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转专业申请书十篇

时间:2023-03-15 03:07:32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篇1

我叫,计算机网络班的一名学生。我于XX年年6月日被党支部吸收为预备党员,预备期为XX年年6月日到XX年年6月日,现已期满。一年之中,我戒骄戒躁,不断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在各方面以一名正式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思想,理论,还是行动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天我向党组织提出预备党员的转正申请。为便于党组织讨论我的转正问题,将我在预备期间的表现向党组织汇报如下,请审查。

自从被吸收为预备党员之后,在党组织的严格要求下,在支部党员的帮助下,在自己的积极努力下,我在各方面均有较大收获。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一年来,我能自觉地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实干精神统一起来。在入党以前,自己认识到共产主义要有远大理想,要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精神,但是,如何把远大理想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并不十分清楚。入党一年来,经过党的教育,我认识到:要把远大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首先要端正工作态度。我在工作中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入党誓词,克服并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工作中大胆负责,遇到困难挺身而出。牢记党对我的培养和教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并且不断加强技术知识的学习,做到团结同志,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充分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作为一名党员,将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努力地锻炼自己,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为振兴作出最大的贡献。本文来自

(2)在政治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培养自己的优秀品质。在思想上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认真落实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自身实践,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入党积极分子和其他同志,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圆满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为党争光,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出贡献。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在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成为党的优秀的接班人。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篇2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学分银行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应在对学分银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学分互认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确定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和软件工程方法,确定实现系统的技术方案和开发环境。通过搭建学分互认的网络平台,可以实现高职院校之间的学分互认,最终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相互衔接和沟通。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分银行;互认系统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037-0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作为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纲要提出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可以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笔者拟通过对学分互认系统的设计研究,为高职院校学分银行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旨在通过搭建学分互认的网络平台,实现高职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并逐步实现多种教育形式之间的学分互认,促使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和沟通。

学分互认的理论基础

(一)学分、学分互认与学分转换

首先是学分的定义。学分是成功地完成某课程学习要求、掌握学习内容所获得的分值单位,用于表明学生获得某种证书、文凭或达到某个级别所需要的学习量。

其次是学分互认。学分互认是各级各类办学机构依据自己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规范对学生在其他教育机构所获得的已计算成学分互认的标准学分进行认证,从而转换成在自身课程体系内的课程有效学分的过程。

再次是学分转换。学分转换是指学生获得了各类办学机构的不同类型的学分、证书,经过学分互认系统审核或鉴定认可并计算成学分互认的标准学分,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和客观标准进行双向或多向的转换,以便将累积到一定量的标准学分汇兑成所需学历教育的有效学分或各类证书。学分转换的前提是学生自愿,基础原则是必修学分一般由必学的内容折算而成,选修学分须由选学的内容折算而成。

(二)学分互认模型

学分互认模型如图1所示,这个模型指出了学分互认实现的环节。根据模型,学分互认的实现主要有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学分累积。这个环节主要是互认课程学分的累积、存储问题,学生把在A学校选修的课程获得的学分存储到数据库,进行学分累积。

第二个环节是学分互认。这个环节主要是把存储到数据库中的课程学分依据课程体系标准,进行学分替代、补偿和折算。

第三个环节是学分兑换。学分经过第二个环节的互认、补偿与折算后,可以依据学分互认协议兑换到B学校。

经过这三个环节,就实现了学分在A学校与B学校之间的互认。

(三)学分互认协议

学分互认协议是两个学校之间进行学分互认的依据和基础,由两个学校负责学分互认工作的负责人签署。下面以黑龙江粮食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与牡丹江大学会计专业为例,简介学分互认协议的内容。

黑龙江粮食职业学院与牡丹江大学之间关于会计学专业(专科)的学分互认协议

1.协议方A:黑龙江粮食职业学院

协议方B:牡丹江大学

2.协议涉及的专业:会计学专业

3.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黑龙江粮食职业学院会计学专业(专科)培养目标:(略)

牡丹江大学会计学专业(专科)培养目标:(略)

4.获得会计学专业毕业证书最低毕业学分:

黑龙江粮食职业学院:178学分

牡丹江大学:172学分

黑龙江粮食职业学院会计学专业(专科)最低毕业学分178,这些学分主要分布在以下模块:(略)

牡丹江大学会计电算化专业(专科)最低毕业学分172,这些学分主要分布在以下模块:(略)

黑龙江粮食职业学院与牡丹江大学相同或相近课程如表1所示。

注意事项:(1)只有表1列出的课程能被互认;(2)如果协议一方对协议中互认的课程做了校订与修改,有责任通知另外一方;(3)本协议自协议签署时开始执行。

签名:

黑龙江粮食职业学院负责人签名:

日期:

牡丹江大学负责人签名:

日期:

学分互认系统的设计

笔者设计的学分互认系统分为前台服务系统和后台管理员系统,以下首先对系统的各部分功能进行介绍,然后详细介绍设计思路、设计架构以及所使用的数据库表单结构。

(一)系统功能与要求描述

学分互认是一种模拟或借鉴互认的功能特点,使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一种管理模式。学分互认系统的用户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系统管理员、教学秘书、学分监管员及普通学生。对于不同的用户,学分互认系统所实现的功能不同。

管理员可以添加学员、其他管理员、教学秘书和学分监管员,可以上传和修改学分转换协议。

教学秘书可以查看学生的选课信息,添加和修改学生的成绩,添加和修改学生的课程信息。

学分监管员可对申请学分转换学生的申请协议进行审批,对非学历证书学分转换进行审批,并可查看学分转换协议。

普通学生可以在此系统中查看系统的开课课程信息并选择自己要学习的课程;当课程获得相应的成绩后,可以查看学分转换协议,并对可以进行学分转换的课程进行学分转换申请;在申请学分转换后,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取消学分转换申请;学生也可以查看相应课程学分转换后的学分。通过此平台学生也可申请非学历证书的学分转换。

(二)系统设计架构

1.系统功能模块划分。学分互认涉及不同类型的用户,数据量较大,参考其他系统,根据需要可将学分互认系统分为前台服务系统和后台管理员系统。如下页图2所示,后台管理员系统主要是管理员的操作界面,其可实现功能具体描述如下:(1)学员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添加学员和删除学员。添加的学员信息包括学员的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学校、所在专业及联系方式等。(2)管理员管理及其他用户管理模块。可添加或删除系统管理员。对于其他用户管理主要是指对教学秘书与学分监管员的添加或删除,在这里由管理员为其他用户设置系统的登录名与密码。(3)学分互认协议管理模块。由管理员添加或删除修改学分转换协议,学分互认协议以word的形式保存在服务器数据库指定的文件夹中,当管理员添加了学分转换协议后,其他用户可以下载并查看学分转换协议。(4)密码维护与退出模块。密码维护模块可使管理员修改系统登录密码,退出模块可使登录者退出登录到系统登录界面。

如图3所示,前台服务系统主要是系统用户的操作界面,系统用户包括教学秘书、学分监管员及学生,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定,登录后系统的界面不同。教学秘书登录后对应的各模块功能如下:(1)课程管理模块。教学秘书登录后可以添加和删除课程,其中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类型、课程学分、课程学时、课程考查方式、是否可以进行学分转换等。(2)学生成绩管理模块。查看学生的选课信息,教学秘书可以添加和修改学生已完成的课程的成绩。(3)密码维护与退出模块。学分监管员登录后对应的功能模块为学分转换审批模块和密码维护与退出模块。学分监管员登录后可以查看学分转换协议,查看学生的学分转换申请,根据学分转换协议对满足要求的申请进行批准并转出学校,提交转入到对应学校的学分监管员。

学员登录后对应的功能模块为选课管理模块、学分转换申请模块、密码维护与退出模块。各模块的功能如下:(1)选课管理模块。学生每学期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后可以浏览学校的全部课程信息,根据自己的专业需要及兴趣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课程,也可根据需要删除自己选择的课程,当课程结束并参加完考试后,教学秘书会根据考核添加相应的成绩,学生可以通过此模块查看自己的成绩并查看课程是否能够进行学分转换申请以及进行学分转换后的标准学分是多少。(2)学分转换申请模块。学生在此模块可以查看自己的课程哪些可以进行学分转换,并提交学分转换申请,学分转换申请包括申请人的信息、申请转换的课程信息、转入学校的信息。学生一旦提交学分转换申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撤销申请。学分监管员根据申请的情况进行审批,并决定是否拒绝申请或转出学校,学生可以通过此模块查看学分转换申请的实时处理情况,通过此平台学生也可申请非学历证书的学分转换。

2.系统流程分析。为了进一步详细介绍本系统,设计了系统流程图,如下页图4所示。

学分互认系统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从图4中可以发现,只有管理员创建了其他用户相应的权限之后,其他用户才能登陆系统,进行修改密码或其他相应的操作,各用户的功能操作如前所述。

学分转换部分是笔者所要详细介绍的重点,下面详细介绍其流程。

学生提交学分转换申请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若学生撤销学分转换申请,则会使整个申请过程终止,如下页图5所示。

