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18 13:17:30

落叶教案

落叶教案篇1

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教育的三项原则: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这是幼儿园大美育追求的目标,也是如何落实到幼儿教育中去的重点所在。

幼儿园大美育教学活动模式是:以美为“视点”,将幼儿园6项分科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所有活动设计建立在有机融合人类求美求知的天性基础上,以在轻松愉悦有益的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全面与个性发展,为日后的学校教育奠定基础。

幼儿园大美育内容

首先,结合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应制订了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大美育目标(见表1)。

根据幼儿大美育目标,参考幼儿园6科教学内容,精选出幼儿园综合美育内容200个点,并以“美”为视点,将精选出来的知识点与美的分类关系对应,依照“点、线、面、体”的逻辑顺序建构起大美育课程体系(见右图),编写了《幼儿综合美育――操作活动200例》。旨在通过幼儿最喜欢的、形象生动的美的内容,陶冶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与个性发展。

在幼儿园大美育课程系统中,“科学美和自然美”是自然和数学内容的整合;“艺术美”是语言、美术、音乐等三科内容的整合;“社会美是品德、体育的整合,所有内容的实施都贯穿在游戏活动中。大美育将幼儿园六科课程内容整合成自然、社会、艺术、科学等四大领域,科学地建构起纵横交织的大美育课程内容与教学实施模式。

在形式上,《幼儿园综合美育――操作活动200例》由200个内容点、200张活页卡构成,将教学目标和内容点(线面体)落到每一项活动中;每一张卡上都设计了目标与内容相联系的教学环节和操作方式,有典型材料和延伸材料、典型活动及延伸活动。在每个典型材料和延伸材料之间用“0”标明其延伸关系,突出了卡与卡的点线面体逻辑联系;每张卡的反面还有幼儿动手操作及家园联系的内容,体现了家园共育的理念。

幼儿大美育活动的基本结构

大美育课程的建构,不仅兼具了知识性、逻辑性、美感,而且本身还颇具操作性。该课程将建构的内容转化成一个一个的教案,所有教案都以卡片的形式呈现。每张卡片不仅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还包含了幼儿、教师、家长“共识、共做、共享”的实际操作过程、环节和细节,充分体现了大美育的基本教学模式和执教方法,如感知激励法、趣味学习法、欣赏体验法、行为巩固法等。此外,还特别强调执教的逻辑性与美感的统一,幼儿低段、中段、高段的相互衔接,对教师理清教学思路、表达内在与外在的美感、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孩子发展起到了非常有效和优化的作用。例如“美丽的秋天”从低段开始,到中班阶段的“树叶飘飘”活动卡是这样设计的:

树叶飘飘(中班集体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1.能感知树叶轻轻、慢慢、旋转、优雅地飘落的姿态。(美育目标)

2.能在音乐伴随下,入情入景朗诵“秋叶飘呀飘”等儿歌或诗句。(语言能力目标)

5.有用各种动作表现树叶飘动态美的意愿和行为。(美育目标)

4.有思考秋叶为什么会轻轻、慢慢、旋转飘落并寻求答案的兴趣。(科学教育目标)

教学内容

点定义:“树叶飘落的姿态”――轻轻地、慢慢地、旋转着飘到地面。

关键词:轻轻地、慢慢地、旋转着

美感词:优雅地

材料准备:

典型材料:PPT秋叶飘落的情景课件,收集各种秋天的树叶一大盆。

延伸材料:花瓣飘落的情景图,树叶飘落的情景图。

绸带、纱巾、电风扇、CD机、三拍子的舞曲、羽毛等。

教学过程与方法

1.引入视点:出示一大盆小朋友平时收集的树叶,提出问题:这些树叶是从哪里来的?树叶怎么到地上的?(引出“飘落”)

2.揭示视点:树叶是怎么飘落到地上的呢?它飘落下来时是怎样的姿态呢?

出示“树叶飘落情景”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树叶飘落的情景,感知树叶轻轻地、慢慢地、旋转着飘落下来的姿态,并能用这些形容词讲出树叶飘落的情景。

教师归纳:这样轻轻地、慢慢地、旋转着的姿态,就是优雅的姿态。好比优雅的华尔兹舞曲。(播放:慢华尔兹舞曲)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秋叶飘落与舞曲的相同姿态。

5.强化视点关键词。教师带领和引导幼儿自己抛树叶,自己轻轻地、慢慢地旋转,用单手、双手、身体等动作表现,观察和体验轻轻地、慢慢地、旋转着飘落的姿态,并用这些词汇和“优雅”来表达、分享自己的发现。

4.延伸活动1。教师带着学生说:树叶飘下来时多优雅呀!我们把树叶飘的姿态编成一首诗吧。教师打开音乐(慢华尔兹),带着幼儿朗诵:

秋叶飘呀飘,慢慢地飘下来;

秋叶飘呀飘,轻轻地飘下来;

秋叶飘呀飘,旋转着飘下来;

飘呀飘呀,秋叶优雅地落下来。

5.延伸活动2:树叶飘的时候真优雅啊!小朋友们还有什么东西“飘”的时候也这样轻轻、慢慢、旋转、优雅呀?观察:打开电风扇,感受羽毛飘落、花瓣飘落、丝巾绸带飘飘的情景……引导幼儿用更多类似形容词充分表述自己的感受(语言教育)。

6.延伸活动5:有哪位小朋友知道,为什么秋叶飘下来的姿态是轻轻、慢慢、旋转着的呢?回家问问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吗?如果他们也回答不出来,就请他们帮助你一起翻一翻书,说不定那里面就有答案呢!(科学教育)

7.回归:我们再来当小树叶吧。随音乐表现轻盈、飞舞、旋转起伏飘落的情景。提示小树叶是轻轻地、慢慢地、旋转着飘下来的,给我们一种优雅的感觉。音乐停时可问:你的小树叶飘落到哪里了?幼儿在快乐的游戏和追逐中结束活动。

《幼儿园综合美育――操作活动200例))强调用美好的事物、丰富生动的形式手段来引起和维持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愉悦、美感和潜移默化中接受理解知识、理解关键词、理解美好事物外在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的科学道理。

