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语期中考试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8 17:3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一英语期中考试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一英语期中考试总结

高一英语期中考试总结篇1

关键词: 高职英语 形成性评价 评价改革

一、背景

教学评价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以标准化考试为代表;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潜力,改进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评价作为高职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外很多学者开始重视形成性评价对教学的影响,Bachman和Palmer[1]从考试的角度探讨了形成性评价,强调用于形成性目的的考试可以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帮助老师调整教学。Oscarson[2]肯定了Lewkowicz和Moon[3]认为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可以结合使用的结论。

国内关于形成性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盛湘君[4]把形成性评价应用于高职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定期进行形成性评价能及时发现个人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中的问题,测查的是一个单元的学习,能反映学生个人的进步。并提倡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周娉娣和秦秀白[5]研究了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式提供了较科学且受学生拥护的课程评价手段。

综上所述,由于具有评价的形成性、过程性的特点,形成性评价可以提供较全面、准确的信息来描述学生的学习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它是融入教学过程的评价,更注重对教学过程进行多层次、多元化的分析诊断,为教学双方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促进有效学习。

二、评价环节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职英语教学以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在将来工作中所需要的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重点提高听、说、译等应用能力,特别是工作过程中的英语交际能力。当前我院英语评价方式为:一学期一次的全院统一期末笔试+单独口试。其中口试内容、形式、标准不统一,教师各有其考核方法,以期末一对一口试或学生自录视频为主。学生学期总评成绩构成为:平时20%+口试20%+期末笔试60%=期末总评100%。现有考核方式重终结性评价方式轻形成性评价方式,且笔试比重过高,没有客观考察英语教学是否实现以上课程目标,同时没有起到促进学生日常学习的作用。

因为只要考前背诵考试重点就能通过考试,导致学生的课堂关注度不高,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平时不学,期末猛攻。所以应尝试调整当前的评价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结合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客观的评价,以期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及教师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评价方式改革

本文基于以2015/2016/02学期教学评价为一个周期的评价方式改革项目,拟定教学评价方案初稿,准备各模块考核资料和标准,相关材料逐步上传至批改网。按计划实施教学考核方案,并进行效果调查,完成调查分析报告。基于前期实施情况和分析报告,调整教学考核方案,完善考核资料和标准。

该项目按计划如期实施,改革后的考核方式为:形成性评价为主,结合终结性评价,除听说模块外,各模块基于教学单元进行4次阶段性测试(听说模块采取:随堂测试听力4次+课堂演讲1次+口试1次);考核比重:期末总评100%=听说30%+阅读20%+写作20%+翻译10%+笔试20%。

注:1.各模块测试最终按百分制计算;

2.各模块总分为4次阶段性测试的成绩均分;

3.听说模块总分:【听力(4次测试均分)+口语均分(听说b+听说c)】÷2。

获得如下发现:

1.考核内容不再偏重课本,选材充实丰富,是课本内容的必要补充,真正做到讲练结合。各模块测试题量恰当,既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内知识,又能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压力,提高课堂关注度,课内外有明确的任务要完成。一次期末笔试成绩过关,总评就及格的方法不起作用,需要学生平时课内外关注英语学习,端正学习态度。

2.考核目的明确。各模块充分体现高职英语的应用性,尤其是听说模块,全方位为学生提供仿真情境,同时笔试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及综合能力。

3.制定规范的考核标准,公正客观,改变了口试内容过于宽泛、学生蒙混过关的情况。

4.考核方法多样化。有传统的考察综合能力的笔试,有灵活的课堂随测,有贴合时代的网络定时测试,有课堂演讲,有一对一口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一学期的学习。

5.考核比重合理。期末总评100%=听说30%+阅读20%+写作20%+翻译10%+笔试20%。学生可以清楚了解到自己的优势和弱势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全面提高英语能力。

四、结语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利用现代网络及时反馈、自主个性化学习的特点,引入形成性评价,为教学和评价的有机结合提供一种有益的尝试,是现代教育的一个趋势。它能提高高职学生日常的课堂关注度,能改变高职课堂上平时不学、期末猛背答案的现状,能让学生尤其是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增强自信,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及教师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Bachman L F&Palmer A S.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2]Oscarson M A.National evaluation programme in the Swedish compulsory school:Assesment of achievement in foreign languages[J].System,1995,(3):295-306.

[3]Lewkowicz J &Moon J.Evaluation:A way of involving the learner[A].in Alderson J C.Evaluation (Landaster Practical Papers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Vol.6)[C].Pergamon Press Ltd.&Lancaster University.1985:45-80.

高一英语期中考试总结篇2

论文摘要: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江苏教育学院对2005级新生首次实行了分层次教学,即按文理科及高考英语成绩分班教学,并对其中的六个教学班级分别进行了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经过两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英语学业成绩影响显著,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学。

对多媒体应用于教学,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所谓“哗众取宠”“劳命伤财”的时尚玩意儿,对教学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另一种观点认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所呈现的知识,它是教学现代化的体现。

随着高校的扩招,班级人数越来越多,如何面对这100人左右的大课,保证教学质量并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是摆在每一位外语公共课教师面前的难题。笔者于2005年试着在自己的教学班中率先应用多媒体教授外语,摸索外语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价值与方法。

一、多媒体教学模式有效性实验研究

1.实验阶段一。

研究假设:从短期授课效果(一个学期)来看,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

研究对象:2005年9月,江苏教育学院决定对2005级普本新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行了分层次教学,即将学生按文理科及高考英语成绩进行分班教学。共分出6个教学班,A1,B1,B2是文科班,A2,B4,B5是理科班,其中A1(65人),A2(60人)班学生的人学成绩(即高考英语成绩)在120分以上,B1(78人),B4(70人)班学生的人学成绩为110一119分,B2(77人),B5(70人)班学生的人学成绩在110分以下。B2,B4班的大学英语教学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模式,为实验班,其他4个班为实验的对照班(按高考英语成绩与实验班同水平的B1,B5为对照班1;而高考英语成绩好于实验班的A1,A2为对照班2),使用的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即:B2,B4(高考英语成绩120分以下)。多媒体教学模式。实验班(147人);B1,B5(高考英语成绩在120分以下)*传统教学模式一对照班1(148人);A1,A2(高考英语成绩在120分以上)。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班2(125人)。

实验材料:实验班及对照班均使用的是大学英语新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外研社)。实验班的每节英语课均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多媒体教案附后),而非实验班则没有采用。

实验时间:这是个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时间为2005一2006学年第一学期。

数据收集与统计:收集了2005级实验班,对照班共6个教学班2005 - 2006学年第一学期的学生学业成绩,包括期中、期末和总评成绩,并将所有数据录入电脑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统计及结果:由于实验班与对照班1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且实验班高考英语成绩还略低于对照班1(M实验=107. 46<M对照班1二107. 89 ),所以对这两个班的英语教学效果的比较我们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注:*P<0.05;**P<0.01。

由于实验班与对照班2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有显著性差异(M实验二107. 46 < M对照班2=123. 38 ,**P=0.000 <0.01),所以对这两个班的英语教学效果的比较我们采用了协方差分析,即将两组学生的入学成绩(即高考成绩)作为协变量,将学生英语学业成绩作为因变量,把两种教学手段作为主效应因子,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协方差分析,得出的结果如表2所示。

注:*P < 0. 05;**P<0.01。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班和对照班1在期中考试成绩均分分别为77. 95 , 76. 74,虽然实验班均分高出对照班1,但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但期末考试和学期总评两组均分分别为72. 2和68. O1 ,74. 5和71.32,P=0.000实验班<0. O1,由此可见实验班英语期末及总评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班1。

