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考试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5 00:20:20

大专考试总结

大专考试总结篇1

关键词:考试档案;人事考试;专业化

在我国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管理人员占据的比重比较大,专业人员占据的比重比较小,各单位的管理依赖于上级指令,凭借自身能力进行管理的情况少之又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现代人事考试缺乏专业化。人事考试缺乏专业化主要是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一方面是人事考试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受认可程度还不够,另一方面是因为考试机构的内部原因,员工综合素质低,机构管理水平低下等。当下,我国人事考试的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对考试档案进行充分利用,正是为了满足这一要求,让人事考试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1 人事考试的重要性

人事考试是由国家人事部门和地方各级人事部门举办的一系列考试,包括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专业技术职称考试、执业资格考试等。人事考试制度是我国企业和事业单位聘用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够增加我国人才资源的使用效率,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随着我国政府机关、社会机构、企业单位都开始推行人事制度改革,人事考试的考试成绩成为了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人事考试必须具有极高的社会公信力,深受广大民众认可,才能够发挥为各类单位和机构提供优秀人才的作用,促进我国的发展进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 提高人事考试专业化水平的对策

(一)考试档案搜集与整理

考试档案是在历年人事考试的过程中形成的书面资料。只有对考试档案进行全面搜集和系统整理,才能够谈到提高人事考试的专业化水平的问题。通过对考试档案进行搜集与整理,能够发现的人事考试当中存在哪些问题,总结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对人事考试改革具有指导作用。

目前,人事考试的主管部门对考试档案的搜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搜集的考试档案局限于考试文件、考生信息、考试成绩统计、考试命题数据库等等[1]。为了提高人事考试的专业化水平,首先要拓宽考试档案的搜集范围。只要是与考试相关的信息、资料,无论时间先后,都要收归到考试档案当中。考试档案的搜集不应该局限于上文所说的几种。在人事考试之前可以搜集的资料有考试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相关科学领域的最新动态、专家和人民群众的建议、科学研究工作的成果等;在人事考试之后可以搜集的资料有考试成绩分析、考生对考试情况的反馈、试题试卷的分析报告、考生领导和同事对考生的评价总结等等。

当前,我国人事考试的主管部门对考试档案的整理还处于比较简单的初级阶段,只是将考试档案按照科目和类别进行存放。为了提高人事考试的专业化水平,必须要加强考试档案整理的科学程度。如果想要提高人事考试的命题质量,就要从报名表的设计开始入手。报名表首先要能全面反映考生的信息,比如姓名、年龄、专业、工作经历、家庭背景、知识水平和技能熟练程度。在充分了解考生信息的基础上,才能根据大众水平设置命题难度和知识侧重点,避免发生人事考试难度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提高了人事考试的公平性。在考试结束之后,要对考试总体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考生的得分情况,对命题的难度、范围、公信力进行评判,帮助命题人员修正命题的思路,让人事考试的考试内容更加切合考生的工作实际,提高人事考试的实用性。

(二)档案研读与人员培训

无论任何工作,专业人员都是执行主体。所以,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就能够提升工作质量。对于人事考试来说也是如此,想要提高人事考试的专业化水平,也要通过建立专业人才队伍,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入手。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对考试档案进行深入研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对考试档案的深入研读,人事考试的工作人员能够了解到考试的时代背景、社会状况、制度政策、考试目的和专业建议等情况,有助于工作人员对人事考试的制度进行优化改革,提高命题、评分、总结分析等一系列流程的工作效率,提高人事考试的时效性和实际性,结合行业发展的新动态与工作实际[2]。另外,工作人员还能够通过深度研读考试档案,了解历年考试的变化趋势,掌握考试命题的规律,尽快融入到工作岗位当中。

(三)利用档案串连各环节

人事考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远非一般考试所能相比,所以各个工作环节都需要特别加以注意。人事考试的工作涉及了报名、命题、考试、阅卷、总结等环节[3]。如果能够利用考试档案将人事考试工作的各个环节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加以分析和研究,就能够大大提升人事考试的专业化水平。人事考试工作的各个环节当中,都会产生一部分考试档案包含的内容,报名环节有考生报名表,命题环节有命题设计方案,考试环节有考卷和考场管理制度,阅卷环节有考生成绩表,总结环节有考试情况的总结报告等。这些环节都是具有紧密联系的,其中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容易对相关环节造成影响。利用考试档案将这些环节串连在一起,能够帮助考试工作人员对人事考试的总体过程进行梳理,能够从整体角度对人事考试的专业化水平进行提高。

3 结论

人事考试是我国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拔人才、聘用员工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我国人事考试制度成熟化、体系化的进程逐渐加深,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这对我国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我国的人事考试主管部门必须善于利用考试档案提高人事考试的专业化水平,全面搜集考试档案,科学进行考试档案整理,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深入对考试档案进行研读,利用考试档案将考试各个环节串联起来,提高人事考试的时效性与实用性,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只有这样才能被社会所认可,才能真正为用人单位选取好材。

参考文献

[1]孙丽丽.关于提高人事考试安全性的几点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02:36-38.

大专考试总结篇2

【关键词】财务管理;课程;考核

《财务管理》是大多数高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其他多个专业的选修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对财务管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领会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能为本专业的学习提供帮助。要求学生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以及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等基本概念,掌握财务分析、投资决策、筹资决策、收益分配以及企业价值评估等理论和方法。

《财务管理》课程考核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督导作用。设置得当的课程考核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并对教学起到反馈、调节、评价和促进作用。那么应该如何安排课程考核,才能起到以上作用?在从事多年财务管理教学的基础上,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实行分专业考核还是统一考核

以往本门课程考核时,考虑到各专业班级之间评分的公平与可比性,以及教师命题、评价的可操作性和效率性,一般都要求统一命题,统一考核。但基于以下原因考虑,笔者认为分专业考核更为合理:

首先,虽然各专业开设的本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基本相同,但课程定位不同。对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该课程(也称中级财务管理)是核心课程;对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该课程是专业教育必修课;而对于经管类以外的各专业,如语言类,社科、理工类各专业,则是为扩展知识面而开设的选修课。

其次,学时安排不同。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的本课程学时安排比较多,以本校为例,一般有中级财务管理48或54学时,高级财务管理48或54学时;其他经管类各专业,本课程一般安排48学时或54学时,不分中级和高级课程;经管以外各专业,一般设置为选修课,只安排32学时的课程。

再次,教学重点不同。对于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重点在于财务决策、财务分析等方法的具体应用上。比如讲到项目投资决策部分,基本方法对这些专业的同学来说非常简单,只要介绍清楚就可以,而后面的不同寿命期投资项目的决策,设备更新决策、考虑折旧和所得税问题的复杂决策等才是研究的重点;但对于经管类其他专业的同学来说,由于会计方面知识学的比较少,复杂问题的决策不宜过多展开;而对于经济和管理类以外得各专业,重点应该放在基本方法比如贴现分析的几种不同决策方法上。

二、采用形成性评价还是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的基础上做出的评价。形成性评价重视的是过程,具体可以采用观察、提问、作业、测验、问卷、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手段。形成性评价应设置得较为频繁,比如可安排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后的作业、小测验等。

在《财务管理》课程中采用形成性评价的好处在于:

首先,可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比如在课堂讲解的同时,通过观察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反应,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可以随时调整教学。

其次,促使学生及时掌握已学部分知识。如“货币时间价值”部分学习结束后,可以安排作业或者小测验,促使学生及时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并加深理解,为以后投资、筹资等单元的学习扫清概念理解和方法基础上的障碍。

再次,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通过提问、作业等发现部分同学在与折旧相关的现金流量分析上发生错误,教师可以对这部分内容重新讲解,学生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有哪些理解上的偏差,存在哪些错误,并根据教师讲评和自己的重新认识进行更正。

第四,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的正面肯定,使学生通过情感反应加强了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也通过学生的认知反应加固了其对正确概念、原理等的认识,校正了含糊的理解和不清晰的记忆。

第五,促使学生参与评价。比如在以往的教学中,安排问卷调查,请学生自己分析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更为合理,同学们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当然,形成性评价在应用时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如果不把形成性评价的结果量化并计入到学生最终成绩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够,如果量化并计入最终成绩,其评价结果本身可能并不公允,比如提问时每位同学回答的问题不同;作业很难保证独立完成;分组讨论时部分同学不开口不参与;作业、测验的评价难以标准化;频繁评价的时间精力难以保证等等。

总结性评价则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也称为“事后评价”。总结性评价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学期末的考试,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财务管理》课程中采用总结性评价的好处在于:

首先,可以考察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考察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通过期末的考试可以考察学生是否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是否掌握了财务分析、投资决策、筹资决策、收益分配、企业价值评估等的理论和方法,是否具备财务决策分析等能力。

