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正年度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7 12:30:19

转正年度总结

转正年度总结篇1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工作总结,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以下为大家分享关于2021年转正年度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转正总结报告1我于二O--年仲春十八日进入公司,根据公司的需要,目前担任文员一职,负责办公室内勤治理工作。本人工作认真、细心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勤勉不懈,极富工作热情;性格开朗,乐于与他人沟通,具有良好和熟练的沟通技巧,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感强,确实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和公司同事之间能够通力合作,关系相处融洽而和睦,配合各部分负责人成功地完成各项工作;积极学习新知识、技能,注重自身发展和进步,平时利用放工时间通过培训学习,来进步自己的综合素质,目前正在电大就读专科,以期将来能学以致用,同公司共同发展、进步。

两个多月来,我在王总、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及关爱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综合看来,我觉得自己还有以下的缺点和不足:

一、思想上个人主义较强,随意性较大,显得不虚心与散漫,没做到谦虚谨慎,尊重服从;

二、有时候办事不够干练,言行举止没注重约束自己;

三、工作主动性发挥的还是不够,对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不够,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间隔;

四、业务知识方面特别是相关法律法规把握的还不够扎实等等。

在今后的工作计划和学习计划中,我会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其他领导、同事学习,我相信凭着自己高度的责任心和自信心,一定能够改正这些缺点,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根据公司规章制度,试用职员在试用期满两个月合格后,即可被录用成为公司正式员工。

因此,我特向公司申请:希看能根据我的工作能力、态度及表现给出合格评价,使我定期转为正式员工,并根据公司的薪金福利情况,从20--年x月起,转正工资调整为1800元/月。来到这里工作,我的收获莫过于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与进步,也激励我在工作中不断前进与完善。我明白了企业的美好明天要靠大家的努力往创造,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企业的美好明天更辉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上进,希看上级领导批准转正。

转正总结报告2我于20--年7月16日成为公司的试用员工,至今6个月试用期已满,根据公司的需要,目前担任研发员一职,负责消毒剂的研发工作。

不知不觉中来到公司已经快6个月了,六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足够我去了解周边的环境以及熟悉身边的同事,当然最主要的是熟悉我所负责的工作。

能进入公司工作的我是幸运,当初我怀着努力工作、体现自我价值的决心踏进公司的大门。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个成熟的公司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以及鼓励自我增值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我特别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得到公司的认可从而在更广阔的领域发展自己的职业道路。

其实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初入社会,进入公司,心底总会有些忐忑,但是公司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让我感受到温馨,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让我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

到公司的这六个月,我本着一颗进取的心,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工作,多看多听多问多思考;怀着一颗负责任的心,认真及时做好领导交代的工作,学会与同事团结协作,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积极汲取知识,注重自身发展与进步,努力地提升自己。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慢慢熟悉我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现在我已了解研发工作的主要内容,并学会了如何运用手中的资源。在此,我真诚的感谢领导和同事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当然,初入职场,难免会出现一些小差小错需要领导指正,但前事之鉴,后事之师,这些经历也在让我不断的成长起来,在处理各种问题时会考虑的更全面一些,杜绝类似的失误发生。我坚信自己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会表现得更好。在此,我要再次真诚的感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入职指引和对我工作中失误的提醒与指正。

公司在不断的进步发展,为此我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更加迫切的希望以一名正式员工的身份在这里工作,和公司一起成长,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此恳请领导给我继续锻炼自己的机会,我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同公司一起为中国养殖业保驾护航!

转正总结报告3三个月的实习转眼就要过去了。于--年6月25日进入--X国际招标有限公司,在--X货物招标部主要从事招标业务的相关工作。在实习期间,我在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业务知识和技术能力得到不断充实并提高。在此,我就实习期所做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做如下汇报:

一、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履行岗位职责,服从领导安排。做为一名公司的新进员工,我时刻鞭策自己,在工作中恪守招标守则,不断学习公司文件,了解公司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在第一周对招投标常用法律法规学习,国际国内货物招标流程学习,并完成了公司的测试。

二、主动热情,以端正的工作的态度对待每一份工作。到--X货物招标部以后,部内的全体人员对我格外照顾,关心无微不至,使我在这里感觉到了家庭的温暖,从而能够使我能够很快的进入工作角色。主要从事工作如下:参与技术交流的项目:上海电气集团(湛江项目锅炉、汽轮机、发电机)技术谈判;武汉锅炉厂、北重公司(湛江项目锅炉、汽轮机、发电机)技术谈判;湛江项目原燃料取制样系统、烧结成品试验装置技术交流(徐州赫尔斯)。参与标书审查的项目:宝钢研究院不锈钢技术中心拉伸试验机项目标书审查;不锈钢事业部icp发射光谱仪项目标书审查;宝钢检测公司X荧光光谱仪项目标书审查。参与标前会的项目:宝钢国际行车集中采购(沈阳福州)。参与开评标的项目:宝钢国际行车集中采购(沈阳福州;梅山夹钳起重机;宝钢国际行车集中采购(柳州郑州重庆);梅山1450扎制油;宝钢运输公司框架车配套框架;宝钢股份直属厂部2030冷轧25t桥式起重机等。在以上的工作中我按照各位师傅的的吩咐,对招标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操作;使我受益匪浅,不仅从(-领导)过硬的专业素质、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学到了招标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工作中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三、虚心求教,不断改进、不断积累自身业务技能。作为一名年轻的招标工作者,可能由于经验不足而带来较多麻烦,但我针对招标中出现问题向师傅虚心求教,积极总结处理方法,并热衷于对问题处理方案的积累。例如在---X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国际标拉伸试验机项目,包括前期技术交流,标书审查,编写招标文件,公告,跟踪购标,开标等一系列的工作。而期间遇到很多困难,只有2家购买标书,向上海市机电办申请2家开标,抽取评委时,在国际招标网限定的次数内未抽到足够的评委,2次向机电办申请重抽专家。开标前夕得知其中一家临时决定不参与投标,造成流标。同时由于我的经验不足,在国际招标网上的误操作,在投标截止时间到之前就修改公告,造成无法提交两家开标备案,在咨询了国际招标网工作人员后,及时与上海市机电办沟通,弥补了之前的错误。

总之,在这3个月的实习期内我深深的感受着公司的人性化管理,感受到了公司蓬勃向上的动力和体贴关心员工的暖暖深情。同时我迫切希望能得到公司领导的肯定,按期转正,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为--X国际招标有限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转正总结报告4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到公司已经三个多月了。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一段经历,在这段时间里领导及同事在工作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在生活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关心,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海纳百川”的胸襟,感受到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在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为我有机会成为公司的一份子而自豪。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我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通过培训学习和日常工作积累使我对大发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9月份,我拿到的第一份资料就是公司简介,当时觉得企业规模较大,发展空间。经过了不太漫长的程序而入职,其间对公司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了三个多月的亲身体会,对本职工作和公司有了更深的了解。公司的文化理念:“…,…。”我对这一文化理念非常认同,公司发展不忘回报社会的壮举,令人敬佩。公司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这是不断能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工作,使自己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每一项工作顺利开展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保障。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能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兢兢业业做好本职业工作,三个月从未迟到早退,用满腔热情积极、认真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平时生活中团结同事、不断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一本《细节决定成败》让我豪情万丈,一种积极豁达的心态、一种良好的习惯、一份并按时完成竟是如此重要,并最终决定一个的人成败。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渴望有所突破的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以便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精彩。

三、认真学习岗位职能,工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根据目前工作分工,我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历史审稿。通过完成上述工作,使我认识到一个称职的--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流畅的文字写作能力、灵活的处理问题能力。

四、不足和需改进方面。

虽然到公司来了三个多月,对公司还不够了解,审稿熟练程度也不够,问题还很多。随着对公司和工作的进一步熟悉,我觉得多做一些工作更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多看、多问、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学无止境,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在今后工作中,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创造性做好做扎实,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几点建议。

公司正处于企业转型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应该从管理上下工夫,企业管理的好坏,会决定企业转型的成败。

首先,要加强思想观念的转变,加大培训力度,特别是管理干部要改变老观念,要从实干型向管理型转变。领导干部定期参加外培,这样可以开阔视野、学习管理理论。

其次,公司要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权、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考核方式。好的制度可以改变人的行为,好的制度可以激励员工,好的制度可以强化管理。

