设工程,见证取样

 

本文阐述了建设工程见证取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保证建设工程见证取样的科学性进行了探讨

由于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取样送检缺少必要的监督管理机制,取样不规范,以及少数单位弄虚作假,而出现了检测样品合格,但工程实体质量不合格的不良现象,给工程结构留下了质量隐患,使检测手段失去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建筑材料和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保证工程质量检测数据的真实性,更好地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工程检验制度,从而能取得真实代表质量特征的有关数据,科学评价工程质量。保证试件能代表母体的质量状况和取样的真实,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国家也颁布了相关文件和技术法规,要求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检测的管理工作,建立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免费论文,见证取样。。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 “施工人员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当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建设部下发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建建( 2000) 211号]就此问题做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第3.0.3条以强制性条文形式要求:“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承担见证取样检测及有关结构安全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

(1)见证取样制度的实施主要是为了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和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公正性,它除了与检测单位有关外,涉及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还有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因此,执行好这一制度必须相关单位都能理解好这一政策并配合支持这项工作。同时,在当前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还需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应将见证人员的配置和相关工作纳入到资质管理中去;质量监督机构在质量监督过程中应逐步将现场见证工作作为质量监督的内容加以强化。改变目前存在的“好制度落实不好”的现状,使见证取样工作真正能够按规定落到实处,促进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

(2)见证人员的自身素质还不到位。由于见证人员绝大部分为监理人员,而目前监理人员存在一些问题,如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廉洁自律不够等也存在于见证人员中,使得见证工作呈现“走过场”现象。有些见证人员将样品的真实性片面理解成

样品只要在现场的母体中提取即可,忽视了样品的提取要符合有关的技术标准或规范的检验批的要求,最终导致一个小区几栋甚至十几栋的建筑共用一份检测报告的现象时有出现;对在现场交付的产品,见证人员要确保样品抽取能在现场随机进行,但由于见证人员工作不到位,使得见证送检的样品与现场的实际产品质量不一致,特别对门窗等现场组装的构件产品尤为明显。

(3)见证人员的配置还与工程建设量有一定的差距。按照有关规定,每项工程的见证人员至少配备1-2人,对于规模较大的建筑小区或复杂的建筑物,还应根据建筑物的数量或不同的工种适当增加见证人员。目前,有些建筑工程现场见证人员数量远远不够,一个较大的小区只有l一2个见证人员,且其中一个持证人员还是现场负责人或是监理总监。特别是近一两年,建设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有些监理单位由于见证人员的数量不够,将某一见证人员的证书复印多份在其监理的各个工地使用。这从根本上不能满足检测见证的有关规定。

(4)检测机构对见证人员的核查流于形式。按照文件要求,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向质量监督部门和该工程委托的质量检测单位、施工单位递交《见证人员授权书》,这从制度上保证了质量监督和检测单位对见证人员工作的监督,但由于有此施工现场建设或监理单位质量管理人员配备不齐或精力有限等原因,真正按规定做此项工作的建设或监理单位很少;而有些检测单位在接受见证样品委托时不认真核查见证人员证书及封样的有效性,甚至为了满足于客户,默许见证工作中见证人员无证上岗、委托他人见证、借用他人证书、样品监护不力以及封样措施不可靠等一系列违规行为,导致见证所取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得不到保证。

针对目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检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见证取样送检工作的监督管理,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的力度、将见证取样送检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中去。免费论文,见证取样。。尽管见证取样送检工作只是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中一个环节,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代表性的检测样品不具有真实性,检测的再准确也是徒劳无效的,若其如此,工程质量何尝能够得以保证。因此,建议在监理单位资质年检和日常管理中,相关主管部门须将见证人员的配置、数量和承担的建设工程监理量结合起来;质量监督部门将施工现场的见证取样送检工作作为质量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落实。将见证人员的数量、见证记录的内容、见证取样的方法等列为监督的重点,对未加盖“见证取样送榆”章的检测报告不得作为竣工验收的质量保汪资料。

(2)进一步在制度上明确施工现场见证人员的配置数量,加大见证人员培训考核的力度。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并提高施工现场见证人员的配置数量,规定现场一线的质量管理人员均须持有见证取样上岗证,各地区承担见证人员培训和考核的机构要加大培训考核的力度,确保见证取样送检制度的真正落实到位。

(3)进一步规范检测机构的行为,使其严格把关、认真履行见证取样核查的职责。对审核中发现的无证上岗、委托他人见证、借用他人证书、样品监护不力以及封样措施不可靠等现象,应该做好解释工作、敢于拒绝接样、并在必要时通报当地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对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见证行为,检测机构在出具的检测报告上不得加盖“有见证取样送检”章。质量监督机构应严格按照《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的要求,加大查处监理单位对于见证取样制度的实施情况。免费论文,见证取样。。同时,质量监督机构还应检查检测机构是否认真履行职责,认真审核样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一旦发现问题应严肃查处。

(4)建立见证取样送榆工作台帐。建立工作台帐是加强见证取样送检管理的有效措施,通过工作台帐可对见证人员的工作进行日常管理。 工作台帐又能反映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检测情况,也便于质量监督的日常检查和质量事故的处理。工作台帐上应注明项目名称、见证人名称、见证材料和试块数量、使用部位、见证日期、见证人签字、检测结果、不合格材料处理情况等。

(5)实施见证取样网络化管理。为了控制施工单位瞒过监理单位送样,可要求在检测委托单上必须加盖监理单位公章和见证员章或签字,规定无监理单位公章就不收样;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必须见证取样的材料清单,并明确在见证取样时必须要有质保书和注明本批材料的数量;试验报告出来后,须经监理主管审核并加盖公章后存档;以此使见汪取样工作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到检测机构,均处于受控状态。

[1] 闫彩云. 关于建筑材料检测实践教学的审度与思考. 职业 , 2010, (03) :171-172

[2] 滕叆.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路基材料检测教学中的应用.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0,(01) :65-67

现场检测见证工作要点篇3

对客户代表的要求主要包括:经验丰富,专业知识过硬,并熟悉GB/T1900—2008等标准及国家和行业标准,特别要熟练掌握HSE管理体系;一般情况下,客户代表应有从事本专业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监造总负责人应有2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驻厂客户代表的专业水平应达到所监造设备技术要求水平。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善于处理问题的能力,能与厂方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应严格遵守制造厂有关规定及劳动纪律。;应了解并熟悉合同条款、监造协议、制造厂质量保证体系,掌握材料或设备的制造标准并了解材料或设备的制造进度。参与或了解监造大纲中规定的重要部件的原材料、元器件的合格检验和筛选检验的方法和过程。了解重要部件的质量保证措施和执行情况,了解加工过程的中间检查和主要附件的组装情况。参加和了解合同及协议中规定的部套试验、联动试验、总装和出厂试验等,并履行现场见证和签证手续,但是此签证不能代替合同设备到工地后的验收和投运后的验收试验。了解合同设备的设计修改和制造改进情况。应了解制造厂的检验手段、方法、标准,检验设备的标定及使用状态,检验人员的资质等相关情况;如果工厂不具备检验资格的项目,客户代表还需代表客户履行产品抽样、封装、押运、送检等职责。应了解合同设备出厂前的防护、维护、入库保管和包装发货情况。在设备制造过程中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客户代表应立即与制造厂有关方面联系解决,出现重大问题应立即向客户报告;如与制造厂意见不一致时,首先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主动与制造厂协商,争取达成共识,如多次商讨仍不能统一意见,应报告客户由客户申请有关主管部门协助解决或仲裁处理。长驻制造厂的客户代表应按时上下班,并做好设备监造驻厂日记,将现场检查测试情况填写进监造测试记录,定期作监造小结,报告客户。在监造工作完成后,客户代表应编制监造报告,并及时提交给客户的主管部门。