落叶教案篇2

关键词:主动探究;临时变更;求进步

一、直接的经验,主动探究

陈鹤琴先生说:“最宝贵的是孩子们自动研究的精神可以获得直接的经验,这是学习的有效途径。”他提倡教师要培养孩子乐于学习、好奇探索的态度。春天,我们有一节活动是“蜗牛”,那枯燥的书面观察孩子们无法理解,怎样让孩子们主动地去认识蜗牛,了解它的外观和习性呢?活动的当天正好是下雨过后,我们请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去寻找蜗牛,请它们到我们班级里来做客,在寻找蜗牛的同时,他们了解到了蜗牛喜欢在下雨过后出来散步;喜欢待在小树叶上;它的身体有黏液这样才能牢牢地趴在叶子上;它害怕时身体会缩到硬硬的壳里面去,这样比老师在课堂中讲的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当然最后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心,请它们到班级做客后,我们也要把它送回家,不让它的妈妈要找它。

“童眼寻春”活动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了解到了我们家乡的美景除了温泉山庄还有美丽的凤凰湖、翠绿翠绿的凤凰山,当然在活动前我们也请小朋友先来说一说在踏青活动前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有的说要注意安全;有的说要带好吃的。孩子们七嘴八舌讨论了好久,最后列出来一个大表格并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把说到的这些画下来;踏青活动回来也是草草了事了,午睡起床后问他们今天的活动感觉怎么样,有个小朋友说的让我记忆犹新,她说脚有点酸,但是今天是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出去玩的,还看到了美丽的凤凰湖,所以也蛮开心的……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孩子加入了主动学习的行列,这种学习将会使他们记忆深刻而牢固。

二、课程需预先拟定,也可临时得以变更

陈鹤琴先生认为:“幼稚园课程,教师须有相当的准备,倘使临时发生很有趣的事情,那不妨就改变拟定的功课,以作适时的工作满足儿童的需要。”教师预设的课程如果没有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灵活调整教育计划,根据幼儿所处的实际环境和兴趣自然地生成新课程。美术活动中有一个活动是手工蜗牛,在备课组讨论时我们预设的是用橡皮泥制作蜗牛,而在开展活动的那一周正好我们班级里有手足口,最好不用橡皮泥进行活动,这可怎么办呢?孩子们的兴趣就转移了,这个口袋里的是啥好东西呀?这时教师主动停下来和孩子们一起看看这口袋里是什么特别的东西,更加贴近幼儿的心理。于是老师给小朋友介绍这个纸盒我们平时用的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摸一摸,揉一揉,感觉怎么样?软软皱皱的,对了这个纸呀就叫皱纹纸,那我们今天就拿皱纹纸来做蜗牛吧!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孩子们在好奇中去学习,必会有所获。

三、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陈鹤琴先生根据儿童心理学及教育实践,将杜威的“做中学”发展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强调儿童要求得真实的知识一定要“做中学”,而教师也应在“做中教”,共同在“做中求进步”。

幼儿园外墙有课大树,冬日里风儿一吹叶子纷纷掉落,孩子们踩在落叶上发出吱吱的响声。一阵风吹来,阵阵落叶随风飘落,有的孩子就伸手去接飘落的叶子,问老师:“老师,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呢?”幼儿最关心的问题是最基本的科学问题,他们爱提问,却很少思考和分析这些问题。老师觉得这个问题可以抛回去给孩子,引导孩子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得出自己的结论。老师问小朋友:“有小朋友问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谁知道答案啊?”话音未落,小朋友们就叽叽喳喳地抢着回答。炎炎说:“是因为大风把它们吹掉下来了!”老师问:“那风不吹的时候,树叶会不会掉下来呢?”“也会掉下来。”畅畅接着说:“是因为小树叶不听大树妈妈的话,大树妈妈就不要它了。”“哦,是吗?小树叶一定很伤心!”老师做出惊讶的表情。“根本就不是这样的,是因为树叶变老了,它没有力气了就从树上掉下来了。”东东神气地说。“秋天到了,树叶就变黄了,变黄了就掉下来了。”洋洋说。“变黄了就会掉下来吗?”老师问。“对的。”“那我们来看看树上的树叶和地上的树叶吧!”老师提出建议。小朋友们有的低头寻找,有的抬头观察,这样一个冬日的散步时引发的探索活动是随机的,教师没有从开始就直接告诉孩子们正确的答案,也没有针对孩子的答案进行是非的简单判断。而是抓住了孩子的疑问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将主动权交给了孩子,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同伴的意见,甚至置疑、反驳别人的意见。

参考文献:

[1]米磊.以陶为师 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A].成长中的新型教师:山西省师范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C],2000.

落叶教案篇3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带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文化色彩的儿童,他们可能具有“标准”儿童的某些特点,但更可能具有自己独特个体特色。因此,教师必须要有一双慧眼,要发现幼儿的差别,关注幼儿的需要及表现,要有适时调整教学活动的能力,一个对孩子的表现有反应的老师才能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笔者将以小班幼儿数学活动为例,看看为什么类似的活动,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地建议。

一、实例

案例一:树叶落下来

活动目标:通过游戏感知“1”和“许多”,并能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树叶若干,篮子一个。一位教师负责扔树叶。

活动过程:

1 “1”和“许多”游戏。教师出示树叶,对幼儿说:“秋天来了,树叶落下来了。看,一片树叶落下来了。”幼儿欢呼雀跃。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说:“又一片树叶落下来了。”幼儿非常开心。教师捡起几片树叶问幼儿:“一共有几片树叶?”教师说:“让我们数一数。有很多树叶。”

2 捡树叶游戏。教师要求每个幼儿捡一片树叶。有的幼儿没有按指令完成任务,捡了两片树叶。幼儿将捡到的树叶放进教师准备的篮子里。教师问幼儿:“有几片树叶?”幼儿没有回答。教师告诉幼儿:“1片”。只有少数幼儿模仿教师的回答。教师请幼儿看收集在篮子里的树叶,问:“有多少树叶?”幼儿没有回答。教师又带领幼儿反复喊:“很多树叶。”

3 树叶落下来游戏。教师边唱歌曲,幼儿边扮演树叶,模仿树叶飘落的动作。当歌声停止时,教师说:“一片树叶”幼儿相应地捡起一片树叶;教师说:“很多树叶。”幼儿相应地捡起许多树叶。大部分幼儿没有按指令正确完成任务。

案例二:小司机

活动目标: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并能辨别“一个”和“许多”,感知两者的关系。

活动准备:在平时活动中贯穿1和许多的知识。皮球、方向盘。

活动过程:

1 布置“停车场”

①出示一个玩具汽车,说说汽车要休息了,“停车场”在那里?知道集中停车的地方叫“停车场”。

②教师带领幼儿布置“停车场”,教师当“停车场”指挥,幼儿各拿一个方向盘当小司机,做开车的动作,玩一玩。孩子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此时的作用是引导者。