其次,便于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总结性评价最常见的作用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对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予以确定并打出分数,评出等级。

再次,对教师的教学提供反馈。教师可以从评价结果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这些信息将会对教师下一次组织教学提供参考。

应用总结性评价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学生不重视过程只重视结果,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总结性评价有一次考试定终身之嫌,忽略了过程的考核;基于考核时间的限制,难以覆盖绝大多数知识点,也难于满足对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的考核。

在实际应用中,对《财务管理》课程考核应将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在形成性测试时,不要简单地只打分数,而应通过适当形式地让学生知道他是否已掌握了该单元的学习材料。如果学生掌握,应明确指出;如果没有掌握,也要尽可能予以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在进行总结性评价时,要采用合适的考核形式,设定适当的考核难度,选用多种类型的考核题目,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能够反映出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能力。

三、采取开卷、闭卷还是论文形式

在总结性评价时,应该选用哪种考核形式呢?目前普遍采用的有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论文几种形式。

在《财务管理》以往的教学中,笔者和同事都倾向于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从评分角度来看,闭卷考试确实有不少优点,更适合标准化评分。闭卷考试的特点是:第一,有利于直接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和应用能力,也是对学生多方面基本能力素质的考查。第二,试题形式封闭,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流畅性。第三,闭卷考试不允许学生携带任何与考试无关的资料和工具,不允许学生交头接耳,可能会给学生造成紧张的氛围,影响其发挥。

采用开卷考试,考生可以自由查看资料,但是仍应独立完成。与闭卷考试相比,开卷考试的试题更具开放性,更加灵活,为考生回答问题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水平。开卷考试的特点是:第一,有利于考查综合能力素质。开卷考试时,试题的提问角度不是直接的,大多不是能从书面上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第二,试题形式比较开放,只有对系列知识的融会贯通,才能灵活地驾驭问题的回答,进而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第三,开卷考试允许考生翻阅随身所带的各种资料,考试环境相对宽松,能够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

以写论文作为考核形式,对教师来说,命题的工作量大大减轻;同时学生也没有考试压力;论文也比试卷更能反映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论文无法像闭卷或开卷考试那样,有比较大的考核知识点覆盖面,学生可以只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部分内容展开论述;论文写作时学生可以参考大量资料,有的同学会在网上下载大量资料照搬或者抄袭,对此难于完全杜绝;论文的评分不像试卷那样易于标准化,采用百分制评分并不太合适,也难以体现客观和公正。

对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建议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考核内容覆盖面广,既考核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等的方法掌握程度,又考核基本知识点和背景知识了解情况,考虑到这些专业的同学多有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需要,因此在题型安排和难度设置上可以部分参考CPA考试的情况,但对于CPA考试中未考察的实务以外的知识点等仍应考察。

对于金融、国贸、经管、市场等其他经管类专业,难度应该降低,考核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复杂程度一般的分析决策等技能的掌握情况,另外考虑到和本专业结合的要求,可以采用开卷或闭卷笔试加论文的方式考核,开卷或闭卷笔试可以考察学时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论文又能促使学生结合本专业具体情况,选择部分问题展开研究。

经管类以外的各专业,由于是作为扩展知识面开设的课程,只要学生能了解基本理论,应用基本方法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即可。因此只考核基本知识点,最基本的决策和财务分析能力,可以采用有条件的开卷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宇,易松芝.财经类院校课程考试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3).

[2]笪强生,翟晶.大学课程考核改革探索性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9).

大专考试总结篇3

关键词:自学考试;学历教育;群体结构;发展导向

中图分类号:G726.9 文献标识码:A

浙江省从1984年开始实施自学考试,已发展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驾齐驱,城市自考与农村自考交相辉映、国家考试与学校教育等各种教育形式沟通衔接的宏大的开放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量上规模较大,在质上体现出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和多功能的特点,而且表现出“低重心”的特征,专科层次的学生在数量上占优势。到目前为止,累计有900多万人次扣访过浙江省自学考试学历教育的大门,与此同时,浙江省自学考试非学历教育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一、自考生的群体结构分析

(一)城乡结构

从表1、图1、图2可以看出:自2005年以来,无论是来自农村的参加学历教育的自考生还是城镇的参加学历教育的自考生人数绝对数量都在逐渐减少,但是城镇考生人数减少的绝对数量要比农村人口多。与2005年相比,截止2009年城镇自考生人数共减少了81,778人;农村考生人数减少了4,248人。同时,来自农村的参加学历教育的白考生在考生总人数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2005年农村户籍的自考生占28.3%,城镇户籍的自考生占71.7%;2009年农村户籍的白考生占41.1%,城镇户籍的自考生占58.9%。显然,在农村人口逐步减少的同时,农村自考生的比例逐年上升,这说明浙江省自学考试向农村拓展取得初步成效。

(二)学历结构

从上述图表可知:第一,各学历层次的百分比也在发生变化,2005年各学历层次的考生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大专(专科)、中专(中技)、高中(职高)、本科及以上、初中及以下。到2009各学历层次的考生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高中(职高)、大专(专科)、中专(中技)、本科及以上、初中及以下。第二,2005年以来,初中及以下、中专(中技)、大专(专科)、本科及以上,这四个学历层次的考生人数绝对数量都在不同程度地下降。第三,高中(职高)的考生人数绝对数量在逐年增加,从2005年的51,883人增加到2009年的84,598人。由此可知,自学考试学历教育考生主体发生了变化,自学考试学历教育考生的主体由具有大专、中专(中技)、高中(职高)学历的人员变成具有大专和高中(职高)学历的人员,特别是高中(职高)考生占绝对优势。职高学生参加自学考试与浙江省推行的自学考试与中职衔接的政策分不开,同时也说明这一政策的前瞻性。

(三)年龄结构

从自考生年龄结构比例图表分析可以看出:2005至2009年期间,年龄处于21~30岁之间的考生占绝对优势,虽然此年龄阶段比例有所波动,但是其主体地位一直都没有变。近两年来,年龄大于31岁的考生比例逐年下降,年龄小于等于20岁的考生比例逐年上升。说明自学考试考生年龄结构日趋年轻化。因此,自学考试教育应注意到教育对象的变化,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教学。

总之,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自学考试考生群体结构呈现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来自农村的白考生逐年增加,所占比率不断提高;第二,白考生学历以大专和高中(职高)为主;第三,自考生主体趋于年轻化。

二、促进自学考试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

(一)自学考试要积极主动向农村延伸,拓展生源面

浙江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05万人,到2020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12万人,这给自学考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浙江省目前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为2180.8万人,占总人口的42.1%,自学考试在农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抓住这一机遇,深入开展自学考试向农村拓展的工作,充分利用自学考试这一开放教育形式为培养新型农民服务。

1996年全国考委和农业部联合发出了《关于推进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工作的意见》。而后,浙江省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农村自考实验区,出台了一些有力的措施,建立起了乡镇服务站等,这些措施大大方便了农村考生,自学考试面向农村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因此,应继续挖掘农村这一广大市场,使自学考试更好地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服务,为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有学者提出,把鼓励农村青年参加自学考试作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一项准公共服务,纳入公共财政框架,解决农民自学考试的部分学习费用包括误工补贴;根据我国行业与职业资格及技术标准的要求,把不需要学士以上学位的专业和技术岗位,纳入农村自学考试及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中;同时,把自学考试与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结合起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自学考试面向农村,涉及到农村自学考试培养对象的优势年龄段、教育层次需求、求职领域和专业教育形式、培养对象的地域差异性等问题。培养对象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农村自考培养目标的多样性、专业设置的地域性和培养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其考试形式应该多样化并具有可操作性。因此,自学考试专业与课程设置、教育形式上,应充分考虑这一培养对象的特点。

大专考试总结篇4

关键词:大学生;考试心理;控制能力

1.前言

如果把人生所面临的各种挑战都视为是一种考试的话,那么人的一生都是在考试中度过的。所以,具备良好的考试心理素质比知识的准备更重要。因为考试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的较量,也是一种心理的较量。对大学生考试心理的研究,能使考试本身更加科学,更好的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所谓考试心理问题是指个体在考试应激情绪下,在具体的考试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及身心行为障碍。本研究对华中师范大学各年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通过比较不同专业、性别、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分析华师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上的特征,为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

2.研究现状

目前对大学生考试心理控制能力的研究有很多,下面是一些人的研究:

王才康,《考试焦虑量表在大学生中的测试报告》,该研究在我国首次引入考试焦虑量表(TAS),并对中文版考试焦虑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验证。并得到中文版考试焦虑量表在国内试用有较好的信效度和大学生考试焦虑问题值得学校心理卫生工作者的高度重的结论。

