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工作要点十篇

时间:2023-03-15 07:06:35

看守所工作要点

看守所工作要点篇1

党建工作的要求,结合本所实际,我所党建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围绕本支部2021年的总体工作部署,以创建一流队伍、培养一流作风为目标,以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着力加强班子作风建设、提高民辅警能力素质、坚持抓好“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工作,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公安监管队伍。

一、开展经常性、针对性教育强化全体党员的理论学习,把理论武装工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加强党员的思想建设。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党支部领导班子带头学习,在全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创建学习型所队为载体,以学习贯彻党的,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系列讲话精神和有关会议精神为主要内容,制定全年度政治理论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和重点,每周五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使学习有目的、有成效、有提高。

2、落实党课教育制度。定期开展党课学习,由所领导干部带头学习,不断增强政治理论素养。同时,认真抓好本支部党员、民辅警的学习,采取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教育方式,积极开展学习讨论,使理论学习落到实处。

3、落实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和完善党员、民辅警思想状况调研、民辅警重大事项报告、谈心谈话制度,及时掌握民辅警的思想脉搏,为民警解决后顾之忧。建立健全民辅警思想分析和谈心制度,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发现、早报告,及时采取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民辅警思想稳定。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 加强班子建设,明确班子分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继续完善支部领导班子建设,落实每月支委会制度,积极研究支部工作,制定看守所工作计划,及时向局党委汇报工作情况。

2、 落实党建工作制度。抓好"三会一课"、定期开展学习、民主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员观念,激活党员的内动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三、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改进和加强队伍作风建设。

1、以开展作风建设活动为切入点,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促进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努力成为转作风抓落实的模范实践者。深入贯彻落实《人民警察法》、《内务条令》、《民警礼仪规范》等规定,在民警队伍中自觉形成依法、文明、规范、科学执法,规范民警言行举止,加强内务秩序和环境管理,实现软硬件建设双规范。

继续毫不动摇地认真执行"五条禁令""、从严治警各项规定,进一步加强养成教育,使党员、民辅警真正做到举止端庄、行为规范、纪律严明。

看守所工作要点篇2

关键词:特殊情况 看守所 在押人员 移押

作者简介:林能响,福州市公安局监所管理处科长;程文安,福州市公安局监所管理处副处长;柳月月,福州市公安局监所管理处科员。

中图分类号:D9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0-079-02

一、切实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的重大意义

(一)明确看守所在押人员的适用范围

根据国务院第52号令颁布自1990年3月17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的规定:“看守所是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人犯的机关。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或者余刑在一年以下,不便送往劳动改造执行的罪犯,也可以由看守所监管。”公安部(第98号)令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看守所留所执行刑罚罪犯管理办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前,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刑罚。”明确限定了看守所关押的对象:被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余刑在一年以下的罪犯。

(二)完善在押人员权益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1.看守所工作是公安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在整个公安工作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2.看守所担负着羁押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保障刑事执法活动顺利进行以及执行留所服刑罪犯的刑罚等重大责任。

3.看守所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看守所工作成为社会瞩目的热点、媒体关注的焦点的必然性,看守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将成为境内外敌对势力攻击的重点。

因此,加强监管,健全监管制度,完善监管的实施细则,成为了迫不及待的要求。

二、限定移押适用的前提条件

所谓移押,是指在特殊情况下,为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确实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已生效判决的顺利执行,将在押人员从一个地区的看守所移送至另一地区的看守所进行看押的情形。

(一)发生自然灾害

1.地震:已预测到发生高级别的地震,现有的关押场所建筑房屋不足以抗击与防范地震灾害的发生,不及时移押将可能危及在押人员的生命或人身安全。

2.洪水:因附近堤坝即将或正在爆破以及连续雨等原因,预测将发生或正在发生洪水,会危及看守所在押人员的生命或人身安全。

3.泥石流: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泥石流可能危及看守所在押人员安全。

4.核泄漏或核爆炸:在本地区正在或即将发生核泄漏或核爆炸的危险,或者其他地区发生的核泄漏或核爆炸产生的辐射或放射性等物质波及本地区,已超过或即将超过安全指标范围。

(二)关押监室出现严重爆满

因某些因素导致犯罪量急剧增加,公安部门有力打击致使被关押人数明显增多,该看守所原有的设计关押容量严重不足,出现在押人员严重爆满等情况发生,尤其是在炎热的天气更会侵害在押人员的身心健康。福州市直看守所2010年7月至9月份就是因为这种情况才将部分余刑犯移押至福清市看守所、福建省看守所以及铁路看守所。

(三)出现急性传染病

当本地区开始出现某种急传染病,有大流行的可能,感染后很难治愈或有生命危险,如果不将该看守所在押人员及时移押至其他看守所,有可能发生难以控制的严重情况或不可挽回的后果。

三、保障看守所在押人员顺利移押的原则

(一)移押后要以能达到确保在押人员生命安全及维护其合法权益为前提,也是首要原则

如果实行部分移押在押人员能达到这前题,就进行部分移押在押人员;如果部分移押在押人员尚不能确保在押人员的生命安全,就应当进行全部在押人员移押。

(二)就近移押原则

看守所工作涉及的部门多,不仅要面对侦查机关、检察机关以及法院,而且还要面对律师及在押人员亲属。如果将在押人员移押到距离太远的看守所进行关押,就会给侦查办案、提审、律师会见及亲属接见造成不便。这样不仅提高了办案成本,而且不能符合“便民、利民”的政策。因此,能在本地区进行在押人员移押应当是首选,遇到实在不宜在本地区实行移押的情况,才考虑实行跨地区甚至跨省际的在押人员移押。

(三)余刑犯作为优先考虑移押对象的原则

除特殊情况必须实行看守所全部在押人员移押外,正常只需部分移押在押人员时,应当优先考虑将余刑犯进行移押。主要理由包括:首先,余刑犯剩余刑期短,一般在一年以下,思想情绪相对稳定,便于管理,有利于移押后看守所安全;其次,余刑犯作为已判决的罪犯留在看守所执行剩余刑罚,刑事诉讼法中涉及的侦查、、审判以及律师会见工作已基本结束,因此,即便是将余刑犯移押到其他距离很远的看守所,也不会增加 司法成本与律师会见的困难。

(四)“两害相衡取其轻,两利相衡取其重”的原则

看守所出现关押爆满、高温等到非危险或紧急情况,但为了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考虑是否实行部分在押人员移押,应遵循“两害相衡取其轻,两利相衡取其重”的原则。不能出现实行移押后原看守所存在的问题没有解决,又给移押地看守所造成同样的问题,甚至给移押地看守所造成安全隐患。如:因关押爆满将部分在押人员实行移押,移押后原看守所还是爆满,移押地看守所也出现爆满,甚至因移押地看守所存在硬件设施、警力不足等不适宜情况,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这种情况应当不宜实行移押。

(五)确保移押过程安全有序为原则

如果是看守所全部在押人员移押或者是数量较多的在押人员移押,应制定具体行动方案,确定移押时间,明确组织、领导及分工。一要成立指挥部,以分管看守所工作的局领导为总指挥。二要确保负责运送押解的武警特警部门、沿途警戒所辖公安分局及交警部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为参战单位。三要明确各参战单位的职责任务,确定移押路线,确保在押人员在移押过程运送押解、沿途警戒安全有序地进行。四要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案,做到万无一失。如果移押人员数量少于正常每次押送监狱投劳人数时,就参照投劳押解方案实行。

四、构建移押立法模式和管理模式

(一)构建移押立法模式

鉴于移押制度存在的特殊性以及移押所附带的风险性质,完善、健全移押立法,才能从法治层面保障移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1.看守所之间应当加强沟通协调,健全各看守所自身的监管制度和人犯接受、送出制度。完善看守所与看守所之间监管实施细则的衔接,简化手续,提高移押效率,减少人犯滞留监外的时间,降低移押风险。

2.由于移押适用的特殊性,相关法律对于移押制度的规定也倾向于概括性、模糊性,未能对移押的整个过程细节予以严格的手续规定。因此,为完善移押制度的法律依据,还应当将移押制度纳入有关监管规定之中,对移押过程的法律监制实现全过程化、细节化。

(二)看守所进行全部在押人员移押的管理模式

1.移押地看守所最好能提供相对独立或完整的监区,如果移押地看守所没有条件的,应该提供相对集中的监室,看守所管理要求的职能应都能实现,看守所安全所需的监控、报警等技术设施齐全,看守所管理所需的食堂、备勤室等配套设施应都能保障。

2.有的管理工作可以与移押地看守所实行资源共享。如:负责巡视、观察监控的民警可以与移押地看守所结合使用,这样能达到节省双方警力,实现双赢。

3.管教民警应保留移押前相对固定的民警负责,尽可能不与移押地看守所民警交叉、混合管理,而且尽量负责管理移押前所负责的在押人员。因为管教民警因负责对指定的监室在押人员教育与管理,熟悉他们所负责管理监室内在押人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住址、涉及的罪名、诉讼阶段、思想状况、情绪波动及其他与监所安全相关的情况,这样做既可以确保移押后监室内管理工作稳定有序,也可以保证移押后监所安全。

4.负责收押、提审的民警、医务人员及驻所检察室检察官既可以与移押地看守所整合安排警力开展工作,也可在移押后仅负责管理本所在押人员,保持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

5.实行移押的看守所领导随同在押人员一起到移押地后,不但要负责管理本所各项工作,确保实现有序高效地运行,而且要注重做好与移押地看守所协调工作,尽可能不影响或少影响移押地看守所工作正常开展。对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应及时主动协调与解决。

(三)实行部分在押人员移押的管理模式

1.如果移押的在押人员数量较小,笔者认为:不必实行独立管理,原看守所派去参加管理的人员,可作为移押地看守所增加警力充实到移押地看守所,由移押地看守所实行统一管理,加强对在押人员教育管理及其他相关工作。管教民警应当与在押人员一起前往移押地看守所,继续保持对原在押人员的教育管理,确保监所的安全稳定。

2.如果移押的在押人员数量较多,实行管理的模式有两种:

(1)派去一定数量的警力,充实到移押地看守所,由移押地看守所统一调度指挥,管理工作要求与前述基本一致。(2)不与移押地看守所实行警力方面的整合,采取相对独立的方式自行负责管理工作。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首先派去参加在押人员看护管理的警力要有保证,不能低于公安部规定的最低标准,否则,安全稳定难以保证,而且还会累垮民警。其次是派去参加管理的民警应相对稳定,无特殊情况不要频繁变动。福州市第一、二看守所在押人员因爆满移押到福清看守所的管理实践表明:保持相对稳定的民警负责管理,在押人员更加稳定有序,出现异常情况的概率更低。再次,有,!可能尽量实行整个监室在押人员不变进行移押,临时随意拼凑后的监室在押人员管理成效不如整个监室移押好,而且负责原监室管理的管教民警随同派去继续负责管理。最后,驻所检察室也应派检察人员同往,检察部门的监督触角应沿延到移押后看守所管理工作,这样才能符合看守所管理的规定,否则,应视为检察监督工作在移押后出现缺位。

参考文献:

[1]于树斌,等.看守工作实用全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看守所工作要点篇3

[论文摘要]近年来,对看守所监管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拟从我国看守所及其监管体制的现状,存在的不足之处出发,提出完善建议,以期对相关领域建设有所裨益。

[论文关键词]看守所 监管体制 改革

当前,以审前羁押为核心的看守所监管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发展和国民法治意识逐渐增强的要求。认真梳理当前看守所及其监管体制现状,深刻认识看守所监管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及其体制机制因素,对于加快中国看守所监管体制改革,推动国家司法改革深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看守所及其监管体制的基本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法治文明不断进步,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看守所及其监管体制不断深化,有力地推动着看守所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管理体制有序调整,制度逐步配套

1950年11月,政务院决定统一将法院的看守所移交公安机关。1955年11月公安部成立主管监所管理的预审局。1962年公安部制定《看守所工作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设立了专门指导全国看守所监管工作的监所管理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和《看守所条例实施办法(试行)》等法规制度,颁布实施了《人民检察院看守所检察工作细则(试行)》,制定了“看守所检察工作流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经对看守所形成了原则、细则和流程有机配套的综合监管体系。

(二)工作性质清晰独立,职能不断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条例》规定,“看守所是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人犯的机关”。实践中,看守所集“羁押未决犯的国家强制机关、带有监狱性质的司法机关、公安机关下属的司法强制机构”于一身,具有独特的性质。《条例》规定看守所的职责是“依法对被羁押的人犯实行武装警戒看守,保障安全;对人犯进行教育;管理人犯的生活和卫生;保障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等”。同时规定“人犯必须具有基本的生活和卫生条件,享有法定的基本人权保障”。