二、监造工作模式及方式

一级监造项目少,是重点监检,也是最低要求,适合对一般材料、设备的监造工作。二级监造项目多,齐全、具体,是更高要求,是客户对监造过程的跟踪检查监造,适用于对大宗负责的材料、设备的监造工作。设备监造方式分为停工待检(H点)、现场见证(W点)、文件见证(R点)3种。停工待检项目必须有客户代表参加,经客户代表现场检查并签证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现场见证项目应有客户代表在场;文字见证项目是由客户代表查阅制造厂的检验、试验记录。以上方式符合国际惯例。对于重要物资一般采用二级监造模式,这样才能严格保证产品质量。在监造过程中可以“三点结合”,即3种监造方式穿行。客户代表可以对单件产品的整个工艺进行跟踪监督,即现场见证(W点),也可以对某一时期的所有产品进行停工待检(H点),而文件见证(R点)则可以通过抽查的形式进行监督。

三、监造的具体操作

1.文件见证

文件见证不受产品和人员的限制,只需制造厂提供相关的文件即可进行操作。这部分监督内容主要是核实制造单位资质情况、实际生产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设备供货合同的要求;对前期设计方案、图纸、工艺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核和修改意见;核查制造单位提供的生产计划和有关质量体系,并提出核查意见;审核制造单位的采购流程是否健全、生产记录是否合格并真实可信、售后服务体系是否正常运转等相关文件。

2.现场见证

要做到现场见证,客户代表必须熟悉设备图纸、技术标准、制造工艺以及设备供货合同中的有关规定,同时还要熟悉制造单位的检验计划和检验、试验要求,确认各制造阶段检验、试验的时间、内容、方法、标准以及检测手段;对材料或设备制造过程中拟采用的重大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鉴定和试验报告进行审核,签署意见,并通知委托人予以确认。在此环节,客户代表的工作有:对主要零件的生产工艺、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人员的上岗资格以及设备制造和装配场所的环境进行查验;对制造设备的主要原材料、外购配套件、毛坯铸锻件的证明文件及检验报告和外协加工件、委托加工材料的质量证明以及制造单位提交的检验资料进行查验;对设备制造过程进行监督和抽查,深入生产场地对所监造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对主要及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质量和制造工序进行检查与确认;按制造单位的检验计划和相应标准、规范的要求,监督设备的制造过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确认,如发现检验结果不符合规定,应及时通知制造单位进行整改、返工或返修;对当场无法处理的质量问题,客户代表应书面通知制造单位,要求暂停该部件转入下道工序或出厂,并要求制造单位处理;当发现重大质量问题时,必须立即向制造单位出具书面停工通知,并及时报告委托人;监督制造单位的设备装配和整体试验等过程。必要时,客户代表还需进行用户现场安装、调试的监督工作,审查参加安装、调试工程技术人员的资质以及安装、调试工具是否合格。

3.停工待检

对于比较重要的环节或者出现特殊情况时,客户代表可以提出停工待检。由于此监造方式比较消耗时间,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时须慎重考虑。一般来说,对于某个重要的生产工艺环节,须不定期进行停工待检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但是这类抽检不宜过于频繁,否则将影响产品的生产进度。如果发生特殊情况,如发现产品的某项指标有重大偏差,这时就必须进行停工待检。由客户代表向客户方提出停工申请,待客户方批准后下达停工通知书,进行停工检查,直至找到问题所在,此时的检查一般比较系统全面。停工待检必须做好全面的检测记录,对检测人员、检测仪器、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送交客户方备案。

4.时间控制

监造工作除了要监督产品质量外,还要严格保证产品的交货时间。这里所指的交货时间不是一味地追求进度。如果制造厂对交货期没有足够的重视,很有可能耽误交货时间,导致不能按时交货;如果制造厂为了追求效率而加快制造进度,则有可能降低产品质量。因此,客户代表对制造时间的控制不仅关系到能否按时交货,同时也间接地影响到产品质量。

四、监造报告

现场检测见证工作要点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见证取样;问题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保证试件能代表母体的质量状况和取样的真实,出具只对试件负责的检测报告,确保建设工程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各单位和各部门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共同监督建筑工程见证取样,以保证检测结果能真实反映工程和原材料的质量。

1 见证取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单位的问题

施工单位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承包者,它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决定着工程质量的好与坏。而评定工程质量好坏的主要依据是工程检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进行工程检测时,施工单位必须执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但是不少施工单位在取样送检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有的取样人员在取样时根本就不通知见证人员,自作主张;也有少数的取样人员对现场取样缺乏必要的基本知识,常常出现所取样品不能科学代表母体质量,甚至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就像许多施工单位由于钢筋进货渠道多,使用的品种规格多,施工现场因场地所限,管理又较混乱,不能以“四同状态”(即同厂别、同炉号、同规格、同一交货状态)进行组批。另外取样时应从同一批的两根钢筋中截取,每一根截去端部500mm后,截取一根拉力试验,一根冷弯试验,低碳热轧钢圆盘条,应取自不同盘。而有的取样人员为了不浪费定尺的钢筋和方便,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这一基本知识,直接在一根上截取或从废料堆里寻找所需规格进行试验,因此缺乏代表性。

1.2 监理单位的问题

监理单位是建筑项目的管理服务主体,它是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依据国家标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实施的监督管理。只有监理单位才能按照独立、自主的原则,以公正的第三方的身份开展监理工作。一般情况下每项工程至少应配备1-2名见证人员,见证人员必须有监理单位具备初级以上施工管理系列技术职称或具有建筑施工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见证人员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见证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履行其职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如监理单位见证人员太少,有的监理单位两三个工程项目才配备一名见证人员,很难做到在现场见证取样和送检;而有的监理单位派一些没有见证资格的监理人员来充当见证人员,更有甚者根本不派监理人员去监督,造成了没有现场监督、监督力度不够、监督水平有限,见证取样和送检混乱的局面。

