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2-03-03 10:08:00

镇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十四届人民政府向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县人大代表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期间工作回顾

“*”时期是*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五年来,县人民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配合、支持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突破,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取得新的成效。全面完成了“*”计划所确定的主要奋斗目标,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全县经济总体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达12.16亿元,比*年增长1.8倍,比2004年增长16.6%,“*”期间年均增长22.9%。其中第一产业预计完成4.18亿元,比*年度增长81.7%,比2004年增长9.5%,年均增长12.7%;第二产业预计完成5.77亿元,比*年度增长8.61倍,比2004年增长25.2%,年均增长57.26%,其中*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亿元,比上年增长26.2%;第三产业预计完成2.21亿元,比*年度增长60.14%,比2004年增长10%,年均增长9.88%。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年的53.7∶14.1∶32.2调整为*年的34.38∶47.45∶18.17;预计*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3亿元,比*年度增长94.9%,比2004年增长34%,年均增长14.28%。“*”期间累计完成地方固定资产投资16.67亿元,*年预计完成地方固定资产投资5.7亿元,比*年度的2.19亿元增长1.6倍,比2004年增长19.2%,五年平均增长21.08%。

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6.87亿元,粮经草比例调整为1∶2.9∶0.3。大力发展以“轮台白杏”为主的特色林果业,杏树栽培面积从*年的4.6万亩发展到*年的20.06万亩,挂果面积已达6.1万亩,提前建成20万亩杏子产业化基地。*年,杏子产量达5.8万吨,农民人均杏子增收140元。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4.33万亩,总产5539.2万公斤;棉花种植面积22.1万亩,总产2581.6万公斤,实现了大面积单产117公斤以上的目标,农民人均粮棉增收100元。认真落实粮食直补政策,兑付粮食种植直补资金180万元。畜牧业发展成效显著,*年,全县各类养殖专业户发展到554户,牲畜存栏36.55万头(只),预计实现畜牧业收入13596.61万元,人均畜牧增收20元。*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552人,实现劳务创收1222.6万元,人均增收106元。农民收入快速增长,预计*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00元,比*年度的2286元增长79.3%,比*年增加401元,年均增长12.4%。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组织正在形成。以杏宝果品、华隆杏浆、德恒杏业为龙头的杏子产业链已初步构建;以鸿泰棉业为龙头的棉花贸工农一体化产业链基本形成,3万锭棉纺项目一期已经建成投产;以西域草业、轮胜马鹿、华轮畜牧为龙头的畜牧产业链正在搭建。西域草业5万吨苜蓿加工项目完工投产,华隆畜牧千头奶牛核心种群、永胜集团千头马鹿核心种群项目已完工。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村一、二期电网改造完工,农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年新建防渗渠217公里、渠系配套建筑物1538座,续建农村铺油路面78.9公里,完成农村抗震安居房建设1340户,在建434户。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石油石化产业地位突显。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石油石化、农副产品加工和矿业三大产业开发为重点,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石油石化、农副产品加工业、矿业开发“三足鼎立”的工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初步确立。

工业园区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初步显现石油石化产业集聚效应,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年财政投入2600万元完善了园区电网、路网、供排水、供气、供暖管网、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园区入驻企业达到43家。东辰9万吨甲醇/年、祥瑞5万吨轻烃/年项目和鸿泰一期1.5万锭棉纺/年项目顺利投产,天源石化氧化沥青和稠油技改项目、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年项目正在加紧进行,香港凯涟捷精细化工2万吨顺酐/年项目已完成报批手续,即将动工。*年,预计拉依苏、红桥两个园区完成工业产值7亿元,园区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75.8%,两大园区对工业发展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日益显著。

加快矿产资源开发步伐。年产108万吨煤炭产能技改建设工程进展顺利,9个9万吨煤炭产能技改企业基本完成整合。*年3口矿井完成技改投产。引进了新矿集团对阳霞矿区实施120万吨煤炭开发项目,完成了资源详查外业工作。阿切克铜矿风险勘探正在加紧进行。同时,对迪那河砂金矿和其他矿产正在积极招商,寻求投资开发。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业开发取得进展,与北京中坤投资集团签订协议,合作开发塔里木胡杨林公园。金融、保险、邮电、通讯、交通、公用事业、家政、社区服务业快速发展。以城镇为中心的商贸服务区进一步繁荣,市民一条街、新新路步行街、都护府大街、新渝商贸城、轮兴批发市场、314国道县城段商业区等一批现代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企业相继完工开业。

