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课程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5 18:30:48

马原课程总结

马原课程总结篇1

[关键词]现实问题 《原理》课教学 高校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2-0066-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著作,是后人对这些经典著作中基本理论的概括、总结和提炼,由此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教材自然具有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等特征。在《原理》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具有上述特征的教材体系较好地转化为教学体系,进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是每位该课程的任课教师应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除了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经典著作外,《原理》课教学还必须面向现实问题,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和剖析。

一、《原理》课教学必须面向现实问题的原因

《原理》课教学之所以必须面向现实问题,就现有情况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原理》课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教学内容,按照教材中的表述,这些“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1]前面已经指出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源于经典作家的经典著作。在经典著作中,经典作家对基本理论的阐述通常是结合具体问题而展开的,但是经过后人概括、总结和提炼而成的“基本原理”则不然。其所指向的具体对象被抽象掉了,剩下的是一些具有普遍性、概括性的内容。《原理》课教学内容由此具有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等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认真研究经典文本以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在向学生讲授这些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固然可以借助于经典文本中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来阐述这些基本原理,但如若不能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问题对这些抽象的原理进行讲解,就会缺乏生动性、可感受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材中也这样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把经典作家的论断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来认识,并紧密结合今天的实践来加深领会”。[2]

二是教学目标的特殊性。《原理》课首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要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具体到《原理》课,学生不仅要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即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确立起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面向现实,在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剖析中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深刻性,学生们才会认可马克思主义,进而接受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其次,任何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和提高能力,《原理》课要培养和提高的能力就是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当下社会中人们关注的现实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剖析,正是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是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原理》课的教学对象是本科生,按照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对教学内容的安排,绝大多数学生(特别是文科生)在中学时代就已经系统地学习过《原理》课的相关内容。虽然中学时代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尚不够深入和全面,但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他们也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并且记忆了很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教条。在《原理》课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这种实际状况,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重复学习的心理,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但是,如果能够面向现实问题,将当下人民普遍关注的具体问题引入教学过程,并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其进行分析的话,之前学生所机械记忆的内容就有可能被激活,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理论的热情。事实上,只有面向现实问题,《原理》课才能常讲常新,学生才不会因为“熟悉”而反感,甚至能将这种所谓的“熟悉”转化为深入探究理论的动力。与此同时,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二、面向现实问题的《原理》课教学过程

《原理》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在《原理》课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必须改进。具体措施是: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开展面向现实问题的《原理》课教学。所谓面向现实问题的《原理》课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资源、以对具体问题的探究和讨论为主要途径、以教师的引导为基本保障的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包括如下具体环节。

第一,确立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布置相应的任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每个大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这些渠道,学生们能够迅速地、便捷地了解到社会上发生的事以及网络上引起大家热议的话题。在确立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听取学生的建议,发扬民主的精神,而一旦话题确立下来,就要明确责任、合理分工。通常情况下,可以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由提议本次话题的小组负责制作相应的PPT,内容包括本次话题的简单介绍、网上的相关观点、自己的看法等,并在规定的时间将PPT发到任课教师信箱。上述任务由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完成,本小组还需要选出一名同学负责在课堂上向全体学生展示PPT内容及本组成员观点。任课教师在收到学生发来的PPT之后,要将相关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并做好上课时的相应准备。同时,要求其他小组的每位成员也必须去关注相关信息、搜集相关资料、整理网上已有的相关观点、形成自己关于这一话题的看法和意见,以备课堂上和大家讨论、交流。

第二,精心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整个教学过程可以采取对话和讨论的形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由负责本次话题的小组成员代表通过PPT向大家展示话题的基本信息,并重点向大家介绍本组成员自己的观点。然后,同学们可以就他们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进行补充,也可以提出不同意见,负责本次话题的小组成员要对同学们的意见和看法作出回应。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是制订好讨论的规则并督促学生执行,重点是引导学生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上看待问题,使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分析问题。最后,教师总结相关的观点,并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资源阐述自己对于所探讨问题的看法,同时对相关观点进行点评,并解答学生们的疑问,让学生们在比较中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第三,认真总结,并引导学生形成相关成果。通过前期的准备、课堂上的讨论以及教师的引导,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运用,学生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和全面。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总结,并最终形成相关成果。比如,帮助和鼓励认真总结的学生将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形成文章,在班级博客或自己的博客上、报刊上发表,等等。

通过上述环节,学生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将转变为对知识的主动探究,而讨论和交流(特别是教师的引导)的过程就是使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由此能够使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升。

三、《原理》课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所具有的理论品格,也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方法。面向现实问题的《原理》课教学正是对这一方法的具体运用。根据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探讨的教学模式是受学生欢迎的,效果也是显著的。但是,整个教学过程必须精心设计、认真准备,特别是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要做好对现实问题的甄别与选取。前面谈到,在选取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时,应当充分听取学生的建议,这是我们应当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基于这一点,教师必须在课前对当下的热点问题有所了解、有所思考,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征求学生建议的过程中巧妙地引导学生,最终将那些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有代表性的事件或话题确定下来,从而能够保证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其次,避免对现实问题做牵强附会地分析,凸显理论的彻底性。把现实问题的探讨引入《原理》课教学,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培养、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实现上述目标,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师就必须在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性、彻底性彰显出来,正所谓“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而“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是深入分析问题的前提,运用这一原理对现实问题做出深刻的、令人信服的阐释是关键。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内心深处接纳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相反,如果仅仅停留于理论的表层或者某些教条,牵强地对现实问题进行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上述目标不仅不会实现,还会造成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解。

最后,要警惕对马克思主义的实用主义态度,彰显理论的整体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但是要警惕对马克思主义的实用主义态度,不能断章取义,不能肢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从理论体系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 参 考 文 献 ]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马原课程总结篇2

论文摘要:结合新课程方案的特点,指出今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在有效利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辅助方式,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考试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zooay6号文件)和2005年1月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教育部相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以及相关的《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文件),要求从2006级学生开始,我国高校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这是继1998年“两课”改革之后所进行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是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形势、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为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

一、新课程方案的特点

新课程方案明确规定,把“98方案”的7门必修课调整为4门必修课,其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合并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这一调整更加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论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新课程方案进一步明确‘.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两课”教学改革要紧紧围绕这一根本目标深人进行,其主要内容是: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特别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科学体系,指导学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去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进行近现代历史教育,培养和弘扬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艰苦.奋斗精神;进行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适时地和经常地进行形势政策教育。

(二)新课程方案的理论体系更具逻辑性和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主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核心、出发点和总结论。这三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有从整体上,从相互联系上,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果把它们孤立起来,就会使真理变成谬误。新方案出台以前,这三个部分一直是作为三门课程分别开设,彼此之间的天然联系被割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这三个部分的理论有机联系到一起,从而影响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理解。新方案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合并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门课,合并之后则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更具逻辑性和科学性。

(三)新课程方案更加注重优化知识结构

新方案加强了各门课程之间以.及与中学相关课程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避免学科内容交叉重复。学科内容的重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学部分:一是政治经济学部分的内容有重复;二是政治经济学与邓小平理论学科之间的内容重复。改革开放以来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版本非常多,大部分是由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两部分构成,其中,资本主义部分主要是《资本论》的缩写,与其他学科之间交叉较少;社会主义部分则问题较大,原因在于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既要运用一般原理,又要区别于资本主义、展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优越性,而实践中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所以,教材中市场经济理论、生产理论、循环周转理论都存在内容重复现象。合并后的“原理”课一程中,政治经济学部分只介绍了一般经济原理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特征,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放到邓小平理论中讲解,既避免了重复,又突出了两门课在不同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体现了时代特色。