1.3 检测单位的问题

检测单位是脱离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公正的第三方检测。它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检测报告中检测数据和检测结论是质量监督部门评判工程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如果检测单位违规,接样人员不按程序接受样品,不严格把关,检测人员,检测报告弄虚作假,将会给建设工程质量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检测单位要从接样开始,一直到检测报告的发出,都要严格按照工作程序进行。接样人员在接受样品时,要仔细核查委托单位有没有执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核查送样人员填写的委托单,观察样品是否实行了封样,查看工程监理见证人员是否伴随送样。如果委托单中没有见证人员签名或样品没有封样,接样员应拒收该样品。

2 如何做好建筑工程见证取样

针对以上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发挥建筑工程见证取样的作用,下面给出一些应对措施:

2.1 加大执法力度、将见证取样送检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中

尽管见证取样送检工作只是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中一个环节,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代表性的检测样品不具有真实性,检测得再准确也是徒劳无效的,若其如此,工程质量何尝能够得以保证。因此,建议在监理单位资质年检和日常管理中,相关主管部门须将见证人员的配置、数量和承担的建设工程监理量结合起来;质量监督部门将施工现场的见证取样送检工作作为质量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落实。将见证人员的数量、见证记录的内容、见证取样的方法等列为监督的重点,对未加盖“见证取样送检”章的检测报告不得作为竣工验收的质量保证资料。

2.2 进一步规范检测机构的行为,使其严格把关、认真履行见证取样核查的职责

对审核中发现的无见证人取样、见证人委托他人见证、样品监护不力以及封样措施不可靠等现象,应该做好解释工作、敢于拒绝接样、并在必要时通报当地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质量监督机构应严格按照《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的要求,加大查处监理单位对于见证取样制度的实施情况。同时,质量监督机构还应检查检测机构是否认真履行职责,认真审核样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一旦发现问题应严肃查处。

2.3 立见证取样送检工作台账

建立工作台账是加强见证取样送检管理的有效措施,通过工作台账可对见证人员的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工作台账又能反映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检测情况,也便于质量监督的日常检查和质量事故的处理。工作台账上应注明项目名称、见证人名称、见证材料和试块数量、使用部位、见证日期、见证人签字、检测结果、不合格材料处理情况等。

2.4 实施见证取样网络化管理

为了控制施工单位瞒过监理单位送样,可要求在检测委托单上必须加盖监理单位公章和见证员签字,规定无监理单位公章就不收样;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必须见证取样的材料清单,并明确在见证取样时必须要有质保书和注明本批材料的数量;试验报告出来后,须经监理主管审核并加盖公章后存档;以此使见证取样工作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到检测机构,均处于受控状态。

2.5 提高工作效率,积极探索见证封样的方法和程序

目前见证取样工作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封样送检行为,应根据建筑工程见证取样工作的有关要求,细化、统一并规范封样的方法、程序,确保见证工作的科学性。

2.6 加强对取样人员的培训

使其熟悉建筑材料性能、验收批划分、取样、保管、送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强化验收质量意识,了解工作程序,取样人员在取样之前,一定要先通知工程监理见证人员,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

3 见证取样及送检程序

为了使见证取样及送检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见证取样和送检时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第一,工程开工后,工程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单位应立即制订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同时确定承担有见证试验资质的试验室;第二,建设单位应向质监站和检测单位递交“见证单位和见证人员授权书”。授权书应写明本工程的见证单位和见证人员姓名,以便质监机构和检测单位检查、核对;第三,施工现场取样人员进行原材料取样和试块制作时,见证人员必须在旁见证;见证人应及时做见证记录,并将见证记录归入施工技术档案;见证人员应对试样进行监护,并和施工方一起将试样送至检测单位,或采取有效的封样措施送检;第四,检测单位在有见证取样和送检项目的检测报告上应加盖“见证取样检测”专用章,由施工单位汇总后纳入该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档案。该检测报告单备注栏中还应注明见证单位和见证人员姓名,以便发生试样不合格情况时,可尽快通知质监单位和见证单位。

现场检测见证工作要点篇5

关键词:屋面钢网架 质量控制点 监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205-02

乌鲁木齐新客站位于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本工程为特大型铁路旅客车站,主体结构为三层土建框架结构体系,其中地下一层为出站层,地上两层分别为站台层和高架候车层,屋盖为钢网架结构,最高屋顶为40.900 m。站房平面呈枕形,总建筑面积为99982 m2,南北最大尺寸为322.816 m,东西最大尺寸为231.029 m,通过变形缝分为南北两区两个结构单元。

本站房屋盖采用两向正交正放网架结构,采用下弦多点支承。网架屋盖顺轨道的跨度(36~56.9)m+66 m+(36~56.9)m;垂直轨道的跨度主要有21.0 m、24.0 m、25.75 m。屋盖周边带有10.0~21.0 m不等的悬挑。建筑外形为小矢高壳体,候车层屋盖沿横向设有条形采光天窗。网架结构杆件采用圆管,主要节点为焊接球节点,部分节点为管管相贯。主要支承形式为下弦多点支承于框架柱上,采用抗震球型固定铰支座,支座高度250 mm,柱顶标高距下弦中心标高为650 mm。

1 屋面钢网架施工工序

1.1 工厂工序

焊接工艺评审方案编制原材料进场报验焊接工艺评定放样与下料卷管与校圆纵缝焊接成管节与探伤环缝对接成管段与探伤。

1.2 现场拼装工序

运输到工地预装胎架制作分单元卧拼分单元立拼横撑拼接(腹杆焊接)提升系统安装钢绞线及底锚安装验收脱胎(附件安设)提升各单元调试提升系统线型测量各单元拼装成分段整体所有提升系统受力观测屋面钢网架提升屋面钢网架分段整体标高调试屋面钢网架提升单元和临时措施检查确认屋面钢网架各分段单元提升“微调”各分段单元标高各分段单元焊接成整体屋面钢网架整体提升“微调”整体标高屋面钢网架与钢柱连接成整体嵌补杆件及焊缝检测探伤液压提升系统卸压循环吊装斜撑安设与探伤合龙始终监控量测涂装屋面板安装。

2 质量控制点设置与预控对策

根据结构布置特点及目前现场施工安排,计划将屋面钢网架划分为18个提升单元。施工工艺为:分别依次先将中间单元提升到两侧单元拼装位置对接,再三块合并成一个提升单元,进行整体提升到位,采取分块(三块合一)累积提升的工艺进行安装。由于屋面钢网架自身结构较为复杂,这就导致其施工工艺也十分复杂。所以需要设置屋面钢网架进行质量控制点时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质量控制点主要设置在很难保证质量或是对质量影响较大、一旦发生质量问师会给整个工序或是环节带来较大影响的位置。

一是关键工序、隐蔽工序,例如:焊接工序和探伤工序。

二是质量不稳定的工序、部位或对象,制作中的薄弱环节。

三是容易出错的、制作时具有较大难度,而且对质量缺乏有效把握的工序或是环节。

当质量控制点设置在上述位置后,则还需要进行见证点和停止点的设置。由于在实际施工中见证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见证点进行设置要远远比质量控制点的设置重要,所以在见证点设置时,需要由监理工程师亲自到现场进行见证,同时还要对整个工序制作的过程中进行全面的监督。