全县个体私营企业*年发展到169户,比*年度增长2倍,“*”期间年均增长40%;注册资金4.19亿元,比*年度增长12.6倍;从业人员2455人,比*年度增长1.8倍;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691户,比*年度增长20%。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城市化进程加快。“*”期间累计投产项目147项,总投资16.56亿元。完成了农业、水利、能源、电力、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卫生、城市建设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城区环境进行大面积改造,完成了三条主要道路改造、亮化、美化、广场改造等工程,实施了天然气入户、经济适用房建设、城市给排水、城乡抗震安居房建设工程。撤乡设(并)镇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了阳霞乡和群巴克乡撤乡设镇及大道南乡与轮台镇的合并。招商引资取得重大成果,*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合同资金72688万元,同比增长130.8%。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到*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723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41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实现了“*”计划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的目标。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步伐加快。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对全县教育资源进行了优化整合,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双语”教学全面推进,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改造中小学危房4.12万平方米,完成*镇中学民汉合校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两基”复验;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就学问题;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改扩建了一批重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基础项目,*年完成了县医院传染病房和妇幼保健院建设,全县乡镇卫生院实现“五配套”,医疗卫生设施逐步完善;广播电视事业长足发展,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和98%;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荣获自治区文化建设先进县称号。*年组织开展了“金色轮台”大型麦西来甫活动、“百日文化广场”等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自治区级优质服务县创建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72‰以内,实现了“*”计划预期目标。*年,为60名奖励扶助对象发放了每人每年600元的首批奖励扶助金,并对104户2003年以前领取“两证”农牧民家庭一次性兑现了*元奖励金。顺利通过自治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考核评估,荣获了“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继续组织开展了“6131”帮扶活动。认真开展“改制企业回头看”工作,为职工争取经济补偿金、补报住院医疗费等共计28万元,维护了职工的切身利益。着重解决了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十件大事。一是加大了村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村干部工资不低于乡村取消“三提五统”前的补助水平。二是抓好对特困、孤寡人口的扶贫工作。落实了145户特困家庭安居房建设,对无法脱贫的一些老弱病残“五保户”安排进了敬老院,为120户农村贫困户发放救济款3.6万元,为184户城乡特困户发放救济款5.52万元,为650名“三无人员”发放生活补助费19.5万元。三是巩固了“两个确保”和“一个低保”,抓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保证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扩大了失业、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确定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908户3816人,发放低保金426.2万元。四是大力开展“一帮一”就业援助,实现了1920人就业再就业。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建立了解决拖欠企业职工和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五是认真落实了我县由“二类”转“三类”地区的相关政策,提高了全县干部职工的工资待遇。六是继续加大了以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七是开展了“一助一”扶贫助学工程,共资助193名贫困中小学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县共有5387名中小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累计金额67.4万元。对全县残疾儿童实行免费九年义务教育。设立特困学生助学基金,累计发放助学金5.2万元,免收外来人员子女就学借读费达37.2万元。八是抓好城镇扶贫济困医院的建设,让特困人口得到起码的、廉价的医疗救治。解决了大病救济金7.5万元。九是加快推进城镇天然气入户工程,天然气入户数达2700户,方便了城镇居民、企业、工商户的生产生活需求。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取暖费补助标准,减轻了干部职工取暖负担。十是县财政拿出146.5万元,提高“三老”人员的生活补贴,将“三老”人员的生活补贴由原来的人均1200元提高到2400元,将全县487名“三老”人员和218名在职村干部全部纳入大病住院医疗保险范围,将在职村干部纳入养老保险范围,解决了“三老”人员和村干部老有所养问题。

生态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时期全县共完成生态投资2946万元,完成造林封育16.1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3.4万亩,封沙育林2.71万亩,抚育幼林3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九五”末的4.85%提高到7.86%。

民族团结不断加强,社会政治稳定的局面得到巩固。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使“三个离不开”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日益巩固。民族团结、军政军民团结、油地团结,各方面融合发展的局面进一步深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各项重大决策,始终保持“主动进攻,露头就打”的严打高压态势,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的各种破坏活动。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坚持“打防并举”、专门工作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方针,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制,认真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集中整治和“严打”斗争,有力地打击了各类犯罪。进一步加大信访工作力度,认真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化解和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维护了社会政治大局的稳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开展以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和公众聚集场所为重点的安全生产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取得积极成效,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保持平稳。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依法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加强与县政协、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联系。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提案,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761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571件,满意率均达98%以上。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积极开展行政许可“双清”工作,为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认真开展求真务实大讨论和创新发展环境活动,政府系统各级干部工作作风和服务意识有了明显改进。加强政务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镇政务公众信息服务网,提高了信息化水平。加大依法治县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四五”普法工作,各级行政机关和执法部门的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继续推行了村务、厂务、政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制度。大力开展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狠抓“三乱”的治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在不利因素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克服困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应当说,“*”期间是我县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也是人民得到实惠较多的一个时期,经济总体形势很好,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上级党委、人民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与县人大、政协的监督和帮助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各族工人、农牧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轮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驻轮各石油、铁路单位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资源利用率不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二三产业比重较低,石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很大,但受石油、天然气供应紧张和产品价格的影响,企业生产波动很大,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十分明显。二是受铁路运力的制约,石油石化、农副产品及成品、半成品等外运困难,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扩大发展。三是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仍然较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狭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需建设和完善。三农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可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四是受国家宏观调控、紧缩银根的影响,企业贷款困难,流动资金紧张,制约了企业的经营发展。五是财政收入结构单一,财政增收难度加大,收支矛盾突出。六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还不完全相协调。科教、文体、卫生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公共卫生安全体系还不健全,医疗卫生条件还有待改善。文化体育设施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就业压力增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尚未形成。在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还需加大力度。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决。

