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进课堂活动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6 04:23:37

家长进课堂活动总结

家长进课堂活动总结篇1

关键词: 课堂教学评价现状体系构建

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指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课堂教学信息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高职院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

1.以偏概全

课堂教学评价信息往往来源于: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和社会评价等,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同行和领导等在一学期只能听一节或若干节课,而在评价教师一学期课堂教学质量时,他们常常不知不觉地把所听的一节或若干节课的评价结论作为教师一学期课堂教学评价的结论,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2.不够规范和科学

一是评价活动开展之前没有评价方案,或者把评价指标体系当作评价方案等;二是评价活动结束之后没有评价报告,或者把评价结果视为评价报告等。所谓评价方案就是评价活动的计划,它是评价活动展开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是评价活动的纲领性文件。课堂教学评价活动能否发挥出对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的促进作用,关键在于评价活动程序是否科学、规范和可行,以及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是否高,而评价活动程序的科学、规范、可行和评价结果的高信度和高效度,需要科学、规范和可行的评价方案作保证。所谓评价报告,就是在评价活动完成以后,为了便于反馈、保存、检验评价信息和结论,而对评价过程、结论进行全面叙述和提出相关建议的报告。其意义在于:一是能尽早发现评价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二是为以后的评价活动提供宝贵的资料;三是为实践检验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作保证;四是便于及时而有效地反馈评价结论。

在课堂教学评价实际工作中,有照搬照抄其他学校评价标准的现象。即使有的评价标准是学校自己制定的,也存在着要么是几个人拍脑袋拍出来的,要么评价标准一用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等,不作必要的修改和补充。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就是指对一切课堂教学活动质量或数量要求的规定。它一般包含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定标准。由评价的一般程序可知,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的一项基础工作。评价标准编制得科学、客观和有效,那么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就高;反之,则不然。因此,它在评价方案中处于核心位置。

3.评价结果运用不够

课堂教学评价只有通过反馈评价结论、评价功能和作用才能得到有效发挥。但是,在课堂教学评价实际活动中,存在着不充分利用评价结论进行决策、调控和教育的现象,这是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

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课堂教学评价要改变以管理者为主体评价教师的现象,坚持参与和互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组织和引导业务干部与骨干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同科教师、授课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多层面参与评价,实现课堂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

1.考核小组和教师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评价对象的优点与不足,以便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方法是,随堂听课,实地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应,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明确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个人对本节教学的看法。在课后评议的过程中,引导大家针对自己感触最深的几个方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再由考核小组确定的中心发言人进行总结陈述。为引导教师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教学评价,学校应成立评价督查小组,负责针对教师的评价行为进行评价,予以规范和约束,引导教师以强烈的人文激情、执着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中去,克服一味“唱颂歌”,或一味贬低,或蜻蜓点水等不良倾向,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全面的评价,达到相互切磋、相互促进的目的。

2.授课教师自我评价

被评价者课后用评价标准对照自己的教学,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寻求改进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主要方式有以下三种:其一,课后说课。向大家介绍自己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过程设计、操作技巧等,对自身课堂教学的得与失进行自我评价;其二,教后感。教师教后感的名称各有特色,如“教学偶得”、“课堂管窥”、“反思教学”等,体现教师们对自身课堂教学反思的自觉姿态,这些教后感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一起构成教学案例;其三,阶段总结。每教完一个单元后,教师集中对前段的课堂教学进行小结,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以便在下一步教学中扬长避短。这样,教师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提高被评价者的地位,将被评价的过程变成教师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促使被评价者更易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

3.学生和家长评价

学生、家长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两大教育资源。学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同时,家长评价教师也是促使家长了解学校和教师,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有效途径。主要评价途径有以下三种:其一,问卷调查。选择学生和家长能够了解的评价要点,编制调查问卷,通过向学生与家长做调查来搜集评价信息,经对评价信息统计分析,取得学生和家长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如学生评价内容:对老师上课的感受:老师的课有吸引力,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学习;老师的课吸引力不大,使学生不能专心听讲;对本节课的学习情趣:学生在课堂上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对本堂课很少感受到或没有学习的乐趣等。要求学生在认为合适的选项后面的括号中作标记。其二,可以每月举办一次“课堂教学开放周”。让学生和家长对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其三,访谈。学校组织人员抽样到家长中访问调查,了解家长对教师授课情况的反映。评价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能力。我们对家长进行必要的科学的引导。如通过听课,您认为教师在哪些方面比较成功?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尤其是引导家长通过听课,观察到孩子学习的特点,如举手情况、回答情况、课堂练习情况、小组活动情况等,让家长从中得出辅导孩子的启示,从而促使家长更好地参与到评价中。

家长进课堂活动总结篇2

1、专题学习与课堂教学能力相结合。

我校每学期,在教研组中都要开展一个专题的学习、探讨。每位数学教师根据学习主题开一节由自己独立准备的研讨课,在教研组范围内上课后,由全体数学教师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对每一节研讨课进行评课。这样使每一位教师在学习主题的研讨中,运用上课的形式发表对这一学习主题的认识和做法。而其他教师对每一节课的评课过程就是一次互相交流学体会的过程。我们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只有在实际动手做中,才能学会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把外在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经验,自主构建完成数学知识的内化,从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我们带来的是崭新的教学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颖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使教师和学生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教学模式解脱了出来。为了改变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我正在尝试改变教学方式,力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着重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样每一次有主体的研究课,就是促使教师不断学习的机会,不断对自己的课提出新的要求。

2、大课堂与小课堂相结合。

根据大家课堂教学中的弱点,针对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探讨。开始大家认为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不容易把握,无法估计教学任务能否完成,怕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针对这样的顾虑,教研组中请有经验的老师上示范课,着力让大家认识课堂教学如何开放,如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通过这样的“大课堂”,让每一位数学教师意识到自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这样的“开放式”教学尝试,才符合有差异学生的需求,从而影响平时每一位教师的“小课堂”。

