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球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21 02:14:11

铅球教案

铅球教案篇1

关键词:铅球教学;课程改革;发展

每次教材的变化都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产生。以人教版为例,推铅球技术作为教材内容在2000年的课程改革中被删除,在这之前铅球作为中考测试项目也慢慢被实心球取而代之。在人教版教材中以实心球的推、投、抛为教材。铅球教学离学校体育教学越来越远。

一、铅球教学的现状

推铅球运动技术的尴尬局面:虽然推铅球技术作为教材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是它却在众多的学校田径运动会中保留了下

来。推铅球技术也只能作为少数运动尖子的特有技术,只有在县以上单位举办运动会上,推铅球运动才能在少数参赛单位中展现出来。而在基层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上,除了参加县以上运动会学生能有推铅球运动技术外,其他的学生不要说推铅球技术了,连基本的比赛规则都不知道,而作为基层学校在裁判工作中也只能将就学生,把规则做出适当变通,违反规则的学生只要手和脚不触及抵止板前面区域就可以,在动作上只要学生把铅球弄出去就行,很多学生出现扔、抛等动作特别出现在刚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对于七八年级也只有少数参加过县以上大型比赛的运动员才会,其他的学生根本不会把铅球从肩上推出,总而言之,一个基层学校最多只有⒓庸县以上运动会的男女各2名学生掌握。对于其他学生对推铅球运动项目的认识和体验都是错误的,这导致学生对此项体育文化的缺失或错误的理解,有的学生可能会终身理解错误,导致学校体育文化传播缺失。

二、怎样让铅球教学再次在学校体育课堂再次焕发生机

1.安全第一作为基础

在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应当预见到相向投掷存在风险并安排学生保持安全距离,从而避免危险事件发生。

在学校铅球教学中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到

①上课前带领学生充分做好准备运动。

②事先要有详细的要求,并告知可能出现的危险,运动时要采取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

③在学生运动时,教师不得离开运动场或教学现场,以起到监督的作用。

④做好体育课安全预案以及事故处理方法。

2.取得领导的信任与支持是保障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这句话告诉我们,学校铅球教学的有序健康的开展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我们要取得领导的信任与支持。

①要让领导知道铅球练习的意义。

②要通过教案编写和体育课安全预案以及事故处理方法制定来打消领导对铅球教学的顾虑。

③狠抓学校田径训练队建设,努力提高田径比赛水平,力争在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为学校争光。

3.学生的喜爱是主要目标

学生是体育课堂的主体,是体育课堂服务的对象,只有学生爱学、乐学,我们体育铅球教学才能真正地蓬勃开展。所以怎样让学生喜欢上铅球练习是我们教学的重中之重。

①制定详尽的铅球教学步骤,有计划地开展铅球教学。

②练习手段的多样化与练习内容的多样性。

③保证教学的安全性,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

4.铅球考核制度是条件。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争取达到理想目标、力求超过别人并取得优势地位的愿望和动机。而工作学习中谁优谁劣,只有通过评价才能进行判断,考试无疑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判断和区分的最主要手段。体育也是一样,只有建立定期的学校体育达标考试制度,把铅球作为必考内容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各地方教育局还可以把铅球作为中考的必考项目,这可以极大地促进铅球教学在中小学校的开展。

铅球教学的发展不是一时的事情,也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地区的事情,它的发展要靠许许多多的体育教师在课堂的辛苦付出,需要社会家长的理解与重视,还需要各教育结构的领导与支持。祝愿铅球教学在我们各中小学校能再次蓬勃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铅球教案篇2

【摘 要】探索和总结如何发展对初中田径运动员铅球投掷中力量训练的方法和科学依据。方法:查阅资料、文献。找出一个适合初中生对铅球力量训练的有效方案,然后归纳出怎样提高力量训练的科学依据。成果与结论:铅球训练应以发展力量为主加上与技术相结合,力量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只有正确的训练方法才能使学生铅球训练得到有效的进步。

关键词 初中生;铅球训练;力量协调;探讨

一、前言

铅球在老教材上是必学内容,现在体育保健教材上的投掷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实心球的学习,但是参加运动会田赛中铅球是田赛中开展项目之一,学生选择性强。加上学生投掷基础较广。从小学到初中在课堂上都有接触。所以学生对铅球也比较熟悉。在投掷项目中,要想取得铅球好成绩,铅球推出的初速度是主要因素之一,而出手的速度又取决于出手力量及蹬,转,送髋,挺胸挥臂整体动作的一气呵成协调配合有关。在爆发力中人体力量起主要作用。铅球投掷仅仅技术好是不够的;没有力量素质就很难获得出争的初速度。所以正确认识力量在铅球投掷中的主要作用非常重要。作为老师,教练员应正确认识力量训练的方法、分类才能使学生掌握这门技术和有效地提升成绩。

二、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阅读法,找出符合初中学生铅球投掷力量训练的方法,然后总结出提高铅球提升训练的有效方法和科学依据。

三、研究分析

1.铅球投掷中力量练习的重要性

什么是力量。力量是人体肌肉收缩或张力来克服阻力的能力。在铅球投掷中学生的投掷成绩取决于学生的力量因素。力量是基础,是前提。我们如果力量弱小,让学生手持7.26kg的铅球,由于铅球的重量让学生动作施展不开。身体不协调,这样就无法保证整体动作完成。所以如果技术掌握好了,我们对学生进行力量训练是进一步提高成绩的手段。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推铅球的技术可以花几节课先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然后徒手练习,再可以持3千克球或者实心球进行练习。一般学生可以掌握技术要领了。但是力量的进步是缓慢的,是有时间的。

2.力量训练的方法

根据初中学生好动,有种渴望求知欲,再加上模仿性比较强这样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不但要使制定的计划符合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对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力量训练得到持久性,和全身肌肉得到综合协调发展。做法可以采取:

(1)有效利用器材练习

(2)建立练习点,提高学生力量训练兴趣的方法

(3)间歇性训练方法

(4)针对性力学训练法

3.铅球力量型训练的主要手段

(1)速度力量的训练手段

速度力量是指肌肉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是速度与力量的有机结合。爆发力是快速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张力已经增加的肌肉以最快的速度克服阻力的能力,速度与力量结合构成速度力量,与耐力结合构成速度耐力。我们铅球技术中所需的就是速度力量中的爆发力。任何发展最大力量的方法也适应于发展爆发力训练,爆发力的练习负荷特征是:负荷强度一般采用70%-90%,练习组数3-6组,每组5-6次,每组间歇3分钟。如果是运动员一般安排18周力量训练分配如下:前6周从事跳绳练习,中间6周进行大重量的杠铃训练,后6周进行深跳训练,这是前苏联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手段。我们初中学生的铅球投掷可以根据要求不同做模仿。方法练习手段如下:

①立定跳远,跨步跳,交换跳,弓箭步跳。还可以安排跳绳等等练习。

②头后双臂屈伸:双手握哑铃或杠铃片。重量为男生10—15kg,女生5—10kg。要求屈伸协调,动作到位。

铅球训练力量的方法很多,在练习中主要考虑学生的身体负荷,要有足够的间歇时间,上课后要彻底放松,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消除疲劳,让学生能够快乐接受练习。

(2)辅助训练教学的有利手段

我们在教学训练中注重力量训练的同时,也应该抓住辅助教学的重要性。我们的教师只看到加大负荷的训练,经常出现学生受伤多,对训练影响大,最终导致教学失败。这问题应该引起教师在铅球力量训练教学中的注意。我们可以在上述中加入辅助性力量练习。既安全又有效。又能让学生对上课感兴趣,对发展肌肉力量有提高。

①角力。两人一组,让学生面对面弓步站好,右手相握做角力游戏此法可以发展手臂力量。特别是全身反应力,灵活性。

②单脚跳、蛙跳等教学游戏,通过安排趣味的力量辅助练习。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练习。教师也从中发展学生的相对肌肉力量练习,一举两得。

(3)专门投掷力量训练

铅球属于重器械,铅球投掷专项力量要求重要体现在腰,腿,上肢与手腕方面。整个动作对力量的要求迅速,有效地把以上各个部位力量连贯起来,传各个分力合并为作用与同个方向上的一股合力,然后作用于铅球上。所以在教学中专门力量训练非常重要,是铅球成绩的决定因素。

四、结论和建议

(1)我们在对初中田径运动员铅球训练中,力量训练最重要的是把力量与速度很好结合起来,才能转化为速度力量,在教学训练中应考虑初中学生身体发育特征,把身体局部的力量与全身的速度力量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不要急于求成,让学生快乐学习,最后发展为自主学习,这样我们的目标才能达成。

(2)在教学训练中力量练习应与技术相互结合。力量教学最终要为成绩,为技术服务;不要造成力量与技术分离,脱节,最后有了力量没有技术,成绩还是上不去。

(3)对初中学生铅球投掷教学训练中力量训练可以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与手段,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体育与健康.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3]陈笑志.速度力量的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5)

铅球教案篇3

知道吗?用得越多,宝宝的小手就会越灵巧,头脑也会越发达,甚至对养成认真做事和沉稳的性格都是有益的。

勺子不只是吃饭的用具,还是用来玩各种游戏的好材料。用勺子做游戏,也是为宝宝日后用好勺子做准备。

勺子游戏

1演奏“勺子乐器”

将几把勺子倒扣在桌上或地板上,再让孩子手里拿一把勺子,逐个地去敲击倒扣着的勺子。可以一边敲一边哼唱。

效果:边敲边唱,既锻炼了手腕力量,又能培养节奏感。

2刮一刮,看看有什么不同?

准备好搓衣板、篮子等表面有纹路的物品,让孩子用勺子来刮一刮它们的表面。等孩子熟悉以后,可以给他蒙上眼睛,让他根据表面纹路的不同,来判断是什么物品。

效果:通过体会不同物体表面的质感,来锻炼触觉,提高辨别能力,还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3挑选喜欢的颜色

给孩子买红、黄、蓝等各种颜色的勺子。吃饭前,可以问一问孩子:“你想用什么颜色的勺子吃饭呢?”让他挑选一把自己喜欢的勺子。

效果: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对颜色的认知。挑选自己喜欢的勺子吃饭,孩子会更愿意吃饭。

4传乒乓球

准备几把大一点的勺子,爸爸、妈妈、宝宝分别拿一把。爸爸将乒乓球放在勺子里,传给孩子,再让孩子传给妈妈,一个一个地往下传。如果有几个小伙伴一起玩,会更有趣。

效果:传球过程中要求尽量不把球弄掉,这对锻炼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很有帮助,还能提高孩子的动作协调性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5 照一照“勺镜子”

找一把亮亮的不锈钢勺子,用它来当镜子照。先让孩子用凹面照一照, 再让他用凸面照一照。孩子很快就会发现, 两面照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效果:可以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 孩子也一定会对勺子更加感兴趣。

6 小豆子搬家

准备一些豆子、米粒等,装在一个大碗里。让孩子用勺子,将豆子或米粒从大碗移到小碗里。

效果: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还能帮助他认识物体的大小。

7 盖“沙土房子”

带孩子到外面玩沙土时,可以带上一把勺子。让孩子用勺子来挖沙土,盖小房子。盖完之后,还可以用勺子拍一拍,看看盖得结实不结实。

效果:孩子可以通过游戏,了解沙土的质感。和大自然的接触,还能稳定孩子的情绪,让他感觉更愉快。

8把眼睛“藏起来”

鼻子、眼睛、肩膀、膝盖……你每说出一个身体部位的名称,孩子就用勺子把自己的那个身体部位盖住。

效果:可增强孩子对身体各部位的了解,还能提高反应的敏捷性。

Tips:

1.把勺子混放在玩具中,让孩子经常能接触到勺子。

2.给孩子准备喜欢吃的食物块,让他有机会多使用勺子吃东西。

3.孩子自己用勺子吃饭,把饭粒掉到地上或把小脸弄得脏兮兮的,都是不可避免的,你千万不要责怪他。

4.要耐心地教孩子正确使用勺子的方法。

5.练习用勺子盛沙粒等物品,要慢慢地提高难度。

使用筷子会让孩子变得更聪明。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使用筷子需要动用大约30 个关节和50 块肌肉呢!如果没有大脑的协调运作,怎么能完成如此复杂的工程!我们不妨多和孩子玩筷子游戏。