二、结合新方案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

“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面对的问题也很复杂,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笔者根据新课程方案,结合以往教学实践,认为今后“原理”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在有效利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辅助方式,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考试制度。

(一)课堂讲授法

从以往的教学实践看,课堂讲授法仍是“原理”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讲授法之所以是“原理”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特点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要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较快较好地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精神实质,就必须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来引导和帮助学生,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做到: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向学生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新发展、新成果,体现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让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认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同时还要把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共党史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让学生从各个方面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在教学内容上,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和“少而精”的原则着重讲.授各章重点、难点和精华部分。为了避免在教学中只讲空洞的理论观点,缺乏实践教育,教师应深人地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普遍关注的理论和社会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把道理讲深、讲透,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认知转化为认同,从认同再升华为信仰。

(二)课堂讨论法

应该承认教师讲授法也存在许多缺点.,最主要 的缺点就在于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单向性的思想交流方式,缺乏教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所以,新形势下,为进一步增强高校“原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在“原理”课程教学中既要坚持教师讲授这个基本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要适当采用其他教学方式来弥补教师讲授法的不足。其中开展课堂讨论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手段。

课堂讨论是在教师主导下,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讨论系列问题,使“教”与“学”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讨论的主要环节包括:

1.根据教学内容就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确定讨论题目。讨论题目最好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或者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重点、难点问题;如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关系等问题。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查找资料、撰写发言提纲。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思维方法寻求问题的答案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方法论功能。

3.选几名代表在课堂上发表本组观点,各组之间进行课堂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讨论的过程是帮助大学生从多个角度、不同的层面用所学知识辨证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而且可以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评判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知和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一学法的主要环节包括:

1.选择典型案例材料。选择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要求的案例是成功组织案例教学的关键,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教师要充分做好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要掌握案例的详细背景知识,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向学生介绍案例,做好启发、引导工作,让学生独立分析。要求学生在阅读案例的过程中,结合相关原理知识,深刻分析案例。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允许发表不同看法,在分析过程中可以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在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正确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对案例进行总结。总结不仅使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认识,还可进一步加.强对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课堂上的及时点评和切中要害的总结分析,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原理,解决自身思想中存在的模糊认识,也可以自觉地运用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四)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辅助手段,正逐渐成为当前“原理”课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多媒体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坚持科学性、时代感和针对性的统一,力求提高“原理·”课程的课堂吸引力和教学实效性。

教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提高教学信息的利用效率。通过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录像、声音、统计资料、文字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和直观的相关资料,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大量信息资料来加深对抽象理论的认识。同时运用多媒体方式显示教学内容,可以节省板书、挂图等时间,使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播更多的信息。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与先进的教学技术接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接受基本理论的教育,又能接收到丰富的知识和当前最新的资讯,同时通过动态化和形象化的画面,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兴趣,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多媒体课件通过向学生提供多种信息,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还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思想修养。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影视资料,开展电化教学,组织学生观看与教学有关的电影、录像,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实践运用。

(五)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多元化的考试制度

马原课程总结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本课程的教学略陈管见。

一、把握原理课程体系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事实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艺术的整体”或“一整块钢板”。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 ] ( P5) 新课程方案的实施目的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只有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讲授“原理”课的目的要求之一就是要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是在对人类文明成果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现了唯物史观,并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人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 2 ]据此我们设计和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应该是以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为逻辑主线和主要内容,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根本目的和理论归宿,最后落脚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工具,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把握真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增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的自觉性。

2. 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哲学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提供了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既是哲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运用,同时,又是对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刻的令人信服的论证。科学社会主义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经济学说的必然结果。整个教学内容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有机联系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形成一条主线。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升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一般分析,而不是列举数字、图表与斧头换绵羊之类的讲解。从哲学的社会历史矛盾分析延伸到具体的资本主义的分析,再到解决的途径,兼容和合并原来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目前,要想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学科,必须在重塑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上下功夫。着重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 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3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的整体性。[ 2 ] [论文网 LunWenDataCom]

二、有效整合原理课的教学内容

“原理”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讲授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做到精讲,要“管用”,那么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重点必须搞清楚。而且“原理”课也要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协调,一些重复的内容可以归类、化简。“原理”课中“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与“概论”、“纲要”中的有关内容有所重叠,在讲授中要有所取舍。

哲学部分应注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学,尤其是方法论的运用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教材增多了许多和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目前,就是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基本原理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教师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注意方法论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政治经济学部分重点讲清经济学原理知识点并与现实之间关系,如价值规律,劳动价值理论中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问题,货币的形式电子货币的问题,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联系当前的金融危机) ,经济全球化等学生关注的热点。政治经济学对于我们今天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理论和方法方面的智慧启迪。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学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最终使学生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贡献。

三、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原理”课教师多有不同的学科背景,有原来讲哲学的,有讲政治经济学的。目前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整合在一起,要讲好这门课,可以说是一个挑战。实际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擅长的内容占课时多、讲得多,而不擅长的内容占得课时少、讲得少的情况。这显然违背了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因此教师知识结构需要弥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原理”课教师应该积累三个层次的知识:一是哲学史层次的知识,如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三是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层次的知识,并且要研读经典著作。“原理”课的导向是要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但若没有其他学科的支撑,很容易造成讲授肤浅、思路狭窄或陷入空洞的说教。同时教师还要对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这是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的关键所在。

“原理”课程综合性很强,要上好这门课必须发挥团队精神,课题组成员必须开展好教研活动,进行教材分析、教学法研究、集体制作课件、试讲评议等教研活动。有些高校坚持了集体备课制度,效果较好。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相互交流研讨,可增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四、提高原理课的教学策略

实用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难点。哲学理论性很强,不像实用性学科,通过学习能够很快产生经济效益。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它内化到人的思维深处,其功能和效益是潜在的、不明显的。加之理论又较深奥、抽象,给人一种高高在上、远离生活感觉。哲学的这种特性使得它难以为广大学生接受和喜爱。相反,学生对实用性强的学科更感兴趣。所以,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实用性非常关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而且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及实用价值,解决这个问题是教学的难点和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出课程的实用性,紧密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

专业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到具体的专业之中,使其具有专业特色。哲学教学围绕学生的专业进行,并力求在教学中将学生的专业及专业中的问题提到哲学的层面加以审视。哲学教学的专业化将使哲学的论证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专业化的哲学教学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联系学生专业特点,比如物理专业、化学专业、医学专业、建筑专业等等,根据不同的专业讲授不同的内容,尤其例证的引用应或多或少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在解决或讨论专业问题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的思维方法及其观点,使哲学原理在解决专业的过程中自然地实现,即在解决或讨论具体的专业问题时,运用并检验了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认识也是在这种理论的运用过程中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一般消化在具体的个别之中。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有用和有趣是加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必须联系实际,与专业紧密结合,启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培养综合素质,对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工作严谨求实,搞好学术和教学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努力使“原理”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论/文/网 LunWenData/Com]

参考文献:

[ 1 ]  张云飞.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机理和科学要素[ J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5) .

[ 2 ]  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中的一些理论认识和对使用该教材的建议[ J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5) .