陈璟,《大学生考试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该研究是研究大学生考试焦虑的现状以及探索出影响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因素,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考试焦虑现状十分严重,有焦虑感的学生达到总人数的55.2%,而高度焦虑的学生达到总人数的19.0%。通过对学生考试焦虑程度的非参数检验的结果可知,在年级和性别上差异不显著。而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对象:华中师范大学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的学生

人数:1000人,女生人数多于男生人数

范围:华中师范大学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3.2.2逻辑分析法

3.2.3问卷调查法

问卷收集情况:问卷出自郑日昌著《大学生心理诊断》,发出问卷1000份,回收1000份。大一学生313人,大二学生360人,大三学生216人,大四学生111人。男生276人,女生724人。文科533人,理科467人。

调查程序:

1.整理问卷

2.利用上公共课时间对所在班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

3.收集问卷

4.总结分析问卷

4.调查结果

4.1大学生考试心理控制能力总体状况

大学生考试心理控制能力总均分为3.2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表现不同。见图表1

图表1

4.2大学生考试心理控制能力的性别差异

华师学生的男女比例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相比较均分而言没有太大的差异,男生的心理控制能力要稍好于女生,见图表2。

4.3大学生考试心理控制能力的专业差异

通过调查,文科学生的心理控制能力的平均分为4.7分,理科学生的平均分为3分。说明理科学生的心理控制能力比文科学生的差,见图表2。

图表2

4.4大学生考试心理控制能力的年级差异

通过调查,大四学生的考试心理控制能力均分为4.5,大三学生为2.1,大二学生为2.7,大一学生为3.6,说明大四学生的考试心理控制能力最强,其次是大一学生,再次为大二学生,大三学生的考试心理控制能力最弱,见图1。

4.5大学生考试心理控制能力的职务差异

职务差别是本研究的亮点,通过调查的1000份问卷中有156名学生有职务,这156名学生干部的平均分为4分,而剩下的844名学生的平均分为3.6分,显示出学生干部的考试性能力要好于一般的学生。

5.结论

调查发现,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考试心理控制能力的平均分为3.7分,处于中低水平。而男生女生的考试心理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可能与男女生的性格差异有关。在专业上来说,理科学生相比较文科学生要差些,究其原因,不同学科在学习方式、学习要求上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学科的学生体验到的学业压力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不同专业的学生可能产生的考试心理问题在类型和严重程度上自然存在显著差异。从总体上来看,大学阶段考试心理问题呈现出先平稳发展,在大二至大三之间显著下降,而大三到大四显著上升的趋势,表现为大四>大一、大二>大三,大三的考试心理问题严重程度最低。究其原因,大一刚刚来到校园,对新的学习任务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体验到的考试压力较大。进入大二,虽然已经逐步适应了专业学习和考试节奏,但对考试结果抱有相对较高的期望,因此也体验到较高的考试压力。大三以后,他们已经能够得心应手地应对考试,而更多考虑自身今后的发展和人际交往,对于考试相对降低了要求,所以体验到的考试压力较低。到了大四,毕业成为迫切的现实问题,对考试结果的要求也相对比较表面化。因此,容易在考试期间产生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考试心理问题。本研究还发现,职务的差别对考试心理控制能力也有影响。究其原因,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责任心较强,处理事务的能力要好于一般学生,对考试等各个方面的控制有一个相对较好的水平。所以,从数据上表现出有职务的学生的考试心理控制能力要好于一般的学生。

6.结论

本次研究通过对华中师范大学各年级各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对华中师范大学学生考试心理控制能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华师大学生考试心理控制能力总体不高,其中男女差异不大,大四学生的考试心理控制能力最强,其次是大一学生,再次为大二学生,大三学生的考试心理控制能力最弱。还有就是理科学生的心理控制能力比文科学生的差一些。最后,担任学生工作的学生考试心理控制能力要好于一般学生。(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江琦.大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考试绩效研究.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6,6

[2] 王才康.考试焦虑量表在大学生中的测试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97

[3] 谭欣,王琦.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的报告.教育学,1996,(2):37240

大专考试总结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考核方式 粮食工程专业 考试改革

一、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考试是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但从教育本质上看,考试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在于“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管”,保证和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尤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若只用一纸期末试卷去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考核和评价,则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一致。所以高职院校的考试特别是专业课更应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考核,基于此,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我院粮食工程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探索

为了使课程考核方式与现代高职教育目的相适应,近几年我院加强了对考试模式的改革。粮食工程专业是我院的传统、重点和品牌专业,对此我们更是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工作。现结合我院情况,对我院粮食工程专业近几年在考核方式上进行的一些改革和探索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一)推行院系二级考试管理模式

我院的课程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两类,考试课又分为理论和实验、实训考试两种。在考试管理模式上,我院推行的是院系二级考试管理模式,即各课程是属于考试课还是考查课,在既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进行规定,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由各系制定、学校统一印刷出版的,因而各课程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的决定权在系里。理论考试课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全院的考试管理工作,在教师的命题、监考、阅卷等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考查课和实训、实验考试课由系部自己组织考试。总之,院系二级管理模式使我院的考试管理模式未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有利于规范、简化考试工作,也有利于各系部根据专业特色组织考试。

(二)建立和完善试卷库

试卷库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规范考试这一教学环节,也有利于评价不同教师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推动学院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我院自升入高职后就着手筹建试卷库,并在2006年正式使用试卷库组织了全院的考试工作。对试卷库的数量和质量,学院按如下方式进行了统一规定:(1)在同一学历层次中,每门课全校一套试卷。同一门课由两系以上或多位老师讲授的,由系间协调共同完成。有特殊情况者须经主管教学副院长同意,且课程名称和课程代码均要能够区别。(2)试卷库的格式严格按照校务处提供的格式进行排版,题型可从《试卷库审批表》中的11种类型中任选6类以上,也可以在上述题型外增加新题型。(3)为了保证试题的覆盖面,各套试卷中的试题不能有重复。试卷库出好之后,全部上交到教务处,在期末考试中,由教务处随机从中抽取一套进行考试。这一举措不但加强了学生学习的紧迫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避免了教师人工命题的随意性和片面性,加强了教师的责任感,所以,这一改革无疑从整体上提高了全校的教学质量。但是,试卷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如试题量、题型、考核内容、难度,因此,为确保试卷库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我们的试卷库也在不断进行完善,至今,我院每门考试课程已组建了十套高规格的试卷库。

(三)考试模式的改革和探索

在考试模式上,考试课可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采取理论考试和实验、实训考试两种方式,如我校的粮食工程专业,其职业岗位群主要是小麦制粉工、粮油保管员、粮油检验员,学生毕业前还要考取这三个岗位的高级工证书。由于该专业的职业岗位具有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因而为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这三个工种对应的三门核心专业课程的考试模式进行了改革,不进行理论的卷面考试,而是采取以实验、实训考试代替理论考试的方式,考试内容为全课程学习过的实验、实训项目,但是在期末考试时,只要求学生随机从中抽取一个进行考试,这样为了考试合格,学生就必须将所有的项目全部练熟,不然就可能全盘皆输,因而这种考试模式的结果是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并且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也不断得到了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实验、实训考试的过程全是按照高级小麦制粉工、高级粮油保管员、高级粮油检验员的职业资格证书进行组织的,这样,就使学生提前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方式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便于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

但是,上述考核模式主要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核,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并且考核内容主要体现了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考核,因而考核方式不尽合理,也不全面,因而,我院粮食工程专业课程的全体教师一直在不断探索更为合理的考核方式。本学期,我们试行了过程化考核的方式。所谓过程化考核,即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嵌入考核环节,每个教学项目都进行考核,以实现对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考核。每个教学项目根据内容不同制定不同的考核项目和评分标准,每个项目得分=知识评价×30%+能力评价×50%+素质评价×20%,期末课程结束后,分别对每个同学的考核得分进行汇总,汇总的方法是:期末个人考核总分=项目1的个人考核分×项目1的权重比+项目2的个人考核分×项目2的权重比+项目3的个人考核分×项目3的权重比+……,项目及其数量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就业岗位精心选择的,各个项目权重比的总和为100%。每个项目的权重比是根据该项目的难易程度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分配的,但整体趋势是逐渐提高的,这是因为考虑到以下两点:一是一般专业课程中各个项目的内容和任务都是由易到难的;二是为了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前边的项目若考核成绩不理想,后边的项目还有提高总成绩的机会。

实践证明,过程化考核的模式是比较合理的考核模式,但此模式需要在科学选择教学项目及合理制定每个项目的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该模式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

三、对高职院校考试改革的反思

高职院校的考试改革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因而在进行考试改革时,应在深入研究、合理制定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以专业和课程的特点,合理进行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同时还要规范组织实施考试的方式,以使课程考核与现代高职教育的目的相适应。

参考文献:

[1]陈耀敏.高职高专教育考核方法的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7,(02).