第三,要做好后继人才的培养工作。成立十五年了,当年创业的壮年人已经逐渐变成了老年人,这也是客观规律,从现在起,要做好老同志的传帮带工作,把他们的好做法传下来,永载史册。

第四,既要引进人才,还要用好人才,特别是要挖掘公司内部现有人才,限度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

来到公司工作,我的收获莫过于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与进步,也激励我在工作中不断前进与完善。我明白了公司的美好明天要靠大家的努力往创造,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的美好明天更辉煌。

转正总结报告5时间过得很真快,转眼就两个月了,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的时候从心底里感到日子的匆匆。原先外资企业生活让我感到渐渐远去,现在的工作已经渐渐变得顺其自然了,这或许应该是一种庆幸,是让我值得留恋的一段经历。

将近两个月的试用期下来,自己努力了不少,也进步了不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东西,我想这不仅是工作,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从这一阶段来看,发现自己渴求的知识正源源不断的向自己走来,到这个大溶炉里慢慢消化,这就是经验。两个月以来,我分别在几个不同的岗位或角色上练习、实习,在此十分感谢公司的领导和前辈们对我的关照。

首先说说在企划部的工作心得。在企划部将近两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自到百依参加工作以来,各位领导都对我这位来自异地的新人亲切有加,特别是各位领导,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跟我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朋友的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企划工作,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百依人温情。而其他大部分的老同事,也对我这个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记得刚到一周的时间,公司新老同事就已经打成一片,给我的感觉是上下同心。正因为如此,在企划部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

1、基本学会或单独处理了24张销售订单或计划订单;

2、参与并协助谢国忠老师、工程部黄健翔等进行厂区测绘、规划方案、资料制作:第一阶段已经完成;《设备技术一览表》等资料进一步优化中、更新中;

3、生产粗能力分析、产能评估迈出第一步:老化架统计表及老化能力分析(第一版)已经完成;

4、协助谢国忠老师其它日常事务:《LED产品系列参数性能一览表》等资料的制作;

5、物料跟踪、部门协调平均每个工作日3件次以上;详细情况见每月《计划跟踪》报表;

6、接管公司档案室书籍管理工作:详细情况见:网上邻居/CAIGOU02/信息中心/书籍档案;

7、设备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第一阶段基本完成,详细情况见:网上邻居/CAIGOU02/信息中心/设备档案;

8、“三现”(现场、现物、现实)学习每个工作日4个小时以上,对公司目前生产的产品有了初步了解;理论业余学习了《LED及其工程应用》、《绿色照明工程实施手册》、《新一代绿色光源LED及其应用技术》等书籍,部分读书笔记见BY-PMC的QQ日志;

9、其它事宜(略);

在这期间,工作上的不足主要有:

1、缺乏基本的LED灯具知识,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常常表现生涩,甚至有时还觉得不知所措;

转正年度总结篇2

关键词:产业转移;现状;特征

一、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已成趋势

(一)东部地区不得不进行产业转移

最近十几年来,东部江浙沪等省市的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尤其是江浙两省,此外厂商数量也不断增加,以致东部经济环境日益拥挤,直接后果就是各种生产要素价格的急剧上升,资源、能源供给的日趋紧张,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发展日益失调,东部地区各省市在这种种压力下,只有把丧失优势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才能轻装上阵,腾出空间和资源发展一些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实现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实现本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陈建军选取浙江省105家规模以上的企业(不同所有制)作为样本,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些样本单位中,58.1%已经进行了对外扩张和产业转移,55.24%表示在最近1到2年内有可能向中西部地区转移,59.05%表示在未来的两到五年内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67.62%表示将来5到10年内具有对外扩张和产业转移意向。这项调查表明,随着浙江省经济的发展,众多企业迫于外在压力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不得不选择移出浙江,而中西部地区将是他们不错的选择。

因此可以说,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呈现出产业转移的趋势,从各方面条件来看,也已经基本具备了转移的可能性。

(二)中西部地区承接条件日趋成熟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各省的产业转移正进入微妙的战略机遇期。中西部地区各省在很多项经济数据上的表现都比东部地区好。2009年底中西部各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均比东部地区要高,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分别是16.06%和16.02%,而东部地区是15.18%。2009年底中西部地区各省市的外商投资总额的增长速度也远远的超过了东部地区各省市,东部地区增速为5.37%,而中部地区为11.22%,西部地区为10.6%。再者,从工业生产增加值的增速来看,2008年上半年,东部地区为15.73%,而中西部、中部、东北3个地区各为19.74%、21.41%、19.06%,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二、产业转移大浪潮尚未袭来

(一)东部地区仍是出口及外商投资集聚地

产业转移要顺利进行,必然是有不同地区产业梯度差的存在,但并不是只要存在产业梯度差,产业转移就会发生。产业转移最终是否会发生,一方面受产业转出地推力和拉力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看产业转入地的推力和拉力作用,正是在这两种力作用强度,决定产业转移最终是否会发生。东部地区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跨越式发展之后,一些产业结构层级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没有大规模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众所周知,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丰富且具有政策优势。就现下的情况而言,东部沿海地区仍然聚集着绝大部分的制造业企业,而且是劳动密集型的。2008年,全国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总数的90.8%分布于东部十一省市(京津冀辽鲁苏浙沪闽粤琼),分布于江浙沪两省一市的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更是占到了全国总数的38.9%,比上年增长了2.8%;东部十一省市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当年全国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总产值的82.1%,达到123052.66亿元,。再从就业人数占当年制造业就业总人数的比重看,2008年,东部十一省市比例为63.8%,其中鲁、苏、浙、沪、粤四省一市占比就达到44.4%,各比去年上升了0.8个百分点和8.21个百分点。如果再从外贸出口总额角度来看的话,按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分,2008年全国货物出口总额为143069307万美元,增长了17.48个百分点;仅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的货物出口总额就达到了57372644万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0%还要多。以上数据表明,东部地区仍是目前我国主要的出口地及外商投资地,尤其是江浙沪两省一市。

(二)城市化与就业结构的滞后,阻碍产业转移顺利进行

专家一直预期的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浪潮之所以迟迟没有到来,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与工业化进程相比,我国城市化进程要严重滞后,而与三次产业间的产值结构转换速度相比,我国三次产业间的就业结构转换也是较滞后的。傅鸿源等认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没有迁出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劳动力大军庞大致使几乎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及二元经济结构。一般认为工业化稍微超前城市化、产业结构稍微超前就业人数在产业间的分布结构尚属正常现象,但是若超过一定限度,便会对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不利的影响。钱纳里指出,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于3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应该是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才是正常的经济现象。而中国早在上世界九十年代初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已达到这一临界值,但是让我们难以接受又不得不面对的是当年的城市化率仅仅为27.99%,不仅没有如正常经济那样高于工业化率40.1%的水平,反而是严重滞后于这一水平的。直到2008年年底,我国城市化率还没有达到50%,仅相当于工业化中期国家的水平,同时期的工业化率已经高达42.9%,单从工业化率看的话,我国却已经是工业化后期国家了。从三次产业创造的产业价值来看,截止2008年底,我国一、二、三次产业创造的产业价值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依次为11.3%、48.6%和40.1%,而吸纳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为第一产业39.6%,第二产业27.2%,第三产业33.2%,从数据可以看出来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其就业结构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

转正年度总结篇3

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

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国家迈向现代化的过程,既是发展阶段因经济增长不断跃升的过程,也是经济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发展阶段的转换,要求经济的转型升级;而经济的转型升级又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推动发展从较低的阶段跃升到较高的阶段。

第一,结构调整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围绕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技术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转型升级是中国在竞争中取胜的根本需要。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结构调整迅速被发达国家当做应对经济衰退的重要举措,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试图重拾实体经济。美国先后了《制造业促进法案》、《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英国加大了创新投入,支持九个创新制造中心建设。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了各自的工业振兴计划。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各国都把技术创新作为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手段,力争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占技术制高点。

第二,人口年龄结构正在经历转折性变化,靠资本高投入、劳动力充足供应且低成本实现增长的模式难以维持。近几年,我国正逐步迎来人口年龄结构的重大转变。首先,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开始下降。数据显示,我国15―60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2012年第一次出现354万的绝对量下降,而且预测至2020年都将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量下降,以及城市生活成本的大幅提升,劳动力成本将继续上升。其次,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人口抚养压力开始上升,超高储蓄将逐渐成为历史。

