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岗教师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3 23:15:25

轮岗教师工作总结

轮岗教师工作总结篇1

回顾这半年,樟城小学所附有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以及学校的改革模式和先进理念让我深受启发,教育理念和行为有很大的转变,教育教学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升。轮岗半年中的经历给了我丰富的体验和收获,现将一个学期来的轮岗工作小结如下:

一、 开阔了眼界,促进了交流,思维得到拓展。

樟城小学的师资力量雄厚,人才济济。有专门的教研组集体备课教研,探讨 教学方法和效果。在互相借鉴,共同策划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新方法新手段,也有很多不同而新颖的教学设计,大家都专心搜集教学相关的材料、案例,不断的汲取经验,发现不足,令教学丰富科学,乐趣无穷。我参与每次的教研活动,都受益匪浅。

二、 听课、评课,在学习中进步,教师素养有所提升。

听课是最让人开心的事情了,我发现听一节课胜过教十节课,深刻地感受到 教师们在课堂上的掌控能力都很强,经验丰富。设计的教学内容与课标紧密相连又不会按部就班。师生互动环节气氛融洽,学生参与意识强。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在樟城小学课程实践中的运用也很到位,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这与平时教师的引导和要求有很大关系。这是我在平常教学中所欠缺的,自己很多时候设计的教学与实践中有出入,不能很好的掌控课堂节奏,上课时自信心不足。这一学期的听课过程,让我感受到了作为教师必须自信心十足的在课堂上掌握一切,对学生要多沟通和引导。

三、 教学环节是最好的历练,认真完成本职教学任务。

轮岗教师工作总结篇2

2014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意见》的出台,是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意见》要求:加强县(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的统筹管理,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县(区)域内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公开招聘和聘用管理办法、培养培训计划、业绩考核和工资待遇方案,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和退休管理服务。学校依法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负责教师的使用和日常管理。教师交流轮岗经历纳入人事档案。国家层面推动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示范区建设,总结推广各地成功经验,全面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为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各地也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大胆探索教师队伍管理新机制。

2014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出通知,组织申报首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这意味着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将迈入快车道。《通知》要求,申报“县管校聘”示范区要符合以下条件:所在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将此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性举措,采取切实措施实行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区)管校聘”管理体制,强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县(区)域内义务教育校长教师队伍的统筹管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管理教师人事关系和聘任交流,实行教师“无校籍管理”,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配置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健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激励保障政策,合理规划校长教师的交流轮岗工作。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区)管校聘”管理体制,大力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取得工作实效,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在省域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国范围具有一定影响。

实例分析

2014年,青岛市教育局首次实施校长、老师交流轮岗工作。全年,共有2915名校长、老师交流轮岗。据了解,青岛市教育局对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两个聘期的校长和连续任教满6年的教师,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交流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进行轮岗交流;同时,首批设立15个名校长工作室和30个名师工作室,全面发挥名校长、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2014年参与交流的校长、教师达到2915人,其中校长152人,占符合交流条件人数的12%,参与交流的教师中骨干教师占27%。

2014年7月,山西省太原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交流工作的通知》,要求从秋季开始,全市10%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要进行交流,而且,今后教师晋升职称要和交流经历挂钩。市直属学校教师在太原市教育局划定的10个片区进行交流,交流时实行人走关系留的办法。这和之前太原市实施的“联盟校”交流一样,其编制及岗位仍然保留在原学校,执行规定年限的交流后,即可回原校继续工作。太原市自2010年8月开始试行“联盟校”政策,由部分优质公办初中学校与部分有潜力公办初中学校结盟,通过统一调配师资,教学资源共享,实行两校统一的教学管理。据了解,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部分潜力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社会声誉等方面有了提高,部分家长的择校目标开始转向潜力校。

太原市教研所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周丽红说:“教师交流不是短期行为,涉及学校的教学安排及每个教师的日常生活。对于一些优质教育资源比较集中的学校来说,是削峰平谷,稀释了原本的资源优势;但是对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来说,仅靠教师流动解决均衡化的问题,显然是不够的,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太原市第十二中学,2014年有9位骨干教师与其他4所中学9位教师参与了交流,其中一半教师为班主任。该校校长冯国雷表示,教师交流对学校影响不大,但从长远来看教学多少会受到影响。有教师对学校实施交流制度充满担心,每年10%的教师参与交流,3年内将有近三分之一的骨干教师交流出去,这样势必会影响重点中学的成绩及声誉。

轮岗教师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分岗轮训;实践教学;实训平台

随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发展的需要,构建以市场需求、职业需求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体系为主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了地方本科高校急需研究的课题。那么要想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就必须注重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还需要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参与。特别是在该行业多个岗位中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这非常有利于人才结构的培养。

一、分岗轮训在实践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分岗轮训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在同一个实践教学项目中,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岗位需求及职业规划,设计相应的实践岗位,而这些岗位的制定必须是符合人才需求及企业的发展需要,并针对每一个岗位设计制定相应培养计划及实践方案。而学生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分别在相应岗位进行实践,指导教师根据培养计划进行指导。

从分岗轮训的实践教学形式不难看出,它是在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上的一种升华,是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传统实践教学在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活动的教育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的特征,而分岗轮训实践教学除上述特征外,还对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通道进行规划,最终促进学生的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分岗轮训实践教学模式运用对程中深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研究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分岗轮训在实践教学中运用的基础

