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方案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9:32:31

班级管理方案

班级管理方案范文篇1

为加强、加快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打造办学形象,特制定本办法。

二、班级管理人员的设置

班主任:全面负责班级工作;

三、班级日常规考核内容、分值及考核分工

1.班主任晨检:20分。考核:办公室。

2.班主任履职:10分。考核:政教处。

3.班主任督察班级教学:10分。考核:政教处。

4.广播操:10分。考核:团委、政教处(团委牵头、统分)。

5.教室卫生:10分。考核:团委、政教处(团委牵头、统分)。

6.责任区卫生:5分。考核:团委、政教处(团委牵头、统分)。

7.宿舍卫生:15分。考核:团委、政教处(团委牵头、统分)。

8.宿舍纪律:10分。考核:政教处。

9.班主任督察寝室:10分。考核:政教处。

考核统计、公示:政教处

四、考核办法

〈一〉考核方式:班级考核分为月考核及学期综合评估。

1.月考核:分为日考核和每周不定期考核,算出各班月考核得分,排名、公示并兑现班主任部分津贴(每月扣40元,综合考核时发放)。

2.班级月考核:月考核分=常规考核分+奖励-扣分

〈二〉月考核细则:

1.班主任晨检:按时晨检(以学校作息时间表为准),少一次扣1分,最大分20分。每月由办公室根据考勤机统计。

2.班主任履职情况考核细则(分值:10分)

9.班主任宿舍管理,政教处根据班主任督查寝室的记录综合打分,满分10分。

说明:

1.上述各项扣分的最大限度不超过该项目满分,即各项扣分扣完为止。

2.广播操、教室卫生、责任区卫生、宿舍卫生、宿舍纪律每周公布。

〈三〉班级特色活动和家长会考核办法

1.班级特色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有益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班级凝聚力的特色活动参与人数超过班级人数一半的得2分,否则得1分。活动需经报校团委批准同意、有计划、有总结、活动要有图像资料,班级常规卫生大扫除不算。

2.家长会:建议每学期召开一次,开得2分,不开不得分(家长到会率要达到50%以上,否则得1分),由班主任提供资料,政教处考核(月考核时当月核算,学期综合考评另算)。

〈四〉扣分

1.由于班级教育与防范失当原因造成学生人身安全事故的由政教处或学校处理的,每件扣5分,由政教处汇总。

2.恶性违纪。班级出现恶性打架、群体斗殴(5人以上).、、敲诈他人、偷窃等严重违纪事件,每件扣5分。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处理的打架斗殴、敲诈勒索、聚众闹事、盗窃、抢劫等严重事件扣10分。

〈五〉一票否决

在校学生且在校期间因违法犯罪,被公安机关依法查处,给予拘留以上处分的,或者由于安全事故造成重大事件或重大影响的,实施一票否决,取消该班主任当月考核奖和学期评先评优资格。

五、考核结果的应用

1.班主任津贴标准。班主任每月享受班主任基本津贴和月考核奖金。班主任月基本津贴标准:男生班400元/月、春招男生班480元/月、对口或综合班240元/月,专业混合班(男女生比例在7:3和3:7之间)320元/月、其余班级260元/月;职高男生班班主任月考核最大奖金500元,职高女生班班主任月考核最大奖金400元,对口高考班班主任月考核最大奖金300元。实际奖金以考核结果为准,专业混合班在原月考核基础上上浮10%,实习班班主任只享受基本津贴160元/月。2.连续担任男生班班主任工作的,每增加一届,基本津贴上浮80元,其余班级上浮40元。

2.班主任津贴计算

职高男生班班主任月津贴=基本津贴+班级月考核奖励分×4.6元/分+(x-50)×2

职高女生班班主任月津贴=基本津贴+班级月考核奖励分×3.6元/分+(x-50)×2

对口高考班班主任月津贴=基本津贴+班级月考核奖励分×2.6元/分+(x-50)×2

说明:x为班级学生数,x小于50时以50计算。

3.考核结果作为班主任解聘、续聘的重要依据。月综合考评分数低于50分者,工作中因有严重失误造成严重后果、严重影响、严重损失或不胜任班主任工作者经校长办公会决定解聘其班主任职务。

4.班级月考核结果在次月15日前统计完毕,经校长办公会审定后公示三天,于20日前发放到位。

班级管理方案范文篇2

关键词:班主任;中职学生;班级管理;管理理念;集体意识

1前言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应该摒弃陈旧的管理理念和方式,重视通过班级管理对学生实施集体意识和优秀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培养,进而打造更高质量的班集体。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中职班主任应该思考怎样保障学生的主体性,在公平公正原则的指导下,开展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鼓励中职学生参与班级活动,更好地成长。这样可以提高班级管理的先进性,也有利于收获更高层面的班级管理效果。

2班主任应该尊重中职学生的主体性,重视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

研究指出,班级管理效果会影响中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班集体的组建质量,班主任应该了解怎样开展更高层面的班级管理,通过班级管理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学习意识。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认知到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和中职学生的角色定位———自己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而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成长规律。本文认为,班主任应该尊重中职学生的主体性和成长需求,重视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指导学生更好地参与集体生活,给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更多的力量。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思考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和中职学生表现出的成长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和目标。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开展各种班级活动,都应该尊重中职学生的主体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更高水准的管理方案。同时,班主任应该改变以往以批评教育为主的班级管理模式,重视和中职学生进行平等沟通和情感互动,进而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和情感态度。班主任应围绕中职学生呈现出的认知能力、学习需求、具体成长情况和管理问题,采用平等互动的方式针对性解决这些问题,鼓励学生投入班级管理和各项活动中。

3重视指导班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建立班级制度

中职学生希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希望他人能尊重自己的个性和成长需求,不喜欢被他人告诉应该怎样做或者什么是不正确的。基于这样的性格特点和需求,班主任应该重视指导班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在公平公正原则下建立班级制度。第一,班主任应该尊重和理解中职学生和家长,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以利于开展更高层面的班级管理工作。这样可以给班级管理注入更多的力量,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等方式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思考怎样给中职学生开展更高层面的思想指导和行为引导,与家长合作共同指导学生成长。第二,通过自我管理提高中职学生的主体性和管理意识,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1]。基于中职学生的课程基础和思维认知能力制定班级管理方案和准则,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解决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这样能提高班级管理的自主性和成效。第三,在公平公正原则的指导下建立班级管理制度,分析班级管理的重点和需要关注的事项,在班级学生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管理细则和执行方案,这样可以强化班级管理质量。通过以上几方面的管理工作,班主任能提高中职学生的班级管理效果,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有利于管理效率的稳定提高。

