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一年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6 23:33:52

大学毕业一年工作总结

大学毕业一年工作总结篇1

从7月2号离开大学校园,正式奔向工作岗位已经近400天了,我也应该总结一下毕业后这一年来的工作、生活,发现自己有哪些成长、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今后应该想那个方向努力。

蓦然回首,清闲而略带无聊的工作。7月2号离开校园,经过简单的入职培训后7月29号工业新区管委会党工部组织科暂时落脚,8月1号到党工部劳动保障科入职,10月中下旬调到经济发展局,经过3周的经发局综合科静坐,11月中旬到统计中心入职至今。每天8:30上班,下午5点下班,一复一日重复性的工作,周末由以前的单休变成现在的双休。长的空闲时间没有,零碎的空闲时间有一大把,除了工作就是漫无目的在网上闲逛。工作虽然有些无聊,但是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没用硬性工作任务,大部分靠自我约束工作,忙的时候偶尔加班,空闲的时候上班时间也可以整天网上闲逛,一半的时间处在边工作边玩的状态。一起来的十多个小伙伴相处非常融洽,新认识的同事也各有特点,诙谐幽默的晓庆“姐姐”、不时来个冷幽默的隋大记者,一心想赶紧找个相爱的人结婚的老黄同志等等,保留一个玩心的科长,工作认真负责体并且贴下属的几个局长,轻松地工作氛围,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生活似乎让我过的有点糟。工作慢慢上手,业务慢慢练。空闲时间多了,每天晚上6点到11点、周末时间,除了在网上闲逛就是闲逛,看电视剧、看新闻,qq聊天、刷微信,整天抱怨自己过着不该属于自己这个年纪该有的生活,期盼着充实有、有激情的生活,但是至今还未找到应该如何才能过得有意义,也许人就是这样,清闲的时候就希望折腾,折腾的时候又期盼着清闲。

毕业一年多了,你们过得怎么样呢?有的抱怨着工作,待遇低、工作累,准备随时跳槽,有的在继续坚守着工作岗位;有的“我勒个去”一星期只上七天班,有的清闲的学学吉他,计划着向理想的工作迈进,有的干着充实而有意义的工作;有的过着宿舍-办公室-厕所三点一线的生活,生活工作范围可以用半径5公里的圆圈覆盖,有的天南海北,已经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有的还在象牙塔里攻读更高的学历,倘佯在知识的海洋,有的却在抱怨大学学的知识跟现在工作一点关系也没有;有的已经结婚生子,有的正处在热恋之中,有的尚且单身;有的月薪已经过万,有的月薪只有两千。

大学毕业一年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毕业生  需求  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然而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改革,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高等教育无法规避要以企业为主要的服务对象。但现实情况是: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而企业的需求随时都在更新,高等教育无法及时对市场的需求作出反应,这种滞后性导致培养的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马凯中在一次调查中总结出:“76%的企业认为善于学习是员工最应当具备的素质之一;第二是对那些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要使其放慢自己离开的脚步。”提高薪酬水平不能作为跳槽的唯一目的,有利于员工发展的职业生涯的规划,有利于提高员工自身能力的培训机制,满足员工自身发展的要求的晋升机制,拥有这些才是一份理想的工作。陈越权在《企业对人才需求》分析中谈到,“企业与人才两方面的矛盾所表现出的现象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所学的东西有什么用;企业招聘毕业生后不得不进行大量的培训,企业用人成本升高;大学生就业压力居高不下;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总是希望使用有工作经验的人,而绝大多数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为了就业,大学生毕业往往无法择业,就业后通常还要进行二次择业,自己浪费了时间,企业浪费了人力资源;由于无法择业,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下降,企业的人员稳定度下降;由于毕业生对工作的不满情绪,往往还会孳生对整个社会的不满,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为此本课题进行了企业对大学生需求的调查,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

一、调查方法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采用随机发放的形式,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9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85份,统计结果,以此数据为本次调查报告的最终数据。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性别:本次调查中,调查对象男女各占50%。

2.职业状况:在调查对象的职业中,语言类专业大学生占总人数的24%,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占总人数的23%,机电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占总人数的13%,人文类专业大学生占总人数的6%,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占总人数的2%。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需求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1.毕业生对11年就业形势的看法:11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11届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其中大部分毕业生缺乏足够的信心,仅有20.07%的受调查毕业生表示“自己对找到合适的工作充满自信”;而高达42.97%的毕业生表示“找到工作则需通过相当的努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毕业生对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有28.86%的毕业生明确表示“现在就业困难很大,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另外,有8.10%的毕业生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

2.“先就业、后择业”观念日趋普遍。就业态度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今天,“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而44.21%的12届毕业生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这种观念一方面表示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而这种似乎注定会导致跳槽产生的心态,对企业来说,在引进大学毕业生后,如何吸引、保留人才成了企业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相关内容分析见报告其他部分。

3.大学生的薪酬期望绝大部分在2000至3000(元/月)。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主要还是集中在1500以上及2000~3000元之间。

(二)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

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未找到工作的应届毕业生超过100万,而2009年应届毕业生人数为611万,应届毕业生的人数空前巨大。大量的应届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而企业总体招聘数量却有所减少,这为有招聘应届毕业生计划的企业选拔优秀应届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通过调查我们发现,2009年计划招聘一流名校(如北大、清华等)的企业有4.1%,比2008年的2.0%增加了一倍;计划招聘全国211重点工程大学的企业为35.9%,相对于2008年的30.8%增加了5.1个百分点。

“招聘时,对大学生有哪些要求”统计如下:

对于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企业和大学生间有着较大的差别。在企业看来,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调整学生就业心态,而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反而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反观大学生,大学生认为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是重中之重,“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不重要。

当前人才市场供大于求,而且企业是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主体,企业和大学生在这方面认知上存在的差别就要求大学生就业时还是应该多参考企业人士的意见,更好的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在分析大学生求职难的问题上,“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就这一点来说,企业人士和大学生都是这么认为的。其次企业人士还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然而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

(三)毕业生与企业人力资源供需之间现状分析

大学毕业一年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145-03

引言

我国高校本科生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较年轻的专业,1998年我国在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才将其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9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两所高校首次在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截至2010年,全国已有500多所高校开设此专业[1]。

虽然开设学校众多,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高校本专业发展比较缓慢,凸显出了一些问题,如专业招生困难、专业定位模糊、按专业培养方向就业困难、社会认可度低等,上述问题急需解决或进一步澄清。2013年6月,有良好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了《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按就业状况分“红黄绿牌”,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列为“黄牌”,因其普遍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可见,该专业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2]。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为了切实解决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可能改善困难局面,需要掌握第一手数据和相关信息,特采取多种形式对该专业毕业生和相关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认真整理,希望提出的对策建议能够为今后的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学生就业等各项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调研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研对象全面广泛,一是用人单位,包括各类性质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区等;二是某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1.针对某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某高校为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目前已有7届毕业生,共354人。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收回有效问卷255份,含盖了各届毕业生,且人数分布均匀,经分析认为样本具有代表性。

(1)调研对象基本情况。整体来看,调研对象目前均有较稳定的工作,但工作单位性质多样,包括政府、事业单位、企业、自治组织等;有“跳槽”经历的学生较多,离职率约为38%,毕业生在不同行业间的就业比例有较大差异。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工作单位性质的就业分布

从图1可看出,外资、合资和民营企业从业比例最大,达到42%,国企次之,占27%,二者总计达到69%;7届毕业生中,符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的占总人数的22%,自主创业及其他占总人数的9%。根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2012届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9%,2011届为67%”,这表明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关度明显低于平均值。