2 停车场有许多车

“汽车”都停在停车场内,一个幼儿代表一辆汽车,“指挥”问停车场里的汽车多不多,让幼儿感知有许多小汽车,孩子自身就代表一辆汽车,在游戏中时孩子们感知了很多的含义。

3 一辆一辆开走了

“指挥”发出信号,让小司机将车开出停车场,每辆汽车出场时,要求小司机说:我开走了一辆车。汽车开走后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

停车场的许多汽车到哪里去了?知道“许多”由一辆一辆的车组成的。

4 一辆一辆开回来

指挥发出信号,让小司机都把车开回停车场,进场时要说:回来一辆车。汽车都进场后,看一看,停车场里怎么又有许多车了?知道一辆一辆合起来是“许多”。

5 运西瓜。

每辆车运一个“西瓜”(皮球),将“西瓜”放进一个大筐里,每放进一个“西瓜”就说:送来一个瓜。最后看一看,筐里有许多瓜,知道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6 延伸活动:从生活中寻找一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的教师希望幼儿能够“掌握并表达‘1’和‘许多’”,然而从活动的实际效果看,幼儿表达的效果不好。幼儿并不理解“1,’和“许多”的真正含义,教师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够敏感,制订的目标过高。小班初期的幼儿并不理解数的真正意义,不理解“许多”是由许多个“1”组成。要实现本次活动的目标,教师要在之前的数学活动或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作为本次活动的铺垫。由于教师过于注重活动的外在形式,一味追求活动的新奇性、趣味性,没有强调指导幼儿认知“1”和“许多”,导致本次活动的实际教育意义降低,虽然活动气氛很热烈,幼儿参与了活动,但是让幼儿真正感到好奇和兴奋的是“喊――树叶落下来”这一现象,幼儿并没有掌握数学概念的真正意义,以至于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每当教师问“有多少树叶”时,幼儿都无法做出正确回应。很显然,在本案例中,教师没有恰当处理活动形式与活动意义的关系,没有根据幼儿情况灵活调整活动计划,导致本次活动的实际效果与教师的期望不一致,幼儿的学习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案例二中为了让幼儿体验到“许多”的含义,为了到达预期的效果,教师在前期作了很多得铺垫,包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灌输关于“1”和“许多”的内容。整个活动是以幼儿喜欢的“开汽车”的游戏形式进行。其中,每个分游戏中都蕴涵着针对性较强的独立的知识点,与此同时,各个游戏之间仍体现着循序渐进式的连带关系,力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较扎实和透彻地掌握有关1和许多的知识。游戏一:是幼儿每人扮成一辆汽车,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亲身感知1个、1个合起来就成了“许多”;游戏二:开汽车,通过操作,让幼儿亲身感知理解“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游戏三:运西瓜。在活动中幼儿巩固对“1”和“许多”的认识。最后的延伸活动:寻找1和许多,迁移经验从生活中寻找一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知道哪些是“一个”,哪些是“许多”。让幼儿扩展思维找教室里的东西什么有“一个”,什么有“许多”。施浩东说一个电视,费馨易说有许多喝水的杯子,杨婧说教室里有许多窗户,李茜玲说有许多有小朋友……幼儿的反应明显敏捷了。

三、原因分析

其实,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活动中,教师需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条件。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可是,有些教师似乎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真谛。

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很少关注幼儿的真正需要,过分在乎教育所带来的结果,过分追求现行知识的掌握,教师不能恰当处理活动形式与活动意义的关系,没有根据幼儿情况灵活调整活动计划,导致活动的实际效果与教师的期望不一致,因而幼儿的学习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教师对儿童的认识不足,也导致出现很多低效甚至无效的活动。当我们看到幼儿被莫名其妙地要求去发现和探索,而他们的手中缺少材料,心中没有目标,一会儿朝东,一会儿到西;当我们看到有些活动使教师很累,幼儿也很累,社会的资源也都花费了,但是谁都没有在这类活动中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儿童有其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其主要的学习方式是游戏,他们对数学的理解要建立在大量的操作材料的支撑下,所以,在活动中要给幼儿充分的材料、充分的操作、充分的时间,而教师则针对每位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他们相应的支持。

四、建议

1 要了解幼儿的需求。幼儿年龄特点的不同对活动的需求也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我们设计的活动应满足绝大多数幼儿的需要。小班初期的幼儿并不理解数的真正意义,不理解“许多”是由许多个“1”组成――要实现本次活动的目标,教师要在之前的数学活动或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作为活动的铺垫。

2 教师要善于观察。当前,幼儿教师的角色有了很大的转变,从知识的灌输者转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但这中间,教师必须学会观察幼儿、观察幼儿的需要,适时地给与指导,在预设与生成间出现问题时,教师要有灵活调整计划的能力。

落叶教案篇4

你一踏进我们的校园,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教学楼旁的几棵高耸入云、拔地而起的香樟树。

那几棵香樟树高大粗壮,活像一个个挺着肚子、身材魁梧的将士,整天保护着我们的学校。在它的下面有一大片树荫, 我经常到树底下玩或是中午吃完饭到好里走一走、瞧一瞧、逛一逛……

有一天,我到香樟树下玩,发现香樟树开始掉落叶了!而且这树叶不是掉一两片,而是几十、几百片一掉。在那儿打扫的同学落了扫,扫了落……扫都扫不完。我在旁边看着,想:在万物复苏的季节这香樟树为什么掉叶子呢?

我满怀好奇地回到了家,准备把这个疑问解决。我先查《十万个为什么》,但是上面也没有答案。我看来只能向“不会说话的老师” ——电脑救助了,我先上了“百度网”在上面写上了问题,这电脑真快,答案一下子跳出来了。原来,香樟树是一种常青树,在秋天、冬天也不落叶,到了春天,新的嫩芽全都长出来了,这样也就替换了老的叶子,老的叶子因此飘落下来。而那些普通的树,因为秋天、冬天的水分和养分极少,而叶子又会蒸发水气,所以普通的树一到秋天就开始落叶,把养分存在树干里,到来年春天再长出新叶。而且上面还说:香樟树的气味还可以赶走蚊虫呢!