表2的结果则告诉我们在剔除了人学成绩(即高考成绩)对学生英语学业成绩的影响之后,代表两种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的学生期中英语成绩的调整平均数分别为79.784和81. 774,多媒体教学模式没有显现出它的优势。但到了期末考试和学期总评,我们可以看到两组在调整了人学成绩影响后的平均分分别为75. 266和72. 752 , 77. 073和76. 361,虽然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 01),但实验班的班级平均分高于没有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对照班2。

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研究假设,即从短期授课(一学期)效果来看,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

2.实验阶段二。

研究假设:(1)从长期授课效果(3个学期)来看,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2)多媒体教学更能帮助学生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获得好成绩。

研究对象:由于从2005 - 2006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有些班陆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模式,所以我们选了B2班(77人)作为实验班(该班一直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模式),BS班(70人)作为对照班(该班一直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两个班学生的人学成绩(即高考英语成绩)均在110分以下,经过统计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M实验=103. 96 , M对照班=102.1 >,可以看作是同质的两组。

实验材料:实验班及对照班均使用的是大学英语新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一至三册(外研社)。实验班的每节英语课均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多媒体教案附后),而对照班则没有采用。

实验时间:这是个长期跟踪教学效果的教学实验,为期3个学期,时间跨度为2005一2006学年第一、二学期及2006一2007学年第一学期。

数据收集与统计:收集了实验班、对照班3个学期的学生学业成绩,包括期中、期末和总评成绩,及两个班学生2006年12月参加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并将所有数据录入电脑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统计及结果:由于实验班有1人,对照班有2人没有参加2006年12月的四级考试,所以在进行教学效果的长期跟踪数据处理时是按实验班人数=77一1 = 76人,对照班人数=70一2 = 68人来录人的。为了检验实验班、对照班真实教学效果,我们所使用的均分是利用协方差分析剔除各班高考英语成绩、性别比例差异影响后的估计均分,即以各学期总评成绩,四级考试分数为因变量、以高考成绩、性别为协变量、以班级为自变量,利用SPSS1l. 0统计软件计算出来的。统计结果如下:

注:(1>实验班、对照班真实教学效果均分是利用协方差分析剔除各班高考英语成绩、性别比例差异影响后的估计均分。

(2)F值和显著性概率P值是以各学期总评成绩为因变量、以高考成绩、性别为协变量、以班级为自变量,利用SPSS1 l . 0统计软件计算出来的。

注:T分数是根据实验班学生的历次成绩参照全年级的478名学生历次成绩的平均分和标准差计算出的Z分数,按照lOZ+ 50转换而来的。

从表3和趋势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班历次英语考试成绩在年级中的相对位置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快于对照班。表4报告的是对两种教学模式真实教学效果进行协方差分析后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从3个学期的学期总评成绩来看,实验班的教学成效均明显好于对照班,P第一翔=0. 012 < 0. OS ,P第二翔=0. 005<0. O1,P第三物=0. 003<0. O1。但从四级考试成绩来看,虽然实验班在四级考试总分及四级考试的写作、综合部分高于对照班,其中四级综合部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班,但从总体上来看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并没有显现出明显差异水平。表5则告诉我们实验班人学后各次英语成绩与高考英语成绩(T分数)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00 <0.01),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说明多媒体教学模式还是很有成效的。

为期3个学期的教学实验部分验证了我们的研究假设,即从长期教学效果看,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但对学生的四级英语考试的促进效果不够明显。

二、分析与讨论

两次教学实验的结果都表明,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实验班英语成绩比没有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对照班上升较快,前者的教学效果要明显好于后者。根据笔者自己亲身的体验,分析出相关原因。

1.多媒体教学能促进教师深度备课。

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备课是一种促进。多媒体要求用最精炼的语言突出重点并在每张幻灯片上得以体现,必然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抓住要害。

2.多媒体教学能促进学生掌握材料。

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相比,词汇量很大,课文长,练习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可节省大量板书时间,加大授课容量,甚至可以补充许多好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促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

3.多媒体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高一英语期中考试总结篇3

【关键词】职场英语 考试分析 反思

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教指委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10年6月)中明确提出“高职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外语学习规律,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在打好语言基本功的基础上,以职场岗位需求为主线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着力培养学生职场环境下的英语口头和书面交际能力。因此,我们提出并实施了“三五”教改方案,就是将大学英语教学分成三个阶段和五个学期,即:基础英语阶段(大一两个学期)、通用职场英语阶段(大二两个学期)及专业职场英语阶段(大三第一学期八周)。三阶段五学期的教学内容各有侧重,相互渗透。

课程考核是构建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为进一步完善了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在大二年级第四学期期末设置职场英语水平考试,考查学生语言水平和教学效果。职场英语水平考试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重视考查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口试由“微型演讲”(Mini-Talk)和“简短对话”(Short Conversation)两部分组成。通过现场演讲和即兴对话,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是注重考查职场英语应用能力。笔试部分的试题不仅涉及基础英语,还包含了职场英语内容(如词汇、翻译和应用文写作),较好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就业岗位对求职者英语能力的需求。

2012级学生在2014年6月参加了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首届职场英语水平考试。本次考试总分150分,分笔试(100分)和口试(50分)两部分,口试由班级授课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口试,给出分数。笔试为2012级学生第四学期的期末统考,考试规范,成绩可信度较高。本文拟采用SPSS.19软件对1333份笔试成绩样本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职场英语水平考试题型设置及分值分配的反思。

一、考试分析及主要指标

考试分析的首要环节是试卷质量分析。根据测量学原理,在对考试成绩进行正态拟合检验的基础上,从试卷的信度效度和难度、区分度三个方面获取本次考试的相关信息。

1.正态拟合检验。一门课程考试的质量首先取决于作为考试工具的试卷是否能够反映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一项符合学生试卷水平的考试,理论上,其考试成绩应该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也就是说,成绩中等水平的学生占大多数,而成绩特别好和特别差的学生均为少数。因此,试卷分析首先必须检验其考试结果的分布情况。采用SPSS.19软件对1333份笔试样本进行分析后,本次考试的成绩分布频数如图一。

本次职场英语水平考试笔试部分的平均成绩为61.4,标准差为15.7。通过正态拟合检验发现本次考试的成绩接近负偏态分布(见图一),试卷基本上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

2.信度效度。考试信度指考试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是表明考试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试卷的信度高,意味着考试结果很少受随机因素的影响,考试的结果与其他等价考试的结果是一致的,考试成绩能真实可靠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效度是对考试所要测量的内容所达到的程度的估计,考试是否准确地测定了要测定的内容。

只有信度较高的测试才能有较高的效度,但是,效度较高不能保证信度也一样高。可以说,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是单方面的,信度差则效度差,但效度差不一定信度差。只有信度高的考试结果才能为试卷分析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首先通过SPSS.19软件计算出试题的均值和标准差,然后通过库德・理查逊公式计算出本次考试的信度。

根据计算,本次考试的信度系数为0.939,可见本次考试信度较好,考试结果是稳定可靠的。

3.难度、区分度。试题的难度就是试题的难易程度,也是试题质量分析的一个数量指标。试题的难度与考试分数的分布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试题太难,则考试分数成负偏态分布。如果试题太容易,则考试分数成正偏态分布。难度可用正确回答试题人数与参加测验总人数之比值作为指标,也可以采用极端分组法。试卷难度会对试卷多方面的质量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难度必须适宜。本次考试分析采用极端分组法分析了试卷试题的难度,把全体考生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列,把处于前27%的考生列为高分组,处于后27%的考生列为低分组。