(三)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促进工作规范

从法律文本的角度看,近年来,我国对看守所监管的内容和范围,监管主体和对象,监管活动制度和驻看守所检察室的工作制度等,都进行了越来越严格的规范,对看守所工作形成了全面的约束。检察机关在看守所建立了信访控告和申诉接待制度,直接接待被羁押人及其亲属、律师的来访、信访、控告、申诉,同时接受来自被羁押人的检举、申诉、控告材料,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利,彰显了当代中国看守所的活动在法治文明进程中,已经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基本目标。

二、我国看守所监管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简析

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沉默权的排斥,看管和侦查人员无罪推定观念的弱化,以及证据收集中的口供依赖等,导致一些恶性事件时有发生,一些突出问题及其诱发因素,成为了社会广为争议的热点。

(一)捕押法规不完善

由于公安机关在刑事拘留决定和执行时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同时缺乏司法权力的制衡和外部的监督。

(二)隶属关系不清

由于公安机关掌握着看守所人事任命、财务配套、日常管理所有权力,使看守所对公安机关产生强烈的依附性。由于看守所与刑事侦查部门受共同的公安机关管辖,这种独特的组织关系,就决定了看守所必然会在刑事侦查方面给予积极配合。

(三)内部功能不完善

看守所组织机构多年没做较大调整,应变不足。无论是从看守所重新调整或创设的管理机构角度,还是从监管对象变化和高效监管角度看,都呈现出制度缺失。

三、对改革看守所监管体制的对策建议

解决看守所监管活动中的突出问题,促进有效履行职能,必须改革现行监管体制。由于改革牵涉多方、关系复杂、法制程序不完备,所以要坚持以看守所体制改革为重点,综合统筹、多方发力。

(一)加快完善立法

对于监管体制的完善而言,立法的完善是根本之策。完善立法将从根本上消除由于法制不完备导致的侵害被羁押人正当权益现象。一要转变立法观念。要树立保障人权的理念。既应依照法定原则对犯罪分子进行惩罚,保障社会的基本秩序,也应重视未决嫌犯和已决犯的基本人权保障。要树立规范程序的意识。在重视人权立法和法律保障的同时,立法机关应及时制定未决和已决犯基本人权保障和权利救济的程序法,使人权保障精神获得切实的法制保障。二要落实基本原则。实现程序法定,司法活动必须按照法制规定,必须履行法律手续。落实逮捕前置,建立捕押分离制度,逮捕和羁押都要受到司法审查。体现羁押法定,不仅要详细地规定实质要件和程序要件,而且还应对审查、救济和防御等详尽规定。明确比例原则,做到“罪责刑相适应”,遏制将羁押惩罚化的现象。尊重司法裁判,建立对羁押活动的司法审查制度,遏制羁押监管活动中类似超期羁押等现象的存在和蔓延。三要消除未决羁押制度缺陷。未来立法要对逮捕、拘留和羁押的必要性、实体要件和程序要件作更详细的规定,对于逮捕和羁押建立独立于刑侦机关的司法审查机构和程序。

(二)调整管辖归属

当前,看守所中立几乎成为法学界和司法界的共识。一要以羁侦分离促使看守所中立。这是监管体制改革的核心举措。它事关看守所职能的规范、监管专业化的发展和被监管人正当权益的有效保护。具体举措是:法院裁定前,羁押作为一个逮捕后的专门诉讼阶段,由专门的预审法官对羁押的必要性和期限进行司法裁定,在裁决前嫌犯由公安机关拘留所控制;法院裁定后,羁押交由独立于刑侦和公诉部门的司法行政机关管辖,从而实现司法机关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分工负责。二要重塑未决羁押监管体制。看守所中立必将带来监管体制的深刻变革,它将拓展司法行政机关职能,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将逐渐呈现检警一体化的趋势,法院则积极司法审判功能,保证法律有效实施。从而在司法体制内建立起有效地分工制衡体系。它将从根本上改变看守所内部监管体制,使看守所内部的各个相关司法机构协调运转,互相制衡。三要调整规范看守所监管职能。看守所中立为落实警戒看守与保障基本人权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应设立监所内的权利告知制度、对提审行为的全程影像记录制度和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检查制度等等。这都有助于看守民警集中精力开展监管工作、发挥好作用。

(三)狠抓队伍建设

看守工作不仅要求民警知法懂法、执法守法,具有政治、法律、心理、科学文化等方面知识,还必须具备依法进行组织、管理和说服教育的才能以及高度的政治责任心。所以必须狠抓队伍建设,打造有一支过硬队伍。一要充实队伍。建立看守民警选拔机制,选拔具有专业素养的大学毕业生充实看守民警队伍。要在高等法学院校建立监管专业,培养法学基础知识扎实、监管专业能力较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较强、具有强烈法治观念和人权意识的专业人才。要完善看守民警在职培训制度,引导他们规划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培训,获得自我提升。二要有效激励。建立看守民警工资福利正常增长机制,提高看守民警收入和福利水平,做到从优待警、待遇留人;引导看守民警依据收入分配机制,形成正常收入预期,避免盲目攀比、心态失衡。建立正常职务晋升机制,激励专业素质过硬、监管能力较强的看守民警,在系统内部获得交流锻炼和职务晋升,推动形成健康积极的竞争氛围。三要重塑形象。要认识摆脱警监体系对调动监管人员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做好思想引导工作。通过讲清职能独立将使监管人员具有独立司法地位,监管人员的费用和变迁不再受制于与自己职能具有对抗性的行政或司法机关,监管活动中警戒看守和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职能的行使等,推动监管人员重塑自身形象,提升执法素养,形成良性互动。

(四)完善内部管理

无论是归属关系改变还是内部管理细化,都必然要求看守所管理做出调整。这种自觉主动的调整,既是克服现有管理缺陷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新时代要求必须做出的积极回应。一要完善组织管理。不管看守所归属于哪个部门管辖,看守所内部分类羁押和分级警戒都是一个大趋势。必然要求对看守所现有组织结构做出较大功能和人员的调整、创建一些新的组织机构,如嫌犯分类机构、监所惩戒委员会等,同时要积极完善新机构的管理制度,实现有序运作,为此必须积极思考,科学谋划。二要更新管理设备。广泛采用电子信息设备,实现监管的信息化,通过嫌犯信息管理系统,为分类分级管理,提审和出入所管理等提供信息支撑。普遍设置监控探头和受虐报警装置,全方位全天候地掌握监仓和嫌犯的基本情况。普遍采用X光安检、红外检测仪和金属探测器等设备,严把入所关,通过严格的安全检查,打造安全的监所环境。三要重视保障功能。建立权利救济制度,保障被羁押人正当权益,是完善看守所制度的重要步骤。要在相关法律基础上,完善看守所内被羁押人救济启动程序,主动与审判机关联合建立司法审查制度,抓好羁押的必要性、监所内纪律处分的正当性、监所内严重侵权事件的司法审查和救济,共同强化执法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意识。

(五)严格检查监督

看守所工作要点篇4

为了节约司法资源,便于罪犯改造,2013年1月1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判处有

>> “模范”看守所的“越狱”事件 聚焦看守所 刑诉法修改后看守所改进刑罚执行监督机制的思考 《看守所条例》小修 “景美看守所”探秘 看守所中立求索 “风暴眼”中的“看守所难题” 看守所非正常死亡事件的预防研究 浅析看守所职务犯罪的预防 看守所的建筑防火设计 看守所狱侦耳目的终结 大陆看守所改革微调 看守所忆往(2003.12―2004.2) 浅谈完善检察机关对看守所的监督机制 看守所留所服刑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看守所职务犯罪的易发环节与预防 侦查看守所职务犯罪案件的几点谋略 谈安防一体化在看守所项目中的应用 看守所被监管人员信息管理的设计与实现思路 对如何做好看守所工作的几点看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进入改造中期之后,罪犯一般已经熟悉监所环境和生活作息规律,这是心态较为平稳的时期,也最利于服刑改造,教育效果相对初期和末期来说更为明显。而到了离刑满释放最为接近的时期――改造末期的时候,罪犯心理又会出现很大的波动,即将出狱的悲喜交加的心情往往使服刑罪犯陷入恐慌,这对于服刑末期的改造是十分不利的。对于短期余刑犯的整个改造过程来说,这三个阶段的过渡更加迅速,罪犯刚开始适应监所生活就即将面临刑满释放,服刑心理变化明显,心理状态很不稳定。在对短刑犯的改造中,为了避免罪犯因转换执行场所需要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环境而带来的巨大心理波动,有必要将剩余刑期较短的罪犯留在看守所内执行刑罚。这样一来,已经在侦查阶段适应了看守所羁押环境的服刑人员就能够减少在服刑初期和服刑中期乃至末期之间的过渡期心理变化,更好地适应看守所的执行环境。

(二)减少变换监所带来的环节,节约司法资源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未决人员由看守所集中关押。到了法院判决生效以后交付执行的时候,如果将所有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犯全部转移到监狱执行,则会产生一系列的从看守所出所到监狱收监的出所手续、入监体检等收押程序。所有的环节都需要司法机关付出一定的司法资源和宝贵的时间,无疑是对司法资源的浪费。为了提高司法效率,使刑罚执行成本最小化,有必要减少变换监所带来的多余环节,将一部分刑期较短的罪犯留在看守所执行剩余刑期,不再交由监狱执行。三个月的剩余刑期已经不允许罪犯再经历繁琐的出所收监程序,我们应当把有限的司法资源投入到看守所监区设施建设等有益的活动当中,这样既简化了诉讼执行程序,又能够节省司法资源,提高执行效率。

(三)短期服刑犯就近服刑,方便亲属探视

亲属探视权是各国普遍确立的罪犯的基本权利之一,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有权接受亲属探视。在我国,看守所的数量很多,一般情况下在每个区县都至少设置有一个看守所,方便司法机关随时提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了把罪犯集中起来关押,进行有规模的教育改造,每个监狱的在押人员均比较多,但监狱的数量却没有看守所那么多,所以,在监狱服刑罪犯的亲属要想行使探视权,可能会经过较远的路途,如果罪犯被关押在偏远山区的监狱,探视起来就更加不方便。据了解,监狱每个监区的探视日也不一样,一般是各个监区干警轮流值班,分时段探视。由于监狱服刑人员众多,实际轮流到的亲属探视日也就会被固定,不便于探视权的行使。而看守所一般距离服刑人员住所地比较近,他们的亲属探视起来也就方便许多。看守所关押的已决犯人数较少,探视手续办理和亲属会见的安排都会较容易得到实现。

(四)我国看守所的条件已经基本符合刑罚执行场所的标准

不同于国外将羁押场所与服刑场所彻底分开的做法,在我国,主要承担羁押职能的看守所长期以来也同时承担着对部分短刑犯的改造职能。作为服刑场所,看守所的建设规模和硬件设施虽然不如监狱,但是毕竟看守所和监狱关押的对象不同,看守所只针对少数短期余刑犯,管理人数较少,难度相对不大,且已经拥有改造短刑犯的丰富经验,继续将部分罪犯留所服刑具有现实可行性。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监督的11个

看守所建设情况及在押人员死亡人数

看守所

名称 建筑面积

(m2)监房数监房平均

使用面积(m2/

每在押人员) 正常死

亡人数 意外死

亡人数

北碚区看守所891446300

璧山县看守所5195.77345.1210

大足县看守所6180352.500

合川区看守所9730387.7600

江北区看守所1200060400

沙坪坝区看守所6343201―210

铜梁县看守所4638314.100

潼南县看守所267925――00

渝北区看守所4678441.500

长寿区看守所3400038400

重庆市第二看守所―――――― ―― ――

从以上笔者对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所监督的看守所的调研情况来看,各看守所均拥有足够的建筑面积和监室数量,且根据2003年3月26日公安部印发的《看守所等级评定办法》的规定,67%的看守所已经达到一级看守所要求的在押人员监室使用面积人均不得低于2.6平方米的标准。另外,通过对看守所在押人员死亡情况的调查,各看守所均未出现意外死亡的情况。即使在全国范围内,2011年全国看守所被监管人员非正常死亡率也同比下降了62.5%参见:佚名.新华社:中国公安机关全力打造“阳光监所”[EB/OL].[2014-07-21]..

,由此可见,看守所越来越注重生命安全和人权保障。不仅如此,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1500多个看守所正式向社会开放,通过召开在押人员座谈会、召开律师座谈会、邀请新闻媒体采访、接待各界人士参观等多种方式,将看守所执法和管理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努力建设“阳光监所”。参见:佚名.打造阳光监所 我国1500余个看守所对社会开放[EB/OL].[2014-07-21]..