二、“*”期间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目标

本世纪前20年是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镇争取在巴州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非常重要时期。

“*”时期我县具备许多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自治区党委六届六次和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要推进库尔勒、轮台、库车、鄯善等石油化工业的大发展和建设南疆石油化工带,自治州将*镇确定为“一极多元”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元,这些都为*镇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我县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铜、金以及农副产品等资源优势,为全县加快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镇位于314国道、南疆铁路、沙漠公路和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在塔里木油气开发的交汇点,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随着和库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南疆铁路的扩运提速以及塔中民航机场的建设,轮台与国内外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小,区位优势会更加明显;这些年*镇经济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增强,特别是两个项目区已吸引了一大批骨干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产业基础和聚集优势,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显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鼓舞下,各族干部群众加快发展、实现小康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镇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经过多年的经济建设,积累了发展经济的经验,具备了加快发展的物质条件、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当然,完成“*”时期各项工作任务我们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自治州党委七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县委九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上来,抓住机遇,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创*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时期,*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发展,致富百姓,充分发挥政策机遇优势、油气矿产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水土光热资源优势、旅游资源优势等五大优势;以工业为支柱、园区为平台、项目为龙头,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三产多元化;创新以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为主的硬环境,以体制机制、招商引资为主的软环境;努力建成集石油石化重镇、“轮台白杏”之乡、生态旅游名城为一体的经济强县,推进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构建和谐轮台。

“*”时期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5亿元,年均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6.73亿元,年均增长10%,第二产业34.2亿元,年均增长42.6%,第三产业4.07亿元,年均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由*年的34.38∶47.45∶18.17调整为15∶76∶9;全县财政收入达到4.3亿元,年均增长13.3%;全县地方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0亿元,年均增长2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年均增长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元,年均增长10.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一)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继续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粮食生产保证自给平衡和完成地方储备任务,棉花生产继续在主攻单产、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上下功夫。“*”期末,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22万亩左右,总产达3.2万吨。

大力推进林果基地建设。在已完成20万亩“轮台白杏”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1241”系统工程,即围绕一个中心(以提高20万亩杏基地整体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两大转变(实现向加工增值转变、开拓市场转变);实施四大工程(推进杏标准化体系推广工程、果农技术培训工程、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创建名牌产品工程);实现一个目标(到2010年农牧民人均杏子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末,全县杏子结果面积达到20万亩,总产突破15万吨。

加快发展畜牧业。坚持“宜畜则畜、宜禽则禽”的方针,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发展牛、羊、家禽、肉猪、马鹿养殖,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养殖规模,大力扶持、发展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推进牲畜品种改良,改善畜群、畜种结构。积极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疫病防治网络体系,完善突发重大疫情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到2010年末,牲畜存栏达到40万头(只),年均增长2%。

进一步建立完善县乡农村劳动力服务中心,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鼓励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参与或从事二三产业,力争非农收入人均年增长100元以上。

抓好以“科技兴新”为主的素质工程建设,有计划地对农牧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推广杏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行粮食、棉花优良品种和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推广和普及林草间作和“三贮一化”饲料加工技术,提高农牧民素质和依靠科技增收的本领。

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形成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的产业格局。促进订单农业的发展,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理分配机制。加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鼓励和支持发展设施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交易市场、牲畜交易市场、果品批发市场。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开展以“好村庄、好农田、好渠道、好林带、好道路、好学校、好医疗卫生、好文化生活”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搞好乡村建设规划,改善乡村面貌。推进小康安居工程建设,全面完成上级小康安居建设任务,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加快推广节水技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全面推行配水到户。合理开发水土资源,增加农民人均耕地占有量。到“*”末,全县新增耕地15万亩,发展高标准节水农田5万亩,实现干、支、斗渠全防渗,渠系利用系数提高到60%以上。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的投入,农村实现村村通柏油路,牧区村村通公路。全面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强农村防病改水工程建设,解决2.2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水安全问题,使68%以上的农牧民都能喝上放心水。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县覆盖。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加快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配套健全乡村文化站(室)。发展农村通信和广播电视事业,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到100%。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大力推广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深化农用地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土地流转和林地、草地承包制度,加快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完善土地征用办法和补偿机制,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农牧民负担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

按照《自治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精神,因地制宜,加快发展非农产业,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尽快消灭“空壳村”,提高村级组织“有钱办事”的能力。

(二)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加快特色优势资源转换步伐,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工业经济实力和水平,巩固工业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力争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32亿元,年均增长44.5%,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年的41.8%提高到“*”末的70%。