第三,资源、能源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的环境污染已经逼近人民群众可承受的极限,推动集约发展、清洁发展事不宜迟。经过30多年的高强度开采,国内部分资源和能源已经接近枯竭,资源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已经非常之高。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国际资源能源市场争夺战将日趋激烈,资源、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低价时代将很难再现。资源、能源高消耗的背后是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随着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环境污染的容忍程度也越来越低。

经济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首先,国内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依然偏弱。国际金融危机后,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前年我国出口增长仅7?郾2%,去年1―11月份累计增长8?郾3%,与过去年均超过20%的增速相差甚远。在外需不断下滑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需要更多地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不少措施来刺激消费需求,但是效果并不理想。2012年消费需求所占比重比前些年有所提高,达到49?郾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低20到30个百分点,而且消费比重的提高还有出口、投资增长幅度下降的因素。培育国内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真正发挥主动力作用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二,资源、资本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低成本的要素投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没有实质性的转变。2012年,我国能源消耗量达到25?郾3亿吨国际标油,超过美国同年的14?郾5%,约占世界总消费的20?郾3%。在我国人口红利减弱、耕地红线逼近、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由于对自主创新重视不足,我国产业发展缺乏核心技术,长期依赖外来技术,我国的创新系统未能提供支撑增长的新动力。

第三,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已经取得新进展,第二产业比重已经从2006年47?郾9%的峰值下降到2012年的45?郾3%,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高。技术附加值较高的复杂资本品和高科技产品的生产能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装备制造、关键零部件、高端原材料等大多需要进口。

第四,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已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但是,这个框架还不够完善,其中,最突出的是政府与市场关系尚未完全厘清。一方面,政府在投资项目审批、要素价格管制、市场准入等方面存在“越位”的情况,抑制了市场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政府在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这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要全面深化改革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提高居民消费占总需求的比重,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促进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形成消费与投资协调、内需与外需协调、一二三产业协调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结构,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低成本要素组合驱动,转向更多地依靠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

首先,转变发展观念,正确把握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的客观事实,如果再像过去那样“铺摊子”、“上项目”,不仅资源、资金、市场等各种关系都绷得很紧,不利于转型升级,而且会留下很多后遗症。要彻底转变发展观念,摒弃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的错误思维,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有效益、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其次,处理好短期政策目标和长期经济发展的关系。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深化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效应消化期,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这就要求必须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之间的关系,宏观调控政策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既要熨平短期经济波动,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充分就业,防控风险、守住底线,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又要服务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和创造活力,提升经济潜在增长能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第三,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要牢牢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战略机遇,加快构建与绿色发展、新能源、信息化高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要努力营造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土地等领域政策的协调性,引导更多生产要素投向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要大力强化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提高环保标准,严格环境监管,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增长点。

转正年度总结篇4

尊敬的人事部:

我于二*年六月二十五日进入公司,根据公司的需要,目前担任xxx一职,负责总经办内勤管理工作。 本人工作认真、细心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勤勉不懈,极富工作热情;性格开朗,乐于与他人沟通,具有良好和熟练的沟通技巧,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感强,确实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和公司同事之间能够通力合作,关系相处融洽而和睦,配合各部门负责人成功地完成各项工作;积极学习新知识、技能,注重自身发展和进步,平时利用下班时间通过培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目前正自学日语课程,计划报考全国研究生硕士,以期将来能学以致用,同公司共同发展、进步。 三个多月来,我在潘总、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及关爱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综合看来,我觉得自己还有以下的缺点和不足:一、思想上个人主义较强,随意性较大,显得不虚心与散漫,没做到谦虚谨慎,尊重服从;二、有时候办事不够干练,言行举止没注重约束自己;三、工作主动性发挥的还是不够,对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不够,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四、业务知识方面特别是相关法律法规掌握的还不够扎实等等。 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会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其他领导、同事学习,我相信凭着自己高度的责任心和自信心,一定能够改正这些缺点,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根据公司规章制度,试用人员在试用期满三个月合格后,即可被录用成为公司正式员工。因此,我特向潘总申请:希望能根据我的工作能力、态度及表现给出合格评价,使我按期转为正式员工,并根据公司的薪金福利情况,从XX年10月起,转正工资调整为xxxx元/月。 来到这里工作,我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也激励我在工作中不断前进与完善。我明白了企业的美好明天要靠大家的努力去创造,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企业的美好明天更辉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上进,希望上级领导批准转正。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二*年十月十三日 ( 以 下 栏 目 由 新 员 工 填 写 ) 姓 名 职 位 部 门 入职时间 导师姓名 导师部门及职务 新员工试用期间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对试用期工作的回顾、总结,对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优点及不足,如何改进存在的不足;对今后工作的设想、建议等等): 申请人: 年 月 日 (此页不够请附页) ( 以 下 栏 目 由 导 师 及 相 关 负 责 人 填 写 ) 导师总结(包括对新员工转正以及自身指导的评述): 签字 年 月 日 主管经理意见(对新员工转正的意见): 提前转正 按期转正 延期转正 签字: 年 月 日 主管经理对导师的评价: 优秀 良好 一般 有待提高 签字: 年 月 日 部门总监: 副总裁/总监: 人力资源总监: 总裁审批: 日期: 日期: 日期: 日期:

转正年度总结篇5

论文关键词:经济大国经济强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所面临的问题

一个经济强国不仅要在经济总量上占有一定优势,而且要在经济发展质量上起到引领作用。我国正处在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但是,我国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长期依赖国外,许多重要产业和产品的研发、营销、品牌为外国企业控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具有世界影响、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企业不多,产品合格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尤其是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国内接连出现了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药品、食品、日用品等领域出现一些危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问题,一些问题产品相继被曝光。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与世界经济强国的标准还有很大距离。上述问题既是我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必须正视和加以解决的问题。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树立中国创造的良好企业形象,让中国产品赢得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才能真正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飞跃。

中国定位于经济大国而非经济强国的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上几个标志性台阶,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我国人均GDP仍在世界100位左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仍非常突出,增长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过度偏重第二产业,过度依赖能源资源的消耗,效益和质量不高。这些矛盾和问题,在此次金融危机冲击下暴露得更加明显。我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较大的规模。但是,没有科学的发展,也就没有可持续的能力。

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才是全面摆脱危机、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根本出路。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我们需要一个更高质量的GDP。在应对危机的重要时期,在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准确把握国情国力,加快发展转型步伐,我国经济定能实现全面复苏,迎来高效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并将逐步迈向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35353亿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09年,按年度平均汇率折算(1美元:6.831人民币,1美元:93.62日元),美国GDP总量为14.26万亿美元,中国GDP为4.9万亿美元,日本为5万亿美元左右(见表1)。按购买力平价测算,2009年中国GDP总量列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排在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前,与排在前面的美国有较大差距。人均GDP,按汇率计算为3678美元,为世界第100位(见表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实现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是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中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必然伴随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及时做出的重大调整。

(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95年,经济处于又多又快增长阶段,又称为粗放型增长阶段。其标志是在1958年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把多与快放在好与省的前边,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扩张。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当时对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之后的三年饥荒,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严重的衰退期。

第二阶段,从1995年到2007年10月,经济处于经济又快又好增长阶段。标志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既要追求一定的速度,又要强调经济效益。但是全国各地为了提高GDP总量,仍然偏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过分强调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这种发展模式,忽视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进而导致了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破坏的升级。是一种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发展模式,并不符合我国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要求。

第三阶段,2007年10月以后,中国经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标志是“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此后的中国经济,才真正走上了良性发展时期。

由此可见,做出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定,是我党及时把握国际经济局势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正确选择。

(二)中国经济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性

经济增长方式或者发展方式,是指实现增长或发展的主要途径、方式、手段或模式,两者也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总是沿着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的经济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道路演进的,而社会对其具体发展方式的选择总要受到其本身所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制约。

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两个独立的经济范畴。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保障

传统的依靠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所积累的中国GDP总量,只能说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然而绝对不能称之为经济强国,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意义重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经济质量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彻底改善,是促进我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支撑。仔细区分两者的优劣,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远远优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具体表现为:第一,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的制度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完善、增进公众福利、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发展观。第二,推进动力不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是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与利用效率。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目标取向和实现路径思考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是按经济结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公众福利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战略来实施转变。通过前文分析,文章认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从以下六方面来选择: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注重突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争创部级、省级研发中心。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加强基础产业及设施建设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注重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力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提高行政效率。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二是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三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组织。加快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

