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课程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10-08 17:21:40

班级课程建设

班级课程建设范文篇1

关键词:课程建设;主导价值;基础性;实践性;普惠性

宜兴市树人中学的学生以新市民(包括外来务工者)子女为主,而且施教区学习成绩优秀学生也大多择校了。这样的生源状况让学校发展面临空前的困难。但面对困难,我们没有气馁,而是努力寻找学校的最佳发展点,让课程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在这过程中,学校又首先把德育课程建设作为突破口。因牢牢抓住了课程这个核心,学校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2011年,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和学校的教育需求出发,酝酿开发班本德育课程“在展示中成就一个自信的我”,把面向全体学生的一个理念、一个目标、一个要求和一个目的作为课程架构。理念是: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1]。目标是:把班级建设成为师生展示自我,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要求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这个平台上,留下自己的“亮点”或自己的得意之笔。目的是:给每个学生机会,让所有学生成长,让所有学生自信,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强调“每一个”学生。班本德育课程“在展示中成就一个自信的我”实施过程中,围绕学校的“成长”文化,我们认识到关注学生成长首先要从关注生命开始,于是2013年我们开始生命教育课程“绽放生命的美丽”。而心理健康对每一个学生生命的成长十分重要,所以2013年我们开始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做快乐成长的自己”。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尤其是重视德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到2017年基本形成了德育课程体系。学校在实践中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树人中学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之路。经过自己的思考,我们认为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重视几个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基础性原则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必须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和根本要求,在内容和目标设置上不能背离国家课程所体现的意志。我们学校在开发和实施德育课程中,就始终紧扣国家的德育大纲,体现德育大纲所要求的德育目标。2001年9月开始的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其中,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三级课程侧重点各不相同,实施要求也不同,但从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看,国家课程必须处于各类课程的主导地位。记得前几年,某校为了学校教育改革的需要,自己设计学校的课程体系,自编教材,短短几年就偃旗息鼓。这所学校的课改之所以没有生命力,就是因为忽视了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同样,某所名校,号称直接面向国外高校,采用国外教材。这种做法值得商榷。课程设置是选用教材的依据,中国的学校教育,必须贯彻中国的教育方针,不能脱离中国的国家课程。采用国外的教材,未必能和我们的课程体系相配套。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强化课程建设,而学校的课程建设包括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些都不能背离国家的教育方针,不能忽略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这几年我校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始终紧扣《中学德育大纲》。我校的德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都是依据大纲中“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在学校德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项目中,我们认识到国家的课程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根本。前些年,有些中小学为了丰富节日文化,把庆祝洋节作为活动的主题,这样的课程设计未必符合我国学校课程的要求。第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以学校文化为发展基础,从学校积淀的文化内涵出发,体现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要成为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通过学校课程的实施不断充实内涵。我校实施“班级文化建设”这门校本课程时,就是从学校的“成长”文化出发,理念的提出,目标的明确,要求的落实都和学校文化内涵高度一致,体现学校文化“成长”的要求,反过来又不断充实学校文化的内涵,所以我校的班级文化能蓬勃发展,充满生命的活力。第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以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为基础。前阶段某地召开了一次学校课程建设推进会,某中学领导在交流发言中讲到自己学校校本课程实施中最大的困惑是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师有抵触,家长也不支持。笔者认为这样的校本课程存在问题,不实施也罢。脱离学生实际,脱离学生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当然不受欢迎。校本课程如果离开学生发展的需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生命力,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有些学校的校本课程之所以不受欢迎,也许就是因为开发和实施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切实需求。我们学校开发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家校共育“五个一”课程,都是从学生成长的必要需求出发,充分体现了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笔者认为,关注学生“成长”,首先要从关注生命开始,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珍贵与独特,从而呵护生命的成长,营造生命的和谐,承担生命的责任,绽放生命的美丽。而关注生命又要从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始,要让每一个学生懂得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学会自我认识、自我矫正、自我升华,以良好的心理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实现每个人的健康成长。要让学生实现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环境少不了。家庭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父母是学生生命成长的第一任老师。优化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教会家长如何关注孩子的成长,教会学生如何感恩父母,就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三门课程的实施之所以能取得明显成效,是因为我们的课程开发都从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出发,让学生有参与的动力,让家长有参与的热情,让教师觉得有组织、参与的必要。

二、实践性原则

在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课程资源应该来自学校的教育实践。学校课程开发,不能凭空而来,脱离学校的教育实际,否则开发的课程就必然缺乏活力和生命力,课程实施也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课程的价值也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同时,学校开发的课程,也只有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实现价值,充实内涵,提升品质,从而发挥课程的教育力量,实现学校课程开发的意义,体现学校课程建设的现实必要性。我校“家校共育‘五个一’”,就是在学校多年的“四帮一”教育实践活动、家长学校建设、“百师访千家”活动、书香家庭建设、家长会等活动的基础上,挖掘潜力,调查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开发的一门德育校本课程。课程自实施以来,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欢迎,在“家校共育”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课程也因此显得生机勃勃。自2016年课程实施以来,我们不断听取家长的诉求,不断充实内容,将原来的“五个一”活动,转变成对学生品质的全面培养。如“每天离家、回家,主动与父母打一声招呼”提升为对学生气质涵养的培养;“在家每周主动做一件家务”提升为对学生责任担当品质的培养;“每天主动与父母拥抱一次”提升为对亲情的培养;“每天主动与父母交流一次”提升为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每天与父母同读一篇美文”提升为对学生志趣的培养。对“五个一”的诠释也发展成为:“一”即是博大精深,又专注专一;“一”又是简单,简单地做事,简单地沟通,简单地交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后再去面对。简单,人人都会;基础,大道至简。学校已有的教育实践是校本课程资源的主要来源,是校本课程发挥作用的有效渠道。

三、普惠性原则

笔者认为,课程是为了实现某种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学习和实践计划或方案。而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必须面向大多数学生,能让大多数学生受益。那些只有极少数甚至个别学生喜欢、参与的所谓课程,笔者认为不能称之为课程,还是叫兴趣小组更恰当。现在有些学校开设几十门课程,甚至一些名校动辄上百门课程。有的课程参与人数为个位数。笔者真不知道这些学校开设这样的课程还能不能叫课程,开设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样的课程起到什么样的培养作用。笔者不排斥一切适合学生发展的活动项目,但觉得部分项目离课程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校本课程之所以称为课程,要立足学生的普遍需求,具有普适性的特点,要让尽量多的学生受益,为更多学生的成长服务。我校开设的几个德育课程,“班级文化建设”“生命教育”“做快乐成长的自己(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五个一’”“在阅读中成长”都是面向全体学生,都能让全体学生受益。实践证明,只有这样的课程才能发挥持久的作用,有持久的生命力。在学校教育中,课程的力量是无穷的,没有课程,学校教育就无法进行,更无法实现培养目标。在学校发展中,我们只有依托国家课程,结合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搞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恰当实施地方课程,开发实施好校本课程,课程的力量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为学生成长、学校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班级课程建设范文篇2