做大做强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全力以赴地支持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积极争取油气资源配置,培育和壮大现有石油石化企业,提高骨干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中下游产品开发,调整石化产业结构,平衡石化产业布局,形成规模化、集约型、优势互补、科技含量高的石化产业集群,增强石化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争取到“*”末期,将*镇建成全疆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天山南坡石化产业带上名副其实的石化城。力争2010年石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2.4亿元,石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49.8%以上,形成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比较合理的经济发展格局。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在天源石化巩固100万吨沥青项目的基础上,实现60万吨催裂化/30万吨柴油加氢/年、22万吨液化气/10万吨聚丙烯/年和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年项目建成投产。加快东辰二期18万吨甲醇和三期36万吨甲醇改扩建项目建设,力争2010年企业甲醇生产规模达到40万吨。同时,做好聚甲醛、二甲醚等后继甲醇深加工项目。祥瑞化工二期戍烷发泡剂项目和20万吨轻烃改扩建项目建成投产。凯涟捷一期2万吨顺酐项目和二期6万吨丁烯二酸酐项目建成投产。与此同时,大力扶持通奥、华油、迪源、凯瑞特、赫纽克等一批石油勘探开发服务企业,做强做细油气开发服务型产业。通过扩大招商引资渠道,力促一批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工艺成熟、产品市场需求量大、投资少、见效快的石化项目建成投产,增强*镇石化产业发展后劲。主要促进5万吨精细润滑油、40万吨醋酸、3.2万吨乙炔、40万吨二甲醚、6万吨甲醇蛋白和4万吨甲胺等项目建成投产。

培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杏子深加工、棉花加工、畜牧养殖、草加工业的发展。“*”期间,通过培植和壮大华隆杏浆、德恒农业、鸿泰棉业,做强杏产业、棉花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品科技含量,创建3个自治区级名牌产品。

做大做强杏子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华隆杏浆三期扩建和原料基地项目以及杏宝公司1万吨鲜杏加工扩建项目建设。重点扶持德恒农业加快开发杏浓缩汁、杏仁蛋白粉、杏仁油、高级低(原)糖杏脯、杏果乳复合饮料、杏香精及维生素B17等高附加值产品。力争“*”末,县域内企业加工鲜杏能力达到14万吨。

大力扶持鸿泰棉业加快棉纺项目建设,在3万锭棉纺项目投产的基础上,2006年上1万锭气流纺,力争把鸿泰棉业建成全州棉纺织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加快西域草业万亩苜蓿种植基地和苜蓿加工项目建设,结合生态项目建设,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大人工种草力度,力争2010年牧草业发展及加工有实质性突破。

大力发展矿产开发业。大力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加大矿产勘探和开发力度,加强地质调查与矿产评价力度,培育和建设以煤化工和盐化工为主,其它矿业开发为辅的战略资源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使*镇在2010年成为自治州矿产开发重点县之一。重点扶持新矿集团120万吨煤炭开发项目,阳霞矿区60万吨煤炭开发项目,在完成3口矿井技改的基础上,完成其余6口矿井的技改,力争2010年原煤生产能力达到258万吨,煤工业增加值在全县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有显著提高。

加快工业园区发展,促进产业发展集约化。创新园区管理体制、运作机制、招商方式、服务内容,不断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把工业园区建成招商和发展的平台以及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的主要载体。抓住塔里木油田的勘探开发机遇,力争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公司在轮台兴办石油石化企业。围绕拉依苏石油化工区,重点发展石油石化中下游产业,培育精细化工产业。围绕红桥石油服务区,做强做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服务和石油勘探设备的制造与维修等相关服务产业。

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引进与本地加工产业密切相关的高新技术,重点发展石油、化工、保健品等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回报的高新技术产业。

(三)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按照三产多元化的要求,突出特色,抓住重点,大力发展以旅游业、商贸流通业和综合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切实提高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抓好*镇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督促中坤集团加大投资力度,三年内完成3.5亿元投资,做大做强塔里木胡杨林公园,使之成为巴州乃至全疆旅游亮点之一。继续抓好旅游开发招商,加快交通、餐饮、服务、娱乐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挖掘民族民俗和历史文化遗产,做好民俗和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不断提升旅游层次和文化内涵,使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末实现旅游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10%以上的目标。

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培育和发展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连锁经营组织、现代批发市场,逐步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建设并规范轮台镇和阳霞镇农副产品批零交易市场、煤炭市场、干鲜果品市场和牲畜屠宰市场等市场建设,构建完善市场体系。

