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校生毕业生自我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9 06:19:52

警校生毕业生自我总结

警校生毕业生自我总结篇1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11)05-0147-03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党和政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就业体制的不断变革,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高校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就业工作已成为包括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内的社会各界所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如何应对毕业与就业之间的双重矛盾,加强就业预警机制的建设,已成为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课题。然而,国内对就业预警系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从研究内容上看,已有的研究多以某一方面为主,缺乏系统性、逻辑性与前瞻性,在系统性和科学性方面尚有待进一步深入,如就业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方法、标准的选择及其运用等问题均未展开研究。本文试图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结合预警理论与技术,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体系的建立。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提出的意义

就业预警系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是摆在我们理论与实务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政府不仅要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要重视由就业冲突所引发的一系列的社会冲突,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应对和解决这些冲突,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找到一条化解社会冲突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具体而言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确立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综合性的经济问题,又是复杂的社会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确立有助于降低政府宏观调控成本,保持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高等教育良性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其次,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确立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理论与方法的拓展与完善。对变化的理论与方法的孜孜不倦的探索与研究,是促使一门学科走向成熟与完善的必由之路。随着高等教育环境的改变,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理论,如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理论依据、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特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评价的方法等都会发生变化。对由环境的变化导致的理论与方法变化进行研究,能够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不断地扩展与完善。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的社会机制

社会预警是指预先警告社会有可能发生什么问题或者什么时候发生问题,它主要进行中长期的预测。社会预警机制通过一定的渠道把那些可能发生的社会问题、公共危险和危害,及时地反馈给社会大众,以保障社会公众的利益不受可能遭到的侵害或尽可能地减小侵害造成的损失。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呼唤尽快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减少高校招生、教学以及学生选择专业和就业趋向的盲目性,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学生专业选择和择业创业提供具有前瞻『生的信息平台。

依据传播途径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社会预警区分为公力预警和传媒预警,包含了国家通过立法手段规范和引导政府行政机关在建立专门机构负责预警工作和媒体在预警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义务,也包括政府直接调拨资金、组织人力建立预警机构和开展相关的调查与宣传工作。

(一)公力预警机制

公力预警机制包括形势预警、市场预警、专业预警三个方面,主要由教育管理机构、劳动保障机构和教育研究部门实施。

1 形势预警

形势预警是指及时总结、更新和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变化和地区、专业、人员分布情况,作出总体就业形势预警。由于高校学生的培养要经过几年的过程,所以形势预警应该包括长期预警和短期预警两个方面。既要及时分析年度就业形势预警信息,对每年度的就业率、就业缺口率和就业质量、待就业人数、待就业人员专业分布等信息指标进行归纳统计,建立起能综合反映本年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一系列指数模型,又要对四五年之内甚至五到十年的就业形势作出宏观的分析和预测,以期提供及时、完整、准确和具有前瞻性的就业信息,对毕业生就业和各地高校招生起到宏观指导和调控作用。

2 市场预警

这里指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结构分布,包括地理结构、学历结构、性别结构、层次结构等各方面的分布状况,以及具体各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分布情况,预警信息。如统计分析东部省市和西部省区市对毕业生的需求人数比例,大中城市和小城市、城镇、农村对毕业生的需求分布,硕士生、本科生、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需求比例,理科、工科、外语、农科等各学科毕业生的需求分布,重点高校、普通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分布,以及用人岗位层次的分布等数据,并及时预警信息。市场预警首先应建立全国联网的毕业生供需信息网络,为大学毕业生网上求职、就业提供服务;其次是建立和完善全国各高校毕业生信息制度,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再次是建立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毕业生就业权益,使待就业学生得到更有效的帮助和服务。

3 专业预警

专业预警既是社会预警机制的一个方面,又是公力预警机制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专业预警是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专业分布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与高校毕业生供方市场的专业分布和专业培养目标相比较,发出预警信息,指导学生就业和高校专业的设置与调整。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通过对连续三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研究发现,大学生由于专业造成的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这就需要从国家、地区和高校层面建立起三级专业预警机制。专业预警机制主要针对全国失业率最高的专业和失业量最大的专业小类进行招生结构与在校生专业调控。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30余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和专业结构,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要采取措施予以调整。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公力预警机制主要由社会性的毕业生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和咨询机构来实施或完成。但我国目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缺乏权威的公力预警研究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政策以及就业市场的变化,原有的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要,因此亟须组建类似的专门机构。

(二)传媒预警机制

传媒预警是社会预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公共危机

即将来临或处于萌芽状态之时,大众传媒以社会预警为直接目的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工作,并将采集和处理后的信息传播出去,以起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的作用的活动。

面对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表示2007年建立就业评估、监测和预警机制,同时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北京市从2007年起,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就逐步到企业人力资源部挂职,并首次建立了就业预警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是个紧迫的工作,也是个长期的工作,还是一项多部门参与的系统工程。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呼唤社会重视、家长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工作,就要保证预警信息渠道的畅通,这就需要各种大众媒体的参与。

(1)电视:电视是高效而普遍的大众信息传播工具,通过电视可以迅速而广泛地宣传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预警、市场预警和专业预警信息。

(2)报纸:报纸是方便而又快捷的大众信息媒体,它既可以像电视一样迅速而广泛地宣传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又可以深入地分析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指导毕业生和家长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确定合适的就业目标。

(3)互联网:互联网可以方便快捷地传达就业政策,供需信息,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架起一座桥梁。互联网在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规范互联网信息管理,实现网上视频招聘和网上信息资源共享,将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健康顺利运行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的校内机制

高校预警机制的运行主要依靠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学生管理机构以及院系,其内容除了上面所述要积极回应专业预警之外,还包括就业信息预测与、专业设置与招生计划调控、毕业生质量监测与追踪、大学生就业心理监测等方面。

(一)就业信息预测与

根据中国毕业生网《201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预测报告》,毕业生就业更多地依赖学校,近一半的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求职信息来源于学校(包括院系)就业指导机构的需求信息。因此,高校在毕业生就业信息预警中担负着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高校积极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及时、准确、全面地把社会预警中的形势预警、市场预警和相关的专业预警信息向毕业生。具体而言:(1)建立用人单位数据库和毕业生就业资料档案。毕业生就业资料档案可以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真实有效的信息服务。(2)及时为毕业生提供现场招聘会、网上招聘会等信息,对学生进行应聘前各项相关教育。(3)向在校生及时通报用人单位反馈的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反映出的问题,提醒非毕业生及时根据市场调整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4)统计并公布学生就业目标。对学生就业职业、就业层次、就业地区、就业工资期望值等方面做出真实的统计,与本年度就业需求的信息对比公布。用真实的数字、鲜明的对比对毕业生就业起到切实的预警作用。

由于毕业生求职期间流动性较强,高校对毕业生进行信息传达的难度加大,需要社会媒体参与就业预警信息的传达。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信息传达的主要形式有校园壁报板报、校园广播、校园信息栏、校报、校园网、QQ群留言、手机短信和同学录等。

(二)专业设置与招生计划调控

高校预警机制运行下的专业设置与招生计划调控是指通过行政干预给出高校专业设置和本年度是否进行招生的建议,做好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工作。高校要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工作机制,通过就业状况调控和监测,对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方面进行调整。在毕业生就业工作预警机制设置上,高校可以通过“专业一招生一就业”的联动机制,将就业状况与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挂钩,通过对专业建设、招生计划等工作的评估,对一些就业前景不好、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进行调整,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

高校应通过毕业生就业预警工作小组对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工作进行考评,建立网络监控系统,实时、动态地提供各系(院)各专业的就业状况;定期对各系(院)、毕业生、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监测数据、调查情况以及近年的社会需求,提出当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预警临界点;调整毕业生就业率低的专业的招生计划,并监督实施。预警标准方面可设置为四个级别。一级:就业率35%以下,停止招生;二级:就业率35%~40%,专业调整;三级:就业率40%~45%,减少招生;四级:就业率45%~55%,提出警示。

(三)毕业生质量监测与追踪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与教学质量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促进招生、培养、就业和谐发展。毕业生就业状况是反映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专业调整的重要依据。因此,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规律性研究,根据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建立毕业生质量预测预警机制。

高校预警机制应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律,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建立完善长期的毕业生质量监测和预警机制,并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和各种传媒,及时、准确、动态相关信息,有效地指导高校调整培养规划和大学生志愿的选择,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供需异步、学用脱节和盲目求学、艰难就业的现象。高校应该密切关注毕业生质量预警信息,主动参与市场调研,通过横向和纵向分析统计,及时对学校历年整体就业情况和各专业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就业率低的相关专业及时发出预警。不断调整所设专业,按照专业人才市场变化有计划地淘汰和增设专业,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以保证毕业生尽快获得人才市场的准人证。高校专业设置还应有一定前瞻性,力争用新的专业人才催生新的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高校应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适时了解就业市场对毕业生质量的反馈,对各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及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市场变化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并最终建立毕业生一人才市场一高校一在校生一毕业生的良性循环模式。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监测

大学生就业心理预警机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重要内容。高校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预警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具体内容包括:(1)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职业设计指导课程让大学生对未来面对的就业市场产生初步认识,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意向。(2)要了解各种因素,如家庭因素(父母期望、父母职业及职业榜样、父母对子女专业及工作的关注、父母对各种职业的看法等)、学校因素(主修专业、培养方式、对教师的认同、同学朋友的影响等)、社会因素(社会传统的职业评价、社会职业地位、社会角色模式、是否恋爱等)、职业信息的效力(信息的有效性程度)等作用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外在刺激因素,同

时还要关注国际就业形势、地区分布、行业部门分布与学科结构不平衡及近期教育与就业政策等的引导因素。(3)使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预先知晓毕业生求职状态与大学阶段单纯而规律的学习生活的不同,促使其迅速实现自我角色的转变,摆正自己的位置,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的需要。(4)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所以正确认识自我的心理预警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促使毕业生根据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生理特征、家庭情况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适合自己的求职意向。(5)在信息预警的基础上,使毕业生认识到求职竞争的激烈程度,引导其树立积极的竞争观念,形成正确对待挫折的意识。

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涉及国家政策、高等教育、用人单位及学生本人等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势在必行。但如何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还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需要深入了解与掌握各类别高校的专业特点及根据和谐稳定发展的要求,并参考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一系列有关的评估指标,在这一基础上,还需要正确选择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如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等,对所产生的系列指标按一定要求和标准进行筛选,从而生成科学、合理的就业预警机制指标体系,以此减少对社会造成的冲击,降低社会解决成本,为教育机构及早发现问题提供依据,及早调整其政策,化解潜在的社会冲突,达到检测、预警、免疫、隔离等功能。

参考文献:

[1]倪荣臻.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有效途径探索[J].河南社会科学,2009,(6):210-212.

