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合同十篇

时间:2023-04-02 12:35:04

搭建合同

搭建合同篇1

现状一:上学时什么东西忘记带到幼儿园了,总是无辜且气氛地责怪家长:“妈妈、爸爸、奶奶……忘记带了。”有的孩子还会因此跟家长发脾气。

现状二:很多的家长在配合幼儿完成一些收集、观察等的任务时,都是以工夫忙为借口,有的家长是一拖再拖,有的家长是应付了事。

现状三:一些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了三年,即将进入小学了,还是不会整理书包,不会保管学习用品,不知道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些任务。

……

以上都是幼儿缺乏任务意识的一些具体表现,由于缺失任务意识,幼儿在学习上也没有目标意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克服困难,是典型的“知难而退”,由于缺失任务意识,这些幼儿还没有责任感,没有时间观念,没有……,可见对于幼儿进行任务意识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幼儿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让幼儿收益终生。但是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仅仅依靠幼儿教师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获得孩子启蒙老师——家长的配合,下面简单说说我是如何搭建家园合作的桥梁,最佳地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的。

一、使家长认识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重要性

从以上几个现状中可以看到,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重要性,他们总认为孩子太小,能够学到一点知识就非常不错了,等孩子长大后,他们的任务意识自然会形成。其实不然,正如农村的一句俗语所言,大树从小育,幼儿如果小的时候没有养成任务意识,会使得幼儿长大后形成很多的坏毛病,如没有责任感,做事情没有时间观念,无论是学习还是玩耍都没有恒心坚持,等等。所以在搭建家园合作的桥梁时,我首先采取了一些措施去让家长去认识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重要性。我通过家园栏、家访、家校联系单等等的形式跟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在家长会上让家长看班上典型的案例,有正面的,有反面的,让家长在对比中感悟;我还对每天坚持完成老师布置任务的幼儿给予及时的表扬,也对坚持协助和督促的家长进行及时的表扬,我的任务本上有两栏评分栏,一个是评幼儿的,一个是评家长的。多管齐下,家长们慢慢认识到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重要性了,而且家长从幼儿的一些表现中也尝到了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甜头了,因此,那种家园的配合也越来越协调,同时班上幼儿每天完成任务的人数越来越多,帮助孩子找没有完成任务的理由的家长却越来越少,可以说让家长认识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重要性的举措为搭建家园合作桥梁开了一个好头。

二、借助合理的计划去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幼儿由于年龄的原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才比较好,一般完成任务都是在成人的指导下完成,缺失自主性和主动性。针对这一点,我常常借助合理的计划去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幼儿在制定计划、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自身的任务意识。如在开展“认识四季轮换”的主题活动时,孩子们经过讨论觉得需要创设一个天气预报站,天气预报站大致完成三个基本任务,第一是收集一些常见天气资料,如气温、风向等,第二是记录每天的天气预报,第三是统计每个阶段的天气情况,最后根据一个阶段的天气情况的变化去判断四季的轮换。孩子们制定完计划后立即行动起来,有的孩子主动向家长请教有关天气现象的知识,有的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从多个渠道开始收集常见的关于天气的图示,有的孩子学着中央气象台的播音员的样子口述每天的天气情况,班上还有一个孩子从哥哥是书上学着用符号记录天气情况,等等,孩子们的表现让家长看到了他们的求知欲望,班上的大部分家长都和孩子一起执行起这个计划,有了家长的配合和帮助,孩子们执行计划快捷了很多,同时也让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从而更加努力的去完成计划。幼儿本不能主动完成任务,但是计划的步骤和条理性能够增加幼儿主动积极的去完成任务。该活动的开展让家长觅到了一条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不错的途径,那就是借助合理的计划,家长在家中也制定一些合理的计划,如作息计划、去游乐场所的出行计划等,逐渐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三、家园互动信息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在家园之间搭建合作桥梁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的过程中,家园必须要互通信息,这样家园双方才能够对幼儿完成任务的情况了如指掌,同样教师也能够根据家长的反馈及时发现幼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收获或者是困惑。以前刚工作时我们一般是利用任务本进行记录,幼儿散学后把任务本带回家,家长从任务本上了解需要完成的任务。现在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把每天的任务发到家园互动网上,任务的内容、要求、完成时间、完成注意点等都可以写得清清楚楚,我同时鼓励家长把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后面跟帖,家长们有的介绍好的做法,有的介绍失败的体会,这些信息作用不仅便于老师及时了解情况,也能够给其他家长提供帮助,家园的信息互通,让孩子任务意识的培养获得了质的突破。

搭建合同篇2

一、根据兴趣,让孩子自主设计建构内容、材料

兴趣是动力,是自觉自愿的行为。幼儿游戏所带来的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游戏基于兴趣,想玩什么,想怎么玩,可以自己决定。建构游戏属于幼儿游戏的一种类型,但很多时候建构游戏作为一种建构技能技巧的练习。幼儿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我在指导中班幼儿建构游戏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幼儿根据兴趣,自主设计和建构的内容和材料,让幼儿充分体验自主的快乐,增强自主设计的能力,让幼儿建构游戏也变得活泼、自由。

例如,在大班开学初期,进行了《我是中国人》主题,孩子们常谈首都北京,纷纷交流着自己对北京的喜爱。我想到何不立即遵从孩子的兴趣需要,产生建构游戏主题《我爱北京》呢。于是,我说:“那你们想不想用建构材料来做游戏,表现我们首都北京呢?”顾毅说:“我要用雪花片搭天安门。”曹旖晓说:“我要用木头积木搭长城。”潘宇辰说:“我也想搭长城,但我想用雪花片搭。顾晨欢说:“我想用雪花片搭一只北京烤鸭。”……孩子们对建构北京的游戏很有兴趣,且拟好了自己的建构游戏计划。我立即趁热打铁,鼓励孩子想好了搭什么,也想好了用什么材料搭,就早点动手游戏。这是一次孩子们口头上的自主设计建构游戏,不是很成熟,但因为有了初步的自主设计,孩子们的建构成果还是值得肯定的。

此后,我初步引导孩子自主构思设计,然后记录下自己的计划:在哪建?用什么材料建构?并帮助孩子们学习记录的方法。

幼儿自主设计建构内容,让孩子的思维有了拓展。孩子们能在预定主题下,找到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在内容下再想到一个点。同时因为孩子自己记录游戏打算,思考计划也相应完善起来,能想好完成建构任务所需的材料。

二、根据需要,让孩子自主设计建构合作伙伴

自主设计不仅仅是对建构游戏内容和材料的计划。如果幼儿兴趣点有交汇,也有合作的需要,就可以结对或成立小组,依照共同的目标去建构,有分有合,便于更快地完成建构任务。

例如在建构游戏“我爱北京”的初期,孩子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搭建,并没想到要合作,所以当这次游戏结束时,大多孩子没有完整的作品。我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今天建构游戏的成果,组织大家交流分享,让孩子检验计划,调整设计。大家一致表扬晓晓搭得快。我说:“木头建构材料比较大,搭起来比较快。雪花片比较小,搭起来就比较费时。大家可以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搭得又快又好?”晓晓说:“可以多找几个朋友一起来搭。因为一个人太少了,人多搭得就快了。”我赞许得点点头。顾毅说:“长城是很多人造出来的,搭长城当然也要很多人帮忙。”我翘起大拇指:“对,我们搭大的作品如果和同伴合作,那完成起来就快了。比如几个人从这头开始搭长城,几个人从那头开始搭长城,最后连接起来,这样长城就搭好了。你们觉得这个建议怎么样?”孩子们拍手:“张老师的办法好。”老师的讲评帮助孩子去分析,成功在哪里?哪里需要调整?本次游戏中,老师面对孩子不能完成自己的计划,老师把“合作”自然地提出来了,没有硬性规定孩子们一定要合作,而是告诉孩子们什么时候需要合作,可以怎样合作。首次合作的愉快才能调动孩子以后合作建构的兴趣。所以,最初的合作是需要老师指导的。以后孩子的建构游戏会自然增加与同伴合作的计划。