大力发展综合服务业。提升交通运输、邮政、电信、宾馆、酒店、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水平;稳步发展房地产二级市场,推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开发建设,加快发展休闲健身、社区医疗、家政服务等社区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咨询、会计、法律、教育培训、体育健身、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中介组织,进一步拓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实现水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加强塔里木河、迪那河、阳霞河等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重点抓好“五一”水库、迪那河灌区改造、阳霞灌区改造、塔河综合治理、日本协力基金贷款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扩大高新节水面积,完善水利工程配套设施,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依法管水,推进供水机制改革,全面推行“配水到户,按方收费”,规范水费收取行为。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各项水利设施,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完善重点河流防洪减灾设施,提高防洪能力。鼓励集体和种植大户依法开发地下水资源。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和能源电力建设。重点完成塔中机场建设。按照自治区总体部署,协助配合库尔勒—阿克苏高速公路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道路养护管理体系及建设农村客运站点。以改造现有道路为辅,进一步加快矿区道路建设。推进拉依苏铁路专用线建设。积极争取实施园区35KV双回复线建设,争取南疆大电网在*镇设220千伏变电站,鼓励大型企业建立自备电厂。完成农村电网三期改造和10KV配电网改造工程。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积极筹划城区道路扩建工程。实施市民一条街至红桥石油服务区、新新路步行街至都护府大街和药材公司至314国道的道路建设。继续实施城市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以广场、街道和单位庭院为重点,抓好迪那路两侧、314国道以北等路段旧城改造工程。完成水上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和医疗垃圾处理场所建设。增建公交站点、娱乐健身、公厕等公益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重点抓好阳霞镇、轮南镇和群巴克镇建设,合并建设中心镇。力争在“*”期间撤县建市。

大力发展社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邮政、电信网络,加快互联网建设,增加网络宽带,逐步推进县域无纸化办公等信息系统建设和基础测绘工作。加强档案馆库建设和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与资源利用水平。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上力度,坚持“先有后优”的指导思想,创新发展环境,努力营造“重商、亲商、惠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提高服务质量,鼓励社会各方面投资兴业。进一步改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方式方法。在招商重点上,立足*镇石油石化、农副产品加工、矿业和旅游业四大产业,突出抓好产业链招商和开发式招商。有针对性地策划、包装一批可操作性强的项目推介出去。“*”期间,招商引资额达到30亿元。坚持放手、放开、放宽、放活,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在扩大总量、提高档次、增强实力上实现新的突破。力争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上缴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新增就业再就业占全部城镇就业人数“三个比重”逐年递增,尽快形成“经济以民间为主、投资以民力为主、企业以民营为主、事业以民办为主”的局面。

(六)“三个文明”统筹发展,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进步。

以科教为先导,以科教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坚持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发展路线,提升发展经济的科技能力。放活科技人员,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2010年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实现50%,科技推广、科技成果应用率达到75%,全县25%的村建成科技示范村,全县25%的农户成为科技示范户。坚持农科教三教统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积极开展初高中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和农民实用科技技能培训,实行“绿色证书”制度、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和转移就业能力。“*”期间完成科技馆建设。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保证“三个增长”和“两个提高”。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巩固“两基”成果。继续推行“民汉合校”,普及“双语”教学。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培训力度,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整体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社会化办学,加快建设农村寄宿制教育,提高高中教育和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到2010年基本普及农村学前一年教育,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努力使全县教育结构进一步完善。改善教育基础设施,继续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落实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杜绝贫困家庭学生辍学现象。

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各类人才整体水平。健全人才培养、使用、选拔、激励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基本实现人才分布合理、素质较高、结构适应产业结构的目标。

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设立重大疾病救助基金,完善贫困人口、低收入家庭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济困医院。加快卫生体制改革,依法规范医疗、医药市场的管理。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加大对医疗卫生投入的机遇,积极争取有关项目、资金,进一步改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增强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农村医疗服务和救助水平。加大投入,提高应对公共卫生突发应急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巩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成果,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积极争创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末全县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以内。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以文化创建工程为载体,加快县博物馆、体育馆和影剧院和农村文化站(室)建设。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到2010年全县所有乡镇建成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的文化活动场所;村一级建成“四室一厅一场”的文体场所,面积不少于600平方米;力争到2010年完成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的筹建,全民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网络初步形成。全县部分乡镇建成民族艺术之乡或体育先进乡镇,不断巩固和提高自治区文化建设先进县和体育先进县成果,向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县和体育先进县迈进。加大对广播电视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到2010年,实现“村村通”多套广播电视,多套广播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达100%,完成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和“西新工程”目标。

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就业技能和创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期间全县城镇实现新增就业3000人,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增加20%。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2010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城镇职工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8%,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率均达到80%以上。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发展老龄事业。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积极推行开发式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开辟增收途径,改善贫困人口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关注弱势群体,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优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关心贫困人口、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生活。继续巩固和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进一步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问题。落实农村贫困户抗震安居房建设补助政策,争取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资金,基本解决农村贫困户、残疾人住房困难。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贫困户、残疾人口的救助和服务,努力解决弱势群众就业、就医、就学困难,实现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城镇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96%以上。

推进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依法行政、科学执政、依法治县水平,抓好“五五”普法工作。完善村民自治,加强社区民主建设,坚持和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校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关于维护稳定的各项方针政策,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再教育,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三股势力”、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保障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深入开展“严打”,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正确的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保护合法、取缔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继续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重点抓好煤矿安全、道路安全、食品药品安全,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青年文明号和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营造文明健康、奋发向上的社会风气。强化“三义三德”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开展军地、油地共建,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推进创建“双拥”模范县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七)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

树立科学资源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重点抓好矿产资源开发的统筹规划,加强对重点行业的节能降耗和资源消耗管理;逐步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大力提倡绿色消费,逐步建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

