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审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7-02 10:09:50

工程管理审计

工程管理审计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工程管理审计;改革;实践探索

新时代背景下,在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广西大学内部审计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找准高校内部审计职责新定位,在创新发展方面探索转型与突破。尤其是工程审计工作,不断开辟新思路、勇于革新,探索出适应学校自身发展实际的工程审计新方法,逐渐构建起工程管理审计新体系。

一、高校工程审计转型发展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角色不明确,职责界定混淆。大部分国内高校工程审计以工程项目各阶段重点审计为主,从工程项目的事前、事中到事后,主要对施工招标文件、招标控制价、施工合同、工程进度款、现场签证及竣工结算等进行审核,有些还参与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对于工程项目送审,有些高校建设管理部门送审时未经过初审,就直接送审计部门;有些高校建设管理部门送审时只是形式性签署意见,未对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核,并常常将审计部门的复核工作作为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程序,使审计部门不经意充当了防范风险的“第一或第二道防线”。这些现象常常使审计角色不明确,职责界定不清晰,失去了内部审计监督的独立性。(二)工程项目审计方式单一,影响实施进度。随着高校发展及“双一流”建设的推进,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加,且工程种类丰富多样,新建大型基建项目、零星维修修缮项目、综合性复合型项目、智能化项目、多功能展厅及校史展厅等精装修项目也逐渐增多。大部分高校对于不断增加的各类审计项目,无论项目大小、项目类型、项目紧急重要程度如何,仍按原来常规审计方式开展工作,有些十几万元、甚至几万元的零星工程项目招标控制价审核时间过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三)工程审计“以点带面”,忽视全局监督。现阶段,高校工程审计中常常发现送审项目中的管理问题。例如,在招标控制价审计时发现,项目经费未落实就开始施工,或者项目招标控制价经费超过了项目批复的立项经费,或者出现立项时为整体项目,但编制招标控制价时,却拆分成一期、二期工程项目进行送审等;在结算审计时发现,有些项目施工合同签署要素不完善,竣工验收管理不清晰,验收不及时,签署的验收日期不符合常理;项目的施工单位基本都是几个常见施工或监理单位,大部分工程项目施工工期超过合同约定工期等。这些问题反映出审计部门在审计个性问题时,未能结合工程项目整体实施情况,全过程地总结归纳共性问题,忽视了对工程项目全过程整体宏观的管理与监督。

二、高校工程管理审计改革实践探索

工程管理审计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工程管理;审计增值

一、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发展及必要性

随着内部审计理论的发展以及新时期对内部审计的新要求,内部审计从传统的监督和评价模式,逐渐向包含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在内,并增加咨询和建议功能的管理审计方向发展。因而工程审计也必然向管理审计的方向发展。2016年《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意见》,对加强直属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并明确了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是指对建设工程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有效性进行的确认和评价活动。强调新形势下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应更加注重绩效,突出审计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创新审计机制,实现促进完善内部控制、促进落实管理责任、促进提高资源绩效的目标。

二、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

1.高校基建工程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不够工程项目涉及的专业复杂多样,不同的项目技术特征差别很大,相应的工程审计也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这就要求审计人员除了有工程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配备相当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但是,有的高校在配备审计人员时,侧重要求具备财会知识,造成了审计人员对建设工程的基本知识不了解,导致了审计风险加大。2.业务部门管理制度不完善业务部门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设置不合理、存在漏洞,或者虽有制度但项目负责人对制度了解不够透彻,开展业务时并没有按照部门规章制度和学校规章制度去执行,而且业务部门并没有对职工开展制度学习培训,导致员工轮岗时对相关规章制度不熟悉,造成工程项目开展不顺利,甚至经常出现施工过程变更签证资料后补的情况,最终导致工程管理质量差,增加了工程管理审计的难度。3.审计模式单一,存在局限性目前,大多数学校审计部门虽说将审计关口前移,由建设工程项目结算审计推前到预算审计,但是仅仅关注预算审计及结算审计是远远不够的,建设工程项目开展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风险,审计关注预算、结算核减会导致建设工程项目的审计并不是覆盖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导致了工程管理审计的局限性。4.审计工作被动,主观能动性不足审计部门对工程项目合同审核、施工阶段、项目验收等环节的审计中,业务部门常常将审计部门当作是推进项目实施的主导,习惯等审计部门签署意见后才将项目推进下去,这导致了审计部门无法公平、公正地实施监督、评价、建议职能,而业务部门也因此缺少对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化考量。

三、创新审计模式,实现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增值效果

为了使内审部门公平、公正、客观地发挥审计的监督、评价、建议职能,更好地服务学校,服务工程项目,实现项目增值,拟从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方面;内控制度建立健全方面;事前审计(招标控制价审计)、事中审计(变更签证审计)、事后审计(结算审计)方面;创新审计模式等四个方面研究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增值意义。1.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完善审计人员配置,加强审计人员队伍的建设,招聘工程专业知识的审计人员,并且需具备一定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在进行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时能够凭自身经验应对复杂的工程项目审计,能高效率履行审计职能。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建设工程管理审计中,应突出审计服务职能的作用。其目的是为学校的工程项目提供服务,并提升学校的价值。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使业务部门科学、客观地进行决策,规避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达到增值的目的。首先,对学校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梳理和完善,明确审计职能。除了监督和评价外,还应突出服务职能,更好地履行审计职责,推动业务部门建立和完善工程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审计部门采用常规审计、专项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的模式,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审计,关注重点领域和典型问题,最后提出审计建议,实现审计增值。3.实施动态的全过程跟踪审计(1)事前审计,根据学校建设需要,加大工程项目前期立项、招标审计监督力度。对于不符合建设程序、校园规划和资料要求的项目,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及建议,并要求相关部门进行调整及完善。在招标控制价审核阶段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必要时与业务部门及设计单位勘察施工现场,寻求对设计图纸的优化,节省不必要的投资,关注预算编制是否准确,是否根据设计图纸编制清单内容,是否有高套或者错套定额子目等。(2)事中审计,施工阶段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过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及签注,是影响工程项目造价的主要因素,审计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项目的变更及签证,督促业务部门做好变更签证手续的审批及资料备案,严禁出现先施工后补办变更签证手续的现象。同时,严格把控隐蔽工程施工质量,在隐蔽工程施工时会同业务部门、监理单位共同对隐蔽工程采取旁站、现场拍照等方式进行管理、监督,确保工程项目按图施工,减少结算时与施工单位的争议。(3)事后审计,根据合同、招投标文件、图纸、变更签证、结算书等文件资料,对工程项目进行校内竣工验收及竣工结算审计,主要关注工期是否有延误、工程量是否准确,清单综合单价有无高套价等。4.推动风险管理导向的审计模式注重对项目实施全过程各环节的风险管理,包括项目审批、预算审核、招投标、合同签订、施工过程管理、竣工验收和结算审核等。对超过一定金额的工程建设项目,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资料,建立工程风险点初始清单,进行风险归集和分类,编制工程风险的清单,对工程建设各阶段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能产生的后果、影响的范围和可能发生的时间等进行风险估计、进行风险评价,查找出工程建设项目中每一个薄弱环节,找出典型的问题并做成台账,最后针对识别的风险点对业务主管部门提出审计建议,提高施工管理的质量。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审计模式,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学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审计模式、只注重预算核减、结算核减的局限性弊端,可以从建设项目的所有方面去考虑问题,对风险进行防范,在每个环节能够介入审计调查,针对工程建设项目每个阶段的管理提出建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效率,节约建设成本,并促进学校和有关管理部门加强风险预防和控制意识,从而达到审计增值的效果。

四、结语

要达到高校建设工程审计增值效果,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全面过硬的综合素质,还需掌握科学的审计方法,清晰自身定位和职责范围。除了注重做好“规定动作”外,还要开拓对“自选动作”的思考,创新审计模式,提高审计的效率,做好监督、评价及建议的职能,推动学校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履行审计职能职责、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提供保障,以促进高校完善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提升价值。

参考文献

1.印捷欧.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初探.建设管理,2012(09).

2.张蓉辉.高校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模式创新的思考.会计之友,2010(11).