筷子游戏

1 搬运乒乓球

给孩子一双筷子,让他平着端好。你在筷子上放一些比较轻的东西, 如乒乓球,让孩子平端着筷子从桌子的这一边搬运到另一边去。

效果: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手臂肌肉的调节能力。

2 玻璃杯乐器组

准备几个透明的玻璃杯,分别装上不同量的水,按水量的多少依次排列摆放。让孩子用筷子去敲击,注意听水量不同的杯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效果:可以让孩子理解水量的多少和音高的关系,逐渐领悟音阶的概念。

3 筷子“三角铁”

用线绳把筷子的两端绑在一起,就能做成一个三角铁。然后,你再让孩子拿一根筷子,去敲击这个“三角铁”。演奏开始了!

效果:用平平常常的物体,就可以制作出“乐器”,这可以激发孩子创造的欲望。

4 听一听筷子的声音

准备木头、竹子、塑料等几种不同材质的筷子,用它们来互相敲击,发出不同的声响。

效果:可以提高孩子对声音的分辨力,还能锻炼臂力。

5 夹豆子

准备2 个盘子,在其中的一个盘子里放上一些豆子,让孩子用筷子把豆子夹到另一个空盘子里。如果孩子还不太会用筷子,可以先让他夹比较容易夹的东西,如棉花球、爆米花等。

效果: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精细动作水平。

6 堆高塔

准备多双筷子。将每两支筷子交叉摆放,交错上升,慢慢地往上堆,就可以堆成一座高塔了。如果搭得好的话,最后形成的会是四边形的塔。

效果: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还能帮助孩子建立空间概念。

7 小小指挥家

给孩子放一些平时喜欢听的古典乐曲。让他拿筷子,按音乐的节奏来练习指挥。如果有机会,不妨带孩子参加音乐会, 让他对音乐指挥有真切的感受。

效果:音乐指挥练习可以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锻炼节奏感,还能让孩子体会指挥家的感受,提高想象力。

8 锅碗瓢盆交响曲

把厨房里的锅碗瓢盆拿出来,让孩子用筷子尽情地敲击,从中感受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效果:敲击动作对释放情绪很有好处,可以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宣泄。敲击不同物体时发出的不同声音,还能提高孩子的感知力。

Tips:

1.孩子玩筷子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让孩子拿着筷子到处跑。

2.经常让孩子使用筷子做游戏,可以让他逐渐了解筷子的特性。

3.多让孩子使用剪刀(儿童专用),对以后使用筷子也有帮助。

4.开始时要让孩子夹大块一些的东西,让他有成就感,熟练后再夹小的东西。

5.筷子用得好的时候,你一定不要忘记好好夸奖孩子一番。

很多人会认为,叉子比筷子容易学,所以常常会忽视叉子的作用。其实,叉子用好了,同样会对头脑的发育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

叉子游戏

1重塑橡皮泥

准备一些橡皮泥,先让孩子充分地揉、捏。然后把橡皮泥平铺在盘子上, 再让孩子拿叉子去尽情地压、按、刮,看看橡皮泥会变成什么样子的。

效果:揉、捏橡皮泥的过程,可以锻炼孩子的触觉;用叉子在橡皮泥上雕刻出不同形状的东西,可以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2 绕线绳

准备一些线绳,绕成一个小卷。教孩子把叉子叉在线绳卷上,然后将叉子按一个方向旋转,看看叉子是如何将线绳卷起来的。卷好后,再往相反的方向旋转,慢慢地解开线绳卷。

效果: 旋转线绳卷的动作,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手腕关节和肌肉的活动;正反两个方向的旋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方向感。

3 用叉子作画

带孩子去沙土较多的花坛里玩的时候,可以带上一把叉子,让孩子用叉子在沙土上画出各种图案。在家里,还可以在叉子上涂上不同的颜料,让孩子拿着在纸上画,看看会出现什么样的图案。

效果:在沙子上画画,可以让孩子了解沙子的质感。画画也是让孩子表达情感的好方法。

4 叉食物

把胡萝卜、芹菜、蘑菇等质感不同的蔬菜装在盘子里,让孩子用叉子分别叉起这几种不同的蔬菜,体会它们各自不同的质感。

效果:由于蔬菜的质感不同,孩子在使用叉子去叉的时候,需要使用不同的力度,这可以锻炼手部不同的肌肉。

5 刮颜色

先在图画纸上涂一层明亮的颜色,再在上边涂上黑色或紫色等比较深的颜色,将原来的颜色盖住。然后,再让孩子拿叉子在涂好颜色的部分随意地刮。

效果:将深颜色盖在明亮的颜色上会出现什么效果呢?用勺子不停地刮,又会出现什么呢?孩子带着这些疑问来玩,一定会对美术活动更感兴趣。

6 过家家

将橡皮泥揉成几个小圆球,叉在叉子上,再在小圆球上画出脸的模样。多做几个这样的小玩偶,你和孩子分别拿一个,用来扮演不同的角色,玩过家家游戏。如果有小伙伴一起玩,就更有意思了。

效果:自己制作玩偶,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玩过家家游戏,可以提高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7 给叉子找朋友

准备各种颜色的叉子。你说出某种颜色的名称,让孩子从众多叉子中挑出相应颜色的叉子。

效果:可以加深孩子对颜色的认知,提高反应的敏捷性。

8 搬运橡皮泥

准备一些橡皮泥块,教孩子做成各种形状的东西。然后让他用叉子叉上,从一个盘子搬运到另一个盘子里。

效果: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增强手臂力量。

Tips:

1.不要让孩子独自玩叉子,也不要让孩子拿着叉子到处跑。

2.叉子不要太尖利,防止扎伤孩子。

3.当孩子叉子用得好的时候,你一定要好好夸奖他哦。

2 岁以后的孩子,由于手部动作更加精细,就可以给他铅笔,让他随意画画了。当然,也可以用铅笔来做许多小游戏。使用铅笔和使用筷子一样,需要动用很多关节和肌肉,因此不仅可以锻炼小肌肉,还能刺激脑部的发育呢。

铅笔游戏

1台球比赛

将一些乒乓球、弹球等放在桌子上摆好,让孩子拿一根长的铅笔,像打台球一样去击打。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就像电视上看到的台球赛一样。

效果:击球时需要调整铅笔的角度,这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游戏中需要击打目标球,这有益于培养孩子的挑战意识。

2 有趣的加减法

多准备几根铅笔,你和孩子每人各分得一半,然后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谁赢了,谁就可以从对方手里拿走一根铅笔。玩3 次以后, 再各自数一数还剩多少根铅笔。

效果:数不断变化着的铅笔数目,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数量多与少的差别,逐渐建立加减概念。

3铅笔连线

准备一些长度不同的铅笔,教孩子用铅笔摆成各种图形。开始时可以摆一些简单的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图形。等孩子熟练后,再教他摆出复杂一些的形状,如汽车、房子、桥、数字、文字等。

效果:可以提高孩子的造型能力,培养想象力。

4 滚动铅笔

你和孩子一人拿一根铅笔,先在桌子上滚动铅笔,看谁先将铅笔滚到桌子的另一端。可以换一种方式接着玩,比如用嘴吹着铅笔往前滚动。

效果:滚动铅笔,可以锻炼孩子小肌肉的调节能力;用嘴吹,可以提高孩子的肺活量,增强心肺功能。

5铅笔卷包饭

准备几张不太厚、容易卷的纸。在纸上放5 支铅笔,再把纸轻轻地卷上,做成铅笔卷包饭。可以改变铅笔的个数。

效果:可以锻炼孩子的小肌肉,提高精细动作能力。

6按长短排列

准备几根长度、颜色各不相同的铅笔,让孩子按铅笔的长短依次进行排列。

效果:可以提高孩子按照一定的标准比较事物并进行分类的能力。

7摹制图案

准备硬币、树叶等带图案的东西,将它们平放在桌子上,再在上面盖一张薄薄的纸。然后,让孩子用铅笔在薄纸上面涂一涂,就能把纸下面的图案印在纸上了。除了硬币和树叶,周围还有许多东西可以用来做这个游戏。

效果:在涂抹和印制过程中,孩子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东西的特性,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表现力。

8 找相同的铅笔

准备几对长度或花色各不相同的铅笔,让孩子找到相同的一对,将它们摆放在一起。

效果:可以锻炼孩子的分辨力,形成对应的概念。

Tips:

1. 铅笔的笔尖不要太尖,以免扎伤宝宝。

2.孩子使用铅笔时,你要在旁边保护,不要让孩子拿着铅笔到处跑。

3.教孩子握铅笔之前,要先教他摆正身体的姿势。

4.握笔的正确方法,是将手握在离笔尖3~4cm 的地方。

5.教孩子用大拇指和食指握笔,手腕水平放于桌面上。

6.可以教孩子把小拇指轻轻地垫在桌面上,铅笔架在中指前。

铅球教案篇4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探究式教学 有效策略

一、探究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

知识的获得基于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问题的产生起于疑问,疑问是创新和获得知识的起始点。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领域(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疑问)。如:在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如何才能提高双手垫球的稳定性?怎样才能把球准确垫向正前方且有一定的高度?又如,在短距离跑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途中跑的过程中,左右摆臂的人往往为什么没有前后摆臂的人跑的速度快呢?创设这些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各方面的基础知识来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问、思索,进而寻求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提出假设和各种可能解决的方案或途径,引导探究

假设是人们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所探究的问题提出的一种或若干种假设的答案或结论,以假设的形式进行大胆探究。在探究式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教师的引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能力范围积极思维和讨论,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的或小组式的探索,对所探讨的问题作出各种假定的说明,进而得出肯定假设或否定假设的结论,或提出各种可能解决的方案或途径。如:在篮球行进间投篮技术的教学中,教师提出“行进间投篮的最佳步幅组合是:一、二步大,三步高?一步小、二步大,三步高?一步大,二步适中,三步高?”等假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体育教师将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进行归纳总结,最后确定出“一步大,二步适中,三步高”的结论让学生探究体验。只有在学生学习前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他们才能学习目的明确,才能对技术动作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探索研讨、实践体验、论证

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掌握是以学生的实践体验为基础的,通过虚拟的各种场景让学生经过反复亲身感受(练习)获得的,因为人类最基本的认识方式是感觉,而不是思考。探究式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针对提出的问题,体育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理论及信息资料帮助和引导学生,学生们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如,采用何种探究方式(亲身实践体验、认真观察别人、调查研究、直接与教师交流探讨,合作研究,或者课外从网络、书籍等有关资料中获取信息等),学生们按照计划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体验,并将收集到的有关信息结合亲身实践体验、分析、推理判断,从而得出一个初步的较合理的结论。如,在原地投掷铅球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设置出“两脚平行站立正面投掷铅球”和“两脚开立侧身转体投掷铅球”等场景,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去亲身经历和实践体验,通过体验去感悟出投掷铅球正确用力的方式,即要想把铅球投掷的更远,必须增加投掷的做功距离,进而探究出增加投掷的做功距离的方法——身体重心后移,上体扭紧、团身等,通过实践体验,学生们感悟到和论证出原地投掷铅球技术动作的内涵。

二、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

目前,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师在育人意识、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有部分教师因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运动传习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习惯还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学校体育的教学,所以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 在运用探究式体育教学方法时,教师应当注意教学初期对学生学法的启发和引导,打破学生长期受到传统学习方法影响的依赖性,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达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上转变,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贯穿到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教师施教的对象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从消极接受知识和简单模仿的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探究式学习。