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继续实施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退牧还草、防沙治沙、天然林病虫害防治、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监测体系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重点做好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林业援疆”战略的政策机遇,加快公路和铁路绿化建设,突出抓好防护林建设,完善和巩固农田林网化建设,整体推进生态建设水平。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减少对森林植被的破坏,维护生态平衡,继续做好草湖地区生态移民工作,加大移民工作的后续投入。积极做好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工作,在抓好95万亩的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工作的同时,争取将我县215万亩的国家重点公益林全部纳入到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范围。

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落实项目环境评价制度,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设,提高城镇集中供热能力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以及医疗固体废弃物处理的能力。2010年城市供水、永久性成套建筑燃气基本普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医疗固体废弃物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

(八)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

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正确履行政府经济调节职能,强化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提高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的能力,把管理和服务的重点放在做好综合协调、编制规划、制定政策、监管服务上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大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确保各项决策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行政监督体系,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法制型政府、廉洁型政府和节约型政府。

三、认真做好二○○六年的工作,为全面完成“*”规划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2006年是实施“*”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新疆发展和战略部署,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规划的顺利实施开好头、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自治州党委七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县委九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富民强县”为己任,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近期与远期、“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以商贸和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推进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努力构建和谐轮台。

2006年宏观经济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GDP达到15.5亿元,增长27.5%;财政收入达到2.54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12亿元,增长42.5%;招商引资额突破7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4488元,增长9.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为完成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继续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粮食生产保证自给平衡和完成地方储备任务,棉花生产继续在主攻单产、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上下功夫,棉花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其中亩产120公斤以上的面积达到10万亩,亩产150公斤以上的面积达到4万亩,总产达到50万担以上。通过政策和利益推动以及科技培训,引导农民种植工业番茄,力争工业番茄种植面积达到5000—10000亩。以建设无公害食品基地县为目标,扩大设施农业规模,支农资金、财政资金向设施农业倾斜,重点发展瓜果、蔬菜、花卉、水产等特色农产品,加快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后续产业。

二是继续推进林果业基地建设。在已完成20万亩“轮台白杏”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1241”系统工程,即围绕一个中心(以提高20万亩杏基地整体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两大转变(实现向加工增值转变、开拓市场转变);实施四大工程(推进杏标准化体系推广工程、果农技术培训工程、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和名牌产品创建工程);实现一个目标(到2010年农牧民人均杏子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进一步做大做强“轮台白杏”产业。以解决农民卖杏难为重点,大力发展杏子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华隆公司和杏宝果品扩大生产规模,力促德恒公司投资1亿元一期建设年产1080吨冷榨甜杏仁精油、年产1000吨杏仁蛋白、年产10000吨低糖高级杏脯、550亩白杏生态示范园项目年初投产,同时积极开发杏浓缩汁、杏果乳复合饮料、维生素B17等系列产品,拓展加工领域,促进企业合理竞争,实现优势互补。推广杏子晾晒技术,鼓励杏子制干,为20万亩轮台白杏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打开市场空间。

三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坚持“宜畜则畜、宜禽则禽”的方针,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发展牛、羊、家禽、肉猪、马鹿养殖,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在资金和信贷上给予大力扶持。大力扶持、发展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推进牲畜品种改良,改善畜群、畜种结构。积极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疫病防治网络体系,完善突发重大疫情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坚决防止“禽流感”、“五号病”等重大动物疫情的传入和发生。坚持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积极探索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办法。2006年力争农牧民人均畜牧业增收达到60元以上。

四是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来抓,教育广大农牧民树立市场意识,鼓励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参与或从事二三产业,拓宽农民非农产业增收的领域和渠道,力争非农收入人均增长100元以上。

五是以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龙头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培植和壮大华隆杏浆、德恒农业、鸿泰棉业,促进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链条形成良性循环。加快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体系建设,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村综合效益。

六是以“科技兴新”素质工程为平台,以培训为手段,不断提高农牧民的适用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全面推广杏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行粮食、棉花优良品种和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推广和普及林草间作和“三贮一化”饲料加工技术,提高农牧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七是以“好村庄、好农田、好渠道、好林带、好道路、好学校、好医疗卫生、好文化生活”为重点,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和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努力实现“三个确保”,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继续加强以乡村道路、防渗渠、抗震安居房、农田和道路林网化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对完成测设的216公里乡村道路要争取立项,尽快启动并全面完成;力争塔力克水毁枢纽工程开工,新修防渗渠240公里,完成配套建筑物*座,启动并完成2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全面推行配水到户;完成2600户抗震安居房建设任务。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村电网三期改造工程。

2、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紧紧依托优势资源,大力推进石油石化、矿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三大产业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构筑石油石化、农业龙头、矿业开发“三足鼎立”的工业发展格局。

一是全力以赴做好油气资源利用工作。积极配合中石油、中石化合理布局原油加工产能,争取增加原油配置量,力争在轻油和稠油混合加工上占有一席之地。在用气方面,争取中石油、中石化两条输气管道敷设进入拉依苏石油化工区。同时积极争取天然气供应,为企业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料。