[2]谢爱国,任志涛,踪程.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及其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2):111-113.

[3]张文强.论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策略[J].河南社会科学,2010,(1):207-210.

警校生毕业生自我总结篇2

【关键词】民办高职;学籍管理;学籍预警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学生入学人数急剧增多,学生的文化素质也日益参差不齐,在学籍管理中,不良学籍异动人数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一些民办高职院校,情况更是如此。天津天狮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一所民办高等学校,我校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每年都有部分学生因学习方法不当造成学习成绩不能达标而留级,还有一部分学生因成绩不合格,达不到毕业要求被延期毕业,甚至退学。如何有效预防学生不良学籍异动,如何实施学籍预警机制,便成为我校学籍管理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学籍预警机制的内涵

“学生学籍预警机制”是指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所出现的不良情况,及时提醒、告知学生本人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通过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之间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信息沟通和危机预警制度。

二、我校实施学籍预警机制的背景和必要性

(一)我校实施学籍预警机制的背景

我校在《学籍管理规定》中规定了一些取消考试资格、留级、退学和延长毕业年限的条件,并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将有关规定告诉学生,但是仍有部分学生不能遵守我校《学籍管理规定》。一方面,大学学习生活和高中学习生活差异较大,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逐渐变得自由散漫,放松了学业,结果被取消考试资格或考试不及格;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性格原因,不了解上述规定,也不懂得关心自己的学分,不及格的课程也不懂得抓紧时间去重修。结果按照学籍管理规定来处理,学生只能留级或退学。在这些学生来办理留级或退学手续的时候,总会发现有部分学生非常难过和懊悔;部分学生对家长也是报喜不报忧,导致学生家长既不知道学生本人在校的表现,更不知道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都希望学校能再给学生一次改正的机会。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也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

(二)我校实施学籍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1.维护校园和谐,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构建学籍预警机制,能促使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辅导员和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爱护,缓解和减少因学生学籍问题带来的困难,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从而建立友爱、高尚、和谐的校园环境,形成相互尊重、彼此关心的良好育人环境。

2.可以降低学生的流失率,提高毕业率

对于民办高职院校来说,在校学生的数量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籍预警机制的实施是减少学生流失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只有降低了学生的流失率,提高了毕业率,才能使学校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3.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实行学籍预警机制可以一改传统的“事后处理型”管理为“事前、事中预防型”管理,可以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警示和纠正,让学生顺利成才,充分体现我校“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三、学籍预警机制的实践

(一)学籍预警机制的分类

目前我校学籍预警主要分以下几类:

1.入学预警。新生入学教育时,进行学籍管理规定讲解。利用反面典型案例告诫,让学生了解造成学业中断的各种可能和条件,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

2.考勤预警。在学生旷课后,及时警告学生。在学生某门课程旷课达到该门课程总课时的五分之一时,进行书面预警,以免学生持续因旷课而被取消考试资格;或一学期累计旷课20学时,也对学生进行书面预警,以免受到纪律处分。并通知学生家长,一起和学校做好教育管理工作。

3.成绩预警。我校成绩预警分为留级预警和退学预警:经补考后不及格课程学分累计达到10学分的,进行留级预警;不及格课程学分累计达到22学分的,进行退学预警。

4.结业证书换毕业证书预警。对于因个别考试不及格而结业的,及时通知学生进行补考;对于未能进行毕业答辩而结业的学生,及时告知学生下次答辩的时间和注意事项。这样可以避免结业的学生再次错过补考或答辩时间而再次延期毕业。

5.其他预警。除上述几方面外,当出现将影响学生课程修读、修读年限和获得毕业证书等可能被劝退的,也及时向学生发出预警。

(二)学籍预警机制的实施

1.各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对需要帮扶的学生应进行面谈,并做好详细记录,以便及时了解学生成绩落后的原因。对于因各种因素造成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学生所在学院须与任课教师多加联系,共同提出切实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案,并做好相关辅导安排。对于有心理或生理障碍的学生,各学院应与学生处等部门取得联系,提出辅导方案,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当学生出现旷课情况时,任课老师要及时了解情况,予以口头预警。口头预警无效时,要及时联系辅导员和班主任给予书面预警,做到防范于未然,以免受到纪律处分或影响期末考试成绩。

3.每学期期末将本学期不及格课程学分达10学分及以上学生名单通知辅导员、班主任,以便他们有针对性地及时加强学生的督促和辅导,同时提出书面预警通知其本人和家长。学校和家庭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根据警示情况,帮助被预警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措施和改进办法,做好被预警学生的转化工作。

4.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严重影响学业的情况,学院要从各方面对受预警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要求其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逐步提高学业成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三)学籍预警机制运行的保障

1.制度保障。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根据学生实际制定预警条件并选定需要给予预警的学生范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各方面人员不必要的工作量,也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2.人员保障。学籍预警工作是一个连续性的、长期性的、复杂性的工作,需要各部门、各方面人员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务处要监控全校学生学籍状况,从宏观层面制定指导性学籍预警意见;各学院教学秘书结合本院实际,具体执行,并将预警信息分类汇总,由辅导员负责通知到具体的学生和相关的家长或班主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面向学生进行教育警示。

3.信息管理系统保障。学籍预警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选课、成绩、出勤等多方面信息,为充分发挥学籍预警的监控功能,保障学籍预警的时效性,必须建立畅通的信息收集反馈渠道。因此,一套完善的教学管理综合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学生的学籍预警信息的统计、查询会更及时、更准确。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便能通过系统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情况。

尽管我校学籍预警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但尚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在提出预警、组织学生谈心谈话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分析,由此导致解决学生面临困难的方法不佳,效果不太理想,这也是我校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叶健.试论高职院校学生学籍预警机制的构建[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6).

[2]申沛,周情操.学籍预警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09(3).

警校生毕业生自我总结篇3

关键词:芬兰警察;职业教育;特色;启示

作者简介:栗长江(1970-),男,河北武邑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人文社科部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警务。

课题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提高国际警务合作执法能力研究”(编号:2011SK52),主持人:栗长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6-0090-04

芬兰位于北欧,人口大约550万人,目前全国共有警力约10,500名,其中着装宣誓警察7,500名,文职人员3,000名。近几年,芬兰警察的组织结构正在发生变革:2010年,芬兰警察最高指挥机构由芬兰国家警察总局更名为芬兰国家警察委员会(National Police Board),并且取消了省级的警察指挥和管理机构。芬兰国家警察委员会隶属芬兰内政部,共包括五大国家警察部门(国家调查局、芬兰安全警察局、国家交通警察局、芬兰警察学院和警察技术中心)和24个地方警察局(还有奥兰德群岛警察局,但由于奥兰德群岛实行自治,警察局隶属地方行政部门领导)。芬兰国家警察委员会位于首都赫尔辛基,现任国家警察总监为裴德儒先生。芬兰国家警察委员会重点有四项职责:一、为全国的警务工作及警务保障工作制定发展规划并且进行指挥监督;二、确保人民得到平等的优质的警务服务;三、协调警察机构之间的合作;四、负责全国警察的绩效管理和资源配置。

芬兰警察学院目前是芬兰唯一一所警察院校。2008年1月1日起,位于坦佩雷的芬兰国家警察学校与位于艾斯堡的芬兰警察学院合并,成立新的芬兰警察学院,主校区设在坦佩雷。芬兰警察学院承担以下几项基本任务:一、提高警务人员的警务技能和信息化基础;二、负责警察培训的招募、学生选择和各种培训班的课程设计和实施;三、进行警务领域的研发。芬兰警察学院的核心价值观为:公正公平;专业过硬;服务大众;身心健康。其远景目标为在2020年将芬兰警察学院建设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警察教育培训以及研发机构,促进国内外的安全合作。

一、芬兰警察职业教育的特色

芬兰的警察教育属于典型的职业教育,注重“学以致用”,其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特色。