摘要:整体主义理论对课程建设存在三点启示,即培养课程建设者的生态意识、确立课程建设理念的多元文化性和加强课程建设过程的创造性。

“整体主义”(holism)是1926年哲学家斯马茨(J.C.Smuys)在《整体论与进化》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它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其代表人物是当代美国学者、美国过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大卫?雷?格里芬(Griffin,D。R.)。整体主义把世界理解为一个整体,并且强调其整体性,这是它与否定性后现代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个主要观点。整体主义对我国的课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为我国课程建设的进一步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视角。

一、整体主义的基本内容

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们积极倡导整体主义,通过整体主义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主张消除现代性所设置的人与世界、自我与他人之间的隔阂,不再满足于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操纵世界或他人,将像对待自己的至爱之人一样呵护“非自我”,使它包含在“我们”之中,成为“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首先,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整体主义主张消除人我之间的对立,建立整体的人与人之关系。整体主义认为,“个人主义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各种问题的根源”,现代性对“自我”的强调往往是以歪曲、蔑视、贬低他人为条件的,其结果是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如萨特(Sartre,J.P.)所说的“他人是地狱”。因此,他们主张通过倡导主体间性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整体主义不再将人看作是实体的存在,而是关系的存在,认为人永远是处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的,是关系网络中的一个交汇点。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把人称为“关系中的自我”。这样,主体间性内在地成为了“主体”、“自我”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整体主义主张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的两个部分。霍伊(Hoy,D.C.)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夜郎自大”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类只不过是自然界中诸多物种之一而已,没有什么理由证明人类比别的物种更为高级,从而可以为自然立法、控制别的物种。在此基础上,整体主义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世界万物都有其自身的经验、价值和目的所在,自然不是人们统治、占有、掠夺的对象,应该成为人类的朋友,树立“人是自然的人,自然是人的自然”的观念。

第三,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整体主义主张自我意识的提升和个性的解放。重视差异性,不要一味地强调“同”而打压“异”,强调个体意识的主动性、创造性,知识的持续发展性和个体的懈释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是“精英”的特权,创造是人的特性,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只是创造的方面不同而已。同时,真正的创造既尊重无序,又尊重有序,创造不是对秩序的破坏,这也是格里芬所强调的“对后现代精神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学会更好地把创造性的新事物同破坏性的新事物区分开来”。

二、整体主义的基本特征

首先,整体主义在方法论上否定还原论。还原论是将事物从复杂还原为简单,从多元还原到一元,认为要了解事物的真相,就必须尽可能地把事物分解成最简单的基本粒子或“终极粒子”,这些“终极粒子”构成了世界的基础,代表存在本身,是存在的存在。也就是说,事物的部分决定着整体的性质,部分是什么样,整体就是什么样。整体主义认为这种还原论是一种导致“自然的祛魅”的“祛魅的哲学”。整体主义以生物学的最新成果为依据,推崇一种整体思维方式的生态科学,指出世界是一个有机体和无机体密切相互作用的、永无止境的复杂网络。

其次,整体主义在世界观上否定机械论。机械论主张尽可能地将世界还原成一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彼此之间大体上是外在的,它们不仅在空间上是分离的,而且每个要素的基本性质彼此之间也是独立的。由于要素之间仅仅是通过彼此推动而产生机械的相互作用,因丽这种作用力难以影响到其内在的性质。整体主义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后现代有机论的基础上反对机械论,坚持整体有机论,格里芬就强调事物的“有机”、“整体”与“内在联系”,否定部分只具有外在联系的机械论观点,指出那种认为我们与世界只存在外在的相互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第三,整体主义在认识论上否定二元论。二元论的思维方法在观察和思考世界时,把认识主体与被认识的客体作为对立双方。整体主义反对把主体看成是与独立的客观世界相对立的观点,指.出人或主体不是独立于世界万物的实体。整体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在世界中就如同在家中。由于此种家园感和亲缘感,主体的占有欲就被一种联合的快乐和顺其自然的愿望所替代。斯蒂芬?图尔明的回归宇宙论,就是回归到将世界万物思想成一个宇宙的尝试,“一个由普遍原则联合起来的统一的体系”。

三、整体主义对我国课程建设的启示

课程建设问题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课程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的课程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课程建设价值取向的功利性、课程建设理念的单一性和课程建设过程的封闭性等特征上,通过对整体主义的解读,可以对我国的课程建设一些启示,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培养课程建设者的生态意识

自启蒙运动以来,由于“科技理性”日益膨胀,二元论思维方式主导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被人为地设置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整体主义主张走出人与自然二元对立、人控制和主宰自然的思维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运用“整体主义”的视野重新建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即构建一种生态意识观,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整体主义要求人们不仅要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而且为了生态整体的利益,要自觉主动地限制超越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物质欲求、经济增长和生活消费。这种生态观对我国的课程建设者很有启发,有利于他们课程建设目标的制定和课程内容的选择。

呼唤课程建设者的生态意识是我们进行课程建设的前提,是课程领域的“绿色革命”。具体到课程建设者生态取向问题有以下几点要求:第一,课程建设的重点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现,师生之间是合作的探究者与平等的对话者关系,反对把个人培养成缺乏批判性和创新性意识的“单面人”,把社会看成是没有反抗力量的“单面社会”,注重人际间的合作、理解、关爱、同情和友谊等;第二,把大自然作为课程的源泉和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课堂,注重自然界与学习经验以及生活本身的密切相联,提倡到大自然中去实践,联系社会、深入社会;第三,不仅注重学校建筑、教室环境布置、自然环境、学生的心理环境等隐性课程因素的整体和谐和建设,还要将生态意识渗透到教育过程之中,既关注个体外在生态环境的平衡和保护,也注重个体内部的生态平衡。

(二)确立课程建设理念的多元文化性

传统的课程建设过分强调“统一要求”,一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忽视甚至害怕进而试图抹杀“差异”,没有意识到差异自身就是一种资源、一种财富,因而受到教育理论界、实践界的普遍诟病。整体主义要求打破文化“一统化”,重视多元与差异,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课程建设理念的多元文化首先要认识到,社会是由不同种族、不同群体所组成的,社会成分的多元化决定了文化的多元化,各种文化有其独特价值,并无优劣贵贱之分,因而各种文化都有平等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在我国,多元文化性的课程主要是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或特色融入学校现有的课程中,以反映文化多元的观点,并以全体学生(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为对象,通过融入学校整体课程发展学生认知、技能、情意等方面的能力与态度,必须尊重少数民族或种族、宗教和语言上处于少数地位的人士以及土著居民的教育权,这一点必须落实在课程和方法以及教育的组织形式方面。其次,要强调课程开发方面的国际合作,鼓励引进别国教材,鼓励教材编写方面展开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应该促进不同国家或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大中小学生、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之间的直接接触和交流。确立课程建设理念多元文化性的目的是继承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实现在政治上各民族相互尊重、平等、友好、和睦相处,促进各民族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在文化上共同繁荣。

