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调查小结范文

时间:2022-08-31 11:20:00

大学生村官调查小结范文

更快适应农村,大学生做村官是近年来各地为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推动新农村建设进行的探索性课题。为了使首批大学生村官能够真正走进农村。更好服务农村,县委办公室结合全县“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工程的开展,组织了专题调研。

大学生做村官,从北京、河南、沈阳等地的实践活动来看。有成功更有失败。有一部分人看到尝试探索阶段的几个失败案例,就先自消弭了信心,认为大学生村官要不得,不可行,理由是大学生对农村工作不熟悉,农村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大学生会给农民增加负担,一村一名大学生的时机还不成熟等。正如韩愈在马说》中指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一些改革实践中,其诸多矛盾的孕育、显露、发展、斗争、转化直至最终解决,需要较长时间,过早和轻易地下结论都是不严肃的大学生当村官,无论从年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方面来讲,还是从新农村建设对社会发展提出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要求来讲,都有不可替代的素质优势,而且极有可能就是拉动新农村建设全盘工作的千里马”对于大学生村官,不作深入细致的分析,而只是空空地“执策而临”大呼“天下无马”这种态度将会扼杀众多千里马的奔跑能力和希望。

对农村发展需要和基层人才诉求的归纳基础上,对于大学生村官。锁定了四大目标,即是否促进了基层班子的团结、激发了基层班子的活力,否影响和提升了群众的生活方式和质量,否形成了生动鲜活和有效实用的实践经验,否使村里的政治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四大目标的宏观覆罩之下,大学生村干部工程的推进过程成了一个充满变数但也决不缺少成功希望的学习和创造工程。对此,分析如下:

县乡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成败取决于多种因素。已有的大学生村干部实践活动中。村干部与村民的欢迎与配合态度,大学生待遇的落实程度,专业素质、组织协调能力与村子发展实际的对接状况,村子里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给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提供的空间,凡此种种,这些从不同侧面指出了影响和决定大学生村官取得成功与否的多种因素。

常常会由于某一制胜规律的突出作用,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成功规律具有一种不平衡的特征。某一个现实的实践场中。引起工作中某个节点或某一环节的变化,山重水复而后柳暗花明,从而锁定成功的路径。比如,一个好的人缘和处事态度,一种有益于当地发展的农用技术,一次用努力和韧性把握住了政策机会,一个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业项目,一次有理有据、依纪依法排解的邻间纠纷,都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埋下成功的种子。

但毕竟不是影响事情结果的决定性因素。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成功规律为主观能动性发挥预留了较大空间。自身基础与各种困难间的比例关系固然重要。使大学生村官的顺利推进成为主客观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成功的可能存在于人们将可能变为现实性的自觉努力之中。

解读“千里马”

8月31日截止,县第一批大学生村干部报名自2009年8月1日始。报名人数463人,符合报名条件的为344人,专科278人,本科40人,其中有26人为在职人员。经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和上岗培训的层层选拔,100名优秀大学生将于

共组织座谈会5次,月日走上基层工作岗位。调研组以问卷、走访、座谈和介入选拔程序等方式在全县展开调查。并针对乡(镇)党委记、村支和应聘大学生三种人群设计了三类问卷,下发问卷165份,收回165份。调查组在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后,将问卷中显示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三个不可低估”三个不容乐观”三种最大担忧”和“四组黄金比例”

有95%问卷对大学生村官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三个不可低估:①大学生创业农村的热情不可低估。为什么选择报考大学生村官”调查中。或出身农村,熟悉农村生活,希望能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或生在城市,对新农村建设有兴趣、有见地,愿意到农村施展才华和发挥本领,大都对农村工作充满了激情,有为农村做贡献的强烈愿望。大学生经过考虑权衡作出这样的选择,虽然不能排除就业压力的影响,但也从另一角度证明,有克服农村苦、条件差的心理准备,并树立了农村干一番事业的雄心。②大学生的组织协调、交流沟通能力不可低估。此次参加报名的344名学生,平均每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3次,其中有86名在校期间担任过班长、团支、学生会干部以及学校的各种协会负责人。通过交谈,发现,这些大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交流沟通能力都比预想的要强许多。如一名叫张辉的应聘者,谈及对基层工作的认识时,说,自己在农村长大,从小就感到农民苦,收入低,如果能当上村官,很希望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这种状况。笔者问,觉得与村民交往会有哪些困难,说,大学期间,任团支,组织过多次社会实践活动,感觉与村民打交道应该不会有太大困难。③大学生村官活动设计对人才的培养和锻炼作用不可低估。座谈和答卷中,许多乡镇领导干部对大学生村官持乐观态度,认为大学生村官冲破传统身份、城乡、地域等人才壁垒,通过农村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建设新农村的政策机遇及一系列优惠举措吸引大学毕业生从基层起步、农村创业,较于以前的直接分配进机关的选人方式,以“实绩用人”理念在选才用才环节上的生动体现。