4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综合素养,通过奖惩和双向引导的方式提高中职学生的集体意识

班级管理效果会影响中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班集体的组建质量,而班主任的综合素养会影响学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应该从这些方面对班级管理制度和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本文认为,班主任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通过奖惩和双向引导的方式提高中职学生的集体意识。首先,班主任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给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班主任应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应用,结合实际情况对管理方案和模式进行合理的调整。班主任也需要学习和运用心理领域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中职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提高班级管理的最终质量[2]。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掌握更多先进的管理理念与能力培养模式,给班级管理注入更多力量。其次,班主任需要建立奖惩制度,通过双向引导强化中职学生的集体意识。根据具体管理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奖惩制度,对表现优秀且学习态度端正的中职学生进行奖励,对行为欠妥的中职学生进行适当惩罚,以调动中职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提高班级学生的集体意识,在推动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上,更好地展示中职学生的个人风采。

5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开展高水准的班级管理,提高中职学生的主动性

在素质教育指导下,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应该摒弃陈旧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优秀价值取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高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动力,班主任和中职学生可以借助多种社交平台进行信息交流或是解决问题,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逐渐提高中职学生的能动性。班主任可以创设班级微信公众号,开展智慧班级服务。班主任需要对班级学生表现出的服务需求进行调查和分类,根据调查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然后借助微信公众号为学生推送相关的信息内容,进行主题交流和思想观念的互动,增加自身和中职学生之间的沟通[3]。例如对学生进行生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和情感态度。班主任还可以运用其他社交平台和班级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师生交流的有效性、趣味性和灵活性,创新管理工作的开展形式。例如借助QQ和微博等平台和中职学生进行交流,公布班级管理信息或是活动公告,提高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认知程度。班主任也可以通过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观察中职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班级学生的心理问题或是成长困惑,通过平等沟通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班主任能开展更高层面的班级管理,在提高中职学生参与班级活动主动性的基础上强化管理实效。

6结论

班主任进行教育管理时应摒弃陈旧的管理理念和方式,重视通过班级管理对学生实施集体意识和优秀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培养,进而打造更高质量的班集体。本文认为班主任应该尊重中职学生的主体性和成长需求,重视指导班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并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建立班级制度。同时,班主任也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通过奖惩和双向引导等方式提高中职学生的集体意识。此外,班主任应该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开展高水准的班级管理,逐渐提高中职学生的能动性,打造优质班集体。

参考文献

[1]杨美琴.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和分层管理理念,优化中职班级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19,121.

[2]曹瑞超,哈峥,吴玺.“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的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探讨[J].河北农机,2019(11):47.

班级管理方案范文篇3

关键词:企业化;管理;高校班级;理念

说到高校班级,其本身与中学甚至小学的班级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中小学,学生们基本以学习生活为主,很少有课余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其他的一些社团或者社会活动。因此,很多学者都称中小学生为“单纯的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学生们开始接触社会,其活动的范围较之中小学有了很大的扩展。这首先是因为高校生基本上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其次也是高校教育的主旨不再是单纯的培养学生学习成绩的原因。如果说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那么高校生就已经成为了枝干,经过打磨是要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的。高校的管理一方面还是传统的知识教育,这个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有着巨大的差别,也就是所谓的隔行如隔山。另外,高校生的综合素养成为了高校教育最关键的教育目的和意义。基于此,单纯的学习成绩管理已经不是高校管理的全部,更多的关于情商、智慧、为人之道和处事之道的教育成为了高校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

1企业化管理模式对高校班级管理的意义

相对于高校而言,企业立足于社会,需要更多的智慧和谋略。企业家在进行企业管理的时候,无论其风格如何,大体上讲求的是专业、效率、执行和创新四个方面。将这四个方面引入到高校班级管理当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1高校班级管理的专业化

高校班级通常都是按照专业进行划分的,也就是说一个班级通常都是一个专业的学生,很少会出现几个专业组成一个“所谓的班级”的情况。少则二三十人,多则四五十人,这些人凑在一起,对于他们专业性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所学到的本专业的知识乃是他们走出校门后下半辈子衣食无忧的依靠。例如,理工科的管理与文科的管理就不是一个专业管理的范畴,理工科管理要向着他们的专业性靠拢,在管理时更多的采用严谨的思路和策略。在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时,应当遵循科学严谨的思想,使他们养成这种良好的思维习惯。有人说学理工的学生呆头呆脑的,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坏处,而是一种专业的素养,这种素养体现在一个人的做事风格、思维风格和为人风格上,对于其专业性的养成和日后工作习惯的养成能够起到铺垫的作用。相对而言,文科生的管理就应该洒脱和变通一点,这与他们的专业性有很大的关系。学历史的悲天悯人,学经济的胸怀天下,学艺术的视野独到常常另辟蹊径,这些都是其专业性塑造的专业化的人格和思维习惯。因此,在对不同专业的班集体进行管理的时候,就要发挥出这个专业的特点。对于企业管理也是如此,会计公司的管理一定是锱铢必较的,因为他们清楚数字的重要性;出版社的编辑和作家一定是想象力丰富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工业企业一定是时常想着性价比,因为这是他们的生存之道。将这些企业的管理方式活用到高校班级管理中来,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化素养和专业化品格,也是塑造整个学校大的专业学习氛围,培养专业化较强的合格毕业生的有效思路和手段。