大专考试总结篇6

论文关键词:专业课程 考试改革 教学质量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集技术、经济、管理、法规四大方面知识于一体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该专业课程普遍具有基本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知识密切结合的特点,其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向学生教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现有专业操作技能性知识更新创造能力。传统的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成绩既难以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与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创造能力的提高程度,同时也难以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实际教学质量。如何进行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是当前高等院校十分关注的热点话题。作者结合多年从事专业课程教学的经验和体会,对传统考试模式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深入剖析,重新构建了适应专业课程特点的考试模式,并通过初步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专业课程传统考试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

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是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课程考试的主要模式。授课教师、学生对此都是比较适应的。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对这种考试模式的试卷命题、标准答案和评分方法制定有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这种传统的考试模式对学生是公平、公正的,但却存在如下一些弊端:

(一)很难全面地考核专业课程的完整知识体系

传统的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模式大都是:考试时间为两小时,试题常见类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判断、填空、简答、计算等,答题方式为笔答。由于受考试时间、命题形式限制,传统考试内容不能涵盖专业课程的绝大部分主要知识点,特别是专业课程中大量的操作性知识很难体现在试卷上。

(二)无法客观地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专业课程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对现有专业知识、技能进行更新、改进的创造能力。传统的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由于受考试形式的限制,很难考核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运用能力,而考核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更难以实现。

(三)不能有效发挥考试结果的反馈作用

传统的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是课程的一次性终结考试,其考试结果仅作为对学生课程学习成绩评定和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忽视了考试结果的反馈作用。如果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行多阶段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对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教师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重点教授、解惑,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四)阻碍了教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积极性

由于学校主管部门对传统的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的试卷命题、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的严格规定,加之有些课程实施“教考分离”等原因,任课教师只能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期末考试形式来“规范化”的授课,甚至对一些非常重要的专业技能性知识,因其无法体现在期末闭卷考试的试卷上,而放弃讲授。有些在本专业领域有很深学术造诣的优秀教师也因受传统的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的限制而不能将自己掌握的学科前沿知识传授给学生。

(五)不利于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和树立良好学风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严重影响,许多学生不是以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而是以通过期末考试或以追求高分数为目的来学习专业课程。因为考试是否通过和分数的高低对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完成学业和获得学位,而且是获得奖学金、评优甚至找工作的主要依据。由于传统的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的局限性,学生只是关注那些期末要考试的内容,按照期末考试的答题方法去学习,甚至有的学生根本不注重平时学习,经常缺课、抄袭作业,只是在期末按照任课教师划定的考试范围去重点突击,而考完试很快就把临考突击记忆的东西忘了。可见传统的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不利于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和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

二、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

(一)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总体思路

改变传统的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构建“全程式、多样化、复合型”的新型专业课程考试模式是作者经过研讨确立的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总体思路。

所谓“全程式”,是指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多阶段性的考试,将考试作为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手段,分阶段地检验学生对每个教学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以此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避免期末临考前的重点突击。通过阶段性考试检验学生对各阶段课程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重点教授、解惑。

所谓“多样化”,是指根据不同教学单元的大纲要求和所讲授的专业知识特点,采取多样化的考试形式。通过多样化的考试形式从不同的侧面全方位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既可以检验学生对基本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又可以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创造能力。

所谓“复合型”,是指采用复合形式最后评定每一位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成绩。要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考试得到的体现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运用能力的各种考试、考核成绩与课堂提问、专题研讨、平时考核结合起来,综合评定专业课程的最终成绩。

(二)新型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实施方案的构建

按照上述课程考试改革的总体思路,笔者构建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对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专业课程考试内容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涉及到课程讲授的所有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现有专业知识、技能进行更新、改进的创造能力。专业课程考试形式必须实现多样化,以不同的形式检验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2.专业课程考试形式与环节

根据考试改革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笔者设计的专业课程考试形式和环节,除了期末闭卷考试之外,还包括:开卷考试、上机操作、撰写课程论文和课程综述与学习体会等。

3.专业课程成绩构成与评定方法

对于在校学生而言,无论采取何种考试模式,评价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效果的最终指标都只能是课程成绩。为使课程成绩能够最大限度地全面、客观、公正的体现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及创造能力,笔者设计了复合式的成绩评定方法。采用百分制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中:期末闭卷考试占60%70%;阶段性开卷考试占10%一20%;上机操作占5%;撰写课程论文占5%一10%;作业占5%;课程综述和体会占5%;平时考核占5%~10%。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实践及其效果分析

为了探讨适应专业课程特点的新的考试模式,笔者选择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房地产估价”三门专业课程进行考试改革研究与实践。例如,2005级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际采用的考试形式和环节包括:期末闭卷考试(2小时)、上机操作(3次)、阶段性考试(3次)、撰写课程论文(3000字以上)、课程综述和学习体会(2000字以上)。该课程学习成绩构成及其比例为:期末闭卷考试60%;上机操作5%;撰写论文5%;作业(本课程留有40多道较为综合性的课后作业)1%0;课程综述5%;平时考核l5%。

从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实践的效果来看,“全程式、多样化、复合型”的专业课程考试模式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的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的种种弊端,改变了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认识,使学生不仅注重对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对专业课程平时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成绩更好的全面、客观、公正的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授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也包括考试形式、命题方法、成绩评定方法等)最大限度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拓展了专业课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了师生互动与沟通,将考试不仅仅作为一种检验教学效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对于促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重要作用。

四、推进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调动教师在考试改革中的主观能动性

改变传统的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为多阶段、多样式考试,仅仅是一种考试模式的改革。而实际考试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师对考试改革的态度。只有任课教师在主观上愿意通过考试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才能发挥出多阶段、多样式考试模式应有的功能和作用。高等院校要充分认识到任课教师在考试改革中的主导作用,对因实施考试改革给教师增加的额外工作量给予一定报酬,对实施考试改革效果显著的教师给予适当的表彰。通过政策导向调动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推进考试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倡考试模式的多样化

各类课程要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采取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考试形式,提倡考试模式多样化。笔者认为.上述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考试的新模式对于工科专业课程考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但对于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文理科类专业课程可能借鉴意义不大。考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要提倡课程考试模式的多样化,要“因课施考”,不能搞一刀切。

(三)不能以学生成绩的高低评价考试改革的效果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致使学苗质量下降,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的数量 居高不下。因此,有人认为通过考试改革提高学生的平时成绩,降低期末考试占总分的比例,可以降低不及格率。其实,这种认识是欠妥的。实施多阶段、多样化考试改革的目的是充分发挥考试的“指挥棒”作用,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使高校师生从单纯注重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变为既注重对基本理论知识学习,更注重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是教师的命题难易程度和评分宽严标准问题。实施考试改革同样存在控制适当的不及格率的问题,不能以学生成绩的高低评价考试改革的效果。

(四)改进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目前,各高等院校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学校教务部门和教学督导组的评教、教师同行评教和学生网上评教三个方面。因评教范围和目的原因,前两种评教的结果对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多大影响;而第三种评教因参与评教的学生多,其评教结果要形成学科范围内的排序,对教师影响很大。如果按现行的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对于实行考试改革的教师来说,很可能因平时对学生要求严厉,考试前不给划重点,个别学生认为平时成绩评定不公平等原因,而获得不公正评价。因此,要使教师真正投身于考试改革之中,还应改革现行评教方法。如:降低每学期学生网上评教的影响,适当组织每届毕业生离校前对教师的评教等。

大专考试总结篇7

以下为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艺术类本科招生简章全文:

本简章只限于介绍我校艺术类本科专业及招考方向(以下统称为“专业”)的招生情况。普通类专业、自主招生专业及其它类别的招生情况另有简章介绍。

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我校艺术类本科招生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办法”执行。

一、招生计划:2018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计划表

注:

1、以上艺术类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不编制分省招生计划;

2、以上学费为2017年标准,供参考,如有变动,按2018年北京市教委统一调整后的标准执行;

3、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浙江的考生,选考科目限选历史 ;

4、录音艺术(录音工程方向)只招收理科考生,上海、浙江的考生,选考科目限选物理;其他专业文理兼招,上海、浙江的考生,不限制选考科目。

二、报名

(一)报名条件

1、符合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中的报名条件。

2、若报考省级统考有要求且涵盖的专业,考生须省级统考合格。报考我校的专业是否涉及省统考,请考生严格参照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关于艺术类省统考科目对应的艺术类专业范围,我校不作另行规定。