我看了这么多的资料,不由自主地叫道:“香樟树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落叶教案篇5

在预防烟草系统职务犯罪工作中,县院根据所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从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入手,坚持法制教育制度化。针对烟草企业的特点和不同对象,进行形式、内容生动活泼、直观性强、针对性强的法制教育是县院在烟草系统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一项重要措施。从教育入手,针对烟叶收购中收购人员易发职务犯罪的特点,县院抽派出有工作经验和法律功底的干警,在烟叶收购前期,组织烟草职工举办法制讲座,提供法律咨询,采取惩治职务犯罪对比,典型案例剖析和介绍法律法规、对职务犯罪惩治的有关规定等方法,教育干部职工认识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危害性,提高其与职务犯罪做斗争的自觉性。将查办的烟草行业职务犯罪的典型案例,制成宣传板,深入到各烟叶收购站(点)巡回宣讲,以案说法、以法释案,开展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从而引导干部职工时刻绷紧“法律”这根弦,不断增强其法制观念和为民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促进烟农和烟草职工双方携手共创文明收购。

近年来,××县院干警先后为烟草系统的干部职工上法制课10余次,举办“廉洁从烟、阳光收购”等法制讲座7期,.开展法律咨询20余次,受教育人数2000余人次。教育中,县院干警还帮助烟草系统健全完善制度制约机制,建制堵漏,形成“透明程序”、“阳光作业”,筑起廉政安全防护网,使涉烟职务犯罪“无处生根”。

二、制度建设——堵塞各种漏洞

要从源头上遏制职务犯罪,关键是要建立起预防职务犯罪的长效机制和自我防范意识,为此,××县院在认真分析烟草行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面临的形式,干部职工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指导,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在烟草部门设专人负责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加强检烟双方的信息交流和情况沟通,建立和坚持日常工作联系制度、重要工作事项通报制度。二是建立和坚持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互通情况、交流信息、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研究行业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和措施,解决突出问题。三是协助烟草公司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近年来,××县院通过查处烟草系统职务犯罪案件,对其原有的各项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结合往年的工作经验,对烟叶收购站的站长、检验员、预检员、司磅员、保管员、开票员、会计等7个岗位的工作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对收购资金、费用支出、烟叶调拨、票据管理等各个环节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落实责任,严格奖惩;在烟叶收购中全面推行“合同收购、实名制付款”,与受委托付款的银行——推荐阅读: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落叶教案篇6

一、烟叶生产方面

(一)烟区布局

1、基本情况:X县2019年落实万担乡1个(良村镇),千亩村1个(吼滩村),100亩以上的连片区域48个,基本实现了100%连片的工作要求。

2、主要措施:县局(分公司)及时汇报2019年烟叶生产工作,并提出“优化种烟区域、缩减种烟镇村、提高工作效率”的总体思路,县烟办制定发展种植烟叶“示范村”的考核办法,将税收返还、基础设施维护等政策优先向“示范村”倾斜,提高了镇乡干部规划、落实烟叶工作的积极性,县局(分公司)落实网格管理人员将技术丰富、精力充沛、责任心强的人员安排管理“示范村”烟叶生产技术,形成“强强联合”的有力局面。

3、存在问题:受2019年高粱收购价格上涨的冲击,高粱收购价格4.6元/斤,每亩产值1840-2300元,且高粱种植技术简单、劳动力需求量少、管理方便等因素的影响,高粱、烤烟“抢地”现象突出,部分烟农得不到理想的土地种烟。

4、改进措施:及时向政府汇报烟区被侵蚀的现象,力争优先保障烟地落实,协助政府加强烟地规划专项工作的考核力度,确保11月前完成烟区规划布局。

(二)整地备耕

受烟叶收购完毕后,网格人员变化大、种烟优惠政策不明朗的影响,12月前全县烟地深翻完成比例为53%,与市局公司要求100%完成烟地深翻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存在少数烟农翻犁、起垄、施肥同步进行的现象,烟地备耕质量低、起垄高度不足、规范化程度不显著的劣势,针对全县冬土翻犁、备耕进度慢的问题,全县开展网格人员“快调整”,加快向政府、上级单位汇报2020年烟叶生产工作具体思路,早规划、早落实烟地,加快发展新烟农,实现政府主导、公司主抓、乡镇主推、网格执行,同时将发展烟农、烟地深翻作为11月、12月的主要工作进行考核,对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的网格经理从严从重考核。

(三)烤烟育苗

1、全县共规划7个育苗点,回龙收购组3个、良村收购组3个、桑木收购组1个,共育苗68000盘,其中烟蚜茧蜂育苗4200盘,生产用苗63800盘,其中回龙收购组岩桑、九龙育苗点,良村收购组后田育苗点在2月1日前完成播种,并于2月10日前入池,其他育苗点在2月8日前完成育苗,全县培育云烟87品种59000盘,K326品种9000盘。

2、制定《2019年习水育苗技术方案》、《2019年育苗管理工作方案》,明确了育苗时间、数量、物资发放、考核要求等工作要求,阐述浅水育苗、覆土盖种、二次施肥、剪叶炼苗等技术操作方法,开展三方(政府、烟草公司、烟农)验收,发苗前随机抽查烟苗是否携带病毒病,经查100%烟苗未携带病毒病;但在育苗工作中依然出现了剪叶工作落实不到位、育苗池内水过深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将出现的问题那入重点工作、重点考核,明确未减叶的烟苗一律不得出棚,苗池内水过深必须限期整改的工作要求。

(四)烟苗移栽

1、全县在4月20日开始移栽,并在4月30日前完成移栽工作,核实移栽烟苗数量为63000盘,其中云烟87品种54000盘盘,K326品种9000盘,实际移栽株数759.83万株。

2、制定了《烟叶生产“三基本”工作方案》(习烟生〔2019〕9号),开展烟叶移栽面积核实及效能监察专项工作,采取实地抽查走访和资料核实现场检查,对100亩以上大户全部检查、50亩-100亩抽查20%、50亩以下抽查10%,并对2018年完成合同计划量不足60%,2019年继续种烟的烟农全覆盖。

3、移栽质量不高,烟苗还苗期过长。

4、加强育苗管理,提高移栽环节技术指导,强化工作考核。

(五)田间管理

针对追肥封井、烟地开沟、揭膜培土、打顶留叶、不适用鲜烟叶五项工作,全县制定《生态烟叶生产技术方案》(习烟生〔2019〕5号)、《烟叶优化结构工作实施方案》(习烟生〔2019〕16号)两项工作方案,制作了烟叶生产技术手册,全县召开了5次现场会,重点讲解技术要点,工作任务分解、时间节点要求、考核重点指标,对不适用烟叶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收购组、网格经理下达了3次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回头监督查看。下一步针对烟叶结构优化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考核力度,通过减工降本提高烟农总体收益。