1.2高校班级管理的效率意识

事情的好与坏,甚至成与败,有时是很难分清楚的,这大部分是因为时间的缘故。在进行企业管理的时候,如果一项新的技术能够在企业还支撑得住的情况下开发出来,那么就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如果晚于企业的承受拐点,那么就会为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在这里,不是为了大谈企业兴衰,而是大量的事实证明,企业管理中的效率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时间就是生命,而效率与时间是可以等同的”,一位企业家如是说,一语道出了效率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将这个特点转移到高校班级管理,也是如此,在管理的过程中注重效率,培养学生做事的效率意识,对于他们的成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班级要组织活动,要求学生A在一天之内购买100支气球,那么学生A接到任务后应该怎么做呢?首先,他需要知道哪里有卖气球的,假如是甲乙丙三个地方,那么这三个地方哪里的便宜并且质量好呢?假设乙地,那么是不是就去乙地买呢?首先,应该意识到一个时间的问题,乙地的气球就算再怎么物美价廉,但是一天之内无法买到供应活动需要,第二天买回来一堆质量好并且便宜的气球而活动已经过去了,又有什么用呢?类似的,高校班级管理中会涉及很多这样的例子,最常见的是对于某活动或者某项目的策划方案问题。老师要求学生在一周之内拿出一个举办某场活动的方案,学生甲经过努力在规定时间内拿出一个不完善的方案,学生乙有很成熟的想法但是无法在一周之内完成自己的方案。那么,老师应该表扬谁呢?很多人认为像这样的问题应该选择深思熟虑的方案,因为这样考虑的最全面。事实并非如此,在企业管理当中,向自己的上级应该尽快提交方案而不是等所有方面都考虑齐全后在进行,有时候,做事比方向更重要,因为方向可以在做事的过程中慢慢发现,而如果所有的条件成熟后再行动,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这里所说的就是高校班级管理的效率意识,效率就是时间,而时间是一个企业最大的成本,万事具备的场景并不是没有,只是机会往往在万事俱备的时候已经溜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高校老师们应该有意无意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和时间成本意识,让他们学会取舍,这样才能够在今后的职场生活中走得更远。

1.3高校班级管理的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阶梯,这是21世纪毋庸置疑的真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创新就是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过程,原地踏步的企业注定是要走向灭亡的。作为一名高校生,处于朝气蓬勃的青年时代,创新的想法和念头应该能够展开翅膀翱翔在天,而班级、学校应该提供这样的环境和氛围。首先是管理模式的创新,在高校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积极与外界联系,将企业、社会的管理模式纳入到班级管理中来,达到推陈出新的效果。其次是管理思路的创新,紧跟时代的步伐,将最新的思想结合到班级管理中来,既能够提升老师和班干部的管理水平,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们创新的热情,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就。最后,高校班级对创新的培养应该最终形成一种氛围,在遇到任何值得思考的地方时,都应该采取发散的思路从多个角度和不同的层次进行思考,第一能够开阔思路,第二能够培养学生的素养和气质。

2高校班级企业化管理的具体方法

诚如上言,企业化管理模式中的专业、效率、执行和创新文化在高校班级管理中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那么,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操作呢?

2.1增加对学生考验的机会

在高校班级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模式的方法,一是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二是为毕业后进入企业打下一定的心理基础。因此,高校班级中应该增加对学生考验的机会。例如,遇到一些事情,故意让学生来做出选择。万事不可能尽善尽美,每一个方案都有其优劣,关键在于取舍,使学生掌握这种取舍的道理和规则。在一次次的抉择面前,学生慢慢学会了取舍之道,也就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方法,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心理基础,同时也培养出了自己的“职业素养”。尤其是在高校班级进行执行力文化贯彻时,增加对学生考验几乎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步骤。执行力文化不能仅仅存在于口头或者口号当中,当学生不能够按期完成一个任务时,适当的“惩罚”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能够圆满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同时也是对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让学生充分了解“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本性”的生活哲理。

2.2理论联系实际

企业文化的培养并不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日常宣传到位也十分重要。借鉴到高校班级管理中来,日常的班级文化宣传也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学生在高校待了几年,都不知道自己学校的校风和教学理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口号、标语甚至通过考试的方式对班级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目标进行宣传,让学生铭记于心,达到人人理解和人人执行的效果。

2.3与企业合作进行教学

企业的文化教育和企业管理技巧毕竟是企业在常年累月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有的甚至是以血的代价换来的,也不是说引入就引入的。但是,如果学校能够与企业进行合作,聘请企业的管理人员到高校的课堂上进行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的分享,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更多的注意力,同时对于企业来讲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十分必要。

2.4案例教学

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企业管理,二者都需要一些经典的案例进行支撑,案例教学法也是一种生动同时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方式。通过对案例的演绎和解读,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最终起到班级管理和管理育人的目的。比如,笔者在教学中,尤其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和学生干部队伍借助企业管理模式的理念和学生进行交流。一个运作良好的企业,它的生存必须由一个非常好的管理队伍,班级管理也同样如此,任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那么一个班就好像一个企业,班级是否优秀,在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中,有助于培养班级的成员分工以及班风建设,也对学生干部执行力的提升有很好的培养作用。

3总结

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在高校班级中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不仅是因其新鲜而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同时也是一种优秀的“执行力文化”和“务实文化”的培养过程。在管理的过程中,采用企业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一方面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有效提升学生素养。

作者:巢居鹏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班级管理方案范文篇4

一、明确班主任在班级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

班级管理实际上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无论是何种班级管理方法,只有老师先尊重、关心、爱护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积极配合,不仅仅是服从管理,更是主动去参与班级管理。班主任实际工作中,可以管的方面实在是太多了,尤其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有些学生必须通过老师的约束才能有正确的行为,如果对其放任不管,任他自生自灭,他就可能真“灭”了。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这位教育家是在告诉每一位班主任,应该把一些具体事务派下去,要学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位学生都直接参与班级管理上来。班主任要做的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大胆授权,引导着学生参与管理。在笔者的班级管理中,主题班会、班级卫生、宿舍卫生、早操等一些活动,笔者都放权给了班级中的各个班干部、团干部、小组长、个人,也就是班级中的每一个人。行动上虽然放了,可实际上笔者的思想仍绷紧着。作为班主任,要抓重点,抓重心,做好激励、动员、协调、奖惩监督和思想调节工作。