(二)报名安排

1、网上报名时间:2018年1月1日-1月31日 考生均须于此时间内登录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招生网报名,并于报名前准备本人近期正面免冠电子标准证件照和具有网上支付功能的银联卡。

2、每位考生最多可报考三个专业。

3、学校设北京、南京、成都考点,考生请就近选择一个考点参加考试。

4、考生进行网上报名前,请务必认真阅读《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艺术类本科招生简章》,了解报考信息及网上报名说明。不按要求报名,误填、错填报考信息或填报虚假信息,未完成网上交费,未在规定时间内打印准考证等导致不能参加考试或影响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报名考试费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方向)、动画、动画(游戏艺术方向)4个专业按照北京市京发改[2016]1828号文件规定,每人每专业收取考试费160元。

其他专业根据北京市京发改[2004]2651号文件规定,每人每专业初试报名考试费100元,复试考试费80元,三试考试费80元。

考生网上报名所交材料及费用无论参加考试与否,不予退还。

三、考试

(一)考试内容及时间安排

1、播音与主持艺术

[初试][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考试过程录像)①指定稿件播读 ②现场应答或展示

[查询初试结果]3月12日在我校本科招生网查询,复试统一在北京进行。

[办理复试手续]3月16日 8:30-12:00

[复试][3月16日 18:00-20:00] 笔试 综合素质考查 [办理复试手续时安排时间] 面试(考试过程录像)①指定稿件一播读 ②指定稿件二播读并评述 ③现场应答或展示

2、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面试 ①自我介绍(约1分钟)②回答考官提问(高中所学知识)③根据背景材料提示进行命题演讲

[2月26日 18:00-20:00] 笔试 视频作品分析 重点考查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2月28日 9:00-11:00] 文化笔试 高中文化课中的语文、英语、数学

3、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

[初试][2月23日-2月26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根据背景材料分组进行即兴创意讨论 ②回答考官提问 ③有文艺特长的考生可以展示(除钢琴外,其它乐器或道具以及放音设备请考生自备,也可出示考级证书等证明)

[查询初试结果、办理复试手续] 2月27日8:30-12:00

[复试][2月27日 18:30-21:00] 笔试 影视作品分析 [2月28日 9:00-11:00] 文化笔试 高中文化课中的语文、英语、数学

4、戏剧影视文学

[初试][2月23日-2月26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回答考官提问,重点考查联想想象能力、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对文史哲尤其是叙事艺术作品的阅读与观摩情况。可现场提交自己的习作(文学、动漫作品均可)。

[查询初试结果、办理复试手续]2月27日 8:30-12:00

[复试][2月28日 9:00-11:00] 文化笔试 高中文化课中的语文、英语、数学 [2月28日 14:00-16:30] 笔试 命题故事写作 根据文字或图片元素进行写作,或对指定故事进行续写、扩写、仿写、改编,不少于1500字。

5、戏剧影视导演

[初试][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自我介绍 ②分组命题讨论 [2月28日 9:00-11:00] 文化笔试 高中文化课中的语文、英语、数学

[查询初试结果]3月12日在我校本科招生网查询,复试统一在北京进行。

[办理复试手续] 3月16日 8:30-12:00

[复试][办理复试手续时安排时间] 面试 分组完成命题小品 [3月16日 13:30-16:30] 笔试 命题写作 按命题写一个叙事类作品

6、表演

[初试][2月23日-2月26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朗诵 自选散文、故事或小说片段,3分钟②声乐 自选作品,唱法不限,无伴奏

[查询初试结果、办理复试手续]2月27日 8:30-12:00 [复试][办理复试手续时安排时间] 面试 ①朗诵 自选现代诗,3分钟 ②指定内容表演

[查询复试结果]3月12日在我校本科招生网查询,三试统一在北京进行。

[办理三试手续]3月16日 8:30-12:00

[三试][3月16日 18:00-20:00] 笔试 综合素质考查

[办理三试手续时安排时间] 面试 ①语言 ②形体 ③表演 ④特长展示(除考试内容之外的其他艺术特长)⑤回答考官提问

7、影视摄影与制作

[初试][2月25日 14:00-16:30] 笔试 画面构成能力测试 根据给定的若干视觉元素,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要求能够体现光线、色彩,画面主题明确、表达清晰。重点考查画面构成、色彩构成和创意设计能力。绘画工具不限,考生自备。考试用纸8开,由学校提供。)

[查询初试结果、办理复试手续]2月27日 8:30-12:00

[复试][办理复试手续时安排时间] 面试 自我介绍,回答考官提问,可提交摄影、绘画或其他作品。

[2月28日 9:00-11:00] 文化笔试 高中文化课中的语文、英语、数学

8、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2月23日 13:30-17:10] 笔试 素描、速写 素描:半身带手写生。用铅笔或炭笔完成,画具、画板等考试用具考生自备。考试用纸4开,由学校提供,考试时间3小时。 速写:命题人物动态默写。绘画工具不限,画具、画板等考试用具考生自备。考试用纸8开,由学校提供,考试时间40分钟。

[2月24日 14:00-17:00] 笔试 命题创作 根据命题进行绘画创作(一幅,只能用水彩或水粉着色)。重点考查综合思维、色彩造型能力和专业素质。考试用纸8开,由学校提供。绘画工具考生自备。

[2月24日 19:00-21:00] 笔试 综合能力测试

9、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方向)

[2月23日 8:00-11:00] 笔试 色彩 根据要求进行色彩默写。考试用纸4开,由学校提供。

[2月23日 13:30-17:10] 笔试 素描、速写 素描:半身带手写生。用铅笔或炭笔完成,画具、画板等考试用具考生自备。考试用纸4开,由学校提供,考试时间3小时。 速写:命题人物动态默写。绘画工具不限,画具、画板等考试用具考生自备。考试用纸8开,由学校提供,考试时间40分钟。

[2月24日 8:00-11:00] 笔试 命题创作 根据命题进行广告创作,广告语自拟。用色彩完成,绘画工具不限。考试用纸4开,由学校提供。

[2月24日 19:00-21:00] 笔试 综合能力测试

10、动画

[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回答考官提问 ②作品展示:展示考生平时创作的作品,素描、色彩作品各不少于5张。考官可根据具体情况要求考生进行现场素描、色彩或速写写生。 ③才艺展示:考生展示自己在漫画、动画、美术、音乐、文学、影视、外语、电脑制作等方面的才艺、习作或相关证书。考生面试时需自备素描及色彩绘画工具。

[2月23日 13:30-17:10] 笔试 素描、速写 素描:半身带手写生。用铅笔或炭笔完成,画具、画板等考试用具考生自备。考试用纸4开,由学校提供,考试时间3小时。 速写:命题人物动态默写。绘画工具不限,画具、画板等考试用具考生自备。考试用纸8开,由学校提供,考试时间40分钟。

[2月24日 19:00-21:00] 笔试 综合能力测试

[2月26日 8:00-12:00] 笔试 故事漫画创作 根据命题用4-16幅漫画讲述一个故事,要求着色,绘画工具不限,考生自备。考试用纸4开,由学校提供。

11、动画(游戏艺术方向)

[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回答考官提问 ②作品展示:展示考生平时创作的作品,素描、色彩作品各不少于5张(其中两张必需为长期作业),速写作品不少于8张。考官可根据具体情况要求考生进行现场素描、色彩或速写写生。 ③才艺展示:考生展示自己在游戏、美术、音乐、文学、影视、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才艺、习作或相关证书。考生面试时需自备素描、速写及色彩绘画工具。

[2月23日 13:30-17:10] 笔试 素描、速写 素描:半身带手写生。用铅笔或炭笔完成,画具、画板等考试用具考生自备。考试用纸4开,由学校提供,考试时间3小时。 速写:命题人物动态默写。绘画工具不限,画具、画板等考试用具考生自备。考试用纸8开,由学校提供,考试时间40分钟。

[2月24日 19:00-21:00] 笔试 综合能力测试 [2月25日 8:00-12:00] 笔试 命题创作 根据命题完成1幅游戏场景设计(含角色),要求着色,绘画工具不限,考生自备。考试用纸4开,由学校提供。

12、数字媒体艺术

[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自我介绍(中、英文自选)②回答考官提问个性化考查考生的交流能力和专业潜质 ③专长展示 展示考生在计算机、美术、音乐、文学、影视、参与校内外活动等方面的专长、个人作品或相关证书。考官可根据考生的实际特长要求考生进行现场命题创作,如创意设计、电脑制作、程序设计等。

[2月27日 14:30-16:30] 笔试 专业能力考试 ①审美能力考查 ②专业相关领域基本常识考查 ③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考查 [2月28日 9:00-11:00] 文化笔试 高中文化课中的语文、英语、数学

13、艺术与科技(数字娱乐方向)