(一)学院的政策支持

重庆工程学院建校以来一直都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高校,建校多年一直对“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进行多方探索与实践,曾经的提出“一系一公司”对“产教集合、校企合作”,做了较好的实践,现在重庆工程学院为了更好开展实践教学设立工程训练中心,而每一个二级院系也都设有该部门。学院还大力建设各专业的实验室、实训室,保障实践教学的实施。

(二)实训平台

重庆工程学院这些年来大力建设实验室、实训室,而我专业的实训平台――呼叫中心运行平台,是学院规模最大、设施配套最全的实训室。有4间客户服务实训室,可同时容纳360名实训学生,同时还配有培训室一间,可容纳120人。每间培训室都配有90台套客服专用耳麦、联想瘦身机。同时还有价值百万元的企业级服务器2台。这些硬件设施都有利的保障的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项目的引进

重庆工程学院呼叫中心行业在业内具有良好的口碑,和重庆市多加大型呼叫中心都有合作关系,如总部在香港的广州电盈综合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永川分公司、美音信息服务技术有限公司、先特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还有一些中型企业,项目涵盖了移动通信、保险销售等呼入与呼出多种类型。而我专业结合现有的实训场地及自身特点,选择了外呼业务为主呼入为辅的实践项目。

(四)具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

实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指导教师。因为指导教师贯穿了整个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培养的怎么样,能不能实现培养目标,达到培养目的,都取决的指导教师,所以指导教师一定要有责任心、要有行业知识及技能。指导教师只有懂行才会根据行业的需求培养学生。

在指导教师的选择上我们非常慎重,选择既有责任心的同时还要具有实践教学经验,还有具有一定行业经验,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五)对口的专业

本实训平台除了满足呼叫中心客服专业以外,还可以满足市场营销专业电话营销方面的实训、电子商务专业中的模块实践教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岗位分析、薪酬管理、招聘与培训等多个模块进行实践教学任务,所以这个实训平台运用非常广泛。

广泛的运用,参加实践教学额学生比较多,可以根据情况分散进行实践教学,比如有的专业安排在上学期,有的专业安排在下学期,这样保证了全年都有人在做实践项目,保证的项目运行的稳定性,这也是校企合作的基础。

三、分岗轮训在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模式

(一)岗位实践与模块化教学

根据呼叫中心行业特点设计多个岗位,如客户服务代表、排班师、质检师、培训师、数据分析师、班组长。

根据这些岗位的设定,专业指导教师要完成对各个岗位培训计划的设计还有实施,制定各个岗位的岗位能力要求、具有的职业素质及技能。根据培训计划开展实践教学还有指导工作。

分岗轮训的实施过程中为了更好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担任过那些岗位,掌握了哪些技能,根据情况进行查缺补漏。

(二)主题式任务驱动

根据岗位的设定及实施情况设置相关的主题任务,比如设置服务之星、质检之星、优秀班组长,优秀培训师,以此为主题,让学生在分岗轮训实践教学中积极学习各岗位知识和技能,以达到培养的目的

(三)兴趣激发式――活动方案

根据行业的特点可以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如脚本大赛、客服技能大赛、优秀团队竞赛、优秀学生参观大型企业等,通过这些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了学习兴趣。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分岗轮训实践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要想很好的开展实践教学还需要具备多个条件,要有政策的支持、要有实训室、要有适合的项目、要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同时还要做好相应的培训方案。当然在具体实施中还会存在一些的问题,特别是不同岗位的实践时间,应该多久适合,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来总结适合本专业的时间表。

总之分岗轮训实践教学是传统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是促进实践教学满足地方应用型本科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金立军.实岗轮训教学法在“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10年13期

[2]马永辉.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09期

[3]祝开颜.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3年12期

[4]潘望远.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模式与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13年12期

轮岗教师工作总结篇4

中国教育新闻网消息 日前,由江西省新余市明志小学研发、北师大出版集团出版的小学生新班队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教材《用心养成我成材》正式首发面世。由该校校长丁六芳亲自设计发明创造的“学生操行评定卡片”获国家专利,增强了该教材的实用性和可信度。

据了解,该类教材的研发和出版,在全国教育界属独创。近年来,新余市明志小学在立足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出一种崭新的德育教育方法――“‘十心十品’养成教育育人工程”,在广大学生中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校围绕学校办学愿景“用心养成我成材”,根据学校每个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综合素质发展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开发了该套共计六本十二册的教材。此前,该校将办学愿景“用心养成我成材”用朗朗上口的儿歌形式进行解读,并将其谱曲创作成《十心歌》童谣,在校园里传唱。

该校在校本教材《用心养成我成材》的每个课题末尾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家长、教师四个维度的评价机制,同时配以班级、年级、职能部门及学校四级评价奖励机制――十心养成荣誉心卡、荣誉心章、荣誉记录、荣誉证书、荣誉奖状――学生每获得班级导师发给的“荣誉心卡”,2枚同类心卡可以到年级组加盖相应的荣誉心章进行认证――每学期获得6颗心章以上可到德育处领取1张相应的荣誉证书――集满6张以上荣誉证书可获得与导师、校长合照和校长签名的荣誉奖状并在开学典礼颁奖。

北京东城启动教育系统干部教师交流轮岗

中国新闻网消息 近日,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系统干部、骨干教师交流轮岗正式启动,交流轮岗方式分为八种。