试题的区分度是用来判断试题具有多大能力把成绩较好和较差的学生档次区分开来的指标,也就是试题在用于考试时使水平高的学生得高分,使水平低的学生得低分的倾向。区分度是鉴定试题的重要依据。区分度不高的考试,学业优秀和学业差的学生在考试成绩上差异不大,或没有规律性。它可用一组学生的本试题得分与这组学生的本试卷考分之间的相关程度来表示。另一种方法是比较两个极端组通过一个题项的比例,即从分布的两端选出高分组和低分组,然后将高分组和低分组通过每个项目的分数用百分比来表示,这两个百分数之差就提供了题目区分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D= PH-PL

一般要求题项得分与总分的相关达到0.2以上。通过极端分组法计算后,D≥0.3表示区分度好;0.3>D≥0.15 表示区分度较好;D

二、对于职场英语水平考试的反思

通过以上对试卷质量的分析表明,本次考试的试卷总体上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考试成绩较真实的反映了学生的学业水平。对本次考试,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职场英语水平考试的定位。语言测试按用途来分类,至少可以分出四类:水平测试、成绩测试、潜能测试和诊断测试。水平测试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不管从前学过没有或学了多少,或是如何学的,也不考虑学生的文化、教育、年龄等环境因素。如“托福”和“雅思”测试都属于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它一般要参考某种教学大纲,甚至考虑到教学方法。如随堂测试、期中期末测试,以及学校的毕业考试,都属于成绩测试。潜能测试用来预示学生学习某种语言的潜力和天赋。诊断测试用来发现教和学两方面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调整教学计划,进行个别指导。

职场英语水平考试就其性质来说应该属于水平测试,而在本次考试中又把它定位为第四学期期末考试。从本次职场英语水平考试分析结果来看,二外和商务文法专业学生成绩较好,而机电信息和艺术专业学生的成绩不理想。作为期末考试,对于机电信息和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次难度偏大的考试,直接导致学生的大面积不及格。成绩测试的性质一般就限定了试题的难易程度,一般在成绩测验中,试题难度应该小一点,因为这类试卷是要考虑让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即准予及格这一原则。那么,如何调整职场英语水平考试和作为成绩测试的期末考试之间的矛盾,就成了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2.题型设置及分值分配。本次考试的题型第一部分为词汇和语法结构,考查学生对职场英语基础词汇(10%),基本语法结构(30%)的掌握;第二部分为对话补全,考查学生交际场合的口语得体应答(10%);第三部分为阅读理解题共三篇文章,主要考查学生英语阅读能力(20%)。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分别为翻译(15%)和写作(15%),考查学生职场英语的翻译和实用写作能力。从笔试卷面题型的设置来看,还是以基础英语知识的考查为重,而反映职场环境下的交际能力的听力任务没有涉及。从考试的内容上,也还是以日常英语(60%)为主,涉及职场环境下的英语内容只占(40%)。在以后的试卷编制中,应从全面考查学生在职场环境下的英语运用能力的视角来进行题型设置和分值分配。

结语

本文对2012级学生职场英语水平考试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考试成绩的分布、考试的信度效度、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等方面进行了试卷质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试卷各题型的设置及分值分配进行了反思,以期在后续的职场英语水平考试试卷的编制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润清,韩定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蒙诗茜等.高职英语等级测试对“就业为导向”课程设计的积极反拨[J].职业时空,2013(7).

[3]钱朝霞.考试分析及其应用[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6).

[4]王孝玲.教育统计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高一英语期中考试总结篇4

关键词: 独立学院 非英语专业 口语测试 口语考试能力

引言

为了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教育部颁发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很显然,在新的教学目标中,听说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同时,《课程要求》还重申了教学评估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强调终结性评估(期末课程考试和能力水平考试)也应该主要评价学生“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尤其是实用型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能力”。

但在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重视不够,出现了很多“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失败例子;期末考试也主要是检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可喜的是,目前很多高校都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听说课,那么在期末考试中是否也要相应地增设口语考试?如何操作及如何评分?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应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注重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本文仅就我院口语测试的内容、操作方法、评分标准做一些介绍,并就加强学生的口语考试能力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口语测试的必要性

首先,口语是最直接、最快捷,也是最有效的交际手段,因此语言教学不能缺少口语教学。其次,学习英语的目的就在于使用英语这种工具和技能。口语测试能最为直接地反映一个人的外语基本水平,因此,大学英语测试中的口语部分必不可少。再次,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因此,只有改革大学英语测试形式,突出听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如果不进行口语测试,考生的语言水平就得不到完整的体现。以本学院为例,我院每学期的大学英语考试除了检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之外,也把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摆到了较重要的位置,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期末进行口语测试,占英语总成绩的一部分。2009年起,大学英语四―六级又将进行一次大改革,即全部采用机试的形式考核,听说比重再次大幅度提高。于是,经大学英语组讨论决定,我院大学英语考试口语部分比重从原来的10%增加到了15%,从而凸显口语实际运用能力的重要性。

二、口语测试的常见形式及操作

口语测试的形式必须采用恰当的题型去测试学生的能力。大学英语口语考试题型(形式)大致分以下几种:(1)朗读,(2)角色扮演,(3)复述,(4)看图说话,(5)口头报告,(6)交谈或讨论或辩论。

口语测试中话题的确定起着关键的作用。首先,话题必须是考生熟悉和关心的,使考生无论程度如何,都有话可说,有发挥的余地。其次,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因此话题的选择应能满足考生未来的交际需要。最后,口语测试应着眼于意义的表达,因此话题的选择应能充分覆盖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各种交际功能。另外,考试为提高其信度,量越大越好,但这又受人力物力的制约,因此可采取多种形式,如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看图说话、相互讨论、交谈等,从而提高口试的信度和效度。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我院口语测试的范围只限于我们目前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课本和听说课本。由于对各年级学生要求的不同,我院各学期口语的题型也不同。

第一学期:考生为大学一年级学生,由于是第一次进行专门的口语学习,基础比较弱,可以把这次口试的水平定位在《课程要求》中的一般要求水平上,即初级口语水平测试。朗读、问答、看图说话、角色扮演等测试方法都比较适合初级口语测试。但这种考试形式不足之处在于测试的话题直接取自教材,并且预先告知考生,一些考生为了应试,预编一些对话进行机械背诵。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测定考生的真实英语水平。

第二学期:这个学期口语测试的内容为《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十个单元的十个话题。考试方式:班级内两人自愿配对,抽签定题,就话题中的某一个展开对话。话题直接取自教材中的已有话题,在一个大的话题下,考生可以自定对话内容。考试程序为:每组考生进场的顺序按照抽签的顺序,每组应试的话题在上一组开始考试时抽签确定,每组有大约有3分钟的准备时间。每个考场设考官两名,考官由大学英语部教师及英语专业教师充任。

第三学期:引进了蓝鸽系统,我院期末的口语测试全部采用上机模式。电脑屏幕会提供给考生考试指令和考试题目,所有题目及要求都用英语叙述。题目要求包括对谈话任务的语境描述、答题时间和其他一些相关信息。题目要求之后有一简短停顿,可供考生来整理思路,然后考生开始完成所给任务,所有考试内容都被蓝鸽考试系统记录下来。考试结束后考生的回答录音由考官来评分。采用考试录音的方式的优点是这种考试可以在一个考官的组织管理下同时对许多考生进行测试,因此在考生很多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这种方式。就信度和效度而言,利用录音进行测试也可提供心理上的优势。它提供给考生完全相同的考试条件,每个考生都要求回答同样的问题,其水平上的区别对考官来说就更明显。试后评分,考官会比较放松,且在不能做出准确判断时,可复听录音,使评分更为可靠和公正。