马原课程总结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文结合学习实践,对本课程的学习略陈管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事实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艺术的整体”或“一整块钢板”。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新课程方案的实施目的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现了唯物史观,并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人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据此我们设计和构建课程学习体系,应该是以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为逻辑主线和主要内容,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根本目的和理论归宿,最后落脚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工具,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把握真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增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的自觉性。

二、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哲学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提供了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既是哲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运用,同时,又是对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刻的令人信服的论证。科学社会主义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经济学说的必然结果。整个学习内容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有机联系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形成一条主线。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升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一般分析,而不是列举数字、图表与斧头换绵羊之类的讲解。从哲学的社会历史矛盾分析延伸到具体的资本主义的分析,再到解决的途径,兼容和合并原来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目前,要想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学科,必须在重塑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上下功夫。

三、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邓小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一般消化在具体的个别之中。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有用和有趣是加强学习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必须联系实际,与专业紧密结合,启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培养综合素质,对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工作严谨求实,搞好学术和学习科研,以科研带动学习,注重学习方法的创新,努力使“原理”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参 考 文 献

[1]张云飞.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机理和科学要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

马原课程总结篇5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马原理课程 案例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7.052

Abstract Case teaching method is a teaching method to explain the course through the case.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 doctrine" (hereinafter referred as the "Ma principle") curriculum abstract, theoretical, political need to introduce case teaching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In specific classroom teaching, the first step is to choose suitable case as a basis for teaching. Secondly, we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the classroom implementation. Finally,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class feedback,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plete system, efficient and suitable for horse principle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method;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 case; application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我们必须始终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2015年7月27日、教育部联合下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在通知中明确强调“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艺术,……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这就彰显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当中最具理论性、抽象性的课程。但近年来,它却面临着重要性不断加强,但实效性却不尽如人意的尴尬局面,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而从教学方法上加以改变亦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以往学界对此多有研究和探讨,尤其是对源于国外的案例教学法如何介入到原理课的教学中展开多角度的探索,这对丰富和完善原理课的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但不足在于多从宏观的角度把握,缺乏微观细致的探讨,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特质认识不够,导致对案例分析法的具体应用认识不清。因此,基于当前研究现状,根据新时期学生特点,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详细分析“案例分析法”在原理课中的应用原则、具体方法等,为改善和提高马原理课程实效提供借鉴。

1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缘由

“案例教学法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苏格拉底的‘对话式’教学方法,作为现代意义的教学模式形成于20世纪初。”①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相对于传统单纯的理论传授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是通过择取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生动案例为内容,授课教师引领学生分析、研判以及讨论案例中,并从中推导出相关理论和结论,以此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促进课堂的实效性。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实际上通过文字创设一种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而之所以在马原理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乏味,需要通过引入生动案例予以化解。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构成,而这其中唯哲学部分最为艰深难解,也是在教学中学生反映问题最为突出的部分。如何深入浅出,使学生能够感兴趣并接受就成为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难题,而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案例教学法可谓是解决此问题的良方。通过贴近生活的案例,为学生设置具体的情景,在生活中理解枯燥的知识点。具体来说,比如哲学部分的价值观,可以以爱情为例,引入不同时期人们的爱情观来反映价值观的变迁,这样既贴近90后学生的生活,亦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

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论”强烈的政治性要求引入案例教学法。马原理作为宣传意识形态的主干课程,与现实政治密切关联。这就需要在讲授课程时,多借用最新的时事新闻来对相关理论进行引导、讲解,这样不仅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现实性与理论性的统一,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将相对枯燥的理论切入到现实的政治事件当中,比如在讲解政治经济学部分的价值规律时,可以引入日常生活中大蒜、猪肉等价格的变动来说明价值规律的影响,也可以引用每年两会时间政府的报告来加以讲解。

最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法的引用可以发挥教与学的积极性,建立高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可以促使一线教师改变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讲读,去学习和研究案例教学法,如何将案例与理论有效适度地结合起来,如何引导学生去分析案例等等,都会激发教师的思考,教师亦会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体会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带来的成就感。同时,学生在案例教学法中亦能增强对马原理的兴趣,加深对原理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在分析案例的过程当学会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从而摒弃对马原理课程的成见,提高学习效率。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面对马原理课程的特殊性以及当前的教学现状,案例教学法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2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案例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应用不是毫无章法可循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展开教学,具体来说:

2.1 案例的选择、研判与分析

第一,充分认识“案例”在案例教学法中的基础性作用,做好“案例”的选择工作。在“案例”选择上,首先要切合所讲内容,切合教学目标,不能盲目选择或者选择关联度不强的例子,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层层分解,选择适合所讲内容的现实案例,否则就容易背离案例教学法的初衷。其次要选择新颖性、时代性强的案例。众所周知,当前社会已然是信息化的社会,学生掌握信息的速度和广度已非昔日可比,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关注时事新闻,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为选择案例做好前提工作。否则若选择陈旧性的案例,就不会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再次,要把握好“案例”的难易程度。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与学生知识能力相当的案例,这样就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再次,在选择“案例”时要注重内容的健康和质量,不可为博取学生兴趣而一味追求惊奇、新异,不能只是俯身迎合,而是要抬头引领,教师要选择那些充满正能量、具有正面引导价值的案例。最后,选择的案例应该尽量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这样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和理解。人们一般会对与自己联系紧密的案例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符合人们的心理认知的。比如在讲授联系一节时,可以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例,来加以说明引导。

第二,选择好案例之后,教师要做好前期工作,吃透案例。选择好的案例只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开始,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详细了解所选案例的背景以及其它关联性的知识,还要结合知识点将案例当中所内涵的相关知识给归纳出来,涉及什么问题,哪些问题需要学生回答讨论,一定要事先做好标记,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案例在最后设置相关的思考题,而这也是最为关键的。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改革”这一节时,在分析所选案例如高考改革等时,教师要熟悉我国高考改革的历史,着重设置几个重点问题,如“为什么国家要不断地实施高考改革”,“高考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等等。同时,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计划,详细分解好任务步骤,以使课堂教学更为高效。

2.2 案例教学法的课堂实施

进入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首先要做的事情当然是做好课堂导入,也就是以案例的形式导入,向学生们简要叙述案例背景、主要内容等,以使学生了解大致的情况。比如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历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图片、内容,并介绍这些危机产生的背景以及后果等,使学生更为详细地了解资本主义危机的状况等;再比如讲解发展一节时,教师在向学生展示我国人们出行和通讯的历史变迁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手机诞生和演变的内容和背景等。

其次,介绍完案例后,教师要向学生布置任务。首先抽出时间让学生先通读一遍案例,了解案例的大致情况。然后教师向学生抛出案例所涉及的问题,可以拆分为几个问题,然后按照问题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带着问题去再次阅读,分析材料,并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展开相互交流和讨论,总结出案例的主要内容以及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让小组派出代表回答相关问题,在一个小组回答完之后,让其他小组点评该小组提供的答案是否正确,是否完备,依次进行,相互评价,最后教师再予以点评,给出合理答案。这一部分是基础性的工作,学生在合作中将案例研究清楚,分析透彻,教师一定要注意给予适当的说明和引导,以向学生指明思考和总结的方向。

以上只是案例教学法最为基础性的工作,此教学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这些案例中总结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点。此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先预习一下本节课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否则直接让学生去思考和总结案例材料中涉及的理论问题,就容易导致不仅浪费时间且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在学生初步掌握本节课的理论知识后,教师仍然按照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去分析案例,并思考该案例涉及什么理论知识点,对我们有什么现实的启示?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要提出表扬,并给出好成绩,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通过案例串讲理论毕竟略显碎片化,教师应该通过案例讲解完之后,再系统地讲解、总结本节课的理论知识,强化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3 案例教学法的课后反馈

