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分析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09-25 18:10:25

博弈分析理论

博弈分析理论范文篇1

一、战略出口政策和战略进口政策的博弈分析

战略出口政策的主要观点是政府对寡占行业中的本国企业给予出口补贴,会使本国企业获得一种Stackelberg领导者地位,增加其在第三国市场的销售额。出口补贴所带来的企业利润增加可能超过补贴额,从而使得本国的福利水平提高。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该观点,如表1所示,假定在一个寡头垄断行业中有两个潜在的生产者,一个本国厂商,一个外国厂商,二者的产品均在两个生产国以外的第三国市场上销售,这两国内部无消费。括号前面的数字表示企业获得的超额利润,括号里面的数字表示该国福利的变化,可以看作是该国政府的收益。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企业获得的超额利润等同于该国福利的改善,因为超额利润可以看作是一种额外的收益,均衡的结果应该是两个厂商都进行生产,各自获得5个单位的超额利润。战略性出口政策认为本国或外国政府可以改变这一均衡结果。假定本国政府可以给予本国的厂商5个单位补贴,而外国政府不进行干预,如表2所示,均衡的结果是本国厂商进行生产,外国厂商不生产,由于本国政府的补贴,本国福利水平提高了19个单位(。

但如果两国政府都可以选择干预或不干预,结果又会怎么样呢?我们用扩展式博弈表示这一情形。图1中S表示补贴,DS表示不补贴,P表示生产,D表示不生产。第一层节点表示本国政府决策,补贴或不补贴;第二层节点表示本国政府决策后外国政府的反应决策;第三层节点表示政府决策后本国厂商的反应,生产或不生产;第四层节点是外国厂商的反应;第五层节点是均衡的结果。采用逆向归纳法,可以得到这一博弈的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为(本国政府补贴,外国政府补贴,本国企业生产,外国企业生产)。这是因为只包含两国厂商决策行为的从左至右四个子博弈的纳什均衡分别为(本国厂商生产,外国厂商生产)、(本国厂商生产,外国厂商不生产)、(本国厂商不生产,外国厂商生产)、(本国厂商生产,外国厂商生产),很明显,均衡的结果是两国政府都进行补贴,各自获得4个单位的福利改进。

因此,政府的干预并不像战略性出口政策所认为的那样会在降低对方福利水平的基础上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而是使两国的福利水平都比不干预的时候低;虽然如此,由于每个政府都有通过干预提高自己国家福利水平的动机,最终的结果是双方都干预,政府在战略性出口政策的选择上陷入“囚徒困境”。但现实中大部分国家的政府没有像模型预示的那样广泛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这是因为上述模型的假定是静态的,即政府的政策制定是一次完成的。当我们考虑政府在每个时期都可以制定不同的政策,而且无限延续下去,上述模型就变成一个无限重复博弈模型。为了简化分析,假定贴现率为1,两国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有四种策略可供选择:A=每个时期都进行补贴;B=每个时期都不补贴;C=偶尔补贴,即在某一个时期补贴,然后是否继续补贴视对方的反应而定;D=不补贴,但报复,即自己不首先进行补贴,但如果对方政府在某一时期补贴,则在以后的每一个时期都进行补贴。如果两国政府都不进行补贴,则两国政府在每一期的收益都为5个单位,因为我们假定贴现率为1,所以无法算出它的总值,就用R来表示。如表3所示,这一无限重复博弈模型中唯一的(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为(D,D),实际的结果是两国政府都没有进行补贴,各自获得收益R,“囚徒困境”并不存在。所以,战略性出口政策不仅理论上不可行,而且也不会有哪个国家的政府去实施。

战略进口政策的主要观点是对进口的寡头垄断产品征收进口税,关税带来的进口价格上升会小于关税本身,这相当于政府利用关税来抽取外国寡头垄断厂商的垄断利润。其模型的假定和战略出口政策是相似的,不过把分析的对象从第三国市场转向本国市场,对本国厂商扶持的手段也就从出口补贴变为进口关税,除了需要考虑本国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受价格变化的影响之外,模型的分析过程和结论与战略出口政策都没有不同。那么,在这里战略进口政策是否可行就取决于对方国家的政府是否可以采取报复措施,如果本国没有同类产品向对方国家出口,战略进口政策的实施就可以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但如果对方国家可以采取报复措施,则战略进口政策在理论上不可行,在现实中也不会存在。

二、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政策的博弈分析

Krugman(1984)提出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的时候并没有把它与幼稚工业保护联系起来,但是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却被看为是对传统幼稚产业理论的发展。以幼稚工业保护理论为基础的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政策和前面的战略性出口政策的区别在于本国的厂商和外国厂商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如果没有本国政府的保护,本国厂商将无法与外国厂商进行竞争,而最终会退出该行业,如表4所示,均衡的结果是本国的福利水平没有提高,而国外的福利水平提高25个单位。如果本国政府对本国厂商给予保护,则本国厂商会进行该产品的生产。当然,根据前面的分析,这时外国政府也会进行保护,均衡的结果如表5所示,两国厂商都进行生产,本国福利水平降低3个单位。和前面一样,两国政府的干预降低了两国的福利水平,但这对于本国政府来说还是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因为这种福利水平的降低是暂时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本国厂商的竞争力会上升,能和外国厂商进行平等的竞争,所以,以幼稚工业保护理论为基础的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政策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博弈分析理论范文篇2

[关键词]保险市场,逆向选择,零和博弈,常和博弈,合作博弈

一、保险市场参与者的一般假设

设定保险市场中的参与人有保险客户、保险公司、其他相关金融机构和政府监督管理机构,并且这些参与者都是理性的,他们会在某种约束下追求最优化的理性决策。

二、保险市场中各方参与者之间的博弈

(一)保险政策与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保险业有了长足发展,保险行业政策也在不断改进。通过不断完善保险市场准入机制,新的市场主体在我国保险市场上相继产生,2006年就有9家新的保险公司进入市场开展业务,保险公司总数已达98家,其中包括41家外资公司,由此引入了更多的竞争。

促进竞争的产业政策,本意是通过增强保险业竞争迫使保险公司提高效率、优化结构,从而降低成本,促进行业发展,而保险业作为我国金融三大支柱之一,虽近年发展迅速,但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地区差异大,总体规模小,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低,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充分。因此,我国政府又势必对保险公司的产品推出与资金运作进行严格的管制。同时,为了维护金融安全,我国采取保险、银行、证券分业经营的制度安排,客观上限制了保险业在产品、渠道和组织结构等多方面的创新空间。保险公司出于对成本和风险的理性控制,多采取模仿式竞争策略,从而导致保险公司产品的设计、功能、服务、渠道,甚至公司的组织架构都基本一致。这种竞争模式在产业内的经营效率差异较大时,有助于实现成本与品质的双赢,但随着同质化倾向加剧,效率差异逐渐缩小,公司实现市场份额扩张的努力必然导致成本的增加或采取非正当竞争手段,形成耗战局面,陷入囚徒困境,违背了相关政策的本意,造成我国保险政策与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我国保险业合理有效的竞争机制建设势在必行。

(二)保险公司与保险客户之间的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的参与各方利益始终是对立的,偏好通常不一致,即一方的得益必定是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双方的损益总和为零。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保险业的发展也存在着地域差别。以广东、上海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市场供给主体多,需求量较大,竞争也相对激烈;而中西部地区,保险需求量小,保险意识淡薄,其保险业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我国保险业地区发展失衡导致保险资源的分配不均,在发达地区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境地,企业在竞争中奋力厮杀使保险中间销售渠道和保险客户处于零和博弈的优势地位。伴随着中间渠道和客户博弈收益的上升,保险公司的收益空间也在激烈的竞争中缩水。而在中西部地区,虽然蕴涵着更为广阔的市场潜力,潜在保险需求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但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要受到社会保险意识的制约。这些地区保险意识的淡漠和保险需求的单一,直接导致了保险总体需求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又制约了保险业的创新,不利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的拓展。预期市场空间与现实市场容量的强烈反差在产品同质化条件下,又会加剧保险公司之间的销售成本竞争,形成公司与渠道客户之间的低效博弈,而保险公司则因未能开源又无法节流而显著处于零和博弈的劣势。保险市场的培育和开拓亟待加强。

(三)保险公司之间的常和博弈

常和博弈的参与各方的利益总和始终为一常数,各参与方的利益关系也是对立的竞争关系,一方的得益也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分蛋糕”。

若将潜在市场与现有市场视为有机整体,保险公司对市场份额的争夺便是典型的常和博弈。目前,我国保险业中竞争的焦点莫过于市场占有率的竞争,而包括潜在市场在内的整个社会需求对于保险行业而言则是一个常量,因竞争而形成的保险客户流动和划分,或不同公司、不同险种覆盖市场的差异,只能是一种常和博弈的结果,即此消彼长的状况。在产业内高度同质化的条件下,如此往复,必然趋向单纯的价格战或不正当竞争等恶性竞争。

从提高社会总体效用来看,需要减弱这种博弈的效应。对政府来说,保险产业政策不仅要关注保险业市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还必须从整体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高度着眼,围绕创新和激励两方面来开展,按照促进竞争、创造需求等原则,一方面致力于推动包括保险业在内的整个金融行业的竞争与创新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则应从改善竞争条件入手,推行制度创新以促进保险创新,乃至金融创新;对保险公司而言,不应仅着眼于挣抢“蛋糕”的份额,而应建立做大“蛋糕”的市场培育机制和创新机制。

三、大金融下的合作博弈

当博弈的参与各方出于共同目的,协调一致寻求利润最大化时,便会呈现出合作模式的博弈状态。

(一)混业的机遇与挑战

银行、证券和保险混业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金融企业做大做强的主流趋势。混业的制度安排能够从总体上增强金融业的竞争性与竞争力,拓展创新空间,激发创新动力,从而形成多功能、个性化的金融产品。随着我国金融混业经营政策的开启,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将面临着重新洗牌,银行借助其雄厚资本以及大规模的网络、客户资源,将大举进军基金、保险、证券等行业;保险业也将借机进入银行、证券和基金等领域。

对于保险业而言,进入证券和基金管理领域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产生稳定、可观的利润,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投资创新能力,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公司投资管理水平,从而大大提高公司的市场形象和品牌价值。而发展银行业务,则能让保险公司各业务线更好地匹配,并产生协同效益。《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的出台给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大空间,外资公司也有很多机会,这些因素必将带动中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银保合作领域,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很多表层合作将走向深化,银保合作应逐渐扩大到保险、资金结算、资产托管及客户资源共享等多层次领域,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我国保险业在把握进入其他金融行业机遇的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来自银行系保险和外资保险业这些新人竞争者的挑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一旦成立保险公司,其网点布局、客户资源、资本金规模等优势将十分突出。随着极具竞争力的替代品和新人竞争者的出现,将对保险业,尤其是小型保险公司造成冲击,加速优胜劣汰。较之以往我国保险业内的国内同业竞争,这种国际混业竞争将更有利于创新激励机制和有效竞争机制的形成,促进保险业的良性发展。