一是机关与学校之间干部双向交流轮岗方式,实行学校优秀干部与教委机关干部双向挂职(实职)培养的机制。二是教育研修机构与学校骨干教师双向交流轮岗,探索建立学校优秀教师兼任研修员与研修员下校兼课相结合的双向互动机制。三是深度联盟学校干部教师交流轮岗,联盟校教师跨校兼课。四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在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和初中部,衔接年级教师跨学段交流轮岗。五是优质教育资源带干部教师交流轮岗。组成优质教育资源带的相关学校,实施学生一体化管理,干部教师统筹安排,实现不同校区干部教师的交流轮岗。六是学区培养基地教师交流轮岗。在每个学区选择1~2所优质校,建立“教师培养交流基地”。学区内统筹一定比例为教师招聘指标给基地校,由基地校统一招聘、统一培养、统一储备、统一使用,形成学区内教师准入、培养、使用、交流的长效机制。七是城乡一体化学校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八是通过实施名师名校长工作室、“621”骨干教师引领工程、名师导学团、学区联合备课、共同课题研究、远程教研、网络开放课程等多种方式,实现优秀教育经验、成果的资源共享。

2015年,参加交流专任教师人数不少于专任教师总数的10%,参加交流的骨干教师不低于骨干教师总数的20%;2017年,参加交流的专任教师人数不少于专任教师总数的30%,参加交流的骨干教师不低于骨干教师总数的50%;2020年,参加交流的专任教师人数不少于专任教师总数的80%,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力争实现全覆盖。

今年首批参与教师交流轮岗的教师数量为1 618人,占全区专任教师总数的16%左右。其中611名骨干或高级职称教师,占轮岗教师总数的30%以上。2020年前,100%的教师将参与交流轮岗。

湖北省幼儿园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轮岗教师工作总结篇5

交流轮岗不应是“做客”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东祝小学教师卢建斌,上学期进行了交流轮岗。在轮岗的过程中,卢建斌发现了一种倾向:交流轮岗只是换了一所学校任教,与原校任教没有实质区别,备课、上课等常规教学还会延续以往的模式。还有一部分教师觉得:交流轮岗并不利于学生。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卢建斌认为:交流教师的人事关系等都不在轮岗学校,这使交流教师从内心深处总觉得自己是匆匆过客,急盼着轮岗完毕回“娘家”。在轮岗学校,交流教师有时并不会刻意去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更多的选择是适应。因为交流时间短暂,轮岗教师在熟悉了所任班级学生的情况后,又不得不匆匆离去,导致教学的连贯性被破坏。这让轮岗教师很无奈:一方面,不得已去交流,另一方面。却又来去匆匆,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衔接过渡。

实际上,许多家长对于教师交流轮岗也持反对意见,原因只有一个:频繁更换教师会让孩子们无所适从,不利于孩子的学习衔接。而有些轮岗学校校长则表示:和前几年的教师支教一样,学校对如何管理交流轮岗“做客”的教师,有些犯难。

如此看来,教师交流轮岗似乎已经陷入一种尴尬境地。为了不让交流轮岗成为“变味”的支教,卢建斌认为:教师交流轮岗的大方向是对的,但必须再细化相关制度。在某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上,一位教育局长曾表示,如果教师人事管理制度不改革,一个校长或教师在两所学校任职任教,很有可能出现因轮岗学校“不是亲生的”,而将工作重心放在原学校,导致轮岗难以收到实效。

全国试点县管校聘

轮岗教师的责任心问题,需要制度来解决。今年4月,教育部下达《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开展教师轮岗管理首批改革示范区的申报。在公示的19个示范区中,包括东部地区9个,中部地区5个,西部地区5个,共涉及15个省份。按照计划,县管校聘这种模式要先在示范区试行,2020年在全国落实推广。所谓“县管校聘”,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师交流轮岗,将教师关系归于区县教育局,由学校聘任,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

在这19个示范区县中,教师不与具体的学校签订合同,而是与区县教育局签订合同,然后再由教育局派往不同的学校,由学校聘任,以此推动区域内的教师交流轮岗。

早在2014年9月2日,教育部召开新闻会,对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做出全面部署。其中,提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据教育部教师管理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19个示范区是从30多个申报区县中遴选出来,都是已经实施“县管校聘”或是类似这种管理模式的区县。

不应只适合城区学校

从去年开始,北京市东城区要求九年一贯制学校、深度联盟学校及优质资源带上的学校教师、校长都将流动起来。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点评称,这种学区间流动已经类似教育部提出的“县管校聘”方式,令择校热大大缓解。过去,在很多区县教师轮岗的过程中,普遍出现“轮岗像串门”,教师积极性不高,待遇无从保证等问题。东城通过出台政策和奖励机制,保证老师们的积极性。东城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干部教师轮岗将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绩效工资以及职称制度改革相结合,并通过奖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吸引教师主动报名。

轮岗教师工作总结篇6

交流轮岗 教师分流 走向分析

2015年8月苏北某区教育局按照三部委下发的《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和江苏省《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对初中富余教师分流工作进行了实验改革探索。现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共有139名初中富余教师已分流到小学,通过分流进一步优化了该区域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合理配置,实现区域内师资较高水平的均衡发展。而实地调查了解当前分流教师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思考应对策略,对稳定教师队伍及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富余教师分流的现状与问题

1.教师对分流学校的印象

(1)分流教师对学校领导印象

分流前教育局组织召开了区域校长会,提高了小学校长对本次初中富余教师分流的认识及意义,各位校长非常欢迎分流教师的融入,在欢迎会上分析了本校的现状和远景规划,让分流教师对学校的前景充满信心。有76.63%的分流教师对此感觉很好和较好,只有23.36%的分流教师感觉一般,没有感觉较差的。这说明了教师愿意接受新鲜环境,对小学校长的治校能力充满了期待和美好憧憬。