课后反馈是对案例教学法进行必要的反思和反馈,通过反馈,教师可从中总结得失,哪些是可以改进的,哪些是可以继续发扬的,而反馈的形式多种多样。一是可以通过随机调查的形式,直接向学生询问对案例教学法的意见,请他们提出改进意见;二是可以通过发问卷调查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避免第一种形式出现的部分学生在面谈过程中不敢直言的弊端,可以更为广泛、全面地掌握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建议和对策;三是教师可以利用现代通讯工具,比如建立微信群,将班级所有学生加入其中,形成一个讨论群,而这正好符合当代学生喜欢刷屏的习惯,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起到最好的反馈效果。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法必须将课后反馈纳入其中,这样就可以建构一个体系完备的案例教学法模式。

3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通过长期的一线教学,我们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对马原理课程的兴趣日益浓厚,增强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照本宣科与案例教学法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课程中,学生的抬头率、听讲率明显提高,亦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回应教师的话语。而之所以如此,原因也非常简单,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声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展现一个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到情景中去体会、去反思,这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这也再次印证心理学所讲的“邻近效应”,所谓“邻近效应”,就是指人们对越是邻近自己的事物越易于接受的一种心理状态”,②而案例正可以增加学生的亲近感。因此,我们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多注重对案例教学法的使用。

(2)教师的原创力和积极性得到提升。如果教师不去深入探究教学案例法的实质,只是简单地引入该教学法,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这就促使教师要去用心研究、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变,激发了教师的创造力。这确实可以从教师的教学面貌中体现出来。最为重要的是,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会给予教师动力,使教师获得信心,从而最终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3)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得到增强。案例教学法中需要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广泛参与,需要他们一起协作去分析案例,总结答案,久而久之会培养学生的合作分享意识。而这正符合马基本原理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尤其是当前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在蜜罐之中,造成他们缺乏合作意识,通过案例教学法的长期训练,正好可以弥补当代大学生的这个短板。

4 结语

案例教学法虽然在马原理课程教学中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实践,但随着学生主体的知识水平、思想观念的变化,案例教学法亦应该因时改变,以使其更能适应当前的教学现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以使马原理课程更好地发挥其宣传意识形态的功能,以切实提高原理课程的教学成效。

注释

马原课程总结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地本资源;教学;意识形态;诉求

doi:10.16083/ki.1671-1580.2016.01.01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1-0077-04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为“原理”)因抽象的理论性内容较多,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脱离社会现实,脱节于学生实际,诚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因此,“原理”课的教学,应该从特定区域以及存在于该区域的各种资源即“地本资源”出发,并以之作为教学的重要教辅资料,才能增强“原理”课的教学效果。但“地本资源”因民族、时代、内涵以及价值意蕴等限制,其所赋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间或有相左之处,势必会消解或遮蔽“原理”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探讨“原理”课运用“地本资源”的意识形态诉求,有利于大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发展,奠定社会共识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根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诉求

“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任,是促使大学生形成和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是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力、影响力、感召力、说服力的重要媒介。“原理”课教学固然离不开“灌输”路径,但纯粹的理性灌输对于已具有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或者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者而言,会存在理论排斥或理论拒斥现象。毕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承传范式而言,是“舶来品”,其句式结构、表述方式、逻辑范式、论证依据等都具有浓郁的西方文化禀赋。因此,“原理”课教学应该在秉承教材理论旨趣的基础上,采用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历史特点、地域特质的“地本资源”进行理论阐释和解析,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特定时空界域的“地本资源”相结合,使深奥的理论浅显化,理性的理论感性化,晦涩的理论通俗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源自西方国家,其必然带有西方国家文化底蕴和表述范式等,“马克思主义一经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与该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相结合,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社会问题”,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教育对象所拥有的历史资源、民族资源、时代资源、人文资源等有机融合,降低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难度,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性和生动性,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祛魅”,提高大学生学习“原理”课的兴趣,形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提高识别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辨别力,免受它们的蛊惑和腐蚀,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拥护者和践行者。

毋庸讳言,“地本资源”因其滥觞和发展于特定的时空界域,因而难免会隐含着特定民族的文化理念、价值指向、思维方式等,也必然会隐含着与“原理”课教学旨趣和要求不相符甚至相对立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或者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由此形成“原理”课教学的阻抗力。因此,在将特定时空界域和民族的“地本资源”应用于“原理”课教学时,必须明辨“地本资源”所隐含的诸类意识形态及其价值指向,辨清它们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融合或相对立之处,正确引导大学生科学地看待这些“地本资源”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属性及其价值指向,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审视“地本资源”所隐含的地本资源,这样才能使“地本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原理”课的教学。例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流传一个著名的“三婆(娘)石”传说,相传三娘湾原初只有苏、杨、李姓三个青年小伙子居住,他们以打鱼为生,随着生活水平渐好,他们便在海边建起了房子。一天,天堂三位仙女下凡,为风景优美的尘世海湾以及三位英俊勤劳的小伙子所吸引,遂留人家与他们结为秦晋之好。玉帝得知之后便命她们只能在尘世间住三年。三年后,玉帝见仙女未归,便在三个小伙子出海打鱼之际掀起狂风猛浪,使他们殁于海底。三位仙女顶风迎浪前往海边迎夫,久等未归,遂化为三柱并排而立的花岗岩石。此乃“三婆(娘)石”的由来。三娘湾也由此而得名。诸如此类的“地本资源”,无疑是运用于讲授“认识与实践”“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等内容的好题材,藉以阐明“地本资源”所蕴藏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或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增强“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提高“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否则就会陷入非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意识形态窠臼里。

强调在“原理”课教学中运用“地本资源”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既是“原理课”特殊的学科属性和教育目标使然,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升影响力、感染力和赢得人民群众的崇高使命所趋。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上诸多迥异的意识形态会对人的思维领域和精神领域起着隐蔽性的复合性影响,且处于各种文化资源(如宗教文化资源、迷信文化资源、鬼神文化资源等)笼罩之下的人们,在马克思主义未在其思想领域构建并指导其社会实践时,必然会受到隐藏于各种资源的意识形态先人性的“污染”和“诱导”,由此其思维方式和社会实践方式会潜意识地被支配,也会潜在地阻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接受和认同。“大量事实证明,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因此,“地本资源”应用于“原理”课的教学,就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导向,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思维范式,明晰各种“地本资源”的意识形态蕴涵,切实保证“原理”课教学并非纯粹抽象性的理论灌输,而是能从特定界域的“地本资源”认知、感悟和践行,增强“原理”课的实践化和本土化。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诉求

“原理”课的教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属性和要求,但坚守属性和要求并不等于“照本宣科”地复制和灌输,而是应该把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难题进程中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也融汇于“原理”课教学中。毕竟“原理”课的教学目标并不仅仅在于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初始的基本原理,而是在理解和掌握初始原理的基础上,系统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唯此才能科学地解读和理解本区域和本民族的“地本资源”,从而理解党和国家为促进本区域和本民族发展所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逐步培育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1888英文版序言》中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因此,“原理”课教学毫无疑问必须立足和借助“地本资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曾经在全国留下了许多光辉的红色资源,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足迹印证,也是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与各地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轨迹,为“原理”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地本资源”。