(二)战略联盟与兼并重组

大金融下的博弈客观上要求保险业改变以往传统的竞争方式,通过战略联盟和兼并重组实现金融业的合作博弈。

2004年12月11日,中国保险业结束了入世过渡期,率先在金融领域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这标志着我国保险业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保险业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但我国保险业在开放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正经受着激烈竞争的考验。一是保险公司发展的问题。国有保险公司改革还不到位,公司治理还不完善,一些改革措施还没有落实到基层机构;我国保险公司的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保险产品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寿险保障型产品发展相对缓慢,一些险种(如医疗保险和农村保险)的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二是保险公司的风险问题。化解老保单利差损的任务仍然比较重,个别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急需解决,同时在业务发展中也不断暴露出一些新的风险。另外,保险行业的诚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也对保险行业构成了一定的风险。三是保险公司的集中度问题。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险公司规模小、集中度低,总资产与国际上的大保险公司相去甚远。由于集中度不够,保险公司化解风险的能力较欠缺。

因此,我国保险业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博弈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分化。一部分可能会成为高水平的专业公司,但这种情况由于难度较大,占比不会太多;一部分会相互联合,组成保险联盟,如寿险和非寿险的联盟、保险公司与资产管理公司的联盟以及保险公司与再保险公司的联盟等等;另一部分则会被大的保险集团兼并,成为该集团公司的一个子公司。

保险业内的战略联盟及兼并重组的博弈不仅可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企业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保险公司利润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使市场承保能力得到提升,并且凭借各自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独特和丰富的资源,产生巨大的互补价值和协同效应,同时,在外资进入的情况下,能够与外资保险机构共同竞争,从而使企业处于有利地位。其次,可以缓解市场压力。并购可减少竞争对手,提高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之下,兼并重组是改善产品结构、实现产品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进入一个新的地区和跨行业经营的重要手段。保险业内的战略联盟及兼并重组还有利于实现服务多样化、满足客户需求。

(三)大金融政策的启动和协调机制

我国保险业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融入大金融的步伐明显加快。2006年6月颁布的《若干意见》首次强调:支持具备条件的保险公司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保险控股(集团)公司,稳步推进保险公司综合经营试点,并探索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在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合作,以提供多元化、综合性的金融保险服务。2006年10月,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通知》,允许保险机构投资未上市商业银行股权,将持有银行股权5%~10%及10%以上的划为重大投资类别。从此,保险业对于银行业的资本渗透,可由单纯意义上的财务投资,升级为买银行或兼并银行之类的重大战略投资。

博弈分析理论范文篇3

[关键词]博弈论;通识教育;教学改革

党的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国家的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同时对于高校通识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是完善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是进一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要发展路径。本文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探索博弈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博弈论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应用决策与抽象分析研究等相关领域,近年来博弈论在社会科学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使其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内容,各个高校也逐渐将博弈论作为重要的通识类课程。目前国内博弈论课程开设时间不是很长,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教学过多,实践应用较少等问题。因此,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对当今博弈论课程的教学思路与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博弈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博弈论教学特点进行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术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博弈论课程的学科特点

(一)学科内容繁杂,授课难度大。博弈论是研究社会个体之间相互决策与抽象分析行为动机的学科,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个体在决策时的动机,并利用数学模型进行描述与推演,最终得出博弈结果并应用到现实,属于经济学与数学交叉产生的较为重要的学科。1944年美国数学家JohnvonNeumann与OskarMor-genstern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的出版,是博弈论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产生的开始,也使博弈论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活跃在学术界。20世纪以来,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特别在二战时期广泛应用博弈论)与进化生物学等都大量引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博弈论主要还是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现在,博弈理论已大量应用到经济学领域,逐渐发展成为主流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核心工具,被各门学科所应用。而博弈论的学科体系较为复杂,与传统经济学和数学相比,博弈论在两者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心理学、统计学、运筹学与情报学等多门学科,学科系统宽泛,内容较为繁杂。这也使国内的博弈论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分歧,同时由于其内容的繁杂性,博弈论的教学涉及到大量的图表,数理模型与专业用语,这为通识教育博弈论课程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相比其他通识类课程,博弈论教学内容复杂,学科体系庞大,对于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授课能力要求较高,授课难度较大。(二)课程理论性强,实践要求高。博弈论课程中的不确定性分析、市场分析与委托分析等需要经济学理论作为支撑,并在此基础上抽象为数学模型进行应用,因此博弈论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和数学功底。对于经济学理论基础的理解,并与博弈论数理模型推演的不同纳什均衡结果相结合,最终学会将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抽象为博弈论模型进行求解是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因此博弈论课程教学涉及到大量的理论阐述,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功底。同时博弈论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在理论性较强的同时,教学也要注重实践性。在引导学生扎实学习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同时,注重理论运用到现实的实践能力培养,将理论运用到现实中解决具体问题。而传统的博弈论课程教学,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课程的效率较低,教师的教学成果也难以得到改进和提高。

二、现行博弈论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枯燥,缺乏应用性。博弈论的学习在经济理论的基础上需要运用大量的数理模型进行分析推演,与其他经济学课程相比,对于学生数学功底的要求较高,这使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博弈论作为数理课程学习。但博弈论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面临现实的经济问题时可以抽象建立博弈模型,提高学生对于经济现象的理解与分析解决现实中经济学相关问题的能力,因此博弈论课程教学对于经济学理论学习与实践性应用性要求很高。在当今高校的博弈论教学过程中,更为注重理论教学,更为强调博弈论学习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数学思想与经济学理论,忽视了博弈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当今博弈论教学采用灌输式的理论教学法,课堂教学缺乏应用性与趣味性,使博弈论的课程教学艰涩难懂,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二)选课学生学习基础差异大。博弈论作为基础通识课程面向的对象是整个高校的学生,选修该课程的学生涵盖各个专业,学生学习博弈论的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学习博弈论课程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同时博弈论学习虽然是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但建立模型最终需要数学方法和思想进行定量,这对于学生的经济学基础与数学基础要求较高,但选课的学生专业跨度与学习基础都差异较大,部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抽象难懂,授课内容也与学生原本的专业背景脱节,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将博弈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去,解决专业的难题。这使博弈论这门课程作为通识选修,教师在授课时难度加大。(三)课时少,选课人数多。博弈论是经济学与数学的交叉学科,除经管类部分专业作为必修课之外,大部分的高校通常将博弈论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开放,学生可自由选择。选课学生多为经管类专业与信息技术管理专业的学生,学生总量较大,但作为选修课课时量较少,同时作为选修课的学生存在基础较弱,学习兴趣不足,学习自主性不高的情况,需要教师合理的引导,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克服因为课时少,人数多带来的教学困难。(四)缺乏实践教学,重视不足。与基础理论课程不同,博弈论课程的教学有很强的实践与现实应用性。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应达到紧密结合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现实案例,并让学生作为“博弈人”参与到案例分析中,提升博弈论教学的趣味性,并实现实践教学。然而,部分教师在博弈论授课过程中,教学内容仍旧以理论教学为主,并不重视实验与案例分析,严重缺乏实践教学,这样即使学生掌握了理论模型,也缺乏将博弈论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将导致博弈论课程学习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三、通识教育对博弈论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博弈论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专业课方面的培养与思维拓展具有积极作用,逐渐成为经济与管理类以及其他专业的重要通识课程,但作为通识教育背景下博弈论课程的开设,其教学体系仍未发展成熟。因此,通识教育对博弈论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对教学主体提出的新要求。当今教学系统较为复杂,包括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等诸多因素,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比其他通识类课程,博弈论的课程教学要求较高,其理论与实践应用性都较强,且内容繁杂,较为抽象。因此,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和一定的数学基础,有强大的课堂调度和逻辑梳理能力,使枯燥和困难的课堂教学工作变得生动有趣。博弈论课程的知识覆盖面较广,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这对于经管类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在缺乏理论基础和数学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有一定的接受难度。(二)对教学客体提出的新要求。博弈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大纲,课件、教材等。而博弈论课程教学在专业课领域与通识课程方面的要求不同,博弈论专业课教学要求专业能力与学术能力的培养,教学强度较大,教学要求精深,而博弈论作为通识课程的教学要求相对宽泛,要求学生学习博弈思维并学会在实践中应用博弈论即可,课程教材需要去除较为艰深的部分,强调宽泛性与实践性。因此,博弈论课程的教学目标面临着一个如何选择专业性和全面性之间平衡的问题。(三)对教学方式提出的新要求。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博弈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是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专业技能,而是专注于众多专业学生相对广泛的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培养。博弈论的经济学基础与数理模型的建立都需在现实中得到实践,才能实现博弈论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当前的博弈论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教学意识与设施,因此博弈论作为通识课程的教学应摒弃传统的博弈论教学模式,运用实践性与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

四、通识教育背景下博弈论课程的改革路径

(一)丰富理论教学,拓展案例分析。在完整阐述博弈论理论的基础上,完善并丰富博弈论教学内容,关注博弈论的学术发展与学术前沿动态,在博弈论通识教育过程中引入部分博弈论学术前沿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在理论教学时引入丰富的案例,例如囚徒困境、智猪博弈等经典案例,在介绍案例的同时联系生活或者专业领域的热点问题,使学生更为准确的理解博弈模型的内涵。同时对于教学案例的选择要注重几点准则。首先案例的选择不应过于繁杂,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博弈模型,过于繁杂的案例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案例的选择应简单易懂。其次,博弈论教学案例要与当前的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符合当前的教学目标,具有实践性与针对性。最后,案例选择要多样化,博弈论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因此在选择案例时不应局限在经济学领域,而应涉及各个学科,对于学科差异较大的通识课程来说,来源广泛的案例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二)改进教学模式与当地经济环境相适应。博弈论在教学过程中可注重联系当地的经济环境,发展适应当地经济环境的教学培养模式。高校的教学培养应具备与当地经济发展环境相适的特征,因此在博弈论通识教育的培养过程中也应重视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具有地方经济社会特色的现实环境为博弈论实践教学提供了真实和便利的经济、产业、人文环境,并且围绕地区特殊的经济环境,学生可以根据当地具体的经济问题自主建立博弈模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将博弈论中的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同时这种带有当地特色的博弈论实践教学模式会引起学生较高的学习热情,实现较好的授课效果,圆满完成教学目标。(三)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博弈论通识课程培养中,实践教学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与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博弈论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以经济学与数学的理论灌输为主,缺乏与学生的互动联系,建议在学习的主要形式中增加链接交互式教学。而高校学生需要锻炼学以致用的能力与实际中运用博弈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博弈论基本概念和模型,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对理论模型的理解,并利用模型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博弈的精髓和博弈分析的方法,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五、结语

近年来,随着博弈论研究在社会科学多个领域的不断深入与成功应用,大学教育对博弈论知识的需求日益高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博弈论这种内容庞杂,基础要求较高的学科来说,很难启发学生的自我思考,更难将所听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可运用的知识,教学效果不佳。本文针对通识教育背景下博弈论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丰富理论教学,拓展案例分析、改进教学模式与当地经济环境相适应、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等对策建议,使学生提高博弈论学习的热情与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博弈论教学效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相里静.财经类博弈论课程启发式教学模式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8(16).