三、口语测试的记分和评分标准

对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来说,首先应着眼于意义的表达,着重评判有效交际的能力。具体评分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准确性(语音、语调,以及所使用的语法和词汇的准确程度)、语言范围(使用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范围)、话语的长短(对整个考试中的交际所作的贡献、讲话的多少)、连贯性(有能力进行较长时间的、语言连贯的发言)、灵活性(应付不同情景和话题的能力)、适切性(根据不同场合选用适当确切的语言的能力)。可见,对考生口语水平的测评依据是看考生能否准确、有效、自然、恰当地进行交流,要求考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还应有一定的社会语言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等。

记分方法:口语测试满分15分,情景对话(复述、演讲,具体形式根据各学期口语要求而定)考试成绩记入期末总评。

评分标准:在不影响沟通和交际能力下,语音语调、语法句法等都处于次要位置,即交际内容居于首位。

四、加强学生口语考试能力的途径

口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口头运用英语,获得以英语作为工具参与各类形式的交流的能力。口语测试的实施,使得人们开始重视英语口语技能,但口语水平的提高并非短期内可实现的,主要在于平时多练。

1.在大学英语课堂里,教师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教师应给学生多创造说英语的环境,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听说训练为主的方法,教师应尽可能用英语讲授,带动起学生,调动他们说英语的积极性,应多鼓励学生。课上还可引导学生多多讨论,这样学生既可巩固所学知识,又可深入探索,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地用英语在课堂上交谈,巩固已学的知识。

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借助各种教学媒介把课堂学习与语言实际使用联系起来;尽量把英语学习与具体的任务联系起来,如让学生用英语讨论问题、查找学习资料等,便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学会使用语言;课堂多一点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的互动,会调动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的积极性,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总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课堂教学应是未来口语教学的方向,此外,还要向学生传授交际策略及会话技巧,让他们了解语言的文化特征,得体地使用语言。

3.改革教学策略。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习规律,使他们通过实践学会高效率的自学。其次,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种口头练习活动。课堂教学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教师去精心设计。要让每一个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都愿意开口说,这是学好口语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在此基础上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口语测试势在必行,但其作为一项主观考试题型,有自身的特点,它的种类、形式及评分信度问题等都是口语测试成败的关键。大规模口语测试在我院刚刚起步,很多方面有待改进和完善,但只要教学各方都高度重视,并积极实践,在探索中不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就一定能使口语测试真正地促进英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从而为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纪梁,陶伟.谈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及其反拨作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1,(1):82-84.

[2]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大纲.http://cet.省略/.

[3]黄萍.从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研究看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3).

[4]黄廷壬.关于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的设想[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外国语言文学专辑),1997,(增刊):88-90.

[5]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刘润清.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11.

[7]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8]杨惠中.大学英语口语考试设计原则[J].外语界,1999,(3):48-57.

高一英语期中考试总结篇5

1、成绩显著,问题依存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了改革教学模式和开展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客观上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和建设。通过这些年的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已完成三个转变:第一,教学目标的转变:从培养学生具有较强阅读能力转变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第二,教学模式的转变:黑板加粉笔模式改变为以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软件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和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模式;第三,测评体系的转变:建立了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科学测评体系。

但教改中仍存在着不足,结合改革中的内蒙古财经大学的外语教学现状,主要问题有:“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教学模式效果不理想。由于班级容量较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同样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基础好的同学认为教学慢简单,新知识少,学习无动力;基础偏差的学生,认为多媒体课容量大,内容难,因而兴趣低落。

其次,大学英语课属基础知识类课程, 且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课只开设大一、大二俩年,学生们关注四、六级证书,学习英语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会“哑巴”英语,很多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

2、深化改革,分级教学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分级教学应用而生。分级教学依据教学大纲的不同层次要求,基于学生个体认知能力差异,即学生入校时的不同英语层次,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因材施教, 借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旨在导入“模块化设计、个性化培养”的教育理念,其课程构建为: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综合英语课程与拓展课程相结合的分级教学体系。即由综合英语基础公共类课程和拓展课程两部分组成。拓展课程的开设,既保证大学英语学习的连续性,又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1、分级教学的理论基础

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基础。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对新获悉的知识吸收,理解,消化;从而将新的知识结构输入大脑,实现知识的建构与积累。所以新知识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着知识建构的效果。(孟凡韶:2009)。因此,实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就是考虑到学习者的实际英语水平,既照顾到起点较低的学生,又为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充分体现了个性化教学。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如果所输入的语言水平过高或偏低于学习者水平,将不符合语言习得条件。只有难易适当,略高于学习者水平时,才构成最佳条件。分级教学就是为了实现符合语言学习者的最佳语言输入条件。

从教育学理论来分析,分级教学就是依据因材施教理论和学生个体差异相结合而提出的。

2、以人为本,符合个性化教学要求

传统的教学实行一刀切,统一的教学大纲、目标、教材和教学方法以及评测手段;这不符合学生个体需求多样性的现状。分级教学考虑到个体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的差异,适应来源不同,基础不同,需求不同的学生个体需求,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要求。

三、分级教学存在的问题

1、分级不够科学

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分级模式因各高校实际特点而有所不同。分级的标准一般采用高考成绩或专门的分级考试成绩。即按成绩的高中低段分出A、B、C 三个级别。

内蒙古财经大学对2012级全院一二本新生实行了第一次分级教学尝试。分级标准按A、B、C三个层次进行,A级学生为45-50人,编为一个教学班上课。B级学生为90-100人,编为两个教学班。其余学生进入C级,按自然班上课。分级方式以分级考试成绩划分,试卷由分级教学工作组负责人制出,考试安排在新生军训结束和正式开课前进行,根据成绩由高往低拔选。A班学生免修免考一二学期大学英语1和2级考试,自然获得75分英语1、2级成绩和8个学分。但要求A班学生大一第一学期直接参加大学英语3级的学习和3级期末考试;第二学期期末参加大学英语4级考试。A班学生只利用大一的一学年时间就可以完成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学习。从第三学期开始,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参加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学习。同理,B级学生大一第一学期直接参加大学英语2级学习和2级考试。在第二、三学期由外国语学院单独命题组织大学英语3、4级考试。B级学生自然获得英语1级免考75分和4个学分。

内蒙古财经大学经过一年的分级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A和B班学生四级过关率高达92%和87%,C班却低于50%。A和B班学生士气大涨,学习模式可按自己意图选择,学习积极性极大提高。相反,C班学生从开始就有一些抵触心理,而且学习效果并没有明显改善。

此外个别A和B班学生向学院申请不免考大学英语1级和2级,想拿到高于75分的成绩。结果参加考试后成绩却出现了英语1、2级不及格现象。这就再次引起分级教学工作组老师的再三思考,分级教学标准设定还是不科学,光凭一次分级考试认定级别,可能会抹杀某些考试失误的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积极性。A和B班学生直接就免考拿到75分的成绩和4 或8个学分的做法需要修改,也不合理。此外,A和B学生来自全院各个专业,共有的上课时间有限,而且给教务处排课工作带来挑战,最终只能把时间安排在周日,在与其他课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英语课。一周只上一次课,而且还在周日,加上节假日调休,实际上A和B班学生一学期64课时英语课实际上课时间只有40多课时。因此,在英语分级教学中产生学生有情绪等一系列问题。