“原理”课应用“地本资源”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诉求,既是理论回应实践和实践辉映理论的需要,也是“原理”课蕴含的基本原理“落地”的需要。从教材的总体性看,“原理”课多是结论性的知识,缺乏论证性。若在教学进程中缺乏运用“地本资源”论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就会让学生有空泛而难以落地之感,教学效果欠佳。此外,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日趋频繁和隐秘,“地本资源”极有可能被别有用心地歪读和误解,、新自由主义等言论和现象就会弥漫难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理论根基等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形态诉求,就能坚持“原理”课的阶级性意识形态指向,确保“地本资源”正向价值彰显,服务于“原理”课的教学。例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部湾经济区汇聚着丰富的“地本资源”,如六峰山灵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六万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牛圩坡革命烈士墓、张世聪革命烈士纪念碑、官垌镇烈士陵园、北通镇烈士陵园等,这些“地本资源”都是讲授“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等内容的辅助材料,从而彰显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懈奋斗和探索的光辉足迹,由此导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原理”课应用“地本资源”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诉求,是抵制蔓延和泛滥的需要。理论掌握群众,扩大和巩固理论的群众基础,是理论的重要使命之一。“原理”课教学实质上就是为了确保青年学生能了解、理解、掌握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高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或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鉴别力,增强对它们的抵制力,认同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诉求。但是,社会上存在着诸多与“原理”课相对立的意识形态,腐蚀和消解着特定时空界域的“地本资源”的正能量发挥,阻抗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提升。“原理”课作为灌输、普及和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应该敢于面对社会诸多非马克思主义或者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各种资源的解读,审视这些意识形态对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构建起“地本资源”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解读范式,使“地本资源”的解读体现意识形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彪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形态的科学引领,彰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代价值。

三、坚持“原理”课的实与虚相结合的意识形态诉求

实践是理论的源头,是理论生命力之所系。真理总是以高度凝练的抽象形式展示于人,迫使人务必进行艰苦的思维探索活动,才能感悟和体现真理。“原理”课教学的指向和旨趣,预示着“原理”课教学必须坚持抽象性的“虚”以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遍性和普适性。“原理”课并非都是务虚的结果,而是无产阶级政党在追求革命和人类解放的伟大探索中形成的务实和务虚的结晶。因此,在运用“地本资源”进行“原理”课教学时,毫无疑问要坚持“原理”课虚与实相结合的意识形态诉求,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要求,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要求。从“原理”课的学科性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旨趣来看,虚与实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和相互促进。实是虚的根基和源泉,虚是实的总结和凝练,虚依赖于实而又对实起指导作用。务虚废实,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使人对理论有空洞之感;务实废虚,就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使人对实践有盲目之感。因此,“原理”课教学在运用“地本资源”时,只有坚持务虚与务实的辩证统一的意识形态诉求,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的规律性以及教育的有效性,也才能确保“地本资源”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

马原课程总结篇7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案例式教学;关系处理

2005年开始实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进行了全新整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以下简称《原理》) 是调整后的新课程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该课程着眼于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思想性、理论性最强,同时也是最抽象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如果沿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那种“老师讲、学生听”单调、呆板、枯燥无味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做到使学生坐得住、听得进、信得过的。经过笔者近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摸索,案例式教学是《原理》教学中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教学方法。本文在论证其可行性的过程中,着重从《原理》案例式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关系来辩证分析案例式教学法在《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式教学法的优点

案例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案例引导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研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具有较强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研究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1]。案例式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起初主要用于法律、医学及工商管理等教学领域,用来教授业务实践中的理论、技能、方法及内在原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案例式教学法的引入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主要是由于案例式教学法主要有以下优点;

1、案例式教学法能使深奥难懂的原理通俗化,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和把握理论知识

05方案的《原理》课是把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程合而为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思想性、理论性最强,也是最抽象的一门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也是比较高的。传统的教学往往通过对概念进行详细的界定,对理论进行系统的论证,对逻辑进行严密的推理,由于远离现实生活,忽视学生实际,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面面相觑。因而该课程被大部分学生认为是一门神秘的学问,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达到思想共鸣。案例式教学法针对传统教学法中的弊端,大胆创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主体地位,增加课堂互动环节,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具体做法是首先由老师精选一些案例,这些案例大多是现实中发生过的活生生的实例,带有一定的关切性、故事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这些案例中都暗含着许多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然后以案例为载体由老师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案例,之后要求学生在理解案例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评论,最后老师要做画龙点睛的总结,从而使学生在听、讲、评“故事”中“恍然大悟”,使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原理通过案例这一载体变得通俗易懂,并且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使学生在“思”、“辩”中学好这门课程,大大提升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2、在《原理》课中应用案例式教学法有利于增加课堂互动,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案例式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被动接受对象,而成为课堂“舞台”上的主要“演员”之一,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这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讨论中争辩、质疑中探索、交流中互动、深思中增知。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更深刻、掌握的更牢靠、应用的更熟练,使学生与老师在良性互动中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案例式教学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在实践中要注意应用,特别是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1、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关系定位

传统教学法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讲授是教学的重点和中心,是一种注入式的教学过程,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角。而案例式教学中通过案例这一载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在课前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课堂上指导学生对案例学习、探讨,教师是发起者、组织者和指挥者,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前必须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教材和相关案例,认真分析和思考,课堂上积极发言,参与讨论与辨析等教学活动,学生是教学活动积极的参与者,是教学的主角,处于主体地位。这样,由于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就发生了被动性和主动性的转换,学到的就不再是单一的知识,而是在实践和理论结合过程中产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2、在案例选择过程中处理好典型性和新颖性之间的关系

在《原理》案例式教学中,案例是案例式教学的基本工具,是重要的载体。精心选取案例材料设计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法能够取得较好效果的关键。精心选择案例提高所选案例的质量,要处理好案例的典型性和新颖性之间的关系,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尽量做到典型性和新颖性相结合,各取所长补其所短。典型性的案例可能是人们经历了长时间的使用,在反复比较中流传下来的,这些案例能够比较全面深刻地诠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可能是最近发生的引起人们重大关切的,影响面大、意义深远的事件,这些事件里面也蕴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些典型性的案例具有实例生动、逻辑严密、说理形象等优点,是不错的案例式教学法的载体。但它们也有明显的缺点:主要是从时间上来看这些案例的发生时间节点距离现在已经太过久远,显得有些陈旧,在解释理论知识时有些可能是学生已经听过很多遍的了,已经没有了太多新意,容易引起感觉疲劳,从而达不到案例式教学法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新颖性的案例最大的特点就是“新”,所谓“新”,是指所选取的案例具有时代性、时效性等特点。恩格斯曾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传播快捷迅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求新求异求变,在应用案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适当选取国内外新闻、社会热点等案例,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关注度,加深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真正做到“三贴近”,让大学生在学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新颖性特点的案例优点比较明显,但是和典型性案例相比也有其不足――热点过后随着大家关注程度的降低,可能人们会渐渐淡忘这些热点,由这些热点作为载体传授的知识也可能在学生大脑中的印象就不会那么深刻和持久。所以,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尽量做到典型性和新颖性相结合,各取所长补其所短,让案例式教学通过精选的案例这一载体发挥最大效益。

3、处理好通俗性和学理性之间的关系

《原理》课是把原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程内容糅合在一起编排成了一门课程,因此《原理》课是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科,总体来说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学理性,理论性较强,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大学生来说普遍有难度。因此在给学生讲解这类学理性较强的课程时能否使所讲内容通俗化、大众化便成为学生能否准确掌握的关键。而案例式教学法正是使《原理》内容大众化、通俗化的一个很好的载体。此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一些鲜活的案例来阐释理论性较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而使这些理论大众化、通俗化,使大学生学地明白,掌握地牢靠,应用地灵活。但是在应用此教学方法使其理论通俗化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通俗化并非是不要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性,并不是要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相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性为基础、为前提,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才有根基,才不会‘变样走味’”。因此,在应用案例式教学法讲授《原理》课时,一定要精选案例精讲原理,在精选案例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为了案例式教学而拼凑案例的现象发生,避免甚至为了迎合学生兴趣、博得学生一笑而选取一些庸俗案例。因为这样的案例式教学只会是舍本逐末,适得其反,在学生们一阵哄堂大笑声中结束了一堂课,学生们除了记住了那些可笑之处外什么也没记下,更别说牢靠掌握、灵活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指导其实践了。