[3]浦徐进.本科博弈论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运用[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

[4]李太龙.博弈论公选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探析[J].教育探索,2012(1).

[5]李稚,周炜智.管理专业本科《博弈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3).

博弈分析理论范文篇4

所谓“博弈”(Game),是指某些个人或组织作出相互有影响的决策,它不仅包括扑克、桥牌等游戏,也包含现实生活中大量的合作和冲突现象。博弈论又称“对策论”,研究的核心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博弈论的原始思想萌芽于2000多年前,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典籍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都充满了博弈的案例。“田忌与齐王赛马”就是我国耳熟能详的博弈实例之一,但这不过是博弈思想的雏形,现代意义上的博弈论则是20世纪的贡献了。一般认为,1944年同冯·诺伊曼(VonNeumann)和摩根斯坦恩(Morgenstern)合作发表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TheTheoryofGamesandEconomicBehavior)提出合作博弈的基本模型,标志着现代博弈论的开始。50年代,博弈论巨匠辈出,纳什(Nash)提出了非合作博弈论,塔科尔(Tucker)定义了“囚徒困境”,从而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的理论基石。60后代,泽尔腾(Selten)将纳什均衡引入动态分析,创立了“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海萨尼(Harsanyi)则把不完全信息引入博弈论研究,随后出现了不完全信息博弈论。至此,博弈论的理论构架基本完成。

博弈论可以划分为合作博弈(cooperativegame)和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game)。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参与人能否在行为时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达成则是合作博弈;反之,不能强制他方遵守协议,各参与人只能选择自己的最优战略,则是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强调团体理性、效率、公平和公正;非合作博弈则强调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我们谈到的博弈多指非合作博弈。

博弈有两种划分:从参与人出场的先后顺序来看,博弈分为静态博弈(staticgame)和动态博弈(dynamicgame)。静态博弈指博弈参与人同时选择行动或非同时行动但对前者行动一无所知;动态博弈指参与人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的选择。从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知识来分析,博弈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前者指每一个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战略和支付函数有确切的了解;后者则恰好相反。将两种分析结合起来,我们就有四种类型的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1.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讲的是,假设博弈中所有参与人事先达成一项协议,规定每个人的行为规则,那么,在没有外在强制性约束时,参与人是否会自觉遵守协议。如果参与人自觉遵守该协议,则构成一个纳什均衡:给定其他参与人遵守协议的情况下,没有人积极偏离协议规则。换言之,如果一个协议不构成纳什均衡,它就不可能自动实施,因为至少有一个参与人会违背这个协议,不满足纳什均衡要求的协议是没有意义的。“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和“性别战”(BattleoftheSexes)是任何一本博弈论著作都会提到的纳什均衡特例。

2.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动态是世间万物的基本特征。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只是一种独特的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当后一个参与人行动时,自然会根据前者的选择而调整自己的选择,而前者也会理性地预期到这一点,所以不可能不考虑自己的选择对他人的影响。1965年,泽尔腾通过对动态博弈的分析,提出了“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它要求任何参与人在任何时间、地点的决策都是最优的,决策者应该随机应变,而不是固守前谋。这就推导出子博弈的概念。当参与人的战略在每一个子博弈中都构成纳什均衡时,则形成“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也就是说,组成“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战略必须在每一个子博弈中都是最优的。

3.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贝叶斯纳什均衡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指的是,参与人共同行动,没有机会观察他人的选择。每个参与人的最优战略只能是在给定自己的类型和他人类型依从战略的情况下,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在项目投标中各承包者的标价高低之争就是一个应用例证。

4.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后行动者观察前者的选择并获得其偏好、战略空间等信息,修正自己的判断;而先行为者也知道自己行为的效用,会有意识地选择某种行动掩盖或揭示自己的真实目的。“黔驴技穷”就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例证。

国际机制理论的理性主义流派概述

当前,国际机制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对国际关系理论学者形成冲击,引起他们持续的浓厚兴趣,并表现出非凡的整合能力,对国际机制研究的不同思路和方法加以整理和批评已经成为学者们重视的工作。德国著名国际机制理论家沃科尔·利特伯格认为,国际机制理论有两种理性主义流派:新现实主义国际机制理论和新自由主义国际机制理论。(注:AndreasHasenclever,PeterMayerandVolkerRittberger,TheoriesofInternational

Regimes(Lond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7),pp.1-2.)

新现实主义国际机制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行为体之间的权力资源分配极大地影响着机制的出现、某问题领域机制的存在及其性质,特别是合作中的利益分配;国家会考虑无政府状态下的相对权力,对国际机制的效率形成制约。这些观点都体现在霸权稳定理论中。利特伯格认为,霸权稳定理论是“基于权力的国际机制理论的经典理论模式”,(注:AndreasHasenclever,PeterMayerandVolkerRittberger,TheoriesofInternational

Regimes(Lond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7),pp.86.)而克劳福德认为,霸权稳定理论是新现实主义对机制产生最权威、最普遍认同的解释。(注:RobertCrawford,RegimeTheoryinthePost-Cold WarWorld:RethingkingNeoliberalApproachestoInternationalRelations(Dartmouth:DarmouthPublishingCompany,1996),p.57.)霸权稳定理论的基本机制理论主张是:霸权国家建立了自己的霸权体系,并制定该体系的基本原则、规则、规范和决策程序,霸权国的实力与威望是其他国家接受这些国际机制的重要前提;霸权国利用这些机制维持霸权体系,最大限度地获得自己的利益;同时,为了维持该体系,它愿意向体系内的其他国家提供“公共商品”(PublicGoods),容忍“搭便车行为”(Free-rider);霸权国的衰落或急剧变化,则该体系的国际机制发生相应变化。

新自由主义机制理论在过去10多年影响巨大,成为分析国际机制的主流理论。其基本机制理论主张是:国家是追求绝对收益的理性自我主义者,只关心自己的得失;承认权力在国际机制中的作用,但认为国际机制是国际关系中的独立变量(independentvariable),强调国际机制在帮助国家实现共同利益中的重大作用;活跃在特定问题领域的国家拥有只能通过合作才能实现的共同利益;不确定性是国际机制形成理论的核心,世界政治存在广泛的不确定性。国际机制帮助达成政府之间意愿的契合。行为体相信这种安排会帮助达成互利的安排。换言之,没有国际机制,则协议无法达成。国际机制正是通过降低不确定性来促进国际合作的。新自由主义机制理论是国际机制理论的主流学派,其影响也最大。该派理论用相互依赖的概念将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理论整合意义。

博弈论与国际机制理论

在过去十多年里,国际机制理论在国际合作的分析中独占翘楚,而博弈论在分析社会、经济和政治现象中应用最为广泛。两种理论都以探讨无政府状态下的竞争与合作问题为核心命题。这种平行并非巧合,因为机制理论从博弈论中借取了许多知识能量。理解促进合作的战略逻辑是解释无政府状态下国际机制起作用的关键。在讨论霸权、问题联系、相对收益和相互依赖时,博弈论的解释力有目共睹。这些恰恰是国际机制理论讨论的重心问题。(注:AndrewKyddandDuncanSnidal,"ProgressinGame-TheoriticalAnalysisofInternationalRegimes",inRegimeTheoryandInternational

Relations,ed.VolkerRittberger(Oxford:ClarendonPress,1993),pp.112.)

早期的博弈论分析国际合作的总体问题,其目标在于探究国际合作在无政府状态下如何发生,但对国际机制的特殊作用关注不够,国际机制在合作中的作用没有得到突出和明确的分析。克拉斯纳、基欧汉等使用博弈论分析国际机制的作用,促使现实主义和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机制理论逐步成熟。

克拉斯纳用“性别战”博弈模型来描述基于权力的国际机制理论,既现实主义的国际机制理论。所谓“性别战”是指热恋中的一对男女安排业余活动的博弈:或者去看足球,或者去看芭蕾舞。

这里有两个纳什均衡,男女二人期望在一起,但到哪儿却是需要选择的。这里有一种先动优势(first-moveadvantage),即谁先采取行动。该博弈模型用以解释国际合作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该模式中,追求一致的努力使欺骗不再存在,实际上偏离协议的行为被视为非理性的。克拉斯纳指出,智力在解决合作问题上的作用下降了。而在机制形成与变迁中权力的决定性地位突出了。(注:StephenKrasner,"GlobalCommunicationsandNationalPower:LifeonthePareto

Frontier",WorldPolitics,1991,Vol.43,pp.336.)在这里,合作不是相互协调,而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协调。在这方面,国际机制并未展示多少自主和弹性,但却常常是权力分配和伴随利益的关键性中介。克拉斯纳强调说,机制本身也可以成为权力的源泉。(注:StephenKrasner,StructuralConflict:TheThirdWorldAgainstGlobalLiberalism(Berkela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5),pp.7-9.)因此,即使非常弱小的国家也会对某一问题领域的集体政策施加相应的影响。例如,在国际电讯联盟中,由于实行基于主权平等原则的一国一票制,小国可以参与集体决策并拥有相当的影响。如果国际机制没有重要的作用,行为体也就不必为确定国际机制的内容而激烈地讨价还价,在国际机制建立之后也不会继续进行“战斗”。(注:StephenKrasner,"GlobalCommunicationsandNationalPower:LifeonthePareto

Frontier",WorldPolitics,1991,Vol.43,pp.351-353.)