二、建立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模式

班主任如何才能有信心有底气地放手让学生去做呢?这就更要求班级管理精细化,也就是每个人都参与管理,每一处都有管理,明确分工,并落到实处。在笔者的班级管理中,班级内的任一件事情的完成,都有一定的流程。那就是:一有目标,这个目标可以由学生自己制定,也可由师生共同制定;二有布置,这件事情该怎样去完成,班干部可以拟定一个方案以及执行措施;三有落实,任何事情都是要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四是有检查,一般说来,应该是谁管理、谁负责、谁检查;五是有结果,结果联系着奖惩;最后还要有公示,让班级的每一位同学都知道结果,以便于发扬或改进。以笔者班级的教室卫生为例,同学们自己制定了目标:争取卫生红旗常驻自己班级。接下来卫生委员和班长就拟定了一个教室卫生打扫分配方案,方案具体到每一天某一个时间段哪一位同学做哪一项卫生打扫工作。全体同学对方案无异议后,就要对自己所分配到的打扫卫生的工作按时完成了。每天的卫生打扫,小组长是第一检查者,卫生委员是第二检查者,班长是第三检查者。检查结果同时计个人分和小组分,每周根据分数评出最优个人、小组以及做得比较差的个人和小组,并作为期末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最后这个检查结果通过班会通报给班级每一位同学。在这样的精细化管理之下,笔者所带的班级几乎次次被评为文明卫生班级。班内的同学们人人都是责任人,各级组织,层层负责。班级精细化管理建立起一个有效模式,促进每位学生对班级的自我自觉管理,使班级成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三、重视培养班级干部,建立长期有效评价机制

班级管理方案范文篇5

1.1有助于开放、平等交互模式的构建。学校师生可以在易班平台上有效的互动,教师或者学生可以进行帖子的发表、博客的撰写、话题的发表、群组讨论等,实现彼此之间的信息交互,通过这样的交流模式,师生能自由发表自身见解与意见,通过虚拟班级社区平台,实现班级管理的开放性、民主性。通过易班平台,师生之间信息的公开化程度逐渐拓展,班级成员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管理,而是自主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重视班级管理中,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参与度,便捷、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思想,新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有助于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培养,实现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1.2有助于扩大平台的信息容量。“易班”是一种新媒体平台,其主要集合了博客、论坛、相册以及网盘等众多教育信息,结合多种社交平台的服务功能,逐渐成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师生沟通与交流的专属阵地。还有,“易班”平台能结合学校师生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开辟学生学习的资料库,这样一来师生能对学习资料进行有效地存储与共享。对于学生来说,“易班”平台能提供大量的网络存储空间,拓宽学生的学习路径,教师则在易班平台上海量公告,教师与学生都能在易班平台上上传丰富的学习资料。高等中医药院校能利用易班平台,展示学校或者班级的活动照片,在易班平台上建立出特色的班级空间,让学生、学生家长等能浏览学校丰富的活动。1.3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传统班会与班级活动,实际班级管理形式给师生提供互动机会是有限的,通过传统班会与班级活动,师生之间感情交流机会比较少,由此班级感情建立也是很大局限性的。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是不愿意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鸿沟,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情况。通过“易班”平台,师生、生生之间能得到更大的交流平台,加上易班比较稳定的班级结构以及完善的实名认证过程,可以让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教师与学生在易班平台上本身就是平等的,这也有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的构建,缓解了师生僵化的关系。

2.基于“易班”平台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2.1发挥易班平台优势,组织开展班级集体活动。高等中医药院校班级管理中,一般一个辅导员要负责两个以上的班级,在班级集体活动组织之前,老师就可以利用易班平台优势,汇集班级学生的思想,统一成活动方案。在“易班”集体活动收集中,可以通过匿名投票的形式来进行行动方案的决定,能按照细致、全面地活动计划逐渐推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辅导员老师可以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将活动方案的征集通知到易班平台上,让学生积极发表自身观点,发挥学生的潜能与优势,综合学生的意见推出一套详尽的实施细则。在这个歌活动期间,学生能在易班平台上分享不同运动规则、技巧,在有效发挥易班平台优势的同时,还能增强班级活力,调节班级活动氛围。2.2利用易班平台特点,满足师生不同交流需求。在“易班”投入使用之前,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师生都是通过QQ、飞信以及MSN,实现师生之间有效沟通与交流。而易班平台的信息,则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高校教师后台管理工作也十分便捷。还有,易班像是一个电子教室,师生能掌握彼此联系方式以及在线状态等信息,融合了易班的开放性与隐蔽性,充分满足师生之间的多种沟通需求。2.3借助易班平台,开通心理健康教育渠道。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班级管理借助易班平台,开通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大学校园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着较强的竞争性关系,复杂的人际关系,加上学生可能还面临着一定就业压力,学生的心理负担也逐渐变重,因此中医药院校可以通过改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开通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对学生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班级管理平台,可以建立出一定心理辅导平台,建立出易班中的一个“私人消息”功能,让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平台,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了解与解决,发挥网络隐蔽性、便捷性特征,及时了解学生心理问题,达到很好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易班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班级管理模数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其要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基础上,发挥出易班在班级管理中的优势,提高易班班级管理效率,确保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此来保证更好地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刘伟,王迅,徐光辉.“易班”网络平台下工科大学新生班级存在问题及管理模式构建[J].人力资源管理,2018(01):312-313.

班级管理方案范文篇6

关键词:新高考;班级管理;策略

2014年9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式启动。2019年4月,江苏等第三批高考改革的八省(市)公布实施新的“3+1+2”高考方案,除了统一的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外,考生还要在物理、历史两门科目中选择一个科目,另外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科目中再任意选择两个科目[1]。这样一来,共有六门科目作为高考科目。此方案共有12种不同科目组合方式供考生选择,虽然相对于浙江和山东等地,科目组合数量已经大大减少(浙江最多达35种),但由于学生选科方向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以往选科相同的学生被安排在固定教室内上课的模式显然已经行不通了,根据选科组合情况进行教学和管理将成为学校育人模式和班级管理的一种新常态。在新政策实施过程中,基层学校一定会遇到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必然存在“难为”之处。但改革势在必行,只要立足学校实际,不断探索班级管理的新办法,还是大有可为的。

