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专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8:31:41

工程类专业

工程类专业范文篇1

关键词:计算机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持续改进;目标导向;以学生为中心

引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对推动工科专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3]。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组织,国内众多高校以通过工程认证为契机系统化重构专业教学体系,并达到与国际上同专业产出“实质等效”[4]。数据统计发现,自2017年起申请认证数量逐年增加,成功率逐年降低,2020年通过认证的专业仅占申请数量的10%左右。在一流专业建设与工程教育认证挂钩后,专业认证引起了更多高校的重视并开始进行申请和认证工作。为此,本文探讨如何推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系统化转变,开展特色性的专业建设,持续推动专业建设。

1相关工作

近年来,专业建设的推动和发展更重视教学模式改革,国内高校纷纷启动认证工程。专业认证分为申请认证—受理申报—自评报告—专家进校—认证结论。专业能通过工程认证,需要专业明确毕业要求,建立面向产出的内部评价机制[5]、教学过程质量控制机制[6]、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7]。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Education,OBE),指学习产出(成果)驱动整个教育系统的运行(能力导向、目标导向),而非传统内容驱动(以学科、教师为中心)[8-10]。工程认证关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赋能专业建设[11],但专业的持续改进需要持续较长时间,不可急于求成。从国内对推进专业认证工作而言,在不断加深专业认证整体层面的探索或从专业认证多个构成部分的特定角度进行分析。王庚等[12]比较研究国内外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总结分析国外专业认证标准后,提出国内专业认证标准制定应具有中国特色,并给出了具体方向。戴先中[13]聚焦专业认证中的工程师培养,提出以专业认证为标准来确定工程师培养目标的方式,对如何针对培养目标的达成进行举证,并提出完善认证标准的建议。李志义[14]分析中国专业认证从形似转向神似过程中的关键要素,提出成果导向教育进入课堂是将“222”(2个产出、2个关系、2个机制)思维转变、落实为“333”(3个产出、3个关系、3个机制)思维的关键。刘思远[3]分析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发现了课程内容建设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从教师团队、项目式课程教学、课程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思路。与此同时,专业认证工作也在不断下沉,各高校、专业均在探索如何深刻把握专业认证理念,并将其转化为专业建设中的持续行动。李辉等[15]分析计算机类专业认证标准,提出具有4层结构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并结合所在学校的建设情况进行实例分析。李文等[16]分析计算机类的专业认证标准,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提出一整套基于专业认证理念的教学体系,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陈晓亮等[17]以OBE理念为基础,提出基于专业认证要求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在课程中进行应用并形成了评价案例。靳红梅等[18]分析专业认证所积累的数据,提出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所在学校计算机专业为实例进行应用与分析。综上,现有研究工作为专业认证与计算机类专业认证的推进提供了充实的理论和实例支持。本文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对多个学校的计算机类专业认证进行调研,提出计算机类专业认证“校院两级引领”的认证工作思路,分析了在专业认证中学校和学院的作用;以“校院两级引领”为重要支撑,对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的思路转换进行剖析,并结合实例分析构建专业特色;以多所院校专业认证工作实例为基础,提出关于计算机类专业开展专业认证工作的建议。本文所提的“校院两级引领”是从学校、学院、专业角度共同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对专业认证引领下的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校院两级引领”的专业认证工作

2.1 专业认证是“校院两级引领”的系统性工作

传统专业建设主要围绕核心专业课建设,打造以专业课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并以此为依托进行扩展,强调传递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能力。然而,专业认证侧重于强调能力培养,并将能力的定义扩展到职业规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13]。在专业建设最核心的纲领性文件培养方案中,除传统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工程实践课外,工程基础类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均应为能力培养提供支撑,这三大类课程并非专业本身所能协调和安排。基于认证标准所分解的毕业要求指标点,也会反映到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上[19]。显然,专业认证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是通过毕业要求和培养方案体现出对工程专业的高度系统性设计要求,因此必须从学校、学院进行整体性引领,从学校层面打通全校性课程对专业认证的支持,从学院层面打通全院所有课程和教学环节对专业认证的支持。此外,专业认证作为系统化工程,全面覆盖了完整教学环节所涉的每位教职工,需要整个系统成员全面参与。在专业认证的全部阶段,既需要专业负责人带领本专业教师参与,又需要课程涉及到的相关专业教师、教学管理成员积极参加。以学生为中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系统化工程需要扩大参与人员,并统一思路。因此,只有“校院两级引领”的系统性工作,才能为专业认证提供基本支撑,图1为湖北某高校的认证申请“校院两级引领”、构建学校、学院两级即时正向激励机制持续保障认证过程。由图1可见,在开展认证过程中,计算机类的专业认证从各专业“单打独斗”逐步发展到“校院两级引领”,专业认证工作实现了有序推进。专业认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包含专业和非专业能力的培养;既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改进,又将理念落实到专业建设中。由专业单独开展认证工作,容易受限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传统专业建设框架,虽然能完成专业课程、专业能力评价等工作,但非专业能力的培养应实现哪些内容、如何实现,往往难以深入理解和体现。如果任由专业认证工作自行推进,仅靠学院提供一定支持,难免会在教学质量监控、非专业类课程、非专业能力培养等方面产生受限过多的问题,往往难以深层次落实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更进一步的,由学院进行统筹安排,有利于专业间的联系与沟通。例如,软件工程等课程往往由软件工程专业教师授课;而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则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讲授。在学院统筹安排下,不同专业能相互支持、互相配合,形成整个专业层面的专业认证推进体系,围绕学生能力培养不断改进专业建设。在该层面上实质是通过学院—专业两级开展认证工作。其中,学院负责在院级层面进行统筹安排,打通专业限制;开展认证工作的各个专业根据认证需要提出要求,学院负责协调配合。在“校院两级引领”层面,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实质上是学校—学院—专业的共同推进。学校以专业认证要求为基础,通过制度、机制等方法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质量监控、招生就业、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统一要求,为各专业的认证工作提供统一支撑。在此基础上,学院(通常采用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按照认证标准指导本院各专业开展建设,在各专业间进行协调沟通,形成符合专业认证标准的专业建设路线,并负责监控专业的持续改进。学院各专业则按照专业认证要求调整改进专业各方面。“校院两级引领”体现了专业认证在学校—学院—专业不同层级的全面覆盖,也以专业认证为基础形成了层级间的信息流动,是专业认证工作的重要支撑。

2.2 专业认证需要转变专业建设思路

以学生为中心的关键是学生的成长,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20]。专业认证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学理念,围绕学而非教来构建整个教学过程,进而全面覆盖所有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这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存在较大差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质上强调教师教学过程,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因此该方式重视培养教师能力、建设师资队伍、改进教师方式方法、选择合适的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产出优秀学生等方面,往往以抽样结果评价教学效果。由此可见,要符合专业认证要求、通过专业认证,就必须转变专业建设思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这种转变需要在“校院两级引领”下,转变全体人员的教育观念上。最为突出的就是要教师改变思路,特别在以学生为中心所构建的教学体系与原有高校教师的个人发展体系存在一定的相悖之处时,更需要转变思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可通过相对明确的考核指标构建出可量化的评价体系,从而引导教师个人发展。而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能力的培养,并非知识的传递,因此通过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与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结合量化、定性方式评价教学效果,改变了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教学方式。这种变化不仅有利于专业、学院发展,也对教师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高评价专业能吸引高质量学生,学科才更有机会保证高质量产出,教育本质就是学生与教师间的相互成就。在开展专业认证前,原有高校课程的教学目标由教师根据教材或个人经验自行定义,缺乏系统化,对毕业指标的支撑度不够。现有课程体系主要集中在专业能力培养,对一般性工程技术能力、职业规范和伦理等方面缺乏相应支持。在开展专业认证工作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培养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指标点形成明确支撑,以产出为导向,构建“以终为始”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专业认证的预备阶段,核心产出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目标、内容(课程大纲)及相应资料。在设计过程中,要深入理解毕业要求,形成可衡量的指标点,并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具体的,专业认证中课程目标要符合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教学内容应根据课程目标进行调整优化,课程大纲要形成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强力支撑。综上,通过以下举措完成基于OBE理念下的教学方式改革:①基于课程目标达成理论教学;②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开展实践教学;③加强周期性评价,为持续改进提供决策依据;④基于周期性评价进行持续改进。从准备专业认证开始,所有涉及的教学环节均将进行较大转变和改进,在此过程中教师思路也应随之发生转变,从我如何教好转变为如何按照机制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以保证学生学好。

3深入解析认证标准与要求,开展特色性专业建设

专业认证工作具有长期持续特点,要想切实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将教育本质回归对人才的培育,不能抱有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思想态度,要作好专业建设、推动专业认证工作,深入解析专业认证标准和要求至关重要。在专业认证标准理解方面,例如实践课与基础课程间的比例关系、应开设的课程等硬性标准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制定。近年来,认证实践中的申请与审核要求、自评与审核要求、现场考查与结论审议等环节,均将“主线”与“底线”作为当前认证工作的重点。如何践行“主线”、坚守“底线”,重点在于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是否切实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