这样小组备课大组完善相结合,小组上课大组评议相结合,真正使每位数学教师得到了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完善和教学评论能力的提高。

3、个人特长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相结合。

在教研组活动中,我们邀请在教学各方面有特长的教师为其他教师传授经验、方法。例如: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李老师给大家讲自己是如何分析教材备好课的;请计算机比较精通的杨老师给大家培训计算机课件的制作方法等等。使每位数学教师的特长成为全组教师的共享资源,从而更好地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随时总结与阶段性总结相结合。

家长进课堂活动总结篇3

总结活动的收获,把在这一段时间的收获做整理,分析过程的好坏。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小学校本教研总结范文,请笑纳!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范文1为使自己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学术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新时期教师培训和教研的需要。特制定了个人研修计划,内容如下:

一、研修目标

在教学中不断学习,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提高业务能力,锤炼专业精神,丰富教学智慧,形成教学风格。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真正成为农村教学的业务能手。

二、研修计划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坚持不懈地学,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立足课堂,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教学工作中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教学理念,反思教学的实际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学模式,思考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

3、提升业务,乐于动笔,

扬长补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每天坚持动笔,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己。不断丰富自己的。转化为教学的动力之源。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范文2本学期,围绕学校提出的“聚焦课堂,关注质量;张扬个性,凸显特色;规范管理,促进发展”教学工作重点,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以教研组特色建设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核心,以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深入教学一线,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务任务,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力争以后取得更好成绩,现将学校教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与成绩:

1、规范课程设置,深化课程改革。

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坚持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在专职教师紧缺的现实条件限制下,本学期坚持按课程标准开足了课程。有能力的老师跨学科教学,同一学科由多位老师兼任。要求全体教师必须自觉遵守,坚决杜绝随意更换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坚持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

2、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教学管理。

落实常规检查工作。在以往教学常规检查的基础上,结合市“教学四项规范达标”要求,教导处在开学初制定了《教学常规检查方案》,就计划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质量测评以及教研活动等五方面作了明确规定,以量分形式在全体教师中进一步加强教学“五认真”检查,并把它作为我校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各科以优化课堂教学,规范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为着力点,精心备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注重个性教学设计形成。每次检查都认真组织,详细布置,并按要求填写相关的书面检查情况表,以供教师有针对性地改正,作为今后“五认真”努力的方向。本学期经过三次检查,评选出语文组2位、数学组2位教学优秀教师,其他老师也在检查中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各教研组能认真制订学期教研计划,明确研究重点任务,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一如既往地利用每周一次固定的时间(周二下午语文,周三下午数学)开展集体备课、研讨课、理论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切磋教法学法,上好课改示范课,新教师展示课,积极开展评课交流,不断总结提高。活动做到有主题,有内容。同时,引导教师自觉学习教育刊物教改经验,指导课堂教学,关心新教师成长,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争先创优意识。

3.立足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水平

搭建平台,展现教学风采。本学期我校与桥下一小学结对帮扶活动在本校举行,给年轻教师搭建一个学习教学新理念的平台,受到了老师们一致好评。5月份在市、县随班就读指导中心组织下,我校与温州__小学、县岭头小学举行随班就读“课堂有效教学”联谊教学活动,陈__、柯__俩位教师积极展示我校课堂教学风采。青年教师在一次次上课、反思、研讨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教学业务能力大大得到了提高。

积极参赛,凸现教学实效。本学期我校新教师柯__积极参加新苗评比,她在此次活动中脱颖而出,3人次参加优秀论文评比,全获县级一、二等奖。

4.推崇务实求真,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本学期我们努力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全面提高核心学科的书面测试成绩,提升我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全面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

开学初,结合本校教学规范管理相关要求,我要求每个班级建设后进生档案,针对后20%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后进生帮扶计划,并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帮扶记录。学期中,教导处在对所有班级进行调研,及时汇总相关数据,肯定了一些进步的班级和学生,同时也指出了不足。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1、本人工作千头万绪,再加上我兼任两门主课,工作有时无法兼顾,一些工作不能及时完成,某种程度上影响学校工作的开展。

2、教研活动形式几年来一成不变,没有创新,又缺少专家的引领,活动效果不明显。

3、随着教师的“老龄化”,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4、综合实践活动已有开展,但落实不够到位。

总之,本学期,在校长的悉心领导下,在同事的支持帮助下,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a href='//xuexila.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蛔恪N医ν急涓铮角逃乱底鞒龉毕?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范文3一学期以来,我校在乡中心校的直接领导下,紧紧遵循教育主管部门的部署,以课改实验为契机,深入发动全体教师广泛参与,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以教科带动教研,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现作出以下总结

一、以教科带动教研,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学期,我校紧紧围绕“中小学课堂教学衔接”和“小学生素质教育发展评价研究”两上课题展开教育科研工作,以这两个课题为切入点,引领教师广泛参与,每位教师有自己的研究专题,写出研究方案,定期组织教师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采用案例分析、课题中期小结、教学反思、论文撰写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的研究,让教师从理论上得到充实,从理念上得到更新,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外出培训学习、外出听课、外出研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拓教师的视野,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定期进行集中教研,为教师创设研究平台

为了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每周定期组织集中教研活动、分学科、分时间、分地点举行。教研活动形式多样,集中理论学习,了解教研动态;观看优秀教学录相,并进行讨论评析,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开设教学研讨课,集中评课,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教学经验。由于有了这些平台,教师可以展示处人风采,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价值的经验得以推广、研究,不完善的地方得以改进,学校教研气氛较浓。本学期我校共开设语文教研课15节,数学教研课13节,英语教研课5节。促进了教学研讨的实效性。

三、抓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管理中,我们力求向管理要质量。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定期检查教师教案及作业批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跟踪检查,期末对教案进行归纳整理,按学科、年级分类,存入学校教案资源库,并评选出优秀教学设计,给予奖励。

