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培民的党性修养方法

时间:2022-12-06 02:49:00

郑培民的党性修养方法

郑培民之所以成长为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与他长期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时刻以共产党人的要求与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密切相关。在郑培民日记中不时可以看到要做一个“坚定的共产党人”,做一个合格的党员和合格的领导干部的话语。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坚定的共产党人”、做一个合格的党员和合格的领导干部呢?从郑培民的日记中我们不难找到答案:这就是要时刻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做到“四自”、“四慎”、“四讲”。

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郑培民在日记中一再强调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实际上就是强调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自觉地用党章和党内的各项规定严格要求自己,面对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袭,严以律己,防微杜渐,使自己的言论和行为都符合党章的要求,使自己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自重--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待人处事与自己的身份相符合。领导干部做到自重,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对待权力和使用权力,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不能用来谋取私利。郑培民是一个非常自重的人,他视群众尤其是残疾困难群众如亲人,不时送钱送物,不时写信、打电话问候;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经常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人民群众称他为“好朋友”“好兄长”;他面对各种红包礼金能做到“铁石心肠”,一概拒收;他从不利用职权占公家的一点便宜,为亲友提供各种便利,这一切都昭示了郑培民自重的高尚人格。

自省--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检点自己的作风。郑培民从大学读书起就把“吾日三省吾身”作为自己的座右铭,30多年从不间断,正是由于不断坚持自省,才使得郑培民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如他在1999年1月12日的日记中就这样反省了自己,他说:轻信和顾面子,是坚持原则、不被“戴笼子”、不做“老好人”的敌人。而恰是我在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也是我的弱点。今后要特别注意改进。这和有些“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一贯正确”的干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郑培民养成了自省的习惯,经常反思自己的所言所思所行是不是符合党中央的政治要求?是不是符合共产党员的标准?是不是符合党内生活的各项准则?一旦发现有所偏离,就立即加以纠正。

自警--经常警示和告诫自己,增强对腐朽思想及腐朽生活方式侵袭的免疫力。郑培民自警有两种情况:另一种是警告自己不要违背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一种是以别人的教训来告诫自己,提醒自己不要重蹈其覆辙。他日记本中的许多话如“严以律己,清白做人”、“大浪淘沙,警钟长鸣”、“‘屁股’上要干净”等等大都含有自警的意思。由于郑培民时时用党的政治要求、政治规范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要求、约束自己,因此在他的思想深处构筑了一条牢固的廉洁自律的防线,增强了对腐朽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侵蚀的免疫力。

自励--经常激励和鞭策自己,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郑培民强调自励,就是用远大理想、宏伟事业等来激励自己,激励自己为了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勇往直前,敢于开拓,敢于进取。他以不同于一般干部和老百姓的事业心责任感,在其位,谋其政。为达目的他不畏艰难、锐意进取,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奋发向上。在他看来,为党干事、为人民干事,干得越多越好,越勤越好。

慎独,慎微,慎始,慎终

“慎独,慎微,慎始,慎终”是郑培民经常提及,念念不忘,而且终身践履的修养方法,也是郑培民之所以能够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地为实现崇高的理想信念而奋斗,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不断经受各种考验的重要保证。

慎独--谨防自我放纵。郑培民十分注意慎独,尤其注意做到廉洁自律。主要表现在三点:一是注意在“隐”上下功夫。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郑培民都能坚守自己一尘不染的思想阵地,都能自己管住自己,努力在那些看不见的事情上做到固本守节,清正廉明。二是注意在“慎”上下功夫。郑培民经常提醒自己:人要淡泊明志,清白做人;做人,职务越高,越要做一个真正的人;钱是身外之物,不能成为钱的俘虏,做堂堂正正的人。三是注意在“见贤思齐”上下功夫。如他在看了电影《焦裕禄》后,对“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十分钦佩,并决心向他学习,永远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