工程管理审计范文篇3

关键词: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

1开展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高校基本建设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教育部对直属高校的建设工程审计工作也不断提出新要求。高校建设工程从竣工结算审计到全过程审计的10年时间里,在完善高校工程管理、防范潜在风险、防止高估冒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审计内容局限于业务事项,审计部门紧跟基建部门,做着量价审核的基础性工作,出具的多是完善清单、控制价、合同管理等技术文件的审计意见,缺少对工程建设中的管理决策失误、制度漏洞、责任缺失等问题的监督和评价。为此,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直属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意见》,要求各高校实现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业务和管理活动的审计全覆盖,以内部控制审计、造价审计为重点工作内容,以控制工程造价、规范工程管理、落实管理责任为工作目标,做好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工作。

2如何做好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工作

2.1转变思路内外结合开展工作。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工作覆盖面广,工作量大,审计工作思路要从做审计向管审计转变,通过面向社会择优选择社会中介机构为内部审计服务,才能解决审计人员编制与审计需求间的矛盾。工作中将内部审计的管理优势和社会中介机构的技术优势有效结合互补,社会中介机构以做为主,偏重微观繁琐的量价审核工作,内部审计以管为主,偏重全面宏观的控制审计质量和效果。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中的社会中介机构良莠不齐,市场竞争激烈,造价执业人员流动性大,个别社会中介机构为了承揽审计业务,不惜采取各种手段低价中标,中标后再聘请业务水平低的执业人员降低成本,根本无法保证审计质量。社会中介机构的工作本质上是提供审计咨询服务,审计咨询服务质量的核心是派出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社会中介机构的招标与施工、材料设备招标的侧重点不同,不能侧重商务报价的高低,而要侧重企业的综合实力和信誉、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通过公开招标,设置合理的招标评分指标,以资格入围服务的方式把好准入关口,才能从众多的社会中介机构中择优选择入围单位审计工作中内审部门过分依赖和信任社会中介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制约,会使社会中介机构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可能产生审计风险。因此,审计部门要对社会中介机构实施全程的监督和管理。首先是合同管理。在咨询合同条款中,要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细化审计的服务内容、工作要求、付费标准、拟派服务人员、奖惩措施等内容,使社会中介机构能够按照学校审计处的个性化管理要求开展工作。其次是日常管理。审计处派出工作人员作为新校区工程项目负责人主导审计工作,组织协调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按照双方签订的委托合同监督检查社会中介机构的工作质量。建立社会中介机构之间相互复审的机制,减少自由裁量权。通过召开审计例会,定期巡查施工现场,检查跟踪日记和考勤记录,及时了解审计动态与过程,修正社会中介机构的工作偏差。最后是考核管理。审计处对社会审计机构派出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审计质量四个方面进行考核和评价,结合考核结果,通过审计任务分配实施奖励和处罚,实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2.2准确定位回归审计本源职能。高校建设工程审计工作中,基建与审计部门的职能定位不清,会造成基建部门管理职能缺位,审计部门越位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和决策中,工程造价控制和确认成为审计的工作重点,偏离了审计的监督评价的本源职能。审计部门之所以在造价管理职能上越位,根本原因是将教育部文件中“建设工程项目未经审计不得办理竣工结算”的要求曲解为“建设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以审计结果为准”,并写入施工合同的结算条款中。由此延伸至施工阶段参与工程管理,确认涉及造价变化的签证、变更、材料单价。“未经审计不得办理竣工结算”是高校内部审计的一种控制和监督行为,审计部门在建设工程的管理闭环之外,履行的是监督和评价职能。而“竣工结算以审计结果为准”是审计代替高校在确定工程造价方面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审计部门成为了工程管理中的最后一环,履行的是造价管理的职能。这种曲解不但在合同中赋予了审计确定工程造价的法律权利,也为基建部门的职能缺位找到了正当理由,审计部门置身在基建部门与施工单位的矛盾之中,本质上分离了工程质量、进度、造价三个有机统一的指标,违背了工程管理的规律,根本无法控制工程质量和造价。目前,各高校的基建部门和审计部门在工程建设过程的职能交叉中通过长期磨合形成了平衡,基建部门减少了自身的工作量,转移了矛盾和风险,不愿主动承担已经转移的造价管理职能,审计部门想要单方面改变面临的阻力很大,即使已经认识到了也不得不维持现状。因此,改变审计职能越位的现状不能一蹴而就。首先工程审计人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系统学习审计专业理论知识,从审计理念上认识到工作中的职能越位的问题,认识上的转变才能带动工作上转变。其次,审计部门要通过沟通交流,与学校领导和基建部门在“未经审计不得办理结算”的理解上达成共识,使基建部门主动承担起将造价管理的职能和决策的责任和风险,恢复和重建工程审计的监督机制。最后,要依靠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和文件,自上而下推动解决审计的职能越位问题。2017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取消了“以审计结果作为竣工结算依据”的规定,这是政府审计的一个转变,相信高校主管部门也会对高校内部审计加强业务指导,完善相关政策和文件,从而推动解决各高校建设工程审计职能越位的问题。2.3突出内控完善审计结果运用。做好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工作,审计部门要把内部控制审计作为工作的核心内容,缺少或弱化内部控制审计及其结果利用,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只能是扩大版的全过程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对于财务审计人员并不陌生,但大多数工程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局限于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缺少对审计理论和财务知识的系统学习,对建设工程的内部控制审计一时不知从何入手。高校建设工程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岗位设置、工作流程、制度建设方面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但高校工程建设领域却一直是贪污腐败的重灾区,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签证超过时效补签和越权审批,监理公司对材料档次和品牌把关不严,设计错漏导致拆改缺少追责问责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本质上是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相关责任人岗位的履职不力,合同条款执行不严的管理问题。因此,在建设工程内部控制审计的实践中,工程审计人员和财务审计人员要相互弥补业务知识方面的不足,成为财务、审计、工程、法律等方面的综合性人才,从日常量价审核的基础性工作中发现难点和疑点问题,对工程管理活动中屡审屡犯的共性问题梳理和总结,站在学校全局角度从机制上、制度上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审计意见。审计意见落实难是当前高校审计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审计监督的效果。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审计结果运行工作机制使审计结果有效发挥作用。首先是信息反馈和沟通机制。每项建设工程项目在竣工结算审计完成后,审计部门要从学校管理与服务内部控制的角度,在工作机制、管理制度上提出审计意见,通过相互沟通交流,化解矛盾,共同探讨整改措施,建立和谐的审计关系,减少审计结果运用的阻力。其次是跟踪检查机制。审计部门督促相关管理部门责任人组织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落实审计意见,跟踪检查后续工程项目中是否仍有同类问题出现。相关管理部门不愿承认自身存在管理漏洞和职能缺位,或使本部门权利受到制约,敷衍应付、拖延抵触审计意见的,审计部门可以将情况上报校领导,争取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由上至下督促审计意见落实。最后是责任追究机制。对审计意见中涉及的岗位责任人决策失误、履职不力给学校造成损失的,要追责问责,实行人事、纪检监察、组织、审计各部门协调联动,把审计监督与党管干部、纪律检查结合起来。

3结语

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方式,能够解决以往审计触碰不到解决不了的管理内控缺陷和体制机制问题,全过程审计到建设工程管理审计不是审计工作内容的增加,而是审计目的和效果的跃升。高校审计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突破全过程审计的发展瓶颈,揭示风险、完善管理、推动治理,为学校建设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郑勇.审价抑或审计?———高校建设工程内部审计模式探讨[J].中国内部审计,2017(4):36-39.

[2]邢欣.谈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J].山西建筑,2018,44(14):234-235.

[3]董璞.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内部审计探析[J].山西建筑,2019,45(2):243-244.

工程管理审计范文篇4

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实践历经多年发展,从工程竣工结算开始,推广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进行内控基础性评价,进一步发展到目前要求建立投资评审制度、审计全覆盖。(一)推广全过程审计。2007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意见》后,高校审计部门更多采用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模式,对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勘察设计概算、施工预算、竣工结算、财务决算等各阶段经济管理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这一阶段,高校审计由竣工结算审计推广到工程各阶段,不再仅仅拘泥于竣工结算审计。全过程审计模式成为高校工程审计部门的标配,审计人员开始在事前、事中参与工程审计业务。(二)推动内部控制建设。2012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文件,第46-53条专门描述建设项目业务层面内部控制。文件要求项目单位健全项目内部管理制度,要求内部审计部门或岗位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2015年的《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在加强建设工程审计方面,提出“以促进控制工程造价、规范工程管理、落实管理责任为重点,加强建设工程管理审计”。2016年,《关于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部属高校等单位开展了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其中包括了建设工程领域的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在这一阶段,内部审计部门开始对建设工程内部控制进行检查、评价。内控评价要求对业务内容高度熟悉,离不开工程审计人员的参与和支持,建设工程内部控制评价初步打破了工程审计与财务管理审计的界限。(三)推动建设工程投资评审制度建立。2016年12月,《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意见》,要求各部属高校建立投资评审制度,实行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全覆盖。这一制度实质是学校投资决策机制,由学校成立决策机构投资评审小组,在建设工程开工前对建设标准、投资计划、设计概算等进行评审,是确立审计标准的过程。实行投资评审制度,可以明确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的造价控制目标,形成造价管控硬性约束。