规范日常巡课制度,定时巡课与不定时巡课相结合,及时了解教师教学前沿动态。建立推门听课的制度。不定时下班听课,与执教教师共同切磋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落实年段日常互听课制度。要求以年段教研组为单位,教研组长负责督促,每位教师最少听6节本学科教师的常态课,增强互动交流,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

四、抓特长生培养,推进教研成效

学生的特长方面的发展,是展示教研成果的一个重要渠道。我校紧抓特长生培养,开设了“文学社”“书法兴趣小组”“数学思维兴趣小组”等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浓厚了学校的教研气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本学期,我校学生任壮、王珂在县作文大赛中获一等奖,五年级学生王珂所写作文在现代家长杂志发表。特长生的培养,浓厚了学校的学习氛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推进了学校的教研成效。

五、开设教师论坛,促进经验交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研,广泛提高全校教师教研水平,我校为骨干教师创设平台、定期开设教师论坛,让优秀青年的先进教育教学成果(教后反思、案例分析、教学随笔、教育感悟)在论坛上进行交流,让先进经验得以推广,以点事面,促进共同提高,同时,评选出最佳经验给予奖励,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上是我校一学期以来的教研工作回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发扬长处,改进不足,以教研为先导,继续努力让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范文4这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校本教研实施方案的指引下,本人积极地参与到学校校本教研的活动中来。在这一学期的校本教研工作中,本人成长了不少,不论是实际的教学工作,还是理论上的提升都有进一步的提高。这学期来,通过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我们进行了理论的学习,进行课堂教学问题的交流,进行专题问题的诊断,进行了专题材料的筛选活动,制定专题教学策略,进行课例的验证。较圆满的完成了校本教研阶段性的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理论知识

新的课题研究,必须有理论的支撑,在学期初,我们在教务处的组织下进行各科课程标准的学习,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的杂志和刊物,结合青阳教育办的校本教研理论或校本教研经验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已的理论知识,学习了新的教学方法,拓展了自已的知识面,有效地提高了自已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自已更好的进行教学教研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认真做好问题单的记录与交流

学习校本实施方案和学科组教研专题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验,首先运用新的课程理念,在认真备好课的基础上,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积极的关注课堂,及课堂教学法效率,及时的进行教学反思,梳理课堂教学中的得失,捕捉教学中的有价值的问题 ,进行教学问题记录,利用教研时间或课余时间和老师进行及时探讨,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并及时的将教学困惑上传至QQ上与老师分享,为学校教研专题提供较好的题材。

三、指导新教师的课堂公开教学

为了使新教师能更快、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学期初跟新教师进行教材的学习,教案的设计,并进行跟班听班,结合课堂上出现的难点、重点问题与新教师进行探讨,给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意见与建议。

四、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及时把握课堂教学方向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本人积极的分阶段地实践校本教研中的专题策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问题让学生自已提,学生能回答的问题让学生自已的答。

课后积极的进行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法。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范文5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而课堂教学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重新审视校本教研的现状,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教研活动问题意识缺位,没有形成专题研究。校本教研没有捕捉教学中的问题,形成一个个专题。缺失 “研究什么”这一前提。其次,教研活动呈平推式,缺失磨炼提升过程。我们常常发现,某些教研活动研究课上了,大家也认真评了课,执教者也很认同评课者的意见,并做了反思。活动经历了上课、说课、评课、教后反思一条龙,搞得有声有色。大家各自为政,你打你的锣,我敲我的鼓,教研没有深度,达不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缺少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经历“实践——反思——再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为了进一步健全校本教研制度,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学校实践和探究“一二三”校本教研活动模式,即确定一个主题,推行一课二上,实行三个结合。

一、确定一个主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校本教研的笼统化和盲目性,我校采取教研专题化。首先征集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再根据问题的价值性(具有现实价值,通过专题研讨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共性(大多教师或学生遇到的问题)及可操作性(所选问题通过校本教研能得到解决或局部解决),最后确定教研专题。如课堂问题的有效性,低年级写字教学指导,朗读有效方法,等语文组的“一年级语文开放式识字研究”、“倡导综合性学习,拓展自主式教学”,数学组的“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英语组的“小学低段英语趣味性教学”等等。各学科组或几个学科组一起围绕自己的教研专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使校本教研由模糊变清晰,真正使校本教研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推行一课二上”

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训练所。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课堂实践层面上说。一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和调整;二是通过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取其所长,补已所短,促进进步。所以校本教研的重点应落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上。使教师经历“实践——反思——再实践”整个过程,采取“一课二上”策略,我们称之为“初磨课”和“再磨课”,不断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初磨课:初磨课一般在学科组进行,经过“理论学习——集体备课——执教初磨课”三个阶段。

理论学习阶段。围绕校本教研主题学习理论,既为执教教师和备课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也为观察、研究、分析课例的老师提供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的根据。理论学习采取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一方面各位老师各自去收集和学习与主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理论学习的负责人根据校本教研的主题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相关的理论文章,筛选一些对教研活动有帮助的材料,印发给执教老师或全组教师,供大家参考学习,并组织交流讨论。共同学习,形成共识。

集体备课阶段。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及教学流程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此阶段主要开展“三研”活动,即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和研究学法的过程。研究教材,要求读懂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采取三种的方式进行,即问题导读法、合作交流法、自我解读法。研究学生要求教师必须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来设计学案,研究学习起点,针对个别差异和不同学情组织教学。研究学法,要求教师树立“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理念,根据班级学生具体实际,鼓励指导教师采取不同的学法指导,如布障设疑学习法的模式(布障设疑——激发兴趣——探索学法)和提出要求学习法的模式(提出要求——自学探索——渗透学法)。不断提高学法指导的有效性。其流程是:独立备课——导师指导——集体讨论,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执教“初磨课”阶段:学科组任教教师根据确定的主题和备课过程,初次进行上课,组内其他老师进行听课。课后进行说课和评课,然后调整学案,准备上“再磨课”。