(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消除制约节能减排的体制性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运用价格、收费、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加快构建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天然气、供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案。

结论

总之,中日两国从经济总量比较,依照2010年全年的平均汇率水平计算,2010年日本GDP为5.474万亿美元,与中国5.879万亿美元的GDP相比,相差约4050亿美元。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事实上,早在2010年第二季度,采用上半年平均汇率计算,中日两国在第二季度GDP分别为1.337万亿美元及1.288万亿美元,这是自1968年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来首次被别国超过。

参考文献:

1.高尚全.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转变体制机制[R].和讯网,2010(1)

2.宋晓梧.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第七届中国经济改革论坛,2009(10)

3.胡学勤.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与差别[J].经济纵横,2008(3)

转正年度总结篇6

 

 

河北省“八五至十一五”20年间地区生产总值由896.33亿元增长为20 394.26亿元,翻了22.75倍(未剔除物价指数影响);综合货运周转量由1 520.75亿吨/公里增长为8 070.69亿吨/公里,翻了5.31倍;综合客运周转量由357.88亿人/公里增长为1 172.86亿人/公里,翻了3.23倍。“十二五”期间河北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完成投资6 431亿元,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容量将进一步扩展,同时又面临不同运输方式间的竞争加剧,各种运输方式竞争发展激烈,其对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已经显现。本文采用河北省1990—2009年交通运输与经济统计数据,分析河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建设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以期为制定区域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战略与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异地贸易呈蓬勃之势,各种运输方式的业务量迅速增加,特别是近年来,综合运输体系越来越完善,综合交通运输建设规模与经济增长间作用日益增强,学术界开始从不同角度对综合运输体系与经济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交换能力引起劳动分工,而分工的范围必然总是受到交换能力的限制。”[1]罗斯托认为交通运输是随着商业的兴起而发展的,运输网的扩大可引起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随之扩大。英国人文地理学家豪伊尔提出运输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还是经济发展的原因。美国经济学家欧文在《交通运输与世界发展》(1987年)一书中,用37个国家的统计资料定量分析认为,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奥地利经济学家E·萨克斯从宏观及微观两个层面对运输业进行了研究,奠定了运输经济学的基础。1996年世界银行在《可持续运输:政策变革的关键》一书中指出,运输是发展的关键,如果没有为工作、健康、教育和其他令人舒适的环境提供便利的交通设施,生活质量就会变差等[2]。国内关于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主要有两种,一种从经济学视角研究,另一种是从交通运输学视角进行研究。两种研究利用的方法虽不同,但研究目的和意义基本一致。主要论述两者关系之间作用关系、投资效应。

 

总的说来,现行研究中存在以下缺陷:(1)多数研究只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上省份约三十多年的数据,这些宏观统计数据资料未能深入到交通运输结构,使分析的内容和结果均受到一定局限。(2)我国相关研究的成果分为两类:一是交通运输业学者使用的研究方法多采用传统方法或现代方法中使用传统指标体系,对自然环境指标考虑多,经济指标考虑少;二是经济学专业相关学者大多使用《中国统计年鉴》《经济年鉴》等宏观统计总量数据,关于交通运输数据多数采用了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等,未考虑公路、铁路、航空网络密度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经济计量分析特点,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的思想,结合协调发展理论提出了基于VAR和VEC模型的交通经济数据的分析方法。在指标选取上不仅考虑经济指标、交通总量指标,还将微观网络密度指标统筹考虑,利用换算综合交通运输的网络密度、换算周转量衡量综合交通的建设规模。以河北省交通经济统计数据为样本,建立误差修正模型(VEC)和向量自回归模型(VAR),通过协整分析探讨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发展之间短期和长期的均衡关系,利用脉冲响应分析和预测方差分解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样本

 

本文选取1990—2009年的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增长指标。衡量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借此来反应交通运输发展规模,该指标没有直接的数据可以获取,本文首先把区域内的铁路、公路、内河通航里程加总得到综合运输里程,再根据网络密度定义,得出1990—2009年河北省区域交通运输网络密度①。换算周转量②,是指将旅客周转量按一定比例换算为货物周转量,然后与货物周转量相加成为一个包括客货运输的换算周转量指标。它综合反映了各种运输工具在报告期实际完成的旅客和货物的总周转量,是考核运输业的综合性的产量指标。本文选取1990—2009的全社会货运周转量和客运周转量,并将客运周转量进行调整得到换算周转量代表综合周转量,借此来反应综合交通运输的利用能力(见表1)。

 

(二)研究方法及样本分析

 

本文将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利用综合交通运输的网络密度、换算周转量衡量综合交通的建设规模。建立误差修正模型(VEC)和向量自回归模型(VAR)[3],通过协整分析探讨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发展之间短期和长期的均衡关系,利用脉冲响应分析和预测方差分解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为了消除物价因素的影响,本文选取1990年为基期的物价指数对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进行平减处理,得出实际地区生产总值。得到生产总值时间序列、网络密度时间序列、综合周转量时间序列的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见图1,相关数据资料中没有异常值和缺失值。

 

三、统计结果及分析说明

 

(一)综合交通运输规模与经济增长间长期动态关系

 

利用上述数据,设实际地区生产总值时间序列为{yt},网络密度时间序列为{xt},综合周转量时间序列为{Zt}。并对其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检验水平下原序列{yt}、{xt}与{Zt}均不平稳,且含有截距项结果见表2。

 

对原时间序列进行ADF检验,得lnyt~I(1),lnxt~I(1),lnZt~I(1)。传统的VAR理论要求模型中每一个变量是平稳的,对于非平稳时间序列需要经过差分,得到平稳序列再建立VAR模型,但这样通常会损失水平序列所包含的信息,因此我们需要将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在变量的协整关系上建立VAR模型。利用Eviews6.0,根据AIC准则与SC准则最小建立VAR模型的滞后期(见表3)。

 

根据表3确定VAR模型的滞后期为2,并对lnyt、lnxt、lnZt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如表4:

 

根据序列协整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两种检验方法表明变量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表明网络密度、综合周转量与经济增长之间有长期的均衡关系。

 

尽管经济增长与网络密度、综合周转量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然而实际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各种扰动,比如经济政策的变化等。这导致了变量常常会在短期偏离其均衡路径。基于此,我们建立VEC模型来分析其长期和短期因素的影响。本文估计得到关系式为:

 

其中误差修正项反应了变量偏离长期均衡路径的反应程度。在长期均衡中经济增长变化受综合交通运输的网络密度与周转量的增长变化影响。由于现在的区域经济是一个流动的、开放的系统,因此河北省区域经济的运行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劳动、资本、信息的交换。在这些要素流动中,交通运输发挥着导向和制约的作用,便利的交通条件——交通的可达性和运输能力的扩大性能够促进区域之间、区域内部的经济、文化交流,改变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塑造城市形态;从短期看,影响经济增长的短期变动分为四部分:(1)受上一年度的综合周转量的波动变化影响较大,表明由于运输业产出的增长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一步降低了生产资料的流通壁垒,使得市场的生产要素流动性加强,降低了交易费用,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2)受上年交通网络密度增长波动的影响,在河北省的区域范围内网络密度主要受交通的里程长度影响。(3)受上年度的自身经济增长变动的影响,经济发展的惯性,使得经济发展受自身影响很大。因此研究经济系统内部问题也具有现实意义。(4)来自经济增长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当经济增长发生短期偏离,系统将以0.06的速度将经济增长变动反向调整到均衡状态。因此交通运输发展与经济的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通过这种稳定性能够调节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交通运输的网络密度短期波动主要受上一期的综合周转量的增长波动以及经济增长波动变化影响,当经济增长波动扩大对网络密度的增长变化影响反而变小。网络密度的短期偏离,系统能以0.07的速度反向调整。短期内上一期经济增长的波动变化并不能增加交通建设规模的引致需求。经济增长的变动对交通运输业的促进作用减少,交通运输的建设主要是以需求为导向,受自身的发展规模的影响较大。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对运输需求的认识体现出浓厚的供给主导观念。这种观念在实践中延伸的意义在于以一定的供给条件去对应一定的需求或在一定的供给条件下去研究需求。从运输业,特别是道路运输业发展的现实来看,一方面交通运输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仍需大力发展,另一方面却存在着非常严峻的运力过剩的现象,产生了严峻的结构性过剩的矛盾。可见一味地增加各种交通的里程、规模并不能促进经济的大幅增长,因此应该对交通线路的节点进行优化、科学管理,使得交通运输的利用能力增加。只有经济能够平稳增长、工业产值也平稳增加,交通运输的建设才会平稳推进,交通运输的输送和吸引功能,是促进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先决条件。