3.1深刻认识认证标准与要求

工程专业认证以专业为中心,确认由专业自行设定的培养底线是否达成。通过认证的计算机类专业,其共同点是达成该专业所制定的培养目标。特别是首次认证重在查证专业是否理解、建立、执行了认证要求的体系。为了建立符合专业认证标准的完整教学体系,需要深入理解认证标准与要求,才能进一步确立培养“底线”,因此需要结合专业既有基础进行深入探讨。在实际调研与交流过程中发现,最主要的问题为片面理解认证标准要求,机械式分解毕业要求指标点,生搬硬套地对应课程与指标点。具体问题包括未能准确把握标准要求,孤立地理解、解读专业认证标准和补充标准,以此为指导形式来满足专业认证要求,但实质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拆分毕业要求指标点时,与课程体系的完善与改进割裂开来,以拆分出的指标点数量、文字表达层面的准确等形式规范,掩盖课程体系与指标点难以对应的问题,进而导致课程对指标点的支撑关系并非根据实际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的对应,而以“完形填空”(看上去能对上就先对上)方式填满课程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表。因此,要做好专业认证工作就必须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必须掌握专业认证和补充标准,结合整个课程体系,以专业认证标准理解课程体系设计,深入分析课程内容。然后,通过对课程体系与课程的再理解,重新认识专业认证标准。本质上而言,对专业认证标准和对课程体系/课程的认识是一个反复、相互推进的过程。通过不断深入认识标准和课程与标准间对应关系,逐步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与课程对指标点的支撑。此时,必开课程、基础课、实践课的课时比例也会更合理,可在现有课程体系和课程上进行调整优化,而非死搬硬套地按照要求比例进行匹配。当然,对专业认证标准的认识不仅局限于课程体系与课程,还包括与教学相关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当前专业认证所强调的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这两个核心机制的建立和执行,反映了目前对认证标准的理解深度及在教学中实际落地的程度。此外,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持续进行改进,反过来也推动了人们深入理解认证标准,促进了整体体系的改进优化,这也是专业认证期待达到的目标。

3.2构建专业特色开展专业建设

构建专业特色开展专业建设是专业认证与学科评估的共同要求,高校需要打造专业特色化发展。专业认证具有“面向产出”理念,打造专业特色可理解为产出要有特色,要求培养出的人才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与持续发展能力。这一要求主要通过培养目标总领全局,一方面通过培养目标直接反映专业特色;另一方面通过毕业5年后学生普遍能达到的水平进行清晰定位。该方法显然与以往思路和做法存在较大差异,少数或大部分学生参加创新项目、参与竞赛获奖可称之为人才培养特色,但无法定位专业特色。确立专业特色需要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学生能力培养角度出发,结合专业历史积累和社会需要。从这个角度而言,以专业认证要求开展专业特色建设需要回答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以支撑学生既能满足毕业要求,又能在毕业5年后脱颖而出,在职业发展上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为了解答以上问题,本文从构建思想与专业特色上着手进行分析,表1为部分高校构建的专业特色。由此可见,凝练专业特色既可依托学校自身定位与特色,服务于相对集中的方向或行业,也可抓住计算机类专业系统化设计的关键核心,从学生能力培养等角度进行凝练,实现具有特色的专业建设。然而,凝练专业特色不能强行绑定学校特色,必须在专业课程设计上提供支撑,才能真正凝练专业特色、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4计算机学科申报工程教育认证的建议

4.1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以终为始的持续改进人才培育系统

近年来,教育部提出“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等,由此可见国家对教育整改的力度和急迫性。在此,需要明确的是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科评估高度相关。教学改革有大量工作需要指导与监督,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回归教育初心,培育人才。工程专业认证为本科教育提供了回归教育本质的途径,以学生为中心是工程专业认证的理念,也是工程专业认证给专业建设的目标,既符合高等教育改革要求,也符合国家培养高水平人才的要求。专业认证从面向产出导向确定培养标准,要求建立、落实持续改进机制,并将其覆盖整个教学系统和各个教学环节,围绕学生能力进行培养,所有工作均为围绕学生培养质量提供保障。符合专业认证要求的专业建设在全体学生培养上要“守住底线、把握主线”。通过开展专业认证工作,建立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改革专业对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模式。规范化系统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围绕系统和相关服务需要以持续改进的思想和机制保证学生能力的培养。高校的核心工作之一是教学,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后将更有利于学校把握教学本质,构建以终为始的人才培育系统,推动教学工作围绕学生而非行政和学术研究为中心,并为教学工作提供持续改进的目标与动力。

4.2积极面对认证,全面推进专业建设

工程专业认证不是负担而是动力,通过认证不是专业建设的终点而是开始。专业建设中需要构建“教学科研相长,师生相互成就”的底层逻辑。以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为基础,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不断迭代完善各教学环节,通过“评价—改进—再评价”螺旋式提升教学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认证中一切制度均需要教师执行,因此作好专业认证工作、推进专业建设,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专业认证中的“校院两级引领”应当为教师发展提供制度支持,特别是激励机制。由于一线教师往往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除专业认证自身要求的质量保证外,还需从多方面给予配套的激励措施,形成与专业认证相关机制相辅相成的教师激励机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进一步推动专业认证与专业建设发展。积极面对专业认证需要全面审视现有教学体系与教学环节,按照专业认证标准要求推动专业建设。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和改进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按照专业认证要求,除了培养具有特色的目标外,还应关注毕业生5年后的发展情况,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而非知识的传递;专业认证强调专业举证、专家查证,即专业需要为机制运行、课程目标达成、毕业要求达成和持续改进的实现提供充分证据,要通过有效的数据来源、定量定性分析支持达成分析;严格遵循专业认证要求的不同类别课时比例,除了调整、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外,还要关注大量非专业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持作用,通过完整的课程体系覆盖毕业要求的全部指标点;注意企业专家在持续改进机制中的参与度,在适当环节支持企业专家的有效参与,以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持续改进。此外,要作好专业认证的其他保障工作,包括认证专家指导、相关教职员工的培训、面向学生的专业认证工作推进等方面。总之,专业认证是个系统性工作,是推进专业建设的重要推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于这种需要“校院两级引领”、覆盖专业课程体系和全部课程、涉及所有教学环节的工作,必须秉承细致入微、不厌其烦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地将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和持续改进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才能真正达到专业认证目标。

5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仅是务虚的“帽子”,还是支撑专业全面改进、全面发展的系统化工作。如果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看作少数人的短期集中工作,推行起来自然是困难重重。由于专业认证的工作思路与传统专业建设思路存在显著差异,在实际工作上既包含全局性设计和引领,还具有细致的任务。因此,想要作好专业建设,通过专业认证,只有切实面对挑战,将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系统化改革专业对人才的培育方式,形成有效产出的机制,才能将专业认证带来的挑战转化为专业发展机遇,从而推动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平.专业认证理念推进工科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4(1):42-47.

[2]张进,李玉柏,陈伟建.以专业认证为契机开展通信工程专业建设关键环节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0,18(1):87-91.

[3]刘思远.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课程内容建设:实践诉求、标准与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7):32-36.

[4]陈道蓄.工程教育认证:中国工程教育国际化的有力推手[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6,12(8):43-46.

[5]魏维,唐聃,方睿.试论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188-193.

[6]牛佳,成欣欣.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主体、客体及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9):14-18.

[7]牛余忠,孙昌梅,马松梅,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实施[J].高分子通报,2022(7):89-96.

[8]戴先中.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再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22(11):4-11.

[9]62-68,75.王永泉,胡改玲,段玉岗,等.产出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3):62-68,75.

工程类专业范文篇2

关键词:“工程材料学”;航空航天专业;教学改革

“工程材料学”是航空主机类专业(包括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和机械工程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该课程虽然仅有48学时,但承担着为未来的航空工程师构建材料知识体系的重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近年的工作实践,对该课程在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进行研讨。