二、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内容分类

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是对建设工程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有效性进行的确认和评价活动。按照审计维度和审计内容,对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划分为四个方面,包括工程业务内控审计、工程业务事项审计、工程财务内控审计、工程财务事项审计(如表1所示)。内部控制审计是管“机制”的,事项审计是管“具体”的,两者共同构成了工程管理审计业务的内容。机制主要是确定“谁、应该做什么、是否做到位”,针对的是部门管理;事项主要是某一项工程的某个环节是否遵守相应的规定,针对的是具体的事项。缺少内控,审计缺少抓手和骨架;内控达标后会大量节约事项审计的工作量。在实践中,工程审计人员主要从事业务和财务事项审计工作。工程造价审计,指工程业务重要事项审计中对造价的审计。工程招标审计,指工程业务管理重要事项审计中招标阶段对造价的审计和经济文书的审计,包括控制价、招标文件、施工合同等。工程付款审计,指财务管理重要事项审计中依据合同对不同阶段应付款项适当性、准确性的审计。造价、招标、付款等审计,均依赖建设工程内部控制的建立。

三、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重点

(一)工程业务内控审计的重点。是否对工程业务进行归口管理,是否建立投资评审等投资约束和控制机制,是否对使用方功能需求进行管理,是否制定并执行工程建设相关制度规范等。

(二)工程财务内控审计的重点。建设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是否建立了付款审核、复核机制,是否按照要求履行了审核职责。(三)工程业务事项审计和工程财务事项重点不同审计阶段,业务审计和事项审计均可以分为造价审计和文书审计两类,具体如表2所示。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经历了审计单项重要事项(竣工结算)、审计多项重要事项(全过程审计)、审计内控与审计重要事项并重的发展。

四、高校建设工程审计面临的问题

(一)工程业务内部控制存在不足。1.缺少实质性投资控制机制以往规模以上建设项目均需要上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等。教育部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重要的造价控制目标。尽管存在控制目标,还是存在部分工程造价突破设计概算、大量出现洽商变更的现象。投资控制未在工程开展前期发挥作用。2.工程建设未归口管理目前不少高校新建工程、修缮工程由不同的部门管理,各部门建设管理制度不同、人员职责分工不同。建设工程是复杂的管理事项,需要专业人员分工配合,提升管理效率。管理职责分散不利于集中人力,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提升工程管理效率。3.工程建设各阶段未形成规范的管理体制第一,立项阶段未明确条件,部分工程未确定使用部门已经立项。在此条件下,工程管理部门无法确定建筑特殊的功能需求,是按照理科实验楼建设还是按照文科科研楼建设,是建设化学、生物类“湿”实验室,还是数学、理论物理类只需要用电条件的实验室。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改动,造成造价失控,严重浪费人财物。第二,设计阶段未进行限额设计,也未建立各类建筑通用的建设标准,可能导致部分项目过于豪华或过于简要,均不符合学校长远发展规划。第三,招投标阶段未建立招标控制价管理制度。部分高校建设工程招标委托市场招标公司进行,招标文件、招标控制价、施工合同文本均由招标公司安排。招标控制价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工程管理部门进行造价控制的重要手段。如果未能落实管理部门对招标控制价的审核责任,招标价格形成风险敞口,中标价可能远远偏离市场价。第四,竣工阶段未落实结算管理审核责任。工程竣工结算由原合同部分和洽商变更部分组成,部分高校未建立洽商变更的审批制度,洽商变更金额较高。工程结算直接由施工方报送,工程管理部门未对结算进行实质审核,导致工程结算价格虚高,大幅增加造价失控风险。

(二)工程财务内部控制存在不足。建设管理部门未建立财务付款管控机制,内部未确定付款审核、复核流程,未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财务部门未建立工程款项支付的审核、复核、付款流程,相当于只履行了出纳“核票”职责,未履行财务审核职责。

(三)工程业务事项审计未突。出重点造价控制是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据统计,在工程立项阶段对造价的影响超过80%,设计阶段对造价的影响超过70%。施工前基本决定了该项目造价的大半。在工程审计业务中,部分高校未能在投资立项阶段和设计阶段参与,未要求工程管理部门落实管理责任,进行限额设计和功能需求管理,对设计概算、招标文件、招标控制价、合同等重要环节缺少管控。施工阶段后紧跟管理部门,采用旁站式的审计方式,事无巨细,未突出重要环节、重要文件,削弱了审计效果。

(四)工程财务事项审计未覆盖。财务付款审计是重要的审计方式,通过审计可以确认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是否落实审核责任,是否按照合同和相应进度付款。能否付款的审核权限,能够增强审计管理效果,也是检验投资控制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

五、高校建设工程审计策略

(一)建立工程审计宏观管理概念。建设工程管理为复杂事项,需要建立一套机制,防止工程建设运行漏洞出现,否则审计部门将成为“第二基建工程部”,耗用大量精力用于核量核价,也容易出现管理越位风险。抓宏观管理,就是抓机制,审计人员要做审计应做的事项,在最能产生效果的阶段做事,做产生效益最大的事项。例如,促进和规范投资评审制度建设,在项目立项阶段形成切实的造价控制标准,形成实质性控制目标,用投资估算控制设计概算,进而控制施工图预算,最终控制结算价格。这一做法能强化工程造价管控,在立项阶段推动投资评审效果明显,就是审计应推动建立的事项。抓宏观管理,要做好建设工程内部控制审计,一方面促进业务内部控制机制建立,一方面促进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审计应落实各部门的管理责任,让应做事的部门做好自己的管理事项。建立建设工程归口管理制度,对不同资金来源、不同性质的建设工程统一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机构,避免资源浪费;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制度,防止工程新建、修缮等缺少管理依据;捋顺建设功能审核制度,防止未确定使用功能就进行设计或出现豪华装修;招标要建立招标文件、招标控制价、合同等审核制度,防止价格失控;对洽商变更、工程结算应明确工程管理部门造价审核责任;财务管理部门应落实管理责任,审核付款是否符合合同和进度要求,落实好“两支笔会签”制度。

(二)突出审计重点,进行过程控制。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管理过程中,审计嵌入重要事项管理,嵌入关键节点,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在立项、设计阶段投入更多审计力量。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招标控制价、大额洽商变更、竣工结算为重要造价审核事项;招标文件、施工合同为重要文书审核事项;建设工程付款为财务管理重要审核事项。过程管理可以将造价审计由事后审计延伸到事前预防,从减少损失延伸到防止损失事项出现。通过对重要造价文件和经济文书的审计,将审计机制嵌入整体管理流程中,强化了造价管理的效果,减少了审计风险。

工程管理审计范文篇5

【关键词】工程管理审计;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建设规模和招生人数不断扩大,国家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与之配套的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加。多年实践证明,工程审计在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完善建设工程管理、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出现了新形势。一是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是党中央对审计工作新的部署和要求。二是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有新规定。《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进一步明确了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建议的新定位,对内部审计的目标、范围、职能与职责进行了修订,强化了内部审计独立性,规范了审计结果运用等,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三是教育系统内部审计有新要求。《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教育部令第47号)指出内部审计不仅要保障资金使用安全,还要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内部控制、预防资金风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对内部审计工作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看出,新形势下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发生较大变化,发挥作用的空间和范围越来越宽广。工程审计由以往过于施工过程跟踪和工程结算审计为主向管理审计转变,笔者认为新形势下,高校内审部门只有强化工程信息化建设,才能实现促进完善内部治理、落实管理责任、提高资源绩效的目的。

1.对工程管理审计的认识

2016年国家教育部曾印发了加强高校工程管理审计的指导意见,强调工程审计要引入管理审计理念,并从深化认识、实现审计全覆盖、建立投资评审制度、突出审计重点、完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规范审计组织实施等六个方面,对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提出了具体要求。笔者认为工程管理审计应是在项目管理部门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管理的的基础上,对组织内部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进行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内部审计的客体应该是项目管理部门。工程管理审计的重点是从项目立项到竣工结算的全过程业务和管理活动审计以及建设工程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情况审计。