毕业生从事的具体工作按职能划分,包含行政、人力资源、营销、财务、生产等,具体如图2所示。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数最多,约占总人数的30%;从事企业生产或政府、事业单位具体业务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21%;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13%;从事财务类工作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11%;从事营销类工作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9%;其他类别约占总人数的16%。如果从行政管理岗位的宏观定义来看,总计有63%的毕业生从事该类工作。

从调研统计结果来看,基本与《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的统计结果有一致趋势。《报告》显示,“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从事最多的职业类是财务、审计、税务、统计,就业比例为10.4%,其后为销售(10.0%)和行政、后勤(8.7%)等”。

图2 不同岗位职能从业人数分布

(2)调研对象的工资收入情况。收入水平是反映学生就业质量及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次调研把收入水平划分成了5个区间,具体见表1。调查对象收入水平差别较大,分布不均,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工作年限不同、担任职务不同、工作地点不同等影响因素造成。

从实际情况来看,工资收入水平在3 500元以下的多为近两年参加工作的学生,职位较低;工资收入水平高于5 000元的多为工作年限在4年以上,目前处于中高层领导岗位,且工作地点位于一、二线城市的学生。7届毕业生总体平均收入按中位数平均估算在3 700元左右。

本专业2012届毕业生的调研结果显示,工作半年后月收入水平按中位数平均估算在2 900元左右。《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指出,“在2012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月收入3 577元;最低的是教育学,月收入2 927元[3]。”对比发现,该专业毕业生工作半年后月收入处于低等水平。

(3)调研对象的就业满意度。就业满意度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也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4]。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由就业对象对自己目前的就业现状进行主观判断,选项有“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共4项。其中,选择“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的人属于对就业现状满意,选择“不满意”或“不太满意”的人属于对就业现状不满意。

整理结果表明,对就业现状满意的约占总人数的63%;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约占总人数的37%,具体见图3。这个比例略高于《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提出的“在就业的2012届本科生中,58%对就业现状满意”。

经统计,调研对象对目前工作感到满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工作环境好、人际关系好、事业上有发展前途等;对工作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依次为经济收入少、事业上没有发展前途、其他(主要是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不好、人际关系不好等。

(4)调研对象对各项能力的重视情况。目前,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都非常注重大学生的能力素质,为了了解大学生需要培养哪些能力,根据文献资料和专家意见,列举出了10种能力[5],毕业生根据求职时的亲身体会和工作经验进行了排序选择,结果如表2所示。

(5)毕业生对本专业就业情况反馈。通过整理发现,约有80%的调研对象明确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难度较管理类其他专业学生更大,这与社会总体对该专业学生就业难的普遍反映基本一致。约有59%的毕业生明确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局限性大”。原因是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活动、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到具备公共管理性质的部门就业,但此类岗位制度要求“逢进必考”,且在招聘岗位中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需求极少。有21%的毕业生明确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认知度、认可度均很低”,很多用人单位根本不了解改专业,一些学生表示在求职过程中不愿意向用人单位透露自己的专业名称,而用相关专业如“行政管理”等专业替代。

就业局限性大,社会认知度、认可度低,也是前述“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低”的直接原因。总的来说,上述调研对象认为该专业的专业性质为其在就业过程中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

2.用人单位调研情况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研了几十家用人单位,主要涉及各类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调研主要针对各个用人单位对管理大类人才的需求情况、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对管理类人才培养及毕业生求职的建议等方面内容。调研对象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为主,以面谈、电话访谈形式为主。

(1)人才需求方面。从企业角度来看,近年来企业校招的管理人员主要为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专业毕业生,且多数企业目前已趋近于饱和状态,部分管理职位人才招聘主要以内部选拔为主。从政府和事业单位角度来看,公共事业专业在招考过程中并不占专业优势。以2014年公务员国考为例,会计专业计划招录5 752人、财务管理专业计划招录4 747人、市场营销专业计划招录1 089人、工商管理专业计划招录1 745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计划招录621人,招录人数最少,这与地方公务员考试对专业的需求比例趋同,实际情况也说明本专业以政府和事业单位为就业出路很困难。

(2)素质要求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思想素质,包括个人品德、集体荣誉感、奉献精神等方面;二是心理素质,包括富有远见、意志坚定等方面;三是能力素质,涉及文字表达、沟通协调、创新、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四是业务素质,包括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等方面。

(3)资格证书要求方面。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一般有固定要求。企业一般要求如下证书:毕业证、学位证、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资格证书、所从事岗位相关资格证书、参与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证明或证书、文章获奖方面的证书等。

二、高校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建议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今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就业指导等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高校应准确定位专业培养方向,突出学生培养特色,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2.素质教育要有的放矢。针对用人单位普遍提出的“德”的要求,课程中应设置《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课程,同时补充其他途径,如做志愿者、义工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3.强化学生专项能力培养。针对学生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要专项研究,针对每一种能力的培养要求设计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培养路径、仿真环节、评价体系等。

4.引导学生考取各类证书。通过调研,明确真实需求,针对本专业学生,鼓励并尽可能帮助其考取英语水平等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秘书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机动车驾驶证等。

5.加强实践、实训、实习环节。从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毕业生提出了学生培养应该“加强实践、实训环节”的期望。针对这一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决:一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二是更新实践、实训、实习内容,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调整,各类指导大纲、指导书要切实可行。从实训的设计、执行、考评、总结完善等各环节进行改革,形成特色,持续推广。

6.深化教学课程改革。一是适时调整课程科目,使之更符合专业培养方向和特色,符合社会需求;二是针对每一门课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科学设计,切实摆布好理论教学、实践锻炼、素质教育等方面之间的设计与链接。

7.实行“导师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以便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吴永生,魏巧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效果的主观调查和客观反馈[J].当代教育论坛,2011,(2):115.

[2] 张坤,黄婷,周清.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与成功择业探讨[J].高教论坛,2013,10(10):104.

[3] 郭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20):10-11.

大学毕业一年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 供需矛盾

近年来,随着国家高校不断扩招,上学难逐渐演变成了就业难,虽然2013年、2014年的生源数量有所减少,但就业人员总量增加,就业率在降低,就业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一、现状

1.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以青岛市某区为例,目前用人单位的需求主要是商务服务业、IT/电子/通信业、行政管理、金融/贸易/保险专业的毕业生,与实际毕业生不相匹配,这也表明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还存在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与商务服务业、行政管理、IT/电子/通信业、金融/贸易/保险四大行业对应的专业主要为管理学、工学和经济学。艺术设计、表演主持对应的主要为文学类专业。企业的主要需求岗位与毕业学生专业类别存在明显结构性矛盾,特别是商业/行政类专业毕业生人数与岗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仅占岗位需求总数的5%。其次,金融/贸易/保险业相关专业毕业生占岗位需求总数的10%;电子/通信类岗位与相关专业毕业生人数基本持平。另外,可供艺术设计及表演主持类专业毕业生选择的岗位数仅占总毕业人数的23%,匹配度较低。

2.综合性人才较为缺乏

目前,90%以上的企业更乐于招用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文职人员。但毕业生刚踏入社会,很少有实习或实际工作经验,很难在短时间内给企业带来效益,达不到企业的预期目标,加上毕业生自身对就业的要求相对较高,导致毕业生跳槽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近30%的企业招聘岗位不愿使用应届毕业生。