3.系统物理与逻辑架构。笔者所述系统的四类用户通过在线Internet访问学分互认服务器,服务器接收请求指令并从数据表中提取数据,然后反馈给用户,其物理架构如下页图6所示。

系统采用B/S结构,分为三个层次:表示层、功能层、数据层。系统逻辑结构模型如图7所示。表示层即客户端,功能层即Web服务器,数据层即数据库服务器。

(三)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库是学分互认系统的核心和基础,笔者创建的数据库为Studybank。

表是数据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数据库中包括用户信息表、学生信息表、课程信息表、学生选课程信息表、学分转换申请表、学分互认协议表等。

下面介绍一下这些表的结构,如表2~8所示。

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一)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本系统应用的是一些典型的技术,如Internet技术、ASP.NET技术、IIS服务技术等。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各应用技术。

Internet技术 本文网络协议为TCP/IP协议,系统以Web服务器为核心,可以通过浏览器进行访问和使用。

ASP.NET技术 ASP 是一项微软公司的技术,是一种使嵌入网页中的脚本可由因特网服务器执行的服务器端脚本技术。ASP.NET是基于通用语言的编译运行的程序,可以使它运行在Web应用软件开发者的几乎全部的平台上。通用语言的基本库,消息机制,数据接口的处理都能无缝地整合到ASP.NET的Web应用中。ASP.NET同时也是language-independent(语言独立化)的,现在已经支持的有C#(C++和Java的结合体),VB,Jscript,C++、F++。ASP.NET一般分为两种开发语言,VB.NET和C#,可以在功能强大的Visual Studio中使用VB.NET或C#等多种语言开发ASP.NET应用程序。

ADO.NET技术 ADO.NET是一个广泛的类组,用于Microsoft技术中访问数据,也是一组用于和数据源进行交互的面向对象类库,数据源可以是数据库,但它同样也能够是文本文件、Excel表格或者XML文件。

IIS服务 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互联网信息服务)是一种Web(网页)服务组件,其中包括Web服务器、FTP服务器、NNTP服务器和SMTP服务器,分别用于网页浏览、文件传输、新闻服务和邮件发送等方面,它使得在网络(包括互联网和局域网)上信息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本文系统采用IIS6.0服务作为Web服务器。

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是依照某种数据模型组织起来并存放二级存储器中的数据集合。这种数据集合具有如下特点:尽可能不重复,以最优方式为某个特定组织的多种应用服务,其数据结构独立于使用它的应用程序,对数据的增、删、改和检索由统一软件进行管理和控制。本文使用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

Visual Studio Visual Studio是目前最流行的Windows平台应用程序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 可以用来创建 Windows 平台下的 Windows 应用程序和网络应用程序,也可以用来创建网络服务、智能设备应用程序和 Office 插件。本文用Visual Studio2008作为Web页面的开发工具。

组件技术 组件是对数据和方法的简单封装。组件可以有自己的属性和方法。属性是组件数据的简单访问者。方法则是组件的一些简单而可见的功能。组件提高了程序的安全性、可用性、可移植性和重用性,使系统开发变得简单易操作,大大减少了系统的开发时间。

(二)系统实现的环境

如上节所述,本文所用Visual Studio2008简体中文版作为开发工具,其界面如图8所示。

应用Visual Studio2008所开发的应用程序保存在系统服务器的默认文件中,通过以下语句完成应用文件与数据库的连接:

{

String Strconn = "Data Source=localhost;User ID=sa;Password="

+"initial catalog=studybank";

}

SqlConnection myCn = new SqlConnection(Strconn);

(三)系统主要模块功能的实现

系统登录功能的实现 后台管理员系统主要是管理员的操作界面,包括学员管理、管理员管理、其他用户管理、学分互认协议的操作、密码维护模块等。在管理员创建user表的时候,为每类用户分配不同的等级,从而使每类用户登陆后网页左侧功能模块不同。

系统用户添加删除模块的实现 管理员登陆后台系统后对系统用户实现添加和删除。

系统学分互认协议添加模块的实现 学分互认协议由管理员添加,协议以word的形式保存在服务器指定文件夹中。学分互认协议由管理员添加后,用户可以在客户端直接以word的形式从服务器指定文件夹中下载。

教学秘书登录系统主页 教学秘书登录后对应的功能模块为学员成绩管理模块、课程管理模块、密码维护与退出模块。

学生登录系统主页 学员登录后对应的功能模块为选课管理模块、学分转换申请模块、密码维护与退出模块。其中,学分转换申请模块包含学分转换申请、学分转换结果查询、撤销学分转换、非学历证书互认学分申请。

学分监管员登录系统主页 学分监管员登录后对应的功能模块为学分转换审批模块和密码维护与退出模块。学分监管员登录后可以下载学分互认协议,查看学生的学分转换申请,根据学分转换协议对满足要求的申请进行批准并转出学校,提交转入到对应学校的学分监管员。

结语

学分银行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开放大学建设的重要核心。笔者首先对学分互认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探讨,确定了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其次综合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和软件工程方法,确定了实现学分互认系统的技术方案和开发环境。由于在系统设计开发中必须考虑实际学分互认过程中涉及的诸多因素,而且由于软件开发经验不足,开发出的原型系统与设计的体系结构在功能描述方面尚不够完善,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设计开发。

参考文献:

[1]杨黎明.关于构建我国“学分银行”框架的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1(11):31.

[2]李晓佳.全球视野下的学分互换探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5(8):21.

[3]赵卫平,李颖.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从单一功能到双重功能的转变[J].外国教育研究,2004(10):31.

[4]朴英花.基于.NET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06.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篇3

对于专利申请权的性质,学界有不同的认识,这也是造成专利申请权能否出资有所争议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厘清专利申请权的性质。

1.专利申请权是既得权没有提出专利申请,一项发明创造是不能取得专利权的,因此,提出专利申请就成为取得专利权的前提。所以有学者认为提出专利申请的目的就是要取得专利权,而专利申请最终能否取得专利权还需由专利申请是否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实质性要件而定,因此认为专利申请权是不确定的权利,专利申请权的性质是期待权。笔者认为上述看法忽视了专利申请权本身独特的意义,把前提与目的相混淆,有一定的局限性。专利申请权包含两项权利,一是申请专利的权利,一是因专利申请而取得的权利。依《专利法》的规定,因专利申请而取得的权利有:专利申请后即取得申请日,使得嗣后相同的发明创造因丧失新颖性而无法获得专利;优先权的利益,即专利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或专利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发明实施费的临时保护,即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申请人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权,指专利申请人可以主动对其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的权利,也可能是被动的,如在专利审查的过程中,审查员也会对专利申请文件中可以通过补正克服的缺陷,发出补正通知书,由专利申请人补正;分案申请的权利,指专利申请人在一件专利申请包含两项以上发明时,可以主动提出分案申请或审查员也会在审查意见中要求专利申请人提出分案申请;撤回申请的权利,指专利申请人可以在被授予专利权之前随时撤回其专利申请,专利申请人也会因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请求实质审查等违反相关程序的规定被视为撤回申请。总之,因专利申请而取得的权利,包含取得申请日、优先权、请求公开权、请求实审权、修改权、分案权及撤回权等权利。这些程序性权利本身就具有独特的价值,与嗣后是否获准专利无关,是既得权。

2.专利申请权是财产权有学者认为申请专利的权利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专利的权利,是程序性权利。这种看法只看到了此项权利的表象,并未看清其内涵。因为任何人都有依法提出申请专利的权利,申请专利的权利并不是一项特权,法律并没有必要为此规定出若干条文来规范谁能申请专利,谁不能申请专利。那么《专利法》规范申请专利的权利的意义何在?如第6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第8条规定:“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对于职务发明创造、合作发明创造及委托发明创造,虽然条文规定的是申请专利的权利归属,由于申请专利依法必须提交专利说明书等文件并在当中对技术内容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再者,获准专利后专利申请人成为该专利的专利权人,似乎可以推论出条文规范的真正目的是在界定发明创造成果的归属。因此,笔者认为取得“申请专利的权利”实质上是取得发明创造成果的所有权。总之,专利申请权具有经济利益,是财产权。《专利法》第10条进一步规定,专利申请权可以转让。

二、专利申请权对公司的意义

有学者认为专利申请权是一项程序性的权利,对于公司经营无法带来任何利益。所谓利益应有两方面的含义:一种是积极的收益;一种是消极的,可以不必支出费用或节省费用。对公司营运而言,除了要赚取利润之外,也需要有营运的弹性自由等才能使公司将营运效益发挥到最大。笔者认为,专利申请权其中因专利申请而取得的权利,即程序性权利对公司有如下意义。