(三)加强课程建设过程的创造性

班级课程建设范文篇3

关键词:流通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

我国经济学家孙冶方提出无论是物与物的交换,或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或是以商人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从本质上讲都是劳动产品或生产物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这种“转移”定义为流通,也就是广义的流通。他认为“流通是社会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所经过的全部过程。由不断进行着的亿万次交换所构成的流通,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个客观经济过程。有社会分工就有交换,有社会化大生产,就有流通过程”(孙冶方.《流通概论》,1981(1))。流通学课程目标是引导学生研究流通动向,解读消费生活变化,预测社会经济未来,成为学有所用的流通业专业人才。近年,随着“互联网+”,“零售4.0”等大量新的经济背景涌现,作为地方本科高校,陆续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别于“学术型”普通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应当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提高素质为主线。应用型人才的规格特征突出表现为厚知识、强技能、高素质。因此,流通学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设定与社会的发展,消费市场的骤变,以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吻合的。本课程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改革重点,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此,从课程改革方案的初拟,到编写新的课程大纲、教学方案、教学课件,再到授课过程,通过学生的反馈进行的一系列修改和完善,使得课程建设基本达到预期效果,课程设计如下。

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安排合理与否将决定教学效果的优劣和课程建设的成功与否。本次课程建设,教学内容符合体系的完整性、主体的明确性、特点的鲜明性以及反映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的及时性几个要求。首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学习流通相关的概念,功能,组织结构,社会作用等基本内容以外,还要跟踪学术前沿问题,将最新的流通理论研究成果吸收到教学内容中来,同时,密切关注世界各国,以及我国流通行业和零售行业的动态,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夯实理论基础,敏锐观察社会最新变化,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其次,将我国企业管理改革的成功经验吸收到教学内容中来,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一些实际问题。最后,比较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也是教学内容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增加与每章内容相关的中外两国的经典案例,边对比边分析,从国际化视野使学生全面掌握流通学知识。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1教学主体双向性的滚动式教学。流通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形式难免单一枯燥,而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在线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有其散漫性,不可控性等弊端。本课程目标是将传统教学模式的踏实性,权威性,系统性,与现代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趣味性,充分有机的融合,扬长避短,学以致用。因此,本课程拟构建一个以教师和学生为双向主体的,动态的,渐进的,滚动式教学模式。5个步骤组成混合教学模式步骤:(师生齿轮咬合的动态过程)。步骤1:理论讲解(教师主导):起点。教师为主导的新知识讲解和学习。为学生装上第一个锯齿——理论知识及学习要点。步骤2:学习体验(学生主导)。(1)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和课题要求进行实地考察观测,通过体验参与,既可增加学习兴趣,增加学习主动性,又可检证课本上的知识。(2)与此同时,教师利用学校网络平台进行流通学的课程建设,学生可以利用余暇时间参加在线学习,化零为整,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在线学习。增加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并通过在线反复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为学生装上第二个锯齿——理论联系实际和兴趣学习。步骤3:解惑答疑(教师主导)。师生共同针对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思考,并撰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报告书,从实践反推理论知识。为学生装上第三个锯齿——思索探究。步骤4:学生调查发表(学生主导)。(1)学生根据理论知识和实践考察,梳理思路,创新创意,进行小组发表,使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2)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表,给出适当的点评。为学生装上第四个锯齿——学以致用,滚动延伸。步骤5:拓展与思辨(教师主导):终点。教师根组织学生对最新流通现象进行讨论,并从更专业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角度总结,补充最初的理论知识内容,达到理论知识的补充,完善,延伸、拓展与升华。四个齿轮交互作用,完成课程学习。2.2专家学者企业工作者走进课堂请专家和企业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或工作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走进课堂。以讲座、报告等多种形式,在向学生介绍知识、技能及流通学理论动态变化的同时,积极应对困难,勤于思考等真实的经历和传奇人生使学生对今后的人生规划也起到了鼓舞作用。这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们走出书本,走进企业家,是流通学课程改革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对于学生们来说,无论是实践知识的丰富还是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今后,将邀请更多的专家学者走进课堂,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争取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2.3小组式实地考察作业。在课程建设中,作业的考察不再强调记忆性,更多的是强调思维性和操作性,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增加了小组式作业形式。在零售业态一章中,布置的课后作业是,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企业,结合所学的零售业态混合指标,进行实地考察。从流通学专业的角度,指出对象企业的优缺点,主要是找出对象企业的现存问题,并在分析该企业目前竞争情况的基础上,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对策。小组式实地考察作业的布置,不仅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了解流通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同时通过课上学习与课下实践的比较,了解流通业态的实态,分析流通企业实态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途径。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能够发挥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自己,相互补充,从而促进自身的提高。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了学生适应时代挑战的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互补性。

3考核方式

在进行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同时,必须改进现行的考试考核办法,建立新型的教学评价体系。具体思路是以下几个方面。(1)成绩评定总则。由于流通学既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还考虑到本科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是基础理论学习的特点,所以流通学课程考核既要了解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查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兼顾学生平时学习表现。鉴于此,流通学课程建设考核采用考查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最终成绩由三个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10%(包括课堂出勤、课堂作业、课堂参与)、理论笔试成绩占50%、实践考核成绩占40%。(2)平时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在综合考查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讨论及案例分析的参与程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基础上,依据课堂记录评定分数。在流通学课程建设过程中,对于平时成绩的评定,积极做好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各项记录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评分标准,能够使平时成绩评定做到公开、公平、公正。(3)理论笔试成绩评定。在课程建设中,对于原有试题库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与更新,试题库中案例分析题的比例增加了100%,另外在理论考试中增加了案例分析试题比例,案例分析题占总分的比例增加到45%。理论笔试成绩评定依据试题评分标准或参考答案由流通学任课教师对试卷进行评阅。(4)实践考核成绩评定。流通学课程改革的实践考核题目是:零售业态实地考察和比较分析(小组)。要求:第一,确定小组实地考察的对象企业,并说明选择的理由(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讨论法等决策方法),利用所学习的流通学知识,对该企业进行定位,包括:行业的发展前景、行业竞争等情况进行分析;第二,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实地考察观测表,小组成员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对选址,商品构成,价格设定,广告促销,店铺摆设,服务等方面);第三,上交小组创业计划书,同时以PPT形式进行成果展示,时间每组10分钟,听讲同学可以自由提问,老师点评。实践考核的成绩结合小组创业策划方案的创意性、可行性、理论知识的运用,以及PPT现场展示的情况进行综合打分。

4课程建设建议

(1)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学生们掌握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强度。教学手段:在进行课堂案例分析讨论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做好课堂理论知识点的总结和梳理,增加理论知识习题课。另外,还可以增设随堂小测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课堂活动:增加理论知识复习环节,将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部分进行整理和总结,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2)教学班人数。有学者曾运用调查问卷方法,研究高等学校班级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发现班级规模对教学效果影响明显,班级规模越大,正面影响越小,负面影响越明显。小于40人的班级规模教学效果最好,最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提升和学习行为的培养。课程建设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改变原有老师一言堂的授课模式,通过体验教学等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从而将原有的机械式记忆学习转变为在体验中,在情景模拟中学习。因此,这就需要有时间、空间等条件的允许,让同学们都参与其中,而这是大班授课目前所不能达到的。如在实践考核中,需要每组同学都进行最后成果的展示,在42人的班级中,共有7组,每组10分钟,如果是正常80人的教学班,可能会有15组左右,那每组的时间可能仅有5分钟左右,不利于最终成果的展示。因此如何能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推行课程建设的成果,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探索。(3)教学质量监控。设置三位一体的教学评估体系。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使用学校的质量平台等方式方法,进行课程评价;二是任课教师自我检查和反省,找出不足;三是请同行和不同行的老师和专家和其他人士听课,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立场的反馈,全方位且随时更改和修正整体教学计划。

5结语

流通产业已成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但对流通产业发展具有应用理论研究职能与人才培养作用的现代流通学课程的建设,在我国还处于不断的探索阶段。本文基于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从流通学科建设视角出发,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法等基本问题提出了流通学科的课程改革建议,旨在通过课程改革,使学生具有知识的理论性与应用性、能力的专业性与发展性,从而真正成为流通产业领域中能够为社会创造直接效益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龙龙.中国流通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4).