相较于见证点来讲,停止点更具重要,停止点的设置通常是针对特殊过程或是特殊工序进行的,而且在设置完成后还要经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签认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针对于屋面钢网架施工的工序来对其主要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设置,然后分别针对各质量控制点及所存在质量通道病进行有效的监控,采取措施来对质量进行主动控制。

2.1 15道主要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质量控制点后面标识W的为见证点,标示为H的为停止点)

(1)施工准备:做好管理人员和特种人员的审核工作,对各项设备、设施和环境进行查验,进行资质资格报审,对设计分解图进一步深化,对焊接工艺进行评定,对制造规则和制造方案进行评审,对方案进行检测和返修,准备好工艺试板和焊接工艺指导书。

(2)原材验收:需要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查验,检查原材料的质保书,抽取原材料的样品进行送检,检验合格的才能允许进场进行施工。

(3)放样切割:放样单,样板模型,坡口,除毛刺污锈,首件产品查验,分批验收。

(4)纵缝焊接:椭圆度,坡口,间隙,除锈,钢衬垫,焊前检查,校圆,焊后外观,探伤H。

(5)环缝对接:工装,线形测核,焊前查验,首件拼焊后验收,温度控制,焊后探伤。

(6)进工地验收:半成品验收资料,尺寸外观检查。

(7)支座安设:支座验收,测量定位,固定就位焊接,滑移支座安装,抗震球型固定铰支座安装,复测。

(8)工地预装场卧拼装:预装方案,拼装场地验收,胎架工装验收,首件拼装验收,预拼过程检查,焊接处检查,下胎前验收,补涂装。探伤,吊装加固。

(9)提升系统安设检验试吊:图纸,检算,施组安保措施签核,安装监控,提升前验收,提升,预演及改进。安装方案评审。

(10)分单元按序吊装:人员组织检查,安保措施查验,吊前查验,翻身转体,吊运就位,就位后检查,焊后探伤。

(11)分段各单元拼装:胎架、工装查验,首件总装验收,预拼过程,下胎前验收,补涂装,探伤,吊装加固。

(12)分段各单元按序吊装:人员组织检查,安保措施查验,吊前查验,转体前查验,吊运就位,就位后检查,焊后探伤。

(13)吊装过程监控量测:监控量测人员资格、方案审查,量测过程,数据审核,临扣拆除,不符合要求调整后审核。

(14)横撑、腹杆焊接:横撑腹杆制作,涂装前查验,吊装前查验,就位后查验W,焊后探伤,补涂装。

(15)构件补涂装:方案、安质保措施,操作平台安检,涂料查验,机具设备查验,构件、焊缝外观检查,涂装过程,涂装层检测验收。

2.2 质量控制重点及其控制措施

(1)屋面网架杆件制造。

对于需要进场的钢材和焊材进行检查,确保其外观没有损伤,同时还要做好复验工作,对材料的质保单进行仔细审核。对屋面网架杆件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审核,对焊接制造规则进行评审,对于焊接工人和起重工人的施工资质进行检查,严禁避免无相关资质的人员进行施工。对旁站焊接件利用超声波和X光等进行检测,同时还需要通过第三方进行复检,确保焊接件的质量。

(2)液压提升系统。

将钢绞线送有资质单位检验,对安装方案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监控方案需要审批合格后才能进行实施。同时还要确保复核审核批准签认手续的齐全性,确保资格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在提升前需要做超载试验,严禁避免出现钢铰线缠绕的情况发生。为了确保提升的安全性,则需要对提升安全方案进行监测,提升设备年检、检测和维护等情况都需要进行仔细的查验。

(3)屋面网架预拼、吊装,空中焊接。

对于焊接操作工和起重机操作人员的资质要进行检查,对预装两个弦管之间的中心距、组焊后各节段单元的扭曲、拱形、曲线精度、节段端口尺寸精度和连接支座进行检查,对各节段的预装尺寸和预装错边等脱胎质量进行检查。对于拱肋定位测量、能测数据和监控指令等都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控制程序对其进行核准。对杆管对接间隙、错边和坡口打磨等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在风速下预热施焊时需要确保其能够满足温度、湿度的要求。焊接完成后需要对焊缝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进行焊后探伤,同时还要由第三方对其质量进行复检。

(4)监控量测。

审批测量方案。检查核实人员资质、仪器设备检验合格证。见证监控量测,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

2.3 主要质量通病及监控措施

(1)钢材使用型号、规格不对。

对于所以需要进场的钢材都需要对其进行“三证”检查,在现场对其进行核对和验收,确保其标识、规格、型号和批号都与施工要求一致,同时还要填写全过程质量跟踪单,确保出现问题能够进行追溯。在来料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现场进行取样复验,然后对复验报告进行核对。确保钢材的型号和规格与施工要求一致。

(2)焊材烘焙保存不当。

对焊材烘焙保存领用制度进行检查,确保严格制度得到了严格执行。同时还要对烘焙房进行检查,确保做到每天一次,并对烘焙领用记录进行查验。

(3)焊接工艺评定未代表现场实际情况。

全部现场焊缝都被记录在焊接工艺评定清册内,所以需要对该清册进行核查,同时还要对焊接工艺方案进行核查,可以对现场情况进行模拟,按照批准的焊接方案对试板进行焊接,同时旁站监督。焊接完成的试板需要送到正规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然后出具检测报告。

(4)焊缝质量差。

对焊工的资质进行检查,对其施焊方式进行核查,对于焊缝内部缺陷较多的情况要对其导致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模拟高空环境进行试板施焊。

(5)单元节组装尺寸超出允许值。

对各组装设施的尺寸进行检查,确保其与设计要求相符,同时还要制定可行的组装计划,确保组装工作有步骤、有次序的进行。

3 实施效果

(1)乌鲁木齐新客站屋面网架焊接质量监控,先检查焊缝外观,后见证施工方自检(施工方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探伤。施工方自检探伤合格后,再及时报请独立的(业主委托的检测单位)第三方检测单位检测探伤(本工程要求每3.5延米焊缝检测一次,其中一级焊缝100%无损检测,二级焊缝无损检测20%)。总的情况,杆、焊接球焊缝自检探伤报告合格齐全,分项工程验收合格。业主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按要求探伤检测,全部焊缝均未发现超标缺陷。满足屋面网架制造规则要求。

(2)监控单位提交了屋面网架监控报告,认为屋面钢网架高程、轴线和环境条件符合设计和监控要求,设计、监控、施工、监理四方一致同意后,按提升方案终于提升成功,确保了整个结构安全。

4 结语

通过对乌鲁木齐新客站钢网架在整个加工、制作拼装过程中的严格监控,2014年10月19日晚19时45分,所有网架单元顺利提升就位,乌鲁木齐新客站网架主体工程顺利完工,赢得了业主的高度赞扬。

参考文献

[1] 孙伯豪.钢网架结构工程的整体吊装[J].建筑工人,2004(10):16.