(二)精选探究方案,把握引导时机,激发探究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铅球教案篇5

关键词:新课标;瓶颈;抛锚式教学

新课标背景下的物理教学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贴近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而对于学生的学习瓶颈则需要教师巧妙地应用抛锚式教学予以突破。何为抛锚式教学?抛锚式教学模式是指:教育者在教学时为学生创设类似于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并通过教育者对问题的巧妙设置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达到学习知识、提升应用知识能力的目的,有效的“抛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大某教授给一些中央党校的学员讲课,在讲到宇宙知识时,告诉这些学员地球是个球体,并且还在不停地公转和自转。这些学员基本没有什么物理知识基础,该教授考虑这些学员应该大部分都去过美国,就提出问题:“你们中哪位去过美国纽约?”“你们是怎样去的美国纽约?”学员回答了很多方式,如,有些学员先经日本东京再到美国纽约,还有些学员是先到了伦敦、温哥华最后到了美国纽约等。该教授接着问:“你往东飞,他向西飞,对不对?最后你们都到了纽约对不对?”学员豁然开朗,相信了地球是个球体的事实,但他们仍然不相信地球在转。该教授问学员“中国有大海,那么地球那面的美国有没有大海?”“美国的海水会不会跑出来?”“中国的大海向上,美国的大海是不是向下呢?”“中国转到美国所处的位置海水会倒出来吗?”在解决了上述问题后,这些学员轻松掌握了地球在转的科学事实。教授“锚”抛得好,学员在教授的引导下自主地解决了问题。如果我们在为学生解决复杂物理现象时,也采用这样的方式,学生还会感到那么抽象吗?

对于许多高中生来说,学习“曲线运动”一章时感到力不从心,原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从未接触过曲线运动,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而“抛体的运动”又是曲线运动中的一个典例,如何突破这一课例呢?我决定用抛锚式教学突破其中的典型问题。在讲到物体水平飞行距离远近的决定因素时,先提出问题:马上要举行学校运动会了,咱们怎样选拔铅球投掷运动员呢,是不是像赛马一样,都拉到操场上去投一投呢?学生回答:“当然不是”。有些学生会说我们选力气大的,我说:“如果一只蚂蚁力气很大,并且能将铅球举过它的头顶,它适不适合作为投掷铅球的运动员呢?为什么?”学生会想到,如果蚂蚁投铅球的话,时间很短铅球就会落到地上,所以它投不了太远的距离。于是,学生提出运动员需要选个子高的,那样会增加铅球的空中飞行时间。这时可以鼓励学生,能想到这一点你们真是很了不得。但是,假如一个人个子很高,但腰和芦苇一样细,他适合投掷铅球吗?学生会回答,当然不行了,很可能他会砸到自己的脚。这时,学生会想到投掷运动员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身高、一个是力气。这时帮他们纠正应该是身高和爆发力两个因素决定了他适不适合作为投掷运动员,因此,一般投掷运动员大都身高很高并且爆发力很强。然后,让他们观看奥运会中投掷运动员的比赛视频及个人介绍,看看与我们讨论的结论是否相符。

在学习光电效应时,对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学生很难理解,而学校又不具备实验条件,我利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超过了极限频率不管光多么弱都能发生光电效应”这句话如何理解呢?比如,我给在座学生发核桃,只有得到10个核桃才能跑出教室,如果我拿个大盆装了一盆核桃,直接撒给大家,这时候我撒核桃的强度够大吧,可是我撒出一盆核桃后你手里能拿到10个核桃吗?下面,我换一个办法,大家看行不行,我用纸包将10个核桃装好一包抛给大家,这次是不是有学生会很轻松地得到10个核桃跑出教室呢?但是这次我抛核桃的强度并不大,所以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强度没有关系,而是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上面的10个核桃就相当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只要入射光的频率达到或超过该值就可以发生光电效应。当然,拿到10个核桃跑出教室的学生也别高兴得太早,因为跑出教室他就没有能量趴到地上了。如果另一个人拿到了15个核桃,他跑到门口会消耗10个核桃的能量,但这时他还具备5个核桃的能量,还能跑很远才倒地。显然,可以利用这种方式突破“光电效应方程”的学习瓶颈,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便于他们正确理解这个问题。

在进行“天体的运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形象地弄清楚地球既参与了围绕太阳的公转又参与了自身的自转,我伸平双臂围着讲桌转起圈来,并且在转圈的同时,加入了自转,并让学生观察我什么时候面对讲桌,即表示太阳可以照射到我们这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白天;我背对讲桌时,即表示太阳不能照射到我们这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夜晚。另外,提出问题,要想在太阳落山时,多观看太阳落山时的美景,有什么办法吗?如果学生实在想不出解决办法的话,可以提示他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这时有些学生就会想到,可以以足够快的速度向西跑,这样学生对自转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时,可以再顺水推舟地提出“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会想到地球在自转,因此与地球相对静止的人也会随着地球自转。再提出问题,八万里有没有科学依据?不妨大家计算一下,这时告诉学生地球的半径是6400千米,以赤道处的人为例。学生通过周长公式计算得到赤道处的人随地球自转一圈走过的弧长为40.192千米,约为8万里。这样,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就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

上述教学案例实施后,我发现学生对这些课理解得很透彻,看来,抛锚式教学在突破学习瓶颈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继续尝试如何更好地“抛锚”为物理教学所用。

参考文献:

铅球教案篇6

关键词:物理 探究 情境 合作 评价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那么在研究中就要遵循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教学中就要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为主,而不能以让学生知道结论为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储备,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新,同时经历探索的乐趣,体会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成为具有自然科学素养的人才。为此,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深刻体会到探究性学习可以很好的达到这一目标。那么该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切实开展探究性学习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学中可以创设各种情境。

例如: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教学中,一步一步地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都玩过放大镜吗?都是怎样玩放大镜的?(学生1:把它放在书上,看到的字变大了。学生2:地上放一张纸,对准太阳,不一会儿,纸就着了。学生3:照相机里就有放大镜。)你们知道放大镜在距离书本什么范围,可以看到放大的字?照相机里为什么有了放大镜就能照相,也就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吗?以上层层提问把学生玩的神经吊了起来,对思维产生刺激,紧接着提出引导性设想,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放大镜就是凸透镜,这说明凸透镜也能成像,但是,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像,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像?凸透镜还能不能成其他的像?是不是所有的像都与凸透镜在同一侧?有没有倒立的?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在探究中,一个人独立思考、独立操作,会受到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完成的不好,或者不能坚持下来。但是如果小组合作,通过交流讨论、协商互助,有助于就某个知识或概念建立广泛深入的理解,有助于解决更复杂的问题。现代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那么在探究式教学中更应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学生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究,完全以学生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教师只是起一个参与者、服务者的作用,切不可取而代之。

例如:在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中,有3个实验报告:1.铅球是铅做的吗?2.测量砖的密度。3.课桌的体积有多大?

