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涯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0:18:42

大学生涯总结

大学生涯总结范文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关联性思想战线

一、引言

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中国大学生在毕业就业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为了改善就业难这一现状,很多高校都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思想政治课程,但是经过长期的教育经验总结发现,这两种课程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性,如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教育作用具有互补性以及教育内容具有交叉性等,如果能够在大学生的引导教育中,实现它们二者的有效对接,不仅可以提升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和质量,同时还有利于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二者的关联性

第一,中国高校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一批批合格的、高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运用正确的思想来教学和引导大学生,让他们坚定不移的坚持正确的社会发展方向,并且为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共同努力,这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要目标。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主要就是为了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通过教育课程引导大学生做好未来职业规划,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准确定位未来的就业方向、展开合理的职业分析以及进行职业实践训练等,让大学生可以站在一个时代的新高度来规划自己的发展目标,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并且拥有一份成功的事业。[1]在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将共性教育作为教学前提,在推动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将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从而促进实际目标和理想目标的深度融合。第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以有效弥补当前职业指导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缺失问题,并且将学生的就业理想、生活理想以及社会理想等高度融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人生观。职业作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桥梁,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目标变得更加具体和清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育措施的操作性。通过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思想政治课程回归于现实生活。此外,通过开展思想政治课程还能够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为未来的大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需求以及当前社会的竞争形势等,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以及职业情感等各方面的引导教育,其主要教育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大学生在未来就业中的竞争能力[2]。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世界观、价值观、健康教育、政治观以及人生观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它们二者在核心内容上既相互渗透,又相互通融,在未来发展中具有明显的统一、融合趋势。

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的结合策略

第一,在大学教育中,人们可以将职业生涯规划看作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教育前提,其具有良好的认知功能,可以将学生的个人兴趣、能力结构以及知识结构等评估出来,从而发现学生自身的不足之处和优点,并且经过深入合理的分析,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特点和爱好的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在以往的教学中,主要以强化灌输模式为主,很难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往往不知道“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等。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对这些疑虑的解决,通过心理测试、评价以及自我剖析等,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并且运用网络、毕业生经验传授、实地考察等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能力、素养[3]。此外,通过一定的比较分析,让学生可以确定未来就业的目标单位,了解自己与目标单位用人要求之间的差距,不断完善自身的能力和素养,为自己未来的事业成功做好充分准备。第二,大学在开展思想政治课程中,应该将有关择业观、发展观等相关内容融入其中,实现思想政治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有效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系统,同时又是一个连续的教育过程,需要经过生涯认识、探索、定向、准备以及安置等过程,以学生才能的激发为目标,并且教育重点放到学生的生涯规划上,从各个阶段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规划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在开展思想政治课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职业测评、能力测评以及兴趣测评等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所具有的能力、性格以及兴趣,同时对各种职业角色和类型进行不同程度的掌握,最终形成对自身未来的良好规划。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高校教育中,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职业教育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将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有助于学生制定科学的人生就业规划;同时结合目标单位的用人要求,不断地发展自己和完善自己,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作者:高晓娜 单位:运城学院

参考文献:

[1]任凤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与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34):68-70.

大学生涯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新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三个认识误区

1.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规划。其实不然,职业生涯规划是指规划从开始工作到退休的整个职业历程,它主要包括职业规划、自我规划、理想规划、环境规划、组织规划等,职业规划仅仅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

2.就业教育等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只在大学生四年级的时候将就业教育列为大四学习的重点内容,且认为大四的就业教育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教育等同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识上的误区必将影响毕业生和非毕业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3.职业生涯规划是个静态过程。职业生涯规划要受到规划者自身兴趣、素质和自身以外的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随时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对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调整。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个动静结合、交替的过程。

(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不完善

1.理念缺失。提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是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内容之一。但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大多停留在如办理就业手续、提供需求信息和政策制度指导等简单工作上,高层次、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则严重不足。

2.机构缺失。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是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载体。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对大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旧靠就业指导中心几堂课、几场招聘会完成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专业教师匮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终要靠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来完成,而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少数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大多来源于学校党务、政务部门,他们对学生就业和就业管理工作的要点掌握得比较好,但要他们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对于“半路出家”的他们来说还比较困难。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专业人员的严重匮乏和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系统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应该贯穿于个人发展的一生。在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理念高度发达的国家,很多人从小学时代就开始了职业角度的自我探索,这种从小学到大学的长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得他们的职业选择是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及社会需求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在我国,学生只有在大四就业时,学校把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同时开展,大学生接受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十分有限。据新浪网教育频道推出的一项关于“你什么时候接受过系统地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调查显示:“从来没有过的”占80.98%,“大学期间”占15.9%,“高中期间”占3.12%。这就表明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没有形成系统,在小学和和初中阶段目前还是空白。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环境缺失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购买率低。据调查,社会上86%的人对职业规划有过了解,但仅有8%的人接受过职业规划服务,购买率仅为9.79%。其次,高校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氛围。在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背景下,高校关注更多的是“进口”和办学质量,对“出口”的关注却并不够,投入得也少,领导的不重视,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机构及其工作开展的环境。最后表现在家庭教育上。在我国,家庭教育以灌输为主,以“严”著称。孩子从小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所有的兴趣和价值观都是父母和社会强加的,在孩子最初成长的家庭环境里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环境。

二、完善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笔者以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舆论宣传

在我国现有的文化背景和氛围下,要顺利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政府和高校必须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舆论宣传。政府的首要工作是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其工作的开展用法的形式规定下来,形成于政策或法规,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法可依;其次是鼓励民间机构创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培训机构,弥补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的不足;第三是利用官方媒体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宣传力度。而各高校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做好职业生涯机构的完善、课程的开设和咨询等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工作;通过校园网、校报、广播站、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竞赛等方式或活动宣传职业规划的内涵、意义和作用,借助“第二课堂”,利用寒暑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丰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经历。

(二)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正确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个新事物,人们对其理念、内涵和外延并不理解,以致于人们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要正确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必须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笔者认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正确认识主客观基础之上的一个长期坚持的自我探索过程。第二,职业生涯规划重在实践。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就是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落实为实际行动,不断接受社会、企业组织和他人反馈的信息,对自身的职业体力倾向、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予以全面科学的衡量与评价,实现择业观从“我能干什么”的理想型向“我会干什么”“或我适合干什么”的现实型转变。最后,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实现个体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是要帮助个人正确认识自己,充分了解了内外环境有利和不利因素情况下,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使自己的规划符合自己的兴趣,符合社会的需要。

(三)构建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效率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系统、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不是就业教育内容的简单拼凑,它应该有自己的体系。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是教会大学如何进行学业规划、如何开展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职业生涯路线和目标设计、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等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级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但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离不开小学和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铺垫,这就是说要成功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应在中小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教育。笔者以为小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启蒙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教育活动来培养儿童的职业意识和正确的职业理念,让他们对不同的职业有初步的了解,形成初步的职业理想。中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形成职业理想、制定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和方法四)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加强教师队伍和课程建设。

1.建立和逐步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

要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首先是成立一批“第三者”非赢利性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我们可以通过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力量建立一批“第三者”非赢利性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以满足目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需要。这些第三者非赢利性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的存在:第一,可以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培训和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二,通过政府的资助开发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测评工具;第三,可以通过提供职业信息服务、开展职业咨询服务、进行就业市场指导等活动,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其次是要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内部职能机构。

2.培养一批专业、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培养非常关键。一个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接受培训后,笔者认为应该具备以下专业素质:(1)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方面具有较广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较开阔的视野以及一定的实战经验。(2)具有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两方面。学习能力体现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总结的能力。工作能力主要是体现在能够创新,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的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提出新的可行性的规划方案。(3)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具有充分的自信心、控制情绪的管理技巧、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魅力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

3.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是核心。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置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至关重要。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前瞻性、确定性、开放性、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高校可以依托自身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设置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大学科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战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等教育课程,其次,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更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一个企业和企业职员的生涯规划经历、过程、经验和教训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最好的内容。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发课程,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最新的生涯规划成果、经验教训、管理理念进入教科书,使学生获得最前沿、最实用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与创业开发课程,高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也得到了训练,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最后,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教学要改革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讲,知识在黑板上写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实行基础知识教学讲授法,环境意识教学调查法,模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践法,比如写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社会实践等。案例教学法。

参考文献:

①蒋嵘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②梁国胜、燕雁,《大学生就业遭遇职业生涯管理难题》,《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26日。

大学生涯总结范文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焦虑;职业生涯辅导;心理健康

目前,我国的大学校园中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是一个比较薄弱环节,然而,针对于即将处于择业期进行就业的大学生来说,只有合理的职业生涯辅导才能够真正地帮助大学生们培养出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择业和毕业,这样才能够更加顺利地选择到适的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

1对大学生的择业心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

1.1抽样的相关结果

2015年的3月至6月,本研究采取的是分层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进行的,选择我国不同层次的10所大学应届毕业大学生进行抽取实验,抽取参与到实验的大学生年龄都在18岁至26岁之间,总共发放了1900份的问卷,有效的回收问卷是1800份,除去100份无效的问卷,总有效率是94.74%.