2.高校工程管理审计的存在的问题

2.1审计定位不清、审计职能越位。审计定位不清是现阶段高校工程审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审计工作独立性和审计效果。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通常会形成项目管理部门管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而审计部门管成本的局面,这样内部审计人员不可避免的参与到工程项目管理中来,涉及造价变化的变更、签证、材料价格需要审计人员来确认,经济分歧需要审计人员来解决,工程量和进度款支付需要审计人员来核对,工程审计逐渐走入误区。在结算审计过程中,审计部门或者委托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与施工单位直接进行谈判,审计对象变成了施工单位,造价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成为关注的重点,由于项目管理不善而引发的签证、材料价格、合同纠纷、索赔成为博弈焦点,对于项目管理的评价反而却被弱化,本质上分离了工程质量、进度、成本之间的联系,违背了管理规律,无法根本上控制工程成本。2.2内部控制建设不足。近年来,政府层面越来越重视高校的内部控制建设,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内部控制专项审计等来促进高校加强内部管理、实现提质增效。但现阶段高校普遍存在的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够,制度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执行不严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工程管理审计作用发挥瓶颈。如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规避招投标、越权签字审批、合同签订执行不规范、结算签证后补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结就在于缺少或弱化内部控制。2.3审计意见执行难。审计执行难也是高校审计工作中普遍存在问题。一是由于内控建设不足,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审计部门常常是单枪匹马作战,未与纪委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形成协调联动;二是内部审计力量薄弱,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综合性不强,造成对工程管理活动中屡审屡犯的共性问题梳理和总结不到位,对项目的疑点、难点追根溯源的决心和韧性不足。三是未形成和谐审计的局面,审计部门与项目管理部门常常成为矛盾体,项目管理部门感觉部门权力受到制约,工作成果受到质疑,不愿承认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漏洞和职能缺位,进而拖延抵触、敷衍应付审计整改意见。2.4审计介入滞后。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存在着事前主要由招标部门负责项目招标,事中由项目管理部门负责施工管理,事后审计部门负责结算审计的管理体制,人为的把完整的工作链条截断为各个部分。虽然部分高校也提出要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以结算审计为主。事后审计导致许多施工过程无法全面了解,隐蔽工程难以现场见证,当结算中遇到争议时,由于审计人员手里没有详细确凿的记载和证据,常常只能将有关签证单、验收单等本应加以审计的资料作为审计依据,形成了审计工作漏洞。

3.新形势下工程管理审计信息化解决方案

3.1设计思路。1.OA系统融合。充分利用OA系统中公文流转的流程化、资源信息共享性来规范工程管理业务活动的申请和审批流程,实现审批环节显性化和流程链条化及不相容岗位分离。2.电子表单化。统一设计变更签证单、材料核价单、竣工验收单、工程报审表、付款审批单等电子表单,在信息化平台中录入表单内容,设置必填项目,经办人网上填写信息,也可直接下载打印。3.协同工作平台。网上审计、网上谈判,网上认定,工程参建各方在本单位完成即可,无需反复传递纸质文件和现场审计,减少审计成本、实现“让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背对背审计”。3.2信息化模块构建和功能分析。采用软件工程领域结构化化设计思想,可将信息化平台分为门户系统和审计系统两个部分。门户系统主要含信息公开、信息查询和审计系统三个模块。1.信息公开可实现项目管理部门、施工单位等工程参加方对工程审计项目审计进度的实时查询,部分审计结论面向全校师生公开。2.信息查询主要包含物资价格、企业资质和票据鉴定等子模块。实现企业基本情况查询功能。全面了解有资金来往、业务关系的施工或供货单位单位的注册资金、经营范围、企业资质、法人信息、社会信誉、业绩、企业变更情况、经营异常及违法信息等详细资料;实现建筑材料、体育器械、实验仪器设备、办公耗材等价格的查询功能,全面掌握采购物品的品牌、产地、规格型号、价格及市场评价等详细资料;实现票据鉴别功能,能有效甄别车票、油票、住宿发票及部门所购物品发票等入账凭证的真假。3.审计系统为四个层次、每层为其上一层提供支持(如图1所示),对每层每个模块,按照自底向上、逐一攻破的逻辑顺序展开。审计系统负责实现平台的核心业务,提供工程审计服务,以及账户权限管理、常用电子表单下载归档、造价数据的查询调用等业务实现。

4.信息化解决方案对高校工程管理审计的影响效果分析

4.1有效改善工程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不足的问题。信息化平台可以根据高校内控相关规定实现批准授权控制,在系统中赋予了每个人员不同的岗位分工和岗位职责,强制将人员、岗位、职责交叉配置,可以解决审批过程中不相容岗位分离的问题,避免线下审批环节中一人多责,跳跃审批等问题。同时,工程管理活动涉及立项审批、工程签证审核、隐蔽工程验收、工程材料批价、工程结算和付款控制等多个流程,不同的业务流程又有不同的审批环节,通过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可以将工作任务分配至每个审批环节,在审批环节之间设置流转指引,显示审批进度,这样可以避免线下审批过程中出现的对业务流程掌握不清,审批时间过长或人为操纵信息风险。4.2满足审计全覆盖和动态监控要求。信息化平台实现从创建项目、信息审核、审计启动、过程跟踪审计、结算审计等审计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如图2所示),将项目管理部门、内部部门、施工单位、第三方审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均纳入系统中,并对各方行为任务进行设定。可以对工程项目建设从项目立项到竣工结算付款所产生的领导批示、会签单、洽商纪要、补充协议、材料批价单等进行全面的监控和分析,使得项目参加各方能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资料,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所有的业务必须提前审批,才能开展下一步工作,避免后补资料等现象发生。4.3解决工程中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通过信息化平台中的流程管理,工程管理活动的各环节均在平台上留有痕迹,所有的审批环节均公开透明,谁经办、谁审批、谁负责,整个过程可以对财务、纪委、招标办等相关部门开放查询、监督权限,这样能提高业务经办人和部门领导的责任意识,有效的避免各类腐败问题的发生。同时所有的数据的传输和任务的指派均通过平台完成,施工单位和第三方审计单位之间进行数据和信息隔离,在平台中均不显示单位信息,这样避免相互之间串通联系(如图3所示)。

5.结语

新形势下高校工程管理审计信息化解决方案应以工程管理审计实际需求为前提,以解决工程管理审计存在问题为目标,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建立网络审计平台,联合财务处、资产处、招标办、网络中心等部门及委托审计单位,实现云审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工商网、税务网、物价网、造价网等专业网站链接,建立价格数据综合平台,掌控权威数据,以提高审计工作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斐.高校工程审计的“五要五不要”[J].中国内部审计,2019,2;

[2]卿文洁,卿晨.高校建设工程审计研究脉络分析及未来展望[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10;

[3]吕丽莉.审计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践探析[J].财会通讯,2020,11;

[4]索南旺姆.云审计—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J].甘肃高师学报,2017,12;

[5]郭卫松等.高校基建工程审计效能提升策略研究[J].工程经济,2020,01;

工程管理审计范文篇6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管理,审计

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是对建设工程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有效性进行的确认和评价活动。它作为一种监督、检查、评价及深入剖析的方式,已渐渐被高校所采用。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在合理控制建设投资、完善建设工程管理、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且重要作用。审计部门对建设工程项目计划、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效益性以及内部控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协调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等进行审核检查并评价[1]。

1含义

工程管理是指为实现预期目标,有效地利用资源,对工程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运作,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目标[2,3]。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部检查各种业务活动以向管理部门提供服务的独立评价活动,是一种通过计量和评价其他控制的有效性来发挥作用的控制。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有着其他管理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监督、评价、管理、服务等职能。工程管理部门行使工程管理职责,对项目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工作起主导作用,并把好第一道关。对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进行日常管理与把控。内部审计部门独立地行使职能,不参与工程项目的直接管理与决策,恪守“尽职不越权,参与不干预,建议不决策”的角色定位[4],要与工程管理部门的职责界定清楚。

2关键环节

工程管理审计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决策阶段、勘察设计阶段、工程招投标阶段、合同签订阶段、施工过程阶段、竣工验收和结算阶段的经济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2.1决策阶段管理活动的审查。审查项目立项是否按照管理制度规定的程序履行,有无相关的专业论证,是否通过建设工程投资评审环节。审查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等资料是否齐全完备,内部控制制度和环节是否存在风险点。2.2设计阶段管理活动的审查。审查工程管理部门关于勘察、设计工作的质量控制措施是否健全,是否组织设计图纸的会审和优化,图纸设计深度是否达到要求,使用功能是否得到满足。审核设计概算编制方法是否合理合规,是否涵盖了图纸的全部设计内容。2.3招标阶段管理活动的审查。审查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设备采购等招标的程序和方式是否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相关规定,评标过程记录是否完整。审查项目是否存在肢解发包、规避招标、自主招标或直接发包行为适用不当等现象。审查中标人或承包商的确定方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审查招标文件有关工程款支付、价款调整、变更洽商、结算方式、索赔条款、质量、工期、维保等内容约定是否完整、表述是否严谨。审查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内容是否全面完整,招标控制价编制是否科学合理。2.4合同签订管理活动的审查。审查合同签订双方是否具备法人资格,合同文本签订前是否通过学校内部法律咨询部门的审核,签约合同价与中标价是否一致,合同实质性条款是否与招标文件的内容一致,合同是否按照有关规定的时间内签订,是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同备案。2.5施工阶段资金管理的审查。审查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是否按照合同相关约定支付,支付额度是否与工程实际形象进度相匹配,支付签认文件是否齐全、有效。审查洽商变更是否按照管理制度规定的程序履行报批手续,洽商变更的依据是否充分、内容是否真实,资料是否齐全,签认是否有效规范。涉及设计变更的,审查设计变更凭证是否有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的签章,是否加盖设计单位的法人章。此外,审查现场签认环节是否按照管理制度规定的流程执行。2.6竣工验收与结算的审查。审查竣工验收的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审查竣工结算是否符合管理规定的要求,所提交的资料是否真实、有效。在工程管理部门对竣工结算书审核确认的基础上,复核结算造价是否合理合规,计价依据运用与工程量计量是否准确。审查最终结算是否超概算,若超概算要分析原因,并提出审计意见。