(一)一体化的教育培训与职务晋升

在芬兰,芬兰警察学院是唯一一所负责警察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的警察高等院校,其对学生的选拔要经过能力评估、入学考试和体检等环节。申请者必须具备从事警务工作的职业素养和身体素质、高中以上教育程度,并且至少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等。为了选拔优秀的学生,芬兰警察学院利用微博等社会媒体与申请者交流,再加上最近几年警院学生良好的就业前景,使报考警察学院的学员大幅提高。比如,警察学文凭课程班(专科班)2008年报考者为947人,录取218人;到了2009年报考者猛增到2014人,录取248人;2010年报考者达到2183人,录取365人。报考者的大幅增加使警察学院得以选拔最优秀的学员到警察学院学习。芬兰警察学院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都能进入警察队伍,少数进入其他执法部门,不能就业的学生多是由于身体出现了某些不适合从事警务工作的状况,但这样的情况微乎其微。

在芬兰,警院学生毕业入警后其晋升和受到的教育培训是直接挂钩的。警察学文凭课程班的学员进入警队可以直接做高级警员,但是如果维持现状,不继续接受教育培训,直到退休也只能是高级警员。但在职警察要接受进一步的教育培训也有严格的工作年限的限制。警察学文凭课程班毕业加入警察队伍后工作两年,经过能力评估和入学考试,可以继续芬兰警长考试课程班的学习。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和实践,经过毕业考核,可以有资格升任警长,警探长和高级警探。芬兰警长考试课程班毕业后工作三年,或者警察学文凭课程班毕业后工作至少七年,经过能力评估和入学考试可以参加警务指挥学士学位课程班的学习。警务指挥学士学位课程班分为两个阶段。A阶段需在校连续学习一年半,学业完成后可以有资格升任督查,警探督查和总督察的岗位。处于管理岗位的学员还可以边工作边进修B阶段的课程,为时三年,考核和论文通过后可以获得警务指挥学士学位,有资格升任总督察、警探总督察、副局长以及其他高级领导岗位。警务指挥学士学位课程班的毕业生还可以在芬兰警察学院继续学习警学高级课程,到与芬兰警察学院合作办学的地方大学申请硕士学位,毕业后方可有资格升任局长。

(二)高效的学分化课程设置与模块化教学设计

目前,芬兰警察学院有四个级别的学历教育课程班,还有一些在职的专业培训班,均实行严格的学分制,且理论课和实践课均实行学分制。警察学文凭班共165学分,其中基础理论学习为95学分,工作实践和毕业论文占70学分。芬兰警长考试课程班共45学分,其中导向性研究2学分,指导下学习32学分,选修课最多3学分,实践任务4学分,实战训练4学分。警务指挥学士学位课程班共180学分,A阶段126学分,B阶段54学分。警察学文凭班毕业后从事警务工作两年可以申请参加专业进修学习,学分为45学分。与严格的学分制想对应的是警察学院的模块化教学设计。比如,警察学文凭班的基础学习阶段被分成7大模块,每个模块持续六周:1.芬兰社会;2.警务基础;3.顾客服务和前台接待;4.勤务和紧急警务;5.刑事调查基础;6.侦查;7.监控。七大模块的课程学习完毕后立即在实战教官的指导性进行工作锻炼,在实践中深化对所学课程的认知。职业学习阶段包括三大模块:1.课堂学习模块;2.实习模块;3.自主学习模块。这些课程被分成模块,逐个突破,使得课程的连续性得到明显提高。这些模块重点包含以下三大领域的内容:1.勤务活动:警务基础、通讯系统、法律学习、心理学、武力使用;2.犯罪预防:侦查战术、犯罪现场调查、刑法和刑事诉讼法;3.交通:道路交通法和驾驶技术。警务指挥学士学位课程班A部分包括六大模块:1.基础研究;2.勤务管理;3.刑事侦查管理、4.警察管理;5.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6.见习。学分化课程设置与模块化教学设计有利于知识的连贯性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教学活动中,芬兰警察学院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包括课堂教学、现场演练、小组实践、自学、基于问题的学习以及网络教学。其基本指导原则可以总结为“学中有练,练中有学,学练相长”。

(三)丰富的实践教学与实效的警务实践

芬兰警察学院特别注重学生的实战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别突出实践教学,并把学生的警务实践提到突出的位置。芬兰警察学院拥有先进的实战教学设施,充分保障学员得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拟街区拥有32个不同的训练场景,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场景的重组。模拟街区还有完备的视频监控设施,即使不到训练现场,也可以通过探头和录音麦克清晰实时了解训练情况。芬兰警察学院还设有警务指挥中心,该指挥中心并非模拟,而是一个真正的指挥中心,坦佩雷市的街区、建筑、警车所在位置均在显示屏上清晰显示。指挥中心发现可疑车辆后可以实时调取该车是否为盗抢车辆以及车主信息等等,为警察学院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途径。可以说,“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是芬兰警察学院办学的一大亮点。警察学文凭课程班中,学生在完成七大模块的基础学习阶段后必须到24个地方警察部门中在经验丰富的警察教官的指导下进行7个月的工作实践,让所学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夯实。然后再回到警察学院进行为期六周的课堂教学,之后再到国家警察部门,比如国家交通警察局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习,在实习期间还要进行远程学习。之后,回到警察学院再次进行课堂学习和自学,最后完成学业论文。需要指出的是,芬兰的警察体系为芬兰警察学院的学生进行见习和实习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芬兰国家的警察部门属于典型的“条型”,全国警察实行垂直领导,最高指挥机构为芬兰警察委员会,因此,无论学生到地方警察部门进行见习,还是到国家警察部门进行实习,都能得到充分的组织和物质保障。芬兰警长考试课程是在职学习课程,要完成必修课(警察管理、勤务管理、刑事侦查管理)的学习,还要选修语言、指挥等课程。警务指挥学士学位课程班的学员在完成五大模块的学习后也要到警务实战部门进行见习。“学中练、练中学”成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重要纽带。

(四)给力的教学保障

芬兰警察学院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得益于给力的教学保障。芬兰警察学院现有员工213名,其中正式员工占百分之九十(约190名)。芬兰警察学院的教职人员分为实战教官和公共课教师。实战教官教授警察专业课程,具有警察身份,着警服,从实战部门选调;公共课教师不具警察身份,为文职雇员。芬兰警察学院的实战教官为91名,占全体员工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在芬兰警察学院,教官和教师占员工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二,教辅人员占百分之十一,科研人员占百分之十三,而行政人员只占百分之二十四。科研人员不仅从事科研,也进行教学活动,并且指导警务指挥学士学位课程班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这样看来,芬兰警察学院的教学和教辅人员占到了全体员工的百分之七十六左右,充分体现了“教学优先”的办学理念。特别是实战教官的数量占全体员工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之强,为芬兰警察学院开展实战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师资保障。

芬兰警察学院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实施。警务实战模拟街区功能完备,设施先进,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模拟场所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重组,使其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与坦佩雷警察局实时连接的警务指挥系统也为学生进行实战教学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芬兰警察学院还有警犬训练中心,位于哈米琳娜,负责为芬兰警察购买、训练警犬以及警犬训练员。芬兰警察博物馆就位于坦佩雷的芬兰警察学院校园内,为芬兰警察学院和芬兰警察提供科研支撑和训练活动。

芬兰警察学院还有雄厚的资金支持。2010年,芬兰警察学院的运营资金达到2650万欧元。学生在芬兰警察学院学习期间的住宿、餐饮、警服以及警务装备全部免费供应,而且每月还可以有350欧元的零用钱。如果需要,还可以申请贷款。据折算,芬兰警察学院的学生一般每天花费警察学院160欧元左右,而警务指挥学士学位的学生每天的花费更是高达近260欧元。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先进的教学设施,以及充足的资金为芬兰警察学院进行教学、科研等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五)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是警察教育培训的核心。新的警察学院组建四年多来,芬兰警察学院院方不断强化质量保证体系(Quality Assurance System)。芬兰警察学院的质量保证体系涉及组织结构、责任分配、办学方法、以及资源配置等警察教育培训及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 具体而言,芬兰警察学院采取双轨制的教育评估机制:在内部,芬兰警察学院采用欧洲近十年来质量管理最为流行的共同评估框架模式(CAF,Common Assessment Framework) 进行自评;在外部,由芬兰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进行评估。内部自评首先基于反馈体系,学院把评估指标细化并且印发成册,供员工参照执行。芬兰警察学院通过向学生和员工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学院教学、管理等诸多环节的问题。给学生的调查问卷重点针对教育质量和学习氛围,而给员工的问卷则主要针对工作氛围以及内部服务质量。除此之外,学院还对财务、人事管理以及岗位安全等问题进行调查和评估。2012年2月29日,芬兰警察学院成功通过芬兰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FINHEEC, The Finnish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Council )的评估,意味着芬兰警察学院质量保证体系的成功。该评估委员会对芬兰警察学院质量保证体系的评估结果有效期为6年,6年之后芬兰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要针对给芬兰警察学院所提评估建议的落实情况及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再度评估。

二、芬兰警察职业教育对我国警察教育培训的启示

芬兰警察学院目前还没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办学规模也不是很大,但是其办学特色有不少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中国的公安本科院校基本都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在职培训为辅。以公安大学为例。多年来,经过几代公大人的努力,公安大学形成了五大鲜明的办学特色,即:“高教与培训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战相结合”,“调研与智库相结合”。[1]这些特色中的有些特色还没有特别落实到位,可以借鉴芬兰警察学院的作法逐步夯实。