因此,就我国看守所现状来看,虽然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总体上各看守所都已经基本具备应有的条件,符合刑罚执行场所的要求。

三、看守所短期余刑罪犯的个人特征

不同于大多数在监狱执行刑罚的罪犯,看守所留所执行的短期余刑犯因其犯罪性质一般较轻,判处刑罚的时间较短而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加之看守所和监狱无论在监所条件还是教育改造模式上都有所差异,导致留所服刑人员在看守所的服刑环境下形成了其特有的行为特点。分析看守所短期余刑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才能适时调整监管教育策略,提高改造成效,使服刑人员尽早回归社会。看守所短期余刑罪犯具有以下特征:

(一)接受教育时间短,抗拒心理严重

“短刑犯不好管”是基层监狱和看守所执法者们的普遍直观感受。虽然看守所在对服刑犯的改造中设定有考核指标,以此来测评服刑人员的表现情况,并作为减刑和假释的参考依据,但短期余刑犯的服刑期很短,这些奖惩措施对他们的约束力并不大,就滋生了他们无视纪律,抗拒改造的心理。由于缺乏奖励措施的有效激励,而且罪犯普遍逆反心理较强,不可能拥有像普通遵纪守法的公民一样的上进心。实践中的短刑犯大多是初犯,且年轻人居多,文化知识水平并不高,导致他们做事易冲动,面对管教干警的教育更是置若罔闻,认为只要不犯大错,管理人员就拿他们没有办法。

在较短的服刑期内还易产生“混刑期”心理,即对于监管人员的教育改造报以消极态度,不积极配合,而是以混日子的态度服刑。怀有这种心理的罪犯往往自我认知意识较差,以为自己刑期短,只要没有再次犯罪,不久之后就会刑满释放,轻视管理干警的管理和教育。在服刑期间,具体表现为没有上进心,改造目标意识不强,不认真悔过自新。虽然短期余刑留所服刑犯犯罪时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相对不大,但是在看守所服刑所要达到的效果不仅仅只是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更重要的还是通过限制人身自由使罪犯能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心理上能够改过,达到惩罚和教育相结合的目的。而这种“混刑期”的心理状态对于改造短期余刑犯是十分不利的。

(二)人员流动性强,个别化管理的规律难以掌握

对于留所服刑人员来说,在有罪判决做出之前的侦查、审查阶段已经在看守所羁押一定时间,在执行生效判决所判处的剩余刑期时,又要从看守所未决犯监室转移到已决犯监室,且由于剩余刑期较短,通常在已决犯监室关押不久就会刑满释放,导致留所服刑人员稳定性不强,流动性很大。通过对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监督的看守所的调查问卷显示,重庆市第二看守所在新刑诉法施行以后,全部在押人员为150人,其中留所服刑人员仅为10人。由此可见,留所服刑犯人数在看守所内所占比例很小,流动性就更加凸显,使得看守所短期余刑的管理对象呈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人员的流动性给根据不同标准分开关押的留所服刑犯的分类管理带来了困难,因为罪犯各不相同的心理性格特征是在较长时间的服刑期内形成的,因此短时间内不能总结出性格规律,难以根据罪犯不同的心理特征分类别进行关押。

(三)接受改造时间短,刑满释放后再犯率高

根据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的调查报告显示,短刑期罪犯刑满释放人员在重新犯罪人员中占到近70%。参见:佚名.短刑期罪犯改造探析[EB/OL].[2014-07-22]..

可见,对短刑期罪犯的改造效果明显不如其他较长刑期罪犯。在保障人权的同时,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是执行刑罚的最终目标,而在实践中,短刑期罪犯刑满释放后出现如此高的再犯率表明刑罚的执行并未完全实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的。

由于看守所短期余刑犯的刑期较短,三个月以内就会被刑满释放,教育改造没有发挥充分的作用,因而再犯率高。服刑人员误以为在看守所服刑也可以为所欲为,监禁刑对于已经被判处过刑罚的人的威慑力甚至不如对没有犯过罪的人大,很容易使其出所之后再次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看守所短期余刑改造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看守所关押的短期余刑犯因其具有刑期短、改造难等特点,导致看守所的教育改造工作存在诸多问题。随着法治文明的进步,法律法规正在进行不断修订和补充,各个国家机关的刑罚执行工作也日臻完善,但同时,看守所短期余刑犯的刑罚执行工作中也会不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笔者通过对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监督的11个区县看守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总结出看守所短期余刑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如下:

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监督的11个

看守所短期余刑执行情况看守所

名称是否分

开关押放风是

否分开减刑、

假释的数量改革后在所

人数下降比率改革后留所

服刑犯人数

下降比率

北碚区看守所是是无 27% ――

璧山县看守所是是无 35% ――

大足县看守所是是无38.5% 10%

合川区看守所是是无 42% ――

江北区看守所是是无 33% ――

沙坪坝区看守所否是无 25% ――

铜梁县看守所是是无 85% ――

潼南县看守所是是无 ―― 57.6%

渝北区看守所是是无 30% ――

长寿区看守所是是无 70% ――

重庆市第二看守所否否无28.6%74%

自2013年《刑事诉讼法》、《看守所留所执行刑罚罪犯管理办法》等新修订的法律法规施行以来,在看守所服刑的罪犯仅限于剩余刑期为三个月以下的短期余刑犯,余刑为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罪犯都将交由监狱收押。通过对重庆市各区县看守所的问卷调查显示,各看守所在押人数均明显减少,减少比率为27%到85%之间不等,其中留所服刑犯的人数减少比例在重庆市第二看守所也达到74%之多,其留所服刑人数从2012年12月末的39人直接减少到10人。看守所关押短期余刑人员的数量如此大量减少,给刑罚执行中的收押、向监狱移交罪犯、留所服刑人员的改造教育等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混合关押问题

“混关混押”是目前看守所在设置监室和关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罪犯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看守所留所执行刑罚罪犯管理办法》第3条规定:“看守所应当设置专门监区或者监室监管罪犯。监区和监室应当设在看守所警戒围墙内。”第43条又对此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看守所应当将男性和女性罪犯、成年和未成年罪犯分别关押和管理。有条件的看守所,可以根据罪犯的犯罪类型、刑罚种类、性格特征、心理状况、健康状况、改造表现等,对罪犯实行分别关押和管理。”同时,《看守所条例》第14条也规定:“对男性人犯和女性人犯,成年人犯和未成年人犯,同案犯以及其他需要分别羁押的人犯,应当分别羁押。”据此,对于看守所在押人员中已决犯和未决犯的分开、分类关押问题,相关法规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以上对重庆市11个区县看守所的调研情况,沙坪坝区看守所和重庆市第二看守所并未分开关押、分开放风,说明实践中仍然存在对已决人员与未决人员混合关押、同案人员混合关押等现象,各看守所并未完全做到遵守规定关押留所服刑犯,很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一旦出现未决犯和已决犯之间通风报信,互相交流信息,对于查清犯罪事实,管教服刑人员十分不利。混合关押现象的存在是有其深刻原因的。首先,部分看守所由于硬件条件设施不完善,场地和监所数量不够,不具备将各类罪犯分别关押的客观条件。其次,在规模较小的看守所里,留所服刑的人员数量也很少,流动性大,切实做到对各类人员准确分类关押存在困难。最后,从看守所管理方面来看,一些在押人员已经适应了其原先长期“盘踞”的监室环境,和相应监区监室的管教看守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管教需要这类监室中的“老人”来维持在押人员的秩序,应该换监室的留所服刑人员也因为熟悉了以往所在的监室而希望得到相应管教的荫蔽[6]。这些都是实践中出现“混合关押”问题的原因。

(二)改造模式问题

对罪犯的改造分为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两个方面。根据我国“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改造方针要求,从思想上把罪犯改造成能够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应当是第一位的,要通过在监所组织罪犯进行劳动来实现教育改造的目的。根据公安部印发的《看守所组织在押人员劳动管理办法》第2条的规定:“有条件的看守所应当组织在押人员劳动,促使在押人员养成劳动习惯、学习劳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第5条规定:“具有劳动能力的留所服刑罪犯应当参加看守所组织的劳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自愿基础上,可以参加劳动。”据此,有条件的看守所应当组织留所服刑犯积极参与劳动改造。但是,随着留所服刑人员数量大幅减少,使得看守所无法有规模地组织罪犯进行生产劳动。以重庆市第二看守所为例,留所服刑犯人数基本上少于十人,有时甚至只有两三个人,平时根本不从事劳动生产。留所服刑人数少,加之流动性强,也就使日常劳动生产难以为继,作为基础性地位的劳动改造难以实现,教育改造工作更加无法保障。

实践中,没有劳动改造条件的看守所还存在使用留所服刑犯从事工勤工作的现象。我国公安部监所管理局于2009年6月下发了《关于禁止看守所使用留所服刑罪犯从事工勤工作的通知》,其条文规定:“为了规范看守所管理,保证羁押监管安全,公安部监所管理局决定禁止看守所使用留所服刑罪犯从事工勤工作。凡是使用留所服刑罪犯承担炊事员(含帮厨、为在押人员送饭)、电工、水暖工等工勤工作的,应当于9月30日前完成清理和纠正,改由工勤人员承担。看守所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工作需要,配备工勤人员。”根据此项通知,自2009年9月30日之后,看守所内所有在押人员就不应当从事工勤工作。但是,通过对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监督的看守所的走访调查,笔者发现重庆市第二看守所仍然使用留所服刑犯承担照顾病人的任务,这严重违反了对罪犯改造的规定。而最为危险的做法是用罪犯来照顾生病的在押人员,造成已决犯与未决犯之间,甚至是同案犯之间的接触,他们之间就很有可能利用此机会来“通风报信”、相互串通。

(三)减刑、假释等激励措施适用率极低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危险或者有立功表现,并符合减刑、假释规定的,可以依法予以减刑或假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8条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第79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第81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在看守所留所服刑的罪犯,通过对平时表现进行考核,管教干警认为其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后可以获得减刑、假释。根据以上对重庆市各区县看守所短期余刑相关问题进行的问卷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截至目前,每一个看守所均未出现一例获减刑、假释的情况,也就是说,在实践中减刑、假释对于在看守所执行短期余刑的罪犯并没有适用。

减刑假释提请一般应当在一个月内审理完毕,但因为法院审理的起算时间从审监庭收到案卷开始,而立案庭到审监庭案卷移送时间长短不定,所以实践中一般要经过两到三个月,看守所才能收到最终的减刑假释裁定。结合留所服刑犯的特殊情况,刑诉法修改后,其剩余刑期本来就不足三个月,如此长时间的减刑假释审批程序根本不能适用,减刑无望的罪犯没有了积极表现的动力,相关的奖励措施对其约束力很小,考核也会变得更加低效。

(四)日常管理不如监狱规范化

不同于监狱只有刑罚执行这一项职能,看守所具有双重职能,等待诉讼进行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占绝大多数,所内大部分工作人员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对未决犯的管理上面,对短期余刑犯的改造只是看守所的辅助职能,致使管理干警忽视对留所服刑人员的监管和教育,无论是改造场所硬件配置还是日常劳动安排,都容易轻视短期余刑犯,管理中规范化不强。在管教理念上,干警们认为短期余刑犯大多人身危险性不大,出事故风险较小,就不重视看守所内已决犯的日常管理,监管松懈,给监所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由于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新刑诉法修改后,随着留所服刑犯人数的减少,监室值班制度问题逐渐凸显。以南京市白下看守所为例,根据该看守所管理规范,监所内监室人员值班要求五班双人,即中午一个班,夜间四个班。据此要求,监室在押人员最低保有量不得低于10人,而目前对留所服刑人员的监管达不到这个基础要求。若缩减值班人数,则不符合监管要求亦给监室安全造成影响,若增加每天值班班次,则服刑人员亦产生抵触情绪,使日常管理处境尴尬[7]。在留所服刑人数少的情况下既要保障监所安全,同时又能合理分配值班就很困难,难以做到对日常值班的规范化管理。

(五)存在少数不当留所服刑罪犯

看守所设施和制度较不完备,而且管教不如监狱严格,许多罪犯都不愿被转移到监狱服刑,加上实践中交付不及时,就造成了不当留所服刑的问题。一方面,新修订的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中虽然规定了公安机关交付执行的机关和期限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89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到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判决书、裁定书以及执行通知书后,应当在一个月以内将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对未成年犯应当送交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第290条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根据人民法院的判决代为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看守所执行。”

,却没有明确规定如何计算剩余刑期的起算时间,给腐败现象的滋生留下余地,致使公安机关“恶意”拖延交付执行日期。另一方面,监狱随意拒收病犯也是造成不当留所服刑的一个因素。根据《监狱法》第17条的规定:“监狱应当对交付执行刑罚的罪犯进行身体检查。经检查,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不收监:(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对于患有疾病而监狱拒收,看守所只能将罪犯押回,然后向法院提出暂予监外执行的建议,对于不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就使看守所陷入有病罪犯“看守所不能放,监狱不肯收”的困境[8]。这样就导致了少数不该留所服刑的人仍然留在看守所。

五、看守所短期余刑执行问题的完善

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有关看守所短期余刑执行问题最大的变化就是留所服刑人员数量的减少,虽然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但也着实解决了以往看守所普遍存在的困难。比如以往因监室紧张而无法进行的罪犯“分押分管”工作,现在人数减少后就能够更好地保证监室的供应和人均关押面积问题。