(2)分流教师对学校的整体感觉

50%的分流教师感觉小学氛围比较好,认为自己在这里有发展空间;23.15%的分流教师感觉一般,不如原来所在学校;还有26.85%的分流教师感觉小学不适合自己,没有原来想象的好,主要原因是中学课时量相对于小学明显轻松。据统计,很多农村中学主课教师只代一个班主课,每周只有六七节课或者更少,甚至部分富余教师充当门卫、宿舍管理、教学辅助等后勤人员。

(3)轮岗后所教学科与原来相比较

调查发现,73.27%的分流教师所教学科与初中一致,有26.73%的分流教师与初中不同,其中学校领导安排占15.84%,自己申请占10.89%。原因一是小学的语、数、英学科紧缺,原来在初中任教政治、历史等学科教师,到小学后改代主课;二是虽然小学每周课时量比初中多,但科目调整后,除主课外,副科教师任务轻。

2.教师对交流轮岗政策的认识

大多数教师对相关文件不了解。只有45.95%的分流教师是通过学校召开会议传达知道三部委下发的文件精神。他们对交流轮岗主要目的认识模糊。有36.36%的教师认为此次分流是为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15.45%的教师认为交流轮岗是为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师个人成长;14.55%的教师认为交流轮岗是为了改变目前教师松散的工作现状;还有33.64%的教师认为交流轮岗属形式主义。

3.教师对分流方案的满意度

(1)分流教师对分流方案满意的原因

接近40%的分流教师满意此分流方案,其中有41.67%的分流教师认为此方案设计比较公平;其次有27.71%的分流教师认为此方案尊重教师人权,体现人性化;还有23.33%的分流教师认为此方案能够有效遏制人事调动中的腐败现象。经了解,此次初中教师分流,按照核定编制、设定岗位、考试考核、人员聘用、组织分流步骤进行,在核定教职工编制总量时,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要求,采取互补余缺、有减有增的办法,统筹安排区域内教师交流轮岗。在分流过程中有效地杜绝了“假公济私”、变相惩罚和“走后门”等现象的发生。

(2)分流教师对分流方案不满意的原因

接近40%的教师对分流方案感觉满意或者比较满意;但是有45.54%的教师对此方案不满意;还有16.07%的教师对此方案没有自己的判断。原因一是目前虽然全区实施了绩效工资,但是初中学校教师多,多数教师工作量不满,校长又不能也不愿意把绩效工资差距拉的太大,教师虽然离家远一点,但是教师的工作量相对比小学轻松;二是部分教师担心小学课程不会教,又不愿意主动去研究等,造成部分教师不愿意分流到小学。

(3)分流方案需要完善

绝大部分分流教师认为分流方案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措施。其中有50%的分流教师感觉分流方案的形式、对象、年限等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有15.45%的分流教师则认为要加大宣传,提高教师对交流轮岗价值观的引领;还有3.64%的教师认为区局更要对交流轮岗教师加强监督,细化评价体系。

4.分流教师的意愿

(1)愿意分流到小学任教的主要原因

44.83%的初中教师愿意到小学任教,其目的是为了尝试一种新的教育环境;有40.23%的初中教师到小学是为了照顾家庭,因为该区域农村中学绝大部分教师都住在城区。如该区的某中学,全校86名教师只有1名教师住在当地乡镇,其他教师都住在城区。这些教师早出晚归,很多孩子上学得不到照顾,因此,教师都愿意分流到城区小学;有8.05%的教师感觉初中有中考升学压力,而小学没有太大的工作压力,故而愿意分流;6.90%的教师分流到小学主要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学价值。

(2)不愿意分流到小学任教的主要原因

初中教师不愿意分流到小学的主要原因是小学生年龄小,担心不会教,导致成绩下滑,压力大,这种思想占分流教师总数的56.60%。有20.75%的分流教师担心职称晋升会受到影响,原来所获得的各种荣誉及获奖论文没有用处,一切需要重新开始。还有16.04%的分流教师担心工资受到影响。只有6.60%的初中教师感觉分流到小学后没面子,自尊心受挫。

轮岗教师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轮机工程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考核评价模式 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008-03

广西北部湾位于我国海岸线南隅,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提速,西部大开发后西南云、贵、川等省建设的加快,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广西已在沿海地区布局钢铁、石化、电力等大工业,形成了沿海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出口加工基地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性物流中心。这些产业的发展,必将大大促进物流业和船舶运输业、船舶修造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大批符合国际和国家海船船员适任标准要求,具备轮机工程专业系统知识与技能、综合素质好、能胜任现代化船舶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生效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的颁布与实施,预防应试教育、实现教考分离,进一步强调紧密联系实践、重视实操评估和船上实训环节、提高船员素质、凸显专业知识模块与岗位技能相结合,成了航海教育和船员培养的趋势。有鉴于此,本文就钦州学院轮机工程专业教学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措施和建议。

二 专业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重通用轻专才

航海类轮机工程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对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尽管当前各高校都很重视理论与实践并重,但由于设备相对缺乏、实践课时分配少等原因,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较弱,从航运、船舶修造企业等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能够马上顶用的大学生较少,多数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岗位培训才能真正上岗,此外,一些课程开设庞杂,学生好像可以有很宽泛的从业空间,但却无法适应需要专门人才的企业的需求。