二、成熟采烤方面

(一)采烤准备:烘烤总管、主管落实全县烘烤工作、方案制定、撰写工作总结、指导烘烤技师、网格经理烘烤技术,结合“十个关键稳温点工艺”烘烤技术要点,组织网格经理加强技术学习,尤其对关键时期做突出讲解。邀请市局(公司)烘烤总监指导全县烟叶烘烤培训,突出讲解烘烤设施维护、专业化烘烤队伍建设、特殊烟叶烘烤工艺等,但烤房点烘师进行烘烤过程中出现掌握不灵活、死板僵硬的现象,并在2020年加强烘烤工作的现场培训。

(二)工艺管理:十个关键稳温点工艺落实较好,烟农均按照培训技术要点调整烘烤曲线,但下部叶适熟早采、中部叶成熟稳采、上部4~6片叶充分成熟一次砍烤等工作未能较好的落实,因局部地区烟叶成熟时间晚,为了确保在规定时间内交售烟叶,烟农不得已抢采、抢烤,烤后烟叶损失较大,2020年早规划、早移栽,让烟叶养在田里,烤后损失少,烟叶黄、软、亮、香特征显现。

(三)采烤组织:总结专业化烘师综合素质,对表现优异烘师给予表彰奖励,彰显优秀烘师带动作用,让优异烘师传授烘烤经验、设施维护方法、上炕方式等具体做法,发挥“传、帮、带”的作用,2020年继续加大采烤一体化组织模式的推广力度。

(四)精准采烤:考核网格经理指导专业化烘烤工作(烘烤技术指导、烟叶下炕去青去杂称重、烤房设施设备管理),同时将烟叶去青去杂工作与烟叶过磅结合,烟叶去青去杂后重量达到烟叶过磅重量90%-110%,不扣分,低于90%或高于110%扣10分,为统计收购期间入库烟叶提供准确依据。

三、烟叶收购方面

1、收购准备: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岗位责任,制定考核管理办法,逐条梳理考核点、分值,为工作职责明确到人,工作任务考核到人打下良好基础。

2、流程执行:对合作社人员管理松懈,收购组负责人未落实收购期间对合作社人员的管理职责,出现分级队长私自放超水限烟叶入场、少数分级工分类差,质管员检查不严格的现象。

3、质量控制:收购眼光不平稳,收购期间各主评未坚持对样收购,收购标准出现前紧后松再紧的现象,导致烟包等级纯度差、收购烟叶含青杂、等级合格率低,尤其在省局、市局公司对标检查收购工作中,出现了B3F等级合格率低,在县局(分公司)自查过程中出现了B2F等级合格率低、C4F烟包混青杂严重,针对上述问题,县局(公司)已出台文件全县通报相关责任人,并由责任人负责赔偿经济损失,2020年,将继续加大对复检出库的检查力度,确保烟叶等级纯度、烟叶质量等

4、复检入库:坚持收购组自检、主检复检、南白保管员再次复检的工作流程,对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人责任按照《烟叶收购考核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考核管理。

四、品种纯化

1、育苗阶段:从育苗开始严格按照品种布局,严格品种对应发放和使用管理,客户经理将烟种发到哪些育苗点、供应哪些烟农,逐一作好记录,并在播种期间严格跟踪督察管理。现场发放种子,并监督播种过程,做到当天播多少发多少,确保每棚、每盘种子都是统一发放的品种。播种结束后,客户经理每天检查苗床情况,包括基质吸水情况、苗池蓄水情况、密封保温保湿情况等,以及是否存在烟农换种情况等,抓实播后管理。高度重视,严格管理,凡是发现播育自留种或劣杂品种、播种后出现较大面积干盘干穴、苗池无水、温湿度过高导致烂种、连续两天以上无检查记录或记录不实等情况,严肃追责问责。

移栽阶段:走村串户解说政策营造按规播种氛围,组织全体烟农签字承诺不育不种杂劣品种,开展辖区拉网式清查,对私自育苗、零星育苗彻底铲除,将绩效工资与杜杂工作挂钩,严格问责。

2、因桃林镇比邻桐梓县烟区,烟农获取杂劣品种的渠道多、方法多、监管难,同时良村镇、回龙镇、桑木镇部分烟农发现杂劣品种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现象,并主动要求种植,对品种纯化工作产生严重冲击。

3、2020年全县将继续秉承习水良好的品种优化氛围,落实烟种、烟苗发放,监督好移栽过程,彻底杜绝杂劣品种出现。

五、纪律保障

(一)合同管理

9月27日全县开展合同调整1次,调整合同均在计划量的30%以内,未产生收购预警。

(二)物资供应

制定了《烟用农药使用及管理办法》、《仓库物资管理办法》,严格按照烟用物资出入库有关规定,入库、发放、核销有关物资。

(三)投入补贴

专业分级:集中专分散收1.5万担。专业化机耕:机耕深翻计划0.2万亩,机耕起垄0.1万亩。有机肥:自制有机肥需求638吨。烟蚜茧蜂培育4200盘。地膜回收2000亩。结构调整补贴6300亩。资料全部准备完毕正在提交县局(分公司)审核。

(四)收购纪律

1、省市公司各项收购纪律制度上墙、举报电话上墙、举报箱及时更换,确保从源头上保障举报信息畅通,让举报人可从多种渠道信息及时对收购违纪现象提出举报;

2、相关案件线索、举报信息核查与处理情况:无;

3、注重教育宣讲环节,提升员工自律意识。内管、纪检多部门联合开展“收购政策纪律学习下基层”的学习教育活动,通过“以案释法”等方式,对全体收购岗位员工“敲好警钟、念好紧箍咒”,向烟叶生产经营岗位全体员工宣传烟叶收购专卖管理相关政策、纪律及工作要求。强化现场环节监督,保障收购流程规范。成立烟叶收购督查小组,不定期开展烟叶收购经营规范性监督检查,一查预约单、烟农、身份证、烟叶重量相符;二查检查公示材料,比对预约收购情况与实际收购情况,对交售量较高、较低的烟农重点监督;三查收购库存,比对烟叶收购实物与收购数据等措施进行烟叶收购全过程、全方位的内管监督,确保烟叶收购经营规范措施落实到位。加强信息环节收集,提升监管工作效率。收集、分析烟叶收购动态、排查异常线索,加强烟叶收购预警信息核查处置,发放举报联系卡,建立信息搜集网络,多渠道、多方位收集烟叶规范收购经营内管监督信息,杜绝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五)合作社建设

落叶教案篇7

满地的落叶是女儿最爱的玩具。在落叶上奔跑,听脚下沙沙的响声。为每一片完美的叶脉惊呼,小心地收集各种造型的叶子,拿回家就又是一段快乐时光的开始。

树叶贴画:用各种颜色的树叶做贴画,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再拿水彩笔在图案上加以装点。

树叶拓画:把不同造型的树叶平铺在桌面上,拿张白纸盖在树叶上,用蜡笔在白纸上拓印。

树叶遮蔽画:把树叶摆好造型贴在一张白纸上,用水粉颜料涂满整张纸面,小心地把树叶揭下来,空白的树叶形状里就可以加上自己的创意啦!

