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09-28 18:01:25

工程管理理论

工程管理理论范文篇1

【关键词】给排水;暖通工程;工程管理;信息化建筑

工程施工中,涉及到多种专业项目,各个工程项目都涉及到独立系统,并且由多个施工工序组成。在建筑工程施工实践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造成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影响着工程施工进度和投资。基于此,深度分析此课题,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强化工程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1案例概述

以广西自治区重大公益性项目片区商务街办公地块项目为例,项目位于广西南宁市五象新区核心区,集商业、办公、居住、旅店、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服务五象新区的多功能、高效率的高档区域生态综合体。总用地面积约17.3万m2,规划容积率2.5,计容积率建筑面积约43.3万m2。现结合此工程项目实践,总结给排水和暖通工程管理。

2市政给排水和暖通工程管理理论

2.1协同管理

在市政工程中,给排水和暖通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交叉作业。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若施工工序安排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当,影响施工进度或者质量,则不利于工程建设效益目标的实现。这需要做好施工组织工作,强化协同管理。在工程设计阶段,依托现代化技术,比如BIM技术,做好协同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优化,合理处理交叉施工问题,保证施工作业顺利开展。

2.2精细化管理理念

从给排水和暖通工程管理实际来说,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难以保障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近年来,精细化管理理念逐渐被应用到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经过工程实践验证,若能够有效落实精细化管理,加大对影响施工安全和质量等的因素把控,对促使工程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2.3全过程管理理念

作为市政工程的组成部分,给排水工程和暖通工程的施工,涉及到的工序较多,而且受到前期工作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项目后期的施工。基于此,贯彻全过程管理理念,做好给排水和暖通工程全过程的质量以及安全把控,对保障工程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以工程设计、施工为节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强化工程管理,保证工程施工进度。

2.4动态化管理理念

对给排水和暖通工程进行管理,要注重动态化管控。因为工程施工作业属于动态化的过程,在具体实践中,各类影响因素具有不确定性,为有效把控,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和安全以及质量,采取动态化管理模式,能够获得不错的成效。若想实现动态化的有效把控,要做好信息收集,动态调整施工组织计划,保证给排水和暖通工程施工按期高质量完成。

3市政给排水和暖通工程管理理论实施策略

3.1引用现代化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

在市政给排水和暖通工程管理中,引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能够为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①设计阶段。在给排水和暖通工程施工设计阶段,结合运用BIM技术和CAD技术等,通过可视化设计和虚拟施工等,能够及时发现给排水和暖通工程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经过诸多工程实践验证,依托上述技术,支撑工程设计,能够优化管线设计,解决传统设计方案实施中面临的设计变更问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施工设计环节,借助各类施工技术,能够强化工程管理,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②施工阶段。在给排水和暖通工程施工阶段,引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做好施工作业信息的收集,为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具体来说,利用工程管理系统,比如物资管理系统,整合材料各类信息,包括采购信息和使用信息,能够及时掌握材料使用不合理情况,及时发现材料使用问题,做好相应的调整。除此之外,在施工现场,布置监控设施,能够实现施工全过程的监控,为安全管理和质量动态管控,提供信息支持。

3.2做好节点把控,实现全过程管控

在给排水暖通工程施工作业中,贯彻全过程动态化管理理念,实现全过程的管控,需要做好各个节点的把控。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施工前的管控。开展给排水和暖通工程施工作业前,要组织参建人员,进行施工前培训,使其能够了解工程施工质量把控要点,进而实现对人为因素的把控。②在市政给排水和暖通工程施工前,要开展图纸会审,并且要进行技术交底。若运用了新工艺,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能够掌握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实施技术交底时,要对设备和主要工艺等,提出相应的要求,强化工程施工质量的把控,对常见的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要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③开展施工作业,管理人员要做好施工人员监督工作,督促其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要求,落实给排水和暖通工程施工工作。为保证此项工作有效落实,要制定质量管理机制,落实岗位责任制。管理人员要定期对施工技术进行技术考核,并且落实持证上岗制度。通过采取系列措施,保证施工质量得以有效管控。④施工人员方面,在施工作业时,要按照工程施工规范和质量需求,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保证,确保尺寸一致,做到合理搭配。除此之外,对于批量化生产内容,要做好试装,校验工程施工图纸,依据样板间安装效果,合理调整安装工艺,保证施工效果的美观性以及统一性。⑤对市政给排水和暖通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针对性检查,比如焊接。

3.3强化协同施工作业

在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阶段,给排水和暖通工程施工,存在着诸多交叉内容。为保证工程施工有序开展,要做好专业配合工作,避免出现管道交叉碰撞问题或者其他问题的发生。具体实践时,为保证给排水和暖通工程有效配合,需要从设计环节入手,做好交叉部分的把控,注重和施工人员的沟通,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减少碰撞问题的发展。除了给排水和暖通工程之间的相互配合,还需要做好和其他专业的配合。这需要做好预先调查,掌握实际存在的问题,减少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发生。基于工程基本信息,比如面积和功能设计等,开展给排水设计。在施工作业中,若某专业修改施工图后,需要及时通知给排水和暖通工程施工人员,使其及时做好调整,避免出现衔接问题。

3.4落实精细化管理措施

在给排水和暖通工程施工中,实行精细化管理,能够使得施工和工程管理更加紧密,转变工程管理模式。强化施工和管理的联系,便于施工作业有效开展。将工程效益和人员工资联系起来,依据工作绩效,进行奖金分配,能够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人员的互信力,减少分配不均造成的矛盾。除此之外,有效落实精细化管理,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能够提高施工作业效率,确保工程施工进度以及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运用策略:①细化工作内容和职责,使得每项工作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②层层分解工程施工和管理工作,保证施工明确,做到权责分明。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促使给排水和暖通工程施工作业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施工效率,强化施工内容规范化,进而减少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的发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给排水和暖通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做好严格的把控。在具体实践中,基于给排水和暖通工程理论的指导,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促使各项工作有效开展。通过引用现代化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做好节点把控,实现全过程管控。

参考文献

[1]段强.房地产项目室内给排水暖通工程的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17,43(30):246~247.