结合实际,及时总结问题,内蒙古财经大学将2013级学生的分级教学工作做了相应调整。明确规定:13级大学英语A、B级学生采用课程免修不免考的政策。如A班学生在第一学期期末参加大学英语1级、3级考试;第二学期期末参加大学英语2级、4级考试。B级学生以此类推。此外,学院把A和B级学生上课时间与C级学生同步。解决了上课时间不合理现象。

2、忽略学生的心理问题

由于分级教学是将学生按成绩分级,容易产生个体歧视的错觉。一次成绩失误,部分学生就“沦落”为低等级,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厌学。同时C 级学生由于缺乏“领头羊” 的榜样带头作用, 学习效率依然低下。B 级学生存在惰性懒散情绪,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而A 级学生中存在着骄傲自满情绪。

3、加大了教学管理难度

分级教学改革付诸实施前,必须明确各个级别的英语学习目标和要求与以前有什么不同,如何制定出不同专业之间合理的标准。此外,由于分级教学打乱了院(系) 、专业、班级的界限,根据不同专业情况,需要统一分配时间和教室使用管理,这无疑给教学管理带来了更大的任务量。

四、探索性对策

1、科学分级,合理分班

要做到科学的分级,首先要有科学的分级标准和分级试题。在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英语分级水平测试时,试题应从听力、词汇、语法、综合填空和阅读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较为周密而全面的测试,并将高考成绩作为参照。

此外,关于分级教学各个级别,要给予一定的弹性。杜绝“一分到底”。内蒙古财经大学在2013级新生分级教学中实行:如果A或B班学生在免修课程或考试课程成绩不及格,该生将被取消在A、B级学习的资格,回到本专业自然班按C班教学方案完成大学英语1-4级的学习,并在相应学期参加该门课程的重修考试。由于成绩不及格原因退出A、B级返回C级自然班学习的学生,其在A、B级学习所获得的考试成绩依然有效。对学生同一级考试的两次成绩认定,学院采用就高分原则。这样更加合理的认定级别并考核各个级别的学生。

这种滚动式分级,既施加了压力又促以动力,有利于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建立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旧的教学评价体系只以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和教学质量, 这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分数的作用。分级教学建立多层次的教学评价体系,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如财经大学除了每学期期末全院统一的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 %。平时形成性考核项目还包括学生出勤(10%) 、课堂表现(10%) 、网络成绩(10%) 、期中测试(10%))等, 占总评成绩的40 %。这种机制也激励了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及努力程度。

3、开展英语拓展课, 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 其目的都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分级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在大二到大四学年期间开设相应的拓展课, 内蒙古财经大学分级教学方案将于第3学期开设拓展课程(纳入素质教育选修课,学生在相应开课学期内可以选择2门课程,每门课程2学分,共4学分)具体包括:语言知识与技能类。如大学英语口语、大学英语写作、大学英语翻译等。语言应用类,主要包括:商务英语、英语演讲与辩论等。语言与文化类,如英美社会与文化、英美文学欣赏、英语影视欣赏等。

高一英语期中考试总结篇6

论文摘要:通过指出目前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中存在的现象,在分析这些现象的基础上提出对策,旨在通过有效的口语测试推进英语口语教学。

一、引言

我国近些年来在外语考试方面发展迅速,已经由过去的单调的语言知识题型发展到目前的多类型,较能体现语言各项技能的综合性测试。如目前一直很受各方重视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在不断改革,从过去的考语法词汇阅读为主,发展到考察学生听,读,写,译,说的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在目前各高校大学英语期末考试中,语言的各项技能也在逐渐得到全面的测试。相比而言,口语即说的技能的测试一直以来都是最薄弱的环节,这也必然在英语教学中有相应的反映。使得口语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成了相对的薄弱环节。因此,重视英语口语测试,特别是探讨与之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就显得十分的必要和紧迫。

二、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重要性

口语是人类语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语言教学也不能缺少口语教学。口语包含说和听两个方面。在教学和测试中,通常将听单独列为听力,而口语主要是指说。口语的表达通常与感知形式的直接判断相联系,没有直接的外语思维,对外语口语的理解就比较困难,与直接判断相联系的外语口语表达就无法进行。口语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在短时间内把想说的内容很快的表达出来。这就迫使学生不通过母语媒介而直接用外语思维,逐渐培养外语思维的习惯。

口语对其他语言技能的发展也有很大作用。口语是一种自觉不自觉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规则和语篇结构,按一定的节奏,语调和正确发音来口头表达思想的技能,从而能使学生巩固语法知识,增加积极词汇量,提高语言能力。口语和听力均以语音为媒介,口语的训练能增强语音,语调的分辨力,增强对语流形成的语篇的理解。因此,口语可以促进听力的提高,也能带动书面语的学习。开展口语教学是语言自身的要求,是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目前的口语测试还相当欠缺,给口语教学评估带来困难,无法发挥口语测试的反拨作用,因此,实施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社会对英语口语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由于操作起来有诸多困难,如考生人数众多,评分的标准难以统一等,英语口语测试一直没有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的足够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英语口语教学。因此,研究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理论和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大学英语口语测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现状

(一)不利因素

1、一直以来,人们对口语测试因历史原因都没有充分重视过。由于受传统的英语教学测试的影响。学生甚至老师,一提起英语测试,脑海里想到的就是考语法,词汇,阅读,写作,翻译,听力,最后才会想到口语测试。因此在各校的大学英语期末考试中,口语测试总是没有被真正重视起来,进而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施。

2、英语口语测试实际操作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诸多方面困难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每个年级都是几千人,若每人只测试10分钟,所耗的时间也是很多的;其次,评分标准也不好把握,因为主观性太强,随意性也大,同一个人的口试表现,不同的老师可能会给出差别很大的分数;再次,人多了,口语测试的试题很难保密,对学生来说,也不公平;最后,在任何一个口语测试中,听力技能与口语技能很难分开,考生如没有听懂考官的问话,也就不可能做出有意义的回答,同时也就不能使自己被考官理解。

3、对口语测试的研究还需深入,真正被认可的口语测试模式还没有形成,不象测试词汇,语法,听力那样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被广泛认可的考试模板套路。

(二)有利因素

1、各方面已经开始重视。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经教育部主管部门批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1999年5月起开始实施大学英语口语考试;pets考试从一开始就有口语测试和笔头测试两大部分;还有其它一些知名的考试都开始有口试部分。在高校里面,上从学校领导,下到外语院系领导,全体英语教师,再到广大的学英语的学生,至少在思想上都意识到了英语口语测试的重要性,都或多或少在思考着筹划着如何有效的实施这一测试。

2、在口语测试的理论和实践探讨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适应社会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国家教育部要求大学英语课程在21世纪再上一个新台阶,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1997年,由全国大学英语考委会立项,重庆大学外语学院承担了“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系统工程研究”这一科研课题。研究表明,有90%的职员认为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设置口语测试是必要的。重庆地区的90%的大学生和84%的大学教师也认为设置口语测试是必要的。经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1999年5月起开始实施大学英语口语考试,首先在部分重点院校试行,然后逐步在全国实施。之后,很多人开始了英语口语测试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在研究口语测试的特征,口语测试的设计原则,口语测试的形式和内容,以及口语测试的评分标准等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至于如何大规模的组织英语口语测试,以及如何发挥测试的反拨作用,促进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在如何组织大规模的英语口语测试上,直接型口试,间接型口试和半间接型口试(录音口试)三大类别的口试各有利弊,如何结合,尚无定论。尽管如此,毕竟研究已经开始,而且还有了一定的基础。这就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改进口语测试的对策

1、在大学英语期末考试中,务必加上英语口语测试这一项内容。也就是必须要先实行这一制度。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否很真实、客观、公正,都会或多或少的促进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和进步。以考促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有了这种考试后,学生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肯定会自觉加强口语训练,也会要求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大口语教学的力度。

2、要求每一位英语教师在充分认识口语测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加强英语口语测试理论方面的学习,如了解口语测试的特点,原则及形式,题型,评分方法及评分标准,还包括了解一些测试体系,如科学前测试体系,结构主义测试体系,交际测试体系等等。并在每年的期末英语口语测试实践中积累经验。如经常有意识地分析测试的结果,得出一些科学的结论等等。不断的尝试使用不同的口语测试方法所取得的测试效果,慢慢摸索出一些适合本校学生的英语口语测试模式。

五、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口语测试势在必行,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目前实施起来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共同存在,但只要教学各方都高度重视,并积极实践,在探索中不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就一定能够把口语测试推向前进,使它真正地促进英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从而为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黄萍.从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研究看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3).