(一)优化师资配置,突出“教学”中心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承担着最为直接的任务,因此,科学的师资配置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与芬兰警察学院相比,目前,公安大学的师资配置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教师与行政人员的比例不够合理,师资短缺的现象在不少系、部明显存在。这种情况并不是公安大学独有的弊端,而是普遍存在于我国的公安高等院校中。芬兰警察学院的教师和教官占到了全体员工的百分之五十二,教官更是占到了全体员工的百分之四十之强,而我国的公安高等院校行政人员在全体员工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偏高。二是教师缺乏实战背景。我国公安高等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来自高等院校,没有在警务实战一线工作过,因此,缺乏实战经验,不免造成教师本身理论和实践的脱节。这一点在我国唯有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形成了比较良性的师资配备。该校2007年8月申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成为中国警察职业教育改革的开路先锋。该校有专职教官121人、专任教师教员90人、另聘兼职教官196人[2]。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虽然早有呼声“我国警察学校应尽快完成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3],公安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并未形成主流。比如,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在停办了几年学历教育后,今年又继续开始了学历教育。因此,在学历教育模式下如何优化师资配置正是我们需要向芬兰警察学院借鉴的地方。芬兰警察学院的后勤和行政服务许多都通过外包的形式进行了社会化,因此,即保证了所有员工都以“教学”为其中心工作,又解决了行政人员的“臃肿”现象。我国公安高等院校在选调教师时,可以考虑从警务实战部门招聘,而不只是从高等院校招聘,吸收具有实战经验的在职干警加入公安大学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积极完善教师下派锻炼的政策,加强与地方警务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并且加强对教师实战锻炼效果的评估。

(二)优化实战教学,确保学、练结合

近年来,公安教育紧紧围绕学生毕业后“干什么”、“能干什么”,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突出公安特色,强化实践教学,逐步探索和建立了课堂教学与警务实践有机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公安大学为例:为了切实强化实践教学,公安大学在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建立了几十所实践教学基地,并于2011年6月,成立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实战训练部。警务实战训练部将紧密结公安工作发展形势和警务实战需求,着力抓好实训项目开发、教学资源建设、实训教学实施、警务实战训练研究、与公安实战部门合作等工作,积极推进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这些努力无疑对公安大学实战教学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公安大学以及其他公安高等院校,我们的实战教学还有一些明显不足:一是实践教学和实战还有不少脱节现象。目前,公安大学在实战部门聘请了147名实战教官,但“聘而不用”的现象明显存在,削弱了实战教学的实战效果。公安大学建有警务战训大楼和警务战术模拟街区,为警务实战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但是与芬兰警察学院、联邦调查局国家学院等国外训练部门的模拟训练场所相比,我们的设施功能比较单一,使用频率不高。芬兰警察学院的模拟街区被称作“训练区”(Practice Areas),许多训练场所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重新组合,而且街区的监控设配许多都配有麦克风,可以实时收集训练的视频和音频。而且,芬兰警察学院的训练街区向全芬兰警察机构免费开放。访问期间,芬兰国家交通警察正在模拟街区进行实战训练。二是学练结合还有待提高。在工作中学习是芬兰警察学院一个重要理念,在学生的学分中占有很大比例。芬兰警察学院学生的工作锻炼是循序进行的: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后首先到地方警察部门在实战教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锻炼,然后回到学校继续学习,然后再次到国家警察部门进行实习,然后再回到课堂进行学习。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即使在见习和实习期间,学生依然要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切实做到了学练结合。相比之下,公安大学学生的社会见习缺乏指导和评估,效果不甚明显。而学生的毕业实习一般为一学期,实习完毕后面临着各种社会考试,没能再次根据实习效果进行理论上的升华,因而学练结合不够紧密。

参考文献:

[1]办学思路[EB/OL]. http:///.

警校生毕业生自我总结篇4

 

一、警察院校女生心理问题现状

 

警察院校女大学生是大学生中_个极富个性的群体,各种数据表明,警校女生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不容乐观,这直接影响着她们的学习、生活及将来的就业,对学校而言也是极其重要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警察院校女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自负与自信心不足两种极端心理并存

 

—种情况是存在自负心理。自负心理主要表现在:自视过高,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别人都不行;看不起别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很多;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警察院校的女生多存在自负心理,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很高,就业时易挑三拣四。另外_种情况是自信心不足,即对自我在认识能力及其他方面存在自我贬低,主要是自卑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缺乏_种正确的认识,在交往中缺乏自信,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主见遇到事情就以为是自己不好,从而导致她们失去交往的勇气和信心。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警察院校的女生在就业时多受用人单位冷落,部分公安机关在招考公务员报名环节就明确表示不招女生,这种明显的性别歧视严重挫伤了警察院校女生的自尊心,打击了其学习积极性,导致她们产生‘‘学习再好,将来也难找到如意单位”的自卑心理。

 

(二)从众依赖心理严重

 

相当_部分警察院校女大学生从小到大都处于被保护被宠爱的环境中,其成长较为顺利,很少遇到挫折,当学习生活和就业中遇到压力和困难时,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还有些女生缺乏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盲目从众,人云亦云,忽略了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没有个性和主见。

 

(三)攀比求高心理严重

 

作为90后的警校女大学生,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在消费、职业选择等方面一味比高,不甘人后,攀比风气比较严重。当前警察职业成为警察院校绝大部分女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由于与警察行业不相匹配,她们也会感觉有失面子而盲目放弃,但毕业后又发现就业很难时又后悔不已。高期望值的盲目求高心理,往往使自己与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四)对就业前景感到困惑

 

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几年全国应届毕业生中女生占到44%左右。就业时,女大学生并不享有与男大学生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待遇,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或明或暗地存在性别歧视,有的直接打出“限招男生”的字样,有的以种种理由将女生淘汰。为此部分女生学习、择业妄自菲薄,过度困惑,对就业前途担忧,缺乏竞争意识等。

 

研究发现:警察院校大学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有轻度心理问题以上的学生占55.83%,但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比正常人群要低m。警察院校女生心理问题比男生心理问题还要严重。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和警察院校管理模式、个人职业期待以及对当前学习环境的感受等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警察院校是培养训练人民警察后备力量的重要基地“从严治警、从严治校、严格训练、严格纪律”,实行警务化封闭式管理,是这类学校的特点。在校学习期间,男女生都_样,没有性别之分,学校、教职工对他们的管理一视同仁。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警察院校每年的招生始终以男生为主,因此学生的管理、训练和生活等相关规章制度侧重于男生,女生由于性别、身体等方面的特点,势必与学校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存在矛盾与冲突,警察院校针对女生的规章制度还不是很健全,尚未开展专门的、针对女生实际情况的心理疏导、心理教育和心理培训等。

 

总结

 

警察院校的女大学生要自立、自省、自强,树立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修身养性,沉下心,不浮躁、不急躁、不近利,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丰富学识,健全体魄,豁达心胸。警察院校的女大学生更应认清自我,积极发挥自身语言、形象、气质、思维、耐心和韧性等优势,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兴趣爱好、个人特长、家庭背景、社会阅历等,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学术讲座、校内外实践等活动,拓展视野,增加知识面,全面提升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端正自我位置,找准职业切入点,调整好自己的就业心态,并朝所确定的目标不断奋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警校生毕业生自我总结篇5

警校生自我总结一 我毕业于xxx警管学院治安管理专业。三年不同于一般大学的警院生活,使我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以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校训为指引,我时刻以一名优秀的预备警管要求自己。在校期间,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刻苦训练,各科成绩在班上都名列前茅。并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统一,于XX年10月11日的加入了中国*******,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员。课余时间我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曾参与奥运火炬传递在武汉的安保工作,虽不能像奥运健儿们那样在赛场上为祖国争金夺银,但我为自己能给奥运献一份力而骄傲!我还参与了平安奥运江城08反恐演习,六城会开幕式表演等等。这一切帮助我提高了实践能力,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

XX年下半年我有幸在***派出所实习。实习期间我的工作是参与110处警及协助办理案件,半年的实习生活非常艰苦,期间接触了很多人很多事,让我充分体会到了警察这一职业的神圣和艰辛。但这丝毫不影响我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的志愿!因为:警察的事物虽然繁琐,但桩桩件件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警察的事物虽然细微,但事事处处关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只有正确的处理好这些人,这些事,人民群众的生活才会幸福安康。

在性格上,我是成熟稳重,乐观向上,耿直而富有正义感的,这样的性格特点使得我非常适合做一名人民警察,去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生活中我喜欢看书,进取心强喜欢突破自己,人民警察随时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样的工作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我看过很多我院终身名誉教授,著名华裔神探李昌钰博士的书。例如他的《重反犯罪现场》,《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等等。从他身上,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的推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一个成功的理念,那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我明白我的缺点与优势,我所拥有的是年轻和知识。年轻也许意味着欠缺经验,但是年轻也意味着热情和活力,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一定会在领导同事的帮助下不段完善自己。我自信能凭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在毕业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克服各种困难扎实工作,锐意进取,按照党的要求做一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民警察。

警校生自我总结二 我是xx大学xx系侦查学专业的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

大学四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名列前茅,连年获得奖学金。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公安学基础理论、犯罪学、公安管理学、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自卫擒敌、射击、刑事侦查学、物证技术学、法医学、侦查讯问学、现场勘查学等课程。

通过几年的学习,本人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学、侦查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2、掌握侦查手段和侦查技术;

3、具有较强的侦查指挥、刑事执法的基本能力;

4、熟悉公安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擒拿格斗技术、警用武器应用技术等技能,身体素质达到规定标准;

6、掌握公安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在校学习期间,我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他的领导。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和学校的纪律。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党校活动,向党组织靠拢,并取得了25党校结业证书。在学校里,我积极参加从班到系、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并为集体出谋献策。时刻关心同学,与大家关系融洽。作为班干部,我努力为同学服务,积极协助老师的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协调同学与集体的关系,使我们班成为一个充满生气、有活力的班集体。

我是一个外向型的人,性格开朗活泼,待人处事热情大方,生活态度端正向上,思想开放积极,能很快接受新鲜事物。我最大的特点是:热心待人,诚实守信,具有创新和开拓意识,勇于挑战自我。为人处世上,我坚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若要人敬已,先要已敬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理解与沟通基础之上的,所以我与同学关系极其融洽。

天大地大,世界永无尽头,这四年中,在各方面我都有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但我知道自己除了理论知识之外,我的经验与阅历还尚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还需我在以后的实践工作和学习之中不断提高!我深信机遇定会垂青有准备的人,我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时刻准备着!