一、高度重视航空和材料领域发展对“工程材料学”课程教学的影响

材料学既是基础科学,也是应用科学。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解决了很多工程领域的关键问题,有力地推进了相关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得材料科学成为最活跃的科学领域,材料产业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工程材料学”以物理学、化学等理论为知识基础,系统介绍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着重培养学生把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工程实际中提出的对材料结构、性能等方面问题的能力。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工程材料学”具有较长的开设历史,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对工程类课程建设的需求更加迫切,有必要以新的形势为背景反思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航空以众多学科知识、先进研究成果为基础,已发展成为一个由多个分系统组成的大系统,需要工程技术人员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综合设计。现代航空技术一百多年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探索天空,也使得飞行器的工作条件更加恶劣,工作环境更加严苛。现代飞行器不仅要具有速度快、航程大、载重多等特点,还要满足节能低碳等要求。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航空航天领域的诸多难题提供了可能,“一代材料,一代飞机”已成为飞行器发展公认的规律。这对航空航天工程技术人员的材料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飞行器及其主要部件的设计、制造和维护工作中,要全面认识材料的性质和特点,才能挖掘材料的潜能,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满足工作需要。面对航空航天迅猛的发展形势,仅了解和掌握已有材料的知识是不够的。具有创新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要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分析材料领域的发展对航空航天领域的影响,同时要认真研究具体工作对新材料、新工艺的要求,明确材料发展的需求。在新型飞行器的研发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用户对飞行器总体性能的多种要求,对各项技术参数进行统一的优化。在落实对飞行器性能的要求时可以发现,很多要求是相互矛盾的,比如飞机的航程和机动性就存在着较大的矛盾。为了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需要对飞机进行一体化设计,要及时掌握各种设计方案对飞机主要材料和工艺的要求,对飞机整体结构进行综合优化。在此过程中,各部门工程师都需要和材料系统密切配合,才能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降低全系统的风险,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综合性能。材料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材料科学与技术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发展最快速的学科之一,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耐磨材料、表面强化、材料加工工程等主要方向上的发展日新月异,促使“工程材料学”课程内容的不断充实。“工程材料学”课程要系统讲授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使得学生掌握工程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早期的航空工程结构以自然材料为主,如在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第一架飞机上,木材占47%,普通钢占35%,布占18%。随后,以德国科学家发明具有时效强化功能的硬铝为代表,很多优质金属材料被开发出来,使得大量采用金属材料制造飞机结构成为可能,也使得研究者们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于金属材料的探索。相应地,这一时期“工程材料学”课程内容也以金属材料为主。上世纪70年代以后,复合材料开始在航空领域应用。复合材料具有较高比强度和比刚度的优点使得工程技术人员对其抱有很大的希望。航空工程师首先采用复合材料制造舱门、整流罩、安定面等次承力结构,而现在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机翼、机身等部位,向主承力结构过渡。复合材料因其良好的制造性能被大量应用在复杂曲面构件上。复合材料构件共固化、整体成型工艺能够成型大型整体部件,减少零件、紧固件和模具的数量,降低成本,减少装配,减轻重量。复合材料的用量已成为先进飞行器的重要标志。相应地,复合材料必然要在“工程材料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钛合金的开发和应用使得飞行器具有更好的耐热能力,提高了发动机、蒙皮等结构的性能,有效解决了防热问题。“工程材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及时反映材料科学在提高飞行器性能方面的新应用与新进展。与此同时,其他相关学科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使得主机专业教学内容大幅度增加,“工程材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

二、认真分析专业教学对“工程材料学”课程的不同要求

“工程材料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是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桥梁和纽带,在航空航天主机类专业培养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该课程对主机类各专业采用同一标准教学。虽然主机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有其共性要求,但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差异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工程材料学”课程应该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具体需求,结合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安排教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和机械工程等主机类专业根据航空领域中的分工培养学生,毕业学生的工作要求有所不同,对知识结构的要求也不一样。就材料方面知识而言,不同专业学生也会有所区别,应按照专业特点纵向划分对“工程材料学”课程的要求。不同专业主要服务对象的材料特点是确定课程要求的主要依据。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要全面统筹飞行器产品及各部件的设计和制造,主要从事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飞机外形设计、飞机性能计算与分析、结构受力与分析、飞机故障诊断及维修等工作,要求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对现代飞行器设计技术的影响,因此要较全面地掌握主要航空材料的性能、制造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轻质高强材料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学习飞行器动力装置或飞行器动力装置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知识,主要培养能从事飞行器动力装置及其他热动力机械的设计、研究、生产、实验、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飞行器动力的重要部件对抗氧化性能和抗热腐蚀性能要求较高,要求材料和结构具有在高温下长期工作的组织结构稳定性。因此,材料在高温下的行为、性能和分析、选择方法应该是该专业“工程材料学”课程的重点。飞行器制造工程和机械工程等专业要针对现代飞行器工作条件严酷、构造复杂的特点,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实现设计要求,并为飞行器维护提供便利。该专业要求学生理解飞行器各部件的选材要求,掌握材料的制造工艺。飞行器零部件形状复杂,所用材料品种繁多,加工方法多样,工艺要求精细。很多新材料首先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应用,其制造技术具有新颖性的特征,设计、材料与制造工艺互相融合、相互促进的特点非常明显,这就要求学生在“工程材料学”课程中把材料基础打好,适应工艺和材料不断发展的要求。虽然各专业对“工程材料学”课程的要求有所不同,但课程基础一致。该课程名称为“工程材料学”,即明确其重点在于将材料科学与技术的成果运用于航空航天工程,把材料基本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工程材料学”是相关专业材料学科的基本课程,学生要通过该课程了解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微观和宏观基础知识,学习材料研究、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材料结构与性能等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等技术,为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创造条件,为将来从事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等打下基础。由此可见,在明确了各专业对该课程的个性化要求的基础上,更要明确共性要求。“工程材料学”课程要培养学生材料方面的科学概念,提升材料方面的科学素质,扎实的材料科学与技术知识基础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因此,“工程材料学”课程采用“公共知识+方向知识”的模式比较合适,即把教学内容划分为每个专业均要求了解的材料领域知识和根据各个专业特色需要重点介绍的知识两部分,既满足了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需要,又注重了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要求,促进了基础理论和专业应用的融合渗透,较好地满足了材料、设计、制造、维护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增强了跨学科、跨专业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和研讨问题的能力。

三、多管齐下建设丰富的教学环境

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工程材料学”课程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创新目标和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方案,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要求,注重与专业课程体系的融合,注重与工程实践教育的结合,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在充分调研与分析专业人才培养对课程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要对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内容进行修订,与相关教学环节有效整合,拓展教学活动的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加强与后续课程及实践活动的联系,解决学科基础课的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脱节或不衔接等问题。“工程材料学”在第四学期开设,是一门承前启后的课程。在前期开设的课程中,“大学物理”和“航空航天概论”是两门直接相关的课程。“大学物理”提供了学习“工程材料学”的科学基础,认真分析“大学物理”知识点在“工程材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航空航天概论”以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为主线,介绍飞行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如果在“工程材料学”课程讲授之初让学生重新回到机库,从材料发展的角度再次审视航空航天的进步,结合材料学的概念研究飞行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会使得学生对该课程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在相关专业的后续课程中,有好多课程与“工程材料学”密切相关,如“飞行器总体设计”、“发动机原理”、“先进制造技术”等,如果在“工程材料学”中对有关知识点作简单介绍,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综合分析相关概念,加深理解。在主机类专业培养方案中,“工程训练”是集中式的工程能力培养环节,其教学内容与“工程材料学”密切相关。“工程训练”教学内容以机械制造工艺和方法为主,包括热处理、铸造、锻造、焊接、车削加工、铣削加工、刨削加工、磨削加工、钳工、数控加工、特种加工、塑性成型等,每一种制造工艺和方法都与工程材料密切相关。在以前的教学工作中,材料是加工对象,对材料的性能等的介绍很简单,学生的认识较浅。如果在“工程训练”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加工工艺和方法对材料作较深入的介绍,从应用的角度分析不同材料加工工艺和方法的适应性,可以促进学生把材料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工程实际联系起来。通过让学生分析研究实际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表现来认识材料的性能,通过感性认识来体会材料变化的规律,把深奥的材料科学理论知识和生动形象的加工过程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强化了工程训练效果,还能让学生把材料的知识学活,留下更深刻的影响,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力。航空航天主机类专业的课程设计是重要的综合学习环节。课程设计任务一般是完成一项涉及本专业一门或多门主要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性的设计工作,通过一系列设计图纸、技术方案等文件体现工作成果。很多主机类专业的课程设计涉及材料的选用、处理等方面的问题。按照教学计划,“工程材料学”先行开设。因此,在相关课程设计中,有目的地提出材料问题,引导学生在更广的范围里选材,在更加深入的层面上分析材料性能,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材料科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把材料知识转化为初步的工作能力,克服课程知识的碎片化倾向。

四、结语

航空航天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集大成者,该领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科学技术的进步。材料学是航空航天工程技术人员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材料学”要按照现代大工程观的要求组织教学,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培养质量。航空航天领域和材料科学技术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工程材料学”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科领域的发展需要选择教学内容,按照理论实践结合、突出工程应用的要求构建知识体系。在教学工作中,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深入研究材料学的基本要求和各专业的发展方向,形成“公共知识+方向知识”的“工程材料学”课程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统筹考虑专业教学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以及课程设计、工程训练、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以“工程材料学”课程为中心,注重课程的纵向推进和知识的横向联系,不断加深对材料学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多角度研究分析、跨专业交流合作、多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汪涛 周克印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张校,姚可夫.工程材料[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周风云.工程材料及应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少刚,郑勇,汪涛.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M].国防科技出版社,2016.

