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改革与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2-03-08 04:42:00

环保局改革与发展调研报告

山河为镜正发展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县环保局局长许和明介绍说,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环保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老百姓从靠山吃山到呵护家园,由于一度砍伐失衡,森林蓄积量骤减。1986年,开始大规模植树造林。到1992年,县内宜林荒山全部披绿。

随后,进一步加大力度造林,改造次生林,退耕还林,实施天保工程造林,森林面积达到166.5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350万立方米。

县在农村大力实施煤代柴、电代柴和气代柴,60%的农户用上省柴灶和气化炉,减少林资源消耗。

近几年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乱砍滥伐林木、乱批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案件。连续20年无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防治率达85%以上。2006年底,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首次在栖息越冬,猕猴、大鲵、红腹锦鸡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种群数量逐年增长。

充分利用独特的丹霞地貌和人文景观,完成金家湾、太平顶、龙潭河等景区旅游规划,建成鸣凤山、灵龙峡、金家湾等生态旅游项目,建成金家湾、太平顶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小区和沮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申报了灵龙峡、大堰、鹿苑寺3个省级自然保护小区和沮河、西河、漳河3个湿地公园。

在招商引资时,也设置了绿色门槛“招商选资”,提出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环境保护不优惠原则。近年来,不少外地企业将目光投向环境优美、民风纯朴的。对此,的决策者认为:凡污染环境的项目,投资再大、利润再丰厚、安置下岗人员再多也要忍痛割爱。

用“绿色门槛”选客商,对污染项目说不。通过开发境内磷矿石资源,成功组建和招来东圣、广原、绿林等磷化工企业,形成产业链。引进浙江二建、辽宁盼盼、宏业陶瓷、楚园春酒业等优势项目,形成磷化工、机械加工、新型建材和农产品加工等四大产业集群。

他们鼓励引进企业走循环发展之路。目前,磷化工以精细化工和高效复合肥为主攻方向,森工向家具产业发展,水泥向新型干法旋窑工艺发展,陶土向日用陶和建筑陶发展,墙体材料扩大空心砖、矸石砖生产。

东圣化工集团每年3亿立方米的废气成为磷酸一铵发电厂的宝贝,高炉水渣经制粉变成混凝土增强剂,3套水处理系统使废水重复利用。公司每年可从“三废”中抠回800多万元的收益,循环经济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率超过14%。

为保护青山绿水,关闭49家污染企业,投入4000余万元治污,建立生态工业体系。

县委书记刘学甫说,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更加坚定了我们走生态发展之路的决心,将努力把生态优势培育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生态为翼促腾飞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全国生态县创建为契机,紧紧围绕建设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奋斗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经济与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县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一批环境基础设施顺利实施,城镇环境功能日臻完善,总体环境质量良性循环。建立了东干渠和各乡镇17处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建立了饮用水源保护定期巡查,联合执法,定期监测和水质公报长效监管机制。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村镇饮用水源卫生合格率达到86.9%。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赢”局面。

坚持高起点规划,着力形成生态县建设鲜明特色,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创建全国生态县作为全县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重点目标,通过各种渠道邀请国家、省、市专家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等进行科学分析论证,编制了具有特色的生态环境建设蓝图——《省县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制定相关专业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方案,相继编制了《县生态建设总体规划》、《县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县绿色食品发展规划》等专业规划。健全实施规划的责任机制,县政府与7个乡镇签订了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书,给6个县直部门下达了生态环境项目建设任务书,将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完成情况纳入各级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到了项目建设领导、责任、资金、措施“四落实”。

坚持务实创新,着力形成生态县建设良好态势。加强生态治理,建设秀美山川。在生态县建设中,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连片治理”原则,成功争取并积极实施了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坡改梯、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使全县的森林覆盖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生态环境指数始终保持良性状态。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全县累计投资6000多万元,投工250万个,植树造林3.5万亩,封山育林110万亩,坡改梯1.27万亩,对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实现了退耕还林。鹿苑河流域由于陡坡耕作和重力侵蚀,水土流失严重,水涝干旱频发,我们投资592.3万元,投工45.8万个,建成经济林171.2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1平方公里,将这片荒芜之地建成了茶果飘香的平畴良田,被国家确定为精品小流域治理项目。

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理念,以建设小康新村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经济集约发展,改善农村面貌,增加农民收入。旧县镇洪家村家家种桑蚕,户户建沼气,互动发展,立体开发,协同推进,全村连片开发桑园640亩,建设沼气池200多口,猪粪、蚕粪生产沼气,沼气还田种桑,桑叶养蚕,形成了“猪—沼—桑”生态模式。仅桑蚕一项,实现人均收入600余元。大力推进农业产品无公害生产。依托绿色资源优势,推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开发。全县共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4个、面积3567公顷,申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33个。森源香菇等3个品牌已获绿色食品认证标志,花园碰柑等4个品牌获无公害食品标志。

塑造生态城镇,改善人居环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生态建设理念,努力把生态建设的成果落实到不断改善人的生存环境上。在城镇建设管理上,按照“不求规模、但求特色,不求其大、但求最佳”的思路,建设园林式小区36个、庭园式单位36个、花园式单位12个。同时,投资8700万元修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卫生填埋场,完善城镇基础设施配套。鸣凤城区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并荣获地区规划管理“楚天杯”称号,鸣凤镇也被授予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在改善人居环境上,重点提出并深入实施了“五大工程”,即实施以削烟除尘,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主的蓝天工程,以治理水污染为主的碧水工程,以矿山生态恢复为主的绿地工程,以降噪为主的宁静工程,以改善环保执法环境为主的民心工程,实现了污染物排放总量减量化、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化、城镇建设生态化、县城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环境管理规范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化的“六化”目标。

发展生态工业,实现良性循环。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自然资源的约束力,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着眼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特别是针对磷矿资源“开采总量严重失控”和“采富弃贫”浪费严重两大问题,全面实施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以采选结合、厂矿一体化为途径,支持新建较大规模的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开发利用和深加工项目,做到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双赢”。同时,积极探索磷石膏、煤矸石、磷渣的开发利用,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认真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严格做到企业申报、开工必须落实环保管理制度、配备专门环保人员、严格环保审批手续、配套生态恢复措施,杜绝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坚决关停和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工艺和工矿企业,全面关停了全县18家“十五小”企业,关停率达到100%。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专项治理。提出了“矿山开采法制化、矿区废水要净化、矿山废渣无害化、矿区生态要绿化”的建设目标,全面开展了矿山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共清理整顿磷、煤两矿200余家,关停生态破坏及污染严重的磷、煤矿43家,清除矿区废渣15000余方,磷、煤矿矿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好转。

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在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在20%以上,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年均增长在300元以上。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增强竞争力。环保局局长许和明说,今后,将一如既往地以生态县建设为抓手,加强环境保护,努力建设和谐、绿色、富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