警校生自我总结三 民警就像是人民的衣食父母,永远站在人民最需要地方。从我懂事以来,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警官一直是我的梦想。现在,我已将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实现,我是一名警官学院的大学生,并进行了短期的实习工作。在结束时,就要对自己的实习工作鉴定画个符号。

作为警官学院的一名学生,我很庆幸自己能成为实习民警中的一员,初次跨入公安派出所的大门,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那么的新鲜与神秘,同时也深感公安机关的威严,但我更明白这里将是我学习的好机会。开始几天的工作,使我对警察这个职业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

公安局负有依照国家法律维护社会治安,防范和打击犯罪分子的破坏活动,保卫国家财产安全,保障公民人身权利和合法财产不受侵犯的神圣职责。

其实警察的工作是很辛苦,他们办案不是坐在办公室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去调查、取证,所以在时间上没有早八晚六的限制。譬如咱们铁道警察,风里来雨里去,吸灰纳尘,工作十分辛苦。还有治安警、刑警等等,是他们的辛苦才换来了我们的安宁,是他们付出的艰辛扞卫了我国法律的尊严。

警校生毕业生自我总结篇6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400065)

摘 要:从高校的学业预警制度的教育价值出发,分析如何从学院层面入手对其进行合理设计,达到提升成功转化率的目的。学院层面的学业预警制度可以从新生预警、课程预警、毕业授位要素预警、分类预警和学业帮扶配套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设计。通过建立课程预警、毕业授位要素预警等相关标准和规范配套工作流程,确定预警对象,并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育管理。

关键词:高校;学籍管理;学业预警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46-02

一、高校学业预警制度的概念及国内高校开展情况简述

学业预警理念是从学籍预警逐步演变而来,是学校学籍管理由事后告知向事前警示转变的产物。教育部在《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对“学业预警”一词这样解释:一种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出自江西理工大学实施的“学业预警”制度,分为期初预警、期中预警和期末预警三个阶段。学校主要是通过在学习进度推进的不同阶段,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对缺课达到一定数目的学生采取提醒、教育等预先警示方式予以指出并责令改正。学业预警制度是目前比较新的高校学生管理和教育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它主要对高校中的学生学习成绩、日常考勤、学籍等进行管理,其具体做法就是通过学校、学生、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写作、及时发现和识别学生潜在的或现实的问题,并及时向学生本人和家长告知、警示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形成合力,来预防学生偏离正常的学业轨道。

上海水产大学(现上海海洋大学)在2007年也开始着手建立相对完整的学业预警体系。从目前网络调研的结果来看,浙江省的高校正在逐步倡导在全省较大范围内建立和推行相应的制度。浙江省这一举措正是肇始于浙江工业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执行的“三色预警”制度,实际上应该看做是个案在成功实践基础上推而广之的结果。这为学院层面的学业预警制度的探索和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而国内更多的高校,在学业预警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方面都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甚至更多的高校还没有意识到在国内目前高等教育急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立起该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学业预警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必要性: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需要

一方面,随着外部诱惑的增多,大学生很难再安于学校单纯甚至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再加之刚刚从高考的高压环境下“解脱”,不少学生面对全新的环境和诱惑都无法自控地放松了要求,“逃课”“补考”“重修”等字眼甚至成了大学生口中的家常便饭。另一方面,从高校内部来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高校课堂教学原本就存在的问题被放大,由于当前实行不完全的学分制导致学生课程可选择的范围较少,部分课程往往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学生相对集中,客观上造成课堂管理难度大,再加上讲授方式、考核方式等比较单一陈旧,单位教学投入减少,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在下降,教师疲于应付,学生热情不再。在这种情况下,人才培养质量很难完全保障,迫切需要通过相应制度加强学生管理和课堂教学管理。

(二)迫切性:国内学业预警制度建设和实施已经滞后

根据网络调研结果初步显示,国内仅有极少数高等院校在真正着手学业预警的相关制度设计和实施。诸如江西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这样在校级层面实施学业预警制度的学校确实凤毛麟角,与之对应的学业预警的实效性研究自然也无从谈起。撇开执行情况和实际效果不谈,就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制度并不非常完善,举措也多有不够成熟之处。今年以来,仅有浙江一省的高校逐步倡导在全省较大范围内建立和推行相应的制度。浙江省教育厅近日下发《关于切实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学业指导和管理的意见》,根据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意见》,浙江高校应建立健全学业预警和退学制度,班主任、辅导员和任课教师按分工主动关心学生学业修习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和提示。但这也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执行细节还需要该省内各个高校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三、高校学业预警制度的设计

(一)新生预警:以新生专业教育为契机,做好新生学业预警

从学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新生教育中,学业预警应成为新生教育的题中之义。首先,详细解读培养方案。对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结构、层次、衔接、主次等要素给予充分交代,着重介绍专业核心课程的地位、学习方法、意义和难度等。结合学校的相关要求,对毕业所需达到的学分绩点水平、等级考试、职业认证等条件进行告知,以及明确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包括留降级、试读、退学等相关标准。其次,结合学院学业预警制度,就具体的措施、标准、方法、相关制度等予以详细说明。再者,将历年历届毕业生和在读学生的学业指标进行分享和分析,比如结合学院各个专业总体的毕业率、授位率、就业率等数据,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等呈现方式,对学院各个专业的难度系数和风险系数进行评估。甚至还可以通过深入分析未成功毕业、授位、就业的个案,追究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引起新生的警觉和深思。课程方面,也可以结合各个专业历年的主干核心课程的补考率和重修率等数据,评估课程的风险系数和难度系数。此外,还应充分利用优秀朋辈资源,积极发挥明星学长的正向引导作用,在优秀学长交流活动、明星学生事迹报告会等活动中,以“过来人”的身份适当增加学业预警相关内容。

(二)课程预警:学院学业预警制度的基石

任课教师在每月末根据学生的出勤表现、作业情况、课堂表现,填写课程学业表现登记卡,并标定预警等级。通过学院教学系统、学工系统和行政系统的紧密配合,加强课堂管理和课后督导,达到保证和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根据学生的出勤表现、作业表现、课堂表现(如果操作难度较大可以视情况执行)填写反馈表,并根据情况标示出预警五个等级。学工系统和行政系统可以4次课程教学为单位进行集中反馈。针对有学习风险的学生进行记录,并转交学工系统和行政系统及时跟踪处理,避免学业问题的扩大化。在这一部分的预警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把握分寸,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具体的尺度和侧重点应该略有差别。大一、大二阶段是大学专业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学业预警相对容易产生刺激效果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应该注意对微小问题的预警,例如就通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存在的问题,针对某些微小失范行为的管理等,力争做到防微杜渐。

(三)毕业授位要素预警:对直接影响毕业和授位的相关学业指标预警

毕业授位要素主要包括:绩点水平、通过学分和积欠学分情况、和毕业证学位证直接相关的相关等级考试或职业认证的情况。另外还包括针对大四阶段的选课预警和毕业设计(论文)预警等等。上述情况可以学期为单位,在每学期开学之初进行统计和送达,能够更好地起到事前警示的效果,并通过学生本人、学院、家长三方努力共同改进相关指标。在大三阶段,学困生已经相对易于识别,这一阶段就可以结合绩点水平、平均分水平、学分水平等因素,对学困生主动识别和分类教育。在大四阶段要特别注意如等级考试、选课情况、毕业设计(论文)等直接关系到毕业和授位问题要素的预警。特别是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环节,避免出现因为工作或者升学问题的干扰影响毕业和授位的现象。

(四)分类预警: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

有学者将学困生分为愿学、在学、厌学、弃学等四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本文曾就学业困难归因问题对8名辅导员进行访谈调研,并结合笔者自身经验,大致分类情况如下。

第一类,厌学、弃学(未能充分认识专业前景和价值,或对专业缺乏兴趣的)。

第二类,愿学、在学(缺乏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心态、方法、能力)。

第三类,浪子回头但无从下手。

第四类,其他非学习因素干扰到正常学习(适应问题家庭、情感、疯狂兼职、盲目创业等)。

接受访谈的对象无一例外地将第一类列为最常见的类型。首先要注意不同的情况应该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和谈话技巧,家校联系则需要视情况而定。辅导员谈心和家校联系都应该有规范的工作记录以便查阅和作为佐证材料。其次,给教育对象的转变留有充裕的时间,纵向比较个体学业指标,留心进步之处并给予更多鼓励,助其尽早走出误区。最后,还应该对个别学生在学业表现上的“突变”和“剧变”,及早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五)学业帮扶配套制度:应该包含学业预警制度框架之内