3.出国人员增多

2013年,该区应届毕业生中有254人出国,占全部毕业生的7%。截至今年第一季度,2014年应届毕业生当中,有近320人想要继续深造,占全部毕业生的10%,同比增长43%。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出国学习深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内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毕业生选择出国为自己充电,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4.高学历人员增多

与2013年相比,该区户籍毕业生人数减少近600人,但本科学历毕业生增加100人。由于学历相对提高,本科毕业生在工资、发展环境、培训深造等方面的诉求也相对提高。

5.应届毕业生适应社会能力弱

部分毕业生从学校毕业后,对社会环境不适应,自身目标高但又不乐于接触社区基层工作或者是销售等比较辛苦的工作,有的甚至由其父母代办就业相关手续,实践操作能力差。这从整体上反映出学生从高校到社会之间角色转化性差,中间缺乏过渡性的实习、见习或相关的就业指导。

二、建议

1.全方位提升自身素质

当代大学生必须把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创新精神,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此外,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2.加强在校期间就业指导

针对毕业生实践经验缺乏、动手能力差、就业观念难转变等问题,可探索在高校建立就业对接机制,由高校牵头,人社局、发改局、商务局等部门联合,设置就业指导课程。同时,建议高校对学生就业需求提前摸底,根据需求推荐进入相关企业和一些建设项目实习,增加学生工作经验。

3.用人单位转变观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结构调整,企业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用人观念也日趋成熟。高校毕业生虽然缺乏工作经验,但是具有较高的可塑性、高涨的工作热情和勤奋积极的学习精神。而且毕业生刚参加工作,对待遇期待不高,用人成本相对也低一些,这些都是高校毕业生的优势。

4.政府部门加强对接

由于当前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高校就业办公室等应不断深入调查当今的就业形势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广大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大学毕业生能够及时完善知识储备,调整就业心态,获得就业信息,加快并改善大学生就业。

5.政府进行多政策支持

建立重点建设项目招聘与毕业生岗位对接机制。强化项目带动就业作用,加强发改、商务、工商、人社等部门之间的联动,促进市级重点项目招聘岗位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及时衔接,提供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逐步推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大学毕业一年工作总结篇5

论文关键词:期望工资,大学生,影响因素

一、引言

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大学生人力资本积累能否转化为收益,关系着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人力投资能否获得回报,是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衔接的关键环节。对大学生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学生就业是大学生工作搜寻的结果。根据工作搜寻理论,在工作搜寻过程中,在一个信息不完全的劳动力市场中,求职者所能够了解的只是一个在市场上与所有空缺的职位相联系的工资出价分布(distributionofwageoffers),求职者并不具体地知道某个企业提供的工资水平和雇佣标准,只有当求职者的期望工资和企业的工资出价分布相等时均衡实现,大学生实现就业。

期望工资也称保留工资(reservationwage),是毕业生在择业时对工资水平的一个预设的最低的“心理价位”,如果低于这一标准,毕业生就会拒绝接受这一工作。期望工资实质是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对工作的工资、福利、职业声望、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工作特征预先设定的最低标准之一,期望工资水平是毕业生预先设定标准中能够量化的,最重要的特征。理解期望工资的决定机制就是从劳动力供给方即毕业生角度出发了解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从而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对大学生期望工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还不是很丰富。本文利用三年对甘肃省内高校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和就业的数据实证分析影响大学生期望工资的因素。

二、文献综述

国外对期望工资的研究主要针对失业人员的工作搜寻行为,直接对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进行研究的较少。我国对期望工资的实证研究可以按研究对象不同分为两个方面,针对失业者的再次就业和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

赵延东(2003)通过对武汉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的调查所得数据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求职过程进行研究,发现网络资源和网络构成对再就业期望工资有显著影响。职工受教育年数的增加会提高期望工资,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再就业,党员身份和年龄对期望工资没有显著影响。董志强、蒲勇健(2005)使用重庆市3000名失业人口入户调查数据,分析失业者自然特征、社会特征和政策三类因素对失业人员期望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失业男性比失业女性的期望工资高;失业者年龄每增加1岁其期望工资下降约0.4%;家庭成员数量对期望工资影响是负向的;教育程度对期望工资影响大,初中学历比小学学历的期望工资高,高中学历比小学学历的期望工资高;期望工资的家庭收入弹性约为12.5%,家庭的支出对期望工资基本无影响;技能越高的失业者其期望工资也越高。

汤文菊、孔德娟(2008)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就业预期偏高,而预期偏高又以工资预期高为主。吴克明、赖德胜(2004)从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职业搜寻理论和保留工资理论的角度分析,发现大学生自愿性失业是一种理性选择,并认为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在于其期望工资偏高,高于实际的市场均衡工资。按照保留工资理论,我们认为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在于其预期的保留工资偏高,高于实际的市场均衡工资。

吴克明、赖德胜(2006)认为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并非是不理性的行为,而是大学生对未来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以及学费高昂的条件下企图实现预期收益最大化而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张建武、崔惠斌(2007)对可能影响大学生期望工资的因素性别、户籍、技能、生活费进行假设,实证研究发现户籍和性别对期望工资有显著影响,女大学生的期望工资比男大学生低,农村户籍毕业生的期望工资比城镇户籍毕业生低。较低的月生活费用对期望工资影响呈负相关,较低的月生活费导致较高的期望工资。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描述

2007-2009年“甘肃省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衔接研究”课题组对甘肃省高校大学毕业生求职和就业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调查涉及的16所高校是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商学院、甘肃中医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西北师大知行学院、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天水师范学院、陇东学院、河西学院、甘肃交通学校。

三年累计回收有效问卷11015份,其中2007年3757份,占34.1%;2008年3451份,占31.3%;2009年3807份,占34.6%。问卷中用问题“您找工作时能接受的最低月工资是多少元?”来采集被调查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工资信息。为了排除奇异值,只统计了月薪在300到10000元的观测值,有效样本数为9502。有效样本中男女比例分别为49%和51%,中共党员和非党员大学毕业生比例分别是31%和69%,家庭在城市和在农村的大学毕业生比例分别是41%和59%,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的比例是43.9%和56.1%。

2007年甘肃高校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1343.6元,2008年甘肃高校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1659.1元,2009年甘肃高校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1574.8元。

(二)回归模型

根据已有研究影响期望工资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特征、人力资本、和家庭情况等方面,考虑到大学生求职和就业的实际情况选取变量:2008年(year08)、2009年(year09)、性别(gender)、家庭所在地(home)、家庭人均收入(income)、党员(party)、父母平均受教育年限(avgedu)、师范类(normal)、大学期间总花费(expense)对毕业生期望工资(reservationwage)进行解释。分类变量2008年、2009年、师范类、性别、党员、家庭所在地的基准变量分别是非2008年,非2009年,非师范类、女、非党员、农村。典型样本家庭人均收入5097.3元,父母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2年,大学期间总花费均值36923.2元。

根据以上分析构建回归模型:

RW=βYear08+βYear09+βGender+βParty+βHome+βNormal+βIncome+βAvgedu+βExpense+ε

为了提高模型的拟合优度,消除多重共线性,采用向后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变量进行剔除确定最后的模型,回归结果如图1所示。在剔除变量党员(party)、家庭所在地(home)和师范类(normal)三个变量之后进行回归得出的结果(模型四)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可决系数为0.412。变量2008年(year08)、2009年(year09)、性别(gender)、家庭人均收入(income)、父母平均受教育年限(avgedu)、大学期间总花费(expense)对期望工资有显著影响。