1.保护公司的核心技术秘密,维持竞争优势虽然依法提出专利申请时,专利申请人应提交专利说明书并在说明书中揭露必要的技术特征以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该技术,但是技术有不同的程度,《专利法》上所要求的揭露程度是要达到可重现该技术的要求,对于是否为最佳实施例则在所不问。因此,公司拥有专利申请权后,在未申请专利前可借由专利说明书的撰写或在专利申请已经提交但尚未公布的期间利用修改权等适当安排专利说明书的内容,将核心技术秘密保留在公司,维持公司的竞争优势。此时,主要利用的是专利申请权中的修改权。

2.延长专利权的期限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当公司拥有专利申请权后,公司可视技术秘密的成熟度与市场技术的发展趋势,将尚未成熟的技术、市场前景不明的技术、竞争对手短期无法研发或以反向工程揭露出来的技术适当地延后申请。专利期限是自申请日起算,因而延后申请日也延后了专利届满的日期,达到了变相延长专利权的期限。此时,利用的是提出专利申请日期的决定权。

3.排除竞争障碍专利权是一种排他权,当他人拥有公司使用技术的专利权时,虽然公司可以主张先用权,仍在原有范围内继续使用,但事实上公司的营运弹性已受到很大影响。如果公司没有先用权,他人将排除公司使用其专利,公司除支付费用购买或许可专利外,只能停止相关营运并赔偿对方损失,这对公司而言将是很大的灾难。因此,一些对公司而言不是很重要的技术秘密,公司不想花费用去申请专利,又不想他人获得该专利而使公司的营运弹性受限,此时公司可将该技术秘密公开,这样他人嗣后研发出来的相同技术将因丧失新颖性等而无法取得专利,不致造成公司营运的障碍。此时,公司运用的是公开权。

4.维持公司技术秘密申请发明专利,专利说明书的内容在申请日起180天后会被公开,申请实用新型与外观专利则是会在专利获准后公开。以技术公开为代价来取得有期限的独占垄断地位本来就是专利制度为使新技术得以公开以促成社会进步的机制之一。从公司的角度来看,如果公司的保密机制很好,技术秘密又非竞争对手可以用反向工程等方式揭露且技术秘密的效用期限可超过专利权的年限,那么公司可以选择在专利申请后撤回专利申请,以继续将技术秘密维持在保密状态。此时,公司运用的是撤回权。

5.最大化公司利益属于同一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可以在一件专利申请案中一并申请,这不仅方便审查委员的工作,也可帮公司省去多案申请的费用与烦琐的工作。但是当专利申请权转让时,在一件专利申请案中可能包含同一发明主旨的设备、产品、方法、测试用品发明创造等。一方面受让人可能不需要这么全面的专利申请范围,一方面也可能此具单一性的专利申请案的价额比独立的个别申请案高而导致受让人不愿受让,此时公司可以将原专利申请案进行分案,使得设备、产品、方法、测试用品等发明创造均有各自的专利申请以利于公司将专利申请转让获取更高利润。此时,公司运用的是分案权。总之,因专利申请所取得的各项程序性权利对公司获得利润或营运弹性都有所贡献,因此,专利申请的程序性权利对公司并不是无益的而是有益的。

三、专利申请权出资适格性分析

依《公司法》及相关学说,专利申请权需符合以下要件方可作为出资客体:(1)确定性,指出资客体必须特定化,即以什么作为出资客体必须客观明确,不得随意变动;(2)价值物的现存性,指出资客体物应该是事实上已存在的价值物;(3)评价可能性,指出资客体必须具有独立价值,而且该价值可以按照评估方法进行作价评估;(4)独立转让可能性,指出资人对出资客体享有独立支配权,而且该客体可以独立转让;(5)有益性,指出资客体必须为公司事业发展所必需。学者间对于专利申请权是否可作为出资客体有很大的争议。反对专利申请权作为出资客体目前是学界通说,主要的理由为:(1)专利申请权不具有资本的经营性价值,为“知识产权期待权”,对企业经营的价值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不宜作为出资客体。(2)一方面,专利申请权没有商业化属性,不能在产业领域实施,对所投资的企业不具有直接的经营性使用价值,即无法满足出资客体之“有益性”要件;另一方面,专利申请权的结果“有批准与驳回两种可能”,具有不确定性,不能满足出资客体之“确定性”要件。若用专利申请权向公司出资,亦与公司资本的资本确定原则相左。(3)专利申请权不具排他性。(4)专利申请权为程序性的权利,一经行使便归于消灭,本身不具备任何价值,完全不符合适格性的要件,不能作为出资的客体。另有少数的学者支持专利申请权作为出资客体,主要理由是:(1)《专利法》奉行“先申请原则”,在某技术上在先提出了专利申请,其他人则不能在相同或类似技术上申请相同或类似的专利,因此处在“申请中”的专利已经具有经济价值。(2)专利申请权仅在两种情况下作为出资客体:其一,未向专利局提出申请;其二,撤回申请或者申请驳回。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专利申请权出资的实质是其中的技术秘密权出资。(3)专利申请权可以被评估,价值是确定的,能节省时间,加速技术产业化。依前文分析,专利申请权的内涵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以及因提出专利申请所取得的权利,专利申请权为一综合性权利,包括技术秘密及程序性权利。对于专利申请权是否具备确定性要件,笔者认为专利申请权在提出申请时,发明创造的成果已经完成,其技术秘密的内容已经固定于专利说明书中,因此专利申请权的内容是确定的。学者所谓的专利申请权不必然会取得专利,是期待利益因此不具有确定性。但是专利种类有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三类,其中除了发明专利申请案需经过实审使其获准专利的不确定性较高外,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申请案是采形式审查,只要形式要件符合规定,几乎是可以取得专利权的。再者,对公司资本而言,人们所关心的并不是出资的专利申请权嗣后是否会取得专利权,而是专利申请权价额估算得准确与否。对此,现有的决策树分析法、蒙特卡罗分析法及实物期权法等评估方法已经能对此类不确定的标的作出适切的价额估算。取得专利与否影响的是专利申请权价额的多寡,而非专利申请权内容的不确定。因此,专利申请权符合确定性的要求。

专利申请权具备经营性价值。首先,法律已承认专利申请权是一种财产权并得以转让。其次,专利申请权的价值也可评估。再者,不论是阻断他人在专利申请人之后取得相同或相似的专利以使专利申请人继续维持垄断性的独占利益或将专利申请案的内容公开,使得他人的相同或类似申请因丧失新颖性等要件而无法取得专利,使专利申请人公司营运不致受限于他人的专利权,亦即使公司享有营运自由等,对于公司都是具有经营性的价值。另,前文已经指出,对于那些一般技术秘密应该揭露以符合《专利法》的要求,那些属核心技术秘密应予保留以继续维持公司的竞争,专利申请人在撰写专利说明书时是经过相当考虑取舍的。当专利申请权嗣后不能取得专利权,而专利说明书中的技术秘密又已揭露,此时似乎该专利申请权已经如学者所言,已对公司毫无利益可言。但其实,此时正是当初在撰写专利说明书时所保留的核心技术秘密发挥作用的时候,即使专利申请权嗣后不能取得专利权,也不影响专利申请权中核心技术秘密存在的价值,因此专利申请权具备有益性的要件。对于专利申请权不具备排他性的问题,笔者认为,《专利法》采取的是先申请主义,若发明专利申请于自申请日起满18个月后公布,则该发明创造的技术内容将作为新颖性等的引证文件,不仅原发明申请因此丧失新颖性,其他相同的发明申请也丧失新颖性。就算专利申请案嗣后未获准专利,由于该专利申请案中所揭露的技术已构成新颖性引证的文件之一,也就是说因为有相同或相类似的专利申请案在前,嗣后的专利申请案即会因不具新颖性等遭到核驳,而不能取得专利权,就此角度而言,专利申请后即取得了排除他人取得相同或相类似的专利权的可能,因此,专利申请权具有排他性。

有学者认为提出申请专利的权利为程序性的权利,一经行使便归于消灭,本身不具备任何价值,完全不符合适格性的要件,不能作为出资的客体。笔者认为此种看法只看到了申请专利的权利程序性权利的一面,未能看清申请专利的权利全貌。如前文所述,申请专利的权利是专利申请人就其已经取得的发明创造成果提出专利申请,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的权利。也就是说专利申请人已经取得了发明创造成果,此项成果一般为技术秘密,虽然部分技术秘密会因专利申请内容的公开而丧失秘密性,但在提出专利申请后专利权人仍可在适当时点行使撤回权,使专利申请案的内容回归为技术秘密,即使因专利申请内容的公开使得部分技术丧失秘密性,核心技术秘密仍有可能未丧失、消灭。

四、结论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篇4

[关键词] 专利 申请 类型 时机 途径

随着中国加入WTO,与国外的贸易摩擦日益频繁,引起了国家领导人及各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虽然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但是仍然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没有申请专利,获得知识产权保护,许多企业、科研机构及其科研人员不清楚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否申请专利以及怎样申请专利。本文针对科学研究的特点和阶段,分析了什么样的成果能申请专利,申请何种类型的专利,提交申请的时机,需要提交的文件及要求,提交申请的途径。旨在对企业、科研机构及科研人员提供帮助,使更多的科研成果能够得到专利保护,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我国专利申请现状分析