再磨课。听课者主要是针对学科大组成员,年级组成员均有分工任务,要求大组全体教师参与互动,主要开展“三讲”活动。组内一人讲磨课过程,一人讲观点报告,大家讲课后感想。

1.讲磨课过程。

可讲在备课前的学习准备,讲对教材的理解,讲磨课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讲如何对学法的指导,讲磨课的学案的前后调整等等。

2.讲观点报告。

年级组内一位老师要针对组内的主题,结合组内磨课过程与经历,做一个观点报告。

3.讲课后感想。

组织全体听课进行讨论,听课老师根据课堂展示和观点报告,发表自己的看法。可邀请专家名师加以指导,集中大家的智慧,发挥专家引领作用。

三、实行三个结合

为了使校本教研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校本教研的科研水准,克服校本教研活动的随意性和一次性消费的弊端,使校本教研不断拓展和延伸,活动实行三个结合。

1.课内和课外结合。

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展了教师的发展空间,拓展教师交流反思的时空,克服校本教研受时空的限制,实现了思想互动。我们通过QQ群,教师博客等形式,让教师撰写随笔、反思等进行继续交流,使“再磨课”后的个人反思、同伴互动和专家引领进一步深化。

2.教学和科研结合。

教师根据滚动式的教研活动,针对执教老师的课例及自己的亲身体会,拟写案例或论文,开展基于课例的课题研究,把教研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清晰教学实效,提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与对策,使其成为下一轮主题研究的起点,并使校本教研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水准,同时也提高了教师拟写案例论文和课题研究的水平。

3.校内和校外结合。

我们以汇报课的形式进行校际交流,主要采取教学观摩会、送教下乡、帮扶结对等形式,由上课的老师来展示,这既产生辐射的作用,又为教师再提供一个再实践提高的过程和机会。

我们邀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座、听课,努力促进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观念,积极探索“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手段,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努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效果。

语文学科4月份邀请了著名特级教师关键刚做课《陶校长的演讲》,并做了《指向写作的阅读》讲座,5月份又邀请浙派名师陈传敏来上课《牧场之国》,独特的课堂模式给了老师很大的启发。邀请名师走进我们的课堂,聆听名师的声音,检验学生的水平,启迪老师的思维,思考自己的教学,构建语用性以生为本教学课堂。

语文学科为了初小,邀请了城西中学的教坛中坚金亦珍老师做了《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指导新视野》、《生活化作文序列的构建与实践》两个讲座,并与老师面对面交流。老师们畅所欲言,向金老师提出了很多困惑的问题,金老师一一做了解答。在互动中,我们了解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金老师也从老师们的提问与交流中明白小学语文教学部分目标要求。

为了幼小衔接,承接了县幼小衔接的教学研讨会任务,一年级的胡志莲老师和金玉燕上了同机关二幼的老师一起上课研讨,课后教研员、上课老师和听课老师共同讨论如何进行幼小衔接的话题。

数学教师怎样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呢?本学期数学组仍然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线,以提高教师的课堂语言为重点,努力让每位教师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努力创造学生喜欢的课堂。特邀请温州教育学院王炜老师来校指导,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在金玉燕、王云莲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大家相互讨论学习,开展五次专题研究,共上了13节公开课。其中潘晓燕、任若群在学区教研活动中分别上了《抢数游戏》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复习》,金玉燕合杨启北分别上了县级公开课《解决问题》和《小数的大小比较》。潘晓燕和谢志富老师在上了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公开课之后,延续上了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公开课,钻研精神可嘉。

家长进课堂活动总结篇4

(一)挖掘学校历史文化――竹韵

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学校现校址为“同升社学”。它当初为抗英民众的聚会所,后成为竹料地区的私塾。1924年1月,私塾转办为“竹料小学”。竹料原名竹寮,指南宋时先民用竹子搭成房子居住,后取名“寮”的谐音“料”。竹子是家乡人生活中极其重要的生活组成部分。它虚心、亮节的风韵早已深深印在家乡人的心里。立人先立品,人品如竹。

(二)提炼学校办学理念――“为人品须当竹”

学校围绕“竹韵文化”和“为人品须当竹”的办学理念,丰富和完善了一训三风。

校训:谦 雅 善 朴;

校风:品尚 学谦 言雅 行正;

教风:襟怀若谷 润物无声;

学风:惜时乐学 节节攀升。

(三)打造学校特色课程――“竹韵课程”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竹韵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已形成了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竹料三烈士墓作为德育教育基地;誉川鞋厂作为社会劳动实践基地;流溪河作为环保教育基地;图书室、电脑室作为探索性、信息化学习基地。2012年12月21日,综合实践市级课题《拓展学科资源,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顺利结题。目前,学校综合实践科的省级课题《主题活动促进小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的实践研究》正紧张有序地进行。

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特色课程《竹韵悠扬》,分低、中、高三个部分,低年级段课程内容:国旗、国旗真美丽、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校歌等共17课。 中年级段课程内容:家长的变化、流溪河畔、岭南画家冯曼硕等17课;高年级段课程内容:同升社学、革命烈士冯尚益等17课。

2. 信息技术课程

学校设想把竹韵文化与综合实践及各科教学结合,挖掘出他们的生长点。以电子报刊制作特色项目建设为例,信息科主抓两条线,第一是电脑制作活动的电子报刊项目;第二是基于金山文字处理的广州市现场小报比赛项目。前者是以探究实践活动为主题下的作品创作,后者是基于软件限制下指定主题小报创作。2010年萧晓晴、张国韵两位小作者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创作《小巷深处》电子报刊,在历经部级的技术测试、现场答辩后喜获国家二等奖,成为学校电子报刊走向全国的标志。我们汇编了竹料一小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学生作品制作》。

3. “竹韵课程”体系

竹谦篇:法制教育、健康卫生、安全教育、体育活动;竹雅篇:诚信教育、廉洁、环境、书法艺术;竹善篇:远离、团结教育、队活动、国际交流;竹朴篇:生命教育、科技活动、品德生活教育。