 

综合货物周转量的波动变化受经济增长波动与交通建设规模增长波动的正向影响。当经济加速增长会促进货物周转量速度增长幅度。当交通建设规模加速发展时也会使得货物周转的速度提高。这与河北省实际情况较为符合,作为工业大省,在现有交通运输规模的条件限制下价值量的增加必然通过提高运输能力或者增加平均运距来提升货物周转量。运输业本身创造着巨大的以实物形态表现出来的使用价值,通过运输业的发展推进生产布局优化,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可大大提高资源效用,增加物质财富。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分工细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日趋鲜明,相互联系日益密切,这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运输则是这一发展规律的内在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运输手段的衔接,就不可能出现产地与销地的空间分离,资源与产业的空间分离,只能就产就销。交通运输的输送和吸引功能,是经济增长推动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条件[4]。

 

(二)综合交通运输规模与经济增长间交互影响的过程分析

 

利用Eviews6.0对VAR(2)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模型特征方程的根均大于1,则VAR(2)为平稳系统。可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lnyt、lnxt与lnzt现期及未来各期的影响,并以此来考察1990—2009年间综合交通运输规模与经济增长间交互影响的过程(见图2)。

 

由图2的第一行三个图可知,向量自回归模型中,给lnyt变量当期一个标准扰动之后,通过变量之间的动态联系,对当期以后的各变量将会产生连锁变动效应,经济增长对自身的扰动脉冲响应为正,且维持在0.07左右,第七期之后趋于平稳。给交通运输网络密度一个正向冲击,经济增长第一期响应为零,之后出现负向波动,第6期之后趋于稳定。当综合货运周转量受到一个正向冲击时,经济增长第一、二期响应也为零,第三期后逐渐有个小幅的正向反应,第九期趋于平稳。可见短期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增长受到冲击时对经济增长有负作用,而综合运输周转量在长期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拉升作用,短期内并不明显,只有在中长期货物周转量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才明显;由图2的第二行三个图可知,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在经济增长受到一个正向冲击时在前五期有负的影响,之后却有正的影响,第九期趋于平稳。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对自身扰动项的响应首先为正,之后开始回落,第三期为负的影响,第五期后趋于平稳。当综合货物周转量增长受到正的冲击时,网络密度第一期响应为零,之后为正的响应,第八期趋于平稳;由图2的第三行三个图可知,当经济增长受到一个正的冲击,综合货物周转量增长前二期为微小负的响应,第三期开始有正的响应。当网络密度增长受到一个正向影响时,货物周转量的增长变化对其的响应为负向变化,直到第六期平稳。综合货物周转量增长对自身扰动的冲击响应为正,随着时间逐步减小,第八期趋于平稳。

 

在短期,经济增长波动受到正的冲击时,经济增长对其自身冲击的响应为正,由于交通运输业建设的时滞性特点,直到中期网络密度为正向反应,只有经济的长期增长才能促进交通运输建设规模的增长。而综合货物周转量的增长速度的增加只在中期对经济的增长速度有正向的影响。

 

(三)经济增长速度、网络密度与综合货物周转量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率分析

 

本文继续利用方差分解技术分析经济增长速度、网络密度与综合货物周转量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率。方差分解是将系统的均方误差分解成各变量冲击所作的贡献,其做法是通过将一个变量冲击的均方误差分解成系统中各变量的随机冲击所作的贡献,然后计算出每一个变量冲击的相对重要性,即变量冲击的贡献占总贡献的比例。如图3所示对VAR(2)进行方差分解示意图。

 

(1)各变量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首先,对河北省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其自身发展速度,自身方差贡献率长期保持在70%左右,这意味着保持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于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是网络密度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综合方差贡献率在26%左右,说明交通运输建设规模扩大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其作用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综合货物周转量增长速度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综合方差贡献率较小,在4%左右,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稳定趋势。即既要依靠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合理、科学地规划交通运输的建设,并且提高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利用能力才能促进经济增长的速度。

 

(2)各变量对交通网络密度的贡献率。交通网络密度受其自身的方差贡献率短期内随着时间减小,中长期在30%左右。在短期、中期经济增长速度的方差贡献率在15%左右平稳波动,但在长期贡献率达到24%左右。综合货物周转量的增加速度对网络密度的方差贡献率近似“倒U型”,在中期影响最大。短期来看交通运输的建设要靠自身的增长来拉动,长期经济增长对交通建设规模的直接需求效果并不明显,但是通过对货物周转量增加的引致需求在中期效果最为明显。

 

(3)各变量对综合货物周转量增加速度的贡献率。货物周转量的增长波动变化主要受自身波动变化的影响,但是该影响效应随着时间逐步减小,在第十期降到38%左右。在短期受经济增长速度的方差贡献不大,但在中长期逐步上升,增加到40%左右。短期内网络密度对综合货物周转量增加速度的方差贡献不大,但在长期达到20%左右。在短期来看,综合货物周转量增加速度受自身影响最大,它与货物重量与平均运距有关,在短期由于平均运距变化较小,交通建设规模的影响具有局限性,而货物运载重量随着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而增加,但是达到一定水平时,即交通运输能力达到饱和时,其对货物周转量增加速度的贡献不变。从长期来看,经济的增长速度带动了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路况的改善使得综合货物交通运输增长速度大幅提高。

 

四、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通过上述理论研究和实际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主要结论: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对交通运输业的引致需求作用不如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明显,但是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业的建设规模、合理布局、运输能力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经济增长的波动性主要受其自身增长波动的影响较大,有一个正的拉动作用。网络密度、综合货物周转量增长速度对经济增长的综合方差贡献率远远小于经济增长自身贡献率,河北省为30%左右。因此提升交通运输利用能力,增大货物周转速度可以对经济增长的波动具有调节作用。但是交通运输业的大规模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限。

 

经济发展的进程,也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进程。经济的增长对交通发展的引致需求作用并不明显,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经济增长速度受到冲击后会在中期对交通运输业有个正的影响,短期为负的影响,说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当经济增长波动性为正时,短期内对交通建设并没有促进作用,但在中期对其有个正的引致需求,这种运输需求与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的滞后性相符。经济的增长主要受之前的自身影响较大,因为微观个体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已经盈利的经营模式,但是依据企业生存周期理论,在中长期个体会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因此会改变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新产品的大量出现,新的区域经济间联系增加,新的需求出现必然要求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提升和结构改变。

 

(二)对策建议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与综合交通运输需求向供需平衡靠近,但综合运输结构过度竞争矛盾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未来这种趋势如何演变、调控不仅是河北省,也是全国及其他一些省份所面临的问题。根据本文理论与实证研究结论,我们的政策建议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既不超前也不滞后,需要合理、科学地规划交通运输的建设规模,提高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利用能力。目前河北省及其他一些省份提出适度超前发展的规划,在适度超前问题上应认真研究和严格控制,充分考虑综合交通运输投资后其效益的滞后问题,以避免过度投资及土地资源浪费;综合货物周转量增长速度对经济增长的综合方差贡献率很小,从目前我国产业结构来看,2012年我国有17个省份(包括河北省)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超过50%,这些省份产业结构普遍偏重,特别是河北省为钢铁大省,产量高附加值低,各省出台系列政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货运周转量处于峰值区域,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货运量将减少,运距将增加,客运周转量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在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时也要注意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统筹客运、货运特点及走势,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改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与节点和线路的匹配问题,使综合运输系统内部各种运输方式互补共存、紧密协作,“在运输方式的选择上,不能简单地以占用土地的多少来衡量,关键要看是否更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否对经济发展更有利,是否更有利于整体路网布局的完善和效率效益的提高”[5];科学规划,对综合交通系统优化升级,提高交通系统的利用能力。铁路、公路、航空建设密切配合,以防各自为政而导致过度竞争。既要考虑传统上的交通可达性、便捷性、时间效率,更要考虑产业结构变化走势和个性化需求,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互补和相互促进的作用以实现整个运输系统的高效率。