同时,为了使看守所和监狱完成留所服刑犯的转交工作,有关部门已经对此做出规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刑事诉讼法》修改所产生的变化,以指导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2013年1月21日至4月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开展的罪犯交付执行与留所服刑专项检查活动,对于被判处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公安机关应当根据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依法在一个月以内将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监狱应当将罪犯及时收押。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余刑在三个月以下的罪犯,由看守所代为执行[9]。该专项检查活动方案中涉及检查活动应当做好的六个方面的工作,以全面实现对交付执行工作的监督。

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和公安部监所管理局在2013年1月也分别对留所服刑犯的转交工作做出了有关规定。根据《关于做好余刑3个月以上罪犯交付执行工作的通知公监管〔2013〕2号》和《关于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做好余刑3个月以上罪犯收押工作的通知〔2013〕司狱字4号》的规定,考虑到监狱关押爆满,为缓解监狱压力,确保交付的顺利进行,对于余刑3个月以上罪犯按以下原则交付:(1)2012年底前判决生效的余刑3个月以上的罪犯,看守所推迟3个月交付执行,于2013年4月底之前统一交付执行完毕。(2)2013年1月1日以后判决的余刑3个月以上的罪犯,依照法律规定按时交付监狱执行刑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监狱关押人员骤然增多的压力。

为了完善刑罚执行制度,解决看守所短期余刑犯执行的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应当针对我国留所服刑犯的特征,结合实践中实际存在的难点,加强看守所自身管理和教育改造方式的改进,同时完善相关法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

(一)设立独立监区,实现“分押、分管”

我国《看守所条例》和《看守所留所执行刑罚罪犯管理办法》均对看守所分开监管和分开关押进行了规定。但是,从对重庆市各看守所调研的情况来看,并非每个看守所都能够做到将已决人员和未决人员完全分开关押。为了防止关押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首先,看守所应当做到将已决犯和未决犯彻底隔离,在看守所内部设置独立的监区。同时,在组织罪犯出监室活动时也要注意将已决犯和未决犯分开,杜绝他们之间相互接触的现象出现。其次,有条件的看守所还应当尽力实现按照犯罪性质、心理特点、行为表现等进行分别关押和管理。对于留所服刑人数特别少,分类关押较困难的看守所,可以实行跨所联合集中关押。

在实现“分押、分管”的同时,还要尽力实现“分教”。所谓“分教”,是与“分押、分管”相配套的措施,即在对具有不同特征的罪犯进行分开关押的基础上,实施分类别管理教育。被判处徒刑的罪犯不同于一般社会上的普通公民,他们顶着不同的罪名进入看守所接受教育,有着不同的主观恶性和心理特征,改造难度也不一样。如果不加区别地对待,不利于他们在仅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内实现有效的改造。一般来讲,以罪犯的犯罪性质为主,兼顾主观恶性程度、案情等标准可以将短刑犯分为五大类:即暴力型、财产型、涉毒型、淫欲型和其他型。参见:徐万富,柏猛.短刑犯行为特点分析及矫治对策研究[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2,(8).

可以根据这些类别,对留所服刑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其认识到自己所犯的罪行,才能深刻悔过、重新做人。

“分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对长期余刑犯合理安排劳动。从对重庆市第二看守所的调研结果来看,有的看守所之所以让在押人员管理在押人员,使其从事工勤工作,就是因为没有将服刑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劳动改造。众所周知,劳动是经过我国宪法确立的每个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对于在劳动中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由和人生乐趣的罪犯而言,这种权利则更加重要。但考虑到当前留所服刑犯人数的大幅减少,规模较小的看守所组织罪犯从事大规模的生产线劳动已经不太可能,而且较短的服刑时间也不允许他们重新学习新的有难度的技能。根据这种情况,看守所可以对服刑人员入所之前有何特殊劳动技能进行调查,尽量创造条件安排其从事相应的劳动。

(二)提高看守所及其干警改造罪犯的能力

因为看守所的主要职能是实行羁押,并不是进行罪犯改造管理,其干警很少受过专业的改造培训,且由于看守所的经费较少,改造设施不如监狱,其并不具备完全的改造能力,普遍存在不重视罪犯改造管理的问题,为了更好实现对看守所短期余刑犯的改造,需要对其加以重视,提高看守所及其干警改造罪犯的能力。

作为看守所监管工作的重要环节,管理干警是在服刑人员的改造中的直接引导者和管理者,同时又是监督者和刑罚执行者,因此,管理干警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看守所作为主要关押未决犯的场所,所内干警的日常工作也主要是羁押、提审未决人员,其改造能力与监狱干警相比明显较弱。要想提高看守所内短期余刑犯的改造效果,就要提高看守所管理干警改造罪犯的能力,使其与监狱干警的改造能力相当。一方面,管教干警不仅要熟知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做好基本的法律知识储备工作,对于管理短期余刑犯的干警,还应当熟练掌握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心理矫正知识、市场综合信息等短期余刑犯非常关注的信息。针对即将出监的短期余刑犯的改造心理特点、行为特点,善于做好全面细致、耐心引导、宽严相济的管理教育工作。参见:吴晓录.短余刑罪犯管理对策初谈[EB/OL].[20140627]..

另一方面,干警们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严格执法的精神,将服刑人员的控申以及举报意见及时记录下来并按照规定上报,在改造罪犯的同时保证他们的合法诉求能够得到实现。

为了更好实现看守所执行短期余刑的能力,我们建议在看守所狱警中设刑罚执行人专岗,由他们负责刑罚执行,专职人员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经过特别的培训,按照监狱警察的任职条件招录。

(三)驻所检察机构要针对刑罚执行进行专门监督

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刑罚的执行活动要由人民检察院负责监督,履行好监所执行刑罚的监督职能对于看守所改造短期余刑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人民检察院看守所检察办法》(高检发监字[2008]1号)的规定,检察机关对以下留所服刑的执行进行监督:(1)看守所办理罪犯留所服刑是否符合有关规定;(2)对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上罪犯留所服刑的,是否按照规定履行批准手续;(3)看守所是否将未成年犯或者被决定劳教人员留所执行;(4)看守所是否将留所服刑罪犯与其他在押人员分别关押。虽然其中部分内容已经不符合当前法律法规的规定,但取其可用之处,足以窥见检察机关对留所服刑人员执行中的监督职能。就分开关押这一点来说,如果检察机关能在实践中切实起到监督的作用,就会及时纠正混合关押的情况,从而避免混关混押的安全隐患。

驻所检察应加强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发现有违法情况,应当通知执行机关纠正,对法院在案件生效判决下达后,一个月内不发《执行通知书》的,看守所收到《执行通知书》后一个月内不交付执行的,要及时提出纠正违法的意见,通知有关机关予以纠正,对不交付执行涉嫌渎职犯罪的要及时立案查处。人民检察院有关部门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深入看守所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监督,履行好维护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的职责。

(四)完善短期余刑执行程序

一是建立短期余刑犯减刑、假释速决程序。减刑、假释之所以在短期余刑的执行中不能适用,就是因为实践中从减刑、假释的提请到最终收到减刑、假释的裁定一般需要两三个月,如此长时间的减刑、假释审批程序导致短期余刑犯在仅剩的三个月以下刑期内根本无法获得减刑、假释。若要将减刑、假释适用到短期余刑犯中,激励他们好好表现,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就要设立针对剩余刑期较短罪犯的速决程序,缩短审理期限,使服刑中的短期余刑犯能够看到提前释放的希望。

二是统一刑期计算标准。在对重庆市各区县看守所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经在押人员申诉后纠正刑期计算错误的现象较为普遍。如璧山县看守所反映,其出现刑期计算错误是因为有关行政拘留时间是否折抵刑期的规定不一致,有折抵和不折抵两种观点,导致计算刑期的标准不统一,实践中在具体认定上存在疑难。日后立法中应当考虑到对具体问题规定不统一的情况,结合实践中看守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加以改进。

三是创新奖惩措施。依据现有的减刑、假释相关规定,实践中已经证明其很少能够适用到留所服刑犯中,所以,要创新奖惩方法,探索出适用于短期余刑犯的考核标准与奖惩措施。看守所可以根据本所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规定,对认真接受改造、遵守法律法规的罪犯从生活上进行奖励,比如改善伙食等。而对于“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服刑人员的惩罚也不能仅限于关禁闭等体罚,要创新思维,从限制开支等方面惩罚。所有的奖惩标准都要由管理干警进行量化并定期公示,以激励服刑中的罪犯积极改造。

四是切实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随着“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新刑诉法条文,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人权,特别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合法权益的保障。但在现行的《看守所条例》共52条中,“人犯”一词就使用了71次,这在称呼上就是对服刑人员的不尊重。参见:孟昭阳.《看守所条例》修改中的若干问题[J].民主与法制,2011,(15).

今后在看守所短期余刑犯的执行中应当将这一原则贯彻下去,一方面要尊重其人身自由,保障在押人员所依法享有的生命健康权以及受到公平公正待遇等权利,另一方面还要完善这些权利的相关救济制度,设立检察信箱,为在押人员能够依法提起申诉、控告提供相应的救济渠道,并通过公开所务信息以保障罪犯的信息知悉权。

六、结语

正如人们所说,一个国家对待世界上“最坏”、最穷途末路的那批人的态度,最能说明这个国家对待人的态度[10]。看守所履行其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这一职能的过程,也是检验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切实做到保障人权的试金石。随着当前司法改革浪潮的不断推进,为了更好实现刑罚执行效果,我国看守所的监室设施建设和教育改造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近年来,无论是《看守所留所执行刑罚罪犯管理办法》的修订,还是《关于禁止看守所使用留所服刑罪犯从事工勤工作的通知》等公安部内部规范性文件的出台,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看守所刑罚执行制度,但面对当前看守所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十分有必要出台一部具有更高法律效力的《看守所法》,将看守所相关规定上升到法律层面,并结合短期余刑犯自身特点和司法实践进行管理方法和教育模式上的创新,完善减刑、假释制度,加强监所的检察监督,使其与新刑诉法接轨,建设成权威、完备、可行的中国特色短期余刑执行制度。

JS

参考文献:

[1]吴宗宪.当代西方监狱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91.

[2]钟明曦.论新《刑事诉讼法》中的看守所[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3,(1):64.

[3]罗旭红,杨学军.公安刑事办案程序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161.

[4]吴旭,柳彩耕.浅议“留所服刑”[J].法制博览,2013,(7):181.

[5]徐盈雁.高检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开展罪犯交付执行与留所服刑专项检查活动:今年起余刑三个月以上罪犯交监狱执行[N].检察日报,2013-01-26.

[6]阎亚东,王一鸣.看守所分押分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检察监督对策[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

[7]林平.当前基层看守所服刑罪犯管理现状及思考[N].东方卫报,2014-01-22.

[8]罗燕红.看守所是否适合作为服刑场所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2,(10):270.

[9]徐盈雁.高检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开展罪犯交付执行与留所服刑专项检查活动:今年起余刑三个月以上罪犯交监狱执行[N].检察日报,2013-01-26.

[10]程雷.聚焦看守所[J].中国改革,2010,(4):72-76.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xecution of

Remaining Shortterm in Detention Center

GAO Yifei, ZHANG Lu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hongqing 40112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onserve judicial resources, to facilitate reform of criminals,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the PRC, issued on January 1st 2013, provides that criminals who are sentenced to a set term of imprisonment, remained less than three months of sentences before being delivered, will be executed by detention. Unlike criminals in prison, criminals in the detention house hav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which need to be studied separately. Through the empirical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eleven detention centers in Chongqing, we can find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hortterm in detention center such as the imprisonment of criminals of different gender, age and criminal type; the imperfect transformation model; the low rate of utilizing commutation and parole, etc..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ndependent internal prison area should be established within the detention center, transformation capacity should be improved, and specialized prosecutorial supervision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so as to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the remaining shortterm executive procedure.

Key Words: detention center; criminals in the detention house; the remaining shortterm; edu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基金项目: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司法公开实施机制研究”(14AFX013);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校级重大课题(2012―XZZD01)

看守所工作要点篇5

大家好!