表1影响大学生期望工资因素回归结果

解释变量

估计系数

模型一

模型二

模型三

模型四

2008年(year08)

341.601***

(6.656)

337.538***

(6.642)

336.773***

(6.627)

350.237***

(7.008)

2009年(year09)

142.804***

(2.702)

140.738**

(2.670)

139.141**

(2.640)

162.539***

(3.237)

性别(gender)

185.183***

(4.404)

182.906***

(4.370)

182.945***

(4.371)

187.195***

(4.483)

家庭人均收入(income)

.030***

(57.393)

.030***

(57.429)

.030***

(57.441)

.030***

(57.439)

总花费(expense)

.007***

(5.702)

.007***

(5.753)

.007***

(5.691)

.008***

(6.527)

父母平均教育(avgedu)

8.153

(1.363)

9.335*

(1.665)

9.241*

(1.648)

10.394*

(1.872)

师范类(normal)

67.771

(1.422)

71.337

(1.510)

68.756

(1.457)

党员(party)

-59.635

(-1.359)

-59.950

(-1.367)

家庭所在地(home)

18.087

(.567)

常数项

717.843***

(9.323)

713.544***

(9.313)

702.324***

(9.219)

760.215***

(11.695)

Adj R

0.413

0.413

0.413

0.412

Pro>F

0.000

0.000

0.000

0.000

样本量

9502

9502

9502

9502

注:*、**、***分别表示在0.1、0.05、0.01的水平上显著,括号中为t值。

四、结论

通过对三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2008年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比2007年的高,2009年的期望工资在2008年基础上下降超过50%,这或许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劳动力市场造成影响的一个表现。不同毕业时间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市场工资分布不同,毕业时间对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工资有显著影响。

同等条件下,男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比女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高187.2元,性别对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影响显著。性别是劳动力市场鉴别求职者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大学生自身方面,男性和女性的幸福效用函数有差异,和男性相比,女性更多侧重家庭、生活的稳定及感情需要的满足。

家庭人均收入和父母平均受教育年限都对大学生毕业生期望工资有显著影响。父母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工资增加10元左右。家庭人均收入越高的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工资也越高。根据社会资本理论,家庭收入和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大学生社会经济地位的主要指标之一,家庭人均收入越高,父母平均受教育年限越高,表明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多。因此,社会资本越多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越高。

大学期间总花费对期望工资有显著影响,总花费越高,毕业生期望工资也越高。经济学家杜森贝里认为存在消费棘轮效应,即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具有不可逆性,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短期内消费不可逆,其习惯效应较大。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的消费习惯已经形成,其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后需要得到的报酬就必须至少满足当前消费习惯,因此大学期间花费越多,工作后需要的更多的工资才能维持以前的消费水平,否则毕业生时不会接受这个工作。

师范类、党员、家庭所在地对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师范生和非师范毕业生的期望工资不会因为专业属性降低或增加自己的期望工资。大学生不会因为是否拥有党员身份而调整自己的期望工资,赵延东(2003)也发现党员身份在下岗职工再就业过程中对期望工资没有显著影响。大学毕业生不会因为家庭所在地在城市或农村调整自己的期望工资水平,这和张建武、崔惠斌(2007)的研究结果不同,他们的研究发现户籍对期望工资有显著影响,农村户籍毕业生的期望工资比城镇户籍毕业生低。

参考文献1 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00.

2 赵延东.求职者的社会网络与就业保留工资—以下岗职工再就业过程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3(4):51-60.

3 董志强,蒲勇.失业劳动力保留工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59-63.

4 汤文菊,孔德娟.大学生期望工资分析[J].科技信息,2008(36):192-167.

5 吴克明,赖德胜.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3):38-41.

大学毕业一年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矛盾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基、兴国之策,大学生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每一位毕业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同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积极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毕业生人数逐年骤增,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目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

(一)就业环境日趋紧张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目前全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人员达2400万人,而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约1000万人,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人左右[1]。从高校毕业生规模看,总量大、增幅高是突出特点,高校毕业生已成为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最大群体。据劳动保障部连续几年对全国103个城市就业市场抽样表明,需求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岗位约占总岗位的22%左右[2]。2008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而高校毕业生则达到559万人,超过新增就业岗位的半数,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十一五”时期预计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日趋紧张,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二)待业毕业生数量庞大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增长较快,2003~200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212万、280万、340万、413万、495万、559万。2003~2007年大学生就业总况如表1所示[3]。

从上表可知,待业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且总量大,从2006年起截止当年的9月1日,未就业人数已超过100万,2007年为143.5万,未来几年可能也不会有太大的改观。这样严峻的就业局面不仅给大学毕业生造成一定的恐慌,而且对在校大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情绪、社会安定和社会心态都产生了不良影响[4],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不稳定的因素。

(三)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主要还是源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压力集中体现在“地域”、“行业”上不均衡。从地域上看,毕业生过分集中在东部和大中城市就业;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中小企业缺乏人才,又留不住人才。从广东省的情况来看,毕业生仍过于集中在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就业,2007年有54%的已就业本专科毕业生选择在珠三角地区的9个城市就业,其中在广州、佛山、深圳3大城市就业的毕业生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1/3,造成部分地区人才密度过大,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而基层和贫困地区尤其是50个山区县却人才难求 [5]。从行业上看,大中城市的许多热门行业和岗位已渐趋饱和、供大于求,而社会急需的艰苦行业和一线技术岗位,却苦于人才难求,以至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教育部部长周济将这种现象概括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

二、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伴随高校扩招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确实暴露了高校在教学模式、专业结构、就业观念、学生素质、就业市场、就业指导体制等方面存在着缺陷。具体来看,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近几年来,我国在加快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看教育体制改革仍滞后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专业设置尚未完全市场化,不是为“销”而“产”。相当一部分高校的招生、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缺乏科学预测,不是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而是片面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师资力量进行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设置,专业及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加大了就业的压力与难度。

(二)大学生能力与社会期望的矛盾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但是,部分高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致使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知识面过窄,适应能力较差;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只重视对学校所安排课程的学习,不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造成毕业时高分低能,不能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三)就业观念与市场现实的矛盾

当前,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依然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部分毕业生盲目跟随潮流,不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择业,而是片面追求到大城市、发达地区、收入较高、相对稳定的地区和单位就业,不愿去落后地区发展,对一些小企业也不感兴趣,认为基层单位待遇低、工作繁琐、辛苦,到基层就业对自己来说是大材小用。这种就业观念与“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现实和社会需求给予大学生“普通劳动者”的角色定位形成反差,人为地自设就业障碍,使得就业门路变窄,致使高不成低不就,造成“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两种矛盾的现象同时存在[7]。

(四)就业模式的转变与就业市场不完善的矛盾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择业已由“统包统分”转向“双向选择”的市场就业模式,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一个公平、公正、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形成,信息、网络、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 大部分毕业生主要还是通过学校、人才市场举办招聘会、熟人介绍等比较原始和低效的方式获得信息, 信息渠道比较窄。一些用人单位法律意识淡薄,不按规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所有这些现象与现行的市场就业方式是极不相称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大了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成本,影响着大学生就业目标的实现。

(五)自主创业毕业生比例低,创业意识淡薄

自主创业是一种较高水平的就业方式,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然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比例却很低,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2007年广东省自主创业的本专科毕业生共计564人,虽然比2006年增加了207人,但也只占当年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0.25%,就业、考研依然是大学生毕业后的首要选择。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既有毕业生自身条件因素的限制,也有自主创业的政策环境不完善的因素。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比较薄弱,仍停留在较低的层面,如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师资严重缺乏,大部分高校将创业教育当成讲座来讲,尚未形成体系,另外还受创业扶持政策不完善和缺乏可操作性等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形成。