而基欧汉则使用囚徒困境来分析基于利益的国际机制理论,即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机制理论。所谓“囚徒困境”,指的是两个犯罪嫌疑人作案被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房间里审讯。警察告诉他们,如果两个人都坦白(合作),则各判刑3年;如果都抵赖(合作),则各判1年;如果一人坦白而另一个抵赖(不合作),则坦白者释放,而抵赖者判4年。

在孤立的囚徒困境中,合作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行为者发现不合作是理性的。在国际合作的单一博弈中,每一方都有不合作的主导战略即背弃。如果双方放弃了自我理性的战略则结果更好,但这只能在一方期望未来合作可能性的情况下发生。机制的部分作用正是产生和促进这种期望。(注:AndreasHasenclever,PeterMayerandVolkerRittberger,TheoriesofInternational

Regimes(Lond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7),

【编者按】.46.)

基欧汉明确指出,国际机制的功能理论建立在独特的环境前提下:活跃在特定问题领域的国家拥有只能通过合作才能实现的共同利益。该前提不可忽视,而正统的现实主义在批评基欧汉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国家之间确实存在共同利益,而国际政治并不完全是零和游戏,例如在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和七大工业国之间就存在这种情况。当然,国家之间拥有共同利益并不一定合作,共同利益的存在是合作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合作意味着既有利益冲突又有互补利益。当行为体调整他们的行为以适应对方的实际或期望的倾向时,就会出现合作。(注:Keohane,"InternationalInstitutions:TwoApproaches",InternationalStudiesQuarterly,

1988,Vol.32,p.380.)合作是互相协调作为政治协调过程的结果出现的。(注:RobertKeohane,AfterHegemony:CooperationandDiscordintheworldPolitical

Economy(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4),pp.52.)基欧汉认为,国家为追求共同利益而创立了国际机制。国家发现自己困在囚徒困境中,但由于机制为协议的达成提供了谈判的规则、原则、规范和决策程序的框架,即使自我中心主义者之间也可以相互合作。基欧汉用囚徒困境理论解释机制的作用,其出发点是不确定性(uncertainty)。一国对他国的选择是不确定的,因而错过了许多达成共同获益的机会或从已经达成的协议中抽身。而机制则向国家提供信息或降低信息成本,从而促进合作。(注:RobertKeohane,AfterHegemony:CooperationandDiscordintheworldPoliticalEconomy(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4),pp.245.)在囚徒困境中,监督安排的机制降低了双方的恐惧,使得合作更为顺利。机制多是在大的国际原则和规范框架中形成的,从而在问题之间建立“联系”,违背某种协定会有影响其他目标的可能。而且,机制促使政治关系的存续时间更长。所以,机制增加了环境的“反复出现”,从而使未来的期望挫败了背弃行为的发生。在囚徒困境中进行多重博弈,则合作增加。(注:RobertKeohane,AfterHegemony:CooperationandDiscordintheworldPoliticalEconomy(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4),pp.76.)

基欧汉利用博弈论分析机制试图克服的集体行为问题,认为囚徒困境抓住了国际政治中许多问题的核心方面。(注:AndreasHasenclever,PeterMayerandVolkerRittberger,TheoriesofInternational

Regimes(Lond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7),

【编者按】.44.)但是,许多学者如斯泰恩(ArthurStein)、奥伊(KennethOye)等则强调,博弈论的囚徒困境模式只代表了集体行动问题的一种,而机制与所有合作问题有关,博弈论的应用是有限度的。

博弈论对我们认识国际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也确实存在某些问题。例如,博弈论把国家作为统一的理性行为体,而忽略了国家内部的因素。而国内政治是在某些特定问题领域如贸易、环境、国际安全等影响国际机制的重要因素。(注:AndrewKyddandDuncanSnidal,"ProgressinGame-TheoriticalAnalysisofInternationalRegimes",inRegimeTheoryandInternational

Relations,ed.VolkerRittberger(Oxford:ClarendonPress,1993),pp.113.)实际上,应用到具体机制分析的博弈模型太少、太理想化。博弈论有四种基本的理论模型,对博弈过程的认识也是逐步深入的,但用于国际机制分析的主要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它关于单一行为体、完整信息、没有错误或错觉的论述被批评家认为是错误分析了国际政治的核心方面。例如,关于完美信息的论述忽视了传播和信息,而这正是自由制度主义机制理论的核心方面。(注:AndrewKyddandDuncanSnidal,"Progress;inGame-TheoriticalAnalysisofInternationalRegimes",inRegimeTheoryandInternational

Relations,ed.VolkerRittberger(Oxford:ClarendonPress,1993),pp.134-135.)

从国际机制理论的角度而言,对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应用还没有挖掘出来。博弈论也有自身理论的突破,双重博弈论重视不确定性,这与国际机制理论不谋而合。国际机制理论强调机制如何通过改变对他者的信念和期望来影响国家行为,认为信息和信念是国际机制的根本。博弈论也对信息与信念的影响越来越关注。机制促进共享的信念指出适合的协调点,从而便利纳什均衡的选择。而且,机制通过培养国家之间变化的信念而创造新的均衡。反之,如果不能发展和维持适当的信念,将导致机制的败落和博弈的失败。(注:AndrewKyddandDuncanSnidal,"ProgressinGame-TheoriticalAnalysisofInternationalRegimes",inRegimeTheoryandInternational

博弈分析理论范文篇5

关键词:走进博弈;通识课;案例教学

假如你正在跟朋友打电话,手机信号突然断了,此时,你会立即拨电话过去,还是等你的朋友拨电话过来?这就是博弈,生活弈时时存在。博弈论是研究行动主体对行动策略进行决策的一门学科,寻求主体之间达到平衡时各主体利益的最大化。博弈论作为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开设的学校通识教育选修核心课程,着力于学生知识结构优化、能力提高和精神成长的非专业教育。通识课《走进博弈》的设置,通过对博弈基本知识的介绍与学习,不单是为了使学生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更在于让学生赢得更好的结局。博弈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它不是高深的数学难题,也不是复杂的逻辑分析,但是在学习中确实会应用到数学表达、逻辑关系,但最终的目的是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合理解释博弈现象。所以,即使数学基础一般的学生,也可以学好博弈论,甚至成为生活中的决策高手。“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sofTeaching)是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对具体教育情境的刻画与描述,引导学生对某些特殊的问题情境进行讨论、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1]。对于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课的教学,就应该把实际应用和问题理解作为首要关注点,基于此,案例分析教学法就成为了较为适用又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对具体的实际案例分析,师生对陈述问题进行共同探讨,讨论过程中把学生作为问题思考的主体,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会较多地使用案例分析来讲解博弈论的概念和原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受到启迪,从而领会博弈论的精髓。

一、《走进博弈》课程定位与目标

博弈论课程,最初只在国外高校的本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中设置,并且较为普及。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高校才刚刚开始设置博弈论相关课程的教学,而且仅仅是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譬如:北京大学的光华学院在硕士生的课程中就开设了博弈论选修课。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学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经济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丰富广大学生的学科知识,博弈论的教学在国内的本科、硕士研究生教学中越来越普及,同时博弈论在经济学类课程中颇受欢迎,又促使博弈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得以创新,从而更广泛地应用于现实的问题。随着博弈论在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中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博弈论这一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也越来越普遍。博弈论广泛的应用前景需要广大学生较好地掌握该种理论工具,而博弈论又兼有数学学科处理问题的特点,进而更加增加了博弈论学科的魅力。博弈的思想来源于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可以运用数学工具和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解释和说明。在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时,授课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博弈论在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不同应用,使学生能够在正确理解并把握战略行为(策略行为)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更系统地理解博弈的原理、更好地形成博弈的思维。由于博弈论是西方当代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工具,博弈应用的前景非常广泛。为了满足当代大学生对博弈论知识的需求,面向全校多个学科专业开设了博弈论通识选修课程《走进博弈》,也希望通过本门课程的设置,为更多专业学科的学生开拓学习视野,拓展、丰富其知识涉猎范围,掌握更为广泛的博弈分析方法,助推其专业课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二、《走进博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博弈论的思想尽管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其与经济学、管理科学和数学学科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国内大学本科设置的博弈论课程主要是面向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等专业学科开放。其他专业的教学对象通常必是这个专业或相关专业,这门课程很少面对学校所有专业开设通识选修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两点:第一,尽管博弈论作为系统的理论学科,自1944年建立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但国内高校讲授博弈论课程时间最长的也还不足四十年,这就导致博弈论课程建设经验不足,而且层次差异明显。第二,博弈论的研究往往需要借助于数学理论与方法,所以博弈论的教与学就不能摆脱对数学工具和经济学基础知识的依赖,这就势必导致博弈论课程的内容需要有较高的数学、经济学知识门槛。基于以上原因,国内博弈论课程作为通识选修课的建设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而通过四个连续学期的《走进博弈》课程的实际教学与体会,笔者发现本门课程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差异显著,课程贮备知识差异明显。博弈论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即从理性行为个体出发,分析提炼出参与博弈个体的最优决策问题后,运用数学模型对博弈问题进行描述,再运用数学方法对其理论进行深入研究。200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杰•迈尔森(RogerB.Myerson)认为,“博弈论是对理性行为人或决策者之间相互冲突及合作的数学模型进行的研究”。尽管博弈论的解释范围和能力非常广泛,但博弈的规范化表达则是一种函数形式或者集合论形式,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对数学工具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因此,学习博弈理论、掌握博弈方法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和必要的数学知识。《走进博弈》课程面向大一、大二两个年级的本科生开设,又涉及到二十多个学科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面差异非常大,对学科的理解程度不同,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也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次接触到博弈论内容时,他们都会感到异常抽象。(二)课程内容和学科交叉障碍。为了解决应对不通层次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适当照顾基础薄弱的同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有意识地降低课程内容的难度,而这又会导致相当一部分经济学和数学基础知识较好的同学出现“吃不饱”、感觉学的“不过瘾”的问题。尽管已经尝试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该问题,比如增加案例分析、习题、以及练习题等等,但是实际效果依然还是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识选修课占用了其课余时间,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情绪上的低效,另外较快的学习节奏也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理解不太深刻的原因。(三)教材的专业性与普适性存在差异。现有的博弈论教材专业化程度高,缺乏一般性、普适性的教材,这也是《走进博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识性课程教材的编写应当考虑基础薄弱的大多数学生,这样才能从理论的应用性和内容的实效性上激发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进一步结合编写的教材讲授才能使教学过程发挥出最大效能,但是目前的实际状况是实际教学往往只能体现前者却很难涵盖后者。