工程类专业范文篇3

【关键词】教学改革;内涵建设;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产业其创新性和发展趋势日新月异,产业的新发展相应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探索不同育人模式和创新机制,提高教学质量,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生物工程类专业建设重要环节,是高校专业发展由规模化发展转向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1]。“生物制药工艺学”(Biopharmac-euticaltechnology)是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学科基础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等多门基础学科,为药物生产提供原理和方法,内容包括以生物性成为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微生物发酵、酶工程、细胞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提供产品和技术。“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综合性强,集合了生物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知识体系,该课程的建设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类人才培养目标、素质结构及专业内涵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课程目标与人才素质结构培养

生物工程类专业包括生物工程、生物制药和合成生物学专业,生物技术革命极大推动了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新兴学科发展,也推动生物检测试剂、抗体疫苗等产品的生产需求。如何挖掘新的专业特色、培养兼具工程素养、创新能力和具备国际化视野的生物工程类专业人才是专业内涵建设的目标,对生物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满足新型生物工程技术人才在相关领域从事产品生产、生产管理、工艺设计和新产品开发,实现“知识+能力+素养”综合化、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生物制药工艺学”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生物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药物生产工艺原理及其控制,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要求学生在学过生物化学、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分离与纯化工程等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各类生物药物的理化性质、分子结构等特征,并按照不同工艺的特点,确定天然原料、工程菌、细胞系、动力学等过程工艺与生产方法,并如何应用这些基本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问题[2]。通过掌握生物工程科学原理和工艺技术过程等基础理论和技能,培养能在生物工程领域从事生产技术提升、产品开发推广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生物药物制备的技术原理、生产工艺和纯化技术方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运用生物工程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生物工程制药的能力;运用生物工程知识进行制药工艺的改进、技术创新以及新药的研发,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生物制药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求实创新的精神。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开展专业实验,包括制定方案、处理样品、开展实验、分析数据、撰写报告、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等。

2“生物制药工艺学”教学方法革新

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单元和核心要素,课程体系对学生提高本科生的创新素质发挥重要作用。新工科专业人才是专业内涵建设,是通过课程挖掘新的专业特色、培养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3]。课程改革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工业生产实际应用能力,能够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基础、组织管理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在生物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生物工程相关产品过程管理、工艺设计、产品研发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实现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综合化、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生物工程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包括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内容,涵盖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及特征、生物与环境、生物化工、生物工程的原理与应用等知识领域,也是涵盖“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体系的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课程之间知识点的逻辑关系,调整部分课程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培养复合型应用技术型人才是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构建优秀课程教学团队,开展课程建设,将课程作业、课程测验、实验实习报告、课程论文等成绩纳入课程总评成绩中,便于综合考察学生学习效果。“生物制药工艺学”学习要求药品研发与生产与制药工艺相结合,前沿科技成果与制药工艺相结合,在实习基地观摩和操作实践中,加深体会,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和未知知识领域探究的热情。鼓励教师离岗访学、或到企业“双师型”培训,推进产教融合、注重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加强学术交流。在每个知识模块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具体产品的基本原理和生产技术,通过问题导向式学习、比较式学习、研究式学习和拓展式学习等方法,引入各种慕课和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素材多元化。通过引入虚拟仿真教学手段,推进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强学生践操作能力培养。开展线上线下、主动与被动的协同教学,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有机互补。如在基因工程制药工艺一章中,重组生物制品的工艺研发要求的核心内容、其相关法规和技术的指导原则之间的关系,如何把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抗生素、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制药中。通过问题激发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学习反过来被用于问题的解决,使知识更加丰富,容易记忆,也便于迁移。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改革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采用讨论式、翻转课堂等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兴趣。注重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提高实践教学与学习效率。

3课程建设与研究性学习

专业内涵建设是应用型本科教学中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首要内容,课程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单元和核心要素,真正对学生发挥作用的是课程体系[3]。生物工程专业知识单元的选择既要涵盖共性教学规范,同时根据教学资源的差异,体现专业的特色与优势。优化课程体系及个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将部分课程由理论课程为主调整为以实践课为主,开展课程建设,构建优秀课程教学团队,将课程作业、课程实验报告、课程测验、课程论文等成绩纳入课程总评成绩中。专业核心课程凝练涉及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习得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与方法论,这部分课程知识内容需要系统的、层次性地逐步展开,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需要结合当前学科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成果。专业核心课程强调工程人才的设计、研发、创新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与多学科学术共同体之间对话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挖掘和充实生物技术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前沿学术发展经验及时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和创造性思维模式,激发创新灵感,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和育人模式。深度融合生物学与工程学,结合学校、区域等特色,提高生物工程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服务社会功能。“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涵盖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内容,包括生物工程设备、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工厂自动化设计等工程内容,其专业内容主要领域分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和生物反应器工程,其中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工程的核心。在“生物制药工艺学”教学过程中,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效果显著。推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方法,检索相关知识点研究进展,帮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与实践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推进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教学等网络课程资源,开展线上线下、主动与被动的协同教学,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线上线下的有机互补[4]。同时,本科生导师制强调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培养模式,通过导师的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对人才创新素质提升以及本科教育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

4课程建设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双万计划”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战略和专业认证在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专业竞争力发挥重要作用。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与质量改进的重要措施是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主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效果和持续改进的理念。合格的专业认证有利于学校规范面向工程教育的各个环节,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声誉,培养全面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地方应用型高校主要从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能力、科研成果转化、社会服务水平和文化传承效果等方面,发挥用人单位反馈、第三方评价等在人才培养、人才需求、专业标准和专业认证等方面的作用[5]。通过生物工艺学课程学习和生产实践,分析学生掌握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能力、工程设计解决方案、研究性学习能力水平,把生物工程产业需求和前沿技术更新到教学内容中。以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企事业单位评价和反馈推动教学质量提升,了解用人单位对生物工程企业对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体系及其他方面的反馈评价,从而优化培养方案、论证课程体系、强调教学过程、落实质量监控以及持续改进机制。夯实教学内容生物工程类专业认证重点考核条件是否为达到学生预期目标而设置。根据生物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学科建设和行业发展的最新状况,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进行适时评价与修订。

5结语

应用型高校生物工程类专业内涵建设与产业的新发展密切相关,专业内涵建设以培养未来生物科学产业发展人才为己任。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及学科建设方面必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探索生物工程类学科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成果,培养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体系,富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更好地为生物制药行业输送合格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旦,赵红专.地方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59):126-128.

[2]余琼,王秋新.工科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索——以“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1359(7):25-26.

[3]过建春,李志宏.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发展之路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7(12):34-36.

[4]陈文琪,张薇.“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科专业内涵建设研究[J].科教导刊,2018,35(12):5-6.

工程类专业范文篇4

1.研究目标。电力系统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员工素质要求高,岗位技能标准高,如何通过学校的培养,使学生上岗后,上手快、能力强,是提高人才培养竞争力的关键。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真正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全面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本课题的研究将真正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做到目标的定位和培养模式之间的完美统一。

2.研究内容。电力系统岗位需求及岗位要求分析;目前我国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面向电力系统实现岗位对接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建构;课程体系的建构;师资队伍的构建;实践环节及实训基地的构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构建;教学管理及教学评估的构建。

3.研究观点。“岗位对接”是实现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关键;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定位不应该是片面强调动手能力,而应该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对于技术密集型专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理论基础必须扎实;要正确把握“知识够用原则”。

4.创新点。借鉴国家电网公司新员工岗前培训教材,通过广泛调研,分析企业用人岗位和学生就业岗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规格,岗位要求,确立实现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研究及实施思路

第一步分析调研。深入企业调研,研究企业岗位需求和岗位要求,研究国网新员工岗前培训教材,研究如何实现岗前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阶段。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借鉴成功的职业教育改革成果,利用调研结果进行深入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能够实现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阶段。按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总体思路,确立具体改革方案并组织实践。

三、社会评价及相关研究

近期,国内外职业教育专家、学者,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职业教育模式并结合高等教育的实际,提出来各种改革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模式;双证书模式;项目引领,工作导向模式;岗位对接模式等。伴随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开展,各种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得到推广和实践。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越来越重视并且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对人才选择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实现岗位对接的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成为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努力探索的课题。

四、结语

工程类专业范文篇5

关键词: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对策

一、引言

汽车类专业的设置为社会汽车类行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是响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实践教学是汽车类专业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1]。以下本文就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象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二、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计不够完善

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设计要求学校在进行汽车类专业课程设计时能够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理论教学和基础教学为辅进行合理设计。但是当前我国中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却完全相反,理论课程设计超过了70%,实践型课程设计只占总课时的30%左右[2]。这种课程设计安排很显然会限制教师的实际教学,也会影响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建设要求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实验室建设或者基地建设等。由于当前我国部分中高职院校对于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各院校的汽车类专业实验室建设投入较少,实验室的整体环境较差,如设备不够齐全、场地较小等,根本不利于实施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自然无法提高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

3、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突出

加强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建设需要教师能够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条件,即要求汽车类专业教师能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和有针对性的指导[3]。但是中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大部分为师范学院毕业或者专业学院毕业的教师,他们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理论知识和能力,但是在汽车类专业实践经验上还有所欠缺,因此限制了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

三、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探析

1、完善课程安排

教师的教学受课程安排的限制,实践课程设置的课时较多,那么教师就可以对学生多进行汽车类专业实践训练。相反,如果实践课程设置的课时较少,那么教师就无法有效开展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对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会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因此学校需要对本校汽车类专业的课程安排进行重新涉及,调整实训课程和理论课程的课时比例,增加实训课程,减少理论课程,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实践技能[4]。而在实训课程的设计中,学校也需要从学年安排的层次进行具体的设计。如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安排模拟实践课程或者社会调查,接下来一年则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社会实践的实习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要求能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实验室建设和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学校需要加大对这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尤其对于实验室建设而言,学校需要引进大量的科学技术,为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奠定基础[5]。此外,学校还需要引进先进的汽车类专业相关的仪器和设备,方便学生进行实验训练。在基地建设中,学校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或者独立建设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形式进行,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实验室建设以及基地建设都要求教师能够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和监督,防止出现教学形式化现象,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长远发展。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专业素质对于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效率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假设在实验室教学时,学生出现了实践操作上的失误大,但是由于教师缺乏实践训练,对该问题视而不见或者发现了该问题但是却不知道应该怎么解决,那么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积极提高汽车类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每个学期寒暑假或者节假日安排教师到汽车类专业公司进行实习,了解汽车类专业实践操作的有关问题,增强自我的专业实践能力;第二,邀请汽车类专业企业中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本校进行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高级工程称技术人员在汽车类专业实践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保障,也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指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实践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未来就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中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建设中却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时期要推动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要求学校和教师能够转变过去的思想观念,从课程设计、基础设施完善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欧刘勇 单位:南通工贸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石晶,魏丹,段敏.汽车类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131-133.