我叫黄峰,原利津县公安局副政委兼看守所所长,现在刚刚进行了职务调整,中共党员。感谢领导和同志们给了我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尤其通过前段时间的先进性教育学习,对共产党员永葆先进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一名党员,一名警察,其实我同全县所有党员和民警一样,只是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忠实履行了一名党员和一个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组织上让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工作,我心情非常激动,下面我就工作中的一点做法和体会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汇报的题目的:一腔热血铸警魂,无怨无悔写忠诚。

我是1987年从学校毕业分配到利津县看守所工作的。刚参加工作那会儿,许多熟人对我说,一个女孩子家,干什么不好,非得去和犯人打交道。他们哪里知道,我从小就对人民警察充满无限的热爱。所以,面临分配时,我毅然选择了人民警察这一光辉而又崇高的职业。也正是从那时起,我穿上警服,走进大墙,走上了十几年的从警之路。

1997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我和全所民警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在首次全国看守所等级评定中,利津县看守所被评为全国一级看守所,至今已连续9年保持了这一荣誉。

有时我想,什么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表现在哪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哪里?说穿了,一名党员的先进性就应该表现在你日常的工作之中,做什么事情都要想着跑到前头,想着大局,想着奉献,想方设法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得更好,给大家做出个样子来。具体到看守工作,首先要热爱这项工作,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去追求,只有这样,你才会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会想办法、有办法克服掉。

近几年,在看守工作上,我们推行人性化管理,力争把看守所创办成培育新人的学校,树立“犯人也是人”的思想。我常常告诫所里的民警,他们虽然犯了罪,走上了邪路,但在人格上,应该与我们是平等的。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正因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才更需要我们的关心、理解、帮助、教育、挽救,让他们重塑人生,重返社会。

看守所是教育人、改造人、育新人的特殊学校。过去“一看二守三送走”的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解放思想,转变管理思路。一开始,为了规范看守所的各项管理制度,我连续加班30个昼夜起草了20多项管理制度,编成一本入监必读,这本小册子成了在押人员入监后的必备读物。同时,在全所推行了“规范化的严格执法,人性化的文明管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治人,引导他们认罪服法,洗心革面,重塑自我,走向新生,并在在押人员中办起了《育新报》。县局还发动全体民警捐书500多册,建起了图书室。

在日常的监管工作中,对待在押人员,我们倡树“三象”理念:象父母对待子女一样,象老师对待学生一样,象医生对待病人一样,关心、爱护、帮助、挽救他们。在押人员最不能忍受的就是不把他们当人看待,所以,我们总是在人格上尊重他们,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冬季的一天,在押人员刘某某感冒发烧,没吃晚饭。我晚上值班时给他拿了几包红枣莲子羹,并嘱咐他好好养病。他病好后给我写信说:我是一个犯了罪的人,黄所长不但不歧视我,还给我送药,做红枣莲子羹吃,象亲人一样关心我,我不好好改造,就对不起黄所长。每到冬季,我要求晚上值班的民警给每个监室烧几壶热水,让在押人员烫烫脚。在押人员有个头痛脑热什么的,这时候,是最需要人关心,也是最能打开他们心灵的时候,我主动给他们送医送药,端一杯热开水,送一件棉衣。在押人员尚某某在日记中写到:所长送来的不仅仅是一壶开水,更是党和政府的温暖。

有效地帮教可以改变扭曲的人性,真诚的感化更能净化肮脏的灵魂。利津县陈庄镇六百步村的毕某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小伙子,在家中从事屠宰加工生意,日子过的非常富足,还谈了一个温柔、漂亮的女朋友。可自2001年初迷上法轮功后,原来干的好好的生意不干了,整天呆在家里练法轮功,有时还外出找人一起练,甚至策划进京上访。父母说,对象劝,可他仍执迷不悟。2001年5月10号,他因涉嫌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被刑事拘留。我对他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他当面表示悔改,写下了悔改书后被取保候审。可仅仅过了两个月,他又因练法轮功被刑拘,未婚妻见他不思悔改一气之下与他分手,这使他更加心灰意冷,与干警对抗情绪很强烈,入所后连续五天绝食,是当时在押法轮功人员中最顽固的一个。针对毕某的情况,我进行了全面分析,多次找他谈心教育,帮助他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使他的思想有所松动,开始接受正常的管理教育。我抓住这个机会,从他未婚妻身上寻找突破口,多次到他未婚妻家中谈心,做工作,终于使他未婚妻回心转意,同意共同做他的转化工作。未婚妻首先给他写了封情真意切的规劝信,然后在我的安排下,到看守所对他进行了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毕某终于与法轮功彻底决裂。回家后,为避免毕某再次反弹复练,我带领民警10多次到他家里进行跟踪教育。通过给他送法律书籍,看揭批法轮功的录像带,使他进一步认清了法轮功反社会,反人类的邪教本质。他不但交出了所藏的法轮功书籍,写出了悔改书,还积极投入到对其他法轮功习练者的转化帮教工作中,先后两次到看守所对法轮功习练者进行现身说教,使部分习练者悔过自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毕某结婚时,特意邀请我去为他们做了证婚人。

手铐、铁窗只能关住犯人的身,却关不住犯人们的心。许多时候,严厉的审讯、耐心的说服教育,丝毫打动不了犯人那颗冰冷的心,而生活中的一件不经意的小事则常常能收到奇效,帮他们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在押人员陈某因破坏易燃易爆物品罪被逮捕,进所后情绪低落,对抗改造。尤其是当他得知破坏易燃易爆物品罪,一般要判5年以上后,他感到更加苦闷和焦虑,想想家中没有生活来源的妻儿,想想5年以上的铁窗生涯,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干警找他谈话,他一言不发。干警端来饭菜,他拒绝进食,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整天胡思乱想,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我对他的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唤起他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让他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人间的真情,社会和亲人并没有抛弃他们这些犯了罪的人。后来我发现,陈某特别重感情,于是,我抓住这一特点,打开突破口。在查阅陈某的档案时,我发现他的生日快到了,生日这天,我派人特意给他买来了生日蛋糕,让伙房改善了伙食。晚上,在他的监室里组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晚宴。我在祝词中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在你远离亲人接受改造的今天,看守所的全体干警都是你的亲人。在你新的一岁到来之际,希望你同旧的自我彻底决裂,以一个崭新的自我迎接未来的岁月。”当陈某吹灭30支蜡烛,监室内响起《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时,激动的流下热泪。其实,进来后,连他自己都忘了自己的生日,他万万没有想到,我们会给他安排这样一个特殊的生日晚宴,他当场表示:我永远不会忘记今天这个特殊的生日,这将是我前半生的总结,后半生的开始。从那天起,他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并积极遵守监视纪律,服从管教。

在研究犯罪规律中,我发现:许多在押人员之所以走向犯罪,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普遍缺乏谋生的手段,以至于无法维持基本的生活来源,才去铤而走险。为此,我决定从实际出发,尽可能地利用在看守所关押期间,让他们学到一技之长,出去后能够掌握一门技术专长,自谋生路。我们与县图书馆联系,定期借阅一些农业养殖技术类、烹调技术类、电工手册等科技书籍,让在押人员学习。针对在押 人员文化程度偏低的实际,与县委组织部、宣传部联系,借来电教资料,给在押人员播放科技录像片。在押人员普遍反映这种形式既直观,又好懂。陈某某因盗窃罪被关进看守所,虽然只有短短的8个月时间,却学会了种植大棚菜技术。从看守所出去后,他利用学到的种菜技术,回村承包了一个蔬菜大棚,一年下来收入1万多元,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走上了致富路。他在写给看守所民警的信中说:“是你们,让我学到了一技之长,获得了新生。请你们放心,我再也不会去偷了。”

自从实行人性化管理以来,在押人员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案件侦破率提高了,在押人员普遍能够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开展工作,出去后的犯罪率有了明显下降,“二进宫”的大大减少。这也引发了我们对看守工作进行大胆探索的新思考。

近几年,我报考了中科院心理函授学院,把心理矫治技术引入到看守工作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在实践中我发现,对在押人员最有效、最管用的工作方法是谈心。在押人员走进看守所,最惧怕、最担心的不是生活条件,也不是外部环境,而是心灵的孤独,精神的压抑,心理的紧张。如何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缓解他们精神上的压力,引导他们从思想上正确认识问题,是摆在看守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近几年,我自学了狱政管理学、改造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哲学等书籍,报考了中科院心理函授大学,专攻犯罪心理矫治专业和政治思想心理学专业,并报考了全国心理咨询师任职资格考试,获得了三级咨询师资格。从而将“心理咨询与心理测量技术”运用到了看守工作中,建立了在押人员心理档案,及时掌握在押人员心理特点,进行心理预测和心理危机干预,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目前,对在押人员进行心理矫治,已是在押人员走进利津看守所的第一堂课,也是利津看守所集体钻研看守业务的有效运用。

前段时间,进来一名女性在押人员,是一家饭店老板,家里有4个孩子。进来后情绪非常低落,心理压力很大,觉得无脸见人。我及时对他进行了心理测试和人格评估,预计到有自杀迹象,于是,派同监室人员严密监视。果然,一天晚上,她悄悄地将被子撕成布条,企图自杀,被同监室人员当场发现。后来,我靠上做工作,对她进行情绪教育、适应教育、挫折教育及应急教育。星期天,为了达到有效沟通,我特意穿上一身便衣把她叫到蓝球场跟她促膝长谈,先是以最大宽容度包容她,接纳她,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她进行心理矫治,提高了她应付挫折的能力,终于使他重新树立起生活下去的信心。这是我运用心理咨询中的“人本主义疗法”的成功一例。“心里矫治技术”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具有滴水穿石般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中打开在押人员的心扉,化解积累在他们心中的怨恨,乃至改变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前不久,看守所进来一位具有黑社会性质的在押人员陈某,他过去曾经判过刑,坐过牢,在外地关押期间挨过打,所以对警察一直心怀仇恨,对党委政府充满敌视,并扬言出去后要拿警察“开刀”、“放血”。针对他这种不健康的仇视社会的变态心理,我认真进行了分析,觉得要想彻底挽救他,必须首先解决他的心理问题。一方面,我运用心理咨询中的“心像疗法”,通过多次找他谈话、谈心,帮他找到了造成这种变态心理的根源,对过去的一些心理障碍进行定性化解,使他压抑在心头多年的积怨发泄出来,然后再对他进行“心理按摩”,让他认识到,不是政府警察故意跟你作对,而是你首先做了对不起人民、对不起政府的事;另一方面,通过小事感化他。进来时,他就身患性病,为了给他治病,我特意让一名狱医每天给他治疗,打针吃药,一天都没间断,专门伺候他一个人,整整两个多月。这件事深深地打动了他,从他记事三十多年来第一次流了泪。今年3月13日,他走出看守所时说了一句话:“请你们放心,今天我从这里走出去,将再也不会进来了!”从陈某身上,我再一次体会到,一个心理不健康的犯人,如果解决不了他心理上的问题,即使放出去,也只能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看守所不仅有责任看管好在押人员,更应该教育好在押人员,尽最大能力挽救他们,使他们成为正常的人,身心健康的人。

看守所跟其它行业不太一样,原则性特别性,民警长期与在押人员打交道,生活工作环境极其枯燥乏味,更没有一点利益可言,民警思想稍有麻痹就有可能违法违纪,所以,为了保证这只队伍始终保持高素质,我提出打造学习型队伍,尤其对学习要求特别严,想方设法让书本中积极向上的东西占领他们的头脑,决不让社会上一些污浊的东西侵染他们的思想。平常里,除去正常的工作时间,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安排学习,列出每周学习计划,包括学习业务知识,学习政治理论,学习科普常识,重温共产党员誓词,读小说,看杂志也行。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要求他们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开展“每人每周读一本好书”活动,然后将读书的收获列出提纲进行归纳或写出心理体会,拿到读书会上去交流,向大家现场作演讲,一方面让大家共同分享你这本书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还锻练了写作能力和口才,民警对这样的形式很感兴趣,参与非常踊跃。当然,学习是为了运用,民警们利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日常工作之中,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这些特长在转化在押人员思想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我们不能不承认一个现实,许多时候,法津的强制力量不一定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尤其是思想深处的东西,而德育渗透却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悄悄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人生观,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工作中,民警利用所学知识对在押人员大力开展德育渗透,每个民警都有明确的分工,民警张光兴负责以案释法,擅长音乐知识的民警李明伟负责文艺教育,在古诗词方面很有研究的民警刘国涛和熟悉儒家文化知识的郑立波负责传统文化教育和美学教育,专攻心理学的刘涛负责心理卫生教育。我们还建立了疏泄室、幽默室、心理矫治室,对个别在押人员,采取人本主义疗法,让他们把情绪渲泄出来,然后再进行心理调整和矫治。在这样的氛围下,在押人员的紧张情绪一下子得到缓解,对自己的罪行有了正确认识,能够客观地对待自己的案件。在押人员李某文化程度较高,进来后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在民警刘国涛和郑立波的帮教下,重新唤起了他对古诗词的兴趣,也唤起他对生活的热爱。后来,李某自己填词谱曲,创作了《痛改前非改造歌》,词曲健康向上,旋律优美,现在已经成为在押人员每天必唱的歌曲。我们还经常组织篮球比赛、文艺晚会,开展“警囚同乐”活动,聘请县里的歌手来所现场演唱,民警们也现场演奏了古筝、口琴,并请电视台录了像,在晚间的电视中播出,组织在押人员集体收看。在押人员从电视中看到自己的形象,有的激动得流下了泪水。这些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对在押人员起到了寓教于乐、向往生活、促进改造的效果,使一些精神抑郁的在押人员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同时减少了看守所夜间不安全因素。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过年过节,是在押人员思想波动最大的时候。我们开展了“一封家信活动”,让在押人员把自己的改造、学习、生活、教育情况,遵守监规情况向家人写信汇报,并要求家人都回信。有一位在押人员的亲属说,“通过这一封信活动,我们了解了你们的管理,我儿子在里面的生活你们安排的挺好,并教育他们走正路,我也就放心了”。在押人员看到家人的信,激动得流下了泪,纷纷表示,为了亲人的期盼也得好好改造。每年过春节,我都是在所里和在押人员一块看春节联欢晚会,包饺子,组织他们开展联欢活动,我已连续8年没和家 人一块过年了。有人问我,一个女同志,整天这样拼死拼活地干,你就不怕累坏了身体?说真的,有时我也感到很累,在我记忆中,曾有三次感到身心特别疲惫,一次是1997年争创一级看守所时,那一年,为了争取资金和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寻求软件建设的新突破,我连续三个月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平均每天睡觉不足4个小时,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完全被一种精神动力在支撑着,直到通过上级验收,我才长长地喘了一口气,身体再也支撑不住了,一病就是十三天,高烧不退,去医院也查不出原因。最后专家诊断为身体过度疲劳,积劳成疾所致。第二次是建办公大楼时,一开始局里派来两名懂建筑的技术人员,后来县局建楼搬迁,将那两名技术人员抽走,一切基建工程落到我一个人头上。我对建筑一窍不通,过去也从未接触过这项工作,当时真的让我犯了难,即要处理好业务工作,又要管好基建工程,尤其是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大事,盯不紧、弄不好就会出问题。后来又一想,别人能干的事,我为什么就不能干!我向懂建筑的朋友请教,从学看图纸做起,每个环节盯紧看死,遇到问题多对比,多请教,这样,办公楼盖起来了,我也累趴下了。还有一次,就是我们参加全国一级所重新评定,评定标准非常苛刻,十二大系统联动需要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所有标准都突出“现代科学技术”这一新生事物。本省又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我只好去外地取经求教,回到家时,浑身象散了架似的。现在想来,这几年累是累了点,可我认为累得值,累得坦然,累得充实,对此,我无怨无悔!