中国加入WTO,特别是随着科技创新体制的建设,人们增加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了解,增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需要将自己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专利申请,以此获得专利保护。从保护国家经济利益的原则出发,同时也为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我国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国务院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负责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科技部在2003年的《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中规定: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请、立项、执行、验收以及监督管理中全面落实专利战略。将专利战略目标纳入科研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了专利保护在科技开发中的重要性。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暂行办法》鼓励高等院校将科研成果申请专利,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专利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政策鼓励专利申请,激励发明创造,以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以上政策和鼓励措施,大大激励了广大科研人员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量迅速增加。但是,与我国所拥有的人口数、企业数、高校、科研院所数相比,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申请专利的数量仍然太少,并且分布极不合理。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国内申请发明专利93485件,其中三分之一是个人申请,在剩下的 6万多件中又有一半左右的来自三资企业,国内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只有3万多件,而这3万多件中约有一半集中在申请量最多的前200家单位,余下的几百万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只有1万多件专利申请。我国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国内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国内拥有专利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只有几千家。在专利申请量居前10位的国内单位中有4家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3所高校,2家民营企业,只有1家国有企业。

国有大中型企业应成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历来是原始创新的主体,我国原创性的科技成果大多数来源于高校、科研院所,但是由于过去实行的科研立项、鉴定、评价、奖励制度所造成的专利意识淡薄,长期存在着重论文、轻专利的现象,科研人员的考核、职称评定等都与发表的论文数挂钩,科研成果主要以的形式公布于众,并不重视成果知识产权的取得、成果的保护。许多好的,有市场前景及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成为公知技术,被他人甚至国外公司无偿使用,甚至将其申请专利保护,反过来,中国企业却花费巨资引进国外的技术,支付昂贵的专利使用费,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惨痛的经历和深刻的教训。这都是由于我国的大多数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广大科研工作者缺乏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或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智力劳动成果所至。相对于来说,申请专利费用高、周期长、程序比较复杂、而且短期内不能看到明显的经济效益,许多单位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不能对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效的指导,因此大多数科研人员即使有发明创造的成果也不清楚是否能申请专利保护,申请何种类型的专利,以及通过什么途径怎样申请专利获得知识产权保护。

鉴于此,本文对专利申请中的上述问题进行简单介绍,希望能对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和广大科研人员有所借鉴。

二、什么样的成果能申请专利保护,以及申请专利的类型

专利法所保护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发明是一项新的技术方案,是指运用自然规律解决人类生产、生活中某一特定技术问题,并产生一定效果的方案,发明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大类型。实用新型也必须是一种技术方案,但实用新型只限于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品,不能是一种方法,并且对实用新型的创造性要求不高,而实用性要求较强。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都可以涉及产品的形状,但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形状是从产品的技术效果和功能的角度出发的;而外观设计是一种设计方案,所涉及的形状是从产品美感的角度出发的。

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包括所有由人创造出来的产品和所有利用自然规律的方法,也可以是现有产品和方法的改进。绝大多数发明都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例如对产品或方法中某些技术特征进行新的组合或新的选择等,只要这种组合和选择产生新的技术效果,就可以获得专利法保护。科学研究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等几个层面。基础理论研究主要从事理论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其科研成果可采取公开的方式,将自己的创新思想以及科学前沿的发现等公布于众,由此获得其在该领域内的公认和引用。而对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的成果,均可通过申请专利对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在应用基础研究过程中,很多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都是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利用新理论、新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或者直接运用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获得原创性的发明创造,特别是在新技术领域,容易产生原创性的发明创造成果,在这个阶段,发明创造可能只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构思,在理论上能够实现的技术方案,其技术方案多以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方法在性能、功效等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提升的方法为主,可以对产品性能优化方法、改进过程等申请专利,这个阶段提交的专利申请以方法专利为主。

在应用技术研究中,主要是将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解决现有技术中产品以及生产制造过程、生产工艺等方面存在的技术缺陷,在这个阶段,发明创造技术方案的构思成熟,针对性强,已经有能够对产品进行实施的功能结构的完整方案,有的甚至已经进入样机的设计或试制阶段,处于产业化的前期,此时,提出的专利申请可以是对产品构造、产品性能进行改进,或采用新方法直接得到新产品的产品专利,也可以是对生产产品的新技术、新工艺、控制处理流程的方法改进,这个阶段可以申请产品和方法专利。

在产品产业化阶段,产品样机、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已基本形成,为了提高产品的性能,改进产品质量、降低能耗等对产品结构、制造方法、生产工艺等进行的技术改进,可以申请产品或方法发明专利。如果只是针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所作出的改进、技术革新等,为了尽早获得专利授权,在产品进入市场后能尽快获得专利保护,此时最好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以缩短授权周期。对于一些市场前景好,有持久生命力的产品,为了使其获得更长时间的专利权保护,可以对其同时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先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权,等获得发明专利权后再放弃实用新型专利权。

针对产品外观形状、图案及色彩的新设计方案,适宜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权实质上是一种工业产权,必须能够在产业上应用,因此,申请专利的客体必须是一种技术方案,而不能是抽象的概念或者理论表述。对于科学发现、科学原理、数学公式推导、信息表述等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均不能获得专利保护。

三、申请专利的时机

对专利申请人来说,把握专利申请时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实行的是先申请原则,即对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在符合授权条件的基础上,授予最先申请的人。凡确定了有申请专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发明创造,应争取尽早申请专利。尽早申请专利是防止破坏发明创造的“新颖性”,一旦发明内容在申请日前被公开,即使这种公开是申请人自己造成的,或者通过合法程序造成的,也将导致申请人丧失获得专利权的资格。若申请迟了,一旦被做出相同发明创造的竞争对手抢先申请了专利,那您先做出的发明创造也无法得到专利保护。另外,只要有人向社会公众披露了相同的技术方案,您的发明创造也将会因失去新颖性而无法获得专利授权。

但是,也不能片面追求抢先,而把还未成熟、只有简单构思和想法,还没有形成完整技术方案就提出专利申请。如果发明人在提交专利申请后再作出更先进、更完整的技术方案的新改进,则无法加入到原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去,只得重新申请,而原先提交的申请实际上可能因构思不成熟、内容不充实、漏洞较大、申请文件公开不充分、权利要求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不具备实用性等问题而不能获得专利授权。

申请人应把握好申请专利的时机,最好在发明创造基本完成,发明构思成熟、技术方案完整、技术实施路线清晰,请求保护的范围比较明确时就提出专利申请。不要非得等样机生产制造出来或等对发明创造作出成果鉴定后才去申请专利,这样往往会使该专利申请失去新颖性而不能被授予专利权,或者被别人抢先申请了专利。对于发明创造中不够完善的局部地方,可以边申请、边完善、边充实,根据优先权原则,在提交发明专利申请文件1年内,可以对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进行完善,提交进一步修改的申请文件,而以第一次提交完整申请文件的日期作为该申请的申请日,在优先权期间,即使有其他人就同样的发明创造向中国专利局提出申请,也会因为没有新颖性而不能获得批准授权。

因此,申请人在完成发明创造后,应尽快提出专利申请。申请专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先申请专利后发表文章:专利申请提交后在收到专利局受理通知书确定申请日之前,不要公开发表与该专利申请主题相关、披露其实质技术内容的论文,否则在专利审查过程中可能使该申请丧失新颖性而得不到专利授权。如果论文公开发表的时间在申请日之前,而论文公开的内容又涉及专利申请中的全部实质技术内容,将导致专利申请被驳回。

先申请专利再进行技术转让:在技术转让过程中,由于泄密而造成发明创造技术内容的公开,也可能导致专利申请不具备新颖性被驳回。并且,未申请专利、没有获得专利权的技术成果不受法律保护,相反,获得专利权的技术成果受到法律保护,即使还没有获得专利授权,在申请期间也将获得临时保护,当专利获得授权后,可以对侵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追溯赔偿。由于专利的独占性,在专利权有效期内,没有经过专利权人的允许,任何人实施该专利都是侵权的,这将使得受让方在获得专利权人的允许实施专利后,将获取对市场的垄断和更大利润,这更有利于在技术转让过程中转让方的愿望能够达成。因此,在进行技术转让前进行专利申请是非常有必要的。

先申请专利再进行技术鉴定:一般技术鉴定的参加人应负有保密义务,但是进行技术鉴定的环节较多,有可能发生发明内容泄漏的情况。因此一般是先申请专利再召开技术鉴定会。

先申请专利再进行产品展示,对于技术内容比较简单、直观的发明创造,特别是一些涉及结构改进的产品,当产品展示后,同行很容易模仿,然后生产投放市场,损害了真正对该产品作出发明创造贡献的人的利益,更有甚者,模仿了别人的东西,还将其抢先申请专利,一旦专利获得授权,真正的发明人在实施自己的发明创造时还得付出专利使用费。