1.2研究调查的相关工具

研究调查的相关工具有以下几个:(1)交往焦虑量表,也就是由Leary编制的IAS,之后是被收入中国心理卫生中,并且在杂志社进行出版的.这个交往焦虑量表总有15个自己陈述题,采取了5点的记分制,量表的修改经历过4个阶段.另外,这个交往焦虑量表总评分是由15分至75分之间的,并且拥有很好的效度以及信度.(2)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也就是由Lefcourt编制的SAD,主要包含着行为上以及主观上的社交回避.这个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主要有28个题目,以及2个分量表.其中就包含着14条社交的苦恼焦虑,另外的14条就是来对社交回避焦虑进行评定的.同时,总体采取的评分制度就是“是”或者是“否”,实验者的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得的分越高,那么体现的就是越低程度的社交回避及苦恼.

1.3对实验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对实验中数据库数据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6.O软件实现.研究中的不同年级、是否学生干部、不同性别、不同专业、是否独生子女,以及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就业焦虑状况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的实验探究

2.1筛选实验的样本

2015年的9月,在几所大学进行在校大学生的招募,从所有人员中选择出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评分在13分之上的、回避分量表评分在10分之上,以及交往焦虑量表评分在7分之上的30人,平均年龄在18岁至22岁.将30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其中,常规组中15人,男生8人,女生7人;实验组中15人.男生7人,女生8人.

2.2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的实验探究方案

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的实验探究分成4个主要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初级阶段的实验研究、第二阶段是实施主体的实验研究、第三阶段研究者成长的实验研究、第四阶段总结的实验研究.对于这实验探究的四个阶段具体实施步骤如以下的详细介绍:

2.2.1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

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也就是初级阶段,主要的实验探究活动内容就是:与参与实验探究的大学生进行协议书的签订,以及建立起主要的实验探究关系;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参与实验探究的大学生进行自我的一一介绍;在实验探究的自我介绍后,对参与研究的大学生职业定向的进行因素了解,其中了解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个性化的职业、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的需求、以及职业定向受到学习专业的相关影响.

2.2.2第二阶段的实验研究

第二阶段的实验研究,也就是实施主体的阶段,主要的实验探究活动内容就是:让参与实验探究的大学生进行职场相关故事的演练、参与到职场相关礼仪的表演中等活动;实验中也要指导参与实验探究的学生进行自身的职业中的个性因素的考虑,以及参与实验探究的学生们自身所学的专业匹配状况,也要注重大学生对职业定向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然后做出合理的决策的匹配,也就是在适合个性的基础上,对职业定向信息进行整合,同时兼顾专业的适应性,更要学会适应社会的主要相关需求,例如:成员和领导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在探究的活动过程之中,成员们之间的情感传递,这样可以促使成员的有效改变;同时,再采取相关的放松训练以及冥想来对焦虑的情况进行缓解.

2.2.3第三阶段的实验研究

第三阶段的实验研究,也就是研究者成长的阶段,主要的实验探究活动内容就是:让参与实验探究的大学生进行没有任何领导小组之间的讨论,以及相关的职场演练,例如: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参与实验探究的成员之间进行默契的配合以及在职场上进行应聘的演练;让参与实验探究的成员们经过相关的活动进行不良情绪的释放,建立参与实验探究的成员们之间的交流和协调,缓解参与实验探究的成员们的紧张和焦虑情绪,这样可以让参与实验探究的成员们养成相互支持的良好品质,营造出成员之间在发展人际关系时的和谐氛围,其中,就可以让参与实验探究的大学生们通过自我认知、职业认知,以及进行社会环境的相关分析后,对自身的职业发展路线进行确定,可以让所有的参与实验探究的大学生们进入自己职业生涯的有效规划,同时再进行目标确立的环节,在确立生涯目标后对形成后的状况作出有效的决策.2.2.4第四阶段的实验研究第四阶段的实验研究,也就是总结的阶段,主要的实验探究活动内容就是:让参与实验探究的大学生进行有关的音乐小游戏,让大学生们进行职业生涯团体活动的快乐分享,营造出一种互相支持,以及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同时,也要处理好相关的离别情绪,参与实验探究的大学生彼此之间可以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和建议.

2.3实验探究的结果分析

在实验探究活动结束之后,将实验前和实验后,以及追踪评估的数据进行输入,对常规组和实验组的前测和后测,以及追踪的测量进行每个独立样本的相关差异检验,详细的实验探究结果是:常规组和实验组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以及交往焦虑量表(IAS)上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常规组和实验组在通过音乐进行治疗以及实验的职业辅导之后,两组参与实验探究的大学生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以及交往焦虑量表(IAS)上都存在很显著性的差异.在通过迁移两个月的时间之后,常规组和实验组两组参与实验探究的大学生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以及交往焦虑量表(IAS)上都达到了很显著性的差异,说明整个实验研究的效果比较显著,同时整个职业生涯团体辅导方案具有很好的时效性,值得进行进一步广泛的推广.

3结语

根据以上的实验探究的结果可以知道,回避量表以及社交苦恼的总评分在13分以下的实验探究大学生有1350人,总评分在14分之上的高焦虑倾向的大学生总共有450人,由此可知,大学生有就业焦虑倾向的总人数占全部抽查参与实验探究的总学生人数的25.0%.其中,非学生干部在参加集体活动的概率相比学生干部在参加集体活动的概率比较小,非学生干部在待人接物、人际的交往相比学生干部在待人接物、人际的交往,以及为人处事的各方面能力具有很明显的差距,对于就业焦虑水平来说,最高的就是文科类的大学生;同时,对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来说都存在一定的就业焦虑,焦虑最为显著的就是大三年级的学生.另外,对于大学生具有就业焦虑时,更加倾向于在外部寻找面临失败的原因,针对这样情况导致焦虑的情况更会加大改善的难度,这样更加能够说明大学生将个人的努力和能力直接关联到失败以及成功,然而,也只是把运气以及外界的影响因素作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这样的状况下,只会更加严重地加重整个择业和就业过程中的焦虑程度.与此同时,面临大学生焦虑的整个历程就会加得越来越长,出现失败的原因就会归结为大学生就业虑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越多失败的归因中,就会更加容易让认知的不确定性提高,同时就会直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焦虑程度,因为最能影响就业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认知,在职业生涯的有关辅导干预设计的过程之中,大学生设计就业焦虑方案的时候,就会更加注重大学生的认知状况,并且会有相关的偏差以及矫正.只有对实验探究的结果进行全方面的评估,才能够对就业焦虑总分存在的前后差异以及存在的显著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所以,本研究的实验方案与大学生成长特点更加符合.

作者:蔡云改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琦.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

〔2〕王艳丽.大学生择业心理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金怡,姚本先.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研究与展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2):232-234+238.

大学生涯总结范文篇4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观念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新生的学科,是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伴随就业指导而生的一门课程。实际上,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认识自我、尊重个性的基础上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从这个角度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起点是就业主体本身,因此对于解决因为大学生本身就业观念误区造成的就业困难有其根源性意义。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初次就业质量差虽然很多高校官方公布的就业率全线飘红,但初次就业率仍然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每年统计初次就业率期间,是大学班主任和辅导员最头疼的时候,要去一个一个追毕业生及时就业。可想而知,一定会存在部分学生为了完成老师任务随便先找一个工作应付了事,这也随之造成了另外一个问题———离职率高。

2.“人找岗位”和“岗位找人”现象并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到了每年的秋季或年后,就会有很多学生到处寻求招聘信息,请求老师同学提供就业信息、介绍工作。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就业单位招聘信息,甚至托自己认识的老师推荐、找人。看起来好像没问题呀,人需要工作,工作就来了。事实却是需要工作的人和需要人的工作并不能一一对应。这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岗位对人的要求与求职者对工作的期望不相适应,二者的对口性存在偏差。

3.离职率高很多学生刚走出校门,基本上处于一种懵懂、茫然的状态,完全对社会和自己的未来一头雾水,搞不清状况。有的是迫于学校压力随便就业,有的呢则是出于“自己长大了,不能再靠父母养着”的朴素观念先随便找一份工打着;在校期间老师出于就业率的考虑一般也会强调“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总而言之,他们对于所谓“职业生涯”不说一无所知,也是一知半解,大多数人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打算。