别看看守所长官儿不大,可大小是个“一把手”,手中掌握着一点小权力。我自觉把好权力关、人情关和金钱关。前不久,我高中时的一位同学找到我,要求探望一名在押的人犯,按规定这名人犯在不允许探望之列,我们之间可以说是情同姐妹,在情与法的天平上,我选择了维护法律尊严, 耐心地给这个同学做了解释。时间长了,大家也就都能理解我的工作了。

我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被县里评为“五好文明家庭”,婆婆曾是全市十佳婆婆,全家人都全力支持我的工作。正是他们做坚强的后盾,我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才能取得今天这点成绩。我同全市所有警察一样,为了工作,没时间照顾家,女儿常年由婆婆照看,有时一星期也见不上女儿一面。我丈夫也是一名警察,常年在基层工作,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初创国家一级看守所期间,7岁的女儿正上二年级,有一天深夜,正赶上我值班,婆婆打来电话,说女儿突然发高烧,让我回家一趟,我丈夫也不在家,当时我心里真是焦急万分,但又确实离不开。情急之下,我给一位亲戚打电话,让她把孩子送到医院打针。第二天回家,女儿抱着我的腿哭着说,“妈妈,你不值夜班行不行,不给看守所创一级行吗?”听着孩子这让人揪心的话,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下来,我抚摸着孩子的头说,好孩子,妈妈为看守所争一级,就像你学习争取考第一一样,你不争取能行吗?前年婆婆因病住进医院,我白天抽不出时间来陪伴老人,就用晚上的时间陪床,这样一直持续十几天,直到婆婆病好出院。去年国庆节,女儿要我抽出半天时间陪她到书店买书,看着女儿那双渴求的眼睛,我痛快地答应了。可是,那几天正好所里特别忙,一直抽不出身来,女儿多次打电话催我,直到女儿开学的前一天,我才利用中午的时间陪女儿买了书,看着女儿抱着书那股高兴劲儿,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满足女儿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女儿就高兴的不得了,我这个妈妈当的是不是太不合格了。有时我真想回家好好地陪陪女儿,照顾一下老人。可干我们警察这行的就是这样,有时候就是顾了这头顾不上那头。我是一个母亲,但我更是一名人民警察。在我和丈夫的影响下,现在我女儿很理解我的工作。在学校里,有的学生崇拜歌星影星,而我女儿心目中的英雄是人民警察,她以有个当警察的爸爸妈妈而引以为荣,这让我从内心里感到无比欣慰。

看守所工作要点篇6

论文关键词 在押人员 驻所检察 人权

在押人员,是看守所内依法被羁押的一切人员的统称。看守所的所有在押人员,都暂时失去了自由,自我保护能力低下,因而是相对弱势的群体。但是,在押人员作为人所享有的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应该得到尊重和保障,这体现了社会最基本的公平正义。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宪法第三十三条。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也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总则第二条。在崇尚“法治”、保障人权呼声高涨的今天,看守所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驻所检察作为派驻看守所对刑法执行和监管活动依法实行监督的职能部门,对尊重和保障在押人员的人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笔者从事了多年的驻所检察工作,下面就刑诉法修改后,驻所检察如何尊重和保障在押人员的人权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看守所在押人员的人权现状

据笔者多年从事驻所检察工作的实践来看,看守所在押人员的人权现状正在不断改善,并朝着较好的趋势发展,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在押人员的诉讼权利保护不够,如律师会见权等受到了种种限制,隐形、变相超期羁押现象仍然存在。

2.入所体检把关不严,有些身体状况不符合收押条件的对象在上级领导和办案单位的要求下仍被收押,严重影响在押人员的身体健康。另外,看守所医疗条件简陋,延误诊疗的现象客观存在。

3.管教方式比较简单,警械具、禁闭使用的频率过高,以罚代教现象比较普遍。例如,笔者所在看守所日均关押量约1700人,使用禁闭每年近800人次,使用械具严管每年更是超过1500人次,采取如此高比例惩戒措施,这也是侵犯在押人员人权的一种行为。

4.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混管混押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未成年在押人员的健康成长,容易受到欺压并造成“二次感染”。在押人员管理在押人员比较普遍,监室内欺压、“牢头狱霸”等现象还未彻底根除。

5.超容量关押现象比较严重,按照《看守所条例》规定:人犯居住面积平均每人不得少于二平方米。但笔者所在看守所人均居住面积不到0.5平方米,在押人员正常生活条件得不到有效保障。

6.存在劳动时间过长,长时间排座;同时,在看守所夜审和非法出所审讯现象普遍,不利于在押人员的身心健康。

二、修改后刑诉法有关人权问题的重点条款解读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明确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第二条,这是刑诉法贯彻宪法原则的体现。

刑诉法第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中国刑法学界泰斗陈光中曾指出,人权保障状况如何,关键看辩护制度贯彻如何,该条款的增加对保障刑事辩护制度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刑诉法第三十三条:“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此项规定使委托辩护人时间前移。同时,第三十四条中应当指派律师辩护的条件放宽。三十六条明确了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的各项权利,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律师辩护工作的顺利展开。第三十七条明确了除了三类案件,律师凭“三证”可以自由会见,看守所需在48小时内安排会见,并且会见不被监听,最大限度地改变律师会见难的怪象。第三十九条规定了律师收集证据和调取证据的权利。以上条款的修改,对于律师开展正常工作,保障在押人员的权利,具有深远的意义。

刑诉法第五十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第五十四条到第五十八条规定新增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这将有效地减少刑讯逼供的发生,对保障在押人员的人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刑诉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增加了可以取保候审的条件类型,第九十三条规定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和建议变更强制措施的规定,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羁押。第八十三条规定拘留后24小时内必须送看守所。第九十一条规定逮捕后应当立即送看守所。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新增了犯罪嫌疑人送交看守所后,讯问应当在看守所内进行。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了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以上这些规定,对于排除非法证据,保障在押人员的人权,都是有积极意义。

刑诉法第五编第一章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是刑诉法修改后的新增部分,这些条款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

三、驻所检察如何维护在押人员的人权

看守所在押人员的权利有不完整性、特定性、期限性的特点,但也应该受到有效的保障。笼统地讲,在押人员的法定权利主要有:(1)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劳动保护权、人格受到尊重的权利、不受体罚和虐待权利、私有合法财产不受侵犯权利、不受非法羁押和超期羁押权利等;(2)诉讼权利,包括获得法律帮助权、辩护权、申请回避权、上诉权、申诉权、服刑人员的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权利等;(3)控告权、检举权,在押人员有权检举和控告侵害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国家机关和其他工作人员;(4)选举权、自由权利等。

下面,笔者就自己几年来的驻所工作经验,谈谈驻所检察如何在维护在押人员的人身权利和诉讼权利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维护人身权利方面

1.对看守所收押活动实行严格依法监督:驻所检察要认真审查在押人员的收押手续和凭证,杜绝非法羁押的出现;对入所体检登记表的情况要进行仔细查看,防止身体不符合羁押条件的人被羁押。对身体有新伤的在押人员要逐个做好谈话,查清伤情原因。对送医院就医的在押人员要查清发病原因,防止体罚和虐待、刑讯等侵犯人身权情况出现。

2.把好“期限关”,防止超期羁押。超期羁押是严重侵犯在押人员人身权利的行为。为有效避免此现象的发生,驻所检察要实行专人负责,根据联网信息,对羁押期限实行动态监督,对即将到期的人员实行向办案单位提前催告制度;对于延长期限的,严格审查文书,并要求办案单位严格执行换押制度。对隐性超期现象,及时向办案单位发出检察建议。

3.健全在押人员劳动和生活卫生检察监督制度。驻所检察要经常性地深入监区“三大现场”,及时掌握在押人员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情况,防止在押人员超时间、超强度的劳动,防止在押人员的伙食、卫生等得不到有效保障。

4.严厉打击“牢头狱霸”现象。要杜绝监室内在押人员管理在押人员,清除“牢头狱霸”滋生环境,驻所检察要及时追究产生“牢头狱霸”监室的管教民警责任,做好打防并举,使“牢头狱霸”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和根治。

5.加强对警械具使用的监督。驻所检察应当督促看守所及时通报警械具的使用情况,并应当逐一检察通报情况中的使用理由、使用期限以及审批程序,对于不符合规范的情况要及时提出检察建议或纠正违法,依法保障在押人员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二)维护诉讼权利方面

1.维护在押人员的律师帮助权。刑诉法修改后,规定在侦查阶段实施律师辩护,并明确规定律师凭“三证”直接会见,这样能确保在押人员及时得到律师的全面法律帮助。因此,驻所检察要监督看守所认真执行修改后的刑诉法,要保障律师依法会见在押人员的权利,维护在押人员的律师帮助权。

2.推行检务公开制度,维护在押人员的诉讼权利。在监区和监室内的墙壁上设置检务公开栏,对于涉及在押人员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如减刑、假释等,实行检务公开,杜绝暗箱操作。同时在每个监室,设置检察意见箱,并做到定期开启,从而畅通在押人员维护自身诉讼权利的渠道。

3.推行约见检察官制度,也是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利的有效手段,驻所检察官可以在约见在押人员的过程中,接受控告和检举,及时发现侵犯在押人员合法权利现象,并予以纠正。在约见在押人员过程中发现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进而有针对性行使监督权。

驻所检察工作的实践证明,在押人员享有广泛、真实的各项权利。在依法治国的大氛围中,驻所检察应该注重在押人员的人权保障,这也是刑罚执行监督的核心内容。将人文精神注入检察工作,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人权保障机制,才能真正实现法律意义上的社会公平正义,这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四、不断改进驻所检察监督的方法

由于时代的变化,驻所检察机关应该不断改进检察监督的方法,实现尊重和保护在押人员的人权。根据现在看守所的特点和修改后刑诉讼法的精神,笔者认为驻所检察工作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些尝试:

1.上级驻所检察机关可以建立一个羁押期限的监督机制,给予下级的驻所检察部门和看守所监管部门及办案部门承担羁押期间违法的职责,这样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机制和公检法三机关互相通报的互动局面。

2.驻所检察机关在对看守所进行常规专项检查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律师会见权落实情况的检察工作,对在押人员的临时出所状况检察的工作。