转正年度总结篇7

首先,在转轨期物价本身没有可比性。物价指数不是通胀通缩指数。从计划价格这种不是价格的价格,通过双轨制,逐步向市场价格这种真正的价格转变,是一个商品化、市场化的历史过程。这种转变是我国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变革的必然产物。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价格逐渐反映价值和供求,愈来愈像价格,但至今还没有到位。随着交换关系的深化、交换范围的扩大,商品价值的质和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其货币表现也在发生变化,而且随着改革开放度的加大,质变快于量变。从时间序列上看不同时点上的价格不是同质的东西,因而转轨快时没有可比性,转轨慢时可比性也很小。今日物价与昨日之物价孰高孰低不可同日而语,和两年同期相比更是无稽之谈。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期还远没有结束,物价指数还能不能当通胀或通缩指数来使用,这是必须明确的大问题。不能用美国的理论解释、解决中国的问题。水100℃可以沸腾,但必须在一个大气压下,气压不同沸点则不同。物价指数可以作通胀指数,但必须在转轨完成之后。随着成本要素的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核算范围的扩大,成本价格、商品价格上升是必然的正常的。因而1994年、1995两位数的物价腾升并不是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扣除正常的价格补位之后,还有相当大的空间是计划需求膨胀造成的,根本不是市场行为。由各级政府计划需求膨胀向需求正常过渡实际上只有1996、1997、1998三年,还没有到位,没有真正着陆。按符号经济的总量统计以1978年为100,1998年总物价指数还高于1994年。1994年为310.2点,1998年为370.9点,只是比1996、1997年低,比1995、1994年都高。1994年被视为两位数通胀,1998、1999年又被视为通缩。真是不可思议。可见胀、缩之论没什么实际意义。只不过是用人家的理论解释自己的问题,把自己弄糊涂了。这种胀、缩之论也只是说说而已。实际调控对策、有效的措施,还必须是结构性的,而不是什么总量的。过去没有多发票子,现在也没有少发票子,货币的贬值和升值不过是随着交换关系变化而变化,货币职能和流通速度呈现不同变化而已。它是结构矛盾转化的果而不是因。一个人气色不好,是得了胃病,治胃病吃胃药,为什么非要说是治气色抹脂粉呢?何必把抬牛腿,硬说成拔牛毛呢?我看胀缩之论可以休矣。

当前物价下降是总量指标,就具体物价而言有降也有涨,剩余产品物价下降,短缺产品如教育,垄断产品、新产品,准公品、住宅、服务等产品,有的价格正在上升,有的原来很高,降也有限。而目前的统计中,物价样本结构落后于消费结构的变化,权重失当,使价格本身的可比性下降,在消费品零售额上升10%(扣除物价因素),进口增长两位数的情况下,物价还在下降,就很说明问题。不改变目前物价统计样本权重,下降几个百分点中多少是误差,说不清楚。在结构调整期,几个百分点也算不上什么大事。这些统计符号实质意义有多大,确实要重新估量。

第二、总量矛盾只存在于符号经济之中。在符号经济之中总量矛盾是一个永恒的主要矛盾。在实质经济之中没有总量矛盾,只有结构性矛盾。在运行中哪一个结构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这是我们从事调控应该明确的问题。

当前物价指数同比下降,存在大量市场剩余,人们认为总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那么,1994年、1995年前后一个时期内,物价腾升,市场供给不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物价指数两位数上升说明总量矛盾比今天还严重,也应该说总量矛盾是主要矛盾,不过供求形势相反而已。物价上升供不应求,物价下降求不应供,何时没有总量矛盾?何时总量矛盾不是主要矛盾?总供求平衡中存在理想之中,存在于历史的平均数之中。在符号经济中,总量矛盾是绝对的、永恒的、唯一的,因而不是主要的。对于发展和运行而言实际上等于没有这个矛盾。短缺和剩余都是供方结构性矛盾的反映,而需求过旺是各级政府盲目跃进的产物,所谓求大于供是计划需求和实际需求、实际供给结构性矛盾的反映。在正常的市场格局中,不是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的矛盾。因而也不能用市场调控的措施来解决。客观上只存在个别产品、要素的供求矛盾,不存在社会总产品的总供求矛盾。可统计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同空不同时,在实质经济中缺乏时间上的统一性,形不成一对矛盾。

个别产品的市场价格是公式P=WD/S(W为价值,S为供给,D为需求。当D=S时P=W,我们几乎找不到这时点。一般情况下不是D>S,就是DW,就是PW时,该产品价格大于价值,有价值转入,当P?W时,该产品价格小于价值,有价值转出。对社会总产品来说,这部分产品获得的转入价值总和等于那部分产品未实现的价值总和。社会总产品的总价格等于总价值。总需求等于总供给。∑D=∑S。也就是总剩余∑(S-D)等于总短缺∑(D-S)。全社会投入的总劳动在一个时期是定数,总量不变,而在区域、产业、产品间的分布是可变的,不均衡的。在甲地投多了,在乙地投少了,在甲产业、产品投多了,在乙产业、产品投少了。因而从理论上总需求应该等于总供给,因为总剩余等于总短缺,有剩余必有短缺。

第三、符号经济中的统计不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关键是统计时空不对称,剩余掩盖了短缺,或短缺掩盖了剩余。这是因为供给和需求的品格、性质不同。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变化不对称,生产结构一般都滞后于消费结构变化。供给的内含和数量只能代表过去和现实,而需求的内含和数量代表现实和未来。它们对称的等量的只是现实,因而总是部分产品价值得到实现,部分需求得到满足,过去的产品成为现实的剩余,未来的需求成为现实的短缺。我们说总供给和总需求时间上没有统一性,就是因为过去和未来不在一个时点上,所以总供给和总需求,构不成一对矛盾,时间上缺少统一性,它们时间上有统一性的部分只是供给和现实需求相当的部分。总供给和总需求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S1=D2代表现实供给和实现了的需求。S1代表剩余,不符合现实需求的供给,D2代表未实现的需求,但对需求而言是现实的,不是没有购买力,而是实现不了,相对现实供给而言未来才能实现。只要在剩余没有丧失使用价值之前,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消费,生产剩余的社会劳动量在再生产中投向短缺,去创造需求,实现未实现的需求,结构就逐步调整到合理结构。从社会总劳动看问题,圆S和圆D是两个面积相等的圆,不过由于投入结构不符合需求结构,两圆心不在一点上,而在图形上形成了供给和需求的矛盾状态,实际上S1逐步缩小,S2逐步扩大,D2也会逐步缩小,在某一个时点上两圆心重合,两圆重合S1为零,D2为零,S=D。当然现实中这是不可能的,错位是常态。而在符号经济中,统计总供给时反映的是S1=S2为总供给,统计总需求时只统计了D1,无法统计D2,甚至观念上根本就没有D2这回事。所谓需求不足,在人们眼里,需求只是D1。其实在有剩余和大量储蓄存款同时并存时期,D2转化为储蓄,等待短缺的供给。版权所有

我们当前的供求关系正是如此。从统计上看,存在大量剩余,物价下降,有效需求不足。实际上有效需求只统计了实现了的一部分D1,而D2没有统计出来。无效供给的剩余掩盖了有效供给的不足。供给和需求的有效性是相对的,是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和运行体制机制、特定的交换分配关系前提下的有效性。离开了特定的交换前提无以判断有效无效。

我们暂且不谈使用价值意义上的供给结构和新的需求结构的矛盾。仅就现存分配交换关系而言,某些供给也是无效的,没有有效需求的供给就是无效供给。

一部分产品,从使用价值上看符合现阶段供给,但在现实市场上变成了剩余,在交换关系上成为无效供给。这部分产品对有购买力的人已不需要,需要的人又无购买力。因而对现实购买力它们是无效的供给。排除使用价值问题,无效供给和无效需求是等量的。无效需求是收入分配分化过大的产物。

转正年度总结篇8

关键词: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结构偏离程度 就业弹性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66-03

一、引言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强省之一,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总量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应相互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可以促进劳动力素质、劳动效率不断提高。江苏省应协调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保证二者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相互促进。本文采用江苏省2000-2015年近15年来相关数据,对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立足于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现实状况,为最终二者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江苏省经济更加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依据,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首先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近15年来变动情况,接着采用就业弹性、结构偏离程度作为研究方法来剖析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本文将为有关决策提供相关的最新数据。

二、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分析

首先对江苏省生产总值变化与就业人数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再就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分别分析。