二.就业困难背后凸显的大学生就业观念误区

1.专业选择盲从,随大流大学生高考填报志愿时,并未仔细考虑自己的性格、志趣,只要找到能录取的学校、科系,便草草地签下了自己的一生。这种方法省时省力,不用花费太多心神,在短时期内的效率很好。缺点是无法根据个人的能力、特性作长远的规划。这种以进入能录取自己的学校、科系为目标的自然发生法,能暂时解除烦恼,但是在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性向、能力、个性与就业条件等因素之下,将来所面对的职业风险就比较高。许多大学生进入二、三年级后,要求改专业或者完全没有学习积极性,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没有进行自我分析和科学规划,大学生在专业选择、未来的职业导向、岗位要求等方面都没有深刻的认识和准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有些学生完全无心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稍作了解就会表露出对专业不感兴趣,只是按照家长意愿做出的选择;有一些学生要求要转专业,但让他谈谈对两个专业的认识,却不知所云,甚至仅仅因为专业名称听着顺耳就要转过去,更遑论进一步对专业未来职业要求的了解了。2.就业主观性强,盲目随意(1)盲目跟风引发频跳槽正因为在专业选择上的随意性,进入专业后又没有端正态度,根据岗位需求进行学习和规划,认为毕业后自然应该有工作在等着自己,就会造成到虽然毕业但是并不能成为有效的“产品”,不符合行业要求,自然找不到工作。勉强进入工作岗位以后因为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喜欢怨天尤人,对将要遭遇的种种困难没有心理准备,工作流动性大,这对个人和企业的长远发展都十分不利,对社会的教育投资也是一种浪费。(2)追求高薪四处碰壁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机会”和“选择”的时代,大学生如果没有周全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定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找工作时就会比较随意,目的性不强,哪儿热闹往哪儿挤,有一种随波逐流的趋势,没有紧迫感。甚至把“工作报酬”作为就业时最重要的参数。而没有认真思考自己到底能为企业、单位提供什么,自己到底值不值自己期望的那个薪酬标准。在四处碰壁中也很少进行自我反省,长此以往,还会对人生失去信心,甚至对社会产生消极不良情绪。3.职业期待和定位过高或过低(1)盲目自信、胃口高吊导致巨大落差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是从自身的特点、自身的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盲目地追求大的自我发展空问、高的薪酬、好的工作地点等,其功利性明显,对就业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这使得很多大学生择业都集中到经济发达地区及前景看好的行业,而艰苦行业和边远地区则少有人问津,人为造成僧多粥少,就业困难。(2)自卑畏怯、信心不足带来的心理障碍信心不足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生理的、环境的、家庭的或社会的等原因,但主要还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有的同学大学四年顺利地走过来了,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梦寐以求的企业对自己的简历一点儿回音都没有,也许是发了无数份简历都没有下文,开始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如别人,如果从更深一层来讲,就是不敢面对机遇、迎接挑战。归根结底也是没有深刻的认识和分析自己,不知道自己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从业能力。总而言之,正是因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念,直接导致了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低,就算在外力因素下勉强就业,也会有较高的离职率。

三.怎样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解决上述问题

大学生涯总结范文篇5

关键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随着**年以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的大学教育业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同时,大学毕业生劳动就业体制也由“统一分配”转向“自主择业”。这使得过去“天之骄子”们的从容和优越逐渐被严峻的就业现实带来的焦虑和压力所取代。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消费观念也在逐渐由“人才高消费”向合理化转变,更使得大学毕业生求职难成为不争的事实。这种局面对于社会未来的发展而言,或许是一种进步。但是,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说,则无疑是一种挑战。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发现、培养自我的潜能与创造力,从根本上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这已经成为每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就业指导的目的是为指导学生获得一种就业能力、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不仅局限于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更要为大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并使他们有能力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断谋求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而当前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问题却影响着这一目的的实现。

1.就业指导理念仍停留在浅层次的目标上。多数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停留在把毕业生送出校门,为学生安置工作,强调一次性就业率的状态,缺乏对就业指导和就业主体的深层思考。如此简单的目标和导向,自然把学生引人思路闭塞的怪圈:只要找到一份工作就算大功告成,至于对即将从事的职业是否适合自我的个性特质、是否贴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否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却不甚了解,造成了就业的盲目性,致使跳槽现象屡见不鲜,扰乱了人才市场的正常秩序。

2.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全程化服务意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获得更高的就业能力和更多的就业机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一人校就在学校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职业目标的确立,并根据这一目标安排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活和培养相应的素质、技能,进而在毕业时找到较为理想的职业。如何选择职业,如何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如何成就一番事业,这是大学生一进大学校门就应密切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可是当前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仍停留在“阶段式”的就业指导层面,还属于“临阵磨枪”型,只是到大学四年级临毕业的时候踢出临门一脚,把教育对象仅仅锁定为应届毕业生,工作重点仅仅停留在毕业生的择业指导上,距离“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3.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目前多数高校把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局限在解答毕业生有关就业合同的签订和就业政策的咨询上,即使开设就业指导课,其内容仅是就业形势的分析介绍、就业信息的通报,以及如何撰写求职报告,如何填写个人的求职简历,如何应对用人单位的笔试、面试等方面,信息量小,内容陈旧,缺乏实用性。而对如何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等带有根本性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的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力度。有些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仅停留在协议发放、回收、签字、盖章和罚款等行政任务的完成上,根本就谈不上就业指导。

4.就业指导专业队伍人员不足,人才匾乏。根据教育部规定,在校大学生的人数与就业指导的专职队伍的人数比为500:1,但目前多数高校在安排就业指导专职工作人员方面尚无法达到这个比例。一方面,很多高校专业的指导教师和工作人员严重匾乏,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为了应急,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一些行政人员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就业指导的效果难免会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即使是专职工作人员也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在质量上也不能完全适应在新的就业环境里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的要求。

二、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和现实惫义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职业发展的历程。职业生涯规划(career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其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结合时代特点明确规划者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对每个个体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自己一生的各个阶段所从事的工作、职务或职业发展道路所进行的设计和规划。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在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中,需要对个人的特质、职业环境进行探索,以逐渐发展个人的生涯认同,并建立生涯目标;在面对各种选择时,针对各种机会进行生涯评估,以形成生涯决定;进而投身到职业生涯当中,最终获得自我实现。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目标,还能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筹划未来,定下事业大计,确定一生的发展方向。

应用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从自我认知开始,准确定位自我,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以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理性面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具体而言,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实现学业与职业的良好对接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更早地接触职业世界和进人职业角色,激发学生进人职业角色的渴望,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主动探索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以职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来规划自己的学业与大学生活。从而实现大学生活“职业化”,实现学业与职业的无缝对接,最终实现“人职匹配”。

2.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准确定位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就是认识自我,只有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才能有针对性地明确职业方向,而不盲目化。大学四年是职业生涯的重要准备阶段,因此从适应社会用人要求的角度出发,大学生要培养一些必备的个性品质,只有了解这些,在大学期间才能按社会所规范的人才要求培养自己的个性品质,这是大学时期必修的人生课程。对自己认识越多,对职业生涯中所需要的品质认识越深,大学生的自我塑造计划就越具有前瞻性。给自己定一个塑造个性的计划是让自己保持适度自尊、合理进行生涯设计的必要步骤。

3.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胜、目的性学分制使学生进人大学后选择课程更为自由,但是,如果没有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很难明确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大学期间学习目标存在盲目性,必然导致学习缺乏动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弱化。所以,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大学生人学就开始培养、引导和训练,以便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有意义的帮助。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策略,建立学习的兴趣和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这些具体且可行性较强的行动方案会帮助毕业生一步步走向成功,实现目标。

4.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持续科学发展

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成才教育,对大学生来说,适合自己职业潜能、性向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决定其能否成才的关键。对事业的持恒热情、执著投人和高效工作是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保证,而其背后的主观决定性因素是能力、性向以及对所从事的职业的意义的认知及与该职业要求的适配性。当今择业者和从业者大概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确实知道自己适合和愿意做什么而选择了某种职业或工作;好像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而选择了什么;说不上适合和感兴趣做什么,只是在机会或条件的作用下被迫选择了某种职业或工作。在后两种情况下,成才的可能性低于第一种情况。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助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持续科学发展。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新途径、新方法,它贯穿大学生整个职业学习的全过程。高校运用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可以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系统性、连续性、针对性、科学性。高校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1.普及和推广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美国从小学生就开始进行生涯教育,而我国是在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之后,才逐渐开始关注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当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已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如何引导和支持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成了各高校应该关注的问题。首先,学校自身应该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发展、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让学生认识到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帮助他们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且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中来;再次,做好信息和经验交流工作,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之间应经常沟通,互相汲取经验,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2.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新近引人的理论,因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这一理论比较陌生。只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才能做好其他相关工作,这是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必由之路。高校在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年级个体的不同学习任务以及心理发展的不同,进行各有侧重的职业生涯辅导。一年级处于大学适应期,这一阶段可引导学生对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作初步了解。二年级学生已基本适应大学生活,处于对职业生涯目标的探索期,这一阶段应着重于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职业个性的优化、职业价值观的确立,从而帮助他们寻找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三年级学生的职业目标逐渐明晰,可助其为实现职业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优化心理素质。四年级就业的严峻形势就在眼前,要为求职准备好一切软件和硬件,为即将从事的工作积极搜集信息和材料,寻找所有可能的机会,参加面试,进行求职前的培训以及转变角色,适应社会。