[2]游祥.房地产项目室内给排水暖通工程的施工管理探讨[J].企业导报,2016(13):37.

工程管理理论范文篇2

关键词:现代工程管理理论;海工项目

相较于其他工程项目,海工项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施工周期较长,并且在设计和建设环节的沟通协调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工程管理部门注重成本计算、计划设计、项目进度管控等工程管理内容,这也就需要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的工程管理能力。在具体项目的进行过程中,管理部门应加强与船东的交流与沟通,协同工作,制定详密的工作周期和工作计划,实时监管工程进度,认真计算工程成本,将现代工程管理理论有效应用于海工项目中。本文就此内容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行业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1海工项目的承包模式

在具体的工程项目开展环节,工程项目具有较多的承包模式。平行承包模式和联合体承包模式是总承包模式的2个重要组成部分,CM承包模式和Partnering承包模式是合作承包模式的2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管理者普遍使用总承包模式,因为该模式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极为有利,能够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总体质量,有效减少工程周期,得到了船东的广泛认可。设计-采购-施工、设计-建造等模式都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总承包模式[1],目前国内外很多大型海工项目都应用该模式,并且效果明显。

2海工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形式

应根据实际情况,如具体项目的规模程度、工程特点、组织形式等,进而确定海工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形式。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形式有职能型、直线型、矩阵型和直线职能型等4种类型[2]。上述中属于传统项目管理形式的为职能型、直线型和直线职能型,对于一些中小型海工项目或者工期充足的项目来说,传统项目管理形式十分适用。但是对于一些大型海工项目来说,传统项目管理形式难以满足其具体需求,因此,矩阵式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大型海工项目。矩阵式组织机构形式的特点为按照矩阵方式实现组织结构形式的有机结合。矩阵式组织结构形式的对象为工程项目,不同项目管理机构中的管理工作人员通过职能从各部门调出组成一个管理部门,进行集中化管理,待工程结束后,回到原本的部门或者再到其他工程项目部门中。矩阵式组织机构的主要优点为该结构形式能够通过工程情况进行组织管理,灵活性较强。有机结合集权和分权,对于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项目经理职能的不同,可以将矩阵式组织结构划分为以下三大形式,分别为强矩阵式、中矩阵式和弱矩阵式。如上文所述,海工项目,尤其是大型海工项目实施起来较为复杂,因此强矩阵形式适用于此类项目。如某大型船厂中对于强矩阵形式的使用,该项目设置一个项目总经理职位,下设海工部经理、市场部经理、技术部经理和物资部经理4个职位,其中海工部经理下设多名专业经理,市场部经理下设多名业务员,技术部经理下设多名设计员,物资部经理下设多名采购员。

3海工项目计划的制定

工程项目计划的内容主要涵盖工程项目的预期目标、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以及实现目标的详细措施,主要包括船东的计划机制和设计部门、船厂的设计机制,应实现2个机制的有机统一。计划体系由建设单位制作,主要环节涵盖海工项目的前期工作计划、海工项目建设整体进度计划和海工项目年度、季度计划等。3.1海工项目前期工作计划。海工项目前期工作计划主要表现为有效分析海工项目,该工作一般由市场部门负责,在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和采购工作人员的辅助下进行。3.2海工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海工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指的是从工程起始阶段到竣工阶段的统一管理。旨在合理、有效安排每一项工程的发展进度,严格调控和分配总体投资成本,将部门与部门之间协调好,确保初期设计所确定的每项目标都能够达到。海工项目总进度计划具体涵盖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详细特征;安排工程建设综合进程的原则和方法;资金成本的分配状况;工程方案设计、施工设施交付和施工团队详细施工时间的安排;施工环节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解决策略;一些急需上级部门解决的较为严重的问题等。3.3工程项目年度计划。通过工程项目整体进度和通过审批的文件进行对工程项目年度计划的制作。年度计划不但需要实现对整体进度计划的满足,同时要结合年需求成本、设施、材料、施工团队进行考虑,科学、合理安排年度建设工程项目。工程项目年度计划主要涵盖设计年方案的具体准则;工程发展程度;该年计划投资成本及计划施工工程量;施工图纸、应用设施、施工材料、施工部门等实际情况;资源情况;外部协作与项目实施进度的安排和需求;一些需要上级部门解决的严重性问题等。P6软件是海工项目中应用较为普遍的管理软件,该软件可实现对项目进度的有效管理,操作简便,灵活性较强。

4工程网络计划技术在海工项目中的应用

工程网络计划由节点组成。是一种可以有效显示具体流程方向的网状图像。从图像中能够提取出各部分工作的具体时间、最初开始(结束)时间、最晚开始(结束)时间、整体时差、自由时差和路线等关键信息。在工程网络计划图的帮助下,能够有效优化工程项目,实现资源和成本的优化[3]。只要确定了工程网络计划,便可以有效配置工程过程中的人力、工期、资源。网络计划图中显示时间最长的路线便为关键路线,如果工期无法满足海工建造周期便可以优化该路线。如果该路线小于其他路线的总时间,并且无法满足建造周期,那么便需要确定新的关键路线,并对其进行优化。对工程网络计划进行压缩极可能会形成一些成本的增加,例如人工费用、材料使用费用、设备使用费用、措施应用费用等。与此同时,也会间接导致企业管理费用的持续减少。作为管理者或者网络计划的设计者应全方面对问题进行考虑,加强与船东的沟通,尽力维持工期和成本的有机平衡。使用工程网络计划图的主要目的为实现对具体进度的有效管理。在进行海工项目时,气候因素、不可预知因素等会对工程的进展形成巨大的影响,进而致使真实进度与计划进度出现偏差,为了能够有效预防对进度整体目标实现的影响,在开展网络计划的同时,需要辅以相应的监管措施,实时监控网络计划的进程,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解决问题,为工程的顺利展开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工程网络计划图中,不同的标识所表达的意义不同。例如工程时间的长短使用水平投影表示,工序使用箭线表示;前后顺序使用虚线表示。该计划图一般不允许随意修改。因为其具有一定的责任意义,假如发生供货延后等船东责任、自然环境恶劣或者建造因素等导致工期延长需要赔偿时,工程网络计划图便是一个重要的索赔依据[4]。通常情况下,只有对关键线路工程产生影响或者其他因素致使工期浪费,不得不将非关键线路改为关键线路时才能进行索赔。