现场检测见证工作要点篇6

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检测机构分布之广、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宽,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仅与建筑、建材有关的实验室就多达4600余家。在这4600余家建材建筑检验实验室中,仅企业实验室就占去了40%的份额;而监督检测机构所占的比例,只达到整个行业的30%,监测力量颇为薄弱;科研院校检测机构几乎与监督部门基本持平,占30%。在众多的实验室中,绝大部分实验室的检测装备相当简陋,科技含量也不高,固定资产不足200万元。实验室操作人员更是少得可怜,大多数不超出10人。年检测收入不足100万元,除去成本,利润微乎其微。定位不准发展失衡因为建材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都是以科研院校和大型建筑企业内部试验室等附属机构的面貌出现的,大都带有科研与教学性质。而以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名义设立的监督检验室,带有政府色彩,且一直附属于母体的部门进行运作,还没有形成独立企业运作的理念。但是,按照国际惯例,没有独立法人资格,检测机构是不能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市场的,尤其是在加入世贸以后。这就为中国的建材检测机构带来了市场风险和压力。

二、

建筑材料检测在建材科研、技术开发、企业生产和建筑工程施工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评定和控制建筑材料质量的依据和必要的手段,也是发展建筑科学技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城乡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包含建材检测在内的检测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的检测机构成立历史并不长,从形成到今天大约经历了20年的时间,而且大都是从实验室演变而来,主要设立在国内专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及相关的大型企业中。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对建材检测机构加大了管理力度,但检测工作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假、乱、低、缺”的现象。假,表现在检测的试件假,过程假,数据假,结论假;乱,表现在检测单位内部管理混乱,检测市场秩序处于无序状态;低,表现在检测人员素质低,检测技术水平低,检测管理层面低;缺,表现在缺乏管理手段,缺乏技术措施。

四、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

针对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建材检测管理,提高建材监管水平,有必要改进建材检测管理的方式,以提升检测服务能级,可以将“完善一个平台,激活两个现场,落实三方责任。整治四大顽症,打造五大机制,把握六个操作节点”纳人建材检测工作的重点。

1.完善检测信息平台

掌握信息就是占领了监管的制高点。虽然本市已基本完成了检测行业信息管理系统,也就是城域网建设,但是月报、速报,尤其是连网和数据上传工作还及时,检测信息还不完整、不准确。为确保检测信息的及时、准确、真实、完整。实现检测信息的有效性,利用检测信息平台为建材监管服务,可以通过月报、速报和连网上传数据的比较,完善城域网建设,最终应直接通过城域网即时传输检测信息,直接利用城域网上传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判断。

2.激活施工现场和检测现场,实现两场互动

施工现场和检测现场原来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现场,对施工现场建材产品状况的描述和取样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完成,检测单位的工作在检测现场完成,仅对来样样品的检测结果负责,往往不能真实反映建材产品的实际质量状况。应使施工现场和检测现场相互联系起来,从施工现场的建材产品信息跟踪到检测现场的检测情况,从检测现场的检测结论追溯到施工现场的建材产品状况,实现两场互动,保持施工现场和检测现场的一致性,真实反映建材产品的质量和特性。

3.落实建材供应、使用、检测三方责任

从见证取样深化到三方确认,就是要紧紧抓住建材供应商,一旦检测结论产生,就能及时确认各方责任,顺利实现不合格产品的清场和对使用单位的警示。使用方,包括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合理使用和见证使用经检测合格的产品,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根本。检测方就是检测机构,应确保检测的客观、公正,真实反映施工现场建材产品质量状况。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应充分发挥这三类对象的作用,通过明确各方责任,规范各方行为,才能有效遏制检测工作中的假、乱现象。

4.整治四大顽症,针对“假、乱、低、缺”实施整治

经过多年发展和治理,检测行业得到飞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要紧紧抓住“假、乱、低、缺”四大顽症开展大规模整治违规行为的活动,向社会表明整治检测顽疾的决心和力度,并着力分析造成顽症的原因,落实对应整改措施和改革设想。对于集体造假、多次造假、社会反响较大的检测单位,加大处罚力度。支持市建设工程检测协会对造假人员,查处一个、吊销一个,绝不护短。

5.把握委托、核查、抽样、试验、报告和评估六个操作节点

委托应更新,应改变现有的委托方式,委托过程应有第三方监督;核查应严格,应核查施工现场建材产品信息,保证检测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抽样应科学,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抽样方案,推行检测机构现场抽样和取样,保证试件能代表母体的质量状况;试验应规范,应按检测运行法则操作,确保检测过程和检测结论客观、准确;报告应有效,检测信息应即时传输,不合格检测信息应及时上报;评估应专业,对检测工作的开展应进行绩效评估,不断规范和完善各个节点的操作运行。

五、结语

建材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必须根据各自实验室的具体情况,严格依据GB/T1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检测的每个过程和标准、法律法规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各个环节有效地实施。在有效地执行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保证下,不循环地进行自我评价、持续改进,进一步完善实验室质量体系。

参考文献:

[1]康立中,何洁.建材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在检测工作中的应用[J].辽宁建材,2003,(01).

[2]马振珠.中国建材检测行业大透视[J].工程质量,2007,(01).

[3]陈丽莎.建材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及其持续改进[J].广东建材,2004,(08).

[4]沈国伟.建材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J].今日电子.

现场检测见证工作要点篇7

【关键词】 检测 国家认证 信息平台抽样 建材样品

一、引言

建筑材料检测在建材科研、技术开发、企业生产和建筑工程施工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评定和控制建筑材料质量的依据和必要的手段,也是发展建筑科学技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城乡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包含建材检测在内的检测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的检测机构成立历史并不长,从形成到今天大约经历了20年的时间,而且大都是从实验室演变而来,主要设立在国内专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及相关的大型企业中。

二、现状

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检测机构分布之广、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宽,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仅与建筑、建材有关的实验室就多达4600余家。在这4600余家建材建筑检验实验室中,仅企业实验室就占去了40%的份额;而监督检测机构所占的比例,只达到整个行业的30%,监测力量颇为薄弱;科研院校检测机构几乎与监督部门基本持平,占30%。在众多的实验室中,绝大部分实验室的检测装备相当简陋,科技含量也不高,固定资产不足200万元。实验室操作人员更是少得可怜,大多数不超出10人。年检测收入不足100万元,除去成本,利润微乎其微。定位不准发展失衡因为建材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都是以科研院校和大型建筑企业内部试验室等附属机构的面貌出现的,大都带有科研与教学性质。而以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名义设立的监督检验室,带有政府色彩,且一直附属于母体的部门进行运作,还没有形成独立企业运作的理念。但是,按照国际惯例,没有独立法人资格,检测机构是不能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市场的,尤其是在加入世贸以后。这就为中国的建材检测机构带来了市场风险和压力。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对建材检测机构加大了管理力度,但检测工作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假、乱、低、缺”的现象。假,表现在检测的试件假,过程假,数据假,结论假;乱,表现在检测单位内部管理混乱,检测市场秩序处于无序状态;低,表现在检测人员素质低,检测技术水平低,检测管理层面低;缺,表现在缺乏管理手段,缺乏技术措施。