(一)江苏省生产总值与就业人数变化分析

2015年江苏省GDP总量为70116.38亿元,是2000年的8.2倍,年平均增长率15.16%。而2015年全省就业人数是4758.5万人,是2000年的1.08倍,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5%。可见生产总值的大幅度增长没有带来就业的同效应增长,全省近15年来生产总值与就业人数增长率对比分析见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江苏省GDP的增长率虽然随着大的经济环境而有所波动,2005年增长率达到最高值23.96%,近年来有所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稳,2015年增长率又上升为15.6%,但总体来看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就业人数增长率。大体来说,就业人数增长率和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会随着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有所增长,江苏省就业人数增长率2006年达到最高值1.1%,但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近15年来增长幅度一直较低,只有2006、2007两年的增长率超过1个百分点,其他年份增长率都在1个百分点以下。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加快经济发展并不能妥善解决就业问题,而且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不断减弱。在长三角地区,江苏省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军,面临着国家实行产业转移以及技术进步的重要需求,就要改变思路,依据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产业与就业之间的矛盾,提供解决就业困难的新途径。

(二)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分析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演变,江苏省2000-2015年产业结构变动情况见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在2000-2015年间经历了较大的变化,三次产业也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首先,总体而言,第一产业在我省GDP总值所占比重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由2000年的12.26%降至2015年的5.68%,降幅十分明显。其次,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趋势是先升后降,但升降幅度都较小,总体上保持了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趋势,也说明了第二产业在江苏省GDP结构中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最后,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02年至2004年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从2000年的35.88%到2015年的48.61%,增幅比较明显,至2015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

从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江苏省三次产业2000-2015年间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有了明显的改善,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按照较为先进的产业发展理论来看,江苏省的产业结构正逐步走向更合理的方向。2015年江苏省GDP中第三产业的产值首次超越第二产业,实现标志性转变。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将会逐步提高,是江苏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重要途径,第三产业将逐渐成为我省经济平稳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江苏省就业结构的变动分析

依据配第-克拉克定理:三次产业间存在相对收入的差异,这种差异会促使劳动力从低收入的产业向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一般转移的规律是: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较低收入的第一次产业向较高收入的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又会从第二产业向收入更高的第三次产业移动。结果,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不断变化,导致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增加的结果,江苏省近15年来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动情况见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投入量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不断下降,从2000年的42.8%下降到2015年的18.4%;而同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现象,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从2000年的30.22%提升到2015年的43%,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从2000年的26.98%提升到2015年的38.6%。对比图2和图3可以看出,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大体变动趋势是一致的。但是,从构成比重数值上进行比较,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仍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各产业分析来看,第一产业尽管不论是产业结构比重还是就业结构比重均在逐年下降,但是,其在产业结构中所做出的贡献和其吸纳的劳动力数量是不成比例的,2000年第一产业在总产值所占比重为12.2%,但其就业人数所占比重为42.8%,产业结构比重最低,就业人数比重最高,到2015年第一产业结构下降为5.7%,就业人数比重下降为18.4%,就业人数比重仍然远高于产业结构比重。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先升后降,2000-2006年一直呈增长趋势,2006年以后有所下降,但其劳动力的投入则一直保持着逐渐增加的态势。江苏省第三产业产业结构比重与劳动力投入的比例均在逐年增加,但从具体数值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于2015年已超越第二产业,产业结构比重大于第二产业,但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却远远少于第二产业,2015年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为38.6%,第二产业就业结构为43%,这跟一般的经济发展规律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三、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关系分析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影响、彼此作用,二者协调与否,对经济的增长和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劳动力的结构发生变化,相应地各产业劳动力数量、质量也会发生变化,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重要影响;而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使劳动力向技术要求高的产业转移,从而能促进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就业结构的优化,同时也能持续扩大就业数量。因此,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协调发展是考察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二者的协调发展是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优化的必然要求。

江苏省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总体趋向合理,但是由于各产业技术进步的速度不完全一致,也存在就业结构转换要慢于产业结构转换的非同步化转变问题。

(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可以用结构偏离度来表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之比与1的差,计算公式为: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对计算结果的评价标准是:结构偏离度为负数,表示该产业劳动力过剩,存在隐性失业,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出去;结构偏离度等于0,意味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已经达成一致,在总量上达到均衡状态;结构偏离度为正数的话,表示该产业吸纳劳动力不足以支撑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以使产业发展与吸纳就业的数量保持一致。江苏省2000-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见表1所示。

从表1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江苏省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小于0,而且基本维持在-0.72左右,2000-2015年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幅度不大。相比其他两个产业,第一产业的负偏离度较高,表明第一产业劳动力仍较富余,而且这种较高的负偏离度持续时间较长,意味着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难度较大,主要是由于目前江苏省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所具有的技术知识层次较低。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在2000-2015年间一直为正值,并且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0.72下降到2015年的0.06,这表明第二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逐步趋于均衡状态,但就业比重仍小于产值比重,说明第二产业仍然存在进一步吸纳劳动力的潜力,但是吸纳空间不大。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在2000年到2006年期间呈下降趋势,由0.33下降到0.1,于2008年出现反弹,此后有一个上升变化,偏离了均衡状态,这表示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较大,应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促使第三产业发展。总体来看,江苏省第一产业劳动力存在过剩现象,第二产业基本饱和,而第三产业具有吸纳大量的劳动力的空间,从而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应向第三产业转移,但这些剩余劳动力属于知识层次较低的人群,而第三产业又需要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人员,所以江苏省应大力提高劳动力人群的素质,实现劳动力的合理的转移,最终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二)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系数是指就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来就业增长的百分比。评价标准是:某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当就业弹性水平较低时,即使经济保持高增长,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不强,经济的发展不一定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就业弹性系数反映了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比率关系,可以作为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另外一个指标。计算公式为: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GDP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江苏省2000-2015年三次产业就业弹性见表2所示。

由表2的就业弹性数据可知,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一直是负值,说明江苏省第一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在2000-2015年期间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2000-2014年均为正值,2015年为负值,表现出随着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越来越强,但2015年第二产业劳动力开始向外转移。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一直是正值,充分体现了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积极作用。结合江苏省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的情况,可以分析出,第一产业在江苏省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其所容纳的劳动力已经过剩,不仅不能再吸纳新的劳动力,而且第一产业原有劳动力也正在向其他产业转移。近15年来江苏省第二产业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逐渐放缓,产业结构比重近年呈下降趋势,其对劳动力的吸纳速度要慢于经济增长速度,但从劳动生产率角度来看整个产业是在提高的。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速度2000-2015年间远远低于其自身经济增长速度,2013-2015年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开始高于第一、第二产业,说明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渐高于其他两个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支撑其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充分就业,应该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以满足高技术产业就业需求。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江苏省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的变动情况,以及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系数的分析,可以发现,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2015年,三次产业产值构成比例为5.7∶45.7∶48.6,实现了产业结构“三二一”模式的标志性转变,第三产业在江苏省已经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转移相对滞后。总体上,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一致,二者之间最终能够达到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由历年江苏省产值构成和就业人员构成比例变化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江苏省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应加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从产业结构的突破来优化就业结构,逐步使二者相互适应、彼此协调,从而提高江苏省整体就业水平。具体建议如下。

(一)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外向型农业

江苏省农业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重点支持关键领域、重要产品、核心技术的科学研究,突出发展园艺、畜牧和水产等高效产业,培育优质水稻、优质畜禽及特色水产等优势产业。同时,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形成农业产业链。这样既能促进农业的有效发展,又能增强农业自身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提供部分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二)科学调整工业产业结构

江苏省应科学发展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的产业部门或相关生产环节,着力发展技术水平和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业。一方面支持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第二产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的生产环节,如光学食品设备的检测环节等。在劳动力素质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对工业与制造业内部进行优化。

(三)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江苏省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适应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省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应鼓励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第三产业发展,降低第三产业进入成本。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传统服务业进行规范提升,充分挖掘服务业吸纳就业的巨大潜力。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课题xcx2015024。]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统计统计年鉴2016.