三、《走进博弈》课程的案例教学设计

博弈论,又称为游戏论,是根植于新的思维模式的方法论,基于理性思维的视角,对理性经济主体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行为互动关系进行反映,并为研究理性经济主体的决策选择行为提供了全新的视域和坚实的理论基础。《走进博弈》课程设置的最终教学目标就是要把博弈理论的学习融入学生对社会经济、实际生活、日常实践活动等的相关研究和深刻认识之中,教学过程密切联系实际,教会学生透过实际问题能够准确提炼并且分析、研究实际案例,对实际问题运用博弈方法解决,切实提高运用博弈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由于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学科专业,基于此,教学过程中教学案例的选择就必须要遵循简单(易于学生理解)、切合实际、既有针对性、来源又多源化的原则,同时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还需特别强调案例分析与学生研究性学习为主体、教与学经常互动的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了使选修通识课的学生快速掌握博弈基本理论,形成博弈思维,《走进博弈》课程的教学一直按照“案例导入—方法探究—模型构建—决策讨论—课后探讨”的教学设计路线,力争使学生快速进入博弈理论的学习角色。教学过程具体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案例研究:通过实际案例导入博弈问题设置,广泛发动学生进行讨论,探索博弈的基本思想方法;注重学生探讨问题的现实性和普及性,激发学生对博弈理论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二)问题驱动:注重博弈思维培养,使学生在博弈经典模型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博弈思想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建议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思考,并以核心问题为出发点,通过网络、图书馆自主查阅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源,独立设计自己的课程学习计划,自主设计、自主调节、自主评价个人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三)决策讨论: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讨论,使学生学会理性决策选择,培养博弈理性智慧。(四)课后探讨:建议学生养成关注学科前沿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总结挖掘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和话题,结合对博弈知识的学习,运用所学习的博弈分析方法,对这些问题能进行独立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注重博弈理论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中突出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提升博弈素养,感受博弈的魅力。(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视频技术等等,实现本门通识课程教学与管理的数字化,实现各种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日常教学过程中更要重视研究、讨论与小论文写作等实践性环节。例如,通过博弈论经典模型“囚徒困境”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掌握并领悟一个深刻的道理——以自我利益为目标的“理性”行为,最终必然导致两个囚徒得到相对较少的收益,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由该模型引申出的两个囚徒如何才能实现双赢、共赢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通过这一经典模型的讲授与学习,学生可以结合身边的实际学习生活举出许多类似“囚徒困境”的案例,并从中领悟个体决策与集体抉择发生冲突时应如何权衡,从而进一步感受合作的意义所在。通过类似于“囚徒困境”的案例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即可以使学生的元认知水平间的显著差异化解于无形,也可以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排除专业不同产生的障碍,同时又可以避免由于教材的专业性过高而给学生带来的诸多问题和困扰。

四、《走进博弈》课程案例教学的教育功能

博弈论就是研究理性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选出最合理的策略[2]。博弈论教学中有较多的案例,涉及到的领域相当广泛,包括生物、商业、管理、体育、军事、法律和国际政治等等,将案例穿插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学生及老师都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一)案例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博弈的精髓。案例教学的特点是采用与实际结合较为密切的具体案例,依据问题背景提出许多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讨论,尽可能地让他们提出不同的意见,在此过程中给予他们不同的角色定位,让学生设身处地处理、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可以有意地安排、设计小组之间激烈的辩论。生活中有许多现象,如人际关系的处理、打扫教室或住房、消费品的选择,甚至是家人之间的爱的比赛都可以通过博弈论原理进行分析和指导。通过实际案例教学研究,结合博弈的基本理论对学生日常生活行为的制约作用和影响效力进行详尽而深刻的剖析,提高学生对博弈本质的深刻理解。例如,聚点(焦点)均衡(FocalPointsEquilibrium)的概念往往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3],在讲授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选择两个学生作为博弈的参与者,要求他们各自独立地将秦皇岛、北京、杭州、上海4个城市分为2组,每组2个城市,若两人分法相同则各得50元,否则各得-50元。虽然这个博弈存在多个纳什均衡,但是通常学生都会将杭州和上海分为一组,秦皇岛和北京分为一组,这就是基于惯性思维的一个聚点均衡。这样,通过对学生参与的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就一定会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聚点均衡这一概念的本质。(二)案例教学方法有助于博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印证。很长一段时间,博弈论给人的感觉有些过于空洞,理性人的假设与现实脱节,操作性比较弱;而且博弈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常常又比较晦涩难懂,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但是,案例教学可以让我们摆脱这种困境。案例教学研究就是基于博弈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将具体的实际案例置于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进行研讨和运用。例如,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一直是博弈论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感觉到吃力,对不完全信息以及动态等概念理解起来很困难。基于此,授课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阿克洛夫的“二手车市场”模型、就业市场的选择机制等等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们经常能够遇到的案例来进行有效地分析与讲解,从而引导学生对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社会现象以及概念更好的把握。(三)案例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博弈。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课程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都是以教材和授课教师为中心,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学习时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事实上,博弈论的应用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个领域,博弈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可以发挥在合作、竞争和对抗等方方面面,因此,学生可以从多角度的实践中运用博弈论,不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方法十分注重学生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被设计成身处特定博弈情境之中,在不同利益主体策略选择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独立地做出判断和决策[4]。比如,“博弈”也是游戏,在古代指的就是游戏,含有的意味,在游戏中只要赢过对手即为胜。因此,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以下象棋为例,探索下象棋人的行动规律及心理活动,从而体会博弈(尤其是动态博弈)的本质,使学生学会运用博弈的思想,将博弈的思维进一步拓展到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在《走进博弈》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面对不同专业的选课学生,授课教师一定要有针对性的设置课程的讲授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要特别强调博弈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强调博弈思维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强调博弈素养与专业素养相结合,同时还要强调课程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与开放性。只要授课教师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选择恰当的、适合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地进行分析、总结,不断地完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就一定能够提升《走进博弈》通识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最终提高全体学生博弈论的基本素养,从而拓展博弈论思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丽华.管理案例教学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12.

[3]朱•弗登博格,让•梯若尔.博弈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博弈分析理论范文篇6

关键词:博弈论;纳什均衡

一、引言

博弈论(张维迎,1996)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博弈论故此又称对策论。

谢识予教授认为,博弈即一些个人、对组织或者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者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和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二、博弈论的发展

一般认为,博弈论始于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恩合作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的出版,这是第一次系统的将博弈论引入经济学。

到20世纪50年代,合作博弈发展到鼎盛期,同时非合作博弈也开始创立。纳什和夏普里分别于1950年和1953年提出的“讨价还价”模型,吉利斯和夏普里与1953年提出的关于合作博弈中“核”的概念以及其他一些人的贡献。纳什在1950年和1951年发表了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的重要文章,塔克于1950年定义了“囚徒困境”。他们两个人的著作基本上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

到20世纪60年代,泽尔腾第一次纳什均衡的概念引入了动态分析,提出了纳什均衡的第一个重要改进概念“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和相应的求解方法“逆向归纳法”。海萨尼首次把不完全信息引入博弈分析,定义了“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基本均衡概念“贝叶斯-纳什均衡”,构建了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基本理论。之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得到迅速发展,弗得伯格和泰勒尔定义了它的基本均衡概念“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20世纪70年代以后,博弈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几个比较有影响的人物,包括克瑞普斯和威尔逊,他们在1982年合作发表了关于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的重要文章,博弈论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成为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三、博弈论核心理论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人、行动、信息、战略、支付函数、结果、均衡。博弈的划分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参与人行动的先后顺序,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二是参与人对有关其他参与人(对手)的特征、战略空间及支付函数的知识,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结合两个角度,我们得到四种不同类型的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与上述四种博弈相对应的是四个均衡概念,即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第一,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战略组合,这种战略组合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组成,给定别人战略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单个参与人有积极性选择其他策略,从而没有任何人有积极性打破这种均衡。

第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泽尔腾于1965年通过对动态博弈的分析完善了纳什均衡的概念,定义了“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将纳什均衡中包含的不可置信的威胁战略剔除出去,要求参与人的决策在任何时点上都是最优的,决策者要“随机应变”,“向前看”,而不是固守旧略。

第三,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贝叶斯纳什均衡:海萨尼构建了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基本均衡概念——贝叶斯纳什均衡,使得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分析可以在已经讨论过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分析框架下进行,而在海萨尼转换提出之前,人们是无法对不完全信息博弈进行分析的。

第四,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弗得伯格和泰勒尔定义了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基本均衡概念——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至少有一个局中人不知道其他局中人的支付函数;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之分,后行动者能观察到先行动者的行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也是在豪尔绍尼转换的框架下进行的。

综上所述,经济博弈论的一系列均衡概念都是在纳什均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基本思路都是通过逐步剔除不合理均衡而得到更为精确和合理的均衡概念。

博弈分析理论范文篇7

关键词:博弈论;经济学;应用;探讨博弈理论

在近20年实现飞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腾飞,其基本出发点是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主要研究行为和利益的决策,以及市场均衡问题,涉及到决策的原则、方法以及收益、均衡和结果等。因此,博弈论的方法承认个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因此适用于分析市场经济下人们的经济行为,还包括各种经济关系以及社会经济活动效率。然而我国长期以来为计划经济体制,其强调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所以博弈论和计划经济融合较差。

一、博弈论的现实问题

博弈论模型的优势在于根据其特定的结构,可以将很多经济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军事战略等问题在一个模型下解释。比如在国际社会中,如何应对国际恐怖组织是热门的话题,假设防御方先做出决策,而恐怖袭击方根据防御方的策略做出决策,进而制定出最终的袭击计划,最优决策也因此形成。因此,防御方所制定的防御决策必须使恐怖袭击方做出的袭击计划损失最小。再如“纳什均衡”,以囚徒困境为例(见表一),在甲乙都招供的情况下就是“纳什均衡”。同时,博弈论还提供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思想方法。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适用于以下条件的经济分析:a不确定性;b不完全信息;c不完全竞争;d动态条件,同时还强调机制、制度和规则的优化博弈论,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