四、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

针对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建材检测管理,提高建材监管水平,有必要改进建材检测管理的方式,以提升检测服务能级,可以将“完善一个平台,激活两个现场,落实三方责任。整治四大顽症,打造五大机制,把握六个操作节点”纳人建材检测工作的重点。

1.完善检测信息平台

掌握信息就是占领了监管的制高点。虽然本市已基本完成了检测行业信息管理系统,也就是城域网建设,但是月报、速报,尤其是连网和数据上传工作还及时,检测信息还不完整、不准确。为确保检测信息的及时、准确、真实、完整。实现检测信息的有效性,利用检测信息平台为建材监管服务,可以通过月报、速报和连网上传数据的比较,完善城域网建设,最终应直接通过城域网即时传输检测信息,直接利用城域网上传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判断。

2.激活施工现场和检测现场,实现两场互动

施工现场和检测现场原来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现场,对施工现场建材产品状况的描述和取样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完成,检测单位的工作在检测现场完成,仅对来样样品的检测结果负责,往往不能真实反映建材产品的实际质量状况。应使施工现场和检测现场相互联系起来,从施工现场的建材产品信息跟踪到检测现场的检测情况,从检测现场的检测结论追溯到施工现场的建材产品状况,实现两场互动,保持施工现场和检测现场的一致性,真实反映建材产品的质量和特性。

3.落实建材供应、使用、检测三方责任

从见证取样深化到三方确认,就是要紧紧抓住建材供应商,一旦检测结论产生,就能及时确认各方责任,顺利实现不合格产品的清场和对使用单位的警示。使用方,包括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合理使用和见证使用经检测合格的产品,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根本。检测方就是检测机构,应确保检测的客观、公正,真实反映施工现场建材产品质量状况。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应充分发挥这三类对象的作用,通过明确各方责任,规范各方行为,才能有效遏制检测工作中的假、乱现象。

4.整治四大顽症,针对“假、乱、低、缺”实施整治

经过多年发展和治理,检测行业得到飞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要紧紧抓住“假、乱、低、缺”四大顽症开展大规模整治违规行为的活动,向社会表明整治检测顽疾的决心和力度,并着力分析造成顽症的原因,落实对应整改措施和改革设想。对于集体造假、多次造假、社会反响较大的检测单位,加大处罚力度。支持市建设工程检测协会对造假人员,查处一个、吊销一个,绝不护短。

5.把握委托、核查、抽样、试验、报告和评估六个操作节点

委托应更新,应改变现有的委托方式,委托过程应有第三方监督;核查应严格,应核查施工现场建材产品信息,保证检测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抽样应科学,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抽样方案,推行检测机构现场抽样和取样,保证试件能代表母体的质量状况;试验应规范,应按检测运行法则操作,确保检测过程和检测结论客观、准确;报告应有效,检测信息应即时传输,不合格检测信息应及时上报;评估应专业,对检测工作的开展应进行绩效评估,不断规范和完善各个节点的操作运行。

现场检测见证工作要点篇8

一、基本情况

自2006年下半年全省部署开展建筑内部装修材料见证取样检验工作以来,各地按照省局的同一部署,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全省建筑内部装修材料见证取样检验工作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较好地完成了省局规定的各项工作目标。据统计,见证取样检验工作开展以来,各地(除杭州、宁波外)送检见证取样样品28686批次(收取检验费5142余万元),发现分歧格材料5325批次,较好地从源头上杜尽了分歧格装修材料的使用,有效地防止“先天性”火灾隐患的产生,为净化社会消防安全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年来,全国已有数十个总队、支队前来参观交流工作,建筑内部装修材料见证取样工作已成为**总队的一张金名片!

二、存在题目

(一)检测工作定位有偏差。部分单位领导对见证取样工作的指导思想不明确,对见证取样工作是贯彻落实《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重要措施,也是省局党委对预防和遏制先天性火灾隐患产生,从源头上控制易燃、可燃材料在建筑装修工程上的大量使用,进步建筑物抵御火灾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的的重大决策的重要性熟悉不够,将这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片面理解为是总队推出的创收手段,从而导致部分单位只注重经济效益,只关心收费指标任务的完成,对社会单位的一些动态和反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有的送样单位也以为是消防部分变相收费,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安消防机构尤其是消防监视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在个别地市甚至发生了社会单位向有关物价、纪检部分投诉的现象。检测工作定位上的偏差,从根本上动摇了这项工作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空间!

(二)检测工作程序不规范。

一是告知程序不规范。有的大队把空缺告知单直接给建设单位,任由填写和取样,不过问实际取送样过程,从而造成送检样品与现场实际施工的装修材料不一致;有的大队告知单有涂改和不盖公章现象,导致窗口受理职员不能确认受理,影响单位送样。二是告知取样不科学。有的大队未按《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对照装修工程设计图纸告知取样,导致送检材料与工程实际装修材料不相符,有的样品根本未在工程中使用,有的样品同一批次型号规格取样送检多批次,往年有个别工程就pvc阻燃套管要求送检25批次;三是告知职员业务不精,告知不明确。个别支、大队审核告知职员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熟悉,出现告知样品的燃烧性能等级不能与规范要求相一致,导致有的单位送检样品根本达不到告知的等级要求;有的告知样品规格数目错误,达不到检验要求,导致样品不能及时受理,影响单位送样;四是责任不落实。个别的受理点责任不落实,送样单位样品送到支队受理后停留时间过长,有的甚至造成样品遗失,不能及时送样,从而影响检测周期,造成送检单位对检测产生抱怨。检测工作程序的不规范,直接导致检测工作内部和外部的极度混乱!

(三)检测工作与监视检查工作严重脱节。

加强建筑内部装修材料见证取样检验工作是消防工作“预防为主”指导思想的具体落实,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内装修防火材料见证取样检验工作,开展定性、定量的火灾燃烧机理分析,是科技强警的必由之路,也是总结火灾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但是,在开展见证取样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实际操纵不规范,而且缺乏装修工程施工检查,工程验收中的抽样检验等监视手段,导致部分送检材料与实际装修工程使用的材料不一致,从而达不到开展见证取样真正的目的和效果。同时,部分熟悉到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检测工作重要性的基层支大队,有心想开展监视抽样,强化装饰材料的监视,但由于往返路途时间、检测周期等不便因素,也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明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诚信不够,也只好看而兴叹!检测工作与监视检查工作严重脱节。

(四)检测工作当前模式与业务拓展已不相适应。

目前,见证取样检验除杭州、宁波单独开展外,其余9个市由省质检站同一受理检验,此外省站还承担了全省消防产品监视检验、省质监局授权委托的生产领域消防产品定期监视抽检、以及电气火灾物证鉴定等工作。据统计,2007年,共受理检验16329批次样品,其中见证取样检验15381批次,省质监局消防产品定检81批次,消防产品监视检验624批次,社会委托检验175批次,电气火灾物证鉴定68批次。今年上半年,共受理检验样品7470余批次,其中见证取样检验6947批次;定期监视抽查23批次;消防监视