四、申请专利的途径

目前在我国的许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由于没有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没有懂行的专职人员从事知识产权管理,许多科研人员在完成发明创造后,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导,不知道通过哪些途径怎样申请专利、申请文件如何撰写、提交哪些申请文件能够满足专利局的受理要求,有的怕麻烦,认为撰写专利申请文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申请到授权的周期长,申请后短期内不能见到效益。因此,许多好的发明创造的知识产权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以下对申请专利的几种途径和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1.申请人自己递交专利申请文件

当专利申请文件写好后,应当尽快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以确定申请日。递交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面交,可以面交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受理处或就近面交到其设在全国的专利代办处。第二种方法是采用邮寄方式办理,用挂号的形式将专利申请文件寄至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受理处。申请人也可从网上提交申请文件。

2.委托专利机构

专利申请是一项对法律性和技术性要求都很强的工作,因为一项发明问世后,从申请专利到取得专利权,实施专利以及解决有可能出现的专利纠纷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特别是发明专利,申请文件撰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利保护的范围,影响到能否获得专利权,并且在专利申请的审查过程中,需要与专利局的审查员进行法律问题和技术问题方面的交流,因此,专利申请中最好请有经验、并有相应专业技术背景的专利人。人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技术文件,按照要求撰写专利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等文件,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专利申请所需的文件,在专利审查过程中,答复专利局审查员的审查意见及修改申请文件。

3.申请专利时应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哪些申请文件

申请专利首先须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文件,这是审查员依法审查的依据。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应提交的文件是:请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摘要及其摘要附图。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应提交的文件为:外观设计专利请求书、外观设计图或照片,必要时应提交外观设计简要说明。

参考文献:

[1]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专利统计简报[R]. 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篇5

第一条为维护普通高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称高等学校或学校)对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和本科、专科(高职)学生的管理。

第三条高等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要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要将管理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四条高等学校学生应当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应当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应当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应当积极锻炼身体,具有健康体魄。

第二章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第五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

(三)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

(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讼;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六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校管理制度;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

(四)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

(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章学籍管理

第一节入学与注册

第七条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向学校请假。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八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弄虚作假、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应当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应当请有关部门查究。

第九条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可以向学校申请入学,由学校指定医院诊断,符合体检要求,经学校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当按学校规定办理注册手续。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当履行暂缓注册手续。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

第二节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十一条学生应当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各种教育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册,并归入本人档案。

第十二条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以及考核不合格的课程是否重修或者补考,由学校规定。

第十三条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核、鉴定,要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主要依据,采取个人小结,师生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

学生体育课的成绩应当根据考勤、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活动的情况综合评定。

第十四条学生学期或者学年所修课程或者应修学分数以及升级、跳级、留级、降级、重修等要求,由学校规定。

第十五条学生可以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申请辅修其他专业或者选修其他专业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课程。在他校修读的课程成绩(学分)由本校审核后予以承认。

第十六条学生严重违反考核纪律或者作弊的,该课程考核成绩记为无效,并由学校视其违纪或者作弊情节,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纪律处分。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及留校察看处分的,经教育表现较好,在毕业前对该课程可以给予补考或者重修机会。

第十七条学生不能按时参加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活动,应当事先请假并获得批准。未经批准而缺席者,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第三节转专业与转学

第十八条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

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学生同意,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

第十九条学生一般应当在被录取学校完成学业。如患病或者确有特殊困难,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的,可以申请转学。

第二十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转学:

(一)入学未满一学期的;

(二)由招生时所在地的下一批次录取学校转入上一批次学校、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

(三)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的;

(四)应予退学的;

(五)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第二十一条学生转学,经两校同意,由转出学校报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认转学理由正当,可以办理转学手续;跨省转学者由转出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商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转学条件确认后办理转学手续。须转户口的由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有关文件抄送转入校所在地公安部门。

第四节休学与复学

第二十二条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由学校规定。

第二十三条学生申请休学或者学校认为应当休学者,由学校批准,可以休学。休学次数和期限由学校规定。

第二十四条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应当保留其学籍至退役后一年。

第二十五条休学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离校,学校保留其学籍。学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待遇。休学学生患病,其医疗费按学校规定处理。

第二十六条学生休学期满,应当于学期开学前向学校提出复学申请,经学校复查合格,方可复学。

第五节退学

第二十七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应予退学:

(一)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

(二)休学期满,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

(三)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四)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

(五)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

(六)本人申请退学的。

第二十八条对学生的退学处理,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

对退学的学生,由学校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交本人,同时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退学的本专科学生,按学校规定期限办理退学手续离校,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

退学的研究生,按已有毕业学历和就业政策可以就业的,由学校报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没有聘用单位的,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

第三十条学生对退学处理有异议的,参照本规定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办理。

第六节毕业、结业与肄业

第三十一条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

第三十二条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未达到毕业要求,准予结业,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结业后是否可以补考、重修或者补作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以及是否颁发毕业证书,由学校规定。对合格后颁发的毕业证书,毕业时间按发证日期填写。

第三十三条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学位授予单位应当颁发学位证书。

第三十四条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的学生,学校应当颁发肄业证书。

第三十五条学校应当严格按照招生时确定的办学类型和学习形式,填写、颁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第三十六条学校应当执行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制度,每年将颁发的毕(结)业证书信息报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注册,并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十七条对完成本专业学业同时辅修其他专业并达到该专业辅修要求者,由学校发给辅修专业证书。

第三十八条对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入学者,学校不得发给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已发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学校应当予以追回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

第三十九条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遗失或者损坏,经本人申请,学校核实后应当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四章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

第四十条学校应当维护校园正常秩序,保障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第四十一条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第四十二条学生应当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自觉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创造和维护文明、整洁、优美、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生不得有酗酒、打架斗殴、、吸毒,传播、复制、贩卖非法书刊和音像制品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不得参与非法传销和进行、封建迷信活动;不得从事或者参与有损大学生形象、有损社会公德的活动。

第四十三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

第四十四条学生可以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学生成立团体,应当按学校有关规定提出书面申请,报学校批准。

学生团体应当在宪法、法律、法规和学校管理制度范围内活动,接受学校的领导和管理。

第四十五条学校提倡并支持学生及学生团体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学术、科技、艺术、文娱、体育等活动。

学生进行课外活动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

第四十六条学校应当鼓励、支持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帮助。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用工单位的管理制度,履行勤工助学活动的有关协议。

第四十七条学生举行大型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应当按法律程序和有关规定获得批准。对未获批准的,学校应当依法劝阻或者制止。

第四十八条学生使用计算机网络,应当遵循国家和学校关于网络使用的有关规定,不得登录非法网站、传播有害信息。

第四十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住宿管理制度。学生应当遵守学校关于学生住宿管理的规定。

第五章奖励与处分

第五十条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对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或者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科技创造、锻炼身体及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十一条对学生的表彰和奖励可以采取授予“三好学生”称号或者其他荣誉称号、颁发奖学金等多种形式,给予相应的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

第五十二条对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学生,学校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

学校给予学生的纪律处分,应当与学生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性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相适应。

第五十三条纪律处分的种类分为:

(一)警告;

(二)严重警告;

(三)记过;

(四)留校察看;

(五)开除学籍。

第五十四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一)违反宪法,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破坏安定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

(二)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

(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的;

(四)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

(五)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

(六)违反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屡次违反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改的。

第五十五条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当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

第五十六条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人的陈述和申辩。

第五十七条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

第五十八条学校对学生作出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书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五十九条学校对学生作出的处分决定书应当包括处分和处分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学生可以提出申诉及申诉的期限。

第六十条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

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第六十一条学生对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处分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第六十二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并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查结论并告知申诉人。需要改变原处分决定的,由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交学校重新研究决定。

第六十三条学生对复查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接到学生书面申诉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应当对申诉人的问题给予处理并答复。

第六十四条从处分决定或者复查决定送交之日起,学生在申诉期内未提出申诉的,学校或者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再受理其提出的申诉。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篇6

制度分析

首先,从制度层面简单地讲一讲:我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是没有知识产权制度的(至于1898年光绪皇帝的“百日维新”运动中颁布了

“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设置了为期50年,30年、10年的专利制度。这只是一种尝试,根本没有作为一种制度确立下来)。当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确定下来后,中国需要追赶发达国家已迫在眉睫,而作为科技创新推动器的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就显得格外迫切。经过国内学者专家纷纷扰扰的争论、立法,直到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专利法草案,并确定于1985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当时的立法秉承了我国一贯的大陆法传统,主要参考了德国的立法经验,加之其它原因,因此就有了实用新型专利制度。实用新型专利制度比发明和外观设计制度建立的晚,建立实用新型专利保护制度主要是出于对专利权仅仅授予创造性较高的发明专利的补充。例如,德国当时制订实用新型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小而实用的改良被竞争者模仿而几乎得不到保护的状态”,是为了保护“介于专利发明和外观设计之间的发明”。由此可见,实用新型制度创立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创造性程度较低的小发明。