二、如何利用解决博弈论解决问题

利用博弈论可以解决诸多经济学问题,比如企业老板和员工之间的矛盾就可以利用博弈论分析,老板想到:员工干得这么糟,凭什么要给高工资?而员工认为:老板工资开这么低,凭什么要努力干活?作为员工要深知这样的道理,当前达到的工资水平是之前自己的努力而来,如果现在的薪资没有达到预期,可能是已经跳槽,也可能当时和老板谈妥。究其原因,其一在于双方都缺乏信心,其二在于双方都抱有期望,最后,双方都知道分手换人需要付出代价。辩证的讲,如果员工跳槽浪费了时间并且承受了风险,但是可能面临福利没有提升的情况所以多数会选择坚守岗位;而跳槽后真正面临福利没有提升的情况时,员工也会心有不甘[2]。如何利用博弈论解决此问题?首先,企业的工资要调整要快,随着员工能力的提升会对薪资有更高的期望,如果等到员工反映加薪问题必将对企业凝聚力造成影响,然而企业也会认为培养员工花费的时间和心血没有回本,双方都难以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企业要对不同阶段的员工实行工资定档,入职培训期间可以不予发放工资,在转正后开始发放,同时员工的工作能力显著提升后企业要主动提升福利待遇,并且企业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其次,用博弈论的观点分析问题,道德风险问题也是企业与员工合作的问题,老板可以支付高工资也可以支付低工资,而员工也努力工作和消极怠工,通常企业老板会给工作努力的员工更多报酬,而员工出现自满情绪后会存在懈怠情绪,会导致薪资下调,这时员工在意识到问题之后又会努力工作,进而出现纯策略纳什均衡,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初期就选择到合适的员工,假设员工了解自身的能力,老板需要合理安排岗位人员,制定出合理的薪资计划,进而激励员工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3]。

三、博弈论的实际应用

作为决策和策略理论,博弈论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起到重要影响,同时在微观经济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金融领域的股份公司的债权和股份发行量比例会利用到博弈论,再如厂商理论涉及到的如下细节:a产量;b成本;c定价;d市场类型,在宏观经济学中,博弈论也时常出现,以进出口贸易为例,包括关税、进出口限额、出口津贴,比如我国与美国打响的“贸易大战”,每当美国首先不合理的提升税率,我国也必然在其它贸易领域中实现反制裁策略,这样才能在博弈中维护国家利益。本文以电商领域的价格大战分析背后隐藏的博弈理论[4]。事件回顾:2012年8月14日,京东总裁刘强东向苏宁易购发出价格战挑战书,指出从8月15日起,京东商城大家电(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脑、空调等)价格一定要比苏宁线上线下便宜,甚至打比方苏宁卖1元的大家电,京东的价格将是0元!通过这个事件人们会疑惑为何价格战可以打响,对京东更加有利吗?如果价格战持续下去最终结果会怎样?京东与苏宁价格战的博弈矩阵,如表二:表二:博弈矩阵---京东与苏宁价格战纳什均衡基于最终结果的角度分析,体现出纳什均衡具有稳定性特征,在策略组合上京东和苏宁都有动机做出战略的选择,最终也一定会达到纳什均衡。从做出选择的视角使用纳什均衡,即做出己方的选择时,需要分析和预判对方的选择,进而找到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法对对方进行博弈。如果双方都理性的做出选择时,那么最终的策略组合必将实现纳什均衡[5]。从京东的视角分析,如果苏宁降价,那么京东不降价是更好的选择,因为0利润比失1倍利润好得多;而苏宁不降价,那么京东就要兑现承诺进行降价,这样更加有利于实现京东利益最大化;反之对于苏宁来说,分析结论也是相同的,相较于囚徒困境,在价格战博弈中京东和苏宁都不存在绝对占优得地位和策略,双方制定的策略取决于对方的策略。最终稳定的策略组合如下:a京东降价/苏宁不降价b京东不降价/苏宁降价,通过前文分析,这两种策略组合符合纳什均衡,两种结果的任意一方在对方不改变动机的前提下首先改变,但最终的市场只会存在苏宁获得2倍利润或者京东获得2倍的利润,为说明该问题,就要引入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6]。该理念要求参与者的决策无论何时都是最优的,决策者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进而排除不可置信的威胁,所以精炼纳什均衡在通常情况下缩小纳什均衡的个数,使预测分析更加合理化、准确化。从表二可以看出,无论京东如何制定销售策略,都将达到纳什均衡,简而言之,苏宁只要制定与京东相反的战略,就是最佳策略,于是京东在思考之后会知晓苏宁一定会制定相反的行动策略,如果京东降价就可以获得2倍的利润,反观苏宁,由于行动时间趋于一致,于是苏宁在行动前也对京东做出同样分析,得出不论苏宁如何制定策略,京东也一定会反向而行,进而立刻决定降价。于是,价格战轰轰烈烈的拉开序幕,也由于成本问题和商家利益问题,导致价格战草草收场。纳什均衡在经济学中是存在的,在电商寡头垄断市场环境下,政府为避免一家独大,需要与电商企业达成商业协议,这样双方都有利可图,而消费者当然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最终导致竞争双方都通过营销手段刺激消费,不仅有效降低了商品价格,还可以刺激消费者去购买大家电商品,使自身的生活质量提升[7]。

综上所述,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博弈论必然成为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有利策略和发展趋势。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不断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对博弈论研究不断深入,同时经济复杂性程度不断提升,对于复杂性问题可以更好的解决,使得博弈论研究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更加重视对博弈论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经济走向繁荣。

参考文献:

[1]钱洁莹.博弈论在经济学中应用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4):120-121.

[2]陈卓群.博弈论应用于我国稀土产业研究的探讨[J].商,2016(19).

[3]陆美玲.博弈论在建筑经济学中的典型应用[J].山西建筑,2015,41(6):216-218.

[4]周洁.微观经济学博弈论角度下企业管理行为的探讨[J].山西农经,2016(16):44-44.

[5]李娟.浅析博弈论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局限性[J].中国科技纵横,2015(1):239-240.

[6]高京燕.博弈论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基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视角[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2):46-49.

博弈分析理论范文篇8

【关键词】邮政储蓄银行市场博弈

邮政储蓄资金的增长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从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同意在邮政系统经营邮政储蓄业务,短短十几年,邮政储蓄就成为仅次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第五吸储大户。到2006年3月末,邮政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48万亿元。邮政存款膨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利率倾斜政策导致的强劲利益驱动机制。这种经营模式导致了业界对邮政储蓄“两宗罪”的批判:一宗罪是它加重了财政负担,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央财政每年需要支付300亿利息给邮政储蓄;另一宗罪则是造成农村资金倒流回城市,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2005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通过了《邮政体制改革方案》,确定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在邮政储蓄银行全面进入金融市场的变化下,运用新的经济学理论,对金融市场进行深入的思考,高屋建领,审时度势,从而着眼现实、把握未来,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长远和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从经济学弈论的视角看,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实质上是利益主体各方竞争与合作的结果,竞争各方在遵循一定游戏规则的基础上,运用策略以达到己方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在客观上促进市场的成熟和演进。

一、关于理论框架

“博弈理论”(GameTheory)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两个以上决策主体的相互性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性问题的理论与方法。博弈论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其中非合作博弈的均衡理论由纳什、海萨尼、泽尔腾等共同创立。作为一种关于决策和策略的理论。博弈论试图描绘在一个被极大的简化设置下的复杂策略情况。因此适用于一切通过策略进行对抗或合作的人类活动和行为。

博弈论以理性人的假设为基础。其基木架构是:(1)有博弈方和一定的规则。(2)博弈各方的策略选择至关重要。(3)博弈方的策略有相互依存性并发生互动影响。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可能的决策进行封闭式决策。(4)有博弈的结果或称博弈方得益,或赢或输或平。各有所得。

由此可见,博弈论必然包括二个基本要素:即博弈方(player)、策略(strategies)和得益(payoffs)。其中,独立和理性决策并独立承担结果的组织和群体,构成博弈方(player);在系统中的理性行动,即为策略(strategies)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必然在相互作用后带给各博弈方不同的得益(payoffs)。任何运用博弈理论进行的分析和研究,都不可能离开上述二要素。

二、金融市场的博弈分析

以博弈理论的视点观察,金融市场是一个资本控制与开放、集约与分化彼此牵连互动的竞争格局,博弈方包括银监会、国家邮政总局、邮政储蓄银行与商业银行等四个方面,围绕的核心问题是:按照相关制度和规则,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有关各博弈方、策略和得益可概括为下表:

鉴于邮政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的综合影响,及在未来市场发展,中我国银行业市场上各竞争主体间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关系。下面用动态博弈模型对其进行分析。

在一个基本成熟的市场上,市场的进入与退出是正常的,考虑到我国现行银行业市场上正逐渐放开,邮政储蓄银行作为一个潜在的投资者即将进入市场,那么这种“先来后到”博弈情形将是怎样的?

分析:对于欲进入市场者而言,有两种策略可供选择:(进入,不进入);而对于先行动者(市场在位者)亦有两种策略(打击,不打击)。如果博弈方A(潜在进入者)不进入市场,则博弈结束,博弈方B(在位者)独享市场的利润:如果博弈方A选择进入市场则双方最后的得益要看博弈方B的反应。博弈方B在博弈方A选择进入时有打击和不打击两种选择,选择打击则双方得益为(-C1,P-C2)即博弈方B为打击对方要付出C2的成本,而博弈方A要有-C1的亏损,而不打击时双方得益为(P1,P2)。从单个博弈方的自我利益出发,对于双方而言,有两个均衡:(进入,不打击)和(不进入,打击),至于哪一个为稳定的均衡结果,则取决于以下比较:

如果P-C2>P2,则博弈方B的必然选择是打击;如果P-C2结果表明:在一个具有潜在发展机会的市场中,所有市场在位者与进入者之间并非总是水火不相容的,如果新的竞争对手出现有利于市场容量的扩大,那么对少进入者还是在位者都是有好处的市场容量的扩大无论是对提高市场效率还是考虑原有在位者的利益二者是可以兼得的。就目前还有相当市场开发能量的中国银行业市场而言,邮政银行的进入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对于中国商业银行的进步是有益的。为此,我国商业银行应采取合理调整网点布局的竞争策略,对市场进行细分,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学会运用主动放弃策略,来取得自己最有利的市场。具体来说,邮政银行在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中,具有网点多、安全性好的优势。将邮政储蓄银行业务范围放开,如投资基金、国债销售、农民小额信贷的网点,其网点还可能会成为外资零售银行或是信用卡发行公司投资的目标。从而达到有效合理的配置资源。

三、基于博弈论的建议

基于上述博弈方背景和策略的分析,以下试提出若干建议,以期在博弈格局中把握先机。

1、发展中间业务。邮政储蓄银行应参与银行间市场债券买卖;办理中资银行、农村信用社大额协议存款;与政策性银行合作,开展部分中间业务;开办农村地区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试点;在原有业务基础上,逐步开展基金投资、个人质押贷款、同业拆借、外汇存款、票据、对公结算等业务。公务员之家

2、重返农村。邮政储蓄50%以上的资金来源于农村,其2/3的网点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地区。缘于此,今年两会上要求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支持“三农”建设成为人大代表提案中引人关注的一点。成立邮储银行最大的意义在于让邮政储蓄资金流动起来,名列全国第五的储蓄量,使得巨大的资金必须要找到一个出口才能使之流动起来。总之邮储银行的市场定位问题应结合城市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的改革综合考虑,“既避免和已有的商业、政策性银行业务重叠,又能够与农信社形成良好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为社区和广大农村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博弈分析理论范文篇9