二是加大重点石化项目的协调落实力度。力争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年、香港凯涟捷一期2万吨顺酐/年、东辰甲醇二期18万吨/年、祥瑞5万吨戊烷发泡剂/年年内投产,天源石化60万吨催裂化/30万吨柴油加氢/年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同时,围绕沥青、甲醇、溶剂油、合成氨等现有生产项目,做好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对三聚氰胺、二甲醚、甲胺、甲醛、醋酸、乙炔等项目,加快前期论证和招商进度,启动后续石化产业项目。对通奥石油、黄河固井、渤海管具、理想石化、中海泥浆等中小石油服务型企业,支持其做大做强。

三是加快矿产资源开发步伐。积极推进108万吨煤炭产能建设,在完成3口矿井技改投产的基础上,2006年全面完成其余6口矿井的技改工作。扶持新矿集团120万吨煤炭开发加快实施,力争2007年建成投产,使原煤产量达到150-200万吨。同时,积极推进活性炭、复合肥等煤炭综合利用项目调研论证。加快推进在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上实现零的突破。同时加大阿切克塔什铜矿的勘探开发力度,力争完成资源详查工作。

四是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园区的承载能力。围绕县城、拉依苏石化工业区、红桥石油服务区、轮南小区、阳霞矿区“一主四次”县域经济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强园区电网、路网、供排水、供气、供暖管网、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抓好力拉依苏石化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拉依苏铁路专用线。2006年财政投资不少于2500万元,完成两个园区剩余道路以及绿化、亮化等附属设施建设。阳霞矿区道路争取立项。不断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将两个园区建设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龙头,对外开放的窗口、体制创新的示范、城市建设的样板,以吸引更多的投资集聚园区。

五是深化企业改革,巩固企业改制成果。加大企业改制“回头看”工作力度,督促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法落实职工的工资、福利和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等待遇,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加大对困难企业的扶持力度,使没有主业的企业尽快确立主业,以确保落实职工工资、福利等待遇。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发展以旅游业、商贸流通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启动*镇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与北京中坤集团的合作,尽快审定塔里木胡杨林公园总体规划并付诸实施,督促中坤集团加大投资力度,履行投资承诺,做大做强塔里木胡杨林公园,使之成为巴州乃至全疆旅游亮点之一。加快交通、餐饮、服务、娱乐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同时积极做好其他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使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规范对新新路商业步行街、市民一条街、都护府大街、314国道商贸街、城镇集贸市场、轮兴综合市场等“四街两市”的管理,培育和发展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连锁经营组织、现代批发市场,逐步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宾馆、酒店、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提升服务业水平;放开房地产二级市场,推行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开发建设;加快发展休闲健身、社区医疗、家政服务等社区服务业,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物业管理,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加快发展信息咨询、会计、法律、教育培训、体育健身、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壮大农村集贸市场、干鲜果品市场、煤炭批发市场、活畜交易市场。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缓解经济发展“瓶颈”制约。

紧紧抓住国家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有利时机,在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资金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我县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塔里木河、迪那河等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重点抓好“五一”水库、迪那河灌区改造、阳霞灌区改造、塔河综合治理、日本协力基金项目建设,力争“五一”水库立项,启动日本协力基金水源地和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扩大高新节水面积,完善水利工程配套设施,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与区、州交通主管部门的协调力度,及时掌握自治区和自治州有关公路建设的相关政策,积极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继续加快我县乡村道路建设。启动塔中机场建设。积极争取实施园区35KV双回复线建设,争取南疆大电网在*镇设220千伏变电站。继续抓好草湖异地搬迁工作,大力推进“三北四期”、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促进自然生态恢复。以库尔勒—阿克苏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对涉及我县今后发展的县城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大的规划进行进一步论证和修编,启动县城环城公路建设,扩大建设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力争早日实现撤县建市目标。

5、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打造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一是加强激励机制建设,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围绕自治区、自治州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经济大发展这个中心,建立健全单位、部门、企业争取项目、资金以及企业创名牌、创利税大户的激励机制,制定并实施招商引资奖励及优惠政策,规范企业入住园区投资建厂、创汇创税、享受优惠的要求和标准,激励全社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轮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在招商引资上进一步加快节奏、拓展领域、创新办法、提高水平、增强实效,特别是进一步改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方式方法。在招商重点上,立足*镇石油石化、农副产品加工、矿业和旅游业四大产业,突出抓好产业链招商和开发式招商。坚持“先有后优”的指导思想,鼓励社会各方面投资兴业。彻底解放思想,敢于给投资商让利,努力营造“重商、亲商、惠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领导干部负责制,认真抓好项目负责制的落实。启动项目库建设,切实做到储备一批、论证一批、投产一批项目,促使我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确保完成7亿元的招商引资任务。四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在扩大总量、提高档次、增强实力上实现新的突破,力争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上缴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新增就业占全县城镇就业人数“三个比重”逐年递增,尽快形成“经济以民间为主、投资以民力为主、企业以民营为主、事业以民办为主”的局面。