有近30位的支部记盼望大学生村官有一定的政策运用能力。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多数大学生对农业政策一无所知,三个不容乐观:①大学生掌握农业政策的能力不容乐观。40份问卷中。虽然有一部分也谈到农村税费改革、新农村建设,但与农村工作要求存在很大差距。②大学生对创业困难的认识状况不容乐观。您认为大学生到村里任职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一问题的回答上,村支多数认为,大学生人生地不熟,容易与其他村干部产生隔阂,村里的宗族血缘和邻里关系错综复杂,部分群众对大学生当村官持不信任态度,加上大学生自身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与农村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都会影响大学生作用的发挥。而大学生在对“农村任职的最大担忧是什么”回答中,多数对到村里任职的困难估计不足,这样就很可能造成大学生在任职后的几次碰壁中,产生消极厌倦情绪。③大学生专业状况和村民期望差距不容乐观。问卷中,村干部大都希望县里能把专业对口(提到较多的有农业种植、养殖,法律,财会,电子信息,企业管理)综合素质较高、为人正直、作风踏实、性格外向、能带领大家致富创业的优秀大学生派到村里。而从报名登记情况来看,与村民期盼的对口专业仅占26%大学生初出校门,对农村的环境、现状了解不深,对市场经济了解不够,与经济发展能联系起来的不多。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重视,大学生当村官就极有可能成为“作秀”工程。

无论家庭还是事业,三种最大担忧:①乡镇干部的担忧—大学生村官能否长久。大学生刚刚踏上社会。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加上每年国家、省市的公务员考试,2-3年的时间里,可能都会去考取某一个职位。刚刚对村里有些感情,工作摸到头绪、上路了又要走人了从个人情感上来讲,应该祝贺他但从农村工作的延续性来说,村官的更换频繁是不利的所以乡镇领导对他三年后能不能留在农村心存疑虑。②村里干部和群众的担忧—大学生的知识能否用得上。问卷中,45%村民对大学生带领全村致富的能力提出疑问,认为大学生只晓得理论知识,缺乏社会实践,随便一个邻里纠纷就可能使其完全乱了阵脚,很难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主心骨。③大学生的担忧—三年后能否有个好出路。待遇上,有80%大学生明确表示,自己参加考试,并不是看重县财政每月拨付的固定工资,而主要期盼三年后县里的有关承诺能否予以兑现,即表现优秀的可按照程序优先选用为村支部记,优先推荐录用为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时重点推荐加分,县直一般事业单位缺编时优先考虑补编;表现特别突出的经组织考察,可提拔担任乡镇领导干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优先考虑提拔重用,特别优秀的可以破格提拔。

豫剧《朝阳沟》中的栓保”形象代表的一种走出农村又回到农村的青年知识分子,四组黄金比例”①大学生身份类型比例。相比较而言。而“银环”则是城市青年第一次走进农村。相比较而言,栓保”所代表的大学生人群更具抗艰苦力,信念更坚定,加之出生农村,感情上容易融入农村,农村干事创业要比“银环”容易和可行的多。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大多数村支认为在前几批的选拔过程中,可以先以走出农村的大学生为主体,大概比例应确定在8020并建议在今后的三年中要注意对以此为标准分出的两种人群进行跟踪考查,做出数据分析,再行调整。②笔试与面视分值比例。县此次

如何“执策而临”

极仔细地对待它尽力帮助他成长,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中指出:应当缜密的研究新的幼芽。并‘照管’这些嫩弱的幼芽。要使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成为一种职业性常态,使之成为优化和变革基层管理模式的一支重要力量,就必须找准大学生作用发挥的自身规律,抓住各方面担忧问题的交织点和结合点,建立成长机制,激发创业热情。