检验404批次;社会委托检验61批次,火灾物证鉴定26批次;其它检验11批次。检验业务量大,涉及范围广,受理检验流程复杂,检验周期长、任务重,针对自身检验能力,目前已超负荷工作才能完成当前的检验任务,而且现有检验都是仅限于实验室内部。因此,现行的由省质检站一统天下的模式对业务拓展尤其是建筑工程现场检测已不相适应。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及打算

(一)加强站点建设,建立覆盖全省的消防质检网络。随着消防质检工作的全面展开,省消防产品质检站在检测能力、工作效率、优化服务等方面所碰到的瓶颈题目愈来愈突出,已远远满足不了当前工作实际需求,特别是今后,随着阻燃产品标识工作的全面推广,质检站的监视辅助功能将愈发明晰,质检站作为一线监视检查工作的技术支撑平台的定位也将更加明确。

因此,在全省各地设立质检分支机构,并按《**省检验机构治理条例》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规定开展计量认证,独立开展见证取样检验、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厚度和膨胀性能、建筑工程给水网管水压测试等检测业务已是当务之急。省质检站在帮助、指导各地建立与检测相适应的质量治理体系,将一般性的如建筑内部装修材料见证取样检验工作交由当地负责,同时集中精力,重点加强拓展自身的消防产品和建筑构件检测,强化对各地质检工作的指导、监视、仲裁等职能,初步建立以省质检站为中心的全省消防质检网络体系。

另一方面,提前进行站点布局,有利于消防部分在今后的市场化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根据目前国内国际通行办法,检测机构终极都将走向社会化,行政主管部分仅仅是进行监视和治理。但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还刚刚起步,交通治理、技术质量监视、检验检疫等部分都捉住时机全面充实下属检验机构,抢占了先机,消防部分若不捉住有利时机及早部署,将会失往最佳机遇。同时,由于我省各地消防专业检测机构的缺位,也导致衢州、丽水等地外来机构的觊觎,导致总队不得不动用行政强制力进行干预,造成较为尴尬的局面。

(二)拓展检测项目,建立完善的质检业务体系。

目前,随着国家相关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出台,检测范畴和项目也在不断更新和增加。如近年出台的《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都对检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我省钢结构为例,作为全国钢结构建筑生产和建设大省,每年钢结构建筑工程大数千万平方米,按照其火灾危险性,《规范》对其建筑耐火等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钢结构防火涂料在钢结构建筑工程中大量应用。但是,由于钢结构防火涂料从外观、质感上难以正确判定,而省内又仅有杭州、宁波开展了钢结构防火涂料现场施工质量检测工作,其它地区没有能力开展检测,所以致使部分施工单位铤而走险,根本不顾工程质量,在涂料施工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甚至公然造假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加强防火涂料的施工监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钢结构防火涂料现场施工质量检测业务,为消防监视机构工程验收提供可靠的科学的依据,已是迫在眉睫。同时,《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对建筑工程的水泵结合器等固定供水设施的供水能力也提出了明确的检测要求,这些现场实测项目的开展,将有效完善现有检测业务体系。

现场检测见证工作要点篇9

建筑材料检测在建材科研、技术开发、企业生产和建筑工程施工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评定和控制建筑材料质量的依据和必要的手段,也是发展建筑科学技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城乡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包含建材检测在内的检测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的检测机构成立历史并不长,从形成到今天大约经历了20年的时间,而且大都是从实验室演变而来,主要设立在国内专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及相关的大型企业中。

二、现状

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检测机构分布之广、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宽,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仅与建筑、建材有关的实验室就多达4600余家。在这4600余家建材建筑检验实验室中,仅企业实验室就占去了40%的份额;而监督检测机构所占的比例,只达到整个行业的30%,监测力量颇为薄弱;科研院校检测机构几乎与监督部门基本持平,占30%。在众多的实验室中,绝大部分实验室的检测装备相当简陋,科技含量也不高,固定资产不足200万元。实验室操作人员更是少得可怜,大多数不超出10人。年检测收入不足100万元,除去成本,利润微乎其微。定位不准发展失衡因为建材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都是以科研院校和大型建筑企业内部试验室等附属机构的面貌出现的,大都带有科研与教学性质。而以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名义设立的监督检验室,带有政府色彩,且一直附属于母体的部门进行运作,还没有形成独立企业运作的理念。但是,按照国际惯例,没有独立法人资格,检测机构是不能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市场的,尤其是在加入世贸以后。这就为中国的建材检测机构带来了市场风险和压力。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对建材检测机构加大了管理力度,但检测工作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假、乱、低、缺”的现象。假,表现在检测的试件假,过程假,数据假,结论假;乱,表现在检测单位内部管理混乱,检测市场秩序处于无序状态;低,表现在检测人员素质低,检测技术水平低,检测管理层面低;缺,表现在缺乏管理手段,缺乏技术措施。

四、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

针对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建材检测管理,提高建材监管水平,有必要改进建材检测管理的方式,以提升检测服务能级,可以将“完善一个平台,激活两个现场,落实三方责任。整治四大顽症,打造五大机制,把握六个操作节点”纳人建材检测工作的重点。

1.完善检测信息平台

掌握信息就是占领了监管的制高点。虽然本市已基本完成了检测行业信息管理系统,也就是城域网建设,但是月报、速报,尤其是连网和数据上传工作还及时,检测信息还不完整、不准确。为确保检测信息的及时、准确、真实、完整。实现检测信息的有效性,利用检测信息平台为建材监管服务,可以通过月报、速报和连网上传数据的比较,完善城域网建设,最终应直接通过城域网即时传输检测信息,直接利用城域网上传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判断。

2.激活施工现场和检测现场,实现两场互动

施工现场和检测现场原来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现场,对施工现场建材产品状况的描述和取样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完成,检测单位的工作在检测现场完成,仅对来样样品的检测结果负责,往往不能真实反映建材产品的实际质量状况。应使施工现场和检测现场相互联系起来,从施工现场的建材产品信息跟踪到检测现场的检测情况,从检测现场的检测结论追溯到施工现场的建材产品状况,实现两场互动,保持施工现场和检测现场的一致性,真实反映建材产品的质量和特性。

3.落实建材供应、使用、检测三方责任

从见证取样深化到三方确认,就是要紧紧抓住建材供应商,一旦检测结论产生,就能及时确认各方责任,顺利实现不合格产品的清场和对使用单位的警示。使用方,包括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合理使用和见证使用经检测合格的产品,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根本。检测方就是检测机构,应确保检测的客观、公正,真实反映施工现场建材产品质量状况。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应充分发挥这三类对象的作用,通过明确各方责任,规范各方行为,才能有效遏制检测工作中的假、乱现象。