高一英语期中考试总结篇7

【关键词】高职英语 多元互动 考核模式 能力模块 培训考核

1 高职英语考核模式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无论是公共英语还是专业英语的课程考核都还仍然以传统的考核模式为主,即主要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两种。考试课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包括出勤(10分)、课堂表现(10分)、作业(10分);期末成绩占70%。最后考试课的总成绩(100分)= 平时成绩(30分)+ 期末成绩(100分*70%)。考查课成绩一般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档,主要依据各种平时成绩的综合评定。

2 现行高职英语考核模式的弊病

2.1 现行的高职英语考核模式不能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更多地注重考试过程的组织和考试成绩的评定,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和对考试结果的信息反馈不够重视。

2.2 考试内容侧重于对知识进行考核,忽略了对能力进行评定,造成大部分学生结课前等着老师划考试范围,考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2.3 考试方法单一,以闭卷笔试为主,很难做到真实、客观、有效,并且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3 高职英语考核模式改革的初步设想

3.1 学院负责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核。不再采用考试课的总成绩(100分)= 平时成绩(30分)+ 期末成绩(100分*70%)的考核模式,而将平时成绩中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的评定与期末试卷中各项英语基本能力的测试加以整合和改进,按照由低到高的难易程度重新形成听、译、读、写、说/综合五大考核模块,教师可根据学年、班级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分别在学期中前期、学期中、学期中后期以及学期末进行不同模块的考核,五大考核模块所占分值的权重分别为听(10%)、译(10%)、读(15%)、写(25%)、说/综合(40%)。学生要想通过考试,需要同时达到以下两个要求:一是各个模块的单项考核成绩相加后的总成绩不得低于分;二是出勤率要在80%以上。

每个模块以英语日常应用和相关专业涉及的英语为主要内容形成各自试题库,设计出科学、合理、有效、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根据每个模块的特点可采用其中的某一种或某几种组合进行考核。不同的学期在不同的专业和班级可从各个模块的试题库中选取不同难度的试题进行考核,如对于同一专业班级的学生,大二时的试题就应难于大一时的试题;同是大一学生,实验班试题应难于C班试题,英语专业班级试题应难于非英语专业班级试题。并且同一模块可为学生提供多次考试通过的机会。

3.2 企业负责英语相关岗位的培训和培训毕业考核。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都开展了“校企合作”,引进了“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培训期满后,如何对培训进行考核?能否将企业培训进行更深层次的延展,将其与职业资格证书进行无缝对接?德国是世界上职业教育和培训发达的国家之一,“双元制”是其主要的职业教育形式。“双元制”是指学校和企业。学生既在企业(通常是私营的)以学徒身份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相应的知识培训,又在非全日制的职业学校(通常是公立的)中以学生的身份接受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理论和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不仅在德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名,这不仅是因为其培训质量高,而且这一高质量培训又以客观、公正和规范的考试考核体系为保障。在接受双元制培训过程中,考生在行业协会监督下进行两次考试,这两次考试,都分别由两类考试组成,培训毕业考试和职业资格考试,由此,产生两类证书,即培训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我国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体系在这方面可以多借监德国的“双元制”。

另外,澳大利亚 TAFE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也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澳大利亚 TAFE学院的考试内容及其标准是由相关行业培训理事会和学院根据产业需求、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 ,经澳大利亚教育部批准。其在办学类型和层次上与我国高职高专相当。TAFE考试方式多样化 ,教师可采用 12种标准测试方法中的某几种组合进行考试 ,12种方法是 :观测、口试、现场操作、第三者评价、证明书、面试、自评、案例分析报告、论文、工作制作、笔试、录像等。考核结果采用达到、部分达到和没有达到三个等级。

4 高职英语考核模式改革的预期效果

4.1 将教师的教学考核重心从传统应试教育的单词、语法等转移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并用英语表述、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

4.2 将学生的学习应考重心从历来习惯性的“平时不努力、考前死记硬背、考试中抱有饶性心理”转变为“平时学习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应用能力的锻炼,考试时锻炼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4.3 将高职英语考核模式的改革和高职英语教学其他方面的改革有效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英语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从而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高一英语期中考试总结篇8

针对国际贸易学院学生的专业制定相应的大纲和质量标准。巩固原有的语法、词汇知识,掌握基本的商务词汇与商务概念知识;在商务交际情景中训练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将语言技能与商务技能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强调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同时,大学英语教学应辅助学生的专业学习,使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简单了解国际商务的现状,以达到学习英语、提高商务交际能力的目的,培养学生成为适应职场和实际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相关材料应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同时,教师也应认真研究教材,结合所教授学生专业,适当增补教学内容,以商务内容为载体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兴趣,也能帮助教师提高相关专业知识。以网络多媒体教学为载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型的教学方法以及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得意提倡。

三、改革教学评估体系

期末考试的试卷也要具备国际贸易专业特色。各个题型的设计,如词汇、阅读、翻译、写作等都可以围绕国际贸易专业的相关内容。过程性评估:包括平时提问、单元测试(平均每单元一次)、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及课堂表现等占期末总评成绩的30%。终结性评估:通过期末考试进行,考试形式包括笔试和口试,共占期末总评成绩的70%。试卷统一命题,从试题库中抽取组卷,考试内容要求覆盖面广,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约占60%,综合应用能力考查约占40%。词汇、句法、阅读、完型填空、短句和段落翻译、写作等涉及商务英语相关内容。学期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口试(10%)+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由笔头作业,口头作业,听写,背诵以及单元测试等项构成。

四、注重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两门课程的相关性

大学英语的教学应该为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两门课程应该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两门课程应该具有相关性和连接性。大学英语教师应对专业英语教材有所了解,并懂得国际贸易专业的相关基础知识,并有意识的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尽量涉及学生的专业知识。讲授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师应该虚心向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教师学习专业知识,专业英语教师也应向大学英语教师学习教学方法,讲授经验。

五、注重开展适合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第二课堂

高一英语期中考试总结篇9

论文摘要:本研究采用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自制了一份英语词汇测卷,测试采用四种题型,分别考察学生对词汇的记忆、运用和理解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该词汇试卷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英语词汇水平,具有较高的效度,基本可以应用于分班测试。 

一、调查目的 

 

中国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究竟如何?词汇量究竟有多少?是否一份词汇测试卷就可以测试出该生的英语水平?本研究的词汇量调查有三个内容: 

1 该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的整体英语词汇水平处于什么阶段? 

2 该词汇测试试卷是否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 

3 该词汇卷是否能有效地用于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分班? 