要真正实现其成功转化,则需依靠相关的帮扶措施、管理手段和人性化的教育关怀。根据对学业困难对象的分类,有部分属于学习方法欠妥、学习能力不足,或者“浪子回头”但已经毫无头绪等,这样一些情况,仅仅靠谈话疏导或管理督促,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面对上述情况,健全有效的学业帮扶体系必不可少。针对上述几种情况,可以从制订和执行个人学习计划入手。学院层面可以依靠充分调动班导师和优秀朋辈资源来实现。首先班导师作为各个班级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指导学困生方面具备专业优势,通过对接其指导班级的学困生,在了解学习进度后制订较为详尽的个人学习计划,由优秀朋辈队伍配合完成学业计划。其次还应该充分依靠优秀朋辈资源,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优秀朋辈导师选拔和聘任制度,严格执行相关的培训和淘汰机制。

在学院学生工作系统、教学系统和行政系统配合下开展,上述的学业预警方法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学校层面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学业预警体系的情况下,由学工系统牵头,学院层面的实践成效是很关键的。但从更长的时间范围来看,需要学校各个系统和层面达成共识,由校院系三个层次形成合力建立起完整的高校学业预警系统。如果仅仅靠学院,在资源、资本、政策、技术、人员、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会显得捉襟见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学校、学生和家长也应该坦承部分专业存在一定淘汰率的事实,在这样的前提下,学校和学院层面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转换平台,进而才是考虑如何在提升预警对象转化成功率上面下功夫。

参考文献:

[1]迟振国.论大学生学业预警机制的生成、发展与完善[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

[2]华金秋.台湾高校学习预警制度及其借鉴[J].教育科普,2007,(3).

[3]上海水产大学推出“学业预警”机制[EB/OL].[2005-06-21].http://edu.people.com.cn/GB/44083/3484177.html.

[4]浙江高校推“学业预警”模式退学人数下降50%[EB/OL].[2014-06-12].http://chinanews.com/edu/2014/06-12/6274334.shtml.

警校生毕业生自我总结篇7

一、招生计划

今年,国防科技大学、陆军工程大学、陆军步兵学院、陆军装甲兵学院、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陆军特种作战学院、陆军边海防学院、陆军军医大学、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陆军勤务学院、海军工程大学、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军潜艇学院、海军航空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空军预警学院、空军军医大学、火箭军工程大学、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武警工程大学、武警警官学院、武警特种警察学院、武警海警学院等25所军队院校在我省计划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473人。其中,文科28人;女生36人。

二、报考条件

招生对象为参加今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普通高中应届、往届毕业生。报考条件:①年龄不低于17周岁、不超过20周岁(截至今年8月31日);②政治条件符合《关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军队院校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治条件的规定》;③身体条件达到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④未婚。

三、报考流程

第一步 政治考核。由县(市、区)人武部会同县级招生办公室、考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和所在中学具体实施。考生可从省教育考试院网站(jseea.cn)下载或到人武部领取《江苏省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政治考核表》(附件),填报个人信息并报送人武部,6月22日前完成。23日前,人武部向军分区上报政审情况和考生基本信息。24日前,军分区向省军区上报考生基本信息。考生户籍所在地与就读普通中学、教育机构或工作单位不在同一区域的,政治考核工作由考生报考所在地人武部负责,考生户籍所在地人武部配合。建立政治考核责任制,严格执行考核标准程序,坚持谁考核、谁签字、谁负责,确保考核结论准确。考核内容不得由考生、考生家长自行填写。

第二步心理检测。6月25日至26日,各军分区(警备区)集中组织,考生持本人身份证、高考《准考证》、高考成绩单和1张1寸近期彩色免冠照片,自行到各市检测点报到。心理检测合格的考生由军分区(警备区)出具面试体检表,凭表格参加体格检查和面试。

第三步体格检查和面试。根据招生计划数、考生报考人数等情况确定参加面试体检资格线,6月25日20时前,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布(男生、女生两条线)。6月26日下午至29日上午,省军区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原81医院(南京市杨公井34标34号,乘地铁3号线在常府街站下)设军检站,按设区市分批次组织考生进站体检和面试。考生持体检面试表、本人身份证、高考《准考证》、高考成绩单和1张1寸近期彩色免冠照片自行报到。具体时间:26日下午南京、镇江地区男考生;27日上午徐州、扬州、常州地区男考生,下午淮安、泰州、无锡地区男考生,28日上午连云港、南通、苏州地区男考生;下午盐城、宿迁地区男考生;29日上午组织女生体检和漏检人员补检。

注意事项:①体检前几日注意休息,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要饮酒;体检半天完成,必须空腹参检,检前不要饮水、进食。②需进行矫正视力检查的,自行携带眼镜(不得配戴隐形眼镜)。③考生参检尽量不开私家车,乘坐公共交通,以免造成交通堵塞。

第四步填报志愿。7月1日,考生可登陆省教育考试院网站(jseea.cn)查询本人体检结论。体检结论包括合格、不合格,其中,合格包含其他专业合格、指挥专业合格、指挥专业合格﹠空降专业合格、指挥专业合格﹠特种作战合格、潜艇专业合格、指挥专业合格﹠潜艇专业合格、潜水专业合格、医疗专业合格。每名考生的体检结论为其中的一项或多项。“﹠”表示与、和、且之意。1日~2日,根据体检结论,对照院校专业体检标准,填报提前录取批次平行志愿,但不得兼报公安、政法、航海和其他提前录取本科批次院校。

我省招生计划数473人,其中,体检标准其他专业合格409人、指挥专业合格13人、指挥专业合格﹠空降专业合格2人、指挥专业合格﹠特种作战合格11人、指挥专业合格﹠潜艇专业合格1人、潜艇专业合格5人、潜水专业合格2人、医疗专业合格30人。

注意事项:①可先填报志愿,对照体检结论再修改,务必按院校各专业体检标准填报,否则将被退档。②有不同体检要求的专业不得填报在同一院校志愿下;如拟同时填报同一院校的不同体检要求的专业,须分为多个院校志愿,分开填报。

第五步体格复检。7月3日上午,有异议考生可到东部战区总医院原81医院参加复检。

第六步投档录取。7月7日,省教育考试院按军队院校招生计划数、考生志愿、体检标准,分男、女生和按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从高分到低分1:1投档。7月11日,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和人数,公开征集志愿后,按照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和计划缺额数量,按上述规则向招生院校投档。

四、有关待遇

军队院校新生入校后,由院校组织政治考核和身体复查,复查合格者,取得学籍和军籍,享受部队供给制学员待遇,每月按标准发放津贴费(1000~1300元),学习和生活费用由军队承担。毕业学员由院校根据军委政治工作部下达的分配计划统一分配,任命为军官或文职干部,本科毕业定为副连职(或专业技术13级)、中尉军衔(或文职8级),月工资约9000元/月。

五、有关说明

1.关于心理检测。主要是检测考生对军队院校学习和生活的职业适应性,判断其是否适应部队训练和军事作业,是否具备培养合格军官的基本心理条件。

2.关于面试。主要考察了解考生的报考动机、形象气质、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基本素质,考生在面试现场不要紧张,自然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面试结论当场公布,不合格考生可当场申请复议,复议结论为最终结论。

3.关于体检。体检根据《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军后卫〔2016〕305号)组织实施,除化验类检查项目外,其它体检结果均当场告知考生,不合格考生可申请复议,参加复检。

特别提醒,谨防骗局:一是军队院校招生计划向社会公开,从来没有所谓的“内部招生指标”。二是提前批次录取结束后,军校招生工作也一并结束,即使个别院校招生计划未招满,也不存在“补录”。

以上信息如有更改,我们将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及时公布,敬请关注。军校招生咨询及监督举报电话:025~80855163。

江苏省军队院校招生办公室

2019年6月11日

警校生毕业生自我总结篇8

文件

江苏省军区政治部

苏招委(2009)3号

关于做好我省2009年军队院校招生和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区、市)招生委员会、教育局、招生办公室,各警备区、军分区政治部,各县(区、市)人民武装部:

根据教育部、总政治部《关于做好2009年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工作的通知》(政干〔2009〕136号)和《关于印发<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计划>的通知》(政干〔2009〕137号)精神,为做好今年军队院校招生(含无军籍学员,下同)和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组织领导

我省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和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工作,在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省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省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生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军招办”)负责实施,依据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和省军区政治部制订的《江苏省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和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工作实施办法》(见附件1)执行。

二、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

军队院校招生和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的对象为参加今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基本条件:①未婚,年龄不超过20周岁(截止2009年8月31日);②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政治思想品质好,志愿为军队和国防建设事业服务;③参加由省军区组织的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格检查,结论均为合格。报考指挥类专业的考生,还应具有良好的气质、强健的体魄和较强的吃苦精神。

三、招生计划

1.今年有36所军队院校在我省投放招生计划1025名(含无军籍学员)。其中3所军队院校招收培养无军籍学员(第二、三、四军医大学),学员在校学习期间无军籍,享受军队提供的相关待遇,毕业考核合格的办理入伍提干手续并分配到军队工作。军队院校招生计划中,理工类专业和男生比例占90%以上。

2.今年有46所地方高校在我省投放国防生计划346名。国防生录取工作与军队院校同批次录取,考生的政治考核、军人职业适应性心理测试、面试、体格检查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同步进行。