树叶印章:把遮蔽画用过的树叶翻过来扣在白纸上,可以印出树叶的各种形状、不同脉络哦!

――北京 樊莉(女儿谢欣彤 9岁)

捉老将也很有技术含量

瞧见满地的落叶,想起了我们小时候常玩的游戏:捉老将。

玩法超级简单,把落叶的叶撸掉,剩下秃秃的叶柄,俩人一人一根勾起来,一起使劲,谁的不断,就算赢了!

我没告诉女儿啥样的叶子好用。她先挑了根粗的,结果被我一拉,断了。女儿不服,这么粗怎么还断了?拿着我的研究了半天,原来,不是粗的就不容易断,要找那种“半枯半嫩”型的,凭的是一股韧劲。很快,我就被女儿超越了。我拿出看家本领,把叶柄揉搓一下,让里面的筋骨露出来,这样的柔韧性就更好了。不过,这招也很快让她学去了,她找到一根老将,连挫我几员大将,哼,等着,我再去招兵买马,杀你个片甲不留!

――滨州 张玉叶(女儿千寻 9岁)

“野战演习”炼出“钢铁战士”

这个月我家的野外游戏定为“野战演习”,两个侄子也参加。

落叶教案篇8

为进一步规范茶叶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整治“天价茶叶”、恶俗名称、过度包装等市场乱象,促进茶叶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茶叶市场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特制定本方案,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组织机构

为加强茶叶市场整治工作,规范茶叶市场,整治“天价茶叶”、恶俗名称、过度包装等市场乱象,维护武夷茶公共品牌形象,推动茶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成立茶叶市场整治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工作分工

(一)负责茶叶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日常组织协调、舆情监控、材料收集,以及对外宣传等工作。

责任领导:

责任股室:综合股

(二)配合市有关单位做好茶叶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打击、杜绝“天价茶叶”、恶俗名称、过度包装等市场乱象。

责任领导:

责任股室:市场股

(三)教育引导茶人、茶企树立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理念,制作销售百姓茶、平价茶,并督促各茶企签订承诺书。

责任领导:

责任股室:各股(所)

(四)通过报纸、网络、百度、微信等媒体,多层次、多角度报道茶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密切关注网络舆情,积极回应茶产业发展热点问题,引导树立正确的舆论氛围和市场导向。

责任领导:

责任股室:综合股

(五)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高铁站、机场、公交站台等重要地标,积极宣传大红袍、正山小种等公共品牌,以及坚决整治“天价茶叶”等市场乱象的决心。

持续开展武夷茶品质特性、辨识虚假宣传、市场炒作、标识不清等知识宣传。进一步规范做好“认标购茶”工作,引导和促进企业真正使用好武夷茶地理标志专用标识,切实发挥好“认标购茶”的正本清源、保护消费者和茶企茶农利益的作用。

责任领导:

责任股室:茶标办、市场股

(六)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对制茶大师、茶叶人才库专家加强管理。

责任领导:

责任股室:茶科所

(七)加强对传统斗茶比赛活动的监管,健全报批制度,加快健全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组建茶交易中心,建设国有企业及国营武夷茶旗舰店,着重推出平价茶、百姓茶交易,引导树立“平价有好茶”的理念。

责任领导:

落叶教案篇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有关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有这样的内容:“改变教学过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应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巧妙地设计情境以促进科学素养的提升,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有效地进行活动体验,从而提高学习的成效性。

本课时的学习内容是从天文地理知识过渡到第五章《地球上的生物》的第一节《艳丽多姿的生物》中的第一部分陆生生物中的陆生植物。教材意图呈现大量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环境,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思考,使学生认识到所有的生物的形态特点,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使学生初步具有结构、功能、环境相统一的生物学基本观点,体会分类的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此,笔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巧设情景,采用活动-体验式教学,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通过建立平等、民主师生关系,开展互动式教学,给学生展示了一个生动的动植物世界。

【案例描述】教学实录及设计评析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宇宙天体后,今天老师想,如果一个外星人到地球来做客,你该怎么给他指路呢?

生:让他们从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月系―地球。

师:非常好,我相信外星人会比较容易找到我们美丽的地球,那么当他看到地球上的生物体和各自生活的环境,你能告诉他们生物体的各种形态与他们各自生活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吗?(多媒体出示-生物和各自环境的视频材料)

生1:相互影响。

生2:互相帮助,互相制约。

生3:生物体的各种形态与他们各自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陆生植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性。

【意图与效果:巧设之1――巧引课,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针对七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性,运用他们喜见乐闻的外星人题材、动漫制作等,巧妙质疑,迅速捕捉到学生原有知识结构、思维定势与新现象之间的冲突,使学生的思维发生激荡,出现学生积极探索、寻求原因的局面。既与前面天文地理部分知识相呼应,又为突出本课重点、难点: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打下了伏笔。在教学中,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课堂的氛围也很和谐,大家争先恐后的抢答问题,表现出寻求新知的欲望。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师:大家说说看陆地环境有什么特点呢?(抢答)

生1:有土壤

生2:有充足的阳光和空气,不像水里面缺氧。

生3:没有水中那样有充足的水。

生4:陆地环境暴露在空气中,上方的温度变化明显。

师:很好,大家能比较快的述说出陆地环境的情况,确实不错,那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4:我觉得上面有些同学的答案太绝对了,有些地方水多像热带雨林,而有些地区水很少像沙漠地带,因此我觉得不同地区应该环境不同。

师:真棒,你能结合自己丰富的课外知识应用到我们的学习中来,学以致用,令老师佩服。

生5:我也觉得不同地区环境也不同,比如有些地区的土壤中含的养分太少了,而我们在森林里靠近旅游时,地面光线非常少。

师:对,你能用日常生活感受来说明你的观点,不错。

【意图与效果:巧设之2――巧设问题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抢答活动,增强学生对陆地环境的理解,并为后面学生体验植物形态结构与生境相联系打好伏笔。同时通过相互答疑解惑有利于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被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发现中被激发,这有利于获得长久保持而又便于迁移的知识,培养钻研精神和创造能力。另外,通过对学生的发言作出激励性评价,为下面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师总结:通过上面这些同学的回答,我们知道陆地环境复杂,水、养分、阳光、温度等会随不同的地理位置发生变化,这些环境中的植物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老师今天拿来了两种植物,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思考:他们的叶片与什么环境相适应呢?