一、以食之尽其材。就是生活上、事业上、待遇上让大学生村官有盼头、感觉有前途。秦朝的商鞅深知变法一个国家对民众的信用的重要性。就已经奠定了变法成功的基础。大学生村官涉及面很广,影响也很大,较为敏感地触动着社会的各种神经,也是打造诚信政府的重要机遇。作为第一次尝试,首批大学生村官存在一个“信则立”问题,开好了头,各种承诺兑现了各种待遇落实了大学生到村里任职的人才流动才可能成为一种常态。以食之尽其才”一是要切实解决好村官的生活问题,特别是对到村里任职的外乡(村)学生食宿问题有一个统一的办法;二是为优秀学生村官提供向上晋升的渠道,对能力强的成绩突出的要按照试行意见中的承诺,该提拔的提拔,该重用的重用,该加分的加分,该留任的留任;三是参照县村支“评星定级”管理办法,建立一种有利于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长期创业基层的待遇激励机制,使管理更趋科学、规范、合理,让大学生村官有干劲、有激情、有盼头。同时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前几批的选拔过程中,可以先以走出农村的大学生为主体,因为相比较而言,豫剧《朝阳沟》中的栓保”形象代表的一种走出农村又回到农村的青年知识分子,而“银环”则是城市青年第一次走进农村,相比而言,栓保”所代表的大学生人群更具抗艰苦力,信念更坚定,加之出生农村,感情上容易融入农村,农村干事创业要比“银环”容易和可行的多。

二、以鸣之通其意:就是要建设起大学生村官与三种人群(村民、县乡村领导干部、大学生村官群体其他成员)和谐交流平台。银环”形象告诉我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一定会有一段备受煎熬和考验的心理嬗变历程。不太可能与村民建立平等和谐的沟通和倾诉关系。所以,政府在推进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同时,要积极创建各种形式的平台。一要畅通大学生村官向上级反映问题的渠道。各级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民主生活会,听取工作汇报,掌握工作情况,解工作状态,解决工作难题,思想和工作上给予他良好的建议,给他提供更大的价值实现空间。二要建立一个大学生村官交流平台。让他平等交流的对话氛围中,把成长中遇到问题和困难讲出来,把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讲出来,不仅可以满足大学生村官的倾诉需求,而且可以推动和促进工作。如有可能,可以创刊《大学生村干部交流》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倾诉的平台,帮助他从事物的实际情况入手,帮助他把握农村工作的实际规律,鼓励他结合实际,结合自己理论学识,提出有利于村庄发展的新思路、新看法。三是以“村支部协会”党组织设置方式为基础,鼓励大学生村官到新兴的农产品协会中学习、任职,并努力成长为协会的骨干力量,通过共同的工作主题,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和与村民沟通交流困难带来的各种问题。

三、以策之安其道:就是要尊重大学生村官的特有规律使“大学生村官”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尽其用。认为,以策之安其道”主要是做到让他有备”有为”有权”有备”就是让大学生村官进村前做到两个“基本有数”一是对所到村庄的实际情况做到心理有数,即便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刚从校园里出来直接到农村一线工作,由于对农村实际情况了解太少,常会感到无从下手。所以在大学生进入村庄前,最好由乡镇牵头,对村里的基本情况、村族姓氏、主要产业、薄弱环节、发展方向以及对大学生的工作角色期待等做一详实的整理与建议,使大学生对村里状况有一个较为细致的解。另外还要做到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政策做到心里有数。建议在大学生进入村庄之前由组织部集中开展一次农村政策培训,以农村工作为主题,注重以新农村建设、文明生态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课题为重点,并紧密联系我县发展农村的思路和经验,务求实效。有为”就是让“大学生村官”有事干、有作为。大学生村官”既不是单纯为了安排就业,也不是为了作秀”靠捧着、哄着、保着不行,必须把他放到工作第一线,交任务,压担子,应适时给他下一些“硬任务”安排些“头疼事”让他实践的磨练中不断增长才干,使他通过办实事的过程受到锻炼,经受考验,增长才干,树立威望。比如,文明生态村建设、农村治安稳定、农田科技指导推广、致富信息传递、法律知识推广等,大学生村官都可以有很大的作用空间。有权”就是要充分尊重“大学生村官”意见,让他说了算”很多大学生村官在具体工作中常会提出一些新的见解、新的思路,这时,村干部、村民应积极对待,充分尊重他意见,只要是看准了认为可行,就要积极放权,积极支持,积极配合,为之创造有利条件,放手让他去干。