(六)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就业指导服务滞后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就业指导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就业工作专职人员少,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程度较低,专业的、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太少;部分高校就业工作经费没有按标准核拨,就业工作所需经费没有保障,尤其是院(系)一级就业经费严重不足。由于人手紧缺,就业指导人员大多只是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制约了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有的高校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

三、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思考

(一)以市场为导向,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1、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政府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高校应建立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经常开展市场需求调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科学确定各学科专业的招生规模,提高就业工作的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2、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实施创业教育

教学改革必须应对市场需求,根据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调整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课程设置,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拓宽专业知识面;改革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习实训,把就业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用先进的前沿的学科知识充实课堂教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模块,把创业教育纳入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推进创业基地建设,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电子商务大赛,提高学生的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走产学合作之路

政府可制定相关的政策作为导向,鼓励企业与高校加强合作,共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实行产教结合、产学结合,推进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开展“订单式”学生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校企合作开办“冠名班”,强化实践教学,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真正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

(二)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

大力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和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指导和培训体系,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的全过程,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教学形式上要引入多媒体技术,同时不要拘泥于课堂,可采用多种形式如请一些优秀企事业人士、成功校友作报告,开设模拟招聘活动,组建网上论坛,为师生提供网上探讨平台;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和高校要定期开展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并从学科建设、职称评定、身份待遇等方面为就业指导人员建立完善的制度,着力打造一支由学科专家、一线指导教师和管理者共同组成的相对稳定、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队伍。

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效纳入综合考核各级领导业绩的重要内容,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各高校要进一步落实就业工作“三到位”,建立相对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充实人员与配备,确保就业经费按要求核拨并向院(系)一级倾斜。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将职业生涯规划、素质能力测评、就业观念教育、就业心理引导、择业方法技巧训练、创业教育等内容有机统一起来,并有针对性地给予个性化指导。

积极开展网络就业信息服务。利用远程面试技术搭建高效便捷的网络平台,通过多样化招聘形式和多种方式的信息共享,实现各大行业、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网上直接洽谈。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和高校要重视网络系统建设,整合各类岗位需求的信息资源,加强合作和信息共享,定期举办网上求职招聘活动,使网络招聘成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的主渠道。

(三)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就业市场

发达国家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就业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上,而且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使国家、地方、学校的就业信息联成一体,实现就业信息资源网络化管理[8]。借鉴国外经验,在完善就业市场方面,政府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逐步取消有障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制度;切实加强对新《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的贯彻落实的监督,凡录用高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必须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兑现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完善委托人事、委托招考、招聘、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与、人才推荐、人才派遣等服务;加快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扶持各类区域性、行业性、高校间的协作市场;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建立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并与全国各地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也联网,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四)完善扶持政策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完善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制定操作性强、切实有效的创业扶持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担保基金,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或创建无担保创业小额贷款;协调劳动保障部门、企业与高校加强合作,开展创业实训,推进创业基地建设等等;对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有关部门要大幅度地简化设立企业的登记程序,免收登记类、管理类、证照类的各种行政性收费,并制定相应的税收减免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

(五)与时俱进,更新就业观念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期望必须与社会需求的现实和谐一致,才能顺利谋求职业。高校要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大学生们应主动学习和掌握就业技巧,提高择业能力,正确认识自己,调整就业期望值,更新就业观念,由挑地区、挑单位变为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把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国营单位转向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以及艰苦行业,就业地区由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到基层、一线干事创业,寻找解决生存问题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结合点。只有这样,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六)利用政策导向,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根本途径。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吸引人才流向基层的导向机制,制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政策,如:设立艰苦专业基层就业奖学金;免除助学贷款债务;自主创业小额贷款和相关收费方面的优惠政策;到基层和非公单位就业的人事政策;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方面的优惠政策等等,为大学生从事基层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大学生就业。

总之,大学生就业工作不仅仅是“就业”的问题,诸多因素决定了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社会以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就业工作系统工程中的各个环节协调发展,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参 考 文 献

[1] 李小鲁. 在广东省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7-1-29)[2007-2-2]

[2] 周济.在2008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2007-12-5)[2007-12-11]

[3] 姚裕群.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演变与近期发展趋势[J]. 人口学刊,2008(1):10-14

[4] 林存华,杜纪委.建构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J]. 世纪桥,2007(4):10-11

[5] 李小鲁.在广东省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8-3-25)[2008-4-3]

[6] 韩平,倪方树.和谐社会条件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J]. 上海百货,2007(14):15-16

大学毕业一年工作总结篇7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专业关联性 原因与对策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最初始、最重要的一环,在促进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的基础上,能否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专业对口或提高就业与专业的关联性,直接关系到国力的科学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始从“精英就业”向“大众化就业”过渡,国家也开始施行“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毕业生就业开始以市场为基础,实行自主择业。由于毕业生数量的激增,国家所能提供的有效就业岗位没有显著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困难。一些专业特别是一些长线专业的毕业生为及时实现就业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其择业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已不仅仅是学用一致了,其结果是毕业生就业与专业关联性日渐减弱。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所学专业的关联现状

1.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择业时不强求专业对口。“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高校毕业生离开“象牙塔”步入社会就业,是其人生的巨大转折,面临人生就业的抉择, 当代大学生关注更多的是能否能顺利实现就业,就业能否促使其个性的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而对于所从事的职业是否专业对口则越来越不成为大多毕业生在就业、择业时的强求了。据对广西4所高校1566名2006届毕业生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毕业生在确定工作单位时首要考虑的三个因素,一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与晋升”,占57.57%;二是否能提供好的“工资水平及福利”,占52.05%;三考虑“就业地域”,占36.44%。仅有6.49%的被调查毕业生择业时强调专业必须对口就业,42.72%的被调查者认为只要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相关即可,超过50%的被调查毕业生则表示只要实现就业,专业是否对口就无所谓了。

2.大学生兼职、实习岗位与其专业的关联度较低,选择学用一致的机会和空间不大。兼职、实习是大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提高自己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通道,也是大学生就业的“热身赛”。因此,选择与本专业一致或相关的岗位进行兼职、实习是在校大学生的“理想”选择。但现实中,大学生的兼职、实习岗位与其所学专业的关联度较低,兼职、实习难以学以致用。据国内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网对全国1800家提供的2007年暑期兼职机会的企业和10663名参加2007年暑期兼职和实习的大学生展开的调查显示:1800家企业提供了7578个兼职实习机会,明确学历要求的不足5%,对专业或资历作出要求的仅有2.7%。对于10663位参加暑期兼职、实习的大学生中只有153位运用到专业学科知识,占1.4%,涉及专业的前三位依次是设计、计算机编程和教育类专业。由此可见,大学生兼职、实习的机会日益增多和透明,但岗位与其专业关联度很低,毕业生兼职、实习通道中,选择学用一致的机会和空间不大。

3.毕业生就业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学非所用的比例相对较大。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毕业生人生价值得以实现和生活得以保障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高校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到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为此,各级党委、政府,高校都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倾注了全力,在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实现了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毕业生学非所用、人不能尽其才的比例相当大。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全国“现在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后,80%从事的都不是原专业的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全国每年毕业的几百万本科毕业生中,仅有20%的已就业本科毕业生实现了学用一致。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专业关联度不高的原因