3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保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需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应具备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的知识,指导人员应逐步专业化、专家化,只有这样,才能科学规范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一方面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讲授,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外部职业世界,确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目标;另一方面要通过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难题,同时结合职业世界不断变化的各种内容对学生进行集中讲座辅导,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规划需要。公务员之家:

4.引进与开发科学的职业测评体系

职业测评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管理学及相关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心理测验、情境模拟等手段,对人的能力水平、个性特征等因素进行测量。职业测评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高校应该充分认识职业测评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一方面挑选、引进合适的科学的职业测评体系,另一方面发挥科研优势,积极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测评产品,增加测评的信度和效度,努力让所有大学生都能接受职业测评,真正地了解自己,正确地认识自我。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测评,才能树立一个更为科学、客观的自我观念。学生把握了测量结果,就能很好地认识自己,消除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迷茫,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个较为科学、客观的参考。

大学生涯总结范文篇6

[关键词]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教学有效性

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是大学生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和进步的现实需求。根据教育部关于课程建设的相关文件要求,该课程担负着指导大学生人生发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重要使命。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进一步系统性地开展生涯教育成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必然。但现阶段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存在着吸引力不足、关注度不够等低效性问题。因此,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让课程为学生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提供支持和帮助,应该是该课程改革的基本追求。

一、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特点

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启发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相融合的课程,相对于专业课程具有课程理论宽泛性、教学内容关联性、教学目标服务性的特点。课程内容宽泛性,体现在课程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在立足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借鉴西方生涯规划研究的优秀成果,为我国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教学内容关联性,体现在课程教学内容除课程自身的知识结构外,还要充分借鉴吸收各专业的有益素材,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生涯规划的差异性,为不同专业学生的发展构建生涯规划的平台。教学目标服务性,体现在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特点,课程的出发点是服务学生生涯规划和求职就业。二、教学有效性的内涵余文森认为,有效教学是一种提倡效果、效用、效率三者并重的教学观,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1]。曹琼对有效性教学的概念定义为:教师为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以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为基础,在师生互动中通过教师的常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以促使学生获得满意的学习结果、学会学习的过程[2]。赵菊珊、郭均英认为,所谓有效教学,实际上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后对教学对象(学生)产生的最大、最好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成功完成课程教学目标,也包括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感觉方式产生积极的、持久的、实质性的影响[3]。杨德广、焦贺丽认为,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的重点是讨论学校目标定位的有效性、育人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4]。教学活动的效果涉及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等诸多要素,包含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和价值的引领。因此,对于教学有效性的概念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表述,但还是有一些共性的认知,认为教学有效性是课程制度有效性、教师教学有效性、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相互统一。有效的课程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学习理念的形成与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批判精神的激发,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科研、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其最终的效果体现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持续的价值引领。

三、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内涵与特征

(一)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内涵。根据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研究,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有效性是指在相应的教学投入条件下,通过对教学实践活动的科学策划与组织,使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素质获得全面的提高和发展,教师的教学素质、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从而高效地促进校大学生生涯发展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进而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二)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特征。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在结果上应追求全面的、高质量的和有价值的效果。所谓的全面是指课程教学不仅要追求知识技能方面的培养,更要突出生涯观念、职业价值观、自我探索、自我管理、创新求变等方面品质的培养。所谓高质量是指课程教学要尽可能让学生在生涯规划、求职择业等方面实现与课程教学目标要求之间更高的匹配。所谓的有价值是指课程教学效果既符合大学生生涯规划、生涯发展、身心发展的持续诉求,也符合社会对大学生的定位与需要。仅仅为了就业的教学效果只是对课程教学效果的一种狭隘理解。

四、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有效性现状

(一)机构制度建设不健全机构制度建设不健全,经费硬件投入不充足。高校很少独立设置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课程的建设规划、教育教学工作,其教研机构一般为思政、招生、学生、团委等单位的下属处室,属于相关职能部门的边缘科室,其从属关系决定了相关政策制度的落实会大打折扣。其经费一般与相关归属部门的经费共同使用分配,在经费投入使用方面比较有限。在设施建设方面很难专门设置相关的教学、咨询、体验和实践场地。(二)课程内容设置滞后课程内容设置滞后,缺乏动态调整科学规划。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中的规定,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基本遵循这一规定,但缺乏特色性和个性化,其内容大多是普适性的,没有针对不同专业、行业和类别的学生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因此,其内容相对比较陈旧,脱离了学生职业发展诉求和就业实际。另一方面课程的整体缺乏系统性、前瞻性和动态性,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往往是解决就业问题,对学生生涯发展、社会需求、生涯教育与专业融合的重视不够,从而造成成才与成人相分离,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及素质培养相脱节。再一方面与专业课程相比,课程缺乏教学质量监控反馈机制,缺乏严格的教学督查和检查制度。(三)师资队伍建设匮乏师资队伍建设匮乏,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一般是以兼职为主,来源多是辅导员、就业工作人员、行政部门人员,其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多元且复杂。一方面这些兼职教师绝大部分缺乏系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学习与培训;另一方面教学工作只是其主要工作的从属,时间精力都难以得到充足保证。因此,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呈现出流动性、复杂性、非专业性和非职业性的特点,其整体专业素质和教学素质堪忧,也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四)实践体验环节缺乏实践体验环节缺乏,学生参与度体验度不够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本身就是实践探索、体验、反馈、修正和再探索实践的过程,而实际情况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在开设的过程中忽略和忽视了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践,更多的是重视生涯理论的讲述、就业政策的宣传等内容,而缺乏学生直观性的实践与体验。

五、提高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有效性的举措

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出发点在于科学定位和认识课程的任务和使命,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教学育人的基本理念,确定课程教学在促进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主动适应经济进入新常态和新兴业态、新兴就业领域的出现对学生发展提出的新挑战。因此,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与时俱进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教学有效性成为一种必然。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学生主体、环境氛围四个方面相互协同。(一)发挥职能部门主导作用,完善课程建设制度规范。第一,完善制度是保障课程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基础,是保障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性工作。因此,高校要制定完善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课程规范,对课程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等给出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规定,为课程教学提供依据和基础,避免课程教学的随意性和无序性。要建立教师培养发展制度,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稳定提供制度保障。第二,构建评价体系对课程教学有效性提升具有导向作用,通过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激发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多元的发展方向;通过评价反馈机制促进课程教学诊断,及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和制定新对策,并根据教学反馈调整课程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从而促进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第三,加强组织管理是课程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关键。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的生涯规划与求职择业涉及就业观念的引导、专业能力的培养、通用能力的提升、求职信息的整理等多个方面,仅仅依靠教师单一的作用是无法完成的。为此,要组建课程建设领导机构,统一协调教务、财务、就业、教学院系等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并各负其责。(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智慧。第一,强化队伍建设。教师是课程教学有效性提升的核心要素,其课程教学队伍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等能够影响教学进程,更关系着教风学风的建设。要积极建立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的培养机制,通过师资培训、企业体验等措施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努力建设一支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能力扎实、具有引领作用的职业化专业化师资队伍。第二,营造科研氛围。教学是教师科研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工作需要进行积极的调研、主动的积累和深刻的反思。要通过建立激励机制,鼓励课程教师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学习探索课程前沿的理论和方法,认真总结反思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探索学生发展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通过学习研究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第三,开展特色活动。以教研交流平台的建设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特色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整合并共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典型经验、优秀案例、先进做法和精彩课件,让特色教研活动成为教师获取前沿信息、学习先进经验、分享教学心得的主要途径。(三)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模式。第一,明确教学目标。大学生的生涯发展诉求、生涯规划环境和求职择业状态受年级、专业、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课程教学作为有目的、有设计、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其课程目的性和针对性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目标上。教学目标是课程内容设置和方法选取的出发点,也是课程教学的落脚点。因此,在课程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地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班级规模等要素,以及市场人才培养的变化,制定与学生生涯发展需求、知识能力层次、情感态度状态等相适应的差异化教学目标,努力使教学目标适应学生新的发展状态,全面提高学生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软实力。第二,丰富教学内容。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不是专业课程的辅助,而是与专业课程相互协同的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重要教学部分。因此,课程的组织开展,首先,要根据学生生涯发展需求、社会人才市要求设置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学生生涯发展、求职就业的基本特征,结合专业特色、学校特色和行业特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断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其次,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收集整理教学素材,建设课程案例库、视频库等教学资源库,为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供内容保障。再次,要主动开展调查研究,对学生的状态,特别是95后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要主动深入企业一线,调查新的人才需求趋势,了解新职业、新岗位的发展要求。最后,构建体系化的课程模块,打破传统内容模块的限制,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内容体系,形成分层次、分专业的模块体系。第三,创新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践,在强调观念引导的同时,让大学生深入生产服务一线,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岗位和了解人才需求动态,是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的。因此,创新实践教学是提高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必然选择。为此,要创新课程教育理念,积极探索课程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分步骤、分层次地开展实践教学,并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运行机制。第四,创新教学方式,在课程理论教授的基础上,采取职业体验和职业探索为特色的教学形式,构建教与学交互共同体。首先,可以采用体验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一线,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技能,也可以将情景活动、角色扮演等活动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其次,可以借鉴教练技术的方法,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校园大职场,实现校园与企业、学生与岗位的无缝对接,为学生了解职业、了解企业、提升技能搭建沟通渠道。最后,可以借助第二课堂,如生涯规划大赛、职业探索活动、生涯人物访谈等,帮助学生主动尝试积极探索。第五,强化师生互动。课程教学过程是语言、情感相互反馈沟通的一个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营造和谐课堂氛围、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等方法,建立师生教学共同体,将教和学有机融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通过增强师生感情交流,形成与学生情感同频共振的感情基调,主动换位思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交流平台,从而建立平等、和谐、交融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四)树立学生生涯意识树立学生生涯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第一,树立学生主体认识。要引导学生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主动合作,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自身成长成才的角度认识到课程的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人生的发展,为了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学生要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想学、我乐学。第二,改变学生学习习惯。要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错位的问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融入教学设计中,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开展自我认知、信息检索、职业体验等实践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第三,引导学生主动规划。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和自身现状,在结合专业和行业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业规划和生涯规划。通过客观评估自我和理性分析就业趋势,确定积极科学的发展观、就业观和成才观,鼓励学生深入生涯规划一线,在实践探索中认识自我、提升素质。通过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来提升就业质量。(五)完善课堂硬件建设完善课堂硬件建设,营造发展和谐环境。第一,改善硬环境,提升硬件水平。立足教学和课程建设实际,进行高站位、高起点、前瞻性、全局性的规划发展。如配置相应的测评软件、建设专业的咨询室和工作坊、建设就业信息化平台、构建毕业生发展数据库等,为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课程个性化教学需求等提供硬件基础。第二,优化软环境,增强生涯意识。充分发挥外部环境在学生生涯规划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在认识环境、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认识自己。通过校园宣传栏、广播、社团等载体宣传生涯理念,强调生涯规划在个人发展和求职择业中的积极作用,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和端正自我的求职择业观念。