果然,在《美丽的秋天》建构游戏中,孩子们的计划变大了。有的提议搭建美丽的秋天少不了五颜六色的花,而且秋天的花很多,有的说秋天有的大树是红叶子,有的绿叶子,有的黄叶子,也很美。有的说秋天有许多水果,不同品种的。有的说秋天还有大螃蟹。老师就建议孩子们可以根据需要,找找合作伙伴,如搭秋天的花朵的在一组,画好设计图纸,图纸上呈现参加这个组的孩子签名,画上准备用什么材料,搭几朵或几种花。当孩子们的计划书上呈现合作伙伴后,再进行的建构游戏目的和方向更明确了,搭建时能主动地分工合作,作品完成的速度提高,质量也提高了。

在此后开展的搭建《动物园》游戏时,我进一步引导幼儿自主设计游戏伙伴。我抛下问题: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怎样安排这些动物居住?你们需要哪些材料来建构?孩子们说可以用雪花片搭很多动物,并设想要把凶猛的动物和温柔的小动物分开,有的动物在草地上,有的动物在池塘里,有的动物要关在笼子里……看到孩子们踊跃热烈的讨论,我就鼓励孩子们全班共同努力,合作来完成一个动物园的建构游戏。于是,孩子们在观察我们的建构区域场地后,提出了要分成两个大组,一组在室外建构区搭建布置动物园的设施场地,如猛兽区的笼子,草地上的栅栏等,还添加一些树木,假山,花草等。还有一组室内建构动物。动物组又要分成几个组,有的搭笼子里的猛兽。有的搭草地上的小动物,有的搭池塘里的动物等。在孩子们有了基本建构设想后,我鼓励孩子们分组制定计划书。八个孩子报名参加室外组,很快拿出了他们的动物园地图。准备按照地图建构动物园的设施。二十几个孩子报名参加搭建动物组。并分成了猛兽,草地,树林,水边,池塘五个小组。自己结队开始制作计划书。小组计划搭哪些动物,自己计划搭什么动物,搭几只这样动物,需要与谁合作,都用绘画或图加文的形式记录在纸上。

搭建合同篇3

但是实际混搭风格的应用中,也有着一定的限制,就是必须要保证混搭风格的合理性。不能够让并不合适的两种颜色出现在一起,也不能够让原有的合理性遭到打破。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保证设计能够因地制宜并且符合一定的特色需求。一定要让让感觉到舒适,一定要让人感觉到有冲击力并为之赞叹,只有这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这就是混搭能有效提高室内设计美感的重要因素。

2.混搭的不同风格应用

2.1传统和现代元素的混搭

混搭设计中,首要的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冲击,传统木构建、木质或竹制家具、大红灯笼、瓷器、戏剧脸谱等等早已成为具有中国风情代表的室内设计元素,无论是家居环境还是公共商业环境,总能看到传统风格的室内空间;而玻璃、不锈钢制品以及沙发、地毯、多媒体影像视频等设施、设备则是现代设计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和内容。这样让不同时代风格的物件组合到一起,自然给人一种从古至今的新鲜感,并且也能够在这样的设计中表达出一种传承。

2.2不同材料之间的混搭

混搭中也能够利用不同材料进行混搭,比如现代的建筑材料有混凝土,砖材,钢材等等,而一些传统的装饰材料木材等就能够应用于混搭中。通过这样一些不同材料,体现出一定的不同质感,就能够让人感受到这样一种材料变化带来的美感。甚至能够利用不同材料的原色碰撞来创造一种质感与触感的新鲜感,让人能够对设计展现出更加的关注。

2.3色彩的混搭

混搭风格中最常见的一种混搭就是颜色的混搭,因为不同颜色能够展现的温度,感受必然是不一样的,通过不同颜色的碰撞也就能够提高人们的视觉冲击感,在一个空间中,单一的颜色对人体的视觉影响力远不如多种色彩互相配合,构成多样的色彩关系对人的心理产生的丰富的影响力。通过色彩的混搭,就能够创造给人不同的环境感受,让室内的设计更加的符合人们的需求。

2.4不同功能的混搭

不仅仅是颜色可以混搭,不仅仅是传统与现代风格的混搭,不仅仅是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的混搭,其中也有一些建筑功能的混搭,比如就有在高档包间的卫生间设计中,将舒适的沙发、厚重的天鹅绒布帘引入这个功能空间,设计者是想将私密电话或谈话引入这个在包间中更加隐私的空间,满足商务客人的会谈需要。这样的功能碰撞不仅仅是给人新的感受,也让这样的空间设计给人带来了更多的实用性,让空间的功能更加的丰富。

3.混搭风格的未来发展

3.1人们的需求

未来人们对于混搭的风格的需求必然会不断地增加,尤其是现代人对于自我空间独特性的需求不断地增加,这就必须要利用混搭设计来满足,作为未来室内设计中混搭风格的应用必然越来越多。

3.2艺术设计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

由于现代网络的发达,现代传媒手段的发达,都让世界各地的文化传播到人们的眼中,这样很多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必然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接受的人多了,需求也就不断地增多,相关的探索也就更加有动力。

4.结束语

搭建合同篇4

1、该搭建公司经考察审核合格后确认为本展台唯一指定搭建商,且具有搭建资 格;

2、该搭建公司已同本企业签订相关搭建合同,确保展台安全施工及正常运转;

3、我公司已明确组委会施工管理相关细则,并通知我公司指定委托搭建公司在现场确保施工安全;

4、配合组委会施工办对展台安全进行监督,如违反组委会施工管理办公室相关规定,组委会施工管理办公室有权对责任方进行处罚;

5、我公司对搭建商进行监督,如违反组委会施工管理办公室相关规定,组委会有权追究相关责任方责任。

委托单位(盖章) 被委托单位(盖章)

搭建合同篇5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过渡段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road, bridge transition section

Chen Shu-ping

(Anhui dim Italia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Huaibei Anhui 235000)

【Abstract】Highway bridge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roving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played an essential role. At present,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making China increasingly heavy traffic pressure, thereby causing damage to roads, bridges. Therefore,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oads and bridges, the use of appropria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take targeted, in order to avoid bridge construction risk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of roads and bridges, constructed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qualified workers roads and bridges items, so that roads and bridges to better play the role of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we will begin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echnical issu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bridge transition section.

【Key words】Highway;Bridge;Construction;Transition section

1. 前言

对于公路是我国基础建设项目之一,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良好的公路施工能够保证民众出行的方便与安全。然而,由高等级的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运行情况看来,当前仍存在一些质量问题急需解决。例如:桥头跳车问题等。所以,必须要对公路与桥梁过渡段的施工给予充分重视,这是道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假如施工不恰当,很容易导致道路同桥梁沉降不均匀的问题。桥头因为受到车辆行驶的荷载作用,进而造成跳车情况,车辆在行使期间不仅会感觉颠簸、不适,严重的甚至引发行车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选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及建材原料,对其过渡段予以优化,提高该阶段的质量。

2. 公路、桥梁过渡段的施工技术

伴随着现今施工技术、施工方法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总结自身经验,分析路桥过渡段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予以处理,进而提高施工质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对地基的沉降予以控制。

在进行路桥过渡段的地基施工期间,需要对选用的填料予以细致考量,结合施工环境、水文情况等,对各类土壤予以分析,选取性能较强、技术指标较高,同时较为合适的土壤当做过渡段路基的填料。另外,为了提高路桥结合的刚性强度,可以将以往铺设的混凝土沥青变成厚度为5厘米的粗粒式混凝土,配合厚度为4厘米的中粒式混凝土,同时将桥头两边分别外延10米,在40米的范围中使用坡度为1%予以调整。为了确保道路与桥梁的结合通畅,结构相同,需要在变更前使用铣刨设备实施铣刨预处理。