一、囚徒困境博弈:阶级革命的障碍

分析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革命是一个团体中大多数成员一致性、积极地参与集体行动的过程。从个体角度去分析,每个个体所面临的状况就是囚徒困境博弈。每个个体都有“参加”和“不参加”革命的两种选择,但革命是否成行不仅取决于自己的选择,还取决于群体中其他人的选择。只有大家都选择参加革命,革命才能最终成行,只有选择参加革命的人数达到一定数量,革命成功的机会才会大大增加。革命运动的形式体现为下述囚徒困境博弈:

这是一场某一给定个体与任一他者之间的一种策略游戏。对这些行动者中的每一个而言,两种策略是有效的:“参与”到集体行动中,或者“弃权”。对应任一组策略选择,都有一个“支付”(或称“得益”,即在某种策略选择下的自己所得结果)。在每组支付中,第一个数字代表“我”的支付,第二个是他人的支付。

埃尔斯特指出,与集体行动相关的收益与损失必须用“期望效用”来测定,其效用计算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源于合作的收益,用“所有人都参与集体行动的条件下个体的收益与没有人参与集体行动条件下的个体收益之间的不同”来定义。二是搭便车情况下的收益(免费乘车效用)。这表现为以下的不同:其他所有人都参加集体行动,但他自己不参加时他个人的收益,与每一个人都像他这样想、这样做时他的收益。三是单独行动的损失——这是“没有人参与集体行动的情况下他的收益与他是唯一的参与者或少数参与者之一情况下的收益”[1]351-352之间的不同。在上面的博弈中,b-a代表合作的收益,c-b代表搭便车收益,而a-e代表单独行动的损失。理性的人会认识到,无论别人怎样选择,弃权都是我的最佳选择。如果其他人都参与到集体行动中,我就能通过弃权获得搭便车收益,而如果每个人都弃权,我也能通过弃权避免单独行动的损失。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这一推理,博弈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弃权,理性的人进行理性选择却得到非理性的结果,失去了源于合作的收益,出现“囚徒困境”;而且革命的集体行动不会实现。

由上述分析可见,个体在是否参加革命的问题上,如果纯粹从物质利益考虑,他会选择“弃权”,革命运动常常会遭遇搭便车问题的阻碍。所谓搭便车问题就是不参加革命(不付出代价)而分享革命后的共同福利。如果众多个体经不住“搭便车”的诱惑,集体行动就不会出现。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受到挑战。只有个体克服了搭便车问题,选择革命、合作,集体行动才可能实现。埃尔斯特和布坎南详细分析了这一行动模型,揭示了囚徒困境的逻辑预设,找出了从“囚徒困境博弈”向“合作博弈”转化的机制。

二、阶级革命形成的可能性

仔细研究发现,上述革命的囚徒困境博弈及搭便车的均衡结果,蕴涵着特殊的逻辑假设。它包含三部分:博弈只进行一次;每个人都按所获、支付孤立地行事;并且他们都是理性地行动。在这些假设前提下,囚徒困境必定出现,革命必定无法成行。[1]360

但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发现集体行动的可能性,即:个体相互作用的多次重复;激发人们行动的支付并非完全的物质利益;行动并非完全理性。在所有这些条件下,革命行动就会成为可能。[1]360如果按照假定的新规则进行博弈,合作将是博弈的解。

考虑第一种情况,个体相互作用的多次重复。在重复博弈中,这一刻人们的选择将会影响其他人下一刻的选择,因此,威胁或承诺成为可能。这些可形式化为下面这一互动策略,即:“在博弈中,总是选择与对手同样的策略”,以弃权报复对方的弃权,用合作回应对方的合作。在无限重复博弈中,所有的人都将采纳这一策略,结果可能是集体稳定地反对叛逃者,搭便车收益将不会引诱到个体从而破坏集体行动。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人们逐渐变得相互关心,因此,在支付结构上出现一种被动的相互依赖性。如果依赖性足够强,这种倾向会将囚徒困境博弈转换为保险博弈,其中,合作将是这个博弈的解。

这一方案存在某些限制:首先,参与集体行动的理性依赖于当前所得比将来所得更愿被接受的程度。如果博弈参与人更在意当前的短期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利益,重复博弈难以持续进行。其次,如果交互作用的次数是有限的,并且游戏参与人事先知道这一点,那么,集体行动的个体理性就会被打破。因为如果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博弈,那么,选择合作不可能是理性的,因为这一步的行为不再影响将来的支付。所有参与人都选择弃权,并且所有人都会知道所有人在最后阶段会弃权,讨论又继续回溯到最初回合的博弈上。由此可知,只有当交互作用的数量不确定,或者它是一个随机变量时,集体行动才成为可能。最后,互动策略并不是一个占优策略,即它并不是对对手所能选择的互动策略的最好回应,而仅仅是它选择了同样的互动策略,也即如果一个人有理由相信对方也会同样行动,他将选择这一策略,可见,它是一个条件策略。为此,严格的信息需求必须被满足,即人们必须有理由认为对方像自己一样是理性的,并且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如果对对方存有疑问,弃权就是理性的选择。

这些因素也能解释为什么有时候革命不会发生,如:主体可能有十分强烈的意志而不会受报复、威胁的妨碍;交互行动总有终点;或者,主体对他人无法掌握完全信息。考虑第二种情况:外在因素的影响。任何人不可能与其他人完全孤立;一个人的选择是能被他人看到的,而这一事实他自己也知道;并且,他也能看到别人的选择及其所得。这些外在客观因素以多种方式影响了主体的动机及其选择。主体可能因弃权而感到羞耻,这将减少或取消搭便车现象;主体也可能从他人所获中获得某些被动效用。如果通过参与到集体行动能提高他们的效用水平,这也可能部分地或完全地抵消自身的损失。假设这些外在因素完全取消了搭便车收益,合作将会成为博弈的结果。然而,这也不是一个占优策略,因为假定单独行动的损失仍在,那么,第一个作出参与革命选择的人将是不理性的。可见,严格的信息需求仍需被满足。实际上,这是在处理“合作的条件偏好”——每个主体愿意合作,条件是其他人也愿意这样做;如果他怀疑其他人不会这样做,他也不会选择合作。在这种情况下,革命会失败可能有两种理由。一方面,信息要求可能没被满足;另一方面,主体可能没有受到外在性的充分刺激。如果不是参与人太多且彼此间太疏远,而是参与人相互有充分的时间交互行动,他们能够因相互了解而变成互相关心——那么,无论是信息要求,还是动机要求都将会被满足。当然,这条方案的应用也存在例外,如:我们不能指望资本家受到相互关心的利益的驱动;而且,延长相同个体间相互作用,也有可能将差异变成相互敌意而不是达到团结。

这两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参与到集体行动中去仅仅是以其他人参与为条件的,合作从来也不是一个占优策略。区别是,二者从不同的假设出发,前者假定人们受物质利益的驱动,后者假定物质利益外的其他因素也可作为个体行动的动机。在埃尔斯特看来,前一种方案具有了两大优点:在方法论上,说人们受物质利益所驱动(利己主义)的假定比将他人的奖励带到自己的行为动机中(利他主义)的观点更易接受;在内容上,它不仅可解释工人阶级的行为,而且能解释资产阶级的行为,资产阶级的行为除了用自私性动机外很难用任何其他假定来解释。埃尔斯特暗示了资产阶级的集体行动依赖于在重复博弈中的自私理性,而工人阶级的集体行动更多依赖于效用函数上的外在性因素。

考虑第三种情况:个体行动是非理性的,或者是根据非理性的信念采取的行动,或者行动本身是非理性的。埃尔斯特认为,在多数情况下,非理性本身是个有待解释的术语,但在有些情况下也是有效的。一方面,它符合现实。在囚徒困境博弈的长期重复中,博弈人会选择合作,甚至在终止点是已知的情况下,尽管从结果看仍是失败。这一点也可解释为个体理性的有限性。另一方面,也与相关的试验结果一致。在试验中,当被问及各种设想情况下的选择行为时,主体都以下面的假设作答——如果我认为自己是一特定群体中的典型代表,我将倾向于断定“如果我行动了,别人也会像我一样行动”。而且这种倾向会逐渐转换为如果人们相信自己是某阶级的典型代表,那么,他也会很轻易地相信通过自己选择合作会魔术般地带动其他人选择合作。也就是说,主体极易混淆原因和预期结果,根据非理性的信念采取行动。

纵观所有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的革命理论,实质是在用博弈论的模型分析法对“阶级革命”进行另类阐释。我们发现,通过模型分析所揭示的阶级革命形成的可能途径,恰恰是马克思的历史分析法对阶级革命史的经验总结。领导人的信息传达作用、以往革命成功的激励作用、革命信仰的非理性力量,这些都是革命运动中十分关键的因素。现实的革命运动十分复杂,往往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因而绝不是以上某一种模式就能解释的。正如埃尔斯特所说,“我们没有理由相信某一单个的个体层次行动模型在所有集体行动的情况中都是最好的”,并且“相信将来研究中最好的策略是一种混合策略,70%的努力致力于探索宏观联系,另外的30%致力于建构提供微观基础的模型”[1]366。在阶级革命问题的探索上,我们提倡多元化的研究方案,提倡历史分析法和模型分析法的结合、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统一。

三、评论

阶级与阶级革命理论是马克思历史理论的重要内容。经典理论认为:阶级是随着所有制建立而自发形成,阶级革命也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自然结果。可见,所有制完成了阶级的划分;基本矛盾既作为革命的动力,也成为支配革命运作过程的潜在因素。

分析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这样的解释显得过于简略化。他们坚持,社会现象的宏观解释需要关于个体层次社会进程作用机制的解释所提供的理论支持,支撑社会变化的运行机制主要是个体在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下依据其客观物质利益所作出的理性选择。他们指出,阶级是众多的人类个体组成的利益集团,阶级革命是实现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因而,阶级的形成与阶级革命除了受到宏观社会因素如所有制、基本矛盾的影响外,还是主体参与的过程,具有个体层面的微观运行机制。

博弈分析理论范文篇10

一、资本市场是典型的博弈竞局

从博弈论角度看,资本市场具备了一般博弈的全部要素,是典型的博弈竞局。

1、资本市场的博弈主体。资本市场作为证券交易和资本融通的场所,其博弈主体主要有股份公司、投资者、交易所、券商、证监会等。这些主体之间实际上都是博弈关系:股份公司和投资者之间是一种是否(以某一价格)发行股票和是否提供资金的博弈;投资者与投资者之间是一种是否买进股票和卖出股票的博弈关系;券商和公司之间是一种是否愿意承销股票的关系;证监会与其他市场参与者之间是一种约束与遵守、监管与反监管的博弈关系。这些参与者构成了资本市场的博弈主体。