5投资方案经济效益评估

因为现如今海工市场并不景气,设计部门或者船厂得到的首次付款通常十分低,导致对于海工工程进行设计建造的风险系数较高,所以对于投资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十分关键。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主要涵盖以下几部分:发现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制定应对风险措施、应对风险措施的实施和监控。对于投资方案经济效益进行评估也是工程经济分析的重点部分,旨在保证决策具有有效性和合理性,及时预防和减少投资方案所带来的风险,提高项目投资的经济收益。静态评估和动态评估是经济效益评估的两大主要方式。前者不对成本时间价值进行考虑,对于初始阶段的评估十分适用;后者对成本时间价值进行考虑,可以整体反映投资方案全部计算期的经济效益。所以在选择经济效益评估方式时,通常会选择动态评估法,该方法更具优势。适用经济效果评估指标评价投资方案时,旨在分析方案,评估方案的有效性,并且从经济层面比选多方案。

6结语

本文详细阐述了现代工程管理理论在海工项目中应用情况,将现代工程管理理论应用于海工项目中可有效提高经济效益,缩短工期,提高管理水平,同时也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加强与船东的协作,将理论贯彻于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武君秀,冯朝阳.项目管理在现代船舶建造工程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18,(01):128-129.

[2]孙丰雷,程伟.现代工程管理理论在海工项目中的应用[J].广东造船,2017,36(06):65-67.

[3]杨泽滨,黄津津,罗鹏.浅析如何响应船舶建造工程招标要求[J].数码设计,2017,6(05):155-158.

工程管理理论范文篇3

关键词:BIM;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随着信息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信息技术也逐渐的应用到了教育中,这也为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BIM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就对教学效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BIM具有着显著的特点,有效的实现可教学平台的优化及教学体系的整合,而BIM如何在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中创新应用,就是文章主要研究的内容。

1BIM概述

所谓的BIM是指建筑信息的模型技术,其是以三维的可视化信息数字技术作为载体,和建设工程项目多维度的信息集成相应的数据信息模型,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设施实体及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的表达。借助这种建筑信息的模型技术能够建筑工程各种项目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进而于项目的策划、实施及维护过程中全周期进行信息数据的共享与传递,促进工程项目技术人员能够对建筑信息进行正确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缩短工程的周期,同时还能够利用模型仿真实现对成本的预测和控制,起到节约建筑工程成本的作用。

2BIM应用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必要性

通过BIM技术能够实现建筑方案和工程结构的设计、三维的算量和计价、沟通管理及建筑功能和环境的分析等,而BIM技术和工程管理的专业课程与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工程管理的工程制图和CAD都可以将BIM的三维模型当作教学内容的辅助手段,和二维的平面比较,BIM具有的三维效果更加直观,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掌握工程空间和结构,建筑的设备课程也可用BIM的三维设备安装相关模型来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工程管理课程施工的阶段管理也能够通过BIM进行虚拟漫游与现场仿真模型开展教学。另外,建筑工程的管理专业实践的环节包括认识和毕业实习及课程和毕业设计诸多内容,可以使用BIM技术将各个实践环节进行有效的串联,构建系统化教学模式,还可以借助BIM技术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践的竞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并且通过使用BIM技术还能够进行毕业设计,将专业课通过BIM平台进行串联,BIM系统中的Revit翻模、传统算量对接软件及施工仿真的工艺等能够为设计提供良好的条件[1]。

3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创新

3.1课程目标的确定。在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目标的确定中,一定要将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统一,工程管理的课程目标要考虑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其培养的专业人才需要和相应的岗位相对应,然后就要做好对专业与学科定位,这也是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具备的理论基础。对专业课程和社会的需求关系分析,工程管理的专业能力是对社会诉求结果的回应,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作为培养对象及未来的工程实践主体,他们工程管理的专业能力培养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其中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综合教学,同时还需要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拓展能力。3.2建立基于BIM创新实践的实验室。想要实现项目施工设计与管理,学生通过片面的观看学习是达不到效果的,因此,这就可以借助BIM技术来创建BIM的实验室,来让学生通过实践对整个施工的过程管理进行了解,BIM实验室具有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建筑工程功能分析及施工模拟与三维算量功能等,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能够对整个工程的管理思路及内容进行整理,不断完成各项任务来实现对工程管理的模拟,通过实践模拟训练,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融合,同时在试验中还能够实现角色转换,对其后期的工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3课程内容重组和结构优化。对课程内容的重组及结构的优化,主要涉及到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及创新课程等。通过BIM可以将工程的计价和计量的课程改成基于Revit三维的算量和工程计价,将工程的成本规划和管理改成基于BIM3D+成本的管理等;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管理的设计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投资、质量、成本、进度及安全等内容,通过BIM的多阶段和多性质的数据集成优势,可将识图和绘图工程制图或者CAD改成三维Revit的课程,将工程结构课程以及建筑学也可以使用三维的模型进行讲解;创新课程主要包括实践课程创新及课程研究等,借助BIM技术可以增设BIM的实践创新课程及BIM的研究项目,并对项目过程中建筑设计的软件及内容进行整合,根据具体的项目,借助相应的实验和操作,来实现工程项目的整合管理及项目的集成化创新管理,对项目的信息共享及对项目质量、成本及进度进行统一管理,在毕业的实习课程中,还可以新增BIM的研究项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与能力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研究平台[2]。

4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为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想要充分发挥BIM技术在其教学中的应用,用活BIM系统,就需要高校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的创新,这对其长远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齐甜.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工业设计,2017(2):134-135.