二、调查概况 

(一)测试样本 

将测试样本分成两组,第一组参加词汇前测,第二组参加词汇测试。 

1 在词汇前测中,共随机抽取118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参加,他们都是2006年统招录取的某学院的新生。其中,47名学生来自商贸系(文科),41名学生来自护理系(文科),30名学生来自汽车系(理科);2,在词汇测试中,共随机抽取129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参加,他们也是2006年统招录取某学院的新生。其中专科生包括:27名经济管理系(文科)学生,22名艺术系(艺术类)学生,28名汽车系(理科)学生;本科生包括:17名计算机系(理科)学生,35名机械系(理科)学生。

(二)测试工具

本次测试采用了两套试卷,一份为笔者自制的词汇测试卷,一份为当年的期末考试卷。 

词汇测试卷用来测量被试样本的词汇水平,词汇均为高频词汇,涵盖初中、高中、大学英语应用能力b级(cept-b)、大学英语应用能力a级(cept-a)和大学英语四级(cet-4)的词汇。从大约5000个词汇中选取了120个高频词汇,组成120道试题,其中有34道初中词汇题、25道高中词汇题、31道cept-b词汇题、17道cept-a词汇题、13道cet-4词汇题。采用多题型的方法,即:词汇翻译、单词意义搭配、选择题、填词题。 

表1数据表明该词汇测试卷的效度为0.97,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可以用来测试综合英语词汇水平。 

(三)词汇测试卷的构建 

1 单词的选取。词汇是多水平多层次的连续体,本次测试含有五级水平,即初中、高中、大学英语应用能力b级(cept-b)、大学英语应用能力a级(cept-a)和大学英语四级(cet-4)的词汇,并从5000个单词样本中随机抽取了200个高频词汇,而高频词汇的选取是根据教授初中、高中和大学英语教师们的经验,选取的词汇大多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2 试卷编制。本次试卷共有四大题型,200道题目,每个题型50小题,每小题0.5分,总分100分。 

(1)翻译题:词对词的翻译是一种方便又有效的词汇测试方法。在写作和回忆某个需要的单词时它能够测试学生对某个单词的理解能力(ellis and sinclair,1989,引自sheehan,2003)。 

(2)搭配题:英文单词搭配中文含义或英文含义。这种题型主要是用于考察学生使用正确单词含义的能力(ellis and sinclair,1989,引自sheehan,2003)。 

(3)选择题:这一题型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考试中,它能够测试出学生在某一情境下能否正确运用和认知某个单词的能力(ellis and sinclair,1 989,引自sheehan,2003)。

(4)填词题:也称为c-test,它用于laufer and nation的产出性词汇能力测试(1999)。这一题型能够考查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拼写单词,是否能用于适当的情景以及知道何时用和不用某个单词(ellis and sinclair,1989,引自sheehan,2003)。 

前测实施后,删去了80题,因此最终的词汇测试卷翻译30题,搭配40题,选择40题,填词10题。填词题被证明是最难的一道题,所以删去了大部分,保留了一小部分,因为它能够有效地测试出学生的理解能力。 

3 词汇测试前测。200个高频词汇平均分配到了各个题型中。在进行正式测试之前,试卷需要进行前测和分析,以确定这些题目是否恰当,是否太难或是否要修改。2007年3月28日,118名前测组参加了测试,共200道题目,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测试结束后收回了11 8份试卷。 

(四)词汇测试卷的再构建 

在118名学生参加前测后,笔者对试卷进行了分析并随机采访了一些被试者,删除了部分太难的题目。试卷重组后,仍保留四大题型,留下120题,每题1分,满分120分。2007年4月29日,第二组的129名学生参加了词汇测试,时间60分钟,测试结束后收回了129份试卷,129名学生平均分为73.16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词汇测试结果 

从下表2的数据中可以显示每一级词汇的得分情况: 

表2数据表明,随着词汇难度的加大,掌握程度随之降低。初中英语词汇量的掌握程度只有74%,这意味着大一新生还有26%的初中词汇没有掌握,同样的,仅有61%的高中词汇被掌握;cept-b、cept-a和cet-4的词汇掌握程度的区别不是很大,造成这一结果现象是由于cept-b、cept-a和cet-4选取的词汇很有限。总的来讲,这一结果表明高职高专大一新生的整体英语词汇水平处于初中和高中阶段。 

(二)期末英语考试结果 

期末英语考试卷的满分为100分,与词汇测试成绩相比较,期末考试成绩与之很一致。如此高的一致性,说明综合英语能力与词汇量的大小相关。下表显示了期末英语考试成绩与词汇测试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期末英语考试和词汇测试的相关性达到了0.78,平方后得到0.61,这个数据表明词汇测试的成绩能够反映期末英语考试中61%学生的成绩,两项测试的一致性程度很高。 

laufer在1998年阐明:许多研究者发现词汇量能很好地预测学习者的阅读理解、写作质量的能力,同时也是语言流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研究数据也同样表明了词汇量与把阅读和写作作为主要考察项目的综合英语能力测试的相关性很高。 

(三)期末英语考试与词汇测试排名的相关性比较 

统计数据说明,这两项考试的排名相关性为0.64。根据学生的词汇测试成绩和正态分布下的标准差的比率(文秋芳,2005),我们把这129名学生分成三个班:好、中、差。同时也按照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班,并把按后者进行的分班看作更加可信,则分错班的学生数如下表所示。

如表5所示,129名学生按照这两次的测试成绩排了名。根据标准差的正态分布,处于+1 sd的范围为68%,因此有87名学生进入中班,在这87名学生中,根据期末考试成绩,有13名学生的词汇成绩排名不在其中;处于+1 sd的范围为16%,则21名学生进入好班,根据期末考试成绩,有3名学生的词汇成绩排名不在其中;处于-1sd的范围为16%,则21名学生进入差班,根据期末考试成绩,有5名学生的词汇成绩排名不在其中。 

根据上表,共有21名学生分错了班,比率为17%,108个学生分入适当的班级,比率为83%。这些数据表明按照词汇成绩分班是有一定的风险的,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被分错班,那么分班就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 

四、讨论

(一)该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的实际英语词汇水平所处的阶段 

从词汇测试的考试结果来看,可以推断该院校的大一新生并没有完全掌握在上大学之前就应该习得的中学词汇。 

根据采访调查,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一些学生坦言他们讨厌背单词,而且从小也没有养成记忆单词的好习惯,另一些学生直言他们对英语不感兴趣,他们对英语基本知识的了解很贫乏,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认为他们没有环境去练习在课堂上学到的词汇,还有的学生说他们进大学是来学技术的,英语对他们没有用,所以他们打算放弃。二是我们现行的教育问题:首先,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入学门槛较普通或重点院校要低很多,在招收新生时,英语成绩并没有划定单科成绩录取线,其次,不同地区的初等教育发展是不平衡的。来自农村的学生们说他们那儿的有些老师连发音都带有明显的地方口音,很不标准,这使得他们很羞于开口读英语,以致于不愿意学英语这门课程;最后,当前的英语教学在促进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方面做得不够,教师在课堂上说得过多,而学生却练得太少。 

(二)该词汇测试试卷是否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 

从总体来看,词汇量越大的学生其英语水平也越高。该词汇试卷以多样化的题型考查了学习者的词汇深度和广度。研究也发现词汇量的深度、广度和其他的语言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如:laufer,1998)。这一发现主要是针对低水平的学习者而言的,他们对语言的掌握程度直接表现在他们对词汇的掌握程度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词汇量增加,并且应该把词汇量关注在初中和高中这一层面上,共计2000个单词。在没有完全掌握这2000个单词之前,学习者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就会遭遇更大的困难。 