2.2 加设桥头搭板。

(1)当前路桥过渡段经常使用搭板的方法对跳车情况进行控制,效果相对良好,然而,假如搭板出现损坏,则效果不堪设想。所以,在应用搭板前,需要对搭板的长度、荷载量等进行考量,并且结合过渡段的弯沉形变设置搭板,尽管施工具有一定难度,然而,却能够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另外,在设置搭板期间,还可以通过分段的方法实施过渡,找寻其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处理。保证搭板同桥台的标高相同。可以采用预留坡度的方法,保证路面的连接处标高超过设计及标准,形成反向坡。在现实施工期间,应先确保过渡段竖直断面平顺,进而确定反向坡度与沉降差。

(2)桥台同搭板间的锚固方法有竖直及水平两种方向,对搭板自由度的荷载作用进行考量,则其会出现纵向位移,所以,选用水平方向的锚固方法更适合受力情况,同时有助于桥台承载作用力。所以,在桥台同搭板进行连接施工期间,尽可能选用水平锚固的方法。是否需要加设枕梁,相关工作人员应针对搭板的真实情况进行分析,假如将枕梁加设在搭板的末尾处,则会对板底的拉应力造成影响,假如没有合理处置板端位置的枕梁,则很容易引起局部下沉的情况,导致二次跳车问题。据相关调查发现,铺设150厘米的路肩能够良好的降低搭板底部的弯拉应力,大约为20%左右,所以,在架设搭板期间,需要保证路肩的施工枕梁,从而提高搭板的受力性能。保证搭板的程度同路堤的高度成正比。结合真实沉降情况对搭板的总长予以确认。一般来讲,搭板的长度约5米左右,小桥涵的搭板长度约在5米~8米之间,大桥梁的搭板程度约在8米~12米之间。

(3)假如搭板下方的地基存在脱空现象或者非均匀情况,则可以显著提高板底的弯拉应力,十分影响搭板的作用发挥。对搭板的受力进行分析发现,如果地基由均匀分布到非均匀分布再到偷空,会使搭板的纵向位移提高90%以上。增加搭板的厚度可以明显提高搭板抵抗弯拉应力的性能,据调查发现,搭板厚度每增加200毫米~300毫米,搭板的抗弯拉应力性能提高30%~60%左右,同时纵向位移降低19.76%。所以,遵照脱空板及地基板的弹性对板厚进行计算,通常钢筋混凝土的板厚约为300毫米。

(4)在软土地基上建设桥台一般选用桩基础。假如软土地基的厚度较高,那么软土会由于回填原料的质量向一侧移动,同时对桩基施加侧向压力。很容易使桥台出现转动。进而造成伸缩缝问题,损坏支座。想要防止发生位移问题,就需要减轻回填原料的质量,另外桥头选用桩板法、连接箱桥法等高效防止路基沉降。

2.3 采用台背回填的方法控制跳车问题。

因为台背的位置相对较特别,进而很容易使碾压台背回填出现薄弱情况。压路设备在施工期间,很容易因为振动性而危害台墙,因此,在对台背进行压实操作时,选用小型的压实设备施工。依据“刚柔相济”的原理,选取半刚性建材原料对台背进行回填,一般回填的尺度为:底长不小于2米,保证台背的回填土同路基的原状坡度为1:1,同时由施工、设计、监理等方面给予参考。对基底进行处理,挖设双向坡的地沟,之后铺满防水建材原料,在沟底铺设塑料泄水管,选用粒径较大的粗砂进行封堵。利用此方法,能够良好的提高公路与桥梁过渡段的施工质量,确保民众的出行安全。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的出行频率越来越紧密,出行范围越来越广阔,路桥项目建设是我国的基础建设项目之一,同民众出行存在密切关联。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重视对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及时发现路桥过渡段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并予以改进,进而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民众出行通畅、安全。

参考文献

[1] 覃乾.公路施工质量控制及路桥过渡施工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4:157~158.

[2] 钟振云.桥头跳车力学分析及台背刚柔过渡施工参数[J].铁道建筑,2003,05:30~33.

搭建合同篇6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审美能力也随着提升,各种室内材料也层出不穷.现今,随着人们生活空间形式不断的发展变化,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室内设计中的材料选择与搭配.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即材料美的理念、材料搭配的美学意义、材料搭配组合方式进行了探讨与浅析,旨在发掘材料搭配应用的潜力,让设计者正确把握和深入理解材料组合,从而,展现自己最佳的设计意图,突现材料最佳使用率.打造和谐环保的室内环境.

关键词:

室内设计;材料组合;美学

设计建筑者们不但赋予建筑材料建筑物外衣的内涵,还给予了其内在精神.构成环境的物质因素包含性能、质感、肌理与色彩.空间环境还有着不可缺少的特性,即:环境、结构、形式与功能,这些特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环境进行制约,从而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境体系.

1材料美的理念

1.1结构属性

要想充分发挥材料的可塑性,并做到物尽其用,结构成为这一过程的关键性环节.当今时代要求不断创新结构,几何组件框架结构也就应运而生了.这一结构以插接组合为基础,通常由多由空间管材和球体多向绞节件组成.再借助配件的功效,几何组件框架结构就能够呈现多样化的设计理念,彰显其特有的特质和饱含无究魅力的艺术性.任何建筑都有其特有的结构属性,要想实现建筑的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的有机结合,就首先要了解与掌握建筑材料的结构属性,以获得理想化设计成效.新材料与新结构不断涌现,这也让我们的生活环境被注入了更多新鲜元素,我们的视觉也感受到强烈的冲击.所以,推动建筑设计的发展的前提就是要了解与掌握材料结构属性.

1.2知觉属性

视觉环境设计强调产品要符合人的视觉与心理审美的标准.我们会把材料本身呈现出的知觉印象以及经视觉过滤后产生的心理现象,称为材料质感.光和色依赖材质而得以展现,因此,作为室内环境形式的要素,材质的光泽度、肌理与硬度会对人的感官产生直接作用.因此,依托材料本身展现的特性,可以调节室内空间感、实物体的质量感.部分材料表面特性,譬如:肌理、天然特性、外形变化,可以为整个装饰带去情趣美的效果.材料肌理.一般说到肌理,通常会将其归入人的视觉与知觉一类.肌理是构成环境美的重要元素,在环境中,可以体现出很大的艺术表现力.肌理不同的材料,它所呈现出的审美品质与特性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类材料,品种不同,它们之间也会存微妙的肌理变化.材料颜色.颜色的载体是材料,颜色依附于材料而存在.颜色可以很好地衬托材料的质感.不同的颜色亮度,衬托出的材料质感也会不同.不同颜色的物体经过重组后,会出现明亮对比、色彩对比、颜色反射等现象,颜色的特有属性与材料质感进行合理组合,就能产生不错的环境效果.而这种环境效果的出现是人的视觉与光效应共同作用于人的心理,进而产生与之相映衬的心理反映的结果.

2材料搭配的美学意义

从古至今,人们从未间断过对美的形态的认识.材料搭配美学的价值在于把人、自然、审美的有机结合.材料搭配的美学价值历经漫长的社会实践与历史发展.受到社会实践历史沉淀的影响,美学意义具有表现性、装饰性与象征性的特点.