1.供求总量失衡的基本格局让毕业生很难实现大多数专业对口就业。近几年来,我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基本保持在1000万左右,上年结转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社会新增就业岗位基本稳定在每年900万个,社会当年能够提供就业岗位总数约1100万个(新增+自然减员),缺口约1300万人。同时,根据人劳部连续几年对全国103个城市就业市场抽样表明,需求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岗位约占总岗位的22%,即近几年来明确接收高校毕业生的岗位每年不足250万个。而同期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从2003年的212万、2008年的559万,一路攀升至2009年的611万,即当前明确接收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不足2008年、2009年毕业生总数的一半,供求严重失衡,而且这种供求总量失衡的基本格局将在相当长时间里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其势必导致毕业生选择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相当困难。

2.历届毕业生未能按时就业总量逐年增加,给应届毕业生以沉重的心理压力,专业对口就业成为理想。2003~2007年这5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加了一倍多,而全国就业率每年基本维持在71%左右,也就是说每年有约30%的应届毕业生不能按时就业,随着每年毕业生总量的大幅度提高,致使每年未能实现就业的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如2006年未按时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数突破百万大关,2007届毕业生截至9月1日就业统计,尚有144万毕业生未按时实现就业。面对每年遗留下的如此巨大的待就业毕业生和每年都要走出“象牙塔”的巨量应届毕业生,大多毕业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只好“慌不择食”地就业,专业对口就业的想法被暂时抛到九霄云外了。据对广西某艺术院校170名2004届、340名2005届艺术类本科毕业生问卷调查表明,面对越来越多的师兄、师姐无法顺利实现就业的现状,毕业生已不追求专业与工作的对口,逐步接受了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数据显示,2004届和2005届毕业生择业时,愿意从事与所学专业不一致工作的人数远大于完全一致的人数,两者幅差分别为32.05%和41.11%。

3.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大量毕业生扎堆就业,给毕业生选择专业对口的岗位增加了难度。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就业日益困难。其突出原因就是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表现为东中西部区域性就业矛盾、城乡就业矛盾、客观需求与现实编制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使毕业生就业过分集中在岗位有限的东部和大中城市,集中在需求人数日益减少的国家公务员岗位竞岗,毕业生在此就业环境下实现专业对口就业,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而有着巨大就业潜力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基层,却很难吸引到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专业毕业生,人才缺乏的问题仍然难以解决。面对结构性就业矛盾,毕业生要实现专业对口就业难度相当大的。

4.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与就业市场紧密对接的机制,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出现错位。当前,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的关联度不高,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出现错位,有些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前景,而是采取“因师资设置专业”“发展容易上马的专业”,盲目地追求大而全,甚至赶时髦,一哄而上,设置了一些不强不特、趋同趋热的专业,导致大学生就业的总量矛盾和专业矛盾并存,就业市场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比如,一些文史类和管理类师资限制少、投资低,成为最易办的专业,一些高校便在近几年的学科调整中,争先恐后设立了许多文史类、管理类专业;不少工科高校开设文秘、新闻、管理类的“小文科”专业,医科院校开设普通外语专业等。其结果使得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众多,社会需求却渐趋饱和,造成就业紧张,找工作都特别困难,何谈实现专业对口就业。

5.部分高校毕业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不能适应岗位的需要。2006年,据对广西柳州市、南宁市200家民营企业进行调研表明,83.42%的被调查民营企业认为大学毕业生的能力不能马上为企业带来效益,所学知识与岗位需要脱节,所学不能致用。再据同期沈阳人才市场调查显示:60%的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后,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且多数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与此同时,30%被调查毕业生反映其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认为所学知识陈旧,要想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看书、到企业实习、听讲座等方式来补充。

三、提升就业与专业关联度的办法和措施

1.成立“经济发展和专业设置委员会”,探索适应地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建议成立由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相关部门专家组成的“经济发展和专业设置委员会”并长期发挥作用,瞄准地域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科学地分析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体需要以及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加强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高层次人才的近期、中期、远期需求趋势分析预测,指导高校调整专业课程及前瞻性地设置专业,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毕业生专业与就业关联度的提高。

大学毕业一年工作总结篇8

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基层”,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也包括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含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也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基层人才匮乏,严重制约各项事业的发展。畅通基层就业通道,对经济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普通高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近400万本、专科毕业生,大大缓解了人才不足的矛盾。但从总体看,我省缺乏高端人才和基层缺乏人才的矛盾依然突出。要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关键在基层,重点在农村。因此,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可以有效缓解农村人才紧缺的状况,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为农民带去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农村带去新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帮助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我党历来注重在工农群众中培养锻炼干部。总书记指出:凡是在各种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都是注重实践锻炼,特别是基层锻炼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政机关的干部队伍来源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年轻干部从校门到机关门,缺乏基层锻炼和艰苦环境的磨练,难以具备全面的领导素质;而一些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由于缺乏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利于他们走上更高层次的领导岗位。因此,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符合党中央在基层一线艰苦复杂环境中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的工作思路,有利于形成“人才到基层去,干部从基层来”的干部培养格局。从源头上保证了党政领导机关与基层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实现毕业生群体充分就业。近年来,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而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边远地区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从而使得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可以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地区结构性矛盾,实现毕业生群体充分就业。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教育、组织、人事劳动、税务、工商、金融、共青团等部门密切协作,各高校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搭建平台,项目带动。把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战场,多渠道搭建面向基层就业的平台,使基层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场所。特别是我省组织实施的地方基层就业4个主要项目,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即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到2012年实现全省每个行政村、社区至少有一名任职高校毕业生,该项目始于2007年, 2009年已招聘7690人;实施“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教育工程”,该项目始于2006年,至2009年已选派6347人;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该项目始于2005年,至2009年已招募2688人;实施“公开招募医学类毕业生到苏北苏中乡镇卫生院工作”项目,该项目始于2008年,至2009年已招募500余人。上述项目每年合计为基层输送高校毕业生近万人。

开辟通道,创业驱动。各有关部门、高校大力倡导高校毕业生发扬自强自立的精神,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一是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培训,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创业能力。二是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绿色通道”,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信息咨询、资金支持、政策扶持、项目论证等“一条龙”服务。三是对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优先安排农业科技创新创业项目。2007年、2008年选派到村任职的2600余名村官中,已有1195人成功创业。同时,我省积极鼓励中小型企业主动吸纳高校毕业生。2009年各类企业接收的29.81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中,到中小企业的有27.1万人,占到企业就业总人数的90.9%。

多管齐下,政策推动。近年来,我省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极大调动了毕业生赴基层就业的积极性。一是推出了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的五大优惠政策,即:就业补贴政策、考研加分政策、学费返还政策、选聘招录优惠政策、重点解决实际问题政策。二是出台鼓励中小型企业主动吸纳毕业生的优惠政策。落实企业的用人自。对企业招用普通高校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取消用人审批和落户限制,一律凭《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即可办理档案接转和落户手续。三是落实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兴办企业需申请小额贷款的,纳入“江苏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扶持资金”和再就业人员“小额贷款省级担保基金”担保范围。将新发放的个人小额贷款额度上限提高到5―10万元。个人申请小额贷款并从事微利项目的由财政据实全额贴息,从事非微利项目的给予50%的贴息。

以人为本,服务主动。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各高校有针对性地对有志去基层的学生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充分发挥各类市场和就业信息网的作用,及时收集和基层用人需求信息,举办相关招聘活动,为毕业生和基层单位牵线搭桥。主动帮助毕业生解决自主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争取政策扶持。定期走访下基层的毕业生,真正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