[2]邓腾树.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以泉州师范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为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01:79-82.

[3]王建辉,王达明.关于高职汽车专业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展望,2014,23:278.

工程类专业范文篇6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课程设计;OBE理念;实践教学

1引言

作为机械类专业较为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是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各个高校的机械类专业培养方案中,一般会根据自身的专业建设情况开设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和专业综合设计等实践课程。这类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多层次知识和能力的融合,培养学生针对某一复杂工程问题,开展创新性设计、分析与建模,设计出满足任务要求的解决方案,同时能够从不同的非技术性因素的角度考虑方案的可行性。然而,长期以来,机械类专业的课程设计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因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各种原因而出现了诸多问题,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学期望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机械类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需求,切实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开展机械类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方法研讨,探索实践教学新方法和新思路,解决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势在必行。

2机械类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学理念方面

机械类专业的课程设计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很紧密。然而,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动作为意识较为缺乏,经常以强调理论知识的运用和设计过程的规范性为主,对设计对象的实用价值和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缺乏足够的重视。例如:(1)课程设计题目陈旧,任务单一[1,2]。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多以减速器的设计作为主要任务;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中,多以各类常规零部件的加工工艺编制和工装夹具设计作为主要任务。(2)为了紧扣相应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设计任务基本雷同,相似性较高,部分课程设计的设计数据甚至于是多年未有改变。(3)实际教学效果不佳。在制定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时,由于缺乏对非技术因素的思考,如: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经济以及项目管理等[3],致使课程设计结果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无法全面地培养学生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方面的能力。由于教学理念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学生无法真正融合理论基础与生产实际,缺乏主动性和探索精神,抄袭现象严重。因此,机械类专业的课程设计总体缺乏创新性,实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2教学方法方面

作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机械类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多以指导教师讲解基本理论知识、设计任务与总体设计思路、学生独立完成相关任务为主,而实践性则依赖于学生自身查找资料、手绘图纸以及部分使用软件。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在直接参与实践操作指导、开展创新性实践教学等方面投入不足,导致指导教师的参与度无法得到保证和体现,会出现疏于指导、交流与研讨缺失、完全依靠学生的自觉性等现象。而由于实践教学方法匮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束缚,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没有获得较大提升,这与机械类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提到的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的初衷不相符。

2.3教学过程方面

机械类专业课程设计的实践学时普遍在1~3周,学生需要在较短的设计周期内独立完成相关设计任务。在具体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每位学生根据设计任务要求按照一定的设计流程开展课程设计,完成尺寸设计、理论计算、绘图、校核、撰写设计说明书以及答辩等内容。然而,这样的实践过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1)由于缺乏必要的过程制约机制,设计周期较短,完成课程设计时容易出现人为降低设计难度、设计数据理想化、与生产实际脱节以及抄袭等情况,因此,实践过程无法真实体现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2)机械类专业的课程设计的传统考核方式多以学生直接提交最终的设计说明书、图纸、工艺文件等书面材料以及参加答辩为主。由于考核方式不够灵活,无法反映设计过程,部分学生存在为了完成而完成的心态,只为了最终能够提交书面材料,而忽视了如何努力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3教学改革思路

3.1基于OBE理念重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以教育成果产出(OBE)为导向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未来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4]。作为机械类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工程实践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类课程设计应遵循OBE理念构建实践教学大纲。基于OBE理念,以可落地的生产实践项目为依托,围绕解决机械类复杂工程问题这一主题拟定丰富多样的课程设计题目,制定面向成果产出和生产实际的实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内容。作为实践教学的引导者,指导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项目能否落地的重要性,只有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课程设计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

3.2依托学科知识融合推进实践教学方法升级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现代制造业引来了由信息化、自动化快速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变的蓬勃发展期。作为发展历史悠久的机械类专业,更新专业知识体系、培养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需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机械类专业课程设计原有的以强调理论知识应用为主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上述需求。对此,依托多学科专业知识进行交叉融合推进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方法升级成为一个重要探索方向。基于所学的机械、控制、力学、计算机、编程等专业知识,学生可以不再拘泥于原有的常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鼓励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面向生产实际中的复杂工程问题,明确设计任务的应用背景和应用对象,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方向,充分吸纳不同学科知识和方法进行融合,开展具有创新意义的机械类设计与制造实践。同时,指导教师在实践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搭建等方面加强研究,以实践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开阔创新思维方式,主动参与实践改革。

3.3基于多维度构建分步式全过程考核体系

由于无法体现每位学生的真实工程实践能力,以学生最终提交的书面材料为考核依据的传统考核方式已无法适应以成果产出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作为注重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机械类专业课程设计的学习之关键在于实践性,而考核之关键在于过程。实践过程可反映学生的具体实践经过,可体现学生在面对复杂工程问题时的处理能力,可避免人为降低设计难度。因此,构建分步式课程考核机制是解决现有问题的一个可行方法。基于不同类型的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充分运用虚拟教学、在线考核等方式、方法,根据实践教学内容的完成情况,从技术指标与非技术指标、个人能力提升与团队协作精神、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途径与方法等多个维度分步骤开展考核,并给出具体评论,最终形成对学生整体工程实践能力的全过程、可回溯的考核与评价。

4结语

面对快速发展的现代制造业及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新要求,传统的机械类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新理念。因此,开展机械类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新工科背景下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新思路、新方法研究,是实现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新发展、满足制造业发展需求的必然之路。基于此,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OBE教育理念为导向,重构机械类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大纲,优化升级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方法,建立多维度分步式全过程课程考核体系为机械类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学生提升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汤晓明,潘晓红.“目标引导,任务驱动”下的课程设计与专业课教学同步的教改尝试——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J].大学教育,2019(1):58-60.

[2]李霞,陈建萍,魏敏,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现状与改革实践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25):63-64.

[3]李贵,王兴东,邹光明,等.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四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4):213-216.

工程类专业范文篇7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土建类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工程教育认证对本科院校进一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6.2项在师资队伍认证标准中要求教师的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对高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青年教师具有学历层次高、知识面广、观念新、工作热情高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工程实践经历少、工程教育意识淡薄、工程实践能力弱等劣势。实践表明,土建类专业具有交叉性强、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等特点,青年教师要成为一位成熟优秀、工程经验丰富的土建类专业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以满足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需求。因此,土建类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方面,有关学者做了相关研究[1-5]。研究主要集中在培养机制和策略方面,还未建立形成完善的提升机制。因此,从工程实践能力内涵、提升途径、提升平台、培养制度等方面构建土建类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模式,全面提升土建类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1制约土建类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原因

1.1工程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第一,高校在招聘青年教师过程中,多重视学历层次和科研能力,往往忽视工程实践能力方面,这类教师具有典型的“校门对校门”的特征,未参加过正规的工程锻炼,入校后又很快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工程实践能力薄弱[6];第二,也有部分引进青年教师参加过正式的工程锻炼,或已经具有多年工作经历,但比例较小;第三,企业外聘教师比例偏低,主要表现在学校不重视企业人才的待遇,导致其积极性不高,同时,聘请的企业人才没有足够的时间承担日常教学任务。

1.2学校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不健全

第一,针对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制度建设相对迟缓,有的学校存在空白;第二,部分高校在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制度设计零散化,缺乏学校层面的整体规划和系统性的制度顶层设计,从纵向上看,校院两级制度不完善,从横向上看,部门和部门之间制度脱节,从校内外看,学校和社会制度不健全,对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缺乏配套的制度建设,制度支撑不足,各自为政,形成不了合力;第三,制度体系存在制度冲突与制度真空并存,致使基层在制度执行方面无所适从。

1.3重学术研究轻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目前对高校的评价机制,注重学术研究成果的产出。以此为目标,部分高校校内提倡学术研究,对教师获批课题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给予较为丰厚的奖励,同时在职称评定中学术研究成果也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因此,青年教师热衷于申报课题、撰写论文等,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动力不足[7]。