2.1材料搭配与色彩美

材料是色彩的载体,一种材料代表一种风格,色彩本身也代表着一定的属性.通常来说,色彩可分为三大类,自然色彩、成品色彩、人工色彩.自然色彩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天然美,是材料天生所特有的特质与美感.成品材料指后期成品,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机械美.人工色彩是采用加工工艺技术手段对自然色彩、成品色彩进行色彩处理,改变原有色彩,以满足室内装饰与效果塑造需要.色彩对空间尺度的影响.不同的色系会产生不同的尺度感.一般来说,暖色系或明度高的色彩给人想靠近的效果,而冷色系和明度低的色彩会让人有想远离的效果.所以,在室内设计进行材料选择时,设计人员常常会利用色彩给人的视觉心理,对材料进行科学色彩搭配,以改变空间界面的距离感,借助色彩调节人对空间大小的感觉.色彩对空间形体感的影响.空间形体感要分为物理形体感与心理形体感.物理形体感就是指根据物体本身的特性、室内设计要求,对材料进行组合,产生的实际形体感.心理形体感是指在对材料进行组合时,把空间形态的色彩、质感、肌理与心理因素进行综合后形成的总体感觉.色彩可以起到强化或弱化物体外形或空间的作用.颜色与物体形状相匹配,色彩就能有效加强整体效果.颜色与物体形状不相匹配,色彩就可能削弱整体效果.所以,在室内设计时,通常会借助色彩展现优雅的物体形状或形式,还会利用色彩完善存在着不足的空间.色彩对空间承重感的影响.色彩明度高,就能让物体表现出轻盈感.色彩明度低,只会让物体表现出厚重感.明度高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色彩纯度高的比色彩纯度低的,更能给人呈现一种轻飘感.因此,巧妙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借助色彩改变物体的轻重感,以实现平衡、稳定的目标.

2.2材料搭配与状态美

2.2.1干湿材料的搭配

大自然中,大多数材料都是以干性状态而存在的.当它们处在潮湿环境时,这些材料就会呈现色彩变深、纹理清楚、手感等特性.相反,属于湿性的材料处在干燥的环境下,色彩、纹理与手感等特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淡化与削弱.因此,在室内设计时,合理运用干湿材料,可以起到强化或削弱视觉语言、触觉语言的效果.

2.2.2不同透光度材料的搭配

一般来说,透明与半透明材料呈现轻盈、开放、含蓄之美,通过映射身后的物体来淡化自身的效应.而不透明材料展现的是厚实、封闭、实在之美,会展现出自身的品格与特点.使用透明材料,是为了利用视线的穿透性指引视觉走向.但是,如果整个室内设计,都是使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而未搭配不透明材料,整个空间就会表现出轻浮、浮躁之感.所以,在室内设计时,将不同透光度的材料进行科学组合,充分展现材料的质地、透明度与反射度,从而整个空间就显得和谐统一.

2.3材料搭配与质地美

2.3.1相似材质搭配

相似材质的搭配通常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质地相似的材料进行组合,但这些材料本身又保留各自原有特性,这种搭配可以形成细微的柔和美.

2.3.2对比类材质的组合

一般来说,对比类材质进行组合,旨在突出某种材质的特性,通过材料的对比,以强调显示完美化的材料组合效果.特质属性差异较大的两种材料搭配到一块,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变化.而物质属性差异性较小的两种材料搭配到一块,会产生丰富的视觉层次.因此,在室内设计时,将对比材质进行合理搭配,可以使其相互衬托,展现各自的特有的美感.

2.3.3强弱质材料的搭配

强质材料与弱质材料的分类,只是相对而言.强质材料的外在特点通常是表面粗糙、凹凸、纹理清晰可变.例如:自然材料和部分人工材料.弱质材料的外在特点通常是表面柔滑、无光泽、不抢眼,它的作用是起到协调与平衡.在室内设计中,科学地组合与搭配强质与弱质材料,可以起到相互映衬,增加层次感的作用,同时,也能彰显主次材料的层级关系、与相辅相成.材料组合美,除了要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还要结合室内环境的特点与设计需求.材料搭配与组合的美感不可独立环境而存在,要全方位考虑现实环境.从而创造出材料搭配美、空间设计美,产生出和谐丰富的环境效果.

3材料搭配组合方式

3.1室内风格组合手法

突出室内设计的重要要素就是材料的搭配与组织形式.因为它不但可以成为有内涵的资源,还可以充当媒介,将精神转化为物质产品.所以,材料的科学搭配决定着设计理念的充分展示.

3.1.1科技风搭配

科技风的风格聚焦于“高度化工业技术”,倡导机械美学与新技术美学的组合.科技风材料搭配呈现机械美、时代美、精确美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技风材料的选择与搭配手法.科技风材料搭配往往会选择轻巧的构件,选择的室内设计注重成品重量轻、用材少、且可以快捷方便进行拆卸与改装的设计.因为这样的选择才能更好地展现科技风的“精确美”之特点.科技风材料搭配通常会从硬质、透光的材料中进行选择.材料一般会选择玻璃、复合塑料、金属网等等,营造出室内材料与建筑材料完美融合的特效.

3.1.2田园风搭配

在呼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倡议下,人们的环保意识得以增强,希望更多走近大自然.因而,田园风组合也就应运而生.田园风强调自然美,赋予室内设计以生命力与活力,展现悠闲、放松、舒适的田园生活韵味,营造出简朴、淡雅的生活氛围.随着现代化脚步的不断加快,到处可见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处处充斥着喧闹.而人们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更希望在宁静的环境中放松.田园风的材料选择偏重天然材质,如木、石、竹之类,再配以轻质材料,使整个室内环境给人柔和、亲切与温暖之感.让人们不但能够感受到美好的大自然,还能为整个室内营造出纯朴、简约、淡雅、轻松之风.

3.1.3现代风搭配

现代风灵感来自于现代艺术运动与“新建筑”运动.它提倡简约、实用的装修风格,运用不对称的构图方法进行空间设计.现代风材料的搭配突破了传统思维,地面材料与顶面材料选择同类材料,让材料得以多样化使用.现代风材料的搭配追求大胆、简约的空间特色,整个设计彰显思维的创新与不同价值取向.现代风材料的搭配注重选用新材料、新结构,重视功能的创造.强调在整个实际中,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注重材料的组合手法与室内空间设计之间的关系.材料搭配展现材质本身的质感与肌理效应.材料搭配手法很少采用叠加与空透的配置方式,而是依据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进行材料搭配,营造干净整洁的室内空间.

3.1.4混合风搭配

混合风就是指把不同材料进行搭配创造出的不同风格进行综合.整个设计体现多样化,设计方法也多种多样.混合风的材料有着多元化的特点.虽说是多种不同风格的大融合,但是其中的每种风格都要保留自身特性.因此,混合风的材料搭配要遵循“混而不乱”的原则,使各种材质的组合形成一个和谐统一之美,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出现杂乱无章的组合,突现多元化的特点,而且可以实现材料搭配的高效率.

3.1.5新古典风搭配

新古典风搭配注重运用传统美学法则营造庄重、典雅、有高贵感的一种设计潮流,呼吁从历史中寻找设计创作灵感.新古典风搭配手法吸取传统元素的“形”与“神”的特点,以展现历史悠久的民族地域文化.此种风格搭配符合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它的搭配风格强调庄重、简练、典雅.把传统造型元素的材料搭配组合现代材料.同时,依托重复形、相似形的搭配方法,打造出鲜活、动感的新组合方法与组合式样,缔造新古典风的高贵、典雅特质.

3.1.6地域风搭配

室内设计地域风搭配就是结合不同的时代思潮和地域特点,进行创作与创新.地域风格的形成通常受制于当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因此蕴含着文化艺术与社会发展的丰富内涵.地域风搭配呈现古朴、新颖、高雅的特点,很好地体现民族、传统、历史的特性.地域风一方面留存当地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融入现代文化特色,借助现代化手法呈现传统艺术特色.由于时代不同,再加上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地域不同休现的文化特征和时代精神也不尽相同.地域风搭配是地方特色、地方文化的象征符号.因此,地域材料搭配营造的空间正寓意着某种地方的文化和精神.

3.2对立组合手法

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而室内设计材料的搭配也可运用这一原理.在进行材料搭配时,表现各组成要素的独有特性,以互相对立的方式进行对比,以突出两者的对立效应,以防止整个设计出现乏味之感.因而,材料对立组合手法,也就是材料矛盾法组合手法,可以改变整个空间环境,打破单调冗长之效果.