2.教学与考核模式单一

专业理论课教学仍沿袭着从课堂到书本、从公式到做题、从背题到考试的简单重复模式。上理论课时,由于学生接触的都是单调乏味的课本,很容易疲劳,所以在理论课上往往达到不理想的效果。例如,“主推进动力装置”“船舶辅机”中有些部件结构比较复杂,如果仅仅通过课堂讲解,学生根本无法真正理解。这种课堂上“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显然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一张卷纸定成效”的传统考核方式也促成了学生的高分低能,许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储备也无法满足企业的人才需要。

3.“双师”素质教师缺乏

目前航海类院校师资队伍中学历高的缺少海上资历,有海上资历的学历上又有欠缺,整体上航海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明显不合理。同时,船员与教师工资待遇差距过大、高校人才引进政策限制、高校扩招等原因,更使航海类院校缺乏人才吸引力,从而影响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三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思路

根据广西航运产业及现代船舶发展的需求,结合《STCW78/10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适任标准》,本专业明确以培养3000kW及以上的远洋航区三管轮为主要培养目标,同时要求毕业生具备晋升高一级岗位适任资格的基础。

1.课程体系建设

第一,构建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并重、“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以国际海事组织(IMO)2010年修正的《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的要求及交通运输部第10号令关于“船员教育许可证制度”的精神为指导思想,以《STCW78/10公约》功能块为指针,同时以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并重为培养出发点,将三管轮的适任证书考证课程标准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如下图所示。

能力与素质并重、“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示意图

第二,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把分散的主机、辅机、电气设备等核心课程的实践内容融合成动力设备拆装、动力设备操作、电工工艺与电气测试等综合性实训大项;再根据职业群的分工和功能区分,把大项分解成若干具体小项,推行以

――――――――――――――――――――――――――

*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编号:桂教高教〔2011〕66号)、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编号:桂财教〔2013〕169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编号:13JDGC021)

项目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使多人被动接受式训练和演示性示范,变为小组主动开拓型训练和“一体化”教学,形成“实训项目模块化、实训模块层次化、实训教师‘师傅化’、实训考核标准化”的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三,构筑与“航海职业素质”内涵相对应的课程体系。航海是一个兼具艰苦性和涉外性的特殊职业,船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灵活应变、组织管理、环境适应、心理承受等能力,更要有强烈的爱国精神、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纪律意识。因此,对轮机工程专业的学生实施富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继续加强半军事化的量化管理,尤其是培养学生甘于寂寞、乐于奉献、恪尽职守、坚定执着的“航标灯”精神,并把素质教育及安全航运的保安意识贯穿于整个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为今后保证安全航运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2.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

第一,推行三段“进阶式”工学交替教学模式。采用三段“进阶式”工学交替教学体系,使学生通过四年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完成从见习机工――值班机工――三管轮三段式岗位职业能力提升。第一学年、第二学年,在校完成“基本安全培训”“救生艇筏与救助艇培训”“急救培训”“高级消防培训”等教程,具备海事局要求的见习机工基本条件,参加第一次船上认识性实习。第三学年,在校完成“值班机工适任证书考试评估”,获取值班机工岗位适任证书,具备值班机工的知识和技能,能胜任值班机工岗位任职要求,参加第二次船上生产性实习。第四学年,在校完成三管轮的适任评估及考前强化,并参加适任证书全国统考,获取三管轮适任资格,参加第三次船上顶岗实习,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教育教学过程。本着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能力,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仿真实训室,将船舶机舱搬到学校,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仿真训练。以船舶辅机中“离心泵技术应用”教学活动为例,按教学内容将课程单元分成引言、导入、操练、综合训练、总结五个步骤,如右表所示。在前面两个环节中,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动画演示来讲授离心泵的技术应用和动作过程,学生活动以视听为主。从第三步开始,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进行示范和个别辅导,讲解离心泵的拆装过程,学生活动与教师同步进行。在第四步的综合训练环节中,学生按分组进行独立实操,教师从旁辅导。在最后的总结环节中,教师对本次课进行简要回顾,提炼出知识要点,并通过现场提问和抽查来检验学习效果。

第三,以任务作为参照点,突出过程评价,实现教学活动与工作过程融通。按实际工作过程和职业标准整合课程内容,以任务为参照点设计每门课程的学习项目,进行课程项目化改革。拓展典型案例,进行全方位的课程开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把需要掌握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有机地融合到项目中,每门课程根据各个项目任务性的考核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取代终结性考核方式,突出过程评价。

第四,构建包含教学、自主学习、行业资源等内容的共享信息资源库。整合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课件、研发仿真实训教学软件、建设网络课程、工程实践录像等,建设轮机工程专业共享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为学生及社会船员提高业务和适任证书考试复习,提供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第五,深化“双证书”制度,促进考核评价模式改革。把学历证书和三管轮适任证书“双证书”培养模式融入到整个教学环节中,在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上融入三管轮岗位适任标准,实现课程设置、课程标准与三管轮考试标准相一致,技能训练项目及标准与三管轮适任评估标准相一致,专项训练项目及标准与三管轮所要求的海上个人技能评估标准相一致。

改革评价考核方式,与三管轮对应的训练项目,以海事局专家组对学生的评估成绩作为考核成绩。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三管轮职业岗位能力训练,并直接参加国家海事局组织的评估考试,获取三管轮适任证书,具备一毕业就能上岗的能力和资格。