二、“237生态课堂”的内涵

(一)课堂教学承载“竹韵文化”

学校以识竹子之才、知竹子之用、沐竹子之德、诵竹子之诗、绘竹子之画、跳竹竿舞、闻丝竹之乐、制竹子之艺,建竹园落实竹韵文化校本特色课程,践行“237生态课堂”, “237生态课堂”是对 “自主探究”课堂的研究,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

(二)融合“生态”理念的课堂

1. “生态课堂”的原则

“生态课堂”中,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课堂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促进、协调统一的。

“生态课堂”中,学生在基于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互教互学、质疑释疑、共同建构、迁移应用等,课堂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探究中生成,在互动交流中共享,在教师点拨中明晰疑惑与知识结构,在迁移应用中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在选择性学习中发展个性特长,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2. “生态课堂”的要求

“生态课堂”要求民主与平等、自然与和谐、自主与合作、探究与生成、开放与选择、质疑释疑与迁移应用、以人为本与因材施教、多元评价与个性发展。

(三)“237生态课堂”的“237”

1. “237”即 “两段三环七步”

“两段三环七步”教学模式是从改变传统课堂的结构入手,将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分成两部分,即两段;课堂教学部分在时间分配上,5分钟导入课程和学习目标,25分钟小组交流展示,全班点拨归纳,10分钟达标检测和总结反思,实现“导入学习―交流展示―检测反思”三环节有效衔接,也体现了学生的“我准备我自信―我参与我快乐―我学习会我自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与喜悦,把课堂教学规范分为:导入课程―公布目标―合作交流―分组展示―点拨归纳―达标检测―总结反思七个步骤;我们的课堂教学实现“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

2. “237生态课堂”的基本思路

(1)课前预习

首先老师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编好导学案,明确预习目标、内容、题目、时间(导学案完成时间和检查时间)等,学生做导学案要求做到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标出或写出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

(2)课堂教学

将课堂40分钟分成三个环节:导入学习、交流展示、检测反思。

导入学习:课前5分钟作为教师导入课程,公布目标,激励学生,进行学习的预热。学生做好准备,有目标,有信心地投入到本节的学习。

交流展示:课中25分钟作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解疑,展示点评、点拨归纳。这是课堂的关键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长组织成员围绕预习中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进行交流、讨论和解决,也就是说,实施优等生辅助学困生共同促进发展的策略,同时在讨论时要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规律等,并进行展示,然后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讲解。其间,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倾听,点评质疑。最后老师在进行点拨,老师点拨时要从下面几点入手:1. 点评学生展示情况,指出好与不足,评价激励。2. 明确答复学生含糊的问题。3. 精简点拨重难点,归纳方法、规律等。学生由于自主参与合作探究本节的学习是感到无比的快乐。

家长进课堂活动总结篇5

关键词:学生;听评课;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048-02

教师听评课活动是教师之间交流教学观念,点出优点,指出不足,提供改进策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不可否认,教师是这个活动的组织者与主要参与者,也是我们关注的主要对象,但我们往往会忽视到另外一个不可以忽视的人群――学生。

1学生角色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教师不能是“主演”,而应是“导演”[1]。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即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受体,也是教师教学效果的体现所在和最终目的,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总结学院近几年开展的教师听评课活动经验,我们发现在教师听评课活动中学生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2教师听评课活动的开展过程

教师听评课是学院对听评课制度的坚持执行,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青年教师,能有效促进其成长。听评课制度包括听课、观摩评课、参与评课、被听课、被评课等内容,如下图1.评课活动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调控技巧、总体印象等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2]

听评课制度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研室、教学团队的环境,创造条件,寻找最佳的新教师成长的途径。在听评课活动的开展中,结合其他教学制度进行细节把握,形成教学团队共同合作与竞争的良好氛围,有效解决新教师工作伊始出现的问题,不断培养其发展意识,促进成长,保障学院整体教学质量。[4]

3学生在教师听评课过程中的作用

教师在听评课中除了同行教师以及专家的指导建议与意见外,还需要学生这一课堂主体的反馈与评价才能综合各方面的信息、了解自己的不足与优点,有效进行全面改进。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点:

3.1课堂互动与课堂教学效果体现。

课堂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构成教学活动的人(即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信息传输而形成的具有稳定依赖性的教学交往活动,[5]它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开展的有效形式。课堂表现是教师听评课活动的教师的主要表现,教师通过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向专家或同行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理念,技能,是其他教师听课的主要内容,也是他们评课的基础。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对课堂的整体把握,反映出优势与不足。

同样,通过学生的课堂反应以及对学生用进行问卷调查(《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从观察与调查两方面来了解学生对这堂课教学的成效反馈,是听课教师从课堂中获得的主要信息与评价来源。

3.2交流。

随着网络发展多样化,教师与学生的课后交流方式越来越多,网络课堂是由学校提供平台,教师在上面为学生提供课程的基本信息、布置课后作业、进行问题交流讨论,是教师与学生课后交流的一个主要平台,也可称为是“第二课堂”。

课后交流被教师应用于被听课之前、被评课之后,被评课之后是关键。教师上课之前通过网络课堂公布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做好课程预习工作,便于开展教学活动。在被评课之后,授课教师结合其他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与建议,考虑新的思路,酝酿与实施新的策略,然后通过课后交流,在教室里与学生面对面的讨论课程教学方法与策略的有效性与可执行性;在平台上,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特别是部分不喜欢当面交流的学生展开对话,了解他们的想法与建议。同样,各种课堂外的继续教学方式如讨论题、思考题也通过天空教室或者课程网站的课后交流这一环节来开展。

3.3教材评价。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选择一本适合授课对象的教材,对教师教学内容的有效授予是十分有效的。教材是专家或同行教师对被听课教师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授课教师对教材选择的实用性和适合性,以及课堂授课过程中,对教材的运用能力与表现来评价教师,也是反映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与把握情况。