[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自我介绍(中、英文自选)②回答考官提问 个性化考查考生的交流能力和专业潜质 ③专长展示 展示考生在影视、新媒体、活动组织等方面的专长、个人作品或相关证书。考官可根据考生的实际特长进行专业潜质考查。

[2月26日 14:00-16:00] 笔试 命题创作 根据指定画面素材与文字材料进行创作,通过答卷考查考生创造力、审美、逻辑思维等能力。

[2月28日 9:00-11:00] 文化笔试 高中文化课中的语文、英语、数学

14、音乐学

[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乐器演奏或声乐表演 ②视唱(二升二降之内) ③回答考官提问 考查音乐活动策划或音乐作品分析解读能力

[2月24日 19:00-21:00] 笔试 综合能力测试

[2月25日 19:00-21:00] 笔试 音乐基础理论测试(①听音 ②基本乐理 ③音乐常识听辨 ④音乐综合能力写作)

15、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电子音乐方向)

[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乐器演奏能力展示 ②视唱(三升三降之内) ③音乐创作能力展示 可提供个人创作的音乐作品或乐谱,或展示音乐音频软件操作、歌曲弹唱、即兴演奏等技能。 ④回答考官提问

[2月24日 19:00-21:00] 笔试 综合能力测试 [2月25日 19:00-21:00] 笔试 音乐基础理论测试(①听音 ②基本乐理 ③音乐常识听辨 ④音乐综合能力写作)

16、音乐表演(声乐表演方向)

[初试][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音乐特长展示:美声、民族(含原生态)、通俗均可,演唱方法不限 。 ②视唱(二升二降之内)③回答考官提问 [查询初试结果]3月12日在我校本科招生网查询,复试统一在北京进行。

[办理复试手续]3月16日 8:30-12:00 [复试][3月16日 18:00-20:00] 笔试 综合素质考查

[办理复试手续时安排时间] 面试 自选不同风格声乐作品两首,演唱方法不限,其中一首演唱需带有形体或剧情角色表演,如所选曲目不适合进行形体或剧情角色表演,加试舞蹈片段(2分钟内,形式不限、音乐自备)。要求:不化浓妆、不穿演出服装。

17、录音艺术(音响导演方向)

[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音乐特长展示 ②视唱(二升二降之内) ③回答考官提问

[2月25日19:00-21:00] 笔试 音乐基础理论测试(①听音 ②基本乐理 ③音乐常识听辨)

[2月28日 9:00-11:00] 文化笔试 高中文化课中的语文、英语、数学

18、录音艺术(录音工程方向)

[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音乐特长展示(演奏或演唱) ②听音模唱 ③回答考官提问

[2月28日 9:00-11:00] 文化笔试 高中文化课中的语文、英语、数学

S1表演(音乐剧双学位班)

[初试][2月23日-2月26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朗诵 自选散文、故事或小说片段,3分钟 ②声乐 自选作品,唱法不限,无伴奏

[查询初试结果、办理复试手续]2月27日 8:30-12:00 [复试][办理复试手续时安排时间] 面试 ①朗诵 自选现代诗,3分钟 ②指定内容表演 ③舞蹈 自选中外舞蹈一段,自备音乐,3分钟

[查询复试结果]3月12日在我校本科招生网上查询,三试统一在北京进行。

[办理三试手续]3月16日 8:30-12:00

[三试][3月16日 18:00-20:00] 笔试 综合素质考查 [办理三试手续时安排时间] 面试(考生不允许化妆、佩戴美瞳,必须身穿无花色、无图案、素色紧身练功服) ①朗诵 自备两段话剧台词,一中一外 ②舞蹈 除形体基本条件和基本功能力考查外,自选两段,一段音乐剧中舞蹈,一段风格不限,自备音乐,3分钟 ③即兴命题表演 ④声乐 自选作品,不能与初试重复,可自带伴奏 ⑤视唱练耳 ⑥才艺展示(除考试内容之外的其他艺术特长) ⑦回答考官提问

(二)考试要求 考生须持下列材料参加考试:

1。考生本人身份证;

2。网上报名结束后打印的准考证、报名表;

3。报考专业相应类别艺术类省级统考合格证原件;

4。专业考试要求的相关证明及材料。

(三)考试结果查询

1。考生于2018年4月16日登录我校本科招生网报名系统查询考试结果。专业考试合格者须核对考生信息、填写高考考生号,并打印《专业考试合格证》。

2。学校按照考生专业考试总分从高到低择优发放合格证,合格人数不超过上一年度相应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数的4倍。考生缺考任一科目,专业考试总分计零分。

(四)考点地址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南京: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3666号)

成都:四川电影电视学院金牛校区(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西华大道593号)

四、录取

(一)省级统考有要求且涵盖的专业,考生须省级统考合格,同时获得校考相应专业合格证书;省级统考不要求或未涵盖的专业,考生须获得校考专业合格证书。

(二)录取时,专业志愿顺序以高考志愿填报顺序为准,各专业志愿之间无分数级差,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第一志愿。

(三)录取时,学校使用的文化考试成绩为考生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考生文化考试成绩需达到生源省份艺术类本科专业相应类别录取控制分数线,凡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艺术类专业文化成绩本科层次划有多条分数线的,按分执行。

(四)学校以文化折算比值和专业折算比值为依据进行录取。其中,文化折算比值=考生文化考试成绩÷生源省份普通类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下简称一本线);专业折算比值=考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考试总分÷该专业合格分数线。 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一本线以各省划定的自主招生参考线为准;浙江一本线为浙江省公布的一段线。对于艺术类考生文化考试总分与普通类考生文化考试总分不一致的省份,一本线以该省给定的参考分数线为准,未给定参考分数线的省份,参考分数线=(一本线÷普通类考生文化考试总分)×艺术类考生文化考试总分。

(五)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导演、表演、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方向)、动画、动画(游戏艺术方向)、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电子音乐方向)、音乐表演(声乐表演方向)、表演(音乐剧双学位班)12个专业,在考生文化折算比值达到学校确定的本专业最低折算比值情况下,按照综合分(综合分=文化折算比值+专业折算比值)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各专业最低文化折算比值见下表:

(六)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戏剧影视文学、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数字娱乐方向)、录音艺术(音响导演方向)、录音艺术(录音工程方向)7个专业,在考生文化折算比值达到学校确定的本专业最低折算比值情况下,按照文化折算比值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人数不超过本专业计划总数的20%。 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数字娱乐方向)文科类考生的录取人数不超过本专业计划总数的1/3。上海、江苏、浙江的考生,按理科进行录取。

五、表演(音乐剧双学位班)相关说明

为积极推进高等艺术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强表演艺术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我校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开展表演(音乐剧双学位班)本科“1+2+1”双学位校际交流项目,本项目由2017年起首次实施。

(一)学制

学制四年,采用“1+2+1”校际交流培养模式,按照双方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双方互认学分。学生第一学年在中国传媒大学学习,所有必修课及大学英语全部合格,同时达到或相当于韩语能力考试(IK)2级以上者,第二、三学年在韩国东西大学交流学习,第四学年回到中国传媒大学完成学习。

(二)学费及其他费用

1、 中国传媒大学按学年收取四年学费。2017年学费标准为人民币10,000元/年,入校后按当年公布的学费标准收取。

2、 韩国东西大学收取第二、三学年的项目交流学费。学费按照韩国教育部规定收取,2017年标准为韩币7,600,000元/年,约人民币45,000元/年,入校后按当年学费标准收取。

3、 学费不包括学生学习期间的住宿费、教材费、生活费、保险费、交通费及其他额外费用。因个人原因终止学业或受到退学、开除学籍等处理的学生,已缴纳的学费不予退还。

(三)毕业及学位授予

学生遵守国法校规,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两校规定培养计划并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在毕业基础上,符合中国传媒大学学士学位条件者获得中国传媒大学学士学位,符合韩国东西大学学士学位条件者获得韩国东西大学学士学位。

一般要求全体学生完成韩国东西大学的学习交流任务,未达到韩语要求者,可申请并经过批准,转入中国传媒大学表演专业学习,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如果符合授予学士学位相关条例即可获得中国传媒大学学士学位证书,但不能获得韩国东西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六、违规处理

根据教育部文件及相关规定,在我校艺术类专业考试中被认定为违规的考生,学校将视情节轻重作出相应处理,并将其违规事实及处理结果报生源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被录取的考生一经查出有替考等考试舞弊行为,或在报名、考试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取消其录取资格。

凡在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及录取过程中存在作弊行为,构成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七、补充说明

(一)凡参加我校艺术类专业考试的考生,生源所在地省级统考有要求且涵盖的专业,考生必须参加省级统考。省级统考不合格的考生,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在录取时不予投档。省级统考未涵盖或不要求的专业,考生只参加校考,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的要求参加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高考报名。