3内在要求

为了达到工程管理审计的预期效果,充分发挥其作用,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3.1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工程管理审计的具体依据。用制度防范和管控工程管理活动的风险,通过审计来评价工程管理执行内控制度的情况。管理制度的确立要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制定具体的业务流程,统一业务行为做到归口管理,明确统一的业务事项示范文本,使各项工作做到规范化、程序化。3.2规范的审计程序。有效的工程管理审计工作,不仅要有严谨、丰富的内容,更要有规范、明确的业务程序与流程。在准备阶段,根据被审计的工程项目特点,制定相应的审计工作方案,建立审计工作组,落实人员分工;在审计实施阶段,与工程管理部门保持沟通,全面了解被审计工程情况,积极进行现场核验。及时参与工程项目各关键节点,深入了解各项经济业务的进行情况,做好记录并留取必要的影像资料;总结归纳后形成审计报告。3.3明确的审计定位。审计的工作定位是影响审计效果的重要环节。审计工作要认真、扎实、细致地参与工程建设各个阶段,针对管理行为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及建议,但是不能替代工程管理部门履行工程的管理职能。内部审计是在工程管理部门审核确认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独立、客观的复核和咨询活动,从而实现建设项目增值和投资利用率。内部审计通过应用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和“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都是组织内部的,也就是说工程管理部门才是内部审计的客体。3.4专业的审计队伍。审计是一门专业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管理、工程、审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丰富的高校建设工程审计的实践经验。工作之余,还要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变动,地方法规、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调整,要适应新时代、新技术的发展需要。因此,加强队伍建设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根本。通过业务培训,经验交流,拓展知识领域,提高业务技能与工作技巧。3.5审计工作的研究与方法创新。日常的审计工作中,一方面要建章立制,规范业务流程,同时要结合实际,注重审计工作的总结与积累。在开展审计过程中应善于总结经验,探索建立工程项目审计的指标体系和科学评价体系,在实践中深化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加强对审计规律的研究,使之不断完善和提高[5]。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审计方法的创新,在信息时代,把大数据、云技术等手段应用到实际的审计工作中,利用网络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与加强工作质量。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直接抽取底层数据,数据后台采集、自动转化、高度整合和信息共享,打破审计信息壁垒,降低对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的依赖,增强审计的主动性。

4结语

做好工程管理审计不仅需要审计人员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与素养,更需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并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与角色定位。依据客观事实和规范性文件,采取量化的方法,依托新技术提高审计效率与准确性,实事求是的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分析、评价并给出建议。对于依据不充分的或超出管理审计范围的事项不表态、不评价。只有在内部管理制度健全、部门机构职责界清,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与综合素养过硬,审计程序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工程管理审计的作用才能真正得到发挥。从而实现促进完善内部控制、促进落实管理责任、促进提高资源绩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印捷欧.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初探[J].建设管理,2012(9):10-11.

[2]郝伟.工程管理内部审计问题分析与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1):28-30.

[3]李延召,李明,司艳萍.基于内部控制的高校建设项目审计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6(4):77-81.

[4]陈秋云,张媛.内部审计在高校工程管理中的职能与定位研究———基于部分高校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6(12):34-39.

工程管理审计范文篇7

摘要:文章分析了项目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审计的关系以及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自身特点和现状,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一般原理和审计步骤,对几类工程风险管理审计进行了探讨。

风险是指组织内部受到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遭受某种损失的可能性。建筑工程项目一般具有投入资金多、规模大、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易受自然条件及地质水文情况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等特点,在工程建设期间,工程项目管理组织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随着现代建筑工程项目逐步大型化,国内一些管理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末不断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以使工程项目最大程度上避免各种风险给工程带来的损失,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经济效益。

本文论述的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是指业主内部审计部门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工程投资决策、财务管理、工程质量、工期、造价、技术等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处理等管理行为的一系列审核活动,是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控制、监督及评价的过程。

一、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审计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人员对可能导致损失的项目不确定性进行预测、识别、分析、评估和有效地处置,以最低成本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是指工程项目组织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人员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组织内部风险管理程序、对策及体制、机制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是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系统的控制、监督及评价的过程。

关于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审计二者的关系《,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中提出“风险管理是组织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对风险管理的审查和评价是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内容之一”。可以看出,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审计的前提和基础,风险管理审计注重确认和测试风险管理部门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及相关制度和程序,与风险管理本身有所区别。但从工作步骤、工作方法上看,二者有很多相似,其功能和最终目的都是减少组织风险损失,提高组织管理效益,因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

二、开展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审计的自身特点和现状

1.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审计的自身特点。第一,审计范围广。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注重确认和测试风险管理部门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因此审计工作涉及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第二,审计专业性要求更强。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由原来的内部控制审计扩展到所有工程风险管理技术审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还要求广泛运用统计分析、计算机等技术方法,因此,对审计人员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第三,开展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要求有较完备的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如风险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等,为风险管理审计提供支持。

2.我国开展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审计现状。近些年,一些大中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者开始认识到风险管理在现代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工程管理实践。但就总体而言,项目管理者风险意识淡薄,缺乏积极、主动、系统的风险管理行为。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活动往往是瞬时的或者间断性的,缺乏对风险进行定期的复核和再评估。另外,大部分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还不完善,缺乏现代意义上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这里我们引用风险管理研究与开发项目合作组提出的项目风险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四个等级标准,即临时级、初始级、可重复级、管理级。可以看出,风险管理实践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的应用还处在初始级或可重复级。

而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作为一种现代审计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受到管理者风险意识程度、组织内部机构设置、内部审计技术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在大多数工程项目中还未全面开展,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尚处在理论研究与初步实践阶段。

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一般原则和审计步骤

1.一般原则。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审计应当坚持依法审计、实事求是、独立客观、职业审慎、保守秘密等原则。内部审计人员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实务标准,充分考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复杂性、艰巨性,遵循适当程序,采用先进方法和手段,科学有序地按步骤开展审计工作。风险管理审计工作应有利于工程项目生产与管理,增加企业效益。

2.审计步骤。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审计的工作要求高、专业性强、责任重、审计风险大。要做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审计工作,防范审计风险,一般要按以下步骤开展各项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第一,识别风险。制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计划,包括制定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理、施工生产风险管理、建筑市场风险管理、项目组织人事风险管理和其他风险管理审计计划,确定风险管理审计的位置和背景。第二,分析风险。对工程风险迹象进行深入了解、做好记录,并对风险进行分类。第三,评估风险。分析工程风险的成因及其影响,确定风险程度及等级。第四,监控风险。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进行跟踪检查或后评估。跟踪已识别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包括在整个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内,风险产生

的条件和导致的后果变化。第五,处置风险。

以上审计步骤,是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风险管理审计具体工作的一般步骤,同时也是风险管理审计的基础性工作,它与各业务部门风险管理的具体工作既有所联系,又有所区别。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应协调各业务部门严格按照以上审计步骤,扎实地做好风险管理审计的基础性工作,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四、建筑工程项目的几类风险管理审计

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审计主要包括工程风险管理体制审计、工程风险管理机制审计、工程风险管理程序审计、工程风险管理对策审计。工程项目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在工程项目进展的不同阶段应有重点地、有计划地、分步骤地开展以上几类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之间并不是彼此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都是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在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审计工作的侧重点不同。

1.工程风险管理体制审计。工程风险管理体制审计主要在工程项目组织成立初期开展,审查、评价风险管理体制的合理性和完善性。重点审查、评价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是否经过充分论证,财务管理体制、考核评价体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是否健全。