2、资本市场博弈的目标函数。资本市场博弈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具有明确的目标函数。股份公司的目标是在发行费用最低的前提下,以较高的价格发行股票,筹集最多的资金;投资者买卖证券的目的就是获得股息分红或低买高卖,赚取价差,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券商在证券发行时的目标是赚取更多的承销费,在证券经纪时则希望交易量越大越好,以获得更多的佣金收入;交易所在股市低迷时希望庄家炒作,活跃股市,在股市过热时则希望投资者理性行动,防止过度泡沫化;庄家炒作时希望散户(中小投资者)跟风,以便进出;散户交易时希望跟庄又不希望被套,赚钱而又规避风险;证监会的目标则是希望资本市场活跃而规范,希望高效运行而又持续发展等。因此,博弈者都有明确的目标函数,资本市场实际上就是博弈者单独决策、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场所。

3、资本市场博弈者的相互影响和对抗。传统的技术分析理论把资本市场看成是一个不受博弈者自身行为影响的客观系统,没有考虑到人的操作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实际上,资本市场博弈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直接作用、相互影响的,每个主体的决策不仅影响自己的行为,而且影响他人的行为,进而影响整个资本市场的运动,特别是当资金量大时对市场的影响更大。博弈论把资本市场看作一个竞局,市场参与者处于博弈对抗中,投资决策就是一个博弈计算过程。博弈计算过程必须要有对手意识,考虑对手的存在,考虑到对手的多种可能的选择,同时还要考虑到对手决策时也会考虑到我的存在和我的多种选择的可能等。从博弈论角度分析资本市场,更注重博弈者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和对抗。

4、资本市场的博弈“规则”。资本市场的博弈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在一定规则约束下运行的。这些规则就是“博弈规则”,博弈规则的集合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制度”。资本市场上的规则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条例、章程、政策等。从结构上讲可以分为组织制度、发行制度、上市制度、交易制度、监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主要方面。具体来说,宏观上包括《公司法》、《证券法》、《信托法》、《基金法》等大法,微观上还有各种有关发行、上市、交易的规则和条例等。博弈规则对资本市场博弈者来说,是一种“共同知识”,是一种公开信息,是博弈者行动决策的依据。博弈规则是资本市场正常运行的制度保障,资本市场监管当局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博弈规则的制定和市场制度的完善而求得资本市场的公平交易和安全运行,否则,没有“博弈规则”和相应制度,资本市场就无异于完全投机的“赌局”,只能是一片混乱,不会持久地存在和发展下去。

显然,从博弈论角度看,资本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博弈竞局,把资本市场看作博弈竞局更接近于资本市场的实际状态。

二、资本市场博弈的信息问题

资本市场博弈中信息是一个重要因素,更是博弈胜负的关键。我认为资本市场是信息最重要、信息最集中、信息最不对称、信息时效性最强、信息价值体现最充分的市场。

1、信息是资本市场的“轴心”和“生命”。首先,信息是决定证券价格的基本因素,不同的资本市场上价格对信息的反映程度是不同的,据此资本市场可以相应地划分为弱式、半强式、强式市场三种类型,三种类型市场的效率和成熟程度是不同的。而且,信息是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内在要素,它是市场参与者进行证券交易、进而实现资本融通的决策基础;市场参与者既是信息需求者,同时又是信息供给者,它们的交易活动既需要信息,又会产生和显示信息;资本市场既是资本交换的场所,又是信息交换的场所,正是从这个角度讲,可以说现代资本市场也是一个信息市场。

2、资本市场博弈的信息是不完全的。这是因为资本市场有两个方面的不确定性:第一,资本市场外部环境状态的不确定性。包括国家的经济政策、市场监管当局的监管政策、实物市场的状况和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等,这些因素是资本市场博弈竞局外部的力量,硬性影响着竞局的发展,市场博弈者只能接受而没有能力改变它。这些外部信息对资本市场博弈者来说是“不完全”的。第二,资本市场内部的不确定性。资本市场本身信息也是不完全的,例如投资者对其他投资者的市场操作行为和状态缺乏了解,即对市场博弈状态缺乏了解。通过行情报价人们只能看到股价的涨涨跌跌,而不可能知道这股价涨跌背后是谁在推动,每个人的行为都隐藏在背后,博弈过程信息极不完备。而且退一步讲,即使获取了这些微观信息也不能直接指导操作,因为没有办法直接计算这么多人各自采取行动对市场的影响,而只能用统计的方法分析,但统计方法本身必然带来随机误差,所以这种不确定性是内生的不可避免的。不管是外部信息还是内部信息,对于每一个博弈者而言都是不完全的,因此资本市场是一种不完全信息博弈竞局。

3、资本市场博弈信息也是最不对称的。在资本市场博弈中,信息不仅是不完全的,而且是不对称的。表现在:(1)有些人能通过特殊的信息渠道获取其他人所不具有的信息,例如上市公司的内幕消息、庄家持仓情况的信息等;(2)有些人掌握了比较快捷的信息传递通道,能更快地获得市场公开信息。(3)即使是获取信息方面是平等的,不同人掌握的信息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不同,从原始信息中加工和提取有价值信息的情况也不同。(4)庄家至少了解自己的仓位情况,获取信息的能力更强,因而在市场博弈信息方面天生就比散户更具优势。(5)广大散户在信息占有方面处于最底层,多数人不仅不能得到优于他人的信息,即使公开信息都无法有效利用,甚至对许多公开信息都不知道。这样,现实资本市场上,信息的分布是不对称的,总有一些市场博弈者必其他博弈者占有更多的信息。无疑,具有较多信息的博弈者在竞局中处于优势地位,而信息少的博弈者则处于不利地位。现实资本市场博弈中庄家之所以常常战胜散户,主要就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4、资本市场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不仅直接影响着博弈者的经济利益的差别,而且会引起“劣股驱逐良股”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效应,更为严重的是会引起市场交易的不公平,降低市场运行效率,引起市场萎缩甚至市场失败。

信息在资本市场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在资本市场运行、管理和制度设计中给予信息因素以足够的重视,建立完善的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以减缓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实现资本市场的公平交易和有序运行。三、资本市场博弈的“零和”性

博弈按照收益分配结果可以分为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两种类型。零和博弈指的是博弈各方收益的和正好为零,即博弈中一方博弈者所得到的收益恰好是另一方博弈者的损失。非零和博弈是指所有的博弈者的收益(支付)的和不为零,是一种变和博弈。变和博弈又包括正和博弈和负和博弈两种情况。一般来看,资本市场应该是一种变和博弈:在这里,市场交易费用如交易税、佣金等是一种负的因素,从市场上抽走资金;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如现金派息是一种正的因素,它向市场注入资金。两种因素同时存在、共同作用的结果,资本市场应该是一种变和博弈;到底是一种负和博弈,还是一种正和博弈,就看正负两种因素那一方力量大。总的来说,资本市场基本上是一个负和博弈或是总和很小的正和博弈,近似地都可以看作是零和博弈(杨新宇,2000)。中国资本市场目前的情况是交易费用(税收和佣金)较高,而分红派息比例很低,所以是显著的“负和博弈”。

资本市场总体上的“零和博弈”特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们通常的一个疑惑:为什么投资者总是“输多赢少”。(1)作为一种零和竞局,甚至是更严酷的负和竞局,考虑到交易费用的支出,股市实际的平均线不是不赚不赔而是输,结果处于平均线附近的投资者实际上都是赔钱的。(2)输赢的分布也是不平均的,庄家由于资本、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一般为赢家,而中小投资者(散户)多为输家。可见,资本市场“零和博弈”甚至“负和博弈”的特征是决定投资者“输多赢少”的根本原因。

四、资本市场博弈的现实性

现代博弈论研究的是理想博弈。理想博弈是理论上的,一般假设博弈者是理性的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有足够的智力做出正确的计算和决策。理想博弈排除了人的行为不确定性对博弈的影响,其演化方向仅仅取决于博弈规则,带有很强的必然性。理想博弈有自己稳定的最优解,当博弈达到均衡状态时,任何一方若离开这一均衡点都会利益受损,因而没有积极性改变策略。理想博弈是从各种现实博弈中抽象出来的,是对复杂的现实博弈的简化和“理想化”。

资本市场显然不是理想博弈。资本市场的参与者都是现实的人,不可能达到理性人的境界,他们的类型多种多样,智力有高有低,分析能力有限,在市场中的决策和计算不可能完全正确,而且经常出现错误,在现实中参与者的一个错误就可能完全改变博弈竞局的态势。这些因素决定了资本市场不可能是理想博弈,而是现实博弈。

资本市场博弈的现实性并不否认博弈论对资本市场研究的指导作用。由于理想博弈毕竟来源于现实博弈,因而博弈论对现实博弈具有启发性意义。(1)虽然现实资本市场博弈中对单个投资者的行为很难把握,但是,所有投资者的整体行为还是可以研究和分析的,资本市场整体的运动还是有一定规律的,博弈论可以从整体上对资本市场博弈进行分析和研究,发挥其理论指导作用。(2)资本市场作为信息不完全、多方参与的现实博弈竞局,传统理论是很难分析的,但我们可以运用博弈论中“海萨尼转换”原理,将资本市场的不完全信息博弈转换成“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博弈”,从而使股市变得可分析。(3)资本市场又是一种“概率性”博弈,也就是说,投资者的行为虽然是不确定的,但根据由大量统计得出的主观概率判断进行决策,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从而有利于在现实博弈中取胜。

五、结论

总结以上分析,我们的结论是:(1)资本市场是众多投资者参与的、相互作用、利益争夺的博弈场所,是一种典型的博弈竞局;(2)资本市场博弈是在严格的“规则”约束下运行的,规则的集合就是“制度”,缺乏“制度”约束的股市无异于“”,制度建设是资本市场管理的头等大事;(3)在这种博弈中,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是信息不完全且最不对称的博弈竞局;(4)资本市场博弈具有“零和博弈”甚至是“负和博弈”的特征,总是表现为投资者“输多赢少”的结果;(5)资本市场不是一种理想博弈,而是一种“真刀实枪”的现实博弈,具有极强的对抗性和残酷性。显然,资本市场的博弈性是其有生俱来的特征,是资本市场真实状态的反映。

参考文献

张维迎,1996: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