3.3和谐组合手法

和谐组合手法强调规划的统一性,是以一定的规律和原则作为基础,把各种不同材料组成一个完整的室内空间.这一手法注重的是不同材料之间的相同点,让不同的材料有机的组合成一个统一体.这些组合材料既存在质感、色彩等方面的差异,又互相关联,按照一定的组成规范,形成和谐完整的室内环境.

4结束语

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与室内紧密相关,它是人们重要的生活空间.伴随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发生很大改变,人们的居住空间也相应发生改变.原本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毫无节制的自然资源开发,肆意破坏环境,自然环境变得极为恶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对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提倡开发新型生态材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如今,材料多种多样.室内设计中也会出现不少随意堆砌的现象.在高效合理使用好装饰材料前,我们需要很好掌握与了解材料的各种特性.每种材料都有属于它自身的语言与文化背景.材料搭配与组合会在空间中呈现突出的风格趋向.因此,不同的室内设计风格,就要注意选择与风格相匹配的材料搭配手法.否则,就有可能会削弱材料在空间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可能远离最初的设计方向.因此重视材料搭配组合手法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随着材料开始出现新的设计观念.传统装饰材料主要注重表现材料的物理特性与化学特性,而如今的装饰材料,首先强调的是生态性与经济性,然后才是设计思想与设计理念.同时,给装饰材料注入更多的时代特征.健康、安全、环保、时尚、美观且经济的装饰材料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这便要求设计者们要有敏锐的视角,全方位的设计洞察力,不断挖掘出“新”材料,通过“新”的搭配方式与设计手法来达到材料运用及其艺术性的完美表达的目标.

作者:刘文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蔺泽丰.室内设计中的材料组合模式研究[D].2011.

〔2〕张曦文.可再生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2013.

〔3〕杨东山.回归自然-原生态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2013.

〔4〕曾文琳.基于低碳理念的住宅室内设计研究[D].2013.

搭建合同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悬挑脚手架;施工技术

人们对高层建筑的质量越来越重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充分保证工程的质量,就要进行悬挑脚手架的搭建,通过选择合理的架构结构和优质的建材,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

1 高层建筑型钢悬挑脚手架

在建筑物上存在悬挑的支撑结构,充分利用这些结构搭设工程施工用的脚手架,这种形式的脚手架称为悬挑脚手架,通过悬挑结构能够实现脚手架上垂直方向的载荷传递给主体,悬挑脚手架的主要组成构件是型钢支撑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连墙件两种。建筑物的主要结构之一就有型钢支撑架固定,加强型钢支撑架固定的方式有很多,使用频率较高的有:固定预埋件焊接和固定预埋螺栓,将型钢搭建成工字型的架构成为悬挑梁;脚手架上部结构,悬挑脚手架的搭建方式和普通脚手架的搭建方式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都是按照一定的施工规范进行搭设的,按照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记性搭建,脚手架上部结构的高度不得超过24m,按照建筑的要求,需要对脚手架的高度进行适当的调节,如果提高了脚手架的高度,就要分段进行悬挑脚手架的施工,这样有利于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要把悬挑脚手架的立杆插入到悬挑梁的预埋底座上,在1.2m的范围内进行设置,步距是1.8m如果型钢支撑架和立杆两者的纵距不吻合的话,就应该设置纵向的钢构在型钢支撑结构上;连墙件的主要功能作用是能够使悬挑脚手架与建筑主体的有效衔接,需要利用钢性构件的连墙件进行悬挑脚手架与建筑主体之间的连接,存在很多的连墙件在建筑主体的不同部位上,连墙件的存在斗鱼悬挑脚手架的搭建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是搭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力提高悬挑脚手架的承重能力,保证建筑主体施工人员的安全。

2 高层建筑型钢悬挑脚手架的施工技术

2.1 悬挑脚手架的合理安装

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规范、工程完成日期和工程的质量要求进行悬挑脚手架的安装,在安装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掌握悬挑脚手架施工的有力条件,综合考虑影响悬梁脚手架安装因素的存在,完善的进行悬挑脚手架的施工工作。对于每个悬挑脚手架的施工都会有多种的实施方案,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这对施工质量有一定的保障作用。悬挑脚手架施工成本是较高的,为了提高建筑主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指数,悬挑脚手架的材质的质量必须的合格的,严禁那些质量不达标的建材出现在施工现场,更要杜绝投入到工程是建设中去。不同类型的结构的承重能力会有不同,因此,要选择合理性和科学性较高的构架结构形式进行悬挑脚手架的搭建,增加其的承重能力,还有考虑到脚手架的安装和拆卸环节,在构架结构满足合理的基础上还有考虑脚手架的安装和拆卸是否方便,尽可能的实现安装的拆卸的方便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程的建设,不会影响工程的工期。安全性和耐久性较高材料应该在悬挑脚手架施工中必须使用。

2.2 高层建筑悬挑脚手架的搭建

某一栋比较简单的住宅建筑,其建筑设计为18层,楼层高度为55m,设定建筑等级以及安全结构等级均为一级,使用年限为60年实际的高层建筑悬挑脚手架搭建顺序为:(1)合理安装悬挑构件,并将悬挑钢梁的底座固定,按照从角部开始,并逐渐向中心扩散的顺序进行立杆;(2)在立杆周围安装并固定大横杆,确保立杆处于垂直的状态,立杆与横杆处于同一水平线上;(3)完成检查后,拧紧螺栓,力量控制在45-55牛米之间,完成基本步骤后,后面的搭建工作以此类推在搭建过程中,完成第一圈搭建后,施工人员严格控制安装质量,保证手架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再进行安装搭建,确保悬挑脚手架不断升高,维持高效稳定的施工质量。

严格遵循安装顺序进行搭建悬挑脚手架后,装修构件要求具体如下:(1)明确立杆的要求在立杆安装中,确保立杆间距为1.2m,误差在50mm范围内,垂直度的误差在10mm内;(2)明确扫地横杆的要求在设置横杆过程中,确保垫板在扫地横杆之下200mm的位置,在扫地横杆与立杆断头和交接部位预留100mm长度;(3)明确横杆要求在安装横杆过程中,实施对接的方法,确保横杆间的步距在1.8范围内,水平度相差控制在20mm中。

3 采取可行性的安全措施,加强对拆除工作的重视

3.1 有效的安全措施

在悬挑脚手架搭建中,最重要注意以下安全措施:(1)在立杆搭建的初期,在若干立杆的相隔的地方安装相应的抛撑,在构件安装固定后再拆除。(2)在搭建悬挑脚手架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明确规划工作区域标志,指挥工作人员高度协调整体工程。为了防比脚手架掉落,从根本上保障工作人员与居民的人身安全,最重要是增强悬挑脚手架的固定性。(3)悬挑脚手架的搭建速度应该合理配合工程的施工进度,悬挑脚手架的高度不能高于周围的连墙杆。(4)完成悬挑脚手架后,确保状态的稳定性,严格遵循悬挑脚手架的设计标准,悬挑脚手架的设计方案在其标注留设水平挑杆和吊环的地方进行预留。

3.2 相关的拆除注意事项

悬挑脚手架的拆除工作也需要遵循合理的顺序,其过程需要注意一下事项:(1)在拆除之前,落实技术交底工作,进行清除施工现场的障碍物后,再进行拆除。(2)在脚手架拆除过程中,成为专业的拆除小组,安排工作人员留守在警戒标志的四周,禁止居民擅自进入施工现场,并对拆除现场进行安全指导,确保操作安全。(3)在拆除所有扣件后,应该摆放在规定的安全位置,特别是不能按照叠放的形式传送杆件和扣件。(4)在施工中需要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意识,做好全方位的风险预控措施。为了增强各级管理人员良好的安全意识,在整个施工生产过程中落实各项安全教育及培训工作,增强安全事故防范能力,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通过对高层建筑型钢悬挑脚手架施工技术的论述,我们了解到悬挑脚手架在建筑工作中的重大作用,有利于保证建筑主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悬挑脚手架的搭建要事先根据建筑主体的施工要求进行,要合理的选择搭建的结构类型,保证悬挑脚手架的承重能力;脚手架的安装工作一定要做到合理和科学,选择优质的建材进项脚手架的搭建,施工单位还有提高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保证施工效率维持在一定的较高水平,还要注重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的相关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何思均.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29).