六、结语

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平台和关键举措,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基础性课程。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从以下几方向入手:发挥职能部门主导作用,完善课程建设制度规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智慧;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树立学生生涯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完善课堂硬件建设,营造发展和谐环境。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12(5):42-46.

[2]曹琼.有效性教学研究:理论、实践与管理[D].苏州:苏州大学,2004.

[3]赵菊珊,郭均英.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28-30.

[4]杨德广,焦贺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有效性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9(21):70-74.

[5]刘筠.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产生和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4):54-60.

大学生涯总结范文篇7

关键词:就业能力;工商管理类;培养路径

1就业能力构建

钱允丽[1]认为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在校学习、实践获得,用以实习就业、满足社会需要、具有可持续动力的能力集合;张苹[2]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实证研究中重点评估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马玉萍[3]将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聚焦于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钱的研究基于对用人组织和已入职毕业生的调查,张重点评估大学生个性特质、企业要求、社会需求三方面指标,马侧重针对工科院校。本文根据徐州高校实际情况,结合对教育工作者和毕业生的访谈资料,对研究进行了具体化,把就业能力细分到就业知识和就业素质两个方面,就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专业前沿知识,专业技能,人文社科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就业素质包括:事业心、责任心,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

2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2.1现状以及特征

从就业知识来看,按掌握程度最强的进行排名,被调查者在各种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表现不尽相同;从就业素质表现情况来看,对事业心、责任心等6个不同维度按表现优良的顺序也进行了排名,在就业知识六个维度下,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这三个维度,工商管理类大学生掌握程度比较高。相反,在专业前沿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上存在劣势,需改善加强;在就业素质六个维度下,位于前三的分别是:吃苦耐劳精神,事业心、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在这三个具有主观意识的维度上,被调查者表现都超乎预期,体现了很好的意志品质,但是在创业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上的表现却乏善可陈,垫底后三名,这反映出工商管理类本科大学生,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缺少实际能力的锻炼。访谈调查还发现,被调查者在就业能力上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就业能力结构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在实践能力上没有付出相应时间与精力;二是生涯规划设计意识薄弱:通过访谈发现,工商管理类本科大学生对大学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薄弱,对职业生涯的认识、定位不足;三是学分制为本位,忽视自身个性化发展:大学生在校以学分论英雄,自身个性化发展缺少平台。

2.2影响因素

影响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缘由有很多方面,主要有三大方面:其一是大学生自身因素;其二是高校教学因素;其三是政府及社会因素,这些方面都是需要进一步深层次的分析。总结工商管理类本科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分别反映为以下三个因素。

2.2.1大学生自身因素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不够科学合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大学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两个方面。大学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在校大学生对自身能力进行准确定位,科学合理制订专业知识的学习计划,夯实基础,从而尽早形成合理的职业观、就业观,帮助其顺利过渡到下一步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将来的择业、就业早做打算。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学生却忽视对这两方面的科学合理规划,导致对求职流程不了解、求职信息搜索不到位、简历制作不新颖、面试技巧不达标,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顺利就业。第二,社会实践意识薄弱。工商管理类学科具有极强的应用型,但是,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在校期间过多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社会实践,对于学校设置的校外实践和顶岗实习重视不够,实习报告也大多敷衍交差,且自觉性不足,寒暑期也浪费了实践机会。第三,求职意向不明确。正是由于生涯规划不合理,就业指导匮乏,导致绝大多数求职者在毕业季就业压力下,盲目就业,不能充分考虑就职匹配,片面追求热门单位、热门地区、高薪职业,没有明确的求职意向指导,“海投”简历,缺少针对性。第四,就业准备不充分。就业准备不充分,表现在就业成本预测、就业风险预判、就业前景考量等方面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比如,外出参加大型招聘会时的费用支出超出可承受范围,甚至由于就业准备、社会经验不足,误入传销组织,造成生命财产安全。

2.2.2高校教学因素

第一,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承担着本校学生的就业大计,但是由于其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导致对政策解读不够透彻,对就业市场的走向和变化研究不够,在向社会上宣传和毕业生的信息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对接,难以吸引更多优质的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无法起到构筑“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第二。同毕业生的沟通和个别咨询指导不够。就业指导人员责任重大,但人员不足,数量上难以应付庞大的就业大军,就业指导处于“大一统”的状态,指导内容“千篇一律”,仅在毕业前开展几次集中就业指导,缺少同毕业生的个别沟通,咨询指导不足,大学生本身的就业能力无法在就业指导教育中提升起来。

2.2.3政府及社会因素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仍受现行的户籍、人事及社会保障等制度因素影响,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仍未形成,大学毕业生在两个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和转换受到很大限制,工商管理类本科大学生就业同样受此限制。另外,目前“中职中专”“高职高专”“普通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五大专业教育层次改革不深入,“普通本科”处在相对尴尬的地位,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其就业能力。

3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培养路径研究

3.1毕业生方面

3.1.1合理规划大学生生涯设计,明确求职意向

大学期间,工商管理类大学生要对生涯规划设计有正确认识,加强对所学专业的了解,积极和专业老师进行沟通,向优秀的学长、学姐探讨经验,尽早开始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安排大学时间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早日明确求职意向,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目标。

3.1.2加强社会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校期间除了理论学习,还要积极参加院、校组织的志愿服务、社团活动、技能竞赛等各项实践活动;在寒暑假,开展社会调研、进行市场调查、参与课题研究,在实践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创造出实践成果。

3.1.3做好就业准备,扫清就业障碍

毕业生应关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网、人才招聘网、企业招聘网等,及时了解就业信息,结合求职目标和自身优劣势,扬长避短,提前做好准备。同时,还应当多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政策,学会辨别市场信息真伪,避免误入歧途,最后,还应当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水平,提高危险防范意识,加强危机处理能力

3.2高校方面

3.2.1合理安排课程结构和课程时间,多样化考核体系

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安排上,要合理分配大学四年专业课程的授课时间,把重要的专业课程分散安排在大一、大二、大三阶段,减轻大四学生的学业压力,把更多时间安排在找工作上。同时,在考核体系上要更加多样化,不能以单一的传统笔试作为唯一标准,应当加入专业素质拓展、实训模拟考核,减少死记硬背的现象。

3.2.2创新教学方式与内容,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教学方式要推陈出新,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案例讨论,选取密切联系市场动态的新案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参与热情,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还可以拓宽思路,把教学环节放在校外,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多渠道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3.2.3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创新指导模式

首先,将就业指导工作列入教学体系中,为教学配备就业指导老师,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引导他们合理规划大学生活以及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4]其次,扩充就业指导人员的数量,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把握就业市场前沿动态,及时与毕业生、用人单位做好沟通,大力邀请用人单位来校举行就业洽谈会。最后,在指导模式上进行创新,迎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现实需要,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对毕业生开展个别咨询指导工作。

3.2.4优化师资结构,合理安排教学力量

工商管理类学科跟市场、企业密切相关,在师资结构上,应吸纳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师资力量,聘请企业实战经验丰富的人士定期来校讲学,同时,还可引入企业人士的社会资源,让学生进入企业,走向市场,对书本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检验。

3.3政府及社会方面

作为工商管理类大学生的坚强后盾,政府及社会方面要付出最大的努力。政府要消除就业市场壁垒,结束地区分割状态,营造良性市场信息机制,出台相关法律政策,保障大学生的自由流动,减少就业成本,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健全市场法规,监管好大学生就业、实习中介机构。通过此次研究,要提高工商管理类本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关键要形成良好的就业能力提升氛围,建设完善的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形成一个像生态体系一样的良性循环系统,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生态培育体系。

作者:李娜 李娟 杨金云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钱允丽.我国工商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研究———基于对用人组织与已入职毕业生的调查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2.