(三)该词汇试卷是否能有效地用于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分班 

alderson等人在1995年阐明,分班测试应基于所在学院教学大纲涉及的方方面面hughes(1989)认为分班测试应根据教学内容,这样不同的学生就能够适应不同的水平。 

有些研究者认为,单一的测试是不能全面地考查一个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的,分班测试应该对学习者进行一系列的测试(murry,2001)。由于词汇是学习者语言学习的一个关键部分,因此我们把词汇测试作为分班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可以把词汇测试应用于分班考试,但是,如果把所有的学生只分入三个班:好、中、差,则有17%的可能性会把学生分入错误的班级。考虑到分班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效,必须慎重使用词汇测试作为分班考试依据。 

五、结论

1 词汇测试卷的效度为0.97,具有很高的有效性。测试结果显示,大一的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初中和高中的词汇量,而这些词汇本应该在大学人学前就应全部掌握。测试结果还显示cept-a、cept-b和cet-4的词汇掌握程度很低。词汇量太低很可能是造成英语教与学困难的一个主要因素。 

2 期末考试成绩和词汇测试的相关系数为0.78,说明词汇测试能够有效地反映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这两次考试的成绩很相似,说明词汇掌握量是英语水平的一个特征,我们可以从学习者的词汇成绩推断出他们的英语水平。 

高一英语期中考试总结篇10

论文摘要: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江苏教育学院对2005级新生首次实行了分层次教学,即按文理科及高考英语成绩分班教学,并对其中的六个教学班级分别进行了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经过两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英语学业成绩影响显著,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学。

对多媒体应用于教学,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所谓“哗众取宠”“劳命伤财”的时尚玩意儿,对教学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另一种观点认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所呈现的知识,它是教学现代化的体现。

随着高校的扩招,班级人数越来越多,如何面对这100人左右的大课,保证教学质量并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是摆在每一位外语公共课教师面前的难题。笔者于2005年试着在自己的教学班中率先应用多媒体教授外语,摸索外语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价值与方法。

一、多媒体教学模式有效性实验研究

1.实验阶段一。

研究假设:从短期授课效果(一个学期)来看,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

研究对象:2005年9月,江苏教育学院决定对2005级普本新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行了分层次教学,即将学生按文理科及高考英语成绩进行分班教学。共分出6个教学班,A1,B1,B2是文科班,A2,B4,B5是理科班,其中A1(65人),A2(60人)班学生的人学成绩(即高考英语成绩)在120分以上,B1(78人),B4(70人)班学生的人学成绩为110一119分,B2(77人),B5(70人)班学生的人学成绩在110分以下。B2,B4班的大学英语教学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模式,为实验班,其他4个班为实验的对照班(按高考英语成绩与实验班同水平的B1,B5为对照班1;而高考英语成绩好于实验班的A1,A2为对照班2),使用的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即:B2,B4(高考英语成绩120分以下)。多媒体教学模式。实验班(147人);B1,B5(高考英语成绩在120分以下)*传统教学模式一对照班1(148人);A1,A2(高考英语成绩在120分以上)。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班2(125人)。

实验材料:实验班及对照班均使用的是大学英语新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外研社)。实验班的每节英语课均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多媒体教案附后),而非实验班则没有采用。

实验时间:这是个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时间为2005一2006学年第一学期。

数据收集与统计:收集了2005级实验班,对照班共6个教学班2005 - 2006学年第一学期的学生学业成绩,包括期中、期末和总评成绩,并将所有数据录入电脑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统计及结果:由于实验班与对照班1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且实验班高考英语成绩还略低于对照班1(M实验=107. 46

注:*P

由于实验班与对照班2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有显著性差异(M实验二107. 46 < M对照班2=123. 38 ,**P=0.000

注:*P < 0. 05;**P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班和对照班1在期中考试成绩均分分别为77. 95 , 76. 74,虽然实验班均分高出对照班1,但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但期末考试和学期总评两组均分分别为72. 2和68. O1 ,74. 5和71.32,P=0.000实验班

表2的结果则告诉我们在剔除了人学成绩(即高考成绩)对学生英语学业成绩的影响之后,代表两种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的学生期中英语成绩的调整平均数分别为79.784和81. 774,多媒体教学模式没有显现出它的优势。但到了期末考试和学期总评,我们可以看到两组在调整了人学成绩影响后的平均分分别为75. 266和72. 752 , 77. 073和76. 361,虽然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 01),但实验班的班级平均分高于没有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对照班2。

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研究假设,即从短期授课(一学期)效果来看,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

2.实验阶段二。

研究假设:(1)从长期授课效果(3个学期)来看,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2)多媒体教学更能帮助学生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获得好成绩。

研究对象:由于从2005 - 2006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有些班陆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模式,所以我们选了B2班(77人)作为实验班(该班一直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模式),BS班(70人)作为对照班(该班一直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两个班学生的人学成绩(即高考英语成绩)均在110分以下,经过统计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M实验=103. 96 , M对照班=102.1 >,可以看作是同质的两组。

实验材料:实验班及对照班均使用的是大学英语新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一至三册(外研社)。实验班的每节英语课均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多媒体教案附后),而对照班则没有采用。

实验时间:这是个长期跟踪教学效果的教学实验,为期3个学期,时间跨度为2005一2006学年第一、二学期及2006一2007学年第一学期。

数据收集与统计:收集了实验班、对照班3个学期的学生学业成绩,包括期中、期末和总评成绩,及两个班学生2006年12月参加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并将所有数据录入电脑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统计及结果:由于实验班有1人,对照班有2人没有参加2006年12月的四级考试,所以在进行教学效果的长期跟踪数据处理时是按实验班人数=77一1 = 76人,对照班人数=70一2 = 68人来录人的。为了检验实验班、对照班真实教学效果,我们所使用的均分是利用协方差分析剔除各班高考英语成绩、性别比例差异影响后的估计均分,即以各学期总评成绩,四级考试分数为因变量、以高考成绩、性别为协变量、以班级为自变量,利用SPSS1l. 0统计软件计算出来的。统计结果如下:

注:(1>实验班、对照班真实教学效果均分是利用协方差分析剔除各班高考英语成绩、性别比例差异影响后的估计均分。

(2)F值和显著性概率P值是以各学期总评成绩为因变量、以高考成绩、性别为协变量、以班级为自变量,利用SPSS1 l . 0统计软件计算出来的。

注:T分数是根据实验班学生的历次成绩参照全年级的478名学生历次成绩的平均分和标准差计算出的Z分数,按照lOZ+ 50转换而来的。

从表3和趋势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班历次英语考试成绩在年级中的相对位置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快于对照班。表4报告的是对两种教学模式真实教学效果进行协方差分析后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从3个学期的学期总评成绩来看,实验班的教学成效均明显好于对照班,P第一翔=0. 012 < 0. OS ,P第二翔=0. 005

为期3个学期的教学实验部分验证了我们的研究假设,即从长期教学效果看,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但对学生的四级英语考试的促进效果不够明显。

二、分析与讨论

两次教学实验的结果都表明,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实验班英语成绩比没有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对照班上升较快,前者的教学效果要明显好于后者。根据笔者自己亲身的体验,分析出相关原因。

1.多媒体教学能促进教师深度备课。

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备课是一种促进。多媒体要求用最精炼的语言突出重点并在每张幻灯片上得以体现,必然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抓住要害。

2.多媒体教学能促进学生掌握材料。

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相比,词汇量很大,课文长,练习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可节省大量板书时间,加大授课容量,甚至可以补充许多好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促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

3.多媒体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