工程管理理论范文篇4

工程管理基础理论是指在工程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是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具有持续性、大众性等特点。这一基础理论所容纳的人文科学有工程学、管理学、工程经济学、社会实践学、法学、体系工程等。尽管这些仅仅是基础的理论知识,但却是在不断地实践中积累的最先进的工程管理经验。它们的存在,推动了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整个理论体系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工程管理核心理论

任何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都应该具有其独特的核心理论,而工程伦理学、技术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便是新型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最根本内容,它们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旧的理论知识,二是在历代工程管理人员的经验总结,是真正的精华所在,是工程管理理论体系完善的指导性文件。

(1)工程伦理学。工程伦理学是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之一,作为工程管理的指导性文件之一,它是一门主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在建设工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学科,是核心理论或基本理论,是研究工程中人的地位和作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相关学科。通过总结工程伦理学所有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将工程伦理学分为多个方面的内容。

(2)技术经济学。大众意义上的技术经济学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之前,运用先进的生产定额,考虑经济发展、资金的时间价值、通货膨胀等问题,对项目的不确定性和投资风险进行分析,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和国民经济评价,以寻求最佳的投资组合。

(3)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科,任何一个组织都应该有其独特的规范、层次和沟通体系。任何一个组织的人集合体,组织是一群拥有着相同的目标,相互关联的人的集合体,如何能够使组织健康稳定的发展,就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严格的分配原则,给组织的每个人公平的表现平台。

3工程管理应用理论

(1)工程规划技术。常常用于工程的战略性发展规划,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抽样分析法、评估法和估算法。

(2)工程决策技术。常常用作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可行性研究和国民经济评价。

(3)组织协调技术。我们所采用的定额等方法进行项目价值或者成本估算时,都必须要有合理的生产组织和合理的施工条件。而这里的协调,则主要是协调各个工人小组之间协调统一的施工,材料按规定的额度进行使用。可以采用协调法和权责分配协调法、按劳分配法等。

(4)风险分析。这里的风险,首先在技术经济分析阶段,我们就需要找出造成不确定因素的原因,即所谓的风险。然后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在风险造成损害时能够及时的处理。可以采用相关数据分析法、风险转移技术和风险利用技术等。

(5)信息化技术。信息管理是建立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能够接受并妥善的分类处理各类信息,整合各类信息所反映的内容,才能达到工程管理的严谨性要求。可以采用数据库技术和全球定位体系技术等。

4工程管理外延理论

工程管理理论范文篇5

关键词:项目管理;市政工程;工程管理;运用措施

市政工程管理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实施效果,需要将项目管理理论引入其中。项目管理理论其实是一种具有先进特征的管理模式,在现代市政工程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其整体应用效果普遍比较良好,所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等特征。同时,项目管理理论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涉及到很多环节和细节,基本上在任何一个环节当中,都会有所体现和应用。项目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能够促使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具有协调性特征,而且还能够保证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促使整个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国民经济社会的不断增长和发展,促使市政工程项目在日常的施工管理实施过程中,会涌现一批新型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所以在市政工程管理实施过程中,要与这些新型技术、方法进行有效结合,促使项目管理理论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落实。

1项目管理理论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运用特点分析

市政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对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促使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将项目管理理论科学合理的应用其中,具有一定优势特点,而这一特征的实施,能够促使市政工程管理的相关措施落实到实处。首先,市政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其整个施工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市政工程项目大多数都是建立在一些人口相对比较集中或者是密集的地区。除此之外,市政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建设时,离不开人群,施工现场又具有场地狭窄等特征。所以在施工时,如果沿用传统的施工管理方式进行,那么不仅会导致施工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而且还会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1]。其次,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将项目管理理论引入其中,由于施工本身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而这些环节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由于施工项目当中,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比如气候、环境、施工工序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施工流程、施工内容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直接导致市政工程管理的效果、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等受到严重威胁。这些因素在其中不仅会导致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工程量越来越多,而且无法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后期使用安全和稳定提供有效保障。最后,市政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施工项目的目标设定比较高,而且大多数都是直接通过一些严格的管理措施来实现[2]。在针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具体施工的时候,由于市政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所以需要与城市形象的建设进行有效结合。这样不仅有利于为现代城市的规划建设打下良好基础,而且还能够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2项目管理理论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2.1管理人员缺乏质量管理意识。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市政工程项目具有特殊性,所以在施工时,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对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但是在当前市政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有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而且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应付监理部门的审查,只是单纯的对工期给予足够关注和重视,但是却并没有意识到施工质量在其中的重要性。如果市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那么不仅会直接导致整个施工质量受到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市政工程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严重的情况下,将会直接威胁到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各个主体并没有采取强制性的措施实现对各个标准的有效落实,甚至很多管理者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标准、规范化制度等并不是很熟悉[3]。这样不仅会导致这些规章制度的作用无法落实到实处,而且还会造成市政工程项目在施工时的不规范。2.2市政工程项目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市政工程项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市政工程项目可以说是政府主导的一部分,所以在建设时,当地政府或者是行政主管部门在其中会担负一定的责任。但是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一些单位在其中的整体占比重比较高,所以话语权也比较多,很多单位对市政工程管理的干预过多,导致市政工程项目在建设时,无法按照具体的流程来进行。无论是招投标、监理、合同的确定和管理等,都没有按照施工的标准要求来进行有效落实。在市政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导致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受到威胁,而且还会对市政工程项目的后期使用效果产生影响。一些开工很久的施工单位,与施工合同方之间并没有签订正式的合同,也就是说一旦出现问题,无法对各自的责任进行有效的制约[4]。