1新模式下班级管理的“难为”之处

新高考改革一方面是为了优化普通高校人才选拔机制,以推动国家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科发展需求,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但已适应原有高考模式的班级管理者,面对新高考,他们既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也没有前瞻性的操作方案供指导,在实施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系列难题。

1.1班级常规管理面临新挑战

在原来的行政班管理模式下,每个班级都有相对稳定的教室、学生和任课教师,班级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具有相对稳定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也建立了相对固定的情感联系,教师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班级内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优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在新高考选科模式下,选科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大部分学生处于走班上课的状态,班主任无法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跟踪,在平时管理中极易出现空白区。此外,学生在原有固定班级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固的情感联系也会减弱,从而影响了教育效果。例如,学生走班到指定教室上课,班主任就难以及时了解学生走班时的听讲状态和作业完成情况;有些本可以在课间等固定时间进行的师生交流,可能因为教室的变动而错失宝贵的谈话机会。此外,全校学生每日大规模走班上课还会产生其他潜在问题,诸如一些常见流行性传染病防控难度增大、学生作业监控与教学质量无法保障、走班教师请假后调课困难等,这些问题都在考验学校管理者的智慧。

1.2教育评价过程面临新问题

除了班级常规管理遇到新困难,新高考对开展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班级评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评价困难重重。原先平行班级之间管理和学生学业成绩的差异,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实绩和管理实效。但选科走班后,班级内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班级人数存在巨大差异,一个年级内可能出现单一的选科组合班级,由于没有可参照的平行班,学校在评价这些教师的工作绩效时,很难真正做到科学公平。久而久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也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团结。其次,学生评价将面临挑战。学生需要根据不同的选科临时组合在一起,到相应的教室上课学习,同时,由于班主任担负着繁重的学科教学工作和其他事务,无法持续关注班级学生,师生间正常见面交流的机会也减少了,导致班主任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表现,因此很难做出客观评价[2]。走班模式还会使一个行政班级内学生的互动交流减少,可能导致原有的学生互评机制无法顺利进行。最后,班级评价方式也会面临诸多阻力。以往学校对班级的评价主要根据学习成绩、班级凝聚力、卫生状况、自习课纪律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每个学校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管理模式和评价方法。在新高考模式下,学校出现大量的走班班级,原有的常规检查、评比和反馈显然无法适应这种学生流动大的走班模式。如何及时反映班级常规管理的真实情况并做出客观评价,是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1.3班级文化建设面临新障碍

对高中生而言,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对他们的成才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能够唤醒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纠正学生的各种不良习惯,起到规范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在新高考选科走班模式下,原有的班级文化建设面临新的障碍。学生每天在各个教室走班上课,原来行政班级的集体概念逐渐淡化,学生对行政班级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也会逐渐变得模糊,原本个性鲜明的班级文化和班级特色会在选科走班的大背景下逐渐削弱,班级之间的界限会逐渐被打破。由于选科走班无法固定教学对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班级组合形式越来越成为常态。因此,如何重塑班级文化、彰显不同班主任管理的特色和水平,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2新模式下班级管理的可为之举

新高考改革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和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为了适应新高考的选科走班模式,推动现有班级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势在必行。面对高中班级管理的现状,基层教育管理者只要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实践,还是大有可为的。

2.1转变班级管理理念,倡导学生自主管理

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强调教师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教师管理得太严格、太死板,会使学生失去自主管理的机会与能力。新高考打破了这样的管理模式,班主任要借此机会让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逐步培养自律、专注和高效的学习习惯。班主任要转变管理理念,把自己的角色从看管者变为引导者,学会逐步放手,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可以通过轮换制的方式,每月安排两名学生负责某一学科的教学辅助工作。这两名学生可以由教师指定或由学生自荐,他们的工作包括布置和收发学科作业[2]、向任课教师及时反馈课后学习情况等。负责人要定期轮换,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以减轻教师负担[2],锻炼学生的协调管理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值日班长制”“流动红旗制”和“常规周考评”等多种形式进行引导和规范,让学生逐步学会自主管理,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当代高中生大多从小学开始就忙于参加各类辅导班,还要完成繁重的作业,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机会,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很多高中生的学习习惯与小学、初中时期没有本质差别,如果突然进行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很可能会使他们不知所措,甚至失去学习方向。

2.2探索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高考改革提出了“两依据一参考”的人才选拔要求。高校在择优录取时,不能只看考生的高考成绩,还要关注他们在高中阶段的过程性表现(即考生在高中期间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情况)[3]。全新的高考录取办法目的是改变原有“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等单一的评价选拔机制。因此,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素养,也要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身心健康,并且分年级、分阶段加以实施。比如,可以参考大学的学分绩点制,按照学年或学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过程性评价,由学校教务部门规范记录,在一定范围内公示,保证客观公正,并将其作为学生升学的一项重要指标。高校录取方式的多元化,必然会引导高中的教学和管理方式做出相应的变革,使高中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过程性学习,而不是让一次高考决定学生未来的命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3实施全员德育,尝试团队化班级管理新模式

新高考选科走班模式带来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对班级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班级形态的变化必然会引发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我们既不能像往常一样将班级管理的责任全部压在班主任身上,也不能全部寄托于学生的自觉自律,而是要探索师生共同参与的团队化班级管理新模式。首先,不能全盘否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班级常规事务管理,如学校大型活动、主题德育活动或校外实践活动以及特殊学生教育等工作,仍需要由班主任牵头进行。其次,实行任课教师课堂负责制。由于选科走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行政班级,每位任课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对自己的课堂秩序负责,对自己的学科教学负责,在班级管理中积极发挥作用。任课教师是班级的“第二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纪律、出勤和作业等方面的管理,直接负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把这些工作推给班主任。此外,要实行偶发事件首要问责制。高中生情绪波动大、易冲动,同学间容易产生矛盾,甚至发生肢体冲突等偶发事件。针对这些问题,要在弄清事件原委的前提下,根据校规校纪适当给予主要责任人惩戒,用制度红线提醒学生勿冲动,学会克制情绪和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偶发事件。只有真正落实师生共同参与的全员德育管理模式,才能避免选科走班制下出现班级管理真空,才能使新高考改革真正落到实处。新高考改革的大幕已经在全国徐徐拉开,我们既要看到新高考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要看到改革面临的现实困难和挑战,以及改革对每所学校、每个班级和每个学生的巨大影响。班级管理问题是当前亟须解决的紧迫课题,唯有顺应时展的潮流,勇于探索和创新,不断优化高中班级管理模式,才能让每个班级都焕发出勃勃生机,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9〕31号文件)[EB/OL].(2019-04-21).