有一小组4名同学,其中有两名爱好体育的,所以选了“铅球是铅做的吗?”这样一组实验。怎样判断呢?4个人一致意见测出铅球的密度,可是如何测铅球的密度呢?经过讨论,用台秤测质量,可是如何测铅球的体积,各成员各有想法,甲想用直尺和三角板测出直径,然后算出体积:乙想把铅球放入一个撑满水的容器里,水会溢出,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就是铅球的体积:丙想用2个相同的容器,一个装满水,另一个装水和铅球,两个容器水的体积差就是铅球的体积。该用哪种方式,经过协商,3种方法都是一遍,看哪一种方法误差小。

因为是自己决定的事,所以探究起来积极性非常高。对密度知识学的不太好的同学,通过本次探究讨论,加深了理解,提高了学习兴趣。小组成员间加深了合作,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三、总结反思,评价方式多样化

为了能更好的贯彻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每一节课都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反思自己是否又回到传统教学方式中,是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注重了科学探究。每一节课中什么地方更应该开放一些。

通过反思,不断检查和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的价值,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性。使教师的教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明显,探究意识更强烈,探究的自主性更积极,最终达到学生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完成探究主题,无探究主题的情况下自己有意识寻求主题探究。

铅球教案篇7

关键词:地质资料、拜仁达坝、银铅锌矿、开发利用。

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立近半个世纪,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跋山涉水,栉风沐雨,在自治区境内开展了大量的矿产勘查和地学研究,探明了82种470余处矿产地,取得了一大批珍贵的地质科技成果,累计各类地质矿产科技档案资料3300多档40余万件,为自治区经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资源储量和地质资料。

地质工作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地质科技档案工作是地质工作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馆藏地质科技档案,是开展编研和开发利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我局属地化后,随着自治区地勘单位体制改革、企业化进程,为全局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急需寻找新的矿产基地作为我局企业化经营的支柱产业。地质科技工作人员从地质科技档案资料入手,收集查阅了300多档1:20万区域地质矿产、区域化探、区域重力、1:50万―1:100万航磁等成果资料,对资料进行二次、三次开发利用,在取得新的信息基础上,编制了 “十五”找矿战略规划,确定了五个重要成矿区(带),1998―2002年期间,进行了重点攻关,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

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拜仁达坝大型银铅锌矿床的发现是对地质科技档案资料中储存的科技信息的发掘和加工过程,是开发利用地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最典型例证。现就拜仁达坝大型银铅锌矿床的发现经过作一简要介绍。

一、化探异常分析与筛选

我局地质科技工作者先从1:20万区域化探资料入手,查阅了全区1:20万化探报告40多档,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特征,重点分析研究原地矿部第一、第二综合物探大队提交的19幅大兴安岭西坡地区1:20万化探扫面成果报告。在这些成果中圈出6000多个化探异常,经分析、排查,在西乌旗、奥果木尔苏木两个图幅中圈出70个综合化探异常,其中甲类异常2个(已知矿点),乙1类异常4个(已知矿化点),其余64个为丙类和乙2、乙3类异常。对这70个化探异常,不可能都去野外逐一查证,怎样筛选异常?选择什么样的异常?才能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异常筛选工作,我们先后进行了四次。第一次筛选出“高、大、全”(强度高、面积大、元素组合齐全)的化探异常,即甲类和乙1类。第二次是根据所归纳的甲类和乙1类异常划分出成矿远景区,第三次是在前两次筛选的基础上,进行物化探资料综合整理与研究,对异常进一步筛选与评价。然而,第三次异常筛选工作中,盲目的紧跟部一物、二物的综合研究报告中的思路,把二叠系作为主要赋矿地层,把“高、大、全”化探异常作为主要工作对象,找矿效果不佳,走了一段弯路。所以在第四次异常筛选时,试图避开二叠系这个主要赋矿地层,把低、缓、弱异常作为重点选择对象,并根据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路,重新制定了化探异常筛选原则。

二、化探异常筛选原则

经过对资料的重新认识和综合编研,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分析和总结自身所走过的弯路等种种原因,在各家各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8项化探异常筛选原则。

1、1:20万区化扫面报告中划分的乙2类、乙3类和丙类(低、缓、弱)化探异常,经1:5万加密测量后,异常重现性好,成矿元素组合较齐全,规模较大的化探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2、元古界老地层区及各类地层与岩体的内外接触带,有化探异常分布,是有利成矿部位。

3、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及断裂交汇处,有化探异常分布,是成矿有利部位。

4、环形构造、火山机构、隐爆角砾岩筒,并有断裂与之纵横交切,有化探异常分布,是有利成矿位置。

5、重力梯级带、重力低缓斜坡、重力异常等值线同向扭曲部位等,有化探异常分布,是有利成矿部位。

6、正负磁异常过渡带、局部正磁异常边部、形态规则的低缓异常等,有化探异常分布,是有利成矿位置。

7、围岩蚀变发育,主要是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铅锌矿化、硅化、矽卡岩化、绿泥石化、锰矿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萤石化等等,有化探异常分布,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8、莫霍面变异带,如椭圆状、元宝形状莫霍面陡变带(幔坡与幔隆过渡带)等,有大面积化探异常分布,可能是大型和超大型矿床形成的最重要的深部构造部位。