3项目管理理论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措施

3.1加强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管理。在市政工程项目的具体建设过程中,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的管理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市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材料、设备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设备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那么势必会导致市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质量也受到威胁。所以,必须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对施工材料、设备的管理,促使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针对材料进行管理时,要在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就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有效的把关。同时,还要适当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一旦在材料检测过程中发现不符合实际要求的材料,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妥善处理。尽可能避免这些不合格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威胁到市政工程项目的整个施工质量。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这些施工材料在进入现场的时候,要对这些材料的规格、类型、数量等各个基础进行仔细的核对和检查。在材料进入到现场之后,要根据这些材料的属性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堆放和保存,这样才能够对材料的质量提供有效保障[5]。另外,在针对施工设备进行管理的时候,要采取严格有效的措施,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针对施工设备进行选择的时候,要与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情况进行有效结合,选择有针对性的设备,这样不仅能够通过设备实现对施工各个环节的有效检测,而且还能够对设备的各项性能是否合格进行合理的判断。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对施工设备科学合理的检测,一旦在检测过程中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同时,还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各功能的齐全性和有效性,为市政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3.2加强市政项目范围管理。在针对市政项目施工范围进行确定的时候,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特别是在招投标文件当中基本上都会提出明确的规定。招投标文件是市政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文件之一,在招投标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就会在其中有明确的规定,业主方和项目方在针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具体落实时,双方各自需要承担的责任。同时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或者是方案变更等现象的时候,双方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都会在双方签订的合同当中详细标注出来。一般在针对合同进行签订的时候,合同当中的内容会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施工材料、设备、现场管理、安全、进度控制等。这些其实都是市政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内容,也是范围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条件。市政项目范围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将合同看作是基础,同时也是管理的依据,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保证项目管理在实施时,被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3.3市政工程的施工环境控制措施。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其整个环境具有复杂性,由于市政工程大多数都与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建设时,会集中在一些人群比较密集的地区,同时还会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大气、水文因素等。这些环境因素具有不可控制的特征,所以对市政工程的整个施工带来的影响以及造成的损坏,无法通过提前的预防来进行。因此,在市政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对天气的变化情况、环境条件等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尽可能提前对天气的变化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不仅有利于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提前做好相对应的预防措施,而且还能够尽可能降低环境对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影响。

4结束语

市政工程是现代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类型之一。由于市政工程项目在建设时,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所以要提高管理水平。项目管理理论在其中科学合理的利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而且还能够为市政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蔚.住宅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7.

[2]钟诚.济南市XX路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7.

[3]王彬.政府投资市政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7.

[4]周延.PPP项目风险评价及内部控制制度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7.

工程管理理论范文篇6

关键词:项目管理理论;电力基建工程;应用程式

1项目管理的概述

项目管理理论是组织管理不断发展的结果,其可以将各种笼统、抽象的工作内容不断具体化。在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之中,通过计划、组织、控制与协调,保证各种工程建设可以得到有序的开展,从而实现工程建设的目标。但由于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外界因素较复杂,导致很多工作开展过程中,往往没有具体的方向导致效率较低。通过项目管理理论的指导,能让各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定位,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有自己的目标,按计划做事,这样很多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通过项目管理的实施,能够让工程施工得到更好的效果,有助于实现预期效益。

2项目管理理论的优点

能有效帮助各岗位员工制定工作目标,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有效落实各岗位人员的具体职责,各部门也可以有效参与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之中。在各岗位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目标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工程监管员会负责对员工工作的绩效进行监管,及时发现员工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员工适时进行处罚,有效保证员工的工作效率。能让各基建工程部门形成一个整体。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该按照"统筹资源、属地协调"管理原则,充分保证内部各种工作开展工程中的协调性,不断提高建设协调的效率,保证各种工程子项可按照计划来实施。通过采用科学的项目管理,能够很好分配每名员工的任务,让每个员工负责其中一部分工作,然后将各种工作有效整合起来,保证整体工程目标的达成。此外,在这个过程中,还应加强不同部门人员的配合,让相关干系人在工作过程中形成默契,不断提升工作效率。能加强团队建设,增强员工的归属感。随着电力建设的不断加强,工程量非常大,每个员工所分配的工作任务非常多。通过项目管理理论的应用,可以合理对每个岗位人员的任务进行划分,如划分为工作包,具体的工作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可由员工自行去选择,给他们提供选择和发展的平台。在企业健康运营和发展过程中,员工更清楚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及存在的问题,为了让项目管理得到更合理实施,须保证员工真正可以畅所欲言,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最后,项目经理在广泛汲取民意的情况下确定工作目标,将自己的工作能力发挥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将所有员工的工作热情、主人翁精神充分激发出来,让他们找到归属感,真正以企业为家。

3电力基建工程管理现状

3.1目标管理控制缺失。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在项目生命周期内依据相关规定对质量、成本、进度等进行合理的规划、执行、控制和收尾,对整体项目发展趋势不断进行评估。在整体电力基建工程管理过程中,动态的工程目标管理非常重要,但是现阶段大多数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中没有明确的规定,或工程项目目标大多以时序表的形式存在,这种模式很可能导致现有资源条件与后续施工需求或实际的施工条件无法有效对接,导致资源无法有效利用,继而导致整体项目的施工工程成本增加。3.2配套监控体系缺失。在电力基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各机构的负责人及主管都为项目建设机构的主要参与人,多方参与的模式本就为项目经理对整体项目的成本、进度、人力资源等的良好掌控提出一定的难题,再加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规划设计调整或者资源中断、不重视风险成本投入等情况,造成监控配套体制的缺失,从而导致相关负责人无法就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进而导致整体电力基建工程的监控工作不能有效的实施,对整体项目的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3.3缺乏完善的协调控制机制。在现阶段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组织机构模式主要采用以项目管理中心为主要的协调机构模式,通常在这种模式下,项目经理没有实际管理权限,对工程项目的管理缺乏主导和控制,一旦在整体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出现某个部门或者岗位无法有效配合的情况,就会导致整体项目施工过程无法有效进行。