[2]赵娴,车卉淳.以学科特色和模式创新培养高素质流通领域专业人才: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3(2).

[3]韩传龙,郑思亭,吴玲.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2(3).

[4]吴建国.流通学科建设研究走向述评[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6).

[5]祝合良,李晓慧.对流通理论与流通经济学科发展的几点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12).

班级课程建设范文篇4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课岗对接;德技并修;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混合式教学;职业认同;岗位胜任力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1]及《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2]等政策要求,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健全德技并修,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体系中,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及落脚点,是教育最基本的细胞,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坚持“课岗对接、德技并修”,是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本研究基于“课岗对接、德技并修”理念,进行外科护理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应用,获得预期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级全日制统招三年制护理专业在校二年级300名学生(共6个班,每班50人),将班级按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个班150人。两组学生前期已完成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统一选用熊云新等[3]主编的《外科护理学》第4版教材,两组授课教师相同、教学时数均为128学时,各个班级按分组独立开展教学。两组性别、年龄、前期专业基础课成绩比较,见表1。1.2方法1.2.1课程建设1.2.1.1组建课程建设团队团队成员共10人,硕士7人,本科3人;教授1人,副教授8人,讲师1人(负责实训指导);工作年限为12~26(13.60±4.51)年,均为护理专业“双师型”骨干教师;课程负责人为护理专业带头人,负责组建课程团队及课程设计,安排团队成员定期参加课程建设培训,对课程建设每个环节严格把关。1.2.1.2课程设计与制作基于“课岗对接”理念,课程建设内容与岗位职业标准对接。课程建设团队查阅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文件、课程改革相关文献[4-7],针对外科护理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及所需职业能力深入医院调研,共同研讨、分析归纳,并根据外科护士岗位职业能力需求,明确课程定位,制定课程标准。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护理为教学重点,将外科护理学课程内容设计为绪论、外科护理总论及烧伤科、神经外科、胸外科、普通外科、血管外科、甲乳外科、泌尿外科、骨科患者的护理共10个篇章;以临床外科护理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基本护理理念、整体护理观及技能体系构成为主线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将所使用的教材重新解构,碎片化成与临床一线完全对接的103个知识点、能力点。如“外科休克患者的护理”这一小节,碎片化成“什么是休克”“休克的分期及临床表现”“休克患者的扩容护理”“休克患者的救治”4个知识点。基于“德技并修”理念,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团队成员认真研读教材,集体备课,深挖教学内容课程思政元素融合点,搜索课程思政元素素材,将每个篇章设计为8~10min的课程思政视频(如“烧伤科患者的护理”篇章,设计“中国整形外科之父”思政视频培养学生勤奋、坚持、创新的职业精神)、8~10min的微课视频、课件、微课思维导图、案例分析、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点与典型案例精析、教学参考视频共7个子项目。以叙事法、视频导入法、时事法、案例法等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制作微课视频及课件上传课程平台。本课程基于“课岗对接、德技并修”理念,以碎片化成的103个知识点和能力点为教学粒度,开发颗粒化教学资源,共制作103个微课视频、103个课件、28个思政视频、50个思维导图、40个临床案例,450道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点及典型案例精析、96个教学参考视频、2825道习题库题量。外科护理学课程于2020年9月获批江西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1.2.2教学方法对照组在授课过程中主要以传统讲授法为主,线上学习采取学生自愿及自主学习,不做硬性要求。试验组全程采用基于“课岗对接、德技并修”理念的外科护理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资源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①课前,学生线上学习课程平台资源、完成预习自测题等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平台数据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分析学情,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准备课堂教学活动。②课中,教师以案例、时事或视频等方式引入新课,设置问题,创设情境,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灵活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授课,适时对学生课前预习进行点评,润物细无声融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及职业认同感。如讲授“出血性休克的现场抢救”,引导学生“时间就是生命”的责任意识;讲授感染患者的护理,以抗疫故事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及职业认同感。③课后,教师通过课程平台课后作业,包括自测题及小组任务,学生浏览课程平台资源,完成自测题巩固课堂知识。各小组学生分工协作,提交小组任务。1.2.3评价方法1.2.3.1课程考试成绩课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外科护理学课程理论及技能考核,理论考核采用标准化试题库,技能考核采用“标准化病人”。满分均为100分。1.2.3.2职业认同感评价教学前后对两组进行职业认同感测评。采用郝玉芳[8]设计的护生职业认同感测评表,该量表信度为0.827,效度为0.894。包括职业自我概念(6个条目)、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4个条目)、职业比较与自我反思(3个条目)、职业选择的自主性(2个条目)和社会说服(2个条目)5个维度。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总分17~85分,分数越高,表示学生对护理职业越认同。1.2.3.3外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测评在文献查阅[9-10]及专家咨询(对7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的基础上,自设外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自评量表,该量表经预试验,Cronbach'sα系数为0.853(有效调查202名外科护士),内容效度为0.920。包括基础知识(6个条目)、围手术期知识(6个条目)、操作技能(6个条目)、风险控制(5个条目)、职业发展(6个条目)和个体特质(5个条目)6个维度。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总分34~170分,分数越高,表示学生自评岗位胜任力越强。1.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5.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理论及技能考试成绩比较见表2。2.2教学前后两组职业认同感得分比较见表3。2.3教学后两组自评岗位胜任力得分比较见表4。