2.工程风险管理机制审计。工程风险管理机制审计一般同风险管理体制审计在项目组织成立初期同期开展,主要审查评价风险管理机制的结构性和尽责性。重点审查、评价高层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业务人员的风险管理理念及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审查评价工程风险管理人员的结构和素质,是否具备胜任风险管理的能力,有无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审查评价全员风险管理的情况,包括工程管理人员在风险管理中岗位的设定和责任的明确性。

以上两项审计是从组织建设方面对风险管理系统的审查和评价,目的是为组织决策层提供组织建设决策依据。虽然这两项审计相对于后面叙述的工程风险管理程序与对策审计,从技术层面上来讲要相对简单,更加侧重于对组织的定性评价,但完善、合理的组织建设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同时,也为风险管理程序与对策审计提供组织方面的支持,因此风险管理体制与机制审计工作要认真做到科学、客观、公正、有效。

3.工程风险管理程序审计。工程风险管理程序审计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始终,审查、评价内容包括从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直到项目施工、验收、后期服务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框架结构内的所有内容,主要审查、评价风险管理程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内部审计机构应有重点地、有较强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比如,工程招投标阶段,重点审查、评价招投标过程中风险管理部门是否采取了规范化程序规避风险,规避风险程序是否有效运行;施工过程中,风险管理程序是否有效地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使得规避风险措施在工程管理中得到落实;组织之间、组织与外部之间财务往来核算办法是否能够通过风险管理程序有效规避风险等。风险管理程序审计和后面叙述的风险管理对策审计涉及到内部审计机构与组织内部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同时也需要组织内部各部门间的配合,还需要合同管理系统、施工管理系统等其他管理子系统的协作,是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风险审计的工作重点,也是工作难点。

4.工程风险管理对策审计。工程风险管理对策审计重点审查、评价工程风险管理对策的周密性,即风险应对计划是否对已经发现的风险的每个层面均作了应对的安排,制定风险防范对策有否考虑风险的可规避性、可转移性、可缓解性、可接受性;审查、评价工程风险管理对策的可行性,即风险应对策略是否对已经发现的风险的每个层面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是否采取了风险控制、风险自留、风险转移等对策。利用合同条款规避工程风险是工程中最经常、最广泛采用的风险管理办法,因此结合工程实际,工程风险管理对策审计可以通过对工程各级阶段签订合同以及合同实施情况的审查,并结合其他审计程序来完成,已达到对风险管理对策周密性和可行性的审查、评价。

工程风险管理对策审计更加侧重技术审计,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各种技术应用复杂、繁多,审计人员不可能对每一项风险规避技术做到充分了解、掌握。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在各具体业务部门聘请兼职审计员,充实到审计队伍中,增强技术力量,提高工作效率。

五、审计报告

工程风险管理审计报告是风险管理审计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第一,审计情况介绍。包括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范围、内容、方式、时间等。第二,工程项目目前进展的实际状态以及未来状态。第三,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评价。第四,工程项目关键的管理问题。第五,最终结论及建议。

审计报告由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撰写,要求做到客观公正、重点突出、专业性强,在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后提交工程项目组织管理层审核和应用。

六、工程风险管理审计的注意事项

1.注意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与组织其他部门的信任。可以通过聘请兼职审计员,增强技术力量的同时,加强组织内部横向、纵向的联系,增强组织间信任。

2.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要求内部审计机构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与工程项目实施相关的工程信息,要求组织有较完备的信息系统作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支持。

3.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型边缘管理实践,它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更要求相关人员具有对复杂环境的洞察力和减少环境复杂性的能力。

工程项目组织应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邱菀华.现代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3

工程管理审计范文篇8

一、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审计,提高采购管理效益。

物资采购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集团决策层始终将物资采购管理作为企业节约挖潜、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来抓,并将其纳入内部审计的监督控制之中,放权内审参与采购全过程管理。

1、明确物资采购审计管理职责。为了进一步规范集团物资采购行为,充分发挥公司集团化管理优势,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能,集团制定了详细的物资采购管理控制办法,将原有的物资采购部门负责采购管理模式,转变为内审作为集团物资采购管理的职能部门。其职责是:负责制定集团物资采购管理的具体管理办法,并经集团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协同有关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考察,招标确定供应渠道;负责采购物资的质量、数量核查及价格审计;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辖属企业物资采购的管理及考核等。并明确规定,集团所采购的一切物资全部纳入内审监控管理,并建立了严格的内审审签管理制度,没有经过内审价审人签章、质检人签字审核的购货票据,不结算、不付款;未经审计审签的开支票据,总经理拒绝签字报销,以保证内审在采购管理监控中的中枢作用。

2、建立科学的物资采购管理控制程序。集团对物资采购的管理、审核、结算等方面,制定了《物资采购管理控制办法》、《物资采购管理控制程序》、《采购价格拟订与组织采购规定》、《采购价格审计与进货质量检验验收规定》等十几项管理制度,对物资采购的全过程控制管理作了详细规定,形成了从计划制定、实施采购、价格审计、进货验收及使用的一套系统、科学的管理控制程序,使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建立定点供货和比价采购制。集团内审每年都要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对供货点进行一次考察筛选,选择一批商业信誉好,经济势力强,产品质量优且价格较低,进货渠道正规的厂商进行公开竞标,从中选择最优的厂商实行定点供货,比价采购;并对定点厂商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管理,对供货质量实施追索权,有效地保证了供货渠道顺畅,采购到优质廉价的物资。

4、强化价格审计管理。价格审计管理一般采用的是事后审计方法,即物资采购部门在完成采购工作后,内审根据日常掌握的价格情况进行审计控制,而事后审计对价格审计管理的最大弊端就是滞后性。随着内审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逐步发现,在物资采购审计管理上仅仅依靠事后审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物资采购的全过程实施监控管理。在内审管理实践工作中,经过不断探索,我们总结运用了“事前控制、价格预审制度和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主要把好“三关”:

一是把好事前控制关。内审根据物资采购计划,每月提前组织和参与外部市场调查及专项考察,并利用电话咨询、网上查询等多种形式,广泛搜集整理所需价格信息,提前掌握和控制所购物资市场价格,并将市场调查结果录入信息资料库,作为物资采购价格控制管理和价格审计的依据。

二是把好采购前期预审关。也就是内审提前介入采购价格管理,要求采购部门在货款未结算之前将供应商所定价格报给集团内审,实行价格预审制度。内审根据掌握的市场价格情况进行逐项审核,重新核定价格,最终以内审核定价格为准进行结算,使采购价格管理始终在内审的掌控之中。

三是把好事后审计关。对价格实行动态管理,内审经常筛选审计重点,不定期地组织人员进行市场调查,随时掌握和了解市场价格变动态势,及时分析和发现价格管理漏洞,把管理漏洞消灭在萌芽中,以保证价格管理的全过程都在内审控制之中。通过强化“三关”管理,集团的价格管理已经形成一套较科学的管理体系,物资采购价格平均降幅达10%、医药采购价格平均降幅达20%以上。仅此一项,每年产生的管理效益就近300万元。

二、加强工程投资管理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近年来,集团新投资建设千万元以上工程项目3个、亿元以上工程项目1个及大批矿山零星工程建设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多,加之下辖3个黄金矿山公司、1个新型建筑材料公司和3个子公司,厂址均坐落于全市几百平方公里区域范围,给工程投资审计管理增加了难度,加大了内审工作量。为此,集团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工程跟踪审计管理和隐蔽工程现场审计跟踪验收等管理程序,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实施审计监控管理,以增加工程建设透明度,杜绝施工过程中的暗箱操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强化工程前期管理审计。集团工程投资管理注重从源头抓起,每个工程项目开工前,集团内审、土建等职能部门联合组织到施工现场,对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进行实地勘察、测量,并根据勘察测量结果绘制出形象的地形地貌图表,作为最终工程量计算的原始依据,未经联合勘察测量验收的工程,地形地貌不得破坏,否则,不准开工。

(二)实施工程审计跟踪验收管理。工程管理重点放在隐蔽工程管理环节上,根据工程进度需要,随时组织内审、土建等职能部门联合对施工现场进行审计跟踪验收管理,把验收重点放在基础工程开挖量、工程掩埋量、工程材料预埋及事后不易审核的工程量等隐蔽工程环节的管理上。内审人员每年到现场实施跟踪审计验收和审计监督管理近200场次。现场验收时,除采用仪器测量、仗量外,还要现场反复查看、论证,以提高验收结果的准确性及工程验收质量,每次验收结果均留有详细的原始验收记录和绘制出直观的工程量图表,并由参加验收者签字认可,以此作为工程决算时的审计依据。凡未经审计跟踪验收的隐蔽工程,不得掩埋,否则,不给予结算工程量,从源头上杜绝多报或虚报工程量的可能性。