因此,在进行案例式教学时一定要精选案例,要注意做到使用案例使其通俗化的同时,一定要避免使其庸俗化,要辩证地处理通俗性和学理性之间的关系。在选取案例时要以学理性为基础,在学理性的基础上尽量做到通俗性,发挥案例式教学的最大优越性。

4、处理好知识性和导向性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案例式教学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知识性和导向性之间的关系。《原理》课是面向所有大学生开设的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公共课、必修课,也是主课。该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学习专门性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指导自己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是一门理论性、知识性较强的学科。因此要应用案例式教学法上好《原理》课,在案例的选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所选的案例要能体现该门课程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做到深刻的理论,严密的逻辑、完整的体系有机的统一。与此同时,《原理》课还是一门具有较强思想性和政治性的课程,《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原理》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课程总目标是把握“一个主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贯穿“一条主线”,即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突出“一个重点”,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应用案例式教学法上好《原理》课,案例的选择、设计和讲解以及教学过程中都要注意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完成课程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向学生传授专业的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尤其要注意突出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功能,注意强调其思想性和政治性,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与中央保持一致,绝不能将案例式教学讲成一般知识型讲座。

【参考文献】

[1] 周德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发挥[J].科教文汇,2008.11(中旬刊).

[2] 金鑫铭.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学理性的关系[J].西部大开发,2011.5.

马原课程总结篇8

“教学无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原理”课的课程性质与地位决定了其教育教学的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应用性,这使得“原理”课突出的特点就是高度的理论性、抽象性和概括性。而参与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人人参与,人人去尝试,人人从动手,动脑,动眼,动心中获得知识,“原理”课恰当地运用参与式教学,可以打破“老师拼命灌输式的教,学生死记硬背式的学”的僵局,极大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应用参与式教学的意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改革,思政课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应与时俱进。参与式教学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看法和意见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平台,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师生共同推进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旨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学习责任感,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益,[1]对“原理”课教学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参与式教学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原理”课因其自身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课堂上“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扔笔记”的填鸭式教育,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完全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参与式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学生的主体活动及主体的发展。学习过程是学生这一主体对知识客体主动探究、不断翻新和改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追随者,而自始至终都是自觉主动的行为者。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教学计划的要求,对活动材料的选取、合作伙伴的选择、活动内容的设计、展开和评价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参与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

“原理”课中运用参与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参与到学习中来,它在遵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差异的同时,鼓励师生、生生平等参与,对同一问题大家充分发表己见,相互质疑与答疑,共享成果,在这种建构与重构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同时,这种情形下,即便有学生想偷懒,出于自尊心及“参与”压力的考虑,也必须迫使自己发挥潜能,培养独立思考意识和问题意识,促使学生课外自己找文献,思考并整理文献,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参与式教学有助于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大学的教学模式下,教室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大多仅限于课堂,课堂之外的时间,学生很难在学校找到教师,公共政治理论课更是如此。参与式教学运用于“原理”课,很多活动师生在共同商议的基础上,需要学生课外完成,这使教学活动从课堂延伸到校园乃至社会的广阔空间,加强了师生在平等和谐交流中进行心灵的沟通。[2]另外,参与式教学运用于“原理”课,强调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双向输入,这有利于消除师生之间的误解,有助于相互体谅。教师也会从学生的理解与支持中获得鼓舞,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当然,参与式教学运用于“原理”课,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提高“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倾听,先听后说,多听少说,不随意插话,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当别人发言时要神情专注地听,眼睛注视着对方,不东张西望;要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要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经过这样不断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极大地调动其参与热情,提高“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课堂教学中参与式教学的主要类型

根据“原理”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总目标,在运用参与式教学的过程中应重点把握“三个一”,即“一个主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个重点”: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一条主线”: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3]。依据“三个一”,“原理”课参与式教学主要有以下方式和类型。

1.讨论式参与

讨论式参与教学是教师作为“导演”,在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以课堂讨论、辩论、演讲、对话的方式,就特定问题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地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助于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使之在讨论中理解消化知识,发展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谈话式参与

谈话式参与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而使学生借以获得新知识巩固新知识或检验知识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老师问,学生答。老师的“问”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作答,使他们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理”课由于理论性很强,又抽象、难理解,因此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解决“原理”课的理论性,尤其是“唯物主义及其三个发展阶段、唯心主义及其两种形式”等学生比较陌生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中讲授,学生更容易对这些知识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把握。但讲授法以教师活动为主,不易发挥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性,容易形成注入式教学,也即“填鸭式”或“满堂灌”。谈话式参与教学这种把说理与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宜于理论性强、抽象度高的“原理”课的教学,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独立思考和语言的表述能力。。

“原理”课教师采用谈话式参与教学时,首先要追求一种宽松、自由的谈话环境,在这种情境中使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起来,把学生的既有经验与要探究、解决的新问题联系起来,把学生的理智与情感结合起来。其次,要设计好提的问题。问题要明确,难易要适当,有启发性。问题设计时主要围绕教材内容和教学重点来考虑:问什么,什么时候问,问谁,教师希望的答案是什么,学生可能答什么,答错了或离了题怎么办。再次,要讲究提问的技巧,尽量能针对不同的个性特征,提问环环相扣,循循善诱,点拨精妙,善于把握时机,给学生相当大的思维空间,具有启发性、灵活性。最后,在谈话结束时,教师要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结论,对学生反映出的错误认识,要明确纠正,使学生获得系统、科学、准确的认识。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能够驾驭课堂,启发、指引学生的思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3.案例式参与

案例式参与教学是将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引入课堂教学环节,以实例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若干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4]

“原理”课包含了大量抽象的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如果只是单一地进行理论分析,会使课堂枯燥、生硬、乏味。以案例作为背景经验,更容易启发学生的思想。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典型性、针对性,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因此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应该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必须精益求精,而且一定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来源于实践的,决不可由教师主观臆测。如讲授“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时,可以先请学生说出熟知的“勾股定理”的内容,然后再回答其由来,“由来”学生可能回答不上,教师就通过古埃及人的“3、4、5”和古巴比伦人的“5、12、13”两组数字的讲解,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这一知识点,通过案例,生动直观地将抽象的理论变得浅显易解。

4.体验式参与

体验式参与教学是指教师结合讲课内容,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话题,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或模仿性学习等亲身体验过程中理解并产生情感、生成意义。通过体验,学生会将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已无关的遥远的学习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与之交流的存在,从而产生兴趣,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自觉的探究,生成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以及形成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式参与运用于“原理”课教学,可运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去体验。可以用语言直接描述情境、可以用音乐渲染情境、用小品塑造情境等,通过这些方式把“原理”课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生活化,使学生时时感受到真实的学习场景,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通过唱《保卫黄河》《龙的传人》等红歌来以昂扬正气;读马列经典著作及苏格拉底、康德等大哲学家的著作以感悟智慧;讲述马列等革命导师及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著名科学家的故事以树立榜样;传诵革命导师的语录、外国政治家的名言及古今格言警句以沟通真情,共享真知。学生通过这些体验,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个原理背后厚重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整体素质。

总之,“原理”课教师在运用参与式教学时,要始终考虑用教法带动学法,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串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不断树立主体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和终身教育思想,把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原理”课的教学实效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范岩,马立平.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参与式教学设计模式探析[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2,03:58-61.