6、进一步加强增收节支工作。

继续加大争取上级追加专项资金的力度,积极培植地方财源,降低地方财政对石油的依赖程度。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和过紧日子的思想,不断深化和规范财政管理,狠抓各项增收节支工作措施的落实。加强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做到应征尽征,应收尽收,严禁各类偷税漏税、骗税、越权减免税以及其他涉税违法违纪行为。加强对非税收入的征管,坚决防止跑、冒、滴、漏。进一步加强财政审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从严控制各种非生产性支出,重点支持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完善部门预算管理改革,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

7、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进一步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放活科技人员,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民汉合校步伐,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行“双语”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巩固自治区文化体育建设先进县成果。加快卫生体制改革,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加大对医疗卫生投入的机遇,积极争取有关项目、资金,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改善农牧区医疗卫生条件。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提高播出质量。积极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加强档案建设,积极争取档案建设项目资金。完成*镇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油地、军地共建活动,积极推进创建自治区“双拥”模范县工作。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抓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教育引导全县人民进一步增强团结互助、依法竞争和改革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努力营造团结文明的人文环境、诚实守信的经营环境、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

8、坚持以人为本,努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是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今年,我们将着重抓好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十件大事。一要继续加强以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抗震安居住房建设补贴标准,把补贴标准由每户1000元提高到*元,继续实施特困户建房每户补贴5000元政策,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要争取将我县列入自治区第四批推行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范围,全面启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三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启动塔中机场建设,继续推进乡村道路建设,实施环城公路建设,为群众出行提供便利。四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10000平方米的“民汉合校”综合教学楼、7所明德小学建设,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就学问题。五要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完成6个乡镇的文化站建设,启动露天体育场和综合体育馆建设。六要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追加30万元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七要继续实施住房解危济困工程,启动二期经济适用房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启动廉租房建设,解决经济困难家庭和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八要继续巩固和完善企业改制“回头看”工作成果,对困难企业进行扶持,同时督促企业依法落实拖欠职工的工资、福利金和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金,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九要保证政策、资金向贫困乡村倾斜,启动实施草湖移民搬迁工程。十要启动城市污水无害化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改善城市环境,保护群众身体健康。

二是继续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创业培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千方百计广辟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再就业基地建设步伐,力争建成自治区级再就业基地1个,州级再就业基地2个,县级再就业基地6个。加大对再就业基地的资金扶持力度,力争落实6—8个再就业基地建设贷款贴息资金。把解决困难群体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大力开展就业帮扶活动,积极采取各种特殊措施,切实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加强引导,强化服务,积极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积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和自谋职业。力争新增就业岗位*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努力创造和谐的劳动关系。切实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2006年全面完成清欠工作任务。

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巩固“两个确保”,努力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的覆盖面。落实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政策。进一步做好城市“低保”工作,切实把低保资金用在最困难、最需要救助的人身上。关注弱势群体,加强社会福利工作,为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和其他一些需要社会救助的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关爱和人性化的福利。加大城乡社会救助力度,对特困企业职工、下岗职工以及农村、城镇尚无最低生活保障的特困人群,给予特别的关心,认真解决他们在看病、子女上学和衣食住行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四是认真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继续落实包乡住村、对口扶贫工作机制,大力实施“6131”帮扶工程,尽快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结合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继续做好草湖地区移民搬迁工作。

9、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坚定不移地抓好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

当前,我县稳定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维护稳定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们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加强民族团结,持之以恒地抓好稳定工作,切实做到思想不麻痹,工作不放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牢牢把握维护稳定的主动权。始终坚持“主动进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的方针,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严格控制各类恶性案件发生。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宗教人士、宗教场所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贯彻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加强信访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加大控源治本力度,畅通信访渠道,依法规范信访工作,及时解决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研究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运用教育、疏导的办法,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同时,对于别有用心的人进行煽动、闹事,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为我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按照国家、自治区、自治州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工作部署,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力度,建立安全生产专项基金,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投入问题。继续加强对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及时消除各种事故隐患。进一步加大对煤矿、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和烟花爆竹的安全监管力度,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10、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正确履行政府经济调节职能,强化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提高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自觉接受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提案,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行电子政务,不断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强化“执政为民”意识,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把有限的财力用到群众直接受惠受益的事业上去。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把抓落实作为转变作风的关键环节,各项工作都要细化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务求实效。

坚持从严治政,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进一步加大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力度,继续推行了村务、厂务、政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制度,大力开展政府部门和行业作风评议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强化学习培训,加强实践锻炼,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加强机关公务员的作风建设,使每一个公务员牢记“权为民所用”,做廉洁奉公的公务员;牢记“利为民所谋”,做对人民负责的公务员;牢记“情为民所系”,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各位代表,“*”时期是承前启后,开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新局面,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基础的重要时期。今年是实施“*”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规划的顺利实施具有关键意义。让我们紧紧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自治州党委七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县委九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扎实的作风,谋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圆满完成今年和“*”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