1.4企业工程实践活动目的性不强

土建类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已经引起高校的重视,高校积极推行青年教师到建筑设计院、施工企业挂职锻炼,但由于目的性不强,锻炼目标和任务不明确,导致部分教师没有得到实质性的锻炼。

2土建类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模式

从工程实践能力内涵、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平台、工程实践能力提升途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等4个维度构建土建类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模式,如图1所示。

3工程实践能力内涵

工程实践能力是解决真实工程环境中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能力[8-9]。参考现有文献,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工程研发设计能力,土建类专业青年教师核心能力,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工程设计开发能力,具有良好的土建工程研发设计方案构建、施工图设计经验;二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土建类专业青年教师通用能力,涵盖建筑工程项目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三是工程实际操作能力,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范进行设备操作、产品加工等的实际操作能力[9]。三种能力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土建类专业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4工程实践能力提升

平台在原有“政校院企”协同育人平台的基础上[10],结合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途径,对其进行功能转变,形成“政校院企”协同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平台,如图2所示。转变“政校院企”各方主体的角色定位,创新建立“政校院企”各方主体在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中的角色定位,明确各自职责和权力。政府负责推动行业、企业与学校合作,支持在省内建筑类企业设立教师企业工作站;学校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负责“双边”“多边”组织机构和平台建设、协调与管理,为青年教师提供共性培训与特色培训;科研院所提供科研创新平台;企业提供工程实践平台,设置青年教师工程实践岗位,设立校企共建教师企业工作站。

5工程实践能力提升途径

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进行工程文化和工程伦理培养,是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基础;另一方面采取具体的实践方式,是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具体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同时,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不能简单依靠单一提升途径,需要采取多途径相结合共同作用[11]。

5.1工程文化和工程伦理培养

工程文化培养以人与工程的关系、人对工程的态度等为出发点,将科学、人文和工程有机结合,在开展工程文化理论研究基础上,探寻校企工程文化互动融合,不断强化青年教师工程文化素养。随着我国施工企业不断走出国门,对土建类工程师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师们应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特别是本职工作道德价值判断能力。因此,青年教师工程伦理培养是决定当前土建类专业学生培养是否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5.2工程实践活动

涵盖工程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教师不仅要经历工程研发设计,参加土建工程项目管理,参与工程实际操作,真正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结合土建类具体专业实施建筑公司总部和工程项目部两个层面多岗位、多形式、跨部门轮岗制度,切实增强教师参与度,满足不同专业教师提升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不同需求。

5.3校企合作和定期到相关企业挂职

加强与中建、中铁、中交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学校的校企合作就业实践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为土建类专业与各公司进行深度产学研合作和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提供了广阔平台。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每年举办的顶岗实习招聘双选会,构建“学生顶岗实习+青年教师工程实践”结合模式,不仅能提高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增强青年教师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还能实现教学与工程实践相融合,共同构建校企产、学、研平台。同时,通过“政校院企”多方协同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平台,使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更加贴近社会和企业需要[12]。

5.4国际工程实践交流活动

一方面工程专业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国际化”和“工程实践”是工程教育认证的关键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交流不断加强,培养能够得到国际互认的高等工程人才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施工企业不断走出国门,国际工程承包越来越多。基于以上两点在培养学生国际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对土建类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依托校企合作单位,举办土建类青年教师与参与工程国际项目的归国人员开展国际工程实践交流活动。

6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

制度是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依托“政校院企”协同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平台,需要学校有整体规划和系统性的制度设计,从聘任制度、培训制度、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构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制度[9],做到纵向、横向、内外制度相互呼应,完善“政校院企”各方主体利益协调机制,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形成合力,保障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顺利推进。

6.1聘任制度

严把教师招聘入口关,打造优势互补的工程实践团队。第一,在教师引进制度上,适当增加工程实践能力在招聘中的比重。将是否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主持横向课题情况、参与工程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情况等主要考察标准,注重引进具有博士学历且有工程实践经历的国内外高校毕业生或教师。第二,优化工程师资队伍结构。通过长聘或短聘等方式适当引进行业企业高水平、高职称工程技术人才的比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通过制度约束,引进不同背景、经历的人才,具有不同能力特点,形成高学历人才与高水平、高职称工程技术人才优势互补的产学研多元教师队伍。第三,充实企业外聘教师,明确相关待遇。

6.2培训制度

首先,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对青年教师培训频数、内容、形式、资助等明确规定。根据新进教师、新进企业人才、现有教师的不同工程背景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将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纳入培训制度;其次,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做好本校青年教师的工程文化和工程伦理的共性培训,同时,结合各学院情况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内容,开展本院青年教师特色培训;最后,基于“政校院企”协同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平台,实施多阶段、多形式、立体化的协作型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计划。探索共性培训-特色培训-协作提升培训模式。

6.3评价制度

在职称评聘条件中,高校可将工程实践与教学、科研并列为考核评价的一级指标,根据本校情况对教学、科研、工程实践制定权重,并建立可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引导青年教师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另外,要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教师设定不同的考核评价周期,促使教师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实践。

6.4激励制度

建立并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正负激励与反馈制度。首先,通过正向激励,对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效果好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可设立“工程实践先进个人”等具有工程实践特点的奖项进行表彰,对其他青年教师进行正向引导。其次,通过负向激励,对部分不符合学校工程实践能力要求且不参加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教师进行适当的批评告诫。最后,通过制度引导、鼓励教师参加工程训练,将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转化为青年教师的内在需求,最终实现“要我去”到“我要去”的转变。

7结语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是一项长期的、不断夯实的过程。随着建设工程领域新技术、新材料等的不断应用,土建类青年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才能满足国家日益提高的人才培养对教师的需求。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的不断推进,各高校也逐渐加强对土建类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本文从工程实践能力内涵、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平台、工程实践能力提升途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等4个维度建立了土建类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体系,满足青年教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建立,周建,朱博,等.“卓越计划”实施中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措施与成效——基于纺织工程专业的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85):155-156+161.

[2]徐艺,徐基贵.地方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及路径分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8,34(04):113-114.

[3]乔贵方,温秀兰,万其,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7):45-47+50.

[4]刘敏,王慧锋,毛庆峰,等.工程教育认证视域中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7,34(04):17-22.

[5]王宁,于佳鑫,隋国荣,等.青年教师工程实践教学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20(35):30-31.

[6]吴霞.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现状及对策分析[J].河北职业教育,2020,4(02):102-104.

[7]韦建军,何永玲,岑华.基于课程建设的应用型高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9(12):93-97.

[8]朱正伟,马一丹,周红坊,等.高校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现状与提升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4):88-93+148.

[9]王亚红,杨秀东,钟方丽.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9,36(04):1-4.

[10]刘辉,孙世梅,张智超.新工科视域下“政校院企”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建筑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20(07):147-149.

[11]岳慧君.论"卓越计划"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的构建[J].求知导刊,2016(14):153-154.

工程类专业范文篇8

专业英语在机械类专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械类专业英语应用教程》一书是由马庆芬、刘培启等与机械工业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是普通髙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符合新课程教育背景下的任务与要求。书中内容涉及面广,且素材丰富,针对机械设计、制图及制造等机械类专业知识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了分析,可以为读者提供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此同时,书中通过设计理论与实践两个主要的环节讲解机械类专业英语的相关知识,教师通过翻阅该书进行教学课堂的设计与情景教学,机械类专业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翻阅此书,了解相关的知识点内容的同时,与学过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巩固并总结专业知识。此书的定位是通过讲解机械类专业英语的基础知识、学习方式与技巧,提升读者的机械专业英语运用能力,可作为机械相关专业的教材,也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纵观《机械类专业英语应用教程》一书共分为4个部分,15个单元,针对机械类专业英语的相关知识与学习技巧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一部分主要描述了专业英语的基础知识,包括专业英语的单词、语法、修辞等特征和学习专业英语的必要性。

此书主要对语句的翻译方面进行了讲解,从第一单元到第二单元为该书的第一部分内容,读者通过翻阅第一部分,补充并完善自身所薄弱的机械专业英语相关环节,从而巩固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第二部分全程以英文讲解的方式,主要描述了机械专业英语阅读理解方面的知识,主要内容围绕着engineering、mechanical、machinery、manufacturing、robots等相关内容进彳了展开,阅读理解作为专业英语学习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要素,这一部分的内容为书中的核心环节,从第三单元到第十一单元为本书的第二部分内容,理解与掌握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可以有效提升读者的英文阅读理解能力。第三部分主要描述了机械类专业英文口语训练方面的知识,包括面试过程、注意事项及常用单词与英文自我介绍相关的实例分析、学术报告的要求,并把学术报告与论文进行了对比,有利于读者深层次地了解学术报告的结构及基础知识,为查找相关的资料提供了基础。与此同时,第三部分描写了几种不同的学术报告的主体结构,包括对电子演示文稿的要求、演讲前的准备与发挥和国际学术交流常用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不仅可以提升机械专业学生对专业英语的认知程度,也可以提髙机械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第十二单元到第十三单元为本书的第三部分内容,读者通过阅读这部分的相关内容,可以有效提升英语口才,为自己增加核心竞争力。第四部分主要描述了英语写作方面的相关知识,包括对英文科技论文、信函、简历及各种不同应用文体的相关写作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从第十四单元到十五单元为书中的第四部分内容,也就是最后一个部分的主要内容,读者通过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了解不同题材文章的写作方法,并明确自身在机械专业英语写作方面的优势与劣势。除此之外,书中设置了中英文名称的对照页面,读者在翻阅这本书的过程中,当遇到生疏的字或内容时,通过浏览该页面,缩短自身的查找资料的时间,从而有效提升读者的阅读与学习效率。