[2]石俊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索――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J].大学教育,2013,15:131-133.

[3]杨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新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5:57-59.

马原课程总结篇9

【论文关键词】高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教学改革 效果评价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要立足新的实践,加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工作.准确阐述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师。我们也深刻体会到引导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对于纠正学生中仍然普遍存在的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模糊认识,使学生能真正借助马克恩主义理论课的学习,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提出运用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突出经典原著研凄的教改尝试,并对教改效果进行科学评价,提出进一步教改与创新的思路。

一、教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多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我们的突出感觉就是在实践中检验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更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而我们的教材中很多是直接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而忽略介绍经典论述提出的背景,忽略从方法论的角度阐明经典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此外。在教材中的某些部分也存在盲目照搬、移植西方概念体系和理论模式的倾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哲学社会科学.要求我们自觉地划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事关政治方向、重大原则问题的界限,在借鉴西方政治经济理论的时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那些涉及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的概念和范畴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鉴别,对容易在青年学生中引起模糊认识和思想混乱的西方理论要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加以分析和批判。

尽管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但通过我们的调查.学生中仍然普遍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模糊认识。学生对于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重视的是成绩.而学习的内容没有真正进入到他们的头脑中,更淡不上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了。对于现阶段党的政治经济方针政策.更是不闻不问。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一些新的尝试,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更富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学生能真正借助课程的学习,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改的具体做法

在网络教学资源中推出了经典原著选读专栏.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著作全文展现。将上述著作和《邓小平文选》的时代背景做一定介绍.引领学生去阅读原作,掌握原作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体会原作的精神实质。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研究和讨论经典原著阅凄过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去思考历史与现实的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发现,通过主动汇报研读情况、自由发言和分组讨论、教师小结等形式.对于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教改效果的评价

为了能够准确评价这次教改尝试的效果,在考试中我们设计了一道题目:请学生写出在经典著作的研读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此段节选的背景及其现实指导意义。题目分值为l2分。考试后我们对该试题作了抽样渊查分析.具体操作如下:

1、样本选取

通过对金校考试成绩的分析和比较,我们采取典型调查的方法。选取能够体现总体共性实质的样本.这个样本的平均值和分布情况最接近全校考生的成绩情况.这个典型性样本的卷面平均成绩为75.38分,样本容量n=30。

2、该试题的得分情况分析

选取好样本以后,开始对样本个体在该试题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该试题的中位数为7分.众数为8.5分,但相应人数仅为8人,占总人数的26.7%;且众数比中位数仅高出1.5分。

若以7分为该试题的及格分.及格人数为l7人。占总人数的56.67%。样本平均数为6.7分。说明成绩不够及格分数。偏低。而样本标准差为3.27分.说明平均成绩的代表性并不好.成绩分布相当散乱。成绩分析初步结论显示,学生成绩相当不理想。且成绩分布显然为非正态分布。相对整个试卷成绩而言.学生对于这道题的应试结果很差。明显未能发挥真实水平。

3、该试题命题质量分析

学生成绩只能反映学生应试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试题的难易程度;但与命题的好坏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这需要进一步做命题的质量分析,采取极端分组法来计算该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按总成绩排序。取出成绩较高的27%与成绩较低的27%的个体,作为样本。具体来说,即挑出成绩在75—95分的8张试卷和成绩在45—65分的8张试卷,分为两个极端组h(high)和l(1owoh组的平均成绩9.63分,l组的平均成绩5.25分;难度系数62%,区分度系数0.36。

难度系数为62%>50%,显示此题难度较大。区分度系数0.2<0.36<0.4且接近0.4,说明此题为积极区分,且鉴别力较强;即总分高的同学明显比总分低的同学此题答的好,显示此题能够较强鉴别学生对这门课的总体学习水平和考试适应能力。命题量分析结论显示,该试题尽管考生普遍感受到相当难度。但是能够充分鉴别学生学习水平和应试能力的差距。从试题的设计角度来说是成功的。

四、进一步教改与创新思路

马原课程总结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的特点;框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这几门课程当中,我觉得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责任重大。责任大就是在于要求高,要求我们写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再有一个就是难度大,我觉得,过去由7门课变成4门课,不是简单的课程的合并,不是说把政治经济学和哲学合并,而是重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本身认识的过程。原来是三个组成部分,如何认识三个组成部分,让它成为浑然一体,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我觉得这既是一个理论上的难题。就是说,在这样一点上,比如说我们教材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据我看到的有人说有六种情况:比如说毛泽东讲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邓小平就讲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或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后来第三代领导人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的归纳为创始人依据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的基本思想观点。还有人指基本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研究方法,还有指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还有说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性,也有指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还有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范畴等等。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就有那么多的认识,我们在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过程中如何处理基本原理这个层面,比如说基本观点、基本结论是什么关系,这些都是我们编写教材过程当中碰到的一些基本的重大的难点。所以,基于这一点我们感觉,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本教材,一方面是神圣的,另一方面,感觉到责任也是重大的。我想,在这里简单汇报三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编写的过程

为什么我简单地说一下编写过程呢?我觉得对大纲和教材编写过程的理解,能够认识我们编写的思路和把握它的脉络。编写过程上来说,实际上,刚才有一些专家已经提到,我再总结一下。实际上,我们这一编写过程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大纲的编写,大纲的编写是从05年3月份到05年的9月,这是半年的时间。这期间我们算了算,大概有不下20次的修改,最后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在9月份批准大纲,然后是10月分投入编写,初稿的完成是在06年3月,在这期间形成的初稿已经是第五稿了。也就是说,送审稿报教育部教材编些小组审议,审议后由报教育部党组。4月29号是工程咨询委员会审议,审议之后,现在我们修改了有6次,现在初步定的是这个礼拜六工程咨询委员会进行第2次审议。在这个初稿的修改过程当中,我们编写组先后把初稿给了知名专家包括在座的杨瑞森老师。总体上给予教材是肯定的,但是也有很多意见和建议。专家们除了直接在初稿上认真做了大概有600多处的内容和文字的修改,另外还提出了一些总体性的意见。

另外,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个教材当中,有300多处直接引用的经典著作引文和100处间接引文,都是由中央编译局经过重新校对的。我们理解,中央对教材重视更增强了我们编写教材人的一种责任和使命,一定意义上,用好这一个教材本身是取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关键。了解这一过程对我们了解和把握我们编写的教材的基本脉络有一定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教材的特点和框架

关于这一点,我们基本上是从时间上来划分,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在时间上主要是在马恩列斯,后面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书。从理论体系的把握上或任务上,要努力做到四个分清:努力分清哪一些是必须要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一些是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排除的对马克思主义教条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在教学的目的、任务上,是三句话着,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这样的要求,我们在教材的编写上力求做到这么几个特点:

一个是主题鲜明,主线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必须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么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主题。就是说,以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要在根本上通过个原理来解决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社会主义还行不行,共产党还能不能的问题。这一点上是我们的一种目标。

第二,就是立论力求严谨,内容力求凝练。教材既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着眼,又不受三个部分的局限,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从总体上阐述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又要尊重马克思主义学科的规律和教学规律。在内容和逻辑的安排上,突出世界观和方法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重要性,合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

第三,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力求教材的每一章对学生有针对性。比如在当代资本主义这个问题上,我们有一章专门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变化之后,我们怎么看怎么认识,我们力求在每一章中针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来写。我们从三个部分着眼,但是又不想受三个部分的局限,做到没有做到呢,我觉得还有距离。但这里面有主客观的问题,客观上把三个部分融为一体,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重新认识的过程。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解有待理论上的深入和深化。主观上,还有编写教材的人有自己的专业,包括他编写教材的理念,包括他写作的知识的结构,都有一定局限。这一点上我觉得还做的很不够。