3讨论

3.1基于“课岗对接、德技并修”理念的外科护理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效果显著“课岗对接”即课程内容与岗位职业标准对接[11-12]。课程开发遵循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原则,坚持教学目标与岗位需求相衔接,教学任务与职业能力相融合,教学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依据现行护理岗位标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制定课程标准,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实施教学过程,真正做到以岗定学、因岗施教、按岗定练[13]。“德技并修”即思政教育与专业技术技能教育同向同行,相得益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设计必须遵循“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强调专业教育为核心的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南丁格尔职业精神为重点内容[14],整体规划和分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并拓展教学资源;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堂,以德为本、寓德于技,做到“德技并修”,二者一体化。本研究基于“课岗对接、德技并修”理念构建的外科护理学精品在线课程,课程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可视化、生动性及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积极性,与其他研究一致[15-16]。教学中,教师灵活采用多种形式授课,并依托课程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与课内课外联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提高了课程学习效果。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反复观看技能操作标准视频,节省了教师重复示教时间,更多课堂时间用于教师对学生针对性操作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水平。表2显示,课程结束后,试验组的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课程团队成员来自院校及医院,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方共同根据职业岗位需求,有的放矢制定课程标准,重构知识体系,拓展教学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共制作28个思政视频。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内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认同感,课后以小组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协作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南丁格尔职业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17]。表3、表4显示,试验组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及岗位胜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3.2基于“课岗对接、德技并修”理念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教学建议“课岗对接、德技并修”的课程建设及教学理念对教师综合素质及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课岗对接”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更需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教师必须紧跟护理前沿,不断深入医院,掌握临床新技术和新方法,更新护理教学理念,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设计、课程资源更新[18];“德技并修”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渊博的专业素养、强有力的育德意识及育德能力,把握课堂节奏,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切入方式及切入时机,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真正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

4小结

班级课程建设范文篇5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途径

一、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本文主要从课程性质、授课学时、班级规模、师资力量、教学模式等方面对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课程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高校均按教育部文件要求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必选课,也有部分高校将该课程以必修加选修的形式开展;多数院校心理健康课开设在大一学年,授课学时从8学时到32学时不等;课堂教育形式多采用合班制,班级人数在100-300之间;授课教师一般由专职和兼职心理教师组成,专职心理教师平均2人,多数由辅导员担任兼职教师;授课模式多以传统讲授为主,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兴趣较低,对于团体活动等实践课程的参与性较高,但受到班级人数、活动场地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频率下降,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在考核方式上多采用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形式。

二、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定位不明晰,课程建设不规范。由于各高校教学目标不同,在国家政策精神落实上存在很大差异,很多理工科院校对心理健康课重视度不高,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较随意、心理工作归属不一致等问题,导致该课程建设不规范,课程落实不到位。2.师资力量较薄弱,班级规模较庞大。理工科院校兼职心理教师多数是理工科专业,人文社科类很少,心理学专业更是稀缺,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所欠缺。同时,受教师少、学生多、教学时间等限制,多数院校都采用合班制的大班化上课形式,降低了学生参与度。3.学生层次差异大,课程开设范围窄。多数理工科院校主要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使得该课程涉及的学生面较窄,课程的延续性较差,缺少针对性和差异性。由于课时较少,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又无法展开详细讲解,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致使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不高。4.教学缺少多元性,师生缺乏互动性。多数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灌输式的说教方式,教学模式较单一,缺少互动性、多元性、创新性;教师讲授的心理案例大多摘自教材或网络,缺乏鲜活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很难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及情感上的共鸣。

三、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1.转变思想理念,提高心理意识。高校学生工作者首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重视学生人格完善,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自觉完善自身心理素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面向所有年级的学生开设,将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意识贯穿课程始终,使理工科学生既有过硬的技术,又有强大的内心,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2.依据学生需求,合理安排课程。依据不同年级的学生需求,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开设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课,拓宽课程覆盖面的同时,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发展性和有效性。如:大一新生重点放在环境适应及学习认知上,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大二、大三学生侧重帮助他们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试方法、以及如何处理好情绪、人际、恋爱、压力等方面的问题;大四学生以社会适应为重点,帮助他们正确自我分析,了解社会形势及发展趋势,为进入社会做好心理准备。3.结合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法。理工科学生对理论知识敏感度较低,动手操作能力较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上要考虑理工科学生的特点及将来的工作性质,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予于活动中,通过设计和开展多样活动让学生近距离体验心理的力量。将心理健康课与“第二课堂”、科技竞赛、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利用微信、QQ、微博等媒介,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收集学生心理动态数据,打破时空限制,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杨红兰,冯守富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团体心理辅导运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8(15):31.

[2]王斐.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6):8-10.

班级课程建设范文篇6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素质养成教育;课程建设

一、引言

(一)五年制高职素质养成教育课程概说。“素质养成教育”课程是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在总结多年来五年制教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五年制班主任的一线教学管理实践,创设的一门“新课程”。素质养成教育课的课程目标是:逐步培养和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文化知识能力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素质养成教育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例如,任课教师(班主任)以班会的形式处理班级近期事务;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或者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等;带领学生开展室外文体活动、体育竞赛、参观游览活动等等。(二)五年制高职素质养成教育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意义所在。1、五年制高职生的特点决定了开展素质养成教育课程的必要性。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不好,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其进行素质养成教育(逐渐纠正其学习、生活习惯,从而逐步提高其学习成绩)迫在眉睫。五年制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时期,之前由于家庭、学校影响而形成的一些不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大量存在。因此,面对这样一些学生,五年制高职教育首先要做的是尽快了解学生,教导和帮助其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和正确的价值观,然后待学生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之后再开展文化知识与技能的教育。2、五年制高职素质养成教育课程开设的意义。(1)有利于更好地达成五年制高职教育目标。在五年制高职这五年的学习中,一般是分为两个阶段,即相当于中职或高中的阶段和相当于大专的阶段。总体而言,前一阶段更为重要,因为这个阶段是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养成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2)有利于培育良好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加强和细化学生管理工作。便于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情绪疏导,进而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学生可以直接与老师对话,表达自己的诉求,反馈自己对于学习和管理的意见。(3)有利于促使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生各科成绩。在素质养成教育课的教学中,课程任课教师就是负责学生管理的班主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权威和示范带动作用是巨大的,充分发挥教师的这种独特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正确引领整个班级的学习和教育活动,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各科学习成绩。

二、五年制高职素质养成教育课程建设情况

(一)课程模式。1、课程目标。通过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文化知识能力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最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2、课程标准。其一,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根据学生日常生活情况,把握其思想动向,对其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思想教育;结合日常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学习时政热点、相关政策法规等,提高其政治意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结合新时代特点,加强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其二,文化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文学、艺术基础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国文化基础知识等;提升相关能力,例如,基础的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初步的艺术鉴赏能力等。其三,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目标。根据学生的体育课程要求,让学生达到一般健康的体质标准;及时发现、解决和疏导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3、课程设置。五年制高职第一学年每周开设素质养成教育课4学时;第二学年每周课时数可适量减少为2学时。因为本课程要总结一周来学生情况并开展评议,所以有2节课需要放在一周的最后一天(周五),最好是本周课程的最后两节。如果本课程一周4学时,则周五上一次课(2学时),与其间隔一天多再上一次课(2学时)。如果本课程一周2学时,则放在周五上课(2学时)。(二)教学模式。1、教学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思想教育;结合日常生活组织学生学习时政热点、相关政策法规等,提高其政治意识。在道德修养教育中,结合生活中的道德模范人物的典型事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正能量,结合新时代特点,加强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在文化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中,教师教授学生一些浅易的文学、艺术基础知识,引领学生学习和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国文化等基础知识;除此之外,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相关能力的锻炼,例如,基础的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初步的艺术鉴赏能力等。在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开展体育活动训练,进行心理疏导和解决心理问题。2、教学方式。(1)理论教学。任课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文化知识、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等内容时,应采用理论教学的教学方式进行。(2)互动式教学。本课程中的文学、艺术赏析的内容,道德修养方面的讨论,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调研及解决的内容,班级管理、处理班务等活动的开展……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展开互动,通过双方的交流沟通,最终完成课程相关目标和任务。(3)实践性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又分为教室内实践教学和教室外实践教学。教室内实践教学包括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写作训练、普通话及口才交际训练、各种艺术方面的创作和训练、手工制作等,学生在教室内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展相关活动。教室外实践教学主要分为体育训练及比赛、外出参观考察活动等。3、教学评价。(1)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每一项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师随即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量化考核评价。每学期结束,教师将本学期课程中学生的各项评价成绩综合,即得到学生本学期本课程的综合成绩。有些教学内容的效果评价不便采取量化考核的方式进行,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创新评价方法,例如,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考评、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等,一般采取“相对评价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2)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实施及教学效果等的评价。我们应该依据课程目标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和恰当;通过对教师课程教学的观摩,对其教学组织、实施过程给予合适的评价;通过查看学生的教学反馈,了解教师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