(三)强化工程物料价格控制管理。集团建立了严格的工程物料价格管理预审制度,对工程物资、材料价格实施事前审计审定控制管理,内审直接参与工程物资、材料价格审定,审定价格以双方均能接受价格为准,严格控制工程物料价格管理,保证工程物料价格的合理性。

(四)强化工程决算管理审计。在工程决算审计时,内审首先组织人员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取证,并积极争取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对有关重点项目内审人员必须亲自到现场进行实地审查,以提高项目审核的准确性;对有关设备、材料价格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反复论证,以保证价格合理性;决算审计时,每个工程项目的决算书必须附上原始工程跟踪验收记录及工程量计算图表,同时还要严格审查各项费用列支、取费标准及工程量计算依据,确保工程决算的准确性。近两年来,集团内审在承接审计的132个已经有关中介机构审计的工程决算项目中,仍然审减工程造价183.10万元,最大限度地杜绝了工程管理过程中的暗箱操作,节约了工程资金开支。

三、加强招投标管理审计,提高投资管理效益。

集团在设备和大宗物资的采购及工程建设等方面建立了招投标及审计监控管理机制。集团设立招标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企管部,分管内审的经理兼任主任。招标管理办公室负责集团招投标工作的协调、管理和监督。凡是需要进行招投标的项目,均由业务主管部门提报项目招标计划书,并拟好招标书一并报到企管部,由内审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审议,经审议无异议后,方发出招标书。内审在招标前期,须做好投标准备文件,投标日程安排等相关事宜;在投标过程中,则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审核、评标;招标结束后,由内审对中标单位发出书面中标通知书。各项目主管部门负责经济合同和技术协议条款签订,内审负责经济合同和技术协议条款审核及后续管理和监督项目实施工作。例如,集团投资新建一个年产15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新型建筑材料项目,通过招投标审计管理,使该项目在国内同类型、同规模,且生产工艺技术及设备装备较先进的前提下,共节约投资达150多万元。另有一个投资新建工程项目中的一个单项工程,必须由特定行业管理部门承建,承建单位提交预算投资为308万元,经审计人员逐项进行审查和广泛的市场调查,发现预算书中部分设备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随向承建单位提出交涉,决定由承建单位组织招标,集团内审及相关部门参与评标,最终在完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以192万元的价格完成了设备招标采购工作,较原预算节约资金116万元。再如,矿山使用的钢球,过去一直是社会性采购,自纳入招标采购管理以来,选矿处理矿石钢球单耗由原来的8.64元/吨降到4.90元/吨,氰化钢球单耗由原来的25.92元/吨降到15.60元/吨,剔除价格增长因素,仅此每年节约资金近70万元。近两年来,在集团内审直接组织参与监控管理的49个招投标项目,可节约资金640多万元。

四、加强费用开支管理审计,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效益。

(一)开展财务收支、费用开支的合法性管理审计。集团对下辖的7个子公司的经济活动实施延伸管理,集团授予内审负责对各子公司的财务收支、费用开支、技改投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合同审签、负责人年薪考核兑现等管理权,内审参与企业管理。每季度,内审除定期组织人员在集团授权管理范围内对各子公司的经营活动等情况进行一次就地审计外,每月还对有现金流出流入的重点部门组织进行一次审计,内审并可根据管理实际即时组织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和跟踪审计,随时掌握和控制集团公司的资本运营情况、费用开支情况。另外,集团还对非生产性开支建立了严格的申请审批制度,将费用开支纳入审计控制管理。费用开支要详细说明资金额度及用途,逐级上报集团财务、内审部门审核签字,分管领导及总经理签批,费用执行情况由内审跟踪审计监督管理。仅去年一年,内审就先后纠正不合理开支18.20万元。同时,还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先后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改进意见87条,均被集团采纳,其中有2条合理化建议获得集团2500元奖励。

工程管理审计范文篇9

[关键词]管理审计;内部审计;施工企业

管理审计不同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它是以财务审计为基础,着重于改进、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侧重于建设性地解决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仍停留在财务审计阶段,开展管理审计任重道远,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现就施工企业开展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略谈几点想法。

一、施工企业开展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偏差,弱化了内部审计地位。施工企业大多存在着重揽轻管的弊端,事后核算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管理意识不到位,极大限制了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准确定位,内部审计部门往往被视为聋子的耳朵———摆设,一旦遇到企业组织机构的变动,首先是被精简、整编的对象。

(二)审计氛围失调。目前,内审工作仍未走出财务审计的阴影,以查错究弊、事后监督为主,即使提些建议,也处于次要地位,且大多失去时效,欠缺实际指导意义。如此的审计方式,给人一种寻找罪犯的感觉,一方面,审计人员投入大量的精力查错究弊,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消极配合,积极防御,搞得双方关系较僵。强烈的对立氛围实不利于管理审计的开展。

(三)审计手段落后,管理审计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日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思维对传统经济理念形成强大冲击,产生了深远的革命性影响。人性化电子信息平台和通讯技术日益发达,且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单就会计电算化而言,已远远走在了审计工作前面。许多审计还停留在手工查账的基础上,对新技术的应用感到无所适从,更别说技术开发了。目前,计算机犯罪、高智商犯罪呈上升趋势,适宜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传统的审计技术,实不易发现层层设防的隐蔽问题。审计技术不解决,管理审计开展将很难收到实效。

(四)内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一是内审部门不太受重视,且往往费力不讨好,企业优秀的管理人员不愿从事此项工作。在一些施工企业,审计部门成了闲置人员暂挂的地方,成了“养老院”。二是大多内审人员是从原财务部门分离出来的,专业单一,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缺乏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经验,而且相当部分内审人员根本不懂工程。如此的内审人员构成怎能适应管理审计的开展,充分发挥管理审计的效能?

二、开展管理审计的对策

工程管理审计范文篇10

关键词:高校;全过程跟踪审计;审计效率;审计内容

一、高校建设项目特点及工程审计现状

(一)高校建设项目特点

高校建设项目既有一般建设项目单次性、投资大、周期长及完整的生命周期等特点也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性高等教育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高校建设项目主要服务于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同时大部分建设项目须满足9月份开学投入使用的要求。因此高校建设项目工期紧,质量要求高,不存在刻意压低造价的约束条件,追求社会效益远高于经济效益,具有广泛的社会性。2.专业性高校是教学与科研机构,学科复杂,尤其是理工科类学校,对建筑功能的要求比较特殊,专业性较强。如化工楼与物理楼在通风排污系统设计上差别很大,艺术教室和普通教室在功能要求上也截然不同。同时高校建筑设计往往要与学校文化特色相协调,与普通建筑相比,设计理念一般比较超前,所以高校建设项目具有专业技术性强、组织实施复杂等特点。

(二)高校工程审计现状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高校承担着培养国家栋梁的重任。随着我国高校基本建设投资的不断加大,若高校内部管理不能切实发挥效用,则难以为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做出应有贡献,因此做好高校内部审计监督至关重要。目前高校建设项目审计工作,以传统的竣工结算审计为主,阶段性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并未完全覆盖项目的全过程,且审计内容以造价审计为主。在国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审计已进入全覆盖、高质量、高效率的新时代。工程审计的职能定位发生较大变化,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工程审计应由以往阶段性跟踪审计和工程结算专项审计为主向全过程跟踪审计与绩效审计等多方面扩展。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贯穿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一种全面审计模式,将关口前移,有助于规范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实时监控项目,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审计意见,能够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规避风险。但是全过程跟踪审计覆盖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周期长、工作量大、专业面广,需要大量的审计资源,审计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理清审计内容,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

二、工程审计内容理论

工程审计内容关注的是究竟审计什么,在对工程审计内容重点分析前应先从理论上厘清工程审计内容。在审计实践中,由于对审计需求以及对审计内容理解不同,工程审计内容往往差异很大,工程审计内容的不确定性最终导致工程审计效率低下。本文主要以高校建设项目工程审计为研究对象,将高校建设项目工程审计定义为:本校审计部门对内部工程管理部门工程类经管责任履行情况实施的独立鉴证、评价和监督,并将审计结果反馈给学校的一种内部治理体系。从定义中可以得出,审计内容主要是工程管理部门工程类经管责任,包括财务责任和业务责任,各种责任具体体现在信息、行为和制度三方面(见图1)。财务责任审计主要包括工程造价审计、工程财务审计;业务责任审计主要包括工程管理审计、工程采购审计、工程决策审计等。高校应根据内部管理需求提出审计目标,并明确审计内容。

三、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内容重点分析

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一种全覆盖审计模式,涉及项目决策、准备、施工及竣工阶段,在项目各个阶段审计内容也不尽相同。