由于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仅进行形式审查,不进行实质审查,所以授权时间很快,这样短期内我国就出现了大量的专利,同时这种制度也迎合了大家长久以来压抑的创造激情,本来大家一直以为申请专利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现在很简单就可以申请一个,所以每个人都跃跃欲试,一下子我们的专利数量就上来了。这本是好事,关键在于由于行业之间的默契,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淡化“实用新型”专利的“不实用”,从而给雄心勃勃的申请人造成了误导:认为授权专利就是有效的专利。其实,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由于不经过实质审查而有较大的被无效可能,因此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你辛辛苦苦申请了一个专利,每年缴纳年费,可是到头来发现这根本就是废纸一张,N年前,这个技术就已经有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你就这样傻傻地守着一张废纸,花钱维护它,花钱推广它,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物质压力,还满怀希望地等待着有一天有伯乐会发现它,开发它,交给你巨额的许可授权费用或转让费用。

从专利法的本义来说,不论是发明专利还是实用新型专利只要是专利,都必须符合专利的三性要求,不符合专利三性要求,即使申请过程中通过审查拿到了专利证书也可能是无效的专利,在后续的侵权诉讼中会被无效掉。现实情况是,申请人经常混淆了专利授权与专利有效性的区别,认为授权的专利就是有效的专利。正是这个想当然的看法导致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结果:许许多多的专利权人拿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到处奔波寻求合作,转让,许可,却到处吃闭门羹,到处受白眼,久而久之,渐渐生出沮丧之意,怨恨之心。

本来实用新型制度设计的初衷是好的:发明专利审查时间太长,申请人都希望能够尽快获得授权,实用新型可以在大约1年的授权周期内得到专利证书,相对来说是比较快捷的。但是正如那句流传甚广的俗话说:有所得必有所失。申请人获得了时间上的快捷,换来的就是程序上的简化(省略了实质审查程序),这样专利的内容就没有被严格审查,从而使专利内容良莠不齐。制度对此缺陷的补充是:申请人可以在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后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出具专利检索报告,检索报告就是对专利的三性进行检索、评价,这就等于把实质审查程序不完全地又走了一遍(所谓不完全,是因为这种检索评价只是专利局单方面作出的,没有给予申请人答辩的机会,从而是一种单方的决断)。这样整个程序就完整了。可见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节约程序时间,将实质审查程序放到了专利授权程序以后。这本身应该是有利于申请人的制度设计,可惜制度上对此安排却没有足够地说明以使申请人有个清晰的了解。据笔者所知,国外有些国家根本不把实用新型称之为“专利”,国内也有学者指出应该将未经过实质审查的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称之为“专利登记”,从而与发明专利严格区分开来。笔者认为,应当将实用新型与专利彻底剥离开来,这样才能引起申请人的足够注意,以免受到误导。

实务分析

由于缺乏掌握了“真相”的专业人员的引导,因此,申请人取得专利证书后就很自然地认为权利在握了,应当可以开始享受专利权人的荣光。就在这种情绪滋长之时,各类中介机构开始活动了,其中不乏完全出于利益考虑的不良机构。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联系专利权人,制造众多厂家要求购买专利的假象,从而骗取申请人缴纳一定的资料费、鉴定费、翻译费等等,从而使权利人蒙受了巨大的物质损失。

而对于专利机构而言,实际上一个标准的工作流程应该是(其实国外的大多数专利事务所也是这样操作的):申请人在咨询专利申请时,首先做一个检索,然后根据检索结果做一个针对申请内容的对比分析,基本上可以将实用新型的申请风险降低一大半,从而将众多的“非专利”在申请时就踢出专利的队伍。可是一方面由于机构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申请人由于对专利本质的无知而拼命压低价格,这样,大多数机构把检索这个最为重要的环节给省略了,就如同医生看病一样,根本就不问你对什么过敏,以往的病史怎样,发病的缘由是什么,直接就是给你开药,这样不出问题才怪。其实事前的这种检索分析最重要也最为繁琐,需要极强的专业功底,不然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正是因为没有了这样的分析,所以“非专利”的第一道过滤网失效了,又由于没有专利局设置的第二道实质审查的“过滤网”,所以“非专利”拿了证书就当作是真正的“专利”来唬人了。正因为这样,专利行业混乱开始了,低端恶性竞争开始了,大量的无序竞争者涌入开始了,从而把一个金贵的“行业”整成了“草根”。让申请人认为整个行业就是一个“骗钱”的行业。

对于潜在的技术需求者而言,满天飞的专利证书让人眼花缭乱,让人莫衷一是;再看看有些人的专利内

容,其中不乏一些很明显属于行业旧闻的技术竟然也能拿着专利证书出来吓唬人,于是,上回当学回乖,再看到专利时嗤之以鼻,情愿自主研发,情愿花钱买国外的设备――那样来得更为“有形”一点,更为实在一点。实用新型专利于是成了“非技术”“伪专利”的代名词。

对于申请人来讲,真是一百个申请人有一百个申请动机,大多数人是为了把心中的创意申请成为专利以保护自己的无形财产,但另有一批人或是为了得到政府的资助,或是为自己的企业“贴金”等等,于是不需要实审的实用新型成了“短平快”项目,不但可以获得政府嘉奖的荣誉,更可以在产品上写上“专利”的标签,在广告里严正声明“专利产品,仿冒必究”,何乐不为呢。

对于政府来讲,知识产权保护的大环境,层层下来的政令,专利的申请量已经成为地方创新能力的证明。于是,专利数量就成了不少地方政府的工作的重心,这在无形中也助长了人们申请专利数量上的积极性。

出路思考

一段时间以来,出现了一些商标机构将商标局的“商标申请受理通知书”作为商标授权的证明误导申请人,于是商标局在以后的受理通知书上都加上了这样一句话:本通知书仅表明商标局已经收到申请人的商标申请,并不表明申请商标已获授权注册。笔者认为仿效商标局的做法,专利局完全可以有以下几种做法。

第一,将实用新型制度与发明专利截然分开,实用新型不再称之为专利,可以考虑称之为“实用技术”,专利严格定义为经过实审确权后的发明专利。当然这需要制度的重新架构了,任重道远。也许有人会认为实用新型专利制度已经在德国,日本等众多国家的长期实践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无需对制度重新进行架构,虽然在这里提出中国具有特殊国情,有点避重就轻,但是考虑到中国特色的专利资助制度,民众近乎为零的专利启蒙,市场低端竞争环境的残酷,则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实用新型制度在国内的实施。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篇7

转正申请,是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满时向党组织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书面材料。

转正申请书的基本书写格式及内容通常如下:

①标题。一般为“转正申请书”,居中书写。

②称谓。即申请人对党组织或党支部的称呼,一般写“敬爱的党组织”或“党支部”。顶格书写在标题的下一行,后面加冒号。

③正文。主要内容包括:写明自己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的时间及预备期满的时间。延长预备期的党员要写明什么时间被延长的,到什么时间延长期满以及延长预备期的原因,并向党组织请求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汇报自己在预备期间的表现情况,这是转正申请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应该写得全面、具体、详细。首先,从总的方面写自己入党后,在党组织的教育下,在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党性锻炼、解决思想入党问题等方面所取得的收获。其次,写明自己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在政治、思想、工作、学习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再次,对自己人党时存在的缺点,现在克服改正得如何,还存在哪些不足要实事求是地写出来。尤其是延长预备期的要重点说明延长期间的缺点问题改正情况。写明今后的努力方向。应该针对自己的缺点来写,最好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如果还有什么情况和问题,在入党时没有向党组织讲明的,或在预备期发生了什么应该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也应写清楚。应向党组织表明愿意接受长期考验的态度。

④结尾。在转正申请书的最后,要署名和注明申请日期。一般居右书写“申请人×××”,下一行写上“××××年×月×日”。

转正申请一般应在预备期满之前主动交给所在党支部。

(2)写转正申请书应注意的问题

①转正申请书要适时写出,交给党组织太早、太晚都不行,一般在转正到期前一两周为好。

②转正申请书不能过分简单、概括,要体现思想进步的连续性。既要与预备期思想相联系,也要与申请人党过程、思想变化相联系,注意思想的深度。

③延长预备期后提出转正申请,在写转正申请书前还需要与党组织有关负责人正式谈话,征求意见。

转正申请书参考例文

转正申请书

党支部:

我是××××年×月×日被批准为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到××××年×月×日预备期满。为了使党组织如期研究我的转正问题,现将我的转正申请送上,请审查。

自从××××年×月×日批准我为预备党员之后,在党组织严格要求下,在支部党员帮助教育下,在深入学习党的xx大报告和xx大通过的新党章的基础上,我对党的性质又有了新的认识,思想理论上日渐成熟,政治头脑更加清醒。特别是通过党内一系列活动的锻炼,使我进一步增强了党性,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党员在实际工作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进取,努力践行“三个代表”,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仅要解决组织上入党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要解决思想入党的问题。一年来收获是非常大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了共产党员必须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实干精神统一起来。在入党以前,自己认识到共产党员要有远大理想,要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精神,但这种“远大理想”、“奋斗终身的精神”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得以体现,并不十分清楚,特别是作为一个正在大学里学习的学生,就感到更难。入党后,经过一年来党的教育,我认识到“远大理想”、“奋斗终身的精神”一定要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为远大理想而奋斗,对学生来说,就要端正学习目的,树立刻苦学习的态度,更多地掌握现代化建设的本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而奋斗。除了努力学好学校规定的各学科外,还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所学专业,选修有关方面的课程,争取获得优异成绩。