(二)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的考生,取得校考合格资格后,须按规定参加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简称联招考试)。

(三)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取得毕业资格后,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由学校推荐和指导毕业生自主就业。

(四)学生住宿实行公寓管理,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学生住宿及公寓管理费每人每学年750元-1500元。2018年若有调整,按新收费标准执行,以《中国传媒大学新生入学须知》中的标准为准。咨询电话:010-65779623。

(五)学校设置多项奖学金和助学金,目前包含国家、学校设立和社会资助等各项奖助学金共30余项,各奖项每年评定一次,学生获奖的覆盖面约占学生人数的40%。

(六)考生赴考的往返路费、食宿费均由本人自理。

大专考试总结篇8

一、两成考生要加考

国考中并不是所有的职位都需要进行专业课考试。从以往经验看,需加考的职位大约占总职位的20%。

但由于笔试成绩之后才能对考生进行通知,如果到时再准备考试会比较紧张,因此考生需提前和所报考单位进行沟通,对是否需要加考专业课、考试流程、内容等方面信息进行提前了解和准备。一般来说专业课考试主要是结合相关职位的专业内容展开,但也有些单位会考到本单位的业务实际操作内容。

二、反对机械化答题

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笔试结束之后,面临的就是面试决战了。专家提示考生,面试同样需要提前准备,在意识上首先对面试准备重视起来。虽然从绝对人数来说,经过笔试筛选的考生大大减少,但是能够通过考试的考生实力也相对较强,不可轻视。

尤其是近两年面试考试呈现出强烈的“非模式化”和“反套路”特点,考官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为关注,反对机械化答题,因此不能通过短时间的背答案来提高成绩,而是需要考生真正通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深入准备,提高自己的战斗力。

三、面试考查九大要素

面试阶段,无论是结构化面试还是无领导小组讨论,都是以一种动态、立体的方式对考生全方位素质进行考查。录用主管机关会根据《国家公务员录用面试暂行办法》中规定的九大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自我情绪控制、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举止仪表以及专业能力)来作为通用测评要素,所占比重超过60%,同时根据不同职位特点拟定部门自设测查要素,最后对考生作出综合评价。随着近两年国考面试的发展,逐渐由重视答案转向重视考生本身,选拔人才更加客观科学。

四、面试形式分两种

考生要尽可能了解所报考单位过往考试选取何种模式,是单一的结构化面试或无领导小组讨论,还是两种考试都考,最后综合评分。

结构化面试根据测评要素一般分为五大类型:综合分析题、人际关系意识与技巧、计划组织协调、情景处理与应变、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由于招录考试水平的提升,有些题目并不止一个要素,需要考生在掌握每一种题型之后灵活运用。

大专考试总结篇9

合理布局

【中图分类号】 G72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3―0020―01

一、甘肃自学考试开考专业和报考现状

1. 专业开考现状。三年来,我省自学考试专业开考维持在130~150 个之间,处于高位运行阶段。专业开考涵盖9个学科大类,其中理工类35个、管理类30个、教育类22个、 语言文学类16个、农科类14个、艺术类9个、医学类8个、法学类8个、经济类7个。

2. 课程报考现状。每年开考课程一般在900门左右,报考总科次在13~18万之间。报考1000科次以上的课程约占总开考课程的8%;报考低于50科次的课程占所开考课程的30%;报考低于30科次的占25%,报考低于10科次的占10%。

3. 专业报考现状。参照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我省共开考9个大类150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98个,专科专业52个。专业开考的类型分为面向社会开考的社会型专业、面向普通高校及高职高专开考的应用型专业、社会和高校共同开考的专业三种类型。

二、甘肃自学考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专业建设落后,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1)开考专业数量庞大。甘肃自考报考规模在全国属于中下水平,但开考专业数量与许多发达省份相当,专业设置大而全,核心优势专业不突出,部分开考专业实用性差,与市场需求脱节。(2)专业设置分散,相近专业重复开设。甘肃自学考试的专业设置基本涵盖了经济学类、管理类、法律类、医学类、教育类、语言文学、艺术类等7个门类。按照2015年开考129个专业计算,平均每一门类下有近13个专业,专业设置过细,重复交叉现象突出。(3)专业设置重点不突出。长期以来,甘肃自考的优势专业主要集中在汉语言文学、法律、护理等传统常规专业以及少数民族语言和工科类院校的特色专业。这些专业占据了甘肃自学考试开考专业的半壁江山,是甘肃自学考试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为抢夺生源,招生院校盲目铺摊子,在专业开设上追求大而全,脱离本校实际开设一些“非主流”专业,其造成的后果就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4)盲目开设新专业。我省自学考试开考专业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专业的开设过于随意。主要表现为计划部门缺乏调研论证,审核把关不严,新开专业注册人数过少,招生工作与后期考试组织,尤其是和命题工作严重脱节。新开设专业不但没有发展后劲,还严重拖累了自学考试的正常发展。

2. 报考科次逐年萎缩且分化严重。(1)报考科次逐年萎缩。近三年报考统计数据显示,总报考科次逐年减少,三分之一课程报考低于50科次。(2)专业报考严重分化。在我省开考的150个专业中,平均报考人数在300人以上的专业仅有23个,约占总开考专业的15%;平均报考人数不足30人的专业58个,约占总开考专业的39%。(3)考试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我省自学考试承担着13门全国统考试题和几百门省级试题的命题任务, 主要采取分散命题的方式,命题教师管理难度大,命题质量参差不齐,试题安全存在较大隐患。

三、新形势下甘肃自学考试发展的几点思考

1. 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在专业开考上坚持以学科为导向,严格控制学科下设的专业规模,避免换汤不换药,重复开设专业,以保证专业开考的广泛性和适用性,满足社会和广大考生的需求。

2. 通过停转并靠等手段,整合优化专业结构设置。一是要坚决停考报考人数常年极少(10科次以下或30科次以下)的“僵尸”专业,专业停考后不再设过渡期,可在相近专业或同大类专业设置停考专业课程顶替关系,彻底解决停考专业的遗留问题;二是要整合相似专业,尤其是“方向”专业,走精细化发展路线,由靠“量”求生存转为靠“质”图发展;三是要围绕学科开展专业建设,贴近甘肃自考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杜绝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古董”专业。

3. 培育优势专业,提高院校核心竞争力。一是做大做强传统专业。这类专业市场需求大,适应性广,生源稳定,是甘肃自考的核心;二是做精做细特色专业,要立足院校实际,坚决避免专业建设铺摊子;三是引入招生院校专业开设的准入退出制度,奖惩结合。

大专考试总结篇10

关键词: 美术专业 评价标准 考试模式

一、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考试模式的历史回顾与简单评价

我国的课堂美术教学最早见于1902年,由两江总督张之洞仿照日本东京高等师范,改造南京文昌书院为三江师范,这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张之洞在《癸卯学制》中以三江师范为实验和咨询基地,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设立图画、手工等美术课,并指出:“习图画者,当就实物模型图谱,教习在画,俾得练习意匠,兼讲用器画之大要。以备他日绘画地图、机器图及讲求各项实业之初基。凡教图画者,以位置形状浓淡得宜为主,时使学生以自己之意匠为图稿,并应便宜授以渲染彩色之法。”此目的除了增进学生的艺术素养外,明显地将美术的技能与科学、社会实业联系在一起,强调美术的社会实用功能。学校美术教育的形成,结束了千百年来形成的封建式的课徒教学模式。在昏庸腐败的清末,《癸卯学制》所设计的学校美术教育的蓝图未能得到很好的实施,至于学生课业评价和考试制度更未留下多少可考资料。但是《癸卯学制》为辛亥革命之后的美术教育奠定了基础。1912年民国成立后,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把美学和科学看成是“养成国民实力的两大工具”,提出了“教育上应特别注意美术”,从1912年到1918年国内相继建立了十多所设有图画手工科的高等院校和美术专门院校。但是,由于我国高校美术专业课程的独特性,决定了其课程的评价标准和学生课业考试模式有别于所有其他专业。