第六,建立学校考核与企业评价有机结合的考核评价机制。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实习实训指导委员会,成员由学校与企业指导教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负责具体制订学生进入企业学习活动的计划。为检验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效果,学校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主要由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组成,考核评价的内容分为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过程性和阶段性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考核评价体系中的主体是学生,主要评价者是企业和学校,但学生也参与其中,进行自我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有相互评价,使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评价,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学习、总结和提高的过程。

船舶辅机“离心泵技术应用”――课程单元教学设计表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引言 离心泵技术应用 讲授演示 课件演示

动画演示 视听 5分钟

导入 离心泵动作过程 讲授演示 动画演示 视听 5分钟

操练 任务一:离心泵的拆卸 教师示范

个别辅导 实物演示 同步进行 5分钟

任务二:离心泵的装复 教师示范

个别辅导 实物演示 同步进行 5分钟

综合

训练 任务三:完成离心泵技术应用全部项目 分组实操

个别辅导 实物设备

和工具 学生独

立活动 60分钟

总结 本课任务是了解离心泵动作过程,掌握离心泵的应用场合、操作要点及维护工艺 教师讲授

现场提问 动画演示

实物设备和工具 视听

回答演示 10分钟

轮岗教师工作总结篇8

留心周边国家,不难发现,某些国家已将建立教师流动制度作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例如韩国,相关教育政策明文要求,学校教师每四年必须流动一次;日本公立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教师也被要求平均六年流动一次。他们认为,实行教师流动制度能保证各校之间的师资和教学水平的相对均衡,较好地实现基础教育的“公平性”。

结合江苏省海安县城区小学教师流动、试点乡镇学校之间教师流动的情况,以及笔者所了解的其他城市教师流动试点的经验,谈谈关于教师流动的设想。

一、构建学区化的管理模式

将区域内的学校联合成一个整体,成立学区管理委员会,由校长、书记牵头,学区内有几个学校,就设立几个学区校长,每个学区校长负责一个学区的工作,由这几人组建一级管理层,其职能是对本学区里的整体发展进行决策和规划,并对学区内的工作进行管理和协调。各校区另设一名副校长,其职能主要是负责本校区的具体事务,落实一级管理层面的决策、规划,并将校区内的管理情况及时反馈至学区校长,此为二级管理。各校区根据年级、学科再设大年级组,一级管理层人员要直接在年级组蹲点,配合校区部门横向进行管理,此为三级管理。各学区之间教师的调配可以由学区管理委员会统一安排。在这样的学区管理机制当中,整个学区的管理就将相当于原先一个校的管理机制,只是范围扩大化了,但这种扩大却能有效地推动薄弱学校的发展。

二、实行联盟办学体制

在县教育局主管下,以县内知名学校为牵头,将名校与弱校、名校与新校、城市与农村等通过结对方式联系在一起,形成办学共同体联盟,共同开发课程,实现特定学区内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整体发展。

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农村教师到联盟内的城镇名校进行见习培训,名师、名校长可以实行“客座”教学,定期到薄弱学校开设讲座,开展教学观摩活动,组织骨干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或交流。这样的联盟组织,有效地整合优质资源,充分发挥县内名校在办学思想、学校管理、师资力量等方面的辐射示范作用,实现联盟内学校的共同发展。

三、实施县局统一调度管理

教师归县教育局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教师不属于任何一个学校,由学校聘任,实行“县管校聘”,从而推动县域内的教师交流轮岗。当然,这种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逐年逐区域实现。比如第一批,实现乡镇内教师流动,流动人员不低于专任教师总人数50%;第二批,乡镇内流动教师不低于90%,县区域间专任教师交流不低于专任教师总人数的50%;第三批,县区域间流动教师人数不低于专任教师总人数的90%,其中骨干教师力争全员流动。每一批流动时间4至6年。

教师流动是一柄“双刃剑”,合理的轮岗的确能焕发教育的活力,给学校带来新的生机。但当政策与教师之间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其弊端就显现出来。首先,不在一个学校长留,教师很难产生学校荣誉感,从而产生“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心态。其次,由于教学环境产生变化,许多教师无所适从,过几年适应下来,却又面临新的交流,长此以往,会令教师产生职业焦虑感和倦怠感。再次,教师从各学校融入,随之带来的还有各种教学风格,学校短期内很难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在师资的培养上,因与教师之间从属关系不牢固,而显得可有可无,某种程度上影响学校的发展。

那么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现教师交流适应期的平稳过渡呢?

轮岗教师工作总结篇9

摘 要: 十八届三中全后,为进一步落实会议精神,教育部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的若干意见》及配套工作措施,推动教师轮岗制的实行。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这项措施实行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才能更好的实施,在这里将逐一探究。

关键词: 教师轮岗制 教育公平 学校 教师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将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作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 衡配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加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此,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委,加快研究制定和出台《关于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的若干意见》及配套工作措施,并考虑在以下5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一是提出加快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的目标。力争用3到5年时间实现县城内教师校长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资源的均衡配置,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促进教育公平和择校问题的解决,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二是扩大校长教师交流的范围。根据各地实践经验,明确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或任教达到规定年限的校长或教师,原则上均应交流。重点推进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乡镇中心小学与村小学、教学点之间的校长教师交流。重点推进骨干教师和优秀管理干部的交流。三是创新校长教师交流的方式方法。实行轮岗交流制度与共享优质校长教师资源相结合。鼓励采取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手拉手、教育集团、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办学模式和手段。扩大智力交流的覆盖范围。四是强化校长教师交流的激励保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在编制核定、岗位设置、职务(职称)晋升、聘用考核、薪酬待遇、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鼓励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工作或任教。 五是建立“县管校用”的义务教育教师管理制度。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管理教师人事关系和聘任交流,使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为校长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提供制度保障。”①