学生对教材的评价,是教师在专家或同行教师教材评价之外的主要信息来源,主要通过教师当面交流与发放教材评价表进行,从学生的角度来评价教师对教材选择的适合性以及运用的有效度。

3.4信息反馈与评教。

教学信息反馈是每周学生对教师上课信息的课堂表现通过文字叙述表达出来,经教务处收集、汇总分类发送至各教师所在学院,最后到教师,这是学生对教师课堂表现,上课效果的有效、及时地细节评价以及对他们需要待改进的地方提出建议和意见。任课老师可以针对反馈信息提出解释,在下次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有效地做到一次课一次反馈与沟通,保障了本门课程的教学与学习效果。在听评课活动中,教师通过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做好备课准备,在被评课环节结束后,可以根据教师建议和意见结合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做出有效的改进,提高教学水平。

学生评教是学生总结教师在对该门课程一学期授课的总体情况、效果,而做出的最终的量化的评价,是教师听评课活动评价的效果最直接、最客观的指标之一。

4结语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的重心不是教而是学,听评课不仅要听评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失,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来评判、引导教师的教学 。在教师听评课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师的反应与收获更要学生的作用,以及他们在听评课活动中的的收获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吴玉条.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http:///newsInfo.aspx?pkId=65699.2009.11

[2]陈晨,钱成敏,马洪君.听评课制度与新教师成长[J].科教导刊,2010(11)

[3]陈晨,马洪君l杨华,吴建秋. 听评课制度对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促进作用的实证分析[J].时代教育,2012.09

[4]陈晨,钱成敏,马洪君.听评课制度与新教师成长[J]. .科教导刊,2010(11)

家长进课堂活动总结篇6

一、授课教师

(一)充分展示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水平,在课堂上展示了教师的风采

(二)显示了语文教师在评课方面的功力

评课的过程是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过程,老师们开诚布公、认真细致的评课,既显示了老师们评课的水平——因为听课也是需要准备的,也显示了学科组教师们之间互相帮助和团结共进的和谐气氛。

(三)展示了老师的反思水平

有人说过,没有反思的教学是难以提高的,我们的老师在评课之后,主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抓住亮点,反思错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显示了我校语文教师的积极进取精神

1.善于应用多媒体教学

每位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课件水平提高。

2.课堂设计精、结构巧

语文课不同于语文课,往往比较枯燥无味,但老师们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结构紧凑,有张有弛,学生的兴奋点被调动起来,思维非常活跃,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相对枯燥的语文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潜能,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3.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方法灵活

课堂气氛活跃,不是指外在的形式,而是指学生思维的活跃。好的课堂总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维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在探索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气氛活跃还指课堂气氛的和谐,师生之间有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对学生的反应能正确引导和评价。只有以尊重学生为前提,才能达到课堂气氛的和谐。

4.课堂教学充满趣味、课堂语言亲切

成功的课不会是知识的干巴巴的罗列,总是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因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中,理性思维往往需要感性材料作支撑。大多数教师能对身边课程资源进行挖掘。关于课堂语言,比如声音清晰,语调沉稳,富有穿透力,善于用声音的抑扬顿挫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是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之中。

二、听课教师

在听课期间,大家都做了听课记录,记录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反应,之后听课的教师对授课教师的课程讲授做了分析评价,指出了授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长处与不足,并及时对授课教师提出了一些改进教学的建议;也有个别老师的听课记录未能反映出听课的目的,评价较笼统模糊。

从听课情况来看,几位教师教学态度认真,基本的教学素质都比较好,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规范有条理,语音清晰,对教材内容都比较熟悉,能合理安排板书,有教案,课堂气氛较好,与学生也有一定的交流。

现以教研整体角度从以下几方面对这次活动做一下总结和评价:

1.注重导教引练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精心设计使课堂教学环节清晰,明了。

2.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弊病,使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有效发挥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于财会教学的意识得到强化,全体授课教师都有课件, 在课堂上真正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张宁等两位青年教师做得更为突出。

4.在遵循共性的教学模式前提下彰显了个人的教学风格,发挥了各自的教学特长。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问题一是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学”突出的不到位,老师放手“放”的不到位,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老师还在牵着鼻子走。

2.学生的小组交流只是流于形式,小组交流应是是在学生独立思考,初步有了自己的见解之后再与同学交流,达成共识。

家长进课堂活动总结篇7

1、xx年全区高考考生5624人,上本科线人数3616人,上线率64.3%,比xx年的上线率62.9%上升了1.4个百分点。

2、xx年全区教师在各级刊物上417篇,区级以上立项课题结题21项,在市级以上优质课大赛****有49位教师获奖。完成了“中小学教学工作评价办法”、“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系统”等研制工作;完成了“襄阳区地方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研究并制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研究推广了“二xx”课堂教学模式及“六推六让”教学策略;总结落实“58131129工程”(小学“56911210工程”),使中小学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

二、搭建多种有效活动平台,提高师生素质。

一年来,开展了新教材教法培训、集体备课、分片教研、送课下乡、结对帮扶、“三优”评选、教师教学基本功大比武、网络教研、校长、假期社会实践、电脑制作竞赛、科技制作创新、学科竞赛、“大家唱,大家跳”、“五园”创建等活动,师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成长,提高学校的办学、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能力素质,有效地促进了新课改理念与现代素质教育要求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落实。

三、开展教学视导和问题研究,促进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发展。

今年对区二中、区五中、龙王一中、石桥一中、张家集镇中心小学、区实验小学进行了教学视导工作,对古驿一中、峪山一中进行了跟踪视导。通过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对学校的课程计划执行、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常规教学、课题研究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认定。并与学生、教师座谈,调研分析,跟教师一道诊断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解决问题。对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学校看到了自己的成绩,清楚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