[2]张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证分析及对策建议[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1).

大学生涯总结范文篇8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综述

近些年来,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在20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网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透露,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34万人[1],就业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就业不稳定因素愈发突出。如何通过高校生涯教育合理规划个人职业路径,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为高校育人应有之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是帮助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载体。教育部办公厅于2007年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要求自2008年起,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目前大多数高校按照要求开设了该课程,但是课程的教学存在许多问题。树立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2008-2018年为时间阶段,将10年来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归纳,旨在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文献数量情况。从2007年教育部文件以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便纳入了人才培养工作以及就业“一把手”工程,课程建设与教学开始受到关注,相关教学改革的研究也在持续进行中。从已公开的学位论文来看,笔者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含“教学改革”为主题词在CNKI知网进行精确搜索(下同),相关硕博论文共有10篇,围绕课程教学的共有4篇,分别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张宁辉的硕士学位论文《体验式教学———在高校生涯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2016),西南大学严怡的博士学位论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研究》(2015),上海师范大学刘中丽的硕士论文《项目课程的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设研究》(2016),重庆师范大学蒋双雄的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优化研究》(2017)。期刊论文方面,笔者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为主题词从2001年迄今进行精确搜索,共得到相关文献128篇,其中核心期刊和CSSCI共有17篇。从时间上看,相关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之前,相关论文为0,从2007年教育部文件以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始受到重视,从2007年的第1篇开始,逐年递增,2007-2011年共有20余篇,而在2015、2018年,相关文献发表达到顶峰,分别为22篇和20篇。(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研究方法。以现有研究文献来看,从理论角度进行探讨性研究的文献总数为96篇,占全部文献总数的75%;通过实证或者调查问卷研究的文献为29篇,其中以高校作为个案研究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文献为16篇,如王莎佳的《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践》设计了“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认知与需求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结果反映民族高校大学生在职业规划需求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期望值很高”。[2]余明的《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通过调查问卷“对比课程开设前、课程结束时、课程结束一年后的教学效果数据,发现该课程体系能够提高课程的实效性。”[3]另外结合个案进行定性研究的文献约为13篇,如张宁辉的《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2016),张小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施-以石河子大学为例》(2015)。除此之外,还有对已有文献进行研究,形成研究综述,如刘甜甜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研究与走向分析》(2013),孟芳的《综述与展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2015),王耀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方法述评》(2016)。(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研究视角。从现有的文献来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视角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基于学科理论进行研究。如基于心理学的研究,包括万洪芳《基于心理资本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研究》(2016)等5篇文章,分别以心理学基础,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基于管理学的研究,以陈捷的《基于TOC理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的研究》(2015)等3篇文章,主要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要素、实施策略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讨;其余则主要从教育学学科角度进行研究。第二类是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研究。最早的如在教育部发文要求2008年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背景下,尹玉斌的《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2009),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张迎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2013),魏东初的《中国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新视野》(2014),刑晓杨的《大数据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2014),周丽妲的《互联网+视阙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探索》(2017)等,王晓蕾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研究》(2017)等共有文献19篇,分别契合时代背景,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实施和评价等进行了具体研讨。第三类则着眼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本身,如陈文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课程构建思考》(2009)、郭海侠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模式探索》(2013)、詹晓燕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2018)等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队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二、对大学生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研究内容的分析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是促使教学改革的源生动力。因此相关文献很多都涉及到对当前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类观点:1.重要性认识不足高校没有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放到应有位置,资源倾斜不够。张迎认为,“无论是经费的投入、师资的配备,还是机构的设置等方面均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改善”[4];马小红认为,“部分高校在教学中没有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同步管理。”[5]这些都反映了在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过程中,其重要性和地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支撑。2.课程设计不完善课程设计是对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深度、连贯性等进行整体规划与安排,是一门课程能否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学者认为当前该课程设计有了很大改进,但依旧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设置不完善,缺乏系统性。魏茜、尹玉斌等认为目前多数高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没有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院系的学生展开系统化、连贯化、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2)内容缺乏差异性和深度。张竞认为“课程编排很少考虑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学生就业去向等因素,使得所有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如出一辙”。[6]张爱芹认为课程内容陈旧,很多新的理论和方法没有被及时吸纳进来。[7](3)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等。张烨认为目前各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大多为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没有根据本地实际就业形势给出差异化指导,也没有带领学生深入就业市场或者企业进行实地的学习。[8]3.师资力量薄弱教育主体的专业化水平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队伍虽正在逐渐增多,但相对于快速增长的学生人数以及日益提高的教学实际需求,教学队伍的质量有待提升。梁建春认为“教师无论从机构设置、职能的发展、职业化和专业化队伍建设很难达到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9]4.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反映的是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理念、内容、方法以及效果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考评。但是,当前的课程评价体系一直存在着缺陷。汤锐华认为,当前课程的评价局限于学校教学的评估,侧重于评估学生知识理论的掌握,缺乏对学生实际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评价,没有形成学生跟踪调查和分析的机制,也缺少企业和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联动评价机制。[10](二)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的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对课程教学改革具有方向指引作用,约有23篇文献对其教学目标和理念进行了研究。就教学改革目标而言,陈文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课程构建思考》(2009),认为教学目标包括核心目标、基本目标和总目标。邢晓阳(2014)认为在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时,还要厘清“鱼”“渔”“欲”三者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总体而言,教改的目标与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要求》保持一致,“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达到一定的目标”,要“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11]教学理念方面,随着教学的深入和时代背景的发展,教学理念从内涵到外延不断延伸。陈文举认为,应建立起能适应新形势的面向学生生活的、面向个体的、面向素养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系统[12];王莎佳(2011)认为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引导”;魏东初(2014)从“中国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隐含的德育功能对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赵海莹(2015)从实践育人的角度提出有效促进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王晓蕾(2017)认为坚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成长,在教学中与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侯士兵(2018)则强调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推进高校生涯规划课程改革。(三)课程体系的建立研究。完善的课程体系是保证课程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有关课程体系的设立,当前主要观点如下:1.建立全方位的综合课程体系,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贯穿大学教学的整个过程。[13]陈蓝爝认为,要制定以“全程职业生涯指导”为理念的教学目标,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教学中。[14]陈文举认为,职业规划课程内容在大学四个年级应有所侧重。第一年的重点:从入学教育开始;第二年的重点:收集本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信息;第三年的重点:明确学生个人职业选择的实际决策过程;第四年的重点:选择决定毕业后最期望的职业目标。[12]2.构建实践体系。张宁辉等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全面贯彻“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把职业指导课程从课堂搬到校外企业。[15]马洁认为,学校应该有目的组织相关的学生活动,例如组织模拟招聘大会、举办简历设计大赛和职业规划设计大赛等创新型活动等。[16]杜文海认为需开设大学生职文化素质课程等。[17]戴镒东认为要构建全新的双向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学与实践体系。[18]3.教学体系主体加强联动,为课程改革提供组织保障。徐幼文认为,以就业主管部门为牵头单位,负责整体架构、实施与协调;教务处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目标来设计学业知识体系,负责相关课程课时与学分的安排、认定以及授课教师队伍的组建;学生处、团委负责为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活动提供平台;心理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知识授课与辅导;各学院负责根据专业特性提供相应的实践单位等。[19](四)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关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讲授法之外,王庆林(2011),李玉洁(2013),古长畔(2015)均对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进行了专题研究,包括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李玉洁(2013)提出创新网络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跟踪服务法、实践体验法等。郭海侠(2013)则是在“听中学”“看中学”“说中学”“做中学”中将用课堂研讨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融入教学过程中。张悦(2018)对团体辅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进行了专项研究,李茂平(2016)认为“高校在普及生涯规划知识的同时充分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立足专业、年级、需求等制定规划辅导方案,通过开展个体、团体生涯咨询辅导,辅之以课程教学”。[20]此外,杨春梅(2012)还研究了榜样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有关教学方式研究,张玉婷(2012),马小红(2015),顾亚莉(2017)均对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在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体验性教学模式运用策略,以期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夏佩(2015),顾华(2018)则着眼于翻转课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实践,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和个性化的教育培养。王海红(2015),吕华芹(2016)则明确任务型教学过程中实施任务呈现、任务学习、任务运用和任务反思几个模式环节,使学生“通过任务引领来开展学习,在任务完成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展开自我管理”[21],达到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升。此外,在互联网背景下,李娟(2016)研究了“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教学方式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贺修裕(2018)研究了围绕微信平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移动学习模式。(五)课程评价与教学效果。课程评价机制的确立,是生涯发展课程规范化建设的标志之一,也是促进其不断完善的动力之一。对于该课程评价的研究,逐渐成为近年来教学改革的研究对象。李仁伟(2018)对课程考评体系进行专题研究,通过打破传统考核模式、倡导学以致用,增强课堂学习时效性,小班型、小组讨论方式教学,注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建立课程评价体系。[22]陈捷(2015)认为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相结合,可以通过测验法和等级评价法进行量化评价,档案袋评价和逸事评价进行质化评价。[23]汤锐华提出需要构建一套科学的多方联动课程评价体系,一要建立课程评价标准,二要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和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联动评价机制,三要掌握科学的评价工具。[10]李志锋强调对评价结果科学的分析与处理,加强校友联系,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制度,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库。[24]对于教学效果的研究,不少学者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如王莎佳,在课程前对首批上课的2450名学生进行了“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认知与需求”问卷调查[2],课程结束之后,又组织进行教学反馈问卷调查。余明则向华南农业大学2012级本科生发放问卷,对比课程开设前、课程结束时、课程结束一年后的教学效果数据,探索课程体系提高课程的实效性。[3]许明采用层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构建了职业规划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以实现对职业规划课堂教学质量的量化评价,他认为在职业规划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关注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更应该强调师生互动以及学生的高度参与。[25]