营造氛围,典型带动。注重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形成更加理性、更趋务实的就业心态,唱响到基层建功立业的主旋律。加大优惠政策宣传解读力度,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深入宣传党和政

府有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大力宣传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创业成才的先进典型,组织“全省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巡回报告会”,编印出版宣传资料,起到了很好的激励示范作用。

2010年,我省高校毕业生达53.2万人,同比增加15.90%。加上外省江苏籍毕业生、外省生源到江苏就业及往年积存尚未就业的毕业生,预计实际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将达到70多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各项政策,健全市场机制,广开就业门路,强化就业服务,更加注重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渠道;更加注重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就业服务;更加注重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转变就业观念;更加注重做好基础工作,逐步建立并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总的目标是: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70%,年终总就业率达90%。因此,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仍然是2010年乃至今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必须努力形成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各司其职、高校有效推动的工作格局。组织、教育、人力资源、财政、编制、公安等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加强联系沟通,密切配合,团结协作。认真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努力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适时开展专项督查,全面推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工作。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需要政策的持续引导与激励。近年来,我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政策的有效落实和效应的充分发挥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相关部门要抓紧细化配套政策,制定具体操作办法。在户口迁移、创业扶持、就业补贴、学费补偿、职称评定、社会保险、工龄计算、升学招录等事关毕业生切身利益问题上,将各项优惠政策坚决落实到位,消除制约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体制性、机制,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向农村流动,到企业成长,把宝贵的高校毕业生资源尽快转化为人才资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潜能,推进基层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大学毕业一年工作总结篇9

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高师院校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教育教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一些高师院校为解决当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师资问题,部分教师教育专业采用了五年制和三年制两种人才培养模式,以加大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力度。在提高培养数量的同时,重视不同学制的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成为教育管理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的一项工作。所谓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根据人才培养的性质、目的、过程、特点,通过系统的手段和方法收集相关信息,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价值判断,并提出改进方向,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活动[1]。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可从学校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社会评价及毕业生自身就业能力和状况等方面进行观测。国内外学者在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研究、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就业竞争力的培养途径等方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研究方面,例如云南省通过调查大学生就业整体形势及云南省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分析了云南省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2];在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研究方面,梁九妹等研究者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构建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竞力的有关指标体系,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包括个体状况、就业期望、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四个方面[3];在就业竞争力培养途径方面,董玉刚从培育非智力因素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影响作了深入分析和研究[4]。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后,发现在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者不多。本研究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思路,聚焦于不同学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比较研究,借助数理统计方法,对不同学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情况从几个指标值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一些结论。通过内部自我评价,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有利于高师院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研究的目的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不同学制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不同学制的培养模式的优势与劣势,一方面,有利于高师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对高师院校招生专业的规模与定位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基于上述考虑,某高师院校对其学校同一专业不同学制的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它们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别。 二、研究方法 参数检验是在假设总体分布已知的情况下,针对总体分布的某些参数进行推断检验,因此参数检验对相关变量的分布有严格的要求。在现实中有许多变量的分布是否满足某种特定的分布可能人们事先并不知道,或者虽然知道其分布类型,但其分布并不满足参数检验的要求,无法采用参数检验的方法对相关假定进行推断,这时候就需要采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5]。非参数检验是在总体方差未知或知道甚少的情况下,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分布形态等进行推断的方法。本文对不同学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比较分析时,选择了六个指标作为变量,由于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指标并不一定满足区间[0,1]的分布,无法采用参数检验的方法对相关假定进行推断,因此,本文采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把五年制和三年制毕业生作为两个独立样本,通过分析两个独立样本的数据,推断不同学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三、对不同学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比较的指标选择 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6]。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社会和用人单位用来衡量高校毕业生能否满足岗位需求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和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择上的价值观念。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7]。部分专家认为,短期内分析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可从就业竞争力指数、就业现状满意度、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毕业半年后的去向、月收入、专业相关度、职业吻合度和离职率等方面评价。因此,在选择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时,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确定以下6个指标对不同学制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比较: 1.初次就业率:初次就业率可直接反映毕业生的质量和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程度,统计截止时间在8月31日。 2.就业现状满意度: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现状进行满意度打分,是毕业生的主观判断指标,代表着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程度。 3.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是指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实际每月工作收入的平均值。月收入指工资、奖金、业绩提成、现金福利补贴等所有的月度现金收入。 4.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子是受雇全职工作并且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人数,分母是受雇全职工作(包括与专业相关及无关)的毕业生人数。 5.职业吻合度:毕业生目前的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的人数百分比。职业吻合度反映了现在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匹配度。 6.半年内离职率:从当年毕业时到当年12月31日,有过工作经历的毕业生中多大百分比发生过离职。 四、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某高师院校委托麦可思公司对2011届应届毕业生半年后跟踪调研,独立完成了《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本研究利用该校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中的数据,选择了教师教育专业五年制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标值和三年制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标值两组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不同学制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否存在明显差异。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把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和半年内离职率两项指标值进行规格化处理。该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总体水平为2674元/月,五年制专科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705元/月,则五年制专科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与学院总体月收入之比为1.0116:1,三年制专科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705元/月,则三年年制专科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与学院总体月收入之比为0.9207:1;该校五年制专科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23.7%,相对而言,则该校毕业生的职业稳定率为76.3%,三年制专科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31.7%,相对而言,则该校毕业生的职业稳定率为68.3%,通过数据的规格化处理后,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p#分页标题#e# 五、数据分析结果 将五年制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标值和三年制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标值两组数据利用Mann-Whitney检验,五年制指标和三年制指标的秩和分别记为W5、W3,检验基本步骤如下:1.先假设H0:就业竞争力无显著差异H1:就业竞争力有显著差异2.计算检验统计量3.Mann-Whitney检验结果根据i=j=6,Mann-WhitneyU为15.000,查表可得:渐进显著性水平为0.631,大于0.05。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通过Mann-Whitney检验,渐进显著性水平为0.631,大于0.05,说明不同学制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并无显著性差异。再通过单一指标来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五年制专科生具有明确的专业定位 数据结果表明,五年制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是72.67%,三年制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是67.33%,五年制专科生高于三年制专科生的就业满意度;五年制专科毕业生的半年内离职率是23.7%,三年制专科毕业生的半年内离职率是31.7%,五年制专科毕业生要低于三年制专科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这两项指标说明,五年制专科生比三年制专科生的专业定位更明确。 (二)五年制专科生的专业技能比较扎实 数据结果表明,五年制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是2705元,三年制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是2462元,明显高于三年制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95%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支付给员工的薪酬取决于员工的个人能力和专业水平。可见,五年制专科毕业生更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三)可适当扩大五年制专科教师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 通过对某高师院校2011届教师教育五年制专科和三年制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发现五年制专科生和三年制专科生并无显著性差别。若从师资培养质量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方面考虑,建议高师院校可适当扩大五年制专科教师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 (四)对不同学制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 通过半年内的离职率分析,三年制专业毕业生要高于五年制专科毕业生的离职率,说明我们的三年制专科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上存在着感觉和认知的矛盾,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清醒的认识,缺少实际的实施和进一步的了解。不少同学还尚未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对自己人生发展与就业的意义,这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及今后的人生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攻克就业难关,实现自身理想的关键[8]。针对目前大学生择业时存在的盲目性、随意性、从众性,以及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停留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缺乏理论的指导,因此当务之急是组织专家、学者、教师等从事生涯教育理论的研究,科学地对高师院校学生进行生涯教育[9]。另外,毕业生缺乏应有的工作经验,成为就业中的“短板”,高校应构建“规划—指导—实战”三位一体的在校大学生工作经验积累模式,即从分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与见习,职业社会导师的配置,分层次的实习基地建设,以及实施实战实习的控制指导机制四方面出发,为大学生就业开辟有效路径,帮助他们成功就业,实现自我发展[10]。 七、结语 本研究以就业竞争力评价六个指标数据,运用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某高师院校2011届不同学制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竞争力。这种实证分析的对象是针对同一专业不同学制的毕业生,本研究为高校内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供一种研究思路。当然,在短期内的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对毕业生进行长期观测,结论才更准确。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不仅是智力因素的竞争,也是非智力因素的竞争。各高校应当重视和提升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及时跟踪与分析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存在的问题及毕业后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抓好课堂内外,利用好显性和隐性教育载体,促进大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毕业一年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宏观经济运行 大学生就业 产业与专业结构调整 劳动力资源配置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