基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英语应用探析去评价《机械类专业英语应用教程》一书,首先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英语应用探析进行分析,目前,很多髙校注重提升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能力,其中,包括提髙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英语课程在培养机电类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方面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如今,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英语,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且成为优秀的企业员工之一。与此同时,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相关内容,可以在业余时间阅读英语书刊、英文技术文献等英文资料,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为与外国人进行流畅的学术交流奠定基础。

在《机械类专业英语应用教程》一书编著创作过程中,不仅针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英语应用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描述,还针对机械类专业英语应用教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样可以教会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技巧,提升学习效率。书中分别对Springs、screws、Lubrication、bearing、gears等机械专业知识教程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并且通过设置难句释义环节,教会学生相应的学习技巧与方法,从而提升机械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基于此可以得出,《机械类专业英语应用教程》一书不仅机械专业知识与专业英语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符合了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也为机械专业教师备课提供理论基础,并对机械专业学生提升专业能力方面具有参考价值,从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与此同时,读者通过翻阅这本书深入了解机械领域专业英语方面的内容,扩大了知识面,工程技术人员通过翻阅此书,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勇 单位: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工程类专业范文篇9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生物工程专业

“课程思政”是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各环节中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1]。相对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并不改变课程教学的性质,而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发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有效融入课程教学,激发学生的内生学习动力,提升课程课程能力[1]。党中央和教育部一直重视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1-3]。生物类专业是一类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类专业,具有多种学科交叉的特点,课程体系复杂庞大,综合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知识体系严谨,结构完整,科学性极强[4-6]。同时,生物类专业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提示我们,生物类专业思政元素发掘、融入等教学实践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效。另外,《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必须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3]。可见,生物类“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不仅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还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的重中之重,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再好的课程思政理念、课程体系都无法有效实施。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工程类高校教育理念的广泛共识[1,7,8]。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从2005年开展以来,通过不断的发展和持续改进,形成了国家通用标准[7]。国家通用标准对工程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课程思政实施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同时,国家通用标准对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水平、能力和素养等方面做了规定[1,7,8],不仅要求专业教师在数量结构上满足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要求学历、职称、生师比、年龄等结构合理,做到学源多样,学科全面,达到专业认证标准规定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教师队伍数量充足、素质较高,能够满足相关课程的教学需要;同时,还要形成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积极聘请专家、优秀教师充实专业教师队伍,兼职教师素质良好、队伍稳定,数量符合要求[1,7,8]。可以看出,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工程教育认证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达到毕业要求的关键核心,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起着关键作用。鉴于此,本文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探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生物类“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确保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的高效推进,是今后工程类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推进方向。

一、生物类“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一)建设一支优秀的、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

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培养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生物类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教师队伍,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教学和育人能力突出的服务于生物类专业的、跨学科“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

(二)建设一个丰富的、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

教学团队深入挖掘课程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点,调整教学内容,突出思政目标,建设一批优秀案例,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适用于生物类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

(三)建设一个灵活的、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引导教师积极运用信息化载体,利用课堂主讲、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参观体验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有机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构建一个灵活的、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二、生物类“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机制

(一)强化制度保障功能,创新科学管理机制

1.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完善“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的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专项团队建设领导小组,由团队负责人任组长,以生物类专业和思政育人为两条主线推选两位团队骨干成员为副组长,组成团队领导小组,以“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为目标,统筹落实团队建设任务。2.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团队通过实施定制化项目,搭建教师研修平台,组织教育教学研修活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通过以赛促学、观摩课堂等模式,团队成员对优秀教学案例和教学模式相互学习借鉴,再由具体课程教学活动的实践,探究适合本门课程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模式。3.建立考核与激励机制在教学组织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优化教学组织的考核评价制度,着力推进新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制度改革,实现以立德树人为重点的全面考核转变。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

(二)增强建设落实能力,创新多种驱动渠道

1.课程思政元素的科学合理挖掘对所讲授课程的知识逻辑、学科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均要有深度、广度、长度的理解与研究,需要专业教师积累经验、提升能力、阅历,付出大量时间精力等才能较好地完成。同时,课程思政元素不仅仅是课程本身蕴涵的元素,还要从专业体系思考。第一,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形成各门课程协同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第二,课程建设。首先,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建设,守牢思想文化阵地。其次,通过规范教材的选用,将规划教材、优秀教材、特色教材等作为教材选用主体,确保教材质量。再次,梳理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课程教学大纲中融入“课程思政”目标。第三,课程思政的系统性体系建构。课程思政建设从系统上谋划各门课程的聚焦点,区分课程特色、注重学段差异、明确校际优势。2.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有机融入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就是在“润物无声”中达成育人功效[9]。课程思政的另一个难点是如何把善与美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的求真之中、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在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贯穿思想价值引领。在管理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重要监测指标,引导所有课程自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

三、生物类“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结果

(一)建成高水平的、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

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经过5年的合作实践,逐步形成专业教学与思政元素结合的教学模式,打造优秀高水平的、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团队及成员获得校级荣誉15项,争取获得省级荣誉8项;当前,该团队正在积极申报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提升团队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坚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做好思想引导和行为示范,通过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挖掘思政元素参与建设,团队成员注重自身提升,“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2.革新团队教师“课程思政”理念认识到高校专业教师的思政融入专业课的教学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性的影响,进一步明确每门课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强化教师的育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3.强化团队教师对专业的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充分认识在教学内容上,进一步选准切入点,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中,加强专业本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教育。团队成员积极探索,形成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元素“七个结合”的教学经验:团队成员注重专业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与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相结合、与“三德”教育相结、与法律意识教育相结合、与科学素养教育相结合、与创新教育相结合、与“生物安全”教育相结合。4.提高团队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艺术增强“课程思政”的说服力、亲和力和有效性,坚持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制定了相对比较完善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改变了原有的教学形式。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加入新型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强化德育元素的浸润作用。注重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监督和管理作用,“课程思政”教学实效性不断加强。

(二)建设形成具有示范性的生物类“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

通过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库,生物类专业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思政”专业全覆盖;建设校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6门,邀请校内外专家、同行观摩评价课堂;获校级课程思政类教改课题立项3项,获得省部级教改课题立项1项;撰写项目建设研究报告,对团队建设做出总结和推广以期能对其他学科或专业的课程思政课建设提供示范性样本。1.引入中国科技成果,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责任意识充分挖掘中国元素,将知识点与我国科技发展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四个自信,使学生成为新时代有知识、有本领、有担当的新青年。2.以科学家的科研实践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我国科学家的科研实践经历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良好素材。例如,在“萃取”一章中,通过屠呦呦在无数次失败中发现青蒿素提取方法的故事,让学生不仅能学会萃取的机理,还能体会到前辈科学家在科学实践中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展示国产生物制品的成就,引发学生对创新的思考国产生物制品的开发涉及大量生物分离知识。例如,在“离心”章节中,以国产“爱可唯”新冠疫苗为例,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4.引入国家相关政策及国际案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在课程教学中引入相关国家政策,对学生设计评估方案、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职业素养的培养等极为重要。比如在“色谱”章节中,引入我国对某制品纯度的要求以及相关法规,可帮助学生建立绿色环保理念,完善知识结构,成为学科内容的有力补充。

(三)探索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方法路径

1.利用网络平台为教学载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涉及课程均制作融合课程思政视频,利用“中国大学MOOC”“超星学习通”“问卷星”等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实现即时交流、讨论,打破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2.利用案例资源为教学载体,提高“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融合度针对学生“理论学习不积极,实例应用兴趣浓”的特点,团队在生物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制定了“实例为载体,思政为目标”的基本方针。为此,教学途径主要采用基于案例的任务驱动式,结合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的BOPPPS模式、参观教学法和操作练习法等。教师通过生产、科研中的实例讲解主要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真实的情景、项目中开展教学,引申出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匠精神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自强不息、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国奉献的精神。

四、结语

工程类专业范文篇10

关键词:线上教学;计算机类专业;西藏高校;教学改革;新工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高校在线教育教学改革将是必然趋势。在国家大力推动建设发展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是新工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专业课程尤其是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更是天生契合在线教育的实施。学术界和教育界针对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文献[1]中认为推动计算机教育需要高度关注实践能力培养,并系统阐述了大规模开放在线实践(MassiveOpenOnlinePractice,MOOP)的概念、模型和体系;文献[2]中提出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工科应采用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的“混式教育”在线教育模式;文献[3]中通过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阐述引入信息化平台对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总之,学者们一致认为新工科教育势必要将传统教育与在线教育相结合,并提出了建设性方案。西藏的高校是中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是美丽新西藏建设,尤其是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受西藏地区地理、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影响,西藏高校人才培养能力与中东部地区同等高校相比较为落后,特殊的区情决定西藏高校不能直接照搬照抄其他教育发达地区高校的线上教学模式。如何在有限条件下有效开展线上教学,成为西藏地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教育工作者亟须解决的问题。