三、总结与展望

大学生涯总结范文篇9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社会需求

一、引言

根据教育部、人事部综合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达到338万人,2006达到413万,2007年预计达到495万人!然而,据统计,按照历年的就业率,截至2000年6月,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30万人左右,2001年超过34.5万人,2003年52万人,2004年75.6万人,2005年达到98.2万人,2006年达到123.9万,2007年将达到148.5万!

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为700万至800万个,而每年大学毕业生平均人数则大约在300万左右。就这一数字对比而言,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无良好的职业管理意识,不能充分根据社会需求来规划管理自身大学生涯,正是造成现今就业难的罪魁祸首!

2004年4月,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表明,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1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比例之高令人震惊;33%的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第一份工作仅仅是由学校到社会的跳板;16.3%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

一项针对北京市人文经济类综合重点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及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的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设计。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当代大学生面对的问题关键不在于就业,而在于如何去谋职,即通过尽早对自己的大学四年职业生涯进行管理,从而在进入社会时能顺利实现社会需求的对接。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研究现状及理论

1.美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

美国最著名的职业生涯管理研究专家当属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研究院的E.H.施恩教授。1978年他出版的《职业的有效管理》率先从职业发展观出发,勾勒出了个人与组织相互作用的基本图式,为我们认识个人成长和发展,组织发展与变革,管理角色与管理功能等领域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由于他在书中首次提出职业锚的要领而成为职业生涯管理的经典著作。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专家、尤他州立大学管理学系教授布鲁克林.德尔1986年出版的《管理新职业者—当代工作者的多种职业生涯成功向导》论述T职业生涯的多样化,将职业生涯定位分为进取型、安全型、自由型、攀登型、平衡型五种类型,并对这五种类型职业者的特点及其管理进行了研究。

2.法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

让.M.普雷地教授在1990年出版的《人力资源》和1995年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两书中都发表了同样的论述:企业中的职业生涯首先表现为一系列工作职位,而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企业结构中一个员工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职位连续。这种对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的定义在1995年出版的里昂高等商业学校教授F.丹尼所著《干部管理》一书中被称为传统定义而受到批判:职业生涯的概念不应仅局限于它的客观含义,还应包括个人对其职业生涯发展的见解和期望。职业生涯开辟了实现可以令一些员工满意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新道路。他们要面临各种不断丰富自己知识的职业尝试,其职业生涯与他们和客户关系的发展而非和他们的新职业紧密相关。可见,职业生涯规划及其管理在法国得到重视和积极研究,其定义和内涵的不断更新,向侧重于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转化。

3.中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及管理理论

在中国,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基本还属于引进、介绍阶段。台湾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黄英忠教授在1997年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专著中论述了职业生涯开发管理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与人性需求的关系、开发的阶段、影响职业抉择的因素、职业生涯管理等内容。张添洲著的《生涯发展与规划》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可以说,这是中国学者中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研究的开创之举。

我国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以厦门大学廖泉文教授的“三三三”理论为代表,“三三三”理论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大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每一阶段又分为三个子阶段;适应阶段、创新阶段和再适应阶段,而每一个子阶段又可分为三种情况:顺利晋升、原地踏步、降到波谷。按照她的观点,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管理应该属于输入阶段的关键部分,是输入信息、知识、经验、技能为从业做重要准备的;认识环境和社会,锻造自己的各种能力的关键时期。

三、浙江省人力资源的社会需求趋势

2006年,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浙江人才市场大盘较为稳定,人才供需良好。从省人才交流中心2006年度人才交流统计数据来看,共有2.8万家(次)单位招聘信息,累计各类专业岗位70余万个,有近300万人次求职,供求比例为4.2:1。岗位对学历的要求为:大专学历的占41.0%;本科学历的占22.3%;高中、职高、技校的占14.1%。

2007年浙江地区五大热门行业人才需求强劲。据业内人士预测,2007年根据浙江省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布局的总体需求,将有五大行业成热门:计算机行业、金融投资行业、信息管理咨询行业、新型能源行业、高科农牧行业。

根据省人才交流中心的报告,技术型人才需求量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就业歧视现象不断变化出新形式,但总体有所减少。但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顶替工作经验的重要形式,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训练应该引起更多高校的注意。

同时,专业加外语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这也要求大学生要注意学好专业同时,加强另外一个关联知识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毕业生.特别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生,在专业之外,加强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训练,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管理人才,真正具备管理者的职业素质。

四、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

按职业生涯阶段理论,大学四年处于职业生涯准备阶段,也即是尽量吸收各种知识,信息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的时期。公务员之家

从大学校园的一名学生到作为独立的成年个体加入社会之中,这一人生巨大的变化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埃里克森将这一变化称之为“危机”,即发生必要变化的时间。他认为成年期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一危机的处理结果。在大学阶段职业选择在学校经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大学生采取何种方式加以应付未来将向何处去的问题,实际上就取决于大学生如何理性的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管理,如何去完成自己的职业目标。在学习期间,大学生对个人的发展计划并不明确,而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能够指导学生规划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督促学生提前准备,准确定位。

我们从职业素质培养这个核心出发,建立一个基于职业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把大学生的大学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个体职业分析、职业认识培养、确立阶段职业目标和职业实践,而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始终,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必备内容。

我们知道社会对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需求中,以职业素质为最重要,职业素质包括熟练的读、说、写能力,应用型计算机、外语能力、敬业素质、团队精神等。因为管理类工作是实践性十分强的职业,在笔者的一次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作需求调查中,47家企业要求工作经验的占了38家,占总数的八成以上,其中人力资源专员平均要求2.1年,人力资源副主管平均3.2年,人力资源主管平均4年。而不做工作经验要求的企业对职业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把职业素质培养做大学职业生涯管理的核心的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必然要求。

1.个体职业分析

从高中选专业是已经初步进行了个体职业分析,但是这还显粗略。进大学后,可以基于学校或社会的专业测评或咨询机构和人员,对自己进行更为专业的个体职业分析,掌握自身的各种信息,了解自己的特质并重点发展,为接下来培养自己核心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2.职业认识培养

在充分掌握自身信息的基础,也已调整好自己的专业及方向后,可以就目前的专业或方向进行了解,收集相关知识,咨询相关人士,形成对自己将来职业的一个完整直观的认识体系,开始有目的的重点学习相关知识技能。

3.确立阶段职业目标

在了解自己将来职业信息的基础上,有了职业方向就可以确定职业目标了。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需要进行目标划分阶段,先进行自己个人的职业SWOT分析,根据社会需求,首先确立短期职业目标(即大学毕业时要达到的目标)。

4.职业实践或深造

确立职业目标后,就要针对性地训练自己的职业素质,按照工作的胜任力模型,有目的参加相关培训和实践,形成自己的核心职业竞争力,以顺利进入社会,融入职业环境。或者感觉知识储备不够,需要进一步充实则可以选择深造。

当然,职业实践是一个过程,不是短期的事情。大学整个期间都要求进行不同形式的职业实践,这即是职业素质培养,需要贯穿整个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始终。