上述8项化探异常筛选原则,是资料编研和开发利用过程中总结出的最重要成果,特别是在大兴安岭地区地质找矿工作中可以推广应用。

三、区域地质资料和深部物探资料的综合研究和应用

经过查阅大量的区域地质矿产报告和深部物探(莫霍面、地震)资料,经反复分析、研究鉴定,得出结论是,大兴安岭古生代褶皱系属于兴蒙古生代地槽褶皱系,从早古生代到晚古生代二叠系均有分布,其中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面积较大,分布范围较广,所以古生代褶皱系基底是大兴安岭地区的主要基底构造层。大兴安岭地区尚有中生代火山基底大量分布,还有前寒武结晶基底(深变质岩系)断续分布,所以大兴安岭基底结构具有多元化特征。否定了一些地质报告中的不正确的提法。通过深入研究,认为在利用地质档案资料,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择其优而录用之。无论是筛选异常,划分成矿远景区,还是选择找矿靶区,都需要高度重视大兴安岭多元化结构与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关系。认为镶嵌在古生代褶皱系里的元古生界老地层可能是更重要的赋矿层位。

经过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研究和对比,进一步提高了对该地区的认识,突出了大兴安岭具有多元化基底结构特征,重现了古生界褶皱系里镶嵌着元古代地块的现象,提出了大兴安岭火山机构可能是中小型矿床形成的有利位置;各类环形构造和断裂交汇处(含岩体和地层接触带)可能是大中型矿床形成的有利场所;镶嵌在古生界褶皱系里的元古代陆块边缘可能是大型和超大型矿床的最有利部位。这些预测和结论可作为资料综合编研和资料二次、三次开发的重要成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在新一轮的地质勘查找矿工作中,内蒙古地矿局地矿处经过地质资料的二次、三次的开发利用,在编研过程中,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开拓创新,赋予老资料新生命,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先后编制了1:100德尔布干―大兴安岭地区银、铅锌等20多种元素地球化学图,1:20万布格重力异常图,航磁异常图,遥感影像解译图等等多种综合图件,对大兴安岭地区的地质、构造和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作了较系统的解译,在编研过程中,将地球物理资料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与区调和综合研究资料套合在一起,形成三维的、立体的,使地质档案资料生动起来,显示出地质资料新的生命力,无疑对指导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拜仁达坝大型银铅锌矿床的发现和评述

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98年―2000年我局进行第四次异常筛选,根据8项化探异常筛选原则,从1:20万测量成果中70个异常中选出7个。即AS1、AS2、AS53、AS60、AS61、AS63、AS65。后在AS61、AS63、AS65异常范围约500Km2,进行1:5万加密测量,圈出22个综合异常。2001年重点对其中有5号和7号异常(位于元古界地层与岩体接触带)进行Ⅲ级查证。在5号异常区发现了拜仁达坝银多金属矿,远景规模银大于5000吨、铅+锌大于150万吨。截止2003年底计算结果:金属量银:4598.28吨,铅:50.30万吨,锌:105.43万吨,伴生金:1.69吨,伴生铜:2.3万吨,为一特大型银矿,大型铅锌矿,小型金矿,小型铜矿床。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储量最大的、世界级特大型银、铅锌矿床。

目前共发现54条矿体,20个矿体出露地表,34个矿体为隐伏矿体,其中有工业价值的矿体为22个,现在继续勘探中,矿体的延深和延长尚未控制住,另外其余20处综合异常尚未开展工作,预测拜仁达坝及其可能会发展成为世界级银铅锌超大型矿田,远景规模无可限量,为内蒙古地矿局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地质矿产勘查和矿产资源评价开创了无限美好的前景,也为我局矿业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并极大地提升了内蒙古在全国矿产资源中的战略地位。

五、结束语

拜仁达坝超大型矿床的发现说明,物探化探、遥感等科技资料是有生命力的,只是由于工作程度不够深入,综合研究程度较低,使得大量的科技档案还静静的躺在资料库里,默默无声的等待着地质工作者去开发利用它们,盼望给予它们复活的机会,发光、发热,为社会服务。地质科技档案资料的编研和开发利用,要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路,既要与各研究单位紧密配合,又要与各生产单位紧密联系,封闭无益,互通有无,充分发挥物探化探、遥感等科技资料这一宝贵信息资源的作用。地质档案资料的编研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内蒙古地矿局地矿处从传统地质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陈旧的找矿模式中解脱出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大兴安岭地区进行综合研究,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并且总结出一套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质勘查工作行之有效的找矿方法和技术路线。

物探化探、遥感等科技资料,是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基础资料,是最宝贵的信息资源,是各类矿床,特别是深部隐伏矿床信息的传递者。在物探化探、遥感等科技资料的编研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摆脱传统理论、传统观念和传统模式的束缚,赋予物探、化探、遥感资料新的生命力,让各类资料活起来,充分发挥基础性地质资料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地勘工作的社会、经济效益。内蒙古拜仁达坝特大型银多金属矿的发现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参考文献:

铅球教案篇8

巨奖引发的悲剧

19世纪初,谋求全球霸主地位的大英帝国,为了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海上新航线,设立两项巨奖,其中2万英镑奖励第一个打通西北航线的人,5000英镑奖励第一艘到达北纬89度的船只。正是这两项巨奖,酿成了北极探险史上最大一次悲剧。其中的主角是约翰・富兰克林,而悲剧的幕后推手则是铅。

1845年5月19日,富兰克林率领他的129名兄弟出航。不久便失踪了。直到1859年,利波尔德・麦克林拖克船长发现了船队的救生艇和死人骨骼。

富兰克林探险队的悲剧,像失散的拼图一样,被逐渐还原。1981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人类学家欧文・比埃蒂重新追踪当年考察线路,在威廉国王岛一个石头窝棚遗址四周,找到31块骨骼。观察后他认定,这名年轻人曾遭受过坏血病的折磨。随后的骨骼组织分析结果,更让人惊讶。这些骨骼中铅元素的含量高达228ppm(百万分之228),而同一地区的爱斯基摩人骨骼中,铅元素含量却仅为22ppm。十倍的差异引起了比埃蒂的注意,铅中毒到底从何而来呢?