演示一:出示仙人掌和仙人球,用摄像头进行观察其叶和茎。

师:你知道仙人掌的叶为什么变成了刺,而它的茎却变得厚实而呈绿色呢?

生:仙人掌生活在沙漠中,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它的叶变成了刺,它的茎具有存储并进行光合作用的功能。

师:很好,那么你知道仙人掌这样的结构是为了适应什么样的环境呢?

生:沙漠。

生:我觉得是适应干旱,高温的环境。

师:对,现实中我们总是发现叶片一般都是绿色呈扁平状,是为了更好接受阳光,但是仙人掌生活的环境决定了它的叶和茎发生了变化。

演示二:出示捕蝇草,用摄像头观察捕捉住蚊子的叶片和张开的叶片表面。

师:捕蝇草这么厉害能捕捉蚊子,是不是它像我们一样要吃饭啊?还是其他原因。

生:我从书上看过,捕蝇草捉小昆虫是为了从昆虫内获得一些微量的物质,像我们吃维生素一样,并不是当饭吃。

师:很厉害,形容太好了,的确捕蝇草不是为了填肚子,是为了获取氮元素。那为什么要从昆虫中获得,而不是从土壤中吸收呢?

生:土壤缺少这种物质

师:很好,捕蝇草为了适应缺氮的环境,开始出现了叶片的变化,通过叶片上方的消化腺点分泌消化液,消化一些小昆虫来获得氮。

演示三:出示落下的水杉叶,樟树叶和松树叶

师:我们发现冬天到了有些树叶落下来了,而有些树叶在寒冬中还是傲立严寒,那是为什么呢?

生1:有些树能适应寒冷的天气,有些树不能适应寒冷的天气。

师:同学们同意生1的说法吗?有谁来补充或发表不同见解?

生2:有些树通过主动掉叶来适应寒冷天气。

生3:我认为落叶也是一种适应,有些树像松树,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叶片变小点也是一种对寒冷天气的适应,。

生4:我也认同生3的观点,不同的植物适应的方式不同而已。

师小结:上面的观察让我们知道了叶的大小、厚薄、是否落叶等等都是陆生植物与栖息地的无机环境中光照、温度、水分等因素相适应的方式,是为了以更好地生存繁衍。

【意图与效果:巧设之3――巧选素材,追求互动和谐课堂氛围。由于这一环节是这节课的重难点突破口,故通过巧妙的选择直观的课堂素材和学生自己采摘的各种形态的叶,通过对从干旱环境中的仙人球的叶,缺氮环境下需靠其他昆虫来补充氮的捕蝇草,由浅入深进行解释比较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学生尝试用形态结构适应环境的理论来解释植物的茎、花、果实做好准备,同时互动式活动参与,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意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师:平时我们知道植物的茎是直立生长,这样能够让叶接受更多太阳光。老师在平时的生活中拍摄了一些植物的茎,比较奇怪,你能告诉大家它们是为了适应什么样的环境呢?

演示四:出示匍匐茎―草莓,攀援茎―爬山虎,缠绕茎―牵牛花图片。(学生表现非常惊讶)

生:它们这样生长可能他们缺少什么。

师:对,它们叶片在伸展过程中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光照,所以出现了各种形态,其实也是一种适应。

师:那么我们在课后观察“绿豆种子发芽后追随阳光生长的实验”你是否有收获呢?接下来我们请各个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投影学生的实验)

组1:我们完成后发现绿豆发芽后会追随阳光生长,出现了我们设计的迷宫形状。

组2:我们也出现了弯曲现象,但是它到一定程度后不变化了,不知道什么原因?

组3:我们组发现没有弯曲,可能是我们自己的空太大,使得光线都覆盖了整体。

师:是啊,大家都看到了豆芽会向有光的地方弯曲,这就是它们为了能更快的进行光合作用采取的对环境的适应,但是我们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你能不能再课后组与组相互交流解决呢?

生:好的。

【意图与效果:巧设之4――巧选互动实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具体植物有关器官形态与环境的相适应的事例为载体,通过检查学生活动【观察绿豆种子发芽过程】的参与面与活动质量,培养实验观察能力,训练准确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对部分学生的汇报由另外的组进行评价,相互补充可能疏漏的观察内容,交流活动心得,表扬实验成功、观察细致的同学。肯定所有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同时在课堂上再一次用肉眼、放大镜仔细观察,学习先整体后部分,由上到下、分步观察,运用工具进行观察的方法,与检测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重点知识达成程度。通过课堂活动,进一步激发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所呈现的实验结果也是比较让人满意,表达和讨论交流目的明确,但是个别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没有形成系统,表达不够明确,有的地方显得支离破碎。】

师:好,今天我们对陆生植物的认识就学到这儿,下面那个同学来小结一下,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我们知道了陆生植物为了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在形态结构方面发生了变化,比如仙人掌的叶刺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捕蝇草适应缺氮环境,树木为了适应寒冷的落叶现象和植物生长过程中对光的适应。

师:的确,植物的适应是非常普遍的,我们通过本堂课应该学会用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比如沙拐枣的叶刺和非常发达的根系,他们是为了适应什么环境呢?