4项目管理理论下的电力基建工程管理

4.1规划过程管理。项目管理理念下,工作计划的制定至关重要,电力基建工程前期管理工作需要从人力资源配置、质量、进度、成本等计划进行不断细化。首先在项目管理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充分赋予项目经理权力,明确以项目经理为主导的各级组织管理职责,可从项目经理、设备管理员、质量监督员、材料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方面进行协调配置,从而保证整体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其次在工程实施前可从成本控制、质量监督、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为入手点,结合整体工程实施规划,保障各项工序施工过程与预期施工需求相符,如在制定电力设备管理任务时,可从日常维护规划、设备线路的维护管理规则等过程,明确相关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保障项目进行过程中设备管理环节的稳定进行;最后结合具体施工阶段对相关项目实施方案进行逐步细化,更加细化的项目管理方案可以为具体电力基建项目的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通过季度、月度、周、日、总进程计划方案等的逐一制定,可为整体项目的质量管理措施的稳定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4.2执行和监控过程管理。项目管理理念下,电力基建工程执行和监控过程管理主要包括质量控制、风险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内容。其中在具体的项目管理过程中质量控制可在项目经理责任制的指导下进行各级工序的管理。项目经理责任制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包括项目经理、各部门目标、各成员目标责任制等。通过各级目标责任制的建立,可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标准的有效落实;风险控制主要是通过分阶段动态监督措施,对整体项目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度控制则是通过对各部门工作的协调管理,结合定期的施工监督审查,保障相关施工问题的及时进行资源优化,避免相关施工问题对整体施工周期、成本等的不利影响。4.3收尾过程管理。项目管理理念下,合同和行政收尾工作对项目的效益也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电力基建工程中,做好收尾过程管理同样重要。在项目后期工程竣工审核环节,电力基建工程跟踪管理人员应结合以往项目数据,从材料、设备、人力等资源成本损耗部分对整体工程进行逐步核实,做好工程竣工验收和结算工作,严格依据合同的相关内容进行合同管理,避免相关失误或延误对整体工程结算审核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5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基建工程项目具有前期准备工作复杂、工期长、工程量大的特点,因此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加大对前期设计及相关准备工作的控制力度,通过整合进度、成本、风险等相关管理措施,在后续项目监控中进行进一步强化,可为整体电力基建工程实施环节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有利于整体项目工程实施质量及效益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百洋.论在电网基建工程中引入现代项目管理理论[J].科技资讯,2013(15):158.

[2]陈楚君.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引入项目管理的实践策略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8(3):175,237.

工程管理理论范文篇7

1.项目管理理论

项目管理可以说在一个确定的时间范围内,为了完成一个既定的目标并通过契约等特殊的形式的临时组成的组织完成项目任务。在该临时性组织中,领导者依然需要运用经典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理论,实现对既有的有限资源最大化地利用目标。该理论该理论第一次被提出是在二战后期,经历了一段悠久的发展历程。它起源于一种大规模、高成本、进度严密的复杂系统对于精简流程、降低成本的诉求,在创立伊始就很快被广泛传播并被公认为是一种富有生命力而且能够实现复杂的企业目标的绝佳理论。

2.项目管理的特点

(1)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任务的完成需要多个部门的紧密配合,且执行中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需要掌握不同学科知识的全能型人才来解决诸多疑难问题。此外,项目工程牵涉的利益相关者广泛,相互之间的意见分歧或者对责任的推卸都会造成工期的延误。(2)项目管理具有创造性。电力基建项目的创造性要求较高水平的技术知识,尤其是在项目前期的规划设计中必须重视科技信息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3)项目管理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项目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每个阶段的任务也有所区别,因此对阶段的划分和任务的分配也具有一定的难度。(4)项目管理需要集权领导和特定的项目组织。项目进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牵涉多个部门的,他们要求这些部门迅速作出反应而且相互关联,这就需要开辟专门的部门围绕一个强有力的核心领导展开工作。(5)项目负责人至关重要。项目负责人基本上统筹整个项目的全部过程,大小决策都由项目负责人作出,因此负责的领导能力、知识水平和个人素质对项目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质量管理层面当前电力基建工程的建设队伍缺乏一定的项目管理理论素养,管理策略及其执行都缺乏科学性、高效性。组织管理通常比较容易形成复杂的关系网络,一些投机取巧者随意压缩造价成本、偷工减料,这就极易导致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2)员工管理层面我国特殊的国情导致了电力基建部门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帮助政府部门提供社会服务而不同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这就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员工的积极性。事业单位对员工的考核机制落后,员工得不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发展,企业内部的生产积极性大幅度降低。(3)造价管理层面一般来讲,费用、技术和进度是紧密相关的,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的大多电力基建项目技术含量低,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果不能保证造价就难以提高技术水平,将很容易导致管理乱象。

4.项目管理理论的应用策略

(1)质量管理层面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如图1,妥善解决人员安排、信息沟通、项目决策等问题。(2)员工管理层面供电单位本质上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那么解决该问题的最优策略进行管理机制的改革,效仿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建立一套适合本组织内部情况的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破除铁饭碗、推行绩效与工资酬劳挂钩的管理办法。(3)造价管理层面造价管理直接关系到基建工程能否按照既定工期完成交付任务,有效的管理造价,符合科学发展的观念,有利于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发挥经济效益。造价方面的管理,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观念,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手段予以落实,提高科技含量,促进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的不断提升,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在电力基建工程的实施之初,要事先预估其工程量,做好财政的预算工作,施工过程中要明确资金流向,保证资金的正常使用,提高其利用效率;对原材料的购入,也可以通过专业部门的定量采购形成数量优势,科学的降低成本,这就要求在采购单的制定上一定要符合电力基建工程的实际工程量,不能出现太大的采购出入,导致不必要的浪费。

5.结语

项目管理的细致程度对管理者的自身素质以及管理系统的客观条件有着决定性作业。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建立相应的项目管理系统,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力基建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熊俊宇.浅谈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项目管理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15:15.