第二,明确了共产党员必须积极拥护党的政策。党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它既是对以往经验的科学总结,同时又是未来社会实践的重要依据。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谁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取决科技实力,而科技的发展取决于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取决于教育。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点是抓好教育,我国正处于教育全面改革时期,作为一名学生,就要积极投身到教育改革当中去,为我国教育改革做贡献。

第三,明确了当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作为一名学生要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理论水平,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次要学好专业知识,打牢知识功底,同时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做到博与专的统一,以适应二十一世纪高度发展的需要。最后,要不断经受实践的磨炼,增强党性,把实践活动融入到同学们的实际学习生活中去,能为同学们学好各门专业知识做出贡献。

在这一年来的预备期里,自己按着上述要求做了一些工作,发挥了一个党员的作用。但是,检查起来,所存在的缺点毛病也是不少的,在党组织的帮助教育下,有的克服了,有的还需今后努力改正。主要缺点还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团结同学不够普遍;二是只注重学习,参加文体活动差。今后,我一定在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帮助下,采取有效措施,增强群众观点,丰富生活内容,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今天,我虽然向党组织递交了转正申请书,但我愿意接受党组织的长期考验。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篇8

获取访问国家留学基金委网站

http://

http:///laihua

即可获得最新奖学金信息。也可以直接向中国驻外使领馆及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了解相关信息。

申请

事项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的申请时间:一般是每年1月初至4月初。

申请人直接向各项目受理部门提交申请、递送材料。

项目:详见本刊2015年第7期。

要提交中国高校的预录取通知书吗?

中国高校的预录取通知书不是必需材料。如果申请人提交了学校预录取通知书,国家留学基金委将其申请材料直接寄往出具预录取通知书的院校确认录取;如未提交预录取通知书,国家留学基金委将根据申请人填报的志愿院校、学校的接收能力及申请人的条件等,商有关高校录取,但无法保证最终录取院校与志愿院校一致。

如何获得受理机构编号?

受理机构编号系奖学金受理部门的代码,是“国家留学基金委来华留学网上报名系统”中的必填内容。奖学金项目受理部门会将其机构编号告知获得推荐的申请人。申请人填写后,系统会自动显示所填写的代码代表的受理部门的名称。如果编号填错,奖学金受理部门将无法收到在线申请信息。

申请

流程

向各奖学金项目受理部门提交申请并取得推荐资格。

联系奖学金院校并取得预录取通知书。若未取得预录取通知书或录取通知书未附在申请材料中,则申请人所申请的大学可能与最终录取大学不同。

注册并登录“国家留学基金委来华留学网上报名系统”网上填写申请信息,在线提交并打印《中国政府奖学金申请表》。

在规定时间内将申请材料寄送至具体奖学金项目受理部门。已获得中国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请附在申请材料中。提交申请材料不全的,会影响录取结果。

国家留学基金委审核批准后,将最终录取结果寄回各项目受理部门,由其转交申请人。最终录取结果由各受理部门每年7月31日前公布,申请人可向具体奖学金受理部门查询结果。

申请材料中附有预录取通知书的,国家留学基金委审核后,将材料直接发往出具预录取通知书的院校确认录取。

申请材料中没有录取通知书的,国家留学基金委将根据学生志愿安排学校录取,留学基金委有权对申请人所选择的学校、专业、资助类别、奖学金期限等进行适合调整,并由学校确定录取结果。

网上报名

注意事项

登录 http:///laihua 或 http:// 点击 网上报名学生入口

进入。首次使用来华留学网上报名信息系统的申请人应进行注册,凭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网上申请页面。

填报时应注意:

①奖学金申请表类型选择“中国政府奖学金”(CHINESE GOVERNMENT SCHOLARSHIP)。

②学生类别(Apply for):正确选择拟申请就读的学生类别。

③“申请来华学习专业”(Majors):以申请人实际教育背景为依据,专业名称为报考的中国大学标准专业名称。如所填报专业与本人专业背景差异较大,会影响最终录取结果。

④“申请院校”(Preferences of Institution):只能填写中国政府奖学金接收院校,填写非奖学金院校无法安排录取。

⑤“申请专业学习时间”(Duration of the Major Study):学习时间应与所申请的学生类别一致,具体学习时间见各项目申请办法。

⑥提交申请后如需修改信息时,可以“提回”申请表。提回申请后,留学基金委和受理部门将无法获得申请信息,修改完成后必须再次提交。

来华留学必须用汉

语学习吗?

①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本科生的授课语言为汉语。若要读本科学历,须在指定的预科院校进行为期1学年的预科学习,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始本科专业学习。

②来华留学研究生和进修生的授课语言一般为汉语,部分学校对部分专业可提供英语授课。选择汉语授课且汉语水平未达到专业学习要求的奖学金生,须参加1-2学年的汉语学习,达到录取院校入学要求后方可开始专业学习。选择英语授课或汉语水平已达到专业学习要求的奖学金生无需参加汉语补习。

申请需要提供的材料

一般需要提供如下材料:

①《中国政府奖学金申请表》(中文或英文填写);

②经过公证的最高学历证明;

③来华前就读院校的学习成绩单;

④来华学习或研究计划;

⑤推荐信;

⑥申请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须提交本人作品的光盘,申请学习美术专业的学生须提供本人2张素描画、2张色彩画及2张其它作品的光盘;

⑦年龄不满18周岁的申请人,须提交在华法定监护人的相关法律文件;

⑧来华学习时间超过6个月的申请人,须提交《外国人体格检查表》复印件;

⑨奖学金院校出具的预录取通知书;

⑩如已获得HSK成绩报告,亦请将复印件附在申请材料中。所有申请材料按照上述顺序在左上角装订成册(一式两册)。申请材料不予返还。

撰写

来华学

习计划

申请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等,详细阐述拟在华学习或研究的具体内容或专业信息等。对于申请研究生学位或进修的申请人而言,“来华学习计划”非常重要,要认真撰写。

申请人能直接向中国大学申请吗?

只有承担“中国高校自主招生奖学金”项目的中国高校可以接受申请人的奖学金申请。项目高校名单请登陆http:///laihua或http://查阅。

申请人可以申请多奖学

金项目吗?

可以,但如果申请人被多个项目或多所学校推荐录取,仅会保留其1个项目、1所学校的奖学金资格。

如何查询奖学金的录取结果?

各奖学金项目受理部门每年7月31日前会公布最终录取结果。申请人可以向所申请的奖学金项目受理部门查询录取结果。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篇9

)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软科学

D技术转移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称:

别:

域:

人:

专业技术职务:

校:

址:

话:

期:

001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财政厅

二〇一八年

一、编写前要仔细阅读《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和当年关于受理申请的工作通知并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二、编写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内容翔实、文字精炼。

三、“申报类别”包括: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C软科学;D技术转移。每份申请书选填且仅填其中之一。请在申请书、申请人清单上注明申报类别,如“申报类别:A基础研究”。

四、“申报领域”包括:1.数学;

2.物理;3.化学;4.化工;5.农业;6.林业;7.生物;8.电子科学技术;9.计算机与通讯;10.基础医学;11.医疗卫生与临床;12.药学;13.中医药;14.能源;15.资源;16.环境;17.材料;18.先进制造;19.管理科学与工程。

每份申请书选填且仅填其中之一。请在申请书、申请人清单上注明申报领域的具体类别,如“申报领域:计算机与通讯”。

五、“专业技术职务”指受聘的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如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等。

六、申请书页面用A4纸,内文用4号宋体字打印,标题用4号黑体字打印,于左侧加软封面装订成册(不要用塑料封面或塑料文件夹)。

七、如无特殊说明,本表各栏不够填写时,可自行加页。

八、此申请书上报一份。

附件和申请书一起装订,申请材料(包括附件)双面打印,不得超过60个页码。

一、基本情况

申请人

信息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身份证号

专业技术职务

行政职务

研究方向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邮编

最终学位及学校、时间

所在工作单位(院、系、

所、实验室、中心)

个人简历(自大学填起)

起止年月

地点

学习、工作单位

任职

主要学术任职

二、主要教学和科研工作经历

三、代表性成果(2015年1月1日以来)

(一)知识贡献(限10项)

1、论文(仅限基础研究类人才、软科学类人才填写)

编号

论文名称

期刊名称

年、卷(期)、页

他引

次数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发表时间

作者姓名

收录

分值

注:仅填写署名第一或是通讯作者的论文

2、学术著作(仅限基础研究类人才、软科学类人才填写)