三、五年制高职素质养成教育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周学时设置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通过五年制素质养成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和调研,发现师生反映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的问题,即:原定的是五年制高职第一年的两个学期,每周开设2学时;第二年的两个学期,每周开设4学时。后来又改成了两学年每周都开设2学时。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这样的周学时设置仍然不够合理,遂改成了前述课程设置的内容。从调研情况看,目前的课程设置是较为恰当的。(二)教学效果的问题和对策。从调研情况看,部分学生反馈说素质养成教育课程内容形式呆板、变化很少,甚至个别任课教师把素质养成教育课简单地当作“班会课”来上。这反映出个别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没有按照课程目标开展教学,授课计划和内容不符合课程要求,严重影响课程教学效果。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严格要求任课教师依照教学目标,根据授课计划和课程内容开展教学工作,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三)教材建设的问题及设想。由于本课程内容涉及文学、艺术、文化、管理、心理等多个学科和方面,课程建设处于探索期,所以至今没有使用统一的教材。然而,教材编写这项工作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目前我校正在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五年制高职素质养成教育课程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经过编委会老师的研究探索和沟通协调,我们确定了编写教材的原则:一是教材内容涵盖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教育、中外文化知识、身心健康教育等方面,紧密结合日常生活,具有时代特点和本地特色。二是结合我校五年制高职学生特点,教材内容编写做到贴近学生、注重引导、深入浅出、层次分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三是明确教材编写指导思想:培养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文化知识及能力、身心健康素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四、结论

五年制高职素质养成教育课程在我校已经开设3年时间,从教学实践和师生的反馈来看,本课程能够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素质、文化知识及能力、身心健康素质等为基础的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有所提高,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逐步养成,基本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班级课程建设范文篇7

一、教育信息化的含义

一是把提高信息素养纳入教育目标,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二是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举措

(一)成立专门机构

2012年,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提出对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它的成立标志着信息化教学有了专门的指导服务机构。

(二)编制相应的规划

2012年编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6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在此期间,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2018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将人工智能与教学相结合,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

(三)纳入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2010年,教育部发文举办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比赛分为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两个项目。2012年,将高职院校纳入教育部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四)慕课建设国家非常重视慕课建设,2015年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2016年,在印发的《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部属高校大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并提供专项资金和政策保障。2016年印发的《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学生通过组织学习的在线开放课程纳入学分管理。2017年,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启动。目前国内慕课平台已达10余个,评选出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信息化运用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方式,紧密结合互联网,架构线上线下完整的教学体系,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建立相应的网站、开发微课等方式,实现学生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颗粒化学习专业要求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仅仅保持在教室课堂的45分钟。

(一)电脑端网络资源的建立

依托学校数字化学习中心,旅游管理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按照课程所处的地位将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必修)、专业核心课(必修)、专业综合性实践课(必修)、专业拓展能力课(选修)的不同而有选择的进行网络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注意层次性,课程之间相互补充,从而实现知识系统的整体与统一性。根据专业培养需要以及课程重要程度,建设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在此基础上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微课资源项目等相应的学习网站。各个课程网站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互为补充,成为专业资源教学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站栏目内容涵盖整个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学习与考核,课程资源包含动态与静态两种,动态主要指网站与学生互动,包括网络授课视频,微课、在线作业、在线考试、交流互动等。静态资源主要指各种学习的资料,如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课程教案、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和案例库等内容。学生进入课程网站后,可以通过各个栏目和教学课件对整个课程开展课前预习、自主学习,测验与考核,也可在课后复习与线下教师课堂讲授有机结合,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移动信息化教学工具

1.移动教学APP

课堂教学融入互联网技术,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开启互动教学。目前使用较多的有APP有蓝墨云班课、雨课堂、速课等。主要是把设计好的教学资源放到相应的APP,在这个平台上创立相应的班级,学生通过注册或者扫描二维码进入班级,实现在课堂教学时的互动与沟通。此类APP功能众多,包括学生签到、投票问卷,讨论答疑、头脑风暴、测验、小组作业教师评分、学生评分、小组互评,以及可以实时测验、学生网络抢答、学生奖励发红包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兴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课堂不再枯燥,也更好地让学生利用手机学习而不是玩游戏。

2.课程微信公众号

班级课程建设范文篇8

关键词:泛雅平台;课程建设;新教学模式运用

泛雅教学平台是以泛在教学与混合式教学为指导思想,以海量资源为基础,以课程为中心,以学习空间为平台的数字学习服务系统。泛雅集备课、教学活动、资源管理、网络教育于一体,成功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交互式教与学。本文试以省级精品课程《世界现代史》为例,谈谈这一教学平台对于课程建设和辅助教学所起的作用。

一、泛雅教学平台与《世界现代史》课程建设

省级精品课程《世界现代史》从2016年底开始在泛雅教学平台进行建设,资源建设情况列举如下。教师团队:四位精品课程成员资料有照片和个人教科研成果简介。课程文件:包括2011—2016级历史学专业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案本等所有教学文件。课程目标:包括课程的总体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等设计。考核说明:包括2011—2016级历史学专业实践活动项目要求与做法讲解。实践活动:包括2011—2016级历史学专业活动策划书、活动视频展示、课堂实践活动项目活动说明。教学方法:授课中主要是对教学方法的介绍。自学内容:这一内容现已成为2017级学生自主学习手册的内容。拓展问题:从课程内容中引出102个问题。课程特色:主要是从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活动平台、资源平台介绍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教学参考:有文档资料,并逐步增加。课程章节资源:包括79个文档、视频、图书、PPT资料,还在建设中。课程资源:包括论文、图书、题库等资源,其中每次上课使用“学习通”检查学生预习的题目,即从题库抽取的部分试题。班级管理:截止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已经有2016级历史学、历史教育,2017级历史学专业等三个班级使用泛雅教学平台上的资料辅助教学。学生活动:包括2016级历史学、历史教育等两个年级的作业、讨论、通知等内容。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泛雅教学平台超大的功能,这一功能使得我们能够将《世界现代史》的建设从纸质版资料展示提升为网络资源的全面展示,表现出了内容展示全面、资源丰富、展示效果好的特点,具体情况如下:(1)课程门户中的课程资料项目可以自由设计,全部教学资源上网是认同陈坚林教授观点的体现,陈坚林教授认为教学是否成功,尤其是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软件资源。