(一)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是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起点和关键,主要涉及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报批报建及初步设计等事项。决策阶段审计主要涉及对相关业务行为的合规性、信息真实性及制度等的审计,是审计的关键。1.项目建议书编制审计第一,检查建设项目是否遵循学校总体规划要求,与学校校园建设发展布局和实施路径是否一致;建设需求与资金筹集是否与学校实施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相匹配。第二,检查各项工作是否符合内部及国家相关规定,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存在化整为零规避审批的现象。如是否办理了项目选址规划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工程规划许可证,及时办理土地使用审批、环保审批等手续;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投资政策的要求。项目建议书提出的拟建规模和建设方案是否符合有关建设、环境、资源、节能等法规要求。第三,检查审批手续是否真实;审批文件申报的材料及项目建议书的相关内容,包括表述、数据等是否存在虚假和错漏。所依据的调查资料是否真实、完整;方案资料分析是否详细,风险评估是否到位,结论是否客观。第四,检查资金来源和筹措是否准备充分。通过验算复核,确认投资估算和资金筹集及还贷方案是否明确,计算是否准确,建设规模及方案是否明确达到项目建议书要求等。2.可行性研究审计第一,审查各项工作是否符合内部及国家相关规定,是否存在化整为零规避审批的现象。如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投资政策的要求;决策程序是否民主、科学,是否履行“三重一大”决策流程等。第二,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相关内容,包括事实、依据、数据、表述等是否存在虚假。项目实施进度预测和社会效益分析是否合理等;建设规模及方案是否明确达到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求。第三,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所依据的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建设投资估算主要设备的咨询价格资料和依据相应的工程造价的定额、标准是否准确;审查建设条件是否符合水文、地质、地形等条件,环保措施是否与主体工程设计、建设投资同时进行,节能、环保措施是否到位、合理;项目决策中是否忽视了重大风险等。3.初步设计概算审计审查初步设计概算的编制内容是否真实完整,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审查相关费用的定额套用、取费标准等是否准确充分;审查总概算中单项指标和各项综合指标与同类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对比是否合理。

(二)准备阶段

1.工程采购审计招投标是高校建设项目采购的主要方式,在此阶段主要从相关业务行为的合规性、信息真实性、控制价编制及制度等方面对招投标各环节进行跟踪审查,重点审查以下内容。第一,审查有无内部采购管理制度,制度是否完善、合理,是否按照采购管理制度执行。第二,审核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工程量清单是项目招标、实施及竣工结算阶段的关键依据,因此审计部门必须对工程量清单编制成果的质量进行详细审核;着重审查清单内容的完整性,有无漏项和重复;项目特征描述是否完整清晰,有无歧义;工程量及计量单位是否准确等。招标控制价是对招标工程限定的最高工程造价,能有效控制项目投资。重点审查编制单位是否有相应的资质,有无尽责;对控制价进行详细审核,主要审查控制价编制的准确性,套用计价定额是否合理,换算是否准确等;审查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编制说明,着重关注材料品牌推荐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第三,审查建设项目的招标内容范围、招标方式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招标投标过程应遵守国家和行业有关程序。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依法应进行招标的项目是否未招标;有无肢解工程、规避招标的行为;投标人是否弄虚作假谋取中标;招标人与投标人有无串通投标。2.工程合同审计建设项目工程合同是建设项目目标顺利实现的前提,是项目投资、质量、进度、安全等控制的关键依据。工程合同主要包括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施工合同、工程物资采购合同、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等。本文就施工合同审计内容进行分析,着重对合同签订合规性、内容合理合法性与完整性等进行审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审查合同签订是否按照内部管理规定执行;审查合同双方签订人是否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合同,重点检查签订的合同中工程价款、工程质量和工程期限等实质性内容是否一致。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合理,是否缺少关键性内容和不合理的限制性条件,如当事人权利义务是否对等;工程范围、建设工期、开工和竣工时间是否清晰;变更范围和变更估价原则是否合理、明确;材料和设备的供应责任、当事人违约责任及工程质量约定是否明确;竣工验收、结算、质量保证期和保修范围等内容是否齐全。审查工程价款是否清晰合理,包括合同价格形式是否与招标文件一致,付款方式是否明确并符合相关规定;合同价款调整是否合理;有无预付款和履约保函,预付款的比例、付款时间、起扣点等是否合理;工程进度款付款周期、付款申请、计量周期约定等是否清晰合理,避免合同执行时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造成经济损失;除此之外,还要着重检查合同中是否有“以审计结果为竣工结算依据”的相关规定。

(三)施工阶段

作为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施工阶段是将前期的理论成果转化为实物的过程,一般来说,具有周期长,参建方多,高风险等特点,因此施工阶段是跟踪审计最关键的环节。施工阶段跟踪审计主要从本校工程管理部门的管理行为合规性、信息真实性、制度及财务行为等方面对施工过程进行跟踪审查。其中,工程管理行为主要包括质量、进度、安全及合同等管理。1.工程管理审计结合高校建设项目工期紧,追求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特点,应将内部工程管理部门的质量及进度管理行为纳入审查重点。重点包括:第一,审查是否有效执行内部进度管理制度,有无编制建设项目进度计划,进度计划是否全面并符合现场实际情况;根据进度计划,定期检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对于出现较大工期延误的情况,审查是否及时有效采取纠偏措施;涉及进度计划重大调整时,审查计划变更的原因是否属实,变更后的进度计划是否切实可行等。第二,审查是否按照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执行,检查工程变更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未履行先批准、后变更、再施工的情况,或未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进行审批,施工单位先行实施的情况;审查是否存在工程变更无书面工程联系单或设计变更文件,仅停留在口头交流的情况,给后期竣工结算留下不必要的麻烦;审查有无为了节约造价,不合理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情况;审查内部工程管理部门对各外部参建单位的质量行为监督是否到位,如督促监理单位做好质量验收;对于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工程管理部门应派专业人员参与质量验收等。合同管理审计主要审查内部工程管理部门是否积极有效监督各外部参建单位严格履行合同。重点包括:审查是否存在违法分包和挂靠行为;审查是否按合同规定及时支付合同款项,有无拖欠工程款现象,尤其要关注农民工工资发放是否及时并符合相关规定;审查承包人是否按照合同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施工任务,监理、项目管理单位是否按照合同要求做好管理工作。2.制度审计工程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工程财务、质量、安全及进度等管理制度。制度审计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审查:一是工程相关制度是否缺乏;二是工程相关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存在缺陷;三是制度是否过时,是否适应现有管理水平,甚至制约管理效率的提升。对工程制度审计不应局限于某个具体建设项目,应基于若干个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对相关管理制度的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方能得出比较准确的审计结果。3.财务责任审计施工阶段财务责任审计包括财务审计和造价审计,主要涉及工程签证索赔、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重点包括:第一,涉及工程造价变化的工程变更,审查是否及时办理了签证,尤其是工程造价减少的变更,如隐蔽工程,校方未及时办理相关签证手续,到结算审计阶段时,审计人员往往关注不到,从而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第二,审查工程签证办理是否履行审批程序,是否存在伪造签证、材料定价不合理、高估冒算工程款的情况;对于隐蔽工程和事后无法计算工程量的现场签证,参建各方在隐蔽前(或拆除前)是否依据工程要求与现场完成情况见证、核对、计量,做好影像记录,并及时留存资料。第三,审查是否及时取得预付款担保,是否根据合同约定支付预付款并按合同要求及时扣回预付款;审查进度款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是否履行规定的审批程序,是否存在工程款超付现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施工阶段跟踪审计,审计部门不能直接干预工程实质性管理及前置审核,仅对内部工程管理部门各个环节业务及财务情况进行监督,促进这些工作规范、有效运行,做到不缺位、不越位。对于发现的问题,审计部门应及时以审计意见书的形式反馈给内部管理部门,并督促其及时采取纠偏措施,避免损失。

(四)竣工阶段

竣工阶段跟踪审计主要审查竣工验收程序的合规性、竣工资料及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规范性等方面。重点包括:第一,审查竣工验收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竣工验收报告是否合法有效、真实完整;各专项验收是否经有关主管验收部门通过;归档的项目资料是否真实完整。第二,审核工程竣工结算金额;审查竣工决算报表编制情况,有无漏报、缺报;报表中有关概算数和计划数是否与批准的概算数和计划数相一致;审查已使用资金管理的合理合法性。小结综上所述,全过程跟踪审计覆盖面广、专业技术性强。高校应依据建设项目具体规模、风险程度及内部管理需求等因素,选择全过程跟踪审计。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3201号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建设项目审计[EB/OL].(2021-07-05)[2022-07-12].

[2]郑石桥,时现,王会金.论工程制度审计[J].财会月刊,2019(22):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