1西藏地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工作面临的挑战

1.1西藏地区网络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在线教育的基本形式是通过网络进行教育和学习,良好的网络设备是在线教学的硬件基础。西藏自治区信息化建设起步晚,与中东部地区相比差距明显,部分地区的居民并没有实现百分百的互联网接入,一些偏远地区手机信号弱并且非常不稳定,同时受高海拔等恶劣自然环境的限制,西藏部分地区的电力供应极不稳定。1.2在线教学平台建设和资源储备滞后。虽然藏区各个高校都已引进一些在线教学平台,建设了一批在线课程,如西藏大学引进了智慧树平台,但是仅局限于开放通识性课程的应用。对于计算机专业教学,缺乏针对性较强的核心课程。此外,计算机专业课程对交互性、实践性要求较高,而目前藏区高校引进的多数在线教学平台缺乏教师在线互动教学模块、实践模块等,主要依靠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书籍等方式自主学习,不能满足计算机类专业的授课需要。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平台建设的相对滞后,导致各学校没有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的相关线上教学资源储备。1.3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及经验不足。西藏地区网络信息技术及教学管理水平较之中东部地区发展迟滞,网络设施建设的相对落后和在线教学平台建设及资源储备的滞后,使得整个藏区高校的教学工作只能以传统线下教学模式为主,鲜有教师尝试在线教学,导致教师队伍在线教学能力和经验明显不足。线上教学工作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能够及时适应并使用好在线教学平台资源和工具;其次,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思路,打破传统线下教学的惯性思维,适应线上教学课前准备、课中授课、课后反馈的新要求;最后,教师需要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储备与专业技术提升,以满足线上教学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灵活性需求。1.4学生基础薄弱,能力参差不齐。西藏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服务于西藏地区的建设需要,因此高校学生构成中藏区的学生占多数。藏区学生的文化基础整体偏低,高考录取分数也非常低,对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弱,知识需求相对不高。另一部分来自非藏区的学生相对文化基础较高,对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强,需求也就比较高。以往的线下教学模式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往往按照统一进度安排教学内容,存在一部分学生“吃不下”,而另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矛盾现象。线上教学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自觉性、自律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也给线上教学工作带来更大挑战,如何灵活安排教学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西藏地区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模式设计与平台选择

2.1线上教学模式设计思路。在线教学并不是把传统的线下教学通过一个直播平台简单地搬到线上开展就可以实现。基于藏区学生网络硬件支持不够、在线教学平台建设滞后、教师在线教学能力不足及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的实际,采取“授课讲解点播为主,答疑互动直播为辅,练习考核实战为重”的线上教学思路,更符合藏区高校教学实际。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提前录制课程知识点或选择网上优质课程视频教学资源上传到教学平台,同时布置相关作业,学生线上点播视频教程并完成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录制作业的讲解视频,并利用直播软件对具备网络条件的学生进行集中讲解、答疑、互动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做好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2.2线上教学平台选择原则。当前线上教学平台五花八门、功能差异巨大,专业适用性和收费标准也不尽相同,对于藏区高校含计算机类专业的学院来说,在选择在线教学平台时必须要有合理的顶层设计,以满足教学安排的需要。线上教学平台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①适用性原则。对于大部分藏区高校来说,选择简单易用、服务费用在学院教学经费能够承受范围之内的平台是进行线上教学的前提,同时要求线上教学平台能够实现线上授课、资源、作业布置与评阅、在线讨论等课堂教学主体环节的基本功能。②专业性原则。针对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上要求专业实用性较强,选择能够针对计算机类专业实现实践教学,如程序和部分作业的在线评判、分析、统计等功能的平台。③互动性原则。针对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交互性较强的特点,线上教学要求选择增强师生线上交流互动的教学平台,一方面确定效果较好的会议或直播平台用于师生的课堂实时答疑、互动,另一方面也要选择一款教师和学生常用的社交软件进行必要的师生情感交流和信息沟通。2.3线上教学平台方案。根据线上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以及平台选择原则,各高校或学院确定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学需要的线上教学平台方案。教育部为在疫情防控期间支持高校在线教学服务方案公布了数十个在线课程平台,并且在疫情期间免费为高校平台课程建设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藏区高校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提供了便利。例如,西藏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目前使用的EduCoder在线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课堂创建、分班分组、资源上传、视频播放、作业、在线评测、课堂签到、主题讨论等一系列的教学功能,实现智能化、反馈式、个性化教学等全过程在线管理,适用于线上教学要求。此外,Zoom多人云视频会议软件、腾讯会议、企业微信、钉钉等能为用户提供兼备高清视频会议与移动网络会议功能的云视频通话服务,使教师和学生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进行多人视频及语音通话、屏幕分享、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时在线互动。当前网络社交是师生之间和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教师做好课程教学和大思政工作的必备工具,因此,学院也需要统一要求任课教师选择交互性App,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资源分享、知识传授和个性化指导。

3西藏大学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实践

西藏大学作为西藏地区重点建设高校,承担着为藏区建设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同时,西藏大学在藏区高校中师资队伍水平相对较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以西藏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在线教学经验为例,探索和实践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工作,不仅可以为西藏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还可以为西藏高校新工科专业线上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参考。3.1在线教学实施方案设计。西藏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选择EduCoder作为课堂管理和教学平台,Zoom平台作为师生直播互动平台,QQ软件作为课后交流平台。根据3个网络平台的不同功能特点,明确各自的功能分工,避免功能上的交叉使用,以便教师和学生清楚地知道哪个教学环节用哪个平台。总的说来,课堂管理和教学的主要环节都在EduCoder平台上实现,需要在线实时直播互动的环节在Zoom平台进行,QQ主要用于课后的沟通交流。图3.2在线教学工作流程描述。(1)每位教师在EduCoder平台上注册账号,创建课程和班级,邀请学生加入。(2)根据教学进度录制课堂知识讲解视频并上传到平台,此外还可以将一些优秀的教学视频分享到课堂上。(3)根据课程教学需求选取或设计实训作业用于学生在线实践,结合授课知识点布置普通作业,这两样作业都设置提交的期限,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跟上教学进度。(4)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对一些重难点录制讲解视频或进行直播互动讨论。(5)根据学生作业评阅、互动过程及平时沟通情况,依据EduCoder平台提供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接受程度,调整教学方案并进行个性化指导。3.3在线教学实践初步成效。自3月9日线上开课以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已经实现了本学期计算机类专业学生62门次课程中56门次课程的线上授课(其中,6门次线下实验实训类课程暂时不能在线上授课)。学院63名教师参与线上授课,计算机类专业503名学生参加线上学习,其他专业1709名学生因为选修计算机公共课也参加了线上学习。线上开课前3周,学院教师累计在EduCoder平台482个教学视频、339个课件、561个实训项目,累计完成1694个知识点的教学;学生提交了8026个作业文件,累计完成26643人次的知识点学习和考核。其中,学院教学方案的在线实践体系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线完成实验评测达35827次、实验报告达4909个,实现了教育部要求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目标。

4西藏地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思考与建议

4.1计算机类专业线上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我国全面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精深、轻综合,重灌输、轻自学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工程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西藏地区各高校在计算机类教学设计中,必须基于“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目前,藏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在教师人员配备、教师教学能力、教师工程能力、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完全按照现有教学资源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新工科人才培养是不现实的。引入线上课程,实施在线教学改革,能更好地解决师资短板,补充优质课程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扩展学生学习途径,从而推进新工科建设,培育符合时展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4.2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实践平台建设迫。在眉睫国家发展新工科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着力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加大课程整合力度,推广实施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等研究性教学方法,注重综合性项目训练。计算机类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工程性、综合性等特点,学生只有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学好专业。目前,藏区高校配置的计算机类专业实验室主要是以机房为主的线下单机实践,在时间、空间、服务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引进在线实践教学平台,不仅能够借助平台实现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还可以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凝练一批教学改革成果。4.3计算机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及工程能力亟待提升。新工科工程型人才的培养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兼具良好的教学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在线教学倒逼任课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知识储备、资源筛选、师生互动、个性化指导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出改变和提升,教师只有不断开阔视野、保持学习,才能适应线上教学的要求。计算机类专业知识更新较快,教师需要不断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技术、理解原理、挖掘本质,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带动学生能力提升。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课程的爆发式需求,对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体系建设和教师能力提升已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藏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向中东部地区高校看齐,瞄准学术前沿,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工程能力。

5结语

在大力发展新工科的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应该自上而下,从学校到学院成体系地规划和建设,在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能力、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引入优质教学资源、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探索。西藏大学将以新工科工程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继续努力探索计算机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新方法、新模式,力图为推动西藏地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怀民.国防科技大学王怀民教授:从MOOC到MOOP[EB/OL].(2018-12-14)[2020-05-12].

[2]王丽霖.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新工科在线教育的应用问题初探[J].内江科技,2019,40(9):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