[2]徐强.“选科走班”新常态下班级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教育观察,2020(6):102-103.

班级管理方案范文篇7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文化;班级管理

为了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班主任应该转变自身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由班级管理中的领导者与说教者,变为参与者与引导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而非教师的耳提面命中学会自我管理与自我完善。那么,班主任如何在完成自身角色转变的同时,履行自身的工作使命,实现高效的班级管理呢?笔者建议班主任能够从优化班级文化入手,发挥班级文化对于学生思想的熏陶与影响作用以及对于学生行为的约束与引导功能,使学生在班级文化的带动下,加强自我教育,实现自我成长。基于此,在本文中,笔者尝试以“美化班级环境”“完善管理制度”“开展集体活动”“树立模范标兵”为契机,探索优化班级文化的途径,并以此为切入点,寻求加强班级管理的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帮助广大班主任从优化班级文化的视角,拓宽工作眼界、创新工作方法、强化班级管理。

一、以美化班级环境为契机,优化班级文化,加强班级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曾用“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强调环境对于学生教育的重要性。诚然,真、善、美的环境不仅能够带给学生精神享受,还能够给予学生思想熏陶,是优化班级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因此,笔者建议初中班主任抓住以下几个重要环节,美化班级环境,优化班级文化。首先,创造德育机会。班主任应该充分应用班级的装贴画、黑板报、展示栏等空间,创造德育的机会,使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受到正面的引导与积极的影响;其次,营造书香氛围。班主任应该通过读书角、布告栏、习作展等平台,为学生的互相学习与交流创造机会,在班级里形成热爱阅读、热爱学习、热爱交流的良好氛围;最后,形成团结风气。班主任应该通过标语、班徽、班旗等具有班级特色的物品的悬挂或摆放,增加学生的归属感与凝聚力,在班级形成团结向上的风气。例如,班主任可以每学期给学生设定一个黑板报的主题,并要求学生每周设计新的板报内容,装饰班级环境。比如,初一上学期的板报主题为“法治社会建设”。围绕这个主题,学生设计了“法律知识普及”“做遵纪守法公民”“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等板报内容。通过创作和阅读这些板报,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之间养成自觉自律的习惯,形成遵守规则的意识。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提高自身在班级活动中的自律性,从而大大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再比如,班主任鼓励学生共同设计班徽,并将班徽制作出来悬挂到讲台两侧。有班级人数为42人,班级门牌号为八年级一班,于是,同学们集思广益,对于4、2、8、1四个数字进行巧妙设计,跟班花图案——梅花结合到一起,组成了本班的班徽。每当这个凝聚着全班智慧和全员情感的班徽出现在学生眼前的时候,都能够提醒他们,八年级一班的42名同学是一个团结的整体,他们像梅花一样傲雪而立,坚强不屈。可见,此时的班徽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装饰物,而是激励学生团结与奋进的“催化剂”。这两个案例表明,班主任可以通过美化班级环境来优化班级文化,强化班级管理。

二、以完善管理制度为契机,优化班级文化,加强班级管理

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而合理的管理制度,是班级管理不可或缺的前提保障。然而,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很多学生对于班级的管理制度却缺少认同的态度和遵守的自觉。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这种制度只是班主任管理学生的工具,没有凝聚学生的意愿和心声。为了转变这种局面,班主任应该秉持民主管理的原则,让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与维护,使民主自治成为一种班级文化,从而强化班级管理。下面,笔者针对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步骤进行详细阐述。首先,共同商定管理规则。在民主自治的班级文化中,学生才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因此,班主任应该跟学生共同商定班级管理规则,从而赋予学生制度制定者与执行者的双重身份,提高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自觉性。其次,共同参与管理活动。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民主自治中的作用,使每个人都承担班级组织、管理和监督的责任,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最后,共同反思管理成果。班主任应该定期组织学生针对班级管理成果加以反思,使学生认识到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进展,从而对于管理制度及管理方法加以调整,形成更民主的班级文化和更高效的管理策略。例如,七年级新生入学的时候,班主任就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针对学习、纪律、卫生、礼仪等班级管理细则征求学生的意见。首先,问卷调研。班主任可以向学生下发调研问卷,针对班级管理的制度及方法询问学生的意见。其次,个别谈话。对于一些在班级管理中有经验或有想法的学生,班主任可以与他们展开个别谈话,倾听他们的心声。最后,集体研讨。结合问卷调研和个别谈话的成果,班主任可以跟学生展开集体研讨活动,并共同制定班级管理试行方案,要求学生按照方案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可以通过委派制、竞选制、推举制、轮岗制相结合的形式,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从而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与自觉性。到了学期中期,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针对试行的班级管理条例及方法进行讨论,保留好的部分,剔除不好的部分,补充缺失的部分,形成较全面而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案。在整个过程中,班主任充分尊重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营造了民主自由的班级文化,更通过这种文化,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

三、以开展集体活动为契机,优化班级文化,加强班级管理

班级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经历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彼此认同的、约定俗成的精神、情感和行为规范的凝结。因此,班主任要想优化班级文化,就需要为师生之间的共同经历提供契机,为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提供载体。基于此,笔者建议班主任积极开展集体活动,并使班级文化在集体活动中得以形成与升华。下面,笔者针对常见的、有利于班级文化优化与升华的集体活动进行详细说明。首先,文艺表演活动。在演讲、辩论、歌唱等文艺表演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借助活动内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同时,在班级内形成崇尚真、歌颂善、追求美的文化氛围,这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十分有益,也为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奠定了思想基础。其次,体育竞技活动。在体育活动中,班主任能够通过日常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坚韧、顽强的品格。同时,能够通过体育竞技活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团结精神。这些都对于班级文化的优化和班级管理的强化有着辅助作用。再次,社会实践活动。在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切实与他人展开交流与协作,促进自身合作意识的形成。同时,学生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促进自身责任意识的形成。当学生带着这些品质回归到班级生活中,就能够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也能够为班级管理带来积极影响。最后,交流分享活动。班主任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读书交流会、学习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交流学习经验、分享成长心得、加强情感沟通,从而为学生创设轻松而又紧张的学习氛围以及团结而又温情的心理环境。例如,月考过后,为了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也为了帮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班主任组织了一场“学习经验交流大会”。在大会上,学生们针对自己在学习中的困惑与收获进行了交流与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增加了了解,增进了感情。在大会结束后,很多学生自愿结成了学习互助小组。通过小组互助,学生不再需要班主任的督促就能主动学习。可见,通过集体活动,班主任能够构建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班级文化,并以此为契机,强化班级管理。