从理论上来看,这是一个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好政策。“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②它可以分成三个层次:(1)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3)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

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公民具有受教育的权利”。因此教育公平的第一层次“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是具有法律保证的。而教育公平的第二层次“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可以说是目前我国教育公平的主要问题。从宏观区域上看,优质资源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相对来说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显得很薄弱。从城乡方面看,城镇的教育资源明显优于乡村。从城市或区县内部来看,总是存在某几所教学质量好的学校占据了当地的大部分优质资源。而这一点也是现在择校热的根本原因。 因此从这一层面上,教育部推行教师轮岗制,有利于优质的教育资源在一定范围内流动,保证一定区域内学校间教育资源的平衡,给大部分学生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义务,缓解择校热的现象。日本、韩国等国家同样实行与教师轮岗制类似的措施,也可以证明这一制度在保证教育公平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但从实际来看,这一政策的制定并不是很完善,有些地方仅止于理论上的可行,与现实社会的具体情况存在一定的脱节,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阻力。因此要想这项政策可以更好的实施,我们必须明白哪些现实情况可能会阻碍这项政策的实施,所以下面分别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学校方面来看

1、教师轮岗制使校园文化难以稳定。 一所好的学校需要有其特别的校园文化和氛围,包括独特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这是一所学校凝聚力的体现,但这往往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形成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而实行教师轮岗制之后,更多的校长、教师往往才刚刚在一所学校稳定下来,没过几年就又要换一所学校。 这不仅使得校长带来的优秀校园文化才刚刚扎根就没有办法继续带领推行下去,也使得许多教师难以对学校产生归属感,长此以往必将使得学校群体凝聚力降低,校园文化混乱、难以成形。

2、教师轮岗制给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带来难度。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方法,每所学校在招聘新教师时也必然会考虑他们的风格是否与本学校相匹配。在学校管理中也会考虑到老师们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点,将他们合理安排到最适合的岗位。而如果实行教师轮岗制之后,且不谈轮换过来的老师的性格、气质、能力是否符合这个学校的要求,就单纯地认识这个老师的特点,再把他能合理地安排到适合的岗位上就需要很长时间,而很有可能学校与教师双方刚刚适应,开始配合默契,教师又要轮换到其他学校去了。这样必将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程度上的困扰。

3、教师轮岗制将使学校管理层不那么热衷于教师人才的培养。 教师的流动性增大使得学校为教师的培养的成本增加。以一个新教师培养为例, 一般学校聘用一个新教师后,通过对其的培养,大约花费5年时间正好能使其拿到中级职称,而这时工作刚刚能走上正规的教师恐怕在再过几年就要到别的学校去了,学校对其的投入等于为其他学校做了嫁衣。相信大部分学校从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都不会选择像之前那样继续投入大量财力和精力挖掘培养新教师,而等着从其他学校轮换优秀教师过来。 长此以往,新教师迟迟得不到发展必将导致整体教育资源后继力量不足。

4、教师轮岗制不利于学校内的人际关系,甚至滋生腐败。 实行教师轮岗 制之后每所学校让谁去轮岗必将成为一个难题,这不仅将对管理层的决策造成麻烦,同时会影响同学校老师之间,老师与管理层之间的人际关系。试想一下,如果一所条件好的学校教师要轮换到条件不好的地方,而现实是谁都不愿意去条件不好的学校工作,那么老师之间必将为不去条件差的学校形成竞争关系,更有可能造成某些不正当竞争滋生腐败。 最后的失败者更有可能是处于弱势地位,没有话语权的老师。而这无疑将不利于教师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也不利于教师与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发展。

以上几方面,使得学校,尤其是好的学校不愿意实行教师轮岗制。

(二)从教师方面来看

1、教师轮岗制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轮岗制将使学校原有的激励机制失去作用。试想一下,一个教师奋斗很多年才在一所学校站稳脚步, 取得成就,而却因为教师轮岗制被换到另一所学校要从头再来,这使得许多教师将很难取得成就感。同时,有些不求上进的教师,却可以利用教师轮岗制轻轻松松的从一所条件不好的学校换到一所条件好的学校。 这样的做法完全违背了激励性的完全竞争机制,将严重挫伤教师的积极性,降低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教师轮岗制使得教师缺乏群体归属感。 教师从适应学校到熟悉学校也需要一段时间,而教师轮岗制意味着教师往往刚要进入成熟和提升阶段就要考虑轮换到其他学校的问题,这让教师很难形成群体归属感。而没有群体归属感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师对所在学校缺乏责任意识,难以为了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全身心的投入。 教师变得更像是一部教书机器,搬到这教一段时间,又被搬到那去教一段时间,无法产生群体归属感的后果将会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3、教师轮岗制使得教师的正常生活将难以得到保障。 教师也是家庭中的一份子,在做好教师这个工作的同时也扮演着父亲或者母亲的角色。而实行教师轮岗制就意味着很有可能教师要从距离家庭住址较近的学校改成要去距离家庭住址较远的学校去上班。以南京主城区为例,如果在上班高峰期从城东赶到城西,城北赶到城南至少要一个多小时,期间可能还要转多趟车。而这个问题解决方式要不然就是教师无数次搬家,这对教师照顾家庭和孩子将产生严重影响;要不然学校开通班车,而这将对学校增加额外的开支。 因此,教师轮岗制对教师原本按部就班的家庭生活必然造成较大影响。