五、总结

大学生职业生涯处于人的整个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也是各种知识信息输入阶段。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的核心是职业素质的累积,以至形成个体核心的职业竞争力,顺利从学生的角色转变成职业角色。作为职业生涯关键阶段的大学四年,有目的地合理进行管理,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园和社会的资源,为自己的打下坚实的职业基础,才能真正的实现职业目标,迈向职业成功。

参考文献:

[1]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234页

[2]杨河清:《职业是生涯规划》,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版163-164页

[3]汪长江:2007浙江人才市场五大行业成热门,浙江日报-浙江在线,2007年02月07日

[4](美)杰弗里·H.格林豪斯,杰勒德·A.卡拉南,维罗妮卡·A.戈德谢克:《职业生涯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大学生涯总结范文篇10

(一)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的指示精神

教育部和各级教育领导部门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尤其是就业指导实训教学做出了详细、具体的指示。学校要依据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的指示精神,除了在实训课程设置、实训教学时段安排、实训平台建立、指导教师配备等方面,为大学生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提供条件外,特别要重视开展对职业教育实训教学内容的研究。一是要充分认识实训教学内容构建的重要性,认识到内容问题是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薄弱环节,是制约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认识到科学、实用的内容体系,能够成为学校联结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专业课程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校的永续发展产生助推作用。二是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实训教学内容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研究资金、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及提供研究条件等形式,规定研究的目的、任务和要求,推动内容研究的顺利进行。三是提供内容体系实施的条件,如课时安排、实训场地与设施配置、实训基地建立、实训过程的人力物力支撑等。

(二)大学生职业教育规律

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影响,大学生在考上大学之前,职业意识淡薄,职业目标模糊,职业素质较低,职业技能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因此,要根据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特点,科学制定大学生职业教育实训教学内容计划,笔者认为,学校应在实施全程化实训教学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强的阶段实训教学计划,实行模块教学,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阶段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训,在新生的一、二年级开展。主要进行职业匹配认知与测评、职业世界认知、职业定位与职业目标确立、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实训;第二阶段进行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实训,在大学生的二、三年级开展。根据大学生的职业定位与职业目标,进行职业一般技能和特殊技能实训;第三阶段进行职业获取实训,在大学生的毕业年级开展,主要进行职业信息的获取与选择、求职简历的撰写与使用、求职面试等实训。这样的实训内容规划,构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大学生职业教育实训内容体系。

(三)理论研究成果和高校职业教育实训经验

长期以来,各高校高度关注大学生职业教育实训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也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和宝贵的实践经验。它主要表现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训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实训比较系统、科学。据笔者调查①,部分学校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在25—30个课时设置中,一般安排6—8个实训课时,主要开展职业匹配认知与测评、目标职业调研、生涯人物访谈等实训活动。而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实训中,各学校都安排了课时和指导教师,一般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毕业生进行求职面试实训;在大学生职业技能的研究与实训方面,调查显示,职业院校在这方面的成果比较显著,如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安排学生职业体验、进行顶岗实习等,形成了较为实用的内容体系。

二、大学生职业教育实训内容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分析

从笔者调查的情况看,高校在大学生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内容体系的构建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

(一)缺乏系统性

目前高校实施的职业教育实训内容,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实用的内容体系,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训练和创业指导实训内容的研究相对滞后,内容链在板块之间出现断裂,而断裂部分恰恰又是大学生职业发展最关键的部分,使内容体系在应用过程中不系统、不科学和不实用。这种情况不仅制约着实训教学效果,也使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在课时安排、师资配置、资金投入等方面,很难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

(二)存在孤立性

据笔者调查,不少学校就业指导课的实训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游离于专业教育的教学计划之外,缺乏与专业教学内容的衔接,也很少顾及学生职业发展的个性化特点,仅把职业教育实训看作是一般课程的实践性环节教学,使内容体系在应用过程中效果不佳,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职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1]

(三)缺乏可操作性

实训教学内容体系是由不同阶段的各个具体活动组成的,每次活动的内容安排都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在教学组织和管理上,应由教务处进行课时安排和教学督查;由学生处或就业处安排指导教师和具体进行组织、实施及效果考评;而实训内容中的各种竞赛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应由团委参与组织,个性化职业咨询辅导应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承担等。而目前的实训内容设计,只靠就业指导教研室组织,较少联系学校其他职能部门,致使很多实训活动有名无实,难以开展,即是开展了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大学生职业教育实训内容体系构建的思考

大学生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是在全程化的基础上,根据各阶段的目标和要求,所形成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其主要内容是:

(一)第一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训职业生涯规划实训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目标职业,根据从业要求明确自身差距,根据自身差距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实训时间一般安排在学生的第二或第三学期,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同时进行,由教学管理单位(就业指导教研室)组织实施。本阶段实训应安排三次活动。

职业匹配认知实训。目的是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及自我的优势与劣势,进而选择相适应的职业方向;本次活动使用360°评估和网上测评两种手段,采用问卷调查、个别面谈、网上测评、小组讨论的形式;实训效果为两点:一是学生总结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及自我的优劣势;二是选择出3—4个相匹配的目标职业。

职业认知实训。目的是指导学生对各个目标职业的从业要求进行了解,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找出自己与目标职业的差距,进行职业定位决策。本次活动采取企业调研、生涯人物访谈、小组讨论、职场情景模拟的形式。实训效果是学生写出职业定位意见书。

职业生涯规划展示。目的是让学生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把职业目标、实施措施建立在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之上。实训采取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演讲赛、辩论赛、小组讨论的形式,其效果是学生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二)第二阶段:大学生职业技能实训

本阶段实训是学生获取职业经验的主要手段,是实训内容体系中最关键的部分。其目的是指导学生根据目标职业的从业要求,积累职业的通用技能和特殊技能经验。实训时间为学生(本科)的第三至第六学期,由教学管理单位(就业指导教研室)实施,每学期安排一次活动为宜。实训以学生专业为单位组织,把目标职业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进行分组,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企业调查、职业体验、岗位见习、顶岗实习等形式进行,其具体安排为:

从业技能条件认知实训。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职业规划中的目标职业应具备的一般技能和特殊技能,了解用人单位的岗位聘任条件,明确自己与从业技能条件之间的差距,制定具体的职业技能训练计划。实训时间为第三学期的第4—6周,采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企业调查、生涯人物访谈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如学生的职业方向是企业中的工作岗位,就应了解和掌握同类企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生存环境;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企业的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产品服务对象与质量标准;目标工作岗位在企业中的职能、地位和作用,从业必须具备的一般技能和特殊技能;企业外部的市场细分情况,市场用户群的特点及所处地域等。实训效果是学生写出从业计划书和岗位技能训练计划书(技能训练的目的、措施、步骤和要求)。

一般职业技能实训。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从业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实训内容为职业道德、团队精神、执行力、诚信、法律意识、沟通交往技能、心理调适技能等,实训时间为第四学期的第4—8周,实训安排应结合学校相关教育计划(如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心理调适训练计划等),重点安排沟通交往技能训练(学会说话、学会倾听、交往一般礼仪等),采取专题讲座、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实训效果是学生掌握沟通交往的基本技能,纠正交往中的不良习惯。

岗位特殊技能实训。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自己所从事工作岗位的特殊技能,熟悉工作环境,积累职业经验,建立与用人单位的互信关系。实训内容应根据不同职业的特殊技能要求来确定,选择核心技能作为实训对象。实训时间为第五和第六学期的第4—10周,采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企业调查、生涯人物访谈、小组讨论、岗位见习、顶岗实习等形式进行。特别强调的是,实训应根据学生目标职业的岗位要求来安排,采取针对性的实训形式,如高校教师岗的实训,主要进行教师基本素质和教学技能训练,采取备课、说课、试讲等形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课堂掌控能力等。同时,要重视实训措施的策划和落实,如采取顶岗实习形式,学生和指导教师都应制定详细的实习实施计划,包括实习单位的选择与联系、实习过程的信息沟通、实习结果的评定、实习应注意事项等。实训效果是学生掌握工作岗位的特殊技能,通过不断地训练过程,具备岗位的从业技能条件。

创业教育实训。目的是让具备创业意识、具有创业潜能和拥有一定创业条件的学生掌握创业的条件、要求和程序,积累创业经验,有条件地开展创业活动。实训时间安排在第五或第六学期的第4—8周为宜,与创业教育课程(选修课)同步进行,采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企业调查、市场调查、生涯人物访谈、校内创业实训平台训练及创业实战的形式,实训效果是学生写出创业计划书和创业实操总结书。

(三)第三阶段:职业获取实训

本阶段实训的目的是指导毕业生掌握求职信息的获取与使用技能,熟练运用求职面试技能,及时就业并顺利度过职业适应期。实训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的第6—8周,由教学管理单位(就业指导教研室)实施,采取专题讲座、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企业调查、生涯人物访谈等形式。具体安排两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