四、以树立模范标兵为契机,优化班级文化,加强班级管理

古希腊曾经有一句谚语:“模范比教训更有力量。”诚然,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与其每天盯着学生的错处,对他们进行无休止的说教,不如树立若干个榜样,使学生在榜样力量的感染下,自觉改正错误,见贤思齐。下面,笔者针对在优化班级文化、强化班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几类模范标兵进行详细阐述。首先,学习标兵。为了带动学生的学习,班主任应该在班级树立学习标兵。然而,此处要注意的是,班主任评选出来的学习标兵不仅要自己成绩好,还要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道德品质等各方面都具有表率作用,才能真正发挥榜样的力量,带动大家一起学习。其次,道德标兵。初中生的“三观”尚未完全建立,班主任在班级里树立怎样的榜样,就等于引导他们的“三观”向哪个方向发展。因此,班主任应该善于发现学生在道德上的闪光点,并树立道德标兵,使学生受到正面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三观”。这不仅有利于班级文化的优化,也为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最后,创意标兵。新的历史时期对于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班主任,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纳入工作范畴,融入班级文化。因此,班主任应该在班级里评选创意标兵,对于在学习与生活中具有独特创意的学生给予表扬和认可,从而在班级里形成勇于创新的文化,并将这种文化融入班级管理中,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班级管理的新途径与新方法。例如,学期末的时候,班主任在班级评选了五名学习标兵。其中,三名是成绩突出、名列前茅的学生,两名是进步巨大,突飞猛进的学生。在评选出标兵之后,班主任让这五名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与方法与大家分享,同时,鼓励其他同学借鉴这五名同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这五名同学的学习精神,你追我赶,共同争夺下学期学习标兵的称号。通过学习标兵的树立,在班级里形成了既团结互助又彼此竞争的班级氛围,这使班级的学习管理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可见,班主任可以以树立模范标兵为契机,优化班级文化,加强班级管理。综上所述,班级文化与班级管理相互影响,彼此相依。好的班级文化能够促进班级管理,同时,好的班级管理也能够优化班级文化。因此,笔者建议班主任能够通过“美化班级环境”“完善管理制度”“开展集体活动”“树立模范标兵”等途径,在优化班级文化的同时,加强班级管理,从而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营造良好氛围、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又保.基于信息化视野下初中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

[2]卓灿才.建良好班集体做智慧班主任——浅谈初中班级文化建设[J].名师在线,2018(06).

班级管理方案范文篇8

一、班级管理中外部相关突发事件的处理艺术

班级管理中外部相关突发事件是指由非班级内部成员引发,但却成为班级内部成员关注焦点并明显影响其思想行为选择取向的突发事件。班级管理实践中,这类突发事件因不涉及班级内部学生责任问题,不属于班级管理工作的硬性指标范畴而常常容易被忽略,久而久之往往会导致学生滋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然心理,思维上缺乏开阔视野陷入低狭困境,从根本上制约了我们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对于此类突发事件,班级管理者必须要根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心理,充分认识到这类突发事件的科学处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迫切性与必要性,高度重视这类突发事件潜在的重要教育价值,积极思考探寻其处理艺术。2013年12月20日,学院的一名男生于中午休息时间,驾驶燃油助力车外出,行驶至学院附近的路口时,因躲避快速行驶的大货车自己撞到了路灯杆上,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身亡。事故发生后,班主任、系主任、院领导都第一时间赶赴医院及学生家中探望、慰问,对学生家属的遭遇和情感表示了最大程度的理解,向遇事学生家长表达了积极协商解决问题的诚意,希望其亲属与学院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依据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事故认定结论,克制、冷静地进行沟通协商,合情、合理、合法地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然而,该男生“亲属”视学院积极态度、诚意于不顾,在交通管理部门还没有作出事故认定结论的情况下,向学院出具处理意见书,要求学院承担70%的赔偿费,共计430538.5元;多次组织年轻力壮的“亲属们”聚集在学院大门口打出白色横幅:“学院管理混乱害死人命,领导嬉皮笑脸不闻不问”,严重影响了学院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与社会声誉。面对班级学生的好奇及其对学院“不负责任”的误解,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引导:首先,充分利用给学生授课的便利条件第一时间将事故真相作了说明,告知学生相关媒体提供的法律咨询热线,建议学生打热线电话咨询或向法学授课老师请教,也可利用已学到的法律知识自行思考、讨论———学院在这一事故中究竟担负什么责任,如何处理为好。借助客观渠道,使学生对事故处理拥有相对理性的认识,增强依法维权意识,既消除了学生自己对学院“不负责任”的误解,又可以通过学生的有效传播,最大限度地降低这一突发事件对学院社会声誉的负向影响。其次,出于校园交通安全考虑,学院三令五申,禁止学生骑燃油助力车类交通工具入校,而该生却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终酿苦果。借此事实引导学生思考学院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增加学生对学院约束性管理措施的理解,消除学生对学院限制性管理的抵触情绪,提高学生自觉遵守学院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的主动性、积极性。再次,作为老师,作为校友,倡议师生共同为这个年轻生命的不幸陨落默哀一分钟,借助身边惨痛的案例事实,培育学生关爱他人,珍爱生命的精神底蕴。在遇到类似于此的突发事件时,班级管理者必须具有危机公关意识,第一时间从相关渠道获取全面、真实、可靠的事件信息,分析预测事件的进展,制定比较筛选出相对理想的处理方案并及时予以实施。2014年9月下旬,全系新生宿舍调整按照既定循环方案执行过程中,外班级男生宿舍一名成员拒不配合,导致多个宿舍的调整一度受阻,十几名男生搬着公寓用品在楼道内等候,后经相关人员大力协调方得以完成预案。当天晚上班内学生聊起此事多有愤愤不平之意———一是原本在4号公寓楼的一男生整体宿舍被毫无理由地单独调到3号公寓楼,与本班级宿舍群生生分开;二是宿舍调整搬迁过程中又遭遇上述意外波折。为了平衡学生们的情绪,笔者首先征询了班内曾“搬着公寓用品在楼道内等候”过的同学们的感受,他们纷纷表示:对外班级这位拒不配合的同学存有抱怨之心。由此又引导同学们想象:我们如果因为对宿舍调整方案不满而在执行过程中不予合作,将会引起更大的混乱,将会有更多的同学“搬着公寓用品在楼道内等候”。这一突发事件启示我们,如果自己是制订宿舍调整方案的管理者,一定事先详细调查,掌握全部相关资料,仔细比较分析,拿出整体上让学生省时省力、分布合理的宿舍调整方案,管理者进行管理决策时的每一点疏忽都会给部属带来不同程度的麻烦!而作为特定组织的部属人员,一旦管理层下达了执行指令,就理应全力配合,否则,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给组织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处理类似于此的突发事件,班级管理者必须具有自觉换位思考意识,设身处地考虑到学生的真实情绪反应,以此为切入点,从管理全局角度分析情理,指出利弊,权衡管理过程中的方寸得失,明确不同职位的责任担当,培养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二、班级管理中内部突发事件的处理艺术