(2)能够从网上为学生介绍和提供更多有利于自主学习的资源。泛雅教学平台储存有很多电子图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课程内容的需要及时给学生介绍或者要求学生阅读参考书的具体页数,学生可以在网上阅读,教师可以根据统计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监督。(3)泛雅教学平台无限的空间可以清晰地展示课程视频(自己录制和网络)、PPT、文档等多种资源。泛雅教学平台的空间是无限的,它可以根据教学资源的大小进行自由设定,尤其是章节内容,如文档、PPT、视频等资料,教师将其设为任务,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进度,这样就能有效的引领学生进行自学,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基本线索,还能够为学生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泛雅教学平台对《世界现代史》辅助教学的作用

泛雅教学平台对《世界现代史》辅助教学作用十分明显。

1.有利于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实施混合式教学方法。所谓混合式教学,既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实现的最基本条件就是线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基本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通过上述列举出的《世界现代史》在泛雅教学平台的建课情况及其内容不难看出,泛雅教学平台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泛雅教学平台可以引导学生课前对《世界现代史》课堂讲授内容进行预习。传统的备课到讲课的方式是教师以文字的形式将所要讲授的知识撰写成教案,并制作PPT呈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钟启泉在《课程的逻辑》一书中指出:知识的可视化、教学环境的虚拟化、人际互动化和智能化是人类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方式。泛雅教学平台的使用可以提前将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及具体内容,包括章节教学目的与要求、重难点、教学提纲或者思路、教学参考书与文献资料、思考题等全部在泛雅平台上展示出来,教师在没有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预习,师生之间进行关于教学内容的心灵碰撞,学生课前预习与自主学习领会教师的设计意图及内容讲授思路,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及提高教学效果做好了铺垫。

3.泛雅教学平台可以有效再现《世界现代史》课堂教学内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记笔记与听课不能兼顾的情况,自己手忙脚乱,而最主要的是忙于记笔记而忘记了好好听课。此外,学生为了记全笔记只能用手机将教师的PPT内容拍下来,或者找同学的笔记来补全。但是,如果遇到学生没有拍下PPT内容,其他同学也没有记下来,而没有记下来的恰好是重点内容的情况,后果会十分惨痛。而泛雅教学平台上丰富的教学资料的展示能够再现《世界现代史》课堂教学的完整内容,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将课堂教学内容重现出来,以此来弥补课堂教学在时空上存在的缺失,既有利于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也便于学生课堂专注的听课,课下再通过泛雅平台上的资源进行记忆和补充笔记。

4.泛雅教学平台可以延伸《世界现代史》课堂教学的时空,呈现动态的教学活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的结束也就意味着教师的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知识的结束,尽管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参考书目和参考文章,也布置了课后思考题,但是这些都是静态的,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课后的动态交流。泛雅教学平台的使用,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可以利用教学平台资源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测试学习的效果、提出话题学生作答、留作业、答疑等形式进行课下互动,加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课后的动态交流,因此将课程从课堂内延展到课外业余时间,实现了课程内外和空时之间的无限延伸。

班级课程建设范文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课程;教学研究

一、引言

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国际化课程建设,需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促进和鼓励学生思考、表达为目标。推动课程的国际化建设,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促进学生专业理论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

二、“金融学”课程体系国际化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愈来愈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化规则、掌握国际前沿知识的各类专业人才。课程是高等教育发展、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载体。课程国际化是指课程建设在国际观念的指导下,把国际的、跨文化的知识和观念融合到课程中来,使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教材建设、外语教学等形式,有利于培养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性人才的课程建设过程。[1]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不断优化,可分为核心主干课程和各类选修课程两大类。核心主干课程包括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管理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等,基本涵盖了金融学的主要领域;各类选修课程是各高校依据培养目标和模式设置的,比如国际贸易、投资银行学、金融会计、国际投资等选修课程。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下,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国际化金融人才,需要以国际化的金融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基础。金融学课程体系的国际化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2]第一,在现有的课程设计中增加国际课程,如世界经济、国际法律、全球意识、国际关系等课程。第二,将国际化内容融入课程,使课程内容具有国际导向,以此发展学生的国际意识,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第三,课程实施的国际化,即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授课时间和地点等的国际化。

三、《货币金融学》国际化课程建设的实践

《货币金融学》是我校传统优势课程,早在1997就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普通高校行(部)级重点课程,2002年被评定为湖北省省级优质课程,2005年为被评定为湖北省省级精品课程,2014年被评定为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作为我校首批立项建设的国际化课程,《货币金融学》教学团队注重跟踪、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建设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寻求课程内容、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国际化,不断提高国际化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标

国际化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向学生传授国际化的教学内容,使其具有国际化视野,理解国际竞争规则,培养其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因此,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国际化是国际化课程评价的核心指标。[3]在《货币金融学》国际化课程建设的初期,我们选择外语基础较好的“金融拔尖创新班”和“国际金融试验班”作为授课对象,不断摸索国际化课程建设的经验。这些特色班级的设立,致力于培养“国际化、综合化、工程化、个性化”的高水平创新型金融人才,是学校深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货币金融学》国际化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国际化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1)培养学生专业英文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外文文献阅读水平;(2)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引导学生关注金融学科发展的动态,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3)帮助学生掌握“货币金融学”课程的主要框架和内容,熟悉相关术语的外文表达,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团队建设

高水平国际化课程的建设,需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教学能力的教师。从事国际化课程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广博的经济学、金融学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还要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能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我校《货币金融学》国际化课程授课团队共有8名教师,具有良好的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较高的英语水平。团队成员长期从事《货币金融学》课程的教学,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多次获得学校年度优秀教学奖。授课团队高度重视教学研究,共主持湖北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湖北省教育规划课题3项。从团队成员的科研实践来看,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科研实力较强。团队成员中大多具有国外访问、学习经历,作为访问学者参与了《货币金融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就这门课程的英文教学与国外同行进行过深入的交流,回国后与国外同行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有利于了解该课程在国外的最近发展和实践,学习国外同行的教学经验。

(三)教材的选用

目前国际化课程教学,主要是引进国外优秀原版教材。原版教材更新速度较快,学生可以接触到世界最前沿的理论,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符合与国际接轨的要求。作为最畅销的货币金融学教材,该书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用基本经济学理论帮助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结构、外汇市场、金融机构管理以及货币政策在经济中的作用等问题。该书是《货币金融学》领域的一本经典著作,被国内外很多高校作为本科生高年级和研究生教材。