四、招生宣传

高考前,各警备区(军分区)政治部应会同市教育部门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招生宣传,并就今年军校和国防生招生工作联合下发意见,进一步明确有关事项;各县(区、市)教育部门和中学要强化政治和责任意识,切实将军校和国防生招生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积极抓好工作落实,确保有意向的考生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军队招生有关信息;各警备区(军分区)政治部、人武部应加强与驻地新闻媒体的协调,适时公布本地政治考核、军人职业适应性心理测试和省面试军检的日程安排、标准流程、结果查询和申诉途径,热忱为广大考生服务。

6月10日,各县(区、市)人武部要集中开展军校和国防生招生宣传,组织现役、专武干部主动深入驻地各中学,搞好宣传发动。各警备区(军分区)政治部重点指导县(区、市)人武部会同教育部门选择1至2所生源较好的三以上高中,集中宣传《国防法》、《兵役法》基本知识和我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发展前景,客观介绍军校和国防生的基本条件、学员待遇及毕业分配等情况,通报今年各市政审心检和省面试军检安排情况,动员考生踊跃报考,并着重宣传今年各市政审心检和省面试军检安排的变化:有意报考军校和国防生的考生,可参照今年高考试卷参考答案进行估分,并根据自身成绩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参加市政审心检和省面试军检,有关检查和食宿费用自理。

五、政治考核

报考军队院校和国防生的考生须进行政治考核,政治考核按照教育部、公安部、总政治部《关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和军队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治条件的规定》(政联〔2001〕1号)执行。6月11日,各中学向有意报考军校和国防生的考生发放《江苏省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政治考核表》(简称“政治考核表”,见附件2),并负责指导考生填写《政治考核表》规定栏目,于6月12日交当地县(区、市)招生办汇总造册(录入政审库)后移交给当地人武部,人武部负责会同公安部门进行政治考核并作出考核结论。政治考核工作原则上于6月14日前完成,并逐级上报省军招办。

考生所在中学应当对考生在校表现作出鉴定;考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应当对考生本人、家庭情况和主要社会关系等进行考查,提出考查意见;县(区、市)人武部应当根据考生所在中学和公安部门的考核情况,客观公正地对考生作出考核结论。

异地考生的政治考核由考生户口所在地的人武部会同考生学校所在地的人武部共同组织实施。

六、军人职业适应性心理测试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后发〔2006〕6号)要求,报考军队院校和国防生的考生必须进行军人职业适应性心理测试。心理测试属军检工作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检测考生院校学习和生活的职业适应性,判断是否适应今后部队训练和军事作业。

心理测试包括计算机检测和结构式心理访谈两部分。计算机检测一般需40~60分钟。计算机检测结束后,工作人员将根据需要选择部分考生进行结构式心理访谈,一般约20分钟。

心理测试于6月12日至14日展开,由各警备区(军分区)政治部负责组织,各地级市设1个体检点,与政审同步实施。各招生办和中学在通知考生参加政治考核的同时,应通知考生参加由警备区(军分区)组织的心理测试。计算机检测由各警备区(军分区)政治部干部(组干)部门负责,心理访谈由警备区(军分区)协调驻地医院,聘请去年参与征兵心理检测的人员实施。心理测试合格的考生,凭介绍信(见附件3,用16开纸打印并盖章)自行前往参加省面试军检。

参加心理测试的每名考生都有一个的ID编码,共五位。前两位是地级市代码,依次为南京01、无锡02、徐州03、常州04、苏州05、南通06、连云港07、淮安08、盐城09、扬州10、镇江11、泰州12、宿迁13;后三位是考生流水号,由各单位按顺序编号。

凡涉及考生政审心检的个人情况,一律不得外泄。政审心检工作务必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考生政治考核数据库、政治考核表、心理考核工作总结提纲(见附件4)、政审心检现场影像资料等相关材料于6月16日前送省军招办,心理考核原始记录和数据寄至第四军医大学,联系人:肖玮博士(0901-774826)。

七、面试军检

省军招办负责组织省面试军检工作。

6月15日,召开全省2009年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生组织工作会议(见附件5),部署面试军检、录取准备等工作。6月16日,省军区政治部干部处会同省内有关军队院校和招收国防生的高校组织实施面试军检工作。各市、县(区、市)招生办负责公布面试军检的时间及地点,各中学负责通知到每名考生,考生需持本人高考《准考证》、各警备区(军分区)政治部开具的介绍信和2张1寸近期彩色免冠照片按通知的时间及地点自行报到。报名与面试地点设在南京市鼓楼区少年宫(南京市云南北路74号),军检地点设在江苏省军区门诊部(南京市童家巷25号),面试点、军检点两处相距约500米。

面试、军检工作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面试、军检结果形成电子文档。考生可于 6月25日至30日,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jseea.cn)查询本人面试、军检结果,如有异议,可向省军招办提出复检申请(联系电话:025-80855448),经审议后,安排复检,复检结果为最终结论。被录取考生的面试、军检表和政治考核表,省军招办将于8月底前寄送各院校。

八、志愿填报

今年我省普通高考志愿继续实行平行院校志愿设置,报考军队院校和国防生的考生,应填报提前录取平行院校志愿。为保证填报军队院校和国防生志愿的有效性,考生必须填满A、B、C三所院校志愿,否则本批次志愿无效。

报考军队院校和国防生的考生,不得兼报公安、政法、航海和其他提前录取本科批次院校,军队院校和国防生可以兼报。

九、录取

今年军队院校招生和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继续安排在提前本科批次录取,实行网上远程录取。省教育考试院在文化统考成绩达到省二本最低录取分数线,以及政治考核和面试军检合格的考生中,按军队院校和国防生的执行分数线、招生计划数、考生志愿,分男、女生和指挥、非指挥类从高分到低分,按院校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的比例投档,招生院校应在投档比例范围内择优录取新生。

考生被录取后,凭录取通知书到所在中学领取档案,到院校报到时,再办理档案移交手续。

十、复审复查

新生入学后,由招生院校进行政治复审和身体复查,凡复审复查不合格者,按照《关于军队院校淘汰学员安置办法》(〔2005〕政联字第2号)和《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暂行规定的通知>》(教学司〔2002〕8号)的有关规定处理。其中因政治考核或身体复查不合格,但符合普通高校普通批次录取条件的,本人可向省教育考试院提出申请,省教育考试院根据其当年填报的普通高校相关志愿等情况,与省属普通高校协商改录。被录取的新生无故不报到或报到后借故主动要求退学的,其他院校不得录取。

十一、有关要求

军队院校招生和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工作是部队选拔培养人才的基础环节,是军事人才成长的源头,事关军队和国防建设大局。各级教育部门、招生办公室和中学要全力支持,主动配合,努力为部队输送优秀人才。军分区、人武部系统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切实规范工作程序,加强各个环节的统筹和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省军招办将适时派出巡视组,对各地招生宣传、政审和心理测试等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附件:1、江苏省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和普通高

等学校招收国防生工作实施办法

2、江苏省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普通高

等学校招收国防生政治考核表

3、介绍信(样式)

4、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收学员心理考核工作总结提纲

(样式)

5、江苏省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生工作日程

警校生毕业生自我总结篇9

关键词:公安本科教育;“战学研”相结合;教育模式

江苏警官学院是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一批省属公安本科院校。2004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增挂江苏公安管理干部学院牌子,下设江苏省公安派出所长学校、刑警队长学校和交巡警队长学校(以下简称“三长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学院始终贯彻服从服务于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宗旨,坚持公安教育紧贴公安实战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实施“战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战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党的教育方针在公安教育和公安院校的具体实践。它的基本内涵,就是学校的教学、科研与公安实战(实践)有机结合。2002年初学校升为本科以来,根据建设公安本科院校的要求,按照培养公安机关满意人才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完善“战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总体思路是:创新公安高等教育模式,把公安一线实践作为学校教学的生动课堂和不竭源泉,强调科研为公安实战服务、为教学服务。“三长学校”自创办开始,就按照“战训研”一体化的思路,探索并形成了课堂教学、实战训练、课题研究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衔接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受到了中央、公安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实践证明,我院实施“战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适应了公安事业发展的需求,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其一,“战学研”相结合贯彻了公安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公安高校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落实好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服务的根本宗旨,必须全面担负起培养公安专门人才、开展公安科学研究、服务公安实战这三大职能。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其中,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服务实战是落脚点。对于公安本科院校,科研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服务公安实战上,而且体现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办学实践证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离不开科研;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样需要科研支撑;服务公安实战,也主要依靠科研支持。同时,服务实战是公安院校教学、科研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学、科研围绕实战、紧贴实战、融入实战,这是落实公安高校办学宗旨的必然要求。

其二,“战学研”相结合是培养高素质公安人才的重要途径。公安人才培养具有公安职业化教育的特性。同时,由于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的特殊性质,对公安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特殊规定和要求:一是要求公安人才培养不仅要达到普通大学生和专业人才的标准,而且要具备从事公安工作所需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实战技能及执法水平等;二是要求公安人才培养,必须着眼于执法实践和执法能力的培养。我院按照公安职业化教育的特点和公安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和要求,将教学、科研与公安实战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其三,“战学研”相结合体现了与公安实际需求相符合的办学目标定位。我们坚持从江苏公安事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找准自己的办学位置:一是明确了建设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二是突出了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具体讲,就是主要为基层公安机关培养一线的战斗员、技术员,培养技术应用型、实战型人才,而不是培养理论研究型、学术型人才。我院确立这一目标,总体上符合我省公安本科教育的定位,也适应公安机关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现代警务机制改革的趋势,有利于提高基层公安队伍的学历层次和文化素质,较快地满足了公安工作发展的要求。“战学研”相结合,是实现这一目标定位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我院在推进“战学研”相结合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专业建设与公安工作实际对接