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深入地调查研究,逐个进行剖解。如小学出现寄宿后教学管理问题,通过研究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寄宿制小学教学活动的管理实施意见》;如部分小学高年级归并初中出现的教学问题,形成了《初中设置小学寄宿制教学班的教学调查报告及建议》;如推广电子备课和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困惑,通过到石桥镇中心小学、马集中学召开现场会形式进行现场观摩研究解决等。通过对问题逐个研究解决,使全区教育教学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

家长进课堂活动总结篇8

一、常规听课,了解生态现状

在研究初期,为了了解学校课堂教学中的生态与非生态现状,领导班子带领中层主任和学科组长等进行了排查式、随机式听课,了解了基本现状后,又对教师进行跟踪听课,组织教师开展互动式、研讨式听课,分析、整理教师们课堂教学中的生态与非生态现象,寻找生态课堂研究的切入点,为课堂生态化研究提供了研究素材。

二、听后汇总,掌握研究材料

每次听课后,参与的领导与教师都会进行汇总,并通过全体教师业务学习、领导个别谈心等形式进行有的放矢地指导。同时,参与听课的领导和老师,分别将听课中的一小段生态或非生态现象记录下来,进行简单评论,编写成文。每学期下来,三位校级领导合计听课都能达到百余节,大家撰写的有关生态课堂的文章也积累了百余篇。学校已将部分优秀的第一手资料编辑成集(已完成撰编三集),以待日后再研究、再借鉴、再提升。

三、完善设施,提供生态条件

通过常规听课发现,学校滞后的信息化教学设备阻碍了生态化教育目标实现的脚步,所以校领导抓住均衡发展这一契机,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在2014年不仅为18个教学班配备了电子白板,实现了班班通,而且改建了现代化的语音室、音乐室、图书室、微机室、美术室、科普园地、科技拓展室、电子备课室等各功能教室,为生态课堂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

四、变换形式,夯实生态理论

1.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主题式集体备课。学校集体备课仍延续主题式理念,但形式上有所调整,把更多的时间还给了学年组和教研组,而且在学校“课堂教学中生态与非生态现象的研究”这一大主题的引领下,各学年组依据本学年课堂教学中的普遍问题确立了自己的小主题进行研究,如一学年语文组的“生态化随文识字的研究”;三学年数学组“生活化即生态化数学教学的研究”;英语组“生态情景中学英语的研究”等等。

2. 引领与汇报相结合的主题式业务学习。为了使业务学习更具实效性,学校变一言堂式的读与记为引领与汇报相结合的论坛式业务学习。相继开展了“探索教育教学 叩求职业幸福” 教育教学论坛;“资源共享 全面提升”的外出培训学习后的二次传导;“关注热点 聚焦生态教育”的骨干教师引领式培训等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业务学习。

五、主题活动,促进生态发展

1. 开题仪式,明确研究任务。在成功申报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中小学生态课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课堂教学中生态与非生态现象的研究”后,我校便在本校多功能教室隆重举行了开题仪式。此次开题仪式虽然没有邀请专家、领导,但校领导班子及课题组成员无一缺席。整个过程规范、具有时效,此次课题的生态化开题,对学校来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是学校在“以研兴校 以研促教”的办学道路上迈出的一大步,更为我校的生态课堂研究奠定了基础。

2. 立足常规,关注生态细节。课题研究初期,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与引领的作用,促课堂教学向生态式发展,校领导与中层主任共同研究,分别从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六个学科中挑选了15名有代表性的教师,开展了“东长小学‘立足常规 关注生态细节’”每人一课研讨活动。此次活动最精彩的环节莫过于授课后的评课与讨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们都能够针对某一节课中的某个生态或非生态现象加以深度剖析,特别是张颖校长制作的精彩短片和精准的总结发言,更使全体教师在回首过往中明确了生态课堂的研究方向。

3. 关注细节,研析生态。课题研究中期,在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的基础上,学校(下转 151页)(上接 149页)开展了以“关注细节 研析生态”为主题的多维式每人一课教学活动。活动分为说课、讲课、评课三种形式,教师全员参与自由选择,分项目集中展示。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促进了全体教师的共同成长,更推进了全校课堂生态化的脚步。

4. 生态之美,点滴之中。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团队研究是促进教师快速成长,提高研究进程的佳径之一,于是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学校继续开展了主题为“生态之美 点滴之中”的团队研究成果汇报活动。本次活动最大的亮点在于变个人智慧为集体展示,变被动参与为自主编策。活动准备阶段,先由各研讨小组确定研讨主题(语文研究团队的第一学段“归类识字教学策略研究”、第二学段“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探索”、第三学段“走好文言文学习的第一步”;数学团队的“关注基本活动经验 提升数学课堂实效”;科任团队的“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等);自主申报展示形式(说课、讲课、评课、集体备课、课后研讨等);学校再依据各研讨小组的申报安排具体的展示时间。展示活动过后,张颖副校长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了“生态之美 点滴之中”教学研讨总结会议,在会议中张颖副校长亲自准备并主讲,她从“准备充分 有序实施、立足实际 创新方式、主题具体 彰显特色、明确问题 总结提升”四方面进行了详实而又真切的总结。

家长进课堂活动总结篇9

“空中课堂”成为这个学期的学习新模式,也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如何做好“空中课堂”,让老师教而有法,学生学而有获成为我们共同探讨的焦点。振华教育集团在空中课堂的实施上提前谋划,从细处着手,立足课程建设,打造高效“空中课堂”。

一.科学决策,提前规划

2月1日,集团召开校长办公会研究“空中课堂”的建设问题;2月9日,制定“空中课堂”工作方案。

1.“寄出”一封暖信。姜秀山校长给家长们写了一封暖心的信。提出家庭就是学校、家长是老师、客厅是操场,为家长们做好角色定位。

2.建立三个团队。即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级教师团队、以教研组长为中心的学科教研组团队、以级部主任为中心的级部团队,做出具体要求。