[2]谢艳.浅析项目管理理论在电力基建工程管理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4,16:79-80.

工程管理理论范文篇8

1工程项目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1质量原则

工程建设与人民生活的改善息息相关,搞好工程质量管理,是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共同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繁荣富强,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必须树立强烈的“质量第一”的思想。

1.2预防原则

在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中,应从过去消极防守的事后检验变为积极预防的事先管理。因为好的建筑产品是好的设计、好的施工所产生的。必须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事先采取各种措施,消灭种种不合质量要求的因素,以保证建筑产品质量。如果各质量因素预先得到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就有了可靠的前提条件。

1.3服务原则

建设工程项目,是为了满足用户的要求,尤其要满足用户对质量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就是要把为用户服务的原则,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出发点,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同时,要在项目内部树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各个部门,各种工种、各种人员都有个前、后的工作顺序,在自己这道工序的工作一定要保证质量,凡达不到质量要求不能交给下道工序,一定要使“下道工序”这个用户感到满意。

1.4用数据说话原则

质量控制必须建立在有效的数据基础上,必须依靠能够确切反映客观实际的数字和资料,否则就谈不上科学的管理。一切以数据说话,就需要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工程实体或工作对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整理,从积累的大量数据中,找出控制质量的规律性,从而研究工程质量的波动情况,寻求影响工程质量的主次原因,采取改进质量的有效措施,掌握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的客观规律,以保证工程项目的优质建设。

2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

从表面形式来看,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是国内部分建筑行业专业管理人士通过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后发现,我国建筑行业管理工作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了“停滞”发展的状态。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主观因素

世界一切事物的发展与进步都是主观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的,如果在人的主观意念中排斥新事物的萌发,则必将扼杀这一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前景也难见光明,究其根本原因,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主观意识中排斥先进、科学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有极大的关系。由于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坚持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在他们的主观意识中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完全可以满足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需求,无需耗时、耗力去进行修改与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主观上不支持和配合管理制度的制定、管理体制的建立、管理责任制的明确、管理任务的具体化等工作内容,我国建筑工程整体管理水平较低的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

2.2客观因素

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客观因素,主要是指除建筑工程单位自身以外的一些相关机构和部门的因素。首先,政府建筑行业主管部门监督与管理的力度不足,是影响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政府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具有协助建筑工程单位加强管理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难以全面实施和落实。其次,由于我国工程监理单位及监理体制的起步、发展较晚,也无形中成为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客观因素之一。

3如何全面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总体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的总体管理水平,已经逐步提升为衡量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指标之一。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总体管理水平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基本原则,还要充分考虑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主要的问题,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发展方针和路线,否则只能是循规蹈矩,难以有全面的突破和飞跃。全面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总体管理水平的措施,主要有两点。

3.1新型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的建立

近年来,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由于国内管理理论和经验的缺乏,导致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始终难以全面确立。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专业性十分强的问题,必须由资深的建筑学科专家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共同来组织实施,才能最终实现。在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建立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建筑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论,还要积极吸取世界上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与方法,并对各方面资料加以综合和整理,以实现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只有以健全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作为建筑工程总体管理水平提升的基本保障,才能确保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2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

工程管理理论范文篇9

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当下的我国民众对工程建设的综合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项目管理人员需要积极的学习优秀的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将国内外优秀经验因地制宜地服务于实际项目管理中,提升管理效果。这种管理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匹配各种国家工程开展标准的要求,保证民众对工程开展的支持度、认可度;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维护工作人员的综合利益,维护应有的工作安全、健康与舒适度。

二、工程管理中现代项目管理的应用内容

首先,规划方面,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合理地制定规划内容,优化管理质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参照规划内容,做好工程材料、设备、人力资源与环境各方面因素的调配管理,确保施工有序开展。其次,团队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需要有优秀的团队支持。尤其是工程项目管理中有量大的资金、设备、材料、施工技术的运用,要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以及落实好各项执行工作,需要做好优秀团队人才的建设。项目管理者需要对工程建设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有充分的了解程度,同时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效地调动团队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专业性,保证工程团队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其三,完善监管工作。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需要将整个项目分阶段的划分来逐步实现管理成效。如果部分环节与阶段目标没有有效实现,需要积极分析问题,同时提出应对措施,能够让项目的推行有更好地推动,避免工程延误。施工方面要做好交底工作,注重项目文件相对公开透明的状况。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各环节掌控做全面的了解,监督工作的精细,避免问题引发返工出现。保证合乎标准的进行可以有效地减少工程成本、时间消耗,保证工程的效益。其四,控制管理。做好工程项目的目标控制管理,让项目分阶段的设置对应的管理目标,而后分阶段的评估审核,确保整个工程依照整体质量、时间等目标标准推进与完成。要严格控制工程中的风险问题,要注重风险管理,提升风险管理意识与手段,有效地减少工程风险引发的不良问题。做好风险防控处理,避免风险的发生与风险发生的程度恶化。