3.作为驻所检察机关,还应该不断完善刑罚变更执行的监督机制;同时不断主动探索检察机关的提起减刑、假释的方法,不断优化监所的检察建议的权能。

看守所工作要点篇7

一、狱内人性化“大走访”,安定了高危人群的思想情绪

__县看守所目前在押人员150余人,其中未决犯100余人,已决待送和留所余刑犯50余人,已启用监室12间,其中新监(未决犯)9间,老监(余刑犯)3间。形形的在押人员,人心复杂,家庭情况千差万别。有的入监开始就无衣无被,有的无钱购买日用品,有的无家属问津(据电脑系统统计,平均每月有38至40名在押人员无任何人探视记录),所有这些情况使得监内人心不稳,在押人员情绪低落。针对这些情况,__看守所民警“想人犯之所想,济在押人员之所急”,开展狱内“大走访”活动,摸清在押人员无衣少衣人员底数,问清家中至亲人员目前现状和去向以及家庭经济情况。切实解决在押人员许多实际问题。一是逐监室开展走访调查,收集无衣被人员总数。通过摸底共有36人次,其中过渡监室6监人数最多,有5人。6监一名新入监在押人员因无衣服29天未更衣洗澡,教导员梁裕汉(兼管教)得知其家属(只有兄弟)放任不管的情况后,把清洗干净的衣服被子全套送给在押人员。今年以来看守所民警先后三次把库存的旧棉被50余套,旧衣裤共100余件拿出来清洗,分批次发给无衣少衣的在押人员。二是逐监室召开集中教育会,想方设法改善在押人员生活。分管领导和管教民警对监内人员一一问清情况,除了看守所每月规定的肉食外,经常在监内吃点菜人员底数,并将监内特困在押人员调至经济宽裕的在押人员监室,其目的是增加特困在押人员改善生活机会,从饮食上给关照,进一步稳定特困在押人员思想情绪,达到以情动人以情促教的目的。就连死刑犯谌建文在出监临刑前还向管教民警磕头道一声谢谢关照。三是逐人谈心教育会。通过谈心教育,随时掌握在押人员思想变化程度,防止监内安全事故的发生。20__年2月20日上午8时许,__县看守所新九监羁押的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蒋磊(男,26岁,__县田庄乡毛元村人,个体经商户)交给管教干部马继红一封信,声称是寄给父母及家人的一封悔过书,请管教干部帮助代为邮寄。虽说通篇悔过意图明显,表面也没有任何过激的言语,但把个别句子的意思及全部内容联系起来,觉得这封信还是间接透露了一丁点轻生的念头。管教干部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把蒋磊提到教育室,所长胡世斌、教导员梁裕汉亲自参加对蒋磊的谈话教育。经过一个多小时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蒋磊“哇”的一声哭了,哭了近一个小时,蒋磊才悲怯怯地说:“我真的不想活了。”原来,蒋磊出事前在长沙开服装店已有一年多,由于经营不善,一年下来,服装店不但没赚到钱,反而还亏了2万多元。为了翻本,蒋磊将田庄的老房作抵押贷了5万元又从广东进了一批货,还未来得及大展拳脚,家中来电告急:父亲不慎摔伤。蒋磊只得将货压在店中,回__探望老父。2月9日晚,在长沙工作的未婚妻打电话来要他帮忙驾车送一位女朋友去__辰山,不料这趟差使却成了“亡命之旅”。蒋磊的摩托车在去辰山的路上翻下十几米的路基,未婚妻的朋友当场摔死,蒋磊自己也多处受伤,蒋磊因交通肇事也锒铛入狱。进了看守所之后,蒋磊的心就没有轻松过:一是未婚妻的女友死了,他无法向未婚妻交待;二是家中困难,房屋也已做了抵押,服装店压了货不说还欠了一屁股的债,再没有赔偿能力,无法面对受害人家属;三是如果不能赔偿损失,自己可能就会判得很重。如果在牢里坐上几年,自己的服装店只能倒闭,而债务也会越欠越重,自己的前途一片黑暗,那活在这世上还有什么意义?与其这样,倒不如死了算了。于是,蒋磊便给家里写了一封很长、很深刻的“悔过书”,暗含了最后的告别。蒋磊准备将信投递后,就在监室里撞墙而死。幸亏民警在例行检查中发生了端倪,才使蒋磊重新振作起来,放弃轻生念头,也使一起可能发生的在押人员自杀事故得以成功化解。

二、狱外人性化“大走访”,架起了警民友好联系的桥梁

看守所民警根据工作分工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拓思维,创新工作方法,按照县局的部署安排,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大走访”活动。今年以来全所民警在会见日共接家属200余人次,其中2月15日以来就达100人次,民警有笔记记录可查达80人次(所务会规定每位民警走访4户左右)。一是所有民警在会见日与会见家属谈心交心活动。看守所规定每逢周三每月逢五号是会见日。通过与在押人员家属会见,更能掌握服刑人员内心痛苦,从而将主要精力投向特困服刑人员,使其努力改造,早日回归社会。因挪用资金留所服刑人员陈克健便是不幸中最不幸者。他父母双亡,妻子因癌症早离开人世,还欠下一身债务;家中无任何兄弟姊妹,唯有未成年儿子交由其叔伯姑姐带养。每逢其儿子来会见,我所都想方设法为其父子争取能多在一起的时间,奉献监管民警的一份爱心。二是管教民警通过电话解答在押人员家属有关质疑和咨询问题。看守所未决在押人员是不能直接与外界通话联系任何事的,唯有通过管教干部转达在押人员家属送衣物和准许的生活必须品。通过电话“走访”为外省在本地作案人员家属节约了开支费用。这些家属不必亲自来所送钱物,可以邮寄或汇寄到看守所再由生产后勤民警到邮局代领后记到在押人员账单上,最后由在押人员本人签名确认。通过电话“走访”,在不透漏案情的情况下,为在押人员通知家属代为聘请律师或告知家属在押人员案件目前所处的诉讼阶段,家属要耐心等待结果。三是民警休息日与刑满释放人员及家属交友娱乐活动。由于监所民警工作细致,人性化管理到位,在押人员心服口服。有的刑满释放人员出所后不段追求上进,开店经商还向监所民警讨教法律和政策,征求意见,防止重新犯罪。有的刑满释放人员携带家属与原来的管教干部一起郊游、喝茶、玩纸牌,成了无所不谈、随聚随散的好朋友。

三、通过“大走访”活动,促进了监所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__看守所以“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从看守所民警自身人性化管理抓起,以民警素质提高带动监所人性化管理水平提升。

(一)推陈出新,不断创新队伍管理硬举措

为适应监管场所勤务模式改革的需要,经过全所民警大会和所务会多次 讨论,__看守所在原有的管教民警专职化基础上又推行一系列新举措。一是设置专职巡视组。实行巡视民警白天专职化,夜晚其他民警兼职化。为配合巡视监控无缝隙管理需要,__看守所投资3000余元新购置指纹考勤门禁机用于民警巡视考勤。专职巡视工作的具体流程是:白天,每日值正班民警(5人)中抽出2人专职巡视,副班民警中(5人)抽出1人参与专职巡视;夜晚,收押前台1人参与巡视,值晚班管教1人参与巡视,后勤组1人参与巡视。这种每个工作日白天3人夜晚5人共8人的专职巡视模式。符合__看守所目前警力和年龄结构实际,既权责明确,又调动了民警工作积极性。二是设置专职提讯组。每天正副班安排一名体力好的民警负责提讯和会见日的会见(由收押副班民警配合会见),不兼白天其它工作,有效保证了提讯工作的安全有序。三是设专职后勤组。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民警负责采购和食堂后勤看守工作。四是设专职信息化建设组。由副所长付毓负责监所等级评定达标和监所公安信息网和视频网的建设与维护等工作,不参与值晚班,挤出了时间投入信息化建设工作。五是设专职生产管理组。由一名工作兢兢业业的老同志负责生产收发以及产品质量监督。分管副所长协助管教民警很抓在押余刑犯的生产完成情况和思想改造工作。六是专职收押组。由三位民警分三班轮流负责收押前台工作。每日由一名民警配合收押前台搞好提讯、提押和换押等日常工作。经过改革调整以后的__看守所,由于分组更具体,分工更明确,管理更精细,大大激发了队伍管理新活力,进一步强化了看守所安全管理责任制。七是设日常考核考勤工作组。成员由所领导和财会人员组成。主要职能是落实考核奖惩工作目标。

看守所工作要点篇8

为了学习探索留守儿童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借鉴先进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成功经验,促进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有新进展,5月,由甘肃省妇联副主席徐亚荣、省妇联机关党委书记丁文建带队,省妇联儿童部、省教育厅及部分市州妇联主席一行12人,赴安徽、湖北、湖南三省,重点学习考察了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中心小学农村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安徽省黟县宏村镇龙川村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安徽省歙县霞坑村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歙县民营寄宿制学校—育鸿留守儿童学校等,通过现场考察观摩、看资料、听介绍、座谈交流等,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经验,启迪了思维,加深了思考。

一、考察看点情况

1、政府投资,项目运作型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中心小学农村留守儿童托管中心项目,是由省发改委支持资金40万元,县财政配套50万元,社会各界捐助20万元,为广大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活动、生活(住宿、就餐)一站式服务的公益性阵地。该中心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市场化运作、项目化管理的运作模式,走低偿服务、独立发展的新路子。由妇联对项目运作进行监督,对工作业务和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指导。利用乡镇(或学校)闲置房屋,由省发改委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对现有房舍进行维修改造),使其具备宿舍、厨房、餐厅、洗浴室、卫生间、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电话吧、工作人员值班室等基本设施;当地政府配套一定的资金,配备太阳能热水器、洗衣机、500册以上的图书、文体器材等;利用社会捐助资金完善留守儿童床单、被褥等生活用品;争取电信部门支持免费安装亲情电话等。托管中心实行“保姆式”服务,吃、住、行、学习辅导、文体活动、心理关怀、亲情联络等都有专人负责,同时担负对监护人进行培训的一条龙服务。中心的留守儿童实行完全寄宿制,每两周回一次家,平时上学和周末回家均由托管中心负责接送。工作人员实行聘任制,工资由留守儿童每月交纳的管理费用中支出。每所农村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可辐射周边5—6个乡镇。目前,湖北省发改委已投入资金660万元,在全省建有农村留守儿童托管中心18所。,已列入省预算项目建设资金390万元,将在13个乡镇扩大实施。

2、民营带动,市场运作型

安徽省歙县民营学校——育鸿留守儿童学校,是由私人投资在县城建办的民营学校。主要接收对象为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儿童。学生有寄宿、非寄宿制两种形式。每名学生每月交纳400—500元,寄宿生相应增加。寄宿的留守儿童正课时间在全日制学校上课,放学后接回到育鸿留守儿童学校,晚上有老师进行作业辅导或学习书画、音乐等课程。学校设备主要以私人投入为主,当地县妇联、教育局投入少量文体器材,多为全国儿基会、省妇联配送。歙县被联合国儿基会和国务院妇儿工委办确定为全国留守儿童社会干预试点县。

3、依托基层,村委会管理型

安徽省歙县霞坑村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是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又一新尝试。主要由村委会为主导,整合资源,指定专人进行管理。利用村部文化设施、场地、图书室、文体器具等与留守儿童共享。日常由村上指派专人管理,每周对村民开放,节假日组织活动,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特点的主题活动,同时还聘请有特长的退休老教师,辅导留守儿童学习绘画、写字等。县妇联投入元和少量的器材,平时进行指导检查。

4、多方协同,家校关爱型

安徽省黟县宏村镇龙川村小学留守儿童之家,主要是由县政府主导,县妇联牵头,教育局、团县委等相关单位和学校、乡村一级的关工委、综治机构多方协同,对留守儿童给予关爱。学校组织开展各类留守儿童关爱活动,重点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的培训、劝导和说服工作,教育留守儿童家长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劝说有条件的家庭父母双方一人外出务工,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二、考察点的特点及做法

总体看,湖北、安徽都是在全国留守儿童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的省份,四个点都是抓建的示范点。不论是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还是留守儿童学校,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建立了各项制度,都制作有一定的能够反映留守儿童工作的版面和标牌。最大的特点是结合实际紧密,机制健全、多部门齐抓共管、设施配套齐全、覆盖面广、操作性强、资源共享氛围浓厚,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扎实细致,效果好。总结他们的做法,主要是:

1、坚持政府主导,深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借政府部门之力,集中力量,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困难。所看到的农村留守儿童示范点,都是借助省、市、县、乡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力量,充分发挥教育、关工委、妇儿工委等部门及村委会的作用,齐抓共管。妇联充分发挥监管、协调、指导作用,调动政府及社会力量,进行资源配置和共享,实现以政府为主导,跳出妇联抓工作、着眼全局抓落实的社会角色定 位。

2、找准切入点,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社会氛围。在政府职能、家庭教育和外出务工人员需求之间找准切入点,开展各类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政府履行职能抓稳定、抓教育、抓人口素质提高;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出务工的家长寻求代管人;妇联正是抓住这一实际需求,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搭建平台,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

3、多方齐努力,建立留守儿童长效关爱机制。各示范点管理规范、细致,有领导机构,有各项制度,有专人管理辅导,活动丰富,成效显著。有岗村结对、集体结对、个人结对,爱心妈妈结对等形式多样,开展活动有组织、有记载,有专人管理。留守儿童长效关爱机制初步形成。