慎微--谨防小恶积大恶。小节不保终累大德,这是一个真理。郑培民非常注意在“慎微”上下功夫,注意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如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旅差费的活期利息8元多钱,他如数上缴;到党校讲课,他拒收讲课费;工作调离、女儿结婚、父母辞世时不搞吃请;对于老乡或老朋友的礼物,他都付款,等等。正是由于郑培民做到了慎微,他才成为老百姓的知心朋友,他才保持了共产党人的真正本色。

慎始--谨防“第一次”。郑培民时常告诫自己要慎始,慎始实际上是他加强党性修养,保持自身廉洁的关键。把好了“始”,就掌握了主动,就能在各种腐蚀诱惑面前立于不败之地。郑培民认认真真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个“第一次”,其廉政簿和一些日记详细地记载了他如何“慎始”的细节,正因为不断“慎始”,他才敢说:我从政以来,从未接受过别人的贵重物品;从政以来,从来不愿意、也没有走关系,找门子,保持了人格、情操。

慎终--谨防晚节不保。郑培民重视慎始,更重视慎终,主要做到了三点:一是防止滋生灰暗心理。郑培民从一些领导干部由红变黑的蜕变过程中看到,堕落无不起始于心理失落、失衡、失控。因此,当他即将退出一线时,他认为由于年龄关系,到新的岗位工作,是符合规律的、是公平的,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精神状态。二是防止心力的懈怠。在郑培民看来,人生的历程,有如流水中行船,山丘中跋涉,心志要专一,心力要坚毅,如果松懈,随波逐流,就难逃触礁翻船、失足落崖的厄运。为此,他总是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三是防止革命意志衰退。有的人人老了,功高了,位尊了,于是就背上各种包袱,作茧自缚,自毁其身。郑培民则自觉放下资深的包袱、功高的包袱、位尊的包袱,慎始慎终,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终于为自己的一生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

这些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认真抓了“三讲”教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向孔繁森等先进典型学习,加强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深刻剖析违纪违法的反面典型,以案论纪,总结教训,进行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所有这一切,都对郑培民加强党性修养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三讲”教育对郑培民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把理想信念转化为自己内心的自觉,起到了重要作用。郑培民在日记中还在“三讲”后加上一个“讲团结”,“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就成为郑培民加强党性修养的一种重要方法。

郑培民讲学习,非常注重理论武装。他十分重视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要求自己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郑培民讲学习,非常注重学习科学文化及管理等知识。在他的办公室和家里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科学文化及管理知识的书籍、一本本写得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郑培民讲学习,十分注意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在工作中,他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经常找同志谈心请教,以熟悉情况,理清思路,适应环境,进入角色,发挥作用。

郑培民讲政治,首先是始终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郑培民之所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想问题、办事情都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最根本的就是郑培民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其次,是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定走群众路线。郑培民明确认识到自己和群众的关系是“仆主关系、船水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自觉把群众需要视为第一责任,把群众满意视为第一追求,把群众情绪视为第一信号,把发展经济改变面貌视为第一要事。

郑培民讲正气,在于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为群众谋利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做到了“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郑培民讲正气,在于他始终做到廉洁奉公,从不为家属子女而做有损党风建设的事,自觉地同一切腐败现象作斗争。郑培民讲正气,在于他敢于坚持真理,求真务实,立场坚定,刚正不阿,不媚上,不欺下,特别是在重大问题上,敢于挺直腰杆,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坚持按原则办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自觉同一切弄虚作假、瞒上欺下、言行不一、华而不实的现象作斗争。郑培民讲正气,还在于他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保质保量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工作任务为己任,经常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模范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

郑培民讲团结,特别是对领导班子的团结问题非常重视,在他看来,领导班子只有紧密团结,才能目标一致,齐心协力,聚精会神思改革,谋发展,求突破。如果不团结,搞“内耗”,工作肯定搞不上去。无论是在主要领导岗位,还是在分管领导岗位,郑培民都把团结问题放到突出位置加以考虑。在主要领导岗位上,他当好“班长”,带头讲团结。

总之,郑培民之所以能够做到光明磊落,之所以坚持不懈奋斗,就是因为他始终注意加强党性修养。郑培民不愧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人”,不愧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和合格的领导干部,不愧为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