三、工程管理中现代项目管理的应用方法

(一)转换管理观念。在管理观念上,需要随着社会发展与企业发展而不断地更新,从而让思想水平符合实际管理现状。现代项目管理不仅是运用优秀先进的国内外行业经验,同时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实际情况的运用状况。要充分意识到笼统照搬其他管理方法与理念容易导致水土不服。尤其是我国发展具有特色性,单纯的运用其他国家优秀企业的经验容易导致更大的阻力。因此,要依据实际企业情况、国情以及周围社会环境的情况而灵活应对。充分吸取传统管理的精化,与现代化的项目管理手段与措施结合,让现代项目管理的推行更高效。作为高层管理者,需要有项目管理的思想高度,具有前瞻性。中层管理人员,能够将现代项目管理理念的具体流程与指导思维做有效地把控,通过管理方面的视角组织项目工作开展。(二)塑造优秀团队。在现代项目管理的执行中,最终需要团队的力量来支持。因此,要注重团队建设,完善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监督工作。要通过相对合理的制度体系来调动运行的顺畅性,有效的规避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影响团队质量。在团队建设上,需要个人的专业性以及协作能力的条件。要做好灵活差异的团队建设问题,依据不同岗位、不同人才情况做灵活的培训指导与考核。在团队的建设上要运用经验与理论都有相对专业的人员,这样在后续的管理工作中才能更好地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现代管理理念,让管理理论同时实际可行的方案落实执行下来,避免整个工程推进中人为的阻力。人员灵活应对能力非常重要,不能死板生硬的执行制度,要调动所有人员的参与积极性与配合度,保证执行效果最为重要,不能为了制度而制度化管理,不顾实际情况的多样性,这种人才缺乏实用性。要懂得现代项目管理需要在相对配合协调的工作氛围中展开,避免激起工作人员的不良情绪,尤其不能引发团队人员共同的愤怒而导致工程开展受限。(三)注重责任化管理。要将工程项目分阶段、分类别的做好细化管理,让每个环节、每个阶段有专业对口的人员监管,注重责任化管理,让责任落实到实处,提升各监管把关人提升监管的重视程度。清晰合理的划分工作责任义务与权力,避免工作相互推诿。要做好各环节工作的考核监管,定期或者随机性的抽查监管,让规范化形成一种常态。同时让责任人依据管理目标设定合理的执行方案,责任人熟悉实际情况,执行方案的具体安排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符合实际情况,避免工程项目管理目标无法有效落实。要给予责任人一定激励制度,由此提升责任人的能动性,不能只给压力责任而不给激励。结束语现代项目管理不能笼统一刀切,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来安排具体制度、流程、标准,提升管理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为结果而负责,保证最终效果为实施标准。

参考文献:

[1]许东旭.论现代项目管理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06):143.

[2]张涛.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管理中的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8):2892.

工程管理理论范文篇10

由于工程管理具有实现工程全寿命期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使得工程管理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进而实现工程管理的价值。因此,工程管理应该立足长远的视野和更加广泛的管理思维,以解决工程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工程全寿命期管理还将与工程有关的多方面联系整合起来加以集成化管理,以达到工程全寿命期整体目标的最优化。

二、传统管理思维的不足之处

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不仅能有效督促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而且可以节约施工成本,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更多的高新技术被应用到管理思维中,并建立了相应的思维管理系统,不断优化管理工作,但是传统的管理思维依旧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其主要表现在:(一)价值观念的狭隘性。当前的管理形式,主要是将建设作为重点内容,价值观念的核心是经济利润的取得,这种思维致使相关人员缺乏对工程运行阶段维护工作的重视,对整体的价值意义认识不足,忽视工程建设的安全、可靠性能。特别是在初期的规划设计阶段,由于管理者的思维意识不明确,对工程整体的连续性缺乏系统的认知,进而影响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决策的实施。(二)缺乏强大的包容性。在以往的管理方法中,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出管理要求,其局限性最突出的特点是,将工程切割成计划制定、设计图纸、施工等众多小部分,分别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措施完全破坏了主体的统一性,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致使各部门的意见目标出现差异,不利于及时解决施工管理问题。

三、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中的工程全寿命期管理

(一)工程全寿命期系统分析。在工程管理系统的思维模式之下,工程管理是具有一定功能和价值的创造系统。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工程质量和技术指标等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使得工程建设处于一种开放的环境条件下,与工程项目的环境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在工程管理的全寿命中,首先,工程系统要求系统环境提供各种资源等,这是保证工程建设能够完成的前提和保证。其次,工程系统还需要向外界提供服务,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工程系统的真实价值。(二)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系统架构。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是在传统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对工程的策划、设计、规划和施工等进行的一种全过程管理,因此,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系统构架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工程寿命期管理还对工程目标的建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将工程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创新结合起来,成为推动工程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动力。工程全寿命期管理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①工程寿命期内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管理工作。②工程寿命期的管理理念、理论和方法都是现代化的全新管理思维。因此,与传统的工程管理相比,工程寿命期管理是面向工程全寿命期的系统化过程,从工程系统管理的整体出发,使得全寿命期工程管理具有更强的阶段性和管理的专业性,并且要求企业及时构建集成化的工程管理系统。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是现代化工程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发展的重大产物,进而将工程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提高一个层次。(三)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协调。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涉及很多管理理论和实践。因此,协调复杂的工程管理是实现全寿命期管理的整体目标。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传统的管理思维相比存在很大的系统差异,以满足工程管理的目标的一致性,从而解决工程全寿命期管理中的问题。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协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管理目标的一致性协调。不同的工程系统虽然组成不同,但是其主要还是为工程的整体目标服务。②工程管理结构的合理协调性。在工程管理目标一致性的基础上,协调工程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进而改善工程系统结构的合理性,从而提高工程管理的运行效率。③功能的整体性协调。在保证工程管理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加强工程管理功能整体的协调性,实现企业内部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