[2]赵自国.悬挑脚手架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2(15).

搭建合同篇8

关键词:概念合成理论 轭式搭配 心理空间模型

一、引言

语言意义存在于复杂的认知活动中,是一种心理与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余渭深,2004)。为了更好地揭示这种相互作用,fauconnier(1994)提出了语言理解的一种空间模型——概念合成理论。概念合成是一种普遍的认识运作过程,意在揭示在线意义构建的心理图式,关注语言意义构成过程的动态特征(fauconnier,1999)。而一种理论的成熟与否,可以通过验证其是否解释足量的具体语言事实,对理论预测进行验证(刘正光,2002)。因此,本文拟以轭式搭配检验概念合成理论的解释力,并对其不足加以修正。

二、轭式搭配

传统修辞学对轭式搭配(zeugma)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其结构类型、语义特征(冯翠华,1983;余力三,1985;杨鸿儒,1993;胡曙中,2009)。研究者大多认同轭式搭配实质上是由一个控制词与两个或两个以上受控词之间的搭配组成①,其中控制词大多均为动词、形容词、介词;其基本结构可概括为:c(控制词)+a(受控词1)+b(受控词2),受控词多为名词,c+a为自然搭配,c+b为异常搭配,c+a+b得益于c+b借助了c+a的语义基础,并引申出更多的语义张力。根据a与b的语义指向是否具有一致性,轭式搭配可细分为四种同向组合(v+n1+n2、adj+n1+n2、prep+n1+n2和n1+n2+v)及一种异向组合(adj1+prep+adj2②)。如:

(1)a.she opened the door and her heart to the homeless boy.(v+n1+n2)

b.a blue coat and heart(adj+n1+n2)

c.…in a flood of tears and a sedan chair.(prep+n1+n2)

d.…when i and my sorrow are dust.(n1+n2 +v)

e.she is too low for a high praise,too brown for a fair praise,and too little for a great praise.( adj1+prep+adj2)

三、概念合成理论的解释力检验

概念合成理论是一种基本的认知机制(fauconnier &turner,2002),可以解释发生在多个语言层次上的合成(李福印、田聪,2005),如词素层次“mc”容易激活人们对快餐行业的心理空间;词组层次“infotainment”和“motel”是两个词压缩为一个新词的合成结果;句子层次“the man is a fox.”将人类与动物进行了跨空间的整合。同时,许多广告文本、谜语、笑话都是概念合成的结果。

(一)轭式搭配对概念合成解释力的检验

对于英语修辞格的轭式搭配,概念合成的解释力如何呢?下文试以例(1)a 为例,对概念合成理论的解释力进行检验。

图1:概念合成理论四心理空间模型

图1是概念合成理论的四心理空间图型,空间之间的实线表示输入空间i1和i2之间的对应映射关系;虚线表示类指空间、输入空间和合成空间之间的连接;合成空间中的方框表示新显结构,是由两个输入空间有选择地将部分概念映射到合成空间后产生的结构。在此模型下,输入空间1“opened the door”形成一个“开门”的心理空间,即自然搭配空间;输入空间2“opened the heart”③,形成“开心”的心理空间,即异常搭配空间。二空间通过跨空间映射建立对应连接,两输入空间开始有选择地进行投射:门通常是沟通空间的通道,与空间概念联系紧密,这一部分特征被选择性地投射到输入空间2“心”上,造成“心”这一概念的空间特征得到凸显,心可以承载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心灵如空间的概念。这个投射过程在“开门”与“开心”两个输入空间返复以提取出“门”与“心”的抽象结构建立类属空间;也正是这个过程使得自然搭配空间与异常搭配空间形成普遍结构。合成空间中,输入空间的部分关系被压缩为唯一关系,成为一个整体结构运行,那么“open the door”和“open her heart”在形式上整合为“she opened the and her heart to the homeless boy.”,语义上阐释为女人像开门一样向流浪的男孩敞开心扉,接受了他。

(二)对概念合成解释轭式搭配的评价

我们认为,概念合成理论基本上可以实现对轭式搭配的解释力,但是仔细分析这些映射过程,仍然有值得商榷之处。首先,在提取抽象结构、进行压缩时,“开门”空间与“开心”空间意义的整合缺少对其应有的解释,为什么选择“心”与“开门”联系?其次,虽然概念结构中的任一空间能随时得到调整,但是四空间无法反映这一调整过程,即使通过一系列控制、指导原则,在复杂的映射下,空间负担将加重;届时,空间模型将不能清晰地反映语义构建的心理过程。另外,两个输入空间意义的联接并非一步到位,如果“open the door”与“open her heart”联接的语义理解出现问题,应该在哪个空间进行调整?最后,解读者对二者语义实现了联接后如何确保其与作者原句意图相一致性?由此看来,似乎概念合成理论的解释有些笼统,还不能准确反映出构建轭式搭配的心理空间模型。轭式搭配本来就是两个矛盾搭配的组合关系,其心理空间模型的构建显然并非一蹴而就。我们认为,构建这一修辞的心理空间模型,除了基本的四空间还需要经过一些筛选空间的“选择过滤”,需要一些限制条件来控制分析轭式搭配时可能出现的复杂变数。因此,概念合成的心理空间模型用于分析轭式搭配时需要进一步修补。

四、概念合成理论的修补

为了修补概念合成理论对轭式搭配解释力的不足,我们试提出:轭式搭配的解读过程涉及五个空间步骤,即输入空间、矛盾空间、调节空间、匹配空间、合成空间。所谓输入空间,就是在主体认知下,轭式搭配中一个控制词分别与两个受控词组合所形成的一个自然搭配和一个异常搭配的心理空间。矛盾空间,就是两个输入空间初次联接时语义上出现冲突,造成该空间的矛盾性。解决矛盾问题的直接结果便是调节空间的产生。调节空间,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化解矛盾空间的冲突,消除人们理解障碍而对输入空间进行的选择调整。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认知相似性与抽象思维的影响下,输入空间之间的隐喻映射关系。为了化解双方的矛盾,空间之间寻求语义的统一指向性,从而达到轭式搭配的修辞效果。所谓匹配空间,即通过对输入空间的调节,提取两个空间抽象相似性的特征所进行的初步合成,调节的充分与否直接决定了调节空间与匹配空间之间意义构建是否需要反复。如果调节充分,轭式搭配的语义就能顺利匹配,进入匹配空间。合成空间,就是匹配空间在矛盾统一规律和语境制约的条件下,顺利通过人们认知,成为合理的新显结构。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理解偏差,概念合成的过程受到语境制约、认识相似性、抽象思维和矛盾统一规律的相互影响。其中,语境制约是基本保证,输入空间的联接是主要受到语境制约中关联性的影响。正是由于语境的关联性,轭式搭配才成为可能;同时语境制约也成为匹配空间顺利通过解读者理解的验证条件。这个语境制约包括认知语境与语篇语境。认知相似性包括物理相似性与抽象相似性,物理相似性是人们容易识别出来的客观存在的相似性;抽象相似性是通过抽象思维从外形上不同的两物中提取出的相似性。认知相似性是实现轭式搭配隐喻连接的关键,是概念合成的基石。抽象思维是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上的,通过联系空间特征、抽象部分属性将矛盾空间的抽象特征提取出来,联想、抽象思维是空间联系的桥梁,是保证概念合成的触发条件。矛盾统一规律是消解矛盾空间的指导原则,正是由于万物皆是矛盾的统一体,概念合成中矛盾化解才有可能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这一构想,修补后的心理空间模型如图2:

图2:轭式搭配的心理空间模型

为了验证修补后的心理空间模式,我们不妨将轭式搭配同向组合与异向组合的相关例子带入这个模型中去检验。下文首先拟对例(1)a“she opened the door and her heart to the homeless boy.”进行详细分析。由于英语中的省略原则,“she opened the door to the homeless boy+she opened her heart to the homeless boy”,其中“opened the door”和“opened the heart”分别为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对于输入空间1“打开门”,是一个常规搭配,解读者不消花费精力便可理解,因为这对于人类来说是基本生活经验;输入空间2“打开心”是一个异常搭配,乍一看并不符合通常的逻辑,因此初步联接两个空间时便产生了矛盾空间。然而在语境关联性的影响下,解读者自然而然地将两个输入空间“opened the door”与“opened the heart”联系起来,这种关联使得解读者意识到这个搭配尽管形式、语义上都不协调,但是内部有其一致性。于是解读者试图在两个没有物理相似性的事物间提取二者的抽象共性,解读者的心理进入到调节空间。调节空间主要是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动态调整,其结果是输入空间之间的隐喻映射。在调节空间,解读者在认识相似性的影响下,主观上臆造“打开门”与“打开心”的共同点,在寻找共同点的过程中,借助c+a+b=likec+a c+b,a的特征被强制映射到输入空间2,借助抽象思维,抽象出“心也是一个像房子的空间,这个空间承载人的思想感情”的特征,开门意味着准入。将“门”的特点映射到“心”上,这样,“心”也可以像开门一样被打开,“心”也就赋予了与门相联系的空间概念;女人开门表示她允许流浪儿进入自己的房子,同样她打开心里的那扇门,接纳流浪儿走进她的心里。原本矛盾的“门”与“心”在表示客观的空间概念与主观的感情概念上有了统一的基础,这样,对立的双方转化为统一体。女人不仅在动作上开门接待流浪儿,而且从感情上接纳了流浪儿。

搭建合同篇9

一、根据主题活动内容制定相应的建构计划

我们努力寻找主题活动与我园特色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一方面,我们先制定出各个年龄班的建构活动学期计划,另一方面,根据本学期即将实施的几个主题综合活动,选择与主题内容相适宜的建构活动内容,制定出建构计划。

例如:小班下学期主题综合活动《我爱我家》,活动是以认识家庭成员,认识自我,体验爸爸妈妈对宝宝的爱,将感受亲情贯穿主题活动中。我们选择了和家庭内容有关的《到我家做客》——搭建小桌子小椅子,该活动让主题教育活动得到了较好的延伸,又符合建构计划的需要。通过这项活动让幼儿能感受到建构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出对搭建物体的欲望。

二、建构活动的计划制定要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

在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幼儿在用积木搭建自己喜欢的物体时,总是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不同性别、年龄的幼儿兴趣点差别较大,因此对活动的需要也各不相同。例如大多数男孩子喜欢搭建汽车、飞机,在建构中富有极强的想象力和创造表现力;而女孩子在搭建中细心认真,专注性较强,作品美观整齐,能体现建筑物的艺术美。

在制定建构计划时,我们,必须根据以上特点,全面考虑各类因素综合分析。3~4岁的幼儿一般喜欢独自游戏,观察范围窄,于是我们考虑安排搭建独立单个物体,如《家具》《小花坛》《小石桥》《小鱼池》,这些事物在幼儿身边,幼儿园和家里都能看见,幼儿很感兴趣。作品完成后,他们还会放一些“水果”在小桌子上,抱着小娃娃到朋友家去做客,就像玩“娃娃家”!当幼儿把自己折好的小鱼放进“鱼池”里,把自制的小花“花坛”里,脸上流露出快乐、兴奋。

4~5岁的幼儿已经掌握了一些建构技能,有了初步合作的精神需要。我们在制定计划时安排了搭建《楼房》《火车》《高架桥》,这些活动融合了架高的技能,需要两人合作搭建完成。幼儿在合作中逐渐学会如何与同伴相互商量、共同解决困难,直至作品搭建成功。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成长经验的积累,是学习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开始。

5~6岁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知识经验日益丰富,好奇心、求知欲不断增强,已能熟练掌握各项建构技能。他们不仅仅满足于搭建简单的物体,而是渴望进行更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搭建古今中外世界著名的建筑:中国的长城、埃及金字塔、法国凯旋门、英国伦敦桥、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他们能够进行多人合作,作品凝聚了集体的辛勤劳动和创作智慧,显现出更高的精神需要。

因此,建构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直接影响整个建构计划的实施效果。选择幼儿喜欢的建构内容进行搭建,可以有效的激发幼儿对建构活动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建构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制定建构计划要有连续性

我们边实践边探索,终于找到了突破的方向。那就是根据建构计划,把活动内容具体化,细致化,层次化,使各内容之间体现连续性,更好的为计划服务,使幼儿在不同层次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例如,小班建构活动《蛋糕》,赵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采用了多种教学媒介,为幼儿创设了温馨愉快的生日情景。欣赏了不同形状的蛋糕图片,具体讲解了蛋糕的组成,有效激发了幼儿的搭建兴趣。但在搭建中,我们却发现大多数幼儿只能搭出蛋糕的底座,用积木简单地围合出蛋糕的外形(圆形、方形)。因为没有仔细观察,许多幼儿把蛋糕搭成空心的。也有少数幼儿知道蛋糕是实心的,用许多小积木随意地堆放在中间,意图将空心填满。所以整节活动的目标未能完成,作品效果不够理想。

活动结束后,我们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决定把《蛋糕》第二层次活动,重点放在蛋糕主体结构的观察和认识。二次教研后,解决了幼儿对蛋糕的基本结构认识问题,不仅能搭出圆形蛋糕、方形蛋糕,还能搭出大小不同,层数不同的蛋糕。此后我们又根据结合小班幼儿喜欢直观形象、颜色鲜艳的年龄特点,决定进行《生日蛋糕》第三层次活动,提供三种玩具水果的辅助材料,鼓励幼儿在完成蛋糕作品后,尝试添加辅助物制作水果蛋糕,让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三次教研真实有效地体现了计划连续性的重要价值。

连续性的计划制定不仅使不同的幼儿在不同的层次上获得相应的发展,而且也让我们教师能够及时观察幼儿的表现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活动计划,使整个建构计划更加具体、有效,更趋完善。建构计划的连续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教师的捕捉信息的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对活动的钻研能力和学习调整活动内容的能力等等。

搭建合同篇10

1中国当代混搭风格的解析

1.1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和艺术的涌入

改革开放后属于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方针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的提出,室内设计加快了它的成长脚步。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建筑界对过去几十年的发展道路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设计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如北京香山饭店。到了90年代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提高,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内外交流更加频繁,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提高了。交通信息的发达使人们有更多机会接受大量信息,使国外的思想、方法和作品不断被介绍到国内[6]。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室内设计风格呈现出多样性的变化,可谓中西兼容,多元并存,打破了改革开放之前的沉闷氛围,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1.2中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弘扬及再认识

文化是人的文化,人作为人类活动的主体,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因文化而存在的社会存在物和文化的传播者[4]。人在文化的创造和继承中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和能动性[4]。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增长,交通便利,科技进步,信息化交流,西方文化引入的同时中国文化也引向国际。各种打破国族界线的融合设计纷纷诞生,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可持续发展,促使中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弘扬及再认识。