班级管理方案范文篇9

关键词:新课改;班级管理;柔性管理

班级管理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创新教育的开展情况。就目前的教育情况而言,还存在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硬性的班级管理等情况,片面追求成绩、追求升学率,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各个学校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环境,重视班级管理。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谈谈新课改理念下的班级管理。

一、秉承柔性、开放管理理念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单位,因此,想要真正意义上开展新课改下的班级管理理念,其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教学观等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变。传统班级管理的任何事都是由教师决定的,围绕教师开展的,学生是被动的执行者,这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在于以生为本,注重对学生主体性的凸现,教师也应以学生的思想为转移,以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为目标来构建教育方案,以学生的综合技能、综合素质培养为教学的终极目标,真正以服务学生为基础来管理班级,借鉴柔性的管理方式,凸现柔性的管理理念。这里所说的“柔性”指的是:价值的导向功能、信念的支持功能、情感凝聚功能。同时,开放性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开阔,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新课改的实施需要依附学校的开放环境,即:学校对外开放、对学校内部管理组成部分开放、对学生开放等。力争构建开放式的管理、课程教学、课程评价等,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班级管理作为推动学校教育有效发展的动力和“标杆”,必须关注、了解、认知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动向,进而调整、完善班级管理理念,确保学校教育工作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

二、开展创新教育理念、工作方式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引导者,是学校领导者的得力助手,是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是学校与社会、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桥梁,在班级管理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传统教学理念中,班主任一般都是以教学为主,同时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其职能单一,主要以“管”为核心,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就某些学校而言,班级的综合成绩与班主任的绩效工资考核挂钩,迫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严厉、硬性地约束学生的行为,强化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方式,开展创新的班级管理,由“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变。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以“三维一体化”来创新班级管理。即:采取学校、教师、家长集中管理学生的方式,诸如:定期开展“家长、教师”交流会,便于教师和家长交换意见或建议,进而能够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有助于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管理形成统一、一致的管理方案。再如:成立家长中心,涉及到哪个年级,哪个班级的班主任做接待,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使家长对学生充满信任,进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完善学生的管理形式,调动学生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再如:制定家长邮箱,学校可以为有信息技术条件的家长提供便捷的交流平台,运用高科技、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家校沟通,有利于家校合作管理学生的持续发展。对于没有网络的家庭来说,可以让家长以书面表达的形式与教师进行沟通,这两种形式可以将家庭和学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班级管理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空间。

三、实施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

(一)构建人本思想的班级目标

班级目标是学生奋斗的方向,是班级成员的纽带,是推动班级发展的有效动力。同时班级目标是班级管理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班级建设中有着一定的作用,对学生也有着激励的作用。因此,构建班级目标应结合人本思想,即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状况、个性特征等实际情况,力争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这是我的目标,我一定要完成。对此,班级目标在构建时一定要关注全体学生,进而制定合理的、每位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的可行性目标,激励学生。

(二)构建人本思想的班级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实施人文教育理念的班级管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应倡导发扬民主、凸现学生礼仪、映射人文关怀的准则,为学生构建最理想的班级制度。其内容应以人文化为主,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师生共同构思内容,共同研究决定制度条约,进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此,应注意的是:第一,班级制度的内容涉及不能太绝对,允许学生发生“意外事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实践、探究;第二,制度的规定、内容等要以“导”为主,“约束”为辅,引导学生对于错误行为进行改正,重视对学生人格、信念、道德规范等的引导,凸现柔性的班级制度,以尊重为基础,以理解、沟通、引导为途径,以育人为目的,力求建立团结、和谐向上的班集体。总的来说,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发展,教育改革需要一个创新的、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和体系来支撑和确保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班级作为学校的基本单位,其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是实现新课改的关键之一。学生是教育的主要对象,班级也是由不同学生组成的。班级管理作为教育管理的子系统,实际上是“生—生”管理,作为教师应清楚地认知到这一点,在班级管理中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新课改理念来管理班级,从根本上强化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作者:王美奇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里小学

参考文献:

班级管理方案范文篇10

一、微信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微信不仅能为教育的咨询提供辅助作用,还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课程安排。教师可以针对特殊的学生为其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比如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单独为其布置作业,并引导其复习的流程等。家长可以利用微信向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家长与教师的实时沟通。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群功能组织学生对班级的管理进行投票,进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而且通过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交流还有利于丰富班级管理的形式。

二、微信助推小学班级管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