3.召开三个会议。一是中层干部会,明确责任,做好分工;二是全体教师会,提出操作流程和要求,传达考核方案;三是全体家长会,做好家校沟通,保障空中课堂的实效。

二.全面调研,充分准备

1.精心设计问卷。通过问卷星,了解每个家庭的网络、设备情况,居家人员组成,学习环境等情况,做出相应安排,调整教学方案。

2.一线教师座谈。2月11日,各级部主任带领本班的老师探讨“空中课堂”的实施,预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

3.特殊家庭访谈。2月12日,根据问卷的情况对特殊的家庭进行电话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技术攻关,培训先行

1.全员培训。2月14日,对全体老师进行线上教学技术培训。成立核心的技术团队,及时解答老师的问题,分享成功做法,从开课到现在,技术团队撰文十几篇,近5万字。

2.网络试播。2月15日,每一位老师通过钉钉进行了试播。对试播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寻求解决方案。如通过合作教学的方式(我放视频,你讲课),解决了一些老师网络慢,视频卡顿的问题。

3.专人下载

学校技术团队有专人负责将教体局公布的教育资源同步更新至百度网盘,以方便老师和家长们下载使用。

四.勠力同心,精致授业

1.天天教研

空中课堂教学资源,教研组提前一天观看视频,记写听课记录,明确本节课重难点,预判学生可能在哪些环节不易懂,还需要哪些习题来突破重难点,教研组每日碰头会,统一内容,分工合作。

2.随时互动

任课教师对资源利用,要融入教研组智慧,直播过程全程参与,根据情况随时暂停,和学生进行互动,最大可能实现面对面教学的效果。每节课结束,任课教师要对本节课学习情况反馈给班主任老师。

3.日清周结

学生课题测试题当天发到“家校本”,任课老师全批改,针对集中错误,制作课件,利用答疑互动时间进行讲解。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做到日日清,周周结。

所有任课教师每天填写《“空中课堂”记录表》,对于不能及时参加学习的学生跟踪家访。

4.每周反馈

学校中层干部下沉到教研组和班级,指导开展工作。及时反馈总结教学情况,提炼优秀做法,进行不断完善。

五、家本课程,课堂延伸

学校积极引导家长开发和实施“家本课程”,让家长成为“停课不停学”的生力军。充分利用家庭的教育资源,发挥家长的智慧,植根家庭生活,提高学生生活本领和修养,从而落实家庭教育的学校化,学校教育的家庭化,让家庭教育更加专业、实效,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持续成长和全面发展。家本课程以故事、游戏、讨论、看电影,小饲养、小种植、小制作、小课题研究等形式得到展现。抗疫学习两不误,让孩子们的课堂丰富多彩。

六、五育并举,全面提高

1.音乐抗疫。聘请中国海洋大学教师李康老师通过网络公益直播的方式开展“防疫音乐公开课”,举办“第一届振华杯乐器展示网络评选活动”,全校师生用葫芦丝、排箫等乐器演奏《我爱你中国》、《龙的传人》,这一内容被“学习强国”选用,推上了全国平台。

2.德育班会。利用网络课堂开展“同心战疫——共铸爱与责任的中国力量”系列主题队会。

家长进课堂活动总结篇10

一、 认真组织家长会,重视攀登英语家庭环境的创设

在我校,学生家长外出务工较多,试验班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如何让这些在“隔代”监护下的学生有个好的家庭英语学习环境,是我们课题组面临的问题之一。针对这一现象,课题组全体成员协商后一致认为:召开实验班学生家长会,切实夯实攀登英语家庭环境建设。

三月三日,学校教导处向实验班学生家长发出了召开“攀登英语家长培训会”的邀请函。三月六日下午2:00,“一年级学生家长攀登英语家教培训会”准时举行。一年级学生家长、本校教师及县教育局攀登英语项目负责人姚大田主任等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首先组织家长观看“攀登英语项目简介”光碟(家庭版),让家长对攀登英语项目有了初步了解,接着观摩了檀小芬老师的攀登英语课堂教学,使家长们现场感受攀登英语的课堂教学氛围及其魅力;随后中心学校李序文主任就攀登英语的目的、教学特点及家庭英语环境的创设等内容对家长进行了培训;县局姚主任就攀登英语项目实验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中心学校张国平校长就项目在学校的开展实施情况做了阶段性工作总结。会后,课题组还对参加培训活动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研,家长对攀登英语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在家庭英语环境的创设方面取得了共识。

二、 重视课堂教学研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验前期,实验教师对攀登英语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了解与掌握主要来自对光碟的学习,亲身参与的观摩、学习、培训极少,仅有去年省级培训一次。开始的几周,课堂教学组织混乱、低效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是摆在我们课题组面前的紧迫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课题组召开专题会议,在教导处的安排下,决定与校本教研相结合,开展攀登英语课堂教学研讨。实验教师的攀登英语研修课,纳入学校校本教研考核内容之中,在制度上对实验教师的工作给与规定与认可。会后,课题组成员加强互动观摩学习的研讨力度。本期,试验教师每人已开教研课2节。每节教研课后,课题组长、英语指导老师与各位实验教师一起就学习内容的环节设计、评价应用等献言献策。至今学生的口语表达、学习兴趣,主课教师的课堂组织及调控能力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效果显着。3月18日,北师大明德项目组专家来我校指导工作,现场观摩了徐珍霞老师的攀登英语课堂教学,课后对我校实验老师的业务能力、水平及攀登英语的课堂教学组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三、 精心设计、布置教室文化,重视攀登英语的评价、激励作用

为激发、提高学生学习攀登英语的学习兴趣,实验教师精心设计、布置教室文化。为便于操作,101班将学生的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将文化墙设计为花瓶式,每个小组为一花瓶,小组成员的每一点进步就是一朵鲜花;102班则是彩蝶,学生的进步就是为彩蝶添彩;103班是成长树,学生的进步就是树叶、花朵与果实。形式多样的、创新式的文化布置,极大地发挥了攀登英语的评价、激励作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四、 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展示,拓宽攀登英语的展示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