编号

著作名称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是否为“国家

一级出版社”

分值

注:仅填写署名第一的学术著作

3、成果鉴定(仅限应用研究类人才填写)

编号

鉴定成果名称

鉴定编号

鉴定时间

排名

第一完成人

鉴定级别

分值

注:仅填写署名前两位的鉴定成果

4、专利(仅限应用研究类人才填写)

编号

专利名称

成员署名

获授时间

排名

专利类型

分值

注:仅填写署名前两位的专利

5、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情况(限技术转移类人才填写)

编号

新成果名称

授予单位

第一完成人

年份

排名

成果级别

分值

注:仅填写署名前两位的成果,附鉴定证书(成果证书)核心内容复印件

6、科普作品(限技术转移类人才填写)

编号

作品名称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排名

第一完成人

作品类别

分值

注:仅填写署名前两位的作品

(二)科学或技术贡献(限5项)

1、项目(限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类、技术转移类人才填写)

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资助经费

(万元)

项目负责人

立项时间

项目类别

分值

注:仅填写主持的项目(第一负责人)

2、项目或被采纳成果(限软科学类人才填写)

编号

项目(或被采纳成果)名称

项目编号

(采纳单位)

采纳时间

第一完成人

项目(或被采纳成果)类别

分值

注:仅填写署名第一的项目或第一完成人被政府采纳的成果

(三)标志成果(限5项,仅填写排名前两位的获奖)

编号

奖励名称

授予单位

及时间

奖励等级

排名

获奖人

奖励类别

分值

注:仅填写署名前两位的成果奖励(第一和第二完成人)

(四)学术影响力(限1项)

编号

任职的学术会议、平台、组织等名称

任职时间

第一完成人

学术任职类别

分值

四、科教结合成果(2015年1月1日以来)

(一)精品课程或规划教材(限3项,仅填写署名第一的精品课程或规划教材)

编号

课程或规划教材名称

依托单位、出版社名称

课程建设或教材出版时间

第一完成人

课程或教材类别

分值

(二)指导学生获奖(限3项,仅填写指导教师署名的奖励)

编号

奖励名称

授予单位

获奖时间

教师排名

教师姓名

获奖类别(写明等级,参照自评标准中“评价内容”)

分值

注:硕士生由学校研究生处出具指导证明,本科及以下学生由学校教务处出具指导证明。

(三)指导学生产出成果(限3项,仅填写指导教师署名前两位的成果,包括论文、专利、调研报告等)

编号

成果名称

授权单位、采用单位

发表/获得/采用时间

指导教师排名

学生

排名

教师姓名

档次

分值

注:硕士生由学校研究生处出具指导证明,本科及以下学生由学校教务处出具指导证明。

五、获资助后拟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关键科技问题及预期成果

预期成果应撰写明确、切实可行并具有可考核性(重点突出在创新能力提升、推动学科发展、科教结合支撑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贡献)。

六、经费预算(金额单位:万元)

预算科目

省财政资助经费

备注(计算依据与说明)

1.科研业务费

①测试/计算/分析费

②能源动力费

③会议费/差旅费

④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费

⑤其它

2.实验材料费

①原材料/试剂/药品购置费

②其它

3.仪器设备费

①购置费

②试制费

4.国际合作经费

5.劳务费

6.管理费

7.其他(不含财务规定不能支出的科目)

合计

有关的其他经费来源

学校配套

其它来源

其他经费合计

七、校学术委员会评审意见(对申请者业务水平、创新能力及研究工作设想的科学性、经费预算的合理性等签署具体意见)

校(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签章)

八、学校(院)审核意见(对是否同意申报,对申请者匹配资助经费及所需人力、物力条件保障等签署具体意见)

校(院)长签名:

(公

章)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篇10

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规范会计人员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申请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适用本办法。

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从事下列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

(一)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二)出纳;

(三)稽核;

(四)资本、基金核算;

(五)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

(六)工资、成本费用、财务成果核算;

(七)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

(八)总账;

(九)财务会计报告编制;

(十)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

第三条各单位不得任用(聘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

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不得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评审、会计专业职务的聘任,不得申请取得会计人员荣誉证书。

第四条除本办法另有规定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

第五条财政部委托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按照各自权限分别负责中央在京单位的会计从业资格的管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负责所属单位的会计从业资格的管理。

财政部委托铁道部负责铁路系统的会计从业资格的管理。

第六条财政部委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部和中国人民总后勤部分别负责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国人民系统的会计从业资格的管理。

第二章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

第七条国家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

第八条申请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

(二)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因有《会计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所列违法情形,被依法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自被吊销之日起5年内(含5年)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第九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并公布。

第十条申请人符合本办法第八条规定且具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中专以上(含中专,下同)会计类专业学历(或学位)的,自毕业之日起2年内(含2年),免试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

前款所称会计类专业包括:

(一)会计学;

(二)会计电算化;

(三)注册会计师专门化;

(四)审计学;

(五)财务管理;

(六)理财学。

第十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铁道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部和中国人民总后勤部(以下简称中央主管单位),按照本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规定的管理范围负责组织实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下列事项:

(一)制定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务规则;

(二)组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命题;

(三)实施考试考务工作;

(四)监督检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风、考纪。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和中央主管单位应当公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报考办法、考试科目、考务规则及考试相关要求,并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于考试结束后30日内报财政部备案。

第十二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收费标准按照国家物价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全科合格的申请人,可以向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财政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和中央主管单位(以下简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申请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县级以上地方财政部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颁发权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确定。

申请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时,应当填写《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申请表》,并持下列材料:

(一)考试成绩合格证明;

(二)有效身份证件原件;

(三)近期同一底片一寸免冠证件照两张。

符合本办法第十条规定条件,且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成绩合格的申请人,还需持学历或学位证书原件(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居民及外国居民的学历或学位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

第十四条申请人可以通过委托人申请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申请人应当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五条申请人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规定形式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当当场受理;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形式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当当场或者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受理或者不予受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申请,应当出具书面证明,同时注明日期,并加盖本机构专用印章。

第十六条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当场作出颁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书面决定;不能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颁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决定;20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第十七条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作出准予颁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颁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作出不予颁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决定,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八条财政部统一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样式和编号规则。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中央主管单位负责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印制、编号和颁发,并于年度终了后30日内将上年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颁况报财政部备案。

第十九条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证明文件,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以下简称“持证人员”)不得涂改、转让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第三章会计从业资格管理

第二十条持证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持证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小时。

第二十一条财政部负责制定并公布持证人员继续教育大纲。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中央主管单位负责制定持证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持证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监督、指导。

各单位应鼓励持证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保证学习时间,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

第二十三条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实行注册登记制度。

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自从事会计工作之日起90日内,填写注册登记表,并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所在单位出具的从事会计工作的证明,向单位所在地或所属部门、系统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注册登记。持证人员离开会计工作岗位超过6个月的,应当填写注册登记表,并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向原注册登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备案。

第二十四条持证人员在同一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管辖范围内调转工作单位,且继续从事会计工作的,应当自离开原工作单位之日起90日内,填写调转登记表,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及调入单位开具的从事会计工作的证明,办理调转登记。

持证人员在不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管辖范围调转工作单位,且继续从事会计工作的,应当填写调转登记表,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及时向原注册登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调出手续;并自办理调出手续之日起90日内,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调转登记表和调入单位开具的从事会计工作证明,向调入单位所在地区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调入手续。

第二十五条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持证人员从业档案信息系统,及时记载、更新持证人员下列信息:

(一)持证人员相关基础信息和注册、变更、调转登记情况;

(二)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情况;

(三)持证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

(四)持证人员受到表彰奖励情况;

(五)持证人员因违反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和会计职业道德被处罚情况。

持证人员的学历或学位、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以及前款第(一)至第(五)项内容发生变更的,可以持相关有效证明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向所属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从业档案信息变更。

第二十六条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当将申请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变更、调转登记的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材料和相关申请登记表格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相关申请登记表格应当置放于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公场所,免费提供。申请人也可以从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指定网站下载。

第二十七条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当对下列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一)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注册登记情况;

(二)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和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

(三)持证人员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情况;

(四)持证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在实施监督检查时,持证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各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八条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当对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进行监督和指导,规范培训市场,确保培训质量。

第二十九条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有权检举,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当及时核实、处理,并为检举人保密。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舞弊的,由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取消其该科目的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全部考试成绩。

第三十一条用假学历、假证书等手段得以免试考试科目并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由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撤销其会计从业资格。

第三十二条持证人员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注册、调转登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公告。

第三十三条持证人员有《会计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所列违法违纪情形之一,由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按照《会计法》的规定予以处理并向社会公告。

第三十四条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发现单位任用(聘用)未经注册、调转登记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应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公告。

单位任用(聘用)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由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依据《会计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五条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中、、循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六条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将检举人姓名和检举材料转给被检举单位和被检举人个人的,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和中央主管单位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财政部备案。

第三十八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居民及外国居民申请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适用本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