1.3装饰装修行业的发展

建国后的室内设计的发展不但表现为一定连续性,还明显地表现出阶段性,出现了有起有伏,波浪前进的局面[6]。由于室内设计的发展水平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状况及人民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6]。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国民经济困难,室内设计与装修处于停滞状态,许多外来设计元素只体现在建筑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迅速提高,思想得到解放,国民需求增加,正是从这里开始中国现代室内设计很快步入迅猛发展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国室内设计呈现出风格多样化功能多元化的崭新面貌,继而促成了装饰装修的发展,也带动了科技的进步,新工艺的产生,如今装饰装修正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可持续发展。

2混搭风格对大众审美的导向作用和意义

“混搭”在当代已经弥漫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代表了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生活态度。并与文化链接,将不同时空的文化和当前的流行元素混合搭配,它混合了现代与古典、简洁与繁琐、质朴与奢靡之间的界限,也顺应了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和彰显个性的时代,对大众审美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导向作用,设计不再仅局限于风格样式,而更多的是多种文化的融合。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也是保持人类发展可持续性的一个中流砥柱。文化的多样性及所承载的创造精神促成了混搭的可持续。混搭是对文化的理性考量,最终达到在基调、审美上的和谐统一,继而符合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和谐性原则。混搭设计的可持续意义还体现在与不同文化溶解和变通中引起人们对文化资源保护的反思,激发设计师对艺术设计的创造力,对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具有深刻的意义。

3“混搭”的表现形式和设计特点

近年来,建筑室内设计总体上呈现多元化的状态,设计理念既趋于现代实用,又吸取传统特征,在装潢与陈设中融古今中西于一体。“混搭”是混合搭配的简称是混合型风格与折中主义的翻版是一种与风格相关的设计手段。不管是“跨时空混搭”还是“东西方混搭”,只要得当就能搭配出和谐统一的个性风格(图3)。为了增强混搭设计的切实可行性,尝试着将不同层面的混搭建立在可持续绿色设计理念的基础之上,下面按照空间的装修顺序系统研究中西方混搭的设计技巧。

3.1空间形态的混搭

空间形态是室内空间设计的表征,其中“形态”一词既可以指事物的外在形状,也可以指事物的结构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状,即外在形状不仅与表象有关,也与结构相关。中西方建筑室内在其空间形态的表象、结构及本质中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特征。在空间形态混搭前应先对中西方室内空间设计特点进行了解:空间大小、形状上表现为中国的“适形而止”与西方的“巨大高敞”;在空间分隔方式上展现出中国的“灵活”与西方的“固定”;空间布局呈现出中国的“离散”与西方的“集中”;空间组织方法上讲究中国的“主从”与西方的“序列”;空间界面处理上体现中国的“朴素”与西方的“华丽”;空间特质上崇尚中国的“人居”与西方的“神居”;室内外空间关系上突出中国的“流通”与西方的“隔绝”[2]。建筑是设计的源头,在房屋建造时对空间形态和空间实用性的把握为避免装修时破坏墙体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污染环境及营造室内混搭风格至关重要。

3.2界面装修样式混搭

由于中西方处理界面时在形式、材料、装饰等的不同,从而形成了“朴素”与“华丽”完全不同的风格特征。室内空间是由地面、墙面、顶棚等要素围合而成,对于使用者而言,最重要的可能是墙面,因为人的习惯是往前看的(有目的的设计意图除外)。界面装修样式混搭时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视觉习惯,着重处理墙面、地面和顶棚的关系,让地面和顶棚起到衬托墙面的作用。在强调自由界面和绿色设计的今天:单个墙面多种功能组合的墙面;可移动的,可拆卸组装的墙面;镂空的,半透明及透明的墙面等,中西方的古典元素利用这些现代化的处理手法让墙面的表现成为一种共同的语言,一种古典秩序的再现。而顶棚与地面的对比或衬托可以让不同样式的墙面之间的融合更加和谐,更能突出想要表达的室内气氛,因此处理好墙面、地面和顶棚间相辅相承的关系是界面装修样式混搭的关键。

3.3室内家具和陈设混搭

家具混搭的重要性与室内最终的整体混搭效果等同。家具除了具备本身的机能性外,它可以有千百种外形,并且各有其表情、个性的特征[1]。并不一定要混搭同一年代的家具,但整体风格要一致。虽然风格会随着朝代的变迁,时间的流逝发生转变,但只要室内整个家具系统保持混搭的“个性”始终一致就能将其和谐统一起来,也就是说不同地域文化的家具也可以混搭。家具混搭主要有三种方式:设计风格一致,但形态、色彩、质感各异的家具;色调一致,装饰语言相似,不同地域文化的家具;设计及制作工艺非常好的家具,一件就可以带动整个室内空间的品质。(图4)就中西混搭的家具而言,使原本单一的中式元素造成的“硬性”生活方式,因与欧式的“柔软”要素糅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更有层次的空间美感,让生活也变得更有“弹性”。一般中式与西式家具的混搭比例是3:7,这是由于中式家具的造型及色泽十分抢眼,太多反而会显得杂乱。装饰陈设的混搭主要切忌装饰品的多、杂、乱,不同文化的装饰品的合理混搭和摆放将陈设出更具思维与深度的空间美学。一般情况,一个空间内不要超过4件,若是较大的空间可以选择用收藏的形式堆砌而不要随意摆放。(图5)

3.4装饰材料混搭

装饰材料与室内设计密不可分。不同的材料可以代表不同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材料可以营造不同的装饰风格,不同的材料可以造就不同的空间样式,甚至材料可以左右设计的流行时尚。如古代西方的彩色玻璃,中国的琉璃;工业革命带来的合成材料;当今的绿色环保材料,丰富的材料呈现不同的质感,导致装饰材料混搭的多元化。通过实践,一般玻璃、金属、瓷、毛皮等比较特殊的材料尽量作为点缀,皮质、木头、塑料等比较稳重的可以大面积使用。从不同的室内设计风格中可以总结出木头是“万能”材质,适合与任何材料混搭。但木头由于生长周期较长,并对水土保持有重要的价值,为了生态环境应提倡使用一些木头的替代品。比如带有中国江南特色的竹子越来多越多地以绿色环保材料的面目出现(图6)。因此,材料混搭可以实现本土化,在民族地域文化浓厚的南方小镇以竹及带有传统文化图案的布艺为主,突出传统工艺之美,而以重工业为主的北方大都市,以新型合成材料为主,利用具有文化特征的材质如彩色玻璃、琉璃、青花瓷作为点缀,彰显现代气息和个性风格。

3.5装饰语言和色彩混搭

装饰似乎是建筑室内设计永远的追求,不分古今,不论贫富[3]。而色彩是设计者用来向使用者传达信息的工具,艺术评论家约翰罗斯金曾说“色彩感之于室内设计,有如色彩对画家一般重要”[1]。装饰所表现的内容则是文化的直接反映,因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装饰纹样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常以卷草纹、牡丹纹、莲花纹、梅、兰、竹、菊作装饰,以传说故事,佛经故事,福禄寿喜及琴棋书画为主题创作并注重其寓意(图7);而西方常以花卉及藤蔓的变化体现其柔美和浪漫,以圣经里的神话故事为内容体现在用壁画和浮雕作装饰的墙壁上。色彩所体现的不光是色彩要素,也有其意义和情感,但色彩的意义及情感会因场合、时代、民族文化、光线的不同而变化[1]。比如红色─—血与火的颜色,在政治上代表革命,在交通上表示停止,在情感上表达热情与关爱。蕴含民族文化的装饰语言及色彩,展示出世人独特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设计的内容与形式在不断深化中创新,结合现代技术手段使装饰语言得以丰富。在混搭时,要注意以一种装饰风格为主,装饰语言的选择要尽量与家具配合,并体现在细部处理上,如中国的回纹,西方的柱式几乎已成为中西混搭的标志性装饰语言;色彩从整体感观表现入手,了解不同民族的色彩喜好,控制色彩的数量,若过多即便色调一致也会显得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