[2] 余浩.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研究[J].商界论坛,2015(20)

[3] 刘仙梅.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2010(4)

[4] 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

[5] 杨丽娟.江苏省产业结构对就业吸纳能力影响分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4(3)

[6] 胡荣,陈圻,袁鹏.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转正年度总结篇9

讨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属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以肝脏为相对特异性免疫病损伤器官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同时合并肝外免疫性疾病,很多病例同时伴有溃疡性结肠炎,少数病例还伴有纤维性甲状腺炎及后腹膜纤维化。PSC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但多数病例发生于45岁以下的年龄组,青年组更多见。PSC病因有多方面,包括细菌、毒素、病毒感染、基因易感性等,到目前确切病因仍不明确,其中与基因易感性的关系较密切。早期病理改变为胆道系统的纤维化改变,累及整个肝内外胆道系统,少数仅累及肝外胆道系统,后期肝实质细胞受损,临床表现该病起病呈隐匿性,可有渐进性加重的乏力、搔痒或黄疸,一些患者可有肝脾大或肝硬化的表现,疾病后期呈门脉高压、腹水、肝功能衰竭等肝硬化失代偿的表现。实验室检查:碱磷酶2倍以上升高,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轻度升高,胆汁酸升高,一些免疫学指标阳性。胆道系统放射学特征性的改变是确诊的金标准,目前主要采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MRCP诊断PSC其准确率达90%以上[1]。Berstad等比较MRCP与ERCP对PSC的诊断,结果示MRCP相对ERCP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80%,认为MRCP作为非创伤性影像学检查,对PSC的诊断准确率高[2]。PSC的治疗包括慢性胆汁淤积与肝功不全的治疗、免疫抑制剂、抗纤维化及并发症的治疗,终末期宜进行肝移植。对于肝外胆管狭窄可以内镜下气囊扩张或支架治疗,但由于PSC为多发性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所以很少需要内镜治疗。晚期并发症为门脉高压症、腹水、门体肝性脑病、肝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等,一般生存时间5~10年,平均6~7年。

本病例的特点有:1、同时合并多种肝外免疫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肺纤维化等。据报道大约75%的PSC患者伴有炎症性肠病(BD)。伴有BD的PSC患者,87%为溃疡性结肠炎(UC),13%为克罗恩病(CD),有4%的BD患者已有或将会发生PSC[3] 。PSC少数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而合并肺纤维化者笔者尚未查及有关资料,可见此种病例是少见的。2、该患为女性老年患者,且疾病早期胆道系统的纤维化首先累及肝外胆道系统,与胆管癌的鉴别较困难,3、该患合并了肺纤维化,而于3年内死于呼吸衰竭,生存时间明显短于平均生存期,未出现PSC常见的晚期并发症,死亡原因也是很少见的.

参考文献

[1] Angulo P,Pearce DH,Johnson CD,et al.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biliary disease:its role in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J].J Hepatol,2000,33:520.

转正年度总结篇10

【关键词】全面;历史;辩证;经济新常态

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概念,7月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再提“新常态”,11月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首次全面阐释中国经济新常态。在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从需求结构、微观市场和宏观经济三个层次,揭示了包括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在内的我国经济发展的九大趋势性变化,进而得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对我国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的重大战略判断,不仅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最大亮点,也是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经济思想。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于坚定信心、凝聚共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中国经济新常态主要包括“四个新常态”,即增长速度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新常态,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新常态,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新常态,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应该着重认识以下几点:

一、客观地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应该说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平均增速达到9.7%,但是GDP增速也曾出现三次连续低于8%的情况。第一次是1979年至1981年(7.6%,7.8%,5.2%);第二次是1989年至1990年(4.1%,3.8%);第三次是1998年至1999年(7.8%,7.1%);现在是第四次正在出现,2012年、2013年GDP均增长7.7%,2014年是7.4%。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体量已今非昔比。2014年一年中国经济的增量(1.1万亿美元),比1996年全年的经济总量还高出约57亿美元,相当于半个印度全年的GDP,可以在全世界排到17位,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这种经济规模还想再有很高的速度是很难的,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从国际经验看,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各国经济增长速度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韩国先后经历了23年和36年的高速增长时期,GDP年均增速分别为9.7%和8.02%,其后经济增速约下降一半。

所以,面对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自觉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在经济增速换挡中把握好调整的合理空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全面地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中国经济新常态表现出的四个特征,是一个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动力转向的有机整体。而且彼此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弥补、相互影响。既要看到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带来的阵痛;又要看到市场配置资源发挥决定性作用释放的活力;还要看到政府简政放权自身革命带来日趋完善的市场环境。必须充分协调发挥“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这两只手的作用,积极寻找市场机制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最佳结合点,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统筹兼顾,综合施策,保证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不突破下线、超出底线,物价涨幅不超出上限,使经济整体运行处于合理空间。

三、历史地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近10%的持续高速增长之后出现的阶段性特征。认识新常态,必须总结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

1.新常态意味着以往高速增长期的结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的奇迹。从1978年到2011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9%;2012年以后GDP年平均增长率在7%以上。分析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既有短期需求波动的因素,更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潜在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一是短缺时代已经过去,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已经从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经济复苏疲软,(2015年一季度美国GDP仅增长0.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发展环境日趋复杂,未来外需对经济增长的低贡献可能成为常态。从国内看,一方面,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另一方面,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产能过剩普遍出现,经济增长面临的市场约束日益增强。二是要素低成本时代已经过去,劳动力高成本、原材料高成本、土地高成本、资源高成本、环境高成本呈长期化趋势,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成本约束日益强化。在市场需求和要素成本的双重约束下,以往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

2.新常态标志着新的经济转型期的开始

新常态表面上看是经济减速换挡,但本质上还是由于出口、人口、资源环境“三大红利”衰减,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趋于减弱,导致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我国已经到了不进行转型升级就难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适应国际环境深度调整和中国经济增长阶段性变化,关键要把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变成调结构、转方式的内在动力,把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改革的红利叠加起来,启动经济结构重构和增长动力重塑为内涵的经济转型过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3.新常态预示着向好的发展趋势和愿景

新常态并不是已经实现的状态。新常态是我们期望达到的“目标态”。目前中国经济并非已处于新常态,而是正处于向新常态过渡的过程中。尽管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速在下降,但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一系列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从2013年开始,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GDP能耗下降,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好的苗头,中国经济开始步入新的正常发展的轨道。我们要争取进入好的新常态,即增速放缓后企稳,减速不减势,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的全面转型升级;避免进入坏的新常态,即增速持续低迷,结构持续恶化,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四、辩证地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

新常态蕴育着新机遇。经济发展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新常态面临着新挑战。新常态也面临着新问题、新矛盾,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减速不减势,将带来六大新机遇:一是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将创造巨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加速消费升级。城市群今后将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和主平台,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增长极,更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二是经济服务化。消费升级将创造公共、消费和生产的巨大空间。三是发展低碳化。资源环境瓶颈压力加剧,新兴产业勃发,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都将创造绿色低碳经济机遇。四是产业高端化。产业结构的水平要从低端、中端逐步走向中高端,对冲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五是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当前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突破发展瓶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节能减排,提升产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是新常态下的一个新引擎。六是经营国际化。中国国际化战略转型需要实现从产品国际化走向企业国际化,从商品输出大国走向资本输出大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从大多数产品贴牌生产转向品牌创新,从低层次国际分工战略走向高层次国际运营战略,从世界工厂“打工者”向全球资源“整合者”转变。

“新常态”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形风险逐步显性化,新常态面临很多新挑战。 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这一轮产能过剩既有结构性特点也有全面性特点,既有落后产能也有先进产能,既有钢铁、水泥、石化等传统产业,也有风电设备、太阳能光伏等新兴产业,同时部分行业产能由相对性、阶段性过剩转向绝对性、长期性过剩。着力化解产能过剩,是当前经济工作中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二是房地产市场风险。房价过高导致经济泡沫与社会风险,但若房地产投资持续过度下降,又会进一步加大经济下行压力。既要稳经济,又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难题。三是地方债风险。随着投融资平台集中还款高峰的到来,在经济增速趋缓、工商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局部地区面临较大偿债压力,财政风险加大。 四是金融风险。不规范的民间借贷和“影子银行”,积聚较大的金融和社会风险。这些风险和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相互作用,处理不好将使潜在风险转化为严峻的现实问题,影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加强风险评估,及早准备预案,有效化解各种风险。

综合判断当前的发展环境,总体上是机遇挑战并存,下行压力与增长潜力同在。一方面,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扩大内需,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我国地域广阔,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比较明显。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处于关键阶段,所带来的市场潜力巨大,也将带来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必将进一步激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总体上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长期看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时期,正处于“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转型道路上所遇到的阵痛与摩擦,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之多、挑战之多、风险之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突出。加之世界经济也在深度调整,变数很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仍不容乐观。

总之,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客观地、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既要坚定信心,也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抓住发展机遇,搞好统筹兼顾,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