学科、专业是高校办学的基础。在实践中,我们始终围绕公安工作实际和公安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在全国公安院校中率先设置了经济案件侦查等专业。近年来,开设了涉外警务管理、反恐怖犯罪侦查、法化学等一批适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安工作需要的专业方向,初步形成了以侦查、治安、刑事技术等公安类专业为主体、体现江苏地域特色的公安类专业体系,涵盖了公安业务工作的主要方面,较好地满足了公安工作的实际需求。我院侦查学专业被评为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刑事侦查、治安管理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通过学科交叉渗透,拓展学科建设方向,逐步形成了警察政治学、公安社会学、公安管理学等公安类学科特色。

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始终紧贴公安实战。结合教学,我院经常邀请公安机关的领导和业务骨干来校开设案例评析和各类专题讲座等,讲解分析公安机关侦破案件中的得失成败、经验教训,努力保持教学与公安实践同步。在职干警培训按照干什么、练什么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坚持区分训练层次、突出岗位业务、适应不同需要,有效地增强了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应用性、前瞻性。“三长学校”按照所队长职业能力建设要求,编写出《派出所长手册》、《刑警队长手册》、《交巡警队长手册》等讲义式教材,集中了派出所长、刑警队长、交巡警队长的岗位特点、工作规范、工作流程和实例剖析等内容,体现了紧扣职业能力建设、正规化建设、基层公安实战、现代警务的特点。

2.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实战训练

一方面,完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和实战训练。近年来,我们根据公安工作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各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和实践教学重点,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大纲和训练方案,着力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公安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实战技能,如侦查专业构建了“一线三段”的实践训练体系。加强擒拿、格斗、射击、攀登、驾驶等警务实战技能训练。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实战演练、社会调查、讨论辩论等方式,加强研究性教学和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三长学校”以提高基层所队长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积极探索由书本理论知识向实践操作规程的延伸,由课堂讲授向现场训练的延伸,由模拟训练向实战一线的延伸,形成了“战训合一”的训练模式。注重实战实训,将参训学员作为公安机关的一支机动力量,组织参加治安巡逻、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等,在公安实践中培养学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行业和社会资源,广泛开展实习、见习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暑假组织学员到家

庭所在地公安机关见习,毕业前到指定的公安机关进行专业实习。学生在校期间经常参与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值勤备勤等,各系还结合专业特点分别与公安机关派出所、刑警队、交警队和居民社区等结成共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我们把实践教学搬到公安工作一线和社会,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明显效果。“三长学校”在省公安厅统一领导下,组织学员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考察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考察研究社会治安动态问题,交流各地警务活动的先进做法和经验。

3.从理论与公安实践的结合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办好学校,关键在人。近年来,我们在提高教师学历、职称的同时,围绕培养既有业务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的目标,把在公安实践中锻炼培养教师、提高公安业务实践能力作为师资建设的重点和关键。我们制定并实行了教师到公安机关挂职锻炼制度,每年安排一批教师到业务对口部门和公安机关基层所队挂职锻炼,直接参与公安工作,在实践中充实专业知识,提高业务实践能力。从2006年始,我院每年暑假分批安排干部教师到基层公安机关当民警,全面深入了解公安工作的发展变化。我们还建立了以市、县公安机关业务能手为主要成员的公安人才库,聘请了20多位公安部、省公安厅特聘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科研贴近实战。“三长学校”培训初步形成了以学校专业教师与公安机关选聘教官为主体、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学院教师定期到公安机关开展实践调研,保证了培训的现实针对性。

4.科研工作面向公安实战、服务教学

第一,科研面向公安一线主战场,瞄准公安工作改革发展尤其是针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攻关,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有的项目被列为公安实战部门的研究课题。科研成果对解决现实公安工作实际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成果被公安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有的成果直接应用或装备公安机关。科研成果还及时转化为教学训练内容,充实到教学训练课堂,在服务和推动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近年来完成的《侦查原理论》、《公安行政救济教程》、《警察政治学》、《反爆炸技术》等,直接作为本科生教材使用,有的还被评为江苏省高校精品教材。一些科研成果促进了新课程的开设。

第二,主动加强与公安实战部门在案件侦破等方面的科研合作。我院教师利用的测谎技术、计算机技术、公安文献信息服务技术、法化鉴定技术、爆炸现场勘查技术等,多次为省内外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成功破获了盗、抢手机案、杀人分尸案、犯罪、爆炸等数十起疑难复杂的刑事案件。我们还积极探索并开展教研室与公安机关基层科所队结对共建活动。

第三,在学生中组织开展科研创新活动。我们加大扶持和奖励力度,在科研经费中专门设立学员创新研究项目,鼓励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每年组织开展学员科技论文大赛等。近年来,学员中科技成果的数量不断增多,有一些成果还在省内外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奖。

第四,在职干警培训把研究现实公安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重要内容,通过培训,起到了研究实际问题、提高能力素质的效果。“三长学校”充分利用实战教官和学员大量汇聚、警务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采取立项攻关、所队长论坛等形式,研讨交流教学内容和公安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省公安厅业务部门指导下,教官和学员根据公安中心工作,及时确定研究内容和主题,有的被立为公安部课题。组织学员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交流活动,互相介绍各地业务和队伍建设中的先进做法。通过研讨,学员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了分析思考问题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5.建立健全教学、科研密切联系公安实践的长效机制

我院公安类专业始终坚持“招生即招警”的政策和实行订单式培养,即学校每年根据全省公安机关警察编制需求确定招生计划,毕业生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分配到公安机关。实践证明,实行“按需招生、计划分配”的政策,根本上是由公安工作对公安人才的特殊要求所决定的,既有效地保证了学校人才培养与公安机关实际需求相一致,也为实施战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提供了制度保障。

发挥公安机关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学校与公安机关双方共担育人职责的良性互动机制。我们主动争取公安机关用人单位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师培养、公安科技开发等方面,不断拓宽双方密切合作的渠道。如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我院采取学校与公安机关双方共建的形式,在全省有关市县公安机关挂牌建立了数十个稳定的学生实习基地,实习基地聘请政治、业务素质过硬的民警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实习进行全方位的集中统一的管理。“三长学校”在全省公安机关100个优秀公安派出所、刑警队、交巡警队挂牌建立了学员实习基地。我院实习基地建设成效明显,获得了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我们广泛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走访调研活动,实地调查了解基层公安机关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以及我院毕业生的表现。在即将毕业的学生中进行对任课教师、教管人员以及课程教学质量的测评,为我们不断改进教学、训练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整改依据。这项工作被江苏省教育厅列为教改项目立项资助。我们还积极探索实行本科生10学期制,即分别在本科专业第一学年和第三学年的暑期各增加一个小学期,学生在此期间全部到公安机关学习调研,并配备指导教师。结合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正在考虑针对学生在公安实践中发现的差距不足,在学生实习见习返校后实行菜单式选课(补课),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警校生毕业生自我总结篇10

1. 今年有哪些军队院校在我省招生? 

今年在我省招生的军队院校共25所,其中,解放军院校22所,分别是:国防科技大学、陆军工程大学、陆军步兵学院、陆军装甲兵学院、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陆军特种作战学院、陆军边海防学院、陆军防化学院、陆军军医大学、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陆军勤务学院、海军工程大学、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军潜艇学院、海军航空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空军预警学院、空军军医大学、火箭军工程大学、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武警部队院校3所,分别是:武警工程大学、武警警官学院、武警特种警察学院。除3所武警院校计划(87人)划线为二本外,其余军校招生均为一本。各院校及分校的简介,考生可登录学校招生网站查询。

2. 报考军校有哪些的基本条件? 

(1)招生对象为参加今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普通高中应届、往届毕业生。(2)年龄在17周岁以上、20周岁以下(截至2018年8月31日)。(3)参加省军区组织的政治考核、面试、体格检查和职业基本适应性检测,结论均为合格。高考体检结论不作为考生是否参加军检的条件,具体以军检结果为准。

3. 今年军校招生有哪些方面的变化?我省军校招生录取办法有哪些变化? 

今年,我省军队院校与去年相比,除军检点由武汉、襄阳2个点调整为武汉1个点,统一由解放军武汉总医院承担外,其余没有大的变化。继续执行以下要求:一是不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国防生。二是军检合格结论由“指挥”“非指”合格细化为“装甲专业合格”、“水面舰艇专业合格”等13类合格标准。三是深化分类投档,按专业类别、体检标准要求的合格种类和性别三要素进行分类投档。

4.军校招生计划公布的专业中“专业名称(招考方向)”是什么含义? 

新的军队院校体系调整后,军校本科招生专业按照新的军队院校专业目录实施招生。招生专业按照“专业名称(招考方向)”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其中,专业名称对应本科学历教育阶段的本科教育专业,招考方向对应首次任职培训阶段的首次任职培训专业(大致对应未来的任职岗位方向)。如国防科技大学的“机械工程(无人机技术保障与维修)”专业,“无人系统工程”是专业名称,“无人机技术保障与维修”是招考方向。由于新的军校体系调整,部分军校不同专业的学员在不同的培养阶段会在位于不同城市的内设学院学习,具体学习安排由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考生可登录学校招生网站查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