生:适应干旱的沙漠

师:太棒了,课后请同学们相互之间举些例子来解释,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意图和效果:巧设之5――巧总结,通过对生活现象剖析,体验科学的实用性。让学生作课堂小结,然后再补充完善,既回归了学生主体,又体现了师生共同参与的合作精神,进一步对新学知识的内化巩固,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简单实际问题的解释,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只是时间关系,这里的小结部分有点‘例行公事’,缺乏效度和深度,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疑问,但整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有一种课停思未停地味道。】

【案例启示】

(一)巧设情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从以上案例中看出,教师要在教学中力图体现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开放”学习方式,必须对这些学习方式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考,为教师提供一个更加深刻的思维框架,从而真正实现自主合作与开放学习的真正内涵。本堂课针对七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性,已经具备初步观察事物,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外星人访问地球作为情境,能极大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在动力;课堂的抢答,能将学生思维进一步引到课堂中,帮老师解决问题,更能刺激学生的好奇心理,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心理;利用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在分组研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深入,答案呼之欲出,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利用自己所得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用集体研讨方式设计实验,验证结论,对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它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二)活动--体验教学方式的认识

整个课堂都是处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力争突破传统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做学生科学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丰富科学实验的成功体验,激发对生物和环境适应的好奇心,初步形成积极参与科学活动的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体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体验解决问题后的愉悦,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在这个设计中,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征,以活动为线索,通过模型、实物、多媒体等直观手段,突出重点,化解难点,通过学生活动,营造了学生主动、活跃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合作、交流、沟通、质疑、反思等方面的能力;陆生植物结构、功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有关教学目标得到全面有效落实,学生参与面广,真正做到‘课虽止而思未停’,把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样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诠释了轻负高效,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本节课的高潮部分应该在第三环节中的活动汇报,体验合作,通过这一环节的开展,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精心设计,通过课外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和生生互评来掌握知识和技能。从教学目标来看,不是简单地定位在知识的了解上,而是提升到各种能力的培养上,这里的能力主要包括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从教学方法来看,教师不是简单地讲授,而是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有新的收获,使学生体会活动-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乐趣。

(三)活动――体验教学方式的建构

通过本堂课,对活动-体验式课堂教学方式的认识,从理论走向了实践,为今后树立教师自我成长路线奠定了理论框图(附图在文中末尾)。

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有效性,表现在:

1、课堂学习的全员性充分显现

首先是全体同学在老师问题情景的激发下都积极参与分组实验,接着分组合作交流,把同学们学习进一步引向深入(认识并表达生物与环境的适应),然后在小组实验中思考难点,进一步提升同学思维深度,最后通过师生共同搜索生物适应社会应用实例,初步建立运用知识解释身边生物现象的意识并逐步形成能力。

2、老师的引导性充分表现

为了避免同学们实验时形成较大误差,老师先自己培养豆芽,同学再分组实验的效果良好;为了避免同学们交流时,老师提示问题后,同学再分组交流;学生分组交流过程中再不断补充,使得实验和讨论具有成效性。

3、教学直观性得到充分体现

落叶教案篇10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体验式教学;实践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238-01

体验式教学模式虽在今天的教育领域已不是一个新名词,但教师真正将其有效地运用于课堂、为自己的学科教学服务的研究过程却只是刚刚开始。然而,当我们正潜心审视、多样尝试“体验式教学”这个新事物之际,又一个新的课题顺势而生,进入了我的学校我的班级:小班化教育。于是,发挥小班化教育的资源与优势,深化体验式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此三者便有机统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是要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地实践与反思。这里就提供我在教学中的一个案例,共鉴得失。

1.案例介绍

在完成《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框的教学之后,学生对生命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这时我便顺理成章地构思起了下一个内容——《人的生命独特性》。基于教材内容本身的特点,为了配合课本教学,也为了深化体验式教学模式,给学生更为直观的呈现方式,我事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份行为作业——收集两片“相同”的树叶。当然,如果在我上课时,我看不到一位学生带来树叶,那他们就全答对了。

上课了,我满心期望那份行为作业能在课堂上达成我的设计初衷,让学生在体验中悟知:“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亦如此。那么接下来的教学便水到渠成了。事实让我失望。他们全准备好了“相同的树叶”等待着我的检查。更有甚者是用课间跑去树枝上摘的,看着那鲜嫩的绿便一目了然了;有一个学生还掰下了一个杈,上面有五六片叶子……看着他们的“战利品”,我已痛悔交加,意识到自己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因为没有重点强调、忽略细节要求而带来的严重后果。而此时却有一位学生举手提问:“老师,您之前才教育我们要珍爱生命,怎么这会儿又叫我们去摘树叶呀?”痛定思痛,教学还要继续,思想还要转化。当我说明收集树叶可以用采集落叶的方式,既保护校园生命、又美化校园环境时,学生后悔不已;当我揭示这项活动的用意及正确答案时,学生们全都长长的“哦”了一声,恍然大悟!

这堂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学生将之写入班报中;这堂课也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让我重新审视这个活动的设计,考虑学生的实际,尽量去预测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在设计时将活动的要求一一细化,强调细节,落实到组,增强实效,如此才能深化体验式教学模式,真正落实小班教育的理念。经过调整后的活动方案在我的另外三个班中得到了有效的实施。

2.案例反思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有这样一段言论:“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我看到了,也就记得了;我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作用。现在,体验式教学模式,进一步被强调运用于新教材的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不同的载体来引导学生做心灵上的体验,知识上的感悟,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对于此种教学模式,近几年来,已有很多专家、学者及教学第一线的同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要深化体验式教学模式,提高其实效性,必须立足于自己学校的实际,尤其是立足于自己学生的实际,从完善细节着手,以细节促实效。

2.1 尊重学生的真实体验。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对自己的教学目的、期望学生有什么样的反应都心中有数,但学生本身的基础存在不同的梯度,学生的生活具有多样性,学生的理解也可能出现不同的方向。正如人们所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母雷特”。所以,学生可能体验到不同的东西,甚至作出相反的体验。对此,我们不能一味地生气与批评,要尊重他们的真实感受,然后加以引导。这本身就有利于隐性课程资源的生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开发,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真正使小班化教育成为还课堂予学生、还真实予学生的教育。

2.2 鼓励学生的多元体验。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必就体验结果统一标准。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可能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设计活动时要留给学生充足的体验时间才能使学生作深刻的体验,才有可能出现多元体验。②当情境不只一个时,教师可以分解任务到不同的小组,以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体验的时间最大化,否则体验无法深入,就不可能达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效果。③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体验时,以鼓励为主,对于确有偏颇的体验结果,可用“三明治点评法”来评价。④在开启学生的情感体验时,教师可以用语言给予“多元化”提醒。⑤在问题的设计上避免明确的、单一的指向性。

2.3 注重学生的持续体验。思考具有连贯性,体验具有持续性。俗话说,“打铁趁热”。更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一方面,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体验教学的连续性;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后可以布置相应的行为作业,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深化感悟,从而将已有体验进一步深化、内化为自己习惯性的道德行为。若能如此,我们的教学将不再止于下课铃响的那一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