原来,罐头密封包装食物(这一技术1811年才在英国取得专利,在当年被视为储存运输食品的独门秘技)是罪魁祸首,密封罐头顶盖的焊料,主要是铅锡合金,铅含量高达90%以上。使用铅做包装有致命的缺点:铅极易渗透入食物中,被人体吸收。坏血病、铅中毒、北极的酷寒、探险的艰辛,一只巨大的死亡之手,将探险队推入死亡的绝境。

现代欧洲之“痛”

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含铅制品的爆炸性增长。医学认识的滞后,让铅中毒的流行势头没有任何阻挡。

1730年,西班牙马德里市则流行起地方性腹绞痛,并持续了近50年,直到1797年人们逐渐发现一些规律:这一奇诡的腹绞痛多发生在贫民区,而这些穷人多使用表面含有很厚铅釉层的容器,铅可能就是病因。与此同时,荷兰人也正被类似的腹绞痛所困扰,他们则是因为饮用从铅制屋顶和水管取得的水而中毒。

隔海相望的英国也未能幸免。18、19世纪,成为英国“痛风黄金时代”,罪魁祸首被公认为从葡萄牙进口的葡萄酒。葡萄酒中用了增加酒精含量的添加剂――白兰地,而这些白兰地大多用含铅部件的蒸馏器制造。就这样,英国人在享受葡萄酒的同时,也在被铅中毒所折磨。

罗马帝国为“铅”衰亡

铅为什么会与人类过从甚密?答案是,铅的优良特性太多,高密度、良好的抗蚀性、熔点低、柔软、易加工等特性,拥有让人无法抗拒的使用价值。

公元前5000年的伊拉克两河流域,就已出现铅块;古埃及时代,人们将铅制作为祈祷用的小塑像;特洛伊遗址就发现铅器皿,美索不达米亚的墓葬中出现过铅酒杯。公元前3000年,铅被用作交换物,在小亚细亚卡帕多基亚地区畅行无阻。公元前2000年的泰国,还出现了含铅青铜像。

在罗马,铅被用于建造供水系统,输水管道、蓄水池里铺满了铅皮。罗马人还“创新性”地把铅作为食品添加剂。他们发现,使用有铅内衬的铜壶煮葡萄酒,不但避免了铜散发的怪味,还有一种特殊的甜味:在煮沸过程中,铅与酸性果汁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醋酸铅。在无糖时代,这种醋酸铅的甜味备受罗马人推崇。有人重复过罗马的煮酒方式,发现铅浓度竟高达每升800毫克,这意味着罗马人摄取的铅严重超标,比美国环保署颁布的饮用水含铅标准高400倍。

公元60年之后的100年内,罗马贵族人数开始锐减,这也很可能是铅对生育能力的毒性作用所致。铅能侵入,引起男性总数减少、活力降低。此时的罗马对妇女饮酒重新开禁,铅导致的女性生殖机能损伤愈发严重。月经障碍、不孕、早产、流产,胎儿发育畸形甚至弱智儿渐次增多。

因而,铅中毒是罗马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含铅汽油的利益博弈

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人享用铅所带来的便利,铅则以隐秘的方式影响人的健康。时间进入20世纪,铅的潜能得以最大化爆发,那就是四乙基铅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最终引发了人类对铅中毒的关注。

早期汽油极易燃烧,常在气缸中自燃,并产生强冲击波,而使发动机震动、发响。于是汽车工业者极力寻找抗汽油爆震的物质。美国化学家托马斯・米基利发现把四乙基铅加入汽油后,发动机竟不爆缸了。1923年后,美国街头的汽车用上了四乙基铅,它在全球开始热销。此时的人们已知道铅能引起中毒,在含铅汽油面世前一年,美国公共卫生署就公开警告,含铅燃料具有高毒性。

1965年,地球化学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克莱尔・帕特森点燃了反对含铅汽油的导火索。通过研究,他在论文《自然环境铅污染与人》中指出:空气和食物中含铅量大幅升高,而源头是汽车。

铅球教案篇9

我们学校发生过许多令人捧腹大笑的事,下面是其中的一件。

一天,我们正在上数学课,有一个人看见老师正在背对着我们,他长嘘了一口气,心想:我现在终于自由了,我可以干我的任何事了。于是,他把一枝铅笔横放,一把尺子竖放在铅笔上,搭成了一台“发射架”,尺子的一端放上橡皮,另一端空着,“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卫星发射”。他猛地压住空的那一端,“嗖”的一声,橡皮落到了老师的教案上,他嘴里念念有词:73154报告,卫星发射成功,已准确登陆“月球”。老师马上回过头来,全班顿时雅雀无声,老师弄明白是怎回事以后,立即拿了个粉笔头,向他扔去,说“卫星已准确返回地球,降落在厚脸皮的地方”,全班顿时哄堂大笑。

四年级:835935523

铅球教案篇10

1 培养学生的新观念。在数学史上,许多新知识的发现乃至新体系的创立,都是对以前知识在一定程度上的“否定”。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个人见解,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即便是不正确的,只要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到的结论,也要肯定他们善于发现和表达新观点的做法。在科学上,从来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对学生表达的错误观点不能以不值一提的心态来对待。这是学生辛苦探索的结论,对他们来说,这是来之不易的。也许乐于探索的种子就在这一次种了下去。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如在某学生掷铅球,铅球经过的高度y(米)与水平距离x(米)之间的函数图像是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的一部分。①求函数的定义域,画出函数的图像:②根据图像说出该学生掷铅球的成绩。学生们一看,自己熟悉的掷铅球运动居然是一个二次函数图像的一部分。心里很好奇,于是他们主动地为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思考、去探究,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心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这是我们教学的最主要的目的。教学中通过展现问题解决的思路分折,形成系统的推导线索,把这些思想方法明确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才能从中领悟到当初数学家的创造思维进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一切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同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比如,理财问题;利润问题:一件好的产品设计怎样的营销方案才能快速得到市场认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对一个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如何设计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或模型。我们常常需要对市场进行一些基本的数字统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来驾驭和把握市场的实例也不少。这类问题的讲解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