三、甘肃省留守儿童之家工作的思考

学习先进经验,寻找自身不足。目前,甘肃省市县区均成立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机构,省妇联创办的32所农村留守儿童之家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学习、生活等各项制度,配备了活动室、电脑、电视、电话、部分文体器材和留守儿童档案、成长记录、监护人登记表、外出家长登记表等软硬件设施,一些留守儿童之家开展了爱心妈妈结对活动。但整体上看,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关爱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内容不够丰富。从近两年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各地均开展了结对关爱活动,但不少市州主要是学校教师和爱心妈妈结对,五老队伍、广泛的社会力量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结对后联系及开展活动的次数有限,形式不多,不少留守儿童课余时间、假期时间尚处于失控、失教状态。

二是创建方式比较单一,管理运行难度大。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创建方式基本依托中、小学和幼儿园,政府投资,妇联牵头,统一配备图书、电脑、电视、文体器材等设施,学校和幼儿园提供室内室外活动场所,教师作为日常管理的工作人员和爱心家长一样都是提供义务服务。这种方式优点是整齐规范,覆盖面广,但建立长效管理运行机制难度大,需要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创建新模式,不断完善长效运行机制。

四、建议

1、加强协作,理顺渠道,重视发挥教育部门对学校的主管职能作用。近两年,甘肃省建办和即将建办农村留家儿童之家均在乡镇学校。特别是今年1000所留守儿童之家政府投入大量的硬件设施,依托学校管好、用好这些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取得实效,仅靠妇联组织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对学校的主管作用,加上妇联等相关部门的参与、配合和支持,才能使留守儿童之家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真正取得实效。

看守所工作要点篇9

筑牢监管魂

烟台市看守所四大队

郭红梅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党的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论断,确定了许多新任务、新举措,对新时代的公安工作提出了许多新命题、新要求。新时代公安机关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增强群众安全感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思想,牢牢把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取向,牢牢把握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紧密联系公安工作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努力在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坚定自觉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驾护航。

公安监管系统作为打击、感动、教育、挽救犯罪分子的前沿阵线,更要认真学习宣讲、贯彻落实、准确领会把握党的精神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提高政治站位、认清历史方位、把握职责定位,切实在学懂上下功夫、在弄通上下功夫、在做实上下功夫,自觉用党的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打造忠诚、平安、法治、文明、智慧、有为的新监管。努力推动新时代公安监管工作树立新标准、迈出新步伐、取得新发展。

一、应收尽收,为司法活动护航

“应收尽收”是指符合法律法规应当予以收押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公安监管场所都应该予以收押。烟台市看守所与滨州医学院联合建立的监所医务机制,为

“应收尽收”措施的实行奠定了基础。首先,建立新收重病号处置机制,收押医生发现新收入监所的被监管人员患病严重的,立即将其列为重点跟踪对象,病情确实较重的,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检查身体是否符合收押条件,确保收押的重病号有处置方案和措施;其次,建立监所医务人员24小时在岗机制,确保在押人员有病必医,有病及医,提升监所突发急病处置能力确保监所安全;最后,建立监所疾病防控联动机制,针对实行“应收尽收”措施后,监所收押的传染病被监管人员大幅增加,为切实做好监所疾病防控工作,加强传染病传播、预防等知识宣传教育,加强疾病防控机制。

自实施“应收尽收”举措以来,烟台市看守所开通24小时收押服务渠道,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工作时间还是节假日,全天畅通进行收押服务,随到随收。与此同时,烟台市看守所还进一步加强民警业务学习培训,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收押时间,减少办案民警等待时间,为司法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二、专项整治,为司法活动助力

教育转化工作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要做好教育转化工作不仅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法学、医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敏锐的理解思辩能力、综合的沟通表达能力等。此外,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监管民警更需具备过硬的政治理论素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转化工作的理论基础是因人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基本要求就是要注意掌握好教育对象的特点。要善于从众多的个体材料、表象中找出能为教育转化工作提供方向的特征来,这就要善于分析问题,从工作中找规律、用科学思维指导实践,针对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体策略思想要因人而异,以有效为最高准则。

教育转化是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的治本之策。监管民警用真情、真意、真事、真理的力量感染邪教痴迷人员,用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置换邪教的思维模式,使主流的社会规范与价值体系重新被吸收、转化为个体的信念、价值和态度的过程。通过痴迷原因分析,明确教育转化的主要内容。加入邪教的主观原因的分析,要特别注意分析其成长环境的不良因素和本人的主观因素,尽可能具体化,围绕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展开,有针对性的在破字上加大力度,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在烟台市看守所全体民警的努力下,对于该类人员的教育转化成效显著,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进京非访,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更有甚者以“上访”为要挟手段,进行敲诈勒索,成为扰乱社会安定的重大隐患。该类人员在被拘留入所时抵触情绪很大,很不配合民警管教。为确保监所安全稳定,需对其采取多项措施做好教育管理工作:一是加强重点关注,将其列为重点人员,实施24小时监控,掌控其行为动态;二是加强谈话教育,对其开展耐心说服教育工作,注意思想动态变化,化解其矛盾纠纷,减轻不满情绪;三是加强人文关爱,针对其经济状况都不太好、子女较多等情况,所里在生活上给予适当照顾,同时多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身体情况,多与其进行沟通交流。通过此类举措,对该类人员的转化取得实效。

三、深挖犯罪,为司法活动续力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认为,看守所的职责就是一看二守三送走,但是对于深挖犯罪工作,看守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查办案民警相比,看守所民与在押人员的接触是全方位的,在押人员与看守民警在心理上的抵触对立情绪较小,更多的是一种依赖,同时在押人员从入所到判刑投牢,短则几个月,长则三四年,看守民警进行深挖犯罪拥有更为充裕的时间。但趋利避害是人的必然属性,出于利益得失的考虑等等,在押人员通常不愿轻易开口,因此,深挖犯罪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取决于教育转化工作的质量上要用足政策、做足文章、下够功夫,民警要与在押人员开展一场心理战,抓住不同类型的在押人员在不同诉讼阶段的心理变化,选准突破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动心、让其说话,化被动为主动。

看守所工作要点篇10

【关键词】安防一体化看守所应用

中图分类号:D6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当今社会中。看守所的安防系统以及监控技术有别于公共场所的技防监控技术,有着极大的特殊性。看守所的管理普遍存在警力不足、智能技防监管手段贫乏等问题。安防技术特别是物联网技术近几年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掀起了智能安防的应用热潮。看守所“智慧安防”就是物联网技术在看守所安防领域的深度智能应用,实现向科技要警力,促进“平安城市”的发展。

在看守所安全防范体系建设中一般着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四防一体化”的安全防范体系,特别是应充分发挥技术防范手段的作用。其中技防主要包括:通信指挥系统、监管信息系统、应急警报系统、周界控制系统、违禁物品检测系统、监区门禁系统、监控系统、在押人员报告系统、会见管理系统、电化教育系统、民警巡视管理系统和讯问指挥系统等。目前来看,技防设施总体效果不错,全国看守所安全恶性事件较少发生,但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与需完善的地方。

已有系统使用年限久远,系统间关联度低十年前,全国看守所就已普遍兴起了安防系统的建设热潮,但由于使用年限久远,在技术上多已陈旧。此外,信息化程度不够完善,很多信息还是以人工的方式进行处理,现有系统信息子系统之间均相互独立,系统间的关联度低,因而导致系统可使用性差。

安防一体化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功能、门禁管理功能、周边报警功能、在线巡更功能、考勤功能、网络功能、安全控制。

为了实现公安监管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建设,保证其安防系统的先进性和稳定性,看守所对安防一体化系统有如下要求:

1、视频监控功能。为了保证监室内的安全,保证干警能实时看到监室中犯人的活动情况,系统要求在每个监室内都安装摄像机进行监控。由于看守所情况的特殊性,监区门口、走廊、各种楼梯口和院墙周边的一举一动都需要在中心控制室内实时反应出来,因此在这些中的重中之重。

2.门禁管理功能。看守所是集中关押犯人的场所,因此门禁的管理就成为了整个系统中的重中之重。看守所要求门禁系统除了能满足民用门禁的常用功能外,还必须具备以下功能:(l)互锁功能:在看守所内的一些特殊场所是看守所中的犯人和外界接触的窗口,如收押和提审室。这些地方是看守所安防的薄弱环节,为了解决犯人在这些地方越狱的隐患,要求收押室和提审室能实现互锁,确保在同一时间里只有一扇门可以打开。

(2)反潜回控制:由于看守所经常关押一些未经审判的犯罪嫌疑人,所以内外勾结、串供等情况也时有发生,影响了司法公正。因此看守所要求对所有进出监区的干警也要严格控制,每次进出必须留下记录信息。为此,特别在门禁管理功能中增加了反潜回功能。反潜回控制是特别为安全保密程度比较高的领域而研发的新技术,该功能是要求所有持卡人进出刷卡必须配对使用,系统对此进行验证。一旦出现某一张卡刷卡进(出)门后,不经刷卡就潜出(进),该卡在下次进(出)门刷卡时会被系统禁止。

(3)刷卡联动视频:在看守所的门禁系统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非法人员盗用合法卡作案。传统的门禁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此,为了防止有人盗用他人合法卡作案,保证刷卡记录的真实性,系统要求每次刷卡都能联动视频抓拍下刷卡人照片或保存下刷卡时的录像资料。

3、周边报警功能。由于看守所的特殊性,视频监控在有些特定的环境下会有局限性。因此系统要求在看守所内外的特定地点安装一些报警设备,如红外探测器,烟感探测器等,并能够在主控室实时检测到报警信号,同时做出响应。

4、在线巡更功能。看守所要求对监区中的各个门进行日夜巡视。传统的离线式巡更无疑将增加成本,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而且不具备数据的实时性。因此系统要求将每个门的读卡器作为巡更点,实现在线巡更。系统软件应能实时采集到巡更信息。巡更数据可以生成各种报表。

5、考勤功能。电子考勤功能是现代化办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系统要求办公区的门禁点能实现考勤功能,考勤信息可实时传输到中心管理主机,也可暂时存储于门禁控制器中。考勤数据可以生成各种报表,作为考核的凭证。

6、网络功能。网络功能是数字化信息建设不可缺少的功能,因此系统要求软件带有网络接口,办公区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观看前端监区内的视频;可以通过网络访问中心管理主机的门禁、考勤、巡更数据,提高办公效率。

7、安全控制。安全控制对任何系统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看守所这样的场所更是至关重要。系统要求软件的操作系统设置不同的权限,使不同的管理人员根据不同的权限对系统进行访问、设置和修改,确保系统安全。

看守所主要为羁押未决犯的场所,同时,对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余刑一年以下,不便送往劳动改造场所执行的罪犯,也可以由看守所监管,即担负对服刑罪犯劳动的执行工作。所以,看守所在押人员有三种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为此。看守所的性质功用主要表现为是个羁押场所和劳改场所。由此,看守所也成为了为在押人员——日常生活、教育学习、劳动生产的“三大现场”。看守所的安防系统需要对这“三大现场”进行有效的监控监管。

看守所划分为四个建筑分区 :监区、行政办公区、留所服刑罪犯劳动区、武警营房区。其中,监区是看守所内关押在押人员、依法实施武装警戒的区域。监区是看守所的最为重要的区域,也是看守所安防系统中,区域安防的重要对象。看守所技术防范的安防一体化系统的建设是以看守所建筑为基础,需要区分出看守所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的作用,以及在押人员涉及的重要区域和与看守所相关业务流程的联系。

采用高清摄像机,高清感知人、物、区域;引入视频智能分析对监舍内的在押人员打架斗殴、半夜起身、攀高、徘徊等异常行为,进行即时智能分析及立即报警;与“在押管理系统”等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实现对在押人员信息的便捷查询、实时信息自动比对与报警;通过腕带方式实现在押人员的电子点名。

系统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监所的安全及监管民警的办事效率,同样对系统的运维管理也至关重要,出现故障不可避免,但及时发现故障、排除故障是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建好安防一体化系统来提高看守所的管理。

看守所安防一体化系统以其完善的现场感知、智能处理、智能管理与应急处置服务功能,可以全面提升看守所的安全性,使执法和人员管理更为规范,监管效率更高。在具体案例实施中,要充分结合自身的看守所的人员、建筑等特性,因地制宜,以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进行系统的整体构建。

结语:综上所述,看守所安防系统是一项特殊领域的技术系统,在进行看守所安防系统的设计之前,作为技术准备的一种专业措施,应先采取必要方法和过程,进行看守所安防系统的工艺设计分析,即通过对要素相关性分析,以获得全面的、整体的、特定的设计基础信息,为设计出适应与符合看守所监管业务特征与需求的安防系统提供坚实的保障。

[1]李研、吴淼、吕廷杰、赵蔚.国外物联网发展状况及对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启示.两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3]黄锴、张能、俞江. 看守所安防系统的工艺设计分析[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8,5 :95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