(四)教学内容的确定

《货币金融学》是金融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学生充满对专业课学习的期待。而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学生不仅面临一定的语言障碍,缺乏相应的专业基础,而且教材内容多、信息量大,使得学生难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处理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学习金融的兴趣和自学能力,是推进国际化课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根据拟定的课程教学大纲,重点选取了利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中央银行、货币供求、货币政策等12章作为重点教学内容。通过这些章节的讲授,帮助学生适应国际化课程的教学,熟悉国际化课程的授课方式。这些授课内容,与传统的货币金融学授课框架基本一致,也有利于后续《货币金融学》国际化课程在其他班级的推广。同时,我们给学生提供原版教材所有章节的英文课件,对于受课时的限制未能讲授的部分,便于学生后续的自学。原版教材提供了教学的主要框架,但是国际化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仅局限于一本教材。在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丰富授课内容,更好地结合中国实际,我们在授课时也参考了国内“金融英语证书考试”的指定教材。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国际化课程并不等同于双语课程。国际化课程,固然离不开用外语讲授专业知识,但更强调国际化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增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对整个专业知识构架的掌握为目的。鉴于《货币金融学》课程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学生又缺乏感性的认识或直观的体验。在授课的过程中,一方面,采取浸入式教学模式,使用全英文课件,但在讲课的过程中,对一些关键性的概念用汉语做适当的解释。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英文表达机会,培养学生的英文思维,锻炼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强化启发式、案例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的使用,提高学生参与国际化课程建设的积极性,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六)考核方式

《货币金融学》国际化课程的考核,注重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考核,相应提高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平时成绩的比例,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对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英语能力的评估。学生的平时成绩主要源于四个方面:作业练习、课堂提问、小组展示和课程论文。小组展示是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结合授课内容,选择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来进行分析和探讨,着眼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小组展示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尽量用英语来阐述观点,不仅可以锻炼同学们的英语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课程论文则着眼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

四、推进《货币金融学》国际化课程建设的建议

开展国际化教学和创建国际化课程,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对于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货币金融学》国际化课程授课团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方面。

(一)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国际化程度

教学能力的国际化程度是影响国际化课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后续的建设过程中,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策略。一方面,为教师创造更多出国学习的机会,提供更多接触国际化教学的途径,不断拓展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提高教学团队的国际化授课能力;另一方面,聘请一些外籍教师参与授课,增加学生与国外教师交流的机会。

(二)创新国际化课程教学模式

国际化课程建设的过程是教学改革的过程。不仅要求教师了解、研究和借鉴国外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同时还要传承国内教学中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构筑适合中国情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国际化课程建设模式。[4]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讲授式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发展,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学生思维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将进一步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借鉴翻转课堂的某些做法,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三)注意不同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国际化课程建设,需要处理好国际化课程与非国际化课程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注意国际化课程与非国际化课程之间的衔接,也要注意不同国际化课程之间的协调。比如,“金融英语”和“货币金融学”课程之间的衔接。国际化课程的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基础,掌握一些术语的英文表达,这是提高国际化课程授课效果的重要基础。因此,《金融英语》应该开设在《货币金融学》国际化课程之前。另外,还要注意不同国际化课程之间授课内容的协调。比如,我校的《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都是立项建设的国际化课程,这些课程之间难免存在在内容的交叉,要做好不同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四)有效利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获得国外高校的一些免费的优质教育资源。这些网络开放课程,使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国外课堂,也是国际化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货币金融学》国际化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帮助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如要求学生课下观看网络公开课,比如耶鲁大学的《金融理论》,耶鲁大学的《金融市场》等全英文金融影像资料,并组织小组讨论,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不断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

(五)加强国际化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国际化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原版教材提供的各类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国的实际,补充完善课程教学大纲、课件、案例、授课视频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国际化课程开课之前,为学生提供详细完整的英文课程教学大纲。根据拟定的英文教学大纲,制作英文课件,为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提供框架。外文教材中的案例皆选自国外,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补充我国经济金融领域的相关案例,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的案例,容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彭芸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邱伟芬.财经类高校课程国际化策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92-95.

[2]陈雪红,徐文彬,王斌.基于国际化战略的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建设[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2):47-49.

[3]吴莉娜.耶鲁大学的国际化战略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11,(5):39-43.

班级课程建设范文篇10

(一)评价结果不准确以及形式单一化

(1)现在高职院校对课程质量的评价的传统方式,少有对课程建设等其他方面的评价,多是采用学生评教,教师或督导听课模式对课程教学质量打分进行评价。打分也存在着漏洞,从而产生不准确的地方,如评价的时间不科学,评价的分数标准不一致等等,不能准确反映课程教学效果。而教师、督导听课模式评价,往往也会因为印象、人情、面子、利益等因素影响到课程教学分数的准确性。(2)课程质量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包含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等众多因素,不同类型的课程,质量评价有着不同的标准,评价形式的单一化,加上结果的不准确,会局限教师的课程建设思路、课程教学方式,降低教师的课程教学要求,可能会导致教师一味的讨好学生,反而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

(二)评价反馈不理想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往往以简单的分数来体现,不能反映课程的整体情况,对课程建设和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帮助不大,而且信息延迟,结果多数未公开,对教师保密,不能调动教师参与评价和建设课程的积极性[2]。学生座谈反映的课程教学问题,多数是与教师缺乏沟通的结果,如何加强与教师的沟通,教师是否进行了调整……往往后继无力了,没有措施机制保障,仅靠教师自觉完成。

2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质量评价与监控文化内涵的优化

(1)以人为本,激励为主传统的课程质量评价与监控以管理为主,强调考核、鉴定、选拔,目的性和功利性强,给师生都施加了压力,从而忽视了评价与监控的初衷[3]。课程质量评价与监控的目的主要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建设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更好地促进高职技能人才培养。对教师,通过良好的沟通、鼓励及时帮助他改善改进课程教学质量,积极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对学生,不仅挖掘他的潜力,培养他的职业技能,还要培养他的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使他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人,最终实现共同进步。(2)就业导向,多元评价就业为导向不等同于一味追求就业率,促进高职学生就业;就业为导向指的是职业素养的教育,职业技能的培养,人才培养始终面向企业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4]。在这个前提下,高职课程质量评价与监控的方向可以体现多样性,是灵活多变的多元评价。

3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质量评价与监控的优化

(一)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质量评价机制科学实施的优化

现在,课程建设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重点专业课程往往花大力气去建设,对课程质量的评价就是对课程建设的结果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判断。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质量评价机制的主要就是看课程建设是否将企业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有机结合并融入到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中[5]。这种评价机制是合理的,评价的效果好坏,在于该评价机制能否科学的实施。以高职工科专业项目式仿真教学课程为实例,该类课程质量评价与监控机制实施的优化说明如下:全面丰富完善课程评价指标。可考虑的评价指标包括:(1)授课班级的学风、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2)项目式课程实施设计是否包含了安全作业意识、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资源利用与计划能力等关键能力;(3)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如职业道德、知识水平、自制的教具模型、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手段方式、课堂气氛互动等等;(4)教师对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素养成长所做的工作,如与学生的沟通次数状态、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安排等等。就业为导向,吸收企业人员加入评价。确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课程建设,构建体现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体系、校企合作的教学组织运行体系,是高职课程改革的关键[7]。企业人员更注重课程教学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使得课程质量评价系统更加开放、评价结果更加合理,有助于将课程教学和企业就业挂钩,实现教学和企业的对接。

(二)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质量监控保障机制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