4.整治四大顽症,针对“假、乱、低、缺”实施整治

经过多年发展和治理,检测行业得到飞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要紧紧抓住“假、乱、低、缺”四大顽症开展大规模整治违规行为的活动,向社会表明整治检测顽疾的决心和力度,并着力分析造成顽症的原因,落实对应整改措施和改革设想。对于集体造假、多次造假、社会反响较大的检测单位,加大处罚力度。支持市建设工程检测协会对造假人员,查处一个、吊销一个,绝不护短。

5.把握委托、核查、抽样、试验、报告和评估六个操作节点

委托应更新,应改变现有的委托方式,委托过程应有第三方监督;核查应严格,应核查施工现场建材产品信息,保证检测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抽样应科学,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抽样方案,推行检测机构现场抽样和取样,保证试件能代表母体的质量状况;试验应规范,应按检测运行法则操作,确保检测过程和检测结论客观、准确;报告应有效,检测信息应即时传输,不合格检测信息应及时上报;评估应专业,对检测工作的开展应进行绩效评估,不断规范和完善各个节点的操作运行。

五、结语

建材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必须根据各自实验室的具体情况,严格依据gb/t1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检测的每个过程和标准、法律法规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各个环节有效地实施。在有效地执行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保证下,不循环地进行自我评价、持续改进,进一步完善实验室质量体系。

参考文献:

[1]康立中,何洁.建材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在检测工作中的应用[j].辽宁建材, 2003,(01).

[2]马振珠.中国建材检测行业大透视[j].工程质量, 2007,(01).

现场检测见证工作要点篇10

关键词:工程质量;检测;问题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discussing status to the present stage our province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ing industry, 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 engineering quality; detection;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U415.1

引言:就我国目前的形式来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国的相关部门必须及时的、积极的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业的监督以及管理,这样才能够从本质上去确保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方法以及所检测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有效性,才能够解决问题,进而才能够促进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业的向前发展,促进建筑业的发展,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

一、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主要问题

1.深化改革,进退两难

原建设部141号令《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以来,截至目前尚无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文件出台。江苏省为贯彻部令连续出台了《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细则》、《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巡查管理办法(试行)》、《江苏省建设工程示范质量检测机构考核办法》等配套文件,并于去年3月底前完成了全省检测机构资质就位工作。一些检测站虽在工商主管部门取得了独立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基本上维持原来的组织机构形式,与当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站明脱暗不脱,检测费必须上交,仍然属行政事业单位性质。而企业试验室就位的检测机构,大部分还是由原企业投资控股,也没有完全脱钩。主要原因是:检测机构与原主管部门或施工企业脱钩改制涉及国有资产的剥离及流失问题,造成目前湖北省的检测市场运行和监管模式没有根本上的改变,进一步深化检测机构改革显得进退两难。

2.市场运行,模式依旧

目前,我省检测市场的运行比较稳定,工程质量检测业务仍然由施工方委托和交费,监理方见证取样,委托方与检测机构釆用委托单代替检测合同的方式。就位后,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级检测站仍然控制着全省检测市场,就位后的企业检测机构主要承担着本控股企业工程的部分检测业务,而工程所在地的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检测站要从中抽检30%,并收取检测费。省属和民营中介检测机构主要承接专项检测业务,另有个别民营机构与市区检测机构釆取联营方式,承接检测业务。此外,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质量监督站制定了不同程度的检测项目和机构备案的规定,来限制外地专项检测机构进入其辖区承揽业务。

3.综合监管,存在缺失

首先,我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规范检测行为,防止假报告的发生,定期重点对中介检测机构的违规行为进行了查处。但是,对其所属检测机构、施工方和监理方的检测行为监管不够到位,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更不能及时处理问题。其次,各级质量监督站,对监理方、施工方及检测机构的检测行为的监督和查处力度显得很不够,也缺乏有效的科技监控手段,另对其所属检测机构的行为还没有形成有力监督。三是各级监理公司对其监理工程的检测行为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监督、把关作用,但有的监理公司在监理过程中对检测行为监理不到位,而且对施工方提交的虚假报告,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四是各检测机构已基本健全了自身的质量监督体系,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程序,但也存在着质量监督体系运行很不通畅,监督制度形同虚设,管理评审有名无实的问题。

4.内部运行,尚待规范

资质就位后,我省的检测机构健全了规章、更新了设备、改善了环境、培训了人员,普遍增强了质量意识,提高了检测能力和水平,检测工作质量整体是稳定的。然而,还是有部分检测机构未釆用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来控制检测的全过程,自身的行为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规范。

二、工程质量检测意见建议

针对江苏省检测存在的实际问题,借鉴外省成熟的监管经验,要进一步形成“宏观调控、信息监管、监督巡查、竞争有序、优胜劣汰”的监督机制,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市场监管体制,实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市场、工程质量监督站监督现场”的监管模式,釆取信息网络高科技的监控手段,达到规范检测行为的目的。具体建议如下:

1.加强检测资质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鉴于江苏省的实际情况,要加强对检测机构资质的监督管理,在暂时基本维持现状的前提下,按照“稳步推进、宏观调控”的思路,实行“适度竞争、优胜劣汰”的办法,对新申办的检测机构按照《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严格按资质标准进行资质把关和审批,同时,为加强节能、幕墙、智能化等专项检测力度,要支持其发展。关于检测市场的准入,建议在检测市场准入上出台明确规定,对外省检测机构承接检测业务进行严格控制,原则上不准进入,如要进入,则采取重新注册、计量认证、现场考核和项目登记的管理手段;对省内检测机构的见证取样检测不准流动,专项检测应到工程所在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项目登记手续。

2.健全检测监管制度,明确各方监管职责

建议下一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督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相关部门职责,构建江苏省检测监管体系。主要内容如下:

(1)建立有效的检测监管体制。

(2)建立检测机构和人员信用档案。

(3)建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巡查制度。

3.规范机构内部运行,提高检测工作质量

(1)加强见证取样送检制度

(2)完善检测试样留置制度

(3)强化不合格检测结果报告制度

(4)建立全省检测信息网络监控系统

(5)加强过程控制,严把检测工作三大关口

4.提供检测技术支持,大力规范检测市场

(1)尽快联合省物价局出台《关于规范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调整检测收费项目和标准,使之与新资质标准相适应,也为检测市场提出合理的指导价格,同时规定价格波动幅度不得超过15%,以遏制检测市场的压级压价、恶性竞争的违规行为。

(2)开展本省地方检测标准的编制工作,为各检测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3)拓宽检测能力验证活动范围。每年针对突出问题组织平行、比对试验和能力验证活动,通过能力验证提高检测机构的专项检测能力,将能力验证结果作为考核检测机构能力的主要指标,并将结果记入检测机构信用档案。

(4)充分发挥检测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和纽带作用。对于检测行业存在收费和竞争的热点问题,由行业协会制定“行业公约”进行规范和指导,积极开展技术交流、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活动,为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和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