所以,大部分教师对参与教师轮岗制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点抵触心理,因此哪怕最后不得不参与教师轮岗制,但由于不是完全自愿,教学积极性不高最终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实行这项措施是为了更多的学生公平的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如果最后结果是教学质量集体下降了必然尤为这项措施的初衷。

(三)从学生适应方面看

1、教师轮岗制忽略了并不是所有老师都适合所有学生。 每个教师擅长的教学方式不同,而每个学生所适合的教学方式也不同。就比如重点学校的老师会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手段上也可能更多的鼓励学生自我探索。而普通中学的学生学习惰性较低,需要教师督促学习,而学习要求也一般围绕着掌握知识点即可,因此如果贸然把重点中学教师换到普通中学,有可能学生不仅学习得不到提高,反而会因教学方式难以适应而下降。

2、教师轮岗制忽视了学生需要有适应教师的过程。 教师的改变不仅是教师需要适应学生,学生同时也需要适应老师。通常,换一名新教师学生要经历从陌生到好奇再到熟悉,最后到和老师配合默契,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而如果因为教师轮岗而造成学生需要较多的适应教师的过程,无疑是对学生时间资源的一种浪费。按平常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一般频繁换教师的班级学习状况通常不怎么好。所以从这一方面说,教师轮岗制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这也是部分学生和家长不这么支持教师轮岗制的原因。

综合理论与实际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党和政府要求推进教师轮岗制的初衷是好的,从理论上通过教师轮岗制改变存在教育不公平的现状也是可行的,但具体的政策措施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仍需考虑现实的问题,制定出真正现实可行的政策。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阮渊.“教师轮岗”还需制度完善[N].无锡日报.2013年7月17日.第2版

[2] 黄启兵.教师轮岗制度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P23~26

[3] 何舒颖.教育公平视域下的中小学教师轮岗制审视[J].继续教育研究.2013.(6).P46~48

[4] .论教育资源配置之公平――关于教师轮岗制度的思考[J].青年与社会.2012.(1).P104~106

[5] 邹莉.苏南发达地区教师轮岗交流的现状与追问[J].江苏教育研究.2012.(3).P34~36

[6] 冯晖.日本“教师轮岗制”对我国基础教育建立“教师流动制”的启迪[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1).P123~125

[7] 梁杰.教育部五措施大力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N].中国教教育报.2013年11月20日.第1版

注解:

轮岗教师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邮轮乘务 专业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175-01

一、体验式教学在邮轮口语教学中的优势

传统的邮轮乘务专业口语教学采用课堂灌输的教学方式,整课堂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体验式的教学改正传统教学呆板、沉闷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实际体验然后总结经验。体验式教学指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基础上,学生通过具体的场景、氛围亲身体验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体验式教学在邮轮乘务口语教学中具体的教学优势为:

第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验式的教学是在特定的环境场景中进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融入课堂。体验式教学使学生亲身感受邮轮乘务的实际操作场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第二,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体验式教学把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模拟场景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体验式教学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第三,加强学生对邮轮行业的认识。体验式教学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强对于邮轮行业建设的认知,加强对邮轮岗位实际工作流程以及工作职能的认识,帮助理解邮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二、体验式教学在邮轮口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体验式教学实际就是一个体验、反思、总结的过程。学生通过相应情景亲身体验,然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反思和总结。

(一)教师对邮轮岗位设置教学情境

邮轮行业服务包括餐厅服务、就餐服务、客房服务等,学校应该根据不同的岗位场景设置教学场景。根据服务场景加强学生对于课内知识的运用,为情景中客人提供服务,了解邮轮服务生的职责。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岗位职责设置电话预定场景,学生根据职责内容做好相关工作。教师在设置特定场景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饰演相关角色。整个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使用英语进行表达,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身口语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教师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应指导,对学生发音等方面着重关注。邮轮口语教学中可以利用多种场景进行教学,比如,客房、点餐、伺酒等,师生通过体验式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提高教学效果。

(二)加强学生口语训练

体验式教学在邮轮乘务专业口语教学的运用,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口语音调发音。口语教学首先应该从语音音调教学着手,为学生日后口语的听说教学打下基础。邮轮乘务专业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说话发音带有自己的地方独特的家乡口语。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语音音调训练,加强学生对口语基本的语音、音调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训练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交流,加强语音音调上的监督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学习兴趣。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听和说的教学。听和说的教学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交际的关键,听力的锻炼有利于学生理解口语对话的对话内容,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更好地传达自己的对话内容。听和说的训练是口语对话中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听力资料中单词的读音、短句进行模仿训练。对话形式可以利用故事对话形式。

三、体验式教学在邮轮口语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一)教师应担当起引导者的职责

教师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应该担当起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在整个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调动学生参与体验式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学生出现的问题,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估教学。

(二)增加学校实训场地的建设

高校应该增加体验式教学在邮轮乘务专业口语教学实训场地的建设,实训场地可以提供更加真实的实训情境,从而达到更好的体验效果。实训场地建设应该与邮轮乘务专业口语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保证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

(三)体验内容因教材而异

在体验式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需要通过情景体验来学习。体验式教学内容应该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教师应该事先研究体验式教学内容。在邮轮乘务专业口语教学中过多的体验式教学也会逐渐让学生失去积极性。因此,体验式教学模式应该因教材而异,灵活有效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