(一)实际现象

按照1990年的从业水平,到2006年初,我国应该工作而没有工作的城镇劳动力达4395万人,实际的城镇劳动力失业率高达16.36%。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预测,2006年需要安排就业人数总量约2500万人,同时预测年内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2006年大学毕业生413万人,供给比上年增加22%,工作岗位增长缓慢,需求却减少22%,就业难度比上年几乎翻一翻。由于货币政策和银行体制平抑物价有效,扩大就业有限,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明显处在一个“高增长――平物价――低就业”的不良状态,对大学毕业生的增量就业极为不利。大学生的就业难,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其实质是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的过程。

(二)理论原因

经济高速增长,失业率不断攀升,物价增幅不大,奥肯定率失效,产出对就业和物价的影响无法正常传递,菲利普斯曲线失准。这是由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制度变迁时期出现的特殊经济现象。

我国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普遍,隐性失业、在职失业情况比较严重。据国际劳动和国家劳动部1995年联合调查,城镇各类企业的综合隐蔽失业率为18.8%(国家发改委和体改委提出为25%,国家研究机关提出为20%-25%,国家统计局提出为20%,劳动部为10%)。1993年-1997年的减员并没有有效地减少无效就业人员,同时国有企业的新冗员还在不断增加。无效就业率达30%左右。在有效就业率很低的情况下,行政、企事业单位提高工作效率,企业扩大产出,只须通过消化无效就业人员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需要接纳新的就业人员。社会总需求增加的同时,总供给也增加,而且需求的增加幅度没有达到足以冲销供给增加导致的物价下调。国家产出增长率的提高不仅来自于科技进步率,还源自于对无效就业人员的充分利用。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和摩擦性问题

(一)产业结构问题

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只有各产业之间有机联系和耦合质量高,整个结构从低水准向高水准进步,经济才能保持持续、协调、高速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带来劳动力结构和技术结构等一系列变化,引起劳动力的就业产生新的组合。

2004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之比为46.9:22.5:30.6,与1978年的70.5:17.3:12.2有了很大的进步。2004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CDP之比是15.2:52.9:31.9。就是说,全国46.9%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只占全国GDP总量的15.2%,而22.5%的第二产业劳动力创造和实现的价值占全国GDP总量的52.9%。按人均GDP水平看,我国已经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但第二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依然有限,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就业结构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有待增强。2004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全国劳动力总量比重,韩国64.34%,奥地利67.2%,瑞士、加拿大和美国分别达72.6%、78.4%和75.0%。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例还须提高33.8-47.8%,劳动总量需从第一和第二产业转移2.5-3.5亿劳动力到第三产业。

(二)专业结构问题

专业结构的调整要建立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之上,专业结构的发展要与产业结构的变动相适应,教育区域结构的形成要为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服务。只有形成较为合理的教育结构,才能有效地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培养和输送质量合格,数量和层次、种类相当的各类劳动力和专业人才,才能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促进作用,并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智力支持。从近几年情况看,社会对计算机、通讯、土建、电子、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而对哲学、历史、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专业类毕业生需求较少,即使在同一学科内部,各专业的就业也不平衡。造成这种失衡的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结构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不相适应。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设置建设更多是以学科自身内在逻辑发展为依据和基础,另一方面也有盲目应对社会用人的急功近利导致一时热门的专业重复设置,最终形成专业结构失衡。

(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收入高,社会保障健全,信息资源丰富,公共设施完备,能便捷地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而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收入较低,传统的条条框框对毕业生束缚多,信息资源有限,难以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如果大学生毕业时难以在经济发达地区找到适合的工作,等将来有机会再进入发达地区,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但现在的户籍制度、用人歧视等障碍因素限制了大学毕业生的曲线就业和自由流动,使得他们一旦选择去西部等偏远地区,再要进人发达地区需要付出很高的工作转换成本,因而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集中涌向发达地区,急需人才的中西部地区无人的结构性矛盾。

(四)用人单位的观念问题

许多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思路不清晰,用人配置不准确,计划缺乏针对性,一味追求人才的高档次和高消费,片面强调高学历,无形中提高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门槛。本来高职毕业生可以胜任的工作却要招本科生,本来适合本科生工作的岗位却非要录用研究生,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更加恶化。许多用人单位过分强调工作经验,急功近利地期望进一个人,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不愿接受应届毕业生,专挑已经在社会上泡过几年的大学生,以减少企业对职工的培训成本,并把这种成本不切实际地转嫁给大学毕业生。

(五)户籍制度问题

户口制度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仍然继续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的过程中,并不是很重视户口的作用,但对应届毕业生来说仍然十分重要。户籍制度在大学生就业制度中,联系最密切的一个词是“生源”。生源关系到指标控制管理、就业方案管理等一系列就业管理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就业的地区选择。

(六)就业风险政策不足

高的教育投入使一般家庭不堪负重,收回成本成为当务之

急,高校毕业生不得不高估自己的预期收入。这使毕业生只能把收入高低放在择业目标的首位,非经济发达地区和高薪部门不去,大学生的择业地区预期选择非常集中。如果能设立大学生就业风险补偿和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去基层工作,对去民营企业就业的大学生,政府可以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还可以为去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延缓还贷期或减免一部分贷款,可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得以缓解,具体措施有待进一步研究其可行性与操作性。

(七)就业服务工作薄弱

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提出并推广的。迄今,无论从机构设置、职能的发展、职业化和专业化队伍的建设,还是工作场所与经费,乃至职业开发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远未发育和成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不仅要为其寻找工作提供帮助,还要培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构建合理的就业指导服务课程体系,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教育和指导服务。

三、优化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优化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需求

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进行人事制度和用工制度改革,使用人单位消减冗员,充分使用无效就业人员,使单位有效就业等于1,这样才能随着产出和需求的增加,而吸纳增加就业人员,充分开发经济建设对大学生就业的需求量。在宏观运行良态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用较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生替代目前较低学历在职人员的人才优化机制,创建“能进能出”、“不能进能出”和“不能出能进”等多样化的就业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大学生就业的需求水平和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优化毕业大学生的供给质量

从供给角度看,核心是提高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尤以专业知识与技艺水平排在首位。说明不同专业和毕业生对专业的熟悉程度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用人单位关注大学生的专业,反映了用人单位对专业化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同时说明专业知识、技艺水平和能力对个人获得就业岗位的至关重要。大学毕业生的供给质量取决于大学生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等资产,取决于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产的方式及向用人单位展示这些资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