开办新学以来的我国高等美术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主要借鉴西欧和东洋的经验,诸方面还不完善,但也有仁人志士不懈努力,为新中国的美术教育奠定了基础。1932年徐悲鸿先生在《新七法》中阐述了他对绘画造型的观点,可以说是当时比较完备的学生课业评价标准。新七法按排序为:1.位置得宜;2.比例正确;3.黑白分明;4.动态天然;5.轻重和谐;6.性格毕观;7.传神阿堵。徐悲鸿新七法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精确的造型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些观点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有指导和借鉴意义。50年代中期,我国高等美术教育全盘借鉴前苏联模式,绘画教学奉“契斯恰柯夫教学法”为准绳。前苏联美术教育家谢罗夫说:“契斯恰柯夫体系”首先是建立在素描过程应当是自觉的过程这一点上。他说过,画素描就意味着判断。他的一个著名的原理是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标志着一个比较严格的科学方法,同那些缺乏系统的、从趣味出发的素描相对立。从确定一般的比例和动态开始,直到刻画形体的细枝末节为止。谢罗夫又说:“如果从现实主义素描中把明暗问题除外,那就违背现实生活的感受规律,也就是说,把现实主义素描变成了抽象的结构图式。”用这种观念去表现对象的全部特征:比例、动态、解剖结构、体积、空间、质感等,其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彻底的“肖似”。在我国确立走现实主义道路的大前提下,“契斯恰柯夫教学法”的引进,在当时具有压倒一切的引领和规定作用。因此“肖似”就成了50年代中期到前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课业成绩评价的最高标准,包括以写意为主的中国人物画中也增加素描成分,以像与不像、准确与不准确来评品课业。这一时期,在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参照前苏联的模式,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规定了一个模式,那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忠实、扎实地表现客观现实的能力。甚至跟前苏联断交后的一段时期,仍然保持这一特色。每个阶段的考试要求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像与不像,形体的准确与否。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也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说,淡化了前苏联的影响,国人开始比较冷静地、有选择地面对世界众多优秀的美术遗产,同时将侧重点放在如何在借鉴外来因素的基础上使我国的民族性的因素得以发扬光大。所以,从课程设置上看,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面更加广阔,教学目的从单纯的技能培养转移到素质教育方面。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新增了一大批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为了给社会和企事业单位输送高层次的美术和设计人才,在绝大部分院校设置有美术或艺术设计专业,与美术相关的专业门类层出不穷,招生量之大和从教者之多,达到了空前的境地。各院校在各自的层次上,纷纷调整办学定位,从80年代的纯艺术的精英教育,转向面向基层、面向社会的大众化的实用性人才培养方向。由于专业方向的细化和学生数量的增多,必须建立一整套适合各专业的课业评价标准和考试模式,以保证教学计划的有效贯彻和质量的提高。

检查和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效果及得失、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准确了解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和缺陷、进一步明确努力的方向提供依据。同时,对学生课业的正确评价和学业成绩的评定,是家长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依据。以往的高校美术专业课堂教学教学,虽说是班级授课,但由于学生数毕竟少,学生每一单元课程的作业,都是在教师的严格“看管”下完成的,作业完成,也意味着考试结束。大部分专业课基本上没有单独考试的说法,成绩的得出是任课教师视学生课堂作业的优劣作出主观评定。成绩评定的方法有百分制计分法和等级制计分法(包括文字等级计分法,如甲、乙、丙、丁,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数字等级计分法,如5、4、3、2、1,等)。这种考试模式的优点是学生不存在对专业课考试的焦虑,可以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充分地完成作业,这种模式可以比较完整地反映学生的实际专业水平,缺点是美术学科的课业本身没有标准答案,教师评分的主观性太大,学生数量较少时尚可使用,如果学生数量多了,这种评分方法就显得粗糙,难免失去公正。另外,当今高校美术专业美术或艺术设计课业重在学生基础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业所呈现的面貌本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给学生课业作出准确的评价和给出合理的成绩决非是一件易事。

二、新形势教育背景之下,必须考虑全新的专业考试模式

视觉艺术本身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如果有了,那就不是艺术,而有可能是一种技术,但不能就此为理由,对高等学校美术专业学生的课业失去基本的评价标准,仅凭任课教师个人的主观好恶去笼统、简单、随意地作出评价,这里面难免存在粗糙的不准确因素甚至于存在“人情”因素等。这样的评分模式既不利于准确地反映学生的课业成绩,同时也难以有效地反映教师单元课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会形成美术专业课考试成绩评定富有极强“感性特色”的定势。鉴于此,建议根据每门专业课的培养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严格规定各课的考试成绩评价的依据。虽说美术课程的考试相比教其他学科有较强的专业特色,但每门课在每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却是一定的。举例一:基础素描(一)课考试,造型能力的测试是重点,占50%;表现技法占20%;创造性意识和能力是我们培养学生的最高目标,在基础阶段就应该强调和鼓励,占20%;在作业中所表现出的学生的学习态度10%。举例二:毕业创作考试,考试的重点就是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选材是学生认识生活、提炼素材能力的反映,占30%;画面构图及技法形式是学生在校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体现,占40%;真正体现创作意义的“创新点”占20%;创作态度占10%。每个学生的每门专业课的考试成绩都应该由比较细致的子项目构成,通过这样的考试成绩,学生可以比较准确地认识到自己在课业的哪些方面取得了成绩,也能明确自己在学习当中的不足,以便调整未来的学习目标。

注: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由教研室设计不同的测试项目,

三、新的专业考试模式在执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以教研室为单位集体评分,是实行美术学科“教考分离”的良好措施。

高校的教研室是高校教学及管理的最基层的单位,其职能是具体负责每门课业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监控、研究、总结等全过程,以往的美术专业的教研室工作在整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没有很好地发挥其监控和研究教学的作用,普遍存在教师自己上课,自己评定学生成绩的情况。近年来,各高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下,通过考试检测各科教学水平,进而促进教学、在各科中纷纷实行“教考分离”制度,这是大势所趋,是规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美术专业课不可能有统一的评分标准,采用教研室集体评分是实行“教考分离”的有效办法。通过这种模式,既避免了任课教师一人评分过程中的各种不合理因素,使评价更具有公正性,同时,通过集体评分,教研室可以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学习的状态,从而达到总结、调整、改进等有的放矢的教研目的。

2.常规考试与非常规考试相结合。

美术专业的学生从学习基础造型到进入高校,只参加过一次严格意义上的专业考试,那就是高考。这种高考模式虽说有各种各样的弊病,最关键的是将学生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培养成一种缺少艺术情感的绘画机器,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但是这种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作业的考试模式在培养学生迅速造型、形象记忆等方面也有很大的益处。进入大一开始专业学习以后,大部分课业都是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内完成,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学生可以比较从容地、理性地、带有研究性质地完成作业,但是依赖长时间完成课业的模式却忽略了学生敏感捕捉对象的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的发展。所以,在常规考试之外,应借鉴高考的模式,在各专业当中增加一定量的短期考试项目,以这种模式敦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对专业课的拓展性学习,其成绩可以计入学生拓展性学分,优秀作业可以展示、评奖,以资鼓励。

3.实践课程的管理及考核模式。

美术专业的实践课程是学生走出课堂,体验社会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素材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以往我们在这个环节中只注重过程的完成,以不出意外,安全返回为标准,学生的实践课成绩基本上凭指导教师的主观印象而定,完全忽视了实践课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这样的实践课不是成为变相的猎奇式的旅游,就是一窝蜂似的扎堆(每年西递、宏村四五月份有数万名来自全国的学子写生,食宿、交通全成问题,景点门票不低,驻足作画的空间很少),这种体验实际上与生活很远,学生所学知识甚微。所以,为了有效地完成实践课的教学任务,必须建立完善实践课的管理和考试制度,任课教师必须事先了解任课班级的学生(包括整体学习情况、身体状况以及经济状况等),了解实践目的地的基本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严格实践课考试的角度出发,规定相应的各种实践目标,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实践目的,实践的成果以汇报展览和撰写实践报告的形式呈现,以教研室为单位集体评分,并对单元实践的成果进行总体评价。

4.切实作好单元考试后的总结工作。

课程考试的目的不仅是给学生评定一个课业成绩,让学生获得相应的学分,更重要的是通过考试,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在该课学习中真正掌握了哪些知识、哪些技能,哪些是自己的薄弱环节,有待于在今后的学习中得以加强。通过考试成绩的分析,可以使任课教师宏观把握自己在整体教学过程当中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准确把握教材,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通过成绩分析,充分了解学生,表彰先进,鼓励后进,同时根据学生的专业程度和个性,在以后的教学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单元考试后的总结工作是单元教学的善后工作,也是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总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要考虑到单元教学内容的完成情况,包括重点、难点、进度等在考试当中的体现程度,分析出比较理想的部分,同时也要比较客观地找出差距;其次,具体分析参加考试的所有学生的优秀率、良好率、中等及不合格率,最好用列表的形式反映学生名单;最后,教师的总结工作最好与学生共同完成,一方面,学生对自己取得的成绩心服口服,可以比较准确地认识自己,另一方面,还可以尽量多地征求学生的意见,多听学生的呼声,这样的总结工作才会有参考和借鉴的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浴.中国美术史纲[M].辽宁美术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