第四,史论结合,深入浅出。教材的重点在于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我们在编写教材意图上,特别注重基本原理发展的历史逻辑。充分发挥这些原理的与时俱进的品格,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我们力求做到史实结合、深入浅出、情境交融,这也是我们的目标。

现在来看,我们的篇章结构,我们现在的章节安排除了绪论有7章,篇幅不大。除了绪论这七章的安排大体上是这样的:,一个方面,一部分告诉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狭义的。如果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是哲学的内容,是告诉学生马克思认识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尤其是马克思发现的人类社会的规律是什么样的,由此过渡到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最终到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大概这样一个思想的逻辑。具体来说,除了我们绪论我们实际上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后面这三章,第一章讲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三章是讲人类社会的基本发展规律。这三章逻辑是马克思认识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然后怎么样认识这一个世界,第三个是认识世界当中,人类社会是怎样的发展规律。

第四章讲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五章讲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包括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的变化以及如何认识这样一个变化。第六讲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教材大概是这样一个结构,也是遵循着这样的逻辑,主要的线条凸显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三、如何使用好《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教材

如何使用好《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教材?

首先,要全面准确的把握教材的定位。这一点,我觉得正确把握大纲教材的性质。我们把这一个教材纳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程,实际上,这四本教材是工程的首批教材。也就是说,在这样一点上,它不是学术专著,它讲的观点是成熟的,创新是有根据的,政治上应该是稳妥的,言之有理。另外,也不是专业课教材,我们的选择角度是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不是纯粹的学理的研究。所以在表达观点上,(这是我自己的体会,不一定对),不是表达你的观点不是表达他的观点,或者说不是表达每一个专家的观点或者说我的观点谁的观点,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或者是经典作家的观点。我们在表达论点和论据的时候,都要找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依据。所以,在这样一点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科书,基本的要求是通过学习使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因此既要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又要站在二十一世纪历史的高度,反映实践和时展的要求。这一点上,当然我们帮助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既强调教科书的权威性、规范性、科学性,又要从青年学生的实际出发,力求做到有针对性。

第二,在使用教材当中要有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视野,将使用教材过程,视为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实际上,我们编写教材也好,使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也好,这是一种要求,也是一个任务,也是一个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么样才算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这是一个理论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我们从党的历史上,从我们过去邓小平讲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到 “三个代表”江泽民同志说如何建设一个党,建设什么样的党。工程在理论上,从总体上讲,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么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课题。无疑我们工程的教材都担负着这样的任务。

这一点上来讲,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定要提升到当代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贡献的高度,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性。我觉得,讲这样一个课程,本身是一个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作为这样一个理论课程的老师更应该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既是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发展的贡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种需要,所以我觉得在使用的时候,我们要带着感情讲出气势,将出马克思主义的力量。从教学任务上来说,(我讲得不一定对,我的理解是),我们现在有一些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或者了解是不全面的,比如说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很多人把他们当成宣传的符号,并不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么回事。我谈一点,我们编工程的时候,每次住饭店,就是写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程,有的时候简称马克思,服务员问,你跟人家重名啊,前面还有马克思,现在很多人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成一个符号,至于他是哪国人创立了什么,学生并不完全了解。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的一个任务就是要让学生重新认识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我们在这当中,我们顾书记特别强调说,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格、生平,不仅有理论的魅力还有人格的魅力,这些要给学生讲清楚。很多人知道马克思是革命家,还有马克思、恩格斯也是科学家。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家的品质和气质、把这一种理论的魅力揭示给学生,我相信对学生肯定会有震撼力的。比如说,马克思做学问条件是很艰苦的,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他有4个孩子都是死于饥饿,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能够把图书馆坐出坑来,花二十多年时间写出《资本论》他靠的是什么。现在跟我们学风的浮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点上来讲,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是一种认识,更还有一种心灵的震撼。

第三,我们要结合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使用教材的过程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我觉得,这是使用教材者的一种任务。我们在编写教材当中,强调从理论体系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把经典作家的论断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认识,同时紧密结合今天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加深领会,防止生搬硬套、防止片面理解。这在学理上有一个坚持和发展的关系,在学理上如何处理坚持和发展的关系,这也是理论的难点。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邀请一些著名专家就不同版本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引用,以及马克思主义最新研究的理论进展,进行过专题的演讨同时还采取了一些登门请教的方式,征求专家们的意见。

第四,使用教材当中,我们要客观认识教材中的几个难点。一个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比较权威的定义。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解有很多。我们认为,专门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材,如果不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回答是不合适的。所以尽管有难度,我们在教材绪论当中增设一个目,专门尝试性的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做了回答。从狭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马克思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及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大体上对这有一个有认识。再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实践和物质世界的关系,这是在哲学界争论比较大的问题。为了准确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一方面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我们还向著名的哲学家请教,最后形成了教材的基本观点。即,一个是客观物质世界承认这样一个世界的物质性,这是前提,我们充分肯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认识史上的地位。再一个,关于帝国主义,在当前的有关文献当中已经基本不用帝国主义的概念,我们经过反复的斟酌,在分析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过程当中,本着尊重经典作家原著和历史的精神,仍然沿用了列宁对帝国主义特征的分析。在叙述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初期的历史时,也用了社会主义企图扼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提法。还有一个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国内外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强调暴力革命,一种强调和平过渡。我们力求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对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即认为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但是马克思主义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个主要的基本形式的时候,并不完全排出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不过实践的发展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谈的是另外的情况,是作为设想讲的,他认为和平过渡是革命史上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轻易否认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原则,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是缺乏根据的和有害的。

最后,我讲一下使用教材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我对哲学相对熟悉一些,我以哲学为例。前三章认为是讲哲学原理的,感觉上有一些压缩。这三章应该是教材的基础和前提,讲好这三章对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起到一个重要的引导作用。这三章要告诉学生的,用三句话可以概括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讲不好这三点章,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很难掌握。讲不好这三章,后面的内容就不好理解。也就是说,前三章从总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我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经和脉。这三章内容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要放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也就是说,在这样一点上来说,基本思路上来说,教哲学的人容易把这三章理解成为哲学原理的内容,容易按照原来的思路来讲,我觉得,提两点,一个是我们要放大视野,放到马克思主义整体视野上,重新认识哲学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当中的作用。第二要转换视角。过去我们可能讲哲学,是在哲学观点阐释当中进行思想教育。我们应该把为讲哲学而讲哲学的视角转换为从思想教育出发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视角,来提高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基本功能是意识形态教育,关键是树立意识形态教育,当然必须得有科学理论来支撑,认识到思想教育必须要进行学术研究,才能提高有效性。所以不是定位于知识教育和学术教育。关键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上理解它的哲学,实际上这一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特点。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它有哲学的共性,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它还有特殊性,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结合在一起的,这也是成为科学世界观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哲学是人类解放的头脑,无产阶级是人类解放的心脏,把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作为自己的哲学目标,这是哲学史上的壮举。无论古今中外,没有一种哲学公然把自己的政治诉求和它的哲学目标看成是一致的。历史上,很多哲学都标榜是非功利主义、是超现实的、纯思辨的,但是他的政治意图往往是隐含在甚至是哲学家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思想中。当马克思主义哲学打破了这个传统,使哲学真正从天上落到地下,成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阶级性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成为无产阶级解放的头脑,就必须是科学的世界观、就必须对世界有科学规律的把握,否则不可能完成这个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